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2024-05-15

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共7篇)

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篇1

1 疫苗的选择

ND疫苗可分为活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活苗免疫后, 刺激哈德氏腺、气管黏膜等组织产生局部分泌抗体, 一般二周达到高峰, 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 一般抗体产生较慢, 需3~4周时间达到高峰, 但抗体效价较高, 持续时间长。据此, 生产实践中, 活苗和灭活苗同时配合使用, 免疫效果较好, 既可很快地建立局部免疫屏障, 同时又使机体产生高滴度的体液抗体。灭活苗在使用前应注意:要将疫苗先回温, 并且上下摇匀, 以免对机体产生冷应激和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吸收。

2 免疫途径

活苗免疫一般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的方式, 灭活苗免疫多通过注射。滴鼻、点眼是国内外一致认为免疫效果最好的途径。两种方式均属个体免疫。逐只抓鸡, 漏免机会少, 但操作应注意:滴鼻时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 更有利疫苗吸入;点眼免疫应注意疫苗吸入后, 将鸡轻轻地放开, 防止疫苗脱落;饮水、喷雾均属群体免疫, 比较省时省力, 但操作要求严格。气雾免疫效果较好, 3天即可产生免疫反应, 但受鸡舍环境 (气温高低、室内干湿度) 和雾滴大小影响。小日龄一般要求雾滴大些, 避免太细, 吸入肺脏引起过重的呼吸道反应。同时还应注意, 有呼吸道疾病的鸡群不宜用此种免疫方法, 特别是霉形体阳性鸡群。饮水免疫应激最小, 最受养鸡者欢迎。但就其免疫效果看, 一般不理想, 抗体滴度上升慢, 且参差不齐, 也达不到较高水平。因此, 免疫更应注意以下几点:免疫前要适当断水2~4小时, 增加足够量的饮水器具, 以使80%的鸡能同时喝到水, 使鸡群能在40分钟到1小时将疫苗水饮完, 为使所有鸡只都能喝到足够的量, 应不停驱赶鸡只。个别体弱鸡只喝不到水, 可单独口服, 以免漏免。免疫时, 最好用深井水或自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并在饮水中加入疫苗保护剂, 切忌水中含有消毒剂。灭活苗常用注射的方法, 分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小日龄鸡以颈部皮下注射为宜, 因肌肉注射常会造成肌肉组织的较大损伤, 疫苗不能吸收, 且小鸡易扎到内脏器官, 造成鸡只死亡和免疫失败, 而颈部皮下注射应以颈基部作为注射点, 如注射太高, 则会引起相当数量鸡只的头部肿胀, 注射时应注意勤换针头, 至少每50只鸡换一个, 且针头的粗细根据鸡龄大小调整, 避免因针头过粗造成漏免现象。

3 免疫接种时间

雏鸡进行首次疫苗接种, 原则上, 在雏鸡体内的被动免疫力消退之后进行, 接种才会取得成功。然而, 在实践中, 在母源抗体降到低水平之前进行, 这是为了避免遭受现场感染的危险, 多数鸡场在1日龄至7日龄做活苗加灭活苗免疫, 大日龄的鸡往往因为免疫间隔时间太长, 而在刚刚免疫后发病, 这是因为鸡在接受免疫接种时, 其体内可能已潜伏着疾病, 所以免疫接种可能已经太迟, 从而无法影响疾病的进程了。另一种情况是疫苗免疫力未充分产生之前已感染了疾病。免疫应答是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 疫苗接种后, 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在体内产生免疫力, 但鸡群也不是免疫次数越多越好, 一般我们建议蛋鸡或肉种鸡在产蛋期间隔8周左右做一次活苗点眼和油苗注射。

4 HI抗体监测的应用

在免疫计划实施的同时应制定严格的抗体监测程序, 对鸡群免疫应答和免疫力水平进行监测。从1日龄测定母源抗体开始, 定期采样监测, 早期每隔1~2周监测一次, 以后随日龄增大每3~4周测定一次, 采样时, 应注意具有足够的数量和一定代表性, 一般万只以上鸡群按0.5%采样, 小型鸡群按1%采样。采样时应从鸡群的多个位置抓鸡, 采集病弱鸡只应单独标明, 便于结果分析。通过ND-HI抗体监测, 鸡群在4周龄前免疫往往不能得到较高抗体, 5周后免疫, 7~10周龄产生较高、均匀整齐一致的抗体, 通过几次油苗免疫后, 健康鸡群可得到8log2~12log2滴度的抗体, 分布在3~4个滴度, 平均抗体水平在9log2±0.5, 如抗体超过13以上, 鸡群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低于4log2鸡群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袭。

鸡新城疫抗体监测和免疫调查 篇2

1 材料与方法

随机采集了本市33个规模养鸡场、14个散养鸡场和农贸市场15个活鸡销售户的鸡血样1384份, 检测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养鸡场进行针对性调查。鸡新城疫HA和HI抗体检测方法采用新城疫诊断技术 (GB/T16550-2008) 所推荐的步骤[4]。本研究以HI效价≥5log2判定为免疫合格, 并计算免疫合格率, 检测最高HI效价为10log2, 高于此效价按10log2计算平均HI效价。

