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2024-05-26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共8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

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下,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岗位需求开始不同程度地缩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是由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变迁、高校教育制度、就业政策制度、个人就业定位等多方面因素所共同造成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要对症下药,必须从社会政策体系、高校教育制度改革,以及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策略措施.

作 者:杨文君 李德海 YANG Wen-jun LI De-hai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四川,成都,610500刊 名: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92(2)分类号:G646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境 成因 策略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通过对宁夏生源的区内外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研究, 以求发现一定的问题, 特别是处于就业难和引进人才难窘迫境地的西部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策略分析, 期望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当前的就业机制。力求实现双赢的局面, 大学生毕业后做到有用武之地, 学以致用, 用人单位或地方也能切实受益。

一、区内外就业情况研究

就宁夏生源区内、外高校毕业生, 本文分别从其家庭困难、就业困难比例, 各类毕业去向比例, 各种就业单位性质比例等不同角度对就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同时, 还对宁夏生源的区内高校和区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比较, 发现二者存在的区别。

(一) 区内就读就业情况

2014年宁夏生源区内本科毕业生共有5713人。其中非困难生3700人, 所占比例为64.76%;家庭困难者399人, 所占比例为6.98%;就业困难的1353人, 所占比例为23.68%;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249人, 所占比例为4.36%;残疾人9人, 所占比例为0.16%;就业困难和残疾的2人, 所占比例为0.04%;就业、家庭困难、残疾的1人, 所占比例为0.02%。

表1是根据就业信息中毕业去向字段, 对宁夏生源区内高校就读的本科生2014年各种就业形式人数的统计。就业率是“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之外的毕业生人数之和除以当年毕业生总人数得到的百分比。以下就业率的含义与此处相同。在此库基础上得到的区内就业信息库中“毕业去向”字段涵盖表1中列举的不就业拟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等13种形式。对这13种形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表1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区内高校就读的本科生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的人数共1549人, 占毕业生的总人数的27.1%, 升学和不就业拟升学的占5.0%, 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9.3%, 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均占0.8%。

表中无隶属单位性质, 包含出国、出境、待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地方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自由职业等不同情况。在此库基础上得到的区内就业信息库中“单位性质”字段涵盖表2中列举的部队、城镇社区、高等教育单位等14种形式。对这14种形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表2结果。

从表2可以发现, 宁夏生源区内就读本科生就业时毕业生没有单位归属的比例最高, 占43.1%。就业有单位归属时, 企业就业人数最多, 占39.1%, 其中国有企业9.0%, 三资企业0.9%, 其他企业29.2%。中初教育单位就业比例是7.7%, 医疗卫生单位2.1%, 机关单位1.3%。其他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不高, 均不到1%。

(二) 区外就读就业情况

2014年宁夏生源区外本科毕业生共10853人。其中非困难生8775人, 所占比例为80.85%;家庭困难者1596人, 所占比例为14.71%;就业困难的261人, 所占比例为2.40%;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197人, 所占比例为1.82%;残疾人1人, 所占比例为0.01%;就业困难和残疾的21人, 所占比例为0.19%;家庭困难和残疾人共1人, 所占比例为0.01%;就业、家庭困难、残疾的1人, 所占比例为0.01%。

与宁夏生源区内就读本科生就业困难结果, 不难发现, 区外非困难生、比例远高于区内的, 区外就业困难比例远低于区内的。其他困难类型区内外相差不大。

宁夏生源区外高校就读的本科生共有10853人毕业。从表2.3可以看出, 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的人数共1905人, 占17.6%。升学和不就业拟升学的占8.0%, 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0.4%, 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均占3.4%。

与宁夏生源区内高校就读毕业生就业相比, 区外就读毕业生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人数比例较低, 升学和不就业拟升学的比例较高, 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就业比例较低, 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较高。

表中无隶属单位性质, 包含出国、出境、待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地方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自由职业等不同情况。在此库基础上得到的区内就业信息库中“单位性质”字段涵盖表4中列举的部队、城镇社区、高等教育单位等13种形式。对这13种形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表4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 宁夏生源区外本科生就业时没有单位归属的毕业生占32.4%。宁夏生源区外本科生企业就业占55.8%, 其中国有企业占16.2%, 三资企业占2.8%, 其他企业占36.8%。中初教育单位就业比例是3.5%, 医疗卫生单位0.8%, 机关单位1.1%。其他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不高, 均不到1%。

与宁夏生源区内就读本科生就业相比, 区外毕业生就业没有单位归属的相对较低, 各类企业就业比例较高, 机关、中等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较较低。

二、 策略分析

上述研究得出宁夏区内外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存在差异。这里就有关差异分别从实施平衡就业, 西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提高区内毕业生的创业素质, 区内外毕业生企业就业比例悬殊因素分析, 西部应积极引进有助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专业人才四个层面作出分析引导。

(一) 力争实施平衡就业策略

针对宁夏生源区内就读毕业生就业率低、区外高校毕业生不回宁夏就业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争取做到区内的走出去和区外的走进来。

一方面积极妥善在宁夏给这些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加大对西部地区就业政策的引导力度, 完善基层就业的保障制度, 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各种补助、资助等办法, 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有序流动等方面制定优惠的政策, 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基层农技推广特色岗位计划”以及本地基层计划, 拓展毕业生到西部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 国家应在西部贫困地区和条件较为艰苦的重点单位实施更为优惠的就业政策, 加大在工资、待遇等条件上的奖励力度, 让学生体会到到农村工作可以得到好处与优势。政府部门要应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努力完善就业市场。

