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防控

2024-08-06

新城疫防控(共10篇)

新城疫防控 篇1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的长短、发病程度与感染病毒数量、毒株的强弱、感染途径、感染鸡日龄、有无并发继发感染和鸡体抵抗力有关。一般潜伏为3~5天,雏鸡发病比成鸡严重。

病鸡体温升高,可达43℃~44.5℃,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时有喘鸣音或“咯咯”声,有吞咽动作,夜间多有怪叫声。肉冠和肉垂发绀、倒冠、冠尖出血,有些发白,坏死。

病鸡嘴角流涎,常有甩头动作。严重的呈昏睡磕头姿势。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一般在呼吸道症状出现2~4天,采食下降或废绝,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水样。采食下降的同时出现精神不振、死亡率增高,产蛋鸡产蛋下降。鸡舍环境差,粉尘多,寒冷或通风不良的鸡群,抵抗力更差,更易发病。部分鸡出现脚、翅膀麻痹、瘫痪。

发病后期,部分鸡出现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这样的鸡精神正常,当有应激时,才表现神经症状。一般发病日龄越大的鸡群,神经症状出现越少。在15~40天的鸡群中新城疫发病严重,在发病早期就出现头颈摇摆、震颤、头点地等神经症状,病鸡精神差,死亡快,死亡率高,有时高达60%以上,甚至全群覆没。

产蛋鸡发病后多出现非典型症状,有的出现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以呼噜为主),2~3天后鸡群采食量逐渐下降,产蛋率出现波动,4~5天后,采食量和产蛋率迅速下降。一般采食量下降10%~30%,有的下降50%以上,如果处理措施得当,鸡群管理好,一般在发病后9天左右采食量开始恢复,15天左右恢复原来水平;产蛋下降7~10天降到最低谷,然后缓慢上升,回升期很长,一般需要1~2个月。部分鸡消瘦、停产,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产蛋下降幅度越大,恢复越慢。产蛋下降时,褪色蛋、薄壳蛋增多;产蛋恢复期,小蛋、畸形蛋增多。混合继发感染越严重,死亡越高,愈后越差;混合继发感染越轻,处理措施越得当,愈后越好。采食量回升时,粪便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也减轻或消失。个别鸡表现神经症状。

2 解剖变化

病死鸡皮肤干燥,脱水。内脏浆膜、黏膜出血,心冠脂肪、腹部脂肪、肠系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口咽部蓄积黏液,嗉囊内充满酸臭、浑浊的液体。胸腺肿大,有暗红色点状出血。

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有黏液。有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感染时,气管内有血痰、黄色干酪样栓塞等。部分病鸡肾脏肿大,瘀血。

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肌胃交接处黏膜肿胀,有条状出血或溃疡。肌胃内膜易剥离,肌层有出血斑。

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有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中部、小肠卵黄蒂附近、回盲段形成岛屿状或枣核状坏死溃疡灶,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色纤维素膜覆盖,剥离后露出粗糙红色的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溃疡,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急性死亡病鸡,除出现小肠、直肠和泄殖腔急性出血性肠炎外,上述病变不典型。

有些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早期腺胃乳头病理变化不明显,仅见肠壁上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病鸡常在形成肉眼病理变化之前就死亡。

产蛋鸡出现卵泡变形、血肿、充血,易破裂。输卵管水肿,有分泌物,子宫部呈粒状水肿。发病后期,鸡消瘦,卵泡和输卵管萎缩,有的变为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最终导致病鸡无法治愈而死亡。公鸡睾丸双侧萎缩。

3 防治措施

发生新城疫后,无特效的药物。可按以下方法处置减少死亡和生产损失。

用鸡新城疫L系苗3~4倍量点眼、饮水,或用I系2~3羽注射。要认真检查疫苗质量,疫苗的质量决定紧急接种的效果。育雏、育成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早期可紧急接种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一般经5~10天鸡群即可恢复。

发生典型新城疫,治疗效果不理想,紧急接种疫苗往往加重病情。结合药物缓解症状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目前,典型新城疫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切忌,一旦发生典型新城疫,对养殖构成的威胁会很大,一定做好提前免疫,接种疫苗是当前最有效的办法。

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篇2

一、发病特点

沂水县杨庄某养殖户饲养海兰褐蛋鸡2000羽,产蛋已经半个多月。2009年11月17日开始发现个别鸡呼噜、咳嗽;18日大群发病,排绿色粪便,吃料减少,但喝水增多。产蛋量开始下降,软壳蛋、沙皮蛋、畸形蛋增多。

二、病理变化

对5只病死鸡进行剖检,主要病变如下:肝脏发暗呈黑紫色,胆囊充盈;其中两只鸡气囊混浊;腺胃柔软,无出血点;肌胃有大量饲料,由于与大量胆汁混合,饲料呈草绿色;直肠有点状、条状出血;盲肠淋巴结肿胀出血,小肠弥漫性出血,内容物呈橘黄色;脾脏出血,有点状灰白色坏死灶;气管环出血,嗉囊有大量积水。

三、实验室诊断

1. 病毒分离。取5只病死鸡的气管分泌物,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5的悬浮液,加入双抗处理后,置冰箱中4℃作用2小时,然后离心沉淀,取其上清液接种于10日龄鸡胚囊腔内,每胚0.2毫升;取5枚10日龄鸡胚作对照,每胚接种灭菌生理盐水0.2毫升。鸡胚经37℃恒温孵育,13日龄时检查发现实验组鸡胚发育受阻,体积较同日龄正常鸡胚约小1/3,胚体及绒尿膜充血、出血,对照组发育正常。

2.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试验取鸡胚尿囊液作被检病毒,加红细胞悬液作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再用新城疫标准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能被标准的鸡新城疫抗血清所抑制。

根据发病特点、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综合判定为非典型新城疫。

四、防治

败毒金刚(主要成分为黄芩、虎杖、苦参、板蓝根、金丝桃素、植物血凝素、胸腺肽等)200克饮水,1次/天,连用5天;西林噻呋(主要成分头孢噻呋等)200克饮水,1次/天,连用5天。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用药前需控水1~2小时,让药液集中在2小时内饮用完毕,再饮用清水。晚上可以添加电解多维,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食欲,促进康复。

通过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死亡量迅速下降,5天后采食量、产蛋量开始上升。为了巩固以上成果,大开胃(主要成分山楂、麦芽、六神曲、槟榔)300克,升蛋乐(主要成分党参、黄芪、茯苓、白术)500克,拌料,连用3天。产蛋量上升明显,大群精神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五、小结

