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猪肺疫的治疗体会

2024-07-12

急性猪肺疫的治疗体会(精选7篇)

急性猪肺疫的治疗体会 篇1

急性猪肺疫, 俗称“锁喉风”,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 呈现急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等病变。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 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又有上升的趋势。为增强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笔者将2012年4月某小型猪场发生急性猪肺疫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南山村某畜主存栏母猪23头、公猪1头、26头刚断乳仔猪、168头生长肥育猪。2012年4月12日, 畜主发现2头中猪突然死于栏中, 于是自行购买四环素对患猪进行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 遂前来求诊。发病后第2~5 d, 仍有猪只陆续发病、死亡, 全程共发病45头, 总发病率达20.6% (其中断乳仔猪8头、发病率30.7%;肥育猪37头, 发病率22%) ;死亡25头, 总病死率55.5% (断乳仔猪5头、病死率62.5%;肥育猪20头, 病死率54%) 。据畜主叙述, 这些猪都按常规免疫注射了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疫苗, 没有注射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细菌性疾病疫苗。

2 临床表现

对所有不食的患猪肛门测温, 测得体温41~42℃, 多数患猪咳嗽, 食欲下降明显或废绝, 可视黏膜发绀, 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点或红斑, 呼吸困难, 严重者咽喉部发热水肿, 呈犬坐姿势, 伸颈呼吸, 有时发出喘鸣声, 口鼻流出泡沫。急性死亡猪只可见皮肤发绀, 鼻流带血泡沫。病死猪多躺卧在饮水器边的潮湿处。

3 病理变化

剖检3头病死猪, 可见猪全身皮下浆膜有弥漫性出血;淋巴结肿大、切面水肿多汁出血;肺出血、水肿、气肿, 呈红色和灰黄肝变, 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有的与肺脏轻微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支气管、气管内含多量泡沫黏液;心内或血管内血液暗红;心内、外膜均有出血点;肝脏略肿, 表面有小出血点;脾脏肿大、色暗、柔软;肾、膀胱未见明显病变。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脾、胸腔积液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1) 将病料涂片, 瑞氏染色, 1 000倍油镜镜检, 可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形杆菌;革兰氏染色可见呈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大小约 (0.2~0.3) μm× (0.8~1.5) μm。

2) 将病料无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上, 置37℃培养24 h。在普通琼脂培养皿上生长贫瘠, 只见少量露珠样小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皿上可见多量圆形、微凸、露珠样小菌落, 不溶血。

3) 用鲜血培养基涂抹接种胸腔积液后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发现培养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对强力霉素、壮观霉素中敏;对林可霉素、四环素低敏。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急性猪肺疫。

6 预防和治疗

1) 用配制成0.3%的过氧乙酸对猪舍四周和猪体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每天1次, 连续7 d。

2) 用青霉素钾于患猪前腔静脉缓慢推注3万u/kg体重, 3次/d, 连用3 d。而后青霉素钾3万u/kg体重和硫酸链霉素13 mg/kg体重混合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3 d。体温升高明显者肌注安乃近0.2 mL/kg体重。

3) 全场猪饲料中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原粉100 g, 拌匀, 连用10 d。

4) 在饮水中加入拜固舒 (主要成分为电解多维) , 以增强猪群抵抗力, 减少死亡, 恢复健康。

对该场已发病的20头猪进行治疗, 除病情严重者于第2 d死亡2头、第3 d死亡1头外, 全部治愈, 总治愈率达85%, 确诊以后陆续发病的12头猪也全部治愈。

7 讨论与体会

1) 猪肺疫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且发病急。该病的发生与环境等强烈应激有关, 如仔猪断乳、换料、转群、季节气候变化等。因此, 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减少应激, 可综合预防该病。此外, 定期做好猪肺疫疫苗接种工作可有效预防猪肺疫发生。

2) 很多猪场畜主由于贪图方便而购买全价配合饲料饲喂, 误认为饲料厂已在料中添加一定的抗菌药物, 故而忽视对条件性细菌性疾病的正常免疫工作, 这可能是造成近年来急性猪肺疫发生增多的主要原因。建议猪场应加强对猪肺疫活疫苗的使用, 在使用前后1周内停止添加任何抗菌类药物, 以免疫苗免疫失败。

3) 由于该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及时确诊, 用准用足抗生素, 对提高治疗效果很关键。

