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2024-10-15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通用10篇)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篇1

金水学校对口帮扶武当新村小学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江夏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校际之间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通知》精神,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共享、优化教育资源,通过校际之间互动交流、缩小金水学区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江夏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校际间结对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通过下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为金水学校校级名师搭建展示教学艺术和方法的平台;另一方面借此活动充分发挥我金水学区名师的导向作用。以此促进金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结对帮扶活动既可增进校际间的友谊又可相互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4、进一步激活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谢谭平

副组长:魏辉安、彭定伟

成员:李桂莲、钟兰英、周运清、刘献红、吴荣、魏金菊、曹华荣

三、结对学校: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四、主要内容:

1、两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定期互访,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交流管理经验。

2、金水学校骨干教师与武当新村小学教师结对,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计划。

3、金水学校名师骨干下校上示范课,传授课改经验。

4、两校之间组建学科交流协作小组,定期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

5、金水学校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研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议课,交流教学方法。

6、开展两校间学生的交流与协作,通过各种活动的交流,综合素质展示,学科竞赛等形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7、通过各种途径,为兄弟学校提供教学资料,实现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实施办法: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施教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每学期,两校相关学科开展2次以上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3、每学期开展1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4、针对新课改的实际需要,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专题讲座、观看名师教学实录等)

5、切实安排好对口送教活动,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学科,三定到位。选派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送教活动。

7、每学期由两校校长分别进行一次有关学校管理和教师成长的专题讲座。

六、措施要求:

1、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结对交流互动帮扶的重大意义,把此项活动作为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积极参与、友好合作。

2、加强管理与考核,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认真实施。把此项活动纳入教研组,教师(班主任)全方位考核之中。

3、学校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督查工作,把此项活动抓在手上,定期了解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篇2

一、简况

和平位于县境东北部, 哀牢山南麓者干河两岸。东北至东南与玉溪市新平县的戛洒镇、平掌乡接界, 西南与墨江的团田乡毗邻, 西北与镇沅县者东镇相连, 是“两市三县”的结合部, 经云南人民政府批准于2013年5月28日正式举行了撤乡设镇挂牌仪式, 和平由乡变成了镇。全境东西长19.5公里, 南北距18.8公里, 总面积217.3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760米, 距镇沅县城74公里, 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全镇辖5个村委会, 2012年末, 全镇有3351户11964人, 其中农业人口2497户10560人, 占全镇总人口88.2%。境内居住有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回族、阿昌族等10余种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1342户8522人, 占总人口的71%, 其中苦聪人864户2888人, 占总人口的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5773亩 (其中:有地面积20823亩, 有田面积4948亩) , 林地97300亩, 山地20400亩, 人均有耕地面积2.16亩。土壤共分15个亚类, 29属, 30多个土种。山区适宜发展核桃、茶叶、烤烟、中药材等作物, 坝区适宜发展甘蔗、木薯、柑橘、板栗、西瓜、辣椒等作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和杂粮。

二、真情的回顾

199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 我行的帮扶面由镇沅县收缩为重点帮扶和平乡, 十七年来我行领导班子, 面对和平“十难”既:粮食不足充饥难, 自然恶劣增收难, 居住分散政策宣传难, 人畜混居习惯改变难, 村无学校读书难, 整体贫穷脱贫难, 信息不灵科扶难, 经济不活购物难, 条件艰苦干部安心难, 刀耕火种推科学种植难的现状。行领导把解决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当突破口, 由一把手亲自抓, 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对口帮扶领导小组, 全行上下形成了“六种共识”即坚持以人为本、以真心扶贫;坚持扶弱解难、以实事扶贫;坚持科教兴乡、以观念扶贫;坚持注重实效、以项目扶贫;坚持攻坚克难、以信心扶贫;坚持着眼于未来、以机制扶贫。在帮扶中“通盘考虑、科学决策、科教引领、帮扶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一规划、整合资金、突出重点、整村推进、打造样榜、全面推进、党群满意”。在行党委的领导下, 在全行的关心支持下, 在所有下派干部的努力下, 团结带领全乡群众经17年的艰苦努力, 秉承“不喊口号、不摆花架、不图名利、倾心真扶”的宗旨, 在派干部、抓教育、建学校;修道路、架水管、兴水利;建工厂、兴集市、拓经济;改猪圈、引良种、旺畜牧;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换草房、夯地基、建新村等方面, 全面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把一个“十难乡”变成了“十有镇”即有一间标准瓦房、有一块水泥院场、有一个蓄水池、有一口太阳能、有一个沼气池、有一个节能灶、有一个标准猪圈、有一个卫生厕所、有一个垃圾堆放点、有一亩经济林。特别是我行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了《中央新闻联播》, 扶贫经验在国务院扶贫办交流, 连续多年评为云南省社会帮扶《先进集体》, 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一) 攻坚克难真情帮扶

1996年, 根据省委省政府“收缩帮扶, 突出重点, 逐个推进”的思路, 我行将帮扶的重点由全县帮扶集中转向和平乡。十七年来我们秉承“不喊口号、不摆花架、不图名利、倾心真扶”的宗旨,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帮扶中、派干部、抓教育、建学校;修道路、架水管、兴水利;建工厂、兴集市、拓经济;改猪圈、引良种、旺畜牧;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换草房、夯地基、建新村等全面实施了扶贫攻坚战略,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行广大干部职工及乡村群众的齐心协力和艰苦奋斗下, 和平乡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乡镇市场、超市、宾馆相继出现, 农家相继告别了茅草屋, 建起了砖混住宅。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1. 困难与举措。

