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口帮扶

2024-07-11

医院对口帮扶(共9篇)

医院对口帮扶 篇1

从2013年开始尝试帮扶海南省某县级市人民医院,通过1年帮扶,在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重点介绍在2013年对海南省某县级市人民医院帮扶期间的具体做法及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

1 现状及问题

1.1 医院存在的医院管理问题

该医院管理欠规范:缺乏合理的组织构架及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无绩效考核机制、团队执行不力;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欠缺、缺乏主动诊治病人的积极性等。

1.2 医院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

该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质量标准未严格落实,护士分层次在职培训落实不到位。

2 统计方法

以护理工作各项指标为例,分析该人民医院帮扶第一年前后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实施方式与内容

3.1 主要帮扶形式

重医一院在海南省某县级市人民医院进行医院管理及技术帮扶,向该医院派驻高级职称教授挂职业务副院长及护理部副主任,以等级医院创建为契机,帮助该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把医院管理、护理质量等作为帮扶重点,重点承担5个临床医技科室帮扶任务。以点带面,多种形式、多层次地为该人民医院培养医务人员,以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等整体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院级规章制度

挂职副院长及护理部副主任协助该医院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委员会,建立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科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紧急替代等规章制度及方案措施;制定各级医务人员岗位职责、临床护理质量标准与管理手册、护理工作流程及危重症临床护理实用手册;建立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修订护理部“十二五”规划;组织护理相关制度、标准、关键流程培训等。理清了医疗护理管理工作思路,明确了管理方向。

3.3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订护理病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整体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等专项质量标准。建立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院感控制、护理安全专项、科研教学及护理操作等专项质控小组。病区质控员每天检查质量、每周组内小结、每月科室召开质控会、护理部每月质量督查追踪,并将督查情况以幻灯片形式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形成质量追溯机制,运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4 建立护士长培训考核机制

针对护士长由院领导任命,未经考核、竞岗,无系统培训规划,护士长护理管理理论及实践知识缺乏等现象,制定护士长管理理论及实践知识培训计划,定期对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理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查房示范、护理查房实践等培训与考核,成绩与绩效、晋升等直接挂钩,旨在快速提升护士长临床护理管理能力,运用科学的护理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3.5 制订分层次护士培训计划

针对1-2年、3-5年、5年以上不同层次的护士,制订全院护士分层次培训及考核计划。护理部每月举办全院性理论授课1次,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士、专科医生授课,护理培训部每季度组织1次理论及操作考核,计入总成绩。科内通过每月1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查房、夜查房、周末查房,每日晨交班提问,床旁查房、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每周小讲课等方式培训,并鼓励护士参加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学习,获取学分,年终各层级护士必须修满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3.6 开展护理专业技术培训

协助该人民医院建立护理培训部,由2位资深护士长专职负责培训部工作,购买医学训练模型,根据护理部培训计划及各专科特点抽调骨干护士作为辅助师资力量,协助操作培训。重点培训CPR、呼吸球囊、除颤仪、抢救技能、仪器使用及医护配合等。

4 帮扶成效

4.1 规范医院管理,完善学科设置

通过1年共同努力,建立了完善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体系,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级岗位职责,加强了环节及终末质量考核。成立了医教部、科教部等职能部门,完善了急诊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科、信息科等科室功能。

4.2 护士抢救技能等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经对口支援1年后该医院护士抢救技能等业务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7月该医院CPR、呼吸球囊、除颤仪合格率分别为80%、80%和95.3%,2014年6月CPR、呼吸球囊、除颤仪合格率分别为91%、88%和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经对口支援1年后该医院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详见表1。

4.4 技术帮扶填补医院空白

自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派出医院团队及专家12批次47人次,指导“二甲”评审、三级医院创建、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业务及技术工作。开展等级医院创建指导13次,学科建设指导17次,院/科级学术讲座27次,教学、医疗、护理等查房40次,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和手术指导18次,专项技术帮扶指导4次,专家门诊20次,扎实推进了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工作。同时,遵循“免费”、“随时”原则,接收该院各管理、业务科室14批66人次到院本部短期、多次学习和培训。

重医一院专家一对一帮扶,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消化内科教授所做手术“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神经外科教授所做手术“急性硬脑膜下、纵裂下血肿清除术”等均是该院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填补了医疗技术空白。

4.5 护理新技术赋予服务新内涵

帮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护师驻扎该院妇产科1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助产士门诊、孕妇学校、好妈妈课堂、优质护理服务等护理技术项目,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尤其是专家对待患者耐心细致的态度、专业娴熟的护理技巧感动着妇产科护士,激励着全院护士,改善了护士服务态度,使护士能遵循“五心”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地提升护理工作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信誉度。

5 讨论

5.1 明确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以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1]为依据,严格落实第五章《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第三章《患者安全》质量安全评价标准,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等核心条款必须达到A等,其余基本条款C等达80%、B等至少达到50%,以此为目标,督导帮扶对象按该目标、有计划进行推进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2]。

5.2 多方努力提高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

要改进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使该人民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整体提高,需克服多方面困难,解决以下问题:如护士长岗位应有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要求,以自愿申请、经人事部门面试、科室竞岗等程序,由院办公会讨论决定后任命,试用期1年为限,考核合格留用;应由护理部制定护士长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管理理论及实践知识系列培训计划,定期对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理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查房示范、护理查房实践等培训与考核,成绩与绩效、晋升等直接挂钩,旨在快速提升护士长临床护理管理能力,运用科学的护理知识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医院定期让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管理,不定期到国内外参观学习护理管理先进经验。培养护士长护理管理工作方式、对在职护士培训方式、教学方法、规范的技术操作,积极的思维方式、患者安全意识和医患关系的处理技巧,最终达到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全面提高,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摘要:护理管理与质量改进是促进医院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针对县级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质量标准未严格落实以及护士分层次在职培训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对海南省某县级市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作者对该县级市人民医院帮扶期间的具体做法,以及1年的护理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分析认为:对口帮扶县级医院能有效改进与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及全面质量。

关键词:医院对口帮扶,帮扶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S].卫医管发[2011]33号,26-35、163-179.

[2]赵庆华,肖明朝,任国胜,等.新一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践与体会[J].护理学杂志,2013,28(1 9):6-7.

医院对口帮扶 篇2

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其驻点村办好事、实事,通过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获得了明显成效,乡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明显进步,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的物资文化生活水平明显进步,人均收进也由2002年的1212元增长为2005年的2096元,增幅达45。现总结汇报以下:

一、领导重视,全院职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我院成立了三岔河村扶贫工作队,由副院长**挂帅,主抓扶贫工作。医院领导和部份职工屡次牺牲休息时间深进到该村进行调研,摸清贫困状态,分析贫困缘由,明确扶贫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把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步群众素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

治穷先治愚,要想富必须要有人材,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而该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和村委会挤在一起,课桌椅大多数歪倾斜斜,岌岌可危,黑板也班驳不堪。针对这类情况,我院为该小学添置了60套崭新的标准课桌椅,配备标准电脑室一间,还帮助该村小学硬化了学校操场,让孩子们完全离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了该村文化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同时我院还协助该村聘请技术职员和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村民集中培训6期,256户,1022人次,使该村基本上到达户平一个科技明白人。进步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增加了致富本领,增强自我致富发展的能力,为全村整体脱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蓄发展后劲,加快全村脱贫步伐。

