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处理

2024-07-07

预防和处理(精选12篇)

预防和处理 篇1

在不良地质地段修筑隧道, 不论是铁路隧道还是公路隧道, 常常会出现洞顶侧壁滑移和坍落现象, 严重的甚至还发生“冒顶”, 这些情况统称为坍方。为了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结合近几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尤其在隧道的坍方预防和处理上是关注的重点。

1. 隧道坍方发生的主要原因

坍方发生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综合形成的, 但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地质条件不良, 设计定位不合理, 施工方法不当等。

1.1 地质条件不良

1.1.1 隧道穿越不稳定的软弱地层:

如饱含水分的黏土层, 泥沙夹砾石的堆积层, 风化极严重的岩层和断层破碎带, 呈流沙状的松散土层等。

1.1.2 遇到断层、溶洞、裂隙褶曲或软硬相差悬殊的岩层分界处。

1.1.3 由于地下水 (溶洞、暗河等) 的破坏, 促使岩层稳定性降低等等。

1.1.4 从岩体结构分析, 坍方与岩体结构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松散结构最不稳定、则容易发生坍方。

1.2 设计定位不合理

由于勘测设计中掌握现场地质资料不够详实, 不能正确估计到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的存在, 以致把隧道设在不应该穿越的位置, 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坍方。

1.3 施工方法不当

施工时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或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 因而选择了不正确的施工方法。主要表现在:

1.3.1 没有先修好明洞和洞门就抢先进洞。

1.3.2 施工方法不适应地质条件或地质条件的变化, 又未

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没有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及时进行围岩量测。

1.3.3 在施爆中其爆破参数没有按审批的方案进行控制, 震动过大而导致坍方。

1.3.4 由于支护不合理或支护后受震动损坏未及时加固。

1.3.5 由于施工安排不当, 开挖后未及时按设计参数进行支护、二衬而引起坍方。

1.3.6 第一次坍方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而引起的第二次坍方。

从以上原因分析来看, 地质条件不良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 只要勘测单位在选线时, 认真仔细地对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从而找到正确的对策, 使设计定位合理, 施工单位严格按上级审批的方案精细操作, 就可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坍方的发生。

2. 坍方的预防

对待坍方应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因为坍方一旦发生, 即使处理十分及时和圆满, 也要消耗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影响工程进度。若处理不当, 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还可能留下隐患。所以隧道施工前应该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情况, 编制符合现场施工实际的应急预案, 做到防患于未然。

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出的地质材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 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弄清楚施工中的重难点, 找到可能发生坍方的地段, 从而确定适当的施工方法, 并制订出相应的防坍措施和准备有关的机具、物资及设备。

进洞前应首先做好洞口段工程, 使进洞后的施工无后顾之忧。进洞应严格遵循:管超前, 严注浆、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稳中求快, 工序紧跟。严禁单工序突进, 必要时应采取分段顺序的作业方式:

2.1 管超前:在隧道进出口端应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开挖, 确保洞口开挖时围岩的稳定。

2.2 严注浆:

利用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周边预留的注浆眼, 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和压力, 把水泥浆注入管棚管周边的岩体, 使岩体固结、封闭成环, 待水泥浆与岩体完全固结后方可开挖。

2.3 先排水:

施工前, 应首先研究分析地下水的来源及其活动时坍方有影响和影响范围的程度, 然后进行排水。排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3.1 对地表水源的处理, 及时修筑排水沟和截水沟, 使地表水不致渗入隧道施工范围内。

2.3.2 采用超前地质钻孔探水。

爆破作业时, 应对掌子面前方进行钻孔探查, 详细探明掌子面前方是否有地下水、溶洞、暗河等, 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3.3 在工作面采用井点法降水。

2.4 短开挖:

尤其是Ⅳ、Ⅴ级围岩应缩短施工环节, 二衬紧跟支护, 支护紧跟开挖。有必要时, 还应采取双侧壁导坑开挖法, 施工速度要快, 以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

2.5 弱爆破:

避免围岩受震松动而造成坍方, 可采用低威力炸药、密布眼、钻浅眼, 并严格控制装药量。

2.6 强支护:

按照设计及围岩变化情况, 及时进行喷锚支护, 防止围岩裸露时间过长, 加速围岩应力的释放, 使围岩失稳而造成坍方。

2.7 勤量测:

除对地表下沉量测要掌握地表位移是否过大, 下沉速度是否稳定, 是否应及时对隧道结构采取补强措施外, 还要重视和加强洞身施工时监控量测工作, 随时掌握隧道净空位移是否过大, 收敛速度是否稳定, 以便对结构的安全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确保安全施工。

2.8 早衬砌:

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之后, 应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应力求不间断地紧跟开挖和支护。

3. 坍方的前兆

除了应采取上述一些措施外, 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掌子面 (掘进面) 的围岩情况勤观测、多分析。坍方从表面上看, 好像是突然发生的, 其实它和其它事物一样, 其质变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的, 并且在量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征兆, 只是因洞内施工紧张、光线昏暗或噪音过大而忽略这些征兆而已, 所以认为坍方这种质变是突如其来的。围岩的变形破坏总是有个由小到大的过程, 过程中会出现提前征兆:

3.1 当隧道拱顶围岩裂隙中出现粘尘或洞内无故而发现粉尘飞扬时, 就有可能是发生坍方的前兆。

3.2 隧道拱顶部位不断掉下小石块或岩层的裂隙且逐渐扩大, 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等现象时, 说明即将发生坍方。

3.3 当发现初期支护吃力, 或钢架变形增大, 甚至发出响声时, 说明围岩压力增大, 即将有坍方的可能。

3.4 当看到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 或原有的地下水突然增多, 都应引起高度的警惕。

3.5 在断层处的流水突然由清变浊, 不久之后又由浊变

清, 且水量增多, 这说明开始流清水, 是断层破碎带内充填物起着过滤作用;水流变浊, 说明充填物融解后被水带走, 这时起已存在坍方的危险。

3.6 本来滴水的位置是固定的, 突然滴水位置来回移动, 表明围岩在逐渐变形, 其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坍方。

3.7 初期支护表面出现明显的纵横交错的裂纹, 说明围岩压力逐渐增大, 有可能失稳坍方。

3.8 拱脚附近的初期支护水平收敛率大于0.