面对一个“十难乡”从原云南省人民银行到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的名届领导,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和上学等民生问题, 切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是成立行长为组长的对口挂钩帮扶领导小组, 从组织上加强领导。二是深入研究, 有的放矢。为准确把握问题的脉搏, 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真正把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六届行领导班子成员, 在程远业、郭玉华、倪光祖、雷滇生、杨小平、周振海行长的带领下, 开展了深层次、广角度的调查研究, 行领导们翻高山, 下陡坡, 进农家, 察民情, 与哀牢山下的百姓攀上穷亲, 足迹踏遍了镇沅县及和平乡的山山水水。通过与当地群众零距离的接触, 对和平乡的社情民意、气候条件、产业发展、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声声问候传递真情, 句句祝福温暖人心。在调研中, 行领导们深深感受民族同胞们对解决温饱、改善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感悟到一种责任, 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如何真正找到治穷的源泉, 一个勤劳的群体为什么没能走出生存的困境, 根本的问题又在那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三是驾起桥梁, 我行先后选派了政治思想好、业务技能强、文化水平高、为人正直并有较强政策理论水平的21名干部到镇沅县及和平乡挂职, 其中县委副书记1名、副县长5名、副乡长9名、金矿副矿长1名、中学副校长1名、教师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6名。挂职干部与当地群众同呼吸, 心连心, 摸实情, 谋规划, 办实事, 求实效, 为镇沅县及和平乡早日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爱戴和好评。四是表明决心, 我行在十七间始终坚持帮扶决心、帮扶方式、帮扶力度“三个不变”, 带着诚心, 带着人才, 带着资金, 带着项目, 手把着手, 心贴着心, 动真情, 扶真贫, 做到“六个坚持”, 即坚持以人为本、以真情扶贫;坚持生存优先、以实事扶贫;坚持造血为重、以产业扶贫;坚持科教引领、以观念扶贫;坚持攻坚克难、以信心扶贫;坚持持续发展、以机制扶贫。持续地推进产业扶持、科枝培训、爱心助教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天的和平乡, 经济发展, 道路通畅, 村容整洁,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2. 付出与收获。

用汗水浇灌, 用心血细润, 播撒爱的种子, 收获秋的希望。自1991开始, 我行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帮助镇沅建盖了6所学校, 其中包含投资90万元建盖的教师进修学校、投资19.5万元建盖的和平乡麻洋融和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那洛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融光小学、投资15万元建盖的三章田者铁小学、投资8万元修善的者东乡木厂小学, 投资20万元招录镇沅藉中学毕业生49名到银行学校中专班学习, 毕业后分配回镇沅各委办局和乡镇工作;为帮助镇沅干部职工提高科枝能力, 先后为地方培训各类技术人才千余人, 其中厂长 (经理) 200人, 财会、农技、票据管理等478人, 农业实用枝术等170人, 泡核桃嫁接枝术153人。在各乡各村开展扫盲识字等活动, 为日后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开展爱心助教, 把爱心助教当作“治穷先治愚”的突破口, 在建盖学校6所, 投资培训各类人才的基础上, 坚持每年对100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 对10名和平籍大学生进行了奖励的基础上, 2008年开始共投入资金25.6255元, 为乡中心学校及教学点更新了教学设施和课桌椅426套, 把住校学生破旧的木床更换为铁床200张。在2010年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 为确保和平乡孩子们能喝上洁净的山泉水, 投入资金22475元, 为学校架设饮水管道2.3公里, 在大旱之年让师生们喝上洁净的清泉水。20年来围绕教育、产业、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扶贫工作。具体措施:一是实施产业引领。发放专项贷款、贷款贴息等支持镇沅县、和平乡的经济发展外, 先后投资4亿多元建起了松香厂、造纸厂、荼厂、松节油厂、花岗石厂、和金矿等支柱产业, 大大提升了镇沅经济发展速度。二是提高培训质量。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枝种植能力,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行创新扶贫思路, 在每年投入资金5万元, 还购买松下投影机一台,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开展农民群众急需的农业种植、畜牧管理等科技知识, 如桑、茶叶、烤烟、蔬菜、水稻、玉米高产栽培, 泡核桃、松树、杉木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与管理, 大牲畜品种改良等科技培训。提高了培训质量, 扩大了科普宣传面, 使村民的文化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是组织爱心捐献。自1991年来, 由全行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已是每年的惯例。迄今为止, 我行共组织职工累计捐款15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 共捐献电视机、席梦思床垫、毛毯、衣物等物品27451件 (套) 。2011年11月人总行征信局领导也十分关心边疆的扶贫帮困工作, 赠送我行扶贫电脑30台, 连同我行科枝处增配的10台, 共40台, 并派专人亲自送往和平乡。

