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共8篇)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1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但是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如今也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管理者,我们要肩负新闻事业所承载的时代发展变换和使命要求。从新闻本质属性上讲,我们要将新闻所涉及到的先进文化的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联系起来,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相结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等权益维护视角出发,努力创造一个客观、公正、公平、文明的当代广播电视新闻环境。
信息社会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励志将电视新闻宣传做大做强。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声明了“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了党和人民相统一的重要基本原则。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要全面了解“党性和人民性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基本核心,树立以党和人民为核心的新闻宣传理念,用新思维取向和新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继而更好的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加速发展。
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隐藏的问题
1.在国际新闻传播体系中没有取得发言权
现在国际传播体系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中国新闻媒体没有进行喊话和公平对答的交流机会。所以,中国新闻媒体工作人就更要自己掌握话语权,积极、理性、大胆地在国际新闻领域扩大中国新闻媒体的声音,新闻媒体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以身作则,敬业谦卑,树立中国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大胆维护自身新闻主权,提升新闻软实力。
2.新闻传播缺少创新,面临“失亲”处境
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没有自己节目特色,从办节目的包装、内容、主持方式都是相互模仿借鉴,有鲜明风格和特色的节目更是少之又少,新闻传播方式过于单一使得观众过度信息疲劳,这就需要新闻传播的多媒体化和个性化,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同时不同媒体之间也相互依存渗透。部分新闻过度商业化也带来了不良后果,即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同时也使新闻报道本身失去了亲和力。这些新闻又多是文风呆板、脱离实际,这就更加使得群中在感情上难以亲近。
3.新闻宣传道德选择冲突面临群众思想多样化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活动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针对状况作出符合群中道德欣赏的选择。这种选择冲突凸显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二重性,做出次选择即面对失去彼选择。所以说新闻工作者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者扮演社会上的多重角色,分别担负着不同的职业身份和政治身份,相应的也要履行不同道德义务,而在履行这些道德义务的同时常常就引发了道德冲突。我国正处在各方面急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中思想也逐渐趋于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更要坚持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一切从人民的角度出发。
4.与网络舆论的竞争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今新闻舆论的缩影,网络舆论体制的独特性对当今新闻体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新闻的优势在于“无遮掩”“传播快”,也使得新闻的发布和传播不再是新闻工作者的专利,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对信息的垄断。而广播电视却有固定的操作流程和制度体系,虽然也会对事件的发展进行跟进,但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所具有的时段性,报道发出的时间已经是事件发生的中后期甚至是已经结束,并且这些报道通常都是一些对事件的总结和补救性的引导,不能刺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考和舆论。没有群众的关注就不会有舆论的产生,而网络新闻可以更加注重民意的参与,如猫扑、天涯、网易等比较大的舆论论坛,帖子最大点击率可达到十几万次。据统计,人民网检测舆情检测室所检测到的2009年发生的77件对社论产生影响较大的舆论新闻中有23件(如杭州飙车党胡斌“替身”事件、重庆高考状元造假事件、最牛团长夫人打人案等)都是由互联网而引发的,网络新闻的强势崛起逐渐抢夺了广播电视媒体引发舆论的主导权。
5.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段性”限制
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段性”所造成的结果包括上文所提到的信息滞后性,另外一个就是信息缺失,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一般都是浓缩一天时间所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要极度压缩然后进行播出,并且在压缩的过程中要进行“过滤”,也就是不符合主流新闻思想的信息都要进行剔除。这些被压缩的“碎片式”就使得很多观众想要看到的新闻点被忽略,这样新闻播出给新闻受众所带来的感觉就是过于形式化。例如在华南虎事件播出中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栏目连续六期对事件做了针对性的报道,从虎照的真假到照片是否经过专业鉴定再到为何照片鉴定结果迟迟不出,但是很难做到网络新闻那样的与时俱进。另外网络流行语都有能够迎合受众喜好、信念或价值观。时而隐喻时而反讽(如“躲猫猫”“激动死”等”)衍生性极强,这又有助于网络新闻舆论生命力的延长。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新思维取向
1.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心理
刘少奇指出:“新闻工作者写东西是给读者看的,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说好才说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真的做好了,受众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最后、也是最高的检验者,而广播电视媒体所做的一切只是新闻宣传的手段。新闻宣传的实现必须要有受众的参与。”我们要深刻的将新闻主流传播思想和观众欣赏要求结合起来,关注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心理,实现一个有观众接受的、参与的亲民新闻形象。从广播电视新闻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来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船,受众群体亦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受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接受是具有选择性的,是主动地、积极地信息寻求,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所以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针对受众的心理,提升节目可看性。
2.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宣传水平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水平,增强效果和可看性是十分重要的,落实到实践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群众的需要与构成
播电视新闻受众可以按照信仰、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划分,各种群众的信息和情感需要都是不同的,广电新闻工作者只有搞清楚这些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材并且运用适当的表现技术,才会得到良好的受众效果。
(2)站在观众的立场进行信息加工
面对任何新闻信息,其实观众心里都会有很好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对于新闻宣传的思想的判断态度大致可分为肯定、中立、漠不关心、反对四种,对于新闻宣传观点与受众接近的观点常常容易被接受,而与受众观点背道相持的观点则容易受到排斥。所以,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取得一定的关注和效果就一定要考虑到受众态度。当然,我们也要增强群众对反面观点的抵御能力,在节目中可以适当的对反面观点进行提出和剖析,这样在对比之下既可以强化正面观点,同时也增强了受众对反面观点的抵御能力。
3.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高度、信息广度、传播强度和表达显度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高度、信息广度、传播强度和表达显度是宣传强度的基本保障。
(1)思想高度
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高度决定了节目发展视野,只有高屋建瓴才能做到把握全局,而广播电视新闻思想宗旨就是引导和影响人们思想。思想高度首先要表现在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善于抓住问题的落脚点和矛盾规律,在我国发展局势中找准自身宣传出发角度和立脚点,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特长。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广电新闻人要具备的思想高度之一,做到新闻宣传中处处渗透着人本思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另外,所谓思想高度也要求新闻人从自身事业的发展角度出发,能够领悟并准确的把握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发展趋向。特别是针对几年刚崭露头角的新闻传播模式(如网络新闻)的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关系等,要做到先发制人,积极应对。
(2)信息广度
广播电视新闻的信息广度是宣传力度的前提。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介在新闻信息量方面毫无节制膨胀,这赋予了群众获取信息的极大选择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带来垃圾新闻泛滥成灾的严重后果,这种信息膨胀也衍生了一些潜藏在信息背后的舆论大潮。所以,广播电视媒作为承担新闻传播主流意识的重要传播媒介,理应做出最大努力来提供足够的信宣传,以重拳出击消灭垃圾新闻的衍生,让不可靠的信息来源和传播媒介没有立足之地。
(3)新闻传播也要具备营销策略
要使新闻宣传效果打动人心,就要做好“新闻产品”。除了信息本身能吸引人之外还要将信息打造成商品,要对新闻进行“营销”包装,也就是对信息加工使新闻宣传更具有代表性、震撼力。
(4)对新闻材料进行科学加工
广播电视宣传想要达到设定的宣传效果可以对新闻原始材料进行科学的再加工,可以加入一些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态度和有助于受众对此信息理解的说理。新闻所选择的报道视角一定要醒目、新颖。宣传内容要亲切朴实、生动鲜活、深入浅出,让群众也感受到广播电视新闻的艺术情趣。
4.组织同台各个节目联动
针对某一短时间内最受到专注的宣传主题,将同台各个节目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不同节目类的新闻传播特点,在同一时间内、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剖析,做到百花齐放、多管齐下,这样一来就吸引了不同的受众群体。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做到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在形式上能够得到群众认可,在结果上能够引起群众的了解、舆论和思考,这就是多节目联动所能够达到的最理想效果。