2mm/d, 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 并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时, 说明围岩仍在变形, 处于不稳定状态, 如不及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很有可能坍方。

4. 坍方的处理

一旦发生坍方, 首先必须详细调查坍方的范围和现状, 以及坍方后围岩的地质结构, 坍方的周期以及坍方的初步原因和地下水情况, 迅速地慎重地制定出处理方案。然后利用坍方的间隙突击支护, 防止坍方继续扩大, 并加固未坍的地段。坍方的处理可遵循和“治坍先治水“的原则进行。

4.1 小坍方的处理:

小坍方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情况。由于坍体规模不大, 可直接观察坍穴情况和摸清坍体的可能补给来源, 因此一般利用坍塌间歇的空隙, 抓紧支护住坍穴和坍方口, 并在渣上架设临时支撑, 然后清除坍体, 边清边换成正式的支护, 并紧跟后续的工序。这种处理坍方的方法就叫“小堵清”。

4.2 大坍方的处理:

因坍方体把拱顶堵塞, 不但不能支护坍顶, 而且一般连坍穴的形状和大小也无法查明, 因此坍方处理时是不允许先清渣的, 往往是随清随坍, 可能还造成坍方迅速扩大, 而只能用“箍穿”的办法。所谓“箍”就是首先抓紧坍方端部的支护加固和衬砌工作, 防止坍方发展延伸;所谓“穿”就是用先护后挖的方法, 在坍体内用小导坑穿过, 再紧跟后续工序。

4.3 通顶坍方的处理:

通顶坍方是大坍方的极端情况, 尤其在洞口浅埋的土质地段、土石结合部位以及堆积形成的破碎地段等很容易出现。若遇到这种情况, 除按前述大坍方的处理方法抢险之外, 首先应在地表陷穴范围增加适当的支撑箍紧陷穴口, 以防继续坍塌;其次在地面陷穴周围开挖排水沟, 将地表水从排水沟排出不致灌入陷穴;第三用粘土 (或水泥砂浆) 将陷穴周围的地表裂缝填塞密实, 防止地表水从裂缝进入使坍陷进一步扩大, 最后在坍穴口的上面搭设临时防雨棚, 防止雨雪灌入坍陷体。

4.4“治坍先治水”:

水是隧道施工的大敌, 它冲刷、软化、溶解某些围岩, 使地质条件迅速恶化, 特别是在断层破碎带, 堆积层和风化严重的地段, 其破坏作用尤为明显。这些地方本来就容易发生坍方, 而恰恰又是地下水最容易活动的场所, 很多施工的有水隧道就说明了这一点:一般坍方地段多半有水, 水的活动助长坍方的发展。因此总结以往的经验就是“治坍先治水”。

4.5 坍方地段的衬砌与回填:

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穴的大小, 围岩的地质情况定。因为坍方段是围岩压力比较复杂的地段, 所以应建议设计单位根据坍方情况对原衬砌类型进行加强, 进一步提高衬砌承受外部 (坍体) 荷载的能力。坍方地段衬砌背后应及时回填密实, 衬砌以外的部分, 在确认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 可用浆砌片石全部填实, 不留空隙, 否则应采用注浆的方式填实坍穴。

现在的隧道一般都向特长隧道、城市地下隧道、海底隧道发展, 其地质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尽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使用先进的机械和设备,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新材料, 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坍方。故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力争把隧道施工坍方的概率降到最低程度, 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同时保证隧道整体施工质量, 也有利于按期完成工程项目。

预防和处理 篇2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定义: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面罩、医疗废物及尖锐物品的处理等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技术:

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六部洗手法。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接触感染患者、刷洗沾有体液的器械等避免自身污染。器械

护理病人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灭菌。锐器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使用锐器时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尽量减少应用锐利的器械,可采用U形针及一次性刀片,尽量减少尖锐手术器械在手术人员之间的传递。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接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勿将锐利废弃物混入其他废弃物内。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1.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2.报告所在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填写申请表

4.请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评估

5.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检查、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紧急局部处理: 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水或自来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发生皮肤粘膜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挤压伤口两侧,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流,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如果没有水的话,也可以用灭菌溶液冲洗伤口)。

注意:HIV职业暴露后6-12周,限制性行为或使用安全套以防止第二次传播,避免怀孕,避免捐献血液、血浆、器官、组织或精子等。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清洗:皮肤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干净,黏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挤压: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本人应迅速与控感科联系,对其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程度,暴露源的种类和含有艾滋病毒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及处理的经过,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篇3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1.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1.1缩裂缝及预防

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冬季施工时要适肖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1.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问宽、两端细H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3()c:m,较低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剐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对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

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1.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小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0~450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日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问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甲行或接近、F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辟量控制在45()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 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上的搅拌加工工芝,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一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十的浇筑温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龋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上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1.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出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但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一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二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上胀裂,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

2.裂缝处理

2.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易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 了防 止混凝土受各科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丁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醢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水比制,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_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2.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丽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上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同、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2.4混凝土置換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人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士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3.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qt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下转第291页)(上接第157页)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混凝土,2002,5.

[2]郭仕万,肖欣,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山西水利科技,2001,1:11.

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篇4

1 粘附卡钻的预防与处理

1.1 粘附卡钻的预防

(1) 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 在保证平衡地层压力的情况下, 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 以降低钻井液静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压差, 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油井压差1.5~3MPa, 气井压差3.5~5MPa。

(2) 搞好地层压力监测工作。根据地层压力系数和钻井液密度的附加原则随时调整钻井液的密度值, 达到近平衡钻井。

(3) 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良好, 低失水, 低密度, 低固相, 低含砂, 低粘度。

(4) 钻井液性能要坚持勤测量, 勤观察, 勤维护。每班至少应做全套性能一次, 处理加入药品时要按循环周均匀加入, 加量不得过猛。

(5) 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 正常钻进循环钻井液时, 保证直井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3%, 定向井深井含砂量低于0.2%。

(6) 钻进时必须有足够大的钻井液上返速度, 在直径3llmm井眼排量不小于50升/秒, 直径216mm井眼不低于30升/秒。

(7) 在易卡地区或易卡井段, 钻井液中加入无萤光润滑剂2~5%或加入2~3%塑料小球, 以降低泥饼的摩擦系数。

(8) 钻具在井内时应经常活动, 一般情况下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复杂井段应不停地活动。活动钻具的方法应以上提下放为主, 结合转动, 每次上下活动范围不少于4米, 转动不少于10圈, 同时注意定点转动不可时间过长。

(9) 若井下钻具无法活动时, 深井可将钻具重量的2/3以上压在井底。2500米以内的浅井应将钻具的全部重量压在井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设法用人力或液压大钳试转动钻具, 并尽可能地保证钻井液循环。

1.2 粘附卡钻的处理

(1) 发生粘附卡钻以后, 要及时果断处理。在钻具和设备的安全负荷内, 大幅度上下活动或转动钻具。大幅度上下活动时应停止循环, 防止钻具刺漏。

(2) 当活动钻具无效等待其它方法解卡时, 为防止卡点上移, 应超过卡点钻具重量的拉力活动钻具, 并且每次上提下放不应在同一拉力上, 以免钻具受力集中造成疲劳折断。

(3) 粘附卡钻发生后, 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 选择不同的解卡办法, 并应迅速组织施工。

(4) 浸泡解卡法:

该方法是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油基泡液或清水、饱和盐水循环, 以便软化或溶解泥饼, 达到解卡的目的。

(5) “U”形管解卡法:分别把钻柱内和环空各当作U”形管的一翼, 通过向钻杆内注入轻质液体或气体, 然后有控制地排放, 使环空的钻井液液面下降, 从而达到降低压差和解卡的目的。

(6) 套铣倒扣法:当上述方法均不能解卡时, 采用套铣倒扣法, 即利用大直径厚壁铣管下入井眼直接破坏泥饼, 并通过循环带出泥饼、岩屑等卡钻物, 可以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卡钻。所选用的铣管尺寸必须能够套入鱼顶, 并在铣管与被卡管柱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由井眼的具体条件决定铣管的安全长度。