3. 创新思路。

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单靠人民银行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资金整合上作好文章, 作好资金整合这篇大文章,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为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用好用活每一分扶贫资金, 我行做到了“六个统一”, 即:图纸统一规划, 项目统一管理, 材料统一购买, 资金统一安排, 贷款统一协调。以人民银行的无偿资金投入作引领, 将新农办、扶贫办、林业、妇联、财政等各方资金统一整合到和平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中。坚持开好“三个会”, 即项目论证会、群众座谈会、宣传动员会;抓好“四落实”, 即资金落实、规划落实、责任落实、监管落实, 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充分体现集中资金办大事的综合效应。目前我行已累计无偿投入676.32万元的资金和物资, 协调整合部门资金320.7万元, 协调银行信贷资金2055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大路边、和平、新村、者海、上东帽等5个自然村214户居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在整村推进中, 由于领导重视, 组织得力, 我行所实施的大路边村、和平村和新村均被评为省、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质工程。在思维方式上:第一次把昆明中支的扶贫资金与省、市、县扶贫办、新农办项目资金有机整合;第一次借鉴吸纳了州市的民居建筑风格, 将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实用性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第一次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安居工程、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三年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第一次做到了对全体农户开展项目实施目的、资金来源、建设效果、农户配套投入等内容的综合调查, 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我行新农村建设经验除在2010年8月1日中央视台《新闻30分》进行报道外, 还在了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了交流, 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 科技兴乡提升种养业质量

1. 截止2013年5月末, 和平镇共完成大春粮豆作物栽种面积22150亩。

其中完成水稻栽种4850亩, 其中杂交水稻4500亩, 规格化栽培4850亩, 旱育稀植300亩;完成玉米规格化种植17000亩, 完成地膜玉米1000亩, 杂交玉米14000亩;完成马铃薯种植300亩。夏收粮豆合计面积9477亩, 总产量850吨。其中:小麦4295亩, 387吨;蚕豆2065亩, 161吨;薯类363亩, 47吨, 豌豆2041亩, 169吨, 杂粮共2300亩, 170吨。种植700亩冬马铃薯, 其中丫口村75亩, 光山村150亩, 那洛村250亩, 那壮村150亩, 麻洋村75亩。示范样板面积共140亩, 其中那洛村80亩, 那壮村30亩, 光山村30亩。

2. 种植烤烟2650亩, 实现产量6742.

3担, 实现产值732万元;热区资源异军突起, 冬辣椒、京豆、枇杷等冬农开发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种植烟后玉米2000亩, 其中:丫口村600亩, 6个村民小组113户;麻洋村400亩, 5个村民小组49户;光山村600亩, 5个村民小组108户;那壮村400亩, 7个村民小组67户农户。

3. 泡核桃种植面积37436.

73亩, 可采摘面积10500亩;销售核桃干果296吨, 实现产值650万元;茶产业种植面积发展到9106亩, 产量156吨, 总产值200余万元;在那洛村新种植枇杷面积1000亩、咖啡面积120亩, 建设有生态茶园7736亩, 年产量约15600公斤。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164.67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4694.98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粮食总产量6798吨, 人均有粮327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1982.8万元。

4. 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镇生猪存栏23781头, 能繁母猪存栏3682头;牛存栏2928头, 能繁母牛存栏1831头;羊存栏6209只, 能繁母羊存栏3629只;家禽存栏71580羽。生猪出栏7176头;牛出栏155头;羊出栏549头;家禽出栏14710羽。肉类总产量553吨;猪肉500吨;牛肉17吨;羊肉14吨;禽肉22吨;禽蛋15吨。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开展情况:目前和平镇有生猪规模养殖场一家, 目前存栏生猪300头, 年出栏生猪800头。

5. 保障措施:

每年组织科技培训4期次, 科技培训人数180人次。套种面积10000亩, 其中杂交玉米地膜覆盖1500亩。良种推广18800亩, 其中杂交稻4800, 杂交玉米14000亩, 水改旱面积1000亩, 玉米规格化栽培17000亩, 冷凉山区水稻良种示范1000亩, 水稻旱育稀植移栽300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00亩, 建立测土配方示范点5个, 示范面积100亩。在重大病虫草鼠害预警监测与防控方面, 实现防治面积1000亩, 专业化防治面积300亩, 危害损失率控制在了4%以下。在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方面, 计划种植烟后玉米2000亩。实现了种子质量安全抽检2个。扩大了农机作业面积, 实现了农机化率达43%。玉米集中育苗面积30亩。派出农科人员17人次, 共开展了以上生产指导服务0.1万人次。

