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态分析

2024-10-13

学术生态分析(精选3篇)

学术生态分析 篇1

学术生态是当前教育生态学, 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热门词汇。虽谈论者甚多, 但目前国内对于“学术生态”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 还没有人对此概念作专门评述。我发现不同学科对于“学术生态”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主要表现在涉及学术生态研究时对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我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其一, “学术生态”概念的上位概念———“学术”概念存在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其二, 各专业或学科的研究视角存在极大差异。基于上述原因, “学术生态”概念出现了潜在的认同困难。本文试图把“学术生态”纳入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 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特有的概念, 对“学术生态”概念作一下简单的梳理。我用“学术”和“生态”概念对“学术生态”进行解构, 然后从整体上勾勒其内涵。

一、何谓“学术”

“学术”一词, 由“学”、“术”二字构成。考察此二字初义, 对于理解“学术”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朱维铮先生曾对“学”、“术”作过如下考释:“‘学之为言觉也, 觉悟所未知也’, 写入东汉章帝亲任主编的经学辞典《白虎通义》的这一定义, 表明‘学’的古老涵义是教育学的, 指的是教师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白虎通义》没有诠释‘术’字, 但它的整理者班固首创‘不学无术’这一著名术语, 说明他认定学与术并不等价, 因而稍后成书的《说文》诠释‘术’为‘邑中道’, 即今所谓‘国道’, 意为实践可以遵循的法则、技能与方法, 就在实际上指出了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学贵探索, 术重实用。” (1) 梁启超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恰是承历史之前, 启世人之后。梁先生认为:“学也者, 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 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者也。” (2) 但梁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还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的“学术”概念可以分离, “学”即有学问之意, 可作一个名词, “术”的“致诸用”的内涵也明显不同于古之“术”。这是典型的由于知识分化扩大了“学术”概念的内涵的例子。

通过对“学”与“术”简单的历史考察, 我们发现学术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那么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概念是否完备呢?我认为梁先生的概念界定固然给我们留下比较清晰的轮廓, 但学与术的分离难免陷入二元论的视野, 从而窄化“学术”概念的内涵。在当代语境中“学术”是一个混沌的概念, 没有独立的“学”, 也没有独立的“术”, “学”与“术”是不可分离的。“术”可以是一种方法, 也可以是一种方法的学问。同理, “学”也可以是某种方法的学问, 某种认知的方法。本文之所以引证“学”与“术”的历史词源考察, 主要是作为一种参照, 作为一种以此为基的探讨。我认为“学术”的内涵始终是流变的与历史的。

综上所述, 我们基本可以概括一般的对于“学术”概念的认识。

首先, 认为学术是专门的系统学问, 不同于粗浅的一般知识, 很显然是从学术固有属性角度出发的, 是通过对具体学术对象 (如具体的学术论文特性) 抽象出来的, 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但什么是粗浅的学问, 什么才算是系统的学问, 我们并不清楚。由于其内涵的脆弱, 外延边界基本无法识别, 这也是学术概念之所以争论的原因。其次, 认为学术是人类知识的反思和总结的, 则是站在学术由来的角度, 是一个规定性定义, 取决于提出者阐述的具体语境。最后, 认为学术是学习之术或是强调学术内涵一方面的, 这则是通过提出者的特定视角演绎其概念的片面合理性。

基于“学术”概念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学术生态”概念似乎更让人无法下笔。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主体之间以及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很明显, 这种纲领性的描述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在其内涵的确定性和特有属性方面还是采取规避态度, 而且直接用学术解释学术生态也有点牵强。无论“学术生态概念”是如何的复杂, 可以肯定的是“学术生态”概念导源于生态学和教育学交叉。

二、何为“生态”

“生态” (Eco-) 一词源于古希腊字, 意思是指家 (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869年, 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 (Ernst Haeckel) 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 “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 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 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概念的放大, 和生态概念的定义有很大关系。狭义的特指自然物的生态 (生物的生存状态) 逐步让位于拥有更大包容概念的“关系”的生态。概括地说, “生态”既有生态学意义, 又有更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意义。

从生态的词源解释上, “生态”与“学术”的联系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是“学术”与“关系”的联系。因为“学术”概念不是一个生物体生存状态的解释。“学术”相比之“生态”概念更具抽象性, 也就是说在探讨“学术生态概念”时应该从“生态”的哲学意味上突破。

