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2024-05-22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通用10篇)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1

近年来,经常听到很多关于论文抄袭、造假的新闻,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学术本来是对未知或者已知知识的系统的研究、概括、总结或者创新,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社会道德的建设,对人的价值观也会照成很大的影响。作为现代的研究生首先应该了解学术不端的涵义,其次要学会如何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自身发生,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对研究生来说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良药。

学术不端行为指的是违法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指捏造数据、篡改

数据和剽窃这三种行为,主要有不正当署名、篡改、抄袭和一稿多投与伪造这几种。学术不端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措施和对应方法,但是学术不端还是越演越烈,对学术界、对社会又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败坏社会风气,导致道德沦陷,诚实缺失 其次,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再次,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滋长了学术人的浮躁之风和功利之心

最后,损坏了国家声誉和形象。

学术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学术的兴衰往往成为国家兴旺的象征之一,学术风气的邪正是社会风气的缩影。既然学术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学术不端行为呢?有哪些措施必须建立起来?

(一)、学术自治和独立。学术必须独立起来,淡化学术运作中的官本位意识,使行政、集团利益与学术分开,权力因素与集团利益的渗透是影响学术独立的主要因素,如果学界能够形成一种缺乏超越利益集团之上的行业权威和

论压力,也能对涉事单位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不必碍于面子问题和人情世故,敢于说真话。

(二),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惩罚力度不够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泛滥的原因,明确作者的权利与责任,“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不但有荣誉的分享,有责任也要承担”[18]。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应当积极推进科研诚信立法,深入开展科研诚信相关的法制研究。逐步完善科研诚信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科研相关主体的主要负责人,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责任人[19]。

(三)三是不仅建立系统内的自查自纠,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发挥社会舆论的压力。治理学术不端一定要釜底抽薪,必须从改革高校评价机制,该改变“学术权力化、行政化”入手;让学术委员会、评议员等等学术自治机制真正发挥作用,用这些民主监督机制发现并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在于端正学术风气,弘扬学术正气,是研究者形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戒躁戒躁、甘于寂寞、潜心科研的作风,自觉承担学术责任。一个学术研究者的高贵与内涵在于摆脱外界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修身正己,严守学术诚信,丰富自己的学术涵养,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尊严,不畏权贵,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名利前面,保持理性的态度,自觉抵制各类不良学术风气的侵蚀。

科学事业的发展,即使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良好的学术空气依赖良好的学术品格的养成和学术道德的坚守。维护学术尊严是每一个搞学术的人的责任。要纠正学术不端行为,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也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的学术研究规则,更需要研究人员发挥个人的热情和激情,坚持忍耐学术研究的苦涩,需要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努力。端正学术之风,崇尚学术道德,为学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在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中,首先要理解透析和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我国学术研究能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2

一、学术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学术不端的体现

(一) 一稿多投现象

很多知名学术期刊都明确规定不能一稿多投, 但是因为大多作者很多为了评职称或顺利毕业急功近利无视这个规定。因此, 很多作者将一篇文章发给多达十几家编辑部的地址。群发投稿是极不尊重编辑工作的, 有的作者在投稿某刊后, 受到该刊审稿周期的影响擅自改投其他刊物。如果其中有一个期刊录用还好, 但同时两个期刊都将会录用稿件。作者权衡再三会考虑各种因素选一家刊登, 这会造成另外一家编辑部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更有甚者, 有的作者故意一稿多发, 所投刊物时间和发表时间接近, 这样不仅愚弄了两家学术期刊还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两篇同样的文章发表在不同刊物被他人检举或相关部门发现, 造成编辑部无效劳动和学术资源的浪费。

(二) 署名混乱的现象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创作论文的主要研究者, 而通讯作者是负责与期刊和外界联系的人, 一般是论文课题的领导人, 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对作者进行具体指导。在多数情况刊的品牌相悖, 拉低整本期刊的质量。因此, 有些学术期刊的主编或负责人会越过匿名评审环节或三审制流程, 直接录用没有达到学术期刊标准的论文。这就让读者和专业学者质疑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准和品质。

(四) 利益冲突的集中地

学术期刊作为广大高校老师和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园地, 不仅面临伦理道德失范的情况还是利益冲突表现的集中地带。学术期刊作为高校师生及教师晋升职称的发文平台和申报项目成果的主要园地, 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利益冲突表现在与个人关系上、经济上、学术上或宗教上的, 如编辑、作者及审稿专家等之间的冲突, 有些学者会基于研究资助方的利益而发表不客观的研究结果, 也有些学者会为保障学术利益而不将其核心研究成果发表见刊。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中的利益冲突只能界定为一种“预条件”。一般来说, 论文作者的利益冲突最为突出和受人关注。

