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预防和处理

2024-08-08

灾害预防和处理(通用8篇)

灾害预防和处理 篇1

二OO四年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治理好矿井瓦斯、水、火、顶板、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及运输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圆满完成2004年各项方针目标,并能在一旦发生事故时有效控制局面,排除影响,减少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结合***矿生产实际,特编制《2004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如下,望有关单位接到本计划后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第一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 成 员:*****

二、处理事故中各有关人员及相关单位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矿长未到时,矿值班长全权代理。

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发生灾害事故时总工程师有权从矿属各单位调集物资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

3.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在不妨碍矿长有效工作的原则下,参加抢险事故的指挥工作,并根据需要代表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采取措施从集团公司所属各矿调度人员、设备和器材。4.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和处理事故中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所用人员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5.矿副总工程师: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6.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外单位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指挥部,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7.安全副矿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

8.通风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调整通风系统,改变通风方式,改变通风机的运行状态。

9.技术室主任: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险和灾害事故处理。

10.机电室主任: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

11.安检科科长:接到事故通知后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负责灾害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工作。

12.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其它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正副值班长、矿调度主任、矿长、矿总工程师、集团公司调度室、矿山救护队,并按照本计划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表》(见附表一)及时按顺序通知相关人员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及时向下传达矿长命令,随时调度协调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13.安全调度台考勤人员、矿灯和自救器发放人员:配合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指挥部。

14.井口检身工:严格进行井口检身,对未持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严禁其入井。15.有关的区、队、班组长(包括外包队伍):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采取措施有组织地带领他们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涉及范围及经济损失,并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补救措施和控制情况;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16.地测队队长: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17.监测队队长:负责井下通讯和井下监测工作。保证井下现场有完好畅通的电话。

18.通风队和防尘队队长:防尘队队长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通风队队长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完成与通风有关的其它任务。

19.运输工区区长、排矸工区区长、小车队队长:负责将遇险人员从排矸井及时运送到井上指定地点;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20.物资供应中心的负责人:根据矿长命令,及时准备好需要的抢救器材,并保证其及时到位和正常运转,杜绝随意挪用。

21.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必要时可向集团公司医院求援。

22.矿办公室主任:保证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的妥善处理。

23.保卫科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矿工业区,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并根据矿长命令组织若干民兵配合完成有关救灾任务。

24.通信站站长:接到调度室的事故通知后,要确保调度指挥中心和话务台具有强插电话功能,保证井上通信线路畅通无阻,保证调度室和医院、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白沙35KV变电站、1#、2#主扇的直通电话畅通无阻。

25.救护队:在处理事故时应本着有利于控制事故,不使事故扩大;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又不致威胁其它地点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利于为接近事故地点创造条件;有利于控制稀释瓦斯,不致达到瓦斯积聚和爆炸事故的危险浓度,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等原则,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6.政工部门:负责事故发生后协助矿长积极有效地处理事故,稳定职工情绪,发动职工战胜灾害,确保安定团结和灾害事故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27.工会组织:负责灾害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28.企业管理部:协助矿长抢险救灾,负责做好对抢险救灾工作的考核工作。29.计划财务部:负责事故发生后的材料、设备、人工费用的统计上报及保险索赔工作。

30.通信站:保证各单位通信系统可靠、灵敏,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准确及时向有关人员和单位传达信息,电话要随指挥基地变更而移动。

三、报警器及其使用

***矿在调度楼上安设报警器,用于矿井发生重大突发性事故,来不及电话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时,所采取的召集人员措施。为明确使用,操作具体规定如下:

1、报警器由矿调度室负责管理使用;

2、当矿山发生瓦斯爆炸、重大火灾、水灾及其它重大突发性生产事故而来不及电话通知各单位时使用报警器;

3、当矿井发生上述灾害及事故时,报当日值班长和调度室主任批准后,方可拉响报警器。

4、接到通知或听到报警声音后,指挥部成员和抢险队伍必须立即到指挥部;各单位正职或负责人到场后,必须尽快组织本单位所到职工在调度楼前有秩序接受救灾任务。

第二章 灾害预防及处理

一、瓦斯灾害的预防及处理

(一)瓦斯爆炸预防措施 瓦斯爆炸是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井下设施严重摧毁、生产中断,而且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果不堪设想。***矿为高瓦斯矿井,预防瓦斯爆炸成为全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预防措施如下:

1、矿井总体预防措施:

(1)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2)矿井必须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必须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建立抽放系统,在坚持边抽边掘、边抽边采的同时,努力实现先抽后掘,先抽后采。

(3)监测队在各生产区域要建立可靠的通讯联络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某一区域发现事故预兆时,可迅速通知矿调度室和其它区域。

(4)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转必须稳定、可靠,杜绝无计划停风,回风井筒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排矸工区、白沙工区要保证回风井筒防爆盖的完好、安全可靠,反风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5)通风部门必须保证井下通风设施完好,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各作业地点配足风量。严禁在无风、微风和风量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作业。

(6)防尘队对各种通风构筑物和设施要加强管理。通风设施安设位置必须合理、质量符合标准、管理制度完善,并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风流短路和漏风。

(7)防尘队要将采空区、报废井巷和盲巷及时封闭,同时要密切监督和控制小煤窑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破坏。通风系统一旦破坏,通风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小煤窑事故波及我矿,使矿井通风系统破坏造成瓦斯积聚。

(8)施工地点因局扇无计划停风而发生瓦斯积聚时,通风人员和矿有关部门要及时处理,并汇报调度室开写事故追查单,送安检科追查处理。瓦斯排放管理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的具体规定。排放积聚瓦斯时,必须严格执行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9)施工单位需要停风时,必须有停风报告,严禁随意停止局扇运转,断开风筒或甩掉风电闭锁装置。(10)通风人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中高瓦斯矿井的有关规定严格检查井下各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作好记录,不得空班漏检,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该施工地点作业。

(11)技术室在巷道设计和采掘生产衔接安排时要充分考虑通风要求,井下力求实现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尽量避免串联通风,否则,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2)各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队组要对巷道贯通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

(13)监测队负责各地点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监测探头准确可靠,并按规定及时校对。机电室要保证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的正常使用,确保在工作面停风或瓦斯超限的情况下,切断所控制范围内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14)井下供电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和漏电保护、有螺丝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防护装置齐全、绝缘用具齐全、图纸资料齐全。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和局扇风电闭锁装置等。此项工作由机电室负责监督检查。

(15)对有架空线的巷道,机电室负责定期测定井下杂散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技术室负责运输的人员要经常检查轨道绝缘,使其完好情况、安设数量和位置等符合规定。

(16)井下电器严禁带电检修,搬运。

(17)能在运行中引起静电的物料及非阻燃性材料(如电缆、风筒等)严禁下井。

(18)井下各单位必须保证自己使用的照明灯、信号灯、材料、仪表、设备等是取得安全标志的产品。入井前,机电室检查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入井。入井后,不准随意拆开、敲打和撞击。

(19)严格执行井下防灭火的有关规定和烧焊管理制度。井下皮带机头、移变、煤仓上口、转载点处和油脂存放地点要设置沙箱、灭火器、防火锹等灭火器材。(20)各采掘队组开关架上设置灭火器等灭火器材。采掘机组必须保证有完好的内外喷雾,并正常使用,否则不得生产,并随机携带2个灭火器。采掘机组严禁割铁器、割底、割矸。

(21)运输工区、运行工区、排矸工区、白沙工区要保证井口房、扇风机房、地面瓦斯泵站周围20m范围内无明火。

(22)安检科必须进行井口检身,下井人员不得携带烟草、火种等易燃品和穿化纤衣服下井。

(23)供应部门要保证采、掘工作面都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要按规定消毁,严禁在井下使用。

(24)放炮作业中的打眼、装药、封泥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禁止使用块状材料或可燃性材料封泥,禁止放明炮、糊炮。

(25)井下放炮工必须持证上岗,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26)煤巷掘进工作面应安设隔爆设施。

(27)采掘工作面过小窑、老空区、地质构造区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综采工作面预防措施:

根据采掘衔接计划,***矿2004年将有2303下、2307、3304、3308、4302和4303六个放顶煤工作面先后组织生产。2303下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其余所有工作面均采用U+L型通风方式。综采工作面预防措施如下:

(1)综采工作面必须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并按生产情况及瓦斯涌出量配足风量,严禁在微风、无风及风量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生产。

(2)通风队必须给综采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查三次瓦斯,并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如遇地质构造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瓦斯涌出异常时,必须配备专职随机瓦检员。(3)监测系统必须安全、灵敏、可靠,并与工作面及回风巷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实现瓦斯电闭锁。监测队必须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校验。

(4)所有管理地点(包括进风巷、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等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方可生产。

(5)所有综采工作面都必须采取抽放措施,其抽放管路的安装、管理及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6)上隅角瓦斯除采用尾巷处理外,可采用在工作面悬挂挡风帘,迫使风流流经上隅角以稀释上隅角瓦斯。必要时采用老塘埋管法抽排上隅角瓦斯。所有风机和抽排管路的安装及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7)综采队或其它作业队组在工作面及回风巷作业时,严禁使用铁质工具敲打,以免产生火花。对于锚杆支护巷道,在采面巷道进入老塘前必须卸掉锚杆(索)的螺母、托板和托梁。

