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2024-08-08

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共4篇)

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篇1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如鸟之两翼, 车之双轮, 这是举国上下形成的共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正是教育部为了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1999年, 教育部正式提出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并明确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 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 滚动评审确定百家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进入建设计划;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动态监测评估等措施, 围绕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项任务的落实, 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使列入建设计划的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 使其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并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1]。目前, 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上至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下至省级以及高等学校自己设立的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所构成的一个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络, 为整合科研资源, 积聚优秀科研人才, 壮大科研实力, 提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推进科研体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被评审确定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自建设以来, 通过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基地的建设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作一总结, 供同仁参考。

1、理清思路, 创新机制, 强化基地建设

1.1 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 明确基地的发展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高校人文社科创新梯级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的位置, 是教育部设在高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需要把基地作为学校的学术特区, 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来指导和加强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为基地做好顶层设计, 切实解决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 为加强基地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 校学术委员会、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基地的建设工作, 认真研究和落实基地建设中的各项措施, 有效解决制约基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驻所研究、实体架构和建设经费等。在积极推动基地实体化架构时, 将其列为独立的正处级科研机构, 为基地落实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下达专门任务书, 规定基地要力争产出对外可以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使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十一五”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围绕基地建设的中心任务、重大项目以及特色领域进行认真思考, 制定发展战略, 谋划发展思路, 提出发展举措, 制订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工作为基地走自我拓展、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内涵式道路创造了条件, 也优化了外部环境。

1.2 打造学术精品, 增强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学术精品或标志性成果是基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也是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基地要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组织重大课题攻关, 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重大建树, 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有重大突破, 使自己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达到这一科研目标, 基地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指导的作用。基地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一流学者组成, 他们对基地的学术指导保证了基地找准方向, 制定科学、可行的研究规划。在重大项目的选题上, 基地密切关注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及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 积极邀请了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知名学者和实践部门的权威专家参与项目论证会,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项目研究予以指导, 为完善和深化课题研究、锻造学术精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基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树立精品意识, 以标志性成果为中心组建科研团队, 群策群力, 协作攻关。以预期的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凝练研究力量, 定向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标志性成果的不断取得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1.3 加强团队建设, 增强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个基地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主要靠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积淀形成, 基地的发展潜力也主要在于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一流的人才是建立一流研究中心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 基地建设始终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首先, 选好基地带头人。基地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地主任的素质, 其学术功力、人格魅力、组织能力都不可或缺。因此, 基地主任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精品意识和战略意识, 重视基地内部的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自基地建设始, 学校就明确了基地主任的责权利,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增强基地主任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规范了基地主任的聘任,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程序为基地选聘有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领头人。其次, 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继续发挥老一辈专家治学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队伍建设;通过创建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凝聚人才, 建设一支具有浓厚学术氛围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创新团队。不断完善聘任制, 实现基地专职和兼职人员的良性流动;加强基地专、兼职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形成以研究任务为纽带的合作机制。实施国际学术之伴计划, 鼓励和资助基地研究人员到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或者国际组织访问、留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引进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基地工作或进行合作研究。再次,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 坚持研究和教学相配合、互补充的思路, 借助教学培育人才, 通过科研训练队伍, 通过高水平项目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1.4 创新体制和机制, 保障基地的健康发展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改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客观上要求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建立起新型的符合现代科研规律的新机制、新体制[2]。因此,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用人制度, 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才能保证基地建设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发展目标的要求, 学校将其建为实体性的、独立建制的重点研究机构, 并由学校单独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促进了人才在全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促进了文理渗透、学科交叉, 促进了学校掌握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 促进了经费、职称、分配等政策的倾斜。学校对重点研究基地进行直接的指导和支持, 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基地不断加强现代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形成了规范化的科研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与推广制度, 促进了科研体制机制的变革;基地加强绩效考评制度, 鼓励自主创新, 重视后期资助, 制定并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科研奖励表彰机制, 形成了促进科研发展的激励机制, 并在注重科研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测评, 真正起到了激励创新、激励潜心研究、激励精品力作;基地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 明确岗位职责;基地建立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体制, 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调动和发挥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地深化了科研人事制度改革, 由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 以更开放、更广阔的视野关注科研人员, 优化研究队伍, 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使学术梯队的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越来越有利于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 有利于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顶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 促进了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