4) 畜主用四环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 原因可能是病菌对四环素有一定抗药性。同时, 剂量不足、疗程不合理、没有持续维持足够的药物浓度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5) 该病的临床诊断还应注意与猪流感、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弓形虫病、急性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相区别, 有条件者一定要进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

亚急性型猪肺疫的临床诊治 篇2

1 发病及流行特点

(1) 该病多发生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的季节交替时期, 而且常在天气忽冷忽热或连阴雨天过后容易发生。 (2) 体重30kg以上的架子猪和50kg体重以上的育肥猪发生较多, 孕猪也有发生, 但断奶前仔猪发生较少。 (3) 发病猪常表现为突然减食或食欲废绝, 体温多在40.5~41.5℃之间。病初病猪出现气喘和间歇性咳嗽, 有的以腹式呼吸为主。尿量少呈淡黄色, 排稀糊状粪便。病程稍长者出现便秘或先便秘后稀便。可视黏膜潮红, 鼻镜干燥。病程在4~5d以上者在少毛区皮肤可见发红或大片红斑, 耳边发绀。 (4) 给病猪注射退热针后, 开始吃食或食量增多, 但次日又不吃食。一般经4~5d后猪群开始陆续出现死亡, 此时发病猪数常占猪群半数以上。

2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肺部、气管和喉头。肺出现气肿和水肿, 有大叶性肺炎变化, 常见道暗红色的肝变区。喉头及气管、支气管有炎性充血、水肿变化, 喉头肿胀, 伴有出血点。肺门淋巴结肿胀、出血, 有的可见胸膜上有纤维素渗出, 病程长的病例可在心外膜及冠状脂肪处见到出血点。

3 防治措施

(1) 对发病猪群和受威胁猪群用猪肺疫单苗做紧急预防接种, 用量为50kg体重以下猪1头份, 50kg体重以上猪2头份。 (2) 对发病猪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链霉素、林肯霉素等) 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配合应用退热药物, 连用2~3d。 (3) 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 拌料给予各种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4 讨论与小结

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 篇3

1 病原

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菌, 本菌抵抗力不强, 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在阳光中暴晒10 min, 或56℃加热15 min, 或60℃加热10 min可被杀死, 在干燥空气中2~3 d死亡。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及一些新的抗生素敏感。

2 流行病学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 猪是其中一种,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 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 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 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 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 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 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 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 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黏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 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 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常无明显症状, 突然发病, 迅速死亡。体温升高到41~42℃,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心跳急速,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高度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 伸长头颈, 有时可发出喘鸣声, 口鼻流出白色泡沫, 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 自然康复者少见。

3.2 急性型

本型较为常见, 体温升高至40~41℃。咳嗽, 初期为痉挛性干咳, 呼吸困难, 口鼻流出白沫, 有时混有血液, 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 呼吸更加困难, 常作犬坐姿势, 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或废绝, 皮肤出现红斑, 后期衰弱无力, 卧地不起, 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 d。

3.3 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有少许脓性鼻液。关节肿胀, 常有腹泻, 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 有痂样湿疹, 发育停止, 极度消瘦, 病程约2周以上, 多数发生死亡。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病理剖检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大量出血点, 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红色, 肺急性水肿, 胸、腹腔和心包腔内液体增多。

4.2 急性型

病理剖检变化除全身浆膜、黏膜、实质器官、淋巴结出血性病变外, 其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 即肺有出血、水肿、气肿、红色和灰黄肝变, 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严重时胸膜与肺脏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黏液。

4.3 慢性型

病理剖检变化为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有多处坏死灶, 内含干酪样物质;胸膜及心包有纤维素性絮状附着, 肋膜变厚, 常与病肺粘连;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方法, 检查出多杀性巴氏杆菌。

6 预防措施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合理配合饲料, 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通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提倡早期断奶。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证明无病时方可混养。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饲养, 病死猪及排泄物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全场健康猪紧急接种猪肺疫疫苗, 定期进行药物消毒。定期接种猪肺疫菌苗, 应用弱毒苗时, 被接种的动物在接种前后至少1周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7 治疗措施

