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2024-06-04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精选8篇)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篇1

2009基金监督处工作总结

2009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全省社保基金监督战线的同志们认真遵照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项社保基金专项治理中心工作,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全力维护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省形成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支持社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2009年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部门联行,扎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在国家统一部署下,2009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活动。首先,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有力的保证了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领导。其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监察、地税、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扎扎实实的做好五项社保基金的自查自纠工作,本省专项治理办公室召开了5次全省性工作会议,组织业务培训6次,印发了6期工作简报,指导全省工作。通过检查验收,我们进一步摸清了底数,对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分类指导,能够纠正的立即纠正;不能立即纠正的制定了整改计划,限期纠正。各部门在检查验收期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有效的推进了部门联动,大力推进了社保经办与基金监督工作。通过这次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金征缴,强化了监督检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征缴力度逐年加大,保持了社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2、严格审核,服务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年金

贯彻落实《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按照企业自主、市场运营、政府监督的原则,严格考察和审核具备资格的机构报备的企业年金基金合同,按照规定,适时发放企业年金计划登记号,认真履行对企业年金市场运营的监管职能。

3、规范流程,定期报告,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基金监督工作情况,举报案件受理情况、挤占挪用基金回收情况、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情况等重要工作实施定期报告制度,保证基金监督工作的信息渠道畅、准确、及时。为提高基金监督机构人员、队伍的素质,本组织了三期业务培训,并按照部规定对《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持证人员进行了年检换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基金监督工作人员的资格,增强了业务能力,提高了专业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保基金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不能实施主动监督。

2、监督体制没有理顺,专门从事基金监督的工作人员很少,大量的工作任务得不到及时落实处理,直接影响基金监督的工作质量。

3、监督工作缺乏协调,社会保障基金目前是多部门、多机构、多行业的管理体制,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协同监管,各自为政,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的现象严重,给经办机构形成了一个监督混乱的形象。

三、2010年工作设想

1、充分利用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成果,规范完善基金监督政策。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保险费征缴、财政专户管理、支出范围和项目、财务管理、基金存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明确相关政策,统一口径,规范管理。督促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落实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要情报告制度,及时完善相关措施。

2、做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研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基金监督机制,实现对基金的全面、动态、适时监控。加强监督举报工作,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社会群众举报,根据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处理,并通报查处情况。

3、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研究制定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章程,明确其形式、职责、监督检查办法和协调议事规则,提升基金监督工作的领导层次,整合基金监督资源,树立基金监督工作的领导层次,整合基金监督资源,树立基金监督的权威性。结合机构政策,理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体制。

4、进一步加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监督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我省企业年金基金运营机构报备、年金资金提取审核、运营情况定期报告等制度,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这与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与各处室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监督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和高科技手段,组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基金监督处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六日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篇2

一、社保基金现状

北京市自1992年10月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起,目前已经形成涵盖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五个险种的社会保险体系。“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正加快由社会保险政策全覆盖向享受社会保险人群全覆盖转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基金运行平稳。与此同时,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也随之加大。据统计,北京市2014 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47.8 亿元,基金支出1592.7 亿元,基金当年结余555.1 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45.1 亿元、174.7亿元和70.5亿元,增幅分别为12.9%、12.3%和14.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民生工作提出了“突出重点,守住底线,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十六字要求,什么是底线,基金安全就是底线。随着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普遍存在注册企业参保率低、参保企业漏报缴费人数、瞒报缴费基数等问题。从各项专项审计和举报案件反映的情况看,部分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专门从事针对社会保险的不法业务,不断翻新骗保花样。通过编制假行政文书、篡改个人档案、修改关键材料、伪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历等手段,骗取社保基金和相关资格。近几年,全国发生多起社保基金被挪用案件,社会影响恶劣,因此,需要详细分析当前社保基金管理的难点,思考研究相应的改进方法,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

二、基金监督的难点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保基金规模的迅速增加,给社保基金监督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在基金监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层出不穷,但并没有相应的基金监管法规、制度与其相匹配,导致基金监管的职责不明确、控制要求不清晰,实际监管可操作性较差。如:200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没有根据监管对象、业务流程的变化及时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又如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基金监督方面原则性条款多,具体操作性条款相对较少,造成“牛栏关猫”,基层经代办机构在业务办理时缺少配套性具体措施,形不成对基金安全的严格管控。

(二)基层管理工作薄弱

通过对19个社保所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基层社保所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基础管理制度薄弱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社保所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且各项制度建立之后的具体落实不够。比如:有的社保所建立了岗位职责制度,但是实际工作中出纳、会计岗责不清,存在会计负责制单、装订凭证等现象,由此造成了日记账与记账凭证日期、凭证号不一致的问题。此类问题普遍存在。

2、财务基础薄弱

据调查统计,部分社保所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以下问题:原始凭据不规范;记账有错误;会计科目使用错误;15%的社保所基础档案保管不符合规定。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基层社保所多数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不能专职从事财务工作;另外,部分人员财务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60%以上的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不满三年,财务经验不足;有些社保所的财务工作归镇政府的大财务室管理,这样造成了部分财务人员不了解社保政策、不懂业务,导致财务入账不及时等问题。

