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2024-08-07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共9篇)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1

社会新闻, 因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事件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其带给读者的, 并不是单单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或单纯的获知心理。更多的, 应该是体现一个新闻事件内里的深层次涵义, 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获知其反映的现象和表达的意思, 从而也就体现出新闻的价值。而一则社会新闻的价值在哪里, 读者、甚至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有多少, 都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务必体现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虽然至今还没有对“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的确切解释, 但是从一些报道实例中我们即能发现主流价值存在的意义。有这样一个例子, 2007年1月26日, 新华社播发电讯稿《江苏一骑车人路上摔伤状告交通局获得赔偿》, 消息的导语是这样的:“骑车打手机, 不慎碰到沟坎摔伤, 江苏徐州一市民将损坏路段所属的交通局、建设局告上法庭。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法院日前审结这起纠纷案, 判令交通局赔偿这位市民损失6500多元。”在一些晚报、都市报的国内新闻版面上, 这篇只有300多字的社会新闻竟被编发在十分显要的位置。为什么一条区区300余字的短消息会被这么多编辑如此重视?

“走路摔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为什么唯独这一条新闻的“待遇”这么与众不同?我们将上述新闻做一对比即可看出二者的差别在哪里。在新华社的这篇报道里, 不小心走路摔伤的这一市民没有得过且过, 没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而是勇敢地将相关政府部门告上法庭追究其责任,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法院依法公正地做出了裁决。“政府败诉”, 看似很平常的一个判决对中国全社会而言, 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蕴含着我国公民法制意识的觉醒、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等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二、主流价值的导向作用

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重视民生, 就是“群众利益无小事”, 施政的主流价值取向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 我们社会的主流人群仍然是普通民众。因此, 媒体追求主流价值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说话”, 还有就是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只要是跟群众有关系的新闻, 我们都应站在历史和顾全全局的高度来解读新闻背后的东西, 能否敏锐地觉察到新闻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则是衡量记者专业素养和新闻敏感的重要标准。

三、主流价值的成功经验

时下的社会新闻报道视角正由对新闻事实表象描述逐步转向为对某些新闻事实的成因、背景、影响等的探究。社会新闻要注重在小题材中挖掘厚重主题, 重视民生, 在小冲突中拷问公德良知, 报纸可以引发对于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反思, 逐渐形成主流取向;在小事件中聚焦社会焦点, 让读者参与到新闻分析、评价与判断中来。

一条内容简短的新闻, 但要解读起来, 却是需要非常专业和精深的学问。对于学者来说, 每一条新闻的背后, 都隐藏着一个等待你去发现的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和我个人来讲:如果我的知识不够丰富, 学问不够渊博, 那么, 在我解读这条新闻的时候, 如果解读得不够准确, 就有可能被人所耻笑, 解读得精准了, 更好, 但请切莫低估了新闻解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它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

结语:因此, 对一篇真正成功的社会新闻来说, 能为观众记住的, 真正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新闻内容, 而是透过新闻报道所传达的并为他们所认同和产生影响的价值。社会新闻的意义在于, 它能以百姓的诉求为主旨, 以解决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 从而拉近了传媒与百姓的距离。社会新闻不应该仅仅只在关注民生民情的表层停留, 而应该透过表层开掘出新闻事件带给读者的思考和启示, 以此来实现民生新闻通俗易懂, 贴近百姓, 给人启迪的“草根”价值。这就使社会新闻回归到“民本取向”的价值层面上。另外, 更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而不是有闻必录。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要注意舆论的导向, 给广大读者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江新.也谈“可读性”[J].新闻记者, 1986, (08)

[2]王晨.也需讲点“可读性”[J].新闻战线, 1981, (08)

[3]耿立明、孙科.加强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可读性[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S1)

[4]杨玉辰.“可读性”散论[J].新闻爱好者, 1990, (02)

[5]刘向胜.如何增强专业报刊的可读性[J].武警学院学报, 2003, (05)

[6]林帆.关于“可读性”[J].新闻大学, 1984, (01)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2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价值观 高校师生关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的基本轨迹

1.社会价值观的内涵和特点

社会价值观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本导向的和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通过社会成员日常行为反映的、用于指导处理个人和他人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观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本导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和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社会主导价值观只有在社会发生质变性的革命、统治阶级出现更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改变;而社会主流价值观则会在社会内部关系改革性的调整过程中出现变迁。

社会主流价值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根本判别标准是是否能够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和信奉,而不是是否为统治阶级所倡导和推行;二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指向性是由其构成的各种价值观的指向性共同决定的,是没有强制导向性的,是社会变革现实的反映而不是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和指引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轨迹

