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深度报道

2024-10-22

网络深度报道(精选12篇)

网络深度报道 篇1

纸媒统领媒体界的历史已经很多年了, 但自从网络媒体出现以后, 纸媒便开始逐渐没落, 直至现在, 在纸媒界, 主编或纸媒从业者跳槽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同时报纸的发行量也开始越来越低, 上述种种情况的出现使很多人认为, 纸媒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消亡。网络媒体的出现是造成纸媒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看, 网络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 发行方式便利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1 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现状分析

网络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最早要追溯到1994 年, 在这一年, 互联网正式进入了中国, 而自此之后, 仅一年的时间里, 我国便开始正式的向社会提供网络服务, 一直到1998 年, 新浪网与搜狐网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 同时也标志着网络媒体正在一步步的成长, 逐渐走向千家万户。自此,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社会及人们所熟知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逐渐接受了这一方式, 并感受到了这一传播方式为自身带来的便利。

对于网络媒体来讲, 其定义有很多种, 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而言, 网络媒体主要具有两大公认的特征:首先, 网络媒体主要起源于互联网, 其直到目前为止, 其核心也一直是互联网。其次,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 网络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整合力, 这同时也是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事物, 能够与传统媒体抗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网络媒体出现的初期, 其内容或形式只是简单的对传统媒体的内容的复制,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网络媒体开始逐渐的发展壮大, 到目前为止, 网络媒体已经以其高时效性及高传播速度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这同时也成为了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所在。但是, 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 传统媒体也是有其固有的优势的, 主要体现在其对事实的还原度, 一般而言, 传统媒体由于出现时间较早, 发展历史较长, 因此国家对于其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完善, 这就使其非常注重对事实的深度挖掘, 使新闻事件的还原度非常高, 但相比较而言, 网络媒体出现的时间较晚, 发展历史较短, 同时目前为止, 国家也并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有关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 这就使得网络媒体并不是十分注重事件的真实性及还原度, 而是更多侧重于事件的新鲜感及能否吸引观众的眼球。

2 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特点分析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 在媒体竞争中既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同时也存在某些弊端。它一方面为我们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新闻来源, 一方面又呈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的表象。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以网络资源为依托来整合报道内容

网络媒体的一大共性是起源于互联网, 同时, 互联网也是网络媒体的核心, 因此, 在对报道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应主要倾向于以互联网为准。在过去, 网络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对纸媒的复制, 这并不符合互联网思维, 因此网络媒体如果一直依靠这样的方式发展, 是无法长远的。网络媒体要发挥其优势才能在媒体界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 网络媒体具有不受版面控制的特点, 同时对于读者想要获取的信息, 只要通过搜索引擎便能够很快的搜索到, 这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 同时也是其无法达到的, 因此可以说, 网络每天具有依靠网络资源来对报道内容进行整合的特点。

2.2 通过思维的拓展来整合表现形式

自互联网出现并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以来, 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了目前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思维方式, 受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眼于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 既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某一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 媒体从业者也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工作, 对于网络媒体从业者来讲尤其如此。网络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思维对表现形式进行整合。在过去传统媒体当道的时代, 新闻事件的表现形式主要以文字为主, 偶尔会有图片的介入, 但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后, 其表现形式便开始变得多样化。网络媒体在表达新闻事件时, 可以利用文字, 图片及视频及音频等多种方式, 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做到的。

2.3 通过网络效能来整合传播方式

在媒体界, 网络媒体一直以新媒体著称, 而之所以会有新媒体这一称号, 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的新颖性, 这同时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主要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网络媒体可以连续不断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 并进行持续的报道, 从而使读者能够了解到整个事件的始末, 通过网络传播的这一传播方式, 网络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 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传播的便利性, 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因此可以说, 网络媒体具有通过网络效能来整合传播方式的特点。

3 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存在的漏洞及不足

3.1 报道更新不够快

报道更新不够快是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深度报道中存在的一个明显漏洞, 在最初, 网络媒体在传统媒体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的便是其高时效性, 换句话说, 网络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能够对其进行跟踪报道, 并及时的对新的内容进行更新, 以供读者了解, 但在深度报道中, 网络媒体的这一优势却并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 报道更新不够快是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一个主要特点, 同时也是不容忽略的一点, 想要使网络每天深度报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一定要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3.2 推广后劲不够足

除了报道更新不够快以外, 推广后劲不足也是我国网络媒体深度报道中存在的一大问题。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想要出彩, 合理的推广是必不可少的,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今日, 如何使自己提供的信息进入受众视野并被选择, 便需要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网络媒体推广点变换的频繁性导致报道的内容没有完全成为议程就被忽略, 显示出了推广后劲的不足。因此, 为使我国网络媒体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 就一定提出合理的措施, 以保证其推广后劲。

3.3 个性化存在短缺的状况

个性化存在短缺的状况也是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深度报道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说网络媒体的专长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为每位受众定制属于自己的新闻, 那这种分众化就同样需要运用到深度报道中去。受众想了解关于事实的哪方面细节, 网络媒体就可以在可行的空间范围内满足受众的需求。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开始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 同时, 网络媒体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也逐渐的对媒体行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作为目前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 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但相对来说同样也具有很多缺点, 只有将其优势不断的发扬光大, 同时根据其缺点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才能使其在深度报道的路上越走越远, 同时也才能使我国的媒体界的发展空间得到更加广泛的拓展。

摘要:在过去的很多年里, 传统的对于新闻及事件的报道方式通常是纸媒, 相对于目前新出现的网络媒体来说, 纸媒具有更加成熟的报道手段以及更加专业的报道团队, 并且以此为基础, 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 但自腾讯网代表整个网络媒体抢占了报道先机后, 网络媒体便开始逐渐的步入深度报道的领域, 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现状, 继而又分析了其特点和不足, 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 能够使社会对网络每天的深度报道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壮歌

网络深度报道 篇2

——关于城南学院“5+1+2”特色办学模式的报道

今年城南学院迎来了2900余命新生,在校人数突破1万。在全国仅有的11所在校生规模超过一万人的独立学院中,城南学院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在校生超过1万人规模的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城南学院如何保持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近日,记者带着探究竟的心情,采访了城南学院相关的领导人。

学院说: “5+1+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院领导介绍,在北大学生变“大白菜”,大学生做“搓澡工”的今天,城南学院的大学生为何如此走俏?这固然与学院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分不开,但关键是 “5+1+2” 特色办学模式,靠质量取胜。

为了了解 “5+1+2”办学模式,我们专门采访了城南学院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据袁院长介绍:“5+1+2”模式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精简必修课内容和时间(20%)的基础上,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上开展课程实习,用2个学期的时间开展工程教学。

这一模式首先从时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使集中性实践教学时间达到60周以上,占教学计划的40%,比原来至少增加了一个学期外加暑假和寒假,而课堂教学则比传统计划短20%,学生能得到较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5+1+2”模式同时从空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专长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也分赴到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施工周期内,能接触各种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施工项目及工程内容,且有工地技术人员做兼职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模式,能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各自的技术长,增强工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素质较高的同学,还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助解决工地复杂技术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实践动手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

“削减课堂教学20%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素质呢?”

