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2024-06-23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共8篇)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1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1

为贯彻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提高结对帮扶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牧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使农村牧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加强市医院人才培训,提高市级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努力做到带好一所医院、培育一批学科、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

1.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

2.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协调市级医院结对帮扶全面工作,制定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定期检查计划落实,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对口受援工作,负责组建专家医疗队开展相应的工作,安排派出受援单位医务人员到支援单位进修学习等工

作。

三、工作任务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对口支援单位开展调研工作,为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作相应准备。

2.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和当地群众的需求,支援医院帮助受援医院开展特色技术服务,培养一批骨干和科室带头人,提高管理水平。指定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为主的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与对口支援医院的初中级医务人员建立师带徒指导关系;免费接收受援卫生院医务人员的进修,每年至少安排3名进修人员。建立医疗信息共建、共用、共享平台,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3.支援医院定期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为主的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到受援医院开展医疗组团服务,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新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开展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对支援卫生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促进卫生院的健康发展。

四、具体工作要求

1、经“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商议,本将向支援单位申请:中医科、病理科、影像科、骨科的相关专家来我院进行工作指导。

2、工作重点:

(1)请中医科专家来协助我院中医科完善医疗规范,提高专科业务水平,帮助我院医师开展多发病、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治。

(2)请病理科专家来协助我院病理科医师确诊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例。

(3)请影像科专家来协助我院影像科医师确诊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例。

(4)请骨科专家来协助我院骨科完善医疗规范,提高专科业务水平,帮助我院医师提升常见骨科病的诊疗技术及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治。

(5)改进医院管理,帮助科主任、护士长等中层干部完善科室各项工作进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五、实施时间

本项目实施时间为20xx年。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2

为贯彻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提高结对帮扶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常见并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加强县医院人才培训,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努力做到带好一所医院、培育一批学科、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

1、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

2、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协调县级医院结对帮扶全面工作,制定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定期检查计划落实,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对口支援工作,负责组建专家医疗队开展相应的`工作,安排接收受援单位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学习等工作。

三、工作任务和要求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对口支援单位开展调研工作,为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作相应准备。

2、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和当地群众的需求,帮助受援卫生院开展特色技术服务,培养一批骨干和科室带头人,提高管理水平。指定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为主的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与对口支援医院的初中级医务人员建立师带徒指导关系;免费接收受援卫生院医务人员的进修,每年至少安排5名进修人员。建立医疗信息共建、共用、共享平台,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定期到受援医院开展医疗组团服务,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新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开展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对支援卫生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促进卫生院的健康发展。

3、工作要求。我院医务人员要服从安排,对口支援下乡工作与医务人员晋级、晋升和绩效考核挂钩,在受援单位工作期间享受原工资、奖金待遇,要严格遵守受援医院的规章制度并接受卫生院的统一管理。

4、我院对口支援柏鹤乡卫生院、孙陶镇卫生院,每所医院安排3名同志吃住在卫生院,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3

我院与基层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已经开展三年了,三年来,双方医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卫生部关于《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通知》精神,公立医院承担与基层乡城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培训、协作等任务,现结合我院及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和贯彻以农村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推荐农村医疗求助工作,实施与基层对口医院的援助,对下级医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则,加快基层医院建设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成立与基层对口支援管理小组、责任、分工,设立与基层医院对口支援联系办公室(科教科,专职人员(科教科栾颖)。

三.制定《与基层医院对口支援管理制度》

四.修订《与基层医院对口支援管理实施方案》

五.建立对口支援单位:沈北新区财落医院、清水医院、中医院、新城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六 建立对口支援协助基层医院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职责、流程,逐步提高对口医院的基础管理、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素质及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院合作医疗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七 支援内容

1、提供服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一安排医务人员主动下基层服务支援,在当地卫生院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或在组织巡回医疗时,作为必到服务点,也可根据基层医院需求开展专家门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查房、会诊等服务。

2、管理支援:我院设专门联系办公室设在科教科,有专人负责(科教科栾颖负责),帮助基层医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业务副院长、医务部、科教科、护理部、人事部负责人定期到基层医院进行指导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逐步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3、人员进修:为基层医院提供免费进修,安排副主职称人员带教,确保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质量。

4、培训人员:①支援基层医院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指导,同时结合我院的临床特色,协助基层医院开设专科诊疗服务,开拓新业务,推广新技术。②受援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免费到我院进修学习、培训。

5、经费和物资支援:鉴于我院今年将搬迁新的门诊大楼,有很多简单医疗设备(心电监护仪等)和桌椅、治疗器械,经双方院领导协商,用于支援基层医院(财落医院、清水医院、新城子街卫生服务中心),另外,我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人力资源和物资上给予重点支持,帮助对口基层医院建设。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4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依照卫生部、财政部《20xx年中西部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管理方案》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做出以下工作计划。

一、每个月一次排出医疗队下乡到乡镇苏木卫生院或地形偏僻的嘎查村卫生室。提供诊疗技术、器械、药品等等方面的支援。

二、为前进镇卫生院根据当地情况免费培训专业技术职员。

三、乡镇卫生院如有急诊手术、急危重症会诊等等按需及时到达。

四、帮助卫生院展开多病发、常见疾病的系统诊疗工作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工作流程。进步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及其质量。