1.5 培育基地精神, 为基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要促进基地成为开放、高效、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一流科研机构, 必须大力培育基地精神。基地精神首先表现为团结协作和艰苦创业精神, 这是基地实现团队合作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 才能历练精品;只有多出精品才能体现重点研究基地的存在价值, 才能使基地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要想在学术上有更多创新, 在成果上出更多精品, 还必须有一种艰苦奋斗、甘坐冷板凳的艰苦创业精神。为此, 基地从开始建设就着力培养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够进行重大学术协同攻关的科研团队。基地精神其次表现为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精神, 这是基地学术发展的生命力。基地从建设开始就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勇于面对和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积极推动重大创新, 主要是思想观念创新、特色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管理能力创新等, 努力摆脱以往文科科学研究的局限和束缚, 力争在精品力作上、在领军人物培养上、在研究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

2、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基地建设成绩瞩目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自建设以来, 按照教育部对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要求, 通过创新科研体制,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搭建学科平台, 不断向着建成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的目标迈进。尤其是近五年, 该中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2.1 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打造学术精品是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追求的主要目标。该中心通过整合研究力量, 进一步凝练、调整和充实研究方向, 使研究方向与基地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协调一致。如今以中国诗学的文献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为主干已形成特色, 处于学术前沿, 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中心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其中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权威报刊近50篇;出版著作50余种, 其中“李商隐研究系列”为该中心标志性成果, 在国际学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成为当代唐诗研究中的亮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4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及“鉴赏丛书”10余种。通过打造学术精品, 争取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中心的集体攻关能力、科研质量意识和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2.2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是检验一个基地有无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指标。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 2003年获得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使基地人才培养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该中心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目前已招收博士生31名、硕士生120余名, 并吸收2名项目博士后, 参与中心的国家社科项目研究。目前, 已出站的一名项目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和其所参与研究的项目均被评为“优秀”;抽查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优秀率达100%;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百分之百。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五年, 中心已培养出两名“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成员中45岁以下的有5人晋升教授、7人晋升副教授, 研究团队高级职称人数明显增加, 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中青年成员已成为中坚力量, 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2.3 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多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和交流, 强化中心的辐射作用。通过聘请学者定期讲学、开展项目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招收留学生等方式, 积极争取学校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支持。该中心先后举办了10余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共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来中心讲学访问50余人次, 专职研究人员出席海内外学术研讨会和讲学70人次。这些学术活动开拓了中心的学术视野, 提升了中心的学术地位。

2.4 资料信息建设再上台阶。

近五年来, 该中心利用重点学科、博士点和“重点基地”等专项经费, 不断扩大藏书量。先后购进平装古籍5万余册, 如大型古迹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全宋文》、《四部丛刊》等, 使该基地专业藏书增至15万余册, 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时期诗学论文集目》, 成为中心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同时, 该中心还开设了“中国诗学网”, 创办了学术年刊《中国诗学研究》和内部刊物《诗窗》等, 成为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提升学术研究的工作平台。

2.5 社会服务受到好评。

深入广泛的社会服务是基地参与国家建设、发挥专业特长的重要方式, 更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在开展基础研究、着力于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 还面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文化需求, 服务地方、服务大众。如应安徽省教育厅、文化厅委托, 为省文化经济建设和旅游业服务, 编写了《诗情画意的安徽》;应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 编写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该中心还主动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文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承揽各种委托研究课题、合作研究课题及应用研究课题等, 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很好的评价。

3、展望未来, 明确差距, 基地建设任重道远

回顾过去, 基地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地已成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中心, 对高校文科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开放、务实、求新逐渐使文科科研与现代科研接轨, 有力地促进文科科研事业突飞猛进。但基地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基地的目标仍有差距, 与教育部的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基地的研究重点和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和凸显, 研究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顶尖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稳定有待加强, 标志性、系列性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础性学术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结合需要更加密切等。随着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基地人的不懈努力, 基地将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本文回顾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建设所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总结了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提出了基地进一步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措施,成就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改革发展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01, (1) :3-6.

