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2024-09-25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通用8篇)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1

县级物价监督检查工作的难点和出路

价格监督检查作为价格工作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维护********的重要手段。我县物价监督检查机构自一九八四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查处价格违法案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国家价格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持********,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以及价格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几年来,我县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出现了一些时代发展和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践行科学发观,挣脱旧的思维桎梏,开创物价监督检查工作新局面,已成为我们每一个物价干部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检查力量比较薄弱。我县国土面积达3583余平方公里,辖9乡8镇279个村,43.87万人,而目前在编检查干部仅有七人,检查力量薄弱,物价监督工作不能到位,特别是对广阔的农村,监督检查存在盲区。而且,由于物价局机关的人员编制少,人手不够用,从检查人员中调整部分人员充实到局机关从事价费管理、价格信息监测等工作,目前实际在岗的检查人员只有4人,很难承担起全县城乡市场价格秩序维护、价格矛盾调处、价格监督检查任务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只能哪个葫芦浮出水面按哪个。

(二)、价格法规尚不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湖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等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基本保证了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有些条款可操作性不强,如对价格欺诈、暴利、囤积居奇、合谋涨价等复杂的不正当的价格行为,缺乏具体、明晰、便于操作的配套规章,使得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价格矛盾难以界定,处罚就更无从谈起。如:对于对国家行政机关乱收费、经营服务价格违法行为,《湖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湖北省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虽然明确由县以上物价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查处,但是《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却是国家计委颁布的,而办法则是省政府发布的,按照法大于规的原理,依据《办法》定罪,再依《规定》量罚显得不够严密。几年前我县在查处一家行政机关利用行政管理职能强行向管理相对人收取检验费时,处罚文书引用了《价格法》和《价格处罚规定》的相关条款,被处罚相对人以检验费不是商品价格,不适用《价格法》及其配套法规而告上法庭,虽然最后对方主动撤诉,但它却提醒我们法规还有待完善。再如对暴利查处虽有规章,因许多产(商品),特别是市场调节价商品,其购进价格、社会平均成本很难确定,是否为暴利就难以定论,导致我们在查处这类价格违法行为时底气不足,不敢担风险。

(三)、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是思想观念陈旧。一种认识为:检查工作是笑脸贴冷脸、青眼看白眼,一年四季走城镇、串乡村,风中雨里奔波劳累,没什么油头,查商户、罚企业,一天到晚净给人挑刺,处处得罪人,出力不讨好。另一种认识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限制经营者的条款越来越少,物价监督检查工作路子越来越窄,是朝阳变夕阳。面对目前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放开由市场主体自主形成,有限的重要商品(能源、稀有金属)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收费管理权又在省、市物价部门,法律调节价格的力度明显变弱的新形势,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对放开商品的价格报有可管可不管的模糊认识。二是知识结构老化,我县物价检查干部多是半路出家搞物价,来到物价检查部门以后又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培训,知识结构单

一、更新缓慢,真正懂经济、懂财务、懂法律、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物价检查人对价格政策及相关法规学习、掌握的也不够牢,理解不深,检查办案有时现查文件现翻书,既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又有损价格执法形象。

(四)、执法手段滞后落伍。一是检查办案条件滞后,现在市场活动过程中多采用了自动化、信息化、知识化进行管理,而我县的检查办案装备还非常简单、落后,连检查所需要的摄像、照相、录音、电脑、车辆等基本设备都没有。二是执法手段落伍,价格监督检查仍停留在翻翻账本,查查凭证的老方法上,过分依赖人的自然智力,对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石油等实行了“无纸化办公”、“财务电算化”行业和部门的价格检查还得求助于相对人帮助。因而,调查取证难以深入细致,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缺乏与被查对象斗智斗勇的本领,应变能力差,在一些案子的关键环节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难以开拓新的检查工作领城。三是执法水平不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浮在面上,没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满足于检查-处罚了事,不注重经常性的价格监督,平时对被管理对象的价格行为很少过问,待上级布置了专项检查或是接到群众投诉才去检查,导致很多本可避免的价格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注重经济利益,弱化社会效益,往往是案结事了,不能从规范价格秩序,维护公平竟争的大局出发,协助被查对象制定规范有效的整改措施和价格管理制度,规范价格行为,对被查对象的整改情况未能进行跟踪回访,更没有提供及时的价格指导和服务。

(五)、执法难度越来越大。一是违法手段复杂隐蔽,市场经济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使得应对检查的手段、干扰查处的方法不断更新,价格违法行为呈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行为的复杂化和手段的隐蔽化,被检查单位的反检查意识越来越强,原来查处过的违法行为可能会通过改头换面使其合法化。如:医院的B超检查费,按规定是检查一个部位30元,每增加一个部位加收5元,原来检查时曾发现有医疗单位对病人同时检查二个部位不是按30元加收5元,而是按二部位60元收费,现在再检查就再也看到这个问题了,不是明显改正,而是改成一个部位开一张收费单子,逃避检查。在案件处罚上也往往是查的多,退的多,纠的多,罚的少。二是价格处罚压力较大,价格问题牵涉企业、部门、个人、地区利益,在价格行政处罚个案中,必然损害其中一方利益,有些被查单位有很大能力对物价检查部门施加影响,经常是检查部门领导还没听检查汇报,关系或压力已找上门。价格主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体系,对重大价格违法案件的处罚不可能不考虑地方利益和部门的利益,考虑受罚对象的承受能力,其结果自然会影响执法的效率和效果,使价格执法容易出现不依法行政的行为,导致乱收费行为在一些部门或行业屡禁不止。三是执法回报率相对偏低,价格执法程序是先清退后没收,以退为主,无法清退的才行没收,然后跟据案情作进行行政处罚,行政执法成本高,回报率低,影响物价检查部门执法的积极性,一部分价格违法案件能不罚就不罚,客观上纵容了价格违法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营者和收费单位前查后犯、屡查屡犯的恶性循环。

二、创新新形势下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路

当前价格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社会各阶层对价格问题反响较大。例如:教育收费问题、药品价格及医疗服务收费问题、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收费问题、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过快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大胆创新,敢于碰硬,依法治理价格环境,整顿价格秩序,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是很好的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加强队伍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是物价监督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物价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看待物价检查工作,把群众关注、关心的价格和收费问题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去解决,认真落实好。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影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创新发展的观念和做法,从权力观和利益观中解放出来,变价格监督

检查工作以严查重罚为主为以监督、规范和服务为主,从监督和服务中服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检查监督工作空间。二是加强学习,练好内功。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培养造就价格监督检查队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执法人员的头脑,指导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有计划地安排脱产学习、在岗培训,组织检查干部自学等多种途径对价格监督检查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力求与时俱进。三是摒弃影响工作发展的旧习惯,制定并实施价格执法检查、责任追究、执法情况反馈、回访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行为,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解决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检查、轻监督,重处罚、轻服务和不思进取,满足现状,执法手段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等问题。四是开展经常性课题调研,在实践中更新发展理念。结合当前物价检查工作的重心、难点,以及价费政策贯彻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切实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取得价格检查监督的主动权,开辟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新天地。五是加强对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法纪和廉政教育,倡导读书思廉、注重警示昭廉、坚持机制保廉,保持价格执法队伍的廉洁形象,把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变为每个物价监督检查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创新检查方式,加大执法力度。面对价格违法多元化、违法行为复杂化、违法手段的隐蔽化、被检查单位反检查意识化、部门利益化的严峻形势,价格监督检查也要不断亮新招,出奇术,将帐面检查与外围调查相结合,顺藤摸瓜与逆向检查相结合,追溯检查与延伸检查相结合,本次检查与上次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举报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纵向联合检查与横向联合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查处问题与整改规范结合,力求查深、查细、查透。违法案件的处罚实行局案审委员会集体审定,严格把关,采取提醒告诫、公告退款、巡查访问、情况反馈、责令改正、公示、曝光等多种方式,提高震慑力,扩大社会效应,建立监督整改和跟踪回访制度,达到查处一个,规范一片的目的。

