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

2024-09-28

重点建设(精选12篇)

重点建设 篇1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高等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2012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其中, 在学硕士生143.6万人、在学博士生28.38万人。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标志, 在引领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是国家强盛和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其数量和质量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国情, 要想尽快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必须坚持“重点建设、带动全局”的方针, 必须首先集中有限的力量, 重点支持若干所国内顶尖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支持一批基础好的高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支持一大批高校建设高水平学科, 使它们的实力迅速提升, 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成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要力量, 进而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这一思路, 国家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 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重点建设工程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也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条件。

回眸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211工程”、“985工程”等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里程碑工程, 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以科学研究为支撑, 加快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重点建设工程走出了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 凝聚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智慧与努力, 承载了中国高等学校的成就与辉煌。

重点建设工程使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 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经过重点建设, 我国已有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一批高水平大学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基础和实力。根据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2013年我国已有13所学校的9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英国的THE-QS世界大学排名中, 我国有7所大学进入200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 中, 我国大学在学术研究上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快速增长。2004年, 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高校只有8所, 到2012年, 27所“985工程”大学进入世界500强。

国际知名度已可比肩世界一流大学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学术声誉调查指标上, 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9名, 清华大学排在第30名,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都排在100名以内。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方面面的关注持续升温, 中国高水平大学自然也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若干所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很多现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在世界第35名和第45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学术声誉调查指标上, 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9名, 清华大学排在第30名,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都排在100名以内。理性地看, 这些声誉调查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中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非真正的学术水平。但是, 这种知名度客观上也给中国高水平大学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学愿意和中国高水平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一批学科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从汤森路透集团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 (ESI) 数据库来看, 中国高水平大学入选的学科总数已达到400余个, 大批学科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汤森路透集团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 (ESI) 数据库来看, 中国高水平大学入选的学科总数已达到400余个, 大批学科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有十余所大学每校入选ESI学科的数量超过10个, 这些学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已经形成规模, 整体优势开始显现。在中国高水平大学进入ESI的学科中, 已有50余个学科的被引总次数进入世界百强, 这些学科体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很好的潜力, 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 其中部分学科如清华大学的材料学 (被引次数世界高校排名第三) 和工程学 (被引次数世界高校排名第十) , 从学术影响力来看已经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从ESI的统计来分析, 既要肯定成绩, 也应正视差距。

一方面, 与历史比,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学术影响力呈上升态势。截至2012年12月31日, 我国有1个以上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的高校为133所, 比2010年底增长了44.6%, 比2011年底增长了18.8%。其中:“985工程”高校37所, “211工程”高校84所, 其余高校49所。

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至2012年底, 我国被引论文总数进入ESI前500排名的高校有13所, 均为“985工程”高校。这个数字连续几年持续上升, 2011年底为11所, 2010年底为8所。这种上升的态势, 虽然只是学术影响力这一个方面, 但反映出我国高校正以较快的步伐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另一方面, 与世界著名大学相比,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需继续努力。美国有19所学校进入ESI的全部22个学科排名前1%。而我国没有高校进入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和空间科学3个学科的排名前1%, 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等也只有少数几个高校进入排名前1%。我国高校上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薄弱, 需大力加强。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世界相比差距也很大。中国只有13所大学进入引文总数前500名, 其中, 300名以内仅有7所, 且都没有进入前100名。而美国有114所大学进入引文总数前500名。其中, 300名以内有94所, 100名以内有49所。

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高

中国高水平大学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成倍增长, 快速逼近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 目前有十余所学校的年度国际论文产出数量已进入世界高校前100名行列。

重点建设实施以来, 中国高水平大学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成倍增长, 快速逼近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 目前有十余所高校的年度国际论文产出数量进入世界高校前100名行列。与此同时, “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发表的国际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已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的90%左右, 部分学校的论文质量已经接近国外研究型大学群体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 经过重点建设, 清华大学等学校已经形成了在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前沿问题上持续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能力, 近几年每年都能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1-2012年, 《自然》和《科学》上全球共发表论文28072篇, 其中中国内地发表800篇, 占全球总数的2.85%;高校471篇, 占中国内地总数的58.88%。

2001-2012年间中国内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8篇, 占中国内地总数的41%;内地高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4篇, 占高校总数的30.57%。

师资队伍结构已经明显优化

重点建设初期, 中国高水平大学的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10%左右, 到2011年, “211工程”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 “985工程”学校超过60%, 北京大学等9校已超过70%。

在重点建设初期, 中国高水平大学的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10%左右, 到2011年, “211工程”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 “985工程”学校超过60%, 北京大学等9校已超过70%。与此同时, 中国高水平大学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学术带头人。1995-2011年, 历次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211工程”学校所占的比例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从初期的30%至40%增加到近5年的50%左右。在1999-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选出的2184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 60%是“211工程”学校的教师。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 中国高水平大学还引进了一批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大批国际水准的学科带头人, 高端人才的集聚度不断提高。

服务国家战略已成高校自觉追求

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的49个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所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专项中的10个实现了对接。1999-2012年颁发的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通用项目) 中有10项由“211工程”学校获得。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从筹划到实施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系, 国家对高水平大学进行重点投入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点建设以来, 相关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自觉追求, 成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的49个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所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专项中的10个实现了对接。1999-2012年颁发的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通用项目) 中有10项由“211工程”学校获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将继续以国家需求为学校追求, 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已经形成

中国高水平大学是我国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力量, 十多年来“211工程”授予的博士学位数一直占全国总数的2/3左右。

中国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条件上相比国内其他学校具有明显的优势, 是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创新本科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 中国高水平大学大胆探索、锐意进取, 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着力推进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造就视野开阔、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使本科生能够实质性地参与创造和创新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中国高水平大学是我国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力量, 十多年来“211工程”授予的博士学位数一直占全国总数的2/3左右。在反映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 “211工程”学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比例一直高于这些学校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占全国的比例, 体现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重道远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差距依然明显,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点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使若干所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缩小, 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差距依然明显,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找准差距, 明确目标, 进一步增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经过重点建设, 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已经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基础和实力。但是, 我国大学在科技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制度建设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仍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要继续坚持重点建设的发展战略,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 根据新要求加大改革力度, 统筹重点建设项目, 转变建设模式, 优化学科布局, 强化学科建设, 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建设更有竞争力的队伍, 产生更高质量的成果, 以确保“211工程”和“985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中国高水平大学要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 带动全国高校,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有力地支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重点建设 篇2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急诊科有了长足的发展,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初见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科室建设

急救中心设正主任**,分管医疗、科研及行政管理。副主任两名,**负责内科医疗,**负责外科医疗。

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以自学为主,科内定期学术讨论为辅的专业学习。

二、急救病房

在06年病房建立的基础上病房增设管道吸氧、吸痰设备及输液天轨。

三、建立急诊ICU

目前已建立了急诊ICU,设备有呼吸机、监护仪、血气分析仪、除颤起搏仪。已收治病人。

四、初建外科手术室:

目前外科手术室已初步建立,有更衣室、洗手室、手术室各一间,手术室的各种管道建设完善。

五、急诊科设置建设

急诊科目前与放射室、药房、超声室已在同一个平面设置,距离较近,基本上形成独立单元,避免病人及家属来回走动,并设有坐椅,便于等候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六、规范抢救室

目前抢救室已分为内科抢救室和外科抢救室,设备较齐全。

七、提高科研教学能力

07年我科重视和培养人才的建设,目前引进了研究生一名及本科生四名,完成科研项目三项,已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篇3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注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新课:我国夏季许多家庭在房间高处安装壁挂式制冷空调,使室内温度降低;而在北方学生宿舍,冬季的取暖设备却安装在房间窗户的下方。

对比发现新知识,带着学习问题走进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点一【投影展示】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图让学生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试着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完成科学探究……

探究点二【投影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昼夜受热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切身体会探究科学的奥秘……

生活实例:烧开水、烧纸。

阐明山地温差和早晚温差。学会观察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试一试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活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什么规律?得出什么结论?