[2]刘曙光.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复杂的系统工程[J].江西社会科学.2007, (5) :242-246.

[3]张宪文.大力培育“基地精神”促进学科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 (7) :32-33.

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篇2

随着传统文科向现代文科的转变, 高校愈来愈重视文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也犹如雨后春笋之势。高校文科实验室是指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的专业实验室, 是高校文科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是进行学科研究和培养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 也是研究成果的孵化器和推广源。由于人文社会学科自身的特点, 文科实验大多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 这就决定了文科实验室大多是应用计算机系统对现实社会活动进行模拟, 因此实验设备和实验软件是高校文科实验室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大学制度创立以来, 我国高校文科教育模式大多都是以单一的课堂教授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唯一主角, 实验教学多集中于以理工学科为主的专业。但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原来的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也对高校的文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重个性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文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

当前, 我国高校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由于理论指导和经验不足, 与理工科实验室相比, 文科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导致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然而, 实验室担负着教学和科研服务两大职能, 实验室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如何提高文科实验教学对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如何深化文科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建设,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提高办学效益, 是目前高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一) 对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文科教育造成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巨大正向牵引作用, 并且从诸多方面保障了文科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政策、待遇方面也逐步得到改善, 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成果也不断涌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工基础和多学科的融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进一步加强, 并已成为新的文科实验教学理念被运用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实践中。

(二) 实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

在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科实验室也需要师生共同动手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验环境。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该校文科实验室已经覆盖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会计、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 借助于实验室的先进设备、互联网技术和专业实验软件, 可以逼真、灵活、完整地模拟现实环境的各种具体业务操作,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现阶段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部门对文科实验室建设存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从思想理念上看,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以及长期以来文理学科泾渭分明的格局的影响, 文科类教学、科研与现代化技术相脱离, 高校管理者逐渐形成了“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观念, 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科的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建设。而文科实验室建设通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好长远规划。实验室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 实验建设和实验教学不规范, 实验教学管理弱化, 极大地限制了文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步伐。

(二) 文科实验室建设思路亟待明确。

由于文科实验室起步较晚, 目前仍然没有一套现成的建设框架供我们选择, 各个高校对此也大多处于摸索阶段, 由此导致我们对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并不明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仍然延续传统的单纯教学性的特点, 没有明确包括现行的基础教学, 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发展, 并构建成学科的“大平台”, 从而形成规模。实验教学很少有独立的教学体系, 学时与内容的开设随意性也较大, 没有真正发挥文科实验教学的真正效果。

(三) 文科实验室教学管理体制滞后,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在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上, 忽视对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有些实验项目连最基本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等文件的建立都不齐全, 造成实验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严重脱节, 从而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 文科实验缺乏一套系统的教学考核标准。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既是对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的约束, 又是对学生完成各实验项目的约束。该标准是导致实验项目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

在师资方面,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 如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实验教学指导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提高上, 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方面, 实验室工作人员与其他教师也存在巨大差距, 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缺乏积极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实验室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有益探索及实践

虽然文科实验室限于资金、人才与评估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其建设及管理现状还没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需求, 但仍然有一些高校在此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实验室建设为例,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文科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构想和实践。

(一) 系统规划文科实验室建设项目。

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结合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和学科发展的建设目标, 将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计划之中, 通过分层式建设模式进行项目系统的规划来优化各种实验室资源配置、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近几年来, 河北金融学院共投资1300余万元, 用于金融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学院以实验设备建设为基础, 不断加大实验教材体系的建设力度,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将实验室建设纳入总体规划, 并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注重效益, 通过持续开展实验队伍培训、制定合理的计算实验教学工作量的方法等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 文科实验室建设需要得到学校和相关上级部门的人才和资金支持。