1、注重调查研究,夯实一手资料。针对价格违法行为越来越隐蔽的特点,不仅是要正面直接查帐目,看凭证,还要学会逆向检查、延伸检查追踪等,通过对被查单位有业务联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调查、走访发现问题,掌握证据;通过扩大检查面,深挖案源,达到标本兼治。对财务不健全的个体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以及无凭证手续的涉农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更要通过明查暗访、调查摸底等方式,广泛搜集包括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在内的有关证据材料。如我县去年查处不法商户囤积倒卖柴油一案,就很好的运用了逆向调查取证方法。去年春,我县因积雪封路,汽、柴油一时不能保障市场需求,少数不法商贩趁机囤积汽、柴油,采用小包装,游击战的方式高价倒卖,商贩们闻听有检查就关门歇业或者藏匿货物,与物价检查人员捉迷藏、变戏法,对此,检查组采取逆向检查战术,先委托麻木车、农用车主以购油为名取得购货发票,再找店主核查销、存数量锁定违法证据,任凭狡兔十窟,在机智的猎人面前也不得不现出了原形。

2、加强联合检查,打破地方保护。一是与上级物价检查部门联合,减少地方干预。上下结合,统一行动,开展专项检查,既能保证检查的效果,又能让检查干部从联合办案中相互学习,提高执法水平。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打破部门保护,不法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价格执法部门缺乏刚性手段,必须借势借力,开启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与工商、税务、财政、技术监督、公安、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和新闻媒体等部门联合执法,多种手段并用,共同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如去年我县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瓶装液化气价格一涨再涨,我局几次到经销部门做工作,要求适当降低,但经营者觉得瓶装液化气属市场调节价商品,对物价部门的干预置若罔闻,甚至大吵大闹,干预执法,我局及时总结教训,调整工作方法,联合工商、质量监督、电视台等部门再次上门干预,利用多部门的综合职能和新闻媒体曝光的强大压力,使经营者终于把价格从每瓶105元降到

95元。

3、争取领导重视,排除执法阻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价格监督检查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检查难、处理难、收缴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我们既要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加大价格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使被查单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争取被查单位的理解支持,使价格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通过邀请人大、政协视察工作,及时向县委、政府请示汇报等方式,让领导了解物价监督检查工作,重视、支持物价监督检查工作,帮助解决价格监督检查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更快、更好地排除价格执法阻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4、发动群众参与,实现价格自治。对市场价格、明码标价以及品种、规格比较单一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可以会同义务物价监督员、企事业单位价格管理机构和物价工作人员、行业组织、媒体共同参与,增强价格自治、群防群治能力,拓宽价格监督渠道,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不正当价格违法行为。去年,在规范酒店宾馆行业明码标价工作中,我们主动与工商联、消协、个协联合,巧借酒店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通过建立行业内部管理规程,将用规范的标签、价目表、菜谱等明码标价要求写进了行业公约,由协会监督行业共同遵守,督导各酒店统一实行菜谱标示菜肴价格,既达到普及和规范明码标价目的,又提升了酒店宾馆的服务档次和城市品位。

(三)、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领域。牢固树立“服务就是更有力的执法、服务就是更有效的监管、服务就是更管用的规范”新理念,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变管理者、执法者为服务者,把服务贯穿于价格监管和执法的全过程。

1、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价格部门在价格宣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新闻媒体在价格宣传教育中的强势效应,通过各种宣传工具、阵地,加强价格政策、法规,价格形势、任务的宣传,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人民群众的价格法律素质,进行价格警示教育,引导广大企事业单位自觉地健全价格管理制度,规范价格行为,增强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强化价格监督。将价格监管关口前移,以督促查,在事前防范上做文章,大力推行和普及明码标价,推进和完善价费公示,把价费监督权交给广大消费者,让经营者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不敢乱收费,乱涨价;同时将价格监督与政策宣传和对违规行为批评预警结合,在开展专项检查、节日检查前期,价格主管部门可通过提醒函、提示会等形式事先做出价格提醒,多方宣传国家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及时公布新政策,及时提醒和建议,预防和减少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达到价格监管的目的,对轻度违反价格政策的经营者实行首次不罚,进行劝戒、批评和警示教育,预防重大价格违法案件发生。

3、畅通诉求渠道。进一步做好价格举报工作,畅通价格举报投诉的“绿色通道”,建立以价格举报中心、价格举报电话、价格举报信箱、价格举报电子邮箱为依托的多渠道、广覆盖的价格举报网络,使其成为全社会参与价格监督、举报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价格权益最快捷有效的便民服务通道。建立举报案件登记、审批、调查、处理、督办、反馈制等制度,倾心听取人民群众的价格诉求,规范办案程序,按照“热情受理、快速查处、及时反馈”的要求,快速反应、综合分析、及时查处、跟踪督办,提高价格举报的办结时效和办理质量,用真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12358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和“保护伞。

4、推进诚信建设。大力开展价格诚信创建活动,把价格诚信建设当做一项工程来做,通过推行价格责任书、价格承诺书等,明确物价部门和经营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帮助经营者建立健全价格管理制度,引导其自觉增强法律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打造诚信名片。通过“物价信得过”“价格诚信单位”争建、评比,大

张旗鼓地地宣传价格诚信示范典型,倡导诚信经营,扩大价格信用建设的舆论声势,提高各行业的价格诚信意识、促进公平、公正、合法有序地竞争,创建企业诚实守信的价格信用环境,5、履行服务职责。牢固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彻底改变监管就是查缴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价格公共服务职能,诚恳地为消费者经营者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一要提供价格维权服务,保障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投诉权,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二要提供价格政策服务,开展价格政策咨询服务,及时为企业和人民群众释疑解惑,通过梳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涉及社区和农村的价费政策,编印和发放《社区价格指南》、《涉农价费明白卡》、《企业缴费明白卡》等,帮助经营者、消费者抵制乱收费,减轻群众负担,扶助企业发展;三要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消费者、经营者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帮助农民和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四要提供价格协调服务,及时调解、疏导倾向性、苗头性的价格问题,化解企业之间、产供销各环节之间的价格纠纷和矛盾。五要扎实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把“价格服务进万家”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企业的桥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寓服务于监督管理之中,在监督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好人民群众的价格卫士!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2

(一) 公安机关过于强调刑事案件发案数和破案率。

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为了降低发案数, 提高破案率, 存在立而不侦、侦而不结、久拖不决的现象, 影响监督效果, 甚至某些案件被人为不立。如玉某强制猥亵妇女一案, 案发后, 受害人到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只作治安处罚了事。之后, 受害人不服到检察院申诉, 侦监部门通过审查核实, 认为犯罪嫌疑人玉某已构成犯罪, 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但公安机关认为情节轻微, 不予立案。检察院侦监部门再次审查后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通知立案书》。最后派出所才立案侦查, 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犯罪嫌疑人最后被法院作有罪判决。

(二) 立案标准不清, 立案监督缺少准绳。

现有部分法律条款可操作性不强, 在刑法分则中, 有大量概括性规定, 由于司法解释出台的延后性, 缺乏明确的解释, 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数额和程度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无具体标准, 造成执法过程中难以操作。仅靠办案机关各自的理解难以统一执法思想, 在是否应当立案上容易造成分歧, 这就必然出现一些案件该立案而没有立案的情况发生, 如孙某等人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一案, 孙某等人代他人转移、销售盗窃所得赃物, 公安机关认为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遂作治安处罚处理, 然而检察院在审理中发现, 孙某等人明知是盗窃所得赃物, 而代为转移、销售, 且数额较大, 完全符合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构成要件, 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 公安机关才把此案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三) 受社会传统因素影响, 群众往往知情不报。