锻炼学生自我生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传大气→大气还大地。帮助学生口诀记忆。

【实验视频】播放实验视频。观察: 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的盘向装热水的盘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处向上升起,最后飘到装冰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

质疑:玻璃缸中的烟是怎样飘动的呢?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发现学习问题。

动画展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师生互动完成课件上的相关环节。学法指导:打手势记忆法。

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构建互动课堂。

播放学生模拟实验:

①准备两个烧杯,分别装满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分别埋入水和沙中约0.5厘米。

②测量水和干沙的温度,并记录。

③把两个烧杯放到室外,让太阳照射使其升温,在半小时内每隔5分钟观察并记录。

④把两个烧杯放回室内让其降温,在半小时内每隔5分钟观察并记录。课堂活动:合作探究,请学生分4个小组来做这个实验,小组之间质疑解答、交流体会、总结实验经验等。

动手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列表、画图对比分析。

指导分组活动探究海陆风。

音乐欣赏:《军港之夜》学生质疑:海岸边白天和夜晚分别吹什么风?学生活动:分组画图展示海陆风向——“太阳照大地”组、“海上升明月”组。

引用《三国演义》的典故。讲三国演义“火熄上方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组互议。

东盟合作论坛:我们南宁城市风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益处吗?为什么?分组讨论:为了减轻南宁市的雾霾,该采取哪些对策?互动课堂:绿城南宁——我的家。正值“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大行动,学生们积极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出谋献策。

教师小结:冷热不均、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大气运动。基本原理都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热力环流中。

课堂检测:练习册P21。

课堂反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P21。

学习疑难反馈,整理笔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检查、同桌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反思

我参加了广西南宁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同课异构”培训示范课,和三中胡波老师“同课异构”获得了海南海口专家组指导老师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他们肯定了这节课课堂效果优,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鼓励帮助学生大胆自信地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学习问题,做科学实验探究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动手,富有创意。创新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感觉留有遗憾,即没能落实好练习,而按照新课标,设计教学过程注重的是自主探究细节,分组讨论时间明显安排不够,没有很好完成学生自我检查和同组互议环节,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有待提高。

重点建设 篇4

汪光焘部长在工作报告中, 对过去五年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作了全面总结。

全国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注重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引导城镇化和城乡建设有序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 确定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确立了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机制。改进城乡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严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程序, 防止借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制定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强化了对镇和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 公布了1886个全国重点镇, 制定建设规划的行政村比例由2002年的25%上升到2006年的37%。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 建设部向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派出两批城乡规划督察员。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目前全国城镇住宅投资总额已达到6.7万亿元, 年均竣工住宅超过6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2年底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约28平方米。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安排廉租住房资蜘7亿元, 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 累计改善了68.1万户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得到逐步改进和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职工解决住房困难的作用得到发挥。截至2007年10月末, 全国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累计超过1.1亿人, 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1.54万亿元, 累计支持了4200多万职工改善住房条件, 还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提供了100多亿元资金。

3、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公共服务受惠面进一步扩大, 城乡人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和提高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地下管网建设投资不断加大, 城镇供水、燃气、供热管网改造不断加强。2003年到2006年, 全国用水普及率由86.195%提高到97.04%, 燃气普及率由76.74%提高到88.58%, 污水处理率由42.39%提高到55.67%。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有新的进展。

4、建筑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大量的城乡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建筑业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从2002年至2006年, 建筑业总产值由18527.18亿元增加至40975.46亿元, 增长了120%;实现利润总额由370.35亿元增长到1071亿元, 增长了190%。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国务院确定的三年基本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防止拖欠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5、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 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加大了对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和建筑节能、质量的监管力度。自2004年以来, 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 每年都以较大幅度下降。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强化防灾减灾的制度建设, 制订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等, 积极推进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建立了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 制订了1项国家级专项应急预案和5项部门应急预案, 建立了建设系统安全事故快报系统, 规范了应急管理工作程序。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重点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桥梁以及供水、供气、供热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隐患排查工作,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6、不断完善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 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基本确立了远近结合、重点突出的立法工作总体框架。新制定了《城乡规划法》, 修改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制定和修订了《风景名胜区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3部行政法规;制定和修订了50项部门规章。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五年来, 共批准发布和备案各类标准1654项, 与上个五年相比, 标准批准数量增加了42%。标准定额工作实现了从注重技术到技术与政策并重的转变, 从强制性条文到全文强制标准的转变, 提高了城乡建设管理的行政效能, 确保建设领域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008年建设工作抓好五个重点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报告中强调, 2008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施《城乡规划法》, 引导城镇建设集约发展;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支持中低收入家庭合理改善住房条件, 加快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加大节能治污减排工作力度,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和运行监管, 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城市运行安全, 实现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汪光焘指出, 根据中央提出的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结合建设工作实际, 明年主要工作目标是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加快改善,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有效进展, 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机制基本完善, 市场秩序和工程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汪光焘要求, 全国建设系统在2008年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结合城乡建设实际, 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引导调控作用

完善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制度, 落实《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意见》, 突出资源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指标, 通过制定弓l导型和控制型的指标, 作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指导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改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把保障城市发展长期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 作为强制性内容加以落实, 完善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继续做好长三角、京津冀、成渝、海峡西岸、北部湾等重要城镇密集地区的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中新天津生态示范城规划建设。继续做好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 (村) 保护工作。

2、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快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加快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继续调控和引导住房需求。坚持根据人多地少的国情, 进一步引导合理住房消费。坚持保障生存性需要, 支持自住性需要, 引导改善性需求, 抑制投资性需求, 遏制投机性需求。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和落实有区别的税收、信贷政策, 严格执行第二套住房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 推进征收物业税试点。加大推进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 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3、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改革收费制度, 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36个重点城市要经过明、后两年努力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 年底前完成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加强城镇节约型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完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动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推进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公交专用道和轨道交通建设, 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开展第二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倡导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4、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 促进城乡建设节能降耗

发展新型节能节材建筑材料, 一是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材生产及应用, 启动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 确保第二批“禁实”目标城市在2008年底前完成工作目标。二是抓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工作,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 加强示范项目的管理, 确保顺利实施。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示范工作。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一体化、成套化应用的技术体系、技术标准、政策法规, 带动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工业局重点建设工作汇报 篇5