1. 新城疫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发病症状已经趋向于非典型性,因此给兽医诊断增加了难度,临床诊断配合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避免误诊,同时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2. 从新城疫发病及治疗情况来看,主要是免疫抗体下降后,鸡只机体对新城疫病毒抵抗力降低,引发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细菌病,造成死亡率增加。因此,在选择用药时,一方面要干扰病毒的复制,迅速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恢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有其自身的优点,要注意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 非典型新城疫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多是疫苗选择不当,免疫间隔时间长,免疫方法不合理等造成的。据实际情况来看,容易发生新城疫的鸡群大多在30日龄、80日龄和200日龄。

4. 提早免疫,防止早期感染。主动免疫的保护比母源抗体坚强得多,对新城疫的防制关键要做好免疫。鸡新城疫疫苗因其病毒亲嗜性较广泛,所以免疫方法较多,可采用饮水、滴鼻、点眼及气雾免疫,尤以滴鼻、点眼效果最好。

5. 预防接种前,应注意详细了解被免疫鸡的健康状况。如果鸡群体重不达标,抗体滴度不均匀,有隐性疾病感染等,免疫应答就不理想,抗体水平也参差不齐,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大型养鸡场应建立免疫接种档案。

6. 药物预防。在寒冷季节和产蛋高峰期,适当使用抗病毒药可以降低免疫鸡群带毒率,防止病毒数量增多造成发病。用抗菌药防止条件性病原菌致病,提高机体抗病力。

鸡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 篇3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秋季多发, 这取决于不同季节的管理水平。如果鸡舍内通风不良, 氨气浓度高, 温度忽高忽低控制不好, 饲养密度掌握不准, 特别是密度过大, 就会使鸡群抵抗力下降, 当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就可发生流行。

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 刚开始多数鸡处于潜伏期中, 以后的4~6天内, 病死率会呈直线上升, 且多表现为急性型。

由于疫苗的作用, 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性, 呈散发, 并以混合感染出现。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 症状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3种类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 常不表现特征性症状而突然死亡, 雏鸡和中雏多见。

急性型:发病初期鸡体发烫, 精神沉郁, 减料, 渴欲增加。产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 软壳蛋增多, 蛋壳颜色变浅, 有时出现畸形蛋。随后出现咳嗽, 呼吸困难, 张口伸颈呼吸, 时常发出怪叫声。嗉囊胀满, 将病鸡倒提起, 有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病鸡下痢, 排出黄白色、绿色的稀粪, 有时排出蛋清样粪, 并混有绿色。有的出现头颈振颤。

慢性型:以出现瘫痪鸡, 头颈向后或一侧扭转, 或软颈多见。多伴有下痢, 排出黄白色或绿色的稀粪, 有时排出混有绿色的蛋清样粪。

2. 病理变化

典型鸡新城疫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败血症样变化, 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为严重。腺胃乳头、小肠前段出血明显, 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和浆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 坏死呈岛屿状隆起于黏膜表面。呼吸道病变见于鼻腔及喉, 内部充满污浊黏液, 黏膜充血, 偶而也有出血。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 卵泡膜极易破裂, 以至卵黄流入腹腔, 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肝脾无特殊病变, 肾多表现充血及水肿, 输尿管内积有大量尿酸盐。

非典型性新城疫的病理变化最常见肠道各淋巴滤泡肿胀并出血, 十二指肠降端有岛屿状突起, 出血、坏死;卵黄蒂下2厘米处有豆瓣样 (或枣核样) 大小出血;回肠起始端有豆瓣样 (或枣核样) 大小出血。直肠黏膜条状出血或点状出血。

三、预防方案

1.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 搞好舍内空气消毒。最重要的是改善鸡舍通风。

2. 做好疫苗免疫

在一般的疫区, 可以采用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用新城疫Ⅳ系+H120点眼、滴鼻, 每只1羽份, 同时注射新支二联油苗每只1羽份;23日龄用克隆30或新城疫Ⅳ系3倍量饮水;33日龄用克隆30或新城疫Ⅳ系4倍量饮水。

在新城疫污染严重的地区, 1日龄用新城疫传支二联弱毒疫苗喷雾或滴鼻、点眼;8~10日龄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 新城疫油苗规定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20~25日龄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

疫苗免疫时操作要仔细, 点眼滴鼻要确保吸入后再放鸡。所用疫苗要现配现用, 不能受热, 半小时内用完。用疫苗的前后各1天内不用病毒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用疫苗前后3小时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

3. 严格消毒

在养殖场大门口和鸡舍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在消毒池里先放置一些稻草或草苫子, 再倒入消毒液。消毒液可用2%~3%的氢氧化钠或5%的来苏儿。消毒液的注入量应以浸过草为宜, 每天定时 (早晨7:30) 将消毒液更换1次。

鸡舍消毒坚持每天1次, 鸡舍里外以及各种养殖用具都要进行消毒。消毒液可用泰威金碘 (聚维酮碘) 、3%~5%的来苏儿、0.2%~0.5%的过氧乙酸。但在免疫前、中、后至少1天内不可带鸡消毒。

鸡舍消毒后按规定空舍2周, 然后再上鸡。消毒可按下列顺序进行:舍内从上到下 (从屋顶、墙壁、门窗至地面) 均匀喷洒消毒液 (如2%的氢氧化钠) →搬出和拆卸用具和设备→从上到下清扫→清除粪尿等污物→高压水充分冲洗→干燥→从上到下在空舍中用消毒药喷雾→干燥→换另一种类型消毒药喷雾→密闭门窗后, 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必要时3天后再用过氧乙酸熏蒸1次, 封闭空舍7~15天, 才可认为消毒程序完成。如急用, 在熏蒸24小时后, 打开门窗通风24小时, 无刺激气味后再使用。

四、治疗方案

1. 第一发病阶段

多在3~4日龄段发病。初期表现为头部振颤、偏瘫, 4~5天后, 可见扭颈、转圈的鸡只。对出现症状的鸡要及时集中焚烧。对鸡群用lasota疫苗2倍量滴鼻、点眼;同时接种新城疫油苗。接种后可饮用黄金多糖, 每袋1 0 0克对水800公斤, 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诱导机体抗体生成。

2. 第二发病阶段

多在19~21日龄段发病。这个日龄段的鸡, 母源抗体消失, 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外周抗体水平还较低, 形成了免疫空白期, 处于易感状态。因此, 只要鸡场处于新城疫高发区, 人员流动频繁, 消毒意识差, 这种情况发病的可能性就大, 临床症状典型, 死亡率高, 难控制。

一旦发病, 要立即采取紧急接种措施。但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紧急接种效果差, 在接种第3天后往往死亡率骤升。可选用下列方案:

方案一:剖检腺胃乳头出血, 肠道3处 (十二指肠降端、卵黄蒂下2厘米处、回肠起始端) 淋巴滤泡出血严重时, 可选用德国罗曼公司生产的克隆88或以色列VH苗, 3倍量点眼或注射, 24小时后可产生免疫力。

方案二:新威灵3倍量+新城疫核酸A液1羽份+生理盐水, 混合后肌肉注射, 每只鸡0.15毫升, 24小时后再用新城疫核酸B液饮水。3小时后, 可配合黄金多糖+氟菌净 (氟苯尼考, 每袋100克对水200公斤) 饮水, 强力调补拌料, 多维素、电解质、益生素等每袋200克, 拌料100~200公斤, 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止继发感染。

新威灵为梅里亚公司生产的嗜肠道型疫苗, 接种后呼吸道症状减轻, 并可在接种3~4天后, 使抗体效价迅速得到提升;新城疫核酸分A、B液, A液注射, B液饮水, 可以快速消除新城疫症状。

3. 第三发病阶段

多在30日龄后发病。多为非典型、继发感染。症状多为打呼噜、咳嗽、瘫痪、软颈、排绿色粪便;死亡率较低。

鸡新城疫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篇4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未见异常,仅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排黄绿色稀粪,并伴有少量鲜红色的粪便。饲喂时鸡采食不积极,个别鸡只离群、闭眼、呆立,羽毛蓬松,消瘦,死亡数由每天1~2只逐渐增加至十几只,畜主误以为是单独的球虫感染,遂用抗球虫药治疗3d,病鸡死亡数反而逐渐增加,每天高达二十几只。

2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口腔和气管有黏性分泌物,气管环出血;肌胃内容物呈绿色;小肠肿胀明显,肠壁上有大量如针尖大小的小红点或小白点分布,小肠内容物为胶冻样血液和粪便混合物,小肠黏膜呈弥散性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降段处多见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3 诊断

取20只病鸡血样进行抗体检测,其H5禽流感抗体滴度为26~29;新城疫抗体滴度为23~213,离散度较大。刮取病死鸡小肠内容物于载玻片上,滴1滴甘油以及适量生理盐水混匀,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球虫卵囊。

依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初步诊断该病为鸡新城疫及球虫病混合感染。

4 治疗

(1)立即封锁鸡场,禁止人员进出。病鸡进行隔离,对病死鸡进行焚烧或深埋,无症状鸡群进行隔离饲养。

(2)立即更换垫料,彻底清扫圈舍及周围环境,并进行严格消毒,做好圈舍通风工作。消毒可用二溴海因进行场地消毒,用聚维酮碘带鸡消毒,1次/d,连续消毒7d。

(3)对隔离开的亚健康鸡群紧急注射新城疫油乳剂苗,0.5mL/只,同时用信必妥(特异转移因子)滴鼻(按说明书剂量进行),用血痢球净(磺胺氯吡嗪钠)1g对2L水早晚集中饮用,配合荆防败毒散500g拌入250kg饲料进行饲喂,早晚各用1次,也可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复合维生素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按上述方案用药5d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5 小结

(1)引发新城疫的原因很多,疫苗的使用不合理、免疫程序不正确、免疫抑制性疾病、环境中大量强毒株的存在等均可导致鸡群早期感染。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来预防新城疫。该次发病的鸡群仅在7日龄及28日龄时免疫过新城疫冻干疫苗,但冻干疫苗的免疫期较短,建议土鸡的新城疫免疫应尽量采用冻干疫苗与油乳剂疫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免疫。

(2)球虫病发生广泛、频繁,很难彻底根治,因此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垫料管理,定期使用抗球虫药进行预防。

(3)紧急预防接种和特异性转移因子配合使用,能够迅速建立起隔离保护带,使未遭受新城疫毒株感染鸡群的抗体水平迅速恢复到保护水平之上。

(4)畜主对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病,若自行用药治疗则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使用了一个疗程药物仍未见效果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治疗时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病毒中草药如荆防败毒散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病毒增殖,降低鸡群的死亡率。

鸡场必需搞好疫病的监测工作,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并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和采取药物预防进行有效防范。只有全方位建立起养殖生物安全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病的流行。

典型鸡新城疫及其防控 篇5

1 临床症状

典型新城疫的症状特点是: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病鸡出现冠髯青紫色,原因是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引起。所以,常见有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咳嗽气喘,上呼吸道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出现甩头动作。消化道也出现病变。病鸡出现严重的下痢症状。常排出绿色粪便,伴有血便;嗉囊蓄积大量酸臭液体,有时将鸡倒提时,嗉囊液从口中流出。神经症状包括:腿翅麻痹、扭颈。神经症状较轻的病鸡,受到刺激后突然出现神经症状。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鸡发现:气管环出血,气管内粘液增多,气囊壁混浊附有干酪样的渗出物,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肠道轻度出血,直肠后段至泄殖腔粘膜呈条状出血。腺胃乳头、乳头间点状出血或者可以形成小的溃疡斑。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从腺胃乳头可挤出豆腐渣样物质。十二指肠及整个小肠黏膜有暗红色出血,可见到肠壁的坏死。肠黏膜上,出现枣核状肿大呈纤维素性坏死。盲肠扁桃肿大,并有出血。产蛋鸡出现鸡新城疫症状时,可出现卵泡和输卵管充血、出血明显。泄殖腔黏膜充血,有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

3 流行特点

当新城疫流行时鸡群没有任何症状,个别免疫水平低或根本无免疫力的鸡发生死亡。部分鸡死亡。蛋鸡出现产蛋量急剧下降。患鸡厌食、腹泻、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发病率较高但死亡较很低,影响产蛋率。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技术能够比较准确的确诊结果。重点观察腺胃肌胃交界处的出血、直肠黏膜的皱褶呈条状出血的变化,再结合流行病学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4.1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用所收含毒尿囊液按常规方法做血凝试验以及血凝抑制试验,若两者都呈阳性,则证明病料内有新城疫病毒存在,这样可建立对新城疫的诊断。

4.2 R T- PCR

新城疫病毒属于RNA病毒,可以根据其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鉴定。该技术需要从发病器官中其他病毒RNA,在进行扩增与核酸电泳。该方法由于需要技术性强的人员操作与特殊的仪器设备,所以不适合小型养殖场使用。病料采集方法如下:

4.3 病料来源

出现临床症状后4d左右的病鸡。根据症状取发病器官,例如其呼吸道症状明显的可取气管、肺,神经症状明显的可取脑和脊髓,有急性败血症经过的可取脑、肠、脾等器官。要想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病料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低温保藏。