一些群众受到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 都是抱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甚至部分领导、群众及办案人员法制观念较淡漠, 帮助犯罪分子, 以钱补刑, 逃避刑事惩罚, 刑事案件“私了”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使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工作很难有序开展。如黄某盗窃案, 黄某伙同他人盗窃电动车, 后被巡逻民警抓获, 被害人要回电动车, 私了了事, 公安机关也没有作进一步处理。

二、立案监督工作难点

(一) 案源少, 立案监督线索来源渠道不畅。

立案监督的线索来源主要途径有:1.审查批捕、起诉案件时发现;2.从审查人民群众的控告、申诉、举报等材料中发现。而在实际情况下, 相当一部分群众法律知识相当缺乏, 甚至弄不清楚立案的概念, 更谈不上对立案监督工作的了解了。发案后, 多数群众是去找领导, 向检察机关反映的很少, 有的根本不知道向何处去反映。检察院在办案中只有对材料的审查权, 对公安方面的发案、立案情况掌握并不全面。从实践上看, 立案监督线索主要是在审查批捕、起诉案件中发现, 群众举报的线索相对较少。

(二) 少数公安干警主动配合立案监督工作缺乏积极性。

由于种种原因, 检察院难以对公安机关立案管辖的所有案件实行监督。比如, 公安机关认为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范围仅限于“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 其他立案活动并不在立案监督范围内, 基于这种认识, 当检察人员主动前去了解立案情况时, 有的公安机关干警并不积极配合, 甚至认为检察机关超越了法律规定的监督范围, 使检察院立案监督难以打开局面。少数公安干警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 对监督存在排斥心理, 认为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是挑毛病, 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人为地设置重重阻碍, 又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配套, 致使检察机关不能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三) 现有工作方式难以保障有效开展立案监督。

检察院开展立案监督的做法主要是审查公安机关的卷宗材料, 这有诸多不足, 如果公安机关以“嫌疑人在逃”、“另案处理”等理由说明不立案, 检察院根本无从调查。实践中, 如果被害人被威胁、被限制或者受其他原因影响无法向检察院提出控告或不能及时提出控告的, 就无从发现、受理, 没办法行使立案监督权。另外, 随着新律师法的出台, 执业律师在案件侦查阶段的会见权加大, 有的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加以某种引导, 稍加“点拨”, 不可避免的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的现象, 使得言辞证据的采集更加困难, 减小了证据的可采信力, 而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线索往往是通过言辞证据审查, 抓住其中关键环节, 抽丝剥茧般一步一步深入挖掘出来的, 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间串供得以达成, 挖掘言辞证据间存在漏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由于律师的点拨, 同案犯之间的口供配合得无懈可击, 使得本来可以作为立案监督线索的案件, 就会不了了之。

(四) 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立法上的欠缺, 相关的司法解释出台延后, 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活动缺少法律保障。如:对于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 检察机关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意见, 如果公安机关不纠正违法行为怎么办, 法律没有明确的解释, 致使检察机关在具体操作时难以达到预期应有的法律效果;对于滥用职权而又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责任人, 检察机关也没有给予一定处罚的资格权, 使其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 达不到刑事立案监督的实际效果;高检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实行监督, 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立案前后受理、审查、立案决定等一系列的立案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只限于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监督, 这样实际上就使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权存在局限性, 不符合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进行监督的立法本意, 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受理审查等为由, 久拖不决, 稍纵即逝的证据有的不及时固定, 造成证据毁灭无法弥补, 不利于惩罚犯罪, 对这类案件检察机关受理介入缺乏法律依据, 法律监督呈现空白地带。

三、建议和对策

(一) 大力加强法制宣传, 广辟立案监督的案源渠道。

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 大多数群众片面认为刑事案件只能由公安机关处理, 为此应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检察机关所具有的立案监督权, 大力开展“送法进村”活动, 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通过捐资助困、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 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检察院职能。如在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或者下乡做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 积极向群众宣传讲解检察院的立案监督职能,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使检察院真正贴近群众, 从而拓宽立案监督案件的来源渠道。

(二) 建议完善立法。

1.针对立案监督工作, 加入操作性强法律条文, 并明确对于公安机关通知后仍不立案的, 检察机关可以直接立案。在内容上, 明确规定公检双方的权力和责任, 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的知情权、调阅案卷权、协助调查权、督促办案权, 并规定对不严格遵守和执行的, 制定出惩治规定, 以达到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促进立案监督工作的目的, 从而改变立而不实的局面, 把立案监督由检察机关“一头热”, 变为公安机关也有明确的职责、有义务, 两家共同抓。2.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完善立案监督机制。由于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 而《刑事诉讼法》对立案监督如何实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 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应该在不违反立法本意的情况下, 依法制定刑事立案监督实施细则, 增加可操作性强的内容。需要公安机关配合的, 应与之达成共识, 联合发文, 以便执行。针对刑事立案监督案件周期长的特点, 对案件受理、审查、移送、反馈、答复等环节都应制定明确的时效规定,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案件质量, 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 建立和健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

为确保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建议侦查监督部门定期派员与公安机关联系, 查阅公安机关的发案、受案登记情况, 与立案情况相互对比, 使检察机关监督关口提前, 真正履行立案监督权。同时对公安机关经立案监督已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实行随案跟踪监督, 并将该案件的逮捕、起诉、判决等情况记录在案。对拒不执行检察机关立案通知的, 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立案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 规定专门部门办理, 增强办案力量。

立案监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开展此项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其对办案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工作经验、调查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 要在人员和物质装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侦查监督部门的人员中, 明确专门从事立案监督工作的干警, 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 全面提高侦查监督部门办案人员的素质;落实责任到人, 具体负责回复反馈和跟踪监督工作, 使立案监督程序一旦启动, 即有专人负责, 落实到底, 同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报告。

(四) 寻求支持。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3

难点之一:计划和预算的监督问题

计划和预算监督是当前人大工作监督的薄弱环节,监督法正是适应这一客观需要,结合实践工作中积累的成功做法,确立了程序性监督方式,这是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设上的一大进步。但监督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对一些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没有针对性地予以规范,如何从程序性监督过渡到实质性监督,需要进一步研究。

1.如何开展好计划监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计划工作已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工作,不仅有直接的安排、审批和管理,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调控、协调、指导、督促等方面的职能。人大常委会如何找准计划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实现方方面面的平衡,实践中缺乏经验,也较难把握。监督法对计划监督规定得很原则,对计划审查的效力、责任等内容规定得不明确,如政府对计划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提部分调整或变更的建议?部分调整或变更的范围是什么?擅自调整或变更的法律责任是什么?特别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指标既有预期性指标又有约束性指标,对于没有完成约束性指标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都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

2.如何深化预算监督。近年来,预算监督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工作机构不断完善,人员力量不断充实,政府依法理财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人大预算监督制度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总体上运行较好。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大预算监督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从规范预算监督制度转为深化预算监督制度。从深化的要求来看,监督法的规定还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常委会的预算监督存在先天不足,现行的预算监督是以预算法作为基本依据的,而预算法是1994年颁布的,规范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制度,带有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虽经多次修改,仍然跳不出内部性、随意性、不完整性的圈子。如政府提交的预算草案还比较简单,透明度不高;提交的预算收支总表一般只列举到“类”、“款”、“项”和“目”,具体指标列举的很少。在这种预算制度的基础上,加上现行的体制因素,人大对预算的监督虽然每年都有改进和加强,但仍有诸多困难,总体上还属于一种疲软、浅层次的监督。而监督法对此没有作出突破性规定。(2)尽管监督法确定了审查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七方面内容,但仍有漏项,如对政府债务、政府投资的项目、预算外资金、非税收收入,包括各种基金如何监督,监督法没有规定,对这些漏项,该如何处理需进一步明确。(3)对七项重点内容如何落实到位,仍需要有具体规定和细化措施。比如应进一步明确对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部门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如何监督,重点支出的资金是否包含重点项目等。但在现行的体制下,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行使对预算的监督权,实行对预算的实质性审查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如何从程序上支持这些监督行为的落实,逐步地、有重点地开展对预算的实质性监督还需进一步探索。

