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连锁反应

2024-07-03

恶性连锁反应(精选7篇)

恶性连锁反应 篇1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也是医学界重大的科研难题。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多, 一些新的恶性肿瘤也逐渐被认识。恶性肿瘤发病隐匿, 缺乏典型的临床体征, 加之人们医学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匮乏, 许多患者失去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就医时已到了中晚期, 只能用化疗或放疗来缓解病情, 延续生命。但化疗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也十分明显, 常常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作用或毒副作用。因此, 加强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共收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8例, 经过我们细心观察和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其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23例, 女15例, 年龄46岁~78岁, 平均年龄62岁;其中胃癌12例, 食管癌4例, 肺癌3例, 肝癌3例, 胆囊癌3例, 宫颈癌9例, 软组织肉瘤4例。治疗按规范化疗方案, 口服和静脉给药。

1.2 结果

38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38例, 皮肤反应19例, 脉管反应16例, 肝功能异常10例, 神经系统反应5例。

2 护理

2.1 用药前宣教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较悲观, 对各种治疗措施失去信心和耐心。用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化疗的作用机制和必要性, 同时向患者说明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重新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2.2 不良反应的护理

2.2.1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1) 注意观察并详细记录呕吐物、腹泻物的颜色、次数、性状及量。呕吐时指导患者深呼吸, 侧卧位以减轻症状。出现腹泻时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2) 呕吐后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及时清理呕吐物。腹泻患者遵医嘱给止泻药物。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 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注意饮食卫生, 勿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少量多餐, 吃易消化食物。 (4) 对严重腹泻、呕吐的患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5) 为患者创造暗光环境, 有资料显示暗光环境下化疗患者的呕吐率可降低。

2.2.2 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

(1)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皮肤反应, 详细记录患者皮肤不良反应 (如瘙痒、皮疹、脱皮) 出现的部位、范围及时间。 (2) 症状轻者予以患者解释, 减轻患者顾虑, 症状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口服。 (3) 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勿用对皮肤刺激的药物及肥皂, 嘱患者不要用手抓挠。 (4) 指导患者穿舒适柔软的衣物, 避免太强阳光直射。

2.2.3 静脉炎护理

详细观察输液血管变化, 减慢输液速度, 降低药物浓度, 行局部热敷、更换输液血管等措施, 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2.2.4 肝功能异常的护理

化疗前后应检测肝功能, 化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黄疸、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等。对肝功能异常者, 给予心理护理, 注意休息, 饮食应清淡, 适当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对肝功能明显异常者应停药并行保肝治疗。

2.2.5 神经系统 (化疗性脑病) 不良反应的护理

化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变化及意识变化。注意有无烦躁、焦虑、失眠行为异常等症状出现, 对狂躁、失眠患者可给予少量安眠药, 对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医师, 积极查找原因, 给予相应的治疗。

3 小结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由于机体长期受瘤细胞侵蚀, 营养的摄入不足及大量消耗, 身体状态极差, 加之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越来越重视护理工作的今天, 有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不同领域观察, 化疗期间精心的护理是影响患者身心舒适的重要因素, 它与不良反应的轻重转归密切相关。通过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精心护理, 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安慰, 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延续生命的信心。

恶性连锁反应 篇2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当属中医“呕吐”范畴。呕吐病位在胃, 病变脏腑除胃以外, 尚与肝、脾相关, 外邪、饮食、痰饮等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病因皆可引起呕吐, 其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2]。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多为苦寒之品且具毒性, 极易损脾伤胃、耗伤正气, 导致脾胃虚弱、气机失调、运化失司、胃气上逆, 甚则生化乏源、气血不足[3,4]。近年研究表明, 中医药在缓解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方面作用巨大, 优势明显[5]。本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及其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中医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 化疗前情志干预

中医学十分重视情志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呕吐虽病位在胃, 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脾两脏的生理功能最易受情志因素影响。忧思伤脾, 脾失健运, 脾胃亏虚, 胃虚不能受纳水谷, 或郁怒伤肝, 肝失条达, 横逆犯胃, 皆可致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因此,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充分交流, 针对不同文化层次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同, 采用鼓励性语言取得患者信任, 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知识宣教, 向其讲解情绪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理解患者因肿瘤及化疗不良反应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保持舒畅、宁静、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特别是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和曾因化疗引起剧烈呕吐的患者, 更应做好心理疏导。陈鹏[6]等对43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观察, 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 (激励组) 24例, 采用常规护理 (对照组) 19例, 结果显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效地控制呕吐的发生, 缩短呕吐持续时间, 延长呕吐间隔时间。杜媛媛[7]等通过认知干预和情绪干预等方式, 明显降低了化疗患者重度呕吐发生率。