5 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是较少疫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养殖场应做到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包括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并有专人监督;减少人员流动;做到定期消毒,焚烧和深埋病鸡,并应使鸡舍尽量与外界隔离。选址注意:地势较高且地形开阔;土质较好、面积适宜;向阳避风,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躲开村庄和公道;在鸡场建设过程也要注意避免污染,环境达标。除了加强日常管理手段外,还应重视疫苗免疫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做好免疫监测工作,每个鸡场应根据各自免疫抗体水平不同,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抗体检测可以采用- 血清学检查,即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简写HI试验。从多年数据来看,鸡群新城疫抗体平均效价在log25 以下,且多数表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抗体效价离散度大,因此,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外,还应注意免疫操作。

(2) 免疫操作注意事项。免疫新城疫疫苗前必须了解鸡群健康情况(禁止在患病期间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前后3d内,饮水中应加以缓解鸡群接种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抗应激类药品(电解多维、延胡索酸等);应按照说明书上规定来使用疫苗免疫剂量进行,不可盲目增加或减少;为了避免活毒疫苗侵袭鸡群,造成危害,操作人员在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后,立即用清水洗手并消毒,用过的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深埋处理。

疫苗种类选择和免疫方法。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养鸡场,一般选择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的方法,可用于鸡群发病时紧急预防接种。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后产生免疫力,对呼吸道免疫效果最佳。鸡新城疫 Ⅲ系苗,可用于雏鸡免疫,采用饮水免疫方式效果更好。

推荐免疫程序:一般,首免应在7~10 日龄时进行;二免在首免后15d,即在22~25 日龄时进行;三免在二免后20~25d,即在42~50 日龄时进行。但应根据鸡场新城疫抗体水平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梁俊昌.鸡新城疫病例的实验室诊断[J].山东畜牧兽医,2008(6):10-12.

[2]林健,等.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毒株的保护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21-11022.

[3]沈旭,等.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仿制方法[J].中国禽业导刊,2009(11):47.

[4]李明朝,等.鸡新城疫的鉴别诊断[J].今日畜牧兽医,2009(4):40-41.

[5]魏敏,等,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76.

[6]胡北侠,等.免疫程序对肉鸡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HI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04-3705.

肉鸡新城疫的防控 篇6

1 发病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春、秋季多发。各日龄的鸡均能感染, 雏鸡和中雏鸡易感性强、死亡率高。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 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因其分泌物和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而感染其他鸡。种蛋和鼠类的机械携带, 带毒的麻雀、鸽及野鸟的都可以参与该病的传播。该病发生时常与其他细菌病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 比如支原体、大肠杆菌, 甚至病毒病如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也可混合感染。即使经过免疫的鸡群仍然会发生该病, 病鸡群出现非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低发病率和低死亡率是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最急性型有时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鸡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3~44℃, 精神萎顿, 羽毛松乱, 翅膀下垂, 缩颈闭目, 昏睡, 冠、肉髯发绀, 嗉囔内液体增多, 呼吸困难, 粪便稀薄, 几日后死亡。亚急性或慢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 病程较长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 如跛行或瘫痪、运动失调、翅膀下垂、转圈和头向后仰, 最终死亡或者耐过。

剖检以消化道出血变化为主要特征, 可见消化道黏膜和浆膜出血, 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肌胃角质膜下出血, 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 不同肠段黏膜出血呈枣核样。盲肠扁桃体肿大、坏死和出血。嗉囊空虚, 在气管内有灰白色或黄白色黏液, 喉头及气管上段有出血。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出血点。非典型性新城疫多数无上述明显病变, 气管环略有充血和出血现象, 盲肠扁桃体、肠道和泄殖腔出血较为常见[2]。

3 诊断方法

根据该病出现呼吸道及神经症状, 结合消化道黏膜出血、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新城疫, 确诊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 如血凝试验 (HA) 、血凝抑制试验 (HI)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4 防制措施

(1) 加强免疫, 提高免疫效果是控制该病的关键。肉鸡在7日龄使用La Sota或Clone-30弱毒苗滴鼻、点眼, 21日龄使用La Sota喷雾免疫。或7日龄ND-Ⅳ系或Clone-30弱毒苗点眼+0.3m LND灭活苗皮下注射, 15日龄La Sota弱毒苗点眼, 或2倍量饮水。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做抗体检测, 根据抗体滴度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3]。滴鼻点眼的免疫原理是将疫苗滴入鸡的鼻孔或眼结膜内, 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和哈德氏腺, 产生局部抗体, 属于局部黏膜免疫, 需要注意的就是稀释液的用量应根据自己使用的滴瓶和针头先进行试滴实验, 确定每毫升可以滴多少滴, 然后再计算实际使用稀释液的用量。

生产中疫苗质量差, 防疫程序不合理, 疫苗选择、免疫方法和免疫间隔时间不当, 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鸡群应激严重、饲料中营养缺乏、过量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环境中存在新城疫强毒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2) 加强消毒, 搞好环境卫生, 减少应激。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 注意供给全价的饲料, 减少应激, 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最好采取鸡群全进全出和封闭式饲养模式, 严格防疫消毒制度, 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进出鸡舍的车辆和工作人员必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同时要防止其他动物, 尤其是鸭、鹅及野生鸟类进入易感鸡群或者混养。

(3) 确认该病后要对鸡群进行无害化处理, 严禁出售。有治疗价值的可在发病早期使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 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也可尝试使用Ⅳ系疫苗紧急接种。

总之, 肉鸡养殖由于饲养周期短, 一定要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 尤其是新城疫等常发、难以控制的疾病, 生产上要做到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

摘要:新城疫自1926年发现以来, 一直困扰着肉鸡养殖户。此病的控制难度较大, 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 因此养殖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关键词:肉鸡,新城疫,防控

参考文献

[1]甘孟候.禽病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17-29.

[2]张双良, 赵学群, 周国栋等.商品肉鸡新城疫临诊特点[J].中国禽业导刊, 2012, 2:47.