五、与前进镇卫生院、乌力吉木仁卫生院约定长时间支援协议,依照协议内容进行帮扶。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医院对口支援的工作计划

2.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3.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4.医院对口支援会议总结

5.医院对口支援协议模板

6.医院对口支援的工作总结

7.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8.对口支援个人总结

9.医生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2

1 构建合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组织工作体系

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是以大型公立医院为主.因而肩负较重的责任.肩负着援疆、援藏及国家医疗队等多项任务,目前对6家医院实施对口援助,上海市区卫生服务站对口援助10家,另有2家战略合作单位。在对口援助工作中,我们将工作重心主要放于技术支援、人才培育基规章制度的构建上,严格依照“请上来培养、走下去支援、全方位指导、互动式交流”等流程逐步实施.在深度贯彻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的同时,切实协助受援单位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由于国内一流的原创医学中心的启用.为援助工作带来了较好的效益.促进了对口援助工作效率与治疗的显著提高,我院2014年全面累计排除执行对口支援工作人员达55人次[1]。

1.1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与完善规章制度章程

为协助对口援助工作的开展,我院特设对口支援办公室(挂靠医务部),分别由主管院领导、医务部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及专职秘书职务,负责对日常工作进行协调运作。另由医务部、质控办、院感办及人力资源部等合计10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办公室成员,各司其职,分管职能范围的对口援助工作的宏观调控,共同协商探讨,为对口支援工作制度出切实可行的全年规划及工作章程,明确工作内容与后勤支持方式.从而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制定《新华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类工作台账,对整个对口支援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促使达到科学、与规范的相关要求,保证政策落地,职称明确分工.以合理完善的支持手段为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提高便利。

1.2 培训进修实行“导师制”

人才培养实行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理论殷实的教师指导带教。全面重视对口援助带我的人才进修培养.促使其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得到有效提高。2011全年我院累计接受受援单位进修学习人员合计38人次,相较于2013年呈大幅度上涨,累计增长为62.0%。

1.3 建立对口支援考核评价体系

制定严格的下派管理与评价体系.对下派人员给予忠告及提醒.要求其严格依照受援医院的相关规则制度,按照受援医院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服从工作与生活安排。另对口援助下派人员均由对口支援管理办公室统一评选安排.所有下派人员不可私自调整或行调换对口援助医院。对所有下派人员实行对口支援考核制,要求所有下派原因应按时对下派动态报表进行反馈.如延期未上报者对个人当月绩效进行扣减.如下派优秀给予相应的鼓励机制,我院在派驻专业人员的同时.均设定了“督导团”,由我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对受援医院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评估.找出对口援助医院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开展讲座与人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来切实的接军受援医院所存在的问题。由院领导、医务部主任、职能部负责人等组成的考核队伍定期对下派人员进行考核.实行现场工作督导,了解人员工作重难点,并听取受援医院相关意见。

1.4 依托远程医疗,提高对口支援效率与质量

远程医疗的开展为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提高对口支援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口支援工作内容。通过依托远程医疗平台,以远程医疗体系为对口援助框架.将极大的节省对口支援工作成本.也增进了对口支援工作质量的提高。

1.5 听取意见,及时沟通,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

定期开展座谈会,邀请受援单位、进修人员及挂职学习人员参加交流,深度了解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及带教方式等方面的相关意见及建议,相互分享进修学习感受与体验,在联络友情的同时,找寻对口援助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向.为后续对口援助工作提供更为高效的可行路径。

2 对口支援工作体会

对口援助工作相对繁重,但在援助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偏远地区基层医院对于优质医院资源的渴望与需求,但受环境、经济等方面影响.某些条件近期仍无法达成,另从对口援助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各临床科室及专家为对口支援工作所作出的努力与无私奉献。

2.1 分类实施、突出对口支援重点

在不同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工作时,必须明确分类实施的目的性.以突出援助工作重点为己任,对于援疆、援藏等政府指令性援助工作,需定期指派医疗人员驻守:对其它援助及协助单位.可选择采取接受人员进修学习、远程会议.及组织专家短期进修业务指导及短期培训等方式,贯彻落实对口援助工作精神。

2.2 强化沟通、规范管理.明确对口支援工作意义,全面升华支援工作层次

依据“调研、培训→制定支援计划→实施支援计划→检查、评估实施情况→总结提升”的PDCA循环流程来切实执行对口援助工作,加强协作,规范管理。

2.3 互利双赢、配合医院学科建设和医院评审

良好的沟通与友好的互动,能进一步提高对口援助工作实效性,达到互利双赢的良好效果。如在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时,在准备的相关材料中,其中就有一项重点内容为科室3年内参加对口支援、学科辐射能力等。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仅是政府指令性要求,在支援基础医院业务的同时也为申报重点专科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此外,对口援助下派人员通过基层医院业务工作,其业务水平及独立处事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提高。通过开展对口援助,在一定程度也扩大了医院及科室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起到了护理双赢效果。另在新一轮的评审中.对口支援同样属重要的核心评审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口援助,工作不仅协助了基层医院业务开展水平的提高,也为医院等级评审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思考与讨论