事实上,无论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符合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其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之间始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间,中国的社会主流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主导价值观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是处在高压状态下的表面的稳定,其内部实际上潜伏着极端不稳定的变革因素,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这种被压抑的极端不稳定的因素以缓慢的速度逐步消解,而不是瞬间地爆发。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自然地回复到其应有的状态:由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保持绝对一致的一元价值观向由社会主导价值观引领的一元价值观和由大多数社会成员实际认可的多元价值观共存转变;由只强调集体利益忽视和排斥个体利益的整体价值观向既重视集体利益也重视个体利益的价值观转变;由只强调社会理想讲求无私奉献的理想价值观向既强调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又承认世俗利益的需要的价值观转变;从只强调精神激励的社会价值观向既重视精神激励又重视物质驱动的价值观转变。

二、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对高校师生关系产生的影响

1.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点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特点及其相互影响的、多层次、多性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教育自身和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往往能激发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师生更加专注于教与学的活动,有利于顺利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成份”。

2.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1)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多元价值观与一元价值观并存使高校内部逐步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的交往有了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平等交流、民主决策成为师生间交往的主流形式;个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和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满足因材施教工作的需要,以实现和谐共进的目标;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的共存和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并重使教师摆脱“宗教化、革命化、空洞化”理想价值观的束缚,以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而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2)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第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教师更多地以自身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自己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从而削弱了教师道德示范作用和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学生则更多地以自己所掌握的、超越教师传授范围的知识和信息出发,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举止进行审视、判别和接受,这使得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削弱,进而使原本稳固的师生关系受到挑战。

第二,个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向的融合促使师生双方都开始更多地关注在双方关系中个人价值的体现。例如,部分高校的部分教师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惜以牺牲学校和学生的集体利益为代价,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师在学生中应有的良好形象,消解了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第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主流价值观中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升更是直接导致了高校师生关系的世俗化和物质化。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不再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教书育人的事业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谋求更加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手段;不再将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去关心、爱护和培养,而是将其作为可以为自己带来实际利益的源泉来对待,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放在世俗的标尺下衡量,并将衡量的结果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依据。另一方面,以世俗化、物质化的价值观为基础,在教育产业化和高校招生分配体制改革的多重影响之下,高校的许多学生更是将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定位为纯粹的知识买卖关系,认为教师就是知识商品的出卖者,自己是购买者。在这样一种观点的指导下,学生必然会失去对教师的基本的尊重与认同,而将自己放在商品买卖关系中顾客“上帝”的位置上,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失去伦理基础的苛责。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师生关系必然出现淡化、疏远、冲突、对抗甚至是激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丁仲云.平等民主合作——高校师生关系转变趋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1):1.

[2]单振生.交往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05):3.

本文获以下研究课题资助:

1.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研究。

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优势 篇3

关键词:党报,社会新闻,主流优势

社会新闻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风气、社会问题、民情风俗及奇闻逸事为主要内容, 与各类追求市场化的都市报相比,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能靠猎奇取胜, 不能靠炒作制造轰动效应, 更不能靠读者爆猛料来吸引人。在社会新闻的取舍问题上, 党报应着力体现其高品位、权威性, 旗帜鲜明地宣传好党的主张, 这也是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 党报社会新闻的导向作用不能忽视。记者的落笔、编辑的裁剪、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提炼, 无一不标明报纸的态度。社会事件包罗万象, 党报的社会新闻记者不能有闻必录, 版面也不能有稿必登。除了要考虑社会意义外, 还要严守新闻纪律, 哪些事件该采写、编辑、刊发, 哪些事件坚决不能介入, 这是党报必须坚守的原则。

如何体现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优势?

首先要选好切入点, 体现大家气派。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要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大局意识。抓住带全局性的问题做文章, 运用正确的舆论推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抓新问题、新思路、新事物, 使报纸真正出新闻, 有活力。围绕这个原则, 党报选择好社会新闻的最佳切入点, 使党报的社会新闻宣传进而达到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的党报来说, 在宣传上始终保持着稳重、严谨的特点, 注重的是把党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和贯注到报道之中, 让人“入眼”、“入脑”, 真正地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在报道社会新闻方面, 要讲究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 又不失可读性, 既体现出党报的“大家气派”, 又能雅俗共赏。

其次要突出权威性。党报的权威性, 是党报自身特有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必然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品位、内涵及其深度, 通过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党的声音, 指导基层工作;通过客观真实地宣传报道基层的情况, 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拥有广大的读者。党报自身特有的这种优势, 要求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充分地显示出全面、翔实、厚重的个性, 用理性的力量给人以教益, 在思想深处给人以震撼, 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颤动。

党报必须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时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努力探讨通过报道正面典型, 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报道负面信息收到正面的效果, 恰到好处地对社会公众进行舆论引导。