一、进展情况

20xx年,园区22个重点项目中,22个开工建设,开工率100%,达到序时进度的18个,完成投资19.8亿元,占全年投资92.9%。具体表现为:从项目竣工投产来看,至年底,新增投产项目有:。

二、主要措施

为顺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了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县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的通知》,由县委刘兰芳书记担任第一总指挥,县长袁守旺担任总指挥,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及相关的.县领导为副总指挥,指挥部下面按项目归口成立了5个重点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同时分别成立了以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为组长的2个重点项目推进督查组。通过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2、强化目标和责任。对今年调度的市调度重点项目,制定了年度、季度目标及月进度目标,倒排工期,定时限、定进度、定具体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

3、强化制度保障。明确了全年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三落实,两调度”和“一月一通报、每季一督查、年终一考评”的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使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环环相扣,不脱节,不错位。“三落实”即:项目单位明确责任抓落实。各重大项目由牵头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对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由牵头责任单位会同相关责任单位,出台配套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进度抓落实。挂项目领导督促推进抓落实。在项目的日常推进过程中,以挂项目县领导为主,每星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负责督促项目建设的日常进度,把握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协调指导抓落实。分管领导原则上半个月协调一次,及时掌握分管口子重大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和推进程序,研究分析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全力支持挂项目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开展工作,指导推进项目建设。“两调度”即:各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现场调度会,对相关问题现场办公,明确责任、明确要求,并形成会议纪要。责任单位根据会议要求予以落实,在下一次现场调度会上,由挂项目县级领导和牵头责任单位汇报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县重点项目指挥部2月召开一次综合调度会,听取挂项目县级领导的工作汇报,确保各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取得明显实效。指挥部办公室对每月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由两个督查组分别对各自负责的项目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年终由县委、县政府对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评。

4、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谈话问责制。对半年度和年终各推进领导小组重点项目排位后三位的项目责任单位进行谈话问责,责任单位要解释说明项目进度落后的原因。二是年初要求每个重点项目责任单位按项目数量每个项目交纳保证金5000元,对年终完成目标任务的,项目保证金全额退还,并对责任单位和挂项目县领导给予适当奖励。对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重点项目建设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年终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项目保证金不予退还,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项目责任单位向县委、县政府说明原因。三是年终重点项目指挥部将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年度综合考评。

5、加强宣传力度。对每次调度的情况,指挥部形成简报,电视台、活力进行宣传报道,一方面宣传推广重点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同时对影响或阻碍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的不正当形为予以曝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影响项目推进的因素较多,破解的难度较大。一是个别项目因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难度较大,影响了项目进度;二是部分项目因招工难度大或市场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业主投资热情不是很高,企业投产不能正常运行。

2、帮扶力度有待于加强。部分帮扶单位重视不足,人员安排不到位,尤其是对企业用工难、融资难,解决办法不多;对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下一步要求

1、强力推进前期工作等制约因素的破解力度,对未完工的项目或受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制约因素影响的项目加大破解力度,强化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中医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 篇6

关键词 重点专科 护理 建设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是重点专科建设内容之一,能使护士在专科疾病认识、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上具备较高水平,使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我院儿童骨科自2008年-2011年,在创建重点专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有关内容,建立重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重点专科护士中医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能力,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现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儿童骨科重点专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儿童骨科专科护理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护理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考核措施等;每月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技术、学术能力建设

2.1结合诊疗规范完善护理常规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开展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理论,结合科室诊疗规范完善了重点病种护理常规,每年对护理常规进行优化。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重点病种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从病人的辨证施膳、用药、情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2.2重点单病种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评价及制定改进措施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运用于骨伤科护理中。我们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患儿骨折不同分期进行饮食调养,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于临床。根据骨折患儿的身心特点,科室设计并应用了上肢游戏式引导功能锻炼操以提高骨折患儿的康复效果。

每月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2.3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总结专科护理经验,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学术会议,与省内外护理同行进行护理经验交流。对下级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建设周期内与3家医院形成对口支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2010年申报并举办《儿童骨科辨证施护新进展培训班》。建设周期内护理科研课题立项1个。

3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3.1注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证能力的培训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重点专科要成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必须注重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全院护理人员课时达到100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科室通过讲座、跟随医生查房、中医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本科室病种的相关知识。科室每季度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3.2护理人员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室制定了各级护士护理理论、技能要求,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科室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培训计划;专科、专病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专科、专病理论讲课每季度1次;重点专病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每季度1次;专病应用护理技术考核每半年1次。

邀请科内医生专家授课,学习牵引、手法复位的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功能锻炼指导等专科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学以致用,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骨科技术操作。

4专科文化建设

重点专科精神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重视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中医专科文化氛围。

4.1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在病房走廊、门诊候诊区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和适宜儿童的卡通形象宣传栏,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诊疗行为、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教学传承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儿在娱乐中学习有关健康教育常识,我们自编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画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儿及家属翻阅。画册色彩鲜艳,采用卡通图像,加上其父母在旁边的指点说明,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患儿受到健康教育的熏陶。内容有:儿童骨折骨折后的家庭护理,骨折三期不同的饮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配合,儿童意外创伤的预防,出院指导等内容。

4.2将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院外,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为了达到护理连贯性,我们把关怀服务延伸到家庭,设置医患连心卡,使病人出院后,同样能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情需求,强调尊医服药,按时复查,以做好康复指导。

科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对象不仅为住院患儿家长,还面向门诊患儿家长。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科室举办免费义诊活动,护理人员给住院小朋友发放小礼物,做游戏,指导患儿行功能锻炼。

重点建设 篇7

宁波市疾控中心自2001年12月成立以来, 始终贯彻“以人才为根本、科研为依托、科教兴中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工作方针, 成立10年来, 形成了以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以建设科技应用型、技术复合型的适宜人才队伍为目标, 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关键, 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 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人才素质明显提高, 推动了单位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1 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现状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成立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截止2011年底, 中心实有在编在岗人数146人, 已拥有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即浙江省卫生厅“现场流行病学”医学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即宁波市科技局“病毒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宁波市科技局“毒物研究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在这些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和带动下, 中心科教工作蓬勃发展。10年来, 我们紧抓能力建设, 紧跟浙江省和宁波市“科教兴卫工程”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经过全中心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 共发表学术论文784余篇, 其中SCI论文38篇, 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14部。先后获得国家级、省 (部) 级和市 (厅) 级课题149项, 累计获得科研资金1 000余万元。获各级各类科技奖43项, 其中省 (部) 级科技成果奖9项 (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市 (厅) 级科技成果奖34项 (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4项) 。获国家版权局著作权证书3项。在“科教兴中心”战略的助推下, 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涌现了一批勤于学习, 善于钻研, 锐意创新, 积极奉献的优秀人才。中心现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2名, 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一层次2名, 二层次2名, 宁波市人民政府突出贡献专家1名, 宁波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优秀中青年人才3人等。同时,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从成立之初的44%提高到目前的77%, 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从20%提高到34%, 为推动宁波市公共卫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学科建设助推队伍发展的措施