深度了解对口支援医院及受援单位各方面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与方向,用心、用力、用情来促进对口支援达到最高成效[2]。

3.1 重视进修人员学习生活,确保学习效果

受援单位安排骨干人员学习时,为其提供免费住宿,不收取任何进修费用。安排临床经验丰富及理论水平殷实的教师带队施教,对进修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注重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的培养。另定期开展座谈会,听取相关意见及建议,并经综合后进行相应改进,为提高对口支援培训质量、规范我院进修生管理提供可行的新思路和借鉴方法,促使更多的对口援助单位学院来我院进行培训学习。

3.2 调动对口援助工作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对口援助工作并非强制性指令,其也体脱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益性涵盖诸多方面,但针对基础地区的医疗卫生对口援助工作就属于其中一点。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我院特组织专人开展“坚持公益性、提高积极性专题座谈会”。为充分调动对口援助工作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院分别从政策引导、物质及精神鼓励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关办法,为落实对口援助奠定基础,在以对口援助工作为载体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院的文化建设。

从实践来看,我院下派对口援助医务人员均属科室精英骨干,医院及科室为对口援助工作作出了较大奉献与付出,涵盖门诊量、手术例数及业务收入等诸多因素条件。如以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对口援助工作对锻炼医务队伍,全面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意义非凡,所奉献与付出短期内均可以通过医院内部宏观调控进行调节与弥补,另也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及相关优惠于激励措施,如职称晋升.收治补助等,进而增进对口援助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做好服务、消除派驻专家后顾之忧

我院2014年已出台《新华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其中针对对口援助工作医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假期及晋升考核等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其中若存在缺陷处,均通过实践工作来摸索完善,以为下派人员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对于下派医疗人员而言,尤其是长期驻守人员,远离熟悉的医疗氛围及生活环境,相对做了很多付出。因而医院应切实的对其生活和工作情况予以高度关切,切实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下派医务人员消除后顾之忧,更好的在基层援助工作做出更多成效。在所有对口援助医务人员下派前,由科室主任及院领导为其讲解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确保对口援助工作的质量。此外,在节假日期间,以医院名义寄出贺卡及慰问心,安抚慰问下派人员情绪,让在基层的医疗人员亦呢个感受医院的关怀与温暖,强化其归属感。在整个对口援助工作结束后,应听取相关工作建议与意见,为今后工作指明方向。

4 成效

新华医院援滇医疗队医疗队的工作得到了新华医院与受援医院各级同仁的帮助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两年来,通过与各对口援助医院的密切沟通与良性互动,为基础医院提供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与良好的学习进修环境,为受援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提高了切实的帮助。在医院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方面开展工作,全面落实推荐对口援助工作的开展.经过受援双方的相互努力,对口援助工作取了满意成绩与成效。国家卫生计生委在陕西省子长县召开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我院作为对口支援唯一基层单位代表在大会上作题为《真帮实扶,真抓实干,坚决完成省际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各项任务》的大会发言交流;成立了上海市崇明新华癌痛转化研究所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转换研究基地;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在我院对口帮扶下,通过了综合性医院评审,成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力地促进了受援医院各项事业发展。2012年我院荣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充分体现了转型期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参考文献

[1]魏后凯,邬晓霞.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10):30-48.

[2]周斌.三级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研究,中国医院,2010,(1):57-59.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62-02

一、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口支援工作经费匮乏,支援高校成本收益不相称

对口支援工作是在没有任何专项经费的情况下,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就目前而言,对口支援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自身的固定办学经费。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逐步推进,各方面工作都对经费的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双方都普遍感到经费短缺,并已成为制约对口支援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性问题。

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尤其是支援高校,不仅要为受援高校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资金、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双方交流人员的差旅费、招待费及生活补助[1],而且由于对口支援工作人员、经费的调配问题,还会给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和延误。而就对口支援工作可带来的学术收益(学科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才的锻炼)、政治收益(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和经济收益(学校资金的增加)三方面收益而言[2],目前支援高校只是在政治收益方面有所收获,学术收益则微乎其微,经济收益是入不敷出。受援高校的收益情况虽然比支援高校要好,但与其付出的成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对口支援工作政治色彩较浓,高校主动性不强

由于对口支援工作是教育部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导致一些高校仅仅把对口支援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把它作为自身工作使命的一部分,从局外人的立场上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受援高校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支援高校自身发展的一种负担。况且,对口支援工作实际运行经费的不足,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资源消耗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学校支付的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使得双方失去了继续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长此以往,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政治任务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和一定的强制性,决定了现行对口支援工作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不仅主导对口支援政策的制定,同时还主导对口支援资源的分配。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发挥政府集中管理的优势,以其强大的政权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瞄准主要方向进行快速直接的支援。但是,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各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他们才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主体,而现行模式并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致使实践中高校主动性不强。