二、应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措施

我们编辑部通常的做法是给所有投稿作者回复并提醒勿一稿多投。相对于电子稿件的统一回复, 编辑主动与作者沟通并郑重提醒会让作者能慎重对待一稿多投。编辑与作者电话联系并保证及时将稿件情况、反馈意见告知作者。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是让来稿作者提交“稿件专投承诺书”, 要求作者投稿时附单位证明并注明稿件无一稿多投。针对此现象, 我们会联系作者并仔细询问他们是否是论文合作者, 有些是属于项目研究过程中贡献不同的作者而加上署名;有些则只是为了搞好关系而署名。对于这些搭车行为我们会强制去掉无关的作者。所以, 鉴于此, 我们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求作者在写作初期就签字保证署名或署名的排序的公正性, 以防止不当署名。还可以设立一些专栏, 可以和网络结合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读者和作者, 让作者和读者进行自由交流, 使学术论文的挑选处于一个公开公平的流程。鉴于学术期刊中编辑、审稿专家及作者的特殊关系, 应当签署一份声明, 说明不存在利益冲突。也就是说, 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要承认自己有利益冲突并告知, 这有利于三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且责任明晰。如果发现存在利益冲突而当事人又未声明, 则会被认为有失诚信, 甚至被认为是不端行为。

摘要:在当下, 学术期刊也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 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 所以决定了我们建立完善的伦理道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学术不端的现象有一稿多投、署名混乱等现象, 那对此学术期刊编辑部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同时, 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也对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使编辑能在出版工作中立足和做好本职工作, 不会迷失方向。

关键词:学术不端,伦理道德,编辑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海忠.出版伦理缺失之痛[J].出版参考, 2009 (9) :1.

[2]蒋志臻.新形势下出版伦理的失范与规范[J].中国出版, 2012 (23) :58-60.

[3]陈文瑛.编辑的追求与出版物品质的关系[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10) :25-27.

李连生学术不端事件分析 篇3

事件起因

2007年12月,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获得“2007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是陈永江(同西安交大教授)一直研究的“往复式压缩机”领域,而陈永江称李连杰从未涉足往复式压缩机领域。另一举报人杨绍侃从获奖推荐书中看出了许多问题:主要理论和技术成果根本无先进性可言,把其他单位原有技术报为他们与这些单位共同研发的技术,把其他单位早已拥有的主要产品说成是应用了他们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开发的产品或者是共同研发的产品„„由于从项目推荐书中找出太多的荒唐和漏洞,杨绍侃连同陈永江、郁永章、陈永江、林呆呆、冯全科和屈宗长这些曾经的老同事踏上了调查、举报之路。

调查过程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还发现李连生曾经获得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主要体现在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上,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为所应用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是获奖的必备条件。而李连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这是陕西省相关部门专门为他的成果投资的,涡旋式压缩机是唯一的生产项目。

“成果申报中表示,公司2001年的纯效益为255万,2003年的纯效益为1470万,我们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室拿到的公司年检报告显示,公司2001年亏损148万,2002年亏损307.8万,2003年则亏损384万”,陈永江介绍,该公司已于2004年1月停产,2005年破产。而李连生还是凭借该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直至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举报过程

在6位教授将评议意见提交54天后,6人等来了学校的首次通知。据陈永江回忆,当时 3 位校领导的意思是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比较靠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慎重对待,同时希望不要激化矛盾。

2008 年3月17日,6人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个部门发出第一封公开举报信,举报李连生报奖造假。3月31日,6人接到科研处通知,李连生的一等奖申报已从教育部撤回。然而,当6人要求查看校方去函及教育部回文时,却遭到了拒绝。

2008年9月,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出台文件,鼓励凡3级以上教授可自行组成科研团队,并且注明:凡学术造假者不能组成科研团队。然而在学院组成的科研团队领导小组中,李连生依然位列其中。

公之于众

无奈之下,陈永江 6 人决定在科学网建立博客,发表署名文章进行举报。2009年3月21日,陈永江等人首次发表博文《对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及束鹏程多项省部与国家级科技大奖造假的举报》,并提供多种证据材料,实名举报李连生及束鹏程造假。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永江等人更累计发表了《认真点,再认真一点,是学术造假还是诈骗?》、《西交大党委对学术造假是零度容忍,还是百般袒护》、《李连生鲸吞压缩机行业集体成果的第6个证据》、《再揭束鹏程和李连生》等近40篇博文,将这一造假事件全方位呈现给公众。

事件结果

2009年5月,李连生的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被免。随着事件在科学网博客上持续发酵,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科研界和主流媒体纷纷将目光聚焦这一事件。2009 年7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李连生反诉三教授侵犯名誉权》的文章,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

2009 年 7 月 28 日,《光明日报06 版发表评论性文章《学术打假应“就学术而论学术”》,指出“学术争论牵扯一些学术之外的因素 ,原也在所难免 , 但重要的是 ,争论各方应竭力将这些因素的干扰剔除在外 ,将学术真伪的真相呈现出来”。2009 年9月17日,西安交大撤消了“造假”的束鹏程该校国家工程中心主任职务。

2010 年 1 月 22日,撤销了李连生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0 年 3 月 20 日,中 央 电 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播出了李连生造假案,这一事件因此被更多公众所关注。次日,西安交大公布决定:取消李连生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2011 年 1 月 30 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所获科技进步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对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启示

1.在评选过程中存在漏洞

在李连生的获奖材料中就有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在这个落款单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证书中,主要研制人员名单、鉴定委员会名单等内容一应俱全,这就暴露出了评奖过程中有很多问题:

首先,李连生的研究方向为涡轮式压缩机,并不是申报奖项的反复式压缩机,在申报之前,学校相关负责人应该将申报材料交由反复式压缩机教研组专家审查,但是根本没有这个程序。