再次, 要丰富新闻内涵。弘扬社会正气, 宣传道德风尚, 创造和谐氛围, 这是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立足点。有了这样的出发点, 社会新闻才能体现出高格调和高品位。作为党报, 社会新闻报道同样要有看头, 有趣味, 但更要让党报的社会新闻有意义。

这就要求党报要在挖掘社会新闻的内涵上下功夫。在进行社会新闻报道时, 除了要求记者要独具慧眼发现生活中的趣人趣事外, 还要把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写得更有思想性和导向性, 使读者在读故事中看新闻,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使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好看, 而且耐看、有品位, 不至于让人一看而过、一笑而过、一叹而过, 而是给人以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塑造的是党报的品位, 作为党报的社会新闻, 只有挖掘出新颖的思想, 只有具有理性的力量, 才能给人震撼性的启悟。党报报道社会新闻必须要有思想深度。要以其特有的视野和视角展现出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努力把此类报道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 使之能给人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从而给人以启迪。

最后, 灾难性新闻报道要有服务性。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也是多元化的, 可以直接服务于市民生活、工作, 服务于社会发展进步, 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生活, 关注民生, 以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切度和新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重要标准, 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 我们就及时报道什么。在车祸、火灾、跳楼等事件报道方面, 党报也可强化服务性, 在分析原因、提醒受众、提供建议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让读者在有效阅读中得到理性的启示。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4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闻宣传工作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是新闻宣传的职能所在。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当代社会,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把握引导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对人民的事业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把握引导得不好,就可能涣散人心、激化矛盾、干扰大局、影响稳定,给事业带来不利影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崇高社会责任,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要确保新闻宣传正确的导向,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开这一根本保障,就必然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二、自觉积极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核心价值体系以其价值的整合、导向和认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对全体社会成员发挥着积极的引导和凝聚作用,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社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宣传,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采取的精神形式,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像列宁所说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崭新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众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

三、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能力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5

看过重庆电视台《民生》栏目的这期节目, 引发笔者关于民生新闻的一些思考。电视民生新闻以其选材的本土化、平民化, 报道立场的平民视角, 价值取向的民本意识, 报道方式的大众话语等鲜明特征, 一改传统新闻播报的宏大权威、居高临下, 营造了温情、世俗、人性的新闻氛围, 这使得民生新闻自诞生至今, 赢得广大民众的强烈共鸣, 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同。

毋庸置疑, 电视民生新闻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满足了一般受众的知情权, 提高了受众在新闻活动中的参与度, 但是,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和发展, 民生新闻栏目的队伍不断壮大, 在具体节目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选材狭隘、格调低下、缺乏引导、深度不够、意图功利、有违人道等问题。

如何在重大题材新闻报道中有效地传递民情民意?如何在主流民生话题中通过个人微观故事提高传播效果?重庆电视台《民生》栏目通过大量微观人物命运关照主流价值观的叙事模式, 让我们看到了主流民生新闻叫好叫座的有益探索。

围绕重大话题彰显主流价值

媒体的社会责任依然是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但在贴近百姓现实生活的幌子下, 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提高收视率, 在选题过程中刻意迎合庸俗阴暗的不良价值取向, 报道内容经常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天灾人祸、邻里纠纷、街头闹剧等新闻价值含量比较低的内容, 不加选择地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为报道的重点。为了吸引受众, 一些媒体甚至以展示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的内容来招徕受众, 结果造成媒体的生态污染。

民生新闻应该不能脱离为政府献策、为百姓解忧的社会责任, 同时还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重庆电视台《民生》栏目在题材选择上, 紧紧围绕民生相关的重大话题, 自开播以来, 涉及的报道主题覆盖公租房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户籍制度改革、发展微型企业、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医疗改革等重大话题, 有效地避免了题材的偏离。

在叙述方式上, 《民生》栏目20分钟的节目体量, 逐渐形成15分钟短片、5分钟演播室的3:1黄金格局, 并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报道风格:呈现重庆民生建设大图景之下个体的微观命运, 将个人与城市的发展变迁反复观照, 形成个人命运对节目主题的支撑, 再借由专家学者的点睛之评将节目内涵拓展提升到一种全景展现和规律发现, 通过纪实、案例、话题、链接、主持人个性化点评等, 共同支撑了节目的深度与广度, 体现出炽热的民生情怀。

呈现个人命运捕捉有人情味的细节

几乎在《民生》栏目每期的节目中, 都有一个或几个普通人物的命运令人牵挂, 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故事, 层层深入的调查过程展现主流的民生主题。在节目中, 有端了镇政府伙食团锅的“犟大爷”、不信任干部的村民陈正育、跳到违章建筑屋顶的强硬“钉子户”、开创新生活的移民老王、来到村里的博士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民生》节目中鲜活突出。在节目中, 记者通过层层调查, 真实再现还原了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转变的过程, 再引出某一民生主题的政策、背景和规律。

