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2024-07-11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共12篇)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篇1

1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现状

社会保险基金欺诈,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过程中, 实施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等的行为。我们可以从社会保险基金欺诈现象所涉及的各方责任主体来理解。

到2006年底, 全国共有30个省成立了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 逐步加强基金监督工作, 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但是, 当前挤占挪用社保基金, 冒领、骗取社会保险金的问题仍非常突出。

1999年以前发生的23.47亿元违规资金, 大多是涉及基金安全和完整的问题;2000年以后发生的47.88亿元违规资金, 多数属于管理不规范问题, 甚至包括违法犯罪 。凡是涉及社保基金大案的基本上都是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有关。2006年8月, 上海查出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保基金挪用案件, 该案中违规挪用的社保基金连本带息共计37亿元。同年11月27日, 浙江金华又爆发数亿社保资金被挪用的大案。据新华社报道, 在1986年至1997年间, 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至2005年底, 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国家审计署对2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5个计划单列市三项社保基金 (养老、医疗、失业) 的审计结果中, 发现违规问题的金额达71亿元。

一边是数以亿计的资金被违规挪用、流失, 一边是我国社会保险中所出现的养老保险“空帐”、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庞大等问题, 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使命——保证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对社会保险基金中的欺诈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造成社保基金欺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制不畅、经费短缺、管理不善、打击不力等, 在这里就仅从其最根本的理论源头来进行分析。

2 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理论分析

社会保险基金欺诈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监管不力,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此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 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 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社会保险基金的欺诈才有产生的可能性。首先是对于参保企业来说, 拥有本企业用工的数量、工资水平、工人被辞退和平均时间长短和比例等完全信息。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 会发生不如实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而社会保险经办结构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无法完全准确获取参保企业的内部信息, 只能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保险, 致使参保企业有隐瞒用工人数、工资水平等信息的动机。

社会保险的购买者 (社会保险的参保人) 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营运委托人 (社会保险机构) 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 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管理人员会有动机进行徇私舞弊、欺诈、挪用、侵吞社会保险基金以中饱私囊, 或者用虚假的财务状况隐瞒营运中社会保险基金的贬值、损失与风险。

在社会保险基金发放过程中, 由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可能去完全调查清楚每个投保人的真实情况, 以及条件变动下个人的现况;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 也可能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隐瞒真实情况、骗领保险金。

3 建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机制

3.1 建立多方共同监督制度

通过对理论的分析, 看到欺诈现象的产生除了个人道德上的主观因素之外, 信息沟通的不完全是其产生的客观原因,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监督制度。

行政部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基金风险, 但是要把经管权和监督权分离开来, 否则这样的制约将会是失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事务要由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只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行使行政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除了行政监督之外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一个包括政府专家、企业界代表、财政部门、参保职工代表、工会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理事会。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内部也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惩;内部工作人员之间也要互相加强监督和管理,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2 利用现代科技协助反欺诈管理

全国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存在着相互协调性差、数据不能共享, 各地分散管理的缺点, 参保人员在流动时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让骗保存在了可能性。要运用现代科技去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把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部门与劳动部门、地方税务部门、服务部门等用网络联合起来, 实现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的统一和共享。比如说为了杜绝骗取养老保险的行为, 可以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指纹识别设备, 建立定期指纹比对制度。将所辖离退休人员的指纹全部采集, 每年向退休职工发放指纹采集卡, 然后进行比对, 确认无误后继续为其发放社会养老保险金。这项科技在一些市区中已经被采纳了, 并被证明反欺诈的效果显著。

3.3 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稽查的力度

针对一些企业隐瞒职工的真实情况, 少缴漏缴保险费的, 可以发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作用, 深入到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工资、人数等基本情况进行拉网式大检查。社保经办机构也可以委托会计事务所对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对人为瞒报职工缴费基数的要重新补缴养老保险费, 规范参保单位申报基数和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

3.4 加强反欺诈立法

我们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保基金管理与运营办法, 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 逐步实现对社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有效遏制社保基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依法进行社会保险执法监察, 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从根本上防止企业不参保, 杜绝用人单位漏报参保人数, 少报缴费基数, 遏制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各地要按照国家的法律, 积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增强《劳动法》可操作性。并对欺诈社会保险基金的现象进行严惩, 实行举报奖励等措施。对有欺诈行为但未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损失的单位和个人, 可视其情节轻重处以一定的罚款;对拒不缴纳罚款的, 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史潮.社会保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篇2

第12号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已于2001年5月8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自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张左己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根据国务院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

关的帐户收支和结余情况的监督,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第三条 劳动保障部主管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具体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第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应遵循客观、公正、合法、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包括以下内容:

(一)贯彻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

(三)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出及结余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被监督单位提供或报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的资料;

(二)查阅被监督单位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的资料;

(三)就监督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

(四)对被监督单位隐匿、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的资料的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五)对被监督单位转移、隐匿社会保险基金资产的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六)对被监督单位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予以纠正或制止。

第七条 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

第八条 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时,应当由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共同进行。

第九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方式包括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监督机构应当制定监督计划。监督计划要明确现场监

督的地区或单位的比例,并抄送同级财政、审计部门。

现场监督是指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实施的实地检查。现场监督分为定期监督、不定期监督和按《社

会保 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受理的举报案件查处。

非现场监督是指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报送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的检查、分析。非现场监督分为常规监督

专项监督。常规监督通过被监督单位按监督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有关数据进行;专项监督通过被监督单位按监督机构的要求报送

项数据进行。在非现场监督过程中发现被监督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应实施现场监督。

第十条 监督机构实施现场监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监督计划和工作需要确定监督项目及监督内容,制定监督方案,并在实施监督3日前通知被监督单位;

(二)检查被监督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统计报表,查阅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

金、实物、有价证券,向被监督单位和有关个人调查取证,听取被监督单位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汇报;

(三)根据检查结果,写出监督报告,并送被监督单位征求意见。被监督单位应当在接到监督报告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

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十一条 监督机构实施非现场监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监督计划及工作需要,确定非现场监督目的及监督内容,提出定期报送数据或专项报送数据的范围、格式、报送

式及时限,通知被监督单位;

(二)审核被监督单位报送的数据,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应要求被监督单位补报或重新报送;

(三)分析被监督单位报送的数据,评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写出监督报告。

第十二条 对现场监督或非现场监督中存在问题并需要改进的被监督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监督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 监督机构对被监督单位执行监督处理意见的情况,有权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 被监督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督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监督机构建议被监督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主