生态哲学在21世纪备受瞩目。生态哲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人以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学术生态”概念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 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指导意义, 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认识论上, 用生态哲学的视角解读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方法论上, 我们用“生态的学术”方法借用生态学能动的系统论观点统观学术发展。

三、“学术生态”

“学术”与“生态”概念的有机糅合, 使“学术生态”的意义发生了转变。“学术生态”特指学术共同体追求学术的有机环境, 意蕴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创生过程。在这里似乎已经抛弃了对于“学术”概念的争论, 把“学术生态”中的“学术”限定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高深学问”上。但在进行具体研究时, 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失范”的研究, 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生产组织研究, 还有学者深入教阶结构或课程等微观研究, 学术生态的研究对象还是较模糊。我认为有必要对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本文把学术生态分为学术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和学术外部生态。其中学术本体生态与学术内部生态是同边界的, 因为有什么样的学术生产群体就有什么样的学术。

(一) 学术的外部生态简析

学术外部生态包括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指影响学术发展的制度、经济、文化等环境。这是学术发展的外生力量。具体地讲, 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社会创生学术的文化传统, 社会 (政府) 对于发展学术的支持力度, 以及现有的基础科学环境, 等等。

学术的自然生态指的是影响学术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是一个“纯物质”的环境。

学术的外部生态在学术研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外部生态的支撑, 学术发展将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当代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背景下, 学术的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依赖更为凸显。学术的外部生态主导学术发展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二) 学术的内部生态简析

学术内部生态主要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实践学术的过程及环境。学术内部生态是学术的制造基地。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学术过程中的人。学术内部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各类学者, 大学或各研究机构的学术氛围, 学术的历史累积, 等等。

学术的内部生态直接关乎学术生产, 学术的质量掌握在学术人的手里。学术人应当把创新学术看成自己的义务。学术人自我反思与道德自制尤为重要。

(三) 学术本体生态简析

学术本体生态是指学术作为一种知识本体的发展逻辑生态。学术本体生态不包括具体实在的内容, 只包括在认识论上的本身。它是一套学术发现的认识理论的生态。这个理论生态要求更好地调节学术的发现过程。

知识的进化遵循了一定的规范, 学术的研究首先要遵循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承认科学, 认识多少有其应有的规范是认识科学具有确定性的前提, 否认了这种规范性也就是否认了科学的确定性, 使知识陷入相对主义”。 (3) 学术的进化有规律可循。即使理性是历史的, 也可以站在人类伟大的历史理性巅峰上继续前进。

(四) 学术生态有机整合简析

学术的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外部生态是学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其中, 学术的外部生态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系统。严格意义上学术的内部生态也就是学术的外部生态, 不存在单一的学术内部生态。“学术生态”的内外部交换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大致从学术、生态概念入手, 基本勾勒了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通过对学术生态的初步探讨, 我相信,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取学术生态的研究视角。

摘要:“学术生态”概念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在新近的教育研究, 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 “学术生态”是被广泛引用的热门词汇。但对“学术生态”概念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学术生态概念的模糊性, 我试图从“学术”、“生态”及“学术生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出发勾勒学术生态概念的丰富性。

关键词:学术生态,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1]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一晚清学术史论·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3.

[2]梁启超, 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71-273.

[3]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3.

[4]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2003:43.

[5]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3.

