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预防

2024-08-13

地震灾害预防(共12篇)

地震灾害预防 篇1

摘要:地震时人们错误的应变行为是引起非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地震人为灾害的概念, 通过丰富的震害资料说明人为灾害的危害性, 分析了产生人为灾害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地震,人为灾害,预防对策

地震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 它以巨大的能量, 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 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从某种意义上讲, 地震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灾害, 而是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共同引起的综合致灾过程。人类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 而人类防灾减灾或应变行为的失当则会加重地震灾害, 从而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研究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 应当成为地震对策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这将会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并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地震人为灾害含义

地震灾害从后果及致灾过程上分析, 一般可分为地震原生 (一次) 灾害, 地震次生 (二次) 灾害和地震衍生 (三次) 灾害。按照比较常见的解释, 地震原生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地震动或地壳断层的作用, 造成建 (构) 筑物的破坏、倒塌及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因地震诱发而导致的其他灾害, 如地震时大坝溃裂, 酿成水灾;炉火倾覆, 火种撒出, 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砸坏剧毒气体容器, 造成毒害;高层建筑破坏引起的玻璃雨撒, 油库、火药爆炸、燃烧或滑坡、海啸、泥石流等造成的次生灾害。地震衍生灾害又叫地震三次灾害或广义次生灾害, 指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失调, 社会秩序混乱, 停工停产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如电脑控制系统失灵, 造成记忆毁灭;指挥系统和生命线系统失控, 灾民基本生产需求无法保证, 伤亡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 社会治安恶化等系统的不正常反应。

地震的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加重了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 有时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甚至大大超过地震的直接损失。1923年9月1日, 日本关东大地震引起大火, 7万多人在火灾中丧生。1920年, 发生在我国的海源8级大地震, 因滑坡和泥石流死亡10多万人, 超过地震原生灾害。

地震时, 几十秒甚至几秒种这个短暂的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 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即所谓的人为灾害。它与地震原生、次生和衍生灾害有很大的区别。钱学森同志认为:“人为灾害发生非常频繁, 损失很大, 不容忽视, 不考虑人为灾害的灾害学是不全面的”。人为灾害包括: (1) 各种爆炸事故; (2) 火灾; (3) 核工厂事故; (4) 化工厂泄放毒物事故等。可见, 这里所讲的人为灾害是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的人为致灾过程。本文所说的人为灾害, 是指地震时由于人们的应变行为不当或因地震谣传、误传而引起的错误行为造成的灾害。其前提是地震自然灾害或地震谣传、误传的大环境。

2 历史地震的惨痛教训

1975年2月4日, 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地震, 由于群众没有经过大震, 对地震波动现象辨别不清, 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而六度区房屋基本没有倒塌, 但由于震时应急避难不当, 高门脸、女儿墙等塌落, 砸死砸伤431人, 其中死亡76人。震后3个月内, 仅抗震棚发生火灾就达3 142起, 烧伤1 000余人, 死多人, 占地震直接伤亡的30%左右。1979年7月9日, 江苏溧阳发生6.0级地震, 死亡41人, 重伤654人, 轻伤2 305人。死亡的41人中, 被慌乱不堪的人群踩死的就有9人, 占22%;654名重伤人员中, 524人是因震时应急方法不当, 刚跑出门外, 被塌下的前檐斗墙或门头所砸伤, 占重伤人员的80%。距溧阳震中85km的镇江市发生了多起跳楼事件, 造成12人重伤;距震中75km的马鞍山市发生2起跳楼事件, 7人重伤, 1人当场死亡;南京也有类似情况发生。1984年南黄海地震, 距震中130km的上海市和85km的南通市, 因惊慌跳楼, 造成50余人摔伤, 50人致残, 仅同济大学就有125名学生因此致伤。1985年3月29日, 四川自贡发生4.8级地震, 倒塌房屋仅8 000多平方米, 而伤亡竟达281人。其中非地震伤亡244人, 占伤亡总人数的85%。1989年9月四川小金县发生6.6级地震, 非地震伤亡占地震伤亡总人数的93.5%, 人为灾害之严重, 令人触目惊心。如2所学校震时不同的应变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后果:西河乡中心小学有451名学生, 震前毫无准备, 震时学生惊慌失措, 乱作一团, 互相拥挤, 争相抢道, 因挤压踩踏和跳楼致伤的就达100余人;而无边中心小学, 震前有准备, 震时有秩序, 在老师的严密组织下, 按照先小后大, 先学生后老师的原则实施疏散, 结果无一伤亡。有时没有地震发生, 却因为地震谣传、误传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经济活动受到重大冲击。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前, 安县红光村一个叫“一步登天道”的反动会道门借机制造谣言, 说什么“现在劫难已转到四川, 要发生大地震, 四川要成为汪洋大海, 蛊惑全队60多人集体跳入水塘, “等神仙派船来接”, 造成40多人溺水死亡的严重恶果。1980年7月20日, 香港明报发表题为《勘探石油发现地下是空矿大洞, 闽南地区盛传大地震》的署名报导, 声称这次大地震将在8月发生, 地点在闽南泉州地区, 强度在8级以上。当天, 香港法新社发出电讯, 香港星岛日报、香港时报等多家报纸也相继作了报导, 信息发出后人心浮动, 许多人大吃大喝, 抢购商品, 提取存款, 还有不少职工擅离工作岗位外出避震, 导致工业、外贸产值波动, 侨汇大幅回落, 外事旅游受到严重影响。

3 人为灾害成因分析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 震时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或因地震谣传、误传而导致人为灾害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2点。

(1) 对地震灾害存在心理上的误解和扭曲。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 有其孕育、发展和暴发的过程, 对于地震, 人类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由于地震巨大的破坏性, 给人们心理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对地震既存有戒心, 又存有侥幸心理。从心理倾向和情感上看, 人们对地震普遍关注, 渴望了解地震, 而又憎恶和恐惧地震, 闻震心惊, 谈震色变, 一有风吹草动, 就不辨真伪, 惊慌失措。造成悲惨结局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素质所致。

(2) 地震、抗震科普知识匮乏, 应急应变能力低下。从地震抗震知识了解程度上看, 真正了解的是少数, 一无所知的也是少数, 大部分则属一知半解。这种认识上的匮乏和心理素质的障碍, 反映到行为上, 必然导致盲目行动, 错误行为。震时人为灾害基本上都是由于不懂得正确的地震应急避难方法所致, 稍有震感, 就盲目外逃或跳楼。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 死亡83万多人。幸存者秦可大在地震后一文中深有感触地写到:“卒然闻变, 不可疾出, 伏而待之, 纵有覆巢, 可寄完卵, 力不可办者, 预择空隙之地, 审趋避可也。”他列举了李羔外逃覆压而死, 左熙躲在床下, “赖床格支撑, 止伤一指, 是避者反遇害焉”。曾经遭受过地震灾难的唐山及邢台、海城等地群众总结的“小震不用跑, 大震跑不了, 要想把命保, 就地躲藏好”的顺口溜, 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4 减轻人为灾害的对策

历史地震的惨痛教训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就是在遭遇地震时, 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人为灾害, 在地震来临时恐怖的一瞬间, 真正做到临震不乱、随机应变、审时度势、保命求生。

4.1 单位减灾对策

单位及社会团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抗震能力的提高, 对减轻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1) 单位都要把抗震工作作为大事,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中。

(2)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普及地震、抗震科普知识, 提高广大职工的抗震意识和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

(3) 组织抗震防灾演习和专业队伍的抗震防灾培训教育, 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

(4) 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要编制应急预案, 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5) 重要部位和岗位, 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震时严禁逃岗或因错误操作造成不应有的灾害。