鸡新城疫的防控建议 篇7

新城疫仍是当前防控的重要病毒病。鸡群中流行的新城疫大多以非典型性或综合症的形式表现, 散发性死亡, 鸡群出现减食, 呼噜甩鼻等呼吸道症状和绿色稀便等, 而且大都与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禽流感等并发, 发病日龄多集中在20~40日龄, 蛋鸡多集中在产蛋高峰期, 发病严重程度与鸡群免疫新城疫次数有极大的关系, 一般免疫较密集的鸡群发病率低, 造成的损失较小。个别典型新城疫病例, 仍能呈现出多处出血现象, 特别是在气管、腺、胃乳头, 肌胃角质膜下, 十二指肠、盲肠等部位更加明显。但是这种病例极少。随着鸡群免疫次数的增多, 发病后临床症状也不完全相同, 更多的则表现非典型性, 有的病例很难见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雏鸡在一周龄左右, 仅表现转头或呼吸道症状, 而产蛋鸡群感染新城疫后, 仅表现为产蛋量下降或鸡只零星死亡, 个别表现为持续性的腹泻, 对卵巢的损害程度取决于鸡群的抗体水平, 抗体相对较高时对卵巢和卵泡的伤害小, 反之则大, 一旦造成卵黄性腹膜炎, 只能淘汰。

2 诊断

根据免疫情况, 流行病学特点, 症状和解剖病变, 可作出初步的疑似诊断, 确诊很难, 只能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当前单纯的新城疫病例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温和型禽流感等临床症状相似, 必须仔细鉴别。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选好苗鸡

从实践中看出, 有些苗鸡在进场2~3d内就出现呼噜、甩鼻等呼吸道症状, 这显然与苗鸡质量有关。

3.2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应根据不同季节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并加强通风, 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 做好鸡场的细节管理, 做好发病鸡舍的隔离工作, 对周边的鸡群采取新城疫加强免疫接种。

3.3 加强疫苗的有效免疫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 应对1~3日龄雏鸡免疫新支二联 (H120) 弱毒疫苗, 可用滴鼻、点眼等方法, 尽量不采用饮水免疫。同时注射新流二联油苗或新支流三联油苗。不能过分依赖新城疫疫苗的第一次免疫, 因为在这一次免疫中, 部分疫苗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 产生免疫应答, 另一部分产生免疫记忆。目前普遍存在的20~40日龄鸡的新城疫多发, 可能就是由于免疫间隔时间太长造成的, 因此新城疫弱毒苗首免和二免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 最好在8d左右。

3.4 防治

鸡场新城疫的生物安全防控 篇8

1 鸡场新城疫发生主要原因分析

1.1 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缺乏

由于我国兽医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比较低, 很多饲养人员根本没有生物安全防控的意识, 他们无法意识到很多疾病预防的意义与大于治疗, 同时, 很多地方生物安全措施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城疫病毒等烈性传染病的防治。

1.1.1 鸡群过分密集

不同饲养条件下, 独立鸡群相互间距离太近, 某些鸡群发生ND强毒的感染, 使会很快波及围鸡群。同时未能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使众多疾病在场内反复循环, 不能彻底根除。鸡NDV的传播媒介很多, 散毒范围很广, 如果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就可能通过多种传播媒介传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 成为一种潜伏的传染源, 当鸡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发病。使鸡场引入长期存在的野毒和强毒。这是新城疫病毒长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应激

应激是机体对不同刺激的非特异反应的总和, 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引起应激的因素很多, 比如:鸡场饲养基础设施简陋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环境卫生差, 饮水不洁净等。另外, 湿度过大、拥挤、饲料突然改变、断嚎、接种等因素, 也可使鸡群发生应激。如果对应激不加以重视, 鸡群就有可能发生新城疫。因此, 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应激对以“预防为主”的养鸡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2 其它病原体感染

由于环境的影响, 鸡舍内不注意通风, 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粒过多, 致使空气病原菌的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冬季呼吸道病高发季节, NDV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 己经有NDV与大肠杆菌、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报道, 其中NDV与大肠杆菌以及支原体并发感染的现象最为普遍。

2 鸡场新城疫生物完全防控体系构建

2.1 鸡场结构和布局

2.1.1 场地址选择和区划隔离

养殖场应该远离村庄1km, 距离主干道路500m, 这样既交通便利, 又可以避免鸡的应激作用, 也能减少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同时, 养鸡场在进行鸡舍建设时, 必须充分重视生物安全体系。鸡舍周围环境需要安静, 房舍需要保持相对的密闭性, 大小合适, 饲养设备与房舍空间大小相适宜, 便于消毒。同时, 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 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 其中生产区可以划分为养殖场和孵化场。这样划分后能保证对人、鸡、设备的生物安全。当发生问题时, 可以紧急处理, 达到隔离目的。另外, 鸡场的围护设施不可缺少。主要防止人员、物品和动物偷入或误入场区。一般要在鸡场大门口树立明显的标志, 标明“防疫重地, 谢绝参观”, 场区设有值班室, 甚至有专门供场内外运输或物品中转的场地, 便于隔离和消毒。

2.1.2 消毒设施

消毒是养殖场防疫非常重要的一环, 也是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场区门口的消毒池主要用于必须进入鸡场的车辆的消毒, 场外的物品进入生产区, 必须经过熏蒸箱的熏蒸消毒。饲养员和其他人员在进入鸡舍前必须先将工作靴刷洗干净, 并在消毒盆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如果条件允许, 鸡场要有淋浴更衣设施, 淋浴更衣设施包括污染更衣室、淋浴室和清洁更衣室。要求进入鸡舍的人在污染更衣室换下自己的衣服, 在淋浴室洗澡后进入清洁更衣室换上干净的工作服才能进入鸡舍。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鸡群的感染。

2.1.3 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随着家禽饲养量的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家禽生产排泄物作为污染源之一, 已成为家禽业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为防止鸡场废弃物对外界的污染, 鸡场要有无害化处理设施,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养殖场的死禽和排泄物作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死禽处理可以采用堆肥法。对粪便的处理可以采用生物饲料减排法、低等动物处理法、干燥处理法和再生饲料法等方法, 禽场污水的集中沉淀和消毒后排放。

3 讨论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不同季节、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 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可感染200多种不同的禽类, 其中鸡最为易感。由于诸多原因免疫鸡群中仍然可以发生新城疫, 并且难以根除。家禽生物安全采用整套措施来预防家禽临床及亚临床疾病, 是减少家禽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也是整个家禽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禽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将是预防新城疫等传染病最重要的举措。除了不断改善鸡场饲养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监控饲料及饮水品质外, 更重要的是在养禽生产中树立牢固的生物安全观念。只有彻底改变观念, 从管理层开始至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树立起生物安全理念, 运用生物安全机制来组织生产, 才能预防新城疫的暴发, 进而实现家禽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率的双赢。但由于生物安全技术上的限制它并不能预防每次感染。因此, 建立一套更安全有效的控制家禽新城疫发生的生物安全体系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江波涛, 等.集约化养殖场鸡粪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方法.中国畜禽种业, 2008, (22) :64-66.