2 垮塌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2.1 垮塌卡钻的预防

(1) 及时注意对岩屑的分析, 如发现上部地层岩屑突增, 及时提醒司钻和值班干部,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严格控制钻井液失水量, 中压失水不大于5m L, 高压失水不大于15m L, 减少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对泥页岩的表面水化程度, 防止泥页岩吸水后水化膨胀坍塌。

(3) 对地表的砾石层和埋藏较浅的坍塌层, 可使用高粘切钻井液, 使坍塌物能悬浮带出, 保证井下正常。

(4) 对地层倾角大, 构造应力大, 断裂破碎带, 应适当上调钻井液密度, 增加钻井液柱对井壁的侧压力。

(5) 钻井液性能调整需在钻开垮塌层之前进行, 钻开过程中不能大幅度调整, 补充的钻井液应与井内性能一致。

(6) 严防污水, 雨水浸入钻井液。

(7) 正常起钻每3-5柱灌满一次钻井液, 若起钻拔活塞, 应及时正灌, 分段循环。

(8) 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 减小激动压力, 防止井垮。

2.2 垮塌卡钻的处理

(1) 钻进中如果发现掉块增多, 应坚持原排量循环, 切忌停泵, 按循环周0.02提高钻井液密度和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 直到井壁稳定为止。

(2) 若遇严重井垮, 应边灌钻井液边组织人员强行起钻。

(3) 起钻中发现钻井液从钻具返喷严重, 应及时接方钻杆循环, 调整钻井液性能, 待井下情况正常方可继续起钻。

(4) 起钻遇卡不得超过原悬重50k N, 下钻遇阻不能超过100k N, 否则应接方钻杆循环划眼直到上下活动畅通无阻。

(5) 若因地面未灌好钻井液造成井垮卡会钻, 可采用下击或地面震击解除。

(6) 若因井漏, 地层压力大于液柱压力造成的井垮卡钻在震击无效时, 采用套铣倒扣方法解除。

3 钻头泥包的预防与处理

3.1 钻头泥包的预防

(1) 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 努力控制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5%。

(2) 在上部软地层应适当增加钻井液排量, 保证排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上限值。

(3) 根据地质提供的岩性情况, 合理选择钻头类型, 上部软地层应选择铣齿自洗式钻头类型。

(4) 钻进时应时刻注意钻时、泵压变化, 若岩性未变钻时增高, 泵压逐渐下降, 可能井下短路循环, 严重时将钻头泥包。

3.2 钻头泥包卡钻的处理

(1) 发现钻头泥包后, 根据地层情况, 可采用多划眼, 减少钻压, 提高转速, 降低钻井液粘度, 保持或加大排量的方法解除泥包。

(2) 起钻时必须随时注意指重表的变化, 遇卡不得硬拔, 循环甩掉泥包。

(3) 起钻时井口灌不进钻井液或外溢, 应分段接方钻杆正灌, 每起钻2—3柱灌满一次。

(4) 若起钻遇卡, 处理不当将钻具卡死, 可利用井下下击器或地面震击器解除。

(5) 当震击无效时, 可将钻头处泡油, 减小钻头与井壁的摩阻, 然后利用震击器解除卡钻。

(6) 一旦泡油, 震击无效, 可采用套铣倒扣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静.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6) [1]王静.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6)

[2]郝海瑞.卡钻事故的常见处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81) [2]郝海瑞.卡钻事故的常见处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81)

[3]杨崇光.粘附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1) [3]杨崇光.粘附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1)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篇5

年级:高一级 教师:张学明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本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正是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使我们的体育运动更有声有色,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认识能力大大提高,内容的掌握会更加容易。

2、学生活泼好动,好于模仿,乐于冒险,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安全运动的常识了解有限,而且中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期,弹性较差,易于损伤,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和种类。

2、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种类、原因以及它们的处理方法。

2、难点: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法、ppt演示

六、教学器材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

2、分类:

(1)按损伤程度,可把运动损伤分为轻伤、中度损伤和严重损伤。①轻伤:伤后影响机体活动在24~48小时之内,作一般治疗即可痊愈。

②中度损伤:伤后影响机体活动在1~2周之内,需作常规治疗及短期康复训练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③严重损伤;软组织损伤影响活动在2周以上,骨折、脑震荡、半月板撕裂,内脏损伤均属重度损伤,需作特殊治疗及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

根据运动损伤的调查材料证实,轻度、中度损伤较多,普通学校体育中重伤少见,运队中的“劳损”伤,一般不会发生在健康、快乐体育活动中。(2)因损伤部位力量作用方向致机体解剖学结构改变的运动损伤可分为拉伤、挫伤、扭伤、骨折和骨裂等。

①拉伤:损伤力量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外延伸,致使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②挫伤:损伤力量钝力方向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内延伸(下压)引起机体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③扭伤:损伤力量方向与肌肉、韧带、关节呈角扭转外延引起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④骨折、骨裂:机体骨组织受外力作用(或病理),造成骨连贯性中断的损伤。骨裂是不完全折断。柳枝骨折是儿童骨折的一种特殊状态。(3)按损伤部位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①开放性损伤:有创口与外界相通。皮肤的擦伤、裂伤、刺伤、切割伤、贯通伤等均为开放性损伤

②闭合性损伤:无创口与外界相通。一般的肌肉、韧带、关节损伤均是闭合性损伤。

(4)按运动损伤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劳损(细微损伤)。

①急性损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一次性产生的机体损伤。

②劳损伤:在长期、多次的体育训练中,由于局部组织重复单一的超负荷活动又没有及时的改善局部负担而造成机体局部组织学的细微改变所致的损伤。如髌骨软骨软化症、肩袖劳损、髌骨张肌末端病等。

(5)其他损伤:诸如游泳中的溺水,登山及冰雪运动中的冻伤、灼伤及暑天运动时的中暑。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活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个器官功能不能适应将要进行的体育运动。

3、不良的心理状态:

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意识。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环节和易伤部位,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3、合理组织安排锻练,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局部运动器官负担过重。

4、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滚动,切不可直臂或肘部撑地。由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注意屈膝,弯腰,两臂自然张开,以利于缓冲和保持身体平衡.。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

1、网球肘

⑴项目: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等项目中。⑵原因: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⑶症状: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并放射,尤其在前旋前臂是加剧。

⑷处理方法:停止运动,休息,热敷按摩。

⑸预防措施:认真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加强屈腕、屈指肌群力量训练;纠正错误动作;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并注意加强保护。

2、急性腰扭伤

⑴项目:篮球、足球、体操、排球、举重等

⑵原因:运动时,腰部所受重力超越了躯干一时所能承受的能力;脊柱运动一时超越了正常的生理范围,当技术动作发生错误或疲劳时更容易发生。

⑶症状:轻者:受伤时常无疼痛感,运动后或次日晨间起床时才感到疼痛;重者:伤后立即感到疼痛,腰部运动受限,坐位时疼痛 难忍;有撕裂的感觉。

⑷处理:卧板床休息,腰后垫一小枕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针灸、封闭、外贴膏药和按摩。

⑸紧急处理: ①判断患者受伤部位;②使患者冷静;③使患者平躺,避免移动;④使用担架将患者送往医院;