(三)对口支援工作实效考评指标不明确,高校责任意识模糊

对口支援工作实施以来,相关各高校都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促进受援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为受援高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要求[3],严格按照对口支援的有关政策和规定,通过领导和教师互访、干部挂职锻炼、科研合作、选派专家讲授课程或开展讲座、联合举办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图书、设备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对口支援活动。

对于如何考评对口支援工作实际成效的标准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各高校通常只能以相关活动开展的次数这一量化指标来衡量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虽然量化的数字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高校间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情况,但仅仅通过数字的简单描述,很难反映出受援高校得到了哪些实质性的发展,也不足以考证其发展的程度如何。而没有这些实质性的考评指标,必然给对口支援高校双方以可乘之机,使其滋生懈怠思想,从而模糊高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责任意识。

二、今后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建议

(一)统筹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形成对口支援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对口支援仅靠国家部署、学校政治自觉是不科学的,资金保证是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基础。由于对口支援工作没有任何专项资金的支撑,而且支援高校支付的成本与其所获的收益不相称,长此以往支援高校自身发展也会面临较大的经济问题。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市场经济主体一切理性行为选择的依据和宗旨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说明支援高校完全处于经济负收益(纯支出)状况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也是不可长久的。伴随对口支援范围的不断扩大,如果没有中央专项经费的保障,后续的对口支援工作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无论是从对口支援的长远发展还是从扩大对口支援范围的角度看,要做到理性而长久地推动西部地区高校的全面、协调、稳定发展,必须使支援学校在与西部地区高校交往活动中获取经济方面的正收益。这就迫切要求国家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对对口支援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拨款或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设立中长期的、稳定的对口支援专项经费,加大对口支援资金的投入力度,以解决对口支援经费短缺的问题。

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今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广开渠道,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多元化的投入。目前,可在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下,统筹各种对口支援西部计划,把此项资金支持列入支持西部民生问题的整体计划中。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想方设法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坚决杜绝对口支援工作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切实发挥种子的“植入效应”,形成对口支援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促进对口支援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对口支援的双赢机制

对口支援如果仅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推动是乏力的,只有通过实现支援“双赢”,才能激发对口支援的内在动力[4]。这就要求我们以战略联盟的思想为指导,建立对口支援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支援高校而言,要切实从两校发展的实际现状和未来需求出发,积极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把握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时机,紧紧围绕阻碍和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受援高校通力合作,携手促进对口支援工作的不断发展。同时,支援高校应该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常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到本校整体发展规划中,从双方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处理和对待对口支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口支援工作做到长期化、稳定化、深入化,对口支援的效果才能逐步显现出来。

受援高校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对待对口支援工作,要站在对口支援主体的立场上,真正发挥对口支援的主观能动性。这要求受援高校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思路,有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谋求发展,科学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主动利用支援高校的办学经验,建立适合西部区情和自身校情的办学理念,指导并促进受援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对口支援工作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积极寻找可与支援高校形成互动的合作领域,力争和支援高校一起主动承担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各种攻关和建设项目,着力为受援学校自身增添新的活力,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受援高校的自主办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力求对口支援的实效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健全对口支援的考评机制

对口支援考评指标的不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高校淡化对口支援的责任。因而,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认识,不断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努力实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建立相应的考评对口支援工作实效的评价指标,逐步健全和完善对口支援工作的考评机制。

对口支援工作是全方位的,往往涉及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从理念导入,到物质捐助;从学科提升,到管理完善;从干部交流,到学术合作[5],这就需要全面、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从对口支援的实践情况来看,所有工作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展开的,而学科建设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学科建设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因此,合理考评对口支援工作的绩效指标就是学科建设,其中又包括学科特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六大方面内容,评价支援高校在推进受援高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实际成效,必须从这六个方面着手,看这六个方面是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就此而言,健全对口支援的考评机制,也即要求对口支援高校双方在对口支援工作实践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和抓手,严格加强对学科建设六方面内容的监管、考核与评价。

总之,对口支援工作是我国教育部门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有力举措,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的具体体现和理性选择。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在不断扩大对口支援范围的同时,及时建立并逐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模式的创新,力争形成对口支援长期发展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2]刘晓光,董维春,唐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的问

题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3][4][5]闫卫华.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篇4

一、在医疗队伍建设上

通过请省二院专家来院帮扶、到省二院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省二院自20xx年至今共派驻60余名专家派驻我院开展帮扶工作,每一轮派驻我院的专家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卫计局领导也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到医院看望专家,恳切要求我们要安排好专家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位专家在我院开展的工作对我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及行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作取得实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开展医疗工作,包括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手术、讲座等。

二是开展传、帮、带工作,为充分发挥每名专家教授的专业所长,我院有计划的对全院业务骨干进行轮训,让他们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面对面的传授给我们,把带教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是开展教学活动,专家们定期安排培训讲课时间,科学设置讲课内容,每年开展1~2次全院培训大课,共计参加科内2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提高了我院医疗水平的诊断能力。

四是开展临时性医疗支援,专家们不仅对帮扶科室进行全面帮扶,还开展了临时性医疗支援活动,暖冬行动下乡义诊10余次,使广大的农村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为我院免费培训进修医师13人,进修期均为半年至一年,13位进修人员反映挺好,学到了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三、帮扶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效益情况