2 中药内服护理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证的指导原则, 中医护理亦是如此。化疗药物引起呕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脾胃, 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受损、正气耗伤、运化失常、胃失和降, 故临床上多以健脾益气, 和胃将逆为治则。杨鹏[8]等在患者化疗期间使用健脾化湿、和胃止呕之方剂, 利湿祛浊、调畅气机, 使脾气复建、胃气和降, 明显降低了呕吐的发生率。陈仕凯[9]根据化疗过程中出现呕吐清涎、水谷不下、舌淡苔白等脾失健运、饮停于胃的症状, 予健脾和胃、蠲饮止呕的小半夏汤以治疗, 效果显著。窦永起等[10]根据辨证论治理论将化疗呕吐分型治疗, 脾胃虚弱型用六君子汤加味;气阴两虚型用沙参麦门冬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肝胃不和型用柴平汤加减;痰湿内阻型用苓桂术甘小半夏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用附桂理中汤加味。钱祥夕[11]研究发现旋覆代赭汤加味联合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 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疗效优于单纯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

3 中医外治护理

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方法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在预防和减轻化疗呕吐护理方面可发挥其独特优势。目前常用的止吐外治法包括针刺、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穴位敷贴、艾灸等。经络腧穴及针灸理论是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化疗恶心呕吐的中医外治多选择胃经、脾经、大肠经、任脉等的穴位和脉络, 以疏通经络气血, 从而加强经脉“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的功能, 达到通调腑气, 和胃降逆的作用。武百强[12]等采用止吐药加用针刺双侧足三里的方法, 止吐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止吐药的对照组。彭轶霞等[13]观察进行PE化疗方案的患者60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止吐方法配合足三里穴位封闭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止吐方法, 结果显示治疗组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吴广伟等[14]通过采用足三里、手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注射液、Vit B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治疗化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药物及穴位刺激双重作用, 总有效率达87.5%。《四总穴歌》有云:“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具有健胃和中, 降逆理气的作用, 为止吐要穴。范亚硕[15]研究发现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注射液封闭双侧内关穴及针刺中脘、建里、双侧内关、神门穴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化疗呕吐。冯淑娟[16]选取耳穴胃、脾、肝、交感、贲门、神门、皮质下、肿瘤相应部位贴压, 随机选取两组化疗患者 (贴压治疗组和灭吐灵对照组) 进行对照, 结果显示贴压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凤[17]采用化疗前2天至化疗结束后2天在双侧内关、曲池、足三里及中脘穴予穴位敷贴配合常规应用甲氧氯普胺的方法, 与单纯常规应用甲氧氯普胺对照, 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组胃肠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邱翠琼等[18]在通过艾灸减少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中发现, 取神阙、内关、足三里进行温和悬灸能明显降低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率。

4 膳食调护

中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中医理论, 辨证选择食物及忌口是提高化疗疗效, 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肿瘤患者中医辨证多为气血亏虚、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癌毒内蕴、热毒炽盛、痰瘀互结等证。为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应中药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主, 不宜补益及祛邪, 补益药物易滋腻中焦、有碍运化, 攻伐之品常损伤脾胃、消耗正气。饮食护理亦当如此, 化疗期间患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热量充足的少渣半流或软饭食, 少量多餐, 忌生冷、硬固、粘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的寒热属性应避免过于寒凉和温热, 不宜进食红枣、桂圆、阿胶、参茸、虫草等滋腻补品。化疗时恶心呕吐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肠平滑肌的蠕动, 导致患者食欲不振, 护理人员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 应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清汤、粥等, 少量多餐, 并根据进食和呕吐情况酌情予以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汁、糖水、盐水等[19]。

5 小结

恶性连锁反应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3月—2014年3 月收治136例恶性肿瘤病人, 使用紫杉醇进行4 次~6 次疗程化疗。所有病人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年龄32岁~71岁;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心电图基本正常。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不能耐受化疗;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 不能耐受化疗;③排除在使用其他药物中引起的变态反应。

1.2 不良反应 ①变态反应:本组病人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4]把变态反应分为4度, 其中Ⅰ度表现为皮肤潮红, 共27例;Ⅱ度表现为荨麻疹、全身蚁走感, 共15例;Ⅲ度表现为心悸、胸闷、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 共1例;Ⅳ度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共3例。②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对红细胞影响较少。③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为恶心、呕吐、便秘等。④肝肾受损:表现为血转氨酶值升高。⑤脱发、关节及肌肉痛。⑥神经:表现为指趾端麻木、复视等。⑦心血管毒性: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最为常见。