另一方面, 高校应该从专业设置上、培养模式上作出适当调整, 培养学生区外就业的意识和信息。宁夏高校增加创业等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区外就业的信心。加强心理健康指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主要存在的依赖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 西部地区高校要从宏观上加强对毕业生全面的就业指导, 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把握机会, 综合分析自身条件和各种利弊得失, 准确地定位;还要针对各种不健康的择业心理, 加强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有效排除心理困扰, 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不断增强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勇于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 努力实现自己合理的就业目标。

积极引进区外优秀毕业生到宁夏就业, 包括政府、学校和媒体在内的各方力量, 应加大对国家西部计划的宣传力度, 深入理解和分析西部计划的政策和详情, 积极引导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就业, 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高校可通过各类讲座、观看纪录片、发放有关资料等方法加深大学生对西部现状的了解, 充分理解西部就业的政策和信息, 有方向、有目标地为西部做贡献。

(二) 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区内毕业生的创业素质

针对区内就读毕业生自由职业和创业者人数较低的现象,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引导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是拓展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来看, 由于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 整体创业的空间十分广阔, 因此, 要大力加强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使他们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树立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树立不断创新、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在此基础上, 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创业素质的培养, 包括创业的知识和观念的培养、创业经验的积累、创业技能的培养、创业个性的培养, 从而有效促进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 就业机会不等是造成区内外毕业生企业就业比例悬殊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 宁夏生源区外毕业生企业就业比例远高于区内的。就业往往与经济发展分不开, 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中一个就是由于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明显减少。东、西部相比, 无论是企业分布, 还是经济差异, 都是显而易见的。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棋布星罗, 众多企业提供不同形式的就业岗位, 东部地区企业就业的机会势必增加;而西部信息封闭、起点低、本身经济基础较为落后, 没有雄厚的实力发展更多的企业, 提供企业就业机会自然不多。另外, 还由于交通、文化交流等诸方面因素带来的引资困难, 丧失了引进外资发展企业的平台。综上所述, 作为西部的宁夏, 其区内毕业生企业就业的机会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毕业生的。

(四) 西部应积极引进有助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人才

每个区域一定程度上都有地方特色优势, 只是优势类别、大小程度不同而已。有的是地域优势, 如沿海、平原、山区、交通或者气候等, 它们均有适合本区域内独特产业 (海鲜产业、蔬菜种植及深加工、养殖业、旅游业) 发展的出路;有的是具备悠久历史, 深厚底蕴的文化优势, 积极把当地文化推广, 能做到让外地人慕名而来的时候, 旅游业发展的时机也就成熟了。旅游业发展旺盛的时候, 势必会带动一系列如食宿业等方面的发展。

地方政府应尽其所能, 挖掘地方潜质, 充分利用地方优势, 制定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宏伟蓝图来。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前景, 有针对性地, 积极引进有助于发展这方面事业的专业人才。为了改善很多区外毕业生不愿到西部就业的现状, 西部在引进这些人才时要给予较之东部更优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 特别是创业基金体制的完善, 减少这些学生创业时资金问题带来的困扰, 使它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创业或提升西部产业发展上。另外, 招聘部门还要走到所需专业较强的高校中, 采取和毕业生悉心面谈的方式, 把引进人才的规划和设想讲清楚, 使得有抱负创出一番事业的毕业生投身西部的意志更加坚定。

在引进区外优秀专业人才时, 政策上还需要做些调整, 减少毕业生从事西部事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西部产业发展旺盛的程度, 长远来看, 直接决定着区内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和区外毕业生是否愿意选择到西部就业。简而言之,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问题:越是发达的地方, 毕业生都挤着争取选择去, 越是落后的地方, 毕业生避之唯恐不及。

当把有志于发展这些优势资源的专业人士引进来以后, 势必会把西部的产业做大做强, 实现东西部物产和旅游业等方面的互通与交流合作。随之而来的是:西部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很难就业, 到东部就业又多少会遭到歧视, 东部高校毕业生不想屈尊到西部就业的尴尬局面也会得以缓解, 东西部共同富裕伟大梦想的实现才指日可待。

三、研究结论及展望

研究结论主要如下:区外就业率高于区内;区内外就业城市地域不同, 区内毕业生基本在区内择业, 极少数在区外就业, 区外就读的毕业生大部分区外择业;区外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比区内的高;区内地方基层项目、国家基层项目就业的较之区外的多些;与宁夏生源区内就读本科生就业相比, 区外毕业生就业没有单位归属的相对较低, 各类企业就业比例较高, 机关、中等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比较较低;西部在引进有助于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很多有潜质的产业发展优势不是很明显。

文中仅对宁夏生源区内外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掌握西部生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后续还可以利用宁夏全区高考录取数据库与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平台下载的就业数据作关联, 对宁夏生源的艺术本科生、体育本科生、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就业情况展开定量研究。另外, 还可以利用就业平台上考生留下的联系方式 (手机或者email) , 尽最大程度与考生取得联系进行调研, 对这些就业群体进行定性研究, 了解这些特殊类型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心理, 从而发现当前政策, 特别是当地西部接受免费师范生, 免费医学生配套政策上存在的不足, 为西部政府能有效预防免费师范生流失区外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举措服务。

摘要:通过对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平台下载的本科生就业数据库经进行处理, 对宁夏生源区内外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得出区内外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就有关差异分别从实施平衡就业, 西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提高区内毕业生的创业素质, 区内外毕业生企业就业比例悬殊因素分析, 西部应积极引进有助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专业人才四个方面做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宁夏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少奇.影响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 (4) :244-247.

