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2024-06-30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共8篇)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丰富脱臼骨折临床经验。方法:随机抽选利用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病人31例。将31例骨折病人按le-toure-judet分类, 根据骨折特点及病人自身条件分别采用前后联合入路16例, Kocher-Langenback入路7例, 髂腹股沟入路8例。手术后复位时利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5.7个月, 根据改进的Merled’Aubigne和Poste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其中, 优:17例, 良:10例, 可:1例, 差:3例, 优良率达87.1%。手术后住院观察期间, 出现重要血管损伤1例, 周围神经损伤2例, 无死亡、休克等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 选择及时恰当的手术入路, 术后, 每日合理安排饮食, 定时定量进行功能训练, 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固定,原则

髋臼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随着行走机械的快速发展, 该病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髋臼骨折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 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随即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当髋屈膝时沿股骨纵轴的暴力亦可造成髋臼的后缘骨折。如果下肢处于内收位时则除了导致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后脱位, 而当下肢外展时则可造成髋臼顶部的粉碎骨折。另外, 交通肇事、严重挤压等情形亦可造成髋臼骨折。髋臼骨折后结构极不规则, 骨折部位周围分布着较多重要的毛细血管及神经纤维, 在手术过程中想达到不损伤周边血管神经的目标难度非常大, 另外临床中常见该类病例时常伴随其它部位的严重创伤, 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多的困难。在实践中, 笔者看到, 髋臼骨折仍然保持着较高致残率, 暂时还没有完美的治疗方法。目前, 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根据骨折类型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入路, 仔细观察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复位及固定, 每天按时进行定量的功能锻炼。笔者于2001年7月—2008年11月期间先后在三家县级医院对31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并进行定期随访, 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现在就髋臼骨折的具体手术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进行如下探讨和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情况

共有髋臼骨折病人31例,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16例, 年龄15~71岁, 平均32岁。其中:车祸8例, 高空坠落7例, 挤压7例, 机械绞扎9例。并发症状:腔后动脉损伤9例, 脊柱颈段损伤4例, 直肠和尿道损伤10例, 排骨颈骨折损伤7例。手术日期的选定:根据病人自身情况, 有25例在病情稳定后的6~12天内进行, 情况较特殊的6例在创伤后的3~4天内进行。31例髋臼骨折患者有如下手术指征:①臼顶区冠状面骨折和后外侧缘骨折, 在口中部层面町见臼后缘和方形区骨折, 在坐骨结节层面可见坐骨结节骨折, 移位大于2mm者;②矢状骨折是由于远、近骨折段发生前后移位超过1mm者;③臼顶层面显示骨折线呈冠状方向者;④髂前上棘、方形区和耻骨支骨折者。

1.2 手术方法

31例髋臼骨折手术中选择前后联合入路16例, 髂腹股沟入路8例, Kocher-Langenback入路7例。三种入路方法中, Kocher-Langenback入路主要适用于后柱后壁骨折移位以及在后柱区域的T型和横行骨折。在Kocher-Langenback入路中, 助手必须始终保持患者的屈膝伸髋位, 从而来降低坐骨神经的张力, 于此同时也应注意从坐骨大切迹穿出走行于髂骨外侧面的臀上动静脉及臀上神经, 以此来避免损伤后引起人体髋外展肌群麻痹, 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效果;而髂腹股沟入路主要适用于前壁前柱的骨折及前后联合入路的一部分。在髂腹股沟入路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加强对血管神经的保护, 同时也必须注意在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或外动脉之间存在的异常动脉交通支即冠状动脉的存在, 决不能撕裂此动脉, 以免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过程中, 如无特殊情况出现, 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程序步骤, 具体操作时必须沉稳、准确、及时, 防止器械滑脱引起意外损伤。手术过程中, 必须灵活运用骨折专用复位器械, 重点放在髋臼负重顶软骨面的整复, 复位前要清理关节内碎骨块。对于合并髋臼后缘的压缩性骨折, 要尽量恢复关节软骨面解剖连续性, 缺损的骨质植骨填塞。针对各骨折块必须极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 明确熟悉各骨折块之间的关系, 将容易复位的骨折块率先与未损伤的主体骨块复位固定, 再将其余骨块与其对合。待复位完成后, 采用髋臼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 巧妙运用钢板进行良好的塑形, 以适应髋臼不规则的外形, 所有的钻孔必须与关节面成一定角度, 避免将螺钉进入关节, 影响手术效果。

2 结果

对31例病人全部进行随访, 随访期2~27个月, 人均15.7个月。手术3天后随即进行judet位X片和CT检查, 按照Matta标准, 其中解剖复位 (移位小于4mm) 15例, 复位效果较好 (骨折移位1~3mm) 28例, 复位效果较差 (骨折大于3mm) 3例。根据法定评分标准, 优:17例, 良:10例, 可:1例, 差:3例, 优良率达87.1%。手术后住院观察期间, 出现重要血管损伤1例, 周围神经损伤2例, 无死亡、休克等不良反应病例。经过近6个月的有效锻炼, 加上合理的膳食配置, 27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3 讨论

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 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因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的多样化和功能的重要性, 一直是医学界临床研究的重点。怎样提高手术解剖复位率, 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临床治愈率, 是我们骨科医生毕生的努力方向。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正确的功能练习, 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目前, 国内外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臼顶负重区的复位, 该区域的复位程度与术后愈合密切相关。若负重顶区受累且复位不良, 髋关节会因为负重面积减小而发生应力集中, 关节软骨变性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怎样判断髋臼负重顶受累范围, 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对此,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Finkeaberg等动物模型研究证实, 髋臼负重区骨折纵向移位大于1mm, 水平移位大于3mm, 则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就显著增高。一些专家对髋臼负重顶的分布作定量研究, 认为髋关节的稳定性与骨折线位置及加载大小均有关。因而, 髋臼骨折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解剖复位。合格标准的骨折复位必须严格遵循如下原则:

(1) 手术前一天必须准备好髋臼骨折复位专用器械。

(2) 手术过程中使用影像增强器, 了解复位情况和螺钉位置。

(3) 手术主任医师必须熟悉各种手术入路的解剖。

(4) 髋臼骨折复位固定程序, 应首先复位关节脱位、再复位柱型骨折、最后复位壁型骨折, 先前柱次后柱的顺序, 或首先复位移位明显的骨折, 如双柱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 应首先复位股骨头脱位, 再依次复位固定前柱和后柱, 对后柱合并后壁骨折者, 应先复位固定后柱, 再复位固定后壁。当一侧 (前方或后方) 骨折粉碎严重时, 必须首先从无粉碎或粉碎程度较轻的一侧进行, 效果满意后再复位固定另一侧。关于内固定方式, 国内外专家根据髋臼横断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作了细致研究后指出:双柱同时内固定要比单柱内固定坚强, 但为了减少创伤, 前柱利用螺丝钉, 后柱利用钢板固定是比较适宜的。

复杂髋臼骨折重建钢板治疗可抵抗剪力, 稳定性高, 重建钢板可塑性强, 可充分通过预弯来适应髋臼部位的特殊形态, 术后钢板松动、断裂发生率将极大程度降低。手术医师手术前若能正确理解骨折移位的创伤力学概念, 再根据相反暴力方向使之复位, 成功率会较大程度提高。为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前应进行详细的病情分析和周密的手术计划, 明确该髋臼骨折属于letournel-judet 分类的哪种类型及骨折主要移位方向;决定采取哪种手术入路进行骨折整复固定和术中注意事项;应用何种内固定方法和相关的补充固定技术;手术组必须有一名有相关经验的医师带领;术中配合影像学检查, 确保螺钉未进入关节;缝合前要认真冲洗切口, 彻底清除细小的骨碎块及软骨碎屑, 尤其是要彻底清除关节内骨碎块, 缝合各层软组织要细致, 确保重建各种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 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早期正确的功能练习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对于绝大多数移位的髋臼骨折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中, 复位应采用特质的复位钳, 争取解剖复位, 内固定应采用户型重建钢板, 并采用微创技术避免广泛骨膜剖离, 保护坐骨神经, 减少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坏死、坐骨神经损伤、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卡纳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毛昭宪.骨科生物力学暨力学生物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陈世益, 王予彬, 李国平.实用骨科运动医学——高级理论与关节镜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篇2

[关键词] 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髋臼双柱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167-02

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等事故的频发,髋臼双柱骨折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其已成为临床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髋臼双柱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是指同时发生在髋臼前柱和后柱的骨折,属于髋臼骨折中最为复杂的骨折类型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未有十分成熟的手术方式,因而,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已成为骨科医生的当务之急[1]。因此,为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本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1年11月确诊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82例(均经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等联合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符合Judet-Letournel髋臼分型。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高处坠落伤24例,重物砸伤15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22例合并四肢或脊柱骨折、3例合并脑外伤、4例合并休克、4例合并内脏损伤。起病至就诊时间2~28 d,平均时间(17.0±3.0)d,平均手术时间(8.0±1.6)h。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17~81岁,平均(47.2±15.8)岁。所有患者均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2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对照组40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伤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人院后均先行X线、CT检查,明确骨折分型,客观评估损伤程度。所有患者术前均先灌肠清洁,并行常规导尿,给予抗生素于术前30 min静点预防感染。其中实验组行前后联合入路,对照组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全部患者均经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并经术中拍片及C形臂透视判断骨折固定及复位情况。

1.3 评价标准

随访所有患者2~3个月,共随访82例,随访成功率为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疗效判断结合医院自制的标准[2]。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2个月后X线透视骨折复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2个月后X线透视骨折处愈合较好,关节活动受限,有轻微后遺症;无效:患者治疗后上述表现未改变。无效的患者则送往上级医院处理,均获得较好的纠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髋臼双柱骨折即指同时发生在髋臼前后柱的骨折,其几乎对所有的髋臼关节面均有涉及,且主骨不与任何髋臼项相连,因而又称作“飘浮髋”。陈鹏等[3]研究认为,由于髋臼双柱骨折解剖特点复杂,因而临床手术治疗不易,导致致残率居高不下。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建髋关节稳定性,将可能导致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髋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而以往的手术方式主要为单一入路进行复位固定,但由于其手术方式单一,危险性高,有效性地,常难以使患者达到满意的复位,因此已逐渐被淘汰出髋臼双柱骨折的治疗[6]。本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方面说明单一常规入路亦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与单一入路相比,前后联合入路可明显降低异位骨化,可有效改进双柱骨折时包含的后壁骨折,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运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炳芳.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髋臼骨折[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2(2):1-2.

[2] 周观明,刘少华,陈希聪,等.单-K-L切口配合前柱钛板螺钉复位技术治疗严重髋臼双柱骨折[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51-53.

[3] 陈鹏,王洪林,索生云.围手术期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117-118.

[4] 李品坤,颜福金,李承东,等.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0,7(7):6-7.

[5] 焦健.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2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8(35):141-142.

[6] 王承菊,赵桂法,孙海霞.高龄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76,80.