3.如何规范审计工作和审计工作报告。任何事项的监督都离不开对监督对象基本事实情况的了解。在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财政决算的过程中,审计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借助审计手段和力量,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评估预算执行绩效的基本事实就无法获得。这几年审计监督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实行的审计体制是政府审计,从审计性质和工作实践的效果来看,政府审计仍属于内部监督性质,审计机关在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时候,首先要向政府负责,同时又要向人大常委会负责,这是一种矛盾的制度安排。在当前这种体制下,监督法对审计监督尽管作了规定,但规定得过于简单。一是缺乏进一步利用审计资源的措施和方法。由于审计机关作为本级政府序列中的一个组成部门,与其法定可以进行审计的其他政府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是平行的,审计机关只有处理问题的建议权,而没有强硬的、实际的处罚权和问题的处理权。这是审计监督权威不足的制度性缺陷,同时也给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留下了空间。现阶段在不改变审计监督制度的同时,人大常委会的当务之急是要摆脱对审计工作报告的清谈,加强对审计监督资源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但如何利用,法律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有实质性的措施,如针对审计出来的问题,人大常委会如何监督整改方案的落实,形成跟踪监督的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如何与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形式相结合,等等。监督法规定了“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这为人大常委会利用审计监督作用拓展了一条很好的路径,有利于保持人大监督权力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但如何界定“必要时”,如何对决议决定的跟踪落实等问题,法律没有作出进一步规定。总之,监督法在如何拓展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空间方面,缺乏制度支撑。人大常委会在给予审计机关掌声的同时,更要理性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充分行使各项职权,使各种监督形成合力,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二是审计工作报告亟待规范。审计工作报告是审计结果的体现,备受各方关注。尽管这几年审计工作有着明显的进展,但从审计工作报告内容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比如2006年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基本没有点部委的名称,而2007年的报告中则又比较普遍地点了部门名称。这一小小的变化也反映出深层次问题,但为什么能有这个变化?严肃的审计工作报告能“想变就变”吗?在当前政府审计模式下,要减少外来因素或主观因素对审计的干扰,坚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开性,规范审计工作报告是一个有效途径。从审计工作报告的形式、内容,特别是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部门、现象及责任人都应该有明确的交代。如果法律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规范,不仅会减轻审计机关的压力,还会增加审计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审计监督质量。

难点之二:三种非经常性监督形式的落实问题

监督法规定了七种监督形式,并将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作为非经常性的监督形式进行了规范。所谓非经常性,是相比较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与预算监督、组织执法检查、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这四种经常性的监督形式而言的,意味着这三种监督形式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不被经常地运用。监督法对这三种监督形式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询问和质询制度、特定问题调查制度和撤职制度,这是一大进步,但由于民主法治根基的匮乏、民主习惯的欠缺以及政治体制的影响,在贯彻实施监督法过程中,这三种监督形式依然存在着不好落实、不能落实的困境。

1.认识不到位,不愿用。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国人普遍形成了“和为贵”以及“多栽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的处世心态与习惯。尽管我国大力发展民主政治,但广大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权利意识仍还淡薄,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认同感,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感以及对自身民主权利保障和扩大的要求都不够强烈。而这正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社会各界对人大在国家政权构架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人大的监督工作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真正从国家政治制度的角度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还很不足。相当一部分人把质询、特定问题调查与撤职制度看成与“一府两院”或其主要负责人“作对”、“找茬”、“整人”。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也较愿意采用比较平和、适中、易于为相对人所接受的方式,对质询这种“针锋相对”、对特定问题调查这种“追根问底”、对撤职这种“砸人饭碗”刚性的监督形式往往不愿使用。

2.习惯未养成,不善用。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生活习惯。我们知道,民主是近代西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组织方式与运作规范,是西方社会衍生出来的自然结果。民主是出于成长,并非出于创制,西方的民主也是在长期的运用中已然达到与其生活丝丝入扣的磨合程度的一种纯熟技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需要经历一个培育民主政治意识和养成民主政治习惯的过程。当前阻碍民主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运行的党委决策(或党委、政府联合决策)、政府执行、以行政为主导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模式形成了社会公众的一种心理定势,似乎党政部门之外别无其他实权主体,行政权威不能挑战。其次,人大工作原则性、规范性和程序性较强,这是优势,但也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工作上遵循惯例,一味求稳。对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这三种本来就很少或基本不用的监督形式,易以缺乏工作经验、“把握不准”为由继续被束之高阁。再次,由于我国各国家机关是在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人大的监督既要制约又要支持,所以沟通协调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一些重大的需要监督的事项,在启动监督程序前,一般情况下,人大有关机构要先与“一府两院”沟通情况,提出意见,尽可能使其主动改进工作。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鼎立”模式一味强调制约的一大特点,但也容易造成监督不力的结果。

3.制度不健全,不好用。这三种监督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同这三种监督形式的规则本身不完善有关,尽管监督法对此作了完善,但还存在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监督法对询问和质询的规定上:(1)没有明确质询案提交及答复的期限。作为一种权力行使的程序,期限无疑会造成低效率或久拖不决,甚至不能保证权力实现。(2)没有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在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程序方面规定得很笼统,仅规定“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监督法第三十七条),该条没有规定常委会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如果对再次答复仍然不满意可以采取何种措施,以及如果不满意受质询机关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这些问题,不利于质询权的真正实现。再如对特定问题调查的规定上,没有确立取证强制制度。监督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但没有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拒绝提供必要的材料怎么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取证强制制度,如美国相关法律规定,被调查的当事人必须参加听证会。如果证人拒绝作证,或者提供虚假证词,就会因“藐视国会罪”、“伪证罪”受到刑事处罚。监督法的这一规定缺乏必要的强制制度的保障必然会降低调查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又如对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的规定上,没有涉及人大如何与党委在干部撤职程序中的衔接,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下,如何依法行使撤职权还需人大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大监督体系内部,各种监督形式的侧重点、要求以及功能都不同,相互之间也无可替代。在落实这三种非经常性监督形式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三种监督形式,从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的概念来分析,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一府两院”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要求有关机关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特定问题调查在人大常委会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有关重大事实不清,就某一专门问题所进行的一种调查活动。可以看出,这两种监督形式主要解决的是知情权问题。而知情知政是人大行使各项职权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不要过分夸大这些监督形式的严重性,应以平常心态来看待这些工作。此外,我们有必要对“非经常性监督形式”这一提法进行反思和考量。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看,“非经常性监督形式”这一提法是科学的,它客观地概括了这三种监督形式在人大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分析这三种监督形式不被经常运用背后复杂的原因及当前发展变化的情况,如对于特定问题调查,由于过去对于什么情况下启动特定问题调查法律没有作出规定,所以运用得较少,现在监督法已经明确了特定问题调查的启动条件、组织调委会范围等内容,完全可以行使。另一方面,这一提法存在一定的误导性,容易出现“这三种是非经常性的监督形式,所以应该要少用”这种思想认识和倾向,这对这三种监督形式的命运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人为地将监督形式划分为经常性与非经常性监督形式,不利于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与撤职案的审议与决定这三种监督形式在今后监督工作中的运用。人大监督作为一个体系,只有“温和”,没有“激烈”,只有“柔”,没有“刚”,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也不利于推进人大工作开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所以,我们要不断深化对这三种监督形式的认识,分析其不能很好运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这必然会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工作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篇4

一、当前教学流程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教导处在听随堂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有内容来不及上,导致拖堂;有的是整堂课的气氛很平淡,缺少层次感;再有就是环节很多,上课像赶时间。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更具体的讲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重点。

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基本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

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参考语文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的难点。

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本人深有体会的一个例子是:我上过的一堂公开课《三角形的认识》,其中有个知识点是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在我自己的班级能够理解的人很少,我用了建襄小学上,这个知识点就不成为难点,班上很多同学都知道并理解。这也就是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的证明。