1.3 结果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 包括变态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受损等。经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 病人均顺利完成所有化疗疗程, 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肿瘤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 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沮丧等。因此,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要适度保密, 以免其过于紧张与恐惧, 对已经知道自己病情的病人, 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与鼓励, 使之能正确对待疾病。将年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相近的病人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房间, 病人之间有共同语言, 在和谐的气氛中能转移其注意力,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5]。

2.2 用药前护理

2.2.1 正确使用药物做好“三查七对”, 正确溶解和稀释药物, 现配现用, 合理使用并注意保护血管。联合用药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排出先后顺序。紫杉醇与顺铂合用时, 应先用紫杉醇, 后用顺铂, 否则加重骨髓抑制。资料表明在顺铂之后给药时, 本品的清除率大约降低33%, 而与阿霉素合用时, 先用阿霉素, 后用紫杉醇, 可降低黏膜炎发生率[6]。在使用时严格按照用药的程序执行, 尽量把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从而减轻病人痛苦。

2.2.2 规范使用紫杉醇紫杉醇变态反应大都发生在用药后3 min~5min内, 少数发生在25 min~30min内。有文献报道, 个别病人在输注紫杉醇24h后仍可能发生变态反应[7]。因此紫杉醇输注结束后仍需注意观察。变态反应是紫衫醇特有的反应, 其原因与溶媒 (聚环氧化蓖麻油) 有关, 而非药物本身。为防止紫杉醇的变态反应, 给药前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中的标准进行预处理:在给予紫杉醇治疗前12h和6h分别给予地塞米松片20mg口服;用药前0.5h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mg, 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有研究表明, 口服地塞米松片预防紫杉醇过敏的发生率比静脉注射发生率低[8]。由于紫杉醇注射液价格较贵, 化疗前无法做皮试, 提倡采取小剂量先行化疗 (尤其是首次使用) , 即先将紫杉醇注射液3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缓慢输注, 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情况。如果未出现不良反应, 则再将剩余的药物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在输注开始10min内每分钟10滴~15滴。若无不适, 可调至每分钟50滴~60滴, 3h滴完。

2.2.3 选用专用化疗输液器具使用玻璃瓶及非聚氯乙烯材料精密过滤化疗专用的输液器, 专管专用, 防止紫杉醇溶液中的细小微粒进入人体, 增加致敏机会[9]。

2.2.4 急救物品的准备备好监护仪、急救物品及药品。在开始的10min内护士及主管医生应守在床边,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不适, 以便及时发现变态反应。输注过程加强巡视, 做好交接班。合理安排紫杉醇的用药时间, 选择在医护人员较多的时间段使用, 以方便抢救。

2.2.5 变态反应的处理发生轻度变态反应 (Ⅰ度、Ⅱ度) 一般稍加抗过敏治疗或不做治疗可自行缓解[4]。本组病人发生Ⅰ度~Ⅲ度变态反应给予调慢滴速、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 25mg肌肉注射等处理后症状大多能缓解, 继续输入紫杉醇, 输完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1例发生严重皮疹, 3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人经转皮肤科治疗后改用其他方案完成余下疗程;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人立即停止紫杉醇输入,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2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吸氧、扩容、抗休克、升压等处理, 病人转危为安, 后改用其他方案完成全部化疗疗程。

2.2.6 骨髓抑制的预防及护理骨髓抑制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一般均能自然恢复, 且有一定规律。白细胞常在用药7d左右开始下降, 至10d左右达到最低点, 在最低水平维持2d~3d即开始回升, 7d~10d可恢复至正常。血小板一般下降稍晚, 但下降速度快, 同时恢复也快。白细胞下降后病人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感染, 严重时会出现败血症;血小板下降, 病人可出现体软乏力、精神淡漠、反应迟钝, 严重者会出现全身出血倾向。本组病人均有Ⅱ度、Ⅲ度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1例病人曾有3个疗程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因此, 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建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 空气新鲜, 每天紫外线消毒1次或2次, 严格控制家属探视, 定期行血细胞计数检查。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骨髓抑制, 分为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 化疗后2d~3d开始常规使用, 每天100μg皮下注射, 每天1次, 连续5d;或当白细胞总数下降至<2.0×109/L或中性粒细胞下降至<1.0×109/L时开始使用。如果病人上个疗程化疗出现 Ⅳ 度骨髓抑制, 为了使下个疗程能够正常进行, 可以预防用药, 多于化疗结束后48h开始用药, 每天200μg皮下注射, 白细胞下降明显时每天药量加至300μg~400μg。执行保护性隔离, 监测体温, 若体温>38.5 ℃时, 及时通知医生, 抽血做细菌培养。除此以外, Ⅳ度骨髓抑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白细胞总数2 次超过10×109/L, 考虑停药。同时还应观察血小板变化,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刷牙, 不剔牙, 若出血严重者禁止刷牙, 必要时予输血小板。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中动作轻柔,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射后要压迫穿刺部位至无出血。本组病人在化疗后12d左右血小板均能恢复至正常值。1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至68g/L, 予输同型去白红细胞2U, 很快就能恢复至90g/L以上。