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阻挠监督人员进行监督的;

(二)拒绝、拖延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资料的;

(三)隐匿、伪造、变造、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关资料的;

(四)转移、隐匿社会保险基金资产的。

第十五条 被监督单位报复陷害监督人员的,由被监督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监督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初探 篇3

一、建立财务、会计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均单独核算,分开管理,专款专用,没有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相互串用问题。在银行建立社会保险资金基金专户,征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存入基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问题。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加强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编报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齐备。努力做好社保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二、建立内部监督制度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纰漏。建立层层报批制度,基金征缴和支付方面建立了科室间相互监督机制,征缴科与基金科每天核对应收款项与开出的票据,保证了票款账相符。

三、建立基金及时上解制度社保基金收入及时上解到财政专户,定期与财政专户对账,保证了账账相符

四、建立投诉举报制度

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经办机构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设举报箱,随时接受监督。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业经查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

五、强化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

为做好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不断加大基础工作,设立了征缴、稽核与审计、结算、财务等科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办能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

严把收入关,确保基金征缴应收尽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扩面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及政策规定,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从而提高劳动者和企业法人的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与工资、评优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充分调动全员收缴的积极性。

严把支出关,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基础数据和信息台账,采取电脑操作业务,业务流程按昌吉州基金监督规定执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信息化。各项社会基金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地州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没有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发生,也没有采取欺诈手段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现象。

六、健全监督体系,实行全方位监督

基金监督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提高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我们主动接受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一)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运行,绝不出现套取或挪用现象

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的管理办法,做到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工作环节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 ,二是城乡养老保险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三)下步打算

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领导重视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工作的关键,规范业务操作、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自查与整改工作的基础,实行社保基金信息化监管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是做好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查找基金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虚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篇4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社会保险基金, 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 为保障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在社会范围内以向劳动者所在单位及个人征缴保险费的形式集中起来的一种专项基金。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是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及其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来管理, 实行政事分开, 不由政府行政机关具体经办, 而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经办。在现实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监管者角色不突出。这是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主要缺陷之一, 即地方政府社保部门既当监管者, 又同时成为委托人、投资人和资产管理者, 角色模糊不清, 政企不分, 容易使社保基金缺乏独立和足够的行政监管。与成熟国家和地区政府社保当局只当裁判的做法相比, 我国社保机构的权力太杂, 监督角色很不突出, 对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2) 缺少信托人与受益人的监督。在成熟的社保制度下, 政府的监管者角色、信托公司的信托人角色、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人角色泾渭分明, 各司其职, 并形成互相约束、互相牵制的局面。在这当中, 信托公司显然成了社保基金缴费者和受益人资产的忠实保管人。而在内地的社保基金管理框架中, 目前最缺失的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信托责任承担者。

(3) 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专业投资不足, 难以保值增值。我国地方性的社保基金是由政府一手操办的, 当中并没有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因此社保体系里面非常缺乏现代金融产品投资的理念、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 受风险管理及各种行政管制的影响, 社保基金也缺乏足够多的投资渠道。在现有规定下社会保险基金只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

(4) 法制不健全, 监管不力。我国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社保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营运等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解决机制和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

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民贫富差距大, 更应该注重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并且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 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模式也是不合时宜的。故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信托基金管理模式是合适的, 但是还应该做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1.将社会保险纳入财政预算

具体可采用独立预算的方法。社会保险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单独体现, 以区别于政府其他方面的税收和预算。这种模式中, 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障税收或缴费是社会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 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未来存在的资金缺口, 财政有计划地对不足部分给予补贴。

2.建立更加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在现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中社保部门权力过大, 角色不明。可以将社会保险基金从社保部门独立出来, 成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基金管理人, 负责对基金进行管理。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的经营权、监督权、收益权严格分离, 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3.渐进的引入市场化机制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应更多地通过采用信托代理引入了市场化机制, 实现保值增值。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减轻财政负担, 但是政府仍然在社会保险中起主导作用。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思考

(一) 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规则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监督体系。将社会保险管理的各环节纳入法律监管体系内,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挥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作用, 有效防范社会保险基金营运过程中的决策失误, 保证基金的稳健运行。构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规则体系。

(二) 设立专业监督机构, 实行社会化的监督机制

我国应该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专业监督机构, 实行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过程中, 管理、运营、监督要分离。依法委托专门的投资运营机构实施投资运营, 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专业监督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实行社会化的监督机制。

(三)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建设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社保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在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的过程中, 为了保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必须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基金财产管理情况, 并保证所报告的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具备公开性、及时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其功能就是让社保基金的运营和管理公开透明化, 让公众对社保基金的投资、受益和亏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OECD.《养老金——治理与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报告 篇5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向社会成员及所在单位征收社会保险费或通过财政拨款所集中起来,用于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所需的资金。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人缴费、企业收费和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保命钱”

和“救命钱”,是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统筹和监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内容,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工作,确保社保基金和资产上划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我与学习联系点的同志,共同对新浦区、海州区和连云区(以下简称三区)劳动人事局,截止2008年12月31日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此次调查为社保基金市区统筹上划提供了依据。现将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情况

2008三区的劳动人事局负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根据市区统筹方案,社保基金上划后,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管。截止去年12月末,三区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31957人、38799人、33015人、20324人、17940人;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8%、9%、3%、0.5%—2%、0.8%;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的人数分别为8738人、1493人、34人和292人;五项基金社会发放率均为100%。

三区上年社保基金结余22694.48万元,当年收入27224.01万元,当年支出16771.8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33146.62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结余18295.58万元、失业保险结余1636.6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结余10638.08万元、工伤保险结余257.35万元、生育保险结余325.40万元、其他社会保险结余1993.54万元。

审计及调查结果表明:三区政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监管,劳动人事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做到专款专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金管理安全,基本上实现了“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目标,也符合市区统筹的要求。

二、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x区自收自支事业养老保险基金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分账核算。该区自1993年以来自收自支养老保险的收支便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放在一起核算,征缴与发放分别按有关规定执行。截止2008年末参保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99人,退休153人,每月征收养老保险费约17万元、支付约22万元,每月赤字5万元,不符合社保基金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区社保处及医保处截止2008年12月末经费账面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计137.57万元,通过实地盘点,实际在用资产47.36万元、已报废待核销资产价值90.21万元。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

(三)往来款清理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4年垫付应由市医保处报销的费用,至2008年底仍挂账未清理,不符合相关规定。