(8)综采工作面从1#支架开始每隔10个架放置一个灭火器。同时灭火器必须保证完好。

(9)尾巷的管理应严格遵循以下几条:

(a)开工前地测队应将尾巷横川在回风巷的位置书面通知施工队、技术室和通风科、通风队。

(b)在U+L通风系统中,如尾巷横川与回风巷贯通,在该横川进入老塘之前,打开横川挡风墙的同时,施工队组必须在横川口打木垛。同时所有尾巷的综采工作面,施工队组必须制定、采取措施确保回风巷至尾巷巷道畅通。

(c)在回采工作面布置尾巷时,应当布置在直接顶板下,并平行于回采面回风巷,贯穿整个工作面长度并不得留有盲巷。

(d)尾巷内禁止采用金属支架和可燃性材料支护,除瓦斯抽放管线外,严禁各种管线和轨道进入尾巷,瓦斯抽放管路在进入尾巷前要加绝缘段,绝缘段以里的瓦斯管路或其他导电体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e)尾巷出口内侧必须设有栅栏,悬挂记录牌,揭示警标,严禁非专业人员进入。(f)尾巷内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5%,达到2.5%时,必须停止工作面工作,由矿总工程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尾巷风速低于0.5m/s,采取外部送风稀释,局扇必须设在新鲜风流中,且风机必须实现“三专”供电。

(g)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连通尾巷的所有横川必须进行封闭。

(h)加强尾巷的维护工作,保证开采过程中畅通无阻。如果冒顶、积水,技术室必须立即组织队伍处理。瓦斯浓度1.5%以下时,才能进行尾巷维护工作,维护工作必须使用铜质工具,并配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

(i)尾巷口栅栏处瓦斯浓度由瓦斯检查员每班检查三次,并填入瓦斯检查巡回图表和记录牌。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回采工作面工作,并汇报通风调度。

(k)尾巷除正常巡回检查外,如尾巷风量、瓦斯异常,通风队必须派两人对尾巷口至尾巷尽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风流瓦斯、巷道积水、支护和风筒等情况。检查人员要携带瓦斯氧气两用仪,两人一前一后,相距3—5m,边检查边前进。当瓦斯浓度达到3%或氧气浓度低于17%以及有其它异常情况时,停止前进。将每次检查结果记入瓦斯记录本,并汇报通风调度。如发现尾巷失修,通风队应及时通知技术室。

(l)所有进入尾巷的人员,都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m)回采工作面进行尾巷横川的扒、堵工作时,扒、堵口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否则应采用局扇送风冲淡扒堵口的瓦斯浓度的通风措施,扒、堵工作应使用铜质工具。

(n)尾巷出口内15m处设置瓦斯监测探头。当尾巷内瓦斯浓度达到2.5%时,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工作面及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3、综掘工作面预防措施:

2004年***矿将有3217、3212付、3218、3221、3219、4214正、4214付、4213、4218、4217、4218付、2230正、2230付、2229、2231、2232、2232付等综掘面进行施工,综掘工作面预防措施如下:

(1)综掘工作面应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严禁串联通风,必须加隔暴水袋。(2)综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严禁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之间的巷道中的风速必须大于0.25m/s。

(3)每个综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

(4)综掘工作面风筒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5)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风电闭锁装置和瓦斯电闭锁装置,严禁发生无计划停风。

(6)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需要进行瓦斯排放,必须根据“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中《排放瓦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7)综掘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监测装置,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8)严禁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地点供风。

(9)通风队应加强对卸压风筒的管理,施工队未经通风部门许可严禁改变卸压风筒调节口大小。

4、炮掘工作面预防措施:

根据衔接计划,2004年***矿将有4102、4103、4104、5101、5102、5103、5104、2104及准备巷道开口等炮掘工作面进行掘进。

(1)炮掘工作面应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尽量避免串联通风,否则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炮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严禁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之间的巷道中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3)每个炮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

(4)炮掘工作面风筒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保证工作面配备足够的风量。(5)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风电闭锁装置和瓦斯电闭锁装置,严禁发生无计划停风。

(6)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恢复通风工作按综掘工作面预防措施中第6条执行。

(7)炮掘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监测装置,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8)严禁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风。(9)放炮前必须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的独头巷内所有电源。

(10)炮掘工作面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十五条至第三百四十六条之规定。

5、其它作业地点预防措施:

其它作业地点作业时,严格执行矿井总体预防措施和有关规定。

6、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遇险人员的避灾方法:

(1)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2)当遇险人员位于事故地点的上风侧时,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下风侧时,可迅速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由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

(3)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背向冲击波俯卧在底板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些。爆炸波过后,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4)若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撤退路线中是否安全,就应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耐心等待营救。并尽量利用风筒、木板、工作服等材料搭筑风障,阻止和减少有害气体的进入。同时要时刻注意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

(5)躲在避难硐室或躲避所内的人员,应倒卧休息,并关闭矿灯,只留一盏矿灯,挂在硐室口,灯头向外,以示有人,或有可能,应派出两名有经验而又熟悉线路的老工人进行侦察,并在沿途作上信号标志,以便救护队寻找。经侦察人员确认后,在场的领导应迅速组织大家沿安全路线撤离。

(6)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主动照顾好受伤的人员,换人随时敲打铁轨或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并尽量寻找电话,以便及早同灾区外或地面取得联系。

7、预防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中毒措施

(1)发现有烟雾或异味,应迅速而正确的戴好自救器。(2)处于上风侧人员迎风撤退,下风侧人员迅速进入安全地带。(3)实在无法撤离时,应在附近硐室内躲避,并采取措施隔断风流,等待营救。

(4)对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到新鲜空气巷道内。

(二)、发生瓦斯爆炸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1、迅速将实情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按有关程序组织抢险,执行并实施灾害处理分区行动计划。

2、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应迅速切断区域内的一切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源。

3、积极组织安全撤退,其一般原则为:

(1)所有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区域的避灾路线,在本班班组长和跟班干部(班组长和跟班干部不在时,由有经验的老工人代理)的组织带领下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

(2)所有井下工作人员必须会熟练使用自救器,发生事故后可佩戴自救器,迅速撤到新鲜风流中直至地面。(3)遇到无法撤退(因退路堵塞或有害气体含量大)受阻的情况时,应迅速进入预筑或临时构筑的避灾地点等候营救。

(4)救护队的行动

救护队在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在一分钟内出动,当发生瓦斯事故时,必须首先组织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处理事故时,应在灾区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并尽量靠近灾区。

井下基地由矿山救护队指挥、待机小队和急救员值班,应设有通讯指挥和灾区电话,备有必要的装备和救护器材,并经常检查风流和气体变化情况。

处理事故时,进入灾区的矿山救护队人员不得少于六人,并根据事故性质的需要携带必要的技术装备。

小队在窒息区工作时,救护队员必须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信号的范围内,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个人单独行动,严禁通过口具讲话。

处理矿井火灾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察灾区气体和风流变化,当有爆炸危险时,矿山救护队必须将全部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否则,指挥部必须采取保证安全作业的其它措施。

救护队员除佩戴氧气呼吸器外,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自救器,如有遇险人员则应沿回风侧线路进入灾区,发现遇险人员后,要首先将其抢救脱险,再发给自救器并带出危险区域。如无遇险人员可从进风路线进入灾区探明事故地点和范围,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发现火源应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

(5)在证实确无二次事故可能时,指挥部要及时组织抢险队伍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以恢复正常通风。

二、火灾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一)、地面火灾预防措施

1、保卫科每月要在全矿范围内对消防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各单位要每月组织自查,对防火检查查出的问题,要责成有关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

2、各重点防火部位及公众聚集场所,应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3、井上各消防库、消防点、厂房、库房、坑木场、变电所、油库等场所按防火要求备足各种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保证器材按期更换,工作人员都要熟知“三懂三会”。

4、各消防水池应经常储满水,设备保持完好,处于战备状态。

5、各木料场、木料堆应符合安全防火标准,木料厂、油漆库、坑木场等严禁吸烟,不准电焊、生火。特殊需要时,必须有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指定专人负责实施。

6、洗煤厂要经常检查煤堆温度和周围火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煤堆着火。

7、消防中队应每半年组织人员检查各消防栓,缺损的要责成有关单位进行补充、修理或更换。

8、各单位供电系统必须保持完好,达到防火标准要求,严防电流短路造成火灾。

9、地面避雷设施必须保持完好,供电工区4月30日前要对全矿避雷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缺损或不完好的要责成专人进行处理。

10、严格执行有关的防火条例和规定。

11、消防工作由保卫科具体负责检查落实。

(二)、井下火灾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㈠、井下火灾预防措施

1、禁止将烟草、火柴等易燃物品带入井下。

2、棉纱和布头等易燃物品使用后,不准乱扔和随意乱放,用完必须及时处理好。井下禁止使用不阻燃橡胶器具、电缆、皮带和塑料制品等。

3、所有机电峒室和皮带机头都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4、不得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