(6) 在短临预报发布后, 对群众搭建的防震棚的防火安全等方面要作出明确规定, 认真搞好宣传, 及时组织检查, 防患于未然。

4.2 家庭应急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落实家庭应急对策, 对抗震防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家庭成员都要全面了解震前准备、临震应急、震时自救、震末抢险和震后救灾等各个时段的具体要求。

(2)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了解住所周围的环境条件及避震的场地、路线和有关规定。

(3)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水电闸、阀的位置及煤气炉灶的应急关闭操作要求。

(4)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懂得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 学会简易的急救方法。

(5) 临震前要清理家中易爆、易燃物品, 容易塌落的高架物品及阳台的花盆、砖块等危险物品。

(6) 在短临预报发布后或出现大量宏观前兆异常、震情十分紧张时, 应建立家庭抗震防灾应急箱 (包) , 准备必要的熟食、饮水、手电、蜡烛、常用药品、小型收音机等, 以备震后使用。

4.3 个人自救对策

在地震发生时的短暂瞬间, 人们应变行为的正确与否, 是减少人为灾害的关键。

(1) 居住平房的人员, 如果屋外有空旷野地, 地震时可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 以最快的速度外出避震或就地隐蔽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

(2) 居住楼房的人员, 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跳楼或外逃, 应立即躲避在家俱、床、桌子下或灶房、厕所和空间较小的房间, 主震后立即撤离。

(3) 如果地震发生在夜间, 不要因寻找衣物或穿衣耽误时间, 要争分夺秒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或就近隐蔽。

(4) 地震时, 凡逃出屋外的人员, 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

(5) 在岗人员, 地震时要沉着冷静, 坚决果断, 立即切断电源, 关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闸阀, 停止油气输送, 然后再就近避震。

(6) 主震后, 不要立即进入房内, 防止强余震的袭击, 以免造成伤亡。

参考文献

[1]艾有福.论地震灾害救助的公共论理原则[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3-15.

[2]陈能海.四川汶川地震和全国抗震救灾启示录[J].中国城市金融, 2008 (6) :75-77.

地震灾害预防 篇2

高永华

发生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学逃生自救,还得听专家的。地震局官员介绍说,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发生地震时,还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心得

高永华

通过这次的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当面对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保持良好的心态,镇静自若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才能冷静理智地去实施消防自救和逃生,就极有可能拯救自己,甚而助救他人。反之,就会出现不辩方向,慌不择路,致使失去有利的逃生机会。经过这次消防培训,使我对消防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认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对消防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

总之“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迅速扩大;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的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定周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

交通安全法制讲座心得体会

高永华

我校开展了交通安全法制“两项”教育活动,活动后,有的体会。我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是社会发展迫切的需要。

主要近年来交通事故以惊人的数字上升,交通事故头号杀手,在校学生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急剧上升,占了整个死亡率的30。特大交通事故来看,是除夕夜即“1.28”严重交通事故,都有在学生,原因主要是学生交通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法规,自我保护能力所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十六七岁是一朵朵花蕾,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带来的家庭痛苦,社会不和-谐的。是学校的人,学校是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交通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教学秩序,“平安校园”责无旁贷。我如何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下面是学方案:

一、成立安全机构,制订的工作计划;

二、邀请法制副校长和交-警同志来校专题讲座

三、要加度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营造教育活动的;

四、要共青团为核心,“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争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安全乘车、安全行车、安全行路”等主题的教育活动;

五、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倡导文明上网,让全社会都关注中学生的规范;

六、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和法制、交通安全警示片,法制法常识,交通安全意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心得体会

高永华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对涉世不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三、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法制教育。

(四)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地震灾害与通信 篇3

据统计,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几秒钟内,成都地区近900万移动客户几乎同时拨号,通话量瞬时达正常值的15倍,加之部分区域电力、传输中断,基站坍塌,造成网络严重拥塞,导致成都地区两个交换机瘫痪,1700个基站退出服务,使得大部分地区语音通信中断。地震造成了短时间通话信道极度拥塞,交换机数据显示,地震当时,有1000万左右的移动客户拨打电话,远远超过美国“9·11”事件时的通话量,也超过了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通话严重不畅,但短信、彩信收发正常。

造成手机通话堵塞的原因

首先,移动电话的基站供电是分散的,容易受到损坏。基站到交换机房之间的微波或光纤通信线路也容易受到物理损坏。

其次,移动通信蜂窝中的某些基站被损坏后,由于没有冗余,造成整个通信扇面的通信能力降低很多。

第三,无线通信中的复用技术和频带宽度决定了网络容量是有限的,同时拨打的用户越多,无线通信的通信能力下降得越厉害。大家都在打,大家都打不通。越是打不通,大家拨打的次数越增多,恶性循环,就形成了严重拥塞现象。

另外,地震时从地质层下激发出大量地磁波冲击手机电磁波,从而在地震区形成一股磁悬浮。同时地下的热气往上涌,在空中形成对流区,再加上暴雨,进一步影响手机信号,从而导致信号中断。地震后,余震接连不断,产生的地震波也相当强烈,加上地上的信号发射塔遭受严重破坏,难以再收发信号。

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的优势

由于固定电话是基于有线网络传输,地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固定电话的影响比起手机等无线移动通讯工具来说要小得多,所以在应对类似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固定电话在通讯保障系数方面相对要高得多,因此通话质量相对较好。固定电话交换机站是集中供电的,只要线路没有断,通信就不会中断。由于地下固网在非重灾区没有遭到损毁,而且网络资源充足,因此可以保障通信。

小灵通的基站较矮且小,数量众多,而且供电也是集中的,所以受到地震影响的破坏不是特别强烈。此外,小灵通的通信线路是独占型,而非共享型,所以当很多人同时拨打时可以保证一部分用户接通,而不会发生因拥挤而瘫痪。

因此,在移动网络难以接通的情况下,固定电话、宽带上网和小灵通在紧急通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几大电信运营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抢修线路。

5月15日13时55分,指挥部拨通了从成都到汶川的第一个长途电话,花了72小时抢通了这条58千米的光缆。

而在电话线路完全修好之前,所有的通信手段都成为救命热线,指挥信息能够多提前一分一秒传出,就有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减少一些损失。

5月13日7时30分,成都军区赴汶川先遣部队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成都军区驻都江堰前线指挥所报告,卫星电话抗灾的作用凸显。此前,为了确保消防抢险救援信息的畅通,四川机动通信局派出12人的队伍、两辆卫星车、两辆指挥车及3套海事卫星电话赶赴汶川灾区。此外,中国电信还从集团总部、云南等地调集海事卫星电话等第一批16部通信设施赶赴灾区。公安部消防局也调集10部海事卫星电话送往地震灾区。

无所不能的卫星电话

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电话就是卫星电话。卫星电话是现代移动通信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现代通信中,卫星通信是无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现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卫星通信中得到应用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International MaritimeSatellire Telephone Service)指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电话业务。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数据传输和传真。

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海事卫星电话通过国际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连通实现。海事卫星网络由海事卫星、海事卫星地球站、船站以及终端设备组成。海事卫星网络覆盖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东区和西区。

目前,海事卫星电话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提供全球、全天候、全方位卫星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通信手段。海事卫星电话为应急而生,特别是常规通信手段受到破坏时,海事卫星不受气候、地域的影响,能够为人们迅速搭建起“应急指挥部”,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图像和话音的需求。

军用卫星电话是基于军事卫星信号的卫星电话。在此次汶川地震抗灾救灾过程中,人民解放军使用军用卫星电话发回现场救灾状况。相比海事卫星电话,军用卫星电话话音质量更清晰稳定,没有语音延迟。