3、踝关节扭伤

⑴项目: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⑵原因: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⑶处理方法: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内冷敷,24-36小时内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⑷预防:专项准备活动要充分;加强踝足部肌肉力量训练;易伤者在运动比赛时用保护支持带;

4、肌肉拉伤

⑴常见的几种拉伤部位:大腿后侧;大腿内侧;上臂等;

⑵原因:①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量超过 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②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⑶处理: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手术缝合。

⑷预防: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拉伤后重新锻炼;

5、韧带损伤

⑴部位:多发生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和膝关节。

⑵原因:受伤部位受暴力打击或重物压迫,迫使关节做过度的外翻或内翻动作;

⑶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⑷如何预防:使用支持保护带;减少冲撞;多做关节练习;

6、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⑴特征:

1、有典型的运动史、发病史和反复疼痛史;

2、疼痛;

3、肿胀;

4、压痛;

5、后蹬痛;

⑵原因: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⑶预防: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突然、连续加大局部的负荷,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场地;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采取热敷或按摩等方法及时消除局部疲劳。

⑷治疗:减少局部负荷;局部热敷、按摩,休息时抬高患肢;严重者用弹力绷带包扎,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

7、骨折

⑴原因:

1、直接暴力;

2、传达暴力;

3、牵拉暴力;

4、积累性暴力

⑵特征: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障碍、出现畸形、压痛、震痛、骨摩擦音等。

⑶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⑷治疗:停止活动,进行急救。固定包扎。

⑸急救原则:

1、防治休克;

2、就地固定,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3、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8、肌肉痉挛

⑴特征:肌肉僵硬、疼痛难忍、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⑵部位: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⑶原因:1大量的排汗 ;2肌肉快速连续收缩;3寒冷的刺激

⑷处理:牵引痉挛肌肉;点掐或针刺涌泉穴;局部按摩、点穴或针刺;及时休息;

⑸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适应性;充分准备活动;及时补充水分、盐水和维生素B1;疲劳时不进行体育活动;

9、出血的处理

⑴症状:血液从损伤的部位流出,称为出血。按出血的部位不同,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

⑵出血的处理(外)

常用绑带加压包扎法、指压法、止血带法三种方法。

10、休克

⑴症状:休克(SHOCK)是一种急性血循环功能不全综合症。其发病原理是有效血液循环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和脏器功能障碍。休克发生时,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反应迟钝,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进而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⑵休克的处理

①迅速将伤员平卧,使之安静休息。要保持病人体温,在天气寒冷时更要注意。

②针刺或掐点 内关、足三里、飞合谷、人中等穴位,对休克有一定的疗效。

③针对病因处理

如外出血引起的休克,应立即进行止血。内出血时可做冷敷。外伤剧烈疼痛引起的休克,要用镇痛剂止痛。出现骨折要使伤肢安静,并用夹板固定。

(五)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如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4、避免过度牵拉颈部和背部肌肉

5、保持运动肌群的用力平衡

6、避免脊柱同时伸展和旋转

7、避免运动强度过大

8、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动项目

9、避免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过长

10、不在坚硬的、有杂物的场地上锻炼

11、作好整理放松运动:深呼吸;各大肌肉群的放松;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篇6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处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82-0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2010年第二季度共配置6215份化疗药物,第三季度共配置5708份化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严重的可引起化学静脉炎。关于防止化疗的药品在送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降低患者的痛楚,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所有医护工作者必须要注意的情况。

1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方法

1.1 根据药物选择血管 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长时间进行化疗的患者,需要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来保护大静脉:采用常规的采血和非化疗的药品注射应该选用小静脉,然后通过静脉插管进行化疗;

1.2 增加专业的熟练技术 采用穿刺技术,保证一针见血,在穿刺成功以后,采用正确的方法来使针头固定起来,防止滑脱和刺破血管壁,在进行拔针以后再准确地按压针眼2-5分钟(明显有出血的倾向来增加按压的时间);另外,在注入发疱剂之前,要对使用的血管作出正确的判断。

1.3 要合理的运用药品 正确的掌握送药的原则、浓度和输入速度;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及毒副作用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化疗药物与血管壁接触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就会相对增加,当疗效与输液速度无关时,应尽快输入。

1.4 正确的送药方式 不可以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穿刺血管或者进行拔针,在使用药品前后可以进行冲管或者在中间进行送药;在采用静推的时候可以一边推药一边把血抽回,同时在确保药物留在血管中的时候,浓度最好不要太高,速度也不能太快;

1.5 对病人进行宣传教育和配合 ①在化疗开始前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嘱咐患者在注入比较强的刺激性药物的时候,可以降低就厕、就餐等身体的移动,同时要注意输入肢体的行动,也避免了注射针头的移位,输液的身体不可以被压迫,为了避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②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审视与观察,不时地询问病人输入化疗药物时是否有疼痛、肿胀的感觉,假如有,则马上关闭输液的开关,同时向护士立即进行汇报,另外,要护士与病人一起观察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有没有滴速的明显降低减慢的现象,进而比较早的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③训练患者进行识别的药物的刺激性,可以在化疗当天向患者解释哪一瓶液体是比较强的刺激性药物,哪一瓶是普通的刺激性药物,不可以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④发疱剂滴注时,应该尽量减少病人的活动,化疗时如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

2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外周静脉炎外渗的处理 ①如果病人反映输注部位疼痛,那么即便没有外渗的现象,也应该立即终止输液。同时留意需要原位保留针头。②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③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④局部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可减慢化疗药物吸收和镇痛。⑤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小时。⑥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的时候一定要请外科进行会诊,在清除了坏死组织同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⑦避免了外渗部位收到压力,.待炎症急性期过后可理疗以促进恢复。⑧保留外渗的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症状及累及的范围等方面。

2.2 中心静脉炎外渗的处理 ①假如病人感觉CVC部位存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者输液的速度产生变化的时候,要马上停止输液。②假如是在皮下进行埋泵,应该评价针头的地方是否准确。③要尽可能地回抽渗出的液体。如果渗出的液体是针头滑出埋泵所导致的,那么尽可能地通过针头来吸出渗出液,假如没有办法吸出的话,那么就要拔掉针头,然后从皮下进行抽吸残留液。④给予适当的解毒剂。我们通过埋泵输注解毒剂应该防止液量过多而引起的局部压力过大,注射后应及时封泵。⑤如果需要的时候要拍正侧位胸片,来确定是否有渗液的原因及影响的情况,同时请外科会诊来通过手术的办法进行处理。

2.3 化学性静脉炎的处理 ①已经发生却还没有非常明显不适的病人可以继续观察,不做特殊处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与静脉输液协会(INS)建议使用聚氨酯或硅胶材质的导管针,若患者有过敏反应,应更换不同材质导管。②早期(72小时内)可以按照药物类型的不同,参考外渗的处理要求从而进行外敷或者使用解毒剂等方法。根据的建议应将药物放在50-100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的几率。③可用1-3%普鲁卡因或加地塞米松5-10mg溶于生理盐水经受累静脉输注。④72小时后仍有疼痛的病人可以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在患处外涂激素类软膏、鱼石酯软膏或喜疗妥软膏,每天1-2次,并进行局部按摩。⑤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用0.25%-0.5%普鲁卡因加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注射。因为化疗药物外渗后危害严重,因此负责输注化疗药物的护士要加强责任心,掌握正确给药方法,用药全过程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陶红梅,曾兆慧,胡文丽.61例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22.