[2]陈永强, 黄臻, 何冲.医学生西部就业意愿现状分析[J].教育管理, 2009 (2) :54-56.

[3]黄熙.西部大学生就业困境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34) :61.

[4]何颖, 刘继亮.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6) :45-48.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建议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一直接受学校教育,普遍缺乏工作经验,通过就业见习可以使他们初步的了解社会,了解一些职业的具体工作,积累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现阶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政策层面不够完善

现阶段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经出台了很多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而且每个人的补贴标准还存在地区差异,使得就业见习补贴从资金源头得不到保障,急需制定统一规范的政策。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较少,提升空间较低

由于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并不想招收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毕业生会占用自己公司的名额并且没有太大的价值,这样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工作岗位较少,即使有些用人单位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岗位,也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是帮忙打杂,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的岗位提升空间较低。

3.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方便组织就业见习

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天南地北不同的省份,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样就会流动性非常大,不方便组织管理。而且由于各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的了解也比较少,导致无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见习岗位,再加上学生的就业见习情况反馈不到位,限制后续见习工作的展开。

4.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见习不够重视

由于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毕业工作指导不够全面,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就业见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该就业见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到就业见习中来。

二、更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全过程的管理

要想更好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就要加强对就业见习全过程的管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制定统一的申报条件,具体操作流程和补贴标准,高校毕业生如果符合申报条件就按照统一规范的流程申请就业见习即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具体的表格统计,例如见习单位的岗位需求表,高校毕业生的见习申请表和见习补助表等,同时加强后续考勤管理,时刻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情况。

2.加强见习基地的建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有就业见习的岗位。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对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的企业奖励,来大力动员相关的用人单位积极的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并且要保证这个岗位的适合程度。另外,要组织见习学生积极融入见习单位的培训中去,通过上岗前培训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选择见习岗位时不要仅仅关注该企业的发展情况,而是要具体考虑该岗位的可提升空间,是否可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

3.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首先政府需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相关措施,并且要将补贴落实到位。另外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的投入,并且将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各项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同时,每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己当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严格的经费支出标准以及经费支出程序,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能够真正的落实到见习经费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时的拿到就业见习资金,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顺利展开。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畅通信息渠道

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有效的对接,即用人单位知道哪里有毕业生,毕业生知道哪里有见习岗位。因此,需要增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例如可以在网上、电视上、报纸上发布各种见习公告,让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了解到哪里有需求,并且可以及时去补充。另外,还可以经常性召开各种招聘会吸引企业和毕业生都来这里进行双向选择。同时,当地还需要详细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情况,给予还没有见习的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咨询指导服务,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快速的找到合适的有提升空间的见习岗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关系着高校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投入,采取有效的途径更好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使每个高校毕业生都能在见习岗位提升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琴.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2014,8(3):215-216.

[2]王锦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4,7(13):19-19.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4

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国内的整个就业局势、相关信息动态,让毕业生详细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以更好的实现就业。作为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关键。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重点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只有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也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这不仅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物质成果,而且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沿革

(一)统一分配

恢复高考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学一直实行统一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这一制度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当时的政务院发出《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第一届大学生的分配意见,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1977年恢复高考,从这一年级的学生毕业起,国家沿袭了统一分配的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要求对毕业生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部委主管院校,毕业生由各部委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省属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复苏的年代,学历文凭成为人们发展的最大资本。当时,各单位里的本科生可谓凤毛麟角,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饭碗不愁。

(二)双向选择

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从“两包”到“两自”。“两包”,即考生上大学学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两自”,即学生上大学要自己缴费,毕业后要自主择业。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已开始酝酿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过程与收费制度基本一样,持续了较长时间。

198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同年,原国家教委推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当年全国共37所并轨试点院校,1997年全国大部分学校开始实行并轨招生。

(三)自主择业,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47%。此后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年因为扩招而受益的学子,在4年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是31.9万人,2007年增长到128.2万人,今年虽然增幅较往年有所

减缓,但报考人数仍在不断增长中。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当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6000名应届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此次调查显示,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社会上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供过于求,政策、教育和大学生自身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各种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虽然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然较高,导致新增劳动力数量仍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引起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加剧了就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统计:目前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还有100多万人,2006年至2008年将涉及职工351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社会各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都互相交叠在一起,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互相冲突已经到了高峰期,解决这一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2、社会可供就业岗位较少,劳动力供大于求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因此,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与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形成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代替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等。

3、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毕业生145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38万,2006年毕业生413万,2007年毕业生495万,6年增加了350万,预计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

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 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物而涉及到人,并且人在无对象物的领域内只是持存物的预定者,那么,人就走在 了悬崖的边上,即他本身只应该被视作持存物。”[6]

技术由对物之物性的消除达于对人之

人性的消解。

2、结构失衡

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国家或几个国家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也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

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4、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

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熟悉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

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熟悉,没有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5、初期薪酬期待值偏高

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并且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对于自己的初期月薪要求也普遍比较接近现实。大部分本科生的选择在1000元~4000元之间,而其中大部分人的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其次在1000元~2000元之间。同时,专科生对于初期薪金的要求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较低。72%的高专学生的要求都在1000元~2000元之间,12%的人选择在2000元~3000元之间。大部分本科生的要求比大部分专科生的要求要高。同时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初期月薪的要求明显比三、四年级的高出许多。