其次,据相关规定,李连生申报的属于技术类(技术发明),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比较多,比如论据(论文、专利)、经济效益证明等,需要交由专家鉴定评审。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专家鉴定委员会人员都是课题组人员自己提议的。报到相关部门,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了。而提议的专家又肯定是跟自己关系比较好,有相同观点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提议,都会通过。

此外,现在的鉴定会开得很简单,基本是走过场。鉴定时,由申报单位事先检测好,只给一个检测报告,只看这个内容就行。对于可靠性,鉴定专家没有办法去验证,但是不影响得出一个好的结论。2.面对晋升的诱惑以及管理者的刻意护短

除了在评审过程中存在漏洞外,由于只要拿到国家级奖项,就能申请到国家课题,获得相应经费,直至晋升职称,李连生在面对这样的体制时,为了能尽快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甘愿冒极大的风险而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誉和前途。

与此同时暴露出的还有各管理层的问题,6位教授的查证举报历程长达3年之久,期间遇到重重的挫折与困难。从前期学校的处理方式也可以看出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学校以及其他的一些管理者不敢正视问题,刻意护短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邪恶风气。3.启示

最终该事件成为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告诫我们学术界应该是一片净土,应该保持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为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务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操守,我们应克服急功近利,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道德水平。第二,各高校、专业学会、科研机构需要广泛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宣传及普及学术规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和学术道德知识,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第三,最重要的我认为一定要完善审核工作,确保评价机构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此次报告全部内容。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4

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的优良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严肃学术风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和以华中科技大学名义从事学术活动的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等人员。

第三条 学校倡导严谨学风和学术诚信,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学术活动中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第四条 学校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立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遴选若干名委员担任委员会主任与常设委员,必要时可以增加特邀委员。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本《规定》确定的程序,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并经由校学术委员会向校长办公会提交调查结论。

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执行机构,负责受理举报等日常工作。具体挂靠在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第五条 校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监察处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本《规定》及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提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处理建议。

校长办公会根据本《规定》、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和校有关部门提交的具体处理建议,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其决定由校长签署发布。

第六条 校各职能部门应迅速、严格地执行校长办公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决定。

学校办公室统一对外发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第二章 学术行为准则

第七条 在学术成果(包括论文、专利、报奖等)中引用他人的思想、观点、实验数据、资料、结论或其他学术成果的,应当如实注明出处。

成果中的引用部分不得构成引用人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成果中的引用部分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泄露他人技术秘密和其他秘密。

第八条 合作成果的署名人应对合作成果进行审阅并书面声明对成果表达的思想、观点和结论同意和负责。

合作研究的主持人或成果的第一署名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任何人不得假冒他人对成果及学术承诺署名。

第九条 在参与推荐、评审、论证、鉴定、答辩、评奖等学术活动中,行为人应坚持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

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提交学术成果总结、验收或鉴定报告,不得弄虚作假,夸大事实。

第十条 重大学术成果的发布,应经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学术不端行为

第十一条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应受学术道德谴责并受相应处分的行为,包括剽窃、抄袭、私自署名、伪造、泄密、一稿多投等。

第十二条 将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其他学术成果和技术成果,通过不正当手段窃为己有,冒充为自己所创成果的行为,是剽窃行为。

第十三条 在成果中使用他人的学术作品时,不注明出处的,是抄袭行为。

第十四条 未参加实际研究或成果创作而要求或者同意在别人成果中署名,或未经本人同意而私自在成果及学

私自署名人不仅应对私自署名行为负责,而且应对成果本身负责。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伪造行为:

(一)在提交有关个人学术背景的报告中,伪造学历、学术成果的;

(二)在提交有关个人学术背景的报告中,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或其他学术经历与能力证明材料的;

(三)伪造或篡改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

第十六条 违反国家和学校有关保密规定,未经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应当保密的学术事项公开的,为泄密行为。

第十七条 将同一稿件同时期两次或多次投送不同报刊或出版部门以求发表的,为一稿多投行为。

第十八条 在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就他人有关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时,故意隐匿有关事实和证据的,属于包庇行为。

第十九条 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包括夸大、炒作个人学术成果价值,谋取不正当利益;虚报或重复申报同级同类奖项;滥用学术信誉,在参与学术评价活动中徇私舞弊;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学术研究活动等行为。

第四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和认定

第二十条 对本校及相关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校内外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举报。

举报的形式分书面举报和口头举报。

第二十一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举报、记录在案,并及时通报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负责人。

口头举报的,应将记录经举报人核实无误后由举报人签名确认。

举报人要求保密的,应为其保密。

第二十二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应设专人对案卷材料进行严格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泄露有关案情材料。

第二十三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接到举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指派两名或以上人员到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核实举报事实,听取相关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及被举报人的申辩,并于14个工作日内在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会议上(不少于半数委员)报告初步调查结果。经出席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的,予以正式立案。

第二十四条 由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正式立案的,应当书面送达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并要求举报人提供事实证据和相关证明。

正式立案后,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应责成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不少于3人)在30日内进行调查核实,并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就举报的事实作出明确认定或否定的说明。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申请延长调查时间。

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报告应由多数成员通过并注明表决情况和分歧意见。

院系或单位的调查工作接受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指导。

当被调查对象涉及院系负责人或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必要时,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可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专门调查组,独立进行调查。