“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5+1+2’模式在实施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争论和阻力。事实上,当初我们设计‘5+1+2’模式,就是本着‘基础以够用为度,学以致用’的原则来进行的,这是我们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和校本部错位发展。形象一点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城南学院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要强,而基础理论比一般的专科学生要强即可,以彰显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不能苛求城南学院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不比校本部学生差,又实践能力比校本部学生强,那我们的学生岂不全面超过校本部学生了?这只是个梦想,至少目前还不太可能。”袁院长笑着对记者说。

“但现在还不能简单地断定城南学院的学生基础就因此被削弱,至少目前还不能。不知道你最近看到研究生部公布的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情况没有?这里你尤其要留意城南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专业的考研情况。共有19名学生上线,而且有7名同学分别上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覆盖了道路专业的全部名牌大学。这些学生全是‘5+1+2’模式的‘产物’,他们的基础课课堂学习时间比校本部少20%,而且做考研准备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工地实习。因此,至少目前可以认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的学生基础依然是过硬的。应该声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有组织地开展过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辅导。”袁院长说。

“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对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现在还不能完整地回答。如果硬要我说得话,我想这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教会’学生的教学理念,生怕学生没懂没搞透,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因而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当然就长了。学生学习很被动,甚至受不了。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更没有学习的兴趣,收效自然不好,尤其是遇到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其效果很差。就如同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游泳一样,是很难教会学生的。”

“大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重要渠道。一是向老师学习,这主要在课堂;二是向书本学习,这主要在教材(课后课前)或图书馆;三是向实践(社会)学习。而后面两个渠道更为重要,这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但非常可悲的是,我们不少人依然死抱‘教会’学生的陈旧教学理念,甚至希望教得学生和

自己一样‘专业’,最后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效果却没有上去”。“教学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相应地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会’的教学方式,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比我国要少30%。我前段时间也看到一则资料,德国的大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为2:1,从这点而言,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对路的。”

社会说: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2008年5月,“5+1+2”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高教权威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公开发表。2009年6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被推荐作为首席单位交流发言;2010年4月,“5+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及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理念在“全国公路与交通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第7次会议”及“2010中国首届校企合作(珠海)论坛”上交流,与会的有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冰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40余所高校及中交公路一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多家企业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大学校长,研究改革成果在会上引起专家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巨大反响,2010年7月18日。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做了“实施‘5+1+2’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大会典型发言,引起了来自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700余名代表的极高兴趣,得到到会的教育界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除了政府单位和高校赞成和支持“5+1+2”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5+1+2”模式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许多用人单位甚至表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学生更具竞争力,具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且大力支持这一改革措施,和学院校企合作,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基地建设和“预就业”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天津城建集团、湖南路桥、广东长大,广西路桥等大型企业等17家单位和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学生说:这样办学模式让我工作好找

记者记得在采访2009年11月20日长沙理工大学组织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现场时,那次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有中国交通集团、中铁、水电八局、各省路桥公司等200多家大型企业。招聘现场被前来应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张张兴奋而又略带焦虑的学生面孔,当时记者走上前去和一位刚刚接受完用人单位应聘面试的学生交谈起来。

“我叫王博文,是城南学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的学生,昨天还在施工现场参加为期6个月的工程实践,今天请假回来参加现场招聘会。一开始用人单位只招聘学校本部的学生,对城南的学生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我诚恳地对用人单位说‘不求您一定招聘我,只求您提几个专业技术问题,看我是否能回答上来’。用人单位看着我执着而又晒得黑黢黢的面孔,就试探性地问了我一个边坡塌方及其防治的技术问题。他原以为这是我们专业课中非重点学习的内容,想必我回答不上,这样可以打发我走。没想到我结合现场实践,从塌方原因到处治机理和处治方法回答得清清楚楚,并介绍了我所在的施工项目上的处治措施。施工单位又问了我一个旧路改造中水泥路面施工的问题。尽管我所在的施工现场尚未开始施工,但我为了进行施工准备已结合书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因此,对这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用人单位疑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收下了我的自荐材料,这不,中交公路一局已答应和我签合同了”。

望着不无得意的王博文同学背影,记者又和在现场应聘的几位校本部同学攀谈起来。“我们都有点怕城南学院的同学”,一位同学对记者说。“那为什么?”“他们参加了工程实践,回答问题信心十足,而我们过去实习时间太短,心里没底。”另一位学生接过记者的话。刚刚签约中交三航铁路分公司道路专业的彭浩、刘思洲、胡靖也满脸高兴,在成绵乐高速铁路的实习经历,让他们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修建高铁方面的专业问题对答如流。

同学们的话是否真实?由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现场太忙,无时间接受采访。记者于是参加了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中交公路一局人事部长吴松说:“城南学院实施的‘5+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是一种创新,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收效确实很好,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丝毫没有排斥城南学生的做法,并且录用了不少城南的学生。而且,回去后,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力支持城南学院为这一改革及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和预就业基地的倡议。”

天津城建集团人事处长戴松岩说:“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审视了自己,过去我们对城南学院不了解,聘用中带有偏见,通过这次接触,我发现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并且能吃苦,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广西路桥公司人事部经理覃凤莲对城南学院的学生高度肯定,当场和城南学院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预就业基地建设的协议。

据了解,今年城南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有2689人,毕业生人数是全省15所独立学院中最多的(约为全省独立学院毕业生总数的20%),签约率也是最高的。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城南学院的学生“好用”,他们身上有一种“杨柳的柔劲”,高飞低垂都行。

结束语:

在写完这些后,我们一行四人又拜访了袁院长,在谈到实施“5+1+2”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时,袁院长认为主要应加强实习基地和预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毕业设计是否可以和现场项目相结合,和毕业实习贯通等还需要积极探索;尤其应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记者衷心希望再过两年,“5+1+2”人才培养模式能在城南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开花结果,城南学院“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能全面实施,其“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全面实现。到那时,城南学院的办学水平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次采访多谢袁院长对我们知无不言,也谢谢教学部的平主任和资料科的送老师为我们收集资料,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就不一一道谢了。最后说一句“谢谢您们,这段时间我们打搅了!”

中国深度报道概说 篇3

一、“深度报道”概念的界定

“深度报道”本是西方新闻学中的术语,英文为In-depth Reporting。在英美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称为“大报道”。它一出现就被西方学者称为“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一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电子媒介向印刷媒介的挑战是深度报道产生的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原因。

对于“深度报道”的认识,国外学者多从操作的层面进行论述。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说:“深度报道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①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Roscoe Drummond)认为深度报道就是“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②。这些定义并未揭示出深度报道的本质,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指导从业人员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实践。

在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对“深度报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如: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示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与一种动态报道相比,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深度说,它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而且还要阐明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及其重要意义;从广度说,它不仅要求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求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对新闻的诸要素——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作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总之,它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和表现”③。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④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或为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有50多种。从以上所列举的部分定义不难看出,多数学者对深度报道基本特征即以解释和分析为主的看法,与外国学者是一致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对“深度报道”这个概念的界定以及表现形式。