5.正确的认识新闻宣传中的道德矛盾
新闻宣传工作者在宣传活动中一定会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一定要采取及时、有效、正确的态度和手段去解决这种道德矛盾冲突。时新性新闻所要遵循的第一准则就是及时、迅速,但是新闻工作者要权衡时新性和道德价值之间的轻重缓急。有些报道只是一味的追求时新性,而在不适宜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宣传,这就是失败的新闻宣传。严重则会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求自身就要加深对道德准则的正确理解,提高道德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避开或解决面临的道德冲突,或者在多种冲突之间作者避重就轻的选择。
总结
保持主流思想、创新创优是当代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基本准则。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活动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非常多,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针对状况作出符合群中道德欣赏的选择。新闻传播思想和观众欣赏要求结合起来,关注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心理,实现一个有观众接受的、参与的新闻形象,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取得一定的关注和效果就一定要考虑到受众态度。本文针对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剖析,也针对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2
第一章 新闻编辑的当代性
第一节 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一、编辑环境的复杂化 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
二、编辑取向优质化
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精加工。
三、编辑工具电子化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面貌,当代新闻编辑工具也进入了电脑操作的新阶段。电子出版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编辑和工人的工作条件,极大的提高了报纸的排印质量和出版速度。编辑人员应改变过去非电脑操作时代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更好的发挥新技术的优势。
《经济日报》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电脑辅助新闻学:
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寻找报道思想和灵感。
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
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 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
一、高度的责任意识
1.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新闻不是物质消费品,是精神消费品,它会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的进步。
2.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编辑人员要以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赖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3.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人民日报“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讲调控而不引起忧虑,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
二、广阔的知识视野
“知多易识新,知多易辨错。”编辑人员只有开阔的视野,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报道,赢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编辑人员要不断扩大关于新闻报道对象的知识,动态地注意了解周围媒体和受众的情况,并掌握一定地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三、执着的探索精神
复杂多变的编辑环境,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新的对策,新闻报道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探索应当全方位展开,整体推进,密切关注生活中的变化,及时捕捉新闻的新的增长点,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探索贵在坚持,难在坚持。第二章 报道的定位 报道的定位: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是新闻报道乃至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基石。对整个新闻报道进行正确的定位,是新闻编辑工作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它具有编辑方针的性质,是指导编辑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报道定位一旦确定,编辑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在编辑的各个环节,即从报道的策划导报道的合成,自始至终加以认真的贯彻。第一节 报道定位的依据
一、媒体因素
1.以媒体的性质而言。具有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在政治、思想、政策导向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同时又容易掌握来自政党机关等权威部门的重要信息,因此报道应在鲜明的导向性和信息的权威性上下更多的功夫。
2.以媒体的层级而言。媒体所处的层级越高,报道的视野应当越广,报道的要求应当越高。《人民日报》“高出一筹”的报道定位,反映了党中央和广大读者的共同要求。
3.以媒体的载体和物质条件而言。媒体应当根据自身的载体特性与物质水平的条件,寻求自己的长处。
4.以媒体的传播时间而言。积极开发优势时段的新闻,讲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二、受众因素
新闻媒体的存在以一定的受众数量为前提。受众的定位应主要依据基本的受众群体,即“标准受众”、“目标受众”。对基本受众的把握,应当借助大规模的受众调查。报道定位应尽力固化基本的受众人群,在此基础上,再想方设法吸纳潜在的受众群体。第二节 报道定位的内容
一、政治定位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的报道方面的政治取向是:努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新闻报道要发挥密切联系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上传下达。
2.坚持正确地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
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新闻报道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二、业务定位
包括报道格局、报道思路、报道方法以及版面和节目的风格诸因素的确定。总的要求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体现自身特色。第三章 报道的策划 第一节 报道策划的概念
报道策划:新闻工作者依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的诸环节的预先谋虑,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它追求创意和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的优化。报道策划重在先期的谋智投入,其明显的优势是有利于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报道策划是新闻竞争的必然结果。这就迫切需求编采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报道的研究和设计,着力改进报道的内容和方法方式,不断的推陈出新。第二节 报道策划的原则
一、取信原则
报道策划的目的是增强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它要求报道策划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搭准社会的脉搏和受众的需求,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纯洁性,不能弄虚作假。既不能任意摆布被报道对象,导演事实,也不能以报道策划为名,行商业策划之实。
二、立异原则 报道策划最宝贵的品格是拒绝平凡,追求创意,这是报道策划的精髓和灵魂。所以,策划时应大胆探索,尽可能在报道的内容、角度、形式乃至标题、配置和编排设计等方面求异求新,出奇制胜。
三、应变原则
报道策划所形成的方案须有一定的弹性,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方案,以增强适应性。
四、集思原则
报道策划的对象主要是战役性的报道、专题报道,以及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重要典型报道。这些报道涉及社会环境和媒体内部的众多方面,靠个人的智慧不容易策划好,所以讲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第三节 报道策划的类型
一、阶段性的策划
阶段性策划:对一个时期的报道作总体上的部署与安排,通常形成书面方案,以便采编人员遵守。这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策划。
阶段性报道策划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报道的要点和重要选题,并根据竞争的态势,提出创新举措和创优项目。对这类报道策划要有超前意识和宏观视野,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集思广益,通力合作。
二、专题性报道策划
专题性报道: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所作的系统报道。这种报道有强度,有声势,最能体现新闻媒体的报道特色和水准,因此这类报道策划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值得研究和探索。专题性报道策划,首先要选准题目,“好的选题是报道成功的一半”。选题应对准社会的热点、实际工作的重点和受众关注的焦点。同时还要考虑报道的时机、范围、形式等问题。
三、即时性报道策划
即时性报道:突发事件或突发信息的报道。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要求临场加以策划,以利于在竞争中取胜。由于受时间的制约,所以即时性报道策划,既需要功力,更需要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是对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一种检验与考验。第四节 报道策划的方法
一、系统方法
即对报道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它可以使报道充分、全面、深刻,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参照方法
即以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比、评估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观念,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它可以使创新风险大大降低。
参照不是为了照搬,而是为了了解,为了拓展视野,获得启发,为了推陈出新。
三、逆向方法
在报道策划中采用逆向思维,可以给人新感觉,也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既能运用于报道的内容,也可用于报道的主体。第四章 新闻的确认
第一节 新闻确认的重要意义
新闻的确认:确定哪些新闻可以录用。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在新闻工序上是第一位,而就其重要性来说也是居于首位。
一、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报道宗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的手段是通过新闻的选择。