该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乡村事业发展缓慢,要完全实现脱贫,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这些条件。为此,我院积极帮助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蓄发展后劲,增进脱贫致富。帮扶该村之时,亦是我院住院大楼建设关键时期,资金严重不足,但我们没有由于本身的困难而放弃,在医院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帮助该村狠抓了以下建设:一是交通建设: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闭塞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我院全体职工主动捐款1万元为该村修建富民路,在各方努力下,该村修通了全长10千米的阎王碥等四个组的组级公路,完全解决了该村85户及至周边村组100余人行路难题目。

二是水利建设:

1、渠网配套:投资7万元余元新修原三岔河境内近4千米的引水渠,解决了210余亩水田浇灌的困难,实现了人平0.5亩旱涝保收当家田。同时还在龙洞沟里建小型水库一座,容水量4万立方,保证了天旱期的浇灌水源。

2、治理河道:拦河扎档6处,水泥浆砌加固河堤5处,160多米。既保护了基本水田,又保护了近1千米的以堤代路工程。

对口支援也要创新帮扶思路 篇3

关键词 对口支援 创新思路 帮扶

挂职锻炼与“鲇鱼效应”

一个单位或部门,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彼此太熟悉就容易产生惰性,削弱组织的活力。如果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好动”的“鲇鱼”,以此打破昔日的平衡,使原来的管理团队产生危机感,不仅可以激活整个团队,还能有效地解决卫生院原有职工能力不足的缺陷,这就是“鲇鱼效应”[1]。借用这一现代管理理念,我们尝试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对口支援工作,从我院选派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挂职院长助理或业务副院长,直接参与卫生院的管理。

具体做法:①建立激励机制,把“挂职锻炼”与培养后备干部联系起来。②采取自荐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从人员素质上给予保证。③通过县(区)卫生局下文任命的方式,从组织上给予保证。挂职锻炼人员每批2~3人,每半年轮换1次,中间不撤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经验是对挂职锻炼人员除了要有精神、物质奖励外,还要采取行政推动的办法,也就是运用行政手段,加强挂职锻炼的力度和刚性,这是挂职锻炼成败的关键所在。

通过改变做法,使受援单位管理逐步规范化,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形象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

取长补短与“木桶原理”

在第二周期的对口支援中,我们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即帮扶过程中卫生院运转正常,但当人员撤离后,由于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实质上的提升而导致卫生院服务水平下滑。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作了认真的反思,在思维方式上再次创新。

“木桶理论”[3]提示我们,支援单位应当努力找出构成乡镇卫生院这一“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这块最短的“木板”决定了卫生院的发展前途和未来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因此,怎么确定那一块是最短的“木板”,怎样才能使那块最短的“木板”变高,己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是严重制约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如果不补齐这块“短板”,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除开展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举办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班,推广适宜技术和下乡义诊外,还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挂职锻炼人员作为具有标杆作用的“长板”人才,与卫生院“短板”职工组成“一帮一”或“一帮二”学习对子,带动卫生院的“短板”职工进行提升。②帮助卫生院院长转变观念,学会放弃眼前的一些利益,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仍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到我院进修学习。③根据“木桶原理”,职工培训的对象应全员化。我们着重抓了卫生院院长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学到了处理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

在第三周期的对口支援中,由于我们抓住了关键环节,使帮扶的乔贤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服务和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快的提高。

只有建设一支“不走的医疗队”[2],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问题,这也是衡量对口支援有效与否的最重要标志。

项目管理与系统思考

要使对口支援项目获得成功,其关键的因素和做法是:①计划对于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必要的:在对口支援开始以前,支援单位的领导要带领团队到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实事求是地规定任务和要求,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②一个项目必须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一个期望的结果,此目标必须在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之间达成一致,并且目标的实现受工作范围、成本、进度计划以及受援单位满意等因素的制约。如在第三周期的对口支援中,我们与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就达成了在2年内争创一级医院标准的目标。③把受援单位作为一个合作伙伴,通过受援单位在项目整个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来获得成功。④要使受援单位满意,就要同受援单位随时沟通,使受援单位知晓项目进度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需要改变期望。⑤项目一旦开始,就要监控项目进程,以确保一切活动都按计划进行。⑥在实际项目进程中需要一直关注的其实都是细节。所谓项目管理,就是如何管理好项目进程中大量琐碎细节问题。⑦项目结束以后,应该从受援单位那儿获取反馈,以查明受援单位的满意度;同样,也应从支援单位那儿获取反馈,以便得到未来项目绩效改善方面的建议。

结 语

对口支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项目工程,必须建立创新机制,树立创新意识,拓宽创新思路,提高创新效果。采取挂职锻炼的模式,引入好动的“鲇鱼”,一方面可以调动原有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利用支援单位的卫生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找出并补齐制约卫生院发展的“短板”,这是对口支援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借助于项目管理技术,就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我们的帮扶目标,从而真正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起一所医院,培训一批人才,造福一方百姓”。

参考文献

1 (美)劳伦斯·彼得,等,著.金科玉律.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07-216.

2 程广德.送医下乡的激活与久恒.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0.

医院对口帮扶 篇4

1 帮扶基层医院的5种模式及成效

1.1 跨级共建模式:共建乡镇卫生院

1.1.1 帮扶方式。

重庆市城乡差距大, 农村人口多, 二元结构突出, 医疗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乡镇卫生院人力配置低于重庆平均水平, 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较大。2006年, 我院组织专家到贫困县进行医疗巡回帮扶, 并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达成协议, 派遣医务人员到卫生院进行医疗帮扶。2007年, 我院在重庆率先分别与3个县卫生行政部门共建卫生院。至2012年底, 我院共选派了318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或研究生, 分赴5个乡镇卫生院, 进行每批1个月的医疗帮扶活动。帮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下派医务人员开展“传、帮、带”工作。 (2) 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学习辅导和专题讲座, 如配合武隆县原卫生局, 针对防范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疾病方面的隐患, 在全县开展“降消”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专题培训;开办执业医师考前培训, 通过培训, 武隆县执业医师通过率一年内增加15%。 (3) 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人员进修, 开展技术培训或管理培训。 (4) 捐赠药品和设备。

1.1.2 帮扶成效。

医务人员素质提高:通过“传、帮、带”, 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服务意识得到了改善;规范了各种医疗行为。卫生院经营状况改善:提高了闲置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如仙女山镇卫生院门诊量一年内增加了50%。社会认可:我院率先探索三级医院共建乡镇卫生院, 为重庆统筹城乡医疗发展, 探索了新模式。同时, 群众对卫生院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

1.2 指令性普通模式:组织参加“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支农支医支教”

1.2.1 帮扶方式。

2005年, 原卫生部为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逐步改善农民医疗保障条件,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下发了《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后, 我院积极主动响应。除了采取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方式以外, 还有以下几种帮扶方式: (1) 帮助打造重点专科。如连续派出骨科和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或博士, 帮助巫山县人民医院打造院骨科和泌尿外科。 (2) 选派技术骨干, 帮助开展临床新技术, 填补基层医院空白。 (3) 开展医疗法规及医院管理培训。如举行“医院管理高峰论坛”, 开展“医患矛盾的预防和应对”等专题讲座和案例讨论。 (4) 参与和指导危急重症抢救。被援医院多为县医院, 承担着当地的重要危急重症抢救任务, 我院有针对性地派出急救专家指导开展危急重症抢救工作。

1.2.2帮扶成效。

将“三支行动”落到实处, 输送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 受援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 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1.3 集团化建设模式:托管县级医院

