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播策划

2024-11-02

新闻广播策划(通用12篇)

新闻广播策划 篇1

一、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

对于广播新闻编辑来说, 正确把握舆论的导向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 在对新闻工作进行宣传时, 一定要坚持在党性原则的基础上, 正确把握舆论的导向, 这样的新闻广播才可以拉近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另外在做新闻宣传工作时, 要求广播新闻工作者们从内心深处要坚定党的信念, 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 做到宣传内容具有正能量, 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 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服务人民, 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广播新闻主要是以广播社会上实际发生的事实为主, 所以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对社会的看法, 尤其是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 要及时把党的会议和决定广播出来, 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播出来, 引导社会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 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发展社会经济。除此之外, 还要把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及时宣传到人民群众去, 同时还要把人民群众的想法反映给党, 始终坚持“以团结、稳定、和谐、正面的宣传为主”的方针, 使人民群众跟党血肉相连, 团结起来共同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比如, 前段时间发生的马航事件, 广播新闻工作者就要将党中央高度重视此次事件, 全力以赴搜救遇难人员的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 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人民群众中去, 使人民群众明白, 党中央是站在人民这一边的, 当人民遇到困难时, 党中央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使人民群众放心, 从而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来引领群众,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支持。因此, 广播新闻编辑在选择和编写稿件过程中, 一定要将政治意义放在首位, 站在政治的高度去观察, 从而确保能够正确地把握新闻舆论的导向。

二、突出特点, 发挥优势

广播新闻工作者要将广播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使本台广播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优势。广播电台在一天的不同时段都具有不同的节目, 因此, 要根据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广播新闻, 充分满足听众的口味。比如, 在早晚高峰时期, 可以播放一些交通方面的情况, 使听众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路况。另外, 广播新闻还要掌握新闻热点, 及时播放人民想听的新闻, 比如, 国家在召开“两会”的时候, 广播新闻编辑就要着重选择一些有关“两会”内容的稿子, 这样可以及时向听众播放最新的“两会”动态, 从而使广播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三、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原则策划节目

广播编辑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笔头功夫, 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社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没有哪一个节目是可以一成不变的进行下去的, 因此, 新闻编辑在策划节目时, 要掌握最新的社会潮流, 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从而能够使听众一直听到最新的新闻。现在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 而广播又是跟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行业, 各个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 若墨守成规, 不进行改革和创新, 节目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时间一长, 听众就会产生厌倦心理。所以说, 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闻编辑者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 在策划节目时, 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才能为听众创造出最新、最好的节目。

四、以多样的参与方式丰富节目的内容

在一个广播节目播放之前, 都要对听众的接受能力做出一个合理的评判, 但是要想能够使一档节目真正地出现在听众面前, 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广播新闻的内容, 也就是通过该节目主要是向听众传播什么样的信息, 听众听了后能不能受益, 受益有多大, 等等;二是参与方式要丰富多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很多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前人们听广播, 只是单纯地听, 不能参与, 后来有了电话, 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参与进去, 随着当前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的出现, 人们参与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 广播节目要开设更多的参与渠道, 使更多的听众参与进来进行互动, 使节目越办越火。因此, 广播新闻编辑在策划节目时, 一定要为听众开设多种参与渠道, 只有越来越多的听众参与, 广播节目才能更好地办下去, 能够更好地为听众服务, 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五、识别来稿真伪, 发现新闻线索

广播新闻编辑要对来稿进行严格的审核, 辨别来稿的真伪, 对于假新闻坚决不能播放, 要站在广播媒体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去播放一些虚假的新闻。比如, 前几年的假医疗新闻, 虽然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经济利益, 但是, 从长期来看他们却失去了更多的听众, 而且广播新闻的质量也越来越差, 很难长久发展下去。因此, 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具有一定的识别来稿真伪的能力, 及时发现最新的新闻线索, 并不断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以使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六、结合广播特点, 适当选取标题

广播新闻的标题, 也可以称之为新闻提要, 是给人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广播新闻标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心, 使听众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听众听取接下来的一系列新闻。但是长久以来, 编辑对广播新闻的标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广播新闻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 人们是单纯靠听觉来听取新闻的, 所以广播新闻的标题一定要在声调上注意其优美和响亮的程度, 让人听起来觉得舒服而且容易理解。这就要求广播新闻的标题一定要简洁明了, 不宜过长, 这样能够使听众更好地接收广播新闻的重点;在标题的内容方面, 一定要做到真实, 不弄虚作假, 这是广播新闻标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叙述方式尽量采用正叙, 倒叙或者其他方式不利于听众理解其中的意思, 不使用文言文、简称、暗述或者其他容易让人产生分歧的词语, 尽量使广播新闻标题达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和引人入胜的效果。

七、将满足听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宗旨

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 广播节目层出不穷, 竞争十分激烈。人们面对众多的广播节目, 不再是以前单纯地接受广播电台制作并提供的各类节目, 而是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想听到的节目, 因此广播新闻编辑要做到的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听众的心。听众是广播节目得以存在并进行下去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没有人听的广播节目是不可能长久的, 所以在策划并制作广播节目时, 广播新闻编辑一定要考虑到听众的心理, 制作出听众想知道的新闻, 这样节目才能得以延续。广播节目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空间上的不局限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这使得听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随意听取自己想收听的新闻。得益于这两大优势, 广播新闻编辑可以发挥其想象力, 制作不同的广播新闻节目, 丰富新闻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各类听众的需求, 还能够使广播节目变得丰富多彩, 增添更多的趣味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想听到的新闻各式各样, 对此广播新闻编辑就要做到主抓大众的心理需求, 充分了解听众想听到什么样的新闻, 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 针对其爱好以及需求有的放矢, 精心策划出一档深抓大众心理的广播新闻节目, 以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收听率。

八、结语

好的广播新闻节目需要编辑从各个方面努力考虑才能最终敲定, 一方面要提高广播新闻内容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开设多种听众参与渠道, 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进去,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节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扈航.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策划能力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

[2]晁惠.当代广播新闻节目策划与制作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

新闻广播策划 篇2

新闻节目最后的表现形式、获得的效果都取决于新闻策划者对新闻的策划,所以新闻策划者必须要有更开放的思维,要能比别人想的多、比别人看得远,思维要灵活创新,现在新闻报道大多数比较枯燥的原因就是新闻策划者的思维不够创新,过于局限于新闻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围绕这件新闻的其他表现形式,不仅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还往往无法让观众了解到这件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

3.2 新闻策划中的创新思维

新闻策划中的创新思维往往体现的都很明显,一个新闻的报道风格、节目主题都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出这个新闻报道的基本风格定调,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记者的写作风格、新闻编排的思路、新闻报道的最后表现形式都可以看出这个新闻节目的创新思维。一个创新的新闻报道,总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3.3 新闻选题的创新

受限于多年形成的新闻节目形式,各个类型的新闻节目的选材都比较保守,不敢放开胆子选材,其实新闻工作者要想使新闻类节目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别出心裁,有独具一格的新闻视角,做到选材创新性。就像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时,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一致好评,新闻类节目也要有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节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目前的新闻策划工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是提高新闻类节目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纯武.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策划[J].科技信息,(7).