二、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
任何媒体都应以自己的特色来赢得大众,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对报道特色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的时效性、社会性和权威性,以及各类新闻的结构与比例等内容方面的特色。所以必须从大量的新闻事实中有目的的进行选择。
三、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
新闻编辑包括好几道工序,承担着优化新闻报道的任务。新闻确认居于支配地位,制约着新闻的梳理、配置、标题制作和合成等环节。第二节 新闻确认的基本依据 “双重评价论”:编辑选择新闻,首先要对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好坏、利弊做出评价,即对新闻做出社会评价。
其次要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对新闻进行新闻价值评价。
特点是着眼于新闻稿件,理论色彩较浓,扼要易记。“八看说”:八个“是否”。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还能为选择非新闻稿件所用。
一、社会规范
1.遵守政治规范。政治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主导。现阶段,新闻确认应遵守的最根本的政治规范是要服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领导核心。
2.遵守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主体。新闻确认必须遵守宪法,以宪法为法律规范的根本,同时还应当遵守与宪法精神一致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编辑把好法律关要有勇气和主见。
3.遵守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各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精神,是新闻确认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新闻确认要力求实事求是和清正廉洁。
实事求是,是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取信于民的根本所在。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有效的抵制假新闻,维护新闻媒体的信誉。
清正廉洁,要求秉公取舍稿件,不以稿谋私,这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有偿新闻、偏袒新闻等病态新闻进入传播渠道,从源头上保证新闻的公正性和纯洁性。
有偿新闻:以获取被报道方钱物为特征的新闻。制止有偿新闻,需要编辑人员的廉洁自律,也需要编辑部门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以规章制度促自律,以规章制度促治劣。偏袒新闻:支持和保护错误一方的新闻。
二、受众需要
受众是新闻传播直接作用的对象。需要是刺激行为主体行动的决定因素。新闻的有效传播是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前提。
1.受众需要具有某种一致性。即,含有重要性、新鲜性、社会性、知识性、接近性的新闻是受众普遍关心的。
2.不同的受众在需求方面也有差异性。可以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上进行划分。
第三节 新闻确认的注意事项
一、要有全面的观点
1.不能只看到稿件中积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一面。2.不能只看到新闻消极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可能转化的积极的一面。
二、要有平衡的观点
1.地区、领域、行业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平衡。
2.肯定与否定的平衡。先进的、积极的因素是主要的,但也不能放弃对那些落后的、消极的因素展开必要的批评。但也要注意普遍性与针对性和时机性,加强建设意识。
既要突出报道的重点,又要兼顾报道之间的平衡。它最终是通过版面和节目体现出来。第五章 新闻的梳理 第一节 新闻梳理的下限
新闻的梳理: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它既要求注意新闻的整体,又要求注意新闻的细节,既要求注意新闻的内容,又要求注意新闻的形式,因而是对新闻的一次全面的细致的再检验。
新闻梳理的首要任务是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这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保护性梳理”。
一、纠正各种差错
1.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等。2.政治性差错。
3.知识性差错。
4.文字性差错。
二、避免各种不当
1.内容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
2.用词不当。第二节 新闻梳理的优化
在纠正差错和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着眼于扬长求精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提高性梳理”。
一、凝聚主题
新闻梳理着重要解决的是如何使主题集中的问题。1.一线串珠。一篇新闻只有一个中心,并一贯到底。
2.削去枝蔓。为了主题的集中,还要舍得忍痛割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3.以少胜多。材料不是越多,主题就越突出。不说明问题的材料越多,主题会越模糊。4.精简过程。对事物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短而精。
5.详略得当。与主题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不足的还应设法补充。与主题间接的、一般的内容应当压缩,写得概括,简略,可有可无的还应删去。
二、凸现精华
1.改变体裁,调整结构。如将通讯改为消息,可突出精华,直接、简练。2.取其一点,独展所长。将精华部分分离出来,独自成篇。
3.化零为整,各显其要。将篇幅长的新闻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第三节 新闻梳理的准则
一、有稿必检
1.一般记者的稿件要检验,总编辑的稿件也不能忽略。2.基层通讯员的稿件要检验,领导机关的稿件也不能忽略。3.本报(台)的稿件要检验,转载的稿件也不能忽略。4.地方媒体的稿件要检验,中央媒体的稿件也不能忽略。
二、有错必究。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三、有改必慎。修改必须有据,一定要准确无误,要有充分的根据。可依据公开的、权威的、新近的资料和来源。第六章 新闻的标题
第一节 新闻标题与新闻媒体
一、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
1870年3月24日《上海新报》上的“刘提督阵亡”,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标题。新闻标题起明显的“两导”作用: 1.导受作用。
导受: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标题受众:新闻数量与日剧增,人们不可能兼收每一条新闻,于是出现了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
标题可以方便受众接触、了解、选择新闻,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2.导向作用。
标题是新闻与评论的结合点,可以或明或隐的表明对事件的态度,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导引受众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标题的导向作用,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论理,借题发挥。它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语气的强弱来显示。
二、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
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
报纸标题要注意辞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
广播标题要注意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要便于受众听清听懂,尽量口语化,通俗化。
电视兼用声像和文字传播,标题要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同一载体的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象和所属地区等因素的不同所决定。这种区别可以从标题的内容和语言看出来。第二节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一、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的作用和魅力存在于新闻事实中,其显著特点在于事实性、新闻性,决定了它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揭示新闻事实,要注意分析比较,不可忽略新闻背景,还要注意趋利避害。
二、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应处理好“两个关系”:生动与准确的关系,简短与准确的关系。
新闻标题要准确无误,从作风上讲要认真细致,坚持高标准,同时还要“两个用心”:用心阅读稿件,用心推敲文字。第三节 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
一、主体类标题
新闻标题系统中的基础部分,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包括主题和辅题(引题+副题)。1.主题:新闻标题中的核心部分,用于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
从表现方法来看,主题可以是实题,即叙述新闻的事实;也可以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隐含的理念或意义。
从句子结构来看,主题可以是单句,即只有一个动词;也可以是复句,即包含多个动词。从外在形式来看,主题可以是一行,也可以是多行。
2.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纵向排列的为肩题,横向排列的为眉题。
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并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揭示新闻的意义、本质,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3.副题:位于主题之后,又称子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多作实题。
消息的副题前面不用破折号,通讯的副题前面用破折号。主体类标题按组合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广播与电视的标题,以单一型居多。2.复合型标题。主题+辅题,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多见于报纸。
二、从属类标题
新闻标题系统的附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包括提要题和分题,主要用于报纸。1.提要题:比较详细的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的概要题。用于重要信息多而篇幅又长的新闻,可以收到突出要旨和活跃版面的双重效果。报纸的要闻版,尤其是头条,运用提要题较多。一般紧随副题之后,也可置于文中或文后。常用围框,以示醒目。
2.分题: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或称插题。
用于概括文中的某一部分或段落的内容,以方便和吸引读者阅读。多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
三、整合类标题
新闻标题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的部分,统领主体类和从属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主要用于报纸。
1.栏题: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
通常居专栏或一组稿件之首,也可居中或置后。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强化和深化的处理,多用于重点报道,以务虚为主,体现报道思想和报道重点,往往具有思想性、导向性强的特点,应而要注意导向底正确性与普遍性。也可用来营造气氛。如,“展示新风貌 喜迎八运会”,“一串说明问题的数字”。
2.类题:以归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题。