真正发挥文科实验室在学校综合发展中的效用, 必须有建立综合性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的观念, 把文科实验室作为专业文科实验室来建设, 合理布局文科实验室的发展, 确立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费上予以积极的扶持、引导, 在人事政策上要合理倾斜, 同时保证文科实验室的稳定、持续发展。作为一所金融学科为主的高校, 河北金融学院五年来为金融实验室投入设备购置经费1273万元, 经费来源为大多为省教育厅财政拨款和学院自筹,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实验课指导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多年的金融实验教学经验证明, 一支过硬的实验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是把实验教学推向较高层次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现有的实验指导教师, 多数是“双师型”教师, 他们中一半以上获得硕士以上学位, 并有在各类金融机构从业的经验。我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抓好现有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 为他们创造条件, 通过必要的对口业务培训 (如参加学习班, 校内外进修、在职攻读学位) , 组织校际考察, 开展专项研究和老教师“传、帮、带”等措施提高实验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二是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等调动全体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在用人制度上建立含有激励和竞争机制的全员聘任制, 把合适人员挑选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四是聘请勤工助学的优秀学生兼任实验室工作;五是面向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结合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 有选择地引进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级实验技术骨干, 在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补贴等条件参照学科带头人的标准, 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 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

文科实验室应通过各种渠道深入社会、收集数据、了解社会实践需求, 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应用实践的互动发展。金融实验室注重发挥实验教学中心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 创立了“微笑模式” (图1) 。“微笑模式”即学校和金融企业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使双方互惠互利、相互提升的一种模式。

1.学校和金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如与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沧州市商业银行、河北证券公司北京营业部、财达证券公司保定营业部、航空证券公司保定营业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定分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广泛合作, 利用金融实验室在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同时, 实验教师可以定期到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更新实验项目。

2. 通过合作, 实现学生实训“零距离”和实验设备共享。

实验教学项目和金融机构员工培训都是在金融实验中心完成的。学生和员工共用同一个实验资源, 这不但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而且实现了学生实训“零距离”。由于实验项目的设计主要来源于金融企业实践活动, 能让学生从感性上将专业知识直接运用于模拟实践活动过程中, 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金融实验室还承担了向沧州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等商业银行提供员工订单式培养的任务。

3. 充分发挥金融实验室的科研平台作用。

实验室为学生、教师从事创业研究、科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效果显著, 成绩突出。近5年来, 受过实训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获省级以上奖项30多项;学校教师利用中心平台承担科研项目82项, 其中, 国家级2项, 省部级42项;承担教研教改立项课题6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796篇。

(四) 贯彻实施灵活的激励竞争机制。

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 真正理解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评定职称、评优奖励、业务进修等方面给予重视, 要吸收高水平、高技术人才到实验室工作。要打破理论教学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界限, 主讲教师要带头参与实验教学, 这不仅是指导实验所必需的, 而且是了解教学情况的手段。同时, 为落实实验效果, 除严格要求、精心组织以外, 要适当加大实验成绩计入课程总分的比重。考核时要重视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考核, 确保学生掌握该技能。

同时, 应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 制定合适的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编制实验室负责人工作手册和实验室工作记录册, 抓好检查落实工作, 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对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评优制度, 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和成果, 并给予鼓励和表彰。

五、结语

文科实验室建设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理论还需实践的长期积累, 所以我们要作好规划, 科学制定文科教学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 紧贴学科专业发展要求, 突出亮点, 形成优势, 并保证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要:文科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综合实力。目前, 文科实验室建设在高校大规模开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借鉴一些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实践对其建设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实践

参考文献

[1]兰继红, 虞春生.浅谈文科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16) :53-64.

[2]吴茂楠.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5) :92-94.

[3]刘秀凤.人文关怀下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 (9) :90-92.

[4]陶茂芹.文科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 2007, 17, (28) :234-236.

