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教材

2024-05-11

人教版语文教材(精选12篇)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1

教材是教学之本, 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尤其作为传承文化观念媒介的高中语文教材, 其编写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为例 (以下简称“人教版”) , 探究其编写范式, 明其得失以资借鉴。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王景华, 范冬梅, 厉复东聚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从“标准”对“大纲”的突破创新谈起。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2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 3、* “挑战者”的追思(郝铭鉴)

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5、*种树“种到”联合国(李广华 孙亚辉)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驿路梨花(彭荆风)

8、一面(阿累)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吾家有女初长成(程乃珊)

第三单元

11、荔枝蜜(杨朔)12、猫(郑振铎)

13、*斑羚飞渡(沈石溪) 14、* 心中的鹰(唐敏)

15、*鹤群翔空(江口涣)

第四单元

16、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17、现代诗三首 纸船(冰心) 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色彩(闻一多)

18、*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9、*乡愁诗两首 乡愁(余光中) 乡愁(席慕蓉)

20、*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第五单元

21、短文两篇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2、闲情记趣(沈复) 23、*周处(刘义庆)

24、*晏子故事两篇《晏子春秋》

25、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论诗(赵翼)

第六单元

26、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7、小石潭记(柳宗元)

28、*观潮(周密)

29、*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战国策》 买椟还珠(韩非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塞翁失马《淮南子》

30、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 秋词(刘禹锡) 赤壁(杜牧)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3

(一)背诵的价值

中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学任务都是通过背诵完成,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从长远角度看,背诵在对学生道德培养方面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

1.加深理解,提升记忆能力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作者创作会花费很多功夫,熟读成诵可以帮助读者感受作者炼字炼句的过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一个正常人的记忆能力强于计算机一百倍还多,背诵可以帮助开发这种能力,使人充分利用脑内巨大的记忆空间,从而不断地强化记忆,进而透彻理解文本。

2.积累材料,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和写文章时自然产生的模仿、推理和纠错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容易获取,背诵却可以起到作用。通过对佳作经典等的背诵,累积语言材料,材料刻在脑子里,形成巨大的参照体系。久而久之,潜在的语感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3.健全人格,助力成长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将影响一生。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大量的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也会把优秀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通过揣摩作者的心思,学生就会学到作者所传达的语言和思想的精华,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增强文化底蕴,提升人格。

(二)背诵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背诵篇目,但背诵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背诵教学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得不到各界的重视,可以支撑的理论太少;其次,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误区。

1.得不到重视

升学考试直接考背诵的不多,背诵版块分值少,似乎仅限于古诗文和文言文,而背诵所花费的时间又很多,因此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背诵的价值,认为背诵的意义就是考试卷面上的那几分,不值得为了几分浪费大量的学习和教学时间。这种观点使得背诵教学的施行受到了很大阻碍。

2.存在误区

很多人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现在提倡对学生实施创造性的教育,背诵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还有人认为背诵只是为了应试。

二、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可以诵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和现代美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切实贯彻这一中心思想,但在使用中这套教材也存在一些小瑕疵。

(一)合理之处

200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系列,必修系列教材中共计20个单元,每册4个单元,每单元3或4篇文章,共65篇,其中课后研讨与练习版块明确要求背诵的共计21篇,包括全篇背诵和部分背诵,充分体现了此版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和对背诵版块的关注。

1.选文经典,具有人文性,教育价值大

入选的文章都会在学习型的基础上注重其深层的教育意义。需要学生背诵的这21篇更是从人文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入手,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中《沁园春·长沙》、《陈情表》等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劝学》、《寡人之于国也》等帮助我们读史明智,《滕王阁序》、《赤壁赋》等带领我们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雨巷》、《再别康桥》等现代美文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学意义。这些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品味文章寄予的旨趣和作者抒发的感情,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文章韵味,领略作者的才华和品德,学习名家叙事抒情的艺术,文章中渗透的伟人的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文言文诗歌按文学史顺序编排,便于学习

全书背诵篇目中有18篇古代诗歌和文言文,是背诵中的重头戏,这些文章在编排的时候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如必修2第2单元的课文,是西周初年的《诗经》接战国时期的《离骚》到南朝和三国时期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第3单元中《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均创作于宋朝。纵观必修1到必修5背诵篇目的整体排版,大部分文章是没有偏离文学史发展这条主线的。按历史的顺承来学习文章,便于联系历史典故、时代背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背诵难度。