第二十五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中与案件举报人和被举报人有亲属关系、指导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举报人或被举报人若有充分理由证明上述机构人员中有不宜参加调查或审议的,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第二十六条 在受理举报、获取证据、调查处理过程中,学校及相关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举报人、证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接到调查结果的书面报告后,应及时分发给有关委员,并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议,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审议中,应充分听取相关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分别听取举报人、证人、被举报人的陈述。

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可以列席审议。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由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人数通过有效。

第二十八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通过的调查报告,应在7个工作日内提交给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并由后者在14日内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

第五章 处理和申诉

第二十九条 学术不端行为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由有关司法部门或行政部门处理,违反有关项目管理规定的,由项目主管部门处理,但均不能免除学校的处分。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条 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或专利权的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民法通则》和《专利法》等有关法律中的条款,当事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于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本规定的教师及相关人员,将依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处理方式包括: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暂缓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及硕导、博导岗位;取消今后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及硕导、博导岗位的资格;取消已有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和硕导、博导岗位的聘任资格以及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按低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或学术职位享受其相应的工资、岗位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撤消当事人行政职务;对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撤销其因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而获得的有关学术奖励、学术荣誉及其他资格;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情节严重者,给予当事人解聘处理或行政开除处分。如当事人的行为侵犯其他个人或单位的权益,在给予上述处分的同时,责令其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单独作出,也可以并用。

第三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在校学生,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处理方式包括: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撤销获得的有关奖励或其他资格;取消参加各类奖励评定资格;取消申请获得相关学位的资格。如当事人的行为侵犯其他个人或单位的权益,在给予上述处分的同时,责令其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赔礼道歉,补偿损失。对于在读期间违反本规定的已毕业学生,将依照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追加处分,直至撤销其所获学位,并通报其所在工作单位。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单独作出,也可以并用。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师生员工的处分期限,一般为2-4年。在处分期限内,无申请及获得相关学位资格,无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资格,无晋升工资资格,无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处分期满,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审查,确认其在受处分期限内能够认识错误,并有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未发现新的违规行为,即可获得原有各项资格及权限。

第三十四条 校长办公会在接到经由校学术委员会报送的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和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处理意见后,在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书面送达被举报人、证人和举报人,10日内如无申诉则由学校公布处理决定。

第三十五条 举报人或被举报人为教职员工,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处理决定后10日内向校有关职能部门书面申请复议。校长办公会在30日内对案件作出复议或不复议的决定。

被举报人或当事人为学生,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则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 61条、62条、63条履行申诉程序。

第三十六条 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调查审议,确认举报失实的,学校及相关方面有义务维护被举报人的名誉和其他权益。

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校内举报人,由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试行)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5

近些年来,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知名高校也频频深陷“学术造假门”事件,国内科研建设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为此,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省教育部及中南大学于15日在长沙市人民政府举行“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邀请黄伯云、姚守拙、刘业翔、刘筠四位知名院士以自身经验向1400多名在校研究生宣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宣讲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首先发表了重要演讲,他深刻分析了近年来科研造假、学术腐败等案例并指出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因此,他强调:我们要向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坚决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让科学工作成为太阳下最干净、最值得尊敬的职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姚守拙进一步指出,学术要创新,更要讲道德。他强调事实求是、不追逐名利是中国传统的治学之道,并且呼吁学生要能分清楚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要警惕学术腐败。

已逾8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刘业翔在《谈谈我的科学人生》的主旨演讲中,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也结合自身多年来在科研、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心得,提出了学生要有“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的科研作风。

整治学术不端提高编辑素养 篇6

该小组利用一种计算机程序, 来检测约9000个可疑的重复Pub Med数据库资料。研究小组随后发出了163份问卷, 分别给潜在剽窃者、被复制论文的原创者以及出版科学刊物的编辑, 他们收到了144份答复。研究组指出, 受访者的反应强烈而多样, 93%的原创者对于被抄袭的情况表示不知道或赞同, 潜在剽窃者的答复则更加多样化:28%的人否认抄袭, 35%的人承认错误并表示后悔, 22%的人声称是共同作者, 只是未参与撰写手稿, 其他人则声称他们不知道别的研究。研究表明, 复制的论文来自全世界各地, 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的文章在内。然而, 中国和日本的比例略有上升, 一些研究者反映有些国家论文剽窃标准过于宽松。最令人震惊的是医学领域的论文剽窃, 这可能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和病人的治疗。另外, 约42%的重复论文还包括篡改数据、计算或图像。医生根据数据决定治疗方案, 科学家根据实验结果做研究决策, 因此在剽窃研究中捏造数据非常令人担忧。

一、学术不端的行为

1. 剽窃、篡改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2.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 捏造数据或结果, 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 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

3.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 抄袭他人作品, 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 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 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 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僭越或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

4. 干扰、阻碍研究活动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 以及其它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5.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论文

论文一稿两投甚至一稿多投;将某一刊物已发表的文章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后重新投到另一刊物;将国外刊物以外文形式发表的论文以中文作为原创性论文在国内发表而不注明。

6. 参与造假或监察失职

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 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 与他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 监察失职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

7. 在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获取利益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 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 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 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 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 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 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 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 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 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 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 科学就很难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 学术造假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有的学术造假是和经济腐败相勾结的, 是为了推销假药、假产品的, 那么就是在骗消费者的钱, 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学术规范, 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 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 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如果有人相信了虚假的学术成果, 试图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必然是浪费了时间、资金和精力, 甚至影响到学位的获得和职务的升迁。受造假者最直接危害的往往是同一实验室、同一研究领域的人。