[2]陈刚.电视新闻策划及创新[J].新闻前哨,(12):80-81.

[3]李斌斌.广电新闻的创新思维[J].新闻前哨,(12):67-68.

[4]李正兰.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途径[J].中国传媒科技,2012(24).

[5]韩杨.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J].中国报业,(6):65-66.

2011年广播新闻扫描 篇3

关键词:广播新闻 全媒体 微电台 民生 互动

2011年,广播一如既往地直面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受众需求变化的形势,以积极的姿态改革突破,求新求变,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广播新闻进一步完善全媒体发展传播、资源整合利用、多元化报道的战略系统。以“微电台”为代表的新技术平台互动性的大大增强,让广播新闻的用户体验不断提高。广播新闻评论成为重点抢占市场,评论迎来3.0时代。与此同时,广播新闻落实“走、转、改”的人本精神,更加关注公益事业,体现出更深的社会内涵。

一、进一步完善传播系统,适应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受众结构、受众接受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种媒介发展从竞争到合作,不断整合媒介资源、突破地区和渠道限制,以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利益,追求共赢。2011年广播新闻业已存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跨越式合作、报道方式多元化等趋势进一步加强,并形成较为稳定和不断完善的发展态势。

1.播出平台全媒体化

全媒体的传播模式,就是运用集群传播途径,调动多渠道力量,打造融合新闻,多角度满足受众视听需求。2011年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无不运用了此类传播模式,多箭齐发,扩大受众覆盖面。在两会及建党90周年等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中央电台全面发动多套广播频率和以中国广播网、手机中广网、央广视讯为依托的新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

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进一步发展。7月21日腾讯微博与上海东方广播公司(ERC,下称东方广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为东方广播旗下频率以及知名主持人开通官方微博。东方广播所有广播直播节目及大型线下活动将通过腾讯微博独家与听众开展即时互动。郑州电台与河南—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资源共享、宣传合作、商业推广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2.广播联盟纵深推进

广播联盟是广播新闻中常态合作机制,它在统一平台上调配资源,将松散的各地方力量拢合,形成聚合效应,做大市场、扩大传播影响。2011年第26届深圳大运会期间,中国广播联盟组建“全国大运广播联盟”,整合采编资源,统一指挥、集团作战,组织20家成员台的100多名记者,发挥联盟“节目共享平台”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节目互通,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跨区域合作,结合各地的特色条件,优势互补,以点带面,打破新闻事发地的狭小范围。4月25日,由西藏电台发起,全国17家援藏省(市)广播电台共同参与的《穿越西藏》大型联合采访活动,记者分成三路奔赴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进行采访,沿途以行进式报道的方式发回反映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发展变化的音频、视频、图文稿件。

3.报道呈现方式多样

广播新闻的报道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除动态消息、现场报道、广播评论外,还出现新闻背景分析、新闻故事、体验式报道等,还有利用新媒体进行的互动报道和即时报播等报道新样式。在广播新闻的日常运作中,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方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6月30日,京沪高铁首发车,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当天推出了特别直播——《跨越之路》,在列车上设立直播间,开创了中国广播历史上第一次在如此高速运动中直播的先例。除了主持人的解说介绍外,还邀请了乘车的普通听众走进直播间进行访谈,列车上同时有两位评论员进行精彩评论,另外派出记者从与京沪高铁同时出发的京沪快线飞机、从上海出发的对开列车等多条线路发回体验式连线报道,加上节目中设计精当、制作精美的音乐和片花,各种报道方式结合,生动鲜活,使节目的可听性大大增强。

二、重视“用户体验”,“微电台”大大增强互动性

随着社会多元化、受众主观参与性的日益加深,媒体生态越来越“去中心化”,受众从被动告知转为主动参与、甚至主动传播,“听众”逐步向“用户”转变,广播长期以来“我播你听”的单向传输方式难以聚合受众。“用户体验”首先将媒体的内容提供和传播渠道视为产品,而把受众使用媒体产品之前、期间及其后的主观感受,作为产品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这些主观感受包括,受众在使用内容产品前中后的情感、喜好、认知、印象、行为以及愉悦度、价值感、有用性等。广播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多数广播电台有意通过互动,增强“用户体验”,培养忠实、长期“用户”。

1.改版——更加突出互动

互动是广播节目的生机之源。广播互动的宗旨,是为了做活做优节目,只有在节目中以听众为中心,服务好听众,节目的生命力才能长久。2011年的广播新闻节目不断改进,争取更大程度地调动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提高“用户体能”,培养稳定的收听群体。

10月8日,中国之声再度改版,更加突出了与听众的互动。其中,《央广新闻晚高峰》每天推出“新闻调查”,寻找当天最重大主题,以20秒片花的形式向听众征集意见,3小时全程滚动关注,每个时段中主持人伺机与听众互动,在节目结尾公布当天听众调查结果。改版过后的《央广夜新闻》,所有节目环节均围绕互动设计,以互动方式呈现,把话语权交给听众——“你来说”。通过与新媒体合作等形式,与听众零距离贴近。每半小时同步跟踪一项重要事件或话题,同步展开当事方、评论员、听众网友的实时互动讨论,提供平台聚集各方声音碰撞,打造中国之声类似微博的崭新节目样态——“微广播”。

2011年,上海电台也全新改版。新版绝大部分节目由以前的录播改为直播,录播节目时间由过去每天16个小时缩减到平均每天0.5小时。每天6:00~00:00时段的重播节目比重由原来的近40%缩减到5%。其中9:00和13:00新开辟《直通990》节目,借鉴微博互动形式聆听听众反映的问题,使广播成为一个信息集纳、志愿服务的全新平台。本次改版录播转为直播最大的效果是增强了听众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听众的忠诚度。

nlc202309011319

2.“微电台”——边听边互动

微博的诞生引发了一场革命,它既有传统广播的即时性特点,同时又有强烈的互动性,是新的媒介环境和现实情境下增强传播效果的极佳策略。广播媒体开通微博主要用于内容链接、发布新闻提要、节目预告、话题收集、主持人及记者的推介、活动推广、进行实时互动等。以即时性为主要特点的微博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同时成为与受众交流的新渠道。通过微博,广播与听众之间可以形成个人接触,进而产生互动,最终以节目为中心形成听众社区。而“微电台”也带给听众“边听边互动”的全新体验,互动性更强。