(收稿日期:2012-03-07)

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 例, 其中男17 例, 女7 例;年龄18~59 岁, 平均38.5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 例, 高处坠落伤8 例, 重物砸伤1 例, 挤压伤1 例。合并休克6 例, 合并膀胱损伤2 例、尿道损伤1 例, 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3 例, 股骨颈骨折2 例, 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 例, 桡骨头骨折1 例。骨折类型按照Letournel-Judet分类法, 后柱骨折2 例, 后柱伴后壁骨折2 例, 横形骨折3 例, “T”形骨折3 例, 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2 例, 双柱骨折12 例。所有患者均行骨盆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拍片。全部病例均行CT三维重建检查, 明确髋臼骨折的类型、部位、头臼嵌入碎骨片等情况[1]。从不同的方位了解骨折的部位及移位情况, 帮助术前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

1.2 手术方法

以髋臼双柱骨折为例, 取患侧在上的“漂浮”体位。采用前后联合入路, 即前侧的髂腹股沟入路加后侧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切口自髂嵴中后1/3至耻骨联合上2 cm处, 逐层切开, 分窗暴露。外侧窗口显露髂骨内侧面、骶髂关节前方及部分骨盆界线, 中间窗口显露髋臼前壁及四边体, 内侧窗口显露耻骨上支、闭孔及耻骨联合。在手术显露过程中注意仔细分离髂外血管与闭孔血管之间的“死亡冠”, 避免损伤, 防止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口自髂后上棘外下方, 经过股骨大粗隆向下达股骨近端。通过此切口显露坐骨大切迹至坐骨结节整个后柱及后壁。骨折端充分显露后利用骨盆复位器械结合旋转、提拉、钳夹、顶压及双螺钉技术等各种复位技术复位骨折端。采用髂耻柱“L”形骨盆重建钢板, 利用其弯曲部分阻挡四边体骨折移位, 并结合拉力螺钉 (螺钉尖朝向坐骨棘方向、平行于四边体固定向内上移位的后柱四边体骨折) 。后入路者沿坐骨大切迹放置髂坐柱骨盆后柱或后壁重建钢板固定后柱, 使髋臼四边体骨折得到钢板及螺钉的双重固定, 从而维持骨折解剖复位, 做到坚强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1.3 术后处理

术后切口负压引流24~48 h, 3~4 d后可练习坐位及被动活动关节, 也可用CPM练习患肢肌肉等长收缩活动, 对于臼底粉碎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者维持牵引制动3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周后可起床, 扶双拐下地, 3个月骨折愈合后逐步负重行走。

2 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 复位质量参照Matta复位标准[2], 解剖复位 (移位小于1 mm) 13 例, 良好 (移位1~3 mm) 8 例, 差 (移位大于3 mm) 3 例, 复位优良率87.5%。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时间6~36个月, 平均21个月。临床疗效按照改良后的Modified d′Aubigne and 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3], 优13 例, 良6 例, 可3 例, 差2 例, 优良率79.16%。前路手术淋巴漏合并深部感染1 例, 经清创灌洗引流延期闭合伤口愈合。后期出现骨关节炎2 例, 股骨头缺血坏死2 例, 患者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延迟复位被认为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4], 后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3 例。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5。

3 讨论

3.1 深刻认识髋臼四边体

根据Judet-Letournet提出的二柱概念[5], 将髋臼临近结构划分为前柱、后柱。前柱 (即髂耻柱) 由髂嵴前上方斜向前内下方, 经耻骨支止于耻骨联合, 分髂骨部、髂臼部、耻骨部三段。后柱 (即髂坐柱) 由坐骨大切迹经髋臼中心至坐骨结节, 包括坐骨的垂直部分及坐骨上方的髂骨。后柱内侧面由坐骨体内侧的四边形区域构成, 称四边体。髋臼前后两柱呈60°相交, 形成一拱形结构, 由髂骨下部构成, 横跨于前后两柱之间, 是髋臼主要负重区, 称臼顶又称负重顶。Judet-Letournel分类中, 除单纯前壁骨折或后壁骨折外, 其他类型骨折均可涉及髋臼四边体。四边体骨折块多向内上旋转移位, 股骨头呈中心性脱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目的在于解剖修复髋臼顶及其下方的股骨头同心圆复位, 复位的质量决定着手术治疗的效果。

3.2 手术入路的选择

涉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的复位效果首先取决于显露是否充分。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可以显露处理几乎所有的髋臼骨折及股骨头中心脱位, 包括前柱及前壁、前柱加后半横 (但主要用于前柱与前壁) “T”形与横形骨折, 可显露髋臼内侧面的四边体、骶髂关节与耻骨联合, 但是后柱及后壁显露不好。Kocher-langenbeck入路主要用于后柱与后壁骨折、横形骨折加后壁以及某些“T”形骨折, 可以良好的显露后柱及后壁, 沿坐骨大切迹可以有限显露四边体, 但对前柱及前壁显露欠佳。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显露髋臼的各个区域, 从不同的角度显露四边体, 有利于四边体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减少对骨膜的剥离及髋臼周围肌肉的损伤, 术中出血量少, 减少了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

3.3 术中复位技术

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是关节内骨折, 因此治疗的关键是良好地复位。应当遵守Letournel三原则:a) 熟知髋臼各部的解剖。b) 了解并能区分Letournel关于髋臼骨折的分型和骨折移位特点。c) 能做到对骨折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复位固定的程序是先前柱后后柱, 后柱加后壁者先后柱后后壁, 粉碎与不粉碎者先固定不粉碎骨折。涉及髋臼四边体的骨折由于其位置较深、周围结构复杂, 术中清楚显露直视四边体骨折较困难, 加上局部骨质结构菲薄, 导致四边体骨折复位及有效固定更加困难。固定材料通常选用重建钢板加螺钉[6]。