企业公关危机的预防和处理 篇7

公共关系危机是各种危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组织内外的某种非常性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关系非常事态和市场事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状态。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组织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因某种非常性因素引发的某种危险性的状态,它是组织公共关系状态严重失常的反映。公共关系危机可导致组织与公众关系迅速恶化,组织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组织的形象遭到损害,组织处于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的组织形象地位。企业危机处理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当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作为组织的一方陷入困境,其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处于极限的状态,于是,组织的公共关系也就处于应急状态。

2 公共关系产生的根源

2.1 从企业自身来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危机的预防和避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好了,才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减少企业因危机而造成的损失,可谓防患于未然。

1)企业诚信问题。企业怠慢,对公众及媒体的质疑不予理睬,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当危机发生时,作为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积极、主动、坦诚地与政府、消费者、媒体、公众、供货商、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以沟通增强事件的透明度,并告知企业为危机作了什么样的工作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

2)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危机管理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在企业危机爆发前,尽可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危机爆发后,以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控制事态的恶化和蔓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目前,很多企业组织没有危机预警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不能迅速组建危机管理小组来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成为了危机扩大的重要因素。

2.2 从企业外围来看

1)消费者消费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推动了企业潜在危机的爆发。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有一个特点,在消费过程中能忍就忍,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供应商的非法或者违规生产经营。尤其对于部分跨国公司,以前消费者更多的是以仰慕的心态对待的。那么,现在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过程中维权意识的增强,随时会把厂家不光彩的一面通过媒体、消协、工商等系统进行投诉和曝光。

2)国家宏观政策面的收紧和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大,使违法规定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付出的代价则可能越来越大。随着中国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的加速,很多方面都有了刚性的约束。尤其最近对直接牵涉到老百姓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使得不少企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就是很好的说明。

3)广大媒体的监督力量。随着媒体自由度的增强、独立性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与其他力量对违规企业形成了合围之势。最近不少企业爆发危机,都是首先由媒体披露出来的,加之互联网等传播工具的快捷和畅通性,从而使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步步被揭露和扩大,导致危机的爆发。

3 企业公关危机的有效预防处理建议

3.1 加强企业自我管理

3.1.1 危机发生前的管理

1)危机管理计划制订。就危机可能发生的情况,请有关专家、媒体共同来研究预防及应对计划。

2)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能否坦诚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是化解危机公关的一个关键问题。

3)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4)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适当进行危机预演,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3.1.2 危机来临时的管理

1)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危机发生时,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危机公关办公室或工作小组,调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2)高度重视危机公关的处理。企业出现危机公关后,高层领导必须以“新闻发言代表”或“企业代表”的身份出现,在第一时间以坦诚的态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3)统一危机事件处理的发布渠道。企业发生危机公关时,要以坦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并与之保持良性的互动。同时,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对危机事件处理的唯一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和及时。

3.2 积极应对危机

态度决定一切。面对被曝光的问题,企业务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诚相待,不要掩饰自己的错误。那些担心问题的曝光会影响自己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捂着压着错误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造成事态的扩大。

3.3 寻找商机重塑品牌形象

企业在发生危机时应大量做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工作,以此寻找商机,谋求发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公关危机的出现,或多或少会使企业的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公关危机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并不等于危机已经结束,企业还必须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公众形象。要针对形象受损的内容和程度,重点开展弥补形象缺陷的公共关系活动,密切保持与公众的联络与交往,敞开企业的大门,欢迎公众的参观了解,告诉公众企业新的工作进展和经营状态,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企业的不良印象。只有当企业的公众形象重新建立时,企业的公共关系才能转危为安,公关危机处理才谈得上圆满结束。如,姗拉娜广告违规事件曝光后,部分媒体把姗拉娜的批判扩大到对整个外用减肥方式的质疑上,姗拉娜适时出击,邀请许多业内知名专家,阐述外用减肥的科学有效性,一方面给自己、给行业正名,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自己负责任的形象,从而最终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

4 结束语

柱钢筋移位的预防和处理 篇8

1 柱中纵筋移位的原因

(1) 柱中纵筋与箍筋绑扎不牢, 在浇注砼时使个别纵筋产生移位。

(2) 柱中纵筋与模板上口固定不牢。在浇注砼时使外伸纵筋产生整体移位。

(3)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子纵筋被挤压而造成柱中外伸钢筋移位。

(4) 振动棒接触钢筋, 钢筋被振动而移位。

(5) 施工中被碰撞或其它人为原因造成。

2 预防措施

(1) 对于柱子的延伸钢筋要绑扎一定数量的箍筋, 绑扎要牢靠或适当的点焊。

(2) 在模板上口上方安装支撑以保持纵筋位置正确;绑扎合适的垫块以防止钢筋骨架发生整体移位。

(3) 封模前和浇注砼前, 对柱中钢筋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正, 对移位的钢筋进行纠正。

(4) 砼浇筑时安排钢筋工跟班配台作业, 及时校正复位。

3 钢筋移位后的处理措施

当砼成型后发现钢筋移位,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部位分别加以处理, 一般砼柱中钢筋的移位≤40mm, 且不超过柱短边的10%者, 属于一般性移位, 否则, 应按严重移位对待。对移位租严重的钢筋的处理, 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措施。

3.1 一般性移位的处理措施

(1) 移位较小的柱筋采用较平缓的办法倾斜复位, 以使其处于正常承力传力的状态。

(2) 移位较大但仍属于一般性移位的柱筋, 尤其是柱中角部钢筋, 在楼面部位进行搭接, 可将上部搭接钢筋下端弯成直钩, 咀增加锚固长度, 而后进行焊接。直钩的长度一般取300mm~400mm, 直钩放置在箍筋范围内。

(3) 对于在楼面以上不进行搭接的直通钢筋, 一般性移位的处理办法是, 将移位的柱筋平缓地倾斜复位, 再在该筋原位增设一根同规格、下端带直钩的钢筋, 柱角上的钢筋处理的恰当与否很重要。

新增设钢筋的上端与平缓复位的原筋焊接.下端钢筋弯折处增设规格相同的横向短筋施焊, 若这种短筋位于柱角时, 宜弯成直角, 每边肢长为300mm~400mm。此种处理可使短筋与增设的纵筋焊牢以增强锚固作用, 并要求与其它有关纵筋焊牢, 使增设的钢筋有效地发挥作用, 同时增设的钢筋也弥补了空缺纵筋的位置有利于箍筋绑扎。

3.2 严重移位钢筋的处理

当钢筋移位过大时, 该部位柱的有效截面受到严重削弱, 影响了柱的承载能力, 可采用栽筋的方挂加以纠正, 即在纵筋的正确位置机械成孔, 插进新立钢筋, 灌凡环氧树脂、建筑胶或其它胶结材料胶结, 类似于加层钢筋生根的处理方法。当采用上述方法有困难时, 在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 可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进行补强, 从而解决移位钢筋的复位问题。