7.1 青霉素8 000~10 000 IU/kg, 链霉素0.5~2 g (按体重) 静注, 连用5 d。

7.2 20%磺胺噻唑钠, 肌注5~20 mL, 2次/d, 连用5 d。

8 体会

浅谈猪肺疫的预防和治疗 篇4

关键词:猪肺疫,预防,流行,治疗

根据石鼓镇的特点,当前调整产业改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石鼓镇十几年以来因大力发展烤烟产业而忽视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导致畜牧产业发展停滞,牲畜存栏锐减。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畜牧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按照标准化养殖产业稳步发展。至去年年底生猪存栏数达到了22890头。猪肺疫又称锁喉风,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最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者表现为胸肺渗出性炎症。猪肺疫是生猪养殖产业的一大杀手,给养殖业带来很大威胁,引发猪肺疫的病源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后2~3d死亡,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在血液和粪便中能生存10d,在腐败的尸体中能生存1~3个月,用1%片碱和5%苯扎溴铵等能迅速将其杀死。

1 流行特点

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小猪中猪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来源。带菌猪通过分泌物和排除的粪便经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其他的猪。本病分布很广,发病率不高,常继发于其他疾病,一般是散发,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有时会呈地方性流行。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突然死亡,来不及救治。2012年10月份,有一农户来请出诊,说是圈里1头75千克左右的猪发出尖叫,然后倒在地上抽搐,笔者发觉该猪病情确实严重,立即背上药箱赶去他家,到他家病猪已经死亡,从农户来请出诊到农户家只是40min,病猪死亡间隔时间短,查看病猪发现腹部鼓胀,耳根、颈部、下腹部处皮肤蓝紫色,并伴有出血斑点,咽喉部肿胀,口鼻有泡沫,看来是因窒息死亡。结合猪肺疫的特点及农户说的病情诊断出是最急性型猪肺疫。

2.2 急性型

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病程4~8d。2002年8月份,笔者去仁和四组出诊回来,看见一人来单位找药正巧遇到笔者,拿着一盒安乃近,笔者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有3头90千克左右的病猪打了5d针不见好转,已经死亡一头。今天又来找药,问笔者能不能帮助去看看,于是笔者立即去他家,发现病猪身体发冷,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皮肤有紫斑,并伴有出血点指压褪色,不时干咳,脓性结膜炎,鼻流粘稠液,并混有血丝,呼吸困难,触诊胸部,有剧烈疼痛,手触诊颈部也有剧烈疼痛反应。询问了农户这几天的用药和结合猪肺疫的发病特点后诊断是急性猪肺疫。立即又拿来10%葡萄糖2瓶,磺胺嘧啶钠(SD) 2盒,每瓶葡萄糖兑1盒磺胺嘧啶钠(SD)静脉注射,另再肌注清热解毒的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20ml,连续3d后病猪痊愈。

2.3 慢性型

一般见于后期,两周以上多因衰竭死亡,死亡率60~70%。2014年11月份,望城坡有一个农户来找药,说有1头65千克猪病了10d一直不好,请笔者去帮助看看,到他家后,发现猪拉有黑色稀便并恶臭,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精神不振,消瘦,爱喝冷水,体温偏低,皮肤有湿疹,手捏颈部有疼痛感,并发现关节肿胀,不愿站立。诊断是慢性猪肺疫。立即对病猪进行治疗,用菌毒肌腺肽20ml (6g)肌注于一旁,再用重症(磺胺间甲氧嘧啶)20ml肌注于另一旁,并教农户在水里放50g干扰素或黄芪多糖粉在水里让猪自由饮用,提高病猪免疫力,连续4d病猪痊愈。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猪后发现主要病变在肺部。

(1)呈最急性型死亡的猪在各浆膜、粘膜处有出血点,肺充血,水肿,可见红色肝变区,咽喉部及周围软组织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可见皮下有淡黄色胶冻性的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呈红色。