5、井下皮带坚持使用综合保护装置,入井前按规定进行阻燃性试验,并符合要求。

6、井下机电硐室都要设防火铁门,并进行定期维修。

7、健全井下消防管路,***矿洒水灭火管路兼作消防管路,要求每100m安装放水“三通”闸门一个,皮带巷每50m安装一个“三通”闸门。

8、井下火药库、材料库以及各机头硐室、皮带机头移动泵站、齿轨车库和存放油脂的地方,都要存放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磷酸氨盐)2—4个,并设置防火砂箱、水管、铁锹等。

9、井下材料消防库设施由调度室负责备齐(具体数量见附表)并交运输工区,由运输工区负责日常检查与保管。消防器材要及时更换,不得挪作他用。

10、井下各采掘队组使用的灭火器材由安检科统一检查管理。

11、标有有效期的消防器具必须按期更换。

12、各机电人员要严防电气设备失爆。

13、严格遵守放炮规定,炮眼深度、装药数量、炮泥深度、炮泥质量等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杜绝放炮引火。

14、每季度指挥部要组织人员对井下机电硐室、油脂存放地点、输配电线路、消防系统、消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合格的要责成专人限期进行处理。

15、第一季度指挥部要责成专人对通风、安检、机电抢险人员进行一次灭火器材的使用和救护。

16、根据《规程》要求要组织进行2004全矿反风演习。

17、矿井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保证处理灾害时下井人员携带使用。此项工作由运行工区负责。

18、矿井防火措施,由安检、机电和通风等有关部门负责检查落实。

㈡、井下发生火灾时处理措施

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迅速将灾情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室要根据灾情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灭火。

2、立即组织起来,根据火灾性质采取一切可能办法,力争在火灾初期把明火扑灭,扑灭火灾时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侧。

3、当矿井内发生火灾时,各队都必须严守纪律,服从指挥,绝不能惊慌失措,擅自行动,要严格听从指挥部的调动。

4、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人员的安全撤退。

5、救护队赶到现场后,应先进行侦察,并抢救遇险人员,迅速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生原因,火势不大时应努力直接灭火,同时切断火区电源。

6、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区域避灾路线,发现火灾无法扑灭时,应佩戴自救器迅速撤离。

7、指挥部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方案,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防止风流倒转,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火灾发生在进风井口、井筒内、井底车场时,应进行全矿性反风或使用风流短路的措施;火灾发生在总回风巷时,应维持原风流方向,将烟气迅速排出;在掘进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适当调整风量,控制火区供风量;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迅速关闭防火门隔断火源,减少风量。

8、采区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主要安全措施如下:(1)要求救护队在进、回风侧距火源一定距离,迅速同时砌筑密闭,并争取同时结束。

(2)在密闭施工过程中,应对火区瓦斯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并根据瓦斯浓度升高的速度以及施工人员撤到不受爆炸影响的地点所需时间来确定连续施工的火区最高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接近该值时,两处现场所有人员应迅速撤离。

三、防尘措施

1、综采工作面必须保证有完好的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净化水幕和转载点喷雾,并正常使用。

2、煤巷炮掘必须使用水煤电钻,采用水炮泥,坚持装煤洒水,转载点洒水,净化风流与综合防尘措施。

3、岩巷炮掘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使用水炮泥。

4、综掘工作面要坚持搞好抽出式通风除尘,搞好综掘机内外喷雾,转载点洒水灭尘等综合防尘措施。

5、矿井上、下其它所有转载点都必须安设洒水管路和喷雾装置。

6、矿井盘区主要进风巷、回风巷、矿井主要进风巷、回风巷及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防尘队都要设置水幕灭尘。

7、坚持个体防尘,接尘人员都要佩戴工业防尘口罩。

8、防尘队及各采掘队组要按计划对所属范围内的井巷煤尘定期检查、清扫和冲刷。

9、防尘队要准确测定井下空气中的矿尘浓度,做好半月报和月报工作。

10、各采掘队组编制作业规程时,必须在规程中明确规定综合防尘的具体措施,否则不予审批。

11、对井上、下防尘系统,防尘设施,防尘管理制度,防尘效果,指挥部要组织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发现问题责成专人落实处理。

12、矿井防尘工作由通风部门牵头负责。

四、水灾的预防与处理(一)地面防洪

1.2004年5月份指挥部要组织一次防洪检查,矿井各井口要制定防洪措施,防止洪水入井,具体事宜由调度室制定出防洪措施并报矿长审批后下发有关单位执行。

2.地面水沟5月份前要清理一次,该工作由工程科负责于5月1日前制定计划并完成。3.地面塌陷、裂缝、塌陷坑等要定期检查,并在春秋两季组织充填,此项工作由地测队负责。

(二)井下水灾的预防措施

1.采掘工作面发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涌水或其它异状时,即发生透水预兆。当透水预兆发生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调度室,如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生警报,撤出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2.井田内东部及四盘区小窑、老窑采空区较多,在掘进煤岩巷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地测队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老窑时,必须确定探水警戒线进行探水,并制定有详细的钻探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巷道贯通前要查明对方巷道积水情况、排除积水后方可贯通。

3.地面防、排水工作是防止与减少地表水大量流入、渗入矿井的重要措施,堵塞涌水通道和排除地面积水工作由地测队负责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督促落实计划。

4.各回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完成根据预计涌水量制定的防排水工程,防排水工程不完成不得回采。

5.地测队每年、每季、每月要做好矿井水文地质预报,月报下发至有关单位,各有关单位要根据预报内容安排相应的防排水工作,避免发生事故。

6.***矿井正常涌水量340m3/h,最大涌水量为440m3/h,主水泵共有3台,功率500KW,总排水能力800m3/h。目前一台工作,实际排水能力430m3/h,一台备用,一台检修,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 2004年5月份以前,必须对主付水仓全面检查1次,要对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付水仓及各盘区水仓的管理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此项工作由运行工区具体负责。

7.井下大巷水沟、各个盘区水仓(包括盘区临时水仓)分别在5月份和10月份各彻底清理一次,由技术室具体负责安排落实。8.供应部门地面库房必须随时准备有专供抢险使用的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管、接口便头、电缆和配电设备,具体名称、规格、数量由机电室负责提供,并作为牵头单位于2004年3月底前备足备齐,所有排水设备必须保持完好。

9.安检科要经常组织地测队等有关单位人员对周边和井田范围内的地方小煤窑进行实测,发现越层越界开采和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时,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领导,并积极与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10.地测队要在2004年3月底前编制《2004防治水计划》,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下发有关单位执行。

11.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由地测队牵头。(三)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当井下某地点发生突然透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在跟班队长、班组长或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组织抢救,争取就地解决。首先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支护,设法堵住出水口,以免事故扩大。如情况危急,水势很猛,无法抢救,则应有组织地按规定的避灾路线,迅速撤到地面。被堵在独头巷道的遇险人员应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团结互助等待救援。

2.调度室接到透水报告后,要立即通知矿正、副值班长、调度室主任、矿领导、集团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领导、矿山救护队以及有关单位进行抢救。

3.透水后,井下排水设备必须启动排水,水泵司机和维护工人必须高度负责,坚守岗位,精心看管和维护排水设备,要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

4.透水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必须准确核查井下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有人被堵于井下,则首先制定营救人员的措施,并且判断人员可能的躲避地点,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抢救。

5.透水事故发生后,应首先将出水水源调查清楚,然后组织力量和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如果水源补给量特别大,强力排水不能凑效,则应先堵住涌水通道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排水时指挥部要制订专门的安全措施。

6.发生透水事故后,应立即切断被水淹没的设备的电源,出现瓦斯超限后也必须立即切断超限区域内的所有电源,采取措施后方可恢复送电。7.为防止二次透水,地测队必须派人到现场进行详细观察观测,发现问题要汇报有关单位及时处理。

8.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主井泵房应加大排水力度,必要时关闭中央泵房防水闸门。

9.救护队的行动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救护队到达矿井后,要首先了解清灾区范围、突水地点、水源水量、水面上的空气成分以及遇险人员分布情况,要利用一切通道引出灾区避难人员,对于有生存条件的上山应计算被堵人员所在地点容积氧气、瓦斯浓度以及被困人员应救出的时间。对被围困在井下的人员要做周密的分析判断,如果避难地点高于透水后的水位,可用打钻的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或者派出潜水救护队员通过积水区与避难者取得直接联系,救护上井;如果避难地点低于透水处水位,不得用打钻方法营救,以免灾情扩大。

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要注意防止二次透水、积水、淤泥的冲击,要有可靠的安全退路。

(四)恢复被淹井巷的注意事项

在恢复被淹井巷工作期间,必须时刻注意通风瓦斯工作,因在被淹井巷内,常积存着大量的有害气体,随着排水工作的进行,要逐步排除有害气体。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此外,排水恢复期间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经常检查瓦斯含量,当井筒空气中瓦斯含量达0.75%时,应停止向井筒输电排水,并加强通风,对井下气体定期取样分析。排水时,每班取一次,当水位接近井底时,每2小时取一次,此时排水看泵人员应由救护队人员担任。气样化验工作由集团公司负责。