新浪“微电台”5月10日上线,3个月就有28个省市的200多家电台开通微电台。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也于8月10日正式上线。用户通过使用新浪微博“微电台”应用,可以一边浏览互联网一边收听电台广播,并可以随时对广播内容进行微博点评和讨论。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应用界面轻松关注各电台频率明星主持人微博,既方便了微博用户在多家电台中选择收听,又大大增强了在线广播的互动性。

微电台成为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新阵地,从“你发短信我读”到“你发微博大家一起在线共享”,再到“边听边互动边共享”,通过微电台,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在同一个页面完成。广播新闻与可以在这种互动方式中把握新媒体听众的需求,除了加强新媒体资讯整合播报以外,还可以在诸如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更好地实现主持人、嘉宾、听众三者之间话题讨论的实时互动。传统广播与微博全面结合的创新之举对广播电台的发展及其生存空间的拓宽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评论进入3.0时代,建设“思想媒体”正成热点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认为:“优秀的新闻媒体必有同时做好两件事:一是描述事实,一是评论事实。”他提出,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为争取受众的“强磁场”。传媒之间的竞争从信息竞争发展到观点竞争,社会进入“全民表达时代”“大众评论时代”,单向度的宣传说教难以让受众信服。这种背景下,办有思想的电台、办有观点的电台,是广播谋求自身发展、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法门。广播在传播理念上,由单一的信息传播向观念复合传播转变,做出更全面、更及时、更透彻的新闻解读和评论,不仅可以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提高广播媒体的品质、地位和影响力。

1.评论3.0模式——广播评论发展的全新方向

2010年,杭州电台新闻广播明确提出“新闻立台、评论强台”的办台理念,推出一档原创性的评论栏目《连线快评》。栏目播出一年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5月10日,由浙江省广电学会、杭州文广集团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主办的“评论3.0传播新闻时代——FM89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开播周年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杭州新闻广播提出了评论3.0时代的传播新概念和“多对多”的传播形态,得到了业界和学界专家的充分肯定。从对《连线快评》的经验总结中,评论3.0被定义为以“多元化的评论员队伍、多视角的新闻观照、多频次的快评微评、多维度的传播网络”为特点的新时期的评论模式。

《连线快评》重在以快取胜,紧跟在资讯播报之后,第一时间发表独到观点,并且不断刷新视野。它一改评论节目的刻板播出样式,采用逢整点播出的模式,从早9点到晚8点,评论随时听。这种高密度滚动播发的形式,使广播“快”和“伴随性”的特点得以在评论节目中体现。它又以“微”见长,把全天新闻以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每小时一事一议。每篇评论短小精悍,绝不超过两分钟,符合现代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同时,这种评论模式互动性较强,提高了“用户体验”的便捷度:通过广播、电视、纸媒、QQ、博客等全媒体布局,满足个性化需求;节目前在微博上进行话题预告,提醒受众收听也开放留言,在拓展节目影响的同时也拓宽了节目内容的来源。

2.办有思想的电台——打造吸引受众的强磁场

《连线快评》说明广播评论也可以像新闻资讯一样全天滚动插播,成为贯穿全天必不可少的“新闻点心”,广播新闻评论显示出新的发展空间和生命力。各种新闻报道中,各级电台广播新闻节目中,评论日益被人们重视并加以巧妙利用。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上,中央电台首次在大型仪式庆典类直播中特约国内知名评论人杨禹作为直播嘉宾,与主持人进行现场即时互动,对开幕式精彩内容、相关背景、核心主题等进行评论和解读,一改以往全部由主持人大量的解说来完成的惯例,使现场直播更加轻松鲜活。这是广播评论的一次大胆创新,将启发广播新闻节目在评论上作出更多尝试。

中央电台在两会报道中也特别注意发挥评论优势。全新改版的经济之声开办了《主编视点》和《观点辩论》两个专栏,结合两会热点,发出多篇评论。此外,13套频率分别邀请著名评论员,以“博客心语”“播客心声”等形式,利用“外脑”的权威性和感召力,吸引听众关注。

河北电台新闻广播新增了一档叙、评结合的节目《新闻天下汇》,除了对国内外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盘点,还选择热点进行点评、解析,并连线专家,请其提供权威解读,使新闻传播效应得以增强和延伸。江苏广电总台新闻广播2010年在午间12:00~13:00开辟专门的评论节目《新闻评谈》,邀请嘉宾结合热点新闻畅谈自己的观点,听众也可以通过热线与主持人、嘉宾互动交流。这些做法都使得广播媒体的节目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大大增强。

四、增强人文关怀,彰显新闻媒体责任意识

从媒体的特性、作用、功能来看,其天生就负有社会责任。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为社会和大众服务。人文关怀是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一种思想体系,于新闻媒体,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和传播理念。2011年,注重公益传播成为广播新闻的共同发展趋势。

1.关注公益,树立“责任媒体”形象

2010年10月8日,中国之声再次改版,新节目全力打造其“责任至上”的社会形象。其中,改革传统枯燥的时钟打点报时方法,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独创公益报时新形式。公益报时邀请一些公众人物或公益组织相关人员为大家报时,同时传递一些具体可观的公益理念,比如文明驾驶、节约资源、帮助贫困母亲、为山区儿童加餐等,十分富有感召力和提醒效果。这是中国之声联合全国性公益组织,依托公益项目和公益行动的创新。将整点和半点报时打造成宣传公益事业的固定窗口,不仅能唤起人们践行公益的决心,营造健康向上的公益环境,传递关爱互助的公益理念,而且能树立媒体的公益形象,做“责任至上”的国家新闻广播。

除此之外,2011年各地广播媒体都比较积极地组织、参与公益活动。5月15日,黑龙江电台举办了第二届龙广爱心节,为哈尔滨市筹募环保型分类箱、爱心候车座椅和公交站台排队围栏,价值300多万元。5月,湖北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与团省委联合策划《孩子,我们和你在一起》大型公益活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6月,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手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东方航空公司大连营业部等共同倡议发起成立全国第一支由广播媒体发起的海洋环保义工队,激发人们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2.开展“走、转、改”,增强新闻“民生”意识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广播媒体也纷纷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此项号召体现了新闻“三贴近”的原则,是新闻本源的回归。社会公众的生活永远都是新闻的源头活水,下到基层、倾听民意,是民生意识的回归和进一步深化。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节目,在《央广新闻》等节目中推出专题报道,持续播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CRI中外记者·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中外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百姓人家进行采访,透过中外记者的视角看中国,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