(三)内控监督手段滞后

由于社会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内部风险控制的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纠正差错转变为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而现行的内控制度与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侧重事后检查,事前与事中风险防范不够;二是内控的工作重心仍是一般差错的查纠;三是缺乏对内控工作的有效考核。

(四)社保基金监管过分依赖行政手段

从现有的监管模式来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过分偏重行政手段。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四险合一、五险合一等过程,每一项险种的推出时间、缴费比例和覆盖范围在近三十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和监管,都离不开行政部门的发文。而目前过分倚重行政监管,而忽略了其他监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社会监督委员会已经提出了好多年,但很少真正发挥监管作用。另一方面是行政监管分散、政出多门。各部门在制定或执行有关政策过程中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使得政策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而不同部门出的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困难和漏洞。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使得社保基金监管的职能被弱化,监管机制严重失效。

(五)社保基金管理使用涉及的部门环节多

社保基金管理使用涉及的部门环节包括: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市、区两级社保经办、医保经办、劳服中心、培训部门;市、区两级社保、医保、就业行政审批部门;及街道、乡(镇)社保所。以北京市就业资金拨付流程为例:

经办环节多给社保基金的监管带来新的压力,从总体上看,基金安全形势是好的,但社保基金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基金安全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

三、基金监督的对策

针对基金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基金监管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健全监管法规和细则

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需尽快出台,明确界定基金监管内容和监管工作流程。《社会保险法》在第八章中列举了一些基金管理的规定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在第十一章法律责任中又对应了一些涉及基金的违法行为,这些应作为社保基金监督细则制定的依据。

2012年人社部下发了《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这是全国首个就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出台的一部准法规性文件,其20个禁止性纪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必将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安全保障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2013年北京市从实际出发,在总结归纳基金领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贯彻<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实施细则》,提出了36个风险防控点。这也是全国首个针对社保工作人员专门制定的行为规范。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将细则中每项“不准”要求,逐条逐项地细化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形成具体的管理规程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并将这些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经办细节,杜绝个别工作人员经办中随意性、变通性的行为,强化社保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形成不敢违规的惩戒机制、不能违规的防控机制、不易违规的保障机制。

(二)建立系统的基金监督架构

为弥补行政手段监督的不足,应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基金监督框架,涵盖科技防控、重点业务检查、现场监督等,做到日常监督与行政监管相结合。

其中:定期监督是每月运用监督信息系统查找、处理、分析疑似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改;不定期监督是在行政监督方面不定期对社保基金收支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健全基金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主要采取会计达标、业务互查、现场督察三种方式开展工作;常规监督主要通过各经代办机构上报“非现场监督报表”、“自查自纠报告”的方式实现,确保社保基金监督常态化、制度化。

(三)整合资源,强化社保监督专项检查

一方面是强化横向检查:加强不同系统之间,不同险种之间的实时、纵深、多维数据比对和交叉监测。利用民政殡葬火化和医院死亡信息甄别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状况;利用医保系统中的就诊信息锁定疑问数据,开展对社区药品目录和住院医疗费用的监控。

另一方面是强化欠费检查:根据欠费单位摸底调查结果,了解其欠费原因和实际经营状况,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欠费大户和重点户的催缴力度,确保基金足额征缴到位。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隐患”,积极落实“预防为主、管控结合”的基金安全管理机制。

(四)发挥社会监督委会作用

依法设立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对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监督,加大对违规举报的奖励力度,确保社保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委会职能。

基金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严格的措施,更加有效的监督,提高社保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基金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摘要: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处于初步阶段,社保基金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松监督.严管制”使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基层管理工作薄弱、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等问题,完善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体系要从健全监管法规和细则、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胡秋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后期试点地区现状调查——以尉氏县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

[2]朱铭来,于新亮.关于我国照护保障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5

[3]汪霏.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

努力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篇3

一是强化廉洁从政教育,增强基金安全意识。要坚持开展廉洁从政教育,使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认识到对基金只有管理责任,没有动用权力,牢固树立基金纪律是“高压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打基金主意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是开展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执行情况,与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服务协议签订与管理情况;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保基金管理、审核、结算、支付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使用医保基金情况。各地要根据各自实际,确定适当的检查范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专项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规范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要加强对落实就业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依法办事等情况的日常监督。要建立健全分配、管理、审核、拨付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的资金运行机制,坚持资金分配集体研究决定、资金拨付使用定期公示、资金支出结果定期报告,以及资金监督管理质询、问责和跟踪反馈等制度。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研究对策,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篇4

名词解释(3’*5)

1、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年龄而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08.04/P3)

2、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由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其医疗费和生活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09.04/P3)

3、失业保险:是当劳动者因非本人自愿原因失业,从而丧失收入来源时,由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项目。

(08.07/P4)

4、养老保险基金:是指在政府立法确定的范围内,依法征缴的用于支付劳动者退休养老待遇的专项基金,它主要由基本养老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个人养老保险基金三个层次的基金构成。

(07.04/P34)

5、生育保险基金:妇女劳动者在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社会和国家得到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所需要的资金。

(07.07/P35)