1.3.1 帮扶方式。

2011年3月开始, 我院先后对6家基层医院 (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 进行了托管。目前, 我院除院本部外, 共拥有9个分院, 成立了重医一院医院集团, 为探索医院集团化建设的管理模式、组建方式, 寻求多元化办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1]。特别是托管重庆大足区人民医院, 进行了多元化办医大胆试点, 取得了明显成效, 获得了原卫生部的肯定。 (1) 与当地政府“联姻”, 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我院与托管医院及其所属当地政府签署托管协议, 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由我院全面负责托管医院的管理、医疗、教学及科研等软件建设, 由区政府负责托管医院的设备、基建等硬件建设, 托管医院的资产所有权仍归当地政府所有。 (2) “无缝式”链接, 帮扶到点到位。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实行“无缝”对口衔接:托管医院所有科主任、护士长不定期到我院进行管理及技术培训;我院以全面规范指导和按需帮扶相结合, 各科室专家定期和不定期赴托管医院进行全面指导、培训, 帮助强化管理、技术, 进行人才培训, 指导科室建设等。还针对托管医院的科研“软肋”, 对口科室选派科研经验丰富的医师, 对其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进行全面指导。 (3) 缩小时空距离, “全天候”帮扶。我院推出了远程医学活动, 指导、帮助托管医院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托管医院不能解决或通过远程会诊也不能处理的疑难杂症, 需要请专家前去会诊、手术, 我院的专家随叫随到, 或将患者及时送至我院诊治, 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1.3.2 帮扶成效。

托管医院的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学科建设不断增强,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例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手术量同比增长20%以上, 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帮助大足区人民医院建设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各4个;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实现了区医院高水平科研项目零的突破;同时获批市级科研项目6项, 获得市科技成果奖2项。同时, 也促进了我院的发展, 2012年我院本部及3个直属分院年门诊总量达230.51万人次, 年出院9.75万人次, 同比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托管”帮扶, 极大调动了支援双方的积极性, 实现了对口支援的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和协调发展, 也促进了城乡、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动。

1.4 指导协作模式:援建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10年

1.4.1 合作方式。

我院自2000年—2010年, 共派出专家60余人次, 援建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与其他模式不同之处在于: (1) 建立“指导医院”关系。2000年, 我院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书及技术合作补充备忘录, 开始了两院的技术合作之旅。随后, 重庆市卫生局挂牌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指导医院”, 双方签订了建立指导医院协议。 (2) 专家不是常年派驻, 而是利用每年暑假, 派专家团队前往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进行短期集中帮扶。

1.4.2 主要成效。

10年里, 两院从浅层次的交流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帮扶和合作。同时, 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自身努力下, 该院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整体水平在新疆兵团各师医院居于前列, 成为戈壁滩上造福当地百姓的一片“绿洲”。 (2) 增强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 门诊量和出院人数都有明显增长。 (3) 帮助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7项, 填补了介入技术等技术空白。 (4) 促进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发展, 其神经内科、骨科成为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的重点学科, 急危重症学科、心内科、普外科等科室成为了医院的重点建设和发展学科。 (5) 先后输入了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和“5S”管理方法。 (6) 接收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领导及各类人员60多人次到我院学习交流;培训该院医务人员近万人次。 (7) 增进了民族同胞情谊。

1.5 专项帮扶模式:主动帮扶区县医院创建三甲医院

2 0 1 0年5月,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三级甲等医院的指导意见》提出, 5年内全市新增一批三甲医院, 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促进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创建三甲医院, 硬件设施容易达标, 但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等软件的提升是难点。我院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整体对接、长期定点,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目标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开创了新的帮扶途径和帮扶模式。率先在重庆市专门成立了“区县创等级医院指导专家委员会”和“区县创等级医院指导办公室”, 展开人员培训及基本情况摸底, 针对短缺技术及质量短板, 通过“请上来, 走下去”方式, 举办专题培训、专项技术学习班、现场指导评价、进修专项技术实践等, 专门帮扶本市23家区县医院提升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了龙头三甲医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 已有两家医院顺利完成了三甲医院评审。

2 对5种帮扶模式的分析比较

在走访被援和受援双方管理层和专家, 随机采访当地就诊患者, 并对帮扶前后受援方的医疗指标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对5种帮扶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见表1。

3 对当前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的政策建议

帮扶基层医院的根本目的, 是确实提高基层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让基层医院能够取信于民, 实现分级医疗, 双向转诊, 患者合理分流, 实现“大病进大医院, 小病进小医院”, 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 帮扶基层医疗工作经过多年实践, 有必要不断总结, 确保帮扶有实效, 不流于形式。

3.1 应基于受援医院定位开展帮扶工作

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县级医院等的功能定位、目标要求和服务内容 (包括规模、结构、人员配置、软硬件设施标准) , 结合定位目标找出差距和问题, 再明确帮扶的重点。我院在共建卫生院的实践中发现, 在不同的卫生院采取相同的援建方式, 却收到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每个卫生院现状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其技术力量相对较好的, 医生接诊积极性较高, 对下派年轻的执业医师和研究生需求不强烈, 就需要主治医师以上专家帮助建立正规三级查房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病历书写制度等;技术力量差的, 对支援医师就十分欢迎, 共建成效更为显著。因此, 要按照国家对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要求, 尽快精准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定位, 使帮扶工作有的放矢。

3.2 建立能严格执行的保障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是保证帮扶持续有效的重要因素

我院将帮扶工作纳入医院年计划和目标管理, 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考核, 将帮扶工作与科室、个人利益挂钩。对拒绝接受下派任务的医务人员, 个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优, 职称晋升一票否决。派出医师待遇原工资、津贴不变, 院方每月增发津贴600元。下派医师按月填报《工作考核表》, 客观如实填报当月业务开展情况, 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3.3 建立互利双赢的利益补偿协调和互信机制是调动双方积极性的动力保障

分析5种帮扶模式, 利益相关程度越高的, 帮扶效果越明显。特别是集团化模式, 双方是联合体, 利益直接相关, 帮扶效果最为明显;而指令性的帮扶模式, 双方都为完成任务不是真正的你情我愿, 甚至经济利益存在对立性, 双方缺乏互信机制[2,3,4], 帮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 在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中, 应坚持互利双赢原则。互利双赢的原则, 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 有利于调动支援方与受援方的积极性, 促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城市医院可以到受援地区举办分院、连锁医院等, 与受援医院组成跨地区医院联合体, 以资本、技术为纽带, 形成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长期支援合作关系等[4]。另外, 由于各医院绩效分配机制不尽相同, 离院执行支援任务的人员, 实际收入有所减少。有的远离家庭, 还要增加生活开支。派出支援人员的医院, 要注重经济利益的补偿协调, 在培育支援人员积极奉献精神的同时, 一方面要照顾好他们的家庭生活, 解除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利益补偿, 使其在经济上减少损失。

3.4 跨区域、跨级别帮扶模式有可行之处, 但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原卫生部已颁布《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 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的职责、规范和标准, 使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初步形成了一种制度。未来数年, 城市、军队、国企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5]。因此,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 如制定跨区域支援管理办法、医保报销制度、双向转诊的规范等。

参考文献

[1]张立斌, 罗勇, 任国胜, 等.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医院, 2012, 16 (2) :32-35.

[2]李萍, 李勃.上海市浦东新区双向转诊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6) :1022.

[3]卢杨, 张鹭鹭, 欧崇阳, 等.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1) :939.

[4]李肖肖, 杜雪平.我国双向转诊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10) :1731.