(三) 辛勤的汗水育出幸福的硕果

松柏参天, 因为有大地的滋养。花香果密, 因为有园丁的心血。独木哪成林, 硕果累累才是秋天!在我行的帮扶下, 和平乡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五个村民小组, 目前, 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 一块块平整的水泥地坪铺到村寨, 一条条干净的串户路延伸到户, 辛勤的播撒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是认识的腾飞。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 才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平乡从刀耕火种, 十年九灾荒的特困乡境地步入了温饱, 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特别是实现了要我变到我要变的大转变, 这样的变化, 是我们抓教育, 建学校, 办讲座, 一天天的扫盲, 一批批的培训, 一户户的引导, 一桩桩的实作, 是所有挂职干部的一身身泥土和全行干部职工一份份爱心凝集而成的。二是帮扶与干部培养双丰收。对镇沅和平20年的帮扶, 既改变了山乡面貌又锻炼了央行干部队伍。21名挂职干部中, 其中有两名担任了厅局级领导, 5名副处升为正处, 1名副乡长升为副处、其余的副乡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均走上了机关正科、副科级和县支行领导岗位。通过对口帮扶, 也培养和造就了机关干部与当地群众同呼吸, 心连心的爱心和尽一份责任的善德之心, 对口扶贫点成为我行播撒爱心的平台, 也成为我行培养教育干部的基地。三是产业扶持结硕果。种植核桃6960亩约4.2万株, 茶叶8076.6亩 (可采面积2039亩) , 普种地膜杂交玉米16095亩。核桃、茶叶已成为和平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四是新农村建设创佳绩。在完成了茅草房、闪片房、叉叉房的改造后, 从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镇沅县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平乡经过17年真心的帮扶, 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8164.67万元, 比1996年末的707.74万元净增7456.93万元。财政收入1030万元, 比1996年末的72.6万元净增957.4万元。信用社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99.8万元, 比1996年末的629万元净增96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 比1996年末的445元净增4169元, 基本上把和平乡建成为“十有镇”。

三、体会与感想

(一) 有党委的正确领导帮扶就有方向

为确保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行党委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对口挂钩帮扶领导小组, 从组织上加强领导。特别是六届行领导班子成员, 在程远业、郭玉华、倪光祖、雷滇生、杨小平、周振海行长的带领下, 开展了深层次、广角度的调查研究, 行领导们翻高山, 下陡坡, 进农家, 察民情, 与哀牢山下的百姓攀上穷亲, 足迹踏遍了镇沅县及和平乡的山山水水。通过与当地群众零距离的接触, 对和平乡的社情民意、气候条件、产业发展、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 为科学抉择, 圆满完成扶贫工作垫奠了坚实的基础。

(二) 有全行的鼎力支持是帮扶工作的无穷动力

一份深深的希望, 一份悠悠的情怀, 如残雪里的一抹新绿, 给大地以春的幻想。“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亦解晴”。自1991年对口帮扶由迪庆转到镇沅县以来, 全行干部职工不怕攀上穷亲, 对着贫困从人力、物力、财力给予积极的支持, 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在主动捐款捐物的基础上, 还开展了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每到挂职人员期满轮换时, 争着报名到基层挂职。另外是从行领导到各处处长都带头对和平乡实施一对一的帮扶, 又贫困乡变成了相对富裕的镇。也就是说和平乡从刀耕火种, 十灾九荒的特困乡境地步入了温饱, 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特别是实现了要我变到我要变的大转变, 最后撤乡建镇的变迁。这样的变化, 是我们抓教育, 建学校, 办讲座, 一天天的扫盲, 一批批的培训, 一户户的引导, 一件件的帮抉, 一桩桩的实作;是所有挂职干部的一身身泥土和全行干部职工一份份爱心凝集而成的。

(三) 有挂职干部努力是帮扶的首要条件

从1991年开始到1996年由县转乡至今, 我行共有20人在26个岗位从事过帮扶工作, 其中有两名提升担任了厅局级领导, 4名正处, 2名副处级领导, 还有1名副乡长直升为副处县长, 其余的副乡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均走上了中支机关正科、副科级和县支行领导岗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为了能够把各种资金整合进村, 中支扶贫办带领挂职干部一趟又趟, 一家又一家地找省妇联、林业厅、新农办、扶贫办和市县政府协调, 真是跑坏胶鞋跑痛腿, 腿痛头痛为乡亲, 概括起来为“一份深深的希望, 一份悠悠的情怀, 如残雪里的一抹新绿,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亦解晴’给大地以春的幻想。”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扶贫的榜样。

四、存在问题

(一) 无米之炊

由于管理的提升, 国务院推动国家机关“三公”经费的晾晒工作, 近年来财政部核批给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就逐年减少, 2012年起不再核批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财政部取消了人民银行的扶贫捐赠资金款项后,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机关, 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所有资金实行全科目核算, 所以我们扶贫帮困资金链就从源头上断了, 人民银行的扶贫工作就自然成了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

(二) 地方转向

由于我行二十多年的帮扶, 镇沅县仍至和平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地方政府, 为了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所以提出建设“魅励小镇”的战略, 重点打造恩乐、猛大、正太等乡镇, 从政府的角度看, 过去倾向和平的人才物力财力全部向着“魅励小镇”转移, 2012年商定的上东帽村小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由于地方的财力不跟进, 所以发生了串户路无钱完工的格局。

五、政策建议

第一,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变, 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工会的履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 从单沌的“教育、建设、维护、参与”四项职能转向贴近业务的全方位履职, 如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好工会“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 要求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 以学习宣传、统一思想为路径, 以弘扬先进、服务基层为抓手, 以改进作风、有效履职为目标,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水平, 做到“一个坚持、二个参与、三个服务、四个强化”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六个必须”, 即必须把握服务大局这一根本;必须围绕贴近职工这一主题;必须突出务实高效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保持开拓创新这一动力源泉;必须运用统筹协调这一有效方法;必须遵守廉洁自律这一工作准则。所以工会应在履行好本职, 推动以《滇银文化大讲堂》《云南省人民银行文联建》《民主管理》等服务工作, 为建设昆明中支温馨之家、幸福之家和谐之家而努力。