2.1 外引内优, 塑造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10年来, 在编制紧缺的情况下, 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 其中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 硕士研究生32名。单位选送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 (其中目前在读1名) , 硕士研究生9名 (目前在读3名) 。目前, 中心博士研究生从最初没有到现在4名, 硕士研究生从最初5名到现在43名, 硕博研究生已经占中心在编在岗人数的三分之一。在不断提高学历结构的同时, 在学科建设中, 根据年龄、职称、专业及知识结构等因素, 合理搭建学科团队。一般每个学科在确定1名学科带头人的同时, 形成三个梯队发展:第一梯队集中优势资源, 培养中青年后备学科带头人1~2名, 使之具备较好的科研能力, 富有开拓精神, 科研成果效益显著。第二梯队多方位、多角度培养一批专业精良、业务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 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第三梯队以重点学科为龙头, 利用重点学科的学术优势和科研能力, 形成实力强大的学科群体, 通过学科合作及资源整合, 积极扶持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 促进中心科研水平和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2.2 多措并举, 打造丰富的人才培养平台

2.2.1 以学科带头人引领人才队伍发展

学科带头人是中心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更是核心竞争力, 他们在各学科发展和业务活动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因此, 学科带头人不但自身要跟踪国际科技进展、把握研究前沿领域, 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更要积极发挥好带领“羊群”的作用。为此, 中心建立学科带头人考核机制, 要求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专业辅导、专题讲座、技术指导等活动, 带领整个学科团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并辐射相关学科群的建设。

2.2.2 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队伍培养

近年来, 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联合国基金会项目《小月龄婴儿麻疹高发成因及免疫对策的系统研究》等一批国家级、省 (部) 级及市 (厅) 级科研项目,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 不但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新型拔尖人才, 而且能发现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更能检验人才培养实际效果。同时, 为了调动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了中心立项课题管理办法, 对中心层面立项的课题按合同要求完成的, 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2.3 以合作交流推动人才队伍发展

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 中心逐步建立了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医学院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国内院校的密切合作关系, 选送多名人员进行学历深造和专业进修。同时, 用“请进来”、“走出去”, 加大与国际有关机构的合作及学术交流, 与香港卫生署、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合作, 连续开展了4届“甬港公共卫生合作论坛”, 并以此为契机, 选送3批15人到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进行对口 (现场流行病学) 专题培训;选送4人赴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德国亚琛艾滋病防治中心进行短期进修;10年来累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国 (境) 外参加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达70余人次。承办了卫生部与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中美新发传染病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培训》, 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应邀作了讲座。举办了“现场流行病学高层次论坛”等多个全国性学术会议;承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3项, 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7项。通过各类形式的国 (境) 内外合作交流, 开阔了眼界, 拓宽了思路, 进一步提高了人才队伍的学术层次。

2.3 以人为本,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2.3.1 强化政策导向,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中心先后出台了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等奖励办法、科学研究管理制度、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培训班管理制度、优秀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日常管理制度、重点学科会议制度、后备干部工作暂行条例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为促进中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

2.3.2 加大投入力度, 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10年来, 中心共投入教育培训经费约400余万元, 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费、论文版面费和论文奖励费等;投入课题经费约400余万元 (不含上级配套资金) , 主要用于课题研究与奖励等。同时, 中心年终对有突出贡献人员颁发突出贡献奖, 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奋发向上、钻研业务、自主创新的工作热情。

2.3.3 优化阵地建设,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中心在推进学科建设中, 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引导, 逐步形成了每月一次学术培训;每次出国 (境) 后的成果汇报;每季度一次硕博学术论坛;每年一次青年学术论坛;每年一次读书月活动及每2年一次科教大会等常态化学习机制。购买了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 建立了宁波市疾控中心电子图书馆, 丰富了职工查阅学术期刊的资源。创新性引入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宁波疾控中心网络学院, 化解了工学矛盾,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教学时空的灵活性。颁布了网络学院学分管理办法, 实现了教学管理模式的常态化, 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提高了职工学术素养。

3 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问题与思考

3.1 人员编制不足

目前中心的人员编制数150名, 是2001年底疾控、卫监两项体制改革时确定 (人员编制每10万人口配备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最低) 。现因服务人口与疾病防控任务的增加, 机构人员编制数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制约了学科建设中学科带头人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影响了人才梯队的建立。建议能根据单位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现状, 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数。

3.2 人员激励措施有限

重点建设 篇8

目前, 我国大学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途径获得了巨量的资源, 这些资源进入大学后如何配置和运用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大学组织的内在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机制。大学的管理者面临越来越多的内部压力, 尤其是资源分配方面的压力, “公立大学内部各院系和行政职能部门仍然感到资源缺乏, 并不断地向大学总部寻求资金支持……在大学掌握巨量资源的背景下, 建立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是提高我国公立大学内部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当务之急” (顾远飞等, 2007) 。在大学内部进行重点资源配置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组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普遍的资源配置策略,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一、内部重点建设:大学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策略

(一)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概念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的含义是, 大学组织在内部实行公共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对校内的某些领域实行优先或重点投入, 以达到大学特定的组织目标。在大学内部确立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 对战略重点增加资源配置, 是大学组织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则, 也是目前我国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主要策略。大学资源的内部非均衡配置或“资源约束而引起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改变, 正是我国大学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 它将改变我国大学原有的组织与管理方式。”[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大学内部资源, 主要是指大学的公共资源。我们在产权理论的意义上定义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大学内部资源, 依据资源的使用权将大学的可计量资源分为两部分[5] :一是大学总部可以使用的资源, 是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分配的公共资源, 包括财政教育经费的一部分, 学费的一部分, 新建基础设施, 院系收入中的提成, 财政经费中未指定专门用途的部分, 科研经费和合同的提成, 社会捐赠的一部分, 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等。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涉及到的资源是指大学学校层面可以支配的大学资源。二是由院系、个人等掌握和支配的资源, 具有私人资源的性质, 主要包括学校拨付的人员工资和津贴, 拨付的教育办学经费, 科研项目合同的资金, 社会服务收入等。需要注意的是, 在大学内部的资源中, 有些资源、经费被指定为专门用途, 如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等 (包括211工程建设经费、985工程建设经费等) , 其安排是大学根据政府高等教育政策, 由学校申报或投标, 经过论证和评估最终被政府批准而下达的, 这部分经费在使用时是专款专用而不能再分配, 但申请什么工程和项目是由学校来决定的, 因而学校对于这部分资金也有间接的分配权[5] 。因此, 我们把这些资源也同样作为本文所界定的内部重点建设中可支配的资源范围之内。

(二) 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基本内容

1.大学的公共建设。

大学的公共建设, 是大学利用学校的公共资源对大学的公共设施进行投入, 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一是校园基本建设。二是校园公共信息系统、图书文献及公共实验室建设。

2.大学学科建设。

由于大学组织以学科为基本组织单位, 从事知识的传承和生产, 学科发展水平提高就意味着大学整体能力的提高, 因此,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工作, 也是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最主要的内容, 大学公共资源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学科建设领域。