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篇3

一、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模式的简介

对于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来说,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产物, 它实行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全校甚至是整个西南地区的研究生, 为其提供创新与实践的平台。从2003年建立到现在,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 随着创新基地的发展壮大, 其影响力正越来越大。创新基地主要设有创新基金、高水平论文奖励、放学交流、实验室和“科慧杯”等专项, 通过经费资助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与实践活动。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 在创新实践基地申请的项目可以是在实验室与导师和团队合作的成果, 也可以在申请成功后依托导师或是自己学院的实验室平台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没有实验室平台的人文社科研究生, 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导师指导、自主学习和创新基地助管员把关的平台。在这里, 只要人文社科研究生具有创新的点子, 形成自己的创新团队, 提交申请书, 便可以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和培养。

二、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专项设置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参与情况

1. 创新基金 (主要指团队项目)

在“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下,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简称创新基金) 形成并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连续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8年, 创新基金鼓励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自愿组合, 以创新团队的形式申请, 项目负责人同时为创新团队的负责人。而负责人的导师则是创新基金财务账号的管理人, 指导老师则可以是负责人的导师或是相关方面的教授或副教授。创新基金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优博项目和创业项目。经费金额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从图1可以看出, 2009年至2011年, 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基金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项目数逐年上升, 而人文社科研究生申请创新基金的人数也呈增长趋势, 但是, 与理工科研究生相比,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单位:人)

2. 高水平论文奖励

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是培养质量的直观反映,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重庆大学设立高水平论文奖励专项, 奖励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本校研究生。研究生论文奖励分为4类:一类:在SCI (全文收录) 、SSCI、A&HCI收录的境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6000元。二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在SCI境内期刊 (全文收录) 、EI境外核心期刊、SSCI、A&HCI境内期刊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人文社科类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3000元。三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EI境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1500元。四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在CSCD、CSSCI、SCD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500元。

从图2可以看出,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远远低于理工科研究生, 且整体质量也低于理工科学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 在奖励金额方面也远远低于理工科学生获得的奖励。 (单位:人)

3. 访学交流

为积极开展“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5]1号) 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 (教研司[2006]10号) 精神的要求, 重庆大学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 丰富多彩的访学交流活动, 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遵循“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设立了访学交流专项。访学交流由研究生院组织部署,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落实, 包括:公布资助范围、项目的申报、项目评审、公布资助项目、项目结题, 并承担和处理其他相关事项等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办理校内因公短期出国相关审批手续, 提供有关因私护照办理、签证申请等的咨询服务, 以及项目结束后财务核销的相关审核等问题。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主要指“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国内重大学术会议资助项目”, 资助范围为重庆大学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含来华留学生) 。申请者满足的必要条件是:申报人应以会议收录论文形式参会, 大会发言者优先 (以相关会议通知书和会议接受论文或要求宣读论文的相关通知为准) ;申报人在访学交流结束后, 应在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访学交流论坛”开展相关学术交流一次。到目前为止, 重庆大学访学交流项目已审核了7批申报材料, 图3反映了7批放学交流项目中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访学交流项目的人数差距。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会议的人数明显低于理工科学生, 这与重庆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校情有关, 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单位:人)

4.“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

“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在全校范围内建设20个左右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功能强大、队伍精干的研究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面向全校研究生及团队开放。在贸易与行政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法学院等人文社科类学院中建设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专业开放实验室, 主要建设内容为“经典文献建设”和“案例研究建设”。受“211工程”资助的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类开放实验室目前有五个: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经济管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知识集成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中国艺术经典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应用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和环境资源法律援助中心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从图4可以看出, 人文社科类实验室不论是数量还是经费都小于理工科类实验室, 因此对于人文社科类学院来说, 要将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 同时如何将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到最到, 使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5.“科慧杯”