栏目组制片人成胜告诉笔者, 真实是节目的生命, 但同时他们要求记者的出现, 尽量不要干扰新闻现场。所以一个15分钟的短片, 往往记者要拍摄一两个月。增加拍摄难度和成本是为了捕捉真实细节, 展现最感人的民生画面。

比如我们可以在节目中看到负责信访工作的村干部在村民家厨房一起融洽地忙碌做饭, 情同家人;可以看到返乡民工黄庆红的女儿坐在妈妈怀里撒娇, 其情难舍……编导马珂说, 民生新闻中采访对象往往不擅言词, 为了走进受访者的内心, 为了还原真实, 为了得到几秒钟真实的镜头, 编导摄像在每次拍摄前都要和拍摄对象进行很久的交流, 编导和他们一起嗑瓜子, 蹲在院坝与他们聊天, 直到谈成真心相待的朋友了, 才能让拍摄对象忘记旁边的摄像机, 才能给观众呈现出温情的真实场面。这些有温度的民生节目不靠猎奇出彩, 正是靠编导们放下自己的身段、降低视角, 通过他们对普通百姓生活投入真诚的关怀和热情, 才能成就一期期充满人情味的真实画面和情节, 这也成为《民生》新闻节目最吸引观众的看点。节目创办以来, 一批有影响力的节目收视率稳步上扬, 个别节目还创下2.01的高收视, 观众反响热烈。

纪实情节设置悬念激发情感共鸣

新闻纪实片在强调真实的同时也强调情节设置。虽然是重大主题的主流价值观, 但在节目创作中, 节目组也尝试了很多别具匠心的悬念冲突设计。单单从《小巷风波》、《百姓看病那些事》、《插班生的幸福事》、《当火锅不用“老油”》等等这些充满悬念的节目标题中, 就能激发观众的收看欲望。

还以《黄庆红不走了》这期节目为例。节目开始, 黄庆红给铁道部部长写信反映返乡火车票难求, 随着新闻故事的展开, 黄庆红遇见了早年外出打工的兄弟黄小红, 黄小红已经回家乡开玻璃门窗店的情节刺激着黄庆红和观众, 故事情节于是扩展到两个人物线索。夜幕下, 黄庆红和黄小红等一起在家里吃团年饭, 这几个早年一起远走他乡打工的兄弟在一起畅饮, 席间都自然流露出想留在家乡的心声。记者用全纪实的手法, 生动再现了这个聚会场景。在饭局中, 黄小红偶然提到缺少资金, 黄庆华说他正好看到彭水县提供小额贷款的信息。这戏剧性的线索, 是记者预先没有意料到的。于是, 记者们在饭后马上建议他们第二天去寻找贷款。第二天, 他们跟拍黄庆红到彭水县找工作, 黄小红也成功贷到款, 盘活了小店。与情节电影中虚拟的现实相对的是, 新闻栏目所呈现的是真实的现实, 这期节目中戏剧性的情节环环相扣, 为节目增色不少。

而在这期节目的最后, 编导选用了一组新华社记者关于留守家庭的照片, 配合深沉的音乐, 一个个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妇女和他们身边的空椅子逐渐呈现, 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再一次唤起观众对留守家庭的极大同情, 对返乡就业创业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

在《小巷风波》等等很多其他节目中, 都有很多曲折的情节, 展现新闻人物化解矛盾、转变观念的情节冲突。

没有空洞的说教, 在这些真实故事的支撑下民生政策才有了说服力, 让民生新闻回归主流价值, 着重展现细节, 设置悬念和冲突, 将新闻事件以动态式展现, 差异化新闻信息刺激强度, 使受众的注意力能较长时间保持在积极状态, 从而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有利于受众形成对新闻事实的认同感, 才能更好发挥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6