新城疫防控 篇9

【关键词】鸡新城疫;抗体;血凝;血凝抑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鸡新城疫(ND)冻干苗

来源于遵义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1.1.2 试验鸡群

来源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南关两个镇蛋鸡、肉鸡6户养殖大户,共计6000羽。

1.1.3 主要试剂

柠檬酸三钠、重铬酸钾、硫酸、0.9% 生理盐水、PBS液。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96孔V型微量血凝板、单道和八道微量精密移液器、加样槽、吸嘴、微型振荡器、离心机、恒温箱。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9年12月,在深溪、南关两镇选定了蛋鸡、肉鸡养殖各3户进行鸡群免疫。实验室工作于2011年8~12月在红花岗区农牧局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

1.3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因素分析

1.3.1 是疫苗检查不严影响免疫效果

(1)瓶盖检查。检查瓶盖是否松动、脱落。瓶盖松动、脱落的疫苗因其密闭保存条件改变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失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2)標签检查。检查标签上的生产批文批号、生产日期、疫苗性状、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使用剂量。没有取得生产批文批号的疫苗质量不可靠;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的检查主要看疫苗是否超过保存期,超过保存期的疫苗效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效价差,甚至失效;保存条件是否与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一致,不符合标签规定保存条件保存的疫苗,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1.3.2 疫苗保存不当影响免疫效果

(1)保存温度不当。保存温度过高要或过低均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2)保存避光不当。疫苗保存需要避光保存,如果避光条件不好也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1.3.3 疫苗使用操作不当影响免疫效果

(1)疫苗稀释不当。疫苗稀释不当有几种情况:不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疫苗;不按规定的稀释剂量稀释疫苗;稀释液与疫苗温差太大,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

(2)疫苗使用不当。疫苗使用不当有几种情况:不按规定的使用方法使用;不按规定的使用剂量使用;使用器械、注射部位消毒不严。

(3)使用过程中保管不当。疫苗在稀释后使用过程中因保管不当,使稀释后的疫苗长时间置于强光或高温环境下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分组

将鸡新城疫(ND)疫苗从低温冰箱拿出后,分别在15~60℃(以5℃为梯度)恒温条件下保存30min后稀释进行免疫,从低温冰箱拿出后立即稀释免疫,并设空白对照组。试验总共12组。

1.4.2 1%红细胞悬液制备[5, 6]

由健康鸡心脏或翅静脉采血,放入加有抗凝剂的离心管内(按抗凝剂:全血=1:2的比例),迅速混匀。在离心机中以3000转/min离心5min,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红细胞加生理盐水,慢慢混合均匀,再在离心机中3000转/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再加生理盐水混匀,如此反复离心4~5次,最后一次离心后的红细胞,弃去上清液,即为红细胞泥。放入4℃冰箱中可保存2~3天。使用时用1ml吸管吸取0.1ml红细胞泥,然后加入9.9ml的生理盐水,此即1%红细胞悬液。现用现配。

1.4.3 血清制备

每只鸡翅静脉采血0.5~1ml,静置待血清析出后或离心备用。

1.4.4 血凝(HA)试验[7,8~15]

①先用微量移液器向96孔V型反应板的每孔加生理盐水25μl;

②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待测抗原25μl于第一孔中并抽吸6次混合,后吸出25μ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到第11孔,弃去25μl;

③微量移液器再吸取1%红细胞悬液依次加入各孔,每孔25μl;

④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min后室温(18~22℃)静置30min观察结果;

⑤将反应板倾斜成45°,沉于孔底的红细胞沿着倾斜面向下呈线状流动者为沉淀,表明红细胞未被或不完全被病毒凝集;如果孔底的红细胞铺平孔底,凝成均匀薄层,倾斜后红细胞不流动,说明红细胞被病毒凝集。能使鸡红细胞完全凝集的抗原的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该抗原滴度红细胞凝集效价。即沉淀的前一孔即为该抗原的效价。

⑥4单位抗原校正,按逐级稀释的方法将抗原作相应稀释后的HA试验,当从第五孔开始为完全沉淀,所以表明所配4单位抗原准确。

1.4.5 血凝抑制(HI)试验

每排孔检查1份血清。步骤如下:

①微量移液器先加25μl生理盐水于各孔中;

②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待检血清25μl置于第1孔中,然后倍比稀释至第11孔,弃去25μl,最后一孔不稀释,为红细胞对照;

③用微量移液器吸取配制好的抗原,每孔25μl;

④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min,混合均匀;

⑤室温静置20min;

⑥用微量移液器吸取1%红细胞悬液于每孔各加25μl;

⑦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min,混合均匀,室温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

⑧结果判定: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HI滴度,以2的指数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凝(HA)试验结果

HA试验结果,检测用抗原在微量反应板倍比稀释第8孔完全凝集1%红细胞,其抗原效价为1:256。并对4单位抗原作了校正,4单位抗原校正成立。

2.2 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与分析

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抗体效价为log4。常規对照组:常规对照组免疫抗体效价为log64。试验组:试验组各温度段疫苗免疫抗体效价分别是15℃为log64;20℃为log32;25℃为log16;30℃为log8;35℃为log8;40℃为log8;45℃为log4;50℃为log4;55℃为log4;60℃为log4。

由上可知,温度上升1个梯度(5℃)刺激疫苗30min,疫苗免疫抗体滴度降低1个滴度,当温度上升到40℃及40℃以上刺激疫苗30min,疫苗失去有效抗原性。当处置温度≤25℃时疫苗免疫均有效。

2.3 过期疫苗、保质期内瓶塞松动疫苗、性状颜色与标签不符疫苗免疫效价检测分析

过期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为log2;保质期内(过一半保存期)瓶塞松动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为log2;性状颜色与标签不符疫苗免疫效价为log0。

3 结论与讨论

3.1 影响疫苗效价的因素

3.1.1 疫苗质量

除正规合法的厂家生产的疫苗质量能保证外,新城疫冻干苗潮湿、瓶盖松动均能影响疫苗的质量,进而影响疫苗的效价。

3.1.2 保存温度

疫苗从出厂到代理商,再到养殖户的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多次的融冻,虽然标签在有效期之内,但效价已经明显降低,甚至失效。我们研究结果显示,疫苗从低温保存设备拿出后立即稀释进行免疫的常规操作,与在25℃温度刺激疫苗30min后稀释免疫均能达到有效免疫效果,但高于25℃温度对疫苗进行刺激后免疫达不到有效免疫的效果。

3.1.3 外界环境

天气突变、通风不良、舍内氨气过浓等应激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而饲料营养不均衡也影响免疫效果。