2.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使用明火或其它火源,以防井下瓦斯突然涌出引起爆炸。

3.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路或进行其它排放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佩带自救器。在井巷附近或排放水地点要设专用电话。

4.在恢复被淹井巷时,应加强巷道支护,防止发生冒顶事故。5.安检科负责对上述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落实。

五、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施工前均要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正确确定工作面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4.因为没有端头支架,存在个别综采工作面未使用端头支架。支护采用单体柱木梁套棚加抬棚混合支护。预防端头冒顶措施:①加强端头支护,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保证一梁四柱,10—20m范围内一梁三柱,抬棚沿工作面架设,排头架要抬住小棚。严格按规程回柱放顶打好戗柱。②进、回风巷铺顶网,控制顶板。③当顶板压力增大时,要增加单体柱,增加支护强度,再加大木梁厚度,保证顶板支护效果。④加强端头支护管理,要保证单体柱的支护效果,确保支护单体柱不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⑤加强端头压力观察,发现压力增大或周期老顶来压,及时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果。

5.井下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特别是安检员要重点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安全调度台并采取措施或下令停工撤人。

6.加强金属支护、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的梁柱,保证每根都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7.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提高优良品率。

8.坚持矿压观测与顶板监控、分析,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9.各采煤队在开采上分层时,要研究并掌握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规律,密切注意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预兆,提前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工作面大面积冒顶,避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10.回采工作面的初次开采,过老窑、空巷、局部破碎带、断层、冲刷带、陷落柱,过煤柱、冒顶区或托伪顶开采时,都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11.回采工作面必须及时拉架、回柱。控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冒落时,要停止生产,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12.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不准空顶作业,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

13.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巷道开口、贯通、开帮挑顶、架设抬棚等零星工程时,要制定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4.仓房回采时,开切眼压力大,底鼓、片帮、顶板下沉严重,维护困难时,首先考虑加大煤柱尺寸,增强承压能力;在仓房回采过程中压力大,随采随冒时,要将采仓的尺寸缩小,控制住顶板后,再按作业规程作业;严禁人员进入仓内空顶下作业。

15.维修井巷支护时,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刷大或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护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护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临近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不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拆除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如果不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安全,倾斜巷道维修时,必须停止行车。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并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坡度较大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16.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17.修复旧巷时,必须首先进行通风,检查瓦斯,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井下空气成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的要求时,方准进行修复工作。

18.顶板管理工作由技术室具体负责。

19.上、下安全出口,两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支护的管理方法:(1)分层工作面进风巷,使用好端头支架。(2)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

20.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办法:

(1)加强直接顶初次垮落及老顶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组织业务科室人员现场跟班,指挥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直至初放结束。(2)在顶板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完好达到作业规程之规定,使支架处于良好的支护状态。

(3)在顶板来压期间,凡是工作面片帮的地点及时拉超前架,使顶板处于最小控顶距。21、2004年综采、综掘面必须配备使用必要数量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包括顶板离层指示仪、锚杆拉力仪、力矩扳手、单体柱压力监测仪、微表、圆图仪、锚索张拉仪、退锚机。仪表、仪器安装使用地点,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由技术室负责。施工队组设专人负责管理。

22.严禁空顶作业的管理方法:

(1)在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中必须明确如何维护顶板,严禁在空顶下作业。(2)锚喷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必须打超前锚杆控制顶板。

(3)炮掘架棚巷必须使用前探梁进行超前支护,放炮前要有防崩倒装置。(4)综掘巷道要使用托梁器托钢梁进行临时支护,掘锚一体化巷道采用机组自身支撑顶梁临时支护。

(5)在开口或贯通前,架棚巷道要先在主巷架设抬棚,抬棚必须有三保险。锚网支护巷道应当补打锚杆锚索维护顶板。

(6)要加强对空顶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追究其事故责任。23.选用锚杆支护的管理办法:

(1)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鉴定,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的安装应符合操作标准。

(3)锚杆锚固力除按规定定期检查外,还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有达不到要求者,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制定相应措施。

(4)巷道掘进过程中,要先打超前锚杆或其它临时支护进行维护,严禁在空顶下作业。(5)巷道如遇顶板破碎或地质构造区,可缩小锚杆排间距,并可使用挂网,喷浆联合支护,同时要加大检查力度。

(6)对锚杆支护巷要定期检查支护效果,经常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制定补充措施。

(7)对锚杆支护的排间距、锚杆角度、锚固力、预紧力、联网质量要经常进行检查,严禁为图省事,偷工减料而违章作业。

(8)对锚喷巷道的喷体厚度和强度、顶板离层情况加强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24.锚杆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每20m必须进行一次可锚性试验,采用φ20*2000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用一支350mm长的快速锚固剂,锚杆锚固力达到85KN即为可锚,小于85KN即为不可锚,必须采用架棚支护或棚索网支护。

(2)定期进行井下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每次不少于3根,如果发现锚杆实际锚固力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必须对锚固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改。

(3)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须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抽检,抽检指标为顶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帮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在其周围200mm的范围内补打合格锚杆。

(4)掘进时形成的巷帮超宽或片帮超宽时,应及时处理,可采用加长钢筋托梁和补打锚杆的方法进行补强。

(5)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变化程度,调整支护参数或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如采用锚索加固或缩小排距。

(6)掘进过程中,每隔30-50m在顶板安装1个离层指示仪,观察围岩移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并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同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顶板铺网时,要求拉直拉紧,网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用双股18#铁丝按不大于300mm的间隔连接牢固。(8)张拉锚索时,每次使用要两人协作,张拉油缸时应与钢绞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加压后,工具锚卡住钢绞线方能松手,并用8#铁丝将千斤顶绑上顶网上。操作人员要避开张拉缸轴线方向,以保证安全。

(9)张拉时,发现不合格锚索,必须在其附近300mm的范围内补打合格锚索。

25.锚杆锚网支护的其它技术和方法按《煤矿锚杆支护及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发生冒顶时的处理措施

1.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向调度室汇报,通知有关领导。

2.发生冒顶事故后,班长应立即点清人数,发现有人被埋、压、堵时,要尽快探明冒顶区的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位置,积极组织抢救。

3.发生冒顶事故后,要对冒顶区电缆、设备及有可能发生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停电。

4.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压、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派专人检查该处的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

5.在处理冒顶事故时,应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周围的支护,消除进出口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必要时可以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6.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块,但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堆积状态,清理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受伤遇险人员。

7.处理大面积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制订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副斜井、南翼井斜井和南二联络巷的运输管理:(1)严格按规定检查、试验防跑车装置,辅助运输业务由技术室负责牵头管理,设施由技术室管理,设备由机电室管理。

(2)日常检查斜井错码信号系统及其它安全设备、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按规程措施进行运输作业。

2、副斜井、南翼井斜井、南二联络巷和运输大巷、盘区集中运输巷、综采面回风巷轨道必须达到优良品,并经常检查维护。

3、掘进巷道轨道必须达到合格品,并经常检查维护。

4、平巷人车完好率达到100%,加强人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人车严格实行定点定站发车。

5、齿轨车、小绞车辅运设备要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6、电机车按规定进行年审,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

7、对架空线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8、加强窄轨车车辆连接器的管理:

(1)按规定每年对副斜井、南翼井斜井和南二联络巷使用的连接器试验一次,不合格立即报废,并进行更换;

(2)其它地方使用的连接器每月由各单位进行外观自检,并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立即报废,并进行更换。

9、加强运输巷道行人管理:

(1)运输大巷和盘区集中巷实行人车分流制度;

(2)绞车运输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不作业;行人不行车”的规定。10.矿车、材料车要经常进行检查,并及时维护。

11.对窄轨运输各工种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运输作业队伍职工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12.加强运输队伍的管理:

(1)与运输副队长签定业务保安责任书;

(2)每月不定期地检查运输作业线路的标准化情况;(3)完善专业、非专业运输队伍的管理制度。

13.加强零散运输作业管理。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施工项目、工期、工作量、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安全措施等内容,保证零散作业运输安全。

14.对排矸井提升装置,矸井工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新钢丝绳悬挂前的检验和在用钢丝绳的定期检验,并保证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01、402条的有关规定。

(2)对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罐笼防坠器、使用中的罐笼防坠器及连接装置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414条有关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并保证其动作灵敏可靠。

(3)对防过卷、防过速等保险装置必须保证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的有关规定。

15.矿井运输事故预防工作由技术室具体负责。(二)运输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可能发生运输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躲入躲避硐室或进入安全地点。一旦发生运输事故,安全负责人或运输负责人待事故稳定后,要立即进行抢救,并向矿调度室及安检科汇报,尽量使事故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

第三章 安全技术教育

职工培训中心2004年要对全矿各工种、各层次职工制定出分期培训计划,其内容以《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和各级行政安全生产管理文件、通知精神为主,辅之以其它技术标准等材料,培训计划经分管矿长批准后,要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其培训质量及效果。