4 钢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

工程实践中, 现浇钢筋在竖向荷载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 取决于主粱、次粱与板的相对剐度, 板格所处位置, 恒荷载、括荷载的大小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形式。工程实践中被为常用的含2根次粱3×3跨多区格双重井字形楼板 (多跨单向或双向板也有相通之处) , 各块楼板按所处位置可分为中间格楼板、边格楼板、角格楼板。每块楼板以主粱、次梁为界又可划分为若干板格。虽然次梁作为植的支撑会对板形成局部加强, 但楼板的变形在主梁跨度范围内仍然保持一定的整体性, 即窄板格的变形并非因为次粱的存在相互独立, 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板格所处位置不同, 蛰形与受力特点不同。当次梁与主梁的相对线刚度之比越小时, 主梁支座处与次梁支座处的板面负弯之比越大。原因是次粱对板的约束已由剐性较铰立座转化为柔性更大的弹性铰支座, 板的次粱弹性钮支座的柔性卸去了次粱对板的部分板面负弯短, 轻加给了板的跨中和主粱支座处板面。同一格板各叶角以及不同位置格板各个角的顿面变形与受力。阳板格处位置不同而不同。在设计中依据抗弯承载王计算板的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面积后, 在构造上, 主梁的支座处板面的负弯矩, 按计算结果宜适当增加即支座的竖向刚性越大, 板的负弯矩钢筋增加相应越大。

如何看待和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篇9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下降了9 9%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 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成功、最经济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 所针对传染病下降了99%。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6种疾病发病人数3亿人次, 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

据梁晓峰介绍, 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 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白喉报告发病率由20世纪50~60年代的10/10万~20/10万, 下降到1990年的0.01/10万以下,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0~11例之间, 2007年以来白喉发病为零报告;百日咳年报告发病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100/10万~200/10万, 下降到2004年的0.37/10万,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3 0 0 0~6 0 0 0例之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于1/1000个活产儿的县, 由1995年的542个下降到2003年的115个, 近5年全国年报告病例数为2100~2600例之间。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两种

出席会议的临床儿科及免疫学专家指出, 疫苗对于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 虽然对绝大多数健康人群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但确实有极少数儿童因个体差异而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

据介绍, 一般反应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 主要有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 或发热、倦怠、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病情较轻, 恢复较快 (多在1~2天内) , 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异常反应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伤;对某些受种者而言, 在无疫苗质量问题和接种差错的情况下, 异常反应仍有可能发生, 但发生率极低, 病情相对较重, 多需要临床处置。不同疫苗的异常反应表现差异较大, 主要有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 、神经系统反应 (如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 、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骨髓炎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4/100万剂, 乙肝疫苗为1/100万剂~2/100万剂。

偶合症容易与不良反应相混淆

有资料显示, 除了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外, 预防接种可能出现的反应/事件还有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以及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李黎指出,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 偶合症很容易与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相混淆。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未发现的基础疾病, 接种疫苗后偶合发病, 或接种后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 进行了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名新生儿死亡, 即每天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免疫程序, 新生儿出生24小时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首针及时率为75%计算, 则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 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

专家们还提示, 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 心因性反应也需要予以警惕。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性反应。此类反应/事件好发于在一起生活或学习的群体, 由明显的精神诱发, 大多起病急骤, 无器质性基础。

此次会议透露, 为最大限度减少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 我国采取了严格管理对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李凤祥研究员说, 我国生物制品安全性管理较药品更为严格。自2006年1月1日开始, 国家不仅实行了向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制度, 而且对所有疫苗实行签发制度, 严格保证疫苗有效安全。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介绍, 我国上市疫苗是经过严格程序生产和检验的安全疫苗。为避免疫苗接种实施中的差错事故, 国家严格规定了预防接种的程序与方法, 严格规范接种行为, 其中特别强调接种前告知, 接种后留观。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 对于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 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强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的基础上, 近年来国家已在10个省份试点, 展开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主动监测。

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怎么处理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提示,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一旦怀疑发生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应咨询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 报告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临床诊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人员, 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 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 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 县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人员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在接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事件的报告时, 应按规定时限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省、市和县级疾控机构应当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 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 交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立即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有争议时, 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有关规定开展鉴定工作。

如何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中国C D C免疫规划中心专家指出, 由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疫苗本身、预防接种实施、受种者个体等多种因素有关, 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需从加强疫苗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等方面入手。

据介绍, 首先要加强疫苗管理。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时, 应当进行查验, 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 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购进进口疫苗的, 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以确保疫苗供应渠道正常和疫苗的质量。同时, 疫苗要在规定的冷链条件下储存和运输。第二, 要规范预防接种服务。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 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 确保接种疫苗、接种对象、接种部位、途径、剂量等完全正确;同时按照规定接种操作要求实施接种。接种完成后, 还要按要求进行留观, 一旦发现可疑反应及时处理, 怀疑异常反应时及时上报。

专家们还提醒家长, 应带儿童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 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 必要时就医, 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例如, 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 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 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 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 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 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 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 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接种前要仔细了解儿童身体情况

专家们特别提示, 在接种疫苗之前, 一定要注意观察、了解预防接种儿童有无如下情况:

急性疾病:对于正在发烧, 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 或同时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儿童, 应暂缓接种疫苗。儿童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 如果儿童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 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 待儿童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 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 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 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 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 出现相应症状, 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 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 儿童免疫功能不全, 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 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 (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 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 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谨慎接种疫苗。

维生素K缺乏:近年来发现新生儿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母乳喂养儿) 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时 (少数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时) , 发生偶合维生素K缺乏的现象, 导致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 注射部位和机体其他脏器出血, 如不及时抢救, 可能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和医生误以为是疫苗引起, 其实与疫苗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K储存量很少, 体内合成的维生素K不足, 如不及时补充, 出生3~5天后就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现象。新生儿1~2月龄左右时, 维生素K缺乏更为严重, 此时正为乙肝疫苗第二针接种时。新生儿维生素K主要通过奶制品摄取, 但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通常只有牛奶的1/4, 因此, 依靠母乳喂养的婴儿, 更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症状。在哺乳期母亲维生素K充足情况下, 新生儿一般不会发病, 但哺乳期母亲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K。因此, 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尽量配合接种医生询问儿童病史, 接种后也应严加注意儿童有无异常。

附:

处理和预防韧带损伤的有效措施 篇10

一、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的关节损伤。由于胫腓韧带联合坚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损伤;内侧副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比较细密和坚韧,因此,内侧副韧带损伤也较少见;但外侧副韧带为踝关节最容易受伤的韧带,如果处理不当,会延缓踝关节的恢复时间,并造成踝关节的不稳定,即在走路和上下楼梯很容易再次崴脚,特别是参加体育活动和加大下肢力量时会感到脚踝疼痛。

(一)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1.发生的原因

在跑、跳等外力作用下,如跳起时落地不稳或踩到其他人脚背等,使踝关节发生了超常范围的运动,关节内外韧带受到过度或猛烈的牵拉从而导致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2.症状