(四)基金收入入账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8年预收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基金469.86万元挂暂收款未及时记入收入,直至2009年2月才将此款转记收入,不符合社保基金管理相关规定。

三、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监管的建议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施市区统筹,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保险抵御风险能力、扩大筹资渠道、保障和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一)扩大基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社保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大基金征缴力度。要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联系,及时勾通信息,做到应收尽收,收缴及时,不断扩大资金征缴来源。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二)加强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要定期监盘,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三)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各相关部门对基金中发生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基金损失,切实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六点思考 篇6

思考之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基础

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行为,就必须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约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基础。一是结合《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尽快出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基金监督有法可依。二是尽快出台欠缴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具体处罚办法,增强社会保险费依法征缴的震慑力,提高收缴率。三是尽快修订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提供比较完备的法规制度保障。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内控监督制度,坚持靠内控制度管住人,靠业务环节制约人,寓内控于流程中,寓内控于系统中,筑牢业务、财务、内审稽核“三道防线”,实施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式的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监督机制,加强对各个经办管理环节的检查监督,严把业务经办和基金进出口关。五是建立健全职工退休公示、退休核准联审核查制度,严把职工退休审批关,避免职工退休审批由一个部门说了算和违规办理退休问题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欺诈冒领养老金行为。六是建立健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制度。社保经办机构要建立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系统,通过采集离退休人员指纹、脸谱等信息,建立完善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信息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避免死亡人员继续领养老金。七是建立健全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职业培训核查制度,避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后继续领取失业金、职业培训机构违规套取失业保险金问题发生。八是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监督核查制度。建立健全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协议管理和考核处罚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监督检查,发现违规违法问题要严厉查处。

思考之二: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前提

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首先要分析掌握基金的风险点,才能保证基金监督从何入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风险评估机制。基金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要客观、系统、定量反映基金安全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基金安全情况进行正确评价,进而采取加强管理、控制风险的措施。首先,要确定评估指标体系。要依托基金的各类统计资料、预决算报表、联网数据库、要情报告、审计公告等资料设定可量化评估指标,指标要统一计算口径,具备可操作性,避免原则性要求和非数据性表述。其次,确定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要紧扣业务,突出重点,反映实际。具体评估内容,要以基金支付能力充足、基金资产管理状况良好、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控制为核心,全面评估基金安全情况。基金支付能力状况主要对基金收入、收支匹配、支付保障能力等方面因素作出评估;基金资产管理状况主要对基金存储情况是否良好、兑付能力是否充足、资金流动性是否合理、积累基金资产是否存在贬值风险等作出评估;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对操作是否规范、管理是否到位、是否造成基金损失等作出评估。最后,应用评估结果。要用评估结果来指导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要通过基金风险评估情况的分析,切实找到基金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等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主体,采取积极措施,弥补制度建设、业务流程、责任意识、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使基金风险评估结果切实发挥作用。

思考之三:建立健全协查机制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手段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出、管理和运营等各个环节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单位、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因此,必须建立相关部门联动的协查机制,才能保证基金监督的成效和基金安全。一是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委员会由政府牵头,人社、财政、审计、银行、工会等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出、管理和财政部门的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进行监督,促进基金监督的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建立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和有机统一的监督体制,共同实施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出、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重点监督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监督社保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征收、支付环节是否合法合规;监督社保基金是否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三是社保经办机构与公安部门建立户籍信息共享机制。在不违反公安户籍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社保经办机构与公安部门签订户籍信息共享协议,通过公安部门户籍信息网络,了解掌握离退休人员死亡、户籍注销等情况,防止死亡人员继续冒领养老金。四是社保经办机构与民政殡葬部门建立死亡人员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离退休人员死亡情况,及时停发死亡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避免基金损失。五是社保经办机构与卫生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构,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骗取、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发生。六是社保经办机构与公安部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联动机制,通过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社会保险基金欺诈犯罪行为。

思考之四:全面实施“阳光社保”工程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途径

随着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快速推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以及服务人群的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链条拉长、环节增多,职务犯罪、欺诈骗保等违规违法行为或骗取基金的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而且花样更加多、更加新、手段更加隐蔽,基金监督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仅仅依靠行政监督“一双眼睛”难免百密一疏,远远不足以保障基金安全。只有推行“阳光社保”工程,实施社会监督,广泛发动群众,让亿万双眼睛盯住社会保险基金,才能更好地保障基金安全。广西从2011年10月推行“阳光社保”试点,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推行“阳光社保”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实施“阳光社保”工程。一是打造政策、办事公开平台。在新闻媒体、网络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事大厅公开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办事流程、办事指南、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参保信息、服务标准等,窗口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把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全过程、全方位亮出去,公开透明,把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定期向参保人员寄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单。每年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单免费寄送到参保人员手中,为参保人员提供其缴费、个人账户余额、待遇享受等个人信息,给参保人员交上一份明白账。三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情况以及财务数据信息等,将社保基金置于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的双重监督之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四是聘请社会监督员,聘请纪检监察、审计、人大、政协、工会、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参保人员、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社保基金监督员,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社保基金。五是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奖励制度。对于群众举报违规办理业务、违规办理退休、冒领养老金、套取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基金等行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社保经办机构要组织调查核实,认证事实的要坚决查处,不但要追回冒领、骗取和侵占的基金,还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nlc202309032119

思考之五: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关键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员在全国流动性加大,涉及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目前全国社保信息管理系统标准不统一,参保人员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大集中,也没有实现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全国信息资源无法互联互通,给参保人员在全国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异地领取待遇资格协查认证等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参保人意见比较大。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制约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业务经办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工作的关键。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快推进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实现全国信息资源共享,打破参保信息割据现状,有效杜绝一人跨统筹地区参加多份社会保险现象,避免重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问题发生。二是从广西层面,加快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大集中,推进全区信息网络标准化统一平台建设,实现全区互联互通和“社保一卡”通。三是建立健全养老金防冒领预警系统。在不断加强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以退休人员年龄、身体状况为重要特征建立预警系统,实现对退休人员的动态管理。同时对高龄、病弱退休人员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定期协查通报退休人员的健康情况,并积极协调公安、民政部门,定期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退休人员死亡信息。四是建立完善医疗保险反欺诈系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与医疗机构联网,对医疗机构进行实时监控,把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延伸到科室、延伸到医生。五是完善基金监督系统,全面实行非现场监督,加强基金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比对,注重交叉监测、汇总分析和疑点研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弥补漏洞。六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功能,将社会保险费征缴信息与参保企业工资总额、企业税收、职工的生存状况等信息联动,以科学的方法促进社会保险费征缴,严防社会保险基金流失。