3.重点项目建设。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 重点项目建设最主要的内容就是“985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了获得“985工程”资格, 各个大学都会整合内部资源, 重点投入, 以期能在遴选中入围。进入“985工程”的大学, 选择哪些学科和项目作为“985工程”建设的项目就成为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大学内部, 能够成为“985工程”建设的项目同样意味着资源、权力、声誉、地位等一系列的利益。在“985工程”建设中, 最主要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 这也是研究型大学内部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组织一般采取资源整合、重点配置的做法, 将“985工程”建设经费配置到少数优势学科、平台和基地以及学术团队。

另外大学的重点项目建设还包括学校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而对相关学科或者学术人员的前期重点投入和配套投入, 如863项目、973项目等。在“985工程”项目之外, 大学还对一些未能入选“985工程”建设平台和基地的一些学科和项目进行投入, 使这些学科和项目能够在今后的“985工程”项目申报中具备足够的实力。

二、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特点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一种大学组织的内部资源配置策略, 同时也是大学组织层面的组织行为, 可以从其行为本质、目标、价值取向和机制等方面认识其基本特点。

(一) 大学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学校组织层面运用行政手段将大学可以支配的资源在学校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是大学公共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不同工作领域之间的非均衡配置, 如在公共建设领域、学科建设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教学领域等领域之间的非均衡配置。二是在校内不同单位和不同组织成员之间的非均衡配置, 如资源倾向于重点配置到某些学院、学科、学术团队和个别教师等。大学学科的分化不仅体现在知识体系和组织结构方面, 也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学科的禀赋、发展水平不同,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倾向于将大学公共资源配置到那些能够为大学带来学术声誉的学科, 其结果是形成了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学科间的资源非均衡配置进一步加剧了学科之间的分化。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资源配置在个体之间的非均衡表现在那些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较多的教师得到较多的大学公共资源, 大学组织相信分配给他们较多的资源会产出更多的产品。三是配置主体权力的非均衡。这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权力主体是大学组织, 由行政权力主导, 虽然其决策过程中有学术人员的参与, 但最后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大学领导层那里。

(二) 实现大学组织特定目标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学校层面的组织行为, 是为了实现大学某一时期的特定目标。就大学公共建设来说, 大学在某一时期进行重点的投入, 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需要, 改善办学条件, 有的是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但是大部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条件。学科建设, 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来说, 又分为几个不同的行为目标:一种是追求卓越, 例如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内部重点建设是为了在学术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一种是为了提高学校水平和层次, 例如许多学校为了争取进入“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行列而对学科进行重点投入;有些学校为了争取博士点和硕士点而进行重点投入;还有一种是从学校人才培养和为了学校自身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出发而进行的, 例如有些单科性的理工科高校在一段时期内重点建设一些人文社科类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科结构的平衡, 克服由学科结构单一而带来的人才培养、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弊端,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组织文化。

(三) 绩效优先的价值取向

一种组织的行为总是蕴含着一定的组织价值观。目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一个较为通行的原则是“扶强不扶弱”。就是说, 大学组织在分配资源时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把资源投入到学校的强势学科, 而不会对弱势学科进行扶持, 除非大学组织要组建一个新的学科, 而这个学科可以带来学术声誉和资源。大多数大学校长的战略思路和学科建设的理念, 就是在资源的分配上一定是有重点的, 实行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重点建设那些优势领域或者学科。以此为指导思想的大学内部的重点建设在价值取向上是强调绩效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率方面,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是以效率衡量的, 也就是说, 大学实行内部重点建设是希望一定的投入能够获得更多的产出, 其中主要以可以量化的学术指标为依据;二是绩效方面, 建设重点的选择是以绩效为标准的, 那些在绩效方面高的学科、单位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源。

(四) 行政权力主导的行政机制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涉及到大学内部公共资源的分配, 而公共资源的分配则是需要学校层面在整体上进行协调, 因此要通过大学组织科层系统的行政机制进行分配, 因为只有大学组织才有正式的职权分配公共资源。从产权的角度来讲, 大学公共资源属于大学组织, 而不属于大学组织中的子单位或者个人。大学公共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大学组织与其他子单位和个体之间的行为关系, 包括在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方面的关系, 只有大学组织才有权力在这四个方面对大学公共资源进行分配, 以此来约束和激励功能。因此,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在分配公共资源时, 一般采取行政的机制, 通过行政力量推进。

行政机制的另一个表现是顶层设计, 即大学组织层面对重点建设的领域、基本原则和管理机制进行总体的设计, 它反映了大学组织对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性和对大学组织自身使命的认识。大学中的子单位和个体存在和大学组织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他们有可能因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忽视大学组织的目标, 因此大学在确定建设重点时需要一种顶层设计以确保大学的组织目标的实现, 并通过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组织中的子单位和成员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大学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或者学术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都有关于大学发展重点的表述, 它们基本上是由大学管理层从学校整体目标出发制定的。虽然顶层设计有利于确立大学目标的共同愿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但是由于大学本质上的松散联合性以及底部沉重的组织特点,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有可能产生官僚主义、判断失误、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等现象, 遭到来自学术组织的反对和抵制。

三、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类型

大学内部的资源配置反映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任务结构。按照大学组织的价值取向, 我们将大学内部重点建设这种内部资源配置策略分为三种类型。

(一) 以大学组织目标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这种类型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以实现大学组织的目标为组织行为的基本逻辑前提, 围绕大学组织目标的需要, 以顶层设计为行为机制, 以决策者为中心, 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这是一种功利的学术思想, 根据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来重点配置资源, 实现大学组织目标, 重点支持和学校办学目标一致的领域, 其行为指向是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或者工具性目的。例如大学在一段时期内的公共建设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 以适应日益扩大的规模, 其中新校区建设的投资占到了很大部分。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 大学对某些领域的重点建设, 为了获得较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好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优势, 以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例如为了获得国家的重点学科 (实验室) 、重点项目, 或者为了进入重点建设序列 (如985工程、211工程建设) , 或者为了学校某一时期的目标, 大学在其内部通过资源配置将资源集中于决策者认为重要的领域或者通过行政手段组建学术团队, 去争取政府资源。一些“985工程”建设大学在申报985建设项目时, 整合多个学科的力量组成学科群或者实验室, 为此在有限的几个学科投入了巨额的资源。

在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受到这种功利性的学术思想而进行资源重点配置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内部重点建设隐含的逻辑是, 大学的组织目标优先于学术组织的目标。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以追求结果和绩效为目的, 体现在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表现就是工程性思维:行政性的资源配置机制,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协调, 学科目标和个体目标服从学校整体目标, 强调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计划特点等等。

(二) 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围绕知识创新进行资源配置, 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其评价标准不是大学的组织目标, 而是知识与学术的标准。它是面向未来的, 寻求新的知识增长点, () () 而不是根据原有的知识存量来配置资源。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观点, 不存在绝对权威的科学知识, “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来源, 却无一具有权威性”, “科学只能始于问题, 科学知识的增长总是始于问题和终结于问题”, 他提出任何知识都是有待于被“证伪”的[7] 。沃勒斯坦针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困境, 提出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科学确定性终结”的论点[8] 。知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知识创新具有一定风险, 并不是任何知识的创新探究都能够产出预期的成果, 因此, 知识的创新需要自由的、宽容失败的环境。在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大学根据知识逻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根据社会经济对于知识的需求, 同时根据大学内部知识发展的状况, 发现知识的创新点, 并对其进行重点的资源配置, 以期产出创新性成果。基于知识创新的内部重点建设倾向于将资源重点配置到创新项目、创新团队或者某一个研究方向上, 往往是项目资助的形式 (program) 。

(三) 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基于学科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把提升学术组织的学术水平和制度建设作为主要的目的, 以学科组织为基本单位, 资源配置面向整个学科组织, 包括学科的各种要素, 如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大学中枢管理层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的现实状况进行资源配置, 标准是学科实力, 例如各种学术指标——发表、成果、项目以及经费, 实力强的分配到较多的资源, 这基本上是一种基于绩效的资源配置策略, 是根据学科以往的绩效进行重点配置资源的“后资助”的模式。在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这种基于学科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比较常见。

参考文献

[1]曲绍卫.大学竞争力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90.