3.3.1 前路手术

通常前壁及前柱骨折的典型表现如下:始于髂前下棘到髂耻隆起的前壁骨折块多向内侧旋转移位, 导致前柱缩短和外旋移位。四边体骨折块多向内上旋转移位, 股骨头呈中心性脱位。复位时需要纵向强力牵引, 首先将移位的髂骨翼骨折复位, 骨盆重建钢板固定, 然后将前壁骨折块与前柱骨折复位, 将髂耻柱“L”形骨盆重建钢板预弯, 一端固定在耻骨支的后内侧, 越过髋臼前壁内缘, 近端达到骶髂关节的髂骨内缘。髂窝中央区域 (髂耻隆起的前缘到髂前下棘的前缘) 避免螺钉固定。最后复位向内侧旋转移位的四边体骨折块, 复位钳的一齿置于髂前下棘的后外侧髂骨外侧面, 另一齿置于四边形板, 通过钳夹、旋转等复位技术, 使后柱 (四边体骨折块) 靠向前柱与前壁骨折块复位, 用手触摸四边体表面平整情况来判断骨折是否复位。拧紧髂耻柱钢板螺钉后会对其产生钳夹效应, 利用钢板阻挡骨折块移位。从前壁的外表面或钢板螺钉孔钻孔, 指向坐骨棘, 钻孔后证实钉道四周均为骨质并拧入适宜长度的拉力螺钉。注意避免螺钉进入关节内, 螺钉平行于四边形板可以防止穿透关节。如果四边体是一个游离的粉碎骨片或是粉碎性的, 有时螺钉会靠近关节窝。陆爱清等[7]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证实, 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

3.3.2 后路手术

清楚显露坐骨大切迹, 将1枚Schanz螺钉拧入坐骨结节, 利用手柄纠正向内旋转的后柱骨块, 由于骨折线经过四边体, 通过坐骨大切迹用手指触摸骨折线, 检查是否复位 (从后方进路成功的固定该类型骨折, 取决于医生是否能够经坐骨大切迹触摸到前柱和垂直的骨折线) 。采用“双钉”复位技术, 结合摇摆扭转复位钳使其获得最终的满意复位。骨折复位后将骨盆后柱重建钢板按表面形态预弯, 沿坐骨大切迹放置, 螺钉固定。

3.4 笔者的几点体会

a) 后路手术操作时屈膝、伸髋, 以放松坐骨神经牵拉, 注意保护坐骨大切迹处的臀上动脉, 损伤后断端回缩到盆腔, 形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同时注意不要切断股方肌, 不要损伤旋股内侧动脉的升支, 以免造成股骨头血供障碍。b) 前路手术屈髋、屈膝, 以放松股神经、股血管的牵拉。游离股血管时, 尽量保持血管鞘完整, 避免损伤淋巴组织, 防止出现淋巴漏。由内向外逆行打开骨盆内侧三个窗口, 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c) 熟练掌握骨折分型及移位特点, 重视关节外骨折的满意复位, 重视纠正骨折的旋转移位, 对前柱或后柱的旋转移位必须加以纠正, 否则髋臼关节面难以解剖复位。手术中灵活应用各种复位器械, 采用旋转、提拉、钳夹、顶压及双螺钉等各种复位技术, 按照骨折复位顺序进行复位,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d) 关闭切口前用手指沿四边体表面, 或者经坐骨大切迹触摸前后柱, 确保满意复位, 将手指置于四边体表面, 活动髋关节, 探明有无捻挫感。如果有说明关节内有残留骨片或内固定物, 应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徐世红, 陈振强, 孙占胜, 等.手术治疗严重复杂髋臼骨折78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12) :965.

[2]Matta JM, Merritt PO.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J].Clin Orthop, 1988 (230) :83-97.

[3]Merle d′Aubigne R, Postel M.Functional results of hip arthroplasty with acrylic prosthesis[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54, 36 (3) :451-475.

[4]孙俊英, 洪天禄, 唐天驷, 等.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质量的若干因素[J].中华创伤杂志, 2002, 18 (2) :77-79.

[5]邱贵兴, 戴戎.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68.

[6]罗文正, 唐新文, 吕华, 等.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与内固定方法的选择[J].临床骨科杂志, 2005, 8 (6) :530-532.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 年7 月~2014 年1 月我科应用ATMES治疗CAF的患者, 共21 例, 其中男17 例, 女4 例, 年龄22~58 岁, 平均年龄38.5 岁;其中车祸伤15 例, 坠落伤3 例, 压砸伤3 例;除3 例单纯髋臼骨折或合并脱位外, 其余18 例均合并其他损伤;根据X线和三维CT, 按Letournel及Judel分类[2], 双柱骨折10 例, T型骨折6 例, 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 例, 后柱合并后壁骨折1 例, 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1 例, 其中合并股骨头脱位2 例, 中心性脱位1 例。

1.2 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 即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 牵引重量大于常规骨牵重量, 时间3~5 天, 使股骨头中心脱位在术前尽可能复位;合并腹腔内脏损伤的先处理腹部损伤。手术距损伤时间最短5 天, 最长21 天。

1.3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 其中前壁和以前壁骨折为主者采用前方髂腹股沟入路;后壁和后柱骨折为主者采用髋臼后侧 (Kocher-lagen-beck) 入路, 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无法完成手术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使用C臂机透视检查复位情况, 复位满意, 关节面平整程度满意, 关节活动无异常者, 用等渗冲洗液将关节腔冲洗干净, 切口内置引流管引流。术后第二天改负压球引流, 术后2~3 天拔除引流管, 采用“丁”字鞋限制髋部活动4~6 周, 根据X片复查愈合情况由扶拐不负重行走逐渐过渡至负重行走。