深度报道能否构成新闻的一个品种(体裁),把它当成“文章的类别和样式”?回答是否定的。原因之一,深度报道可以运用于任何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之中。这就是说,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专访甚至评论等都能采用深度报道去表现。它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深层次新闻报道表现的方式。原因之二,在我国,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出现进一步否定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判断。因为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将各种新闻文体(包括图片)加以整合,使之从整体上变成了深度报道。一篇深度报道中就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各种新闻文体。这样来看,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的新文体的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把深度报道看作是一种新闻理念、思想方法或写作旨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无疑会使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混淆不清,实际上,深度报道“侧重于反映报道自身价值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而报道深度“则侧重于表达报道对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的程度”⑥;前者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后者是一种量的规定性;同时将“深度报道”完全看成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势必使新闻实践难以操作,使研究和评价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应属于报道方式的范畴,这主要因为“报道方式”本身已经包括了“报道思想”和与这种思想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两层含义。所以若要给深度报道下个定义的话,它理应是在某种报道思想(如报道的深度)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和中国化

从中外学者关于深度报道的种种定义来看,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题材的重大性。深度报道所指向的无疑都是有代表性的和重大的题材,或者關系到国计民生,或者是重大的突发事件,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等。也有一些题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广受关注,那是因为它的背后深蕴着人性、社会等更富有价值的存在,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报道等。

第二,主题的深刻性。深度报道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事件或事物现象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部规律性、本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其主要任务不在于写“是什么”,而在于写“为什么是这样”和“现在与未来如何”,目的在于为受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因而具有深刻的内涵,以深度取胜。

第三,材料的丰富性。深度报道必须整合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它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必须注重事件与事件、背景与背景、事件与相关背景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像细菌培养实验那样将事物与外部隔离开来”。这说明,深度报道要依靠大量的背景材料对所报道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以展示事物的立体形象。它常常表现为围绕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时时穿插进以时间为条件的历史背景,或以空间为条件的环境背景,或生动通俗地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等,内容丰富,材料翔实。

第四,思维的立体性。深度报道的对象是一个广泛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只有运用立体思维,对报道对象进行宏观的、运动的、全面的反映和多角度的扫描,才能既“新”又“深”地反映事物。它常常将一个具体的新闻事实放置于宏大的空间来思考和诘问,它是一种宏观地、开放性地审视事物的行为。

如果从深度报道的原始意义和形态上来说,它仅指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然而,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来看,中国的深度报道无论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西方深度报道存在巨大的差别,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形,具有了一些个性特色。中国深度报道“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泥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术语,它已远远突破了西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要模式的所谓深度报道”。除了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外,中国深度报道的个性特征在于:

第一,鲜明的思辨性。西方深度报道受客观报道根深蒂固的影响,通常都是大量地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而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作“解释”时,则较多地借助逻辑的力量,依赖议论抒情等手法,其思辨色彩比较浓厚。“既能以情感称胜,又可以以哲理见长,既有重于当代社会的批判眼光,又有偏于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⑦具体表现是:把笔触导入复杂的群体和跨越的时空,多结构、多层次、多侧面地对社会生活进行综合立体性评述;从一般新闻事实中提炼出带有明显理论色彩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析,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由于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宏观思考成分,因此即便是所谓的“中性报道”,其背后也一直隐藏着一个“幽灵”——作者的痕迹,往往通过对事实的组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思考结果。

中国深度报道强烈的思辨色彩和启蒙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媒体行使宣传职能的传统密切相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理论问题上,不允许也不应该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而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积极地引导受众。”⑧

第二,体裁的综合性。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不仅以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新闻综述等单篇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多的是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表现出来。因为部分连续性报道包含了属于深度报道形式的事件性通讯、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和新闻故事等;而系列报道是一种以延伸新闻领域、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组合报道则是以拓宽新闻领域、详尽报道同一新闻主题下的各方面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因此,把它们纳入深度报道这个大类之中,是符合深度报道要求的。

第三,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正因为各种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综合起来也可作深度报道,所以我国深度报道会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一篇深度报道里,常常既有“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又有“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叙事也有描写、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无所不用,无所不包。

正是基于以上对中国深度报道特征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深度报道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因为早在近代报刊上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深度报道。回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从《申报》对杨乃武案件长达3年的连续报道,到梁启超“笔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再到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性报告、充满时代气息的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是今天深度报道下屬的几种报道形式。

由此看来,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崛起的深度报道不完全是受西方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所致,它也是我国报纸文体本身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注释:

①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④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⑤彭朝臣:《“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与成才》,1988(9)。

⑥谭荣修:《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报林》,1995(3)。

⑦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⑧强月新、单波:《现代新闻形式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

网络新闻深度报道的创新模式 篇4

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深度报道强调在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中具备全面与深刻的意义。它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化的大趋势,借助了其综合性强、立体开放的特性而全面丰富地展示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最终揭示事件或人物深层次的社会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上讲, 这是一种更为高级、更能深入人心的深度报道形式。

1.多维度

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采用单一的媒介表达方式,不同于此,网络新闻的深度采写是对传统表现手法的全方位综合,它不仅采用文字、图像,甚至也借助到视频动画的配合来充分地展示新闻事件全貌。在遵循合理性的前提下,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手法,即凭借文字、声音、图像等独立手段来组织深度新闻报道的方式,而创造了一种多维度、多方面融合的重要形式。

2.动态性

网络深度报道对于事件的不断跟踪呈现了比传统媒体更加全面、迅捷的态势。如新浪新闻以“责任的力量”为主题对于2012年两会的专题报道,分动态、策划、访谈与互动四个频道,对于两会各个时段的信息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报道与分析,并随着两会召开的不同时段进行实时更新。通过深度报道,受众看到的是一个全部事件的连续性过程,包括事件的背景即现象背后的本质真相。最终而攫取到对这一事件全面、动态、生动的了解。事件本身最具力量,而动态的事件是这种力量的绽放。

3.开放性

受众在网络新闻的深度报道下,成为可以自主选择报道内容的主体。他们主动对于信息真伪进行辨识,较之于传统媒体的受众更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而实际上,受众的参与内容是对报道主旨的一种新型解读。这种开放性是对传统新闻模式的延展,它号召更多的声音、力量推进整个事件的进程,影响乃至促进事件的发展与结果。这种开放性,是在当今“急流转弯”式媒介融合局势里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条件。

网络新闻深度报道的改革策略

为了增强网络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客观公正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策划一个网络新闻专题时,应当给予版面清晰而生动的表达。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于设置专题的导航系统, 具有清晰而条理的逻辑思维,追求真善美、新闻客观规律以及事件发展动向的理念,以及强烈的新闻敏感思维。举例来讲,运用制作好的导航图,丰富了页面的可看性、逻辑性,也能更好的引领受众,传递新闻网站的信息要旨。

其次,重视与受众的互动。比如评论,通过客观评论,我们对事件的跟进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剖析,值得思考的是,很多评论群中的网友评论只限于“网友”本身的互动交流,只是单一地借助了新闻媒体所提供的狭隘的意见表达平台,而在交流上给予的关注更少。忽视了最终对于新闻事件的反馈。很多有价值的意见被淹没在编辑的梳理和后来居上的评论。削弱了网民提供的反馈 意见的有效性。这其实要求编辑的组织以及时反馈和回应,从而形成传媒和受众的有效互动