伤后外侧部疼痛,肿胀,轻重与伤势有密切的关系。踝外侧韧带损伤患足可以持重、跛行,关节肿胀,局部有明显压痛。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固定小腿,另一手握住足外缘将踝关节内翻)使疼痛加重,但踝关节稳定,无异常活动。若踝外侧韧带完全断裂,则患足不能持重,外踝疼痛剧烈,肿胀严重,皮下淤血;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时伤处剧痛,同时踝关节不稳和异常活动。

3.处理

韧带损伤后应当立即采用冷治疗,如用冷水浸泡(冬季要防冻伤),冰块按摩。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并休息,以减少淤血和肿胀。

对于轻度的外侧副韧带损伤,可用绷带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外翻背屈位,制动4~6天。24小时以后,可采取外敷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中药,当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要积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活动。一般4天之后可以保持原固定状态下地慢走,并配合局部按摩、揉和捏等方法。1~2周基本上可痊愈。

较重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如:韧带完全断裂或撕脱时,要用压迫包扎止血,并采用石膏固定,抬高患肢并积极休息,宜配合活血止痛中药内服治疗。3天之后,除掉加压包扎材料,继续石膏固定3周,并配合按摩、外敷与内服舒筋活络中药、针灸和理疗等方法。在解除固定以后,可继续治疗,但要在有绷带的保护下,适当地进行脚踝的恢复锻炼,如:慢走、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直到完全愈合为止,在去除绷带后要恢复正常的运动,要把握运动的量和强度,循序渐进参加锻炼。

(二)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由于某种原因使身体失去重心,足外翻即可造成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经医生确诊后,处理原则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基本相同,但固定的方向则相反。

(三)胫腓骨下端韧带损伤

由于突然的外力使足静止,但小腿向内旋转,从而造成胫腓骨下端的韧带损伤。如:在跳起旋转落地瞬间可能造成上述情况。其症状很像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当握住足跟向两侧摆动,如出现距骨异常的活动时,则多为胫腓骨下端韧带损伤,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送往医院诊断治疗。

二、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为人体最大的关节,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关节囊相对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来维持。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相对踝关节损伤来讲,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的应力要大些,所以发生频率较低。

(一)损伤的原因

内外侧副韧带多为内外翻应力造成,而十字韧带损伤的病因较多。如急停和快速改变方向;直膝落地,膝关节伸直落地时足撞击地面。

(二)症状

1.侧副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可分为不完全破裂和完全破裂。不完全破裂的症状:伤后膝内侧出现肿胀,膝关节屈曲,沿整个胫侧韧带有疼痛感,膝关节被动外展无异常,但可使伤处疼痛增加。完全破裂的症状:除了触疼外,关节被动外展运动出现异常状况。

2.侧副韧带损伤及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腓侧副韧带损伤较少见,伤后出现触疼,无关节症状,但检查时需要注意有无足下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也少见,大多合并其它损伤。做检查时,膝关节屈曲90°小腿垂下,检查者双手抓住胫骨上端后,做拉前和推后的动作,胫骨结节前移增加,表示前交叉韧带破裂;后移增加,表示后交叉韧带破裂。

(三)处理

1.侧副韧带的首次损伤

当出现部分断裂时,将长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后可带石膏下地行走,4~6周后去除固定,练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并配合止痛药物,针灸和理疗等。完全断裂者,应进行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术后用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并有十字韧带损伤,应先修复十字韧带,然后修复侧副韧带;如合并半月板损伤,应先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然后修复损伤的韧带。

2.侧副韧带的旧伤断裂

应加强股四头肌锻炼,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若膝关节很不稳定,可用邻近部位肌腱作韧带重建术。

3.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应争取手术缝合。后交叉韧带损伤应作早期的修复。

三、预防韧带损伤

(一)活动前热身

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之前,要全面活动身体各个关节,使肌肉群、肌腱适应剧烈的收缩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的练习,提高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活动尺度。

(二)采用正确的动作姿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时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如:从高处准备向下跳时,在着地前就应做好屈髋屈膝和足跖屈姿势,使身体撞击地面的力量减少,从而避免或减轻足踝或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活动时要选择平坦的活动场所和消除引起伤害发生的各种外在因素;活动时要不断改进动作技术的缺点,正确掌握跑、跳和投等技术要领;活动时要量力而行,避免超负荷运动,空闲时间还要加强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和提高安全意识。

(三)消除疲劳的产生

预防和处理 篇11

中学体育课是中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也是现在我省中考的一门考试学科,目的是通过中学阶段学校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活动的技能、技巧,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是需要在室外进行上课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还是非常喜欢上体育课的,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就是活泼好动,体育课正好成为了他们活动的舞台。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热情也是高涨的。但是,学生的体质毕竟在这一阶段还是较弱的,再加上自身思想意识中缺乏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观念,体育课上的学生身体伤害事件就时有发生了。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体育中因教学设备、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相互间或学生本人等原因所引发的致使学生受伤、致残乃至死亡或其精神上受到的损害。近几年来,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上不断看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的报道,给学校体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学校也会成为这一问题的焦点,可能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拷问,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进行。

因此,预防和处理体育伤害事故应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们应该及时从造成事故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全面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确对待安全事故,真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体育教学能够正常地进行和实施。

一、如何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体育教师时刻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认真学习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器材和场地标准》这三大法规文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定,用法规文件的精神和标准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预防和减少伤害的发生。

2.对学生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且要常抓不懈

每一个体育课堂上的伤害事件都往往呈现这样的状况:看似是学生自己不注意出现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却因为教师自身的疏忽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提醒和要求,导致了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常抓不懈。

教师要在每节课前,对于每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先提出安全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上课进行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随时对其安全方面的隐患予以指出。同时,最好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月来给学生进行体育安全发面的知识普及,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体育安全活动的常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事件的发生。

3.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体育课上的问题往往是发生在极个别的几个学生身上,而且是屡禁不止。这样的学生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组织观念差,很多时候没有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去做,最终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针对这样的现状,体育教师一方面脑子里要紧绷安全之弦;另一方面对这样的学生要加强监管,严格防范,不断地对其行为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提示。另外,要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活动规定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去做。

4.充分备课,精心组织教学

我们要想上好每一节体育课,那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也就是所说的要备好课。那么,我们体育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备课这一环节呢?