除了卫星电话,无线电台在救灾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城市广播为主。通过城市FM和AM广播,可以向灾区人民传送全国人民的关心,同时灾区人民通过收音机可以了解到受灾和救灾状况。虽然城市无线电台并不能进行对讲通讯,但是前方记者通过卫星电话向电台发回最新现场报道,电台可以同时将相应信息传达到相邻的灾区,间接起到了互动作用。

此外,这次地震还让我们知道了业余无线电通信应急服务系统(ARES)。AREs主要为社会在特殊情况下提供通信服务,例如抢险救灾等。根据国外的资料来看,ARES并不是只有自然灾害才可以启动,只要社会需要并且专业的通信系统失效时就可以启用,ARES是配合其他通信服务的重要部分网络。在发达的国家,都有相关的专业组织,美国就有专业的ARES委员会,每年都有专业的训练、演习,并且吸收青少年的参与。ARES操作员必须能够完成恶劣环境的通信服务,所以。ARES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例如:通信技术、救护技术等。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运营商的全力抢修下,救灾工作能圆满完成。

地震灾害预防 篇4

一、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开展状况

从各级审计机关公布的审计结果分析,我国在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方面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如2010年底上海市卢湾区审计局展开了对当地中小学校舍工程的安全性专项审计,从校舍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程序、建设程序、工程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了审计。本次专项审计是对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的一次尝试。然而,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案例还非常少,也未能系统开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国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研究发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审计活动开展较为成熟,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其中包括1997年地震灾害预防绩效审计;1999年、2002年、2004年开展的地震灾害预防跟踪审计;1998年的学校地震安全规划审计,2014年的破坏性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展的这些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是对该省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活动的有力监督,也是该省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典范,给我国开展类似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构建

(一)审计目标

“为什么审”主要是解决审计目标的问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展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其依据的审计标准大都是加拿大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的目标往往是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对策的一种审计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是“未病”治疗中心的医生,医治的“病人”是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其对地震预防管理体系定期地进行“体检”,以检查这个体系是否能够健康地运行,并通过给出建议来及时“调理”,确保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由此可知,检查、评价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是我国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目标。

(二)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

“审什么”就是要明确审计的具体对象、审计的具体内容。

(1)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对象。从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定义分析,其审计对象即是各级政府构建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由一系列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活动构成。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活动主要是地震灾害发生以前所做的防御性工作,包括工程性防御工作和非工程性防御工作。工程性防御工作是指围绕加强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城市建设中对建设工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在村镇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的工程性防御措施以外的防震减灾活动,包括进行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各级政府和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组建防震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通信系统,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发展地震灾害保险事业,建立地震应急专项资金,对救灾资金和物资进行储备管理等工作。

(2)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内容。我国还没有建立地震灾害预防相关审计准则,要确定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内容,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的经验,参考最高审计国际准则ISSAI5510《灾害风险降低审计》的相关规定。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根据《灾害风险降低审计》国际准则的规定,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重点就是我国防震减灾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下拨经费是否与经费目的相符并高效使用等方面。但是,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而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还应借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经验,在审查现有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他方面政策的缺失进行审计,并提出若干战略性和操作性的建议。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将灾害管理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减灾、备灾、救灾和恢复四个阶段,此四阶段的划分法也得到了欧盟的认可。前两个阶段是灾害发生前的要素,后两个阶段是灾害发生后的要素。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就是按照减灾和备灾两个环节设计和实施的,因而我国防震减灾政策的实施情况主要体现在减轻地震灾害潜在影响和地震灾害应急准备等方面,具体的审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对该地区的地震灾害风险的分析。政府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和分析程度决定着该地区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因而,在实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时,政府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和分析就成为审计人员首先要关注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审计人员应关注各级地方政府是否对本地区的震情形势进行分析,对地震灾害发生的类型、可能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关注是否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防震减灾规划;关注防震减灾规划是否根据震情形势等进行更新,是否有程序来系统地检查防震减灾规划的完整性、一致性,并与现有的指导方针做比对;关注在已经划定了全国地震区划图的前提下,各级地方政府是否开展了地震小区划的研究等;关注防震减灾规划否是基于对地震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的分析;关注防震减灾规划运用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如何,是否有专业人员的参与等等。

第二,减轻地震灾害潜在影响方面。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政府在将地震灾害潜在影响降低到最小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如是否建立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并对其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关注新建、改扩建重大建设工程及特殊的建筑工程是否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进行抗震设防;城乡规划中是否合理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关注是否定期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固;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单位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是否执行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各地区是否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防震演习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关注各地是否发展地震灾害保险事业,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等。

第三,地震灾害应急准备方面。我国对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分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两方面。应急响应是指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反应活动,不在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范围内。地震灾害的应急准备是指在地震灾害发生前所做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保障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降低损失。因而,各级政府的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构成了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应关注各级政府在地震灾害应急准备方面的经费投入是否有充足的保障,经费的使用是否与经费目的相符并高效使用;关注各级政府是否制定完备的地震应急预案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审计人员还对关注政府能否对面向地震灾害的各种应急资源协同管理;关注相关人员能否确保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通讯系统能向公众发布警告并在地震后保持与公众联络;关注应对地震灾害的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等资源是否充足,是否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人员的例行训练是否充分等。

第四,地震灾害预防性恢复措施方面。预防性恢复是指通过预先周密筹备来提升灾难恢复。具体的地震灾害恢复规划或恢复准备,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前就完成准备好,被证明非常有价值,能极大地提升震后恢复重建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重建资源的效益。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性恢复措施,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在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体系中少有涉及,属于政策的缺失,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ISSAI5510的规定,审计人员应将重点放在这种政策的缺失上。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在关注此政策缺失并对我国地震灾害预防性恢复措施提出建议,如建议各级政府将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纳入预算框架,事先筹划震后恢复时期的组织结构,建立与“震灾"相关的信用产品或者捐赠基金来确保地震发生后能够筹得大量的恢复重建资金等。

(三)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怎么审”即如何行动,就是要明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的方法有很多,大都可以直接用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中。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中采用了若干绩效审计的方法,如对应急管理部官员等负责应急计划的人员进行访谈;检查与破坏性地震预防管理工作相关的计划等文件;向相关人员调查地方政府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反应能力等。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ISSAI5510《灾害风险降低审计》中也提出开展灾害风险降低审计可采用文件检查、现场勘查、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我国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可借鉴上述经验,采用以下几种审计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

(1)访谈。利用数据采集工具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访谈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在进行结构化访谈时,审计人员以准确的方式向很多个体提出相同的问题,向受访者提供相同的答复选项。非结构化访谈则包括很多开放式问题,这些问题也并不以准确的结构化方式提出。在地震灾害预防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直接访谈地震灾害事件中对降低风险起着重要作用的相关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地震主管部门中的授权人员,交通、通讯、应急救援、急救和健康服务等组织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地震灾害计划中相关的专业人员等。采访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来评估各层政府之间的协调以及各个团体之间的贡献。对专家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团体,如红十字会等进行访谈,这些机构往往被认为会对地震灾害风险降低做出贡献,同样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获得审计发现。

(2)文件检查。审计人员应该在各级政府尤其是那些负责地震灾害管理的机构中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指导、协议、立法、地震灾害计划文件以及震后事件的报告。例如:检查各地的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应急预案、重大以及特殊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各地的地震灾情形势分析报告等,来评价政府对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视程度以及防震减灾政策的落实情况等。

(3)现场勘查。对于城乡建设中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是否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防震减灾物资储备、管理是否规范等,审计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观察和确认,以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来评价本级政府的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震前震后分析。通过考察最近发生的地震灾害并且去观察和评价地震灾害预防管理的结果,也是一种有效的审计方法。土耳其最高审计机关在凡城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时,就曾采用了这种方法。该城曾在2011年遭遇7.3级地震,审计结果表明土耳其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行动计划没有一个好的组织以及对紧急情况的协调。