再次,增强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学习传统媒介的深度报道经验。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权威性,尤其做到了新闻观点和立场的不偏不倚、公正中立。网络深度报道基于以上考虑,要更多的与传统媒体互动,利用传播空间的延展性,更多地嫁接传统媒体的内容。将传统媒体的优势转化为新媒体的声音与力度,这样,有利于将自身所持有的观点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解答达成一致,在避免观点偏激的同时尽可能拓展的新闻视角。具体操作在于:将纸质媒体关于某个新闻报道的网络版或将广播电视关于这条新闻的音频和视频用超级链接安排在页面上。可操作性很强,一方面是对新媒体信息整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效掩盖了新媒体因时效性过强而导致深度客观不足的弊病。

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网络媒体在社会生活与新闻报道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一环,它尚且需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在追求技术优势的同时而不忘对于内容深度性的探索与改进,也从更加人文的角度来重视受众对新闻产品的深层次需求。提升新闻媒体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我们企盼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 闻媒体觉悟的进一步提升,网络深度报道这种对新闻内容深度加工的报道模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砝码。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篇5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3.深度报道策划书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选题背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

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

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

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

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

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

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

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

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

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

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

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

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

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

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

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

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一、媒介定位:

媒介属性:平面

媒介规格:地方(宁波市主流报纸媒介,如《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媒介传播覆盖

地域构成:宁波市市区以及周边县

受众构成:宁波市广大市民

媒介报道需求:报纸、数字报纸

一、选题:

明确报道性质:调查性报道

评价选题的三个指标:

1.独特性:从本次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挖掘出隐藏在这事件后让人们反思的内容,权力与权力的利益化结盟,不仅屏蔽了个体学生的权利,也呈现出一种权力通吃、有恃无恐的现实格局。

2.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假罗彩霞冒名顶替上大学,从根本上侵害了真罗彩霞的受教育权,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从这起假罗彩霞事件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病。

3.对未来有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以本次事件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惩戒体制存在漏洞。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二、报道范围:

1、主要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原因:采访王峥嵘,获得它如何操作冒名顶替,揭露此次事件的暗箱操作。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政策。

辅助报道对象:罗彩霞、王佳俊

原因:采访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人,明白这些事件给受害人带来的危害,并看受害人对此事解决是否有什么意见。

2、所需数据资料:历年来暴露出相似的案例的具体数据资料

搜集领域:网络、杂志

三、报道班子:

班子成员构成:记者、拍照、策划、编辑

班子成员角色:

策划:负责整个采访、编辑、报道的流程

记者:负责文案、采访工作

拍照:负责抓拍重要镜头

编辑:负责出版、版面协调的问题

四、报道角度:

1.倾向角度:反面

因为本次事件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通过负面的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及反思。

2.思辨角度:批判的这说明很多权力者作假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

3.情绪角度:冷静的

五、报道计划

(一)确定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报道范围:以“假罗彩霞”事件为事件的报道重点。其中包括事发起因,过程,主要在于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及应对措施为后续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反应,当地政府的实施措施以及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

报道面: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二)确定报道重点

报道的核心事件: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核心人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核心问题:

现有的高招制度上是否可以考虑建一个全国联网的招生核查系统?

高校是否也应进行必要的入校比对核查工作,共同提高冒名顶替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所有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制约,彻底消解“权力通吃”现象?

(三)确定报道周期

持续报道四天,分时间的起因、事件发展过程、相关人物人物专访、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四)制定发稿计划

题目:“冒名罗彩霞读书案”

内容:本次事件的介绍

体裁:叙述文体

篇幅:一篇

题目: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内容:20XX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情况

体裁:解释性报道

篇幅:一篇

题目:

1.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会给社会一个交代

2.教育部从“罗彩霞案”得到什么教训?

内容:

1.在满世界都在议论用权力为女谋学的王峥嵘,但谁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2.教育部从这起冒名上学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体裁:

1.叙述

2.叙述

篇幅:各自一篇

题目: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内容:招生体制上存在着漏洞

体裁:叙述

篇幅:一篇

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

按事件的发生先后进行

报道时间:5月2日至5月30日

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六、可能意外及应急对策

如果事件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资料可以进行跟进报道。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最后是新闻评论。评论员根据此次踩踏事件进行评论。

七、报道评价

评价指标与评价形式:以消息和评论为主,以集中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八、其他

分别成立前线报道和后续报道小组。分别负责事发现场取证报道和时候各界的反应及措施的报道。同时另设一组,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论发表。

3、深度报道策划书

节目目的:向广大在校应届学生提供最新就业动态,指导就业问题。

受众群:在校应届学生

【开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就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提问】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

【被采访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教师及学校领导

【材料】一些数据分析,凋查资料

【问题分析】

1、企业用人制度将学生们拒之门外。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启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2、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对薪水期望过高,或对工作环境等期望过高,不合理。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的专业没考上、考上的专业不喜欢的情况在国内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在毕业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因此,很多学生放弃四年大学的专业,从而转向陌生的领域。

4、近8成大学生入职前无规划。近日,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京、沪两地20XX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你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吗”的职前调查。在参加调查的176位大学生中,高达7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没想过”,有16%的大学生表示“有一些想法,但不清晰”,仅有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

【提问】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

1.机不可失,早作决断。

2.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高也成,低也就。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结尾】综合采访结果,全面总结毕业生就业问题。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深度报道与前期准备 篇6

在深度报道的采访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困难的现场问题。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采访的前期工作很關键。深度报道采访的深度在前期工作中主要体现为精密的策划和扎实的资料收集工作。具体包括:是否能够准确、敏锐和富有远见地把握住具有深度报道价值的题材;是否能够广泛地收集背景信息;是否能够为中期采访提供一个充分的计划。

选择题材

新闻报道的题材面非常广泛。它可以是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也可以是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一般新闻都把发生的动态事件作为报道的对象,但对非事件方式的新闻却很少过问,而非事件性新闻往往反映了社会结构深层的某种变化,其深层社会意义往往更为显著,因此,许多深度报道取材于非事件性新闻。

对于深度报道来说,是否能成为独家新闻,有时与时间关系并不太大。独家新闻的关键在于报道应该写出新的新闻特点。一些热点新闻可能被无数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但只要能写出与众不同的重要新闻内容,依然可以成为独家新闻。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可能帮助我们找到新闻事件新的特点,换位思考和逆向思维会帮助我们有更深的发现。

搜集背景

深度报道对背景的重视是异乎寻常的,搜集背景的工作是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新闻报道的背景搜集工作的意义远没有采写前景来得重要,而深度报道则反之。相比之下,深度报道的背景搜集工作有以下两个特点:

记者要收集到具有稀缺性的背景。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了解最近你的采访对象在干什么,他的爱好是什么,以前他曾有过什么成就,尤其是其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部分。这样,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就能用这些背景材料很好地应对采访对象的挑剔。有一些背景的收集和发掘有一定的难度。如一些关键性的细节、被人淡忘又没有详细记载的历史,这些背景独特珍贵。有了这些背景,记者很容易与采访对象进行一种深入的沟通,使报道走向深入。

记者要系统地搜集和使用背景材料。深度报道是一种全程化的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非常注重历史感。深度报道记者对背景材料的搜集并不仅仅为了准备一次现场采访,每一步的背景搜集工作都是在有意识地为全程化采访工作做准备。

