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的治疗和预防

2024-06-18

猪肺疫的治疗和预防(通用7篇)

猪肺疫的治疗和预防 篇1

摘要:猪肺疫是危害石鼓镇生猪养殖产业一大传染性疾病,每年都有很多猪死于该病,经过多年的出诊实践并结合理论知识,摸清了猪肺疫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猪肺疫,预防,流行,治疗

根据石鼓镇的特点,当前调整产业改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石鼓镇十几年以来因大力发展烤烟产业而忽视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导致畜牧产业发展停滞,牲畜存栏锐减。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畜牧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按照标准化养殖产业稳步发展。至去年年底生猪存栏数达到了22890头。猪肺疫又称锁喉风,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最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者表现为胸肺渗出性炎症。猪肺疫是生猪养殖产业的一大杀手,给养殖业带来很大威胁,引发猪肺疫的病源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后2~3d死亡,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在血液和粪便中能生存10d,在腐败的尸体中能生存1~3个月,用1%片碱和5%苯扎溴铵等能迅速将其杀死。

1 流行特点

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小猪中猪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来源。带菌猪通过分泌物和排除的粪便经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其他的猪。本病分布很广,发病率不高,常继发于其他疾病,一般是散发,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有时会呈地方性流行。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突然死亡,来不及救治。2012年10月份,有一农户来请出诊,说是圈里1头75千克左右的猪发出尖叫,然后倒在地上抽搐,笔者发觉该猪病情确实严重,立即背上药箱赶去他家,到他家病猪已经死亡,从农户来请出诊到农户家只是40min,病猪死亡间隔时间短,查看病猪发现腹部鼓胀,耳根、颈部、下腹部处皮肤蓝紫色,并伴有出血斑点,咽喉部肿胀,口鼻有泡沫,看来是因窒息死亡。结合猪肺疫的特点及农户说的病情诊断出是最急性型猪肺疫。

2.2 急性型

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病程4~8d。2002年8月份,笔者去仁和四组出诊回来,看见一人来单位找药正巧遇到笔者,拿着一盒安乃近,笔者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有3头90千克左右的病猪打了5d针不见好转,已经死亡一头。今天又来找药,问笔者能不能帮助去看看,于是笔者立即去他家,发现病猪身体发冷,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皮肤有紫斑,并伴有出血点指压褪色,不时干咳,脓性结膜炎,鼻流粘稠液,并混有血丝,呼吸困难,触诊胸部,有剧烈疼痛,手触诊颈部也有剧烈疼痛反应。询问了农户这几天的用药和结合猪肺疫的发病特点后诊断是急性猪肺疫。立即又拿来10%葡萄糖2瓶,磺胺嘧啶钠(SD) 2盒,每瓶葡萄糖兑1盒磺胺嘧啶钠(SD)静脉注射,另再肌注清热解毒的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20ml,连续3d后病猪痊愈。

2.3 慢性型

一般见于后期,两周以上多因衰竭死亡,死亡率60~70%。2014年11月份,望城坡有一个农户来找药,说有1头65千克猪病了10d一直不好,请笔者去帮助看看,到他家后,发现猪拉有黑色稀便并恶臭,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精神不振,消瘦,爱喝冷水,体温偏低,皮肤有湿疹,手捏颈部有疼痛感,并发现关节肿胀,不愿站立。诊断是慢性猪肺疫。立即对病猪进行治疗,用菌毒肌腺肽20ml (6g)肌注于一旁,再用重症(磺胺间甲氧嘧啶)20ml肌注于另一旁,并教农户在水里放50g干扰素或黄芪多糖粉在水里让猪自由饮用,提高病猪免疫力,连续4d病猪痊愈。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猪后发现主要病变在肺部。

(1)呈最急性型死亡的猪在各浆膜、粘膜处有出血点,肺充血,水肿,可见红色肝变区,咽喉部及周围软组织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可见皮下有淡黄色胶冻性的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呈红色。