3.选段背诵,难度降低

这21篇课文中,有5篇是篇段背诵,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第2和4节,《游褒禅山记》第3段,《过秦论》后3段,《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和《滕王阁序》中2、3两段。选段背诵,背诵的难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存在问题

2007版教材最新一版教材,同旧教材相比,背诵篇目变化不大,仅是对个别篇目进行了小小的修订,但是依然存在问题。

1.时代感不强

教材中明确要求背诵的21个篇目中,现代诗歌和散文过少,仅是必修1中三首诗歌和一篇散文,共3篇,分别是:《沁园春·长沙》、《雨巷》和《记念刘和珍君》(篇段背诵)。时代感在教材中体现得不够透彻。

2.注释数量少且过于简单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学生不能理解的词语,教材要给出权威准确的注释。教材中的注释量过少,不够准确权威。如必修2第三单元的选文《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教材中对“骤得”的注释是“数得,屡次得到”,可见,这里对“骤”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骤得”应该是“突然得到”的意思,“骤”应该是“突然,忽然”的意思。

3.背诵篇目安排过于集中

教材每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个单元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如必修2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但是这个单元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文章全都要求背诵,这样安排过于集中,会增加学生背诵的负担。

4.背诵要求太枯燥

基本的背诵要求无外乎两类,一是直接要求背诵的“背诵全文”,一是“熟读并背诵全文”这种形式,这种直白枯燥的表达使学生谈背诵色变。

三、选编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试行时存在一些问题,教材编写者应与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分工合作,共同更正。

(一)与当代紧密结合

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记忆伴随一生,背诵材料时一定要选择经典佳作。教材中应增添时代性突出的文本,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教育价值突出的文章。

(二)注释更标准

书下的注释是理解课文的最好工具,注释应有语言学根据,符合作者本意和文章逻辑,精准无误。学生理解欣赏文章,背诵时就不会吃力。很多教师和学生会借助参考资料帮助理解,但这些参考书毕竟良莠不齐,不准确的注释容易使使用者偏离轨道,影响分析。最好的资料就是教材,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界的各类优秀成果,深入文章,分析内涵,做到理解准确、表述清晰。

(三)分散篇目

背诵篇目过分集中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高强度集中的背诵对背诵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再加上一些不可预估的客观因素,势必会对背诵产生不利的影响。教材在编写时应考虑到主观差异性的问题,分散背诵篇目,背诵的篇段贯穿整册教材,整个学习过程,以减少学生压力,提高背诵效率。

(四)要求生动化

鼓励背诵可以在细节上下功夫,教材编写时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委婉生动地提出要求。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仿写、游戏、示范、竞争等形式提出,以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习惯,受益终身。

四、结语

背诵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积累材料,培养语感;健全人格,助力成长。但背诵教学实施时得不到重视且缺少相关指导理论。包含背诵内容的课文在整套教材的篇目中占到五分之一,这些文章选编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套教材的质量。需要一线教师、教育专家学者、教材编写者一同努力,提高编写质量,更正问题,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背诵的价值,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背诵水平,进而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背诵能力[J].教学研究,2009,(2).

[2]伟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谢淑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名篇背诵[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4]郑国民.关于背诵优秀诗文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习,2004,(2).

[5]赵晔.高中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陈若愚.新编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文言文注释献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7).

[7]武亦文.浅说语文学习中的记诵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4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一种样式,不同于现行的白话文。古代人们进行交流,把这些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语言,不同时代语言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文言文通常比较简洁,一个字、词拥有不同的含义。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文学、文化,可以通过文学了解到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历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使其经久不衰,永远被后代人所传诵,这也是时代所倡导的。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1]12002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后,教材作为教学意志的体现,在编写中注重了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也有特别要求,这些都说明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人教版的语文文言文力图体现新课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统一,选文都是浅显的文言文,是便于理解和诵读的古代诗词。“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阶段要选取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1]3。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一个积累过程而实现。因此,在教科书中文言文的排版设计也具有特色,七年级的文言文是和一些白话文共同组成一个单元,而八、九年级是文言文篇目自行组成一个单元。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轻松进入文言文学习,没有太多的压力,如果刚开始就设计一个单元专门进行文言文学习,容易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语文文言文改变了原有的机械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生活的时代,诸多的生僻词语阻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所以如果只是依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很难达到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容易记住。在文言文教学中主张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组进行讨论对文言文进行翻译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记忆,便于理解和背诵。