1.4 复位标准按Matta等[3]复位标准:移位不超过1 mm为解剖复位, 2~3 mm之间为满意复位, 超过3 mm为不满意。

1.5 功能评价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4], (1) 优:无痛, 步态正常, 关节活动范围至少为正常活动范围的75%, X线片无明显或有轻度的关节间隙狭窄或硬化。 (2) 良:轻微疼痛, 步态正常, 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50%, X片示关节面硬化, 间隙狭窄, 有骨赘形成。 (3) 可:中度疼痛, 或轻微跛行, 关节活动范围少于正常的50%, X片可见明显的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面硬化或骨赘形成。 (4) 差:显著疼痛, 明显跛行, 关节僵硬并伴有明显畸形, X线片所见明显骨关节炎改变, 股骨头向髋臼方向移位。

1.6 结果21 例患者随访12~24 个月, 平均18 个月。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进行功能评价, 优10 例, 良9 例, 可2 例, 优良率为90.48%。无1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复杂性髋臼骨折, 致伤暴力较大, 容易损伤邻近内脏器官。因此, 当患者入院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每1h测量体温 (T) 、脉搏 (P) 、呼吸 (R) 、血压 (BP) 、血氧饱和度 (Sp O2) , 并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和血尿;对于已给予抗休克治疗, BP、P、SPO2仍不见好转者, 应警惕出现内脏器官出血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1.2 骨牵引术前保持正确有效牵引, 定时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在预定位置, 足跟部垫软毛巾, 以防影响血运。

2.1.3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多为意外伤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 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介绍患者结识同类手术康复者, 通过其他患者的现身说法, 减轻患者焦虑,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预期目标,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尽可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用和蔼的态度和娴熟的技术来获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1.4 预防感染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每天至少饮2500 ml开水, 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

2.1.5 术前准备术前3 d即开始每天对术野皮肤用碱性皂液清洗两次, 术前1 d备血, 做好抗菌药物过敏试验, 术前12 h禁食、禁饮, 术前1 h静脉滴注抗生素, 术前30 min根据患者情况修剪体毛。

2.2 术后护理

2.2.1 观察生命体征由于大多数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多, 因此,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尤为重要。多采用床边心电监测, 观察T、P、R、BP、Sp O2。

2.2.2 疼痛护理术后常规给予病人自控镇痛泵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止痛, 达到一种持续自控的镇痛效果。如经济条件不许可, 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50mg纳肛, 能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

2.2.3 引流管护理伤口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球, 保持创面持续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如引流量突然增多, 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并报告医生。术后2~3 天拔除引流管, 拔管后引流口做常规换药处理。

2.2.4 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 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增加机体抵抗力,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少, 为防止便秘, 饮食中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2.2.5 功能锻炼 (1) 术后8 h开始行小腿和踝关节活动、脚趾屈伸运动, 每天2 组, 每组5~10 min; (2) 2~3 d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 每天四组, 每组10 min; (3) 3 d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抬臀锻炼, 每个动作保持10 s, 每日数次; (4) 直腿抬高运动 (主动为主, 被动为辅) , 抬高角度<30℃, 保持时间由3 s开始, 逐渐增加, 以不疲劳为度; (5) 术后3 d可在医生指导下坐起, 进行屈髋练习, 时间<10 min; (6) 5~7 d加用下肢关节活动器治疗; (7) 6~8 周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决定是否扶拐下地行走。

2.2.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预防压疮:由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 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 易发生压疮。间歇解除局部皮肤受压是预防压疮最有效的法, 另外保持床单元平整、舒适, 经常用温水擦身, 保持皮肤清洁,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等措施可预防压疮的发生。 (2)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导尿管者, 每4~6h放尿一次, 以锻炼膀胱肌肉的舒缩功能;每日用稀碘伏擦洗尿道口2 次, 每周更换集尿袋2 次;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至少2500 ml,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必要时, 每周进行一次中段尿培养。 (3) 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 定时拍背咳痰,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开窗通风2 次/ 日, 30 min/ 次。 (4)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前术后行双下肢静脉采超、D- 二聚体检查, 排除深静脉血栓, 术后即行抗压力泵物理治疗, 持续使用48 h, 之后1 次/ 日, 2h/ 次。遵医嘱给予利伐沙班10mg.po.Qd预防性治疗。本组21 例患者, 无一例发生上述并发症。

2.2.7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 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2、3、6 月来院复查, 经X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 才能开始逐步行走;指导患者多吃新鲜牛奶、鸡蛋、豆类等含钙高的食品, 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告知患者吸烟和饮酒, 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帮助患者主动戒烟酒。

3 小结

复杂性髋臼骨折治疗复位难度大, 若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会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 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通过术前加强病情观察、骨牵引护理及心理护理, 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早期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等措施能很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摘要:总结21例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主要措施包括, 术前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 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讲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认为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能很好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复杂性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张春才, 许硕贵, 王家林, 等.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709-713.

[2]Moed BR, Willson Cart SE, Gruson KI, 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assessment of fractures of posterilr wall of the acetabulum after operativetreatment[J].Bone Joint Surg (Am) , 2003;85:512-522.