[6]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术生态分析 篇2

内容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生态环保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生态投资逐年增长,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生态投资主体单一,政府生态投资存在着投资质量不高、重复建设严重、投资效益差、监督管理不力等,同时引发难以筹集用于生态投资的资金等问题。政府无法对项目总投资进行有力的控制,管理弱化,投资效益低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机制的深入发展,探索新的生态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态投资 环保投资 生态补偿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 生态问题是颇费物力和经历的。建设时不考虑生态问题, 省了小钱, 待日后产生了问题再去治理, 就要花大钱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 节约生态投资, 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 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 (1)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 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 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二、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进入现代化比我国要早很多,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历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对于生态的投资,也较之我国早了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中,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在其《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就在分析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之后,提出了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最终得出要通过降低生育率以稳定人口、调整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引导、税负转移、补贴转移、许可证交易和对财政调整的支持等)、加速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转变等来改善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地球。书中其实就涉及到了生态投资的主要议题:生态投资的来源,生态投资的多样性和生态投资的方向。加拿大学者布莱恩?纳特拉斯, 玛丽?奥特梅尔着有《与虎共舞:环保导向带来企业成功》一书,介绍了公司、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满足持续财务绩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投资于生态环境,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而具体的关于生态经济的学说,国外和国内一样,也是从环保投资中引申出了生态投资的概念或是就认为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是同一个内涵。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环保投资包括:(1)环保设备的投入;主要是指“三废”处理和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用于自然保护和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投资;(2)环保服务投入;(3)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的生产投入。而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于生态投资的诸多领域。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投资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体现,发达国家中,瑞士生态环保投资主要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家庭三部分承担,三者的比例大致相当。在投资方向上,废弃物的管理花费最大,占整个环保投资的1/3 强,空气和水污染的防治费用次之,各占25%左右。而加拿大则设立了环保开支账户(EPEA) 作为环境和资源账户体系(CSERA) 的一个分支,其范围包括发生在污染治理和控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环境监视、环境评价和环境审计、土壤改造等方面的费用,但是,提高健康水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费用则不包括在内。其投资的.主要方面有:(1)关于环保的家庭开支。家庭环保开支是指居民对控制和减少日常生活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支付的费用。(2)政府对环保的现金和资本支出,包括中央政府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3)商业资本运营对环保的支出。而意大利对环保投资的分析以账户的形式反映在区域和地方两个层面上并影响着环境政策。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已着手对环境税进行研究和实践。美国生态环保产业通过联邦和州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发行市政债券进行市场融资、企业自筹和公私合作(PPP)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而日本则通过建立财政投资于贷款项目基金、政府金融机构支持融资、会计预算和非政府组织(NGO)的融资来满足其生态投资的需求。

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生态投资概念是由环保投资概念演化而来,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环保投资的范围界定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活动;忽视了生态产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真实反映生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我国新时期生态投资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而,本文的着重点之一就在于剖析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扩大生态投资的多元投资体系加以探讨。

从以上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理论讨论来看,生态投资的范围并不统一,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下,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为了保证我国社会沿着这个方向顺利发展,必须深入对生态投资的研究,进而能够准确反映生态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综合生态投资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对于生态头的定义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定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课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国内研究只是单纯的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社会指导作用的研究,对于这些都有待更多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 (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龚玉荣 沈颂东:环保投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

陈克新:环保投资:筑就金融海啸防波堤.中国经济导报。 .2.5

程雪莲 宋慧云:对中国现行环保投融资现状的反思.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

学术生态分析 篇3

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济南锦绣山庄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芬兰、葡萄牙六国与香港地区的7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这一论题,先后共有62位学者作了发言。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曾繁仁教授在开幕词中说,本次会议是在国际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加重视、特别是我国于10月正式将“生态文明”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的形势下召开的。在期望了解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期望西方学者能够更多了解我们。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的阿诺德・伯林特教授在开幕词中说,目前世界正处在这样一个令人关注的境地,科技发展、人口增长和政治演变这些不可阻挡的力量联合起来左右着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而这些因素又是全球性的,影响着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也制约着人类的幸福乃至生存。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更好地理解这些影响。又怎样基于这样的理解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流就成为至关重要的。

大会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议题展开。

一 生态美学在中国兴起的美学史意义、理论焦点与发展前景

曾繁仁的《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回应了外国学者在成都国际美学会上提出的相关问题,他承认中国的生态美学对西方的环境美学多有借重,他重点解释了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不同,例如环境美学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其“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具有矫枉之功,而生态美学主张更为可行的“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兼顾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曾永成(成都大学)相信实践本体论美学早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意识,他呼吁纠正试图以“新感性”来“补充和纠正”实践的“规律性服从于目的性”的偏颇,重视马克思实践论的对象性思想,以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为实践的基础,理解“自然向人生成”说的内涵,承认美和美的规律首先存在于自然界。王庆卫(华中师范大学)提出,对生态伦理的强调有最终丧失人类立场的嫌疑,在实践美学的观点看来,以“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实质上是对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放大,生态主义并未脱离人类中心的视角,人类中心主义终究是不可超越的。王鸿生(同济大学)描绘了工业文明的大规模生产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成文法等等,逐渐把个人变为号码、工具和零件从而导致传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的衰落,认为看似人类内部的阶级斗争和种族冲突,其实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态理论应该建立在整体主义的基础上。