6、公积金基金:是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由用人单位和职工缴存,记入个人账户,产权归个人所有的基金。

(09.07/P38)

7、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按照社会保险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06.04/P39)

8、现收现付模式:是传统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其基本原则是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在事先确定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实施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的预算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一般不留余额。

(07.04/08.04/P78)

9、完全积累模式:其筹资原则是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首先由政府基金管理部门对有关人口寿命、经济发展状况等作宏观预测,然后预测劳动者退休之后所需的保险费用支出,将其平均分摊到劳动者的整个就业期间和投保期间。

(06.04/08.07/P79)

10、部分积累模式:是对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的整合,是一种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即在满足一定时期(5~10年)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储备基金的数额是一个变量,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是储备基金的积累期,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后,进入储备基金的消耗期。

(07.07/09.04/09.07/P80)

11、公费医疗:是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福利制度。

(06.04/P110)

12、劳保医疗:是我国对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规定的伤病免费医疗及预防疾病医疗的保险制度。

(08.04/09.07/P110)

13、差别费率制:按照各行业和企业的工伤事故风险和损失水平,对某一行业或单个企业确定不同的费率水平,各行业和企业分别按照各自的费率标准缴纳保险费。

(09.04/P120)

14、浮动费率制:在差别费率制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由政府主管部门对其费率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以3~5年为一个评估周期。

(08.07/P121)

15、待遇确定型:根据预先设定的养老金领取水平来决定缴费率,即“以支定收”。(07.07/P142)

16、缴费确定型:是指参保人按照一定的缴费率来缴纳保险费,保险金存入个人账户,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的积累额确定。

(07.04/P143)

17、“老人”:建立新制度(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前退休的城镇从业人员。

(09.04/P143)

18、“中人”:建立新制度以前已经参加工作但不到退休年龄的城镇从业人员。

(08.07/P143)

19、“新人”:建立新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城镇从业人员。

(08.04/P143)2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分配、支付及其财务进行管理的总称。

(06.04//P192)

2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实施社会保险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对预算期内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所做出的,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得到法律认可的财务计划。(07.07/09.07P209)

22、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是为了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保证资金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立的专门存储社会保险基金的计息专户,是实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的专用账户。(07.04/P212)

23、社会保险基金统计:是指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保险活动统计资料的活动,是关于人是社会保险统计活动中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工作。

(07.04/P218)

2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07.07/09.04/09.07/P228)

25、替代率风险:主要指养老保险基金的最终积累额在假定的寿命条件下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从而影响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风险。

(08.04/P229)

26、集中垄断运营模式:即由政府系统或政府授权的供应机构集中运营社会保障基金。

(美国、新加坡)

(08.07/P232)

分散竞争运营模式:通常由政府根据法律规范的资格条件确定多家符合条件的私营机构来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允许各机构之间开展竞争。(智利、香港)

27、企业年金:在我国以前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

(06.04/P253)

简答题(5’*5)

1、简要分析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

(08.04/P16)①就业和保障高度重合。

②实施范围有限,覆盖面窄,不利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多渠道就业政策的实施。③“企业保险”降低了保障能力,妨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④保险层次单一。

⑤“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2、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

(09.07/P29)

①强制性;②基本保障性;③特定对象性;④统筹互济性。

3、社会保险基金征税制的优缺点。

(06.04/P41)

优点:税率统一对于实行公平负担、待遇平等的社会保障目标有直接促进作用。

缺点:对于发展中的大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财力有限、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征税可能导致所筹资金逆向流动、保险待遇与地区经济水平不相适应的现象。

4、简述社保基金的筹集方式。

(08.07/P41)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包括征税制和征费制两种,工业化国家采用征税方式较为普遍。对社会保险制度而言,征费与征税均应当是依法进行的,强制性的强弱,并不决定于“费”与“税”的名称,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险法律的规范、执法的力度和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状态。征税方式的好处在于,税率统一对于实行公平负担、待遇平等的社会保障目标有直接促进作用,但对于发展中的大国,尤 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财力有限、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征税可能导致所筹资金逆向流动、保险待遇与地区经济水平不相适应的现象,而征费方式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而最关键的在于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如果实行普惠制与现收现付制,则采用征税方式应当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果实行选择制与部分积累或完全积累制,则采用征费方式显然要优于征税方式。

5、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比率

(09.04/P42)

社会保险项目的危险性质与风险大小、企业与劳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政府财政的补助情况和社会经济及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07.07/P42)具体的费(税)率标准,通常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①综合费(税)率制,即不分社会保险具体项目而采取一个综合的、统一的费(税)率,征收的社会保险资金亦是一笔统一的资金。②综合分类费(税)率,即归纳数种社会保险项目采用一个费(税)率,而对个别项目则确定单独适用的费(税)率,征收的社会保险资金被分成两部分并分别用于其社会保险项目。③分项目费(税)率制,即根据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分别制定费(税)率标准,各项目仅适用于自己的费(税)率,所征收的资金分别用于各个具体项目的社会保险事业。

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初期,往往采用分项费(税)率制;在发达国家或社会保险项目齐全的国家或地区,则多采用综合费(税)率或综合分类费(税)率。