三、编辑职业素养的提高

1. 明确任务, 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核心就是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统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 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时代前列, 高扬自主创新旗帜, 肩负起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 勇当自主创新的先锋和拼搏奉献的楷模,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祖国的光辉业绩。

2. 保护作品知识产权,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运用提供法律保障

牢固树立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就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 推动企业、科研单位、高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保护好、应用知识产权,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收益, 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社会信用制度, 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研究者对未发表的成果拥有特权, 有权不让他人了解、使用该成果。期刊编辑、审稿人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透露或自己使用受审论文提供的新信息。但是研究成果一旦写成论文发表, 就失去了特权, 他人有权做恰当的引用和进一步了解该成果的细节。国家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3. 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增强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 把爱国奉献精神化作激励探索、厚积薄发的不竭动力。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 树立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编辑和作者同志是互助合作关系, 推动建设和谐文化,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4. 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意识, 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流的科技成果诚可贵, 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价更高。自觉把学术自律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错误行为, 坚定不移地同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不良现象作斗争, 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严谨治学的力行者, 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道德自律, 严肃学术批评, 健全同行认可机制, 端正学风。

摘要:目前, 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弄虚作假, 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剽窃、篡改学术成果,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参与造假或监察失职, 在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获取利益等方面, 其行为已败坏了科学界的声誉, 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及严重危害。作为期刊编辑需要增强把关的责任,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意识, 保护作品知识产权, 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意识。

关键词:学术不端,责任意识,知识产权,编辑素养

参考文献

[1]方舟子.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EB/OL].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7-4/2007 429164516.htm.

[2]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EB/OL].http://www.sina.com.cn, 2007-03-23

[3]ErramiM., Garner H.Atale of twocitations.Nature, 2008, 451:397-399, Publishedonline 23 January 2008[doi:10.1038/451397a]

[4]Rampell C.Journals May Soon Use Antiplagiarism Softwareon Their Authors.The 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2008.Arp.18, http://chronicle.com/free/2008/04/2546n.htm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7

中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南大学新近宣布,从开始,中南大学所有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均需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否则不予答辩。这套引起震慑的反剽窃软件,正式名称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学生们习惯称其为“测谎仪”。最初的传闻里,它功能强大,面对学位论文有一双火眼金睛。

中国之声连线这套系统的研发人之一、同方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孙雄勇。

主持人:先介绍一下这个系统。

孙雄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有很全的学术论文的库。相当于把任何一篇文章,跟库里所有文章进行全文比对,能够发现哪些文章、段落、句子是重复的。

主持人:现在全国范围的使用情况如何?

孙雄勇:这个系统不对个人使用,从我们单位统一政策来讲,只提供给机构用户,包括期刊编辑部、高校。全国近5000家期刊编辑部在使用这个系统查投稿论文,520余家高校,包括基本所有211高校都在使用这套系统查学位论文。

主持人:高校使用反馈如何?

孙雄勇:从我们接到的反馈意见来讲,觉得系统对他们帮助很大,系统能够提供客观的线索和依据。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就此事进行探讨:

丁兆林:这种系统之所以会出现,是对现有社会现象的折射。很多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以及一些教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抄袭行为,而且很大程度上说明现有学术道德在不断下降,或道德水平下滑。这种事情成为普遍现象之后,管理部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防范。

从另一角度来讲,对管理部门来说,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做法。由于互联网或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很容易找到相关主题的.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或老师不一定能够把每一篇论文找出来,会很容易做到学术不端或造假。对这种情况,学校如果完全依靠老师个人做判断,工作量非常大。借助这种软件或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的效率会更高一些,对管理部门来讲,算是与时俱进。

但系统的作用毕竟有限,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抄一篇文章,如果这个人非常懒惰,把那篇文章大部分段落拷贝粘贴放到自己的论文里,(系统)对于这种懒惰的抄袭者肯定是起作用的。但对于防范那些勤奋抄袭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不起什么作用。

最重要的解决办法是应该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基本法律底线,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及防范和监测的措施到位,才能够真正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

杜绝学术不端措施 篇8

段落1检测结果: 总文字复制比%字总字数为字

1.陈述原因:重复部分属于引用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2.陈述原因:重复部分属于引用该学科目前公认的理论和观点(在文中已注明出处)。

3.陈述原因:重复部分属于引用该专业学者×××教授于建立的经典或公认的实验、检测方法(采用实验、检测方法在文中已注明出处)。

段落2检测结果: 总文字复制比%字总字数为字

1.陈述原因:与×××发表在《》年 卷 期 页码的学术论文结论有部分一致/相同/矛盾/,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2.陈述原因:重复部分属于引用该专业学者×××教授于建立的经典或公认的计算公式、方法(采用计算公式、方法在文中已注明出处)。