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没有很清晰的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初次薪酬的期望值明显比较偏高,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薪酬明显下降。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去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解决办法。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与支持 12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后,特地前往该校图书馆看望大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就中国的飞机制造、金融危机、就业形势等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面对大学生,温家宝总理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在今年“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就业不仅是党中央提交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而且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也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到一线去工作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不少大学生也渐渐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到基层去工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经历。08届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葛湘玲告诉记者,她刚开始也是不太想到基层去工作,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觉得到基层去工作没什么意思,和自己最初的期望值有所差距。但

是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一次一次严酷的考验后,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她渐渐有了更加务实的想法,觉得到基层工作比较适合自己。“我还年轻,到基层就业可以锻炼自己。从小到大,我在家里都没怎么吃过苦,没体验过真正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基层也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去补充新鲜血液,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实实在在动手去做。”

而且,政府出台和落实的扶持政策,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都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有省委财政的保证,领导也非常重视和关心我们。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基层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现在担任常州市戚墅堰区丁堰街道芳渚村委主任助理和团支部书记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实并快乐着。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二)社会方面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通过生涯设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 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

3、职业价值观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选择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树立“三个观念”,即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 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4、心理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

5、政策和信息指导

加强学生择业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需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广泛

而深入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消除择业困惑,纠正择业中的片面认识。向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需求毕业生的类型、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指导毕业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6、择业方法和技巧指导

让学生了解自荐、面试、笔试的种类,掌握自荐信书写的格式、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面试和笔试的应试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通过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就业纪律,使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地运行。开展“生涯设计”活动,形成以此为抓手的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7、开设专题系列讲座

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作经济与教育发展趋势、就业形势、择业技巧、艰苦创业、奋斗成才等报告或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决策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

8、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热点以及就业心理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聘请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领导担任主考人员,与毕业生开展就业“双选”模拟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择业技巧和能力。

9、开设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或选修课

以专题讨论与集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为实行网上求职择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总之,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

(三)自身方面

1、以理性眼光看就业

直接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能否接受市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仍然有许多公司在不断壮大,这就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招聘会上这些公司依然可能会门可罗雀。大学毕业生应当接受多元化社会的多种工作岗位,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其他工作,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如若不然,多多积累社会经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模式也是个理性的选择。

2、就业考研两不误”准备并非万全之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才地位、价值的变迁,研究生的内在价值明显得到了提升。读研可以说意味着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甚至成为一个人改变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和愿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读研是否一定能改变命运?是否就意味着更容易找到理想职业?这就因人而异了。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专业知识状况的唯一标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仅以其曾经获得的学历来判断,用人单位需要员工给其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更重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曾说:“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而内因起决定作用。”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身边的环境,那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所以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还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杨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成人教育》。[3]张强,赵万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理论误区的分析。[4]刘文伟,项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5]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11)。

[6]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杨伟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如何?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11月06日。[8]程忠国。大学生指南图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09-01。[9]佚名。外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香港文汇报 2004年4月28日

[10] 杜宇.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就业形势更趋紧.北京新华网,2009-03-29

[11] 09年陷就业低估,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频道,2009-03-30。[12] 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05,(12)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5

[日期:2009-11-06] 来源:四川大学作者:章 程 [字体:大 中 小]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教育进步的长远大计。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约有65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就业市场萎靡。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客观而严峻地展现在政府、学校、学生面前。面对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我们认为必须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第一,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比2007年年底为0.98,2008年第四季度则急剧下降至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2009年到高校招聘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尤以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为甚。另一方面,个别企业权且没有大幅裁员或减少招聘人数,但他们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第二,持续的高校扩招与人才需求增长的不协调。“十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总计是1090万人,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一数据将达到2700多万,增长1600多万,增幅近150%,年均新增大学毕业生70至100万[2]。这期间,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加、下岗工人再就业以及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等,将对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持续压力。

第三,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低、增长慢,发展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较大,专业的“冷热”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造成大部分“冷门”专业

人才供求矛盾大,就业困难。另外一方面,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工资水平高,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大部分毕业生都趋向于到这些地域求职,造成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供给过剩,而广大西部落后地区、农村艰苦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第四,企业用人观念缺乏理性,用人标准错位。正因为目前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多数企业单位在进行校园人才招聘时一味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提高就业门槛。这种学历歧视也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经常对性别、外貌、身高、生源地、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特殊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人才教育培养因素

第一,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在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更新。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高等学校由于以下原因却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市场需求。这些主要原因有,有的高校有的专业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有的教师重授学生以“鱼”而轻授学生以“渔”,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使高校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或者滞后的现象,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的弊端。

第二,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根据2006年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关心应届毕业生的条件依次是:个人实际能力(78.5%)、社会实践经验(53.0%)、专业方向、职业道德、表达能力,最后才是个人学习成绩(21.4%)

[3]。而当前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相对还不够,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第三,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高校几乎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功能几乎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几场招聘会,等待企业与学生上门提供有限搭桥作用,统计就业率、上报就业率,甚至是为了完成就业率目标而忙碌。真正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指导方面的功能非常之少,更没有开展诸如能力测评、综合考评、跟踪指导等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人数不足,除了忙于事务性工作外,难以有精力开展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咨询等工作,很多高校也未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的课程辅导。当然,此项工作已经引起各高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正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推进。

(三)学生个体因素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择业观念狭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择业区域过

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各大型中心城市。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 调查报告”显示,2006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比例分别为,北京(24.69%),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为9.62%、7.39%)。其次,择业部门集中于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外企、政府机关、国企作为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最后,在择业认识上,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大学生普遍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4]。第二,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思考。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第三,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当前,很多企业在考虑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看重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等这些“软能力”。而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毕业生性格上具有个性突出、为人自我、缺乏宽容、合作精神不强的特质;学习上重视课程、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其他能力的锻炼,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往往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学校、学生应该三位一体,全面切入,共同努力,才是可持续有效之计。下面我们从政策扶持、平台援助、长效规划、个体指导方面探讨就业指导对策。