(07.04/P42)对于社会保险费(税)的计算,国际通行的计算社会保险费(税)的方式主要有薪资比例制和均一制两种方式。前者是根据劳动者的薪资按比例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包括企业与劳动者同额比例费(税)率制、差别比例费(税)率制,以及对低收入者少征费、高收入者多征费的累进费(税)率制。后者则是对劳动者实行同样的社会保险费(税)率,与受保障着的薪资多少无关。

6、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09.07/P6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和监督等环节。

①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② ③ ④

7、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的程序或步骤。

(07.04/P66)

①社会保险登记;②缴纳社会保险费申报;③缴纳社会保险费;④社会保险费的存储;⑤建立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8、如何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标准。

(06.04/07.07/P69)

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标准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财政、企业、职工各方面的承受能力。②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③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④建立社会保险金支付标准随生产发展和物价变动而调整的机制。

9、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现收现付筹资模式的优点。

(08.07/P78)

①管理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②根据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征税比例或缴费额度,保证收支平衡。③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体现了社会共济。④没有过多的资金积累,没有基金保值增值压力。⑤可以避免长期积累基金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缺点:①实际上,一代人的退休费用是由下一代劳动者提供的,如果一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或者经济持续衰退,则会使在职劳动者不堪重负。②现在各国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将会使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10、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中完全积累模式的缺点。

(08.04/P79)

①制度设计过于强调效率,没有再分配和互济功能,不利于缓和贫富差距,背离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初衷。

②个人之间的退休待遇差别大,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性原则。③储备的基金要抵制通货膨胀的影响,确保保值增值。

④基金制需要建立个人账户,要求获得大量的个人信息,管理和运营的成本高。

优点:①退休费用由自己在工作期间积累,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可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②基金提取比例相对稳定,充分体现基金的储备功能,透明度较高。③费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相对稳定,不会有很大的起伏波动,具有较强的抗人口老龄化能力,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比较小。④形成的储备基金短期内不会支用,可以为经济增长积累资金,促成资本形成,既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又能使制度本身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11、简述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及发展趋势。(09.07/P78、82)

(1)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包括: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部分积累模式。

①现收现付模式:是传统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其基本原则是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在事先确定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实施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的预算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一般不留余额。

②完全积累模式:其筹资原则是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首先由政府基金管理部门对有关人口寿命、经济发展状况等作宏观预测,然后预测劳动者退休之后所需的保险费用支出,将其平均分摊到劳动者的整个就业期间和投保期间。

③部分积累模式:是对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的整合,是一种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征收费率,即在满足一定时期(5~10年)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储备基金的数额是一个变量,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是储备基金的积累期,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后,进入储备基金的消耗期。

2)发展趋势:(07.07/08.04/08.07/09.07/P82)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方式是部分积累模式,企业年金的筹集方式是完全积累模式。——我国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现收现付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完全积累模式由于不具有再分配的特征,不能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也不能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发展模式,人们开始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有部分现收现付,又有部分完全积累的新模式,称之为部分积累模式,该模式拥有两种模式的优点,并避免了两种模式的主要缺陷,是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而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筹资方式,就是对部分积累新模式的实践。

12、简述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07.04/P83)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来自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由四部分组成:①由参保人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保险费;②由参保人按其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保险费;③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财政补贴;④社会保险基金的银行利息或投资回报及社会捐赠。

13、对单位、个人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处罚规定。

(06.04/07.07/09.04/P91)

任何单位、个人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追回被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入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4、简要回答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

(09.04/P102)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

①部分积累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第一根支柱,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完全积累的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第二根支柱,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③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根支柱,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对于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可以通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来提高自己在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生活水平。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原则。

(06.04/P115)

①自愿参加、多方筹资。②以支定收、保障适度。③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

16、简要说明社会保险水平标准适度的具体表现。

(07.04/P140)①既保障公民的基本经济生活水平,又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②既保证社会稳定,又促进经济发展。③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④既提高公民素质,又促进社会进步。

⑤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周期平衡,避免出现财务危机,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转。

17、简要说明社会保险水平“不适度”的影响。

(07.04/P141)社会保险水平“不适度”,对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险按自身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不适度”有两种情况:社会保险水平过低和水平超度。

(1)水平过低反映社会保险程度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保险应有的功能,不能保障公民的经济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同时降低了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最终对于社会运转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制度的缺位、残缺或低水平,对总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瓶颈制约,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险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能承受的水平,从而超过了应有的适度水平。由于社会保险的刚性增长,社会保险水平超度是较为普遍和容易发生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福利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社会保险水平的超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而且超度的程度越高,这种影响也越大。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保险支出增长过快,加上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险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保险制度的生存和发展。

②社会保险支付危机必然带来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转嫁给下一代人承担。

③社会保险水平超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险税费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④社会保险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会保险待遇,即所谓的“养懒人”,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也损害了社会公平。

18、简要回答目前国际上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07.07/P146)目前国际上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各有利弊。

①按项目付费方式。它属于“后付费”类型。这一支付方式的特点是医院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项目数直接相关,这样容易刺激需求,供方会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或服务量以此从保险机构获得更多的费用偿付,由于保险机构作为服务的局外人(第三方),只能事后对医院上报的服务项目和收费 账单进行审查,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显得“软弱无力”。