思考之六:加强机构及队伍建设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保证

随着社会保险体系全覆盖的快速推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管理链条拉长、环节增多,基金监督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必须加强基金监督机构及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基金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确保基金监督的成效和基金安全。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专门机构。如上海市、天津市成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医疗保险监控中心,河南省郑州市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稽查大队等专门的基金监督机构,配备熟悉业务、财务、审计、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的稽查监督工作,确保基金监督的专业化、常态化。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人的素质高低。首先要科学合理配备基金监督专业人员,保证工作有人干。其次要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提高干部素质和监督能力。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责任风险大,要求监管人员具备业务、财务、审计、金融、法律等多门知识。因此,要加强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监督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增强自警、自重、自省、自励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当好社会保险基金的“守护神”。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

医疗保险基金控费机制研究 篇7

1医保基金控费机制组成与作用

本文所述医保控费机制是指相关利益各方围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目标而形成的组织管理、职能分配、体制运转等一系列关系的组合, 区别于单纯的医保付费方式概念。

1.1 医保控费机制组成

医保控费机制主要由四个参与体构成, 即政府部门、定点医疗机构、参保者和基金管理机构。四方在控费机制中分别处于不同位置, 发挥不同作用。具体而言:政府机构作为宏观调控管理部门, 既要保证医保基金的持续安全, 又要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定点医疗机构通过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 实现医疗费用最小化和医疗救治收益最大化;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医疗费用控制实现医保基金浪费最小化或使用效益最大化;参保者期望以最低的个人负担换取最好的医疗服务。各主体之间形成了三方四体的利益关联, 即医 (供方) 、患 (需方) 、保 (保方) 三方的经济关系以及政府与三者之间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的关系 (如图所示) 。在这个关系中, 每一方都可以采取相应策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1.2 控费机制的主要作用

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是否完善, 直接影响医保制度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通常来说, 医保控费机制改革主要起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保障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二是促进医疗市场行为规范, 三是维护参保患者待遇享受, 四是推动医疗事业持续发展。

1.3 国外控费机制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 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完善控费机制成为各国保证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

1.3.1政策体系更完备。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实行的是一种强制性的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保制度, 为99.8%的德国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美国是世界上医疗开支最大的国家, 其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经过多年的市场发展, 已形成由政府公有的社会医疗保险、雇主型医疗保险、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三大部分构成的全覆盖医保制度。两国通过构筑政府主导、市场高度参与的多层次体系, 为实现全民医保、规范医疗秩序, 实现价格竞争, 提升医保效率, 保证医疗公平打下制度基础。

1.3.2医疗监管更全面。以西欧为例, 其普遍设立了专门的医保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其中, 荷兰、德国、瑞典的社会医疗保险和补充医保、私人保险由不同的机构分别监督。比利时医保基金监督机构同时负责对社会保险和商业补充医保的监督。这些国家普遍以监督对象、监督方法、监督重点为划分, 建立全方位的贯穿医疗行为全程的监督机制, 对供方和需方进行诊疗行为、治疗手段、药物管理、基金支付等监督, 从而达到保障基金运行合法合规、基金安全和服务可信、基金运行效率三方面目的, 以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和提升健康保障绩效。

1.3.3基金管理更精细。目前, 国外医保支付普遍推行精细化总额付费模式。其中, 美国于1983年在医疗保健计划中采取D R G s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疾病组) 支付方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 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 把病人分入500-600个诊断相关组, 按照医院费用相关资料算出每组疾病的标准费用, 将此标准费用预先支付给医院。标准费用随物价指数、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每年调整。实施DRGs以后, 有效减缓了医疗费用增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消费, 对世界范围内医疗费用控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 (G-DRG) 、英国 (HRGs) 、日本 (DPC) 、澳大利亚 (AN-DRG/AR-DRG) 等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付费模式, 且均在避免传统付费模式下的过度医疗及卫生费用不合理上涨方面取得成效。

1.3.4患者负担更合理。新加坡的医疗储蓄计划帮助个人支付住院费用和贵重门诊检查, 同时可用于购买医疗保护 (类似我国重特大疾病保险) , 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费用进行额外补偿。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强调个人对医疗费用的分担责任, 有效抑制对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同时, 通过强制储蓄, 促进个人医保基金纵向积累, 以提高应对未来疾病风险的能力。美国雇主型和商业医疗保险引入个人账户, 将起付线大幅提高 (从250美元提高到2500美元) , 而纳入统筹基金的保费因起付线升高降低了1/2左右, 患者可以把节省下来的保费存入个人账户。由于起付线很高, 可以有效控制传统保险下的需方道德风险, 节约医疗费用。从控费角度看, 设立个人账户强调患者合理分担, 对参保者本身及基金管理都有利。

综上, 从国外医保控费机制的实践可以看出, 医保控费机制普遍存在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由传统单一的后付制向以总额预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模式转变, 由注重结算转变为过程监管, 由强调基金给付转变为与患者合理分担。

2 当前医保基金控费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医保控费机制矛盾的核心环节在于医保各利益方必然按照自利原则进行博弈, 理想状态是通过科学、理性的博弈过程达到一种利益均衡多赢状态。但由于理性的局限、道德水准不高、信息不对称、医疗技术的复杂性等因素, 导致医保控费机制存在不少问题。

2.1 制度层面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医疗保险政策群体化、碎片化现象严重, 多种控费机制并存。一是统筹层次偏低。以安徽为例, 目前全省16个市中实现市级统收统支模式的仅有4个, 有限的医保基金分散在县区级范围, 难以形成规模, 不仅不利于基金的调剂, 也不利于保值增值。二是政策体系单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应该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商业保险等补充医保为补充、医疗救助兜底的多层次体系。但由于商业医保的发展极不充分, 参保人选择医保项目过于单一。三是待遇差异。由于不同制度主管部门不同, 导致参保待遇、付费方式、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制差异, 给参保群体带来困惑和不便。