二、人教版初中7—9年级文言文选篇数量对比分析[2]

通过表1可以发现,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选篇一共44篇,占初中所有课文的26.04%,超过语文课文的四分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横向来看,阅读课文的篇幅在七年级和八年级都是30篇,九年级上册和下册少于30篇,分别为25篇和24篇。按照文言文篇幅的多少分类,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数最多,次之是八年级上册,篇幅最少的是九年级上册,只有4篇。按照比例划分,超过平均比例的有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比例最少的是九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比重也不大。主要原因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已经对文言文不排斥了,并产生了兴趣,在此基础上,八年级则增加了文言文的比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熏陶和积累。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关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了许多文言词汇,对文言文学习有了基本方向和感觉。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篇幅数量减少,这也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一直把文言文居于一个高频单元,势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九年级上册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缓冲期。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文言文的篇幅比重又增多了,学习难度也加大了,这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提升期,有利于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的提高。

从纵向来看,八年级上册、下册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篇数最多,占比重最大,为60%,七年级和九年级的篇数数量是一致的,九年级篇目比重比七年级大一些。精读和略读的的比重差距不大,七年级上册总篇目少,精读和略读也比较均匀,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积累和鉴赏。而后的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九年级精读和略读的差距变为两篇,这时学生已经对文言文学习慢慢熟悉,教材的难度和篇幅也就随之加大了一些,这些都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螺旋式上升,文言文知识一点一点地积累,层层递进,最后达到了量的积累。7—9年级上册中的精读和略读的比重差距不大,下册则比重加大,精读比重大概是略读的两倍,说明在初中上学期进行积累、下学期进行鉴赏的安排合理,有张有弛。8—9年级的文言文难度加大,每篇文言文的阅读字数也在增加,通过这样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延伸性的过程,在具有了一般文言基础知识后,学生掌握了基本字词和语义知识,为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语言文字打下了坚实基础,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选篇的优缺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在7—9年级从易到难,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无论从文言文中的注释、课后练习题、内容理解,还是思想感情,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文言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能够使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古代文化。如《论语》的修身之道,《桃花源记》理想社会的境界,《花木兰》替父从军、爱国主义,《夸父逐日》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意志和愿望,《狼》中对狼性格特点的刻画等都选自不同的类型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古代的基本字词、修辞知识,而且能够在能力培养的同时,对现代文阅读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学习文言文是一举两得的事。学习文言文一方面将语言文字和教学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和规范性,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1]3。因此编排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是相对浅显的,易于学生理解的,能够通过阅读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的文章。课标的要求看似简单,但是付诸实践并不容易初中生平时接触的都是现代文,一涉及到古代文学、古典文化阅读时便望而却步,更别说去理顺文章的大意了。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隆中对》《口技》《醉翁亭记》这些比较难理解的文言文,都加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学生原本对于文言文学习就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些文言文阅读的加入,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吃力、头疼,使学生和文言文文本之间又多了距离,不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在初中教学中,学习文言文应使学生在轻松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鉴赏,但对一些文言文,由于生僻词和语义词都比较难理解,也就没办法去赏析文言文的主旨和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标并没有针对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水平进行具体规定,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应掌握的语言能力的程度也没有提出明确界定。所以,反映到初中语文教材设计上也没有明确表明学生到底要对文言文阅读掌握到何种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和探究,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文学常识和文学情感掌握的失衡,不利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以语文学科为主的多边知识体系,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但在落实课程标准和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文言文选篇仍存在不同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问题应有清晰认识,才能够在理论指导下不断进行探索,使语文教材体系更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人文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过常宝.古文素养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8,39.

[3]叶圣陶.阅读与讲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2.