第二,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按照国家新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有农村贫困人口1014万人, 居全国第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60.2万人。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启动, 我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进一步支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的实施。且镇沅县是我省被列入国家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85个县区之一。我们只有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 努力创造资金帮扶向政策帮扶过度空间。

第三, 我行近期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云南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省的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行的货币信贷部门, 在老、少、边、穷的政策扶贫中, 央行的金融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非常特有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我行货信贷部门, 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并联络滇、黔、川三省有关州市中支货信部的人员, 在认真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开展了《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落实情况》等一系列的调查, 2012年10月正式行文向人民银行总行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分别上报了《乌蒙山区金融扶贫工作情况及建议》得到了总行的好评, 为争取国家对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金融政策的支持发挥积极的作用。

昆明航天幼儿园对口帮扶方案 篇3

根据《云南省教育工作关于开展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的安排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结对帮扶计划如下

1、负责结对帮扶活动 到结对园了解园情确立帮扶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与结对园签订帮扶协议。

2、帮扶结对园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完善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园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安全小组等组织机构健全教研、一日常规、财务管理、卫生保健、家长工作等各项制度帮扶幼儿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结对园园务管理规范化。

3、对结对园进行教育业务指导帮助结对园制定园务工作、保教工作计划对结对园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4、双方立足结对园实际因地制宜注重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园所内涵从、教玩具的准备、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形式的确定等注重就地取材形成鲜明的办园特色。

5、开展示范性教学派业务骨干到结对园传授先进的保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进行教师结对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师业务能力。

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篇4

一年来,我校在对某某小学的对口帮扶活动中,按照《仙桃市教育局“对口帮扶”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提高秦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解决秦小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定好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

我校与某某小学结成“对口帮扶”学校后,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帮扶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帮扶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之中。

按照实施方案,近一年来,我们帮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帮扶,增强两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师徒结对帮扶,促进两校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争创科研型教师;通过育人活动帮扶,提高两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常规管理帮扶,实现两校在教育教学、安全文明、校园环境、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经验互助交流;通过改善条件帮扶,提升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水准。

学校安排领导和教师代表,多次到某某小学调查,与这里的领导、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每学期都对某某小学的校舍布局、基础设施、运动器械、教学现状、师生生活及精神面貌等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然后,按轻重缓急状况,开始帮扶活动。1

二、营造氛围,做好帮扶宣传和结对帮扶工作。

本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相互促进的原则,我们在两校间多次进行宣传,以达成共识。

我们的策略是:

1、在去年帮扶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开专题工作研究会。开展调研,分析问题,研究建设发展思路,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2、进行管理理念宣传,提高管理水平。引导某某小学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常规管理。

3、教科研帮扶。采取“师徒结对”、“送教下乡”等形式培训,促进秦小教师专业成长,帮助秦小解决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的困难。

4、改善环境。投资两万元协建校园文化长廊,整修苗圃,建成学生实验基础。

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有:

在三月,学校帮扶领导小组到秦小考察,制定好学校本年的对口帮扶计划;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校教师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对口帮扶活动的各项工作;召开帮扶学校领导成员的座谈会,与帮扶学校领导互相探讨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管理规划的课题。

在四月,组织学生到秦小进行联谊活动(打扫卫生、与学生做游戏等);派教师与对口帮扶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指导秦小学

生进行经典吟诵;专门请镇小音乐骨干教师到秦小去辅导学生,教学生做律动操,唱歌跳舞等;考察场地平整及苗圃基地建设情况。

在五、六月,我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协助秦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帮助修整运动场;

三、资源共享,达到共同进步的双赢境界。

我校帮秦小,既做到了量力而行,又做到了有所作为,尽力而为。通过帮扶活动,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使村小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同时,秦小老师在农村偏远学校甘于清贫、艰苦创业、发奋图强、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也深深的教育了我校的老师,大家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展也更有序和迅速了。

2005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篇5

2005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县委、县政府、县直机关工委的统一安排,我段将水月寺镇晒谷坪村定为对口帮扶工作对象,距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我们动真情,抓实事,先后投入近10万元,帮助晒谷坪走出贫困,奔向富裕。2005年以来,我段一如既往地做好帮扶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水月寺镇所辖晒谷坪村,位于本县东部、水月寺镇南部,东与宜昌下堡坪乡相邻,西北与白果园、野猪池、高家坪、南对河四村联通。全村457户,1500人,其中劳动力634人,在校学生212人(其中高中52人、大学9人、研究生2人),占地面积15.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3亩,粮田面积2292亩(其中水田1641亩、旱地651亩)。

二、主要工作目标:

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农民抓好春耕生产,督促落实农村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三农”搞好服务,帮助研究并落实好农民增收的具体项目和措施。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一)积极改善交通状况。该村整体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尤其不便,当地农户生产的土特产、出栏的生猪、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购销困难。“要想富,先修路”,针对当地群众迫切盼望改善交通现状的需要,我段加大扶持力度,送资金、送技术、送温暖,使晒谷坪村“行路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一是马良坪至晒谷坪宽3.5米、长11.6公里的村级道路路基已整修成形,下一步将结合县委政府有关精神,加快路面硬化建设,铺筑水泥路面;二是投资3.5万元,改造了该村村委会至夷陵区下堡坪乡2公里的崎岖小道,使其能够通行货运客车。修好这两条通村公路,意义重大,既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又减轻了农户的运输成本,带动全村直接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该村今年新增4台自购农用车,几户村民正在修建新居,并有村民计划水泥路竣工后购臵运输车辆从事专线客运。