[3]荣国威, 翟桂华, 刘忻, 等.骨科内固定[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49-351.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它伤2例。合并伤:坐骨神经损伤6例,骨盆损伤16例,脊柱及四肢伤19例。颅脑损伤4例。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5例,横行骨折5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T型骨折7例,双柱骨折5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应用重建钢板固定27例,单纯拉力螺钉固定6例,两者结合固定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h~24d,平均7d。

1.2 围手术期及手术治疗

术前常规行X线患髋前后位、闭孔斜位及髂骨斜位片,骨盆CT及三维重建。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8例,髂腹股沟入路10例,两者联合入路8例。对股骨头脱位、坐骨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术中一并进行复位、探查、修复、松解。术后伤口引流,患肢牵引,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功能锻炼,6个月去拐。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5个月~72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达到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6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ubingnePostel髋关节平分标准:优26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7%。6例坐骨神经损伤根据MCRR评分标准:优4例,良1例,差1例。4例后期出现股骨头坏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例髂外动脉损伤者给与同期血管修复成功。

3 讨论

3.1 髋臼的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

股骨头强力作用在髋臼上可造成髋臼骨折,大部分力作用在足、膝和粗隆上,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画一条直线而到达股骨头的中心,这个方向上可判断骨折的位置。例如,汽车挡板型损伤,膝、髋均屈90°,如患者在受伤时髋处于中立位或外展位,暴力的方向将向内侧造成后柱骨折。此外,损伤还决定于力的特殊性与病人骨的质量。因此,知道受力的方向可大致判断骨折类型[1]。本组中车祸伤具多数(36例),涉及后柱、后壁骨折或两者合并骨折也约占78%。进一步印证生物力学与受伤部位的关系。

3.2 手术时机的把握

髋臼骨折很少急诊手术,除外合并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和血管损伤,但延期手术不应》3W.限期手术的时机一般控制在3~7d,这样既能避开患者创伤应急反应期,充分调整身体状况,减少术中出血,又能不影响骨折复位。本组中有两例行急诊手术,一例为髂外动脉损伤,一例为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术前应积极准备器械,备足血,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

3.3 注意事项

3.3.1 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的选择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手术入路可以达到所有骨折类型的有效复位,所以,术前的分析非常重要,我们的体会是根据患者的受伤机制,仔细研究X线片和CT及三维重建片,来决定手术入路。髋臼的后壁、后柱骨折及后柱加后壁骨折,横行骨折,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本组28例;其前柱、前壁骨折及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本组10例;双柱骨折,T型骨折,一般选用扩展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本组有8例。对骨折显露,复位均满意。

3.3.2 复位与固定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髋臼骨折的类型不同,要求复位的操作技术也不同,应具备的条件是熟悉手术入路解剖,具有必要的复位器械,C臂机的术中使用非常重要,可及时了解螺钉位置和骨折复位情况。应用双螺钉复位技术可使骨折复位省时,省力,利于解剖复位。对复杂的T型、双柱骨折我们的经验是先固定前柱,然后复位固定后柱;骨柱合并骨壁(如后柱合并后壁骨折)我们一般先复位固定骨柱,再复位固定骨壁;对固定髋臼内压缩性骨折,应用骨刀先使关节面复位,在关节软骨面下松质骨缺失部分,取自体骨或人工骨充填。本组有6例行植骨,术后随访1-2年,无感染和骨丢失。内固定器械本组选择3·5MM重建钢板系列,根据不同的部位进行塑形,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骨折形态,螺钉要有充分长度,最长可达12CM,固定前柱的钢板可置于髂骨内板到耻骨联合,也可置于后柱及髋臼的上方平面;固定后柱时远端螺钉应争取打入坐骨结节内。注意螺钉决不能穿透髋臼的软骨面。在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双柱、横行、T型骨折时,螺钉要平行于耻骨棘,以免进入关节。

3.4 并发症的治疗

髋臼骨折的主要并发症有坐骨神经、血管损伤;感染;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及异位骨化等。对前两者因骨折引起的神经,血管功能进行性加重着,应急诊手术治疗,本组中有3例进行了急诊手术,一例术中见坐骨神经被骨块卡压,关节脱位使之牵张力增大,术中及时给与关节复位,神经松解,局部滴洒地塞米松,术后恢复良好;两例髂外动脉损伤,给与及时修复。本组中因严格无菌操作,术前一次,术后3-5天应用抗生素,故无感染病例。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约3-4%,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分析原因主要是高能量损伤,股骨头缺血坏死,也与骨折创伤程度及复位质量有关 (2) 。早期仍以牵引,患肢不复重功能锻炼,辅以扩血管药物、高压氧治疗,晚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本组有4例行此手术,临床效果良好。而对创伤性关节炎和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术中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减少剥离范围,轻柔操作,配合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完全可以减少其发生率的。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将2000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6例髋臼骨折患者按Letournel-Judet分型,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行髋臼的复位与固定, 同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通过5个月~72个月, 平均11.5个月的随访, 按Matta标准, 达到解剖复位28例, 满意复位12例, 不满意复位6例, 依据改良Aubigne-Postel临床评估系统:优26例, 良14例, 可3例, 差3例。优良率87%。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髋臼,骨折

参考文献

[1]邱贵兴, 荣国威, 主编.骨科学[M]。第1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5:106-107.

复杂髋臼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15例, 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 (37.2±8.3) 岁。受伤原因:交通伤39例, 高空坠落伤11例, 重物砸伤1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和CT扫描诊断, 参照Judet和Letournel 髋臼骨折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前壁骨折7髋, 前柱骨折8髋, 后壁骨折5髋, 横形骨折6款, 后柱骨折7髋, 后柱+后壁骨折6髋, 横形+后壁骨折9髋, “T”形骨折16髋, 前柱+横形骨折5髋。合并伤:胸外伤14例, 脊柱、四肢损伤10例, 腹腔内脏器损伤6例, 坐骨神经损伤8例, 股骨头脱位6例。病程1~11 d, 平均病程 (4.5±2.8) d。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备皮消毒, 留置导尿, 术前24 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有疼痛较重的患者给予口服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类药。伤后4~8 d内手术。依据不同骨折类型, 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①Kacher-Langenbeck入路:T型骨折、横形+后壁骨折、后柱+后壁骨折、前柱+横形骨折采取此种入路方式, 入路尽量少剥离肌肉、关节囊, 避免坐骨神经和臀上神经血管的损伤;②髂腹股沟入路 双柱+后壁骨折、横形+后壁采用此种入路, 对四边体表面和耻骨上支进行剥离, 暴露3个窗口, 充分暴露前柱骨折部分, 同时可以触摸后柱骨折的移位处;③前后联合入路 横形+后壁骨折、后柱+后壁骨折, 一般情况下为先暴露骨折移位较大和粉碎较严重的骨折, 选取前上髂腹股沟入路和K-L联合入路。通过选择合适的入路, 显露骨折部位, 使用髋臼复位钳或顶棒, 将骨折解剖复位, 尤其是负重区的关节面, 予重建钢板螺钉固定, 如骨盆环损伤移位, 首先重建骨盆环, 钢板尽量跨越骶髂关节。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指导复位固定。对于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骨质缺损者, 应先翘起关节面的压缩骨折, 再在其下方进行植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Mattes的疗效标准, 该标准分为临床标准和X线标准。临床标准:以髋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行走情况为评分依据, 每项最好6分, 最差为1分; 3项相加优为18分, 良15~17分, 可12~14分, 差少于12分。