2.2.7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单用紫杉醇或联合卡铂时恶心、呕吐等反应相对较轻, 联合顺铂或其他化疗药时症状明显, 多在用药后1d~2d开始, 3d~5d后达最高峰, 后逐步好转, 并有不同程度的腹胀, 均出现便秘, 腹泻少见, 腹胀多为便秘引起。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 少食多餐,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化疗前指导病人进食红薯、玉米、花生等食物。尤其是红衣花生,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不含胆固醇,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是天然的低钠食物, 每天吃适量生花生, 连着衣吃, 有很好的养血、补血作用, 更能有效预防便秘和腹胀。呕吐明显时取气海、中脘、足三里艾灸, 配合胃、肝、脾、贲门等穴压豆 (王不留行籽) , 不但可以消除恶心、呕吐症状, 也能缓解腹胀、便秘等症, 对调节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增强食欲很有帮助[10]。使用镇静、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格雷司琼等。

2.2.8 肝、肾功能损害的护理多数化疗药物在肝脏代谢, 由肾脏排泄, 大剂量的化疗对肝肾均有一定的损害。因此, 在化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一旦出现功能损害, 立即停止使用, 并使用保肝利尿药物, 每天静脉补液量>3 000mL, 以保证肾脏的持续灌注, 每天尿量>3 000mL, 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2.9 脱发、关节及肌肉痛的护理病人会出现脱发、关节及肌肉疼痛, 关节及肌肉疼痛常于用药后2d~3d出现。此时应耐心向病人解释, 疼痛持续2d~3d会自然消退, 可予局部热熨、按摩, 必要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帮助病人正确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 向其讲解化疗引起脱发的原因, 强调脱发只是暂时的, 治疗结束后头发即可再生长。同时建议病人选择假发、围巾、帽子等装饰物, 以提升自信。

2.2.10 神经、心血管毒性使用紫杉醇前常规行心电图检查, 使用过程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心率、心律、血压情况。用药后注意病人有无指趾端麻木、复视、胸闷、心悸等症状, 可以应用维生素、辅酶Q等进行预防。

3 小结

紫杉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药不良反应明显, 其中变态反应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具有可致死性。在临床用药时护理人员应重视其不良反应, 详细了解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对存在过敏史或特异体质的病人在用药时应格外谨慎。化疗前规范预防, 化疗中严密监测, 化疗后仔细观察及护理, 是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摘要:[目的]认识并掌握紫杉醇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36例恶性肿瘤滴注紫杉醇化疗病人, 观察其不良反应, 并对如何护理及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紫杉醇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受损等, 经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 病人均顺利完成所有化疗疗程, 康复出院。[结论]紫杉醇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 尤其是严重的变态反应具有可致死性, 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是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紫杉醇,不良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28.

[2]高昌勇.广谱抗癌药物紫杉醇概述[J].生物学教学, 2010, 35 (9) :53.

[3]马双莲, 丁钥.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66.

[4]华新民, 刘枫林, 任宪伟, 等.应用紫杉醇类药物前激素预处理的改进及过敏后再输入的探讨[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4, 18 (1) :39.

[5]马博, 李中琦, 马志敏.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心理伦理学, 2001 (4) :26-27.

[6]安永恒, 丁爱萍, 梁军.肿瘤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2-203.

[7]黄娟.应用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的预防[J].现代护理, 2011, 2 (12) :86-87.

[8]蔡和平, 张铃铃, 王卓.两种含地塞米松的紫杉醇过敏反应预处理方案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2, 21 (2) :90-95.

[9]赵更兄.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 2010 (1) :47-48.

恶性连锁反应 篇4

1 常见化疗中的临床反应及针灸治疗方法

以下是临床常见几种类型,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应激能力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随症加减。

1.1 肝胃不和型

症状:食欲不振, 胃脘胀满, 呃逆嗳气, 恶心, 呕吐, 肝区不适, 大便溏泻或便泌, 苔薄黄, 舌质红, 脉细数或细弦。

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太冲、肝俞。针法平补平泻。此症病在肝和胃,故取肝经背腧穴肝俞和肝经太冲穴以疏肝和理气,再取胃募穴中脘配胃背俞穴为俞募配穴,以和胃止呕,内关功能理气降逆,为止呕要穴,足三里为胃腑下合穴,“合治内腑”,以通调腑气、降逆止呕。便秘加支沟、照海、大肠俞、上巨虚,针用泻法,以通调大肠腑气,养阴增液以通便;泄泻可加天枢、上巨虚、大肠俞,针法平补平泻,以调理肠腑以止泻。