3.1.4 其他因素

此外,疫苗正确的稀释和免疫方式是免疫质量保证的关键。而鸡体内的母源抗体、疫苗之间相互干扰、消毒药与抗病毒药、机体抵抗力、合理免疫程序均影响疫苗效价。

3.2 免疫过程中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3.2.1 疫苗检查不严影响免疫效果

(1)瓶盖检查。检查瓶盖是否松动、脱落。瓶盖松动、脱落的疫苗因其密闭保存条件改变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失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2)标签检查。检查标签上的生产批文批号、生产日期、疫苗性状、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使用剂量。没有取得生产批文批号的疫苗质量不可靠;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的检查主要看疫苗是否超过保存期,超过保存期的疫苗效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价差甚至失效;保存条件是否与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一致,不符合标签规定保存条件保存的疫苗,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疫苗性状是否与标签上描述的性状一致,与标签上描述的性状不一致的疫苗已变性(变质),可能导致效价降低、失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3.2.2 疫苗保存不当影响免疫效果

(1)保存温度不当。保存温度过高要或过低均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2)保存避光不当。疫苗保存需要避光保存,如果避光条件不好也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3.2.3 疫苗使用操作不当影响免疫效果

(1)疫苗稀释不当。疫苗稀释不当有几种情况:不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疫苗;不按规定的稀释剂量稀释疫苗;稀释液与疫苗温差太大,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

(2)疫苗使用不当。疫苗使用不当有几种情况:不按规定的使用方法使用;不按规定的使用剂量使用;使用器械、注射部位消毒不严。都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在家禽免疫应答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免疫抗体的形成导致免疫效果受影响。

(3)使用过程中保管不当。疫苗在稀释后使用过程中因保管不当,使稀释后的疫苗长时间置于强光或高温环境下会使疫苗的抗原性(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3.3 保证疫苗效价的综合措施

一是从正规厂家进购疫苗,并在使用时仔细检查瓶盖是否松动、脱落,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稀释和免疫。

二是正确的疫苗保存、运输方式,根据疫苗类型选择相应的保存方式,在运输过程中根据疫苗类型(需常温或低温保存)和运输距离选择合理的运输保温方式,立即使用的需低温保存的疫苗在短距离运输时可选择冰盒等简便的保温设备。尽量减少运输次数和反复冻融次数。

三是选择合理的免疫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候进行免疫,温度过高不仅影响疫苗质量,而且应激反应大。根据鸡群年龄及健康状况适时进行免疫。

四是实验室时保持合适的温度。温度的高低影响到抗原、抗体及红细胞的活性的高低,温度过高时会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凝集素,温度过低时出现不凝集或不抑制现象而使监测结果不准确,所以在实验前必须将所有需要用的物品达到室温下才能进行检测,最适宜温度为18~25℃。

五是掌握正确的判定标准。每做一批试验设1孔为标准阳性血清对照孔作为参照(也可作为抗原含量的间接效价),以红细胞与病毒的凝集完全被抑制的孔来确定HI抗体滴度。即竖放微量板让沉积的红细胞能自然流动的最后孔为HI价。

3.4 解决免疫过程中影响免疫效果因素的方法

3.4.1 针对疫苗检查不严采取的措施

(1)认真检查瓶盖。发现瓶盖松动、脱落的疫苗不能使用。

(2)认真检查标签。没有取得生产批文批号的;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超过保存期;保存条件是否与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一致的;疫苗性状是与标签(或说明书)上描述的性状不一致的疫苗不能使用。

3.4.2 针对疫苗保存采取的措施

对于疫苗的保存通常要求避光低温保存。但不同的疫苗有具体的不同要求,对任何一种疫苗都应仔细阅读其标签和说明书,严格按标签和说明书上要求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疫苗,不能随意改变疫苗标签和说明书上要求的保存条件,以确保疫苗有效地进行保存。杜绝因保存不当导致疫苗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3.4.3 针对疫苗使用操作不当采取的措施

(1)疫苗的稀释。疫苗的稀释严格按要求,使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的稀释剂量进行稀释,在稀释疫苗时要注意使稀释液的温度与待稀释的疫苗温度接近。

(2)疫苗使用。疫苗在使用时要认真阅读疫苗标签和说明书,严格按标签和说明书上的要求做到按要求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部位进行免疫,同时使用的器械、注射部位按要求严格消毒。

新城疫防控 篇10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是OIE指定的重要家禽传染病世界各国兽医部门高度重视对新城疫的控制和监测[1]。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及防疫意识的提高, 虽然对该病的防控有了很大改善, 但由于鸡新城疫毒株种类增多, 基因型改变, 致病性亦发生改变, 致使非典型新城疫不断出现, 新城疫在商品蛋鸡中时常发生, 仍然是危害我国养鸡业重大的病毒性传染病。

1 病原学

新城疫病毒粒子具有完整囊膜、近似球形, 病毒粒子的核心是单股负链RNA形成的螺旋、对称的核衣壳构成, 只有一个血清型, 但有多个基因型, 毒株的毒力存在差异。新城疫RNA6个基因组分别编码L蛋白、HN、F蛋白、NP、P、M 6种蛋白, F蛋白可协助病毒与靶细胞融合, 完成病毒的复制, 是决定新城疫病毒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2]。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 (HN) , 可利用HA活性, 使病毒与红细胞分离。这两种蛋白分布于NDV囊膜的外表面, 在囊膜的内表面有起支架作用的M蛋白, M蛋白可以抑制免疫应答。NP、L和P蛋白参与了NDV基因组转录[3]。

2 流行特点

(1) 新城疫一年四季等都可发病, 但以春秋季节多发, 夏冬较少, 传统节日前后多发。 (2) 新城疫在商品蛋鸡中发病主要集中在18~25日龄、40~60日龄及170~330日龄产蛋高峰鸡群。 (3) 目前由于频繁免疫、大剂量免疫, 多数商品蛋鸡场较少发生典型新城疫, 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新城疫, 缺乏典型新城疫临床及剖检症状。 (4) 近几年来, 由于免疫压力下导致的基因型的变异, 使经典疫苗株 (La Sota和I系) 和致病强毒株间的同源性发生较大改变。近年来, 通过RT-PCR技术所确定的我国的鸡新城疫的基因就有I、II、III、IV、V、VI、VII、IX型, 其中I~VI属于经典毒株型, VII~IX属于新基因型, 疫苗株与致病的强毒株间的同源性的差异[4]。VII型成流行趋势。 (5) 新城疫发病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例如H9、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等[6]。仔鸡群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有法氏囊炎、大肠杆菌、支原体、禽流感等, 青年鸡和产蛋鸡群常见的混合感染则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禽流感, 有时还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合并发生。 (6) 有时高抗体水平的商品蛋鸡群也会发生新城疫, 新城疫病毒毒力有增强趋势, 疫苗的保护阈值在提高。