(2)急性型病猪胸腔有浑浊液体,病程较长的胸膜发生粘连,肺小叶间充满胶淡黄色冻样液体,肺各部有大小不一的肝变区,切开呈暗红色,也有呈灰红色的。

(3)慢性型病猪连续性咳嗽,肺组织大多发生肝变,胸膜粘连,病程长,机体消瘦,后期伴有腹泻。

4 防治措施

4.1治疗

发现猪发生猪肺疫后应立即隔离,首先对圈舍用5%苯扎溴铵或2%来苏儿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抗生素对病猪进行治疗,最急性型的发病猪一般来不及救治。急性型的病猪应立即用磺胺嘧啶钠(SD)按每千克0.05~0.1ml肌注于一旁,再用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每千克2~5ml肌注于另一旁,连用3d,对于病程稍长严重的病猪,用10%葡萄糖配合相对计量的磺胺嘧啶钠(SD)静脉注射,另再肌注每千克2~5ml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连用3d,效果显著。慢性型的发病猪因病程长,又因关节肿胀导致关节炎,较难治愈,可用菌毒肌腺肽每千克0.01~0.03g肌注于一旁,再用重症(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千克0.2~0.3ml肌注于另一旁,并教农户在水里放50g扰素或黄芪多糖粉让猪自由饮用,提高病猪免疫力,再补给补充体力的流质食物,连续3~5d,效果明显。

4.2 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在于按期消毒圈舍,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在饲食中添加一些抗猪肺疫的预防药(如磺胺嘧啶钠粉、黄芪多糖粉、板蓝根粉等)。为了避免病死猪变成新的传染源,对于病死猪按照无害化的标准作深埋或焚烧处理。

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 篇2

1 病原

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菌, 本菌抵抗力不强, 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在阳光中暴晒10 min, 或56℃加热15 min, 或60℃加热10 min可被杀死, 在干燥空气中2~3 d死亡。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及一些新的抗生素敏感。

2 流行病学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 猪是其中一种,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 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 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 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 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 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 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 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 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黏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 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 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常无明显症状, 突然发病, 迅速死亡。体温升高到41~42℃,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心跳急速,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高度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 伸长头颈, 有时可发出喘鸣声, 口鼻流出白色泡沫, 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 自然康复者少见。

3.2 急性型

本型较为常见, 体温升高至40~41℃。咳嗽, 初期为痉挛性干咳, 呼吸困难, 口鼻流出白沫, 有时混有血液, 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 呼吸更加困难, 常作犬坐姿势, 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或废绝, 皮肤出现红斑, 后期衰弱无力, 卧地不起, 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 d。

3.3 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有少许脓性鼻液。关节肿胀, 常有腹泻, 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 有痂样湿疹, 发育停止, 极度消瘦, 病程约2周以上, 多数发生死亡。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病理剖检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大量出血点, 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红色, 肺急性水肿, 胸、腹腔和心包腔内液体增多。

4.2 急性型

病理剖检变化除全身浆膜、黏膜、实质器官、淋巴结出血性病变外, 其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 即肺有出血、水肿、气肿、红色和灰黄肝变, 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严重时胸膜与肺脏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黏液。

4.3 慢性型

病理剖检变化为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有多处坏死灶, 内含干酪样物质;胸膜及心包有纤维素性絮状附着, 肋膜变厚, 常与病肺粘连;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 检查出多杀性巴氏杆菌。

6 预防措施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合理配合饲料, 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通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提倡早期断奶。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证明无病时方可混养。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饲养, 病死猪及排泄物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全场健康猪紧急接种猪肺疫疫苗, 定期进行药物消毒。定期接种猪肺疫菌苗, 应用弱毒苗时, 被接种的动物在接种前后至少1周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7 治疗措施

7.1 青霉素8 000~10 000 IU/kg, 链霉素0.5~2 g (按体重) 静注, 连用5 d。

7.2 20%磺胺噻唑钠, 肌注5~20 mL, 2次/d, 连用5 d。

8 体会

猪肺疫的诊治 篇3

1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1~42.5℃,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初便秘后下痢。皮肤出现红斑,严重的有蔓延至耳根,个别出现关节肿胀。发生痉挛性咳嗽,有鼻汁,结膜发炎,咽喉肿胀,坚硬而热。病猪逐渐消瘦,以致衰竭而死。