②按服务单元付费方式。特点:医院或医生的收入与提供服务的次数直接有关。它容易刺激医生通过增加服务次数(如分解门诊次数,分解住院单元)提供过量服务,获取多偿付费用。

③按人头付费方式。其特点是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服务对象人数,预先承包给约定医疗单位医疗费用。在此期间,医院或医生能够自觉开展健康教育、体检等活动,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开支。

④按病种付费方式。这种方式通过统一的疾病分类定额偿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它的费用制约力度较强,在客观上促进医院注意节约,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⑤总额预算付费方式。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方协商,确定供方一年的年度总预算,相当于为供方设立了一个封顶线。这种支付方式将医疗消费和费用的控制主动权交给了服务提供方,医疗保险管理得以简化,成本得以下降。

19、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08.07/P165)①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社会保险基金的最终用途是用于劳动者因生、老、病、残、失业等所致的收入损失和人身损害的专项补偿和给付。这些收入损失风险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并存的特点,因此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具有备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社会保险基金在不断的提存和赔付运动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处于暂时闲置不用的状态,这就产生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社会保险基金在时间上的这种差异性,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②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决定了其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可划分为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和部分积累模式。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各国建立的是现收现付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各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模式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各国纷纷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的模式更多地被采用,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各国的社会保险基金都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其投资运营奠定了资金基础。

20、简单说明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

(08.04/P165)①从基金筹集模式看。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可划分为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和部分积累模式。不同基金筹资模式的资金存续期不同,因此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不同:以现收现付模式筹集基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留积累,基金的存续期短,因而几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就不高;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的基金存续期比较长,而且在制度实施初期,积累基金数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模式筹集的基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保证积累基金在若干年后保值,就难以达到在预测期内不调整保险费率的预定目的,所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一定的保值增值问题。可见,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是积累式基金筹集方式的客观要求。②从人口老龄化看。

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保险基金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被社会所赡养的人数增加;另一方面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期限延长。此外,养老金、老人医疗、老人福利等支出都将大大增加,无疑更加重了社会基金的压力,缓解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促进社会保障基金的尽快增值。③从通货膨胀看。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货膨正将造成基金本身的贬值,由于通货膨胀,社会保险基金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其实际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

④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呈迅速上升态势,这就需要有足够且稳定的财源,才能满足未来的这种必然需要。若不想过分增加国家、单位和个人的负担,就必须使积存的基金不断创造出新价值。⑤从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与物价挂钩是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社会保险遵循这两个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更好的方法就是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使其保值增值。

21、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中的银行存款的优缺点。(09.04/P171)优点:操作简单,几乎没有风险,除较长期存款外,资金流动性好。缺点:投资收益率低。

22、试论企业年金的投资工具。

(08.07/277)①银行存款 ②国债 ③股票 ④投资基金

⑤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⑥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⑦基础设施建设

23、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原则。

(06.04/P286)

①法制性监管和政府行政性监管并立原则;②公正性原则;③独立性原则;④坚持安全第一、风险防范、注重保值增值的基金运营原则(安全性原则、谨慎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

24、简要说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9.07/P289)①有利于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需要 ④有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25、简要回答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任务目标。

(07.04/08.07/P299)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系;③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④实现基金保值增值;⑤维护社会稳定;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反欺诈机制。

26、简要回答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的义务。

(07.07/09.04/P312)

①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②保守在监管工作中获悉的缴费单位商业秘密。③为举报人保守秘密。

同时,监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由两名以上监管人员共同进行。如果监管人员与被监管单位或监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7、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08.04/P313)

凡是从事社会保险审计稽核工作的人员,均须参加统一考试,领取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并加盖钢印的《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方可获得任职资格。持证人员如果发生调离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岗位等情况,发证机关将立即收回其《社会保险设计检查证》并报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备案。

论述(12+8)

1、试述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其扩大覆盖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7.04/P108)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它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制度目标是覆盖所有城镇企业职工。

存在的主要问题: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不仅指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最大问题是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之内,解决好下岗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特征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正式劳动关系,这成为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的障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制度。而下岗职工和被征地人员中又将有相当一部分会进入灵活就业者行列。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关键,也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2、高比例的社会保险支出给西方福利国家带来的问题

(06.04/P136)① 财政陷入困境 ② 失业严重 ③ 行政低效率,结构不合理 ④ 社会危机

3、论述我国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内容所做的规定。(09.04/09.07/P114、P148)支付标准: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相互挤占。要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

统筹基金的具体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在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支付项目:

①个人账户支付以下医疗费用:门诊、急诊的医疗费用;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按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不足部分由本人支付。

②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以下医疗费用: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急症抢救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

4、试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08.04/09.07/P155)①我国社会保险支出水平总体偏低。②社会保险覆盖面小。

③社会保险水平结构性不合理。④资金匮乏。⑤我国社会保险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临时性政策。⑥支付环节的行为缺乏规范。

5、试述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投资的作用。

(09.07/P184)①资本市场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前提和基础。

资本市场是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场所。健全的资本市场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安全、有效的投资环境。