2结果

所有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 随访率100%, 优38例 (63%) 、良20例 (33%) 、可2例 (4%) , 优良率96%, 无感染发生, 但有6例并发症发生, 其中3例为股骨头坏死, 3例为异位骨化。

3讨论

髋臼骨折往往为高能量损伤所致, 其骨折原因复杂多样, 合并伤多, 治疗较为棘手。对于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 骨折移位更加明显, 其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2]。有研究表明[3], 移位明显的骨折通过牵引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 提示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有明显的疗效。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明确诊断, 采取合理的入路方式。目前常用的髋臼骨折分型是Letournel-Judet分型, 其几乎包括了所有类型的髋臼骨折, 对评估髋臼的损伤程度, 髋关节功能及预后评价和比较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都有重要临床价值, 为临床手术选择合理的入路和手术方式, 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型, 分别采取Ka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三种方式进行入路。术后按Mattes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所有6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 随访率100%, 优38例 (63%) 、良20例 (33%) 、可2例 (4%) , 优良率96%, 无感染发生。但有6例并发症发生, 其中3例为股骨头坏死, 3例为异位骨化。提示复杂髋臼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股骨头的破坏情况;②臼顶与股骨头匹配情况;③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本组患者有3例因髋关节的软骨面凹凸不齐, 进而出现异位骨化。另外精确解剖复位对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几率, 增强的内固定, 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 对复杂髋臼骨折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将移位的骨折块准确的解剖复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和训, 黄相杰, 刘德忠, 等.复杂髋臼骨折早期结构重建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伤, 2009, 22 (2) :86-89.

[2]郑竑, 叶君健, 朱维钦, 等.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 8, 42 (5) :464-465.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探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髋臼骨折患者,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3~61岁。调查其损伤原因,51例车祸损伤,19例坠落损伤,6例摔伤,4例重物砸伤。按照Letournel进行骨折分型,11例髋臼后壁单纯骨折,20例后柱骨折,21例横型伴后壁骨折,10例后柱伴后壁骨折,5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6例前壁骨折,4例前壁加前柱骨折;其中26例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17例后脱位,39例患者关节内存在游离碎骨块,18例患者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于伤后4~13d进行,采用X线照射、三维CT扫描等辅助检查,以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2]。

1.2 方法

治疗方法:首先进行骨牵引与皮牵引,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患者予以麻醉复位后再行牵引;其次进行内固定,根据患者骨折程度采取相应方法,其中以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患者8例,以螺钉固定患者6例,其余66例患者均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最后根据移位情况确定手术入路,其中46例患者采K-L入路,22例患者采髂腹股沟入路,12例患者采前后联合入路。术后保证皮牵引维持3周以上,并予以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住院期间进行髋关节的床上锻炼,增强髋臼模造,并做好临床护理工作[3],防止再次损伤及并发症的出现。3个月后根据X线照射的检测情况,逐渐进行负重。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术后均为一期愈合,无切口及深部感染,亦无骨折处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其中,9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5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6例患者异位骨化,3例深静脉血栓。后进行髋臼骨折临床治疗评分,39例患者为优(48.75%),23例患者为良(28.75%),13例患者为可(16.25%),5例患者为差(6.25%),优良率达77.5%。术后进行1~3年的随访调查,其中63例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恢复正常,13例患者部分恢复,4例患者需他人辅助生活。见表1。