类题产生于其他标题之前。现代类题多以事件、问题冠名,在编排上以黑底白字为主,常置于主体类标题之前。如,“中东和谈”,“路”。
类题与栏题最大底区别在于,栏题表某种意向,类题主要起分类和显醒的作用。第四节 新闻标题的表现方法
一、态度层面的方法
1.客观性方法: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法。
标题信息具体实在,可信度高,易为受众接受,但要防止态度暧昧,是非模糊。特别适用于不宜表态、不便表态的事件、人物。
2.主观性方法: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常被称为虚题或虚实结合题。
表现之一,发表作者的看法,评价和揭示事物的意义与本质,帮助受众认识事物的价值和内涵,给受众以理性的认识和思想上的思考。表现之二,流露作者的感情,显示对新闻事实的喜怒哀乐,以感染、打动和吸引受众。
二、修辞层面的方法
着眼于优化标题的语言和句子结构。
1.形象方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让受众可以感受和触摸。多用比喻、拟人。要注意新颖性,形象的特定性及贴切性。
2.强调方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以加深受众的印象。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3.蓄意方法。曲陈其事,隐含其意。可以使标题增加灵气和内涵,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
4.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要注意音韵,既要悦目又要动听,以强化语言的感染力。
5.引用方法。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以增强标题的表现力。可以引用顺口溜、谚语、方言口语、诗词名句等利于表现内容的多种形式。引用时贵在出新,所以要博览群书。6.简练方法。简洁的标题容易被读者感知,减少读者的视觉疲劳,激发和延长其阅读的兴趣。炼意,即扼要,突出新闻的主要信息和信息的主要因素。炼句,句子尽可能化长为短,与扼要的内容相配。炼字,尽量去掉可有可无的字眼。第七章 报道的配置
报道配置: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部分的积极效应。第一节 综合性配置 综合性配置,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方方面面的受众。是最常用的配置方式之一。
一、配置要领
1.点面结合。重点与一般的结合。既有分量又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物。
2.庄谐结合。
3.褒贬结合。表扬与批评相重视。
4.图文结合。
5.长短结合。
6.多种文体结合。
第二节 同一性配置
同一性配置: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在一起。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往往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
一、强标识组合
即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可用来突出报道思想或报道重点,反映重要活动、重要事件和重要典型。
1.借助标题。通过标题的整合,昭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可以是栏题组合,类题组合。2.借助专栏。
专栏:具有共同性的若干篇稿件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局部版块。
专栏的集纳,突出展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强化作用更为明显。专栏可常设,也可临时。
二、弱标识组合
即不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通过勾线、围框或前后左右相连来显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适用于不宜或不需作强化处理的同类信息的组合。一是,报道价值一般,没必要加以突出,或报道价值虽然较大,但已多次采用标题强化。二是,报道价值较大,但不适宜用明显标识。
第三节 延伸性配置
延伸性配置:增配其他稿件,对稿件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
一、广度延伸:即对新闻进行补充,增加相关信息。着眼于加大信息量,是量的延伸。
二、深度延伸:即对新闻着力开拓,深入揭示底蕴。着眼于提高消息质量,是质的延伸。主要方法是配发评论,以编者按和编后居多。第四节 解释性配置
解释性配置:借助其他材料加以说明不易为受众理解或明了的新闻。
一、文字资料
详细介绍有关情况,运用灵活方便,可解释历史背景、科技知识和名词术语。必须注意真实性、准确性和通俗性。
二、示意图表
即用以表明有关情况和注明有关数据的图与表的总称。可使受众一目了然,免除理解上的困难和不适,又称“新闻图解”和“新闻图表”。要注意简明易懂,形式多样化。第八章 报道的合成
报道合成:包括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具有终审性和不可逆性。第一节 编排设计的价值
编排设计,可以评论是非,表达情感,显示个性,引人注意,传达文字、图像、言语没有表达、不易表达和不便表达的消息。是对报道价值的综合判断和最终表现,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隐含的消息具有不可更正性。
一、表态功能:告诉受众什么是必须引起注意的,什么是不必大惊小怪的,什么是应当赞成的、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抵制的。表达新闻媒体对新闻的立场与态度。
二、启示功能:通过稿件的组合,产生特定的消息,给受众某种启示。
三、吸引功能
第二节 编排设计的原则
一、相符原则:即要与服务对象相一致。要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一致,要与新闻单元的性质和特点一致,要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一致。
二、重点原则:即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三、有序原则:即要分清条理和层次。
四、便易原则:即要易于受众接受消息。第三节 版面空间
版面:报纸一页的整体编排形式。报纸的编排设计是通过版面表现。版面空间:由一定的纸张所提供的编排范围。版序:表示版面重要的次序。
要闻版:多用来刊登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和内页提要,多数是第一版。是报纸给读者的“第一印象”,集报纸的窗口、形象和标志于一身。
报头: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在版面的上端。除报名外,还有出版的单位、日期、期数和天气。
报徽:报纸标志的象征形图案。报眼:横排报纸报头一侧或两侧的一小块版面。可单独编排,也可与其下面的区间连接编排,俗称“冲报眼”。
版位:每一个版面被划分后的若干区域。
区序:衡量各区域重要程度的标准,根据读者的视觉走向来确定。横排报纸上左和竖排报纸上右的前列位置,通称头条地位。小头条:“假头条”,是处于最重要版位、但实际上并非是真正头条的新闻,常采取缩小标题等弱化处理方式,以降低其在读者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栏:版面划分地基本单位。横排报纸纵向分栏,竖排报纸横向分栏。基本栏:相对固定分栏所形成的每一栏,又称基础栏、短栏、单栏。变栏:将基本栏成倍合并成“长栏”,也可将基本栏非成倍合并成“破栏”。起强化、美化作用。
版心:版面上刊登文稿、图片等消息的部分,也叫版面的容量。版线:版心周围的边线。上端的“天线”和下端的“地线”。报眉:“天线”上边空白处所写的文字,常写有报名、出版日期、版次和表示各版内容的版别。
中缝:两个相邻版面的中间部分。
跨版:相邻的版面取消中缝,合编为一个版面,也叫通版。它打破版面空间固有的界限,可以安排数量众多的同类稿件,采用比原来大的标题和图片,形成明显的强势。常用于报道重大事件,且以四开报纸居多。第四节 版面元素
版面元素:构成现代报纸版面的正文、标题、线条、图片和色彩等基本的印刷符号。当代报纸在运用编排元素方面表现出“七多”:正文方形多,标题黑体字多,大标题多,图片多,大照片多,直线多,色彩多。反映出版面设计追求简洁、醒目、直观、顺畅和时代感的趋势。
一、正文:即用来显示报道和文章的文字。
字的大小具有评价功能。我国报纸的正文以宋体为主,评论文章的正文一般用楷体。
二、标题
标题字的大小也具有评价功能。
标题的题形:平列式,即多行的排列整齐划一,无参差。
参差式,即多行的排列呈阶梯形。
宝塔式,即多行的排列呈正或反的宝塔形。
对称式,即多行的上下行排列一致。
叠字式,即两字相叠排列成行。
此外还有锯齿式和平斜结合式。
题文组合的方式:盖文题,即标题将所辖正文全部盖住。
偏盖文题,即标题将所辖正文部分盖住。
元宝题,即标题两端排有相等的文字,标题只盖住中间部分的文字。
中心题,即标题居于正文中间,四周都排有文字,又称文包题。
对角题,也叫头脚题,即标题分置一块文字的头部与尾部。
三、线条
细线称正线,粗线称反线,一正一反称文武线。内容轻松的配正线,内容重要的配反线、文武线。
四、图片
题图:与标题叠印在一起的照片,也叫压题照片。有助于形成强势和节省版面。
五、色彩
增强版面的表现力,利于营造气氛,美化版面。
彩色报纸不能冷落空白:空白可以显示重要,分清条理,美化版面。第五节 版面编排的方式
一、重点式编排
运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稿件。强化手段有:标题字和面积加大,标题字黑底反白,正文字放大或用异体字,正文排长栏,题文加框,粗线勾勒,照片压题,图文组合等。
二、集中式编排
用整版或半版左右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营造声势,引起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避免重复与单调。
三、对比式编排
将报道内容对立的稿件组合在一起。有利于主题的强化和深化。
四、对称式编排
讲究版面元素的工整对称,整体感和稳定感较强,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多用于内容互有联系且篇幅不长的报道。
五、交叉式编排
要注意稿件之间的穿插、咬合。是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美化版面的需要。
六、模块式编排 又称“现代版式”。模块就是一个方块,是一个单位。模块式编排的题文组合均成四边形,不忌碰题,讲究块状错落。优点是版面简洁,整齐,清晰易读,便于读者快速的获取消息,而且易于设计、排版和抽调稿样,十分适合电子排版。
七、冲击式编排 “拳击式示现”,对视觉构成强刺激。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
第六节 版面设计的程序
版面设计:将报道合成具体化和直观化,使之形成面向读者的格局和外貌。
一、了解要求,考虑布局
二、计算篇幅,调剂余缺
认真计算稿件的篇幅,这是画版准确的前提。
三、版样 “三先三后”: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先安排模块形稿件,后安排非模块形稿件;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中间。
四、看大样
论当代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篇3
高小康在《人与故事》一书中, 对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切故事都是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怀。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行为, 表现出对过去和他人的好奇, 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和现在、他人和自己的一种联系。”
当然, 这里说的故事化不等同于把新闻变成小说、散文等等, 仍然要谨记客观、真实这两个新闻要素。故事化要表现自然, 不要有导演痕迹。我认为可以改把电视新闻拍成类似电影剧本的感觉, 只不过剧本基本没有解说词, 全是对话, 只有独白的时候, 有解说词出现。而电视新闻解说词和现场、同期声基本各占50%。新闻故事化, 也可以借鉴电视纪录片的很多手法。把电影、纪录片的很多表现形式用在电视新闻中, 我想这个故事就能讲好。讲故事, 就要使用语言, 而电视语言无外乎记者现场, 现场声, 采访同期声, 解说词。运用巧妙, 故事就讲的好, 吸引观众。比如《新闻联播》2011年3月23日播出的一篇报道, 讲的是湖北省建始县村书记王光国6年前开始带着村民在悬崖绝壁上开山凿石, 决心在天堑上修建一条能通车的公路的故事。进入正文后的一开始是这样:3月的山区仍然有些寒意, 但开山凿路的现场却是热闹非常, 年过古稀的老人, 襁褓之中的孩子, 男女老少齐上阵。 (进入正文, 直接切进电视拍摄现场, 角度就是正在修路这个主题, 开头有爆破现场画面, 这个第一个震撼的现场, 能吸引人眼球。是全文的第一个亮点)
记者:冷不冷?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镇店子坪村村民刘和洪:冷。
年纪最大的刘太白今年78岁, 和大伙一样, 他也是天天上路干活, 为了省钱, 自己揣在口袋里的手套一直舍不得拿出。 (进入故事细节, 整个大活动中找一个有特点的人, 这里记者选取了年纪最大的, 再进入细节, 就是手套, 记者拉着老头的黢黑的手, 这个一个特写, 给人非常大震撼, 心里看到很难过, 也是吸引人眼球的又一亮点。通过记者与当事人的对话, 记录修路艰辛, 很自然, 而且用闭合式提问, 使双方话比较短, 适合电视特点。细节顺序是老头、手、手套)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镇店子坪村村民刘太白:不带手套手磨的。
记者:这个是你的手套, 舍不得带啊, 为什么舍不带啊?