2 结果

2.1 不同来源鸡群免疫合格率

检测1384份鸡血清, 总体免疫合格率为55.4%, 平均HI效价为4.70log2。按规模、散养和市场分类统计, 散养鸡血清检测178份, 免疫合格率为41.6%, 平均HI效价为3.87log2;规模鸡血清检测1025份, 免疫合格率为55.7%, 平均HI效价为4.791log2;市场鸡血清检测181份, 免疫合格率为67.4%, 平均HI效价为4.97log2。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鸡群免疫合格率:市场>规模>散养。

2.2 不同月份鸡群免疫合格率

各月份 (2月、5月、8月、10月) 市场和散养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在57~70%和34.8~53.3%, 2月、5月、8月规模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在64.5~68.3%, 10月规模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最低为26.4%。

2.3 免疫不合格场户

按群体免疫合格率达到70%为免疫合格场, 结果规模、散养和市场新城疫免疫不合格场分别占被抽样场数的52%、79%和67%, 其中免疫合格率为零的场点HI效价基本维持在2log2~4log2之间。

2.4 免疫不合格场点调查

经调查, 各场未发现明显的新城疫临床病症, 免疫不合格和免疫零场点的规模场户普遍实施了雏鸡的新城疫免疫工作, 鸡群的免疫次数大都在2次, 饮水免疫为主, 能做到免疫时不用自来水稀释疫苗、免疫前后不用抗生素和消毒药等疫苗使用注意事项。很多规模鸡场建在房前屋后、村道旁边, 场内防疫设施简陋, 鸡舍仿建蔬菜钢管大棚, 没有围墙, 没有消毒池, 有的虽然设立了消毒池, 但池内常年干涸不投放消毒药。采样时间距离末次免疫最短不足2周, 最长7个月。免疫不合格和免疫零场点的散户, 有的未实施免疫, 有的在采样前5~7月曾免疫一次, 多在购进之前。

3 分析

检测结果发现, 被采样鸡群的日龄在一年以内, 根据来源比较, 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以市场最高 (67.4%) , 其次为规模场 (55.7%) , 散养户最低 (41.6%)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散养户除了个别因免疫日龄较小导致免疫保护期较短又没有及时强化免疫外, 大部分对鸡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限, 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 也不懂免疫接种或怕麻烦不进行接种, 为了随时可以食用鸡肉只进行小鸡免疫接种, 导致鸡群出现免疫漏洞。二是很多规模户专注于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免疫剂量、接种途径和次数的选择上, 忽略了饲养管理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在疫苗免疫前后没有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群体免疫保护期较短, 有的饲养户存在侥幸心理。三是采样时机的选择问题上, 未考虑疫苗免疫后的时间, 采样是完全随机的, 采样鸡群不一定出现免疫抗体较高水平。四是市场采集的样本来源于省内市外的规模饲养场, 有正规的产地检疫证明, 故免疫合格率相对高一些。

4 防控建议

4.1 加强散养户免疫工作

利用政府部门组织禽流感集中防疫的机会, 加强对散养户宣传和引导, 普及新城疫免疫知识, 提高免疫密度。散户可以按照疫苗说明书对雏鸡进行滴鼻、饮水免疫, 或者依靠周边的规模户和村兽医对成年鸡进行注射免疫。有条件的地方, 将新城疫纳入政府强制免疫, 开展集中防疫。

4.2 提高规模户免疫水平

4.2.1 不断提高鸡群新城疫免疫到位率

新城疫在兽医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主要靠疫苗免疫接种来预防本病的发生。鉴于影响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因素诸多[5,6], 规模户应努力提高新城疫补免的准确到位率, 注重免疫程序的科学合理性, 尽量做到免疫率、准确率及操作到位率100%。

4.2.2 改善鸡场防疫条件

养鸡户应该结合本场实际, 养殖场门口应设立消毒池, 圈舍周围使用隔离网, 禁止各鸡舍用具相互串用, 每次鸡舍腾空后要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进新鸡苗。

4.2.3 减少免疫应激

免疫时要注意避开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密度过大、长途运输、转群或连续免疫等情况, 避免发生应激叠加。不健康的鸡群不进行免疫或推迟免疫。

从改善鸡场防疫条件, 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入手, 减少免疫失败, 提高免疫抗体水平。

4.2.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保证干净饮水, 保持鸡舍适宜温度和良好通风, 控制合理饲养密度。对鸡鸭鹅猪等要分开饲养, 不可混群饲养, 尽量避免野禽与家禽、饲料和水源的接触, 购买健康的雏鸡, 坚持全进全出。经常性开展卫生消毒, 选择两种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 常规一周一次, 异常情况增加消毒次数。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和物品流动, 定期灭蝇灭鼠。

4.2.5 控制鸡场环境污染

鸡群的健康状况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既要防止鸡场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造成公害, 又要控制和减少环境中污染因素对鸡场造成危害。鸡场的选址布局应远离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 鸡舍设计符合防疫要求。平时注意及时清扫鸡粪并堆积发酵处理, 对病死的、死因不明的鸡无害化处理, 防止疫病扩散。

4.3 加强抗体监测

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抗体效价及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最直接有效手段。由于市场采样复杂性和随机性较强, 故市场监管和持续监测不能松懈。对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和分析, 根据HI抗体的均匀度及平均滴度确定是否需要强化免疫, 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抗体效价及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有效手段。随机采集平湖市部分养鸡场和交易市场鸡血样1384份, 采用HI试验检测新城疫抗体, 并进行免疫不合格场点调查。结果显示, 鸡新城疫总体免疫合格率为55.4%, 不同来源的鸡群新城疫免疫合格率:市场>规模>散养, 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建议。

关键词:鸡,新城疫,抗体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文聪.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其治疗[J].兽医导刊, 2015 (18) :135.