经过技术帮扶与合作,省二院切实结合我院和我县情况,为我院带来了长期发展。

(一)推动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20xx年我院就诊人数明显增加,门诊人数至今为止达614839人(次),住院人数33720余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均有进一步增长。我院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在省二院专家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专业领域的指导下,我院先后开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4.5小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心包穿刺术+置管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成形术、MTT技术在肌骨痛中应用、后激素注射;耳内镜手术、乳腺穿刺活检、心包穿刺术、骨髓活检、腹腔穿刺置管术等一系列技术项目,提高了我院技术水平,做为维护一方百姓健康的有力保障,是我院影响力提升,降低了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费用,增进了医患关系融洽。

(三)方便群众就医,省二院派驻高年资专家定期来我院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迎来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对在我院不宜诊治的疑难病例及时转诊,为方便患者就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群众对我院的认可程度。

(四)推动了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各位专家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多次拒收红包和吃请,对我院卫生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协作医院工作情况,为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知识留在临城,我院县有条件不易诊治的,进行了转诊。

下一步工作的想法,我们准备进一步加强医疗协作,尽可能多地安排我院医务人员到省二院进修学习,对帮扶的科室要保持长期性,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广大患者就医需求,以后适当调整帮扶科室。

省二院医疗队的支援,使我院得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疗水平明显提高,门诊量大幅度增长,住院率大幅度增加,在他们的带动下,我院医疗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2

根据省厅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省卫生厅城市医疗机构支农卫生工作“双千工程”项目,我院对口支援了xx卫生院,现将我院20xx年至20xx年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

自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文件通知,包括“双千工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项目,我院积极组织,认真实施,由分管院长牵头开展我院对口支援工作,医务科负责具体实施日常的对口支援相关事宜。

对照有关要求,我院前往各受援卫生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和当地医院领导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完成了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对口支援开了个好头。

二、合理实施

我院针对对口支援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管理规定,主要有:

1、自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每年选派3名医师到xx卫生院进行卫生支农暨技术挂职;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选派4名医师到xx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每人为期一年。派往xx支农人员组织关系转到派往地卫生院,接受派往单位领导。

2、选派人员的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的卫生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医德高尚,无不良行医行为;主治及主治以上职称,身体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

3、卫生支农列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不服从医院安排、拒绝接受支农任务的,不得晋升职称,是聘用制的立即解聘,且今后不得在本院聘用。

4、对下乡挂职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①支农任务完成回院后,休假一个月;②每月补助(奖励)600元,每两个月可报销一次往返车船费;③医院的各项待遇不变。

5、在派驻结束后,由受援医院和我院共同对支援人员进行工作鉴定,对支援任务完成情况、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成绩显著1、20xx年4月至今,我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信息如下:

2、我院选派的内科、外科等不同专业的主治以上医师在当地卫生院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了多场知识讲座,开展了xx等多种外科手术,解决了心梗、脑干梗塞、肝硬化、肝癌等急、危、重、疑难问题,各对口支援医疗队都按照要求圆满的完成了对口支援任务,并在4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1)强化环境治理,改善卫生形象;

(2)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3)很抓基础知识,提高医护质量开展;

(4)新技术、新业务、临床教学工作。

通过对口支援,各受援医院在制度管理、院感控制、诊疗规范的执行、医疗文书书写的质量、诊疗处理的病种、医院诊疗的经济收入等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普遍认可和表扬。

3、我院在选派医师支援卫生院的同时,也多次组织我院专家前往受援医院开展义诊及讲座。

4、截至目前,我院对口支援的有关医疗骨干,共完成专业技术讲座20余次,手术180余台次,教学查房90余次,诊治患者约2600人次,进行危重病历讨论50余次。

四、存在不足

从总体来看,对口支援医疗队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基本完成了对口支援任务。对口支援医疗队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工作,提高了当地卫生院的整体水平,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和规范,满足了当地的部分卫生需要,解决了部分疑难危重病历的诊治,也加快了双方医院间的了解和合作。我院将在今后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对口支援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5

为了扎实做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我院按照县卫生局《全县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我院对城乡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医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了《对口支援***乡卫生院实施方案》和《对口支援卫生院工作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014年3月份,我院与***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依据协议,我院和卫生院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开展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二、蹲点帮扶

根据对口支援协议,我院派出2位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务人员长期驻守乡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主治医师依托我院中医特色专科优势,帮助卫生院建设中医特色专科,通过师带徒的形式为卫生院培养2名中医专业人才,使卫生院能够独立开展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在下乡支援期间,共收治住院病人30余人次,诊治门诊病人300余人次,下乡义诊100余人次,在卫生院进行教学查房、示教20余次,专题学术讲座6次,培训卫生院人员200余人次,讲课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学、穴位注射法、穴位封闭法、中医15项适宜技术、穴位帖服法、骨关节炎的治疗等,通过培训明显提高了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诊疗能力。