拟定采访提纲

一切重要的采访都应该有一个采访提纲,深度报道的采访尤其如此。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采访提纲为基础,即使一个记者有敏锐的反应,对问题有过深入的看法和思考,他也可能会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在深度报道的采访中,只有拟定一个很好的提纲才能够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完美的结果。采访提纲的水平,会直接决定采访的深入程度。采访提纲全面,则深度报道的采访也全面;采访提纲清晰,则深度报道的采访也思路清晰;采访提纲中的问题与采访对象的思想产生共振,则会激发出极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深度报道的采访提纲应具有丰富的递进层次。杜骏飞提出,采访者可以把准备采访中提问的问题分为五级,它们分别是:

一级提问,寒暄类的问题(调节气氛的问题);

二级提问,导入类的问题(进入采访正题的问题);

三级提问,基础类的问题(关于主题的基本问题);

四级提问,要点类的问题(产生新闻价值点的问题);

五级提问,独家类的问题(发掘重大新闻价值的问题)。

五级提问法描述了深度采访的纵深化发展的过程。对于深度报道来说,除了基础性的问题应该力求全面、广泛和深入之外,要特别关注上述分级提问中要点类的问题和独家类的提问。要点类的提问,重在能够发觉新闻价值的所在。这种提问的设计应该在充分掌握新闻背景的基础上,在设问方法和从新闻视点上取得突破。而独家类的问题,则要保证有创意并有一定的尖锐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闻价值的获取上满载而归。

提问设计的优劣,关系到采访的成败。科学而周密的提问设计,能够使记者在深度报道的采访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大凡优秀的新闻记者都会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狠下工夫。“60分钟”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莱士采访重要人物时,往往事先准备100个问题,从中反复挑选确定20~30个问题:尽管在正式采访开始后,采访并不被预先准备的问题限制,但他仍然认为,事先精心设计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训练,如果没有充分准备,记者是很难提出富有深度的好问题。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这方面推出了设计提问的辅助公式:“GOSS”。GOSS公式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贵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而提出的吗?

精心准备好采访提纲,采访者能掌握大量有益的新闻背景,这对于重大报道的全过程均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把握采访机会和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

设计采访提纲是报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采访环节。提纲在采访前就已完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能会遇到当初拟定提纲时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个好的记者应以提纲为蓝本,在采访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总之,我国各大报纸大都非常重视深度报道,见诸报端的各类深度报道,大都具有背景丰富、内容翔实、分析深透的特点。然而,也有不少深度报道缺乏力度,质量不高。因此,努力提高记者采写深度报道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而深度报道的前期准备工作能让记者们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①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申凡:《采访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③龚立堂:《说说深度报道》,《新闻爱好者》,2006(1)。

④白贵:《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当代传播》,2006(2)。

(作者单位:鲁中晨报社)

对党报深度报道的“深度”思考 篇7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2012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

有专家为此指出, 这意味着互联网把许多人从电视机、报纸、书和收音机前拉到了电脑前。

不可否认, 目前, 我们的确已经进入到微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尤其是博客、微博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 不仅改变了官方和公众话语权的整体格局, 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冲击。读者已经习惯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 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了的那些新闻事件已经没有意义。

因此, 在强大的网络媒体面前如何选择, 已经成为包括党报在内的众多传统媒体必须正视的问题。为此, 为了吸引读者, 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出招应对。加强深度报道, 便是其中的一项措施, 有些党报还为此提出了“不与网络比速度, 要与网络比深度”的口号。但对加强深度报道的做法, 一些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在浅阅读时代, 深度报道没有市场。”

其实不然。

不可否认, 在目前网络时代, 迅速、快捷的网络, 成了不少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但网络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可信度差、浅阅读。不少人即使从网上看到有关信息后仍半信半疑, 最后还要从报纸上得到确认。同时, 在目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 他们更想知道信息背后的信息、新闻背后的新闻, 而要满足这种需求, 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 《南方周末》一直从事于深度报道, 多年来长盛不衰, 即使在微博、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盛行的当下, 也是如此。

各级党报是新闻宣传的主阵地, 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宣传任务。但面对新的形势, 党报要想引导舆论并影响受众, 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加强深度报道, 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需要澄清的两个问题

深度报道不等于长篇报道。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按照《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 “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 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宣传舆论学大词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 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由此可见, “深度报道”不等于“长篇报道”。长篇报道可以有深度, 也可以只是现象、事实的罗列或事件的描述, 并不一定必须包含深度。但深度报道就不一样了, 它不仅要描写现象, 更要挖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并进行分析、判断或预测, 引导读者对新闻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

党报的深度报道不完全等于都市报的深度报道。从整个媒体格局来说, 党报和都市报都属于传统媒体, 承担着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供资讯、服务读者等相同的任务。但就读者对象和分众目标来说, 两者又有不同, 两者报道的内容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因此, 在深度报道方面, 两者也有所区别。比如, 一起谋杀案及其背后的故事, 就比较适合在都市报刊发, 而一些涉及时政的深度报道则比较适合在党报刊发。当然, 也有不少内容两者都适合刊发。

党报的深度报道应该如何做

笔者认为,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紧贴时政。毛泽东同志早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 就是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 方针政策, 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980年1月,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因此, 作为党委的机关报, 党报主要是服务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偏离了这一点, 也就偏离了方向。因为, 党报的新闻报道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一般的新闻报道如此, 深度报道也是如此。党委、政府部署了一项重要工作, 除了一般的动态消息外, 党报的深度报道就要做“党委、政府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能给全局带来什么”、“各地各部门怎么去落实”、“落实中还有什么问题”等深度报道。比如, 2011年12月, 河南省委召开了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一结束, 河南日报新闻特稿部立即采写了《务实发展持续求进——专家眼中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从专家的角度剖析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并在“深读”版上刊发。这就是深度报道“紧贴时政”的具体表现。

紧贴新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 目前党报的一些深度报道“深度”有余, 新闻性不足, 没有紧跟新近发生的新闻而采写深度报道。而事实上, 深度报道同样具有时效性, 不紧跟新闻, 深度报道就失去了意义。2011年8月,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 运动会一开幕, 河南日报新闻特稿部立即采写了《“河南元素”闪耀深圳大运会》的深度报道。文章不仅报道了参加大运会的河南运动员、教练员, 还报道了大运会上的河南志愿者、负责安保工作的河南警察等等, 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在这个世界级运动会上的河南力量。2011年10月底,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这场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展示中, 河南省研制生产的激光雷达系统和电连接器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 描写河南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做贡献的深度报道《“天吻”背后的河南故事》诞生了。