(2)急性型病猪胸腔有浑浊液体,病程较长的胸膜发生粘连,肺小叶间充满胶淡黄色冻样液体,肺各部有大小不一的肝变区,切开呈暗红色,也有呈灰红色的。

(3)慢性型病猪连续性咳嗽,肺组织大多发生肝变,胸膜粘连,病程长,机体消瘦,后期伴有腹泻。

4 防治措施

4.1治疗

发现猪发生猪肺疫后应立即隔离,首先对圈舍用5%苯扎溴铵或2%来苏儿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抗生素对病猪进行治疗,最急性型的发病猪一般来不及救治。急性型的病猪应立即用磺胺嘧啶钠(SD)按每千克0.05~0.1ml肌注于一旁,再用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每千克2~5ml肌注于另一旁,连用3d,对于病程稍长严重的病猪,用10%葡萄糖配合相对计量的磺胺嘧啶钠(SD)静脉注射,另再肌注每千克2~5ml富达A (板蓝根复方胆汁制剂),连用3d,效果显著。慢性型的发病猪因病程长,又因关节肿胀导致关节炎,较难治愈,可用菌毒肌腺肽每千克0.01~0.03g肌注于一旁,再用重症(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千克0.2~0.3ml肌注于另一旁,并教农户在水里放50g扰素或黄芪多糖粉让猪自由饮用,提高病猪免疫力,再补给补充体力的流质食物,连续3~5d,效果明显。

4.2 预防

猪肺疫的防控措施 篇5

一、发病原因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内脏、病灶及上呼吸道与消化道中,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该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环境卫生条件差、阴冷潮湿、天气骤变、通风不良、闷热拥挤、营养缺乏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均可诱诱发发该该病病。。病病猪猪由由咳咳嗽嗽、、打打喷喷嚏嚏排排出出的的病病原能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健康猪;吸血昆虫的叮咬和病原与皮肤、黏膜伤口的接触也可发生该病。大、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为多见;多发生于其他传染病之后的继发感染,也可呈地方流行性发生。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潜伏期为1~5天,一般依病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前两种类型多表现为败血症及胸膜肺炎,慢性型的病变主要集中于呼吸道,呈慢性肺炎。

1.最急性型。这种类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猪经常晚间吃料正常,次日清晨突然死亡,观察不到临床症状。病程稍长的患猪有高热(41~42℃)、全身衰弱、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烦躁不安、咽部发热红肿等症状,重者局部肿胀可延及耳根、颈部。病猪呼吸极度困难时,常呈犬坐式伸颈呼吸,口鼻流出血样泡沫,可视黏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这种类型病程为1~2天,出现呼吸症状后病情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剖检病猪可见:全身黏膜、浆膜及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颈部皮下可见大量淡黄色胶冻样水肿液,水肿可蔓延至前肢;肺急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脾出血,但脾不肿大;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2.急性型。急性型是猪肺疫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除表现败血症外,还有急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40~41℃),初期发生痉挛性干咳,鼻流黏液,呼吸困难,而后变为湿咳;触诊其胸部有痛感,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随着病情发展,呼吸更困难,张口伸舌,呈犬坐式,可视黏膜发绀,有脓性结膜炎;病程末期心脏衰弱,心跳加快,皮肤淤血或有小出血点,病猪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这种类型病程5~8天,耐过的病猪转为慢性型。

急性病例全身黏膜、浆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出血,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与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炎并伴有泡沫状黏液。

3.慢性型。这种病例表现出慢性肺炎和胃肠炎症状,常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鼻流黏液性分泌物,有时出现痂样湿疹、关节肿胀、食欲不振,常有腹泻。病猪为表现进行性营养不良、消瘦无力,治疗不及时者,多经2周以上衰竭而死。慢性型猪肺疫病死猪极度消瘦、贫血;肺肝变区扩大,坏死灶外有结缔组织包裹,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物质沉着,常与肺脏粘连。

三、预防措施

1.消除不利因素。消除所有能降低猪抵抗力的外界因素。天气突变或寒流侵袭时,应保持猪舍温度适宜,防止猪感冒。

2.合理配合饲料。注意全价饲料和青饲料的充足供应,注意圈舍卫生,加强运动。

3.加强检疫。引进外地猪时,应注意检疫,防止引进带菌猪,以防造成后患。

4.合理的养殖方式。尽量减少混群和分群,减小猪群密度;注意全进全出,对病猪进行隔离,深埋病死猪。

5.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7天禁用抗菌药物。

四、防治方法

1.预防。发生该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格消毒。同栏的猪,用高免血清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并对猪舍进行了消毒。对新购入猪,应隔离观察1个月确定无异常变化后再进行合群饲养。

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篇6

1 临病症状

患病猪精神萎靡, 体温升高到41~42℃, 食欲下降或废绝, 呼吸困难, 寒颤、伏卧, 有的呈犬坐姿势, 有的口吐白沫, 张口腹式呼吸, 可视黏膜发绀, 下痢, 全身皮肤青紫, 后期四肢抽动, 倒地死亡, 病程1~3天。