(一)政策扶持

第一,户籍、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档案制度改革,降低户籍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束缚影响,尽可能考虑取消户籍在各区域的限制、地方保护性的户籍歧视,可喜的是政府已在尝试户籍的改革,减少档案关系给毕业生带来的麻烦;改革用人制度,促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二,落实“三支一扶”政策,深化优惠、支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调控人才东西部合理配置,通过财政优惠、计划性、激励性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其中对到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必须加大优惠力度,及时兑现承诺,增强信任,促进良性发展。第三,制定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今天,民族自主品牌急需尽可能多的创建,对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鼓励政策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利用已

有资源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积极营建规范的经济市场、政府服务,简化相关的创办程序以利于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大学毕业生信用体系,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与约束,为企业大胆招聘应届毕业生,大胆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学习提供信用保障。

第五,落实高校学分制改革。我国高校很多都不是完全学分制,有一部分学生对高考时选择的专业,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听任家长意见,因而上了大学后,学习动力不强,对专业不感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定位。学分制管理、学分互认、专业调整等政策可以改善这类问题。

(二)平台援助

第一,校企合作职业创业实践、锻炼平台。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现状,各高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也可以提升大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能力、认识社会机会。

第二,各高校就业科学化平台。目前,相当多高校的就业信息通过本校网络公布给本校毕业生,对其他高校的学生是封闭的,这是高校就业资源配置不科学的后果。对此,需要从宏观上推动,促进搭建就业市场化、信息共享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就业平台。

第三,深化搭建职业咨询平台。鉴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限于就业指导事务性工作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深化就业指导功能,拓展职业指导规划功能,搭建职业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

(三)长效规划

第一,从基础教育开始职业启蒙教育的长效规划。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有的甚至工作了几年,仍处于为生活而工作的迷茫状态,至于职业热情、职业享受更无从谈起。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缺失职业启蒙教育,高等教育中也是近些年才零散提供几场不系统的讲座。由此分析,我们认为应学习国外的经验,从中小学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更新家长、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不断思考、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二,大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科学长效规划。设置市场调研机构,定期反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调查结果,宏观控制,科学有效地设置专业,控制招生人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质量上能够与市场的需求有效对接。

第三,大学新生开始职业规划、职业测评、就业跟踪全程长效规划。在现实情况下,高

校应尽早全程化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测评、就业跟踪长效规划等工作,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学习实践课程,以警醒学生对就业、职业规划的思考,培养关注职业信息、注重综合能力、加强组织沟通、参与实践锻炼的良好习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参与社会工作的适应力、发展力。

(四)个体指导

第一,动员宣传,转变观念,注重就业力自我培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缺失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因此需要对每个大学生个体尽可能更新传统观念,渗入职业规划教育的观念,提高自我需求意识,从观念的层面认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有效性,并促进转化为行动力,加强学生对软能力不断提升的自我要求;更新对职业种类的客观定位、发展性的选择职业、自我期望的准确定位等评价观念。

第二,引进人才测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很多学生对职业指导规划只是略有所闻,但并未体验到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尤其是非毕业生,加之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难以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基于现实,从引进人才测评,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特质、潜力,给予学生思考分析自我职业定位寻找提供有效的依据入手,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困难的可行方向。

第三,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具体职业指导档案。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提供学生能力测评依据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职业指导跟踪力度,给予学生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档案,并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变化,不断地更新指导意见,并反馈于学生。第四,增强心理调适,树立自信,培养豁达、积极、包容的性格。针对学生成长、学习实践方面必然出现的一些困惑与困难,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给予学生耐心、全面的心理调适指导,调整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矫正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对现实职场生活的认识,坦然正视受挫困难的考验等,通过调适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业软能力等。参考文献:

[1] 温清浩.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世纪桥,2009,(8).[2] 中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70%高出教育部官员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17.[3]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阅读:3084 次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6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表现

1.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取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价值观也正经受着考验。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淘汰的社会里,人们在千方百计地选择着社会,社会也在严格甚至苛刻地选择着个人,我们现在的毕业生们既担忧前者空间的狭窄,又抱怨后者社会的残酷,于是对职业的挑选被优先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学生业务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其出发点与归宿,核心都围绕着找一份好的工作,进入到主流社会,摆脱既有的经济困境或谋求更好的发展,“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似乎成了天外来音,成了茶余饭后嘲讽那个时代青年幼稚、冲动的笑柄,更多学生推崇的是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的营造。他们对就业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核心,是个人中心论,至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只是兼顾考虑。

2.毕业生就业行为状态。今天的大学生不习惯于谈理想,不会在精神偶像崩塌后而迷惘、徘徊,很少有人为某事某人特别感动,更不会为一些遥远的东西而激情澎湃。而更多的人,目标、追求都非常清晰,个人理想直接被嫁接为物质的追求,更多的社会理想被等同于一个个机械的量化指标。如果我们接近毕业生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把找到一份生活待遇高、工作环境较好的工作作为最大的理想,这就是求职中的“三高二大”现象(高收入,高待遇,高起点;大城市,大公司),而只有约10%的同学把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作为择业的第一目标。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从好的角度分析,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理想的获得不再是像某个时代对理想的夸夸其谈或重复宣讲。但是,青年不能没有理想,尤其是经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大学生,急功近利或单纯的务实会使人走向平庸肤浅。有些学校建校几十余年,很少有大师、大家与高官,更多的是高工与营销高手,也许我们的传统就是太务实而显得平淡。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存在着:

(1)形势不明。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对自己面临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但现实并非如此。不少毕业生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基本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的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六神无主;有的盲目乐观,期望太高;有的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干脆拿着材料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一个招聘会又一招聘会地“巡游”,导致毕业班安排的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大打折扣。

(2)定位不准。毕业生存在“盲从、赶时髦,不能对号入座”的现象。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毕业生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求职优劣点,都想去“好”的单位,都把收入高、名气大的单位作为择业时的首选目标,结果互相“撞车”;而一些急需用人的中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单位却因所处的地域或社会影响等原因,为求人才,连续多天坐阵学校,诚心可嘉,但依然门前冷落,问者寥寥。

(3)信心不足。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品格,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对于他们参加双向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自信更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种必然要求。但是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自己表示没有信心,有60%的学生说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只有30%的同学表示自己在找工作中有信心。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在于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锻炼,各方面的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而那些能力强、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奖学金的同学却恰恰相反,对自己的前途信心十足。

3.毕业生就业意识与心态

(1)奢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年均89%的高速增长,整个社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繁荣与富裕,在这股暖风的吹拂下,毕业生中奢华之风、超前消费再次抬头。享乐主义、攀比心理在校园中不断滋生、蔓延,反映在就业问题上:期望值居高不下。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85%的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有70%的毕业生把工资高、住房好的单位作为自己的理想单位,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1%。一个本科生到上海见习期1500元的月薪都认为没法活下去,到内地1500元的月薪够用,但太闭塞,工作转换不方便。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毕业生整体素质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高分低能”、“高品低能”、“高能低品”式的毕业生大有人在。在有些毕业生感叹“找不到理想单位”的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却又招不到毕业生,这种“招不到”与“找不到”的矛盾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难题,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奢华心态仍较普遍。

(2)浮躁。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许多东西(如体制、准则、观念等)正逐渐地被分化、摧毁,还有的正在逐渐被否定或打破,而更多的东西正在组合与重新构建之中。面对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扬弃什么,跟着感觉走。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大干快上、攻关、应酬、拉关系、打擦边球、投机、侥幸,不实事求是的浮躁心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在学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反映,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代学子坐在教室里精心读书,钻研学问,苦练内功。毕业生中所谓的“适应社会”,更多的是迎合社会的消极面,根本起不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在求职中,对求职技巧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增加自身实力的关注程度。浮躁心态的精神实质就是设法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回报。这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操守。

(3)被动。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明显感到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尽管还不占主流,也已到了足以引起我们关注的程度。因为90%以上的就业率指标,它要求我们必须对导致就业障碍的所有对象进行细分,以便拿出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个群体我称他们为“无意识,被动群体”,他们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但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外部特征表现为:学业糟糕,能力底下,心情懒散,性格内向伴随着心理障碍。对待就业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不着急,今后的问题也不考虑。面对至上而下的层层指标,学院分管就业的教师很着急,他就是无动于衷。面对教师的动员、劝导和教育,他们不排斥、不反抗、也不行动。无意识、被动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些学生就业行为的被动与麻木。就业指导教师几乎要为他们考虑好求职中的所有细节与过程,提醒他们每一个注意点,这些学生完全从一个就业的主体沦为客体,习惯于等待,等待学校、等待单位上门、等待教师通知,少了一点主动出击、去市场寻找机会的锐气。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剖析

作为理性经济人,即高校毕业生在进行教育投资时,总期望在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益。这符合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如果背离这一假设,把就业问题大部分归因于毕业生的高就业期望值是貌合神离,经不住推敲的,对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也是无效的。

1.从经济意识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招生和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默认了高等教育与职业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即高等教育与就业活动相互依存,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的“共生关系”维持着“供求平衡”,不存在毕业生就业问题。凡事利之由即是其弊之根。不存在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存在毕业生无自由选择就业单位的限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存在毕业生的就业高期望值,只是听从组织安排与重新选择单位实现自己价值的矛盾,这一矛盾不需要从经济意识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但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与就业岗位之间那种默认状态下的“供求平衡”不复存在,代替的是一种实实在在、动态的供求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再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来配置,而是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一场相互的“职位搜寻”与“人才搜寻”的游戏。在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期望值都是由高到低地排列,这完全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有何错?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果一开始就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低的期望值是不恰当的,也是违背理性经纪人假设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在搜寻成本和搜寻收益的不断比较中,双方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当然毕业生也会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就业价值观,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转变为希望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达地区,在外企或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地取得教育投资所带来的较高的工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市场化的积极应对,也完全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我们不能因此而批评指责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堕落。因为毕业生不仅是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经济人。社会责任感也并不排斥私人的利益。他们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投资收益也是无可厚非的,任何企图通过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解决就业问题绝非根本政策。

2.从主导价值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众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是:我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是自己的,享乐也是自我的,但同时存在的一切责任亦需自我来负。这种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置于纯物质性金钱财富这种无常之有、无尽之有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拥有等同于、混淆于生命存在自身的价值之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生命信仰教育不是封闭的系统,它必然要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和交换,其效力必受社会上主导价值观的影响。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和不公正,毕业生的价值观开始倾斜。其次,人包括大学生,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社会人当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考虑在种种约束条件下的争取利益最大化,也是对社会主导价值的一种适应,不能因此而把板子全都打在毕业生的头上,斥责他们道德堕落,社会责任感丧失。