[2]王占林.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现代畜牧兽医, 2008 (7) :32-33.

[3]刘华雷, 王志亮.新城疫的流行历史与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 2015, 32 (6) :1-4.

[4]农业部.GB/T 16550-2008新城疫诊断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5]程旗开.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5) :25-26.

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

有规模禽场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采集一个规模场;每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至少采集散养户两户以上的鸡血清样品。采集的血样待血清析出后, 2 000 r/min离心5 min, 取血清倒入干净的离心管中并编号, 于-20℃冰箱中保存备检。春季共采集血清样品495份, 其中2个种鸡场血清样品60份, 2个蛋鸡场血清样品60份, 4个肉鸡场血清样品102份, 33户散养户血清样品273份;秋季共采集血清样品584份, 其中3个种鸡场血清样品153份, 2个蛋鸡场血清样品40份, 10个肉鸡场血清样品188份, 42户散养户血清样品203份。

1.2 试剂

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阴性和阳性血清, 购自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鸡红细胞悬液、阿氏液和p H7.2的0.01 m L/L PBS液等试剂由本中心化验室自配。

1.3试验器材

一次性96孔V型反应板、单道与多道移液器及吸头、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台式离心机、电子天平、高压灭菌器、冰箱、烧杯、量筒、培养皿等。

1.4 检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550-2008《新城疫诊断技术》规定, 采用血凝 (HA) 和血凝抑制试验 (HI) 进行免疫抗体检测。

1.5 结果判定

根据《福建省农业厅2013年动物疫病检测计划》的要求, 免疫21 d后抗体效价≥5log2为阳性, 判定为免疫合格;抗体效价≤4log2为阴性, 判定为免疫不合格。免疫抗体检测合格数达到抽检总数的70%以上判定为免疫合格。

2 检测结果

2.1 种鸡场

春季检测2个场60份血清, 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 (60/60) 。秋季检测3个场153份, 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 (56/56) 、100% (48/48) 、95.9% (47/49) 。见表1。

2.2 蛋鸡场

春季检测2个场60份血清, 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 (30/30) 、43.3% (13/30) 。秋季检测2个场40份血清, 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 (20/20) 、45% (9/20) 。

2.3 肉鸡场

春季检测4个场102份血清, 其中3个场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 (75/76) 以上, 1个场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1.5% (16/26) 。秋季检测10个场188份血清, 其中7个场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 (126/128) 以上, 3个场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 (14/60) 。

2.4 散养户

春季检测15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散养户33户273份血清, 其中10个乡镇18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 (147/150) 以上, 1个乡镇2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5% (17/20) , 其余4个乡镇和1个街道13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 (41/103) 。秋季检测15个乡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散养户42户203份血清, 其中8个乡镇15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 (82/82) , 1个乡镇2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0% (8/10) , 1个乡镇3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0% (7/10) , 其余5个乡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22户散养鸡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 (25/101) 。

3 分析与讨论

1) 在采集样品时认真检查了种鸡场新城疫免疫档案, 其免疫档案完整, 记录详细。种鸡场在使用疫苗上, 运用灭活苗和弱毒疫苗相结合的方法, 严格按照种鸡免疫程序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并及时补免。种鸡能产生很好的免疫抗体, 免疫效果好。

2) 在对蛋鸡场进行采样、调查时, 饲养管理规范, 卫生状况良好, 免疫记录详细, 新城疫免疫程序合理, 但由于养殖场主担心采样会引起应激反应, 影响产蛋率, 其中有2个蛋鸡场采样所用的蛋鸡都是准备淘汰且免疫后期的鸡, 免疫抗体水平较低。

3) 在对肉鸡场进行采样与调查时, 肉鸡场饲养管理较规范, 干净整洁, 养殖档案和免疫记录较齐全, 但有些养殖场新城疫免疫方法不够科学, 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 部分养殖场主为减少劳动强度和抓鸡次数, 除首免用滴鼻或点眼外, 二免以后就用饮水免疫。据龚桂英等报道, 饮水免疫是最方便的疫苗接种方法, 应激最小, 但免疫效果较差[2]。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毒力较强, 接种后引起的反应比较重, 但免疫效力较强, 适合2月龄以上的鸡使用[3]。因此, 饲养周期超过2个月的肉鸡, 其新城疫免疫程序在滴鼻或点眼、饮水的基础上, 应配合用Ⅰ系苗肌肉注射免疫。

4) 由于新城疫不属于强制免疫性疫病, 在散养户采样调查中发现, 没有设畜牧兽医站的4个街道办事处, 散养户对鸡疫病防治知识贫乏, 免疫意识不强, 部分散养户没有新城疫免疫记录, 有记录的散养户也是在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时接种一次新城疫Ⅰ系苗, 免疫效果不稳定;有些散养户把新购进的家禽与已免疫过的家禽混养, 不能正确区分和补免, 有可能漏防或多次免疫, 导致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5) 鸡新城疫是导致鸡死亡的主要疫病之一, 加强免疫和知识普及宣传, 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是防止鸡新城疫疫情的主要措施。基层防疫人员在为农户服务过程中要大力宣传禽病防治知识, 做好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病、球虫病、鸡白痢和禽霍乱等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 切实提高群众对家禽疫病防控的意识,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龚桂英, 赵国庆.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 2012, 33 (10) :64-66.