2.2 供方逐利亟须监管

无论采取何种控费机制, 医疗机构都会想方设法逐利。一是结算方式不完善。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出发点是为了控制由医保基金负担的医药费用增长, 但在实际执行中不但没能倒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 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 反而诱使医疗机构开大处方, 过度检查, 过度治疗, 套取医保基金, 进而增加患者和基金的负担。二是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机构为逐利, 往往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这一强势地位, 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高标准用药、高标准检查, 甚至替换药品和项目名称, 损害患者利益。三是制约效果不明显。由于定点医疗机构同时受制于卫生计生管理部门和基金管理机构, 存在职能交叉、管理分散等问题, 往往导致医疗机构在与医保管理机构进行费用结算时, 利用信息优势, 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骗取医保基金。相对于卫生主管部门, 基金管理机构往往在行政处罚力度与效果上大打折扣, 大型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程度的话语优势。

2.3 保方管理长期缺失

一是资金管控不规范。存在着从统筹基金中多支付医疗费用、违规配置个人账户资金、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严谨等问题。医保基金被截留、侵占挪用或贪污的现象屡有发生。二是信息化滞后。医保信息系统存在基础数据采集不规范、医保结算信息不准确、数据接口灵活性差等问题, 导致基金管理部门数据质量、谈判能力、决策支撑、公共服务等能力明显滞后, 对供方监管盲区普遍存在。三是监管力量不足。随着参保人员、定点医院及药店数量逐年增加, 监管人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存在诸多监管漏洞和死角。

2.4 需方自控有待加强

在医疗行为发生过程中, 需方部分不合理行为往往给基金支出带来巨大压力。一是个人账户存在缺陷, 利用效率不高:积累功能基本失效, 截至2012年底, 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人数为26486万人, 个人账户积累金额为2697亿元, 占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总额的39.2%。虽然全国范围个人账户结余总量较大, 但人均结余仅为一千元左右。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 2011年医院门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达179.8元。以此推算, 个人账户人均结余仅够支付每人5-6次的门诊费用。而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 这点结余显然不能满足其门诊医疗费用支出的需求。控制医疗费用效果不佳, 个人账户基金与社会统筹基金共同构成个人疾病风险抵御基金, 这种“嵌入”特征使个人账户持有者有尽快或尽可能使用统筹基金的欲望, 往往通过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医疗服务而导致医疗费用大幅上涨。管理使用存在漏洞, 部分地区从个人账户基金的私有属性出发, 管理宽松, 导致违规开药、购买生活用品、直接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随着个人负担下降, 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导致患者与医生合谋套取医保基金。

3 完善医保基金控费机制的政策建议

3.1 提升统筹级次

实行统收统支的市级统筹;推进省级调剂管理。

3.2 整合城乡体系

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 对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待遇水平、结算方式等进行统一管理。

3.3 强化基金收支预算执行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在确保基础数据质量的基础上, 可根据各险种统筹模式的特点, 分险种、有针对性地探索建立科学的预算方法体系, 如研究建立预算编制模型、预算指标体系等, 不断提升编制的技术水平。二是加强预算收入执行管理。建立长效的财政补助机制, 严格执行预算方案, 落实征收计划。基金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预算参保人数开展扩面。保费征收机构对基金计划征缴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应做到应收尽收, 并严格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三是加强基金风险预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各项医保当期与滚存结余的相关政策规定;对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处置, 详细分析出现风险的原因, 并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调整费率、筹资方式或待遇政策等平衡基金收支的对策。四是实施运作基金保值增值。现行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单一, 实际收益率较低。为此, 有关部门在做好精算分析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优化基金存款组合, 谋求收益最大化。

3.4 将总额预付制作为付费方式改革主流

一是实行成本控制和服务总量控制, 通过“双控”防范统筹基金损失和浪费。二是提升管理绩效, 对预算执行的审核、管理要更加简便, 有利于促进管理成本的下降。同时, 要通过预算管理、总额控制将控费的主动权交给定点医疗机构, 要研究医保支付政策如何与医生的服务绩效挂钩, 如何充分发挥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 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保障参保人员权益。三是保障基金安全。总额预付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 将医疗机构支出预算与基金收入预算挂钩, 并在预算内划出一块资金设立风险池, 保障医保基金安全。

3.5 探索建立复合型付费模式

宏观层面, 对医疗服务供方采取复合结算办法, 即通过以总额预付制结算为主, 服务单元平均定额结算、病种结算 (含单病种与DRGs) 、门诊服务项目结算4种结算模式为辅的混合运用, 使各种结算办法优势互补, 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保证基金收支平衡;微观层面, 对不同诊断方式的疾病可分类实施不同的付费方式, 门诊慢性特殊病等费用可采取定额结算, 住院费用采用总额预付制和其他结算方式相结合进行支付, 零星报销采取按实支付;操作层面, 鼓励创新, 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进经办管理购买服务。

3.6 建立预算谈判协商机制

一是实行分类谈判。医疗保险机构在测算出统筹地区年度总额预算的基础上, 针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在卫生资源存量、服务提供手段、保障能力上的差异, 对不同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药机构开展分类谈判。二是进行动态调整。遵循公开、公平原则和谈判规则, 分别与不同谈判对象就结算方式、总额预算指标测算方法、医保指标等进行协商对话, 并根据实际结果, 动态修正总额预算, 不断完善付费制度。三是建立倒逼机制。通过谈判协商与准入退出机制的建立, 倒逼医疗机构在现有的预算总量下, 规范、合理地收治病人, 达到优化医疗秩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基金支出的目的。

3.7 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审核

在推行总额预付的基础上, 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 如药占比、自付比、目录外用药及诊疗比例、一月内再次住院率、病历随机抽样等来考察定点医疗机构, 保障总额预付改革成果。对医疗行为规范、记录良好、服务质量优良的医疗机构, 在预算总额上给予适当奖励;对病人不满意、服务不规范的医疗机构, 则要依法处理并及时调整预算, 还要在来年预算上进一步体现。可借鉴国外的做法, 在医疗行业建立第三方组织, 专门负责检查处方内容和对医院、医生治疗行为过程进行监督。通过上述方式, 打破医疗垄断, 将能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医院纳入医保总额预付定点范围。鼓励各种所有制医院展开竞争, 同时允许参保人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疗服务, 促进医院为吸引患者而展开良性竞争。

3.8 主动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对医院信息进行强制性公开, 保障参保患者知情权, 引导医疗市场实现良性竞争。政府或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应设定一系列的信息公开指标, 如各种疾病的治愈率、费用等, 定期进行信息公开和及时更新;建立医疗信息发布的第三方中介机构, 通过收集医院的基本信息, 包括专科建设及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单位门诊、常规手术的费用, 对比各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与就诊费用;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督查、评价, 重大医疗事件与处罚结果等进行公示。

参考文献

[1]汪丹梅, 王静.中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文[J].中国经贸导刊, 2013 (8) .