[2]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9:94.

[3][4][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M].王春春, 赵炬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4.

[5][6]王善迈.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在学校内部的分配[J].教育与经济, 2005, (5) :1-3.

[7][英]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M].张之沧,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2.185.

重点建设 篇9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在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推动下,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于1992年开始逐步建立的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是培育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智囊团和技术后盾[1]。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经科技部、广西区编委批准成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直属事业单位,属非营利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为目的,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组织科技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性服务与技术支持,推进广西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根据科技部高新司《关于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及相关部署,2008年5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在广西全区积极组织开展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工作[2]。

2 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概述

近几年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2008年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工作的开展,给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全区生产力促进体系取得了新的发展。目前,广西已拥有国家级示范中心9家,自治区示范中心18家,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级示范中心为核心,由市县中心、行业中心联合参与的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实现了全区生产力促进机构的集成联动和资源、服务的协同,提升了整体服务能力。“十一五”以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服务企业26 061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68.81亿元、增加利税11.58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13.2万个,累计服务总收入达12.52亿元。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广西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一面旗帜,成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中坚力量。但总体说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发展仍存在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骨干中心尤其是市、县骨干中心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专业化、产业化服务品牌效应不明显,支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尚未能够直接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等诸多困难和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

3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广西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启动了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建设千亿元研发中心,着力构建千亿元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千亿元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广西生产力促进体系,面临着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创新型广西建设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因此,实施“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广西试点建设”项目,通过强化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专业化、产业化服务品牌,开展面向千亿元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三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等,将有利于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向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共同发展,增强主导产业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促进企业多出新专利、新技术、新科技成果、新产品和新方法,推进千亿元产业创新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广西试点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强化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力建设,着力打造8~10家覆盖区、市、县及行业的骨干生产力促进中心,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发展;通过强强联合方式搭建一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资源整合、业务联动的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沟通协作机制,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通过打造专业化、产业化服务品牌,全面深入开展面向千亿元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三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促进企业多出新专利、新技术、新科技成果、新产品和新方法。

4.1 建设广西千亿元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在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选择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北海市、钦州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宜州市、北流市、兴安县、横县等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项目的示范中心,通过强化能力与服务业务建设,搭建国际工业分包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咨询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使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手段不断优化,主导业务进一步明确,形成1~2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品牌服务,并成为全区生产力促进体系的骨干和龙头,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本区域或本行业其他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发展。在此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资源、产业数据库等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联合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其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在汽车、机械、生物质、现代中药等广西重点产业领域,建立起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基础的1+N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把平台的服务阵脚向产业、企业内部延伸,通过为相关企业提供共性难题技术攻关、产业竞争情报、专利策划包装、创新方法、投融资等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4.2 建立健全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品牌战略机制。在项目运行中集成联盟成员的业务经验、专业能力和服务信誉,形成联盟的集团化服务优势和提升联盟整体实力,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采取以“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为品牌的统一服务途径、服务模式、服务规范,强化品牌服务的运行机制。

建设联盟“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的联盟“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形成联盟的对外整体形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融资、查新、知识产权等方便、快捷、高效的全程服务,推进联盟工作模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联盟运行管理制度。研究制定联盟章程、服务绩效考评制度、信息资源交汇管理共享服务方案等,对联盟成员单位(全区各中心)收集、整理本地或本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需求,联盟核心单位(国家级示范中心)组织专家队伍统一开展难题攻关和服务,逐步建立起区、市、县三级良性互动、行业和区域中心有机结合的沟通协作机制,实现联盟中各成员的集成联动和资源、服务的协同,提升服务绩效。

4.3 开展面向重大产业、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服务示范

加强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制定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培训大纲和计划,开展以科技查新、项目策划包装、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

建立示范服务企业。在千亿元产业重点领域选择10~15家企业作为项目的示范服务企业,根据企业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难题攻关、产业竞争情报、专利策划包装、创新方法、投融资等科技创新服务,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引进和转移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推动广西千亿元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及企业的创新发展,促使企业产出新专利、新技术、新科技成果、新产品和新方法,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涉农技术创新服务示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面向“三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机构,在农产品(食品)深加工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特色种植及加工技术等方面,选择3~5家示范服务企业,通过搭建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涉农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力建设,提升其支撑和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为涉农示范服务企业开展以农业技术和信息为主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4 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理论研究

深入、系统地开展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围绕广西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定位、经营发展战略、创新运营模式、核心服务能力培育等内容,寻求增强生产力,促进事业显效性,扩大社会影响力,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生产力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总结广西示范、优秀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和服务品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建立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广西实际、满足发展要求的理论体系,为推进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百度知道.什么是生产力促进中心[EB/OL].http://zhidao.baidu. com/question/14816463,2006-11-04.

县医院建设7大重点 篇10

新医改方案提出, 中央政府将在今后几年内拟投入数百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 (含县医院和县中医院) 建设, 其建设重点是改、扩建业务用房、配置设备、加强应急救治功能建设和完善辅助设施 (注重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急诊室、污水处理和医疗废物收集等设施的建设和设备配置) , 重点解决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差、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使其符合规模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程科学、标准合规、运行经济的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针对县医院建设标准及建筑要求, 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基建装备处处长刘魁, 了解到相关重点内容——

床位标准的设置

县医院床位规模要严格依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辖区常住人口数、县域内现有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需求发展等确定。结合目前全国县医院床位利用率情况、发展趋势, 以及办好县级医院的要求, 卫生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的《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确定县医院床位标准原则为10万人以下、10~30万人、30~50万人、50~80万人、80万人及以上床位数分别不超过100张、200张、300张、400张和500张, 比现有编制床位有较大幅度增加。

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二级甲等”

通过加大投入, 大幅度改善县医院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还要加快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其整体水平提升, 确保县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二级甲等, 切实成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 做到守土一方, 解决当地群众就医看病的绝大部分问题。

住院病房应以3~6人或以上/间为主, 且占到病房建设的80%以上

针对有些县医院大量设置单人间、双人间甚至是豪华套间, 以提高收费标准,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忽略了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现象,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县医院住院病房应以3~6人或以上/间为主, 且占到病房建设的80%以上, 以有效控制县医院建设豪华病房的行为, 确保老百姓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切实维护县医院公益性。