湖北省建始县龙坪镇店子坪村村民刘太白:一天得这么一双, 一天一双还坚持不了一天。
记者:这是你昨天带的手套今天就磨成这个样子了。
举例的只是整篇新闻的一小部分, 但可以以小见大, 看出作者在制作是是如何讲故事, 如何安排镜头和情节的。整个新闻用时5分多钟, 但整体看下来, 一点不觉得累, 看的始终津津有味, 就像看一个超短的小电影。最后看完, 很多地方过了很久都能记得。这事很难得, 也是这条片子很成功的地方, 如果说了半天, 大家没记住个什么, 这条片子就是失败的。有亮点就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怎么制造亮点, 或者说把点做亮。大的方面上说是讲故事, 小的上说是有细节, 用解说词语言、用采访对象感情自然流露的话语, 哪怕是采访对象一个停顿, 一个语气的变化, 都是多么生动的记录。还有运用现场同期来讲故事也不错, 还有记者参与这个故事的发展, 记者虽然没有拿着话筒正儿八经出镜, 但记者就在故事中, 在画面中, 效果有时好于出镜, 两种方法都能达到了告诉大家“我在现场”的作用。当然, 有人认为故事新闻的主角应该是记者, 是记者讲, 但我认为, 由于电视新闻的特点, 片中采访对象实际也是讲故事的主角, 只不过两者之间有区别, 记者讲的是发生在集体, 他们中的故事, 而片中采访的对象在述说他自己的感受、做法等故事。既然要讲故事, 就需要深度采访, 但由于当前, 各媒体提在抢时间, 突出时效, 对记者也有考核任务, 比如规定一个月完成多少稿子, 所以这就要求, 记者采访故事既要沉下去, 又要高效, 本人感觉有个一办法就是跟着采访对象一天, 在一天内一起干活, 工作, 有可能从早拍到晚上, 有的则是工作8小时内, 这要根据选题而定。
我认为, 电视新闻的故事性不仅要体现在文字上, 同样镜头的使用和设计也不同于没有故事的新闻。从一些比较成功的故事性新闻看, 这些新闻里镜围绕一个“动”字, 比如跟随记者脚印的镜头, 采访对象不是固定坐在哪或站在哪正式采访, 而是和记者一边走一边说。还有就是注意, 当文字中要交代大环境或记者参与式报道时, 摄像要离开记者拍摄, 把记者正在做的事当成被采访对象拍摄, 而不能总跟在记者面前。总的来说, 故事性新闻特别讲求记者和摄像的配合, 从采访开始两人就要对拍摄进展, 角度, 内容等沟通好, 记者后期编辑的镜头想要的场景正是摄像拍摄的。而且在采访中, 记者要善于观察, 把震撼或感动到自己的人和事拍下来, 后期写到稿子里, 就一定能感染别人, 成为新闻亮点。在采访故事性新闻过程中, 亲历性的现场描绘和细节运用, 至关重要。现场是建构起叙述大厦的砖石和激发读者兴趣的关键因素, 而细节则是故事的重要零部件。所有被人记住的的故事性新闻, 都来自记者讲述故事的创意、情节的安排;在这些故事中, 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4
1. 注意“口语化”言语应适度
我国电视新闻业界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新闻民生潮”、“故事新闻”等栏目, 比如, 浙江电视台经视频道的《资讯一把抓》、《经视新闻》, 杭州电视台的《我和你说》、《阿六头说新闻》, 江苏电视台的《直击南京》、《南京零距离》等栏目。一般“故事新闻”以及“新闻民生潮”这类栏目涉及的内容主要会涉及到老百姓真实生活中的假冒伪劣、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火灾车祸等。为了和讲述的内容相呼应, 在语言上往往会采用聊天或者谈话的口吻, 而没有传统新闻语言的那种严肃性, 语言大多采用方言或者市井俗语, 充分体现了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特色。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可以使新闻报道内容通俗易懂, 增添新闻报道的人情味, 从而拉近广大受众和新闻之间的距离。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口语化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语言的呆板化、模式化, 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亲切, 大大提高了当代电视新闻的可信性以及可视性, 使更多受众愿意接受新闻信息。
在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口语化”流行的过程中, 因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地位比较特殊, 在语言模式方面一直都采用“播新闻”的方式, 语言风格仍然比较严谨、严肃,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 虽然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口语化”可以拉近和广大受众的距离, 但是也要注意尺度, 不能过于口语化, 应该充分明确生活聊天语言和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的差异。借鉴日常生活聊天、口语等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加新鲜、亲切, 但是如果流行语、日常俗语过度使用的情况下, 很可能会导致新闻语言编辑工作显得过于庸俗。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想要将以往的“权威”风格转向“大众”风格, 必须使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变得“口语化”, 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 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对广大受众负责的理念, 认真权衡语言“口语化”后的得失利弊, 适度应用“口语化”。
2.“过度娱乐”使语言暴力现象滋生
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的娱乐化特色比较突出, 主要是采用谈天说地、口语化语言等方式报道新闻。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娱乐化的话有利于丰富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 提高新闻语言的主动性以及趣味性, 广大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娱乐化打破了传统新闻播报模式的禁锢, 这对于电视新闻语言发展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然而, 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娱乐化的过程中, 也应该把握尺度, 明确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的区别。如果电视新闻语言娱乐化过度的情况下, 新闻语言很容易偏离公正、客观, 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语言现象滋生, 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语言暴力”现象。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媒介工作者, 千万不能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从而使“娱乐精神”万能化, 新闻媒介工作者应该明确新闻节目语言应该对广大受众负责, 如果只是采用煽情、恶俗的语言, 只会使新闻报道质量大大折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者应该为广大受众提供客观、冷静的评论以及报道。
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衍生出的各种不良语言现象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1制定科学、完善的电视新闻监管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监督作用, 避免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背离初衷。2新闻媒介应该加强自我监管。如果新闻媒介可以加强自我监管, 往往可以更早、更容易、更高效的纠正某些问题和错误。而且, 应该加强电视受众的引导, 及时询问广大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3.“快餐化”忽略了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
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的“快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不仅是体现在播报语速较快方面, 同时新闻语言也尽量简单明了, 想要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最多的新闻信息。虽然, 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快餐化”可以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也增加了新闻传播信息量, 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具有诸多弊端, 在语用、语法、用词以及语音等各方面都有体现, 有的新闻甚至由于过度强调高效使新闻质量大大降低。具体而言, 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快餐化”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点:1主持人频频出现口误, “读错字”的现象非常严重。2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知识错误,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公信力。
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快餐化”初衷是为了给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快的资讯, 但是在保量的过程中还应该保证报道质量。人们使用“快餐”最主要是可以节约时间, 但是在满足饱腹感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因此, 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者如何使新闻语言保质保量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是不断发展的, 特别是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不管什么新闻都不能仅仅采用一种语言模式, 如果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朝着全方位、多元化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最早是新闻电影, 然后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民生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逐渐体现出独特的特色。下面是笔者对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当代,电视新闻,语言编辑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康秀平.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暴力[J].青年记者, 2007 (12) .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5
新闻纪录片在记录了我国大大小小事件的同时, 有效弥补了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中国当代的电视新闻纪录片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发展后逐步趋于完善的, 中国市场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新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的规模才是当今的目标, 而现在已经有大批优秀作品冲出国门, 走向国际社会, 也让更多的世人能够了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实力和文化底蕴。尽管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得到了人们的一直推崇, 但是根据它们各方面特点表现出来的共性来分析的话,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代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大体创作趋向。再从深入的角度分析, 电视新闻纪录片也是提倡走多样化道路的又一重要形式。
二、中国当代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历史变革
(一) 宣教式的新闻报导时代 (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初)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几年时间里, 中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与新闻片无论从创作思路、创作模式来比较, 还是从题材选取、风格类型来分析, 两者都十分相似, 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 换个角度来说, 这两者都是在新闻纪录电影的基础上进行的延续创作, “报导”的主体内容基本上都是当时国家上下以及某些国际方面的重大事件, 因此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自然成了报导时的主要歌颂对象。
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这10多年时间里, 战争的影响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 对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 新闻纪录片的主要题材是工农业方面的, 制作者大胆探索出了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形式, 成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纪录片, 比如《战斗中的越南》、《当人们熟睡的时候》等, 形形色色地记录下了战争期间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而《壮志压倒万重山》、《三口大锅闹革命》、《大干颂歌》等文革期间代表作品的诞生, 又向观众展示了在那个时期里百姓的艰苦以及“文革”所带来了的影响。