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频率所有记者和主持人奔赴全省公路、机场、铁路等交通行业基层,用“我当一天劳动者”的方式,感受交通行业一线工作者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生活广播的大型系列报道《心系民生、传递民生》倾情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热点问题;经济广播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落实好听众投诉反馈机制,农村广播分别派出采访小分队深入基层,对新农村建设等进行调研报道。

总之,2011年广播新闻在应用新技术与受众新变化中实现了新的创造,传播系统上不断稳固完善,传播内容上更加深化,传播观念上更加富有责任关怀,体现出广播新闻一年中不断成熟发展,追问自己传播使命、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成长无疑将为广播新闻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引领广播新闻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跨越。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宁黎黎)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策划探析 篇4

关键词:新闻采访,策划,主题,角度

在许多大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正是由于采访前的周密部署,报道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广播电视采访策划的含义和必要性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准备、计划,也带有策划的意思。广播电视采访活动也必须要有事前的策划。

采访前记者需要明确采访主题、确定采访对象、考虑采访手段、安排采访路线、选择采访场景,以便采访能顺利进行,获得生动、有说服力的新闻材料。

广播电视采访的现场性决定了策划的必要性。广播电视采访是用话简和镜头抓取现场信息,并在后期编辑中成片的。记者在前期采访中所抓取到的声画信息直接决定着后期编辑所形成的节目风格、样式。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能够准确快速地抢拍到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 力争做到运用形象,画面来表现新闻。没有策划,记者就不能在一些可预知的新闻现场迅速找到拍摄的对象和细节。

2广播电视采访策划的主要内容

采访策划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采访策划要明确报道主题,选好切人的角度;其次,要明确围绕这个主题需动用多少媒体资源;再次,做好具体采访安排,选择与确定采访人物、采访方式、采访路线、采访问题等。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所有的采访活动都需要以上3个方面的策划,对于非重大选题,不需要动用集体采访的报道,了般只需要进行第3个方面的策划即可。

2.1报道主题与采访角度

本项策划一般是由节目制片人(或监制)与专业策划人员集体完成。一些重要的策划由电台、电视台的决策层决定,一些特别重大的报道主题最初的策划甚至由中央领导层决定。

2.2报道的分工与统筹安排

本项策划是由节目制片人与专业策划人员集体完成的。主要根据报道主题的重要程度,合理计划使用媒介掌握的资源;对采访所要投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以实现最佳的采访和报道效果。具体地说,主要包括是否要进行新闻直播、有哪些采访点、安排多少记者、各自的任务分工、任务的重点、完成任务的时间等。当下广播电视新闻越来越向以节目都为核心的报道运作机制发展。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的个体,而是由节目部统一指挥调度的采制新闻的系统和集体。特别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现场直播、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大型采访报道都不是靠单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新闻采访部门对新闻的表现形式等进行精心的谋划,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

2.3采访安排策划

在广播电视采访的策划中,有一部分内容需要记者自己完成,这些内容相对比较具体,比如对如何表现新闻、切人主题、如何有效地实施采访等进行策划。这属于采访策划中的微观策划。

1)了解背景与准备问题。记者要想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自如应对,必须对采访的人物、事件有足够的了解,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料准备。

2)采访方式的选择。采访方式,是指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常见的采访方式有:等候采访、跟踪采访、即席采访、现场同步采访、体验采访、调查采访、隐性采访、演插室采访、电话采访等。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发生的新闻要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当采访记者作为陌生人突然出现在采访现场,这个地方必然与平时的气氛大为不同,记者的介入客观上构成了现场的一部分。采访对象很可能会因为记标的介入,因为自己的被关注,而改变生活中的常态表现,出现心理紧张、不愿开口或者是迎合记者的情况。 这样,记者就无法获得真实的事实。这些情况对于记者来说确实矛盾:一方面,记者应尽量减少对采访现场的人为影响,尽可能不干预现场;另一方面,记着又要时时介入,利用提问、行为、姿态、表情等手段发掘现场的有用信息。因此,记着行事先必须对现场的介人方法有个规划和准备。

3)记者的现场存在方式。记者的存在方式是指电视画面或者广播声音中出现的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状态,就是明确记者在采访中是否出现记者的图像, 或者只出声音不出图像。记者的存在方式不仅影响着采访素材的质量,还直接影响着节目的风格和样式,因此必须在采访之前好好考虑。

4)采访的框架思维。对于日常的采访,多数情况下, 采访策划不会体现在书面上,而是体现了记者的一种采访意识和反应——这个事件应该采访谁、要提哪些问题、 通过什么渠道找到需要采访的人。经过一段时同的采访报道活动之后,记者头脑里会逐渐形成一套报道的框架。 这需要策划人和采访记者运用创造性思维,对采访活动的资源配置、采访内容与采访方式作出新颖、独特;具有创造性的设计。这种创意体现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 重点是突出抢时、续报、解释新闻等的快速反应,也就是常说的应急反应能力。

5)采访的物质准备。广播电视采访的技术性非常强,特别是电视采访设备相对复杂,在采访前更要一一准备妥当。而且电视采访的人员多,耗费资金也较多, 这就要求做好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比如安排好交通工具等;如果去外地采访,则要做好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准备。

3广播电视采访策划的原则

策划是对采访活动的一种规划,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不仅实现不了策划的初衷,新闻报道也可能步人歧途。

3.1策划必须基于调查研究

基于调査研究主要是指,采访策划不是凭空设想, 而是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思考、判断后作出的选择。有些报道是记者先作一些采访,了解到基本事实后再进行策划,这种策划是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策划,因而更符合报道对象的实际,方案也更具针对性。也有些报道是记者先进行报道方案的策划然后再实施采访,这种情况并不是说记者策划前没有进行调查研究,而是查阅了报道对象的资料,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包括对他以往的报道, 这种前期采访准备也是一种调查研究。

3.2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

新闻采访的策划必须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策划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无论新闻报道怎样策划,都必须坚持新闻事件真实和报道真实相一致。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进行能动的报道。

3.3策划方案要有灵活性

策划是事前的报道计划,由于任何事件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策划方案与发展的事件是否吻合。从采访的实践来看,很少,会出现最初的策划与后来的采访完全合拍的情况。策划不是一锤定音、 一劳永逸的,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需要记者根据事件发展的变化随时调整采访方案;创造性地执行策划。

策划为采访服务,策划为采访导航。对采访进行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并不是为了让事件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而是为了使采访更加有效事实上,采访策划做得越好,记者准备得越充分, 对各种信息和突发情况的反应就越敏锐,嬗变能力就越强。因为成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对于采访也是如此。

3.4策划方案宜粗不宜细

缺少策划,采访必然缺少头绪,采访的效率和效果必然打折扣,也不能体现出鲜明的报道特色和风格。但如果策划方案过多过细,容易捆住采访者的思路和手脚, 至还会打消采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对于采访现场出现的新线索、新情况视而不见,更不会去挖掘采访过程中的亮点。而这些新线索和亮点往往是策划人员不能预知的,但是恰恰会成为新闻报道出彩和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采访策划的重点在于确定采访意图、采访思路、采访重点,帮助记者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而不要细化到将采访的问题、提问的字数、 采访的时长全部做出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既帮助记者明确采访的思路,又可以促使记者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从而采访到精彩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叶子,赵淑萍.新闻采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9.