为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打造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间学生相互交流、协作的平台, 同时为了实现以学促研, 以研促产, 产学研联合创新, 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委、重庆大学的大力支持下,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了“科慧杯”专项, 由重庆大学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落实。“科慧杯”包括:应用研究型:针对当前社会或各种组织中存在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成果以学术论文、专利及原理模型的形式展现。开发研究型:为企业等各种组织完成某项技术难题或具体的发明创造, 使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得到改善;以及对企业等各种组织的发展战略、HR规划、CRM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最终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图5可以看出,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参加重庆市“科慧杯”大赛的人数正逐年上升, 并在第四届“科慧杯”大赛中首次超过理工科研究生, 成为重庆大学创新实践基地众多项目中除在职助管员人数以外唯一一项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人数超过理工科类研究生的专项。

6. 创新基地人事招聘与管理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首先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管理模式, 实行“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在校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均可通过公开竞聘进入创新实践基地, 成为助管员。目前, 创新实践基地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助管员队伍, 他们熟悉情况, 各有所长, 组织能力强。研究生自主管理模式消除了由行政职务、职称、师生关系等带来的等级差异, 使得在创新实践基地内部充满了民主决策、平等协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 来自研究生中的助管员, 他们能够积极、自觉、主动地为进入创新实践基地进行项目研究的研究生服务, 从而为研究生学术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从图6可以看出, 在职的创新基地助管员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人数整体持平, 实际情况是, 创新实践基地每个部门中的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人数不平衡, 比如常务部, 人文社科研究生大概占80%, 而在网络组, 则100%是理工科的研究生。 (单位:人)

三、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用, 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

作为专门为研究生创新和实践搭建的平台, 其在研究生中的知名度, 是否为研究生所熟知决定着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用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上文的分析,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基地设置的专项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 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实际的提高。但是, 无论是以鼓励创新点子为主的创新基金和“科慧杯”还是以奖励创新成果为主的高水平论文奖励和“访学交流”, 以及直接为研究生搭建的开放实验室平台,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都低于理工科研究生。因此, 要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中的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媒介 (如网络、报纸等) 提高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中的知名度, 鼓励人文社科研究生到创新实践基地参观交流学习, 实地了解创新实践基地所设项目。

2.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增加文科研究生跨学科合作的机会

无论是理工科类研究还是人文社科类研究, 要创新需要思维的碰撞, 跨学科合作使得来自各专业各领域的思想得以交流沟通。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以来的前期, 以创新基金为例, 申报的研究生主要以本专业本实验室或本导师学生组建团队为主体申报, 跨专业合作的案例较少。近年来, 无论是创新基金还是“科慧杯”都出现了文理科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项目, 项目申请团队成员的组成更加多元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思想和思维的碰撞, 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来说, 没有实验室这一平台, 创新实践基地为其提供的是合作交流的平台。一方面, 人文社科研究生应主动跳出专业的限制, 将团队合作成员扩展到专业以外的研究生中;另一方面, 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统筹各种专项活动管理过程和资料文件的组织, 可以为人文社科的研究生提供可以合作交流的信息, 消除各方在申报项目过程中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3. 鼓励创新, 加强对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科研的支持力度

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思想的创新;人文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哲学的创新则表现为思维的创新, 就是寻找和判断新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重新确立就是思维的创新。人文社科研究生可能无法立刻达到最高水平的创新, 但是人文社科研究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的探索是值得鼓励的。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便是为鼓励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而设立的, 好的创新点子、创新的火花以及创新的成果都将经过严格审核而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在申报创新实践基地的各种专项活动前, 研究生要根据自己的预期成果或现有成果提出资金申请, 研究生院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从实际情况看, 人文社科研究生申请的项目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低于理工科研究生。要改善这种情况, 主要的方式是鼓励创新, 增加对提供好创意好点子的人文社科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要彻底放弃人文社科研究难度小于理工科、资金使用少于理工科类研究生的想法, 公平对待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国内重点伞业基地发展比较研究 篇4