1.2 心脾两虚型

症状: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四肢酸软, 虚烦不眠, 纳差便溏, 血象下降, 苔薄白舌质淡, 脉沉细或细数。

治则: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处方:气海、心俞、脾俞、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神门。针用补法,并可用灸法和温针灸。此症以气虚、心血不足为主,故取气海以补气,取背俞穴脾俞、膏肓以健运脾土,益气补虚,足三里以补脾益气,心俞、神门、三阴交以养心安神除烦。

1.3 脾肾两虚型

症状:腹胀纳差、胃脘不适、喜暖喜按、腰膝酸软、五更泄泻、气短乏力、下肢沉重、面色无华、脉沉细或细缓, 舌苔薄白舌质淡胖有齿印。

治则:温补脾肾

处方: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命门、中脘。针用补法。可用温针灸、温和灸和隔姜灸或隔附子饼灸。此症以脾肾阳虚为主,故取关元、肾俞、命门以温肾固本,益养脏腑,以壮先天之本,脾俞、足三里以健脾益气,胃募穴中脘以和胃益气。而泄泻可加灸神阙穴,用隔盐或隔姜灸等。

1.4 气血两亏型

症状:疲乏无力, 少气懒言, 心悸气短, 头晕目眩, 自汗盗汗, 虚烦失眠, 面色无华, 唇甲苍白, 四肢浮肿, 脉沉细乏力或细弱。舌质淡胖苔白或白腻。

治则:培元固本,补气益血。

处方:气海、足三里、隔俞、悬钟、血海、脾俞、心俞、肾俞。针用补法,加灸法。此症以气血两亏,故取气海、血海以气血双补,配以血之会穴隔俞,髓之会穴悬钟补血生髓、心、脾、肾俞以养心健脾补肾,足三里调理脾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而虚烦失眠可加神门、劳宫以养心除烦,心悸可加内关以宁心定悸。

2 针灸其他疗法

2.1 耳针:

取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肝胃不和可加胃、交感、神门、大肠;心脾两虚可加心、交感、神门、小肠;脾肾两虚可加胃、大肠、交感;气血两亏可加肾上腺、膈、胃。毫针轻刺激,留针期间捻针2~3次;亦可用药丸耳穴贴压,每3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

2.2 穴位注射

用当归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4ml, 取血海、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选择单侧穴位,每次注射约1.5ml左右,每天1次,左右交替。有报道[2]显示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毒性反应和白细胞降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利于化疗的完成。亦有报道[3]用脐血注射足三里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也可得到良好疗效。还有报道[4]用胃复安与维生素B6注射足三里,可改善消化道反应,降低毒副反应。

综合来说,针灸疗法属于中医药的一部分,其对恶性肿瘤化疗反应的治疗,具有不错的疗效,如果配合中药的运用,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患者的化疗反应,因程度不同,各个证型也随着化疗的次数增多,患者的体质改变而变化不同,这需要医者随症而变化,选择好的方法以应对。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反应,针灸治疗,耳针,穴位注射治疗

参考文献

[1]孙桂芝.中医药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好医生网, 2007

[2]胡定政.穴位注射对恶性肿瘤化疗的解毒作用.中国针灸, 2003, 23 (10)

[3]贾振和, 薛芙渠, 吕晔等.脐血足三里穴位注射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46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2000, 20 (10)

[4]马东兴, 马东芹, 毕绪斌等.胃复安与维生素B6足三里注射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分析.中国针灸, 2001, 21 (2)

恶性连锁反应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用紫杉醇进行辅助化疗患者, 年龄31~66岁, 平均年龄45.3岁。过敏反应:轻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皮肤红斑、荨麻疹;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脉搏加速、低血压甚至休克。

1.2 化疗方法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 使用紫杉醇化疗前30 min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 苯海拉明50 mg肌内注射;西米替丁0.2 mg+5%GS 250 ml静脉滴注, 昴丹司琼8 mg或舒欧亭6 mg静脉注射, 预防胃肠道反应。紫杉醇每次用量180~240 mg, 间隔21 d。