这一阶段电视新闻纪录片发挥了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优势和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为纪录片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总的来讲, 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 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 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 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 题材选取受到限制。[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改革开放的思想热潮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打破了新闻纪录片几十年来的统一局面, 但是新闻纪录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早已深入人心, 它潜在的主流意识宣传功能依然延续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主导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这个时期, 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 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 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 各种新事物在纪录片领域破土而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类作品影响广泛, 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 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 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在这样的年代里, 中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少有的一种纪录形式节目, 它有着鲜明的宣传主题和思想潮流, 但是这却在某些程度上颠覆了纪录片的本质意义, 因此它必将面对一场本体意义上的革命。
(二) 纪实型的栏目化时代 (整个20世纪90年代)
经历了几十年的大变革之后, 由于各阶层矛盾的堆积与能量的积累, 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爆发了一场以新纪录片运动为中心的革命运动。“纪实主义”成为了各革命前辈们疾声呼吁的口号, 因此, “纪实主义”也成为了新纪录片中重要的创作模式之一。[2]
《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的创办, 标志着我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栏目化时代, 它们采用了一以贯之的精神态度,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去记录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历史。而在《东方时空》的播出过程中, 一档《东方时空之生活空间》 (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名为《百姓故事》) 的节目为我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开辟了一块崭新的试验田, 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和探索生活。同样, 《新闻调查》的出现也使得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创作迈向了一个新的探索旅程。在这一段探索期间, 《恢复高考二十年》、《大官村里选村官》等优秀纪录片作品的问世, 在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官村里选村官》还以其独特而又深层的故事情节, 取得了可人的成绩, 并一举获得了特卡洛电视节女神银质奖, 随后在一档名为《60分钟》的节目播出过程中, 一个名为“纪实效应”的新名词诞生了, 在其之后的发展中业内很多制作者看到了它的力量和效益, 于是, 一大批以“纪实风格”为主体的栏目和电视新闻纪录片便相继出现在了各大电视台中。
由于时代的进步, 我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导演对节目主体的忽视和不当的理解, 使得新闻纪录片陷入了一种僵化的发展模式, 再加上现如今各大综艺的诞生, 娱乐、益智体系的崛起, 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陷入了彻底的低迷, 几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巅峰市场。[3]此时, 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发展创作也停滞在了这个苦闷的阶段。
(三) 生态多元化的探索时代 (21世纪初期至今)
进入21世纪之后, 产业化道路逐渐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也从根本上决定着栏目发展的兴衰, 由于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创作理念的转变, 使得一时销声匿迹的电视新闻纪录片突然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新方向, 开始了生态多元化创作的崭新模式。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是近些年来才诞生的又一中央频道, 它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纪录片栏目化在曾经的基础上日趋走向成熟, 而它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它带来了一场关于国民生活新闻的新浪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影响下, 《共同关注》、《法制在线》、《社会纪录》等综合性新闻栏目也相继亮相, 这为新闻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 而且记录的题材也更为全面。在这一阶段, 一部部如《“非典”突袭人民医院》、《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等纪录片作品脱颖而出, 并且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 一场场规模空前的自然灾难降临我国, 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 随着一声声天崩地裂的巨响, 楼房垮塌、山体崩溃, 瞬间死伤惨重, 这是国家的灾难, 更是人类的灾难。《惊天动地》、《锡林郭勒·汶川》、《生命的托举》、《妈妈别哭》、《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等催人泪下的电视新闻纪录片记录下了那一幕幕惨痛的画面, 纪录片以这种形式证明了它在社会上的责任感和时效性。这种重大事件纪录片的诞生, 使得我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又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引来了新一个阶段的发展, 同时也弥补了普通新闻节目的缺陷。[4]
2011年1月1日, 中国首个全球覆盖的专业纪录片频道———央视纪录片频道 (CCTV-9) 正式开播。对于“半死不活”在市场上几乎已无立锥之地的国产纪录片来说, 这个消息无疑是针强心剂。
三、中国当代电视新闻纪录片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创作理念、叙事艺术以及审美取向上的创新, 使得中国当代电视新闻纪录片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拓展空间。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新一轮兴起强劲地推动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 我国电视纪录片正是在电视新闻纪录片的逐步发展过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电视栏目体系, 也是以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姿态在电视舞台上迈开了崭新的第一步。[5]
抛开一切虚构与想象, 只讲述真实的故事, 切实描述真正的社会生活, 以真实的事件感动整个中国, 这种制作模式与理念大大增加了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可能性, 同时还激发了亿万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观看热情, 提高了对历史事件以及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度。
不同的社会时期有着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面貌,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更希望深入了解大家自身所生存的空间和社会环境的状态, 这便造就了类别各异的电视新闻纪录片, 同时也为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革之后, 电视新闻纪录片也为纪录片的创作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 他们见证了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从曾经的繁荣走向衰落, 然后又经历了它的又一次崛起, 这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也是令众多电视新闻纪录片创作者今生难忘的一段历史, 在此期间, 他们逐步成长为我国电视新闻纪录片创作行业的顶梁柱, 是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伟大的奉献者。
四、结语
虽然生活需要创新, 但是真实的故事才是生活的本质, 无论身处哪个年代哪一时期, 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只有在“纪实主义”的基础上去寻求深入发展, 才能使其达到更高的层次, 才有存在的意义。相信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在一批批优秀创作者的带领下会发展得越来越兴盛, 最终走向真正的巅峰。
摘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电视便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 开始了其繁荣发展的道路。在30年之后的80年代, 新闻编辑者根据社会的形势制作了大量的新闻纪录片, 新闻纪录片开始大规模扎根于我国电视领域, 它不仅调整了电视节目制作人的节目内容安排, 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 同时还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纪录片了解中国的社会形势和生活状况。从另一个层次来讲, 新闻纪录片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 当代电视新闻纪录片更是走向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经历过失败后的崛起, 更多的电视新闻制作者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 给观众带来一部部优秀的新闻纪录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新闻纪录片,宣教式,“纪实主义”,生态多元化,影响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电视记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6.[1]何苏六.中国电视记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6.
[2]刘元铁.嬗变与回归——纪录片的形态变化及走向[J].声屏世界, 2008 (1) .[2]刘元铁.嬗变与回归——纪录片的形态变化及走向[J].声屏世界, 2008 (1) .
[3]冷冶夫.突围中的纪录片创作[J].中国电视, 2005 (11) .[3]冷冶夫.突围中的纪录片创作[J].中国电视, 2005 (11) .
[4]冷冶夫, 马莉.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89-146.[4]冷冶夫, 马莉.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89-146.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6
电视新闻独特视角与审美
2008年初春, 我国南方发生五十年不遇的冰雪自然灾害。以央视、湖北卫视、湖南卫视为主和受灾害影响的以提高组织效率。豫、鄂、苏、皖等地方电视新闻媒体聚焦灾区、反映灾情、跟踪赈灾, 全景式、立体化、深度、真实、及时报道了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 共同抗击冰雪自然灾害的始末。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表明:“在这场自然灾害报道中, 电视新闻报道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正确导向作用……”。笔者认为, 这场自然灾害的发生, 正值我们国家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那种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结, 必然在灾难中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 在整个抗击冰雪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不论央视还是许多参与报道的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的视角, 都定位在以“大爱无疆”的思想性、抗灾、救灾、赈灾的科学性与人性化的表现来满足公众关注心理的欲望和需求。例如, 那些让我们记忆犹新的“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零距离”的连线报道、“面对面”的谈话类解读式新闻节目, 都是现今电视新闻传播理念、方式、手段与受众审美观的熔接点, 确切地说也是这个时代人类美德、美学与美感认知的“新现象”。这是在宏观层面的实践中得出来的一个结论。
我们把这一“新现象”放在微观的镜头和角度上来加以分析、论证, 就会得出电视新闻的视角与受众审美情趣是有着必然联系的结论。冰雪灾害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 灾害无情人有情。当突如其来的冰雪降临四季入春的中国南方, 人们面临灾害不知所措, 受灾群众最为关心的是眼前的生活与生存问题。然而, 党和国家所关心的是如何开展抗灾、救灾、赈灾, 全面恢复、保障民生的“大事”。这两个层面的关注“焦点”, 就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要以不同的角度、同一的新闻审美价值观来驾驭舆论的导向。因此, 在抗击冰雪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电视新闻中派生出关注民生的报道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已经成为近年来电视新闻在自然灾害报道中的主流趋势。例如: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大型直播新闻节目《迎战暴风雪》 (获2008中国新闻奖)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的系列新闻评论节目《关注灾后重建: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等等, 它们都是以电视新闻独特视角来凸显公众审美意志的。
电视新闻语言方式与审美