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1 血清学检测

1.1.1 被检血清:

对全县各乡 (镇) , 自然村、散养户和交易市场的家禽按品种50%采样, 各户造册登记, 血清样品采集后低温保存备检。

1.1.2 监测试剂:

鸡新城疫抗原批号分别为0601001、0701001、080322、090420、2010507均由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 均由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订购提供。

1.1.3 器械:

50 mL和25 mL微量移液器、96孔110度V型血凝板、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

1.1.4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均按GB18936 (鸡新城疫诊断技术) 以及诊断试剂研制单位的操作说明及判定标准进行。

1.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对全县各乡镇自然村散养户及交易市场家禽免疫情况和饲养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包括:禽存笼数、免疫注射数、注射日期、死亡数、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疫苗来源、贮存方法, 同时对家禽进行临床观察, 是否神经症状和产蛋率下降等。

2 结果

2.1 免疫抗体监测

2006—2010年对全县9个乡镇、58个自然村、11个规模场、174个散养户饲养的2500羽禽采用血凝抑制试检方法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结果见表1。

2.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对9个乡镇、164个自然村、2 992个散养户饲养的6 500羽鸡群进行了调查, 结果有530户饲养的5 000只鸡死于鸡新城疫和禽出血性败血症, 血清学检验结果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基本相吻合。

3 小结与讨论

3.1 通过近几年连续监测和调查, 进一步掌握了该县动物疫病分布、感染强度和流行规律, 同时也掌握了疫病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 为该县乃至全省动物防治工作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3.2 从这几年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2010年群体免疫合格率达77.6% (388/500) , 比2009年的82% (410/500) 下降了5个百分点, 比2008年的81% (405/500) 下降了4个百分点, 比2007年的77.4% (387/500) 下降了0.4个百分点, 比2006年的84% (420/500) 下降了7个百分点, 监测结果表明, 免疫抗体逐年有所下降, 因此, 对该病的防治不容忽视。

3.3 据调查, 大部分鸡场调入鸡苗处理措施不当, 调入隐性感染鸡。许多养殖场 (户) 调鸡苗时不经检疫、消毒和隔离饲养, 就马上混入生产禽舍, 而导致全鸡群发病及死亡。2008年某养殖小区和养鸡场引入7日龄肉鸡, 发病率93.75% (7 500/8 000) , 死亡率达71.50%, 而调入隐性感 (5 720/8 000) ;30日龄蛋鸡发病率达80% (4 800/6 000) , 死亡率达73% (4 380/6 000) 。

羽、%

3.4调查认为, 环境污染严重, 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很多养殖户在建场时没有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将规模鸡场 (户) 养殖小区建立在村子里或饲养密集的地方, 并且不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 死鸡到处扔, 粪便到处堆放, 病死鸡随着收购者到处散播病毒, 造成一家发病, 户户发病的现状。新城疫病毒经多年的积累, 目前大部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已很严重, 免疫接种所产生的保护力是有限的, 而环境的污染却是无限的, 当养殖环境中存在的野毒超过免疫接种所产生的最大保护攻毒量时, 即可能随时发病。

3.5饲养管理差, 应激因素频繁。目前许多养殖场 (户) 不同日龄, 多批次的鸡群混养, 鸡群密度大, 通风不良, 氨味过浓, 气候忽冷忽热, 冬季冷应激易发生呼吸道病, 夏季热应激易造成拉稀严重;特别是消毒措施不到位, 换料频繁, 转群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 各种微生物乘机侵入, 引起机体发病。

3.6 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影响。如:马立克、法氏囊、传染性贫血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鸡球病等疫病均可诱导免疫抑制。此外, 使用某些药物、饲料霉变、霉菌毒素亦可造成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 导致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后机体应答水平低下, 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加之县大部分乡 (镇) 为山区, 村寨分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农村家禽饲养主要分布在山区、田棚和千家万户的散放养为主, 家禽的免疫大部分在夜间来完成, 给免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 应加强宣传和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引导农户发展符合防疫条件的适度规模养殖, 改变猪、鸡、鸭混养落后模式, 由分散饲养向专业大户、规模场, 专业村转变, 它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有利于疫病的防控, 有利于禽产品质量安全,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调查 篇5