三、提高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关注毕业生的经济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支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校生存之本。教育投资本身的风险性,要求获得“风险溢价”。如果毕业生离开学校之日即是失业的开始,必会严重挫伤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毁灭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地位升迁、经济改变的设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毕业生的道德的外烁性和个体的行为上,要求他们做出自我的牺牲,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的地区去,发挥自己的价值。而面对毕业生教育投资者的教育投资的回报需求——经济攀比心理——经济行为这个过程重视不够。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往往把动机当作行为的起点,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毕业生合理的经济需求,特别是部分毕业生急需高收入就业以还贷的需求,超越了毕业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底线——能够就业,以弥补教育投资成本。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实际调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就业心理,了解他们的就业价值观、预期工资期望值。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对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贷款情况、专业技能等的了解来分析毕业生可能接受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就业的专业,以此作为我们思想教育、政治动员的资源。

2.呵护毕业生求职中的负性心理:打开思想政治教育之门。大学生属于心理比较脆弱的一族。在求职历程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轻者焦虑、烦躁,重者走向生命的不归路。2004年11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2004届毕业生王豪,因奔波4个月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自杀身亡。2004年11月,南京一名学医疗的女研究生因找工作屡屡受挫,遂萌生了轻生之念!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的关注。

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帮助毕业生在求职失败的时候调整个人的心态。特别是女学生和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路轻松走过,事事如意,接触社会的机会也不多,毕业前对社会、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都没有想过遇到三番五次被拒绝的尴尬场面。然而,人生变化无常,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对于逆境的出现,毕业生只有以遇强越强的心态去努力,才能征服它。

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将目光放远,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人生的机会很多,变化很快。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一辈子的工作,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长期的考虑,先就业,再择业,从长远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企、大公司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也要看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大学生不能钻“牛角尖”,只给自己一条路的选择,这样就限定了个人的发展。

再次,帮助学生放宽就业范围,多投简历。据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34所高校的6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联系的单位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提高2%,大学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出,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3.关注毕业生生命价值实现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点。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较高、就读于名校、强势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灵活,可以实现自己较高的就业期望值。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资本欠缺的毕业生会陷入悲观、被动、消极、痛苦的求职状态。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舞动生命的勇气,极端的还有因找不到工作走向犯罪或生命不归路的。现在虽然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太多了,供大于求,而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去,到落后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大学生应该在现实中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发挥自己价值,不要事先定一个调子,要适应环境的需求,不断磨合,把新工作看作一个立足点,一个发展的新起点。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注意毕业生的经济需求的同时,应该进行无止境的深入细致、精雕细刻的思想疏导与激励,引导毕业生重建生命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价值。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产品策略研究 篇7

从目前的形势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稳定。同时,大学生是一个高能动、高同质性的群体,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毕业生群体里会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心理与情绪,一旦调动起来,会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更进一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针对高校扩招后的严峻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明确指示:“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它提高到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所以,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充分就业,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社会整体来看,高校相当于一个企业,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其生产者就是高校的教师,原材料就是高中毕业生,产品就是大学毕业生,顾客就是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类似于企业销售产品,而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来参与市场竞争。那么对于高校也一样,要想培养合格的人才,并顺利将其投放到社会上去也必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所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即高等学校以毕业生就业市场为依托,以用人单位为中心,以学生为本,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向市场提供各种类型的人才,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用人市场需求的调查与预测、高校专业的设置、招生、教师的进修、学生的培养、就业渠道的开拓、广告宣传等。

1 高校产品的特殊性

所谓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来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思想、主意等。而高校为社会或者市场提供的产品就是学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是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从整体产品的概念上来看,高校毕业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也就是用人单位“购买”毕业生时所追求的利益,是用人单位真正要“买”的,即核心产品。而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形式,即高校向市场所提供的毕业生和科研成果。每所高校的名称就是形式产品的品牌,品牌是衡量这一产品质量高低的标识,学生的专业特长即形成产品的功能。附加产品是用人单位“购买”毕业生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利益,包括高校的声望、用人单位与高校的持续关系等。产品组合的宽度代表不同学科门类,长度代表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深度代表不同办学层次。显然,高校要注重运用产品组合策略。同时,注重加大对学校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形成特色化高校品牌和特色化毕业生产品,满足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 提高产品(毕业生)质量,强化高校毕业生竞争力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业的竞争就是毕业生“质量”的竞争,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毕业生为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质量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毕业生质量高低与其在课堂上能否学到有用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老师拼命的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到头来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站稳脚跟的。这就要求高校主动加快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主向教会学生自我学习为主的方向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摒弃原有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以老师少动嘴,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为原则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调整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按市场化要求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

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方向。高校应自主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前提是了解本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现状和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就业市场反馈的用人要求和人才的需求信息为标准,力争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相关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使人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两不误,高校要构建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必须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 打造高校品牌,提升高校知名度

高校的品牌代表着每所高校的声望,直接反映了社会对不同高校产品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离不开品牌效应。从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看,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往往一个人后面有好几个单位“追”,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却要东奔西跑地推销自己,这种高校毕业生之间的不平衡的现状,说明了高校品牌在社会中的价值。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高校要想不断地扩大和发展自己,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品牌运营工作,从教学、科研的每个细节认真做起,经过一段时间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使高校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做好毕业生的包装工作,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

所谓就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二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如何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自己的出路是每个大学生当前要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定位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自己掌握的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即“自己到底能够做什么”。(2)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比如言语表达、逻辑推理、数字运算等,即“自己擅长做什么”。(3)自己的性格、气质、天赋才干、智商情商等,即“自己适合做什么”。(4)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等,即“自己喜欢做什么”。

