顺义重点新城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2024-10-13

顺义重点新城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共1篇)

顺义重点新城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篇1

顺义重点新城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李友生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首都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北京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将规划建设11个新城。其中,顺义作为东部发展带上的三个重点新城之一,将成为中心城区功能疏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成为对中心城具有反磁力系统功能的新兴城市。在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同步进行编制《顺义区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对顺义重点新城规划建设的研究,理清新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关系当前和长远顺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顺义重点新城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顺义重点新城是顺应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出现了几个引人关注的新特点:一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十分广阔的大都市区。不仅像伦敦、纽约、巴黎等非常著名的特大城市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像斯德哥尔摩、日内瓦、阿姆斯特丹、罗马、伯明翰、波士顿、旧金山等大都市,都形成了面积十分广大的都市区。大伦敦地区、大纽约地区等大都市区可达一万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形成大都市地区绵延带。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伦敦——伯恩茅斯”等,形成了英国东南大都市绵延带;美国东北部出现“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朴茨茅斯”的东海岸大都市绵延带;在日本也形成东京湾都市带和“名古屋——京都——神户——大阪”大都市绵延带。三是卫星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大都市区融为一体,同时又形成有相对集中度的卫星新城。这种新城原来是地处中心城区之外的边远郊区卫星城镇,但是几十年来的郊区化发展使其成为大都市区边远的一部分。它的居民多是以白领职业为主的中产阶级,而且又有新兴的产业,特别是一些公司总部及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如芝加哥中心城区西北部边远郊区的沙姆贝格城,原本是芝加哥远郊的一个小镇,但经过几十年的强劲发展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成为具有购物、娱乐休闲、居住和各类金融商业服务功能的城市,特别是它的产业规模具有强劲的发展能量——有10800多家公司聚集于此,其中包括近1000家公司的总部。因此,从顺义实际出发建设好北京顺义重点新城,是顺应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建设顺义重点新城是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

从我国来看,东部沿海特大城市出现了郊区化和卫星城镇蓬勃发展的趋势,都市化倾向十分明显,出现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等六大城市密集区。当前,北京面临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谋求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同时,随着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原有单中心的规划布局导致中心区功能过分聚集,交通、环境等大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客观上提出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基于上述因素,北京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施空间结构的战略转移,加强外围新城的建设,构筑中心城与新城相协调、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是北京市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落实北京市城市发展战略要求,规划建设好顺义重点新城,是当前顺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建设顺义重点新城是顺义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顺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档次。同时,随着顺义区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临空产业等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聚集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要充分形成并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必须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根据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该地区将迎来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整体城市功能将进入扩张阶段。顺义当前人均GDP已超过4000

美元,正处于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正处于城市扩张力加速凝集和释放的阶段,因此,抓住当前诸多有利的机遇,科学规划建设顺义重点新城,符合顺义实际,符合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建设顺义重点新城是推进顺义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途径

顺义旧有的城市格局是在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近年来切实加大了规划建设的力度,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来看,城市建设的水平与我国东南沿海同等经济发达程度、同等人口规模的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市政配套、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同时,作为承办奥运项目的城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应当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面临加快城市化的要求,还要避免伴随城市建设带来交通日益拥堵、住房日益紧张、环境日益恶化等城市病,就必须在发展结构上进行变革,摒弃“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实施组团式城市建设,即建设由多个城市功能区组成的新城。因此,通过新城建设,推动顺义城市空间向东向北扩展,促进城市形态向分散组团式转变,促进城市新格局的形成,实现“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将为高标准推进城市化进程聚生出强大的动力。

二、顺义重点新城建设的目标

顺义是面向国际的首都空港枢纽所在地,是联结国际国内的重要节点,是北京东北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化的发展核心。顺义重点新城建设要立足顺义实际,把握时代脉搏,构筑具有国际特征、首都特点、顺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使之成为新北京、新顺义的象征和标识。

(一)新城建设要设定一个更高目标

建设新城,不是克隆一个城市,而是依据首都总体规划,学习和借鉴中外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新城建设的战略导向:

高度——要符合未来北京城市发展方向,符合顺义“绿色国际港”的战略定位,符合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标准。

深度——要突出顺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竞争优势,强化新城的个性与特色。

广度——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居住、产业、商务、工作、休闲等多元化需求,构筑新城多元化的功能、多元化的服务和多元化的文化;要广为开放,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构想把顺义重点新城建设成为:产业独特、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突出、国际资本动力特征凸显的国际化城市;成为面向国际商务和对外交往服务、各类人才汇集、充满生机活力的空港口岸城市;成为功能设施先进、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创业居住的绿色港湾城市;成为实现百年奥运梦想,拥有北京东北部最大的体育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现代化建设与奥运遗产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北京重点新城。