第四章 有关技术资料

1、采掘工程平面图(地测队)

2、矿井通风系统与抽放系统图(通风科)

3、矿井通风网络图(通风科)

4、井下轨道运输系统图(技术室)

5、井下避灾线路图(技术室)

6、井下监测系统图(监测队)

7、防尘系统图(通风科)

8、井上、下对照图(地测队)

9、井下供洒水系统图(机电室)

10、井下排水系统图(机电室)

11、井下供风系统图(机电室)

12、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图(机电室)

13、井上高压供电系统图(机电室)

14、井下通讯系统图(监测队)

15、井上通信系统图(信息站)

以上图纸由各业务科室指定专人到矿调度室及时更新填绘最新内容。前七种图纸每月更新一次,后八种每季度更新一次。

第五章 分区行动计划

1、井下通行线路及井下避灾线路通行指示牌要健全、明确,此项工作由技术室负责,并由矿长贯彻执行。

2、指挥部在2004年3月中旬要组织一次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立即纠正。

3、地面和井下抢险队伍由调度室组织。4、2004年分区行动计划见附件三,未尽事宜见附件四——《***矿2004年各工作面避灾路线文字说明》。

第六章 “计划”的贯彻和要求

1.本计划在2004年元月份由矿总工程师负责贯彻执行,各单位安全队长和技术人员在组织安全活动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贯彻本计划,并对职工进行培训考试,没有学习或考试不合格者及不熟悉本计划有关内容的职工一律不准下井。同时管理层也必须进行本计划的自主学习和培训。

2.本计划贯彻后,各单位应有计划地组织职工熟悉避灾线路和安全出口。3.贯彻本计划时,有关单位要将各种灭火器材的性能与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向职工进行讲解。除机电维护工外,采掘班组长也应熟悉受灾时切断电源开关的位置和方法。

4.机电室要经常检查、检修主扇、反风装置和井下反向风门,保证需要反风时能顺利进行。

5.2004年每季末,相关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如生产衔接计划调整等,对本计划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后,将修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地测队。

6.本计划如有修改补充,相关单位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各单位要做好学习记录与总结,必须对职工进行考试。

7.本计划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

灾害预防和处理 篇2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迁移式影响

地质灾害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文针对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愈发突出的边坡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自1999年至今,南京市连续多次发生了工程边坡失稳滑坡地质灾害事故,如燕子矶太平小区山体崩塌滑坡、古平岗滑坡、水西门市民广场防洪墙段滑坡、广州路与宁海路交界位置高层建筑工地深基坑坍塌、江浦区某边坡下滑导致上部建筑破坏等等。

鉴于上述原因,在工程建设中应高度重视边坡的防治工作,保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和谐发展。

1 工程边坡特征

1.1 边坡分布特征

南京市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由削坡、岗地开挖等方式形成的路坡、河坡、深基坑等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工程边坡,具有分布较广,数量众多且规模不大等特征。

1.2 工程边坡特点

天然边坡在长期的剥蚀、搬运后一般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在目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为了扩大建设用地,会采取高位削坡的措施来达到目的。这就势必会打破天然边坡的原有平衡体系,使得坡体坡度变得更加陡直,临空面进一步增大,稳定性大大降低,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容易发生坍塌事故,特别是遭遇雨水冲蚀和浸润时,危险性更大。

1.3 边坡结构特点

南京地区工程边坡多数是单一结构的土质边坡,仅少数为土质和岩石组成的二元结构混合边坡。土质边坡由下蜀土组成,近水平产出,厚度数米到数十米不等。而下蜀土主要矿物组分是蒙脱石、高岭石等亲水矿物和石英、长石、云母等轻矿物。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土体的物理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夏季炎热干燥,使土体层龟裂,形成柱状节理,遇暴雨沿裂隙渗入,边坡土体湿化、膨胀,粘聚力、抗剪强度降低,重量增大,边坡的稳定性差。混合边坡上部为亚黏土、下部为岩石的二元结构和顶部土层厚度小、底部岩石层厚度大的特点,边坡的稳定性较高。

2 滑坡特征及类型

在南京市的工程边坡失稳事故中,所涉及的滑坡多数是土质边坡,且雨季是易发、多发时期。边坡失稳一般都是以势能释放为主。

在边坡事故中,很多影响是连锁反应所致,即迁移式影响。原来稳定的边坡在开挖一部分后,由于开挖部分未进行加固或未及时加固,开挖部分产生变形或破坏,产生的变形或破坏逐步转移,对临近边坡造成稳定性降低并产生变形甚至发生破坏的现象。边坡开挖造成的迁移式影响是由开挖部分影响的变形、破坏逐渐发展,并逐步对临近边坡造成影响。由于开挖坡体呈现局域性的应力应变集中,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时,其状态不能稳定,必然造成局部破坏使坡体发生应力释放、应力转移和应力调整,在临近区域所受到的影响最大,该临近区域超过强度值又发生破坏,破坏面不断延伸,这种过程继续进行,最后将有两种可能性:1)破坏面完全贯通,直接造成临近边坡也形成贯通面,坡体发生大规模破坏;2)破坏面没有完全贯通,在伸展到临近边坡某一区域后就停止扩展,其前方区域的应力应变均未超过强度值。考虑迁移式影响,对于滑坡特征及类型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3 影响工程边坡失稳滑坡的因素

3.1 自然因素

降雨是影响工程边坡失稳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雨季是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季节。大量降雨渗入土体裂隙,使土体软化膨胀,抗剪强度降低。土体自重和土体上建筑物荷载对边坡产生很大的侧应力,对滑坡可起到诱发和促进作用。

3.2 人为因素

不良工程作用是导致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1)高位切削坡脚,形成陡立的工程边坡,边坡的临空面增大,边坡失去平衡后失稳。

2)在陡立的边坡上或附近大量兴建构筑物,给边坡增加荷载。

3)边坡岗地上生活区没有合理的排水系统,使生活用水、降雨不能及时排出,长期浸泡土体,强度降低。

4)防范措施不合理,工程建设开挖斜坡时,没有按有关技术要求放坡,护坡墙位于滑移面之上,防滑作用不明显。

4 工程实例

4.1 实例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学斜坡地质灾害治理

燕子矶中学处在丘岗凹谷地中,南、北、西为岗地,地层主要由上更新统下蜀土粉质黏土组成,植被发育,岗面起伏不平,校区岗前段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切坡,局部地段切坡后坡面陡直,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致使学校周围部分岗地斜坡在雨季常有小型滑坡发生,对坡下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保障学校及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色华东局华建总公司于2005年,通过针对性采取排水、毛石挡土墙及混凝土挡土墙、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桩和锚杆等方法对斜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图1为现场挡土墙照片。

4.2 实例二:江苏科学宫一期工程A挡墙工程

江苏科学宫A挡墙工程位于石头城路江苏电视塔西侧,西临秦淮河,地处古林公园西侧的山坡上。该段边坡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南段15 m为原塌方段。该区护坡工程由预应力锚杆、混凝土挡墙、人工挖孔桩及树根桩等组成。华东局于1999年9月对此护坡进行施工,于2003年3月结束。图2为施工现场照片。

5 工程边坡防治措施及对策

首先是经济效益方面。在工程边坡防治中,对防治方案的选择,一般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作为择优标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工程边坡不放坡,采取高位切削坡脚,留下陡立的工程边坡。由此引发的事故而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合理方案的费用,此类教训已经不胜枚举。其次是重工程地质勘察,轻地质环境评价误区;重地质灾害治理,轻地质灾害防治。各有关管理部门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非常重视,抓得及时,监管力度大。而对防治地质灾害的监管力度不够,在工程边坡防治方案的审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工程验收等重要环节上管理不严,出现了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防治方案说了算的被动局面,缺乏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措施。第三是管理误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完善组织架构,构建专业骨干网络;信息化管理,动态监测,这是加强管理必须要加强的方面。最后是技术方面,技术措施一定要科学合理、系统规范、针对性强。既要重视对边坡现状的分析研究,又要重视研究对边坡可能产生潜在影响的各种因素。工程边坡防治工程要纳入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统筹安排。建设布局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对边坡的影响,边坡的防治措施也一定要满足工程布局对边坡的要求。

6 结语

工程边坡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产生的滑坡地质灾害后果也是严重的,甚至是长久的,但它是可以防治的。随着市场运作的规范化,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地质灾害将被有效地防治,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将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瑞.江苏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5):54-56.

[2]2007年度江苏省地质环境公报[R].南京: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7.

[3]刘国恩.南京市区工程边坡特征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江苏地质,2000,24(4):229-231.

[4]崔志勇,李为民,钟鸿.青海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56-257.