医院对口帮扶 篇5

(第二十六期)

**乡卫生院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送医下乡暖民心 访贫问苦显真情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对口帮扶要求,2017年10月18日,县民族中医院选择专业技术强、临 1

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7人组成义诊工作队,来到我乡开展“献爱心送医、送药、送健康”对口帮扶活动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利用场天集中在卫生院进行义诊2017年10月18日下午义诊工作队冒雨进入深度贫困村——***村开展义诊活动,针对个别行动不便或精准扶贫患者,医护人员还专程上门义诊。在整个义诊过程中,医务人员为老人量血压,为他们检查身体状况并详细询问病情,耐心细致的为其分析病因,讲解卫生保健知识、注意事项、饮食安

全、合理用药等卫生常识,认真解答患者们关于常见病、多

发病的预防诊治及预后等疑难问题。在那些义诊现场我们会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咨询台经常里三层外三层地被群众围个水泄不通,问诊、检查、诊断、宣教、测血压等义诊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义诊医疗队的内科专家们一边认真地给群众检查身体,一边耐心地解答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并按照不同病情提出治疗建议,发放免费治疗药品,同时也接受群众咨询,向群众宣传各种防病健康知识。

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 篇6

广东省统计局综合处分析称,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区域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两地间相对差距与总量差距同时缩小的拐点还没出现,发展不均衡问题仍十分突出。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亦指出,加快粤东西北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粤东西北不发展起来,广东全省发展将不全面、不协调;因此,粤东西北应奋起直追,以免影响全省的发展大局。

当然,后进需要先进带动。近年来,针对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广东作出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的部署。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要建立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的工作机制。

2013年11月,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关系进行重大调整,明确由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清远市,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汕尾市,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市,佛山市对口帮扶云浮市,东莞市对口帮扶韶关市,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市。同时,帮扶市所辖县(区)与被帮扶市所辖县(区)相应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优先安排帮扶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有省级产业园的县(区)。

对口帮扶之广东经验

其实,广东开展对口帮扶不只是近年来的事,在过去已有相关政策。2002年10月,《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市与山区市县对口帮扶实施意见》出台。内文提到,珠三角地区要坚持讲大局、讲政治的原则,把帮扶山区加快经济发展为己任;山区市县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依靠自身的努力,发挥内因的作用,加快发展进程。

而当年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康。帮扶的市要协调确保财政每年无偿支持每个对口山区县500万元,并按5%逐年递增。另外,帮扶的市还要组织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开展结对帮扶,并开展劳务输出合作、社会帮扶、经贸合作等。可见,在当时的战略中,珠三角与被帮扶地区的关系相对独立,珠三角主要负责资源、人才等输出,而帮扶地区需要接受资源后“自力更生”。

2006年6月,广东对口帮扶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提出,珠三角与广东山区对口帮扶形成联合发展格局。实践表明,除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外,经贸合作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市对口帮扶6个山区市实现双赢的最有效形式。广东对口帮扶在多年实践后总结经验,更着眼于被帮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之后,广东省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双到”、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等一系列专项部署。

2012年底,胡春华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的他在对口帮扶方面颇有经验。以内蒙古为例,1996年以来,北京市开始对口帮扶内蒙古。近年京蒙两地签署协议,开展全方位区域合作,并启动新一轮京蒙对口帮扶。当时胡春华多次提到,对口帮扶对落后区域的重要意义。

出任广东省委书记不久的胡春华曾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感叹,广东的发展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粤东西北的发展。他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珠三角地区发展起来了,但同时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粤东西北地区12个市人均生产总值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因此,2013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给粤东西北12市立下了“军令状”:在2020年前,各市人均生产总值都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随后,广东省召开全省调整加强对口帮扶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调整加强全省对口帮扶工作,明确由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帮扶双方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拿出援藏、援疆的劲头,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达不到帮扶目标,对口帮扶市就不能脱钩。

新一轮对口帮扶:人到、责任到!

“我建议,大家拿起这杯茶,喝完就出发!”2013年12月18日,广东佛山、云浮两地市委市政府在佛山市机关小礼堂召开对口帮扶云浮联席会议。会议结束时,时任佛山市委书记的李贻伟端起手中茶杯,以茶代酒为大家饯行。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佛山市担负起全面系统帮扶云浮市的任务。时任佛山市长,现任佛山市委书记的刘悦伦认为这次和过去帮扶不同的是:以前主要以当地政府为主,佛山给点钱给点人,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这一次,是两地共同建设开发,双方绑在了一起。

2014年7月初,佛山市副市长许国任佛山市委常委,并挂任云浮市委常委、副市长,成为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名总指挥中的一员。除广深两个副省级城市外,对口帮扶总指挥同时在两市任市委常委,同时挂任被帮扶市的副市长,与以往相比明显“升级”。总指挥们多数有过对口援助或协调岗位工作经历,平均年龄48岁,最年轻者42岁。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分析,总指挥兼任两市的市委常委能更有发言权、决策权。而且,对口帮扶派遣人员的挂任有助于将先进地区的经验、知识带到粤东西北地区,使当地政府更加解放思想,拥有先进的理念。此外,这不是短时间的,而是可持续性的。这一批帮扶的人走后,另外一批帮扶的人接任传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表示,这次根据新形势下促进粤东西北加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强化对口帮扶,着眼于集中力量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结对帮扶机制和目标任务,加快粤东西北发展工作思路的深化。他强调,既要全面对口帮扶,也要重点帮扶发展,关键要使被帮扶方增强发展能力,真正发展起来。另外,还要落实双方责任。对口帮扶双方的党政“一把手”要担负主要责任,切实加强对对口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

因此,珠三角各市主要领导“十分上心”总指挥们的工作。在2014年3月举办的“新广州·新商机”推介会上,广州市长陈建华就站在梅州宣传展板前卖力“吆喝”,“世界已探明重稀土储量70%在中国,中国的稀土尤其是重稀土70%在粤东。这个项目是省国资委与梅州合作的,希望以后对稀土深加工后,一块钱稀土的最终产品能达到1000元。”开幕式结束后,一位外宾大步流星地走上主席台,问怎样联系梅州项目的负责人,陈建华赶紧凑上前说:“赶快联系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总指挥晏拥军!”

两大创新“点亮”成绩单

2013年11月,广东新一轮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部署正式实行。2014年末,正好部署实施一周年。这一年,珠三角帮扶粤东西北拿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据统计,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双方在一年内建立起党政联席会议机制,377名帮扶干部从珠三角到对口指挥部,43亿元帮扶资金注入粤东西北,共999个计划投资总额达4700亿元的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8个被帮扶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059亿元,同比增长9.7%,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853亿元,同比增长23.1%,高出全省14.7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9亿元,同比增长17.3%。

数据固然漂亮,但同时也要看实事。其中,产业园区的管理创新与县对县、镇对镇对接帮扶都是重要亮点。

在关于粤东西北发展的《决定》中,“促进园区扩能增效”是一大关键词。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园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引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特色资源项目。根据对口帮扶的规定,每组对口帮扶市合作共建1个产业园区。8个园区均注册成立了投资开发公司并投入运作。由帮扶市市属国企选派经验丰富的团队,会同被帮扶市派出人员进行管理运营。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招商引资,还能充分发挥珠三角先进市场理念的优势。

截至2014年9月底,8个合作共建示范产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96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70%,占全省40个省级产业园的26.4%;工业增加值347亿元,同比增长35.5%,占全省省级产业园的36.1%。