设置满足进修、培训需求的示教室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关键是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县医院作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是其主要职能之一。因此, 指导意见还提出县医院要设置满足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需求的示教室, 确保将县医院建设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中心。

县医院要设置满足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需求的示教室, 其建筑面积为100m2左右, 应考虑与会议室等共用

示教室的建筑面积为100m2左右, 应考虑与会议室等共用, 具体规模根据县域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数量、进修培训任务综合研究确定。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 以多层为主, 不宜建设高层

在建筑设计方面, 指导意见规定, 门诊、医技、病房等主要建筑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 且以多层为主, 不宜建设高层。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确保建筑安全。

县医院建设的重要指标

注: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

注:1.本表所列大型设备机房均为单台面积指标 (含辅助用房面积) 。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医疗设备, 可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

注:当规定的指标确实不能满足需要时, 可按不超过11m2/床增加用地面积, 用于预防保健、单列项目用房的建设和医院发展用地。

杜绝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橡胶地板等高档装修材料, 严禁奢华装修

县医院建设要重视规划, 不搞奢华装修, 坚决反对追求标志建筑和形象工程;严格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环保的有关标准, 确保建成一个方便、实用、可持续发展的医院。宜选用经济、耐久、功能性好并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材料, 杜绝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石材、橡胶地板、铝板等高档装修材料, 严禁奢华装修。

装备配置与技术水平相适宜, 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选配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 篇11

一、“金苹果”文化:缘起于媒体的一则报道

建平中学是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倡导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完美结合,以“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为育人目标,坚持“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优质校园文化的支撑下,建平中学每年的一本录取率均在90%左右,本科率几乎达到100%。

建平中学优质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1987年暑假期间,该校冯恩洪校长从《新民晚报》上发现了一则关于建平中学学生的消息。这则消息说,暑假期间建平中学高二年级16名同学私下组织了一个球队,参加了“《新民晚报》杯”足球赛并获得第五名。冯恩洪校长没有批评这些面临高考却不“认真复习”的同学,而是在新学期初召开了一次“三好学生”表彰大会,表彰了这16名同学,其中5名同学被命名为“三好学生”,其余11人被命名为“三好积极分子”。冯恩洪校长说,这些同学各方面都是合格的,并且有自己的特长,为什么不能表彰“特长三好学生”呢?从那时起,建平中学开始提出了“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这之后,建平中学对自己的育人模式、育人目标不断提炼、总结,形成了现在相对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建平中学的教育者认为,“要把校园雕塑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标志,代表我们崇尚一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心声”。于是,他们选中了智慧的象征“金苹果”作为建平中学的标志。“金苹果”出自古希腊神话,在人们的心目中,金苹果的寓意是“最美的”“第一的”。他们还在校园中建有全世界第一大的金苹果雕塑。“金苹果”成为建平中学最高荣誉奖、电视台的名字,连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长达23集的电视连续剧也叫《这里盛产金苹果》。这部电视剧以上海建平中学为背景,讲述了当代优秀教育工作者增进师生沟通、大力改革教育制度的故事。如今,金苹果已经成了建平中学崇尚一流的象征,成了建平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优质校园文化: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

从上海市建平中学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优质校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个要素:校园文化建设者的努力,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各项实际工作中。

首先,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应当是校园文化的思想者、研究者与行动者。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说,参与校园生活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其中,最主要的建设者是学校的管理者。冯恩洪校长之所以能够从一件平常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教育因素,提出了能够行之久远的学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合格+特长”,是因为冯恩洪校长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研究的行动者。他捕捉到了这一育人契机,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观点。

这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平中学又提出了20字的育人目标,并给予它们全新的解释。郑朝晖老师说,有人反对建平中学提出的“领袖气质”的育人目标,认为这一目标与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想相违背。为此,郑朝晖老师举例说,当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中国式过马路”时,建平中学的学生一定要等到绿灯亮时才过马路,这就是建平中学学生的“领袖气质”。这种“领袖气质”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意识”,这一新的解释是建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者对校园文化的全新思考。这一思考恰恰体现了时代的需求,与时代脉搏紧密呼应。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和本校实际不断创新。上海市建平中学创建于1944年,在这所学校的历史上,冯恩洪是一位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关键人物。1985年冯恩洪担任该校校长,开始致力于进行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整体教育改革。1987年那一次看似偶然的事件,让冯恩洪提出了影响该校已达26年之久的学校办学模式之一“合格+特长”,这一模式还将继续影响该校。

自冯恩洪之后,该校历任校长如程红兵、杨振峰等,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体系。建平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者们明白,一所学校的文化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以割断学校历史为手段以求在学校发展中打下自己烙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建平人说,他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改革之路,走文化建设之路,提升建平的核心发展力”。这个“坚定不移”便是对校园文化建设之路的清醒认识。

第三,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落实在行动之中。曾经有人说,“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这句话意在批判“文化泛滥”的现象。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其实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就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再把范围缩小一些,缩小到校园之中,那么,我们校园的所有现象其实都可以从文化视角去观察,从而,我们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也可以用“文化”去指导,去规范。也就是说,文化其实不是写在墙上、纸上的,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的。

郑朝晖曾说,建平中学在提出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会要求这些工作的实施者或组织者思考,我们组织的活动是否体现了建平中学的办学模式,是否能达到建平中学的育人目标。他举例说,建平中学有一处果园,有人建议学校把这处果园管起来,免得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去摘水果。而学校认为,孩子们摘水果,可以为他们提供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体验在校园外体验不到或者不允许体验的一种经历;如果把果园管起来,孩子们就失去了这些机会,这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立意识、共生精神等。因此,直到现在,这处果园还敞开着,果实成熟的时候,建平中学的学子们都有机会去尝尝校园中出产的新鲜水果的味道。

近年来,建平中学还引入和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创建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管理中,让人看到了严格规范和人文关怀的融合。这更给我们一种启示,那就是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而不是口号。

三、理想与行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优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育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理想,也需要人们把这一教育理想融于学校的办学实践之中。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还多了另一层要求,那就是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要具有职教特色。

首先,需要坚持职教意识下的继承与创新。从狭义来讲,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隐性的精神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炼、积淀、创新的。此外,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还应当突出自己的职教特色,这里以学校文化建设最核心的元素“校训”为例。

江宁中专建校二十年来,最初提出以“崇德、弘志、求知、力行”作为自己的校训。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职教办学理念的提升,学校发现,这一校训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不能体现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这一办学目标。于是,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以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校训,并从学生、教师两个角度对之进行解释。从学生而言,要乐观自信,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教育者角度而言,要推行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的成才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其次,莫让“墙上”的文化高高在上。在很多学校,一提起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想到的是“让墙壁会说话”,在校园的每一处墙壁,在校园的每一条道路,甚至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刻上一些标语。其实,这只是校园文化建设最肤浅的层次。正如前文所述,校园文化需要落实于学校整个办学实践中,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值得探索与实践的地方。