全局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的动态消息, 深度报道不仅要有一般动态消息的“是什么”, 还必须有深度自身所具有的“为什么”。党报的深度报道一定要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 否则就不是深度报道, 只能叫工作通讯。因此, 即使深度报道所涉及的内容只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 也要提出来它对全局有什么意义。比如, 一个县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在全省领先, 这一做法是一个很重大的民生工程, 它让普通老百姓“老有所养”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其做法具有典型性, 因此在采写这篇深度报道时, 不要只肯定这个县的做法, 还要引出对全省这项工作的思考。比如, 这个县的做法对其他地方有什么启发?目前, 全省这项工作为什么开展得不平衡?下一步, 怎么在全省将这一涉及百姓利益的大事做实做好?这个时候, 记者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 写出来的深度报道才能促进工作的开展, 深度报道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哲学思考。哲学思考, 是对党报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要求。有时候, 都市报为了抢速度, 只强调赶快发出来, 对新闻事件没有哲学思考。而党报的深度报道不仅强调时效, 更强调理性, 强调对问题的思考。比如, 农村低保涉及农村贫困人员的切身利益, 但开着轿车吃低保等骗保现象却很严重。相关部门为此开展了对农村低保的检查工作, 并查出了很多问题, 处理了一些违法违纪人员。此后, 一家都市报和党报对此都进行了报道。都市报的报道是为什么检查、怎么检查、取得了什么成效。而党报的报道除了上述内容外, 还特意在文章中进行了思考, 即:农村低保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问题, 农村低保究竟应该怎么保?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对低保制度进行顶层设计。这样的哲学思考, 让文章不仅立刻有了深度, 更有了厚度。

文学表达。深度报道的“文学表达”, 不是说写深度报道就一定要用华丽的小说散文语言, 而是说写深度报道时, 语言要像小说散文的语言一样优美, 避免过去新闻报道死气沉沉的局面。2011年7月,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 7月27日, 《中国青年报》“冰点”发表了一个整版的深度报道《永远无法抵达的列车》, 就是通过一个北京大学生乘坐这趟列车不幸遇难的事件, 描写了事故的悲惨。报道运用散文写法, 通篇语言行云流水, 文字优美, 文章尽管很长, 但让人读起来不仅没有感到疲惫, 反而一气呵成读完整篇报道。比如, 文章一开头写道:“在北京这个晴朗的早晨, 梳着马尾辫的朱平和成千上万名旅客一样, 前往北京南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这个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大一女生, 将在当天晚上7时42分回到她的故乡温州……”

深度报道之我见 篇8

一、深度报道的特点

1.重视提示新闻事实基本性质和深层含蕴

这是深度报道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不仅要报道现象, 还要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不仅要叙述清楚事件本身, 还要揭示出事件的深层含蕴;不仅要确认事件的现状, 还要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2.解释充分, 分析透彻

深度报道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就是解释性深度报道和分析性深度报道。尽管深度报道还有一些其它的类型, 但无论哪一种, 都离不开解释和分析。

3.视野开阔, 材料详尽

深度报道跟一事一报的动态消息相比, 具有明显的视野开阔的特点。叙事不局限在中心事件上, 议论也不局限在一事一议的小小范围之内, 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一定的立体感和系统性。美国学者卡尔·林兹特诺姆认为, 以解释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 “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 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 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更加明白易懂。”

4.形式多样化

深度报道还有一个在单篇作品中看不出来的特点, 那就是报道形式的多样性。深度报道自身并无固定的, 可以借助于通讯、述评、专访、调查报告的形式, 也可以融合以上各种形式于一体。特别是连续性的和系列化的深度报道, 形式更不拘一格, 这种灵活对于深度报道来说是一种优势。

二、深度报道的类型

深度报道有单项型深度报道和复合型深度报道两大类。单项型是指针对一个中心话题, 作一次性的集中报道。复合型由若干篇组成其组合形态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沿时间顺序展开的进行性深度报道, 另一种是呈并列态势的系列性深度报道。

(一) 单项型深度报道

1. 解释性深度报道

解释性深度报道是深度报道的常见类型, 它的基本特点是, 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 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说明和解释, 以使读者对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有准确的把握。其用于解释和说明的材料比较丰富, 包括人物事迹、地理环境、历史形态、相关政策、物质条件等。诚如卡尔·林兹特诺姆所言, 这样的报道可使新闻事实更加明白易懂。

2. 分析性深度报道

分析性深度报道也是深度报道的常见类型, 它的基本特点是, 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 确认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发展方向, 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新闻事实。在报道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和国际问题的时候, 采用分析性深度报道很有必要。

3. 预测性深度报道

对于人们密切关注其事态发展的新闻事件, 作者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为读者提供可资参考的意见。这种预测要建立在深入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要有相当多的事实和数据作依据, 要讲究科学性。一般而言, 预测性报道在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中运用得比较多。例如国产汽车的销售前景, 手机价格大战还能打多久, 黄金周还能否刺激居民消费等。

4. 调查性深度报道

各种媒体的新闻调查栏目刊播的深度报道大多是这种类型。它是针对某一新闻事实, 通过展示调查过程, 提供大量事实、数据和有关反映和评价的方法, 来深入提示其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的一种报道方式。

5. 典型性深度报道

选择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事物, 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 得出一些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结论, 用以指导全局, 这样的报道就是典型性深度报道。一般用于报道有模范意义的先进人物和集体, 或介绍和推广成功经验。也有解剖反面典型的, 如一个公仆是如何蜕变成大贪污犯的, 等等。

(二) 复合型深度报道

1. 进行性深度报道

一个事件正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还没有出现结果, 新闻就可以对它进行连续的阶段性报道,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连续报道或日追踪报道。如果这种报道不满足于现象的描述, 而是在逐步进行深入的发掘, 这组报道就是进行性深度报道。

连续性深度报道是在时间顺序上逐次展开的, 每一篇文稿都是整个报道中的一个环节, 作者在写作前面的文稿时, 并不知道事件下一步将发过什么, 更不知道事件最终的结局, 能够成为连续报道题材的新闻, 一般都是众人关心的事件, 而后续内容的不确定性, 不断地制造出悬念来, 吸引着读者更强烈的关注。进行性深度报道多以事件为中心题材, 也有以某一人物一个时期内的行动, 或以某一存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为中心题材的。

2. 系列性深度报道

系列性深度报道跟进行性深度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在时间的链条上逐次展开纵向结构, 而是围绕一个中心, 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每一篇文稿之间, 基本上是呈现并列关系, 合构起来才能体现思想的深度。

三、深度报道的写作要求

(一) 题材要有分量

值得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 其分量应明显重于一般的动态消息。所谓分量重, 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反映的事件关系到重大的原则问题:2.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3.引起各界注目的社会焦点。题材如果过轻过小, 一是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是没有深入的余地, 显然不适合写成深度报道。

(二) 运用立体思维

写深度报道, 作者不能局限于单层次的、单方向的线性思维方式, 因为那种静态的、平面的思维, 缺乏广阔的思维空间, 没有纵深开拓的可能。作者必须运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思维方式, 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思路, 触发新的感想, 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三) 善于把握导向

既然深度报道所涉及的多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 它必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深度报道要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倾向, 要提供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 对读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此外, 深度报道的写作手法也应当灵活多样, 并无固定的形式和写作手法, 各种新闻体式皆可拈来, 各种手法皆可运用。正所谓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关键在于适用、得体。■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篇9

一、把好选题关是关键。

首先,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偶发性事件, 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 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抓住四个字。一是“热”字, 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 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二是“新”字, 就是选题要有新意, 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 又要敢作别人做过的文章;三是“难”字, 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四是“疑”字, 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新闻深度报道选题关, 要高瞻远瞩, 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至关重要。