仪平策(山东大学)认为人的“文化身份”使得以人与世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对象的生态美学具有具体性和差异性,生态美学的构想惟有体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才符合“审美生态”的真正意义。袁鼎生(广西民族大学)提出了“生态审美场”的概念,它以艺术审美场为逻辑原点,以生态艺术审美场为逻辑发展,以天生艺术审美场为逻辑终结,达成了与生态美学逻辑疆域和历史时空的同一,成为其元范畴。陈伟(上海师范大学)认为生态美学的研究内涵,一方面是现存的事务,另一方面是指明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无非是人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就中国来说,这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美学对这些方面深入研究的成果,无疑能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前进。尤战生(山东大学)认为,生态美学与文化研究之间的一致之处是:首先,两者都转向对日常的感性审美经验的关注。其次,两者都深受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再次,两者都把人的自由和谐生存当作最终皈依。人的诗意栖居是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文化研究则把抵制文化霸权、倡导平民大众的文化权力以及获取自由的

符号化生存作为最终价值追求。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认为,生态美学的出现是“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的展开。景观美学是“自然人化”的理论完成。与此相反,生态美学对人的主体性的遏制和消解,意味着它是“自然人化”理论的反题,但这一“反题”的出现却使建基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美理论有了重新复活的重大契机。

二 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进展及其与西方生态美学的关系

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阿诺德・伯林特认为,生态学的观念不限于生物世界,而扩及文化世界,包括人造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发生了转变,环境不限指人类周围的一切,人类的参与也属于环境。此外,人类以感性认识接触环境,因此引入了一个审美的方面。塑造城市景观,需要理解生态,也需要美学的考虑;一种以艺术一审美参与为基础的审美和生态的模式,为城市环境的建造以及在其中的`生活,提供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构想。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达大学艾伦・卡尔松探讨了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自然的画式的审美欣赏途径与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存在一定误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恋风景的、肤浅的、主观的,在道德上是空虚的。基于传统自然审美途径的这些不足,环境保护主义提出了五项要求,即自然美学应该是非中心的、关注环境的、严肃的、客观的以及与道德伦理相融合的。他最后特别强调科学认知主义在欣赏自然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指导人们如何观察、体验和最终评价自然景观的应用研究的社会科学家,美国农林服务部的保罗・戈比斯特指出,符合人的审美趣味的景观策略有可能对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害处,因此就有必要探索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交叉点。里斯本科技大学迪亚戈・梅斯基塔・卡瓦罗认为,美学理论在起源上就与自然世界密不可分;但是,后来的美学发展却总是把对艺术欣赏经验置于至尊地位。他试图对自然美学进行合理的定位,把艺术世界与众多科学领域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具有批判性的结论,即立足于具体的身体经验之上,对认知模型与不可回避的感性经验之间联结关系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与支持。

彭锋(北京大学)怀疑阿多诺和卡尔松可能真的采取跨人类的立场。在他看来,正如浪漫主义艺术、前卫艺术本意是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最终却强化了它,大多数关于自然的审美欣赏方式也逃不过人类中心主义的掌握。因此作者推荐一种来自中国传统哲学的立场取而代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比较全面地勾勒了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历程,但更详细地梳理了国外生态美学的发展脉络,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外存在生态美学这一学科。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规划学院王昕浩、周方舟与山东大学程相占对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回顾,旨在将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与生态规划和设计相联系进行研究・这个理念应该被称之为可持续性的都市化。杨文臣(山东大学)认为,20世纪60年代后,环境美学而非生态美学成为西方美学的生长点,并非是生态美学较之环境美学先天处于劣势,而是受西方哲学、美学传统影响以及当时对生态的理解不充分所致。

三 东西方传统生态智慧资源与当代生态审

美观构建

鲁枢元(苏州大学)将陶渊明与卢梭、梭罗作了比较论述,呼吁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与自然”这个在时间上先于其他所有问题的“元问题”,人类文明内部的问题(如经济发展)都以这个元问题为前提。他注意到三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哲人。对这个元问题做出取向类似的回答,那就是要创造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简朴而诗意的生活。张晶(中国传媒大学)认为,生态美学在我国美学界得以首创,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与历史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虽然没有生态美学的理论,但中国诗论、画论等大量的美学文献中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思想。

日本广岛大学青木孝夫指出,东亚以及日本的自然观受到了西方科学与思想的影响,未必适合于环境同样恶化的现实,因此他以在儒释道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山水思想,来解释日本的情况,以期发现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方法。香港树仁大学王建元发现,法国理论家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及其核心概念(例如,“生成”,“元初差异”、“虚拟”、“行为生态学”等)与中国自然主义思想之间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有助于澄清人文和人类中心生态主义与生物中心生态主义之间、以及晚近环境保护主义、理论生态学与生态女权主义之间论争的混乱局面。薛富兴(南开大学)认为,当代西方美学太强调自然审美的独立性。但是,在逻辑上,没有艺术这一参照,自然美学似乎就无法建立。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则支持另一种假说:自然审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艺术创造依赖于自然审美经验。恰当的自然美学应当从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的独立、系统研究开始,而不应当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