3 讨论

髋臼骨折患者因其创伤大出血多等因素,带给临床治疗很多难题,而目前来看,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而影响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就是手术入路的选择[4]。通过分析本组治疗资料,其中46例患者采取K-L入路,其中多为后壁、后柱、T形及横型骨折患者,分析K-L手术入路,其具有解剖简单、充分显露患处的优点,实际施用时只要做好坐骨神经的保护工作即可。比如后柱、后壁骨折患者,一般不进行关节裹的切开手术,髋臼即可显露出来,便于对坐骨神经进行探查,以及安置内固定物。再比如T形、横型骨折患者,需要将坐骨结节上部与大切迹显露出来,以K-L入路,可以将坐骨棘和坐骨结节之间的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切断,即可实现充分显露。而对于双柱骨折,有时亦可采用K-L入路,通过坐骨大切迹将前柱显露出来,虽具有一定片面性,不利于直视操作而影响复位效率,但前柱会随着后柱的复位而复位,避免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危险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入路[4]。另外本组有22例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主要为前壁、前柱骨折,以及以前柱移位为主的T形、横型骨折。该入路可以充分显露髂骨以及骨盆内侧面,包括近端的骶髂关节与远端的方形区,同时出现的异位骨化较少,不过施用时要防止髂外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吻合支的异变,减少术中危险因素。还有就是前后联合入路,本组有12例患者施用,主要作用于严重的双柱骨折患者,联合K-L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不过该入路方法创伤性大,并且延长手术时间,使得患者出血量与感染机会增加。在手术之前,要结合三维CT扫描对髋臼骨折的具体情况做好判断,来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同时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就是复位与固定,首先需要注意复位固定的顺序,先处理单一骨折块,再进行彼此间的联接。双柱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患者,复位顺序以股骨头脱位、前柱、前壁、后柱和后壁,而且要保证钢板长度以及准确塑形。安置螺钉时,避开髋臼部位,如果手术治疗需要,要避免进入髋关节内,同时防止螺钉对脏器及血管神经等产生损伤。T形与横型骨折患者,可以采用双钢板平行或交叉固定[5]。通过复位固定,以钢板硬塑性来实现患处的塑形,并便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本组80例患者术后均无骨折移位,且同步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而对于髋臼骨折并发症,早期多以感染与坐骨神经损伤为主,但本组患者无感染发生,并可以通过进行牵拉神经的张力预防坐骨神经损伤,出现后加强功能锻炼,亦可消除病症。而晚期多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多因髋臼移位和关节软骨损伤所致。另外,本组有9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研究发现是关节周围供血组织受到骨折破坏所致,后重建血液循环,患者病症减退;3例患者因骨折产生深静脉血栓,采取溶栓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栓塞消失,建议在术前予以小剂量的抗凝剂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并进行合理的复位固定,同时根据不用患者的身体特质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左春光, 姚福东, 王建顺, 等.手术治疗髋臼骨折47例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1) :81-82.

[2]秦四清, 李毅, 姚建峰, 等.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2例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 (2) :134-135.

[3]张培旭, 刘月君, 陈静.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1例报告[J].山东医药, 2008, 48 (12) :24.

[4]魏丹, 王跃, 袁加斌, 等.复合髋臼骨折手术中后方入路的特点和选择[J].创伤外科杂志, 2010, 12 (5) :392-394.

髋臼骨折诊治体会 篇8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20~62岁,平均32岁;骨折部位:右侧13例,左侧9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1例;合并多处骨折4例,脾破裂1例,坐骨神经伤1例,脑外伤1例,创伤性休克3例。骨折的分类:常规包括摄骨盆前后位、患髋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X线片和双髋关节CT检查,按照Letoum eat及Judet分类法进行分类。其中前壁骨折6例,加前柱骨折5例,后壁骨折4例,加后柱骨折5例,粉碎骨折2例;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2例,合并股骨头脱位2例。

1.2 治疗方法

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必股骨髁上骨牵引为主,患肢外展30°,牵引质量5~12kg,必要时行侧方牵引。如有股骨头脱位,先行闭合复位,然后再行骨牵引术。另12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用皮牵引2~3周,24h拔除引流后,活动肌肉关节,结合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以加强关节的模造,待X线拍片示骨折临床愈合开始下地行走,如合并股头脱位,6个月左右负重行走,以免引起股骨头坏死。

2 结果

本组22例均获随访1~3年。根据患者的感觉、关节功能及X线表现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0例采用骨牵引治疗者未发生关节周围骨化,关节功能优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12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1例发生骨关节周围骨化,未影响关节功能;1例坐骨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未发生股骨头坏死;优7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0%。

3 讨论

髋臼骨折大多是高能量外伤导致的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妥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将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髋臼骨折的治疗有骨牵引和手术治疗2种方法,究竟采用那种治疗方法,应根据髋臼骨折的类型、骨折的移位程度、骨折块大小及骨折是否累及负重区而定。一般认为,对头臼外形正常,未累及负重的顶部骨折、小块后壁骨折(面积小于整个后壁30%~40%)、低位的前柱骨折可保守治疗,骨牵引6~8周,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功能锻炼,如合并股骨头脱位者负重适当推迟。然面对髋臼骨折的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和支持早期手术治疗。因为手术能使骨折块准确地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恢复髋臼变形的关节面,早期进行关节活动模造,实现骨性愈合,保存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对以下类型的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骨折移位>3mm,合并股骨头骨折,关节内有游离骨折块,后壁骨折块>40%以上者,后柱骨折导致关节不稳者,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者。

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常常合并严重的复合伤,甚至危及生命。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首先要处理好合并伤,纠正休克;常规拍骨盆前后位、患髋髂骨的斜位及闭孔斜位X线和双髋关节CT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骨折的部位、骨折块的大小及移位方向,以便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合适的内固定器材。一般情况下,对髋臼前壁骨折、前柱骨折采用腹股沟入路,对后柱后壁的骨折采用KL手术入路,对前后柱骨折、髋臼穹隆分裂成数片骨折采用延长的经股骨入路,均达到暴露满意的效果。如后柱显露困难,可再加KL入路。手术时要仔细操作,注意副损伤;内固定时,应注意活动关节是否有磨擦感,必要时拍片复查,防止内固定打入关节腔,手术时间一般待病情稳定后1周内最好,提倡早期手术,最多不超过半个月。新鲜骨折复位较易,陈旧骨折因时间过长,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骨痂形成,复位手术达到解剖相当困难,势必给术后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与骨折的类型、手术中复位的情况、维持复位状态、内固定是否牢固、手术是否感染以及康复治疗、功能锻炼有关,因此术后1周应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还能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消除肿胀,还能促进髋臼关节面得到早期模造,促进软骨面的形成,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总之,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首先明确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以便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掌握手术指征,早期手术,选择好切实可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案,这些都是保证关节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措施。

摘要:近年来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学者提出了早期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现将本院采用骨牵引治疗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2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上一篇:有效银行监管重要下一篇:斯芬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