2 剖检可见

鼻孔有炎性渗出物流出,胸、腹和四肢内侧皮肤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方形、菱形红色疹块,耳尖、鼻端、四蹄发生红斑。咽喉部明显肿大,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性坏死。淋巴结充血、水肿、小点状出血,肺有坏死小灶,内含干酪样物质,淤血,出血,水肿。胸膜及心包有纤维素性状絮状物附着,肠系膜淋巴结干酪样性变。

3 诊断

(1)取病死猪肝、脾涂片,瑞氏染色,见两极着色小杆菌。

(2)无菌操作取肝和脾病料接种麦康凯、鲜血琼脂培养基平皿,普通肉汤37℃培养24h,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长菌;在鲜血培养基上长出湿润的水滴样小菌落,周围不溶血,肉

统的影响因动物的种类、环境不同会表现出促进、抑制或无作用的多重性;对牛、鼠类动物和人的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对绵羊、鹿等表现为促进作用,对光不敏感的动物无作用。汪运舟等[4]认为卵巢组织是褪黑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可调节生殖器官的成熟、发育和排卵;杜生旺等[2]研究指出,褪黑激素对哺乳动物最明显的作用是抑制生殖系统的功能,给垂体正中隆起埋植褪黑激素可使垂

和促卵泡生成素(FSH)分泌增加。

本试验中水貂第Ⅳ阶段卵泡出现相对较多的闭锁卵泡可能是由于埋植褪黑激素后,褪黑激素抑制垂体,使FSH和LH的分泌量减少,导致卵泡闭锁。而第Ⅰ、Ⅱ、Ⅲ阶段卵泡闭锁卵泡相对较少,是由于腔前卵泡的生长一般不受下丘脑的控制,激素对其影响较小。由于条件所限,试验中没有未埋植褪黑激素的对照,褪黑激素对闭锁卵泡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体重量减轻,血中促黄体生成素(LH)参考文献:汤混浊。

(3)挑上述分离株的菌株按常规药敏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株对丁胺卡那、氟哌酸、盐酸环丙沙星、复方培氟沙星高敏;对庆大、痢特灵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4 防治

通过拆墙、开窗、喷淋、降低饲养密度等方法,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增强猪的抗病力。用1:100菌毒杀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每天1~2次。对病猪隔离,并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或复方培氟沙星,用量4mg/kg,复方胆汁10ml/头,每天2次。发病的同群猪在注射1次环丙沙星后3~4d,食欲正常的及受威胁的猪注射广西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猪牛出败B型苗,每头2ml。经过上述处理,病猪1~3d治愈,有效率92%。

5 小结

(1)猪肺疫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密切关系。要预防猪肺疫,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很重要。

(2)多年来,北票市尚未发生如此大流行的猪肺疫。这可能与多年来未注射猪肺疫疫苗有关。加强猪肺疫的预防注射必不可少。

(3)该病早期应用猪肺疫血清或出血性败血症多价血清进行治疗,有较好效果。小猪20~30ml,中猪30~50ml,大猪50~100ml。最好半量静脉注射,半量皮下注射。磺胺及其他抗生素、沙星类药物对本病都有较好疗效。

[1]刘玉堂,周启平,张淑云,等.水貂发情期卵巢动态结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5,23(2):49-54.

[2]杜生旺,梦祥骏,马红刚,等.褪黑激素及其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6):24-36.

[3]程金花,陈国宏.褪黑激素及其对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物科技通讯

2007,18(6):1030-1032.

猪肺疫的防控措施 篇4

一、发病原因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内脏、病灶及上呼吸道与消化道中,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该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环境卫生条件差、阴冷潮湿、天气骤变、通风不良、闷热拥挤、营养缺乏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均可诱诱发发该该病病。。病病猪猪由由咳咳嗽嗽、、打打喷喷嚏嚏排排出出的的病病原能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健康猪;吸血昆虫的叮咬和病原与皮肤、黏膜伤口的接触也可发生该病。大、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为多见;多发生于其他传染病之后的继发感染,也可呈地方流行性发生。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潜伏期为1~5天,一般依病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前两种类型多表现为败血症及胸膜肺炎,慢性型的病变主要集中于呼吸道,呈慢性肺炎。