首先,我们需要备的就是学生,因为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体育课上更是这样,因为所有的体育活动几乎都需要学生亲自去参与,因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地位。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状况、班级学生的总体风气,特别是对于那些组织纪律性差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学生一定要关注到位,因为这样的学生有时出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忽略自己的身体,极易发生问题。

其次,要备器材。体育活动需要辅助器材,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亲自检查器材的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备内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是我们一定要了然于胸的,只有对教材内容做到充分熟悉,我们才能做到胸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二、如何处理体育伤害事件

如何处理体育伤害事件问题,重点在于应急处理,焦点在归责和赔偿。

1.应急处理

查看现场,任课教师应迅速赶到事发现场,简要询问学生伤情,察看受伤部位,迅速做出判断,就地简单处理,避免二次伤害,并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领导,通知有关救护部门。

2.紧急救护

如系轻微擦伤、扭伤、挫伤,且自己可以行动,由学生陪同到医务室处理后,回家或到教室休息。若伤情严重,如骨折、脱臼、内脏损伤等,应就地止血、冷敷、防范休克,禁止隨意搬动伤者,保持伤者受伤时原状,通知医疗部门接送急救,同时通知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处理伤害事故。

3.责任分担——归责原则

研究者提出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应该以过错责任原则还是以过错推定原则,是否需要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章为学校赔偿提供了依据。大多数伤害事故是由混合原因引起的,因此,相关责任的比例问题及相关责任人承担整个责任的百分比问题,成为责任划分的关键和难点。如果确系责任事故,那么相关责任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相关责任人应该承担补充责任。

4.经济赔偿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或活动主办方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样一旦伤害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可以在意外伤害保险赔偿份额外承担相应的责任。

5.补充责任

学校应该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健康负责的精神,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积极稳妥地处理伤害事件。

【责编 张景贤】

浅谈胆管损伤的处理和预防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 男1例, 女2例, 年龄32岁~66岁, 平均年龄53.6岁。开腹胆囊手术胆管变异左右肝管同时横断1例, 胆囊萎缩肝总管横断1例, 大部横断1例。分别在术中进行了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原位吻合, T管支撑。T管支撑者均6个月后拔管。所有患者经过12个月以上随访, 无黄疸, 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 疗效满意。

2 讨论

尽管现距1882年Langenbuch施行首例胆囊切除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胆囊切除术经几代人的努力, 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是老一辈肝胆外科专家仍然反复强调胆囊切除术是一个富于危险性的手术, 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 需要术者小心谨慎地施行[1]。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胆囊结石发病率的增加, 现胆囊切除术从乡镇卫生院到城市大中型医院都在普遍开展,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时有发生, 有些病例处理不当, 可造成灾难性后果。

根据大量的文献报道和我们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我们认为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常见有如下原因:术中肝胆三角急性炎症水肿或慢性炎症纤维化, 胆囊管、胆总管、胆囊动脉解剖不清;胆囊动脉或胆囊床出血时误钳、误缝胆总管或肝总管;胆囊管、肝总管解剖变异, 失去正常解剖;基层医院器械照明欠佳, 麻醉效果不满意, 勉强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野暴露欠佳。

胆管损伤在胆囊切除术中是一种严重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 可引发严重后果。多次手术会造成胆管狭窄, 胆管炎反复发作, 最终形成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预防胆管损伤非常重要, 我们体会到术前手术医师需带患者到B超室, 亲自观察超声影像, 了解胆囊壁有无增厚, 胆囊颈有无结石嵌顿。不管是开腹胆囊切除术还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医师对手术的难易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要有良好的照明和满意的麻醉, 足够大的手术切口, 以满足手术操作需要。进腹后先对肝胆三角和肝十二指肠原貌进行仔细观察。炎症轻微、肝胆三角解剖比较清楚的先分离胆囊管结扎悬吊, 切断结扎胆囊动脉。从胆囊底部剥离胆囊至颈部, 再次确认胆囊管后切除胆囊。

肝胆三角解剖非常困难者, 敞开胆囊取净结石, 胆囊颈残端石碳酸烧灼后缝合、温氏孔置腹腔引流管。胆管变异确认胆总管困难者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术中B超, 经胆囊管甚至肝总管、胆总管穿刺造影, 了解胆总管走向, 防止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先纱布填塞或手指压迫直视下缝扎或结扎止血。胆囊床出血先纱布压迫后电凝或缝扎止血。对于胆囊动脉回缩大出血不能直视出血点者, 胆囊坏疽、胆囊床大出血不能缝扎者可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 解剖肝固有动脉或右肝动脉予以结扎, 术中、术后高流量给氧。

对胆管损伤修复的时间, 周宁新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长期随诊的结果, Ⅰ期胆肠吻合术, 大多疗效差、并发症多、再次手术率高, 先行单纯近端胆管引流, 对以后Ⅱ期手术更有利[2]。因此, 过去多年来我们发生胆管损伤时先引流, 3个月后再做胆管修复或内引流。其结果一是延长了患者康复时间, 二是增加了医疗费用, 三是引起医疗纠纷, 增加了医患双方矛盾。近年来董家鸿通过临床及动物研究发现:胆管梗阻时间越长, 胆管壁和纤维组织增生越重, 梗阻性黄疸能刺激胆管壁的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肝脏损害程度与胆管梗阻的程度呈正相关。对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患者, 在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应早期行胆管修复重建术[3]。

本组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都进行了及时处理。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 左右肝管损伤者术中见胆囊萎缩肝胆三角致密粘连, 无法进行分离和解剖, 从胆囊底部开始剥离胆囊, 在剥离胆囊至壶腹部时, 见肝门有双孔漏出胆汁。经胆管探条探明左右肝管横断, 剖开胆囊取出结石后见左右肝管分别开口于胆囊壶腹部。鉴于术中情况做左右肝管原位吻合, 吻合口双“T”管支撑, 胆囊大部分切除整形结束手术。术后立即造影证实左右肝管分别开口于胆囊壶腹部, 胆总管下端通畅, 左右肝管支撑6个月后拔管。2例胆囊萎缩患者因肝胆三角致密粘连, 从胆囊底部开始剥离胆囊, 1例肝总管横断, 1例部分横断。仔细解剖切除胆囊后, 原位肝总管吻合T管支撑, 6个月后拔管。上述患者1年~5年随访无黄疸发生, 数次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 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胆管解剖变异较为复杂。席义方等在回顾757例胆管造影片中发现161例肝管汇合变异 (21%) [4], 临床也多次报道胆管变异这种因素造成的胆管损伤。本组病例中胆管变异者为左右肝管直接汇入胆囊。2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均遵循难做胆囊从底部开始剥离的原则进行手术, 仍然造成了胆管损伤。

通过分析上述病例我们体会到:胆管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恢复胆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黄晓强统计2 74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 显示术中立即修复的, 无论胆管修补、胆管断端吻合或者胆管空肠胃吻合全部都有不错的效果[5]。

通过上述3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及时处理, 我们体会到尽管胆管损伤年年讲, 但各种原因造成的胆管损伤却仍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行胆囊切除术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术中尽量避免胆管损伤。电视腹腔镜手术操作中发现肝胆三角解剖困难者及时中转开腹。胆管损伤发生时要沉着镇静, 根据术中实际情况选择原位吻合或者胆肠吻合。T管支撑或内支撑吻合6个月以上, 可避免胆管狭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术中及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0年以来所经历的3例胆管损伤的术中处理, 分析损伤的原因、部位、类型、术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例胆管损伤经术中及时处理、及时胆管吻合, 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时要沉着镇静, 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原位吻合或胆肠吻合, 恢复胆管的连续性。

关键词:胆囊切除,胆管损伤,预防,胆管吻合

参考文献

[1]黄晓强.医源性胆管损伤:老问题, 新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 (8) :451.

[2]周宁新.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时机[J].肝胆外科杂志, 2001, 9 (6) :407.

[3]董家鸿.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证据.中华医学会第十届胆道外科学术会议文集[M].重庆出版社.2002:70.

[4]席义方.肝胆汇合变异的X线类型及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6, 12 (11) :709.

上一篇:实时评价下一篇:活跃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