首先在选好题之后, 记者要苦练采访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 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 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 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 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 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 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正如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说的, 记者不仅要亲耳听到, 更要亲眼看到。其次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到你能否拿到第一手素材。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很多记者在提问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出镜记者并不漂亮, 也不潇洒, 但提问过程中的尖锐老辣、棉里藏针、步步紧逼却着实让人佩服。主持人王志曾经说过, 在吃透选题之后, 要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和不同的语言句式, 针对不同人的个性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时刻跟被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样才会更好地去交流, 达到更好的状态。当你忘记你是在采访的时候, 这个采访往往是最成功的。

三、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法, 增强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 但在表现形式上若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 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显然过于古板, 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 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 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到, 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为了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是在正常报道的同时, 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 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 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 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 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 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二是在拍摄阶段, 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适时运用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如果是现场报道, 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 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 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 三秒钟一个镜头, 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 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 但形成一条新闻后, 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 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 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即使图像摇摇晃晃, 也完全可以使用, 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 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 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三是记者在编辑时, 要善于将影像、声音 (同期声、效果声、音乐) 、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四、深度报道应把握一个“度”。

浅谈写好深度报道 篇10

首先, 要沉下去, 在改革的浪潮中捕“大鱼”。要想捕捉到深度报道的重大题材, 必须深入基层, 发现新闻中的新闻, 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些题材往往具有事件重大、内容敏感、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 即通常所说的热点、难点问题。打个比方说, 媒体上的深度报道就像很多埋藏在地下的宝藏, 记者如同淘金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现, 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思维敏锐、熟悉党和政府工作的方针、政策, 具备对政策发展变化的预见性, 来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我认为, 县级电视台记者的最大优势, 就是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 可以说记者离不开这“三农”, 只有深入到三农中, 才能写出深度的报道。例如, 有篇《农家有了读书房》的新闻, 写长岭县三青山镇自1989年以来乡中学平均分数、升学率、升学绝对值均名列全县榜首的事实。该篇报道具有贴近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荣获了吉林省优秀电视节目一等奖, 这正是记者深入基层获得的材料。

其次是进行采访。人们常说“七分采, 三分写”,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多年来我遵循这样一条原则, 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从来不写。要写作先采访, 这符合新闻生产工序本身的规律。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 记者要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法, 在采访的对象上, 不仅要采访当事人, 还要采访与事件有直接或者是间接关系的人,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反映新闻事实, 揭示事物产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把事实的原委和矛盾的 (上接第198页) 督媒体的自觉认识, 并掌握正确的方法, 方方面面展示出来, 为记者理性地分析、解释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最后, 深度报道进入写作环节, 最开始要做的事是找到切入点。当搜集到新闻题材后, 不要马上就事论事报道出去, 要将其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称一下, 要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以发展的目光随时关注事态的动向, 透视社会和剖析关系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确定自己写作的切入点, 把整条新闻引出来。另一方面, 深度报道想要引起百姓的关注, 类似公文报告的风格肯定没效果, 必须善于抓细节描写, 要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 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切记不能过分渲染、夸大其词。

一篇高质量的深度报道离不开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对受众来讲, 报道者所写的新闻事实都是陌生的、未知的, 而语言是新闻事实的外衣, 在新闻写作的流程中, 语言居于核心地位, 因此新闻语言应力求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 让五彩缤纷的生活素材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诠释出来, 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这是新闻写作的最终追求。语言不是蜜, 但能粘住一切, 有了感染力就有了影响力, 就有了成功。

此外, 对深度报道而言, 要善于亮出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如今, 受众不再满足于了解事件本身的情况, 还想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应和思考, 媒体不能停留在新闻作品的生产中, 还要帮助受众梳理观点、引导舆论。其实, 深度报道就是在新闻中挖掘独创性。所谓独创性就是报道对象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 正如歌德所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 能充分发挥, 从而使得大家承认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东西。”

总的来说, 新闻活动是一个实践过程, 只有不断地实践、创新, 才能掌握它的规律, 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使新闻报道达到求新、求实、求深的高度, 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地方新闻要强化深度报道 篇11

关键词:新闻;报道;广播电视

1 地方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新闻报道不解惑,不解渴,不吸引人

所谓不解惑,就是政策措施报道不充分,新闻事实解读不全面,观众看后要么一知半解,要么不知所云,或者,报道中专业术语过多,一般观众极难理解;所谓不解渴,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采访者却没有用心进行深入采访,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只是粗浅地就事论事,一点一面,无法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多方面的需求;所谓不吸引人,就是顾名思义新闻报道语言不接地气,空话大话多,难以在观众中产生共鸣。笔者曾对一次众多媒体的体育比赛报道印象深刻,当中国男子体操队首次夺得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金牌时,一些记者的报道是这样写的:中国男子体操队今天以绝对优势夺得男团冠军,这是中国首次夺得奥运男子体操团体金牌,云云。而另一位外国记者在文字上是这样写的:今天,中国人将命运紧紧抓在手中,没有让机会从他们的身边溜走,而他们的对手们却在为争夺银牌努力,因为金牌离他们太遥远了。同样是一个时事报道,对现场情景的叙述,有的把报道写得较为平淡,有的则把报道写得活泼有趣。

1.2 新闻报道短浅,有价值的新闻少

现在的地方新闻中会议新闻、调研活动、会展活动等数量不少,虽然随着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这些新闻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在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小康、对外开放等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老百姓亟需得到解释和解决,短浅的报道是无法使观众满足的。短小精悍虽然是新闻的一大特色,但是长消息改成短消息,短消息改成简讯,这不能说是可惜的。

1.3 新闻报道的“四季歌”形式大于内容

“四季歌”新闻是地方新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在农业宣传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春天到了报道春耕,秋天到了报道秋播,冬天到了就是报道田管。如果报道有新意还好,如果没有抓住新特色,抓住新变化,年复一年的“四季歌”观众难免感觉乏味。笔者曾编发过一位采访农业结构调整的稿子。可贵的是这位记者不是简单地写乡村干部如何如何引导农民调整结构,而是经过深入采访了解乡村农业结构调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干部群众先后经历了不愿调、不会调和争着调的不同阶段。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行动上的自觉,最后才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2 地方新闻加强深度报道的对策

2.1 抓政策报道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正处在向“四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把握新常态,确保正能量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电视媒体要在新闻报道中对党和政府、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法规要全面报道,全文宣传,要开办深度报道的节目栏目,请专家学者就地方的政治改革、政务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做通俗易懂的解读,让政策的深度报道消除存在于干部群众思想上、行动上的各种羁绊,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局面。

2.2 抓热点报道

老百姓对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都很关心,对党委政府解决热点、难点的解决极为关注。衣食住行、就业创业、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如何、市民对居住地感到幸福不幸福等,都是电视媒体深度报道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可以说,群众生活无小事,也是电视媒体做好热点、难点报道的基本立足点。

2.3 抓典型报道

生活中有很多事业上成功的典型。他们的成功往往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特别是当今时代,经常会有新的职业人、新的团队出现。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有扶贫济困的企业家,有到偏远乡村支教的志愿者,有抗击世纪绝症的爱心大使。崭新的时代,就会有崭新的人物。典型报道就是传播正能量,就是树立社会的新标杆。