四 生态批评

美国内华达大学文学与环境学院的斯科特・斯洛维克考察了美国作家(以及通过其他媒介进行创作的环境艺术家)的不少作品,发现了两种互相矛盾的鲜明特色:一个是颂扬的写作(狂想曲),一个是警示或批判的写作(悲叹调)。贝拿勒斯印度大学英语系米斯莱什・潘蒂指出,华兹华斯与池田和义等诗人一直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形势予以高度关注,并在创作上有意识地涉及自然与环境的相关问题。他试图阐释自然与“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华兹华斯与池田等人诗歌中的体现。赵光旭通过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价值取向,试图说明深层生态学和浅层生态学这两个范畴本身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包括诗人对客观事物共同的生命的观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以及从对自然的爱到人类的爱的观点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布鲁克林学院张嘉如从一位佛教徒的视角人手,以对禅宗佛教教义与公案的学习为基础,描述了一个可供选择的非西方生态批评模型,之后转向了对韩国裴镛均以公案为主导题材的电影《达摩为河东渡》的细致探讨,尤其是将其视为“禅宗生态电影”的典范而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诺(厦门大学)认为,生态批评以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从审美目的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一原则是自然性原则,从审美视域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二原则是整体性原则。从审美方法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三原则是交融性原则。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旅日画家臧新明指出,东山魁夷的画作以美的表述,在倾吐对自然的真情实感的同时,让人们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的代言人。刘蓓(山东师范大学)指出目前国内生态批评研究模式不够明确。在两个方面有待加强。首先,是对生态批评本身的文学研究特征挖掘不够。其次,对于生态批评的具体实践方法语焉不详,尚未明确生态批评的文本解读究竟与过去的自然文学研究有何区别,西方的“生态批评”对未来的中国生态批评研究有帮助。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详细地总结了欧美的“大地艺术”的生态特点,认为当代大地艺术仍具有欧美中心主义的特质,并没有完全考虑到东方文化和美学的智慧,他从本土文化(如道家)的视角对其做出了相应的批判。韦清琦提出了“人文仿生学”的概念及其与科学仿生学的根本区别:前者帮助人类向自然学习如何在众生的网络中找到合适的生存位置,后者使人在从自然中得到了一些知识后,便把包括自然在内的一切踩在了脚下。人文仿生学也力图在自然中找寻挽救文艺颓势的良方,张炜、徐刚等人的写作便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文红霞(河南理工大学)指出,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最新作品《沉没之鱼》触及到了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关注的诸多问题,指出人类只有克服傲慢的自我中心意识,采用众生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异族文化和女性,才能真正实现男性与女性的平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王惠(云南民族大学)提请我们注意山水诗的荒野精神,认为荒野并非只是一片空间,一个自然的客体,它和中国文化史上的“自然”概念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在山水诗中首先表现为荒山野水的意象世界。

五 特色论题

芬兰约恩苏大学约・瑟帕玛敦请我们思考包括人类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脚印、甚至思想活动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的意义,那究竟是光荣的印记还是对自然的野蛮干涉呢?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关注地球与大气环境的急剧恶化这种现代城市化进程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他指出,就有关“低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而言,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在技术与管理层面,从主体角度控制与限制可能发生的“高碳”行为,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担心生态美学似乎是一种无法实践的纸上谈兵,提出应把新的体验和伦理转化为实践行动,这将更有现实意义。因此,他从环境保护、自然伦理和个人健康方面,严肃地建议素食主义。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杰夫纳・艾伦的《暗礁美学:两栖地带,废料残留》并非一篇论文,而是以自然写作或者环境写作的手{去,为我们描绘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岛国南苏拉威西首府城市码头下面的水下世界,在那里,人类的垃圾成了许多生物的栖居之所。张敏(郑州大学)探讨了高校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首先,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青年学子感性的培养,其次,文化景观在育人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第三,营造各种尺度的交往空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人格有极大好处。王祖哲(山东大学)以中国传统的奇石文化为案例,肯定地回答了环境保护论者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自然能否以艺术欣赏的方式来得到恰当的欣赏和保护?

上一篇:系统定标下一篇:教育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