(5)问卷调查。调查方法是一种用于在某个审计领域收集标准化信息的方法,通过实施标准化程序(如调查问卷)以获得有关25个以上个人实例的资料,目的是为了对所调查事项做出总结性综合陈述。审计人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社区地震应急知识宣传、防震演习等活动的开展情况,还可以从大量不同的机构,如政府部门、市政、消防大队等收集类似的数据。调查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评估人们对地震灾害风险降低、特定的关于城市改造项目的期待以及公众意识。

三、我国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障碍与对策

(一)专业审计人才匮乏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此,审计人员只有对地震灾害预防领域的一些法律法规、标准等这些评价依据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仅如此,审计人员还需要高瞻远瞩,着眼于当前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现我国在地震灾害预防体系中某些政策的缺失,并能提出相应的战略性建议和操作性建议。然而,当前我国的审计队伍中绝大部分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的技术人才,当前从事的大部分也是财务审计工作,绝大部分审计人员不能精通地震灾害预防管理,这给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带来了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审计机关可考虑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地震灾害预防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在审计队伍中引进地震灾害管理人员。在具体开展审计业务时,也可以考虑聘请地震灾害预防领域的专家参与,或向其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以提升审计效果。

(二)相关审计标准缺失,审计依据不完善

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评价我国地震灾害预防政策的实施情况,需要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当前,《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地震应急的三大主要法律法规,也是进行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国家层面上的审计依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还需要依据这三大法律法规制定当地的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规划等,这些也是我国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重要审计依据。然而,从中央到基层、从总体到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等都参照固定的模板编制,导致地震应急预案等的高度同质性与不同地区地震灾害事件的高度异质性极不对称。另外,我国也尚未制定针对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依据还不够明确。同时,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起步较晚,到现在也没有一部成熟的《绩效审计准则》,这为我国的地震灾害管理审计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纵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展的数次地震灾害预防审计都是在其国家的《绩效审计准则》的指导下完成的。我国其他领域的绩效审计工作虽也有所开展,但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的这些问题给审计建议的出具和落实带来困难。

为此,我国应加快国家审计模式的转变,从财务审计模式转向绩效审计模式,颁布《绩效审计准则》,研究制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方面的专门审计准则、实务指南等法规,制定适合于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提供可操作性的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

参考文献

地震灾害预防 篇5

为有效应对地质、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减少灾害对广大师生和学校工作的影响,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教育部、河南省和省教育厅有关防灾减灾工作要求;我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统筹考虑可能影响学校工作与师生安全的自然灾害事故,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按照“预防为主、加强建设”的原则,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二、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负责学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平时督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级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一)地震灾害发生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组织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及级部负责人对口负责,层层把关。

(二)根据灾情发布停课及复课公告或通知。

(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及防护知识的普及教

育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抗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四)组织保障防震抗灾应急处置物资。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抢险设备、教学教具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五)积极组织地震灾害事后处置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进行救护、处置工作,把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点。

(六)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师资培训、工作部署、隐患处理、灾情上报、灾后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防震减灾规章制度、防震隐患检查、处理档案、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及建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防震减灾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建立本校破坏性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

三、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一)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应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灾害应变教育列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使师生了解、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和地震应急知识及自防互救知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引导学生做到遇震不乱、正确避震、有序疏散、确保安全。

(二)建立健全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划,完善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并落实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三)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坚持检查与自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防震工作检查落实登记制度。

(四)学校设立24小时值班及安全监控和联系电话。实行防震救灾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

(五)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迅速向抢险救灾有关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师生有秩序的转移至安全

地区。

四、地震灾害应急处置

(一)汇总受灾信息,包括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人员的情况,以及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二)配合救援队伍抢救压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快速勘察,设置警戒线,建立救援基地;展开人工搜索尽快发现地表或浅埋的受难者;采用起重、支撑、拆除及狭窄场地营救等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

(三)采取紧急措施,及时疏散师生。

(四)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抢救、安置伤病员。

(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尽快恢复供水、供暖、供电,恢复交通通讯,防止次生灾害,保护重要部位,维护校内治安,安排师生生活。

(六)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安排好伤员的护送工作,协调、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做好灾区学校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的检查、监测工作,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七)准备车辆,听候调度,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配合和组织有关部门调配粮食、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八)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协助通信部门保障学校通信畅通。与电力部门协调保障学校用电供应。

(九)配合和协调有关部门调配救灾物品,保障学校受灾师生的基本生活;转移和安置师生,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妥善处理遇难者的善后事宜,统计伤亡人数。

(十)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加强宣传报道,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正确对待自然灾害,克服恐惧心理,鼓舞师生战胜灾害,恢复教学,重建家园。

本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人决定。部门及各级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本预案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河南理工大学保卫处

云南鲁甸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浅谈 篇6

关键词:云南鲁甸地震;地质灾害;诱发分析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6.5级的地震发生云南昭通鲁甸县,此次地震影响范围涉及非常广,昭通市鲁甸、巧家、昭阳、永善等四县区四十六个乡镇都在震区范围内。地震造成589人死亡,2401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此次地震是该地区十四年来最强地震。

地震造成的后果令人痛心,更令人深思的是,2014年的这次地震震级不是很高,为什么会造成人员伤亡如此惨重的后果?震后诱发的地质灾害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不得不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原因,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应该是最重要的致灾因素之一。如此次地震就诱发了红石岩堰塞湖、甘家寨、王家坡三个特大型滑坡,这些地质灾害也是造成惨重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西南山区震后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在震后一到两年内,地震灾区仍然会处于地质灾害高发期,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会较往期显著增大。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特殊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联系近几年这里频繁发生的地震,这一次地震似乎不是偶然。2014年4月5日,昭通市永善县发生5.3级地震;2012年9月7日,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2004年8月10日,鲁甸县也曾发生过5.6级地震,那次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594人受伤。而造成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跟这里特殊的地质地貌颇有关系。

云南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结合带,此次震区位于碰撞带的东侧,板块之一欧亚板块中的扬子小板块内。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的作用时刻都在进行,这样的地质条件导致了云南地震频繁发生(此次云南鲁甸6.5级地震就是由于板块挤压致使北西向的苞谷垴—小河断裂带再次破裂而造成的),而且地质灾害威胁严重。

云南鲁甸特殊的地质地貌致使地震后还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突发性强、隐蔽性强且危害性强,如云南鲁甸龙泉村的甘家寨本来就处于破碎、陡峭的山地,鲁甸地震时又适逢雨季,这样的气候更容易引发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至于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等级别地震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地震灾害。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较多。根据震前震后地质灾害调查,此次地震灾区地处云南东部岩溶高原边缘的斜坡地带,震区属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高山峡谷地貌。鲁甸地震灾区原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本来就多,根据调查资料,地震鲁甸前四县一区即鲁甸县、昭阳区、巧家县、会泽县以及永善县共有地质灾害点1579个,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加之当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性质也复杂,人口密度也大,所以,此次地震又致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产生新增幅度大。由于这些因素,震后地质灾害防范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深山峡谷地域面积广大,受威胁人口数量较大,加上地质灾害隐蔽性强,未能排查发现的漏网隐患点的存在可能性较大,也构成潜在危险。地震发生的时候极易导致山体滑坡或边坡失稳,一旦山体滑下来,边坡失去稳定,就极有可能会对当地城区、乡镇带来摧毁性的后果。

三、气候原因以及较为落后的气候预测预报。云南省区此时尚在雨季,大雨、暴雨、持续降雨天气的出現自然不能排除。另外,山区局地暴雨准确预测预报尚难做到。而强降水过程将会导致堰塞湖的水位上涨,在堰塞湖区域附近很有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会给堰塞湖排危抢险工作带来困难。所以,鉴于这些天气及人力因素,目前,震区震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比以往要大得多。