2008年, 中国汶川大地震, 让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再次经历灾难的考验, 身临其境的电视新闻承载着大地震的无情与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 一步一步远离了灾难。在这样如此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 电视新闻的镜头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把大地震带给人类的破坏原原本本地告诉人们, 电视新闻画面没有回避“悲惨”与“壮烈”。它在人们记忆中留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而又充满人间美好想往的历史“镜头”, 起到“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警示作用。例如:历历在目的电视新闻画面中地震毁坏的建筑物 (公路、桥梁、民居) 和山体、废墟中的人和被解救出来的生还者、抗震救灾的大前方与大后方“情”的链接, 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新闻“语境”下, 具有了特殊意义的美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北川视察灾情》这条电视新闻, 不仅仅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党和国家的关怀, 更重要的是送去了“美好”。温总理站在废墟上对灾区群众说:“我们北川是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 党和政府关心你们, 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告诉大家, 我们已经派出了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总计达到十万人, 他们将会到每个受灾的地区实施救援。党和政府会尽最大的努力, 把被困的群众解救出来。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位任务, 就是抢救被困人员, 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像这样声情并茂的电视新闻画面语言, 无疑给观众留下永恒的美好记忆。
电视新闻共性规律与审美
谈到电视新闻共性规律与审美的话题, 我们并不陌生。其实我们已经在共性规律中找的了审美的感觉, 也在共性规律中创造了美的东西。诚言, 电视新闻实效性与真实性的把握、客观性与社会性的把握, 说白了就是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迎合了受众心理对审美需求的共性规律。就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而言,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贵在于“新”, 新闻之“新”具有多种含义, 但最重要的新闻必须力求报道的时效之新。新闻的快、新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新闻必须真实, 这是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原则。尤其作为“第一媒体”的电视新闻“新”与“真”的意义恰恰在于它服从服务于受众的审美意愿, 既对新闻事实最快、最新、最真的了解。
电视新闻的客观性, 在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层面来讲, 真实就是客观, 客观就是要真, 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它。这就需要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和记者, 要用客观的报道手法对事物进行报道。曾在理论界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否定所谓‘纯客观’之说, 承认新闻有导向性, 但绝不是把倾向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 而是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观点、倾向来自于客观事实本身, 而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反对‘纯客观’, 也反对‘纯倾向’。”这就为我们电视新闻报道把握好客观性要求提供了遵循, 客观的报道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综上所述, 当代电视新闻审美价值观作用于电视新闻的传播力, 而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又是电视新闻审美价值一种体现。因此, 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和记者, 务必跟进先进的思想、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 前瞻思考、勇于探索, 不断创造、放眼未来, 真正让我们的电视新闻在“新”中求美, 在“播”中求力。■
参考文献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7
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时代的来临,“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庞大主体,其独立地位渐渐得以复归。现今的大众传媒在冲击农村文化支离破碎之后,开始担当起了农村文化的传播与建构的时代责任。
二、立足传统:凝聚农村文化认同
作为大众电视媒体之一的央视,即通过关注“乡贤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资本,以及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现,弘扬了优秀农村文化。而选择“乡贤文化”这一议程,笔者认为,是因为它触及了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认同问题。
一方面,这一议题有助于凝聚农村社会的地域性文化认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1]在《我眼中的乡贤》系列报道中,每一个乡贤,都是一方贤者,他们与当地有着紧密的血缘、地缘联系,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和人文背景。同时,报道中呈现的百年老屋“廷举堂”、“翠轩公祠”、百年药铺“九龄堂”等地方建筑也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历史意象承载了这一社群相同的祖辈记忆和荣辱经验。有了共享的记忆和共同的认知,也就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另一方面,乡贤/乡贤文化的议题同时唤起了全社会普遍的认可与认同。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系列报道中阐释了乡贤文化的意涵,他指出,“乡贤文化立足于儒家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同时又结合乡村本土特色,与血缘关系、农耕文化等紧密相连”;中南大学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在受访时说道:“他们在乡下做的这个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的家国观念、忠孝观念。”从中可以知晓,乡贤文化是农村社会长久的文化积淀,它传递了传统儒家文化中有关仁爱、孝贤、家国的主题原型话语,这些主题原型话语作为中国社会长久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印刻在全社会的认知框架中的,这也就决定了乡贤/乡贤文化唤起的是全社会的对于这种文化的认同。
三、缝合时代:建构有时代特色的新农村文化
《我眼中的乡贤》系列报道,是媒介文化传播功能的体现,同时,这种由媒介参与的文化传播行为,也是媒介建构新文化的过程。乡贤文化,是一种以儒家道德伦理规范为内核的基层传统文化,而央视对它的报道与传播,却并不是以复归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而是通过“传统缝合时代”的新闻生产逻辑完成了乡贤文化的当代建构,建构了充满时代特色的新农村文化。
首先,央视通过修改准入标准建构了新的乡贤群体,“新乡贤”延续了传统乡贤的一些外在特征,也是当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小人物”。乡贤的准入标准及认同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差异,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当地德行出众、威望颇高、负责地方公共事务的还乡官员、乡绅、文化名人等贤达之士。传统的乡贤准入标准,显然暗含着一套精英逻辑,“乡贤”二字被纳入了精英话语的范畴。而从年龄、性别、职业/身份三个维度对报道对象进行考察后,笔者发现,央视修改了既存的一套精英式的乡贤准入标准。
据统计,央视选择的“乡贤”集中于男性,年龄最低的60岁,最高年龄则达81岁,平均年龄72.6岁。笔者认为,从性别和年龄两个维度来看,这8位乡贤的资质符合传统乡贤的准入标准。虽然传统意义上对乡贤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性别、年龄限制,但是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某些特征就能发现,女性长久地从属于附庸地位决定了她们不可能进入“乡贤”这一阶层;另外,有记载显示,秦汉以后乡治层面的最高领袖“乡三老”的年龄要在50岁以上,而诸如回乡官员、有威望的宗族长老等贤达人士,也多半年龄颇高。因而,单就性别、年龄来看,央视的选择更贴近“古贤”的认同标准。
然而,从职业/身份这个维度来看,除了“退休教授”勉强算为当地的文化精英之外,其他如“退休教师”“老年协会会长”“编外村官”“务农”“文化站站长”等身份与古代贤达之士的资质标准相去甚远。他们是乡村社会的调解员,是基层农村干部,是身边的好人。到这里,笔者认为,央视的乡贤准入标准在性别、年龄维度仍旧延续了传统的精英逻辑,而在职业/身份维度则明显呈现出时代语境下的“小人物”情结。
接着,央视又通过画面/声音语言等话语中指涉的价值观念的时代偏向,建构了充满时代特色的新乡贤文化。笔者将该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画面/声音语言作为文本对象,每期选取4条典型的画面/声音语言,这里“是否典型”的选取标准是看这些“画面/声音语言”本身是否带有一个明显且具体的话语指涉,即主题。之后,笔者从每条文本中提炼出了一个主题,并对不同的主题进行了“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的分类,比如,“仁”“孝”主题被归入了“历史主题”的范畴,而“健康”“快乐”“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和谐”等则是“时代主题”的范畴。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央视报道中的乡贤文化有极少部分涉及儒家思想等传统主题,而绝大多数传达了时代性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在央视的逻辑中,乡贤及乡贤文化既延续了一些传统的准入标准和文化内涵,又带有“小人物”的时代身份以及诸多时代性的价值观念,它不仅仅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话语,更是一套承接传统、带有历史底色的时代话语。至此,央视在对乡贤文化的报道中完成了传统与时代的“缝合”,建构了带有传统底色又满是时代色彩的新农村文化。
四、宣传典型:控制社会意识与信仰认知
话语研究教授梵·迪克率先将话语研究与媒介研究结合起来,将报纸新闻作为一种文本或话语进行解读,以此说明了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隐秘勾连。虽然其研究以分析报纸新闻文本为例,但他认为:“电视新闻的结构、形式和认知加工(理解和记忆)在本质上和报纸新闻并没有区别。”[2]
笔者在这里继续使用上述的画面/声音文本,对“时代主题”中的“政治主题”进行比重统计来进行话语分析。这里的“政治主题”是指主题中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口号、名词等,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和谐”“幸福”这4个词汇,其中,“幸福”主题与“中国梦”这一政治概念中“人民幸福”一环相关,因而也属于“政治主题”范畴。
据统计,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口号、名词等主题有12个,在26个“时代主题”中占到46.2%。
显然,《我眼中的乡贤》系列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较大比重的政治话语,带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媒体为什么要如此铺陈新闻报道并建构其间的农村文化?
首先,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话语,它受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各种话语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势的意志,无不对应着特定的权力结构。”[3]央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定位决定了它的新闻生产势必受到上层意志的支配,它作为国家与公众之间的一个中介,在电视新闻产品中或隐或现地传递了“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等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了一种符合政治导向的新农村文化。
其次,“新闻话语还特别控制社会认知的总体结构、相关性等级、评价程序以及基于这些认知的公众议论和讨论的条件”。[4]该电视新闻报道对典型人物及其价值观念的弘扬,其实也在受众脑海中建构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社会典型人物的价值观念、优秀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的新农村文化与“幸福”“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新农村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新农村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就此被明确下来且传递给了受众。通过对该电视新闻的话语分析,可以得出,媒介建构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也是宣传典型、推销主流价值规范、引导主流舆论的过程,是一场规训与教化的仪式,以控制社会意识、信念和信仰认知为目的。
五、结语
当下农村文化空心化、荒漠化等问题已是亟待解决的新时代农村建设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主流媒体通过立足传统、凝聚认同、缝合时代的策略一步一步建构起了兼有传统底色和时代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可以说是农村文化当代建构中的一大有益尝试。而这样的媒介建构背后,无不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操作与支配,同时也以控制社会意识形态和信仰认知为最终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眼中的乡贤》系列报道的关注,分析得出当下的主流媒体是以“传统缝合时代”的方式来建构农村文化的,这种文化建构方式也以宣传主流价值观念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乡贤,央视,农村文化,主流价值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11:5.
[2]梵·迪克(荷).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2.