[4]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高凌飚,张廷凯.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 篇5

《论语》十则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传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曾子:即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人。

5、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

《观沧海》(曹操)

1、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2、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

选自《全唐诗》。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王湾,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西江月》(辛弃疾)

选自《稼轩长短句》,西江月,词牌名。辛弃族,字幼安,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

旧时茅店社林边:社林,乡村祭土地神的庙叫“社”,周围的树林就是社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山市》(蒲松龄)

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3、飞甍:飞檐。甍,屋檐。

4、高垣睥(pì)睨(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的呈凹凸不形的矮墙。

5、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6、市肆:集市。肆,店铺。

7、

参考资料:

一、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1、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2、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3、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世说新语》(刘义庆)

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咏雪》

1、谢太傅:即谢安,字发石,晋朝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无线后追赠为太傅。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王安石)

1、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2、王子曰:王安石自称。

《木兰诗》

1、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军书十二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4、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5、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7、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8、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

9、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产,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6、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7、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8、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9、孤岂欲卿治经: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社戏》

1、小生: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

2、小丑: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3、老旦:戏曲中扮演老年女子的角色。

《口技》(林嗣环)

1、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3、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参考资料:

一、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

二、主要戏曲剧种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

2、京剧--东方“歌剧”。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

3、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三、京剧旦角流派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

程派:由程砚秋创立。

荀派:由荀慧生创立。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

四、京居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

《夸父逐日》(《山海经》)

1、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2、河、渭:黄河,渭水。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1、《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狼》(《聊斋志异》)

1、一屠晚归: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2、止露尻尾:尻,屁股。

参考资料:

一、我国古代的车马

1、古书上常见车马并兴。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2、到了战国时代,战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之术。

3、一车四马为一乘。天子是万乘之国,诸侯是千乘之国。

二、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1、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

2、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它们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

3、白龙马,《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

4、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陶渊明)

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补充:

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王年号于选词择字十分考究,须经重臣集议、反复筛选,要求字意吉瑞、词意隽永,多用“天、大、太、应、元、中、永”等字开头。尤其是以“天”字开始之年号,达66个之多。其次是“建”字打头者,有30个;以“永”字作首字者有28个。用“隆”字的年号19个;有“龙”字的年号有13个,有“凤”字和“皇”字的年号各有11个。由于择字范围狭窄,历代年号重复使用现屡见不鲜。如用 “建兴”11次,为使用次数之最;“太平”出现9次;“建武”年号曾出现7次;另外“中兴”、“永和”、“永平”、“永兴”、“建和”、“建平”等年号亦分别曾被6位皇帝所用。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

1、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在东汉光武帝时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3、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据《史记秦始皇纪》有“臣(王绾、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之语。《汉书高帝纪下》有云: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上皇帝尊号。”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尊号。

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陋室铭》(刘禹锡)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鸿儒:博学的人。儒,旧指读书人。

3、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4、阅金经:金经,指佛经。

《爱莲说》(周敦颐)

1、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

2、自李唐来: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核舟记》(魏学洢)

1、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就是苏轼,后人习惯于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苏轼游的赤壁在黄州(现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东汉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嘉鱼东北。

3、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峨冠:高高的帽子。

5、卷端:指画幅的右端。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6、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翠色的颜料。

7、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大道之行》(《礼记》)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矜(guān)、寡、孤、独、废疾: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3、女子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望岳》(杜甫)

1、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2、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3、齐鲁青未了:齐,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

4、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5、

《石壕吏》

1、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两面夹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头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

2、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参考资料:

1、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等,属睡莲科。

2、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三峡》(郦道元)

1、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睛初:天刚睛。

4、霜旦:下霜的早晨。

《答谢中书书》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2、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

3、欲界之仙者: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4、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观潮》

周密,字公谨,宋代人。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

3、一舸无迹:舸,船。

《湖心亭看雪》张岱

1、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2、余强饮三大白: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3、更有痴似相公者: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使至塞上》(王维)

1、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补充: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3、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4、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登岳阳楼》(陈与义)

1、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2、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3、三年多难更凭危: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1、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下有洞和补丁。

2、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

3、赞曰: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俦,辈、同类。

5、亲旧知其如此: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6、环堵萧然: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7、衔觞赋诗:觞,酒杯。

《马说》(韩愈)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2、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

3、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4、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2、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3、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5、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6、带朱缨宝饰之帽:缨,帽带。