广播新闻广播稿 篇5

(男):我是主持人卢文浩。

(女):我是主持人杨双玉。

(男):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女):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天动一动,少生病一场,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可见,冬季锻炼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男):“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霜”,人体也是这个道理,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是在体育锻炼中逐渐提高的。体育运动是接触寒冷的最好方式。事实证明,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够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这样我们抵御寒冷的能力就可以随之增强。

(女):小朋友冬季在室外进行锻炼,身体经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对感冒、气管炎等冬季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促进人体的造血机能,对治疗和预防贫血有积极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新闻广播策划 篇6

俄罗斯独立广播基金会总经理纳塔丽娅·布拉索娃对不久前举办的俄罗斯地区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展播的结果进行分析后说,目前新闻工作者还不能制作出有质量的新闻分析节目,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莫斯科交通台地区播出部主任安德烈布部金认为,新闻广播不会出现突破,因为广大听众根本就不对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感兴趣,所以莫斯科回声电台就经常播出有关医药和房地产的节目。从广播电台的节目政策来说,应该寻求音乐节目和新闻节目的理想平衡,大多数的莫斯科商业音乐台正是这样做的。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篇7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概述

1.1 含义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含义是对将要报道的新闻的整个环节进行策划, 即按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 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所得出的传播方案及效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多数都是自创栏目, 所以新闻节目能体现出一家电视台的定位和风格, 由此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主要由3方面组成:第一, 对选题的策划, 是指对新闻节目的主题进行有效的策划, 为新闻节目提供发展方向;第二, 对采访的策划, 亲临新闻现场, 还原事实真相;第三, 对内容的策划, 把采访的内容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吸引受众的关注[1]。

1.2 特点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具有目的性, 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树立目标意识, 让策划的活动围绕目标进行。创新思维是新闻策划的重中之重, 独具创新的策划会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使受众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同时, 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要具有前瞻性, 这也就意味着策划工作者应有预见和应变的能力。策划工作者应具有开发性的思维, 不应局限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 要从全局出发, 整体把握, 才能策划出优秀的节目。

1.3 原则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按照节目要求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新闻报道架构以及播放方案, 能极大地降低播放过程中的失误率。在新闻策划中要遵循3个原则。第一, 确保新闻真实性原则。目前, 有很多新闻策划工作者故意将新闻内容扭曲理解来提高收视率, 误导受众, 这既不符合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与责任, 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第二, 利用新闻正确指引舆论导向, 做有根据的新闻报道, 坚持传播正能量, 不能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的现象。第三, 受众是媒体的基础, 因此应把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 即受众需求第一原则[2]。

2 阐述广播电视新闻所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事实有待商榷

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竞争压力较大, 导致某些见诸于众新闻事实有待商榷。例如, 有些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提高收视率, 吸引受众关注, 不惜故意夸大新闻内容, 扭曲新闻事实, 带给受众真实性较差的新闻, 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打破了正确舆论的氛围,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因此, 真正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思维。

2.2 新闻炒作问题严重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媒体元素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互联网, 受众接触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 呈现包罗万象的特征, 对电视新闻发起了挑战。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为了吸引受众目光, 根据受众心理故意将琐碎杂乱的新闻炒作成“卖点”, 扭曲了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根本理念。例如, 某艺人女儿遭遇绑架的事件, 就是因为被媒体的大肆炒作, 惹怒绑匪导致撕票, 通过这件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者应该明确新闻的尺度, 而不是盲目炒作博取关注度。

新闻炒作有多种手法。例如, 煽情炒作, 利用受众的感性心理, 夸大并强调新闻的表面性;低俗炒作, 把新闻内容指向低俗, 在吸引受众的目光的同时, 也影响了现在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 由于炒作行为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所以新闻炒作日益严重,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2.3 新闻客观性匮乏

在公关圈,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被看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对事件的策划, 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里公关人员会安排策划一场有新闻价值并能提升该组织或企业的知名度,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新闻事件。例如, 郑州某企业为员工开展的纪念活动的新闻, 就是经过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策划安排的。这种新闻虽得到受众关注, 但却不完全是真实的, 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原则, 因此这种方法不应该被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所关注和运用[3]。

3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策划所具备的创新思维

3.1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应拥有的创新思维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策划每一个新闻节目时, 应该在节目中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念, 使新闻呈现新颖性与时代性, 其中新颖性尤为重要。一个新闻的出现, 一般情况下最先被采编人员发现, 由于策划方案的不同, 其报道的内容也不同, 但是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有着共同的追求, 即在新闻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和传播效果[4]。这就需要利用新颖的策划, 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实现经济效益和传播效果的双丰收。

3.2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开放的策划思维

现阶段,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种类越来越多, 如何实现脱颖而出, 是新闻节目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创新思维是脱颖而出的根本。在电视台, 哪个节目有创新思维, 那个节目的收视率就高。所以, 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就应该解放思想, 挣脱束缚, 要从全局把握, 以事实说话, 策划出成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3.3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策划的选题创新

在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时, 选题一定要新颖, 要推陈出新, 选题应表明创作意图, 采用创新的采访与编制方式, 策划的新闻节目要与众不同, 打破以往的常规模式, 使节目的内容更加多元化[5]。同时, 在动机方面, 根据以往的金钱、权利等内在需求, 站在管理层角度来说, 应该给予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最大程度的自由, 再加上合适的激励机制, 激发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思维, 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节目。

4 结语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受到发展历程、指导思想等因素的制约, 依然存在着内容一层不变、表现形式单调、创新性匮乏等问题。若想改变这一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需要转变传统发展理念, 全面提升专业技能,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利用创新方式呈现新闻内容, 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地进一步发展。

摘要:网络、手机的普及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所以,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必须依靠创新思维来吸引观众, 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本文以广播电视新闻创新思维为研究视角, 首先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进行阐述, 分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含义、特点及原则;然后分析现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要求及现阶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发展的措施, 旨在为广播电视事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谢金华.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 2014, 11 (3) .

[2]张艺凡.基于创新思维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4 (11) .