②发达的资本市场降低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提高投资运营的效率。

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了更为复杂的资产配置方式和更多样的风险分散手段。同时,使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实现较低的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成为可能。通过资本市场上恰当的组合投资选择,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通过投资证券、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系统风险,取得较高的收益,能够显著地降低养老金的缴费率,进而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6、试述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投资对资本市场的作用。

(06.04/P185)(1)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07.07/P185)① 作为长期的储蓄计划,能够有效地增加资本市场的总供给,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 ② 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 ③ 促进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创新 ④ 社会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能够降低对国外投资的依赖 ⑤ 社会保险基金作为特定的投资者,影响到资本市场中其它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及分布,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结构的改造。

(2)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会加大资本市场的风险

7、试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促进作用。

(07.04/P188)

①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有促进作用。

②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不应消极等待投资环境改善后再去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多元化投资,而应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去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

③资本市场是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场所。我国资本市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资本市场成为政府筹资的主要渠道。社会保险基金积极投资于资本市场,成为资本市场主要机构投资者。

④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了社会保险投资运营风险,提高投资运营效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对资本市场宏观调节能力的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资本市场,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增加财富,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8、试述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体制配套措施的完善。

(08.04/P249)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制定科学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法规。

(2)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体制。①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组织部门之间管事与管钱职能的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运用好基金。② 按照资金所属范围做好投资预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止侵占、挪用基金的现象发生。③ 强化投资运营,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仅局限于市、县级;个别省级统筹,在利益机制的制约下投资的方向乱而效果差,因而从现在起要进行一次清理。④ 组建专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投资公司。⑤ 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制度,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基金运行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监督。

(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定量研究和投资预测的分析。(4)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独立核算制度。(5)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① 建立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社保基金监管委员会,专门负责对社保基金的运作进行全面监管。② 要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保基金运营的透明度。③ 要建立社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④ 要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运营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中介机构监督机制。

9、试分析企业年金投资监管的主要模式。(09.04/P280)

(1)审慎性监管模式。即根据审慎性原则对基金进行监管。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体制比较完善、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组织比较发达、基金管理机构有一定程度发展、相关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如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特点:①强调基金管理者对基金持有人的诚信义务和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打击欺诈行为,保护持有人利益;②要求资产多样化,避免风险过于集中;③限制基金管理者进行自营业务;④鼓励竞争,防止基金管理者操控市场和避免投资组合趋同。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篇5

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如何管好用好社保基金,是全国上下十分关注和十分突出的课题。然而,社保基金监管,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性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一、强化社保机构的监管

社会保险机构是社保基金主管职能部门,社保基金能否管好用好,直接取决于社保部门管理工作的好坏。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要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各项规定,切实搞好扩面征缴工作,严格抓好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认真审核缴费单位的缴费基数,不得不核、少核、漏核,努力提高征缴率。凡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拒缴、瞒报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要依法处理;对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追缴力度,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对参保对象要建立缴费记录,建立个人保险帐户,并保证其完整、安全;对参保对象和离退休人员以及其工资基数增减变化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核对,严格新增离退休人员的审批,加强动态核查,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

二是要广泛深入地搞好调研工作,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

理,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三是要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建立高效运转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把社会保险的政策落到实处。社会部门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财政部门的监管

财政部门是社保基金的主要监管部门,具有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投资、预算、决算等各个环节的监管职责,对社保基金的安全与效益,合规与真实,规范与提高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是要切实强化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严格抓好社保基金收支预决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及时检查分析社保基金收支运行中的不足,促进增收节支,堵塞跑冒滴漏。二是要加强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政专户核算管理;一切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一切支出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收归收,支归支,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

三是要加大社会保障投资力度。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社保机构的管理经费支出,必须由财政预算单独安排,不得从社保基金中提取列支。

四是要严格管理社保积累基金。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对社保基金投资运作进行严格的监管,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不得将结余基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三、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管

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具有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

(一)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建立社保基金每年必审制度。作为审计机关,首先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思想,心中要有人民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抓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其次要建立社保基金年度定审制度,并且将社保基金审计结果,纳入到每年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之中,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

(二)转变审计工作思路,准确定位社保基金审计目标。社保基金审计总体思路应以效益审计为总揽,以社保制度运行过程为主线,以社保资金的真实、安全、规范为切入点。在关注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的同时,还需要对社保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揭露社保制度的缺陷,分析现行社保政策的运行效应。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使社保资金能够安全有效运行。

(三)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高社保基金审计效果。一是要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从业务数据入手,解剖数据管理系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并有效地与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相结合。二是要推行系统化审计。社保基金无论是从征收或来源上,还是在支出和管理方面,涉及面广,资金

量大,管理部门多。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审计机关在实施社保基金审计时,必须将此作为系统化审计项目来对待,不能就收论收、就支论支、就管论管,确保社保基金审计全面性、完整性、宏观性。

(四)突出审计工作重点,提升社保基金审计层次。一是要强化社保基金征收中的效益审计。重点审查各项社保基金征缴面有否达到法规政策规定的要求,是否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审查各缴费单位有否瞒报缴费基数,有意偷漏应缴基金问题,是否确保社保基金缴费基数真实准确,做到应缴尽缴;审查征收机关征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征管力度是否到位,有否存在减缓免行为,做到应征尽征。