灾害预防和处理 篇3

关键词:灾害 预防 自救 体育教学 意识 技能

汶川大地震过去5个多月,我们在各大媒体、网络上看到最多的是救灾中表现的人民团结、军民一心、政府全力以赴以及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当灾害救援完成、灾区的恢复重建列入日程、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如此巨大的伤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地反思。

5月26日四川省教育厅称:四川学生死亡4737人,伤16000余人,校舍倒塌7000余间,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北川中学、都江堰聚原中学、新建小学等学校教学楼成为废墟;甘肃某小学在地震时,学生已经成功从教学楼逃生出来,可由于组织不当,学生由于害怕和慌乱靠在围墙上,围墙倒塌造成一名学生死亡多人受伤。

四川安县紧领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也遭重创,但安县桑枣中学在大地震发生时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按平时演习的程序,在1分36秒内从不同的教学楼冲到操场,并以班级站好,全校无一学生教师伤亡;5·12大地震发生时,甘肃文县一中正在教学数上课的53个班的3358名学生,被井然有序地疏散到校内安全地带无一伤亡;邓家乡刘汉希望小学在地震发生后,校园建筑教室几乎完整,连教学楼正面那块长十几米的玻璃墙都完好无损。

最近,深圳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造成44人死亡、65人受伤的重大事故。据报道火灾发生后,由于火势凶猛,许多人抢着往外冲,发生了踩踏,真正被火烧死的并没有几个人,大多是被活生生踩死的。而在“9·11”事件中,纽约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后,人们通过出口向下逃生时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

地震灾区的学校如都能向安县桑枣中学那样重视做好灾害预防,经常进行疏散演练,学生的伤亡一定能小得多,如果灾害预防意识强,在进行各种建筑的设计、建造时把防灾放在首位,把好建筑质量关提高建筑物的抗灾性能,伤亡还能减少,居地震专家讲在地震发生时有12秒的时间逃生,而现在的建筑基本都是高楼,发生强地震时如果没有意识,只要有一点的犹豫要逃离基本不可能。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

有关部门曾对7~10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专项调查,当问及“如你遇到洪水、火灾或地震时,大人又不在身边怎么办”时,“拼命跑”、“喊救命”是孩子们普遍的回答。由此可见安全教育的缺失。家长和学校没有教授学生处理紧急事件的技能,不敢放手给学生自己处理,致使学生遇到紧急事件时不知所措。一些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遇到火灾震灾后的应急反应学生是应该熟记心中并时常加强练习,很多的死伤并不是真正因事故而起,大多是因初期的处理不当造成的。

而在中小城市以及欠发达地区问题更为严重。萍乡市卫生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自萍乡市和各个县、区及部分市外。对2008年8月入校的998名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9年义务教育中,市直学生相关教育只有1~3次,还是以大会或广播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具体的内容都记不清;而占71.9%的县乡的学生从未进行过相关教育;所有的被调查的新生无一人参加过灾害疏散演习。另体育课时对部分学生进行相关的谈话中问到地震、火灾和洪水如何逃生时,有超过3成多的学生都带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灾害离自己很远,不会遇到;有89%的学生不知道如何逃生或不知道正确的逃生方式和注意事项,只有11%的学生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了解到一些知识。

从国家教育官员到各个学校的校长、老师无不把学生的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安全的通知、规定和教育并不是不足。类似的通知一再地发,但安全教育实际上却等同于走过场,对学生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国家学校教育中的预防灾害、灾害自救、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有关安全的内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人们灾害自救和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意识非常的薄弱,预防灾害措施不到位,一旦遇到突发的安全事故和灾害,特别是遇到5·12汶川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由于不能冷静沉着的应对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果能对灾害做出提前的准备和预防,并加强预防灾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意识,是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灾害知识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对待。如日本,二十年前就开始出版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教材,每一年级不断变化其中的内容,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每所学校都不定期组织各种逃生实践演练。学生的心理应对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每个学校都有心理辅导员,他们必须定期接受防灾和灾后心理疏导,再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

要真正使灾害(地震、火灾、洪灾、冰灾、交通事故、野外遇险等)预防和自救技能得到普及,就必须从小抓起列入各级学校的教学大纲中,根据我国学校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技能,并进行实际的演习操作,在各个年龄段还应进行理论和实际演练巩固及加强,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而在体育教学中加入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内容有以下的优势:

第一,体育教师在体育学院、系进行学习时都有基础的救护内容,只要通过短期的培训基本都能成为学校的安全辅导员。

第二,体育教师普遍身体素质较好,对身体运动动作的接受能力较快,在进行灾害自救技能的教学时,讲解示范将更专业、简练、生动,且通俗易懂。

第三,各中小学体育课在上课时基本都是在室外操场,有较大的空间来组织学生进行灾害自救的操作和演练。在进行全校性的演习中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强的作用。(下转224版)

(上接222版)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地震、滑坡等一些地质灾害是不可预测的,中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人为的灾害也频发(如火灾、煤矿事故、食物中毒等),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都可以做好预防,我们不能总是在灾害发生后再想尽办法救援、救助。应该从基础教育入手提高全民的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意识、技能。使人们在从事各种行业时把灾害的预防放在首位,使各级政府人员有强烈的灾害预防的意识,对各类灾害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做到未雨绸缪。当灾害发生时使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根据学校教育特点,在体育教学大纲中加入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内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学校普及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知识技能,提高全民的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能力、意识。

建议:

一、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在体育课教学大纲中加入预防灾害和灾害自救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灾害预防和灾害自救的意识,定期对各级学校学生进行抽查。

二、对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要求学校对所有的教职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使其在灾害发生时能发挥相应的组织作用。

三、各级学校定期进行地震、火灾等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安全疏散演习,定期进行抽查。

四、对基础设施、建筑进行强制的抗灾指标的规定,在施工时按规定进行监督确保建筑物的抗灾性能。在人群集居地的选址前进行充分的灾害评估,使人群集居地远离自然灾害的威胁。

研究方法:调查法 文献资料法

参考文献:

《5.12汶川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学校受损情况》《四川“最牛”校长》

《最牛希望小学》《1976年唐山大地震》《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

灾害预防和处理 篇4

一、(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技术负责人。成员:

地测副总、安全副总、掘进副总、机电副总、技术科长 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技术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技术科地质副科长任副主任。联系电话: 抢险指挥部设在调度室,联系电话: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

(一)地面工作:

1、矿属各单位要组织人员经常对本单位辖区内的楼房、设施、防洪排水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2、生产技术科要经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塌陷裂隙、滑坡进行监测工作;定期对矿区范围内的小煤窑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经常对矸石山进行观测。

3、综合办公室要对全矿职工的宿舍、办公室进行全面的调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家属的生命安全。

4、机运科要做好主要供水管道和供电线路的巡查,保证设备完好,供电、供水正常运行。

5、增建矸石山大坝,对矿山排矸做到安全牢固堆放,不产生地

质灾害,不产生环境污染。该大坝钢筋水泥结构,坝底宽14m,坝顶宽5.5m,坝长120m,坝高15m,同时暗设排洪地沟。

6、滑坡治理:

采用削坡、抗滑桩、顶部卸载、截排水沟、滑坡前沿砌毛石混泥土防滑挡墙等方式治理,实施滑坡治理3500m2。

7、采空区塌陷治理:

(1)采空区塌陷夯填,矿井开采区向深部转移,新采空区塌陷对地表影响甚微,老塌陷区已处于稳定,具备治理的基本条件。

(2)在采空区居住的居民已经搬迁完毕。

8、排洪涵沟治理,矿组织人员在雨季到来之前,对矿内的涵洞进行清理工作,确保畅通无阻。

9、矸石山防洪抢险措施:

(1)成立矸石山防洪抢险队,分三班24小时不间断对矸石山巡查监护。

(2)根据坝堤现场变化情况,提出合理加固方案或安全防护措施,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对大坝的加固、加高、加宽等工作;若推土机对大坝不便加固的安全隐患死角,要在保证队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组织队员进行人工加固。

(3)不断地对矸石大坝及其周边的矸石山的稳固情况进行检查,立即汇报调度室,组织人员对隐患进行行之有效的整改。

(4)负责对矸石大坝及其周边矸石山安全警示牌的看守,防止其丢失;负责制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大坝及其周边矸石山的危险地

段。

(5)负责对矸石山片区泄洪设施的维护与疏通工作,确保其随时畅通。

(6)下雨前负责用雨布将大坝重点防护地段(坝堤狭窄、易于塌方地段)盖严,并将对大坝的监护工作安排情况和人员组织情况汇报调度室,下雨时要及时将坝堤上的积水排出。

(7)大于或暴雨时,负责大坝的泄洪工作。

(8)每班向调度室汇报大坝加固进展情况,水位上涨、坝堤状况等要求不得少于三次。遇下雨时,随时与调度室保持联系,做好详细记录,特殊情况随时汇报。

(9)负责大坝防洪材料 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10)若出现重大隐患排查或险情时,用高音喇叭通知险情,敲锣、吹口哨报警;同时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图》汇报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10、矸石山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矸石山尾矿坝若出现决堤征兆(坝体下沉、大面积塌陷),先决堤或尾矿坝外侧出现大面积塌陷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图组织实施,并按撤人路线组织受威胁人员迅速撤离险区。

1)通知撤人方式,用高音喇叭通知附近居民和职工按照撤人路线迅速撤离险区。

2)撤人路线

(1)抢险人员往后山高处撤;