国外的民族文化内涵、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社会形态、政治制度不仅与我国区别明显,就是他们内部各自都是千差万别,这也使得主流价值形态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但国外许多国家主流价值的建构与研究似乎走的是“烘云托月”的道路,即通过加强研究主流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法而实现主流价值的建构。例如,美国拥有世界上实力最为雄厚的大众传播体系和多样的传播手段,他们通过将价值观建设融入大众传播机制的办法,坚持和强化了其核心价值观,成为锻造和维系“美国精神”的有力纽带,用大众乐于接受的传播手法编织了一条有张有弛的“价值防线”,牢牢占据主导核心价值观的阵地。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必须学习和借鉴的有益成分。在西方国家,社会主流价值建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科学严谨的法治建设。法律本身不只是一个规则体系,在规则体系的背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法律对价值所作的选择、排列和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价值的混乱,降低由于价值多元化而造成的社会分裂或缺乏凝聚力。(2)规范严格的教育引导。教育也是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的社会化手段,也能为人的行为标准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提供科学而严密的参照。因此,西方各国对教育所肩负主流价值形态传播与教化的能力也普遍看好。(3)对文化与舆论的灵活有效掌控。在现代社会,舆论与传媒也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媒体与舆论被称为“第四权力”,引导、教育和铸造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目前,我国学者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建构研究相对比较少,在一般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献中,几乎不涉及民族高等教育与主流价值整合方面。仅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范式对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现状进行研究;(2)从法学角度探讨民族高校优惠政策的合法性与调整空间方面进行与主流价值相关的探讨;(3)从心理学、教育学、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式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高等教育功能、教育政策三个不同视角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

通过中西对比发现,我国社会主流价值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政治理论灌输多。[1]理论灌输的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接受灌输的兴趣和积极性;灌输教育手段单一,形式呆板,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地进行理论灌输。(2)“自上而下”的单项推动多。主流价值的建构要以“情绪”和“知识”为纽带,而“自上而下”单向推动的方式很容易忽视主体的情感、主体诉求等因素,从而容易导致适得其反。(3)急功近利,重短时效益。主流价值的形成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且是一项长效工程,需要建立协同机制来完成。

二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民族教育的基本精神,不仅要重视民族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要注重发挥民族教育,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促进边疆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巩固边疆建设,增强民族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团结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国以后的民族工作也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地区发展差距,边疆多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政治格局也受到“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民族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2]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价值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在边疆民族地区,有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并存,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无疑应占有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在边疆地区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和主流价值形态的弱化、淡化。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弱或者丧失,将会使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怀疑,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如果主流价值形态对此不能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很可能会处于被动的境地。因此在边疆民族高校,重建主流价值文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从根本上消弭民族冲突,继而发展边疆,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家安全疆域开始出现的非地域化、模糊化、扩大化和网络化,使国家安全基本内涵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化边疆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新的着眼点。[3]同传统地理边疆相比,文化边疆具有自身的内涵和特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必须在确立文化边疆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主流价值,以维护国家文化边疆安全。因此加强对边疆系列问题涉及的文化多元、主流价值认同的思考与研究,第一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缩小边疆高等教育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有利于调整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因教育不均衡而导致的思想波动,正确引导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思想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保持社会稳定;第二是特殊的高等教育政策及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有利于实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提高边疆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少数民族人民与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祖国的“向心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从而利于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第三,高校的出思想、出人才、出国力的职能,决定了边疆高校既是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和主体,边疆高校大学毕业生是边疆社会群体中的精英和优秀分子之一,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主流价值,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尤其边疆高校要将培养人才与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把大学生的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先进性作用发挥好,发挥大学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对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的研究,对于高校的和谐建设和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建设均具有重要影响。

(三)促进、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在我国西部边陲,不仅信息相对闭塞,且民族成分较多(例如仅新疆现居住着47个兄弟民族),基本上包含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一体的格局。边疆高校要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则出发,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既要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又要引导学生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使国家内部的各民族人民“在传统中获得自己的身份”或认同,并且形成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共同性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关于进一步实现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思路

(一)深入切实地调查现状,全面把握,改变“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

对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价值的建构,需要在现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从具体的分析中升华出蕴藏的理论,因此离不开必要的田野调查。另外,有了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这一宏观背景作为参照,还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其它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等。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的研究工作,应深入考察边疆人民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边疆民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的角度去审视多元文化,力求做到民族性和多元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并对边疆地区高校主流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进行立体的建构。

(二)纳入现行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方式将边疆民族教育纳入主流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构建有利于边疆稳定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主要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引导边疆高等教育向主流价值方向发展,以校本课程的方式体现边陲高等教育特色。其重点就是要了解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主体(各民族)的诉求,形成主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因为在边疆地区多民族大杂居的前提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主体的诉求具有多样性及模糊性,所以如何满足他们真实的需要,更加完美地展现出边疆地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中的丰富内涵,在对主题内容界定的原则、分类与步骤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边疆地区的高等教育教学的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地归纳与分类是一个难点。

(三)从深入、长远的民族文化着眼,而不是从单纯的政治考量和经济利益出发,非急功近利,从文化深层结构突出问题

文化学认为教育过程是对文化的选择、重组、传递和传播的过程,[4]而作为揭示高等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复杂的多元文化,使其变得更有选择性和多样性。结构主义观认为知识的建构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态度与教育情境中产生的外显和内隐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大量基于本人种族、出身、语言、宗教、文化和政治认同以及诸如取向、外部生理等特征,在本质上是属于他个人的组成知识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在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来重新认识智力与教育,认识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能力与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改变以往的灌输模式,寻找新的结合点

我们认为,边疆高等教育应该具有多元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即现代与传统互补、对话与交流的课程设计、感受与生活的知识构建和领悟与解读的民族意识等价值追求,[5]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利用边疆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统整教与学的文化内容,发展民族地区的课程意识与开发机制,从而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教育实践的启示[J].网络财富,2008(7).