(二)新城建设要突出四大理念

1、“以人为本”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即在顺义新城建设中,必须体现对人的关心、尊重,将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项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投资创业;营造亲民、近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新空间,实现交通畅通、空气清新、绿地宽敞、楼宇设计协调、城市功能布局合理,为居住者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

2、“总部集群”理念。要坚持产业支撑,建设总部新城。顺义新城要以吸引总部型企业为主导,以临空经济、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强化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商务成本,打造商务盆地,把总部经济资源作为顺义新城建设的一项核心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形成总部集聚的优势产业集群,强化资本的吸纳和扩张能力,提升产业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3、“循环生态”理念。要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生态城市。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展、轻内涵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新城建设和区域发展,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以潮白河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带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为依托,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构筑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奥运文化”理念。要坚持节俭办奥运,建设奥运名城。要突出贯彻“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在新城建设中充分体现奥运色彩,充分发挥奥运场馆建设对城市建设的拉动作用,推进奥运场馆建设与新城建设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以建设奥运场馆、举办奥运赛事为契机,打造融合顺义历史与现实的城市文化,塑造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品牌,赋予新城特有的风格、气派和品质,折射出新世纪、新阶段顺义人民的价值共识、生活态度和审美水准。

(三)新城建设要形成四大效应

1、集聚效应。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空间性和集聚性,城市因空间集聚而产生,因空间集聚而发展、壮大。集聚效应主要是由于厂商或产业集中而造成的规模经济和“乘数效应”。可以说,集聚效应是城市增长的机制。要通过建设顺义重点新城,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作用,逐步形成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资本密度、消费密度、网络密度的集聚效应。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人均GDP达到1.1万美元;新城人口达到70万以上,城市化率达到86%。

2、通达效应。交通、运输、通讯既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也是城市功能承载的基础。新城建设要通过不断采用交通、运输、通讯等新技术,使城市可利用资源相应增加,城市的区位集聚效益随之提高,城市的可及性和通达性得到改善,转变人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从而使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自然增强。在新城建设中,不但要注意内部的通达性,而且要注意与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通达性。因此,要加快构建起与顺义重点新城地位相称、区镇村三级联系紧密、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组织严密、管理科学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3、结构效应。强大的产业支撑、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科学的功能分区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在。新城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的组织与配置,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点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科学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得城市资源优势互补,产生最大的整合效益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共享、区域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污染的地区性治理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4、联动效应。城市的发展必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组团式城市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新城建设,要以马坡组团为切入点,统筹兼顾,逐步形成中心区、空港区、河东新区几大组团的联动开发、有序推进、互动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顺义重点新城作为北京东北部城市化发展核心的作用,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按照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不同承担差异化的经济功能,形成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从而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集聚和联动效益。

三、顺义重点新城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的新城开发建设体制

新城建设是事关全区发展的大事,是事关全区人民的大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投入到新城建设中来。为统筹协调顺义重点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应加强顺义区规划建设委员会的职能,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研究新城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审议和决策新城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目前,以顺义新城(马坡组团)建设作为顺义重点新城的启动区,已成立了顺义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理顺了顺义新城(马坡组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通过新城管委会的实践,为今后顺义重点新城全面开发建设提供经验。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推进顺义重点新城的中心区、空港区、河东新区的拆迁改造和开发建设。

(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定科学的新城开发模式

规划建设顺义重点新城,首先要解决好开发模式问题。未来的顺义新城,涉及市政设施、办公和商业用房、宾馆酒店、住宅以及众多的产业部门等大规模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基础设施而言,按照现行标准,每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开发约需投入2亿元。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新城建设资金。根据顺义区实际,可供参考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政府规划引导,授权有资质的开发公司具体操作的模式。如顺义新城(马坡组团)开发建设,由新城建设管委会统筹协调,政府授权顺义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将生地变为熟地后由政府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储备,进入二级市场,以招拍挂形式引入开发商参与城市建设。二是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模式。由政府或政府下属的企业与引进的开发商合作投资建设新城,土地由政府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除政府投入一部分外,主要由引进的开发商以不同形式投入。三是以社会开发商为主体,政府政策倾斜的模式。由引进的开发商作为投资主体,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新城建设中,要超越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短线思维,建立产业开发、纵深经营的长线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用城市发展的眼光研究新城建设。