(2)往矿大楼方向撤。

上述预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犯,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井下工作

1、各生产单位必须认真加强井下防排水工作,对排水沟、排水管道、抽排水泵、供电线路要派专人检查和巡视,确保能随时投入使用。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对有可能积水、涌水的地点提前做好可靠地防排水工作。

2、技术科要做好矿井涌水量观测和洪水观测工作,每天下午17点前向调度室汇报,直至雨季结束。

3、各生产单位要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增强支护强度,杜绝空顶作业。

(三)各单位根据第(二)条的规定对本单位的管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巡视,发现隐患必须立即汇报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及时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

三、经费保障及物资储备:

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及物资储备,且所储备的物质必须专项专用、妥善保管。

四、重点灾害防治

1、矸石山的管理要求煤场派专人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村居民大部分已经搬迁,目前尚有少数居民未搬迁,矿正在积极和地方政府协商拆迁工作,以便尽快搬迁至安全地点。3、2706采煤面、2705采煤面受2704采空区、2703采空区积水威胁,在掘进中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确保掘进安全。技术科、钻探队组织探放水工作。

以上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段要求有关单位定期和不定期巡视和检查,并向矿调度室及时汇报。

五、抢险措施

1、发生地质灾害时,灾害所在地的单位负责人必须尽快将灾害具体地点、性质、规模、伤亡情况汇报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并组织人力、物力采取力所能及的抢险措施,减少灾害损失程度。

2、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接到地质灾害汇报后,必须迅速研究,拿出可靠合理的抢险救灾方案,由至少一名副组长以上领导带领救护、消防、公安、技术部门的人员到达灾害地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在抢救工作中,现场负责人必须时刻注意现场的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灾害。

4、发生地质灾害后,矿调度必须立即将灾害情况汇报公司调度。

5、抢险过程中,必须有一名副组长以上领导在矿调度室进行指挥。

六、调度值班安排

1、地质灾害值班电话:

2、值班人员按下列顺序循环值班,如有人员外出,则有后续人员依次值班。

A矿长

B安全矿长

C生产矿长

D总工程师

E机电矿长

F掘进副总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考试题 篇5

一、填空题

1、在矿井爆破作业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等。

2、国家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煤矿三大规程分别是 《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4、事故形成的四要素是: 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5、“三不生产”原则是 不安全不生产、事故隐患不排除不生产、规程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6、矿井火灾灭火方法有直接灭火法、隔绝灭火法 和 综合灭火法 等三种。

7、煤矿井下电气保护所指的“三大保护”为 过流 保护、漏电 保护、和 接地保护。

8、自救器分为 隔绝式 和 过滤式 两类。

9、紧急避灾撤离事故现场时,要迎着 风流,向 进风 井口撤离,并在沿途留下标记。

11、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的“三管一线是指:

12、安全 是生产的首要前提和保障,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3、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

14、井下放炮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15、瓦斯检查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

16、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17、局扇与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

18、井下所有的电缆、信号、通信、照明线必须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9、井下供电和电气应有(漏电)、(接地)和(过电流)三大保护装置。

20、井口房、抽风机房周围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火炉)取暖。

21、岩巷掘进应采用(湿式凿眼)、(放炮喷雾),装岩前(洒水),并经常(冲洗岩帮)。

22、独立通风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2个)甲烷传感器。

二、选择题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人人配带(ABC),并做到人人会用 A、自救器,B、矿灯、C、便携仪

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B)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A.1.5% B.1.0% C.1.2%

3、采掘工作面的温度不得超过(A)℃.A、26℃

B、28℃

C、30℃

4、皮带机头的防灭火用砂的体积不得少于(B)立方。A.0.1

B.0.2

C.0.3

5、皮带机头至少应配备(B)个灭火器。A.1

B.2

C.3

6、“一通三防”指的是通风、防治瓦斯、(B)和防尘。A、防水 B、防火

C、防顶板事故

7、掘进工作面内开掘的独头,其深度不得超过(B)

。A、2米 B、3米 C、6米

8、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B)个月内进行永久封闭。

A、1 B、1.5 C、2

9、检修电气设备时,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允许的(A)

A、可以约时停送电 B、不可约时停送电 C、电话通知停送电

10、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C)。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11、井下一旦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A)A.切断电源灭火 B.迅速汇报 C.迅速撤离

三、判断题

1、应急预案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的。专项预案应该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及大面积传染病的预案。(√)

2、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3、应急救援预案分企业预案和区域预案。矿井作为企业,一般委托设计院、科研所制定企业预案。(×)

4、应急救援预案只传达贯彻到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

5、应急预案中应考虑在各主要工作岗位安排有实践经验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救护技术的人担任急救员。(√)

6、井下职工遇有火灾或爆炸事故无法撤退时,应选择距事故点较近的地段构筑临时避难峒室。(√)

7、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可以不设立常设的应急救援组织,但必须和大矿签订一份救援合同。(√)

8、仅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处理煤矿井下水灾和其他各种灾害。(×)

9、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基地。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

10、采区可以不设消防材料库。(√)

11、当井下发生爆炸事故后,风机房水柱计增大,只能说明反向风门自动关闭。(×)

12、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就是《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必须有井上下对照图。(√)

14、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是相同的。(×)

15、低浓度瓦斯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16、煤矿企业每年必须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17、《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在认真辨识并评估本矿危险源的基础上,总结本矿或矿区防灾抗灾经验的前提下编写的。(√)

18、《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该组织区队长进行学习考试,因为员工在事故发生时听从现场领导的指挥,可以不学习。(×)

19、《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应该含有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的检查报告。(√)20、采区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灭火,风流短路,把烟气引入专用回风巷。(√)

21、当采面发生煤壁片邦埋住人员时,不要停止工作面运输机,直到把遇险人员拉到安全地点为止。(×)

22、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遇险人员在撤退有困难时应在现场指挥的带领下,可以迅速转入独头巷道,关闭局部通风机,或者切断风筒堵住入口。(√)

23、受困的遇险人员,应定时的敲打铁管或钢轨,发出求救信号。(√)

24、发生高浓度瓦斯爆炸时,应该加大通风量,把瓦斯浓度降低到爆炸限以下。(×)

25、灭火时,如果瓦斯达到2%并且仍继续增加,救护队指挥员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26、火灾发生后,应该采取一切的方法积极灭火。(√)

27、突出事故发生后,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的电源,但必须在近距离断电,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28、平卧不动的人一般耗氧量为0.24 L/min。(√)

29、处理冒顶事故时,首先应该加强后路支架的安全可靠性。(√)30、在矿井突水时的抢险救灾中,应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积聚和防止发生熏人事故。(√)

31、熟悉掌握应急救援预案,是避免抢险救灾决策失误的重要方法。(√)

32、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9、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许多部门,因此应该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50、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后勤保障组织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

51、矿山救护队必须具备分析化验矿井灾区空气成分的能力。(√)

四、简答题

1、采掘工作面透水有那些预兆? 答:采掘工作面透水有下列预兆:

(1)、煤壁发潮、发暗;

(2)、巷壁或煤壁“挂汗”;

(3)、煤壁曾或巷道空气变冷;

(4)、顶板来压、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膨胀鼓起并渗水;

(5)、出现压力水线,有嘶嘶水声或空洞水声;

(6)、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

2、工作面顶板来压有那些预兆?

答:工作面来压有下列预兆:

(1)、异常响声;

(2)、工作面压力增大、扭曲断裂并发出响声,顶板裂隙增多增大,掉渣现象加剧;

(3)、煤的强度下降,煤质变软、层理紊乱;

(4)、打眼负荷减小,煤壁和巷壁两帮片帮严重;

(5)、瓦斯涌出量增大,顶板淋水加大。

3、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及其他有害气体灾害时避灾线路?

(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复习)

4、发生水灾时避灾线路?

(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复习)

5、瓦斯治理应坚持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6、什么是敲帮问顶?

答:敲帮问顶概括讲就是手持工具站在安全地点进行“一观察、二问顶、三处理”。是检查顶板和两帮最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

7、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电缆吊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8、矿井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有哪些?