1.3 护理

1.3.1 化疗前护理

(1) 了解患者血像、肝肾功能和心肺功能情况, 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和心脏病史, 如白细胞及肝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方可用药。 (2) 心理护理:护士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理解患者的心情和诉求, 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沟通、疏导, 激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化疗成功案例, 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介绍药物作用机理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和应对方法,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 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 禁食刺激性强的食物, 多吃水果, 多饮水, 每天进水量约2000 ml。 (4) 正确选用血管:预防外渗, 化疗前跟患者做好沟通, 签深静脉穿刺术知情同意书或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 留置颈静脉导管或PICC置管。对于已经有留置PICC管者, 化疗前要检查PICC管末端位置是否正常。

1.3.2 化疗时的观察和护理

有文献报道, 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 多发生在第1次和第2次用药后最初10 min内, 发生率为39%, 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2]。本研究6例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 患者表现为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荨麻疹;有2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低血压甚至休克。为预防和减轻过敏反应, 作者采取以下措施:化疗前30 min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 苯海拉明40~50 mg肌内注射;西米替丁0.2 mg+5%GS 100 ml静脉滴注。输注紫杉醇时, 使用紫杉醇配制的专用输液器, 末端装有0.22 L的过滤器, 可防止紫杉醇稀释液中细小微粒进入患者体内[3]。输注紫杉醇80%病例在用药10 min内出现反应[2], 因此, 在输注开始时要专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化疗开始即给予心电监护及中流量吸氧, 运用试用量, 即先静脉滴注30 mg+5%GS100 ml,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在输注开始的10 min, 滴速不能超过15滴/min, 30 min后若无不适, 可将滴速调至60滴, 30 min内用完, 没有发生过敏反应者, 3 h内滴完全量。输注前30 min应每隔10 min监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 专人看护30 min, 以后每1小时监测1次, 并详细记录监测情况, 应严密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自觉不适, 以及时发现过敏反应;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应立刻暂停输注并报告医生, 加大氧流量, 按医嘱予对症处理。待患者休息无不适后再次滴注完成化疗。

1.3.3 化疗后的护理

恶性肿瘤的化疗是一个慢长反复的过程, 紫杉醇不良反应除了过敏反应, 不具有其他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等。应指导患者化疗后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乐观情绪, 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预防交叉感染[4]。若出现胃肠道反应, 告知患者可用止吐药或保护胃黏膜药, 指导患者少量多餐, 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一旦食欲恢复正常, 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注意膳食搭配, 以期各种营养成分相互补充,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骨髓抑制者按医嘱口服升白细胞药和补血药,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有异常及时就诊。

2 结果

68例患者有6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 2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改用其他方案治疗, 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

3 小结

由于紫杉醇的过敏反应急而重, 不容怱视。要求护士全面掌握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严格按药物说明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可以预防和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紫杉醇进行辅助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68例使用紫杉醇进行辅助化疗患者, 给予患者化疗前护理、化疗时的观察和护理及化疗后护理, 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过敏反应, 其中2例患者症状较为严重。有1例患者在家属及患者的要求下改用其他方案治疗, 其他患者在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下都能顺利完成全程化疗。结论 使用紫杉醇治疗过程中, 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特点,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主诉症状, 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紫杉醇,过敏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黄小姬.紫彬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0 (1) :102-103.

[2]吴洪斌.紫彬醇注射液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中国新药杂志, 2002, 11 (2) :168-169.

[3]史惠萍.预防紫彬醇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10, 1 (2) :134.

恶性连锁反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9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3];(2)符合化疗适应证,拟行化疗者;(3)年龄30~75岁;(4)预计生存周期在3个月及以上;(5)Karnofsky评分≥60分;(6)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重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及传染性疾病者;(2)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有过敏史及相关禁忌证者;(3)足三里穴位处皮肤破溃及感染者;(4)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0~73岁,平均(48.23±10.35)岁;病程1~32个月,平均(15.58.41±5.62)个月;胃癌17例,肺癌12例,肠癌8例,乳腺癌7例,卵巢癌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7~74岁,平均(60.58±10.73)岁;病程3~17个月,平均(9.36±5.57)个月;胃癌18例,肺癌11例,肠癌7例,乳腺癌7例,卵巢癌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化疗,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应的标准化疗方案,原则上相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行化疗的同时予以参附注射液足三里注射,参附注射液系四川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43117)。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抽取2.5 ml药液后持注射器对准双侧足三里快速进针至皮下,然后缓慢将针推进至一定深度,得气且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足三里注射于化疗前1 d开始,至化疗结束,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的骨髓抑制情况、免疫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化疗前和化疗后第10天早晨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判定。采用NK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8+对患者免疫力变化情况进行判定。采用Karnofsky评分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判定,评定标准:评分值增加≥10分为改善,评分值变化<10分为稳定,评分值减少≥10分为降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情况的比较

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变化情况的比较

见表2。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的比较

见表3。

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3 讨论

目前,化疗仍然是临床上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5]。部分患者在化疗后极易发生骨髓抑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化疗顺利进行,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6,7]。因此,如何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