1.最急性型。这种类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猪经常晚间吃料正常,次日清晨突然死亡,观察不到临床症状。病程稍长的患猪有高热(41~42℃)、全身衰弱、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烦躁不安、咽部发热红肿等症状,重者局部肿胀可延及耳根、颈部。病猪呼吸极度困难时,常呈犬坐式伸颈呼吸,口鼻流出血样泡沫,可视黏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这种类型病程为1~2天,出现呼吸症状后病情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剖检病猪可见:全身黏膜、浆膜及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颈部皮下可见大量淡黄色胶冻样水肿液,水肿可蔓延至前肢;肺急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脾出血,但脾不肿大;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2.急性型。急性型是猪肺疫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除表现败血症外,还有急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40~41℃),初期发生痉挛性干咳,鼻流黏液,呼吸困难,而后变为湿咳;触诊其胸部有痛感,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随着病情发展,呼吸更困难,张口伸舌,呈犬坐式,可视黏膜发绀,有脓性结膜炎;病程末期心脏衰弱,心跳加快,皮肤淤血或有小出血点,病猪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这种类型病程5~8天,耐过的病猪转为慢性型。

急性病例全身黏膜、浆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出血,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与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炎并伴有泡沫状黏液。

3.慢性型。这种病例表现出慢性肺炎和胃肠炎症状,常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鼻流黏液性分泌物,有时出现痂样湿疹、关节肿胀、食欲不振,常有腹泻。病猪为表现进行性营养不良、消瘦无力,治疗不及时者,多经2周以上衰竭而死。慢性型猪肺疫病死猪极度消瘦、贫血;肺肝变区扩大,坏死灶外有结缔组织包裹,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物质沉着,常与肺脏粘连。

三、预防措施

1.消除不利因素。消除所有能降低猪抵抗力的外界因素。天气突变或寒流侵袭时,应保持猪舍温度适宜,防止猪感冒。

2.合理配合饲料。注意全价饲料和青饲料的充足供应,注意圈舍卫生,加强运动。

3.加强检疫。引进外地猪时,应注意检疫,防止引进带菌猪,以防造成后患。

4.合理的养殖方式。尽量减少混群和分群,减小猪群密度;注意全进全出,对病猪进行隔离,深埋病死猪。

5.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7天禁用抗菌药物。

四、防治方法

1.预防。发生该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格消毒。同栏的猪,用高免血清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并对猪舍进行了消毒。对新购入猪,应隔离观察1个月确定无异常变化后再进行合群饲养。

一例猪肺疫的诊治 篇5

滦南县胡各庄一养猪户带病死猪前来我处就诊。

2 主诉

饲养母猪10头, 30日龄仔猪60头, 近日发现仔猪群有体温升高, 食欲废绝, 打颤, 耳根有红斑, 呼吸困难, 叫声嘶哑, 伸颈, 张口喘气, 严重时呈犬坐姿势, 死亡2头, 直到现在还有六头不同程度的病猪, 病程长的有腹泻, 消瘦, 持续性咳嗽, 由于发病急, 还未曾用药治疗, 据畜主介绍, 未曾免疫猪肺疫疫苗。

3 剖检变化

死亡急性的猪肺表面和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肺呈现灰红样肝变, 切面呈大理石样, 胸腔心包积有多量淡红色的浑浊液体, 病程长的胸膜和心包膜粗糙上附纤维素, 甚至心包和胸膜发生黏连, 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4 诊断

取脾脏涂片, 染色镜检发现有两极着色的短杆菌, 根据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和病变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分析, 可作出初步诊断为猪肺疫。

5 治疗

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隔离由专人饲养进行治疗, 以防传染, 病死猪运到离猪栏较远的地方深埋。对未发病的同群及受威胁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猪用10%磺胺嘧啶钠, 根据猪只大小每猪10~40毫升, 肌肉注射, 每天2次, 连用3天并配合青霉素使用, 并对猪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7天后病情基本稳定。