2 剖检情况

对死亡猪进行剖检, 全身皮肤发紫, 颈下、咽喉部可见大量浅黄色胶样渗出物, 喉头的气管内充满白色黏液, 肺脏充血水肿, 气管黏膜上有出血斑点, 淋巴结水肿出血, 胸腔及心包有黄红色积液, 胃肠臌气, 肠黏膜呈现出血性炎症。

3 诊断

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肺疫。

4 防治

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消毒, 每天2次肌肉注射青链霉素, 20%磺胺嘧啶钠20~40毫升, 连用3天, 对同群猪进行抗菌素注射, 药物预防,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对其他健康猪立即注射三联菌, 对病死猪进行了深埋, 烧毁污染的垫草。污染的猪舍、用具用2%的来苏儿进行消毒。由于及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很快控制了病情, 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预防本病要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自体感染, 每年春秋两季用三联苗进行预防注射。

南813000) (013)

春秋飘忽不定的气温, 给细菌、病毒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加之此时畜禽往往体质瘦弱, 抗病力下降, 生猪极易发生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子猪大肠杆菌

寒甲醛苗首免, 间隔5~8天再免疫一次。

猪肺疫的诊断及其防治 篇7

1 病原

本病病原是猪多杀性巴氏杆菌, 属巴氏杆菌属, 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大小为0.5~1μm。病料组织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氏法镜检, 菌体多呈现卵圆形, 明显两极浓染, 不运动, 美蓝染色有荚膜, 不产芽孢。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在高营养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不溶血, 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按菌株间抗原成分差异, 可分为若干血清型, 猪以5:A和6:B为主。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低, 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有良好的消毒力。也发现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在逐渐增强。

2 流行特点

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均易感染本病, 猪也是其中一种, 各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发病。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 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和外界环境, 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传染给健康猪, 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气候冷热交替、潮湿、多雨、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发生。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5d,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常看不到表现症状, 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2℃,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全身衰弱, 心跳急速, 常呈犬坐姿势, 伸长头颈, 可视黏膜发绀, 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程1~2d, 死亡率100%, 自然康复者少

3.2 急性型

本型最为常见, 多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至40~41℃, 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或废绝, 皮肤出现红斑, 可视黏膜发绀, 有黏脓性结膜炎。病程初期表现为痉挛性干咳, 呼吸困难, 口鼻流黏液, 有时混有血液, 后变为湿咳。随病程的发展, 呼吸更加困难, 常呈犬坐姿势, 胸部触碰有压痛感。后期衰弱无力, 卧地不起, 腹泻, 多因窒息死亡, 少数不死者转为慢性。

3.3 慢性型

体温正常或稍高, 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鼻流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关节肿胀, 常有腹泻, 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 日渐消瘦, 有痂样湿疹, 多数病程2周以上死亡, 病死率可达60%~70%。

4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和急性型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均有大量出血点, 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切面肿大, 皮肤有出血斑, 肺出血、水肿, 脾出血, 胃肠黏膜出血性炎症, 胸腔积液, 心包膜有出血点。最急性型以喉部及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病变特征, 切开颈部皮肤, 有大量胶胨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浆液。急性型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性病变, 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 胸膜与肺粘连, 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黏液。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症状, 尸体高度消瘦、贫血, 肺肝变区扩大, 有灰黄色或灰色坏死灶, 内有干酪样物质, 有的形成空洞。

5 诊断

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在临床检查应注意与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等病进行鉴别诊断。确诊需经实验室细菌学检查。

最急性和急性型病例可取肝、脾、肺、胸腔液等病料制成涂片, 用瑞氏、姬姆萨氏或美蓝染色后镜检。慢性型可从病变部位、脓汁、渗出物或呼吸道分泌物取病料制成涂片。经镜检可见有两端着色较深、中央着色较浅的球杆菌, 用印度墨汁染色, 可见到清晰的荚膜, 即可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6 防治

(1) 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圈舍应保持采光良好, 经常通风, 避免过于潮湿, 并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2)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坚持自繁自养, 提倡早期断奶, 减少猪群饲养密度, 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 提高猪体抗病能力。

(3)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2次猪肺疫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d内, 禁用抗菌药物。

(4)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饲养, 可用抗生素和高免血清联合治疗。

上一篇:发展模式下一篇:满足需要与激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