灾害预防和处理 篇6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和第十四条之规定,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为了实现我矿201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公司已编制的《2014

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编制完成。

本《计划》已由矿总工程师主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集体会审,现上报县局进行审阅审批。

妥否,请批示。

附件:《2014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013年12月28日

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篇7

1 粘附卡钻的预防与处理

1.1 粘附卡钻的预防

(1) 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 在保证平衡地层压力的情况下, 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 以降低钻井液静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压差, 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油井压差1.5~3MPa, 气井压差3.5~5MPa。

(2) 搞好地层压力监测工作。根据地层压力系数和钻井液密度的附加原则随时调整钻井液的密度值, 达到近平衡钻井。

(3) 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良好, 低失水, 低密度, 低固相, 低含砂, 低粘度。

(4) 钻井液性能要坚持勤测量, 勤观察, 勤维护。每班至少应做全套性能一次, 处理加入药品时要按循环周均匀加入, 加量不得过猛。

(5) 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 正常钻进循环钻井液时, 保证直井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3%, 定向井深井含砂量低于0.2%。

(6) 钻进时必须有足够大的钻井液上返速度, 在直径3llmm井眼排量不小于50升/秒, 直径216mm井眼不低于30升/秒。

(7) 在易卡地区或易卡井段, 钻井液中加入无萤光润滑剂2~5%或加入2~3%塑料小球, 以降低泥饼的摩擦系数。

(8) 钻具在井内时应经常活动, 一般情况下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复杂井段应不停地活动。活动钻具的方法应以上提下放为主, 结合转动, 每次上下活动范围不少于4米, 转动不少于10圈, 同时注意定点转动不可时间过长。

(9) 若井下钻具无法活动时, 深井可将钻具重量的2/3以上压在井底。2500米以内的浅井应将钻具的全部重量压在井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设法用人力或液压大钳试转动钻具, 并尽可能地保证钻井液循环。

1.2 粘附卡钻的处理

(1) 发生粘附卡钻以后, 要及时果断处理。在钻具和设备的安全负荷内, 大幅度上下活动或转动钻具。大幅度上下活动时应停止循环, 防止钻具刺漏。

(2) 当活动钻具无效等待其它方法解卡时, 为防止卡点上移, 应超过卡点钻具重量的拉力活动钻具, 并且每次上提下放不应在同一拉力上, 以免钻具受力集中造成疲劳折断。

(3) 粘附卡钻发生后, 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 选择不同的解卡办法, 并应迅速组织施工。

(4) 浸泡解卡法:

该方法是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油基泡液或清水、饱和盐水循环, 以便软化或溶解泥饼, 达到解卡的目的。

(5) “U”形管解卡法:分别把钻柱内和环空各当作U”形管的一翼, 通过向钻杆内注入轻质液体或气体, 然后有控制地排放, 使环空的钻井液液面下降, 从而达到降低压差和解卡的目的。

(6) 套铣倒扣法:当上述方法均不能解卡时, 采用套铣倒扣法, 即利用大直径厚壁铣管下入井眼直接破坏泥饼, 并通过循环带出泥饼、岩屑等卡钻物, 可以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卡钻。所选用的铣管尺寸必须能够套入鱼顶, 并在铣管与被卡管柱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由井眼的具体条件决定铣管的安全长度。

2 垮塌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2.1 垮塌卡钻的预防

(1) 及时注意对岩屑的分析, 如发现上部地层岩屑突增, 及时提醒司钻和值班干部,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严格控制钻井液失水量, 中压失水不大于5m L, 高压失水不大于15m L, 减少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对泥页岩的表面水化程度, 防止泥页岩吸水后水化膨胀坍塌。

(3) 对地表的砾石层和埋藏较浅的坍塌层, 可使用高粘切钻井液, 使坍塌物能悬浮带出, 保证井下正常。

(4) 对地层倾角大, 构造应力大, 断裂破碎带, 应适当上调钻井液密度, 增加钻井液柱对井壁的侧压力。

(5) 钻井液性能调整需在钻开垮塌层之前进行, 钻开过程中不能大幅度调整, 补充的钻井液应与井内性能一致。

(6) 严防污水, 雨水浸入钻井液。

(7) 正常起钻每3-5柱灌满一次钻井液, 若起钻拔活塞, 应及时正灌, 分段循环。

(8) 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 减小激动压力, 防止井垮。

2.2 垮塌卡钻的处理

(1) 钻进中如果发现掉块增多, 应坚持原排量循环, 切忌停泵, 按循环周0.02提高钻井液密度和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 直到井壁稳定为止。

(2) 若遇严重井垮, 应边灌钻井液边组织人员强行起钻。

(3) 起钻中发现钻井液从钻具返喷严重, 应及时接方钻杆循环, 调整钻井液性能, 待井下情况正常方可继续起钻。

(4) 起钻遇卡不得超过原悬重50k N, 下钻遇阻不能超过100k N, 否则应接方钻杆循环划眼直到上下活动畅通无阻。

(5) 若因地面未灌好钻井液造成井垮卡会钻, 可采用下击或地面震击解除。

(6) 若因井漏, 地层压力大于液柱压力造成的井垮卡钻在震击无效时, 采用套铣倒扣方法解除。

3 钻头泥包的预防与处理

3.1 钻头泥包的预防

(1) 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 努力控制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5%。

(2) 在上部软地层应适当增加钻井液排量, 保证排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上限值。

(3) 根据地质提供的岩性情况, 合理选择钻头类型, 上部软地层应选择铣齿自洗式钻头类型。

(4) 钻进时应时刻注意钻时、泵压变化, 若岩性未变钻时增高, 泵压逐渐下降, 可能井下短路循环, 严重时将钻头泥包。

3.2 钻头泥包卡钻的处理

(1) 发现钻头泥包后, 根据地层情况, 可采用多划眼, 减少钻压, 提高转速, 降低钻井液粘度, 保持或加大排量的方法解除泥包。

(2) 起钻时必须随时注意指重表的变化, 遇卡不得硬拔, 循环甩掉泥包。

(3) 起钻时井口灌不进钻井液或外溢, 应分段接方钻杆正灌, 每起钻2—3柱灌满一次。

(4) 若起钻遇卡, 处理不当将钻具卡死, 可利用井下下击器或地面震击器解除。

(5) 当震击无效时, 可将钻头处泡油, 减小钻头与井壁的摩阻, 然后利用震击器解除卡钻。

(6) 一旦泡油, 震击无效, 可采用套铣倒扣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静.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6) [1]王静.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6)

[2]郝海瑞.卡钻事故的常见处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81) [2]郝海瑞.卡钻事故的常见处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81)

[3]杨崇光.粘附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1) [3]杨崇光.粘附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1)

28例残留胆囊的处理和预防分析 篇8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结果: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结论: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残留胆囊 处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50-02

残留胆囊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管残株过长或胆囊颈残留而形成“小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严重者有发生胆囊癌的可能[1]。残余胆囊常需二次手术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来严重的伤害。现就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以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正确预防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为53岁。手术情况:急诊手术19例,其中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为9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为4例。择期手术9例,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为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2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28例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后均再次呈现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呈间歇性,与术前疼痛性质基本一致,伴有恶心、腹胀、发热、纳差、呕吐,呈间歇性发作,夜间尤重,再次发病时间约数周~数年。

1.3 术前诊断。所有28例患者中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确诊1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1例,经CT确诊2例。常规行B超检查,提示见残余胆囊12例。28所有例患者中有17例伴有肝胆管结石。

1.4 治疗方法。所有28例患者均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术中分离自肝脏面从外向内、自前向后,由浅入深,从肝门向下,十二指肠上缘向上解剖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真连结点”,以手指触摸胆囊管残端,区别结石和疤痕及异常血管,穿刺出积液、脓液、白胆汁即可确定。扪及结石者,在结石最明显处切开管壁,沿管腔扩大切口,取出结石。距胆总管0.5cm处切除、缝扎过长的胆囊管残端,小网膜孔常规置管引流。粘连严重,难以分离者,将残余胆囊前壁剖开,在胆囊内寻找胆囊管,经腔内缝扎,搔刮残余胆囊壁,再作电灼,使粘膜呈灰白色,但不突破浆膜,将残余胆囊壁作内翻包埋缝闭,尽可能不留死腔。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2 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在施行残留胆囊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术后随访0.5~3年,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3.1 残留胆囊原因分析。①解剖因素:胆囊管迂曲、过长或与胆总管并行,开口于胆管左侧壁、后壁等是造成残余胆囊的主要原因[2]。②病情原因:急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术中难以区别。由于炎症使周围组织与胆囊及其颈部粘连紧密,使术中无法分离清楚,导致胆囊部分切除。③术者局部解剖不熟,对局部变异缺乏辨别能力,导致胆囊管残留。

3.2 治疗。有研究表明只要残余胆囊内无梗阻、炎症、结石,在长期观察下无症状,就不是再次切除的指征[3]。手术适应证:①伴有症状的残余胆囊结石者。②残余胆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史。③同时存在其他上腹部疾病需手术者。④并发胆管结石者。⑤残余胆囊萎缩,壁厚>0.5cm者。对急症者应积极给予抗炎治疗,待渡过急性期后再手术治疗。

3.3 预防。要想避免和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应需做到以下四点。①恰当选择手术时期,没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解剖技术的术者,应尽量避免急诊胆囊切除手术[4]。②按标准的胆囊切除术步骤精心细致地操作,耐心解剖,必须追溯到胆囊管汇人胆总管处,明辨“三管”关系后妥为处理胆囊管,同时应警惕胆囊管有无结石残留。③术前应仔细阅读影像资料,了解术中胆道情况及变异情况。④术者应熟知及掌握胆囊解剖,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只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的严重性,在术前术中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残留胆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擎天.有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问题[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7(1):3-4

[2] 保红平,高瑞岗,方登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消化外科,2003,2(5):356-359

[3] 黄晓强,冯玉泉,黄志强,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J].中华外科杂志,1997,11(6):654-656

上一篇:远离手机--班会教案下一篇:音乐喷泉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