3.陈述原因:重复部分属于以该专业学者×××教授于建立的经典或公认的计算公式、方法为基础,并结合本研究需要进行了若干改进(采用计算公式、方法在文中已注明出处)。

综上所述,作为×××的导师,我郑重承诺,该生学位论文《》(题目)无学术不端行为。

承诺人:×××

治理学术不端要注重软环境 篇9

这十六字方针更多强调刚性治理, 其实, 治理学术不端, 软环境也非常重要。处理学术问题更多还是要遵循学术的规律, 采用学术的办法。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形象, 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严惩学术不端行为既是对“闯红线”者也是对有可能“闯红线”者最好的警示, 告诫他们不要拿一辈子的声誉和学术生命做赌注。但惩处不是一劳永逸的良方, 对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和不同群体身上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 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成名学者的学术行为要严格要求;对青年教师学术不端要坚持惩处和教育并行,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对学生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指导为主, 不能简单处分了事。

要坚持制度规范学术行为。学术规范, 制度建设是根本。任何一起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既有偶然性, 更有必然性, 各种量化评估制度无形中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当前, 多数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都是一年一次, 而且规定了严格的量化指标, 完不成工作量将会受到晋升或经济上的制约和损失, 甚至有可能失去工作岗位, 而科研成果多的科研人员无疑会分到更多的实惠。很多科研人员在利益诱导下拼命去追求力所不能及的东西, 甚至铤而走险, 靠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甚至伪造的方式“制造”尽可能多的成果。为避免制度催生造假, 要一手抓学术繁荣, 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是要制定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准则, 让学者不愿造假、不能造假、不敢造假;二是要充分依靠学术委员会, 给学术委员会更大的发言权, 更多的决策权;三是改革现行评价标准, 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化程度, 逐步从成果数量的考核转向成果质量的考核, 从期刊等级的考核转向成果内容的考核。

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原因剖析 篇10

中医认为, “治病需求源”, 只有明确病因, 方可彻底根除疾患。为此, 笔者在深入研究学术不端行为概念、表现的基础上, 探索其在国内学界发生与屡禁不止的原因, 为其从根源治理提供依据。

1 学术道德教育不深入

笔者在工作以及和一些科研人员的接触中发现, 许多科研人员、学生对于基本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不清楚。例如, 常有作者打电话来询问稿件的审核情况, 并告知:“这篇文章我同时投给某某杂志, 人家已经采用了, 我想问问你们杂志能采用吗?”当得知文章不可一稿多投时, 还十分茫然且将信将疑。更有甚者还来征求笔者的意见:“我同时投几家杂志, 是否更稳妥且发表得快一点?”有些作者不知道引用他人的观点需要标出注释或参考文献, 经提醒后才补充到位。近期, 笔者在江苏省某三级乙等中医院进行过一次匿名调查, 结果发现接近半数的被调查者不太清楚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也就是说, 除了一些恶意剽窃行为以外, 有些科研工作者实在是因为对学术规范不清楚才做出了学术不端行为。这些科研人员经过了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却对基本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可见,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学生、科研人员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仍有漏洞。

2 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 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发表论文、获得并完成基金课题的数量成为评价研究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2.1 论文发表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过高, 高压作用下导致学者道德淡漠

当前, 毕业、职称评定、资格认证、奖项申报均需要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有的科研单位甚至要求每年每人都有论文发表, 且与个人的绩效、奖金挂钩。于是, 撰写、发表论文成为人人皆需的全民行为。笔者认为, 当前对学者的能力评价方式单一, 对学者的要求不切实际。主要表现为以下4方面:1) 把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作为衡量研究人员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2) 不切实际地要求研究人员按照相应级别完成每年论文 (权威期刊) 、专著的发表、出版要求;3) 盲目地要求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发表论文方可晋升职称;4) 将论文发表作为研究生取得学位的“门槛”。

2009年7月,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过去3年中, 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 人均2.91篇;16.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SCI/EI论文, 人均0.62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近3年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比例分别为88.4%、72.3%;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发表SCI/EI论文比例分别为74.2%和46.8%。19.8%的科技工作者面临发表论文的压力, 高校科技工作者则高达41.9%[6]。有51.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有超过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 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有超过30%的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当事人表示“非常同情”或“有些同情”, 20%的人表示可以原谅[7]。可见, 在发表论文的高压下, 学术单位、学者只追求“量”而忽略“质”, 不仅忽略“质”, 甚至连科研工作者起码的学术道德也被忽略了。

科研工作者应该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一群人, 因为科研活动不比歌星在舞台上演唱, 一首歌就能赢得无数掌声欢呼, 需要长期积累, 反复实践才能有所收获, 有的甚至只是积累了经验和数据却未能有实质的成果。而如今的学术界, 却是要求年年有成果, 人人发论文, 以行政去左右学术, 其结果导致了一场学术界的“大跃进”。

2.2学术研究急功近利, 过于看重阳性结果, 导致研究者篡改数据

笔者在与部分科研工作者的交流中发现, 有些科研人员认为, 要想顺利结题, 做出来的科研结果必须符合预想, 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 万一得出的数据不能支持预想的结论, 那只好“美化”一下, 也就是篡改一下数据。很可能这样的认知来源于一些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学术期刊对于“阳性结果”盲目的推崇。

笔者认为, 申请基金资助, 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完成有关假想, 必须如实报告实验结果, 即使结果并不能支持这些设想, 对于整个的学术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样的结果报道出来, 并不意味着申请基金资助者的失败, 也不意味着基金的浪费, 而是可以让后来者做出更合理的科研成果。相反, 倘若修改数据, 只有让后来的科研活动大走弯路。