四、人力改造自然过多的因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人口增多的客观因素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态度都使得人类活动的触角越来越广,越来越长,除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过自然承载限度的改造之外,在高山峡谷地带都可能有人开辟住地。这些年,尽管地震和地质部门都曾经对在地震带上哪些地区不适宜建房进行研究之后并提出建议,却仍然有很多人,不顾及自然地质因素,进行房屋建设活动。地震时,上面有石头掉下来,或者房屋下面的地基失去稳定性,严重的人员伤亡就很容易产生了。

综上分析,该地区震后地质灾害突发性强且危害大,如何加强灾害的预防呢?不妨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树立“主动防灾”的理念,加强科学防灾知识的宣传普及。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突发性强,所以灾后重建中加强预防是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个策略。房子如果选择建在危险地段,那么即使房屋质量再好,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即使运用再先进的技术去救援,也会难以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所以,必须真正落实“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的理念。树立主动防灾的理念,需要普及科学研究成果,加强科学防灾知识的宣传,使更多人意识到震后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性及科学知识,自觉做到灾后重建重在“防”,在灾后重建时科学选址,一要注重提高房屋抗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留出必要的逃生道路和避难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

2、做好恢复重建编制规划。

云南省全省盆地面积平均6%,而云南东北地区,很多县的盆地面积比这个平均水平还要低,几乎为零。所以,震后,当地很多受灾的村庄原址重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针对灾后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在编制规划中要加强配合,深化问题导向,市、县、乡应共同配合研究,共同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编制规划。

首先争取国家在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以及项目等多方面支持。如对于处于这个地震带上的地区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上,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研究,对于地震可能诱发地震地质灾害的地段,要尽快查清,然后形成一个国家级别的区划图,在区划图上,标注出地震地质灾害强的地区,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这些地区要有意识的避开。

其次,编制规划要建立一种合适的工作机制,即以地方为主、中央支持,同时,统筹各方,要充分发挥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还要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争取形成一股合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再次,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央财政应积极给予财政支持,并统筹各类资金,总量包干联合分级安排,共同做好灾后重建编制规划。

参考文献:

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体会 篇7

地震灾害是世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在顷刻间造成许多城镇、道路、通讯毁坏, 数万人员伤亡。挽救生命, 减轻伤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汶川地震灾害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考[1]。护理人员作为灾害救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增强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识及灾害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使救援医学护理学成为救援医学的重要内涵。如何做好人文关怀, 全面关爱伤者, 充分体现人本意识, 对促进康复、安抚心灵显得尤为重要[2]。笔者身处灾情较轻的县, 在第一时间“5.12”当日晚即随我县卫生局组织卫生救援队奔赴重灾区———安县、北川, 行紧急救援工作3 d,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据安县人民医院草坪帐篷内在地震后3 d的不完全资料显示, 共接收来自安县、北川的地震伤员1 387例。收治伤员中, 前24 h内共收治797例 (57.3%) , 前72 h共收治1 230例 (88.4%) 。其中, 住院557例, 转院830例, 1 387例中年龄25 d~95岁, 其中骨折伤767例 (55%) , 皮肤软组织损伤620例 (45%) 。

1.2 地震伤员的特点

骨折伤较多占55%;四肢神经血管伤多, 以较大面积挤压伤为主, 常为多条肢体损伤;挤压综合征多, 全身软组织受压时间长, 挤压综合征发生率高, 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性损伤多, 症状相互掩盖;饥饿、长时间缺水、断粮造成全面饥饿[3]。

2 救护措施

2.1 现场救护

自救互救:幸存者或伤势较轻者主动承担起自救、互救的责任, 迅速脱离险情, 正确地救护, 尽可能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检伤分类:在现场急救中, 根据伤员的伤情, 按轻、中、重、死亡分类, 以蓝、黄、红、黑颜色卡置于伤员的

由于伤员众多, 许多门诊检查设施遭地震破坏无法运行, 很多临床症状不重的损伤被遗漏, 造成生命危险;由于地震造成的损伤多为压砸伤、开放性伤口, 清创任务异常繁重, 无法做到每一个伤者的伤口早期能彻底清创;同时环境因素日晒雨淋, 无法遮盖, 消毒灭菌无法达到要求, 造成后期伤口有较多感染;因就诊者短时间内众多, 药品及器械如止血药、感冒药、抗菌药、止血带、小夹板、绷带、一次性用品等短缺而影响了救护工作;同时医护人员吃住、休息无法保障, 体力透支, 极大地影响了救护工作。

4 讨论

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进一步证明了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当灾害发生后如何减少伤亡,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除了做好防御对策及各级救援物资储备外, 应加强公众及医护人员安全教育, 加强心肺复苏 (CPR) 培训教育, 普及CPR为创伤知识技能活动更为重要, 使更多的“第一目击者”能在现场及时开展自救、互救。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 是对伤者的关怀和尊重, 让更多创伤、痛失亲人的患者, 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医学救援。灾害医学对医护人员提出了高素质的“全科”要求, 灾区的生态环境往往遭到破坏, 继发性灾害随时会发生, 救援现场条件极其恶劣, 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在抢救他人的同时, 做好自身的安全与防护。

参考文献

[1]万建红, 徐凌忠.地震灾害中期在灾民安置点救治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4) :34

[2]周春兰, 吴艳妮, 李小云.后方救治医院对地震灾区患者的人文关怀[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11) :978

[3]王岩, 郭渝成.地震伤急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3

浅析地震灾害工程事故 篇8

关键词:地震灾害,原因,处理对策,抗震设计

一、震害原因及实例分析

地震引起建筑破坏的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 自然因素

地震产生时的强震作用力可以直接导致房屋倒塌毁损, 不仅在平原地区还有山区。5.12大地震前, 汶川是一个旅游风景区, 震后由于遭受强震做用力, 造成建筑物倒塌, 山川变貌, 滑坡等。汶川地震中的一些建筑物未遭受山体滑坡, 崩塌或泥石流的影响, 建筑物地基也未产生液化、震陷, 但却呈现整体倒塌或局部加严重破坏等情况。此外, 由于自然环境中, 山体滑坡, 泥石流导致地基液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2. 人为因素

2013年雅安发生七级地震, 而汶川地震重建的部分建筑物再次受到破坏, 这些都是在房屋建造过程中人为处理不当引起的。

首先, 建筑物平面布置不规则。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的建筑物, 地震时扭转作用会对底层角柱造成严重破坏, 导致整栋楼被破坏。第二, 建筑物整体性差。第三, 抗震缝宽度不够。在汶川地震中, 一些抗震缝宽度不足50mm, 导致两侧房屋撞破碰坏。第四, 未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进行正规设计或者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部分建筑施工质量未标。

二、地震灾害及震害措施

地震时建筑物均以垂直跨塌和水平倾倒为主, 而且不同结构表现出来的破坏形式也各不一样。从结构上描述震害主要分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受损、砌体结构被破坏、框架结构变形断裂、梁柱节点及楼板变形破裂、建筑物附属物造成鞭梢效应、地下空间结构被破坏等。

震害处理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 地址灾害的处理。对于危险地段, 即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可能发生地表错位部位, 强调”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 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 要设置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 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岩石的边缘。第二, 对不规则建筑物的改造措施。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规定, 不规则的建筑物结构应按照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该规范进一步强调了建筑方案符合抗震概念设计对于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性, 并规定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第三, 对产生鞭梢效应建筑的改造措施。突出屋面的屋顶间, 女儿墙等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 宜乘以增大系数3, 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 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第四, 对整体性差的房屋的改造措施。汶川地震很多房屋倒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整体性差, 所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是很有必要的。最后一点, 对楼梯间的改造。历次地震中, 作为逃跑通道的楼梯间破坏都很严重。原因是砌体结构的楼梯间整体性不足, 地震中楼梯间的墙体破坏导致楼梯段的支座失效, 从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破坏。