三、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正确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认真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进度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显然,为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列为教学重点。而且,有的学科的教学大纲,对于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有明确的规定,只需结合教学实际贯彻执行就行了。因此,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一项重要工作。

2、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重点主要决定于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例如,如果教材中某一内容是诸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或者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内容的关键,那么这一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二项重要工作。

3、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难点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除了教师本身要有自知之明以外,还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据以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难点。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或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不必列为教学难点。因此,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三项重要工作。

4、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

要善于总结自己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同时,虚心学习别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地用它们去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这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四项重要工作。

四、突出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中要讲清主要问题,讲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重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

1、保证时间

保证时间,就是在突出重点上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为此,在备课时要合理安排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上课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最近,听过一篇优雅的请假条,课文的重点部分应该放在理解请假条为什么是优雅的,而教师在课文的一开始,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乐师、公爵、海顿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在这方面花了较长时间,导致后面的课文重要内容来不及上,这就是时间分配的不合理。)

2、着重讲解

着重讲解就是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讲深讲透,使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突出重点的基本方法。为此,在备课时要备好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教学重点上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索;上课时要做到有详有略。

3、口头强调

口头强调就是要用准确的语言和加重的语气向学生明确指出教学的重点。可以在每堂课的复习旧课环节,再次口头强调旧课的重点;在每堂课的引入新课环节,在指出本次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的同时,口头强调新课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能够主动地去领会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板书提示

板书提示就是采用板书图文这种直观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可以对重点内容板书必要的插图;可以详细地板书重点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板书重点内容的讲授提纲和要点,或者在其下画下划线。总之,通过板书提示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若学生能笔记板书内容,就能将教学重点记录下来,反复复习和领会,从而不断加深对教学重点的印象。(蜗牛的外形和运动一课,如果进行板书设计的话,从课题就能很清楚的知道是从外形和运动两个方面进行整理与归类,可是在实际中,板书主要呈现的是蜗牛的种类和颜色,那么这样,学生上完课,就很难弄清和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在哪里?)

5、实践应用

在这里,实践应用是指利用实践应用这类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例如,针对教学重点布置复习思考题、练习题和作业,上练习课等这类方式方法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也有利于训练和掌握基本技能。

6、考查考试

在这里,考查考试是指通过考查考试环节去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它主要是指针对教学重点进行考查考试的命题和考题的分值分配。应用这种方式方法来突出重点,不但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高度重视;并且能够检验突出重点是否成功和有效,以利于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五、突破教学难点,就是对教学难点内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弄懂和会做。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一般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突破教学难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

1、保证时间化难

与突出教学重点一样,突破教学难点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2、慢速化难

慢速化难是指在讲解难点内容时,放慢讲解速度和教学进度。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边听、边思考、边记忆、边消化吸收。(不能赶时间)

3、直观教学化难

对于由于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实验操作复杂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加强直观教学、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这种方法去加以突破。直观性教学手段,除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以外,主要是具体的实物、教具、模型、图片、图表、音象教材以及模拟和现场的实验等。当然,在给学生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思维。

4、分解难点化难

对于由于教学内容复杂使教师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分解难点、各个击破这种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它要求将一个大型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型难点(其中也可能分解出非难点),以大大减小突破大型难点的难度;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逐个突破这些小型难点,从而达到突破整个大型难点的目的。对于综合性强的大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课题,采用这种方式方法突破难点,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5、温故知新化难

对于由于旧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使学生难于接受新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温故知新这种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它要求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温故知新,既是针对本门学科,又是针对相关学科而言的。

六、为了解决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应对以下几点给予足够的重视: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的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教学的难点不一定是重点。然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具有“同一性”。例如,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另外,就每一堂课或每一课时而言,是否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或者是否同时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有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同一性”。在以上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中,有的既适用于突出重点,也适用于突破难点。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另外,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有灵活性。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而应立即增加教学内容或布置课堂作业。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又需要在课堂上讲请楚,因而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时,教师应精减一些教学内容,或把部分课堂作业改为课外作业。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3、对于由于教师素质和能力有限而产生的教学难点,需要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加以解决。为此,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学习和进修

(1)加强本学科或本专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和进修;(2)加强相关学科科学技术的学习和进修;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5

2008年09月09日 08:18:20来源:北京日报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三人谈

丁聪先生以漫画的形式讽刺了我国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买官卖官”现象。

热点话题之一 选拔、淘汰、监督制度不到位、不协调

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是通过组织部门执行的,因此,组织部门的工作对于选拔优秀干部是个关键。20世纪80年代就有个说法:“中国富不富,关键在组织部”。实际上是说:“中国能否选出好干部,关键在组织部”。我国的知识分子经常发牢骚,“碰撞”和“争锋”中也常常表现出许多对干部人事制度的不满,表明我们的组织人事制度还存在着缺陷和问题。

政由人执,人优政强,人庸政弱,人劣政亡。选准一个人才、用好一名干部,治理好一个部门和一方天下。一个优秀人才为执政党所选所用,增强一份甚至多份党的执政能力;而排挤和淘汰一个优秀人才,减少的则不是一份、而是多份党的执政能力。如果庸人和劣才入仕占据高位,优秀人才就会产生对执政党的不满。这种能力和能量如果不能为执政党所使用,就可能被别的组织利用,或者自造组织搞体制外活动,成为执政党的负面力量,蚕食、削弱执政党的能力和地位。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中国的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应该说有了不少进步,使得不少贤能入仕,提升和壮大了中国的干部队伍和党的执政能力。但仍存在着一些严峻问题,主要是选拔优秀人才和监督干部队伍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不规范的人才竞争和不健全的人事制度仍然严峻,好人吃亏,忠诚受挤,庸人和劣才入仕升迁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国多年出现的“跑官”、“数字升官”、“虚假政绩升官”问题,以及屡斩不断的腐败问题,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这当然存在着领导干部队伍的道德教育问题,但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选拔、淘汰、监督制度问题:是钦定还是民主选拔;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是任人唯庸还是任人唯能;是监督还是放纵;是真监督、硬监督还是假监督、软监督。

怎样避免在人才选拔中的“汰优择劣,逆向淘汰”问题?怎样避免人才选拔中较优秀者容易“夭折”、而较中庸者甚至较劣者容易“胜出”问题?怎样避免优秀人才入仕升迁后劣变问题?首先要能够防范庸人和劣才入仕并升迁;二是要能够为选拔、任用好每一个优秀人才真正发挥有效作用;三是要对领导干部队伍进行有力有效的监督,对占据了重要岗位的庸人和劣才,以及对优秀人才入仕后变质变异劣化的,都要能够及时发现和清除。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组织人事制度的设计,而我国组织人事制度的设计、执行和完善,任务还相当艰巨。(邹东涛/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

热点话题之二 改革尚未触及“核心”部位

三十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的艰难历程。其中,党政领导干部(主要是委任的)选拔任用方式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规范(不包括监督方面的),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举的)的选拔任用方式进展不大。

从现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选举类)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有:一是决定的“主体”还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少数人说了算的机制还未发生

实质性的变化。二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基本上是变相的任命制。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瓶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便是改革的“核心与攻坚”部位。由此,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目标、步骤等必须由现时的“整体推进”,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重点突破”。所谓“重点突破”,主要是指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上,有一个较大的推动和进展。为此需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十六大确立了“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的改革内容。十七大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一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原有干部选拔任用基础上,增加了干部的管理监督,具有了系统性。但这一重点,仅仅是突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未突出改革的重点对象。因此,实践中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而对选举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本上是处于基层小范围的试点之中。然而,选举类干部却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中坚,是人民直接授权的主体,理应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对象。但因为实践中,它又是一个难点问题,因而始终未提到“工作思路”上来。对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就是要由重点内容日趋明确、日趋完整,向重点对象日趋明朗转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骤。针对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可从上下两方面展开。一是扩大决定的“主体”。将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主体”,由以往的少数人——常委会扩大为全委会。现行常委会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把重要干部的决定权由常委会交与全委会票决制,这意味着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将逐步由常委会向全委会转移。二是改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制度。从基层开始,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做法。具体讲,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由以往的党组织提名为主,改为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最后实行差额选举。