二是要强化社保基金使用中的效益审计。重点审查社保基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真正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审查社保基金收支是否适度平衡,基金结余或赤字是否合理,是否充分发挥了基金应有的效益;审查各项社保基金分配安排是否坚持公平效益原则,既要关注基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其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效益;审查各项社保基金使用是否节约,是否真正做到以较小的投入办更多更大的事。三是要强化社保基金管理中的效益审计。重点审查各项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管理政策执行是否严格,有否存在因管理不善、失误和制度缺失,而造成社保基金损失和浪费以及减收增支问题;审查社保基金流动环节是否存有漏洞,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配套拨付,拨付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可行有效,有无截留、挤占、挪用和违规获取资金等问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成效,有无因资金拨付不及时而影响被保障对象的利益。重点审查社保基金管理是否安全,是否保值增值,有无存在基金管理风险隐患等等。

基金监督工作总结 篇6

54号)

发布时间: 2009-08-31信息来源: 办公室字体:大 中 小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促进我省社会保险制度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石,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制度建设,加大基金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保证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但是,随着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管理链条加长、环节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仍存在部分参保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基金保值增值不够、发生新的挤占挪用等问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规范基金管理、加强基金监督、维护基金安全为己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规范管理运作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保证基金安全完整。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合力

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的特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基金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监督。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各有关部门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职责,健全和完善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存储、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支付合规、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的目标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政专户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相互监督、自动预警、运转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控制经办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审计部门要继续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定期和不定期审计,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财政部门要通过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强化预决算等手段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监督。监察部门对涉及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违纪违规案件,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各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及时汇总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信息。要组织有关部门、专家、管理机构和群众代表开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实现应收尽收和保值增值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从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监督方式、制约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充分发挥金保工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功能,加快社会保险基金信息化和非现场监督能力建设,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即时监督。探索建立金保、金审、金财工程的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

建立大案要案快速查处机制和报告制度。加强举报案件的受理查处工作,建立举报案件查处持续跟踪机制,检查转办案件的处理情况,提高案件查处质量。认真执行要情报告制度, 1

建立健全要情报告责任制,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基金安全状况,处置重大问题,维护基金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的法规政策,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努力实现保值增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法规政策,强化基金管理。对结余的社会保险基金,除按规定预留支付费用外,要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转存为国有商业(或国有控股)银行定期存款,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擅自投资运营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执行社会保险基金银行计息办法,落实活期存款的优惠利率政策。

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要提高效益意识,积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的措施办法,特别是做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归集基金的保值增值政策研究工作,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提高资金回报水平,尽可能实现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

四、继续抓好整改工作,彻底纠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违规问题

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规定。对未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上缴财政专户不及时、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储存、多头开户、拨付不及时、延压支付、不严格执行预算等管理不规范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整改目标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2009年年底前予以彻底纠正。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费缴费办法。严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机构代征各项社会保险费,对以前形成的代征机构滞留、延压收入等情况要进行全面清查和纠正,及时缴入财政专户。对参保单位漏缴、欠缴、少缴社会保险费问题,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准确核定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对有缴费能力的单位,要加大征缴力度,确保足额征缴;对符合缓缴条件的困难企业,经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签定缓缴协议;对破产倒闭的企业,要按司法程序抓紧清算;对恶意欠缴、逃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要依法从严惩处。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扩大支出范围、增加支出项目和提高支出标准。对违规支出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对新发生的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能力

各级政府要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指导。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及管理纳入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目标责任制度,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组织机构和监督能力建设。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配备与基金管理业务相适应、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基金监督力量和队伍建设,培育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能力过硬、廉洁自律要求高、协调配合能力强的基金管理监督队伍,从组织上为基金安全提供坚实保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如何加强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 篇7

一、依法懂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社保基金进行社会监督

当然,推动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强化社会监督的手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究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依靠法律手段对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进行社会监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涉及社保基金安全的法律主要有《劳动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文献,进行社会监督主要要求在这些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进行。在社保基金运行的程序中,每一个细节都足以引起社保基金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因此,社会监督必须拥有在法律允许条件之下对社保基金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监督的权利,包括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管理者对于资金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社会流向以及实际用处,社保基金的收益以及收益者的具体信息等必须在必要情况之下向社会进行适当公布的权利,接受来自社会各群体及时有效的监督,确保社保基金在运行的全过程中保持透明化。

作为一整套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基金在其组织体系上是十分严密的,包括社保基金的资金缴纳、资金的管理以及服务和资金的投资运营以及收益等过程均是十分严谨严密的,在这些过程里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引起社保基金走向尴尬的境地,面临着灾难性的危机。因此,对这些过程以及涉及到这些过程中的人群在法律法规准许的情况之下进行监督也显得尤为必要。

二、紧扣细节,在社保基金的运行过程中对其资金的纳入、支出以及投资运行进行社会监督

细节决定命运,这句话不仅适合于印证人生哲理,也适合于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作为社保基金运行的基本组成部分,资金的纳入、支出以及投资运行无不影响着社保基金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保障社保基金运行的安全,对这三方面的社会监督必须从严进行。