3 临床症状

3.1 雏鸡和育成鸡临床症状

表现为典型新城疫和非典型新城疫症状, 非典型症状多出现在60~120日龄,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其主要表现为病鸡生长发育不良、瘫痪, 排绿色稀粪, 同时伴有体温升高, 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 采量下降, 零星死亡等。雏鸡发病突然, 死亡率高, 病鸡体温升高, 精神不振, 呼吸困难, 张口伸颈, 时有吞咽动作, 病鸡口流粘液, 常有甩头动作, 发病早期就出现头颈震颤、头点地等神经症状, 后期可见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 排黄绿色或绿色或白色稀粪。

3.2 产蛋鸡临床症状

主要发生在170~330d, 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新城疫症状, 发病2~3d, 出现呼吸道症状, 3~4d产蛋率开始下降, 7~9d产蛋率下降20%~40%, 2~7周恢复, 但是产蛋率很难恢复到原来产蛋水平。产蛋下降时白壳蛋、薄壳蛋增多。发病初期, 少数鸡精神不振、倒冠、褪色、冠子萎缩、拉水样粪便、有少量黄绿色稀便, 随病程发展, 黄绿色稀粪越来越多, 采食量上升时, 粪便基本恢复正常, 呼吸道症状减轻, 少数鸡可见神经症状, 发病过程中的鸡逐渐消瘦死亡;有的产蛋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 采食量、饮水基本正常, 精神状态也正常, 蛋壳颜色基本不变, 只表现产蛋量下降, 产蛋下降的幅度也不大。

4 剖检症状

4.1 典型新城疫剖检症状

口腔内有多辆粘液和污物, 气管内有大量粘液, 气管环严重出血, 肺脏出血, 嗉囊内积液积气, 食管和腺胃交界处出血, 腺胃乳头出血, 严重的乳头间、腺胃壁出血, 整个肠道充血或严重出血, 以十二指肠和直肠后端出血严重, 肠道淋巴滤泡出血、坏死, 小肠黏膜可见枣核样坏死灶, 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 产蛋鸡卵黄出血、液化、破裂, 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输卵管水肿有粘液, 有的形成干酪物。

4.2非典型新城疫剖检症状气管轻微出血, 腺胃乳头间有出血, 乳头散乱、水肿, 可挤压出豆浆样脓汁或豆渣样物质, 肌胃内容物绿色, 胆囊充盈, 小肠上有数个大小不等的黄色泡沫状肠段, 剪开该物质内容物呈桔黄色、稀薄, 肠壁变薄, 缺乏弹性, 十二指肠黏膜及卵黄蒂前后的肠淋巴结肿胀、轻微出血, 肓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直肠、泻殖腔黏膜出血。产蛋鸡除上述病变外, 卵泡变形, 卵黄液稀薄, 严重者卵泡破裂, 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输卵管水肿, 有粘液。

5 实验室诊断

按分离鸡新城疫病毒的常规方法进行, 分离病毒并进行实验室确诊。采样时取气管, 肺脏, 肝脏, 血清等, 接种在鸡胚尿囊腔中增殖, 分离新城疫病毒。新城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 新城疫病毒囊膜可与红细胞结合发生凝集现象, 用来检测Ig G抗体是否存在。常用的鉴定诊断方法有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HA和HI) 、免疫组化技术、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试验、ELISA方法以及PCR方法等。其中用ELISA实验只能测定是否有新城疫病毒存在, 不能确定基因型, 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PCR试验。免疫组化技术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agargel immunodiffusion, AGID) 是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 可溶性抗原与其抗体在琼脂中浓度比例适当时形成沉淀, 荧光抗体试验是通过荧光显微镜追踪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和抗原[5]。

6 商品蛋鸡新城疫的防控

6.1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鸡场最好实行全进全出, 同日龄、同批次;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和环境控制, 定期消毒、灭鼠及控制野鸟进入场, 区尽可能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6.2 加强饲养管理

选择健康母源抗体水平好鸡雏, 选择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 是蛋鸡饲养成功的基础, 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气候应激如高温、寒冷等, 环境应激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物理性应激如抓鸡、防疫、断喙、转群等。

6.3 加强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网状内皮组织增生、腺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白血病等均可侵袭鸡体液或细胞免疫器官, 使鸡群对疫苗接种的反应性降低, 导致免疫抑制现象, 若鸡只在免疫力产生之前感染这些病, 可发生鸡新城疫免疫失败。

6.4 科学防疫注意事项

(1) 确保好苗好效果:选择优质疫苗, 是鸡群抗体产生的基础。新城疫灭活苗选择针对流行毒株、抗原含量高、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长、安全的疫苗;新城疫活苗选择SPF鸡胚生产、抗原含量高、耐热、对呼吸道应激小的弱毒疫苗。确保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冷链不断, 保证疫苗效价。良好的防疫操作是鸡群产生有效抗体的关键, 确保每只鸡免疫到位。 (2)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保证鸡群开产前油苗免3次, 弱毒苗免3~4次, 开产后根据抗体监测结果适时加强免疫;弱毒活苗与灭活苗联合应用建立坚强的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重视黏膜免疫, 防止出现高的循环抗体而低黏膜免疫, 导致新城疫的发生。 (3) 实时抗体监测:抗体监测是评价鸡群免疫效果好坏的主要手段, 分别在60日龄、90日龄、开产前监测3次, 60日龄HI抗体26-8, 90日龄HI抗体28-10, 开产前HI抗体在29-12且整齐度良好。

6.5 药物预防

定期驱虫, 加强球虫病的药物预防, 定期用一些电解多维、鱼肝油、黄芪多糖等, 重视药物保健, 为鸡群有效抗体产生提供保障。

7 小结

商品蛋鸡新城疫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统筹安排, 从鸡场生物安全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认真考虑和安排, 做好做实, 才能取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伟, 刘强.蛋鸡新城疫流行现状及其防治[J].家禽科学.2013.9:33-34.

[2]刁有祥.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6-67.

[3]Hu S L, Wang T Y, Liu Y L.Identificationg of a variable epitope on Newcastle disease hemagglutinin neuraminidase protein.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0.140.

[4]王宇辉, 李秀文, 于雅文.商品蛋鸡新城疫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9:38-39.

[5]王佳.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后的临床表现及抗体消长变化[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3.

上一篇:理解性阅读教学下一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