[2]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3]艾尔肯·吾买尔.基于边疆稳定的高考政策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4]刘旭东.预设与建构——教育价值观演进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7

3月11日下午14点04分, 也就是大地震发生19分钟之后,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通过滚屏字幕播出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14点05分演播室插播最新消息。14点17分即连线驻日本记者, 播出日本地震画面, 并报道了中国地震台网正在会商、稍后连线的消息。一直到18点, 日本强震的直播窗口始终打开, 对地震灾情持续直播。在央视新闻频道的东日本地震报道中, 比较注重新闻的新闻价值, 强调公正, 平衡和客观。央视对日本地震事件的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 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3月13日, 新闻频道收视份额为4.186%, 明显高于往年相同时段。

一、现场直击灾难事实, 注重新闻性, 避免过多煽情色彩

用现场直击的方法及时迅速的报道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等的完整过程。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里大量的插入NHK直播的日本地震的画面。NHK的报道特点是“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 有数据不煽情, 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所以会注重事件的冷静客观, 和还原灾难最真实的情况。而新闻频道在报道自己台里的记者采访的新闻时也仍然是强调现场和新闻事件的新闻特征, 很少有再出现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一系列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了。

从3月11日到3月17日, 央视新闻频道打破原有固定栏目编排, 从21:30到零点, 利用“新闻1+1”和“环球视线”的创作团队, 制作连续两个半小时的特别节目。由于打破了栏目的概念, 使整个时段的报道内容完整、风格一致, 呈现出不同于常态节目的深度和现场感。在白天时段中, 平时固定的栏目时间也被打破, 全天候直播, 随事态发展随时跟进报道内容。

二、接近性原则重点关注中国在日救援及华人安全, 并扩展视角关注民情

本人研究了从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至3月31日的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发现这半个月里关于日本大地震的1088条新闻 (只看新闻标题) 中, 其中与灾情本身有关的有892条, 与中国救援有关的有77条, 与国际救援有关的有14条, 与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有67条, 与专家解读有关的有38条。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和灾情本身相关的新闻之外, 剩下的这几类新闻中, 与中国救援和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新闻条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3.5%其中中国救援占到了39.3%, 在日华人安全占到了34.2%。

如在《新闻直播间》3月13日的新闻中有连续的几条新闻先后都是报道中国救援队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即将飞赴日本重灾区”、“中国使馆工作组抵达重灾区”、“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东京”、“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抵达日本”。在这几条新闻之前, 即中国国际救援队快要赴日时还在播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过的十年历程”。

再如同样《新闻直播间》3月16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全力搜寻幸存者”这则新闻中有这样一段配音:。由于当地供水短缺, 救援队员们的脸越来越黑, 不是因为阳光强烈, 而是因为他们抵达大船渡后只能“三不洗”, 队员们在抵达灾区后没有洗过脸, 没有洗过脚, 也没刷过牙。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很多救援队员到日本执行任务并没有告诉家人。

而在3月19日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周刊》的题目为“大地震的微记录:别让灾难带走希望”的日本大地震特别节目中, 在这一期节目中所谓的“微记录”就“微”在节目以记者找到的亲历地震的几个在日华人 (王洪喜、孔晓楠、王燕、旅日作家萨苏等) 口述整个地震和海啸的过程为节目的线索, 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关注整个灾情本身。整个节目分为“灾难降临”、“平安信息”、“辐射阴影”、“紧急避难”、“跨越灾难”这五个环节, 一步步深入, 从对灾情的关注到对于民情的关心, 再上升到一种对于民族的、人类的灾难的思考。

三、注重专家解读, 开始强调防灾知识的宣传

3月11日下午16:4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进入新闻频道的直播室, 向人们介绍地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这样的解读一直持续到到晚间“东方时空”和“环球视线”时段。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在《新闻直播间》里除了对于灾情的报道外, 专家解读占到剩余几个类别的19.4%。