一、当前国内重点伞业基地发展概况

(一) “中国伞都”——福建晋江东石镇。

东石镇于2003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伞都”称号, 是全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出口集散地。目前全镇有伞具企业近300家。2008年全年, 伞业总产值72.24亿元, 成品伞产量已达4.72亿把, 伞架配件总产量5.98亿把, 成品伞出口3.7亿把, 出口创汇4.0亿美元, 占全国的40%。该镇伞具龙头企业——梅花集团为国内上市公司, 其名下的“梅花”伞与杭州的“天堂”伞并列中国的两把名牌晴雨伞, 且在全国伞具产业6个“中国名牌”中, 该镇梅花、雨中鸟、雨丝梦和金鸥占有四席。目前每年近千种各类新产品销售到海外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有“全世界每30个人中, 就有一个人打的是东石伞”之说。

(二) “中国雨伞城”——福建南安诗山镇。

南安市诗山镇与晋江市东石镇同属福建省泉州市辖区内。该镇制伞于1985年4月, 港胞李建超从台湾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经验, 并落户诗山镇红旗村林埔口工业区, 诗山镇的伞业得于起步自此开始, 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虽经一定波折, 但如今已拥有具有较大规模的伞具生产规模企业, 以及遍布该镇各村的大量伞具加工点。2001年10月, 该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雨伞城”荣誉称号。目前该镇拥有伞具生产企业近20家, 年产500多万打成品伞和近400吨伞骨, 年产值约5亿元, 年出口创汇上千万美元, 产品销往美国、欧洲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曾对南安诗山雨伞作出这样的评价“南安雨伞创奇迹, 世界十支有其一”。

(三) “中国伞城”——浙江上虞崧厦镇。

该镇历来以伞业特色经济而闻名, 伞业经济形成“小商品、大集聚”区域块状特色。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当地部分农户开始在农闲季节外出修伞绷伞, 挣钱补贴家用, 历经修伞绷伞、家庭作坊式生产、成立工厂化生产到快速发展四个阶段, 经过近50年的发展,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品牌产品大幅出现, 品牌质量大幅提高, 产品市场日益拓展, 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不断壮大。该镇于2002年10月被授予“中国伞城”称号, 目前共有制伞企业1, 230多家, 2008年实现伞业产值52.8亿元, 年产各类成品伞5亿把, 伞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1/3, 其中广告伞占全国90%以上, 涵盖了伞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其中设立在该镇区的“中国伞城”交易中心全年伞件交易量达到15个亿, 成品伞交易量达到45个亿。

(四) “中国伞乡”——浙江萧山南阳街道。

20世纪50年代, 当时名为南阳镇的横蓬村的修伞匠高渭泳在修伞之余, 还手工制作油布伞出售, 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 高家四兄弟联合办起南阳伞厂, 通过该厂的示范效应, 逐步推动南阳伞全面开花。该镇于2005年8月被授予“中国伞乡”称号, 并改名为萧山南阳街道。目前, 南阳街道有制伞企业160家, 年产晴雨伞1.5亿把以上, 从业人员 (包括间接从业人员) 达到2.4万人, 制伞业包括相关企业年产值50亿元左右, 占南阳经济总产值30%左右。南阳伞具已覆盖全国市场, 有15家伞业企业获得了国家、省、市和地方的品牌荣誉, 并有着完整的伞业链, 从伞配制作到成品伞的制成、运输、销售, 专业分工, 协作生产, 实现原料自给, 产供销一条龙。

二、国内重点伞业基地发展萌芽的差异点

(一) 因地域环境的影响, 萌芽形式不同。

晋江东石镇、南安诗山镇地处福建主要侨乡, 虽“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传统根基较为薄弱, 但当地人自古飘洋过海对台贸易, 加上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伞具产业的大量转移而涌入当地发展的契机, 因此地处福建泉州市这两地的伞业产业的萌芽基础, 主要是依靠海外制伞技术和海外资金的投入, 通过本地的来料加工而发展壮大并成为产业集群。而上虞崧厦镇、萧山南阳街道两地自古传统伞具行业盛行, 技术具有传统优势, 基本是农户、企业主走街串巷贩售打开影响力, 并利用自筹资金举办, 甚至单打独斗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萌芽并壮大。