7、媵人持汤沃灌: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8、同舍生: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9、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10、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1、以衾拥覆:衾,被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群》,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赤壁》(杜牧)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过零丁洋》(文天祥)

文天祥,安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1、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水调歌头》苏轼

1、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水调歌头,词牌名。

2、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1、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岳阳楼记》范仲淹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居庙堂之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醉翁亭记》欧阳修

1、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2、射者中: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满井游记》袁宏道

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2、花朝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

2、胡天:塞北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3、中军:主帅的营帐。

4、辕门:军营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对联常识: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赠从弟》

从弟:堂弟。

九年级上册

《杨修之死》(罗贯中)

1、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范进中举》(吴敬梓)

1、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2、《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3、进学:进了县学。在科举时代,经过县一级考试取得秀才资格后即成为县学生员。

4、带挈你中了个相公:相公,对秀才的称呼。

5、同案:一同考取秀才叫做同案。

6、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叫“乡试年”。

7、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考,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

补充:

1、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8、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总称。

9、出榜:又叫“发榜”,即公布录取名单。

10、草标:在集市出卖东西,把一根草插在出卖的物品上或拿在手里,作为标志,这草就称为“草标”。

11、高邻:对邻居的尊称。

12、讳:原有“避”的意思。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的。

13、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补充:

1、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只有童生才能参加,通常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通常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全国各地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2、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秀才是往往都能高中状元,而状元往往都是为朝廷效力。

3、贡生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

14、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殿试录取进士分别为三等,叫“三甲”,榜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

15、在下:对自己的谦称。

16、我小老:旧时老年人对自己的谦称。

17、大红全帖:用大红纸折叠成折子的帖子,共有十面,横阔十倍于单帖,称为“全帖”。拜客时用全帖表示恭敬和郑重。

18、世先生:对有世交的人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之间世代有交往。这种称呼是旧时人们拉关系的套语。

19、晚生:旧时后进的你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乡试和会试分房阅卷,由各房考官推荐卷子给主考官,考中的人称推荐卷子的房考官为“房师”。

补充:

一、院试--考秀才

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考官是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任职,任期三年,任期内要依次到所辖各府、州去主持院试。

院试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所谓岁试,即俗话所说的童生考秀才,通过岁试,童生就算是“进学”了,成为了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亦即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继续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二、乡试--考举人

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的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也称“乙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三、会试和殿试--考进士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问题。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又称“春闱”。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发榜在四月,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之后还要举行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殿试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也就到了头。在揭榜时,要在殿前举行唱名典礼,称传胪。

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称谓科举知识简介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

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

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香菱学诗(曹雪芹)

1、节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跟本文有关情节是香菱被人贩子卖给薛蟠做妾。当时薛蟠外出经商,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

3、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

4、王摩诘:即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唐肃宗时官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

5、老杜: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为了区别于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故世称杜甫为“老杜”,杜牧“小杜”。

6、李青莲:即李白,幼时曾随父迁居四川绵州彰明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

7、应玚、谢、阮、庾、鲍:应玚,字德琏,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谢,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阮,指三国时魏诗人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涉世家》(司马迁)

1、节选自《史记陈步世家》。公元前2,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人才能跑部书称为《史记》。

3、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候之事。陈胜者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5、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械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6、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7、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上,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

8、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警称。

9、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

10、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

11、都尉:次于将军的军官。

12、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上郡府、县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13、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

14、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15、社稷: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16、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员。

17、伙颐:伙,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

18、伙涉:指被人叹过“伙颐”的陈涉,“伙”字冠在名字面前,成为他的外号。

《唐睢不辱使命》(《战国策》)

1、选自《战国策魏策》,题目是后人加的。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4、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5、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隆中对》(陈寿)

1、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3、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4、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5、天府之士: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所以称他“帝室这胄”。

7、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8、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出师表》(诸葛亮)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3、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4、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望江南》(温庭筠)

1、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渔家傲秋思》

1、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2、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嘨的声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骑,一人一马称骑。

《武陵春》(李清照)

1、节,符节。古代朝廷使者所持的凭证。

2、冯唐,人名,汉文帝时的一位郎官。据《史记张择之冯唐列传》载:汉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报战果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削职。冯唐向文帝进谏,文帝命冯唐持符节云中郡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比。