从孙士鋐开始, 央视的评论员和专家智库系统也启动应急机制。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次特别报道的嘉宾并非由各个栏目自行邀请, 而是统一由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组负责组织。评论员组不仅负责专家的发掘和联络, 还负责接待和内容提供, 有效地解放了各时段节目和栏目的压力。从地震发生开始, 央视新闻频道一共邀请了地震监测、日本政经、核安全、地震救援、海啸预警等领域十几名专家, 实时关注前方动态, 及时做出权威解读。在新闻频道, 访谈时段从“朝闻天下”一直贯穿至“午夜新闻”, 实现了专家解读的全天候无缝连接。

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 灾难性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 在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不能有所作为, 那么, 媒体就失去其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自然灾害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灾害发生的时候, 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指导判断, 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灾害的措施, 新闻媒体有责任满足人们的这种基本需求。因此电视媒体作为媒体中的主流形式之一, 对灾害的紧急报道具有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对正在发生的灾害进行同步报道, 尽最大可能地为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迅速提供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梅.王艳萍.《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2]白楠.《新闻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电视灾难新闻研究——以央视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 200905.

[3]焦彦艳, 《电视灾难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新闻学.201005.第40页.

[4]穆素华.张士峰.《日本地震:电视“快反”报道的创新实践》.《中国记者——焦点》, 2011年4月.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篇8

一、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研究

1、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实质。

我们只有对主流价值观的实质有了很好的界定后才能深入研究社会主流价值观, 这也是给社会大众进行广泛认同的提供前提保障。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实质是人在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一些科学思想理论, 并将这些科学思想转化为自身观念与认识的过程, 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改造的一个过程, 同时也是人们在接触社会主流价值观后, 把主流价值观的精髓转化为自身的意识形态和行为的一个过程。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本质上是以社会大众为主体, 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认同, 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凝聚社会大众的共同认识, 促进社会大众思想的进步, 最后要达到凝聚民族思想意识的作用。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指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 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些主流价值观能够被大部分人所认同, 这些被认同的主流价值观直接引导人们的思想走向, 本质上就是把接触到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思想的过程, 思想指引着行为, 具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所以说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过程就是把内在的思想转变外在行为的过程。

2、关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实证调查研究。

我们要想进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实证调查就要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和认同、认同的程度如何、认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何在这个三个方面入手, 经过系统的调查才能在实证基础上得出结论。近年来, 部分学者进行了一些有关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调查。但是, 由于实证调查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 而且在统计时也非常困难, 就直接导致现如今实证调查研究比较少, 目前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调查项目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这个项目的开展主要围绕“当前我国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认同、接受主流价值观情况调查”, 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五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社会大众在主流价值观认同方面没有问题, 但是在认同主流价值观后不能很好的转化为社会实践, 因此今后的主要目标就是把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外在功能最大化。

3、关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提升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水平, 而提升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水平就要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使社会大众形成思想层面的认识, 在认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后广泛的开展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把内在的价值观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主流价值观在认同过程中不断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认同教育, 要以不断扩大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提升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研究

1、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影响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因素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两个方面: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其中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家庭因素有来自家庭本身方面的, 包括家庭的人员构成、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家庭和谐氛围和家庭教育传统。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面, 在学校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当然学校也是在不断的变革发展中, 学校的文化环境以及一些规章制度势必将引导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取向。在学校因素里面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档次、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办学理念, 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当今社会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也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 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给大学生带来机遇又能给大学生带来挑战, 经济飞速发展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增强增强了意识判断, 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会更加有逻辑性, 会沿着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发展。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 为社会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势必有一部分大学生消极对待, 价值观出现扭曲, 导致部分大学生把金钱当成惟一的价值判断尺度和标准, 出现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一些人, 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呈现出自我化、功利化。

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内部因素主要是来自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1) 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 个人情感处理等。 (2) 大学生的梦想、抱负, 包括大学生有怎样崇高的理想, 这个理想是否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个人是追求的是不是高尚 (3) 大学生与生俱来的的素质, 包括个人的品质、性格、个人受教育程度、个人教养和道德品质等因素。