[3]张航洲.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5, 5 (3) .

[4]马杰.以创新思维为基础探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J].科技传播, 2015, 12 (10) .

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基本特质 篇8

一、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基本形式?

广播新闻策划是指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根据其发展趋势, 进行先入为主的谋划, 力求对这一新闻报道做到角度新、选材精、立意好、挖掘深、可读性强, 全景式地报道新闻, 深入反映其本质特征,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进而发挥好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近年来, 广播事业飞速发展, 从整体情形来看, 广播新闻策划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 弘扬主旋律, 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开展一系列重大的新闻采访活动。

此类活动往往由于事件重大、影响广泛, 参与报道的媒体非常之多, 其活动主题通常是非常鲜明、立意准确而恰当的。作为传统播报手段的广播要想在这类报道活动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发挥好广播的先天优势, 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以策划致胜, 谋划独特报道, 通过实施优良的策划方案使新闻报道更加独到而深刻, 从而打造出靓丽的品牌节目, 进而扩大广播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例如, 我国每年定期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两会”可谓举国关注的焦点新闻, 众多媒体都会开辟专栏, 跟进“两会”特别报道。广播的特点之一便是传播速度快、报道方式简洁, 当此重大报道就需要全力发挥出广播的这些优势, 精密策划报道节目, 采用消息、特写、访谈、连续报道、现场直播等多种报道方式, 及时传递出信息, 使受众能够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 进而大幅提升广播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2. 对一些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此类事件同样影响广泛, 参与报道的媒体较多, 而广播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 例如全国性活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五四运动纪念日、辛亥革命纪念活动, 以及地方性特色节日, 如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开封市菊花文化节、郑州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大事件, 广播媒体都积极参与其中, 做了及时、精确的报道, 甚至将直播室搬到活动现场, 现场与嘉宾及听众互动交流, 加上对新闻节目播报的精密策划, 很好地发挥了广播新闻时效性强、现场感浓郁的先天优势, 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凸显了广播的社会地位, 也扩大了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基本特征

1.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客观性。

新闻节目贵在真实, 任何编辑策划都不能够离开真实的主线, 都必须尊重事实, 以事实为依据, 真实、完整地反映出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广播新闻节目策划是广大新闻采编人员运用创造性思维, 对采访报道方式和技巧的一种策划, 不涉及任何的新闻事实, 严禁虚构及扭曲新闻事实, 不能够脱离广播新闻事实来进行编辑策划。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受到主客观因素的交互影响, 诸多现实因素制约着策划的完美完成, 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只有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挥个人魅力, 才能够使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更加完美而优秀。

2.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创新性。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创新性体现在各新闻采编人员发挥创造性思维, 集中所有新闻采编人员的创意和灵感, 对广播新闻报道进行创造性加工再制造, 最大限度地做到标新立异, 使其表现出“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的独到特质, 全面做到角度新、选材精、立意好、挖掘深、可读性强, 全景式地对新闻进行剖析报道。如果没有创新性, 任何新闻节目策划都将是平庸而失败的, 只有经过创新性加工, 才能够使广播新闻节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扩大媒体自身的影响力。

3.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科学性。

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不是天马行空地随意编造, 它是在各新闻采编人员经过事前的认真调研、精细设计策划方案、慎重比较论证的情况下得以实施的, 因此它是有科学的实施依据的。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的创新性和科学性经过新闻采编人员的完美运用和结合, 使广播新闻节目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和意境, 如果丧失了科学性,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就会陷入定位不准、事实不清的尴尬境地, 从而严重影响新闻播报行为。

三、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讨 篇9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说, 策划工作非常的重要, 策划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策划人员在开展新闻策划工作时, 有效的运用了创新思维, 而且越来越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认可。通过创新思维,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而且使受众的范围得到了切实的扩大。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概述及原则

当发生一个新闻事件时, 在报道上有一定的要求, 而电视节目又具备独特的特性, 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时要充分的考虑这两方面因素, 对新闻事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新闻报道的架构和思路, 并根据架构和思路将完整的传播方案及相关措施制定出来, 经过精心的策划之后, 新闻传播的效果会得到有效的加强。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策划, 新闻节目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而且新闻节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更佳。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来说, 受到策划的直接影响, 因此要良好的把握策划的质量, 并在策划时坚持两大原则:第一,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策划时, 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来改变新闻事实, 在进行策划时, 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创作, 但是不能歪曲和虚构新闻事实, 一切的策划与创造活动都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第二,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 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原则, 在坚持基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保证报道出来的新闻能够对正确的引导受众的思维和心理活动。

2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现状

2.1 人为编造新闻

目前, 我国的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分析“新闻策划”的语义时, 将其拆分为“新闻”和“策划”两个词语, 接着分别分析两个词语的内涵, 也就是说新闻策划的内涵等同于新闻的内涵加上策划的内涵。因此, 在进行策划时, 新闻工作者将新闻策划等同于人为编造新闻。

2.2 刻意安排事件

在公关界, 新闻策划被认为是新闻事件策划, 也就是对于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公关人员通过刻意的安排和精心的策划, 让其在特定的时间发生, 并能适合传媒报道, 比如为了纪念“二·七”事件, 郑州亚细亚商场金近千名职工来到纪念塔举办纪念活动的新闻, 就属于新闻事件策划。公关人员策划这类新闻的目的在于引起媒体的关注, 进而能够作为新闻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报道。新闻事件策划是为了适合媒介报道而进行的策划, 属于公关行为中的一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类型的新闻并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而且也违背了公共利益。在我国, 往往称这类新闻为刻意安排新闻事件。

2.3 盲目炒作

都市报和晚报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 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对新闻进行炒作, 并将其称之为“策划”, 结果却不尽人意。实际上, 新闻炒作和新闻策划的根源是相同的, 可以说二者都是通过新闻工作者运用自身的思维, 对新闻事实进行谋划和设计, 以提高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对于新闻炒作来说, 是在反常新闻价值观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选材时, 社会题材的新闻事实是选择的重点, 从而使新闻炒作呈现出琐碎、细小、空泛的特点;组织报道时, 最常采用的手法为煽情, 将新闻事实的故事性放置在最为突出的位置, 同时强调煽情性和表面性, 在报道时, 人力、物力、版面、时段等因素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哪怕是一件很小的社会新闻, 经过新闻炒作之后也变成一个大型的报道。与新闻炒作不同, 新闻策划是将报道客体的束缚挣脱开, 从形式范畴上对新闻进行把握, 具体的体现就是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报道角度、报道规模、报道手法等都会超过新闻本身实际的价值, 通过将某些因素夸大的手法来获得比较轰动的社会效应。但是, 就目前的新闻策划来看, 存在着盲目炒作问题, 比如台湾女艺人白冰冰的独生女遭到了绑架, 媒体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进行了疯狂的炒作, 最终导致绑匪撕票, 酿成了惨剧。