参附注射液中药制剂,主要是由红参和黑附子片提取物加工而成的,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健脾生血等功效[8]。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中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乌头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在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及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9]。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下合穴,其具有补后天之本、益气血之源的功效,选择足三里药物注射一方面可以使药物能够得到有效吸收,并随胃经循行达到补益脾胃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足三里处微血管分支、神经分支及淋巴管分支均极为丰富,通过该穴位的注射能够使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产生双重调节作用,进而对骨髓抑制发挥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10]。

本研究结果发现,化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显著升高,与此同时,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亦均有所升高,这与夏修远等的研究[11]结果相一致。表明参附注射液足三里注射能够使肿瘤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得到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足三里注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比率(70.83%)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下降的比率(6.25%)则明显降低,与于红[12]的报道相一致,再次证实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有效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斌,杨全军,郭澄.癌症恶病质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2013,22(12):1006-1010.

[2]TIAN H,QIN W,WU W,et al.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nd febrile neutropen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Pharmacogenomics J,2015,20(15):4825-4829.

[3]STARLINGER P,BRUGGER P,SCHAUER D,et al.Myelosuppression of thrombocytes and monocytes is associated with a lack of synergy between chemotherapy and anti-VEGF treatment[J].Neoplasia,2011,13(5):419-427.

[4]卢朝晖,韩慧芳.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6):2460-2462.

[5]FU H,CHEN B,HONG S,et al.Acupunctur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yelosuppression after chemotherapy:a literature review over the past 10 years[J].J Acupunct Meridian Stud,2015,8(3):122-126.

[6]YAO Y,SONG Q,CHU Y,et al.Infusion of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related myelosuppression[J].Exp Ther Med,2014,8(6):1946-1950.

[7]MORRELL R M,TOOZE J A,HARMON M S,et al.An automated system for detecting nonadherence in laboratory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myelosuppress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self-administered oral chemotherapy[J].J Oncol Pract,2013,9(5):268-271.

[8]谢传华,王志强,郭守俊,等.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5,50(8):795-797.

[9]胡元会,吴华芹,祁鑫,等.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骨髓干细胞动员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09-312.

[10]侯玉铎.足三里、三阴交、大椎配伍治疗对肿瘤化疗后升白效果及造血保护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5):578-580.

[11]夏修远,房文铮,宋洪涛.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分析[J].中南药学,2013,10(3):229-232.

恶性连锁反应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在本科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20例难治性实体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1岁。全部经病理学检查分别确诊为黑色素瘤6例、肺腺癌3例、结肠癌1例、鼻咽癌2例、软组织肉瘤2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1例、输尿管癌2例、肾母细胞瘤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人在常规化疗用药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恩度。具体恩度的用法为:7.5mg·m-2·d-1,一般为15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3~4h,连续应用14d,间歇休息7d,3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其中以临床症状缓解及相对应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值进行评价;并在治疗期间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0例病人中,17例接受2个疗程以上治疗;2例因出现难以恢复的重度骨髓抑制、1例因疾病进展而于分别实施1个疗程治疗后而被迫停止。

2.1 治疗效果

经恩度联合化疗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观察,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例、稳定(sta bledisease,SD)8例、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5例,治疗有效率为23.5%,疾病控制为70.6%。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据临床观察,恩度联合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病种、年龄、性别及原始用药无关。其临床较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10例;心脏毒性6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4例,心电图示ST段改变2例;出血3例,其中1例鼻咽癌患者出现鼻衄,2例肺转移瘤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胃肠道反应7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

3 护理

3.1 用药前健康教育

本组均为难治性恶性肿瘤,既往均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方案失败,病情反复或进展。治疗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使患者和家属思想负担较重[4],因此,我科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恩度的优点,特别是靶向治疗这一概念,以及该药的作用机理、维持时间、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药物费用等,让患者与家属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让治疗效果好的复诊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配合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医护人员还为患者讲解出现不良反应时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告诉患者多数不良反应为可逆性,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多可缓解。告知在滴注过程中护士会密切关注其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药物的配置与输注

恩度为无色透明液体,包装为15mg/3ml,根据医嘱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3~4h,静脉滴注前后上的药液全部输入,确保药量的准确,避免药液浪费,同时防止发生配伍禁忌。

3.3 不良反应及护理

临床观察中发现,联合化疗对治疗效果有协同性,且不叠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20例患者中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和出血倾向。