比如管理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方面,江宁中专校提出要用“活动”育人,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目前,江宁中专初步形成了“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创富活动五大德育工作特色品牌。但是,我们也发现,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活动,如个别文体活动项目离普及的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们全校教育者继续努力,开辟更多的活动平台,挖掘学生隐藏的“才”,展示学生已有的“才”。

第三,精心打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自己的载体,无论是隐性载体,还是显性载体。建平中学以雕塑“金苹果”作为自己校园文化的标志,并通过校园最高荣誉奖、校园电视台等显性载体的命名,宣扬“金苹果”文化。那么,我们的校园文化标志是什么呢?我们宣传校园文化的显性载体有哪些呢?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相融合的呢?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

从笔者所在学校来看,我们的校报《江宁中专》创刊6年,出版53期,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宣传“天生我材必有用”理念的忠实实践者,我们要办好它;我们要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红线,贯穿校园景点建设、师生学习生活场所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从显性的文化载体上看,我们还可以规范校园道路、建筑、各种奖励项目以及校园广播站等的命名。通过文化载体的建设,我们可以让师生实实在在、时时刻刻不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公路建设重点技术分析 篇12

路面基层 (底基层) 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 (水泥、石灰) 稳定类基层 (底基层) , 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特性, 当环境适宜时, 其强度和刚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 但其最终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还是远较刚性基层为低, 因此把这类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在我国半刚性材料已广泛用于修建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因此本节主要介绍半刚性基层的施工。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经济。

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 使土成为具有一定强度与稳定性的筑路材料, 以此修筑的路面称为稳定土路面。

稳定土的方法有多种, 按其技术措施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方法 (如压实) 、物理方法 (如改善水稳状况) 、加入掺加剂 (粒料、粘土、盐溶液、有机结合料、无机结合料、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化学填加剂等) 。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按照土中单个颗粒 (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 不指土块和土团) 的粒径大小和组成, 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 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5%;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 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 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 (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 中掺入足量的石灰 (水泥) 和水, 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 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 称为石灰 (水泥) 稳定土。

石灰土:用石灰 (水泥) 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 简称石灰 (水泥) 土。

水泥砂:用水泥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 简称水泥砂。

石灰砂砾土:用石灰 (水泥) 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 视所用原材料而定, 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 简称石灰砂砾土 (水泥砂砾) 。

石灰碎石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土时, 称为石灰碎石土 (水泥碎石) 。

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 加入适量的水, 经拌和、压实及养生 (养护) 后得到的混合料, 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 称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其中, 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 (含砂) 、中粒土和粗粒土时, 视具体情况可分别简称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

2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夜间能见度好等优点, 近年来在高等级、重交通的道路上有较大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 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混凝土小块铺砌等面层板和基 (垫) 层所组成的路面。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就地浇筑的素混凝土路面, 简称混凝土路面。本节主要介绍这种路面的施工。

2.1 板厚

理论分析表明, 汽车轮载作用于板中部时板所产生的最大应力约为轮载作用于板边部时的2/3。因此, 面层板的横断面应采用中间薄两边厚的型式, 以适应荷载应力的变化。一般边部厚度较中部约厚25%, 是从路面最外两侧板的边部, 在0.6m~1.0m宽度范围内逐渐加厚。但是厚边式路面对于土基和基层的施工整型带来不便, 而且使用经验也表明, 在厚度变化转折处, 易引起板的折裂。因此, 目前国内常采用等边厚式路面, 或在等中厚式断面板的最外两侧板边部配置边缘钢筋予以加固。

2.2 横缝

混凝土路面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由于热胀冷缩会在混凝土板内产生温度胀缩应力, 而在一昼夜中, 白天气温高, 夜间气温低, 在板顶与板底之间会产生温差, 使混凝土板发生翘曲变形, 当这种翘曲受阻和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下, 会在板内产生过大的温度翘曲应力, 造成板的断裂或拱胀等破坏。为避免这些缺陷, 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建造许多接缝, 把整个路面分成许多板块。

2.3 纵缝 (构造形式) 是指平行于行车方向的接缝。纵缝一般按3~4.5m设置。

2.4 钢筋

当采用板中计算厚度时的等厚式板, 或混凝土板纵、横向自由边缘下的基础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时, 应在其自由边缘和角隅处设置边缘钢筋和角隅钢筋。

2.5 传力杆

对于交通繁重的道路, 为保证混凝土板之间能有效地传递荷载, 防止形成错台, 可在胀缝处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一般长0.4m~0.6m直径20~25mm的光圆钢筋, 每隔0.3m~0.5m设一根。杆的半段固定在混凝土内, 另半段涂以沥青, 套上长约8cm~10cm的铁皮或塑料套筒, 筒底与杆端之间留出宽约3cm~4cm的空隙, 并用木屑与弹性材料填充, 以利板的自由伸缩。在同一条胀缝上的传力杆, 设有套筒的活动端最好在缝的两边交错布置缩缝处一般不必设置传力杆, 但对于交通繁重或地基水文条件不良路段, 也应在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这种传力杆长0.3m~0.4m, 直径14~16mm, 每隔0.30m~0.75m一根, 一般全部锚固在混凝土内, 以使缩缝下部凹凸面的传荷作用有所保证;但为便于板的翘曲, 有时也将传力杆半段涂以沥青, 称为滑动传力杆, 而这种缝称为翘曲缝。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 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的最常见类型是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

3.1 按强度构成原理可将沥青路面分为密实类 (级配类) 和嵌挤类两大类:

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 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 矿料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成的。沥青混凝土属于此类。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嵌挤类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以矿料之间的嵌挤力为主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沥青碎石就属于此类, 这类沥青混合料是以颗粒较粗、尺寸均匀的矿料构成骨架, 沥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 并把矿料粘结成一个整体。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但因空隙率较大, 易渗水, 因而耐久性较差。

3.2 按施工工艺的不同, 沥青路面可分为层铺法和路拌法两大类:

层铺法是用分层洒布沥青, 分层铺撒矿料和碾压的方法修筑, 其主要优点是工艺和设备简便, 功效较高, 施工进度快, 造价较低, 其缺点是路面成型期较长, 需要经过炎热季节行车碾压之后路面才能成型。用这种方法修筑的沥青路面有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两种。层铺法施工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 并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 使面层通过开放交通压实, 成型稳定。

拌和法是由一定级配的矿料和沥青材料在沥青拌和厂 (场、站) 用专用设备加热拌和, 然后送到工地摊铺碾压而成的路面。矿料中细颗粒含量少, 含少量填料 (或不加填料) ,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混合料, 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若矿料中含有填料, 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 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合,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称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厂拌法按混合料铺筑时温度的不同, 又可分为热拌热铺、热拌冷铺和冷拌冷铺三种。热拌热铺是混合料在专用设备加热拌和后立即趁热运到路上摊铺压实。如果混合料加热后储存一段时间再在常温下运到路上摊铺压实, 即为热拌冷铺, 热拌冷铺一般用于小面积修补。当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 修筑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时, 沥青与矿料常温下拌合压实, 称为冷拌冷铺法施工。另外, 沥青表面处治也可采用拌和法施工。

摘要:文章从道路基础建设问题分析入手, 对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上一篇:三维数字建模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