3 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策划人员的政治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策划人员, 要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及责任意识, 并能做到与时俱进, 准确的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获得时代前沿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编时, 要能敏锐的发掘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题材, 并能及时的的发现其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新闻事件发生之后, 具有特定的历史方位, 新闻策划人员要能准确的对其进行把握, 同时, 还可以把握众多新闻事件的本质联系, 接着, 将新闻事件放置在国内及国际的大背景之下, 开展有效地观察、分析, 挖掘出新闻事件的内核, 从而使该新闻变成独家新闻。策划人员的政治意识对新闻报道的导向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能够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 策划人员要切实的提高自身的政治意义, 将媒体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在2006年, 党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 针对这个时代主题, 河南电视台周密的的策划了“三夏”报道, 该策划就是仅仅的抓住了时代的主题, 并且合理的运用了创新思维, 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新闻策划。

3.2 科学选材

选材是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题材选择的是否具有科学性, 对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 在选择题材时, 一定保持科学性及新颖性, 并且将隐藏在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充分地挖掘出来, 如果新闻策划者在进行策划时, 只满足于表面的新闻事实, 那么策划出来的新闻不仅不具有深度, 而且也不能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 受众看过之后转瞬即忘。所以, 新闻策划者在进行策划时, 首先要选择新颖的题材, 这就要求新闻策划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尽量的做到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接着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刻的挖掘, 不过在挖掘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挖掘, 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挖掘, 从而使受众观看完新闻报道之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3.3 灵活策划

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时, 新闻策划人员的思维会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 而且这个的范围里只有新闻本身, 这样一来, 策划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会缺少一些内在的东西。因此, 策划人员在进行策划时, 要放开思维, 整体把握新闻事实, 跳出狭小的范围, 进行灵活的策划, 保证报道内容的新颖性。

4 结论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来说, 新闻报道策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策划时, 策划人员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及能力, 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策划, 同时保证选择的题材要新颖, 策划的方式要灵活, 只有这样, 最终策划出来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才能具有更高的质量, 更好的传播效果。

摘要:在电视媒体的节目类型中, 新闻类节目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策划, 策划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传播的范围和质量。在本文中, 介绍了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及其原则, 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丹丹, 李守红.浅谈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途径[J].当代电视, 2014 (1) :53, 55.

[2]张艺凡.基于创新思维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1) :63-64.

[3]邢红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7) :139, 149.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研究 篇10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概述

新闻事件的发生后,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又有着自身新闻传播的特点, 这两个方面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时要谨慎斟酌和考虑, 首先要客观的分析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在头脑里首先要明确策划的思路, 并以思路为引导制作一整套新闻报道的方案来, 在经过特殊的策划之后, 展现在人们眼中的新闻播报才是最终的结果。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目的在于让新闻节目丰富多彩, 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受众范围, 体现应有的社会价值。

2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存在人为编造的现象

有些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不懂得新闻策划的含义, 将新闻策划这一完整的策划拆分开来, 把它变成“新闻”和“策划”两个词语, 认为策划就是在新闻的内涵上进行人为的编造, 这就存在新闻造假和夸张的嫌疑, 这种人为编造的新闻已经失去了新闻事件播报的社会意义, 在当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

2.2 新闻事件有些刻意安排

部分新闻工作的从业人员素质不是太高, 很容易会受到社会上某些财团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 这样这些人员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故意制造一些新闻, 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求, 想吸引一些人的目光, 或者想掩盖和转移人民群众的目光, 达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很显然, 这些刻意制造的新闻大部分都是不真实的, 也是违反法律的, 这些新闻人员是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些故意安排的新闻事件, 大多数都是没有新闻价值的, 都是掩人耳目的新闻, 因为这些新闻都是根据某些人的要求进行发生的新闻, 都是可以安排该新闻发生的时间, 甚至发生的地点, 会请一些社会上的人来充当一些角色扮演, 目的是想让这些刻意安排的新闻在一定的,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广播新闻媒体进行播放, 进而起到宣传积极的, 提升知名度的目的, 可以说本质上还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特点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充分体现, 这些新闻策划者违背了新闻的基本观点, 为了不正当利益, 就刻意安排一些新闻的发生, 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更是违法行为, 这一点要引起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的足够重视。

3 策划广播电视新闻时候要运用创新思维

3.1 要求策划人员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意识

我们都知道, 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 都是经过创造性思维才编制出来的。这就要求广大新闻策划人员要具有很高的新闻专业知识背景, 更要有新闻从业人员都要具有的创造性的思维, 也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做出的新闻节目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光。对于要制作的新闻类节目策划者要有自己的思想, 自己创造性思维体现在节目中, 在做新闻的时候要导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不要人家说什么, 自己也说什么, 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枯燥乏味的新闻, 就是报道出来, 也是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 这样的新闻制作出来也是失败的。

3.2 要求在新闻策划中提高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广大新闻创作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新闻的选题与内容要有创新思维, 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很能体现策划者的思维方向和选题的能力水平。新闻策划最重要的是选题和内容要能足够吸引广大观众的目光, 要能够引起广大观众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而不是选那些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方式, 这样也是没有任何创新意识的新闻策划。

3.3 要求新闻策划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上

我们的新闻策划人员要充分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上, 努力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进行创作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节目, 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了, 下次还想看这一档新闻节目, 应该起到这样的创作效果, 才能够算是成功的新闻创作。比如说, 每周播放的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 就是人民群众都喜欢看的好节目, 就是因为新闻周刊采用了创新的思维模式, 在节目里有自己的独特的新闻见解, 对于同样一件新闻事件, 但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播报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同样和主持人的播放风格也是相关的。所以, 进行新闻策划时, 对策划内容、题材选择以及媒体的观点和报道形式, 都需要策划人员充分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创作。

4 结束语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来说, 新闻报道策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策划时, 策划人员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及能力, 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策划, 同时保证选择的题材要新颖, 策划的方式要灵活, 只有这样, 最终策划出来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才能具有更高的质量, 更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创新思维的运用不能等同于人为的编造新闻和安排, 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策划要坚持以事实真相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 使新闻节目与众不同, 成为独家报道, 扩大受众的传播范围, 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增加节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丹丹, 李守红.浅谈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途径[J].当代电视, 2014 (1) :53, 55.

[2]张艺凡.基于创新思维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1) :63-64.

[3]邢红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7) :139, 149.