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辩证分析

在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时我们应抱着辩证的态度去对待, 肯定积极的因素, 毫不留情的抨击错误的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健康, 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这些伟大的思想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台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充满了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的学生在不断的进步, 而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在原地踏步, 他们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完全不同, 在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更是有较大的障碍。这些人的值取向只顾个人主义, 忽视集体利益, 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 思想里面充斥着金钱的味道, 金钱是这些人行动的指南, 高尚的理想信念完全被弱化。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近些年, 学者们一直致力于主流价值观的研究,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后, 我国学界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相对研究较为先进的国外而言, 我们的研究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改进的,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研究过于空洞, 没有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研究, 研究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小范围内, 有待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需要在认同教育的实质、机理形成、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研究, 以及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知、接受、转化各个环节的内在规律、形成机制、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研究。第二, 偏重于理论研究, 忽视了实证研究。尽管在已有成果中也有部分实证调查研究的分析, 但是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方面欠缺研究, 研究的欠缺势必不能掌握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也就无法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第三, 研究较为封闭, 在对中外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比较方面远远不足, 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发现问题。西方学界很早以前就对认同教育进行研究, 研究也非常深入, 通过对中外主流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 而且在参考和借鉴国外经验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在综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现存的问题后, 本研究针对改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方面的研究。要做到创新, 不能总是拘泥于过去的研究成果, 探寻并改进适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具体对策与方法。第二,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证研究。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更好的证明主流价值观直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一定要大力加强对策性的研究, 要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只有全面分析当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的具体现状基础上, 我们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第三, 通过对比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 找出我国的研究不足之处。西方国家不仅对认同教育的各个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而且在认同教育的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说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 要多学习西方国家研究成功的途径和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价值观认同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新庚, 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2, (3) .

[2]栾亚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新探[J].广西社会科学, 2013 (4) .

[3]王征.当前我国青少年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1) .

[4]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7, 8 (9) .

[5]王艳春,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1999, (4) :51.

[6]岑国祯编著.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0.

[7]黄希庭, 张进辅, 李红等,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

社会效果——新闻价值的真谛 篇9

一个新闻事实要见之于社会, 对社会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逐步演进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报道的最终社会效果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

1.记者、编辑对新闻素材的选定。这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 使之取得一定效果的第一步。从主观上讲, 我们可以把这种选定叫做新闻价值的第一次发现;从客观上讲, 应该把这种选定情况看作新闻价值的第一种表现形式。

2.广大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学校规定的教科书, 也不是国家颁布的法令, 对人们并不具有约束力, 不是非读不行、非照那样做不可的。因此, 又有个是否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报道内容是广泛的, 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 等等;表达方式除原来的那些报道形式外, 正在创造互相“交叉结合”的边缘体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可以增加新闻的价值分量, 也是赢得广大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必要条件。记者、编辑在对事实的选定时, 如果没有做到上述这种结合, 只有内容, 而没有恰当的、生色的表达形式, 发表后能够吸引如此广泛的读者吗?恐怕是不可能的。一篇报道在实际上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程度, 则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 使之取得一定效果的第二步。因此, 从主观上讲, 我们可以把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 叫做新闻价值的第二次发现;从客观上讲, 应该把这种关注的程度看作新闻价值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3.新闻报道最终取得的社会效果大小。一篇报道所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程度, 在某种意义上讲, 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效果”。但这只是报道影响的初步所及, 与我们所追求的那种最终的、实际的社会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 还是把它看作新闻报道与社会效果之间的一种“媒介”为好。我们所说的社会效果是什么新闻事实通过“受众关注”这一媒介作用, 在公众内心所产生的某种积极影响, 是这种影响———精神“产品”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最终变为的物质力量,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鼓舞作用、启发作用、教育作用、指导作用等等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这样说, 社会效果, 是新闻事实 (价值因素) 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那根“社会效应链条” (价值表现) 的终端。

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定情况———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新闻报道最终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大小, 是新闻价值表现的三种演变形式。作为一篇具体报道来说, 最终对现实生活产生某种积极影响, 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 才是过程的归宿。新闻价值表现演进过程中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形式, 对价值的实现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为它们含有一定的虚假性。比如说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作出某种报道的选择, 社会效果会不会就像原来估计的那样呢?不一定。又比如说, 某篇报道对读者的吸引面比较广, 但是能不能就说它在听众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引起很大震动呢?也不能肯定!只有这个过程完结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才是最为真实的, 因为它经过了全过程的彻底检验和证实。如果说, 价值表现是价值因素的生命依托, 是价值自我实现的生命形式, 那么, 经过演讲过程检验和证实的最终表现形式———社会效果, 就堪称新闻价值的真谛。它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一样, 对于新闻价值的存在具有特殊意义。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哗众取宠, 它实实在在是这样的。想想看吧, 一篇新闻报道如果社会效果不好, 那就犹如没了魂儿, 还谈得上什么新闻价值?“效果说”, 对新闻价值的表述虽说不全面、不准确, 但就这个意义上讲也不无精妙之处。

说到底, 是记者、编辑根据自己的经验, 根据以往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所得出的“致效原则”, 对面临选择的事实和新闻可能产生什么社会影响作出判断和估计。这种判断和估计正确与否, 与实际情形是否完全相符, 又有待于社会效果的证实。所以, 把“社会效果作为掂量一篇新闻报道价值大小的依据”, 与用新闻价值作为选择事实和衡量新闻的社会效果, 事实上完全一致, 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矛盾的。

上一篇:新经济社会下一篇:传统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