3.3.1 骨髓抑制与护理

骨髓抑制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甚至为致命性的不良反应之一。本组病人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高,共10例,占50%。可能与患者既往曾接受多线化疗,或全身情况较差有关,也可能与恩度所引起的抗血管生成效应有关[5]。护士应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其明白潜在的危险而又不过分恐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按医嘱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象回升正常。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改变,皮肤黏膜牙龈等有无出血,大小便颜色改变等。实行保护性隔离,安置在单人病房,嘱卧床休息,限制陪护和探视,有条件的住层流病房。每日对病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0~22℃之间,湿度在60~70%之间,避免受凉和空气过分干燥,以免诱发上呼吸道感染。防止鼻黏膜、口唇干裂出血。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等室内用品,地面用消毒液擦洗两次。同时积极地给予升白和抗炎药物治疗。

3.3.2 胃肠道反应与护理

本组病人中共有7例(35%)出现胃肠反应,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护士做好解释、疏导和安慰工作,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指导患者作腹式呼吸以减轻恶心感[6],一旦出现,首先要告知患者不要紧张,这与以往的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反应相似,并协助患者将呕吐物吐至容器中,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及发生吸入性肺炎。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擦脸、更换污染衣物,打扫室内卫生、及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记录呕吐次数、量、呕吐物颜色、性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同时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3.3.3 心脏毒性反应与护理

心脏毒性反应是恩度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之一,主要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有关。本组病人共有6例(30%)出现此类毒性反应,高于现有相关的文献报道,病人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如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也可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如ST段改变等。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前、中、后心电监护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心电图波形,叮嘱患者如有心慌、胸闷、气急、心前驱不适、胸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发生心电图变化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并及时通知医生;护士需在床边陪伴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恐惧心理,降低心脏负担。遵医嘱给予暂停用药或使用唯嘉能、二磷酸果糖等心脏保护药物后均可恢复,所有病人均未影响继续用药。

3.3.4 出血倾向与护理

恩度治疗容易出现出血倾向的原因主要与抑制血管内皮因子的表达有关。本组病例中出血的发生率高达15%(3/20),且有一定的病种倾向性,主要表现为鼻衄(鼻咽癌)和痰中带血(肺转移瘤),均为一过性,使用止血药物可缓解。从而说明出现的机率及多少可能与病变的部位有关。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点,禁止热敷,患者大便时勿用力,l咯血时勿憋气。尽量减少一些侵入性操作,各项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准确无误。注射治疗后要延长按压针眼时间,及时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瞳孔、意识、血压等变化。发现意外情况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必要时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并每周定期查血象、血凝四项及大便潜血试验。

4 体会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一种内源性糖蛋白,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7]。其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诱导其凋亡,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另外,还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多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间接导致肿瘤休眠或退缩[8]。恩度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和稳定难治性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与部分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各种毒性反应中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其次是胃肠反应、心脏毒性反应和出血倾向,主要与抑制血管的生成,减少血供,胃肠道刺激有关。为了避免和(或)减轻各种毒性反应,临床护士应该认真学习新药、新方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严格掌握用药规程,密切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加强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观察20例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在17例可评价病例中,PR4例(23.5%)、SD8例(47.1%)、PD5例(29.5%),有效率为23.5%,疾病控制率为70.6%;恩度联合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10例(50%),心脏毒性6例(30%),出血3例(15%),胃肠道反应7例(35%);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实体肿瘤是安全的,并且显示抗瘤活性,有一定协同作用;用药期间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和出血倾向;为了及时发现和(或)减轻患者治疗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制素,难治性实体肿瘤,化疗,护理

参考文献

[1]Hajitou A,Grignet C,Devy L,et al.The antitumoral effect of endostatin and an-giostatin is associated with a downregur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xpression in tumor cells[J].FASEB J,2002,16(13):1802~1804.

[2]Bertolini F,Fusetti L,Mancuso P,et al.Endostatin,an antiangiogenic drug,in-duces tumor stabilization after chemotherapy or anticd20 therapy in a NOD/SCIDmouse model of human highgrade nonHodgkin lymphoma[J].Blood,2000,96(1):282~287.

[3]王竟,王金万.内皮抑素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1):15.

[4]柴东芹.肝叶切除加区域化疗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2B):58.

[5]李慧,张澎,任秀宝,等.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3,10:194~197.

[6]刘霞,靳丽丽.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3):102~103.

[7]李树婷,孙燕.肿瘤血管抑制剂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J].癌症进展,2003,1:80~87.

【恶性连锁反应】推荐阅读:

恶性疾病05-14

良、恶性05-14

恶性狭窄06-18

恶性表现09-06

恶性结节09-09

恶性钙化09-29

恶性胸腔01-29

结节良恶性06-07

非恶性疾病06-07

恶性滋养细胞06-16

上一篇:社会新闻报道下一篇:腋窝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