另一个亮点则是县对县镇对镇“一对一”帮扶。除了市级层面的对口帮扶外,珠三角6个帮扶市还安排了下属经济实力靠前的48个县(区、镇)与粤东西北8个被帮扶市下属58个县(区、镇)结成58对帮扶关系。这让各地能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地安排特色相近、产业互补的县开展结对帮扶。如中山潮州22个专业镇的产业互补强,它们通过双向互选结成帮扶关系;如珠海横琴新区与阳江海陵岛、高栏港经济区、高新区滨海旅游、高新区临港的经济特色相近,它们通过结对帮扶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粤东西北帮扶可资源共享

过去珠三角也有帮扶粤东西北的经验,但这次新一轮的对口帮扶与过去还是有明显不同。经过一年的探索,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除了金钱上的扶持,珠三角在制度上的帮扶也相当重要。

“与过去相比,帮扶和被帮扶城市更加紧密地合作。现在除了金钱的支助外,更加着重于制度上的建设,例如先进的城市帮助粤东西北城市做规划、领导干部到当地挂职、帮扶人员牵头招商引资等。而且,现在的帮扶更注重项目管理。项目引进到粤东西北后,珠三角还会有后续的帮助,营造良好的项目环境,让其可持续发展。”林江说。

当被问起如何评价一年的成绩时,林江表示,虽然一年的时间看成绩还不明显,但粤东西北确实发生了大的变化。“例如说,韶关、云浮的领导干部现在都更注重学习和寻求专家帮助。最近,云浮邀请一些经济学家到当地进行调研,并和市领导进行对话,这些方式过去都是比较少的。这与新一轮对口帮扶有关,珠三角在观念更新、在人才引进、在软环境建造方面都帮助到粤东西北地区。”

另外,林江注意到帮扶中融资方式的改变。“省委、省政府都很注重融资,而不只是靠省财政、市财政去托住。所以,现在鼓励珠三角富裕城市的一些社会资金进入粤东西北建设高速公路、桥梁等。甚至还有一些环保事业,例如垃圾处理等项目。上述变化都是可喜的。”

医院对口帮扶 篇7

一、简况

和平位于县境东北部, 哀牢山南麓者干河两岸。东北至东南与玉溪市新平县的戛洒镇、平掌乡接界, 西南与墨江的团田乡毗邻, 西北与镇沅县者东镇相连, 是“两市三县”的结合部, 经云南人民政府批准于2013年5月28日正式举行了撤乡设镇挂牌仪式, 和平由乡变成了镇。全境东西长19.5公里, 南北距18.8公里, 总面积217.3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760米, 距镇沅县城74公里, 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全镇辖5个村委会, 2012年末, 全镇有3351户11964人, 其中农业人口2497户10560人, 占全镇总人口88.2%。境内居住有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回族、阿昌族等10余种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1342户8522人, 占总人口的71%, 其中苦聪人864户2888人, 占总人口的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5773亩 (其中:有地面积20823亩, 有田面积4948亩) , 林地97300亩, 山地20400亩, 人均有耕地面积2.16亩。土壤共分15个亚类, 29属, 30多个土种。山区适宜发展核桃、茶叶、烤烟、中药材等作物, 坝区适宜发展甘蔗、木薯、柑橘、板栗、西瓜、辣椒等作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和杂粮。

二、真情的回顾

199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 我行的帮扶面由镇沅县收缩为重点帮扶和平乡, 十七年来我行领导班子, 面对和平“十难”既:粮食不足充饥难, 自然恶劣增收难, 居住分散政策宣传难, 人畜混居习惯改变难, 村无学校读书难, 整体贫穷脱贫难, 信息不灵科扶难, 经济不活购物难, 条件艰苦干部安心难, 刀耕火种推科学种植难的现状。行领导把解决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当突破口, 由一把手亲自抓, 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对口帮扶领导小组, 全行上下形成了“六种共识”即坚持以人为本、以真心扶贫;坚持扶弱解难、以实事扶贫;坚持科教兴乡、以观念扶贫;坚持注重实效、以项目扶贫;坚持攻坚克难、以信心扶贫;坚持着眼于未来、以机制扶贫。在帮扶中“通盘考虑、科学决策、科教引领、帮扶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一规划、整合资金、突出重点、整村推进、打造样榜、全面推进、党群满意”。在行党委的领导下, 在全行的关心支持下, 在所有下派干部的努力下, 团结带领全乡群众经17年的艰苦努力, 秉承“不喊口号、不摆花架、不图名利、倾心真扶”的宗旨, 在派干部、抓教育、建学校;修道路、架水管、兴水利;建工厂、兴集市、拓经济;改猪圈、引良种、旺畜牧;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换草房、夯地基、建新村等方面, 全面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把一个“十难乡”变成了“十有镇”即有一间标准瓦房、有一块水泥院场、有一个蓄水池、有一口太阳能、有一个沼气池、有一个节能灶、有一个标准猪圈、有一个卫生厕所、有一个垃圾堆放点、有一亩经济林。特别是我行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了《中央新闻联播》, 扶贫经验在国务院扶贫办交流, 连续多年评为云南省社会帮扶《先进集体》, 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一) 攻坚克难真情帮扶

1996年, 根据省委省政府“收缩帮扶, 突出重点, 逐个推进”的思路, 我行将帮扶的重点由全县帮扶集中转向和平乡。十七年来我们秉承“不喊口号、不摆花架、不图名利、倾心真扶”的宗旨,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帮扶中、派干部、抓教育、建学校;修道路、架水管、兴水利;建工厂、兴集市、拓经济;改猪圈、引良种、旺畜牧;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换草房、夯地基、建新村等全面实施了扶贫攻坚战略,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行广大干部职工及乡村群众的齐心协力和艰苦奋斗下, 和平乡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乡镇市场、超市、宾馆相继出现, 农家相继告别了茅草屋, 建起了砖混住宅。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1. 困难与举措。

面对一个“十难乡”从原云南省人民银行到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的名届领导,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和上学等民生问题, 切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是成立行长为组长的对口挂钩帮扶领导小组, 从组织上加强领导。二是深入研究, 有的放矢。为准确把握问题的脉搏, 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真正把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六届行领导班子成员, 在程远业、郭玉华、倪光祖、雷滇生、杨小平、周振海行长的带领下, 开展了深层次、广角度的调查研究, 行领导们翻高山, 下陡坡, 进农家, 察民情, 与哀牢山下的百姓攀上穷亲, 足迹踏遍了镇沅县及和平乡的山山水水。通过与当地群众零距离的接触, 对和平乡的社情民意、气候条件、产业发展、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声声问候传递真情, 句句祝福温暖人心。在调研中, 行领导们深深感受民族同胞们对解决温饱、改善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感悟到一种责任, 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如何真正找到治穷的源泉, 一个勤劳的群体为什么没能走出生存的困境, 根本的问题又在那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三是驾起桥梁, 我行先后选派了政治思想好、业务技能强、文化水平高、为人正直并有较强政策理论水平的21名干部到镇沅县及和平乡挂职, 其中县委副书记1名、副县长5名、副乡长9名、金矿副矿长1名、中学副校长1名、教师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6名。挂职干部与当地群众同呼吸, 心连心, 摸实情, 谋规划, 办实事, 求实效, 为镇沅县及和平乡早日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爱戴和好评。四是表明决心, 我行在十七间始终坚持帮扶决心、帮扶方式、帮扶力度“三个不变”, 带着诚心, 带着人才, 带着资金, 带着项目, 手把着手, 心贴着心, 动真情, 扶真贫, 做到“六个坚持”, 即坚持以人为本、以真情扶贫;坚持生存优先、以实事扶贫;坚持造血为重、以产业扶贫;坚持科教引领、以观念扶贫;坚持攻坚克难、以信心扶贫;坚持持续发展、以机制扶贫。持续地推进产业扶持、科枝培训、爱心助教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天的和平乡, 经济发展, 道路通畅, 村容整洁,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2. 付出与收获。