首先,社保基金的资金纳入有关于社保基金存在的基础,对其进行社会监督有利于确保社保基金的根基安全。对社保基金的资金纳入进行社会监督,主要在于监督人事企业单位是否在《社会保险法》规定的范围之下合法准确的进行社保登记注册,是否在规定的时间段落之内向相关部门缴纳足够的社保费用,是否确保是资金缴纳的适当数额和比例,对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辨别,包括相关的社保办理手续、档案真伪识别、身份信息是否正确等等一系列细节因素。另外,对组织社保基金工作的相关部门机构进行社会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办理社保基金相关手续的过程里出现问题更容易影响到社保基金在社会中的信誉以及运行状况,比如该机构是否按照法律以及程序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普遍调查研究得到该地区的参保人数、在运行的过程里是否有拖欠行为等,这都严重影响到社保基金的社会运行。

再者,社保基金的资金支出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对其进行社会监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对社保基金的资金支出进行社会监督,重点在于监督某些社保基金的相关审批机构在审核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时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进行社会保险待遇相关审批,包括检阅其必须具有的资料是否真实齐全,各项社保费在审批时是否全部交清以及合法处理支出标准等。并且在涉及社保经办机构的问题时,应该对其进行比较细致的监督,包括其在社保基金运行过程中是否在相对时间里且在法律法规准许之下对社会保险待遇支出进行比较详细的审核,并且判定在发放资金时是否存在骗取,冒领等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

最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行关系到社保基金在社会运行中的具体目标,对其进行社会监督有利于其目标的实现。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行进行社会监督,重点在于监督相关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在编制社保基金预算时是否存在一定的管理疲软,忽视预算的行为,忽视社会监督的存在,低估社会监督的实际作用,缺乏相应的社会监督。再者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行机构来说,经过支付之后剩余的社保基金在进行投资运行时是否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渠道进行,并且在储存以及管理社保剩余资金时是否遵循国家规定的方针策略进行。

三、内外联动,政策监管和信息公开相结合,共同致力于社会监督

首先,加强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要求相关机构加大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好信息宣传和教育活动。在现如今,信息技术的成果充斥着整个世界,社保基金也受到了这一技术的福佑,相关机构在推动社保基金的社会运行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切实做好有关社保基金政策的宣传解读活动,丰富以往宣传活动的形式,利用现阶段高科技服务平台,将社会监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即时性的优势,大力推动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效果。

再者,加强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必须要做到信息公开制度。社保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人民有权知道社保基金的具体状况,因此,最为重要的就是推动社保基金具体信息的公开化,包括社保基金的纳入、支出以及投资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信息,按照当时代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社保基金的具体信息无所保留的全部公诸于社会,接受人民大众的监督,善于接受社会底层的建议和力量。

第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不能忽视网络监督的力量。在现时代的中国,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生活所不能离开的一份子,来自网络的信息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网络力量可以帮助人们迅速了解不同地区的信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相差甚远的两地的信息交流。因此,在推动社保基金的社会运行过程中善于借助网络的力量来为其提供社会监督,在法律框架之下对社保基金进行保护,可以最大程度上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范围,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社会监督的实际效果,构建网络监管机制,在实践中将社保基金和网络监督联系在一起,增强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

最后,大力推动社会保险机制的相关建设,推进相关法律以及政策的制定,完善有关社保基金社会监督的投诉以及举报机制,为社保基金提供坚固政治保障。人民群众是社保基金的主体,也将是社保基金收益或者受害的主体。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里,人民始终是国家的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人民群众的利益至高无上。因此,推动相关法律的建设,用法律这一庄严的形式来将有关社保基金的相关条文法律化,神圣化,用严格的法律条款来保证社保基金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正常的运行,用庄严的法律形式来捍卫人民群众在关于社保基金问题上的根本利益。完善社会保险机制以及投诉举报机制,这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保基金在社会中运行时的背景之下对人民大众负责的必然要求。完整的社会保险机制以及投诉举报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敢于冒险的邪恶份子给予了极大的威慑力,让他们在威胁社保基金相关举动上有所顾忌和收敛,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侵害时人民群众可以凭借这一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被伤害的同时,对社保基金起到了直接现实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宇.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N].法制日报,2010-10-27.

监督违规养犬可设奖励基金等 篇8

笔者建议应立法加重养犬人的违法责任,并从养犬注册登记收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市民举报违规养犬奖励基金,鼓励广大市民成为无所不在的监督员。对因看管不严造成狗伤人、咬死人等严重后果的,要依据刑法以过失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养犬人的除民事赔偿责任以外的刑事责任;对因狗咬人致人感染狂犬病毒的,应依法追究养犬人传播传染病的刑事责任。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以及培养狗主人的公德意识,对根治城市养犬患殊为重要,但除此之外,在当前更为迫切的则是使相关治犬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实际操作性更强,才能收到成效。

反盗版更要抓长效

雨晴

今年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取得巨大成果,在短期内取得的显著成效固然值得称道,但是也不免留有疑问。

上一篇:2024化作乡中心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已改下一篇:语文三分钟课前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