(二)落实农民增收建议。

我段落实农民增收建议,协助该村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牲猪、天麻、茶叶三大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主粮种植方面。晒谷坪村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盛产冷水稻谷,优质大米,因晒谷坪村高达海拔一千米,水稻生长周期长,比一般地区产的大米口感、质量均要好得 多。通过调查统计,全村每年所产大米除农民自留外,尚余 50万斤以上。根据这一特殊优势,我们建议,将多余大米打 造品牌,集中销售,可增加农民收入10万元以上。由于今年春耕启动迅速,农药、化肥等农资到位及时,该村今年粮食长势喜人,水稻、玉米丰收在望,在去年全村年均粮食产量950吨的基础上将有大辐上升,农户在自给自足之外有较大盈余。

2.发展经济作物方面。该村的主打经济作物茶叶市场行情看好,鲜叶卖到1元/市斤,往年同期每市斤售价仅0.5元、0.7元不等,但产量有所下降;全村种植天麻180亩,种植面积比去年下降20亩,产量有所上升,但市场行情看跌。市场杠杆的自然调节因素固然无法预测,但该村交通状况的改善、信息的畅通,无疑对农副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生猪养殖方面。我段去年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帮扶村发展种畜生产任务,该村现有种畜222头,其中母猪220头,公猪2头,今年发展生猪2958头,现已出栏1051头。

4.第三产业方面。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突破性发展劳务经济。该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今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400人,通过外出务工,人平增收150元。手里有了余钱,全村80% 以上农户购臵了摩托车、安装了程控电话。

(三)加大“智力扶贫”力度。

1.为响应县委政府开展的“城乡文明手拉手,共建文 化中心户”活动,我段将该村一户村民定为文化科技帮扶对象,严格按照县文明委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基层、深入调研,积极加强与文化科技中心户联系,针对现状实施帮扶,添臵了电视机、影碟机等科教设备,邮订了科技书刊,逐步使对口帮扶对象提档升级,下一步我们考虑为其配臵一台电脑,用于上网查询致富信息及农技知识,努力把联系户建成具备“四有”条件、示范作用巨大、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高水平的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

2.通过调查走访,今年我段在该村确定了两名生活贫困的就读学生为帮扶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教育资金,并组织慰问。其中在县一中就读的晒谷坪村寒门学子孙军在今年的高考中成绩优异,分数为536分,成为全县高考“文科状元”,现已被中南政法大学录取,我段已组织慰问,赶在开学前为其送去学费2000元,并考虑对其进行长期捐助。

水月寺镇晒谷坪村是我段悉心帮抚的一片热土,今年我段除对水月寺镇晒谷坪村持续进行帮扶外,还对水月寺镇道路坪村、高阳镇响龙村、南阳镇龙门河村、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帮扶慰问,共送去慰问金2.73万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段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努力将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为共建小康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篇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真正地解决社会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号召下, 实行城市人员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已经显得很有必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10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同时广西省卫生厅于2003年开展了对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的工作, 下面就以该省支援工作为例, 对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对口帮扶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城乡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 实施“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加快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力度。

为了保证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国家加大城市卫生事业扶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力度, 有效地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改进和完善医疗服务的质量, 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开展, 从而满足农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除此以外, 实行对口帮扶还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采取的主要方法

(一) 建立健全组织运行模式。

为了保证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 成立了对口支援的领导小组、对口支援的技术小组等, 他们职责明确, 为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 深入调查, 确定目标。

医院的领导人员多次来到当地卫生院进行考察, 全面了解当地卫生院的实际状况, 并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同时在支援工作中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扶持, 真正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加强教育, 统一认识。

这次支援活动是为了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 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 要加强对全院职工的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四) 加强对人才的医疗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院多次组织对支援的人员开展培训, 让乡和村的医务人员共同开展培训、共同学习, 而且培训的内容多是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素质的提高。

三、活动取得的效果

当地卫生院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和改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得到提高, 将卫生院的良好形象树立在百姓心中,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开展对口支援活动, 让人们对三农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城乡差距问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想解决这一现状, 统筹城乡医疗事业的同步发展, 需要党和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 (如政策、资金、人才等) 。

四、活动给予我们的思考

(一) 对口支援是一项长期性且艰巨性的工作。

近年来, 虽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卫生事业的扶持力度, 农村的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是农村卫生事业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要加快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工作。此外, 对口支援属于一项长期性且艰巨性的工作, 同时要制定出发展计划和目标。

(二) 对口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支援方、受援方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般而言, 对口支援包括支援方、受援方和行政管理部门, 三方组成了支援工作的主体, 而且在支援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要保证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 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的培养。

乡镇卫生院之所以医疗水平较低,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 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较少, 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要充分利用城市下乡对医务人员的培养, 还应该让医务医院接受正规且系统的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 从而促进卫生院综合实力的提高,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的需求。