用汗水浇灌, 用心血细润, 播撒爱的种子, 收获秋的希望。自1991开始, 我行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帮助镇沅建盖了6所学校, 其中包含投资90万元建盖的教师进修学校、投资19.5万元建盖的和平乡麻洋融和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那洛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融光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三章田者铁小学、投资8万元修善的者东乡木厂小学, 投资20万元招录镇沅藉中学毕业生49名到银行学校中专班学习, 毕业后分配回镇沅各委办局和乡镇工作;为帮助镇沅干部职工提高科枝能力, 先后为地方培训各类技术人才千余人, 其中厂长 (经理) 200人, 财会、农技、票据管理等478人, 农业实用枝术等170人, 泡核桃嫁接枝术153人。在各乡各村开展扫盲识字等活动, 为日后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开展爱心助教, 把爱心助教当作“治穷先治愚”的突破口, 在建盖学校6所, 投资培训各类人才的基础上, 坚持每年对100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 对10名和平籍大学生进行了奖励的基础上, 2008年开始共投入资金25.6255元, 为乡中心学校及教学点更新了教学设施和课桌椅426套, 把住校学生破旧的木床更换为铁床200张。在2010年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 为确保和平乡孩子们能喝上洁净的山泉水, 投入资金22475元, 为学校架设饮水管道2.3公里, 在大旱之年让师生们喝上洁净的清泉水。20年来围绕教育、产业、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扶贫工作。具体措施:一是实施产业引领。发放专项贷款、贷款贴息等支持镇沅县、和平乡的经济发展外, 先后投资4亿多元建起了松香厂、造纸厂、荼厂、松节油厂、花岗石厂、和金矿等支柱产业, 大大提升了镇沅经济发展速度。二是提高培训质量。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枝种植能力,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行创新扶贫思路, 在每年投入资金5万元, 还购买松下投影机一台,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开展农民群众急需的农业种植、畜牧管理等科技知识, 如桑、茶叶、烤烟、蔬菜、水稻、玉米高产栽培, 泡核桃、松树、杉木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与管理, 大牲畜品种改良等科技培训。提高了培训质量, 扩大了科普宣传面, 使村民的文化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是组织爱心捐献。自1991年来, 由全行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已是每年的惯例。迄今为止, 我行共组织职工累计捐款15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 共捐献电视机、席梦思床垫、毛毯、衣物等物品27451件 (套) 。2011年11月人总行征信局领导也十分关心边疆的扶贫帮困工作, 赠送我行扶贫电脑30台, 连同我行科枝处增配的10台, 共40台, 并派专人亲自送往和平乡。

3. 创新思路。

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单靠人民银行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资金整合上作好文章, 作好资金整合这篇大文章,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为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用好用活每一分扶贫资金, 我行做到了“六个统一”, 即:图纸统一规划, 项目统一管理, 材料统一购买, 资金统一安排, 贷款统一协调。以人民银行的无偿资金投入作引领, 将新农办、扶贫办、林业、妇联、财政等各方资金统一整合到和平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中。坚持开好“三个会”, 即项目论证会、群众座谈会、宣传动员会;抓好“四落实”, 即资金落实、规划落实、责任落实、监管落实, 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充分体现集中资金办大事的综合效应。目前我行已累计无偿投入676.32万元的资金和物资, 协调整合部门资金320.7万元, 协调银行信贷资金2055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大路边、和平、新村、者海、上东帽等5个自然村214户居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在整村推进中, 由于领导重视, 组织得力, 我行所实施的大路边村、和平村和新村均被评为省、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质工程。在思维方式上:第一次把昆明中支的扶贫资金与省、市、县扶贫办、新农办项目资金有机整合;第一次借鉴吸纳了州市的民居建筑风格, 将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实用性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第一次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安居工程、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三年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第一次做到了对全体农户开展项目实施目的、资金来源、建设效果、农户配套投入等内容的综合调查, 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我行新农村建设经验除在2010年8月1日中央视台《新闻30分》进行报道外, 还在了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了交流, 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 科技兴乡提升种养业质量

1. 截止2013年5月末, 和平镇共完成大春粮豆作物栽种面积22150亩。

其中完成水稻栽种4850亩, 其中杂交水稻4500亩, 规格化栽培4850亩, 旱育稀植300亩;完成玉米规格化种植17000亩, 完成地膜玉米1000亩, 杂交玉米14000亩;完成马铃薯种植300亩。夏收粮豆合计面积9477亩, 总产量850吨。其中:小麦4295亩, 387吨;蚕豆2065亩, 161吨;薯类363亩, 47吨, 豌豆2041亩, 169吨, 杂粮共2300亩, 170吨。种植700亩冬马铃薯, 其中丫口村75亩, 光山村150亩, 那洛村250亩, 那壮村150亩, 麻洋村75亩。示范样板面积共140亩, 其中那洛村80亩, 那壮村30亩, 光山村30亩。

2. 种植烤烟2650亩, 实现产量6742.

3担, 实现产值732万元;热区资源异军突起, 冬辣椒、京豆、枇杷等冬农开发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种植烟后玉米2000亩, 其中:丫口村600亩, 6个村民小组113户;麻洋村400亩, 5个村民小组49户;光山村600亩, 5个村民小组108户;那壮村400亩, 7个村民小组67户农户。

3. 泡核桃种植面积37436.

73亩, 可采摘面积10500亩;销售核桃干果296吨, 实现产值650万元;茶产业种植面积发展到9106亩, 产量156吨, 总产值200余万元;在那洛村新种植枇杷面积1000亩、咖啡面积120亩, 建设有生态茶园7736亩, 年产量约15600公斤。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164.67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4694.98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粮食总产量6798吨, 人均有粮327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1982.8万元。

4. 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镇生猪存栏23781头, 能繁母猪存栏3682头;牛存栏2928头, 能繁母牛存栏1831头;羊存栏6209只, 能繁母羊存栏3629只;家禽存栏71580羽。生猪出栏7176头;牛出栏155头;羊出栏549头;家禽出栏14710羽。肉类总产量553吨;猪肉500吨;牛肉17吨;羊肉14吨;禽肉22吨;禽蛋15吨。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开展情况:目前和平镇有生猪规模养殖场一家, 目前存栏生猪300头, 年出栏生猪800头。

5. 保障措施:

每年组织科技培训4期次, 科技培训人数180人次。套种面积10000亩, 其中杂交玉米地膜覆盖1500亩。良种推广18800亩, 其中杂交稻4800, 杂交玉米14000亩, 水改旱面积1000亩, 玉米规格化栽培17000亩, 冷凉山区水稻良种示范1000亩, 水稻旱育稀植移栽300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00亩, 建立测土配方示范点5个, 示范面积100亩。在重大病虫草鼠害预警监测与防控方面, 实现防治面积1000亩, 专业化防治面积300亩, 危害损失率控制在了4%以下。在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方面, 计划种植烟后玉米2000亩。实现了种子质量安全抽检2个。扩大了农机作业面积, 实现了农机化率达43%。玉米集中育苗面积30亩。派出农科人员17人次, 共开展了以上生产指导服务0.1万人次。