我院***主管护师在下乡期间共参加义诊活动15次,免费采血300余人次,健康咨询200余人次,举办专题讲座、业务培训3次,对卫生院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全面、细致培训,使大家熟悉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掌握了常用的急救技术、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使用。

三、人才培养

医院免费接收卫生院**医师于2014年5月—7月在我院急诊科进修学习,***医师于2014年8月—1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修学习。我院医务科专门安排业务水平高、诊疗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一对一带教,争取为卫生院培养出业务水平较高、医德医风良好的临床实用性人才。

四、服务百姓义诊健康快车活动

根据市、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我院每月定期组织各科室专家到卫生院进行服务百姓义诊健康快车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免费义诊、专题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历讨论等。我院参加活动的医护人员共90余人次,诊疗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等,共免费义诊患者68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我院在卫生院举行专题学术讲座2次,讲授题目分别为《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多发伤救治的若干进展》,卫生院参加培训人员50余人次,通过现场培训,使大家的急诊急救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基本掌握了止血、清创、缝合、包扎、骨折固定等基础技术的处理方法。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2014的对口支援工作,提高了卫生院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使基层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是,由于我院技术力量缺乏、资金困难等客观条件限制,致使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人员有限,参与力度还不够,不能满足对口支援地区老百姓的需求,对口支援工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加大投入和参与力度,使我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6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充分协商,及时调整对口支援关系,下发工作实施方案,签订项目责任书和协议书,明确了支援内容和预期目标。三是根据受援医院需求,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重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骨干医师培训、特色专科建设、医疗核心制度修订完善训等工作。四是修订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建立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乐陵市卫计局信息员:张娜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7

1 对受援医院基线调查

1.1 受援医院基本情况

景洪市人民医院是当地一所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占地23310平方米。全院现有在岗职工423人,内设24个临床、医技、职能科室,附设景洪市“999”医疗急救中心、下设4个卫生服务站,现有住院床位200张、急诊留观床19张,2009年年收入为7501.35万元,年门诊量25.71万人次,年住院7880人次,年手术3484台,病床使用率104.66%。目前正在建盖一幢建筑面积15955平方米的住院大楼。该院为景洪市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已全部托管该市13所卫生院,形成了以市医院为中心、托管卫生院为分院、各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点的医疗卫生救治网络。

该院2008年和2009年主要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2008年,2009年该院门诊、急诊留观及病房工作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病床使用率的上升,平均住院天数减少,表明医院的病房工作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从患者来源来看,增加的患者主要是医保以外的新农合患者。

该院2009年医疗收支情况如表4和表5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相对2008年,2009年该院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6.12%,医院创收能力明显提高。但医疗业务支出增长率达29.45%,医院的利润空间有所下降,说明成本费用的控制不理想。

研究者一般认为,分析门诊及住院收入的比重可以了解医院收入的构成变化状况,对医院进行资源合理的配置以及医院的医疗布局具有积极的意义[1]。通过对表5的分析,发现该院门诊收入及增幅明显低于病房收入及增幅。从收入的结构来看,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2009年增量明显高于2008年。从已有研究来看,药品收入所占比重越大,利润空间将越小[2]。该院的收支情况有待改善。

目前,该院共有在职职工423人,其中卫技人员361人,高级职称18人(正高4人,副高14人)、中级职称71人,大专以上学历226人(本科108人),占到职工总数的53%,少数民族职工占54%。临床医技执业医师共146名,其中55名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约占38%。该院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均未实行二级分科,如外二科包括了泌尿外科和骨科,内一科包括了心内科、呼吸内科等。

1.2 受援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受援医院的基线调查,我们发现,该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学科带头人紧缺,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2)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低,学习氛围欠佳。(3)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流程操作欠规范。(4)新建住院部大楼资金困难,医疗设备陈旧。

2 受援医院与其他相当规模医院的基线调查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受援医院的情况,我们将受援医院与当地其他相当规模的两家医院进行了比较研究。景洪市是西双版纳自治州的首府,西双版纳州人口约100万,景洪市人口约40万。在景洪市区嘎兰路3公里范围内共有3家规模较大的医院,分别是A医院、B医院以及景洪市人民医院,见表6。

2.1 当地疾病谱的概况(见表7)

从表7可知,疾病谱前6位的出院患者数中,三家医院各占了2个病种的第一名,A医院在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占据优势,且其他4个病种均排名第二位,实力最强;B医院在良恶性肿瘤及创伤骨折诊治方面占据优势;而景洪市人民医院在产科分娩及尿石症诊治方面占优势,但总体实力最差。

2.2 优势科室的医教研实力分析

景洪市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在当地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同时也是医院的重点学科,其诊治的尿石症患者在当地位居首位,表8是对受援医院与其他两家相当规模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比较。

从表8可知,三家医院的医疗技术各有所长,实力相当,尽管患者数及获奖该医院有优势,但床位数、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该医院均无优势,根据实际患者量及综合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将该学科确定为近阶段的重点学科。但泌尿外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快速脱颖而出,成为州重点学科,必须加强学科建议及人才梯队建设。