6 体会

猪巴氏杆菌常寄生在健康猪呼吸道内, 当猪的生活条件不良, 抵抗力减弱时, 病菌相对地增强毒力而使猪发病。因此, 预防本病的根本是积极改善猪的饲养管理和生活条件, 消除降低猪的抵抗力的一切因素, 预防本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6.1气候剧变或寒流侵袭时要注意保持猪舍温暖, 防止感冒。尽可能的多喂些多汁饲料和青饲料, 定期用消毒药消毒猪栏及一切饲养管理用具。

6.2每年定期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 免疫期为9个月。或口服冻干猪肺疫弱毒菌苗免疫期为半年以上。

猪肺疫的诊断及其防治 篇6

1 病原

本病病原是猪多杀性巴氏杆菌, 属巴氏杆菌属, 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大小为0.5~1μm。病料组织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氏法镜检, 菌体多呈现卵圆形, 明显两极浓染, 不运动, 美蓝染色有荚膜, 不产芽孢。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在高营养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不溶血, 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按菌株间抗原成分差异, 可分为若干血清型, 猪以5:A和6:B为主。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低, 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有良好的消毒力。也发现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在逐渐增强。

2 流行特点

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均易感染本病, 猪也是其中一种, 各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发病。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 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和外界环境, 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传染给健康猪, 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气候冷热交替、潮湿、多雨、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发生。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5d,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常看不到表现症状, 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2℃,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全身衰弱, 心跳急速, 常呈犬坐姿势, 伸长头颈,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程1~2d, 死亡率100%, 自然康复者少

3.2 急性型

本型最为常见, 多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至40~41℃, 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或废绝, 皮肤出现红斑, 可视黏膜发绀, 有黏脓性结膜炎。病程初期表现为痉挛性干咳, 呼吸困难, 口鼻流黏液, 有时混有血液, 后变为湿咳。随病程的发展, 呼吸更加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 胸部触碰有压痛感。后期衰弱无力, 卧地不起, 腹泻, 多因窒息死亡, 少数不死者转为慢性。

3.3 慢性型

体温正常或稍高, 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鼻流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关节肿胀, 常有腹泻, 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 日渐消瘦, 有痂样湿疹, 多数病程2周以上死亡, 病死率可达60%~70%。

4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和急性型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均有大量出血点, 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切面肿大, 皮肤有出血斑, 肺出血、水肿, 脾出血, 胃肠黏膜出血性炎症, 胸腔积液, 心包膜有出血点。最急性型以喉部及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病变特征, 切开颈部皮肤, 有大量胶胨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浆液。急性型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性病变, 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 胸膜与肺粘连, 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黏液。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症状, 尸体高度消瘦、贫血, 肺肝变区扩大, 有灰黄色或灰色坏死灶, 内有干酪样物质, 有的形成空洞。

5 诊断

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在临床检查应注意与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等病进行鉴别诊断。确诊需经实验室细菌学检查。

最急性和急性型病例可取肝、脾、肺、胸腔液等病料制成涂片, 用瑞氏、姬姆萨氏或美蓝染色后镜检。慢性型可从病变部位、脓汁、渗出物或呼吸道分泌物取病料制成涂片。经镜检可见有两端着色较深、中央着色较浅的球杆菌, 用印度墨汁染色, 可见到清晰的荚膜, 即可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6 防治

(1) 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圈舍应保持采光良好, 经常通风, 避免过于潮湿, 并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2)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坚持自繁自养, 提倡早期断奶, 减少猪群饲养密度, 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 提高猪体抗病能力。

(3)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2次猪肺疫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d内, 禁用抗菌药物。

(4)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饲养, 可用抗生素和高免血清联合治疗。

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篇7

2013年9月份, 南宁市市郊某养殖场10头3月龄左右猪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厌食、腹泻症状, 2头出现急性死亡。解剖后观察怀疑为猪肺疫。无菌采集病猪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 诊断为巴氏杆菌病, 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 基本控制了疫情。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内共有猪200余头, 2013年9月份发现2头猪突然死亡, 还有8头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喜卧地。病猪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明显肿大, 呼吸困难, 其中3头口吐黏液并伴有腹泻。随即将病猪隔离, 并对猪场进行消毒, 在全场猪饲料中拌入环丙沙星、多维, 对病猪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仍不见效, 2 d内陆续死亡4头, 遂来求诊。根据病猪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猪肺疫, 通过药敏试验, 筛选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治疗, 并对其他健康猪紧急接种猪肺疫疫苗。未出现病猪死亡及新发病猪, 可见病情得到了控制, 用药1周后病猪全部恢复正常。