就业定位准确,有利于毕业生很从容地去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它可以使得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定位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业定位准确,可以持久地发展自己。很多大学生在做简历和面试的时候,由于缺乏这种能力,使得面试官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不能介绍自己,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很多人事业上发展不顺利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没有弄懂或认真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的问题,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因为他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大学生就业是人生的最大转折,第一份工作对刚准备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找到一份定位准确且合适,是由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准确地就业定位,可以让大学生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营销与高校接轨势必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通过教育,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训练有素的“营销队伍”的带领下将营销理论切实地贯彻实施,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转变工作思路,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面向市场办学,严格地把自己视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实体,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统领全局,创造性地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此带动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敏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营销[J].青海社会科学,2005,(5):21-23.

[2]张庆亮,李传荣.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4):68-69.

[3]周长茂.“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43-44.

[4]李丽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营销分析[J].高教论坛,2004(,6):170-172.

[5]孙国翠.基于营销视角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山东电大学报,2008,(3):27-29.

[6]范亚峰.我国职业技术类院校就业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7.

[7]曹红英,齐路良.运用科学营销理念指导高校就业工作[J].交通高教研究,2003,(3):40-42.

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预防策略分析论文 篇8

首先,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前,必须了解当今毕业生就业现状,通过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展面向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可得出很多有效数据,进一步帮助职业指导的工作者提高认识,进行有效指导。

2015年6月至9月,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展面向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问卷发放共51160份,收集有效问卷21353份。

学历层次分布方面,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比例分别为21.05%、48.82%、25.26%和4.87%;性别比例约为1:1;从专业类别的角度划分,基于目前北京高校各专业学生数量总体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分别得到12个专业类别的学生样本比例,哲学0.24%、历史学0.34%、农学1.79%、艺术学2.55%、教育学4.12%、医学4.43%、法学6.09%、理学7.09%、经济学10.56%、文学10.74%、管理学18.04%、工学34.01%。

从不同专业的入职地区分析看,在北京就职比例最高的专业是艺术学、经济学、医学、均在75%以上;其次是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均在70%以上,然后是工学、农学、哲学、历史学;最低的是法学、理学,均不足55%。

从单位性质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比较集中,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最多,为31.25%;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27.42%;然后是其他事业单位、机关,均为6%~17%左右。

从性别层次来看,男性去往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最大,二者之和占比超过60%;女性则以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比例最大,为33.77%,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22.46%。女性毕业生去往教育业、金融业、文体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相对较多,男性毕业生去往信息软件业、建筑业、制造业、科学技术业、生产供应业相对较多。

从学历层次来看,随学历的升高,去往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的比例增加,同时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另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去往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

从院校类型层次来看,211院校去往国有企业的比例最大,专科院校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最大,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去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例比较平均。

从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相对分散,但仍有集中趋势。其中,信息软件业、金融业、教育业相对较高,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

从职业流向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所占比例排名前十的职业分别是:教师、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银行从业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会计、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职业流向等信息,既是毕业生理性就业的需要,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科学规范化的有效支撑,对合理有效地配置人才有积极的作用和参考价值,是大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理性选择职业、科学谋划职业有效的参考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探寻人才培养与成功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发展观念;坚持能力为重,提升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调查形成的就业障碍职业发展跟踪数据库信息,对国家未来人才战略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既有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自身外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条件要求、环境等等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毕业生对环境和条件的不满意是导致不期望工作的一项原因;接近一半的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招聘的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招聘条件的限制,导致求职者未能顺利就业。近三成的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不满,导致无法顺利就业。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专业及能力要求,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到努力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毕业生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知识底蕴

应届毕业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在这方面是相对缺乏和比较弱势的,想要尽快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在学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扎实牢记、学习能力是不能缺少的。

2.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积累工作经验,逐渐提高竞争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往往把重点和心思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实际锻炼能力的过程,而实践又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非常看重的一项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一点,可以大大节省用人单位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和磨合时间。应届毕业生由于缺少职业能力、工作经验,而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从业竞争力,导致自身在就业的市场中很难立足,没有任何优势和竞争力。面对现在的用人单位很看重工作经验,建议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身心全面发展,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要身心全面发展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技能。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有益的学校和社会活动,使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品行好、乐观向上的人才。

二、自身方面

很多毕业生在沟通、组织、协调、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等方面有些欠缺,或者说在竞争力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一些毕业生因为从未参加过面试,不懂得面试技巧,还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准确,眼高手低。毕业生应积极准备,提升“就业竞争力”。企业很看重应聘者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等。

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看,部分学校学科和专业的设定不合理,没有根据就业及市场需求和环境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导致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甚至不符合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华北电力大学昌平校区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效,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校内网站APP和关于就业指导的自编指导手册:《大学生创业政策文件汇编》《大学生创业流程及常见问题》《华电大学生创业案例》等,如果学校可以做到这样全面的就业指导,与社会就业形势紧密对接,会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

身为职业指导师,要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多方式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登记,掌握毕业生的最新情况,实现未就业毕业生的联系方式、求职意向、招聘信息等数据的及时更新,充分满足未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动态互助交流。并且针对有需要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按照求职者的自身条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匹配,帮助求职者找到适合他的职业和发展方向。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特长、专业、性格和各种社会能力等各个方面加以整合,分析所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优势,确定个人职业目标,并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上一篇:大学生电影节下一篇:以农业机械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