三、地震灾害的预防

地害的预防是指震前为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所做的预防工作。可以分为非工程性预防和工程性预防。

1. 非工程性预防

建立防御地震的工作体系, 对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区域实行检测和预报, 建立监控体系, 同时制定和实施防御规划, 展开预测, 开展宣传教育,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防灾减灾训练演习, 开展地震灾害保险等。

2. 工程性预防

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和经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建筑物采用抗震措施, 对新建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和《建筑物抗震设防规范》以及各行业的有关规范或标准设计进行施工, 对已经建的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1) 单跨框架抗震加固

通过改变结构体系, 曾设多道抗震防线等方法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避免其在地震中倒塌。一般最常见的加固方法是在部分框架柱间曾设混凝土斜撑。这种方法能合理改善结构体系, 增设的剪力墙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在预期地震下的变形, 并在大震作用下成为主要抗侧力构件, 从而使之综合抗力能满足改造要求。

(2) 框架柱加固设计

经过技术经济权衡, 采用普通混凝土加大截面方法加固框架柱, 既能解决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也能通过增大截面面积减小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轴压比, 同时该加固方法工程造价低, 对建筑外立面基本没有影响, 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 框架柱加大截面加固是最优方案。

(3) 框架梁加固设计

该建筑物在加固方案的选择上, 由于粘贴碳纤维布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加固有点外, 粘贴碳纤维布法还具有耐腐蚀, 耐潮湿, 耐用, 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施工方法较为简单, 工期较短, 对结构的正常使用基本不影响, 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无显著影响, 传力简单明确, 耐久性比较好。同时, 加固过程不仅要保证加固设计技术和加固材料要求, 还要保障加固施工的原则。

小结:

总之, 在地震灾害频繁的今天, 自然因素人类无法控制, 只有从预防着手, 在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同时, 更要在房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将房屋建筑纳入抗震设防的检测管理, 增强房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严格执行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对现有未达标房屋采取加固措施, 加强房屋建筑的设计, 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并进一步展开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 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应对《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2】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3】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

【4】优化救灾工作环境提升依法救灾能力《中国减灾》2010年10期

地震灾害预防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布置

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 房屋损毁严重, 汶川县八个镇被夷为平地, 大多数人也是因为房屋倒塌而遇难。房屋结构安全、抗震性能等问题, 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汶川当地的设防裂度是七度, 7.8级地震在当地相当于裂度9度到10度, 很多房屋倒塌是无法避免的, 究其原因是设计建筑的时候对抗震的考虑不足。今就建筑抗震设计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不妥之处, 望指正。

1 掌握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的因素

地震引起建筑物破坏的原因来自多方面。过去有人认为, 只要把房屋加固, 即可起到抗震作用。事实上,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不仅在于房屋结构本身, 而且与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运动对地基土壤的影响, 以及不同建筑物对地震的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从震源发出后, 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在地壳弹性实体中扩散, 形成两个分力:一个是纵波、另一个是横波。纵波往地面扩散时,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可产生上下颤动。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 成左右摇晃动作。这两种波相比, 纵波的传播速度为横波的1.8倍, 因此纵波先于横波到达。纵波因振动周期短 (约为0~0.5秒) , 振幅小, 传播的距离较近, 而横波因振动周期长 (约在1秒以上, 有时可达2~5秒) , 振幅大, 传播的距离较远。对建筑物来说, 纵波只影响8~11公里, 而后强度就衰减, 但横波可以影响到16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地震时, 在震中附近, 建筑物会同时产生上下颇动和左右摇晃, 在离震中较远处, 上下颇动就较少或先感觉有微弱上下颇动, 然后才感觉左右摇晃。在地震学中, 另有一种波叫面波。它是纵、横波经地层介质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一般当横波到达时, 地面运动最为剧烈。因此多数国家在抗震设计中, 除一些特种工程外, 只考虑横波的影响。

此外, 地层内的岩层裂隙错动范围对震级大小有密切关系。岩层裂隙错动范围越大, 震级就越大, 强震时间就越长, 因而产生地震波就越强。

1.2 建筑物受地震波策动的反应建筑物按一般物理特性, 都具有其振动的固有周期。

如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愈接近, 就愈容易产生谐振现象, 加剧建筑物振动造成损失, 甚至引起倒塌。建筑物固有周期, 一般可按建筑高度、重力加速度等参数, 从横型测试或实际振动数据计算得知。相对来说, 特别是从地震破坏波及的地区广度来说, 大地震对高层建筑影响较大, 小地震对低层建筑影响

2 重视地震区建筑设防

地震区建筑设防不设防, 震后的结果大不一样。以美国洛杉矶圣费尔南多地震为例, 由于接受了1933年长滩地震使房屋普遍倒塌的教训, 重视执行抗震设计规范, 减少了这次地震房屋建筑的损失, 大多是局部遭受了一些损坏, 只有近千栋房屋倒塌。长滩地震时, 因学校建筑未考虑抗震问题, 都遭到重大破坏。但圣费尔南多地震中, 所有九千所学校的建筑, 由于考虑了抗震, 设了防, 只一些非结构件遭到损坏, 也容易修复。1925年没有按抗震规范设计、建造的一座二、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型医院建筑, 遭到严重倒塌。而其近旁1938年后修建的一些房屋, 由于重视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多数采用剪力墙以加强抗震能力, 只出现一些非主要裂缝。因此, 地震区建筑如何设防, 减少震灾, 是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

3 建筑设计中需重视的几个抗震问题

3.1 建筑构件 (非结构构件) 设计及建筑连接节点构造设计问题

随着建筑立面和室内空间装饰标准的提高和发展,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的建筑构件品种、材料和形式越来越多。例如, 立面上大量采用的外贴瓷砖, 外贴、外挂大理石, 花岗岩板材, 还有外挂的玻璃幕墙等;室内装饰普遍采用的空中吊灯、吊顶, 较高装饰标准采用的人工艺术造景, 壁雕, 悬挑的装饰画, 竖立的雕塑制品等。所有这些立面和室内的装饰, 都有一个其本身材料和构造是否能抗御住地震的震动而不坏的问题, 同时还有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牢固连接的问题。多次地震的震害表明, 国外有不少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装饰玻璃幕墙在地震时出现了“玻璃雨”的破坏 (我国因玻璃幕墙在近十年来才较多采用, 尚未经受过地震的实际考验) 。其原因就是所采用的玻璃幕墙 (包括材料性能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 不能适应建筑物在地震中产生大变形的要求。所以, 在采用玻璃幕墙时, 在建筑设计要求上, 必须使玻璃幕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在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上, 要将连接节点设计成能沿水平向有相应变位能力的节点构造, 使其与建筑物的地震变形脱开, 不给外挂的玻璃幕墙造成变形破坏。对于外挂的大型石材面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也应按上述要求考虑处理。对直接外贴的板材和瓷砖, 则必须使其与主体结构能牢固锚拉和粘结, 使其在地震时不脱开不坠落。据知, 在日本的高层建筑上很少用直贴面砖装饰立面的, 而我国则有的直贴得很高。需要重视其抗震的构造连接问题。