2 临床症状

根据病猪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1) 最急性型。该型病例突然发病, 迅速死亡, 常见于流行初期。体温升至41~42℃, 呼吸困难, 心跳急速, 食欲废绝, 全身衰弱, 卧地不起,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常呈犬坐姿势, 伸长头颈, 有时可发出喘鸣声, 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很快死亡。

2) 急性型。急性型是该病常见病型, 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 败血症症状较轻, 体温升高至40~41℃。咳嗽, 初期为痉挛性干咳, 呼吸困难, 后变为湿咳, 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随病程发展, 呼吸更加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 胸部触诊有痛感, 皮肤出现红斑。后期卧地不起。

3) 慢性型。该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 多见于流行后期。精神沉郁, 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有少许脓性鼻液;有的关节肿胀, 跛行;皮肤出现痂样湿疹, 极度消瘦, 营养不良、衰弱无力。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猪, 可见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大量出血点, 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 致使呼吸严重困难、窒息死亡。胸腔和心包积液, 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部分与肺脏粘连;肺脏水肿、充血, 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肝变区, 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黏液。其他实质器官变性, 脾脏、心包膜、胃肠黏膜均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切面潮红, 严重的病猪淋巴组织坏死。

4 实验室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初步诊断为猪肺疫, 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 如采用镜检、细菌培养、动物试验等方法进一步诊断[2]。

4.1 镜检

取病死猪心脏、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涂片, 革兰染色镜检, 可见大量革兰阴性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小杆菌, 中央微凸, 单个存在, 无鞭毛, 无芽孢, 无运动性。

4.2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取肝脏、脾脏等新鲜病料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 37℃培养24 h。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长菌, 在鲜血培养基上长出湿润淡灰色、圆形、露珠样小菌落, 周围不溶血。

4.3 动物试验

取病死猪心脏、肝脏、脾脏等组织共10 g研碎, 用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备用。将8只小白鼠分成4组, 每组4只。试验组每只腹腔注射上述悬液0.2 m L,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观察48 h。试验组小鼠24 h左右死亡, 而对照组未见异常。死亡的小白鼠肺肝、肝脏、脾脏有出血点, 黏膜出血;取病变组织涂片, 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

4.4 药敏试验

挑取分离株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上, 用多种抗菌药敏纸片做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该菌对卡那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对庆大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痢特灵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不敏感。

5 诊断

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肺疫。临床治疗上应注意与急性猪瘟、咽喉炎型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相鉴别[3]。

6 防治措施

6.1 隔离

立即隔离饲养, 防止相互传染, 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证明无病时方可混养。

6.2 消毒

病死猪及排泄物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 定期进行药物消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抵抗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因此可用2%~3%的火碱水对所有物体表面进行低压喷洒。

6.3 药物治疗

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按每千克体重0.4 m L, 每天1次, 连用4 d。并对全群猪用10%氟苯尼考按1‰比例拌料, 连用7 d。

6.4 接种疫苗

对全场健康猪接种猪肺疫疫苗, 口服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用冷开水稀释后, 混入少量饲料或水中喂猪。不论大小猪, 一律口服1头份, 使用方便, 免疫期6个月, 不能注射。定期抽检免疫猪, 检测其抗体效价是否达到了保护水平, 要做到保护率≥70%。

6.5 加强饲养管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平时严格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应减少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 合理配合饲料, 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通风。

7 小结

猪肺疫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该病的发生与环境的强烈应激有关, 如季节气候变化、仔猪断乳、换料、转群等因素。因此, 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只有减少应激, 才能有效地预防猪肺疫。此外, 要定期注射疫苗, 做好预防, 尽早隔离、诊断、治疗。对猪肺疫的诊断研究应从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剖检病变、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等等方面进行确诊, 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旷天扬.猪肺疫流行病学及预防[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27 (2) :83-84.

[2]陈如林, 金礼军.猪肺疫的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4) :87, 103.

上一篇:我国青年论文下一篇:哲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