(二) 因市场路径的影响, 发展规模不同。

晋江东石镇、南安诗山镇依靠海外关系, 自伞业发展初期, 基本走海外市场路线, 以贴牌生产或自营出口为主要导向, 比如东石镇, 就是在2005年10月第三届中国伞节在晋江举办后, 才逐步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而上虞崧厦镇、萧山南阳街道则是因地制宜, 依靠浙江本省的商业地理优势, 虽伞具产业大规模发展相对起步较晚, 伞具产品主要以内销为主。而发展出口规模是直到部分企业参与贴牌生产后, 才逐步认清国际市场的需求, 并着手出口外销。以上四者之间发展至今已形成国内外伞具销售市场互补的局面。

(三) 因客户群体的影响, 技术创新不同。

在欧洲, 直柄雨伞是每位绅士必需装备, 漂亮阳伞则是每位淑女凸现魅力的必带法宝, 欧美地区人均年消费伞10把, 亚洲的日本、韩国人均年消费伞7把, 因此在伞具的图案、款式、构造等方面需不断地创新, 而这也促进了晋江东石镇、南安诗山镇以出口为导向的伞具企业在规模发展之初, 就形成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较快的状态。而国内伞具消费习惯始终没有太大改变, 且民俗观念影响深远, 对于以内销为主的崧厦镇、南阳街道的伞具企业主要依托“小商品市场”进行贸易, 虽制伞技术稳定, 但更新速度在发展之初较为一般, 无太多创新。

三、国内重点伞业基地发展的共同点

(一) 伞具产业以劳动力为支撑。

我国农村人口密集, 广大农村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伞产业能够在一开始, 即吸纳大量的人力资源参与其中, 为他们提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甚至创业的机遇。可以说, 自从有了制伞这一产业, 四个国内主要伞具产业基地当地及周边的村、镇的劳动力从没有停止过“缝伞、制伞”的加工活, 有的是常年不断的在家、入厂的“挣钱”机会, 是名副其实的“伞企富、伞民富”。

(二) 伞具产业以低技术为路径。

从上虞崧厦镇、萧山南阳镇两地的修伞绷伞发展到伞具产业集群, 发展期间的技术很大部分依然是以传统技术为背景的, 而晋江东石镇、南安诗山镇靠的是输入技术, 其也只是通过简易机器、引进的设备进行“来料加工”, 制伞技术简单、易上手。虽然发展至今在科技上有很大的改进, 如晴雨伞的制作主要也只是在面料和伞骨、“鸡眼”上的进步, 或者部分采用机器缝制, 绝大部分仍然是依靠人工缝制, 因此至今低技术制伞外围加工厂依然火热。

(三) 伞具产业以产销研为一体。

以上四个伞具产业基地的迅速壮大, 绝大部分依靠内生力量, 基本上是以当地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发展而突破的。在伞具生产、销售, 到后来的研发, 都出自企业本身内部, 企业一般是以产销研为一体, 因此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装备水平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易于模仿等弊端, 伞具基地中的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在申请专利、保护技术上必将要投入大量资金, 而这些则为推动国内伞具产业向标准化升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 以上四个国内重点伞业基地的发展对国内, 甚至对世界伞具行业发展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当然, 国内还有如建德市三都镇、深圳市龙岗镇、鹤山市桃源镇以及江西省万年县等地, 因自身优势或以上四个国内重点伞业基地的产业转移到该区域, 今后也将促进全国伞具产业的全面繁荣。但以上四个国内重点伞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 能起到推动作用, 甚至对国内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能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盈盈.晋江伞业借上市契机转战国内市场[N].福建科技报, 2007, 11, 13

[2].胡卫中.南阳伞业集群:竞争优势与资源约束[J].浙江经济, 2006, 9:59~60

[3].刘文镇, 柯晓峰.产业聚集品牌打响——福建晋江制伞业形成产业集群[J].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5, 11:95~96

[4].徐姻.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3:90~93

上一篇:巷道治理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