对室内的各种装饰工程, 尤其是悬吊的大型灯具, 浮挂的雕塑, 各种悬桃的人工艺术造景等, 在建筑设计上, 一定要重视其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稳定性, 在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上也宜考虑它有一定的相对于建筑物的变形能力和必要的节点连接强度, 防止其在地震中发生坠落或倒塌伤人。在建筑设计中, 还有相当多的属于建筑布置的非结构构件, 如内隔墙、内隔断、玻璃隔断、壁橱 (柜) 等, 也要考虑它们与主体结构 (柱、墙) 的牢固锚拉, 保障其抗震稳定性, 不发生倒塌破坏, 或采用与主体结构脱开的保障自身稳定的抗震措施。

3.2 建筑上应满足的设计限值控制问题

根据大量震害的经验总结,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对房屋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提出了规定。这些规定, 建筑设计应予遵守。是房屋的建筑总高度和层数。若发生超规情况, 都可能对建筑物的抗震安全带来不利, 特别是对于高宽比过大的多、高层建筑更是不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存在房屋的整体抗震稳定问题。应该说, 这些限值的控制在建筑设计上只要重视抗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在某市的抗震设计审查中发现建筑超高和高宽比过大的设计达14%之多。这说明在建筑设计中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设计的问题不是个别的, 应引起建筑设计的重视;是对房屋抗震横墙间距和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这是根据多层砌体房屋和底层为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在历次地震中所出现的破坏特征所提出来的规定。对抗震横墙间距的最大限值控制, 是因为当横墙间距过大时, 楼盖的平面刚度削弱, 水平地震力不能即时传递, 使纵墙的侧向变形加大, 抗震承载力降低, 甚至导致纵墙的侧向失稳破坏倒塌对房屋局部墙体尺寸最小限值的控制, 是因为这些部位的墙体 (包括承重和非承重外墙的尽端墙, 内墙的阴角, 高出屋面的女儿墙) 在小于规定的最小限值时, 墙体截面的抗震强度 (抗弯、抗剪) 就不能满足要求, 就会导致墙体的开裂和倒塌破坏。所以, 在建筑进行平立面布置设计时, 要考虑这些来自实际震害经险的设计控制规定, 使建筑设计为建筑抗震提供良好的基础。

总起来说,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 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 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宏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 2001, (01) .

鸭绿江大桥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篇10

为了加强中朝两国间的交流, 在辽宁丹东建造了鸭绿江大桥, 该桥位于丹东新区的国门湾附近, 连接丹东新开发区浪头镇国门湾和朝鲜新义洲南侧龙川。大桥设计为悬索式, 路线全长20.4公里, 宽33米, 双向4车道。桥位附近鸭绿江水域宽约1.5km, 最大水深约7~10m。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鸭绿江大桥工程横跨鸭绿江, 鸭绿江大桥东岸为中国境内的丹东市浪头镇, 西岸为朝鲜的新义州地区。 (图1) 。桥位区地貌为河谷平原地貌, 地势略有起伏, 两岸地面高程在2.98-6.98米之间。

根据勘察结果, 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卵石、粉砂质板岩、钙质板岩、砂岩等。

3 场区隐伏断裂

为了查明场区及附近的隐伏断裂构造, 特别是鸭绿江等断裂是否在场地附近通过, 了解场地地下深、浅部的情况, 采用浅层人工地震法在江中和陆地上进行了探测。布置的测线见图2:

鸭绿江内:顺桥轴线方向布置两条水域测线 (Ⅰ—1为拟建桥线路、Ⅰ—2为备选桥线路) ;垂直桥轴线的顺水方向布置一条测线 (Ⅳ) ;

陆域:在鸭绿江西岸沿桥位线方向和垂直桥位线 (沿鸭绿江边) 各布置一条测线 (Ⅱ、Ⅲ) 。

根据浅层人工地震的探测结果 (图2) , 所有水域测线地震成果未发现明显断层异常, 表明水域桥位区基本上无断层和破碎带通过。

4 场地土动力参数

本项工作共布设了10个测点, 其中在中方大桥延伸方向钻孔ZK1与ZK2之间均匀布设5个测点, 在朝方大桥延伸方向钻孔ZK4与ZK7之间均匀布设5个测点。各测点测试结果列于下表。

根据测试结果, 场地卓越周期在0.2226-0.3200s之间, 场地平均卓越周期为:0.2657。

5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场地自然地形平坦, 钻孔结果显示, 场地内的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卵石、板岩、砂岩等, 钻探深度内没有可能震陷软土层存在, 不会发生震陷;场地地形平坦, 没有基岩出露, 隐伏断裂勘测证实场地内没有活动断裂存在, 故场址区内不会发生地震地表破裂、泥石流等地震地质灾害。

6 结论

(1) 场地内地层沉积有序, 层厚变化不大, 土体性质呈现冲积特征, 不同的钻孔剖面揭示地层的工程性质一致, 属于同一个工程地质单元, 不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2) 判定场区可能会发生轻微液化外, 不会发生震陷、边坡失稳、地震地表破裂等地震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 1985.

[2]辽宁水文地质图集[M].辽宁省地质矿产局, 1987.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JTGD30-2004) .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JTJ D70-2004) .

地震灾害预防 篇11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风险评估

風险是对事物或者事件未来不确定性的客观描述,风险首先表现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即难以确定必然发生何种结果;再次意味着损失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事件发生后无法预知的损失情况,或已知损失种类但不确定损失严重性,以及对风险情况认识及抵抗能力不同而产生的损失差异。地震风险评估是指对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地震灾害发生后在灾害救援中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危险和事件进行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应急计划。由于地震灾害的特殊性,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中,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风险性评估、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规划和方法、地震灾害风险应对及监控三个方面。

一、地震灾害风险性评估

地震发生的具体地址及时间我们无法准确预报,但是地震发生后,可以迅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做出初步的预估,进而作为救援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和人员的重要依据。通常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评估:

1.建筑物损失情况

由于地震灾害造成最大的人员伤亡来自本身建筑物的坍塌,因此预估建筑物的损失情况及区域,直接影响到受伤人员分布区域的大致判断。按以往救援经验来说,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物由于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在地震中最容易受损,且该区域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往往造成的伤亡也是最大的。准确预判受损情况及按照受损情况划分区域,可以迅速调集设备及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这些区域,可以发挥最大的救援效力,减少人员伤亡。

2.交通设施损失情况

交通设施损失情况的快速评估是整个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交通是保障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项目管理的瓶颈。所以对交通损失的风险性评估必须贯穿整个救援的全过程。救援开始必须评估交通道路的损失和可通行能力,如果交通线无法保障通行能力,必须快速协调空中等运输方式,将最急需的物资、救援力量、医疗设备等空运到达重灾区,要积极安排专业抢通力量,分段、分片实施道路抢修工作。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对此生灾害可能破坏现有道路的风险进行评估,做好应急抢修预案。同时,对运输工具的调配、使用也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和计划。

3.电力、供水、通信及其他基础设施损失情况

这些基础设施的损失评估,可以帮助政府迅速调集应急保障设施,完成地震应急救援项目的基本需求和灾区群众、救援力量的基本生活保障。比如根据损失情况,在各个区域布置应急通信基站车,布置应急水源,发放应急发电设备等。可以有效保障救援力量24小时不间断的实施救援。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规划和方法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规划是规划和设计如何进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有效防范地震灾害风险和在地震灾害风险发生后迅速决策的基本依据。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规划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针对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方针;

2、国家关于地震灾害的应急预案中涉及到的风险规划;

3、可借鉴的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中对地震灾害风险控制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4、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指挥部的决策能力、决策依据和国家政府授权情况;