2.4 抓人物报道

出色的人物身上有很多不同于常人的故事。人物报道要出彩,写得生动、拍得有特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做人物报道要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发现采访对象内心世界的追求,有选择的摄取生活气息浓厚的细节,这样的人物报道才会有命运跌宕起伏,情感丰富多彩,画面情景交融的良好效果。笔者曾经编发过生动感人的人物报道,全国优秀教师童淑英老师已是乳癌晚期,可她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当观众看到童老师的右手因癌细胞扩散已无力抬起时,童老师硬是用左手抬起右手在黑板上写字的感人瞬间时,无不为此热泪盈眶。正是由于记者的细心采访,才能抓拍到如此感人的镜头,让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

2.5 抓成就报道

成就报道易空不易深。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大事着眼,小事着手。再大的成就,也会反映到小事上。要适当增加背景材料,进行纵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往往更容易使观众了解到历史的变迁。比如,在反映城市建设成就时就可以十年、二十年前城市的新旧容貌进行对比,使观众从视觉对比中感受到城市建设的变化。适当的加入背景材料进行对比报道,一定会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2.6 抓专家报道

深度报道中往往离不开对专家的报道。因为专家是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人。他们对事物、对现象的分析十分独特或精辟。可以使报道具有深度和厚度,但要注意的是采访报道时,要提醒专家对术语的说法,要通俗易懂、大众化、形象化,也可以通过引壁连类,逐类旁通,使枯燥的知识讲起来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电视深度报道之我见 篇1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以庖丁解牛之势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的挖崛而深为广大观众所认可,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都是收视率排行榜位居前列的节目。这些节目容量大、有深度, 对当前的新闻热点和广大观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 提供了更为客观、系统的信息。这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呢, 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点的切入

这个“点”指的是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 或者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深度报道多以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问题, 或一个社会关心的热点, 或一个新闻事件引发的焦点等为前提, 是建立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核心, 再以它为中心辐射开去, 建立一个叙述系统, 阐明真正的社会意义。“点”的切入以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将观众引入相应的主题, 实现报道的情感与理智交融。在我台节目《环境卫生大透视》中, 就是以我县城区环境卫生的状况不佳, 脏、乱、差现象严重这一新闻事件展开调查分析, 从这一现象引至落后的管理体制、滞后的城市功能、淡薄的市民意识以及环卫工人工作待遇差等一系列问题, 由点及面地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分析矛盾、揭摆问题、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节目播出后, 引起了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除了下大力气整治环境卫生外, 还给环卫队增加工人30名, 每月拨付经费1万元, 解决环卫工人拖欠的工资待遇问题。节目播出后, 问题得以解决, 我县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

深度报道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延伸与联系, 是一种具有纵横结构的报道。因此对“点”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有的事件虽有新闻价值, 但比较单纯;有的事件有特点, 但缺乏深入挖掘的可能性和社会价值;有的事件比较新颖独特, 但政策界限难以把握, 等等。诸如此类都会导致选“点”的失误, 导致报道的无法深入。

深度报道的选题, 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政策层面、业务层面和社会层面。就政策层面而言, 选题首先是政府急于解决的问题, 其次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 并有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业务层面则讲究情、理、趣;社会层面考虑的是节目播出后的社会效果。三个层面兼顾的选题是最合适的切入点。同时, 选题还要体现时代精神和“三贴近”原则, 在平实之中见深度。

二、面的拓展

点的切入以面的拓展来承接, 才能显现深度报道的魅力。深度报道节目应当注意面的拓展, 以跨越时空、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综合反映来完成报道, 既有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 现在与将来的联结, 又有地点上的此地到彼地;既有人物上的当事人到相关人员, 又有事件上的因果和链接, 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网络。

1. 横向联系与比较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有着相互间的粘连, 展现事物间的关系有助于对事件的理解, 有助于在一种语境中和其他事实进行对比。横向的视野及周围事件的比较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纬线。我台节目《农用车怎可载人》从一起农用车载人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说起, 分析农用车的功用、农村道路状况、农用车驾驶人员的情况, 列举了其他一些地方农用车载人发生的交通事故。节目以横向联系和比较, 从多个方面阐明了农用车不可载人的道理, 增加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2. 纵向牵连与把握

“以今天的事态, 核对昨天的背景, 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需要纵向的历史背景资料, 过去的事件有助于发掘当前事件的深层涵义。我台制作的节目《劳务产业走出新天地》中, 张志民一家在几年前还靠天吃饭, 日子过得紧巴巴, 全家人挤在一间破土房里。这几年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劳务培训和输出, 家里有两口人常年在外务工, 全家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还盖起了大瓦房。这篇深度报道通过大量的资料和前景调查, 以纵向牵连增加了报道的厚度。

3. 个案介入

个案介入是拓展面的一种立体化处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的立体丰满是对新闻事件的延伸与开拓。深度报道中多有个案的介入, 用个案举例, 并以个案的现在进行的动态时空作为节目评论和议论的载体。我台制作的节目《奖励优待政策促进陇西计生工作上台阶》, 就是以我县福星镇计生户王瑞为典型, 61岁的王瑞是全镇最早的独生子女领证户, 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在福星镇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兑现大会上, 王瑞高兴地领到了养老保险。节目对他老有所养的介绍、一些政策的阐述和记者的评论, 置于个案进行的某些时空之中, 使深度报道生动、鲜活, 事物的评述在面的拓展中有了个性的灵动。

4. 数据证实

数据是对于事件形象的抽象化传达, 具有严谨、翔实的说服力。深度报道运用数字的威力, 在一定的个案形象进程中, 显示出很强的概括力, 从而勾勒出整体的面貌, 使数字本身成为形象。个案和统计数字相连, 会构建一个整体的图式。譬如前面例子中谈到的《环境卫生大透视》中, 为了让观众了解环卫工人的辛劳, 列举了一些数字:14名清扫工人日清扫13条街道共126719平方米, 人均日清扫9050平方米, 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超出将近4000平方米, 通过数字给了观众一个鲜明的形象。数字在深度报道中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它是使个案、微观、感性走向整体、宏观和理性的桥梁。

三、记录过程

对过程的追求贯穿于深度报道节目的始终。将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过程加以展示, 使观众信赖调查的结果, 参与事件的判断, 甚至为调查提供线索和例证。在本台制作的节目《千里寻亲路》中, 选择了故事的起点即主人公千里迢迢来陇西寻亲作为拍摄点, 故事会有什么结局, 记者不知, 主人公不知, 在拍摄结束后, 也就是在节目的结尾, 才看到结局。整个调查过程就是节目的内容, 调查中生动的语言、各种不同的心态、各个不同的结论, 观众都能从调查过程中判明是非, 使得电视深度报道更具说明力、论证性及对观众的吸引力。记录调查过程使得电视的交流、反馈的直观性、形象性, 调查过程的动态性、取证见证的观众参与性等优势得以充分施展。

四、完整结构

深度报道节目的特色在于对新闻事件和热点的深思及全方位观照, 深刻的思辩是其特征, 加之因为涉及面广, 篇幅一般都较长, 因此要有严谨的结构。通常要先提出问题, 引入一个情境, 阐释主题, 然后以现场记录叙述调查访问的过程, 用事实、个案、典型的情境氛围进行阐释、论证, 只有组织成严谨的结构才会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力度。

做好深度报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新闻工作者长期地、脚踏实地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炼, 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殷乐.生活的重构[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保护消费者权益下一篇: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