(三) 辛勤的汗水育出幸福的硕果

松柏参天, 因为有大地的滋养。花香果密, 因为有园丁的心血。独木哪成林, 硕果累累才是秋天!在我行的帮扶下, 和平乡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五个村民小组, 目前, 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 一块块平整的水泥地坪铺到村寨, 一条条干净的串户路延伸到户, 辛勤的播撒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是认识的腾飞。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 才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平乡从刀耕火种, 十年九灾荒的特困乡境地步入了温饱, 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特别是实现了要我变到我要变的大转变, 这样的变化, 是我们抓教育, 建学校, 办讲座, 一天天的扫盲, 一批批的培训, 一户户的引导, 一桩桩的实作, 是所有挂职干部的一身身泥土和全行干部职工一份份爱心凝集而成的。二是帮扶与干部培养双丰收。对镇沅和平20年的帮扶, 既改变了山乡面貌又锻炼了央行干部队伍。21名挂职干部中, 其中有两名担任了厅局级领导, 5名副处升为正处, 1名副乡长升为副处、其余的副乡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均走上了机关正科、副科级和县支行领导岗位。通过对口帮扶, 也培养和造就了机关干部与当地群众同呼吸, 心连心的爱心和尽一份责任的善德之心, 对口扶贫点成为我行播撒爱心的平台, 也成为我行培养教育干部的基地。三是产业扶持结硕果。种植核桃6960亩约4.2万株, 茶叶8076.6亩 (可采面积2039亩) , 普种地膜杂交玉米16095亩。核桃、茶叶已成为和平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四是新农村建设创佳绩。在完成了茅草房、闪片房、叉叉房的改造后, 从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镇沅县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平乡经过17年真心的帮扶, 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8164.67万元, 比1996年末的707.74万元净增7456.93万元。财政收入1030万元, 比1996年末的72.6万元净增957.4万元。信用社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99.8万元, 比1996年末的629万元净增96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 比1996年末的445元净增4169元, 基本上把和平乡建成为“十有镇”。

三、体会与感想

(一) 有党委的正确领导帮扶就有方向

为确保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行党委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对口挂钩帮扶领导小组, 从组织上加强领导。特别是六届行领导班子成员, 在程远业、郭玉华、倪光祖、雷滇生、杨小平、周振海行长的带领下, 开展了深层次、广角度的调查研究, 行领导们翻高山, 下陡坡, 进农家, 察民情, 与哀牢山下的百姓攀上穷亲, 足迹踏遍了镇沅县及和平乡的山山水水。通过与当地群众零距离的接触, 对和平乡的社情民意、气候条件、产业发展、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 为科学抉择, 圆满完成扶贫工作垫奠了坚实的基础。

(二) 有全行的鼎力支持是帮扶工作的无穷动力

一份深深的希望, 一份悠悠的情怀, 如残雪里的一抹新绿, 给大地以春的幻想。“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亦解晴”。自1991年对口帮扶由迪庆转到镇沅县以来, 全行干部职工不怕攀上穷亲, 对着贫困从人力、物力、财力给予积极的支持, 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在主动捐款捐物的基础上, 还开展了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每到挂职人员期满轮换时, 争着报名到基层挂职。另外是从行领导到各处处长都带头对和平乡实施一对一的帮扶, 又贫困乡变成了相对富裕的镇。也就是说和平乡从刀耕火种, 十灾九荒的特困乡境地步入了温饱, 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特别是实现了要我变到我要变的大转变, 最后撤乡建镇的变迁。这样的变化, 是我们抓教育, 建学校, 办讲座, 一天天的扫盲, 一批批的培训, 一户户的引导, 一件件的帮抉, 一桩桩的实作;是所有挂职干部的一身身泥土和全行干部职工一份份爱心凝集而成的。

(三) 有挂职干部努力是帮扶的首要条件

从1991年开始到1996年由县转乡至今, 我行共有20人在26个岗位从事过帮扶工作, 其中有两名提升担任了厅局级领导, 4名正处, 2名副处级领导, 还有1名副乡长直升为副处县长, 其余的副乡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均走上了中支机关正科、副科级和县支行领导岗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为了能够把各种资金整合进村, 中支扶贫办带领挂职干部一趟又趟, 一家又一家地找省妇联、林业厅、新农办、扶贫办和市县政府协调, 真是跑坏胶鞋跑痛腿, 腿痛头痛为乡亲, 概括起来为“一份深深的希望, 一份悠悠的情怀, 如残雪里的一抹新绿,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亦解晴’给大地以春的幻想。”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扶贫的榜样。

四、存在问题

(一) 无米之炊

由于管理的提升, 国务院推动国家机关“三公”经费的晾晒工作, 近年来财政部核批给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就逐年减少, 2012年起不再核批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财政部取消了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款项后,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机关, 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所有资金实行全科目核算, 所以我们扶贫帮困资金链就从源头上断了, 人民银行的扶贫工作就自然成了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

(二) 地方转向

由于我行二十多年的帮扶, 镇沅县仍至和平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地方政府, 为了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所以提出建设“魅励小镇”的战略, 重点打造恩乐、猛大、正太等乡镇, 从政府的角度看, 过去倾向和平的人才物力财力全部向着“魅励小镇”转移, 2012年商定的上东帽村小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由于地方的财力不跟进, 所以发生了串户路无钱完工的格局。

五、政策建议

第一,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变, 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工会的履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 从单沌的“教育、建设、维护、参与”四项职能转向贴近业务的全方位履职, 如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好工会“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 要求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 以学习宣传、统一思想为路径, 以弘扬先进、服务基层为抓手, 以改进作风、有效履职为目标,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水平, 做到“一个坚持、二个参与、三个服务、四个强化”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六个必须”, 即必须把握服务大局这一根本;必须围绕贴近职工这一主题;必须突出务实高效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保持开拓创新这一动力源泉;必须运用统筹协调这一有效方法;必须遵守廉洁自律这一工作准则。所以工会应在履行好本职, 推动以《滇银文化大讲堂》《云南省人民银行文联建》《民主管理》等服务工作, 为建设昆明中支温馨之家、幸福之家和谐之家而努力。

第二,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按照国家新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有农村贫困人口1014万人, 居全国第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60.2万人。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启动, 我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进一步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的实施。且镇沅县是我省被列入国家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85个县区之一。我们只有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 努力创造资金帮扶向政策帮扶过度空间。

第三, 我行近期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云南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省的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行的货币信贷部门, 在老、少、边、穷的政策扶贫中, 央行的金融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非常特有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我行货信贷部门, 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并联络滇、黔、川三省有关州市中支货信部的人员, 在认真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开展了《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落实情况》等一系列的调查, 2012年10月正式行文向人民银行总行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分别上报了《乌蒙山区金融扶贫工作情况及建议》得到了总行的好评, 为争取国家对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金融政策的支持发挥积极的作用。

医院对口帮扶 篇8

8 日, 北京、天津等10 个援疆省市的教育厅、局 (教委) 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签订对口支援协议, 承担对口援助南疆的10 省市要将南疆所有职业院校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 分别选择中、高职国家示范 (骨干) 院校和优质院校, 具体实施对口帮扶工作。

根据协议, 援疆省市及职业院校将采取托管等方式, 加强人才交流、师资培训、合作培养、技术支持等。援疆省市还将依据新疆全区和部分区域优势与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支援学校加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 南疆各职业院校将打造3—5 个特色或骨干专业,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9 日)