2.3 学术评审过程有缺陷, 科研经费支出不透明, 导致违规者有机可乘

各级科技奖项、基金资助课题均需要进行评审, 根据我们的研究, 一些学术评审出现了如下几个问题:1) 各级评审委员会专家任职周期过长, 人员单一, 容易为被评审者利用, 难以做到公正;2) 对于科研经费的支出在评审中虽然都有审核, 但有时并不作为公示内容, 缺乏监督;3) 缺少对学术评审的监督举报制度。

3 出版单位把关不严格

科技期刊、出版社和学术评审是学术不端行为实现的最后关口, 因为所有的学术不端行为都要经过审稿关和评审关才可最终得以实现, 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

3.1 客观因素

出版单位未审查出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1) 当前, 由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普及, 抄袭他人文章的越来越少, 常见的是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 不经重复实验较难凭经验判定真伪;2) 在“全民学术”的大环境下, 学术期刊的来稿量在几年内翻倍增长, 审稿、编辑工作量巨增, 导致在决定稿件取舍过程中有所疏忽;3) 有些学术期刊聘请的外审专家个人学术水平有限, 或者审稿领域过宽, 超出其擅长范畴, 或者其因工作繁忙指派学生审稿, 导致一定的疏漏。

3.2 主观因素

主要是利益驱使与监管缺失。1) 在发表文章需求日益高涨的现今, 创办科技期刊绝对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而与此同时, 对于期刊的年度审核却几乎没有任何与学术不端行为相关的考核指标 (例如该刊物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中被查重系统证实涉及学术不端的文章比例) 。作为供方市场的巨大利益诱惑与几乎为零的违规成本, 导致了某些期刊罔顾学术质量, 一味追求经济效益。2) 对编辑的学术道德规范要求缺失或不重视, 且缺乏监管。当前, 对编辑的学术道德要求完全是依靠自律, 甚至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有些编辑对这些学术道德规范十分模糊。学术把关者不清楚学术道德规范, 违规者当然趁机钻空子。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 更不排除个别编辑有意“放水”。而对于这样的事件, 根本没有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对编辑进行约束和追究责任。

4 学术违规处罚制度不健全

4.1 惩罚力度不足

为研究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究竟得到怎样的处理, 笔者针对2009年几起学术不端事件做了调查, 结果如下:论文造假的浙江大学贺海波, 被学校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后辞职;被爆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抄袭的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 被上海大学免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 并撤销其相关行政职务;抄袭论文的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仅被要求做出深刻检查;抄袭博士论文的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 被学校取消博士学位, 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抄袭硕士论文的湖北工业大学胡春林, 被撤销硕士学位;造假获奖的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 被学校取消教授职务, 解除教师聘用合同, 科技部撤销其所获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收回奖励证书, 追回奖金。此外, 另有几起, 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抄袭其博士生论文的事件, 调查组查出两篇论文有35%的内容雷同, 但不是核心部分, 因此不算抄袭;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健尔造假事件, 被宁波市教育局认定不是学术造假, 而只是“组织材料和表达方式欠妥”。

纵观这些国内对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者的处罚, 最严重的不过开除, 轻的是深刻检讨, 更有被还以“清白”的, 其间是否存在学校或上级单位包庇尚存疑, 没有一例被司法机关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较之韩国“学术造假”科学家黄禹锡, 我国的学术违规者可谓幸运的多, 黄禹锡于2010年12月6日因侵吞研究经费而被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 缓期2年执行。笔者认为, 诸如抄袭、剽窃等行为明显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权, 侵权者理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那些通过学术造假浪费科研经费的行为可归属于“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而追究刑事责任。更值得深层次思考的是, 以上所有对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 仅处理了直接责任人, 也就是当事者本人, 但试想一篇学位论文的通过, 一个奖项的申报, 需要经过层层审核, 这一系列的环节中有无失职渎职, 有无人情关系, 有无不正当交易都是值得深思的, 如果确实存在, 理应一并追究责任。过于宽容, 处罚过轻,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术不端行为, 违规成本降低, 很多人会抱着侥幸心理, 走学术不端的捷径。

4.2 学术规范缺乏震慑力

2004年6月22日,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这部《规范》是学术规范研究近20年努力的结果, 被誉为中国的“学术宪章”。一些学者乐观地认为:“《规范》以近似立法的形式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国际化的努力方向, 为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迅速进入国际学术前沿进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8]。”随即, 针对专门学科的学术规范研究受到追捧, 高校也按照《规范》弥补了一些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然而, 欢欣鼓舞之后, 学术界失望地发现, 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的态势并未受到有效遏制, 大量学术赝品、次品依旧给它们的制造者带来荣誉和利益。可见, “学术宪章”再怎么近似法律, 毕竟没有法律的震慑力, 在荣誉与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 道德规范只是“纸老虎”, 解决不了中国的学术不端问题。正如, 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9]谈及学术不端问题时说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建立不建立学术规范的问题, 而是执行不执行的问题。科学院、教育部都早已有学术规范的条文, 但约束力很小;基金委虽然处理过少量违规事件, 但只是其中极少数……现在确实需要如教育部曾公开宣称的那样, 真正做到‘出现一件, 曝光一件, 调查一件, 处理一件’”。笔者认为, 治理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 需要刚性制度, 各种学术规范的出台可为将来的立法提供依据。