(三)着力打造商务盆地,提升新城的活力和竞争力

新城建设要从注重城市形态建设转向注重城市功能开发,实现区域内部功能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首先,要营造一流的商务环境。重点是降低商务成本,不仅要注意降低要素成本,更要注意降低交易成本和服务成本,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搭建有亲和力和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实现国际性资本、贸易、人才、信息的无地界、无障碍流动。其次,要建设一流的商务功能区域。顺义重点新城的核心区要成为顺义乃至北京东北部地区的商务核心区域,就必须有赖于建立吸引产业入驻的良好产业政策导向,打造具有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商务中心区)特征的商务功能区。主要吸引公司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与分销中心、各种事务所、国内外商务机构代表处;吸引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会计、审计、评估、证券、中介、法律、信息、咨询等行业入驻。再次,要创造一流的商务文化氛围。从当前国际城市发展趋势看,综合性的城市商务文化将是城市吸引力的核心体现。体现在各类商店、酒店、自然及人文景观、餐饮、游乐设施等汇集,将购物、休闲、度假、娱乐、观光、商务、文化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综合性商务文化区域,即RBD(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以吸引大量的商务及观光人士。在这方面,新加坡具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在于其独特的建筑景观、浓郁的人文气息、林立的世界商业品牌、缤纷多彩的娱乐活动和良好的商业服务配套。是这些征服了商务观光人士和游客的心,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商务和旅游文化,它可以让人们在休闲度假中感受到城市的魅力。总之,顺义新城应当发展综合性的商务文化,将新城的核心区域打造成为一个商务、文化活动集中、环境品质优良、能够聚集更多人气的中心,是一个CBD与RBD紧密结合、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区域,不仅服务于顺义新城,而且以其强大的辐射力,服务于北京东北部地区乃至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

(四)确立“三个先行”,全力抓好新城规划、市政建设和招商引资

1、规划先行。要创新规划理念,整合规划资源,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高起点编制新城建设的各阶段规划。一是要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成《顺义区域总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抓紧编制《北京顺义重点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总体框架,明确三大组团式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理清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任务。二是在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超前性,又要体现科学性;既要彰显战略性,又要发挥可

操作性;既要把握创新性,又要具备延续性;既要强化严肃性,又要包含动态性。三是要着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任务和远期目标,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十一五”规划紧密衔接、相互吻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市政先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为先。新城建设要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统筹城市近期、远期发展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对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形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中心区和空港区要充分挖掘现有设施潜力,逐步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鉴于河东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该区域要按照远期用地规模,编制基础设施总体规划,以利于城市远期发展,要按照“兼顾公平、适度优先”的原则,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向河东地区倾斜,力争与东部发展带功能预期衔接。近期重点是做好与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城中村改造、机场周边地区、潮白河以东地区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满足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要把市政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在市政建设中体现“经营”理念,通过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方式引入外部资金,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实现投资回报。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新城建设,在市政建设中实现能源节约和资金节约。

3、招商先行。要建设“产业独特、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突出、国际资本动力特征凸现”的新城,必须树立新的招商理念,构建新的招商模式,搭建新的招商平台,以新城建设为契机,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一是要抓紧研究促进新城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城的产业定位主要集中于现代制造业、空港物流业、新兴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要研究制定用地、服务、管理等相关政策,以空港工业区、林河工业区、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空港物流基地等重要功能区为载体,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新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优势,扩充产业功能,打造企业总部的汇集之地、城市功能的核心平台。二是要着力引进一批业绩品牌突出、资质等级高、资金实力强、具有丰富城市开发经验的“城市开发商”和“城市运营商”,参与顺义重点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城市服务。三是要根据新城建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新城建设和发展服务。

(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突破新城开发建设的制约瓶颈

1、人口问题。要注重新城人口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较高,与新城的功能、环境相协调的人口群体。人口规模要适度,要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防止城市人口无序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聚集要坚持“三为主”,即新增城市人口以农转居为主,区内人口转移以农村人口向新城聚集为主,引进区外人口以发展亟需的高层次、高素质、贡献大的人才为主,并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入区的控制与管理,促进全区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队伍素质,增强到二三产业就业的能力,为新城产业发展提供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

2、土地问题。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土地对于项目建设进展将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十分珍惜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新城建设土地问题的研究,要抓住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在依法办事、依法用地的前提下,在用地指标、土地审批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不能让土地问题制约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3、环境问题。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城市热岛现象、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要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顺义重点新城汇聚,实现把新城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绿色港湾城市的目标,要以环境整治、大气治理、交通整治、生态保护等工作为重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找准症结,明确标准,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狠抓城市环境建设,打造符合新城品质的新环境,使其成为推动新城建设的强大内在动力。

(六)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不断提升新城建设和管理水平

顺义重点新城是一个具有多元化人口、多元化文化的城市,居住在新城的人们具有多元化的需求。必须以新的理念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以多元化的方式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重点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管理与引导,严格控制低档房地产开发,通过统一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综合配套,提高开发水平,建设不同档次、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社区。二是要加强物业管理,引进高资质、大品牌、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物业公司,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三是要从规划入手,注重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在社区间、社区内安排适度、合理的绿地、公园等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凝聚社区文化,体现城市活力。在新型社区建设方面,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模式值得借鉴。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新城的邻区有邻区中心,居住邻里有邻里中心,各级居住社区的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各自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在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增强了社区活力。

(作者为顺义区副区长)

上一篇:青春无价初一学生作文摘选下一篇:排球选修课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