上述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及实施步骤,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与攻坚”部位。当然,这一“核心与攻坚”部位的改革,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党内权力结构的设置、权限、运行等密切相连,与社会民主建设密切相连,需要党内外各项改革统筹推进。(梁妍慧/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热点话题之三 要直面干部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基层班子领导成员直接选举和领导职务任期规定等一系列新制度的确立,干部管理工作有了极大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给予关注并加以切实的改进。

1.关于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制度的一些问题。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实践中碰到一些新问题,如怎样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候选人能不能公开进行竞选活动等。

解答上述问题,正确开展党内直选,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1)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以往,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多采用上级党组织经一定组织考察程序,形成了候选人名单,然后交由党员选举的方式。这样的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走过场的选举。今后,候选人的提名,应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建立组织提名与党员或代表联名相结合的提名制度。(2)如果候选人提名过多,可以进行一轮甚至是多轮的预选或初选,直至形成合适的候选人名单。

(3)改进候选人的介绍方式。候选人的介绍有组织介绍和自我介绍两种方式。“组织介绍”方式,由党组织进行人事安排的说明,对候选人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政治履历、以往政绩等方面,进行详细、准确、适当的介绍和宣传;“自我介绍”方式,应允许候选人开展竞选活动,即通过举行竞选演说,发放书面材料(包含竞选纲领等),接受质询与提问,增进候选人与选举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党员或党员代表对候选人的参选目的、动机、施政纲领有充分的了解。

2.关于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的一些问题。2006年8月,《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对干部在领导职位的任职期数和任职年限作出规定,规定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其他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现在的问题在于,任期制的规定对于选任制干部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它彻底终结了职务终身制,不过,它没有明确规定哪些干部是属于选任制的;而对于实行委任制的干部而言,任期制的规定则显得不尽合理。

在公务员的分类上,我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分为选任制和委任制,但是,无论是《公务员法》还是《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都未明确哪些公务员属于选任制范围。现有《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把委任制干部也

包含在内,是不妥当的。我国的委任制干部,是指经考试录用、按实绩晋升的公务员。委任制干部在晋升到一定级别不再晋升从而停留在某一层级领导职务上,按照《公务员法》可以对他实行轮岗调换,但不能以15年期限的规定再也不让他任领导职务,而应工作至退休为止。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6

重点难点村的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宽,各种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不同的重点难点村呈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村:经济贫困村、矛盾突出村、财务管理混乱村等。这些重点难点村的换届选举工作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的关键所在,我县高度重视重点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研究破解办法。

一、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研分析,全县392个行政村中,班子坚强有力的好村281个,占71.68%,中间位次的83个,占21.18%,换届问题较多的重点村、难点村28个,占7.14%。重点难点村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经济贫困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阻力大。一是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经济贫困村的大多数村干部由于受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影响,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降低了村党组织的威信,使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弱化。有的村多年来就根本选不出一个合适的好支书。二是后备干部缺乏。由于受经济因素影响,经济贫困村村干部报酬普遍偏低,处于高支出、低报酬的状态,一些年青人和经济能人都愿意外出务工、经商,而不愿意当村干部,后备干部培养十分艰难。三是竞选激情不高。经济贫困村大都没有集体经济,正常开支无法保证,村里工作难开展,“无钱办事”就等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经济贫困村大都存在竞选热情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贫困村与经济发达村相比之下,村里矛盾多、工作压力大。当各种压力落到他们身上时,都会产生厌倦情绪,悲观心理,有打退堂鼓、不想干的念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难推进。财务管理混乱、村务不公开,引发班子不团结,群众意见大,影响换届选举工作正常开展。一是会计队伍素质偏低。会计业务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帐目糊涂,财务状况混乱,有的集体资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和损坏丢失,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的密切和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财务公开不规范。公开流于形式居多,即使公开了但不同程度上都还存在巧立名目开支,做假账等问题,有的仅公开大帐不公开细账,特别是对上级政策资金执行落实情况不及时公开或不按要求公开,造成群众意见很大。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科目设置不规范,基本是单式流水账,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来龙去脉,出现问题难以查找,群众难以实施监督。原始凭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不开具正式票据,票据上经办人签章不全,“白条子”入账居多。

3、村级矛盾突出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难组织。一是家族、宗派势力干预换届。有些村家族、宗派势力为了利益彼此竞争,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家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家族、宗派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干扰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换届选举工作。二是干群关系紧张。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或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以权代法,违纪违法,引起群众强烈不满;村务公开不及时、不真实,特别是群众对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有质疑。因此,村民强烈反对现任村干部参选,干群关系紧张,导致换届选举工作难组织。

4、换届重点村难点村选情复杂。一是镇中镇边村,由于紧靠政府驻地,第三产业发展较好,集体财产丰厚,村干部待遇提高,村民参选热情较高。二是经济园区村,由于项目占地问题,造成村内矛盾突出,各种利益集团矛盾紧张,关系协调较难。三是经济强村,由于集体资产雄厚,村干部工资待遇较高,参与竞选的人员较多;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团结,相互拆台。四是城中城边村,由于城中村改造,存在利益纷争,造成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村民和村民之间的矛盾,选民意见存在争议。五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村,由于农村社区均刚刚成立,相应的选举经验不足。

二、对策措施

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调查摸底,把握各村村情、民情和问题实质,因地因村制宜,分类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1、对班子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威信不高的村,在候选人的提名上把好关。一是做好综合考察,确保群众公认。对村“两委”候选人的考察要全面,要按照“三高三强”的标准,考察候选人。多方综合考察,将作风是否正派、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开拓创新等方面纳入考察内容,确保候选人的综合能力得到群众公认。二是做好群众监督,选举过程透明。群众是选举工作的利益攸关方,投票选举全程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做到“八个公开”,即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推选公开、选民名单公开、提名候选人公开、正式候选人公开、选举日期公开、选举地点和投票时间公开、选举工作人员公开、选举结果公开。通过这“八个公开”增加选举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村民的投票权,确保选举结果得到群众的认可。

2、对村级财务混乱的村,在清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上下力气。一是坚持“先审计后换届”的原则,指导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制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二是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审查村“两委”班子任期内财经法规执行、集体资产处置、债权债务管理、土地发包承包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财务公开、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其他问题等情况,特别是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组织进行调查核实,了解、掌握有关情况。三是坚决进行责任追究,发现确有经济问题的村“两委”干部,纪检部门主动介入,严肃查处,确保有经济问题的村干部决不留任。

3、对干群关系紧张、矛盾较多的村,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上强措施。一是要严格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纠纷,各级领导要亲自出面协调处理。二是整合力量,构建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访办等都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应结合实际,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机制。三是畅通信访渠道,查处信访案件。在换届选举工作中,重视来信来访工作,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平台,畅通信访渠道。对群众来信、来电或直接到访反映的重点问题,作出答复和相应的处置方法,做到“不推”、“不拖”、“不烦”,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

4、对家族宗派势力干预换届的村,在保证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上下功夫。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充分的宣传,把那些以往发生过的大族推选上来的村官为祸乡里的反面例子充分介绍给选民,把村委会人选与村前途命运的关系讲深讲透,引导村民珍惜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二是严格投票程序。在“海选”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动员选民“一人一票”秘密画票、独立投票,尽量减少法定的一人代投不可超过三票的作法,最大限度地保证选民真正意志的体现。减少了家族操纵成分。三是严厉打击违规操控选举。对违反组织原则和选举程序的,要及时纠正;对搞非组织活动,拉选票、利用家族宗派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的,要及时发现并坚决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要依据党纪法规严肃查处,确保换届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