4.3 缺少专职部门和专门的法律

在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案例的调查中, 笔者发现, 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是由违规者所在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并公布处理意见的, 有的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 但调查组成员也均为该单位人员, 个别由该学术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 这样的调查不是“自己查自己”就是“老子查儿子”, 其公正性存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缺乏专职部门,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异常艰难, 而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 走司法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追责更是难上加难。以一则案例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事件。2007年底, 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联名举报本校“长江学者”李连生所获得的由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造假问题严重, 6名老教授先后7次给学校党委、纪委、学术委员会提交证明材料, 3次向教育部反映, 3次向科技部写信, 均无实质进展。投诉无门之际, 其中最年长的陈永江教授开始撰写实名博客, 虽然引起众多围观, 但不仅未让学校重视, 反而因为博文被李连生告上法庭。2009年7月, 6人向《中国青年报》反映情况,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于7月24日刊登了长达8 000多字的题为《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的整版报道, 随即媒体纷纷转载并跟进。2010年3月21日, 西安交大校园网主页上挂出《学校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的消息, 这场持续举报了两年多的学术不端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最先披露此事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回顾此事件时撰文写道, 举报的老教授“摆出厚厚一沓资料, 详细向我们解说问题所在。然而, 因为所涉及的问题实在太专业, 我们也无从做出辨别”。这边举报无门, 那边李连生起诉举报者的案件开庭了, 记者回顾庭审, 感慨:“这次庭审让我们发现, 通过司法解决学术问题, 尤其是艰深的专业学术问题存在巨大障碍。主审法官也坦承确实无从明断[10]。”

目前, 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者, 要么通过媒体披露事件, 引起关注, 迫使相关机构启动调查程序;要么通过司法程序, 立案审查。而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这两条路走的是多么艰难而漫长。而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专属机构, 导致举报者只能向违规者的所在单位或上级部门举报, 而这些相关机构如果不调查, 或者调查了不认可, 或者调查了认可但处理得轻描淡写, 举报者都毫无办法, 因为没有更高级的部门可以申诉;二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适用的法律条文, 使得司法机构面对学术鉴定显得软弱无能。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薄弱环节。现有的行政法规很多, 但缺乏权威性, 且对于情节轻重的认定不够明确, 也因此毫无震慑作用。《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规虽然有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条文, 但并不全面。如在《著作权法》中对于侵犯著作权行为中列出了一条——“剽窃他人作品的”, 但却并未给出剽窃行为的界定, 没有明确的评判方法和认定标准, 直接抄袭文字的容易确定为剽窃, 那抄袭了思想、理念呢?且与学术不端行为可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 其处置非常轻微, 无非就是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立法规则是, 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一般公民骗取国家财产可构成诈骗罪;对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国家财产可构成犯罪的情况, 只规定了贪污罪。也就是说, 构成犯罪, 必须有大额盈利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而学术不端行为所得的经济利益多为间接和隐性的, 且大多并非用于据为己有, 而往往是用于制造虚假的所谓学术成果, 骗取个人经济利益、学术地位和职务职称, 不符合构成犯罪的条件。且根据现行法律条款, 如果被抄袭人本人不起诉的话, 抄袭人就不用负法律责任。因此, 作为最严厉法律的刑法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置十分局限。

5 结论

综上, 当下学术界注重结果而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日渐淡漠的情形愈演愈烈。毕业、职称评定、资格认证、奖项申报均需要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撰写、发表论文成为人人皆需的全民行为, 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多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不知道论文不可一稿多投, 不明白何为学术不端行为;科研单位只知道鼓励论文发表而对文章数据的真实性疏于监管;科技期刊种数日益增加, 审稿专家资质缺乏审核, 使得一些拙劣的造假论文得以公开发表;基金项目成果的评审缺少规范与监督;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及执行、监管部门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国内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与难以遏制, 在理清这些成因后, 方可从根源入手, 一方面解除“致病因素”, 一方面“痛下针砭”。我们后续的研究将基于此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为恢复学术界应有的诚信道德风尚, 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出谋划策。

摘要:近年来, 不断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着中国学术界的声誉。学术共同体与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进行治理, 但效果并不明显。要想根治疾病, 必须明确病因, 方可从根源加以治理, 因此我们对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有4个方面:学术道德教育不深入;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出版单位把关不严格;学术违规处罚制度不健全。可见, 学术压力过大, 监督管理不严, 是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理清了这些原因, 方可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学术不端,泛滥原因,学术评价,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李靖波, 厉亚.学术不端:内涵、类别、根源与治理[J].科技与出版, 2011 (8) :80-82.

[2]赵瑞芹.国内外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机构与重要举措[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1 (9) :77-79.

[3]陈琼.国外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与借鉴[J].科学新闻, 2008 (7) :34-38.

[4]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试行) [J].家庭护士, 2008, 6 (1) :189.

[5]孙永刚, 李俊吉.关于学术不端问题的深层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9 (4) :417-420.

[6]中国科协: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发布[EB/OL].[2009-07-11].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7/11/content_11689396.htm.

[7]隔水樵.“零容忍”与“很宽容”[N].光明日报, 2009-08-07 (10) .

[8]王宁.批评的伦理与学术的规范[J].外国文学研究, 2004 (6) :136-139.

[9]邹承鲁.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J].民主与科学, 2006 (5) :11-12.

上一篇:矛盾论节选读书笔记下一篇:在宁波招商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