医院对口帮扶 篇9

对口帮扶扶贫模式, 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各级政府率先垂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种扶贫模式。对口帮扶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下, 以地方政府主导的东西部协助扶贫, 即东部发达省市帮扶西部贫困省区;二是中央和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辖区内的贫困县区;三是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民主党派到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投资、合作和智力帮扶[1]。对口帮扶以整村方式推进, 可利用较大规模的资金和其他资源, 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扶持的村在基础和社会服务设施、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并使各类项目间能相互配合以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从而使贫困人口在整体上摆脱贫困, 同时提高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之初, 帮扶的形式大多以物力支援为主。这当然是民族地区当时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关于这一点, 万里副总理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中国边远地区, 多半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对口支援,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让他们尽快富起来, 不仅有经济意义, 而且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德昂族对口帮扶前的情况

德昂族是德宏州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在中国, 2008年德宏的德昂族有1.41万人, 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72.68%。芒市 (原潞西市) 是全国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地, 主要分布在中山乡、遮放镇、三台山乡、五岔路乡、勐戛镇等5个乡镇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42个德昂族村民小组。对口帮扶项目实施重点乡三台山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 其中德昂族村寨16个901户4 031人, 占全乡总人口的57.42%, 占全市德昂族总人口数的40.72%[2]。

解放以来, 德昂族的发展一直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多次对德昂族进行扶贫。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兴边富民等政策, 尤其对人口较少民族给予诸多的优惠扶持。从1999—2004年政府先后对三台山德昂族乡投资1 815.645万元, 实施综合扶贫开发。通过扶贫, 为德昂族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调查显示, 2005年德昂族农民人均纯收入874元, 与德宏州农民人均收入1 054元相差630元;全州人均占有口粮377千克, 德昂族农民人均口粮332千克, 相差45千克。有9个德昂族村民小组没有通公路, 31个德昂族村民小组尚未进行电网改造, 33个德昂族村民小组没有安全饮用水。2 923户12 549人的德昂族中, 贫困户2 218户11 969人, 住在茅草房, 杈杈房, 危房中的群众383户。

二、对口帮扶与整村推进相结合的扶贫模式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大决定后, 上海市率先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2006年4月20日, 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德昂族发展项目考察团在三台山乡举行项目启动仪式, 标志着上海对口帮扶德宏州德昂族发展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主要以自然村为单位实施整村推进扶持德昂族发展。德宏有55个德昂族聚居村列入扶持范围。五年规划总投资4 451.195万元。从2006年开始, 上海市五年共投入帮扶资金2 500万元, 其中上海市财政拨款2 000万元, 市民宗委自筹500万元。

从2006—2008年, 上海已对口帮扶德宏28个德昂族村, 投入帮扶资金1 477.408万元, 实施村内道路、人畜饮水等175个项目 (含云南省配套9个项目) 。据统计, 共修建了村内道路14.9公里、架输电线路5公里、建蓄水池9个、铺设水管36 000米;扶持农户发展茶叶、澳洲坚果等种植业7 632.9亩, 扶持212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养猪2 087头, 养牛441头;建设安居房397户;新建、改造714口沼气池及其配套圈厕;建设15个农村科技文化活动室;成立“上海市对口帮扶德昂族农村人才培训学校”, 培训教师601人次等等。

通过帮扶, 2008年末已帮扶的28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达1 880元, 较2005年增加893元;人均占有粮食301公斤, 较2005年增加29公斤;经济林果面积由4 035亩扩大到9 447亩, 增幅达234.1%;生猪存、出栏数分别由3 052头、1 780头发展到4 316头和3 043头, 增幅为141.4%和171%。德昂族聚居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 德昂族是一个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状态的民族, 社会

发育程度较低, 贫困程度深, 德昂族群众大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 自然条件恶劣, 所耕作的土地多是陡峭的坡地, 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有效灌溉面积较少, 虽然在项目实施区的群众生产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实施整村推进的项目零散, 形不成规模, 对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增收推动不大, 后劲乏力。

2. 捐赠项目落实难度大。

对口帮扶和整村推进模式下项目实施最大的困难主要是资金不能足额到位,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如德宏州2008年财政自给率仅为24.23%,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54个百分点[2]。财政入不敷出, 财政支援经济建设、调控经济运行的力度明显不足, 难于拼配相应的配套资金, 项目管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申报项目时间仓促, 缺乏调查研究, 深度不够, 相关数据掌握不详, 没有充分考虑到群众自筹困难及建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 致使有的项目难以实施;项目的后续管理滞后, 部分扶持村出现短期绩效现象, 实施成果难以巩固。

3. 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对口帮扶模式下, 资金主要用于公路、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 项目选择的局限性大, 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项目特别是增收项目少;由于是上级决策, 主要采取村民小组和村干部上门征求意见的形式, 群众多数“不知道做什么” (没有信息) , “不知道怎么做” (没有技术) , “做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办” (没有拓展市场渠道的能力) , 民主参与程度低, 管理比较粗放, 村民对项目的总体满意度不高;部分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 对扶贫的政策不甚了解, 投工投劳不落实等, 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

4. 缺乏传递信息和分享经验的平台。现实中, 参与对口

帮扶的机构缺乏及时、准确和低成本传递信息和交流经验的渠道, 在扶贫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很难快速、有效地传播出去, 创新和经验的作用受到限制。

四、帮扶德昂族发展的几点建议

1. 高度重视, 坚定搞好帮扶与合作的信心。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发展中需要外部帮助什么, 上海可以帮助什么, 使有限的帮扶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帮扶项目要适合德昂族村寨的实际情况和德昂族群众的意愿, 如种植茶叶项目比较适合德昂族的生产管理能力;套种需要选择经济价值高, 种植技术要求低的品种;澳洲坚果等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 必须与技术部门签订技术合同。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村民, 让他们不断掌握技术, 成为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2. 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项目的可持续性。

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进程中, 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现代的扶贫项目管理方法, 在扶贫管理中全面推行参与式村级规划, 努力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提高项目受益人尤其是妇女等弱势群体对项目决策和实施管理的参与度, 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在扶贫项目设计之初, 应考虑项目活动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充分考虑项目受益人对项目活动的后续管理能力, 包括一是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制度化, 各级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二是明确项目的产权问题, 建立谁投资, 谁受益。例如, 项目后续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从何而来?能否设立专项资金对已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自然村进行“拾遗补阙”式的继续扶持, 巩固好“整村推进”成果, 确保上海对口帮扶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3. 建立传递信息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按照《上海—云南对口帮扶与全面合作“十一五”计划纲要》的要求, 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对口帮扶工作, 使扶贫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能快速、有效地传播, 建立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开发优势、资金优势和上海与芒市对口帮扶的特殊关系, 组织好经济、文化、体育、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争取上海更多的单位、个人、企业、民间组织等加入到帮扶工作中来。

4. 建立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调整纠错机制。

扶贫规划制定的好不好,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如果在实践中, 有些分项目效果并不理想, 此时则需要对扶贫规划进一步论证, 对效果不佳的项目进行调整显得非常重要, 如德宏在2000年编制上报的人口较少民族规划存在漏统情况, 致使有人口比例占20%以上的阿昌族聚居的11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未列入国家扶持范围。而如何使这个过程顺利进行, 规划的调整纠错机制必不可少。

调研材料显示, 对口扶贫模式下, 资金主要用于公路、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 所以, 扶贫项目投入农户增收方面的影响比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低。把对口扶贫资金以整村方式推进, 两者结合, 可为德昂族群众实现持续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9.

上一篇:社会监督机制保险基金下一篇:麻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