5、对因村经济贫困导致选举热情不高的村,在选人用人上做文章。一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提高参选积极性。对在务工、经商的经济能人,在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照、发展上关心,增强这部分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热情;加强对经济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消除后顾之忧。二是拓宽视野和渠道,别具一格选人才。可以适当从机关中选年轻干部充实到这类农村中去,或者选优秀的机关干部在这类农村挂职,解决经济贫困村人才缺乏的难题。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重视和抓好对经济贫困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积极参与竞选。

6、对选举竞争激烈的村,在规范换届程序、严肃换届纪律上加力度。一是严格换届程序。要高度重视,强化法制观念,严格按政策、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决不能随意简化程序,特别是对一些细节问题,决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故意违反程序或者变通程序,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选举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二是严肃换届纪律。广泛宣传“5、17、5”换届纪律要求,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参加推荐、选举的党员群众知道什么不能做、做了的后果是什么。对拉票、贿选行为的认定、处理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以不正当竞争手段参选的,一经查实要立即取消参选资格,已当选的宣布无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教育警示广大党员群众依法、有序参与选举。

三、几点体会

1、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基础。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总的可以概括为“全过程加强党的领导,全过程依法操作,全过程依靠群众,全过程发扬民主”。从前期的调研、舆论氛围的营造到村民代表推选,村委会候选人的推选和选举投票的开展,都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尊重了群众的意愿、想法。

2、贯彻落实“一法两办法”是关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选举工作的前期及过程中对“一法两办法”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干部群众对法律的认同感,有效促进了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依法办事,把握环节程序、规范操作流程是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做到严格程序,严格操作,严格把关,有效地防止了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并对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及时依法制止和处理,减少了群众对选举的来信来访。

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篇7

1 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这也就提高了对资源物质的需求量, 特别是在能源危机成为全球问题的今天, 寻找能源物质成为所有国家共同研究的问题。作为支撑能源物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地质找矿工作受到空前的重视, 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 目前, 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充满活力的、围绕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新机制。这个新机制的形成, 是工作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广泛服务于环境资源保障、社会建设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地质找矿工作的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型的、先进的找矿技术也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之中。地质找矿方法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 不再是单一的找矿方法, 而是在兼顾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基础上, 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另外, 地质找矿工作机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也促进了地质找矿工作格局与文化的发展。新型地质找矿工作转变了传统单一、封闭的找矿工作格局, 形成开放式的新格局, 促进了地质找矿单位结构、科技结构、投资结构等的重大转变, 并再地质找矿工作中, 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放在并重的位置上, 创建新型的地质找矿新文化, 促进地质文化历史的发展。

2 我国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

虽然, 地质找矿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体制、技术、方法、格局、文化等领域都得到创新地发展, 但是, 这些都只是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前沿, 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普及, 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质找矿单位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 笔者在此将做简要分析。

首先, 地质找矿工作的资金投入分散。地质找矿工作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工作, 只有保证资金的充足, 才能使地质勘查施工作业的效率得到提高。但是, 我国很多拥有先进找矿技术的地质找矿单位都处于缺少资金支持的状态。资金投入的分散情况, 严重影响了地质找矿工作效率的提高, 也对地质找矿突破没有帮助。

其次, 地质找矿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地质找矿工作是需要多人共同协调合作才能完成的, 因此, 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以约束、激励找矿工作人员的行为与积极性,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而且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地质找矿工作管理制度, 从国家的角度来管理地质找矿单位, 以明确地质找矿工作的目标。但是, 部分地区以及地质找矿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松散, 严重制约着地质找矿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三, 市场监督机制欠缺。地质找矿工作的风险系数较高, 但是利润也较大, 多以有很多民间的地质找矿单位参与到找矿工作中来。这些找矿单位的技术水平较低, 并以获利为主要工作目的, 将工作范围延伸到一些公益找矿领域, 致使我国地质市场出现公益找矿与商业找矿界限模糊的情况, 这些情况都与地质市场监督机制欠缺、监督力量薄弱有关。另外, 在地质市场中在存在着地质矿产产权不明确以及市场宏观调控不够的情况, 致使地质找矿工作受到限制的同时, 找矿工作不能向着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增加了地质找矿工作的风险。

最后, 地质找矿工作缺乏创新人才。地质找矿工作由于其工作环境的不同, 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创新能力, 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部分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单靠引进先进的技术, 而不能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从而限制了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另外, 一些找矿单位中专业人才的安排使用不合理, 致使地质找矿单位的人员不固定, 这也是影响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促进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策略建议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 引导地质找矿工作向着现代化、科技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国家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 满足市场的需要, 进而确定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过程中, 国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 为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同时, 国家还需要构建公益性质的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机制, 以明确限定公益找矿与商业找矿的界限, 严禁占有使用矿产权, 提高市场的监督力度, 规范矿产市场。

完善地质找矿管理机制, 留住创新人才, 提高地质找矿单位的融资能力。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 与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密切联系的, 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才能够有效地约束找矿人员的工作行为, 才能够促使工作人员按照规定与找矿流程进行工作, 还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找矿工作单位的整体素质, 进而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激励制度与工资制度等, 留住创新人才, 进而提高找矿工作的创新能力。另外, 完善的管理制度, 还有利于提高找矿工作的融资能力。地质找矿工作单位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为找矿工作的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与政府相关部门相互合作, 团结民间资产, 进而增加地质找矿工作的资金储备, 为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 结论

总而言之, 与社会各个行业均有联系的地质找矿工作, 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 也是支撑工作, 国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加大对地质找矿工作技术力量的投入, 提高地质找矿的技术水平, 进而促进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 实现地质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并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把握时机、迎接挑战, 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促进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培根, 孔锐.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J].资源与产业, 2010 (1) .

[2]王晓芸, 周进生.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 2009 (6) .

[3]彭齐鸣.对地质找矿工作几个问题的看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 (9) .

[4]张维宸.加长地质找矿的短木板, 力求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 (23) .

监督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篇8

一、社会领域立法的内涵和范围

“社会领域立法”与“社会法”、“社会立法”、“社会法立法”是几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厘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是做好社会领域立法工作的前提。

20世纪以来,西方法学家提出了与公法、私法并列的社会法。他们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通过干预经济,出现了“私法的公法化”或“法的社会化”,在经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形成了公法与私法的相互交融,从而出现了作为中间领域或“第三法域”[1]的社会法,有关社会法的立法也就称之为社会立法。《元照英美法词典》将“社会立法”定义为,“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金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2]。《牛津法律大辞典》中对“社会立法”的解释是,“指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方面的事项立法的总称。例如有关教育、居住、租金控制、卫生福利服务、抚恤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3]。我国法学工具书关于“社会立法”的定义,大多受西方法学理论的影响。如《中华法学大辞典·法理学卷》中的“社会立法”,就是指“西方法学家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居住、租金的控制、健康福利设施、抚恤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4]。可见,社会立法在英美法的语境中一般是指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和大陆法系国家现在流行的社会法比较接近。

在我国,社会立法的使用则相对不固定。学理界对“社会立法”概念的论述不多,没有形成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纷争;而实务界对社会立法则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 “两分法”下的社会立法。即将所有立法的内容划分为两大板:经济立法、社会立法,在这种语境下的“社会立法”是与“经济立法”相对而言的,是指经济立法以外的其他立法。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社会立法。这种划分方法往往只用于地方立法机关和地方立法的数量统计。

2. “四分法”下的社会立法。即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理论,整个社会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部分,与此相对应,社会立法是指其中“社会建设”范围内的立法,即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立法。这是一种中义上的社会立法。

3. “七分法”下的社会立法。即按照全国人大关于法律体系的划分,我国法律体系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在这七个部门法中,有关经济法的立法称之为“经济立法”,有关社会法的立法称之为“社会立法”。在这种语境下的“社会立法”与我国法律部门划分中“社会法”的立法是同义的。由于这里使用的“社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中狭义的概念,是指“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关系的总和”[5],因而它是一种狭义上的社会立法。

“社会领域立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与“社会立法”有所不同,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范围。