(四) 要及时解决乡镇卫生院医院人员不足以及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较落后, 待遇不高, 从而很多医务人员不愿意在这里工作, 有些医务人员有了更好地发展机会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工作, 从而就造成了医务人员的不足, 以及人才的不稳定。再加上人才是医院竞争的关键, 要想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加大人才的培养是根本。因此, 医院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吸纳人才 (比如说在政策上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农村医务活动、采取定向招生的方法等) 。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实行对口帮扶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而促进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乡医疗的同步发展, 真正地解决社会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号召下, 实行城市人员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已经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就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对口帮扶,城乡医疗,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林.《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强化管理能力的思考》.中国医药管理.2009年第08期

[2]夏丽.《狠抓四个体系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25卷.第12期

[3]江小简, 何韵, 李基明.《和谐共事帮扶见成效》.现代医院, 2008年8卷.第04期

统计对口联系帮扶工作总结 篇7

立足提升统计干部能力。围绕提升业务能力争做统计工作行家里手,双方采取分期分批互派干部交流学习,以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德阳局将德阳局、阿坝州局、阿坝县局和若尔盖县局干部职工统筹纳入每年的干部培训计划,20xx年7月1日—7月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进行“创新改革与现代统计”研修班培训,阿坝州统计局4名干部、阿坝县统计局3名干部、若尔盖县统计局3名干部将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两地统计干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立足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建立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统计局结对帮扶机制;在统计领域实行多地多专业全面对口联系帮扶指导,德阳局将与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统计局一道,在体制改革、法治工作、能力建设、服务水平、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等重点工作上,同步创新、同步发展、同步提升。出台的《德阳市统计局对口联系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科(室、局、队、中心)帮扶指导任务,各科(室、局、队、中心)通过网络、钉钉、电话等方式与对口科室对接工作,建立QQ讨论组,时时交流工作经验、心得,既提高了业务,也结交了友谊。

医师下乡对口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篇8

我作为临夏市人民医院一名普通医生,今年有幸参加了我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活动,我被安排到临夏临夏县北塬乡中心卫生院。通过几个月的下乡组织工作,使我自己受到了很大受到的`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不仅提高了自己进一步提高的业务水平,而且有的放矢帮助和促进帮助了北塬乡中心卫生院的工作。现将本人近几个月下乡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加强提高常见病、血吸虫病治疗的诊疗技术和诊断技术,协助开展新技术投资项目,帮助和指导医疗、护理人员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护理管理水平,开展教学查房,指导科室医疗业务工作等。制订了医学继续教育计划,安排医师进行医学讲座工作坊和能够帮助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按计划,实施了以下几项其他工作:

积极参与临床一线,成功进行上级医师查房、会诊,参加手术示教、危重病人的抢救医护人员和疑难病人、死亡病例的讨论。对低年资医生自告奋勇带教,与高年资护士相互探讨临床工作经验,使给与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 篇9

一、实施办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是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建立城市医院帮扶农村卫生事业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为农民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缓解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项目工作组织领导,我院组成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等工作,为项目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同时,层层制定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增强做好项目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了全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为使新一轮的项目目标取得显著成效,xxxx年,县卫生局根据xxxx年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老百姓最迫切的医疗保健需求和乡镇卫生院亟待提高的相关专业技术需要,调整了项目方案,重新确定了对口帮扶关系。于5月中旬,召开了xxxx年“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启动大会,总结了xxxx年项目工作,部署和推动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会议上,卫生局领导提出要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县医院工作与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相结合、临床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帮扶医疗队员职称类别及专业技术与受援单位科室类别及专业需求相结合、巡回医疗与固定驻守服务相结合、长期帮扶与短期帮扶相结合、帮扶单位下派人员与受援单位上派人员临床进修相结合。

(三)强化措施,稳步推进

我院以帮助受援医院培养医疗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受援医院技术水平为关键,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我院结合实际,协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加强和规范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从而实现了“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范”。二是在医疗质量管理上,医疗队员认真规范病历与处方的书写、合理使用抗生素、强化护理质量监控和院内感染控制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向受援医院捐赠了一批适合农村医疗服务需要的设备和物品,改善了服务条件。为受援医院援助设备、药品、物资等,通过技术设备的支持和帮助,切实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强化培训指导,推进技术帮扶。我院针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巡回医疗、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医护人员。五是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我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一定三年不变。六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各帮扶队伍在认真开展受援卫生院的对口帮扶活动的同时,走出医院,进村入户到群众当中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巡诊、义诊及咨询活动,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健康防病常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提高当地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七是各帮扶队伍加大对受援卫生院技术帮扶的同时,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困难,与受援卫生院院长协商,援助资金维修乡镇卫生院手术室、产房及附属设施。

(四)加强督查,注重实效

严格按照项目责任书上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任务目标。县卫生局定期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效果、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受援医院对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我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卫生局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按责任书履行职责的帮扶队伍和个人进行及时处理,扣减帮扶工作补贴。

二、主要成效

对口帮扶项目启动以来,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们感到,“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在促进我县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医疗队员的带动和积极帮助下,受援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适宜新技术、新业务,从而带动了受援医院的专业技术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当地看病就医,使受援医院就诊人数不断上升。许多乡镇卫生院积尘良久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对口帮扶工作实施以来,在医疗队员的帮助和努力下,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当地乡镇卫生院或通过巡回医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诊治,一些急、难症患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有效诊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大大减轻了农民群众诊疗费用、交通费用和陪护费用。