广播新闻如何“讲故事”? 篇11

所谓新闻要“讲故事”,就是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往往开头先讲一个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事件性新闻,因人物的介入变得容易赢得读者的注意,以人情味提高传播效果。

一、“讲故事”在广播新闻中的独特优势

广播媒体与纸媒的不同之处在于节目的时长限制,在撰写广播新闻类稿件时,记者通常没有那么充分的时间从容地去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可能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情节发展等全部穿插到新闻当中。但是,广播媒介可以让人们具有想象空间,“是幻想者的乐园”。这道出了广播媒介的长处:声音能够赋予听众以想象的余地。

因此,广播新闻的作者可以尽量捕捉一些故事细节和吸引人的故事片段,通过现场音效、受访者的谈话和播音员的话语,有机地组合起来,让听众自然而然地在思维中把一个故事拼接完整。广播新闻可以通过讲述某个个体或群体生活发生的变化,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这样既增加了听众的想象空间,也可以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

此外广播具有其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自身特性。与其相伴的是受众对所传播的内容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抽象的内容,很难在稍纵即逝的条件下很快地理解。通常是一篇稿子听下来,很多复杂的数据听众都没记住,记住的是生动典型的事例。无庸置疑,作为媒体,只有让所播报的新闻令更多的普通听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而“讲故事”的表述方式对于广播新闻来说,正是实现此等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广播新闻该如何讲故事

1.选择的故事题材要“新鲜有趣”。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当然有趣味性的新闻不一定就有价值,但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价值体现得更完美,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让听众入耳、入心,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广播新闻记者应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讲述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听众如临其境。同样一个报道题材,如何抓住一些鲜活的动态场景和精彩对话,写出新鲜感,报道的效果大不相同。

2.要“典型”,不要猎奇。我们通常说要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反映现实,在广播新闻中讲故事时更要强调事件的典型性。既不能是个案、也不能脱离文章主旨,否则要么让听众听了莫名其妙,要么成了单纯的猎奇,听众虽然记住了故事,却没有达到宣传的目的。

3.要让当事人“现身说法”。许多媒体同行都有一个切身体会,就是在进行成就性报道和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时,容易流于枯燥呆板。那么,尝试用讲故事的手法,把非事件性新闻写得亲切可读、赏心悦目,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说,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对广播记者而言,进行现场采访更是必须的,不但要寻找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还要亲自观察采访对象的动作、表情、态度、观点,并在相关的同类人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說明新闻主题的人作为故事的主角,使之成为吸引读者、切人新闻主题的“桥梁”。

4.具有现场感的描述。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要把故事讲好,语言的把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在句式方面,要尽量写简单的句子,多用短句式,多用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这样的句子会显得简洁、有动感有力量,突出现场感。

当然,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并不是要故弄玄虚,更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甚至是编造故事。那些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编造事实的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只会损害媒体的形象,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说,记者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来采写新闻时,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在追求鲜活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略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摭谈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 篇12

1 新闻策划的原则

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人员按照新闻事件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得出关于新闻播报的思路和架构, 并进行精准播报的过程。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时, 至少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既然是对新闻的播报, 就必须尊重新闻本身的真实性, 按照客观性的原则进行播报, 不能带有偏见地播报新闻。有的新闻策划人为了搞噱头, 不惜捏造明星绯闻, 对新闻事件极尽夸张之能事, 赚取收看率, 这显然是不妥的。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引导群众正确看待问题。有的新闻播报者看到民众与城管斗殴, 立马正义感爆棚, 大肆揭露城管的暴力执法以获得舆论支持, 殊不知, 这也许是城管遇到了小偷甚或流氓, 这样的新闻策划就有失偏颇。三是创新有度原则。有的新闻播报者为创新而创新, 为了博人眼球, 将文章题目写的极度夸张, 四百年没见过的美女, 结果文章只是为了炒作某一明星, 这样的创新只会让人反感。

2 新闻策划的创新思路

新闻策划者在对新闻进行策划创新时, 一定要遵循新闻策划的原则, 根据新闻发展的时代特色, 在坚持新闻真实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本文对新闻策划创新特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创新思路。

2.1 新闻播报形式的创新

新闻播报, 一般是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传播, 最多加以评论, 但这样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百姓对电视审美的要求, 如何能尽快抓住群众眼球, 已成为新闻策划人的最大追求。例如, 为了将事件讲得更加生动有趣, 法律节目干脆找群众演员将法律问题拍成短片, 让观众在故事中学习法律, 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解读, 而是寓教于乐, 让节目看起来既不那么枯燥, 又能放松观众心情。有的新闻策划人为了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播报新闻时, 适当加入搞笑的视频或图片, 配以幽默的台词, 既播报了新闻, 又给观众增添了欢乐。

2.2 新闻策划选题的创新

新闻选题尽量不落俗套, 策划出内容新颖的新闻, 尽可能地丰富节目内容, 让受众愿意观看。传统的新闻大多反映金钱、美女、权利和赞扬等事件, 但策划人可以发挥旧闻新见的创新方法, 将本来普通的新闻事件透过不同的视角反映出来。例如, 可以辩证地对待金钱、对待权利, 这是把双刃剑, 有的人却玩弄了这把剑, 最终将自己推向深渊, 美女金钱本无错, 错在自己贪婪心, 将选题与教化风气结合起来, 让观众能够接受不同的思想。

2.3 新闻获取渠道的创新

以往的新闻都是记者到处跑,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 微信、微博已经走入千家万户, 新闻策划人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的资源, 获取新闻, 发动本地区的观众提供有利的新闻线索, 对好的新闻线索可以给予奖励, 甚至还可以发动群众进行新闻策划, 通过微信或微博让群众对新闻策划进言献策, 集思广益, 对新闻策划提供有利的意见或者建议, 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通过发动群众, 新闻策划人一定可以找到属于时代特色的新闻创新手段。

2.4 对新闻策划施行考核

对于推陈出新的新闻策划, 要通过群众的考验, 及时对新的创新进行评价。例如,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与群众互动, 对策划的新闻事件进行评分, 根据每周、每月、每年的分值高低对策划人实施奖励;同时, 可以看出哪些新闻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哪些新闻不容易吸引观众,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就可以明确新闻的导向, 集中播报受群众欢迎的新闻。

3 结语

时代的进步需要创新, 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需要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不是朝夕之事, 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在创新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度、有原则, 不能为博眼球而创新, 要立足事实, 保持新闻工作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在保证尊重新闻价值的原则上去创新。这就要求新闻策划人积极学习, 向兄弟电台学习, 向国内外先进的新闻策划成功人士学习, 保证创新不失道德、不失原则, 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杨.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J].中国报业, 2014 (6) .

[2]张晓宁.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讨[J].科技传播, 2015 (2) .

上一篇:政务大厅下一篇:美国的教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