[2]赵树青.中国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9) .

[3]傅鸿翔.国外医疗保险基金监督实践与启示[J].中国社会保障, 2013 (2) :78-79.

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综述 篇8

1顶层设计和部署

社保基金社会监督的制度化、 规范化建设,先从部分地区试点起步,取得初步成效和经验后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路径,为全面推开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作出的专项重要部署,体现了积极稳妥的推进步骤。

2012年12月28日,被称为顶层设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98号,以下简称“意见”)下发。“意见”对开展社会监督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监督的对象及内容、监督的主体、途径和形式、监督意见的反映和处理、试点的组织和要求等作了全面部署。确定在吉林、福建、河南、广东、贵州、新疆等6个省份各选择2-3个市县作为部级试点地区。 实际上,前5个省份均按最高要求各确定了3个市县,新疆确定了2个市县,第一批部级试点地区共有17个市县。“意见”同时提出,各省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条件的市县开展试点。根据这一要求,全国共有23个省份自行确定86个市县开展试点。

一年多后的2014年5月24日,标志着扩大试点范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二批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地区的通知》(人社厅发[2014]67号)下发, 确定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7个省份的19个市县为部级第二批试点地区。至此, 部级试点地区扩大到12个省份的36个市县,加上各省自行试点,全国试点地区达到30个省份122个市县。

2探索的重点和成效

试点地区深入探索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方式和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2.1注重“四支队伍”建设,打造社会监督的组织载体

社保基金社会监督有一条基本原则,即社会各方面均可根据各自掌握的信息渠道,本着自愿、平等、诚信、守法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保基金社会监督,依法享有社会监督权利,履行社会监督义务,承担社会监督责任。这里所说的“社会各方面”,包括参保人员、参保单位、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专家学者。“社会各方面”均可积极参与的原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仅有原则而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 往往会变为一般号召和要求,难以使社会各方面都参与监督。为此, 试点地区以创新思维为驱动力,探索出依靠“四支队伍”的做法,即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社会监督员队伍、专家人才库和相关服务机构的行业协会。

2.1.1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是本次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际上,自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社会保险法实施以来,许多地区已经建立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不少地区的监委会一直高效运行,但有些监委会也存在着组织化程度偏松、监督活动偏少、发挥作用偏小等问题。此番试点,旨在健全其组织,规范其运行,强化其作用,全面提升其职能。到目前,12个部级试点省份及36个试点市县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均得到加强。多数由分管社会保险的副省长、副市长任主任,监委会成员多为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保单位、参保人员代表,办公室均设在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彰显试点地区对社保基金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普遍建立了监委会章程,对监委会机构设置、职责、委员产生及退出机制、权利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从组织建设到监督行为,注重规范化管理。据介绍,试点地区的监委会均有新作为。2014年3月, 贵州省毕节市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在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巡查中,发现某县财政欠拨补助资金795万多元,监委会主任亲自带队督促整改,该县政府于当天将所欠资金全部划拨社保经办机构账户。吉林省监委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坚持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省性的大检查,成效卓然。2008-2009年,监委会组织开展了全省社保基金专项集中治理,共清理纠正违规基金1.32亿元,当期整改率达95%。 2009-2013年,共下发整改督办函36件,整改违规基金近亿元,有效维护了基金安全。像这样的事例在试点地区各级监委会中不胜枚举,凸显其权威性、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办事效率。

2.1.2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是本次试点的一个着力点。各地区的普遍做法是:首先制定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制度,以此为依据,通过推荐、资格认定、公示、颁发证书等程序产生,制定了签订协议、 组织培训、定期汇报、考核奖励等管理流程。看得出,对监督员的管理凸显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发挥作用。据介绍,社会监督员制度建立的第一年即2013年,贵州毕节市人社局收到举报案件35件,全部查实,共追回社保基金37.7万元、处罚款22.5万元。吉林省四平市社会监督员在对两定机构的监督评议中,提出意见建议200多条,已被采纳30多条,同时还发现并查处违规案件20余件,处罚金额6万余元。这些实例说明,社会监督员队伍的建立,不仅弥补了行政监督力量的不足,更彰显社会监督的群众性和有效性。

2.1.3建立社保基金社会监督专家库,是试点地区的普遍做法。设立专家库,主要目的之一是满足当地监委会组织开展监督巡查活动的人才之需。福州市为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中的专业化监管力度,选择300名医疗专家建起医疗保险医疗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在市医保中心的组织下,为制定医保政策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咨询,协助经办机构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调研和论证;审核结算医疗费用,对定点医疗机构制订的参保患者诊疗方案及医疗行为的合理性提出技术评判意见;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发生的诊疗、收费等方面的争议提出专业技术性意见。此举不仅提升了医疗保险社会监督的专业化水平,还有效促进了医保与医患之间的和谐。

2.1.4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是本次试点的创新性举措。浙江省嵊州市人社局针对定点药店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难点,于2012年指导成立 “嵊州市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行业协会”,全体会员单位与协会签订 《自律约定》,承诺自觉遵守《自律约定》规定的事项。对协会查出存在违规行为的会员单位,要求其公开陈述违规原因,并对其进行诫免谈话。对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 根据《自律约定》的规定,督促其整改或取消其会员资格。行业协会成立当年,个人账户基金支出首次实现负增长,下降19.14%,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个人账户基金支出1391万元。为此,嵊州市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全省“医保定点药店阳光监管示范点”,省政府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

“四支队伍”建设是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重大成果,成为社保基金社会监督的四大支柱。

2.2注重建章立制,提升社会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2.2.1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 鼓励群众监督。建立包括举报渠道、举报奖励、违规查处在内的监督举报机制,是试点地区的普遍做法。2013年,福州市政府出台《福州市基本医疗保险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市政府令第57号),并重申此前出台的《医保基金违规举报奖励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公布举报电话、传真、电子邮箱, 在经办机构服务大厅设立举报箱, 为公众举报提供便利渠道。当年, 收到群众举报27件,责令25家定点医疗机构限期整改,暂停16家定点机构医保服务协议,取消4家定点机构医保服务资格,挽回医保基金损失773万元。据了解,试点地区均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社会监督实现有章可循,规范化运行。