鸡新城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 无特效药物治疗, 免疫接种是控制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疫苗有两大类, 一类为灭活疫苗, 如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减蛋综合征油乳剂联苗等;另一类为弱毒苗, 如传统的Ⅰ系 (Mukteswar) 、Ⅱ系 (B株) 、Ⅲ系 (F株) 、Ⅳ系 (Iasata) 等弱毒疫苗。近年来由于鸡传染病种类繁多, 使用疫苗种类和次数也越来越多, 常造成鸡群新城疫免疫失败, 导致疫病爆发。因此, 分析判定鸡群新城疫免疫失败原因, 对于指导养鸡生产、防治鸡群疫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1 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确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证良好免疫效果的前提。免疫接种应保证在疫病流行前做好疫苗的基础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使鸡体内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程序的确立必须考虑本地区疫病流行的特点、种鸡免疫情况和鸡体抗体水平等多个因素, 否则就无法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 疫苗质量存在问题或疫苗使用不当

一方面个别养鸡户只考虑疫苗成本, 不考虑疫苗质量的可靠性, 有的甚至从个体流动商贩手中购入廉价疫苗;另一方面, 由于疫苗运输、保存等不当而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 结果鸡群虽经免疫却依然发病。还有就是使用过度致弱的疫苗也易导致免疫原性不足, 如有的养鸡户给大鸡注射新城疫Ⅰ系苗嫌麻烦, 盲目改用低毒力的Ⅱ系苗饮水, 结果机体产生不了坚强的免疫力, 增大了鸡体对野毒的易感性。相反, 有的养鸡户将中等毒力的新城疫Ⅰ系苗给幼雏饮水, 由于使用了没有充分致弱的疫苗, 引起鸡群发病, 或使疫苗反应延长。因此, 接种新城疫疫苗必须按照正确方法使用质量可靠的疫苗产品。

3 免疫剂量不足或严重超量

免疫接种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疫苗浪费, 引起免疫剂量不足, 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如饮水免疫时, 有的养鸡户没有采取事先停水或停水时间不足, 疫苗长时间稀释在饮水中, 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使疫苗的实际效价大受影响;又如刺种鸡痘疫苗时, 因疫苗稀释浓度过低, 使鸡群实际接种的有效疫苗量过少, 导致接种鸡只无法产生足够抗体, 也可引起免疫失败。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有不少养鸡户无论使用何种疫苗都盲目加大剂量, 认为“剂量越大越保险”, 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表明, 疫苗用量过大, 对鸡体会造成强烈应激, 反而使免疫应答减弱, 影响免疫效果, 特别是弱毒疫苗用量过大, 可能会引起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疫苗接种过程中一定严格遵照剂量要求。

4 忽视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鸡群的传染病种类较多, 疫苗接种次数也多。当前, 大多养鸡户为了减少鸡体应激和节省劳力, 盲目联合使用疫苗, 忽视了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结果导致免疫失败,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实践表明, 大多数疫苗之间存在着干扰或颉颃作用。因此新城疫疫苗接种还是提倡单独进行。

5 免疫接种方法不合理

疫苗接种不当是目前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家禽的免疫接种方法有点眼、滴鼻、翼下刺种、皮下或肌肉注射、饮水法及气雾法等。采用何种免疫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及疫苗性质而定。如饮水或喷雾接种活疫苗, 方法不当会使疫苗分布不均, 结果导致鸡舍中部分鸡只漏免。另外, 采用饮水免疫时, 如在加入疫苗前未清除饮水中含有的消毒剂, 则疫苗在进入鸡体前已被灭活。此外, 饮水中的某些阳离子对弱毒苗亦有影响, 如加入0.2%~0.3%的脱脂奶粉则有利于保护疫苗的活性和提高均匀度。采用肌注或皮下注射时, 如果没有把疫苗注射到合适部位, 同样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6 免疫接种期间的管理措施不当

良好的饲养管理对防止免疫失败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养鸡户认为只要鸡群已接种过新城疫疫苗, 就可以完全抵抗NDV侵袭了。然而殊不知忽视了通风卫生、环境消毒等其他疫病控制措施, 也会导致免疫失败。因为疫苗接种后, 一般需要5~7 d才能产生抗体, 而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则需10~15 d才能产生抗体。在此期间环境卫生不良, 若周围存在着大量强病毒, 就可能造成鸡群尚未完全产生免疫力之前感染强病毒而导致免疫失败。

7 应激因素

免疫接种本身就是一种应激, 应激会降低鸡只产生免疫力的能力, 从而使鸡只易感染新城疫。因此, 在免疫接种期间, 应在日粮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抗应激药物等, 以减少应激对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

8 母源抗体水平

种鸡的免疫状况与后代鸡的免疫效果有重要关系。如果种鸡给后代雏鸡提供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则母源抗体可干扰后代雏鸡活疫苗的复制, 从而降低免疫力的形成。如果在高水平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 则会影响疫苗毒力, 削弱免疫应答。相反, 若疫苗接种太迟, 在母源抗体消失后再接种疫苗, 则会出现免疫空白时段, 使鸡群易受野毒感染, 引起新城疫的爆发。

另外, 于圣青、田树夫等人的研究表明, NDV毒株的抗原性或毒力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由于新城疫病毒有不同的毒株, 而接种的疫苗中可能不含相应毒株。虽然正确接种了疫苗, 出现了均匀一致的抗体滴度, 但是鸡群仍会爆发新城疫。

浅谈鸡新城疫的免疫 篇6

鸡新城疫目前有多种疫苗和免疫方法, 但是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却仍是居高不下。各种因素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是造成免疫失败、疫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正确了解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 将有利于有效防止和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1. 母源抗体对免疫有干扰