5、地震灾害相关数据及情况的收集和分析。

三、地震灾害风险识别、应对及监控

风险识别是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项目中涉及项目风险的因子要素分类和分层找出来,系统性的识别在救援过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和事件。针对出现的风险因素,要积极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迅速做出定性分析判断。风险定性分析是风险管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步骤,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对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帮助决策者认识问题、寻找解决风险的方法。由于地震救援项目的特殊性,在面对风险因素发生时,留给决策者考虑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决策者对风险因素的认识、预估、判断都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和知识,实质上在做出对风险因素的判断和对策时,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反应。

在已知的风险做出应对决策后,要积极进行风险的监控。风险监控就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正风险管理预案,保证正常项目的开展。风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发展变化会随着救援工作不断推进而改变。风险监控实质上是项目管理者发挥团队智慧的创造过程。快速分析风险因素,积极收集风险信息,给决策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决策过程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对策探讨 篇12

关键词:地震灾害,防震减灾,4S技术,群测群防

1 地震灾害的特点

1.1 瞬间突发性。

地震灾害区别于其他自然性灾害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瞬间突发性, 地球内部通过一定的动力作用, 能量积累超过断裂地带所能承受的极限时, 就会发生突然间的错动, 所积累的能量就会在瞬间以地震波的方式进行释放, 从而引发地表的强烈震动, 破坏建筑物, 或者改变自然地貌, 甚至可能在地表形成长度不等的断裂带。地震震源会快速的产生并释放巨大能量, 而建筑物和各种设施在抗剪性能上都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这些因素往往促成了地震灾害瞬间突发。1.2人员和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的发生具有瞬间突发性, 强震可能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因此一旦发生, 人的逃生时间极其短暂, 逃生地点也较难确定。同时这种破坏性和突发性会给经济也带来极大的损失。对于财富集中度较高的城市来说更为严重, 对于农村的牲畜、农田、山地和农业设施等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1.3次生灾害和对生命线工程的危害。地震会引发如火灾、水灾、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疫情、饥荒等各种次生灾害, 在生命线工程被破坏的情况下, 这些灾害的发生所造成的破坏直接导致灾区经济活动的恶化, 一旦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会对社会秩序和治安造成很大的冲击。

2 防震减灾对策

2.1 地震减灾系统工程的建立。

这一系统工程包括了监测系统、预报系统、触发系统、数据系统、通信系统、现场工作系统、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宣传教育系统等。这一系统包括了监测、预报、预防、抗灾、应急指挥和救援、规划, 灾后重建、教育、保险、科技等多方面。这一系统既包括了专业部门的工作, 也需要发动群众的力量, 既包括了单纯的人力所能做的工作, 也包括了高科技含量的工程, 数据信息工程、通信网络技术以及远程可视和指挥等多种技术含量高的工程, 能够同时进行指挥、管理、数据交换共享、协同配合等。这些系统可以独立运行, 也可以协同配合进行工作, 运用高科技手段, 通过对来自各方信息的迅速收集、汇总、分析、快速传输和交流共享, 使指挥中心能够及时、准确的分析震情和灾情, 并做出决策和命令。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高科技化能够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2运用4S和北斗技术更好的服务防震减灾。4S系统是指遥感信息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专家系统ES, 我国的北斗系统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也在逐步的替代并超越全球定位系统, 近年来在历次地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S系统的协同配合能为防震减灾发挥重要的作用。GPS系统和北斗系统能够为地震的监测、板块的运动等提供精度很高的数据, 从观测效率到观测精度都能较高的满足观测需要。通过对我国大陆各板块运动之间进行高精度和大范围的监测以及实时数据生成传输并成像, 并对重力和水文等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 可以对地震的活动规律、地震孕育的可能地域、地震发生的强度大小和区域范围等提供时间周期不等的数据, 从而提高地震预报的精确性。这一系统还为地震的救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对外的联络、导航、监控以及管理等方面都能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和资料, 从而快速准确的开展救援工作。GIS和ES的集成技术对于震情、震害和灾情的分析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GIS通过理论模型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大量的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分析其中的规律。ES通过地下水、大气、地球磁场、大地电流、地应力、降水量、地倾斜等的信息建立的地震分析及预报系统能够较大的提高地震工作人员的分析预报能力和效率。地震发生后, GIS还能及时的通过震区信息的的图层叠加以及分析计算等, 评估震情和灾情。利用GIS还能对震后的一些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基于GIS可以建立城市各种设施的抗震分析平台。GIS和ES集成后, 就能及时的通过来自其他系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震情分析, 为之后的救灾高度、协同配合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依据。RS的技术在我国地震灾害中的应用较早, 在地震发生后, 可以通过RS所生成的遥感图像快速、宏观的掌握灾区的情况, 从中提取震情和灾情信息, 为地面调查作快速而全面的补充。ES技术结合RS能够更为快速的运用相关图像和数据, 生成详细的遥感信息处理分析图集, 从而较为全面、直观的掌握和分析灾区的各种信息。基于4S建立应急救援和指挥高度中心可以通过相关信息的及时获取做到较为精确的远程指挥和高度, 相关救援力量能够更为快速而准确的到达指定位置, 并更迅速的就近调集救援力量,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最快的救援人民和生命和财产。数据的采集、分析、更新、处理、传输、共享更为智能化和自动化, 为指挥高度中心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2.3群测群防。群测群防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制度, 目的在于配合地震部门进行地震预报, 同时还要上报灾情和地震的基本情况。自建立后, 为我国的防震减灾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成功的进行过数次地震的监测, 极大的减少了损失。面对新形势, 群测群防制度仍然能够为我国地震部门提供较好的补充。地震的暴发虽然具有瞬间突发性, 但其应力的改变和积累却有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中, 地表动植物、气象以及浅层的地下水等都会有一定的异常反应, 群测群防通过对群众力量的极大调动, 能够更大范围的收集信息和数据, 从而为相关部门的专业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多的资料。群测群防队伍还能通过当地人的优势更为迅速的向地震部门上报震情以及灾情, 便于相关部门更及时准确的掌握地震灾区的破坏情况、群众情绪以及伤亡情况, 从而做出更快的决策。2.4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根据抗震要求严格设计和建造建筑物, 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地震造成的直接破坏, 给人员的逃生提供更大的时间和空间。我国地震区划图虽标明了相应地域的地震裂度, 但实际情况中会出现很多不符合的地方, 因此无论是设防裂度高或者低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设定的规范进行设计和建造, 尤其是学校等公共场所, 要大力提高抗震能力。对于生命线工程要定期维护并加固, 从而能更好的避免次生灾害。科研人员要在抗震材料和减震建筑的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研究, 为建筑物提供更多的减震结构、技术和材料。2.5继续加大对地震预报工作的深入。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至今为止都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我国在1975年通过群测群防的方法成功避免过一次重大地震灾害。相对于每年发生的地震数量, 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因此依然需要科学工作人员继续努力, 加强对地震的发生规律、发生过程和震前异常进行研究, 通过更多更复杂的数据、更先进的方式、更广泛的人员参与进行监测和分析, 缩短地震发生的预报时间, 为人员的逃生争取时间。

3 结论

地震灾害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防震减灾始终要做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 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过科学技术的大力应用, 动员全社会参与, 尽最大努力减少地震灾害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韩渭宾.地震灾害基本特点及防震减灾对策的几点思考[J].四川地震, 2004, 3:1-5.

[2]王根龙, 张军慧, 梁永朵.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及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研究[J].灾害学, 2006, 3:15-19.

[3]王斌, 梁雪萍, 周健.有关农村地区防震减灾对策的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 2008, 9:36-40.

[4]张培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J].地震地质, 2008, 3:577-583.

[5]何萍.4S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及展望[J].华南地震, 2010, S1:76-82.

[6]庞迎波.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及防灾策略[J].四川建筑, 2014, 6:250-251.

[7]焦译布, 李三庆.城市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方法分析[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9:135.

上一篇:《建筑工程识图》教学下一篇:圆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