2.2.2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各地区落实人社部政务公开要求,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主动公开社保政策、法规、标准、流程和基金收支结存情况。有的地区制定了信息披露考评办法和评分细则,提升社保信息披露的强度和质量。通过多种措施,试点地区广大群众对社保基金管理运行有了更多知情权。

2.2.3建立社会监督意见处理机制,支持社会监督。试点地区把社会监督意见的处理和信息反馈作为支持、鼓励社会监督的关键环节和实际行动来抓,普遍做到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主办。毕节市人社局确定基金监督科指定专人负责收集、 记录社会监督的意见和建议,受理举报查处、转送和情况反馈。2014年4月,一位委员提出,在受理职业病工伤认定申请时,让职工提交岗位职业环境监测报告的要求不切合实际。市人社局及时采纳委员的建议,废除了这一规定的执行。实施社会监督一年来,市人社局和经办机构共收到监委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20多条,收到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14条,受理社会举报案件35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有反馈。

3完善的建议

两年多的社会监督试点揭示一个道理:社会监督是社保基金安全的可靠保证。5月19日,在昆明召开的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和安全评估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经验和成果值得认真总结、 提炼,为全面推开奠定坚实基础。

3.1规范“四支队伍”建设,做强社会监督的组织支撑

要按照制 度化 、 规范化的 要求,对监委会的组成人员、运行机制、进退机制、办事机构的实体化建设等作出统一规定;对社会监督员的招聘、使用、考核、奖励、退出等进行规范;对专家库的设置和管理提出要求,形成真正的活库和智库;对行业自律组织加大推广力度,并规范、完善其运作机制。

3.2建立健全规范、稳定的社会监督投入机制

目前,举报奖励的资金来源, 监委会、监督员开展监督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对监督员培训的经费等,均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地区间出现了有无之别。亟待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稳定的制度性安排。

3.3增强社保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敢于担当的使命感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篇9

为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投资、预算、决算等门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稽核部, 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大征缴力度, 确保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征缴

1、社会保险基金稽核部门定期不定期对企业社会保险费征缴进行稽核。

对欠缴社会保险费严重的企业进行重点稽核, 稽核内容为企业工资总额、参保人数、申报基数和实际缴纳情况。

2、社会保险稽核部门定期和不定期

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督查, 适时听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情况。同时, 劳动保障局负责定期将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情况向社会予以公开, 对征缴情况优良的单位给予表彰、媒体宣传, 对欠缴社会保险费严重的企业报有关部门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接受社会监督。

3、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由市地税部门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仍不缴纳的, 除补缴欠缴数额外, 从欠缴之日起, 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 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 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确保应收尽收。

4、社会保险基金稽核部门要及时提供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名单。

同时, 要将参保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纳入社会诚信评价体系。

二、加大扩面力度, 确保完成工伤保险扩面任务

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 是今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 其中今年新增参保人数3万人。基本上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为完成扩面任务, 实现全市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 工伤基金征缴在执行上述规定的基础上, 同时实施以下措施:

1、市劳动保障局切实发挥牵头作

用, 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建立工伤保险和劳动合同相结合的制度, 同时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严格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 将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情况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之一,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监督督促企业依法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 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2、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有关施工企业做好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

3、工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集体合同

签订、履行情况的检查和督促, 并在集体合同中明确企业保障全体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义务, 监督企业切实履行到位。

三、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监督包括基金征缴、支付、投资、预算、决算等环节。通过强化基金管理监督机制, 使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实现全面、动态、适时监控, 确保基金安全、保值、增值。

1、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

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 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 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2、劳动保障局监督部门应对基金收

入户、支出户及基金专户等社会保险基金银行帐户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督促成员单位按时上报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发放、管理运营的主要情况, 抓好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每季度向社会保障基金监督部门报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存情况。

3、劳动保障局负责对社会保险费征

收机构、社会保险金发放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基金情况的监督, 定期、不定期地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等各类社会保险基金银行账户进行监督检查。

4、地税局负责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

对缴费单位依法进行缴费登记;要及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 对未及时申报的单位进行催报催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政部门提供征缴情况。

5、财政局负责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户、支出户、财政专户的管理, 负责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的管理, 负责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的审核。要按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财政专户的管理;要及时做好与银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部门的对帐工作。

6、审计部门负责对社会保障基金征

收、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基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7、人民银行负责对社会保障基金帐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禁止社会保险基金违规投资运行。

浅析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方式 篇10

一、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特点

首先, 社会保险收缴支付量大、往来单位多。这由社会保险的法定性、强制性以及社会保险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方针决定。随着总体覆盖率的提高, 参保人数与统筹地区人口数越来越接近。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涉及面广, 包括相关的财务部门、上级经办机构、下级经办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参保单位、其他地区经办机构等, 管理及使用的资金量大, 处理的资金笔数多, 资金往来堪比金融机构。

其次, 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高风险领域。在基金流转过程中需要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理念融入其中, 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 优化基金收缴支付流程, 不断加强经办服务和基金监管制度建设, 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 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促进社会保险制度持续运行。

二、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的一般方式

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 也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参保单位和个人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提供给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参保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情况。税务机关代征社会保险费减轻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征收工作量, 但社保基金不能即时到账, 到账信息因税务机关传递数据滞后而延迟;在数据导入社保系统中常常因为税务征收信息和社保信息不一致出现错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人单位可以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协议, 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出的托收凭证划缴用人单位和为其职工代扣的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待遇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方式有现金、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网银支付, 现金、现金支票在保管、流转过程中风险较大, 很多经办机构在支付社保待遇时已不再使用现金、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需要收款单位或个人在十天有效期内填制进账单, 连同支票一并送交开户银行, 易发生退票, 也不便于参保单位或个人。网银支付是较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目前社保经办机构使用的企业网银已经历多次改版, 减少了社保基金内部和外部风险, 提高了账户和资金的安全性, 使基金的支付更加有保障。用户名、网银密码加动态口令或USBKEY密码的双因素认证方式, 按金额设置多级审核, 确保了账户和资金安全;在线进行账户对账, 无需通过纸质对账单对账, 社保能及时掌握账户交易明细和实时余额。参保人员只需要向社保部门提供相应报销材料并预留收款账号, 经业务传递至财务, 由财务通过网银支付, 所有步骤都在社保内部流转, 不需要参保人员再来回奔波。