母源抗体对雏鸡有一定的保护能力, 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 高母源抗体对首免的干扰作用是新城疫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鸡只日龄和体重的增加, 母源抗体水平将随之迅速衰减, 一般蛋雏鸡的半衰期为4.5 d左右, 肉鸡的半衰期为3.5 d左右。实验证明, 带有高母源抗体的雏鸡, 免疫后其HI抗体效价非但不上升, 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且母源抗体水平越高, 下降幅度越大。由于种鸡群的年龄不同, 免疫次数、方法和时间不一, 以及不同批次种蛋同时入孵等原因, 致使雏鸡群体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水平差异很大,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的一致性。

克服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效果影响的最好办法, 是采用弱毒苗与灭活苗同时免疫, 其中活苗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局部免疫;灭活苗注射后则释放缓慢, 可持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最佳的体液免疫, 使抗体水平高, 维持时间长。

2. 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

免疫抑制也是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里包括免疫抑制病对新城疫的免疫干扰, 也包括其他疾病和不良环境因素或应激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如果鸡群采用毒力较强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 会给法氏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或萎缩, 或由于鸡群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法氏囊出血、坏死, 均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当感染其他一些疾病如禽淋巴性白血病 (AL)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RE) 、鸡传染性贫血 (CIA) 等均可诱导免疫抑制, 影响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此外, 使用某些药物、发霉饲料霉菌毒素中毒亦可造成免疫抑制, 导致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后机体应答水平低下。

3. 疫苗质量对免疫成效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

优质的疫苗是成功免疫的物质基础。油苗抗原含量少, 乳化不好造成分层, 油乳剂质量不好, 难于吸收;活疫苗采用非SPF鸡胚生产而接种外源病毒, 均可导致免疫失败或诱发新城疫的发生。现在出售的鸡新城疫疫苗大致可分为弱毒苗 (如1V系、II系) 和灭活苗 (油苗) 2种, 冻干苗随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其保存时间相应地缩短, 灭活苗由于有油佐剂的存在而应置于4℃~8℃冷藏。所有疫苗的运输和贮存都应严格执行冷链系统, 严禁反复冻融。

目前市场上疫苗种类繁多, 质量参差不齐。因此, 养殖场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和正规渠道销售的疫苗, 以确保免疫效果。如果为非正规厂家, 生产过程中由于不采取SPF鸡胚, 制苗的种蛋带有鸡的病原体, 如鸡白血病毒和霉形体, 这样不仅影响免疫效果, 还可以造成疾病的垂直传播。另外, 如果是非正规渠道销售的疫苗, 在运输、储藏过程中, 不能保持低温环境, 造成疫苗的效果降低或疗效不确实。

4.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不知抗体水平而频繁免疫造成免疫麻痹或盲目推迟免疫出现免疫空白, 是导致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免疫程序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鸡群品种、疫苗类型、鸡群免疫状况进行设计和及时调整。但目前许多养殖户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总希望得到一个适用于所有鸡群的免疫程序, 或盲目照搬其他养殖场 (户) 的免疫程序, 使得免疫程序多年一成不变, 有的养殖户仍然使用十几年前制定的免疫程序, 造成免疫保护力不够, 从而发生新城疫。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 要综合考虑疫苗性质、免疫途径、新城疫流行的季节规律、鸡群的年龄、母源抗体水平、饲养条件等因素, 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必要的调整。同时务必考虑活毒疫苗的局部免疫, 如果仅用灭活疫苗, 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和生殖道等局部的免疫保护大多不足。在缺少局部免疫抗体时, 机体需要有更高的循环抗体才能阻止新城疫的感染。所以开产后的鸡群每2~3个月应用活毒疫苗点眼 (鼻) 气雾或饮水一次, 以提高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力, 每隔3~4个月油苗免疫一次, 以维持高水平抗体免疫。

5. 野毒 (包括超强毒) 污染

如果消毒不彻底, 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 环境中存在大量野毒的情况下, 这部分鸡就会感染成为传染源, 造成鸡群持续带毒, 继而鸡群抗体水平更加不整齐, 病毒在鸡群传播时毒力返强 (高抗体鸡群也可感染, 带毒但不表现症状) , 引起发病。

6. 饲养管理对新城疫的免疫成败也至关重要

鸡营养不良, 卫生条件差及高温、寒冷、缺水、饥饿、噪音等各种应激因素, 都将影响鸡体免疫应答能力, 降低新城疫的免疫效果。饲料配方不合理, 如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将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A缺乏时会影响呼吸道和消化道表皮细胞膜的完整性, 降低局部黏膜免疫;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主要起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其缺乏时会增加机体对新城疫的易感性;维生素C可以增加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减轻应激对免疫的负面影响;必需微量元素如Fe、Zn、Mu、Cu、Se缺乏时会导致免疫器官的萎缩,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下降。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机体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 影响免疫的效果。

免疫接种所产生的保护力是有限的, 环境的污染却是无限的, 当养殖环境中存在的野毒超过免疫接种所产生的最大保护攻毒量时, 即可能随时发病。

7. 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也可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失败