2.3 错位竞争,和谐发展

“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竞争”[3]是每家医院的生存之道,例如上海市十大综合性医院在医疗诊治特色方面都各具特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当地医院也已经初步形成竞争的格局,把重点科室“做强、做大、做精”是打造“名院、名科、名家”的战略选择需要,经过详细的基线调查,全面了解当地的医疗市场格局,制定符合我院和受援医院实际情况,切合当地疾病谱特点,有利于医院“错位竞争,和谐发展”的援建目标和策略部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3 支援建设的目标策略制定及实施探讨

3.1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对口支援,创造条件,将景洪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3.1.1 学科建设。

支持创建1个州或市重点学科(领先学科):泌尿外科;支持创建2个院重点学科:骨科、内分泌科;支持创建2个医院特色专业:糖尿病诊治专科、白内障诊治专科。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和医院实际,对内科、外科实行两级临床专业科室分科;加强完善急诊科、皮肤科、麻醉科等科室建设;支持新建感染科、ICU重症监护病房;支持并扶持超声诊断、放射科(普放、CT)。

3.1.2 医疗收治。

支持该院从目前的200张床位扩增为450张床位,每年业务量保持递增,并支持其适宜技术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3.1.3 科研教学。

支持医院成为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支持争取获得市或州科研项目1~2项。

3.1.4 医院管理。

支持完善行政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如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科研教育、后勤管理、护理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等。

3.2 具体实施方案

3.2.1 在学科建设方面。

对于州或市重点学科,我院将每年至少一批次派驻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参加建设,并将每年免费接收该学科临床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对院重点学科,我院将不少于3批次派驻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参加建设,并免费接收院重点科室的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对院特色专业不少于2批次(每批次6个月)派驻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参加建设,并免费接收特色专业的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对新建科室根据需要派驻医疗骨干支持科室建设;派驻医护人员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学科建设的技术援助活动;根据需求,不定期派出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危重病例抢救等。

3.2.2 在医院收治方面。

支持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科普宣传;帮助支持提高注册医师资质比例;开展远程会诊系统,及时解决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治;每月一次开展典型病例的远程讨论会;指导突发卫生性事件发生时的救治,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救治水平。

3.2.3在科研教育方面。

根据需要指导科研课题的选题、标书书写、申报等工作;积极鼓励支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合作开展较高级别的科研课题1项;根据需求开展I、II类继续教育学分的教育项目,建立远程教育体系。

3.2.4在医院管理方面。

根据需要接收景洪市人民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前来我院参观学习或短期挂职;根据需求每批支援团队中派驻一名职能部门负责人支援建设(短期1~2个月左右)。

3.3 援建目标完成的保障需要

3.3.1 两地政府及政策的保障。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加强和规范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管理工作,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财政局均联合发文,要求上海市19家医疗单位切实做好对云南县级医院的支援,上海市卫生局与云南省卫生厅高度重视,于2011年3月8日携双方负责人签订了支援协议,给予政策保障。除了云南省卫生厅,当地景洪市人民政府、景洪市卫生局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在我院派出专家团到景洪做详细的基线调查后,政府分管副市长、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率队来我院考察、详细了解、认真商讨支援目标、策略和目标、策略和步骤。因为支援还还牵涉双方人员的互派,双方领导对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

3.3.2 支援医院的保障。

这是一项贯穿医院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的医院经营全部的、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实力无可置疑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但是实际上一家二级乙等医院的现状是我们不了解的,我们存在不少分歧,尤其是全体职工理念差异可能是最大的障碍,为了尽快求同存异,推进各项支援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由人事处、医务处、科教处、发展部负责人为组员的对口支援工作小组,发展部负责人同时兼任联络员,主要负责与景洪市人民医院的联系沟通、与上海市卫生局医管处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汇报、请示等等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一系列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3.3.3 受援医院的保障。

援滇工作的成功将实质性地提高该院的医教研综合实力,是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全体干部应该义不容辞地灌输给医院全体职工这一理念。医院应该进一步进行深化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如空缺岗位人员公示招聘制度、全体员工工作绩效评估制度、逐级岗位新任制度等,支持员工公平竞争,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医疗服务量及自身业务水平,采用“能上能下”的管理制度,部分临床科室、医技部门负责人每年有一定的更新率,以保持全体员工旺盛的战斗力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学科带头人更应该抓住机遇,不计得失,外引内培人才,坚决把学科建设放第一位。

4 小结

本次基线调查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特别是对方医院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全力协调配合下,对受援医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我们制定了三年援滇初步计划。相信计划的实践中一定会有不断修正,但是诚如何梦乔院长所言,“著名学科建设是医院生存的关键,特色专业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一个区域性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是有其基本规律的,一所医院在一定区域内长期的竞争力[4],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以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服务实力为人民健康服务,稳定地超过对手,吸引更多的医疗消费者,占有更大的医疗市场的能力,景洪市人民医院发展任重而道远,我院一定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为早日完成卫生部制定的支援目标而恪尽职守。

参考文献

[1]林国香.医药卫生改革与医院财务管理[J].管理管理论坛,2008,10(25):12-16.

[2]王屺亭.诊疗收费改革的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3(28):15-18.