(三)加强了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小组在开展基本医疗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预防保健工作上。帮助受援医院完成疫苗接种、查漏补种,普查结核病、地方病等工作。同时深入学校、农户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培训乡村医生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进行孕产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等,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并开展妇女病普查和诊疗工作。

(四)医务人员得到了锻炼

参加支农工作的医疗队员亲身感触到老百姓“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就医困难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渴求,老百姓对专家的无限信赖和期盼的质朴情感,以及当地医务工作者长期扎根基层,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医疗队员,增强了医疗队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感,净化了队员的思想,强化了职业道德。

三、存在问题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项目执行中,目标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监督考核、评估力度不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有些帮扶单位对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帮扶医院首先考虑自身工作的需要,不能派出基层真正需要的专家,存在被动应付思想,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部分帮扶队伍没有按照项目要求派驻医师,派驻工作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轮换期限过短,达不到帮扶的效果。三是帮扶队伍和受援医院在技术人才需求上出现供需矛盾,受援卫生院需要的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下不去,不能满足受援卫生院的医疗需求。四是由于部分受援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缺乏,工作条件简陋,医疗队员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长期的对口帮扶关系。将项目周期适当延长为3-5年,使我院帮扶队伍和受援卫生院在项目周期内形成固定帮扶关系,以利于帮扶医院根据受援卫生院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援助,形成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彻底帮助受援卫生院发展。特别是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医疗队员去帮扶乡镇卫生院,确保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加强我院帮扶队伍的自身建设。对受援的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援助,要尽可能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帮扶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做好受援医院技术人员的学习深造工作,建议卫生部在项目中加大对受援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受援卫生院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推动受援医院的自主发展。

第三、注重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我院应该把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作为本院的“子医院”、“分支机构”,在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对口医院的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努力提高对口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一支扎根农村的医疗队伍。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篇10

为了贯彻落实开鲁县教育局《关于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方案》,为了搞好对口帮扶的实施工作,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对口帮扶工作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从接到开鲁县教育局安排的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任务以来,学校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制定计划,具体安排,组织实施。

本学期,我校与东来中学结对帮扶。在工作中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扶促立”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本学期,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还努力做到“四心”,即诚心接受帮扶任务,热心给予帮助扶持,全心做好服务,精心组织实施,讲求实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

按照帮扶工作的方案、计划安排,我校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组、分批、定时到东来中学进行调研、指导,协助东来中学制定各种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形成体系,指导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各种方案、计划,构建学校发展愿景,明确各岗位的职、权、责,建立各种决策、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实施、管理、考评程序等,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012年3月17日,许宝树校长、邹庆平副校长、闫海森、张立志主任、等一行6人到东来中学送教,深受东来中学师生的欢迎,这些老师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受益匪浅,特别是这些老师灵活的教学方法,亲切的教态,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吸引了孩子们的心。送教的课给听课老师带来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更多的启示。

下课后,东来中学的苏坤杰校长、教师们以及前来听课的老师,与幸福中学的领导教师一起评课、议课,并交流平时的教学困惑,加深了校际联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校与校教育的差距。这次的送教活动,大家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交流,实现了两校区的研讨交流的“双赢”。

这些送教的老师不仅在课堂教学方面对东来中学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校本研训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执教老师亲切地鼓励,耐心细致地讲解以及课前课后和孩子们的零距离接触,既拉近了师生情感距离,丰富了学生体验,挖掘、培养了学生潜能,又增强了东来中学老师们的职业信心,对加强东来中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老师们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亲切的教态,新颖的课堂语言和组织形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成效,更重要的是,现场展示我校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对东来中学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课后研讨是每次帮扶送教工作的重要一环,上完课后,都由幸福中学、东来中学共同组织两校教师对每节课进行研讨。在研讨活动中,幸福中学骨干教师们逐一进行展示课点评,分析课例得失,提出思考建议,然后引导听课的老师们依标据本联系课例畅谈感受,交流

意见,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说困惑、谈问题,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突破口,从而激发老师们的研训意识和热情,营造了较为规范、有效的教研氛围。

如东来中学的刘艳辉老师、李晓东、张玉敏老师等人是课后研讨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在活动中向做课和点评老师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刘艳华说,她任教多年,但因为课时量大,平时几乎没有什么教研活动,结果越教越迷茫,学生也越学越没兴趣,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成绩可想而知。研讨活动,让她们看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刘艳辉老师去年执教的班级英语成绩非常突出。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老师们的教研态度。老师们参加研讨活动,从第一次的很少发言到后来的争相积极发言,直至最后主动探讨,在提出自己的困惑时主动请求安排相关内容的课堂展示来解决自己的教学难题。这也是东来中学研训环境的营造过程,是帮扶送教工作取得成效的表现。

孩子和老师们的变化让课堂、让校园变得更具生机与活力,作为送教人,我们看到了有成效,心里是多么地高兴啊!

我们的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点点成效,但我们也要正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将认真总结,争取下以阶段的帮扶工作更富于成效。总之,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每个学期的帮扶活动,东来中学确实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们的教研氛围浓了,老师与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今后,在推动帮扶工作的新一轮实践中,在推进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还将深入分析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们自身和东来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用优异的帮扶成绩回报市县领导和东来中学对我们的关心和信任。

上一篇:学生纪律委员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绩效管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