滴鼻、点眼时由于操作过快而不能使疫苗完全滴入鼻、眼内, 无法产生免疫力。饮水免疫时, 由于控水及饮水时间控制不当, 而无法使整个鸡群全部饮用到疫苗, 因此使鸡群抗体水平不一致, 甚至有些鸡因无法饮到疫苗而不能产生抗体。气雾免疫时, 雾滴大小掌握不好, 雾滴过大, 鸡无法吸入而直接坠落地面。雾滴过小, 则直接经呼吸进入肺部而不能刺激呼吸道黏膜, 从而无法产生免疫力。超剂量免疫, 导致免疫麻痹。若疫苗剂量合适, 则能产生高水平抗体;若疫苗剂量过小, 则不能产生高水平抗体, 导致免疫耐受。频繁免疫, 导致抗体水平不高。不同疫苗同时使用, 使得一种疫苗的复制干扰了另一种疫苗, 使效价降低等等。

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疫苗

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Ⅰ系);鸡新城疫灭活疫苗;鸡新城疫Ⅳ系(LaSota系)疫苗

1.1.2 试剂

抗原:由指定的单位购入,多采用Lasota系病毒液制成的稳定浓缩抗原,HA的效价在1:640以上。标准阳性血清:由指定的单位购入,HI效价在1:256以上。试验用稀释液(pH 7.0~7.2)一般用生理盐水代替。

1.1.3 试验动物

选自弓长岭区三官村蛋鸡饲养户家中40只60日龄未免疫新城疫疫苗的商品蛋鸡隔离饲养。

1.2 方法

1.2.1 鸡接种前的准备

将试验鸡分为A、B、C 3组和对照组,待其适应环境后,分别对每只鸡采血2 mL,分离血清,冰箱冷冻备用。1.2.2鸡的接种采血后第2天对鸡接种,A组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鸡新城疫Ⅰ系疫苗;B组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油乳剂灭活苗;C组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鸡新城疫Ⅳ系疫苗,3种疫苗的用量均为四头份/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1.2.3 接种后鸡的采血

接种后第3、4、5、6、7、9、11、13、15、20、25天,分别对鸡采血2 mL。每次采完血后,分别制备血清,置冰箱冷冻备用。

1.2.4 微量血凝试验(HA)

于微量血凝反应板的每孔滴加稀释液50μL,共4排,每排均按如下方法操作,即设4个重复,结果见表1~2。

表1鸡新城疫病毒微量血凝试验(HA)Table 1 NDV hemagglutination test

注:#为完全凝集;+为不完全凝集;-为不凝集。Note:#Is complete agglutination;+to incomplete agglutination;-is not aggregated.

以红细胞完全凝集(++++)的抗原最大稀释度为该抗原的血凝滴度,每次4排重复,以几何均值表示结果。计算出含4个血凝单位的抗原浓度,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抗原应稀释倍数=血凝滴度的倒数/4。如表所示,抗原滴度为1:1 280。则4个血凝单位为1 280/4=320倍的稀释度。

1.2.5 微量血凝抑制实验(HI)

于微量血凝反应板第1列孔中加入8个血凝单位的抗原50μL,再取4个血凝单位抗原依次加入第2~11孔,每孔50μL,第12孔加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吸待检血清50μL于第1孔中,混匀后吸50μL于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0孔,混匀后第10孔弃去50μL,第1 1孔不加任何溶液作为抗原对照,第12孔加待检血清50μL作为红细胞悬液对照。

从第1孔到第12孔各加生理盐水50μL。震荡1 min,放温室(18~20℃)下作用20 min。

各孔中滴加50μL 1%红细胞悬液,震荡1min混合后,室温下静置20~30 min,判定结果。每次测定应设己知滴度的标准阳性血清对照和红细胞对照。

1.2.6 鸡新城疫HI抗体平均效价

计算公式如下:HI抗体效价均值(log2)=∑xn/∑n

式中x表示抗体效价,n表示该效价的份数。

2 结果

2.1 接种前血清HI抗体检测结果

对接种前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B、C组和对照组鸡血清的HI抗体效价均值均为4.6 log2(表3)。

2.2 接种后血清HI抗体检测结果

分别用Ⅰ系疫苗、油乳剂灭活苗、Ⅳ系疫苗,对3组试验鸡进行接种,接种后,A组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了5.4 log2,B组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4.4 log2,C组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了2.4 log2 (表3)。

2.3 不同疫苗免疫鸡后抗体效价的变化

以免疫天数为横坐标,以抗体平均水平(log2)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检测结果分别绘出Ⅰ系苗、油乳剂灭活苗、Ⅳ系苗血清抗体水平曲线见图1。

从图1中可见,各组鸡在接种后第4~5天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在接种后第9~11天抗体水平达到峰值,且Ⅰ系苗抗体水平最高,Ⅳ系苗抗体水平最低;在接种后第11~13天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但Ⅰ系苗抗体水平下降最快。油乳剂灭活苗抗体水平稳定,并且在到达峰值后能长时间保持一个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期长。

3 结论

由表3可见。接种Ⅳ系疫苗的鸡抗体水平小,效果也最差。接种Ⅰ系疫苗的鸡抗体水平上升最快,但达到峰值后下降最快,比较适于紧急接种。3接种油乳剂灭活苗的鸡抗体水平在达到峰值后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较高的抗体水平,比较适于平时的预防接种。