三、社会保险费用收缴、支付信息化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方便参保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落后的收缴支付方式将被社保经办机构与银行间的紧密连接所取代。收缴支付信息化以网银为手段, 以“社银平台”为依托。社银平台是指依托信息技术, 建立社保与银行的信息联接, 实现数据在社保部门和银行间的实时交换。银行按照社保部门提供的扣缴和发放信息进行扣款和发放, 并实时返回处理结果。社银平台改变了社保部门原来被动的工作状态, 银行在这个平台上按照社保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扣款和发放, 并实时反馈处理结果。也就是说通过社银平台, 将社会保险业务系统与银行系统直连, 收缴支付数据定期发送给银行, 由银行根据接收的数据按要求代扣代发。社银平台整合了社保业务流程, 规范统一了银行的收缴和发放行为, 解决了参保人员及单位等候时间长, 大额资金取现难等一些社保经办难题。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 社银平台形成了“钱在账中走, 数据网上流”的社保基金特有运行模式, 杜绝了基金收缴和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社会保险费的收缴借助社银平台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银行、参保单位或个人签订代扣协议, 定期将应收数据发送给银行, 由银行从各参保单位 (个人) 指定账户批量划转至社保基金专户, 银行将扣费信息反馈至社保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自动完成到账处理。

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 篇11

社会保险基金无论从收支过程,还是从具体运作程序来看,都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以说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是一个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式的实时的连续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怀化市采取了几点防范措施。

一、建立风控流程

在认真梳理各项业务工作基础上,进行基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流程的再造与重塑。统一规范和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明确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标准、职责、基本规范和防范措施,确定不同类型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程序和办法,把基金监管关口前移,加强了基金源头监管和过程监管。

二、开展风险评估

按照湖南省厅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统计工作要求,怀化市制定和完善了加强社保基金日常监管32项指标体系,明确规定了32项指标的核算内容、范围和标准,规定了指标数据的报送方式和时限,为开展风险评估分析,进行基金风险预测、预警、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为及时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情况和安全状况,制定了《怀化市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各二级经办机构和县(市、区)对辖区内基金安全运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撰写基金安全运行风险评估报告,确认风险指数和安全系数,进行基金安全预警预测。风险评估报告要求重点分析当期缴费基数、平均工资、缴费人数、缴费率、征缴额、支出额、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要求有明确的风险分析和情况说明,尤其要认真分析当期收不抵支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堵塞、弥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指导、帮助经办机构做好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三、确岗限权

怀化市按照经办机构不同的内控要求,科学设置岗位,合理调整确定经办岗位权限和职能,严格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严格人员配备和定期轮岗交流,通过确岗限权,增强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施行行政问责

怀化市印发了《怀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施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每年年初与所辖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签订基金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明确监督检查内容和责任。还进一步加大重点监督项目的细化、量化力度,把基金合规运作和基金安全完整两项重点监督指标纳入行政绩效考核范围,细化为四大块十一项具体指标,明确检查标准和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同时下发了《怀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列出了社会保险基金违规使用18种情形和行为,规定对因监督不力或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使基金安全管理责任层层分解和落实,做到横向覆盖五大险种,纵向延伸到基金征收、支付和结余全过程,确保基金合规运行率和安全完整率100%目标任务实现。

五、推进电子化监管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社保基金监管立法严重滞后,监督系统的权责安排过于笼统。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虽然我国在2010年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但是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健全,无法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也没有从国家层面对社保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作出统一的制度性安排。这就造成了社保基金在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于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从机构从属性上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一般都会设立在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社保基金监管权责不分,这往往导致行政权缺乏制约,出现左手管右手的情况。政府既是社会保险制度和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社会保险制度和规则的执行者,政府承揽了社会保险的一切管理事务,社会保险体制运行的一切后果也完全由国家承担,如果出现管理问题,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从总体上看,在中央、地方政府的各个层次上,还没有普遍建立起社会保障的社会监督机构,已有的社会监督机构所能发挥的监督功能十分薄弱,形同虚设”。由于政府监管的局限性,例如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公共管理的高成本等原因,往往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

(二)过分偏好和倚重行政监督,专门监督机制欠缺。

从具体制度安排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过分偏重行政监督。在外部监督机制中,无法将公民的监督、社会的监督更加充分有效地融入到监督体系之中。而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内部监督机制,我国现行制度中存在着政监不分的弊端。尽管有关社会保险的几乎所有法律法规都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设计背景和逻辑基础的,但由于制度惯性的原因,这些规定中均存在明显的计划体制烙印。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安排上过度注重行政监督。过分倚重行政监管力量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重要缺陷。行政监督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关键,但过分倚重行政监督显然是不行的。与此同时,从基金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的制度上来看,缺乏必要的监督程序以及监督实施措施,导致了监督过程中随机性和随意性的增大,基金被挪用、贪污案件频发。各个监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监管方面出现条块分割,使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很难在具体监管工作充分落实到位,从而可能导致出现行政监管的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在2011年财政部对河北等10个省区的社保基金金所实施的绩效考评中,显示河北省社保基金运作的整个过程缺乏媒体的监督,而且对于绩效考评的信息也没有公开,这些都反映出河北省基金监管机构能力的有限性。

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

(一)构建适合河北省情况的社保基金监管模式。

河北省现在所要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其背景既不同于西部省份落后的经济环境,也不同于东部沿海省份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所以在建立社保基金监管模式时不可照搬其他省份的式,而应该立足河北省自身情况。河北省是中部崛起的省份之一,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轨时期。一方面市场失灵的现象大量出现,监管力度势必要加强;另一方面河北省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市场主体还不够成熟,政府中管理经济的结构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与监管社保基金的要求之间还有差距,这就决定了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一是防范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对生活保障的需求;二是满足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体制转型等方面的需求。

(二)进一步完善河北省社保基金法规。

努力改善执法环境,加快社会保险工作的立法。推动扩面征缴工作顺利开展。针对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实际情况,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包括所有险种在内的举报奖励制度。为切实规范全省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有必要加快社会保险工作的立法步伐,健全社保基金监管法制体系。规范基金征收、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明确法律责任,确立监管主体,设定处罚权,增强执法效率。以对社保基金实施有效监管,确保基金监管朝着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发展。

(三)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制度。

对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基金征缴、支出、结余和管理运营的各环节建立监督制度。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做好社保基金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依法加强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情况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协调作用,使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按照各自职责各显其能而又协调统一,整合监管资源,形成健全完善、功能强大、监管有力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分析和评估两大监督指标体系,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确立量化标准。建立和完善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基金风险评估和社会保障反欺诈四大工作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四)选择适合河北情况的基金投资营运方式。

上一篇:微博下一篇:医院对口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