[3]杨正夫.公共卫生机构社会资本及其功能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6(24):567-569.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对口支援;发展

一、 教育 “对口支援”的内涵

(一)教育“对口支援”的概念界定

当前,很多学者都对“对口支援”作出了概念的界定,但是由于他们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方向不同,所以对“对口支援”的概念界定也不尽相同。

根据以前学者们对教育“对口支援”的界定,结合目前教育“对口支援”实施的情况,我认为,所谓教育“对口支援”,是根据我国东西部之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还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客观实际,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达省市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政府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机构、行业或者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支援关系,以干部支援为纽带,支援不发达地区文化教育产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一种政策模式,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二)教育“对口支援”的原则

发掘优势、共谋发展、长期合作、互利互助这四条原则,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当地人文环境改善的基本原则。 发掘优势,发掘落后地区的优势资源,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文化基地的建设,从而带动当地的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共谋发展,是文化落后地区与支援方的行为效果关系,是开展教育“对口支援”的目的,也是“对口支援”教育落后地区得以深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合作,是文化教育产业落后地区与支援方关系在时间上的反应,是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持久的重要标志。

互利互助,是文化教育落后地区与支援方的效率利益关系,是保持教育“对口支援”旺盛生命力的核心。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四条原则是深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文化教育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

(三)教育“对口支援”具有灵活性

援助一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确定教育支援的重点、难点和方向,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可以随时作出变化。同样,不同的负责单位和援建单位也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来决定教育援助的形式,总之,教育的“对口支援”是多样化灵活的。

以上都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对口支援”进行分析。其实在教育“对口支援”的实践中。在加强和田地区教育支援的同时,支援方还广泛地开展了对和田地区的经济技术活动和一定区域的经济协调活动,同时协调和田地区内部城乡之间以及中部地区与边疆地区间的教育“对口援助”也向着纵深多元化发展。

二、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对口支援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萌芽,70年代末正式提出并实施,实施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实施中也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便使其能更好的发挥效用。所以对口支援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新疆教育“对口支援”的中心目标不止是快速有效,而主要是社会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发展。这一“援助”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大规模,在于它试图以全国之力来协助一个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确保2020年在文化教育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能在教育发展上有更大的突破,最大程度缩小受援地与内地差距。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对口援助”工作有针对性地做了调整,呈现如下新特点:

(一)教育“对口支援”范围扩大

1997 年以来,内地 14 省市(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以及辽宁)响应中央号召实施了“一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一地州”。“但由于新疆各地州社会发展起点低以及每个地州地域比较大,所以,对口援疆的实效性没有显著增强。新一轮对口支援将任务细化到县,力争援助对象针对性更强,效果更高。①”“受援方由过去的新疆 10 个地州、56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个师,扩大到新疆 12 个地州、82 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2 个师。在支援方中,新增了安徽省、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广东省深圳市,达到了 19 各省市②”

(二)重点支援基层和南疆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目前全自治区有30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7个,贫困人口253万,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96%,且主要集中在南疆。南疆三地州在2011年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列为集中连片开发区。叶城县总人口为45万,其中农村贫困人口约11万人,2.17万户,占全县人口的1/4”。③民生问题十分的突出,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穷啥不能穷教育”,可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然存在大量的文盲。

因此“新疆主要困难难在基层、难在南疆、难在国家扶贫县、边境县和团场。所以,要把援助重点放在基层,放到贫困县、边境县和团场,放到乡镇和农村”④。要力争在这样的对口教育支援中能够切实的做到教育“对口援助”的成果具有普世价值,不仅仅让受援助地区的学生教师能收到启发和教育,更能带动当地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风气向良性发展。

(三)准确把握教育“对口支援”的时间周期

首轮援疆实施以来(1997年以来),在教育“对口支援”的最初是采用3年 的时间(每3年更换一批老师和领导干部到相应的岗位),部分地区为一年半,首轮支援每期3年,重视援疆干部和援疆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援疆干部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以利于被支援地区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工作思路、方法和作风,在支援中得到改观。同时在前一轮对口支援中,每一期对口支援为期3年,对于培训发展中紧缺的复杂的各类技术人才、专业性人才尤其紧缺的“双语”教师的培训是要花一定量的时间。并且,这样的时间周期安排更适合支援人员在和田地区展开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对口支援”的要求。

“对口支援”是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的援建落后地区政策,教育“对口支援”在支援政策中最初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而同时,教育是实现支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能够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文气息和社会风气的发展,从而促进全面的“对口支援”,促进和田地区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史非常总要的,所以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教育的支援也从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发展,相对于之前的教育援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援助中不断改进。(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编号一: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立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MKSCXY201207)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二: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招标课题(13XSQZ0109)

注解

①新疆都市晨报. 新一轮援疆并非历史的简单复制[N].2011 年 1 月 1 日 T2 版

②刘向晖. 援疆工作 14 年回顾与展望[J].新疆地方志 ,2011 年第 3 期

③叶城县政府宣传办.叶城县概况,叶城县政府门户网站,2010 年 9 月 6 日

上一篇:热胀冷缩小学下一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百色起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