[3]李彬.传播符号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64.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 篇8
一、西方新闻自由观的历史演进
最早的集权主义新闻自由观认为,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成员才能发挥其全部的潜能。国家是个人的集合体, 也是一切理想特征的总和。”[1]在这种自由观的指导下, 社会事务往往以权力和权威作为衡量的标准, 以个人绝对服从于国家作为前提, 扼杀了个人自由的天性, 束缚了人的价值。在柏拉图的国家目标学说、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安全学说、霍布斯的国家主权说以及黑格尔的国家意志说中, 均体现出为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而限制个人自由的权力, 通过剥夺个人自由权力而捍卫国家利益的特点。之后的英国、法国等较早运用印刷术及新闻媒介的国家先后采用颁布特许出版制度, 实行新闻检查制度, 征收知识税和津贴制度等一系列方式限制个人新闻出版自由。“当印刷术在西方世界传播约200年后,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提供了决定近代报纸对当代社会作用和关系的唯一基础。在新闻观念的历史上, 可以说, 集权主义报刊理论比任何的报业理论, 在较长的时期中, 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具体模式。”[2]
在经历了多年的黑暗集权统治之后, 弥尔顿、洛克、密尔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 打破封建教会的束缚, 开展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从而呼唤人的理性, 重视人的价值, 推动个人的自我实现。自由主义者认为,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本身就是目的。”[3]提出人的理性特征, 为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提供了行动依据。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指出,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理性的自我修正”, 观念是可以放到公开的市场上相互比较的,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能力来判别观念的对错;在公开的观念市场中, 经过每个人的理性判断和频繁交流, 真理会更加明确地被认识到。言论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在自由被放开后, 自由主义新闻观为西方新闻出版实践提供了保障, 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同时推动了本国的民主化进程。第一部保护新闻出版的完整法律法国《新闻出版自由法》及《人权宣言》、美国《权利法案》均是在这一时期颁布的。
新闻自由主义观念的产生, 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但与此同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闻媒介逐渐成为少数拥有者控制的工具, 新闻机构部门滥用新闻自由权利, 因此, 社会责任论的出现, 目的正是考虑新闻自由背后的传媒责任, “目前的危机仅仅是为争取表达自由而进行的长期奋斗的一个阶段”[4], 以及处理好新闻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试图改善传媒的表现行为, 寄希望于传媒自身、公众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新闻自由不仅应该包括“免于……的自由”, 还应包括“从事……的自由”。社会责任论的提出, 是对原有的新闻自由观的修正和完善, 使新闻传媒更好的发挥作用。媒体的责任就在于积极地采取行动, 促进社会秩序的改善。
二、新闻自由的规律与趋势
新闻自由观的不断演进和变化, 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由的不断探索。从当今来看, 集权主义新闻自由观是落后的, 缺乏人性的, 但在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 集权主义新闻自由观仍然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生产力低下和国家的巩固阶段, 集权主义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 保全了国家的独立和社会的稳定, 理应具有进步性。并且, 从新闻自由观后期发展的情况看, 集权主义新闻自由观逐渐渗透和影响了新闻自由主义观和社会责任论。
新闻自由主义观尽管高度强调人的理性价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但弥尔顿在倡导出版自由的同时, “承认可以对自由讨论的权力加以限制, 但是他避开了这些限制背后的基础原则。他要求那些虽有不同意见但认真诚实的人能够享有不受政府新闻审查的自由。弥尔顿拒绝给天主教徒和当时出现时间不长的新闻工作者以充分的自由, 因为他认为这些人不是按照他的诚实标准生活的。”[5]因此, 弥尔顿所倡导的新闻自由观也并非绝对的, 无条件的, 而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新闻自由观指导下的新闻实践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体现出新闻自由观以大局利益为重, 从中渗透出集权主义观念的影子。
社会责任论的提出, 不仅是对新闻自由观的完善和拨正, 也是媒介变革的体现。“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就是一个思想的混合体。这并不是说社会责任理论最终要向极权主义发展。相反, 它正是要用传媒的社会责任来防止极权主义。”[6]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言论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媒体赋有自由权利的同时, 也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政府不能只允许自由, 还必须促进自由;同时, 自由是伴随着一定的道德义务,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闻自由。西奥多·彼德森指出, “社会责任理论有一个大前提: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在宪法保护下享有一种特权地位, 因此就有义务乃完成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以及对当今社会克尽其责任。”[7]当然, 需要指出的是集权主义和社会责任论, 从本质上讲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责任论是从服从个人利益出发, 通过对社会负责来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与幸福;集权主义理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通过限制个人的某种自由来实现社会的利益。”[8]
在新闻出版自由的历史实践中, 尽管各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不同, 在历史上一国也时常出现专制与自由的交替和反复, 但从总体上说, 新闻出版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自由的, 自由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发展自由的权力, 尊重人的价值已成为各国行政管理和新闻出版自由的共识。当今考虑自由问题并不是说需不需要自由, 而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自由, 以及如何把握自由的限度。诚然, 新闻自由的宽松度与政府执政的民主化程度密切相关, 当今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和历史地看待新闻自由的发展历程。“应该把自由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 来探究它们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实践的, 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和被斥为异端邪说的自由观之间所存在的那种对立和冲突, 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重新界定了自由的内涵。”[9]事实上, 从历史的进程看, 政府执政和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革命后, 西方社会政府管理经历了以“理性”为主导, 讲究市场效率的高度自由开放的竞争, 到以“公平”为主导, 发挥市场“有形的手”的宏观调控, 最后发展到新近的追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新型服务型政府。自由与民主化的程度是在相互地磨合与调节中, 在社会的进程中把握自由的限度把握, 在不断地“试错”中进行的。
三、新闻言论自由在现今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以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以来, 电脑和互联网在日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整个世界正发生着另一场科技革命,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到来, 即以数字或者比特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以数字为DNA的科技革命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场所、知识学习等方方面面, 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10]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深刻地改变了信息获取与传播的方式, 同时, 也为当今探讨新闻言论自由的意义与价值提供了现实依据。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使之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互联网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地域范围, 使传统的信息内容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网络的匿名性, 使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世界中自由地交流, 接近哈贝马斯所构想的合理化的“公共领域”。“因特网令人激动的地方, 除了近乎无限的信息, 还在于它能够自由获取和发出信息, 限制似乎尚不存在。在到目前为止公众可以借助传播工具中, 电脑的网络传播提供了新闻与言论的最大自由度, 并且对传统体制和观点形成了冲击。”[11]网络的应用逐渐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转变, 社会管理、教育培训、硬件投入等越来越多地使用到网络技术。如何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 为民所用, 同时发挥网络的优势特征, 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
2008年胡锦涛主席视察人民日报社指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 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现阶段只有正确地发挥网络优势, 科学推进媒体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 不断提高我国民主化水平, 才能形成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新格局。通过互联网公开、透明的特征, 向公众提供沟通民情民意的渠道, 进一步扩大民主的渠道, 利用网络平台下情上达, 可以促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 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之中, 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12]当今电子政务、网络问政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的声音, 对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舆论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仍然要指出的是, 扩大民主的渠道并不是说放弃对参与民主讨论的管理和完善, 只有依法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言论自由和信息表达的权力。目前从国外对互联网的管理来看, 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双重角色。“一方面, 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促进了互联网的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 在将人类带入网络时代的过程中,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 当互联网产生后, 美国国会又数次通过立法来限定通过网络进行的表述。”[13]一直标榜以“民主、自由、博爱”的美国对互联网的态度表明, 网络时代既不可能任网络自由发展, 也不可能放弃对网络的监管。自由是人类的天性, 但自由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自由的同时不可忽视公众、媒体和政府须共同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我国在近十年内不断制订和完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 旨在依法保障公民的网络新闻自由权和言论表达权。2000年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 2005年9月25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进一步完善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1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法律制度的制订, 为公民在互联网信息的使用、表达及传播方面提供了制度参照, 对抵制不良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新闻自由还应具有相应的中国特色。中国新闻媒介承担着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重使命。因此, 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 须合理把握新闻传播的大局意识, 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 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 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
自由是人类的基本权利, 也是人类的精神福祉。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世界各国都试图合理地寻找时代的元素, 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赋予新时期的新闻自由以新的意涵, 这正是追寻着历史观的发展精神给予社会发展增添的新的活力。人类对真理追溯和探索的过程, 也是对自由不断追溯和探索的过程, 新闻自由的现实意义也正是如此。
摘要:本文分析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发展演进的三大历史进程, 归纳出新闻自由观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与趋势, 就现今网络时代互联网新闻言论自由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各时期的新闻自由观相联系, 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自由应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 同时须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 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 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