从语义上看,“社会领域立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若干领域中的属于社会领域事项的立法。具体来讲,第一,这里的“社会领域”是指狭义的社会领域,是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相并列而不是相包含的。如果“社会领域”是广义的,涵盖了社会的全部,则没有区分“经济领域立法”、“社会领域立法”的必要。第二,“社会领域立法”既有别于西方的“社会立法”,也有别于国内多重含义的“社会立法”。仅就国内的社会立法来讲,“社会领域立法”不同于广义上的社会立法,不包含政治、文化领域的立法;也不同于狭义上的社会立法,即我国法律体系语境下的“社会法立法”;而是前述“‘四分法’下的社会立法”,即中义上的社会立法。第三,“社会领域”立法不受部门法的限制。“社会领域”立法是关于调整特定社会领域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无论是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还是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只要其中含有调整特定社会领域关系方面内容的,都应属于“社会领域立法”的范畴;而“社会法立法”从动态上看是指把社会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而进行的专门性立法活动,从静态上看是指把社会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而通过立法活动形成的各种社会法律、法规渊源。故社会领域立法是包容社会法立法的属概念,社会法立法是包容于社会领域立法的种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社会领域立法具有更为宽广的外延。它除包含社会法立法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部门法形式体现的调整特定社会领域关系的内容。

从范围上看,“社会领域立法”通常比“社会立法”的范围要窄,比“社会法立法”的范围要宽,一般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立法。

通过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立法”≥“社会领域立法”≥“社会法立法”。笔者认为,目前在立法机关采用“社会领域立法”这个概念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

二、社会领域立法在当前立法工作中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立法也一直是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的重点,这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相对经济立法而言,社会领域的立法则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数量偏少,尤其是对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社会法方面的一些法律还是个空白,如社会组织法、社会保险法等还没有出台,至今还没有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二是立法理念陈旧,现行的社会领域的许多法律法规大多是“管理型立法”[6],强调社会主体的服从性和义务性,而在权利保护方面显得不足,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需要在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和修订现行法律法规中进一步贯彻落实;三是立法层次较低,有的规范性文件只是停留在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或行政法规的层面。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我国社会法制建设的步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需要,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需要,是形成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对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上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制定立法计划和部署工作措施时都把社会领域立法放在突出的位置。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的关系,对社会领域立法予以准确的定位,各级、各层次的立法机关因立法的现实情况不同、任务不同、认识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1. “着力”观。2007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

2. “重点”观。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由此可见,社会领域立法是政府立法工作的重点。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向省人代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2007年将以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重点,抓紧制定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成熟的法规,突出抓好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立法。”[7]

3. “并重”观。即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并重。湖北、青海、武汉等许多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有类似的提法[8]。

4. “统筹”观。即统筹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李林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一定改变,但还存在相当差距。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尽快改变这种立法状况,“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9]。

“着力”观,表明立法工作的重心在向社会领域立法“倾斜”,从而使经济领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均衡协调发展。它的意义在于:在不放松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突出强调“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但是,把“社会领域立法”与“经济领域立法”并提起来,要么有可能使政治领域立法和文化领域立法的地位不大明晰,要么有可能使“社会领域立法”等同于广义的“社会立法”。“重点”观,直接把“社会领域立法”作为工作重点,它对于特定的时段或者某个年度而言是明确的、可行的,但对于一个较长的时期而言是不可取的,不然就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并重”观,有同等重视、同等使用力量之意,是对过去侧重、偏重经济立法的调整和修补,在短期内重视社会立法,但从长期来讲,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并重”,实际上就没有“侧重”。“统筹”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立法工作部署上的体现,它重在强调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两者统筹兼顾,解决两者不适应、不协调问题,使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一并考虑、部署和落实,而且可以因时制宜地突出某个领域立法的重点,防止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由此可见,在上述几种观点的表述中,“统筹”观是比较科学的。

三、社会领域立法的重点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指明了方向。从社会领域立法的内涵和范围来看,当前社会领域立法的重点应当放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关于保障公民权利的立法。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1)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反歧视法、劳工权利保护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切实保障人民的劳动权、生存权和发展权;(2)制定和完善公民申诉与控告法或信访法,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3)加快制定户籍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保障外来人口平等就业权及其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完善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的立法。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其立法主要任务和重点是:(1)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2)制定初级卫生保健法、医院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确立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和管理运行机制,从法律制度上促进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3)制定和完善促进文化事业的法律法规,保证公益文化服务遍及城乡。

3. 关于健全社会保障的立法。围绕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以下方面立法:(1)制定社会保险法,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社会保险的规范化、法制化;(2)制定社会救助法、救灾法,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重大医疗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3)制定社会优抚法、社会福利法等,规范社会优待、伤残抚恤、死亡抚恤和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行为;(4)制定社会捐赠法、慈善事业促进法,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在此基础上,最终制定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典。

4. 关于规范社会组织的立法。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多元化、多样化的变化,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1)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制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商会和行业协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非营利性组织法(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业组织、基金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法,使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外的各类具有公益或互益性质的社会组织,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 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立法。包括制定社会信用促进法、促进社会安全法、社会争议调处法等,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民间纠纷,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四、社会领域立法的难点

社会领域立法与其他领域立法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涉及面广。如果说一些经济领域的立法,有时可能直接影响的只是一部分人,那么社会领域的立法往往直接影响着更广大人群。二是关系民生。经济领域的立法直接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政治领域的立法直接关系到上层建筑和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而社会领域的立法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立法难度大。从实践看,社会领域立法的难度,有时远超出经济领域立法。笔者认为,当前社会领域立法的难点至少有三:

1. 社会领域立法所依赖的基础条件——社会建设实践明显滞后。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和其他改革,社会领域立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仍处在发展变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中,要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变动性的关系。要把握好这个“度”,关键在于把立法决策同改革发展稳定的决策结合起来。对于现有法律中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实生活需要的规定要及时做出修改和完善,同时,要注意为深化改革留下空间,以应对发展的需求。

2.社会领域立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在利益主体、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条件下,社会领域各种社会关系和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与矛盾错综复杂,给社会领域立法带来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城乡二元结构”[10]的客观现实,表现在立法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身份差异”和“区别对待”[11],而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过程。那么,在立法的制度设计中如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也是社会立法的一大难点。因此,当前社会领域立法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着力解决多数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

3. 法律规范中的执法主体和法律责任呈多元化、复合化。这主要表现在规范社会保障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之中:往往一部法律或法规有多个执法主体和多种法律责任。这是社会领域立法中,确定执法主体的职责范围和设定法律责任边界的又一难点。

注释:

[1]参见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7页。

[3]【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页。

[4]孙国华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法理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页。

[5]杨景宇:《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www.npc.gov.cn/zgrdw/common/zw.jsp?label.

[6]指“以政府权力、公民义务为本位”,“注重方便政府管理、约束管理相对人”的立法。参见王亚平:《论地方立法的定位与走向》,2004年“当代中国地方立法:回顾与展望”(武汉)研讨会论文。

[7]参见2007年2月5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丽满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载于2007年2月10日《南方日报》。

[8]参见2006年《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07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杨永良:《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地方立法和法律监督工作》,载于2006年3月4 日《湖北日报》;2007年2月28日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苗圩在武汉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地方立法将由“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向“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并重”转变,见2007年3月1日《长江日报》。

[9]李林:《以立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2005年8月5日《学习时报》。

[10]1998年,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在《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第四期)上发表了调研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第一次提出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文章把城市社会作为一元,而把农村社会作为另外一元。文章认为: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给、燃料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护、婚姻、征兵等10余种制度,同时指出这些制度是判断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依据,呼吁走出二元,进而走向现代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随后,课题组成员郭书田、刘纯彬出版了《失衡的中国》一书,该书指出我国基本国情为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就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并提出了二元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11]参见杨军、刘衡:《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缺陷及立法建议》,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上一篇:小学作文辅导800字下一篇:机关党建组织建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