4 讨论

4.1 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

许多病毒能够凝集某些动物(如鸡、鹅、豚鼠或人)的红细胞。正黏病毒和副黏病毒是最主要的红细胞凝集病毒。由于血凝反应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血凝素既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因此,血凝抑制试验可以应用于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和病毒的鉴定。鸡新城疫病毒能够凝集鸡的红细胞,因此常用鸡红细胞来进行鸡新城疫病毒效价的测定和鸡体内的抗体效价的测定。

4.2 有关疫苗

4.2.1 从表2可见,在达到峰值时,接种Ⅰ系疫苗的鸡HI抗体效价均值从4.6log2上升到10log2,增长了5.4log2,幅度最大;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的鸡H1抗体效价均值从4.6log2上升到9.3log2,增长了4.6log2;接种Ⅳ系疫苗的鸡HI抗体效价均值从4.6log2上升到7log2,增长了2.4log2,幅度最小。Ⅰ系疫苗持续7 d保持在高抗体水平,油乳剂灭活苗持续16 d保持在高抗体水平。

4.2.2 从图1可见,在接种后第5天抗体水平都开始上升。Ⅰ系苗的抗体水平在接种后第9天达到峰值,油乳剂灭活苗和Ⅰ系苗的抗体水平在接种后第11天达到峰值,且接种Ⅰ系疫苗的鸡HI抗体效价均值最高,接种Ⅰ系疫苗的鸡HI抗体效价平均值最低。油乳剂灭活苗和Ⅰ系苗抗体水平在接种后第13天开始下降,Ⅰ系苗抗体水平在接种后第11天开始下降。

4.2.3 本试验中应用4倍剂量接种Ⅰ系疫苗后,部分鸡表现出轻微的新城疫症状,4倍量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HI抗体效价均值经9 d上升4.4log2,4倍量接种Ⅰ系疫苗后,HI抗体效价均值经9 d上升2.3个滴度。说明适当增加免疫接种剂量会提高抗体产生的速度及滴度。

4.3 HI抗体滴度

按HI抗体滴度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型进行统计,计算出各类型所占的百分比见表4。

以上判定标准是老的规程,现在要求一般HI抗体滴度应至少达到7 (log2)以上才具有免疫力。

4.4 红细胞、温度和稀释液

4.4.1 红细胞

研究认为来源于不同个体鸡只的红细胞对新城疫病毒的敏感性不同,一般HA滴度相差1~2个滴度,所以试验时最好用3~4只鸡的混合红细胞。红细胞的浓度对本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一般红细胞浓度增大(0.5%~1%),HA滴度下降,HI滴度有所上升。

4.4.2 温度

试验感作温度,从4~37℃,随温度上升,HA与HI滴度提高,但在37℃时,凝集的红细胞易洗脱,4℃以上红细胞易产生自凝,故感作常用18~22℃。

4.4.3 稀释液

稀释液的pH值对试验有影响,稀释液的pH值在5.8以下时,红细胞容易自凝;pH在7.8以上时,凝集的红细胞洗脱加快;在pH 7时红细胞沉淀最充分,图形清晰。

4.5 试验器材

微量法中所用的移液器材,如加样器、标准滴管等,一般在使用前或使用一些时间后均应进行校正或更换,否者会造成试验结果有误差。

微量血凝板的清洗,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的清洗程序是:试验完毕后,立即将血液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再用含洗涤剂的温水溶液浸泡30 min,并在洗涤剂溶液中用棉拭刷洗凹孔及板面,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每个凹孔及板面,待反应板干燥后,放到2%~3%浓度的盐酸中浸泡24 h以上,捞出用自来水冲洗多次,最后以蒸馏水冲洗2~3次,在37℃温箱中烘干备用。HI试验的结果判定时,也可将血凝板倾斜45°角,观察沉淀与孔底的红细胞流动现象判定是否凝集,凡沉于孔底的红细胞沿着倾斜面向下呈线状流动,与红细胞对照孔一致者,判为红细胞完全不凝集。

4.6 检测鸡ND抗体效价时

4.6.1 抗原方面

免疫监测实质上是一个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在此,抗原的效价一定得标定正确,每次监测之前一定先准确测定抗原的效价,应该同时测2~3遍取其平均值,然后根据其准确效价配制所需病毒液(如4单位病毒)。

4.6.2 抗体方面

检测抗体水平,需取血清为检测样本。要采样的过程中及盛放样本的试管不能污染,不能含有杂质,不能含有与抗体无关的蛋白质,也不能加有抗凝剂,不能有溶血物,否则血清就不易分离或影响其抗体的效价。分离好的血清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液体。

4.6.3 红细胞方面

红细胞的制备非常重要。红细胞应采自没有免疫过的成公鸡,未成熟的公鸡红细胞较脆弱,易溶血,不能用。红细胞经过反复离心洗涤后配成0.75%为最好,实践证明,0.5%和1%的红细胞都不如0.75%的好,这是由于现在普遍使用的微量法测定,在96孔反应板上进行,红细胞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结果,过多过少时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彬,程静,蔡俊.鸡新城疫的诊断与思考[J].中国禽业导刊,2008,(8):38.

[2]张俊文,新城疫的发病特点与防治[J].技术交流,2007(12):73-74.

上一篇:vector下一篇:机械加工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