3、天狼:星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古时候吹牛角以发号令。

补充: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九年级下册

《公输》(《墨子》)

1、《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

4、臣,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5、愿借子杀之: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6、褐:粗布衣服。

7、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孟子两章》

1、《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孟子,名轲,邹人,是孔之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池:护城河。

2、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3、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惠子相梁》

1、《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2、庄周,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3、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

《曹刿论战》(《左传》)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其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长勺之战”。

2、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3、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4、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

5、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刺,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愚公移山》(《列子》)

1、选自《列子汤问》。

2、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3、汉阴:汉水南岸。

4、箕畚: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6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同文异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目前使用范围较广、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本文选取了两套教材同时选用的一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从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和助读系统四个方面将两种教材进行比较。

一、范文系统

范文系统,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标准或选文原则选取的课文系列,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语言材料。

(一)编写内容

从内容上看,两套教材都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几乎没有改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处不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人教版是单独为一段的,苏教版是和上文在一起构成最后一段。人教版将出洞的内容独立成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文章按顺序写游记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章法。苏教版的编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连贯、紧凑。

(二)编排体系

编排体系的不同是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

第一,所在年段。人教版将该课文编写至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三课,而苏教版却将其编写至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四课。由此可知,苏教版认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以及鉴赏更加适用于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及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精读比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在两种教材中都属于精读课文,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选文都是以精读为主体。然而,人教版第三学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比例达到了1∶1。苏教版则简化课型,只在第三学段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这样的安排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又叫导学系统、提示系统,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诠释等等。

(一)提示语

1.人教版的提示语。

第一,单元导语。在第一单元开始时,人教版教材做了这样的导入:“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语表达感情的。”明确了学习重点。

第二,提示语。在课文中,人教版使用了“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两处气泡框作为提示语,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启发思维,体现出了民主平等、自主互动的教材编写观念。

2.苏教版的提示语。

苏教版的奇数页的右上角都有标注课文的序号和标题,偶数页的左上角标注了教材分类,如课文、习作、练习等,方便学生翻阅和使用教材。

(二)图像

图像,直观性强、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1.插图。

人教版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插图设计上过于单薄,而苏教版则配以6张图片。溶洞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很多学生都不曾见过,插图可以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

此外,在课文的页面设计上,人教版全部使用的是白纸黑字,偏向成人化。而苏教版则搭配了清新的淡绿色边框,给学生以愉悦的阅读体验,细节处理很到位。

2.装饰性图像。

人教版教材用可爱的卡通钢笔、麦克风表示“抄一抄”“读一读”,替换原有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则遵循化繁为简的编写理念,装饰性的图像符号相对较少。

三、知识系统

识字板块是本文知识系统的主要体现形式。

(一)识写分流

识写分流,是指将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一类是只识不写。在本课中,人教版编排了6个只识不写字,13个能识会写字,而苏教版则只安排了6个能识会写字。人教版所给的识字任务量要比苏教版大得多。这与该课文的教学年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教版的识字版块也体现了其简约的编写原则,只列出了要求掌握的6个生字。人教版虽然数量上显得较多,只识不写和能识会写的两个部分有大量重复,在本课中重复率竟达到了百分之百,显得有些累赘。

(二)写字指导

在写字指导方面,苏教版比人教版更为细致。在课后练习中,苏教版还有专门设计的“描红”字帖版块,让学生通过描红、仿影和临帖的实际操作,掌握写好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练习系统

练习既是积累知识的手段,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两套教材也各有特色。

(1)对于品词品句的练习设置,人教版要抄下来,苏教版却不作要求。人教版的练习较为传统,通过抄写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从而关注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苏教版的练习强调感悟、积累、实践,侧重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2)人教版中的练习提示、作业要求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例如在对本课中,人教版要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显得亲切自然。苏教版中则是“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直接明了,单刀直入。叙述简洁明了,但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免有生硬之感。

(3)人教版的练习大都是围绕着课文来展开的,例如在说一说的环节,人教版是这样提示的:“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而苏教版对此环节设计的较为自由,“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不限定说话的主题,给予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4)苏教版的练习形式更加丰富,在本课的最后一题还设置了“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这一项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苏教版有描红写字的练习。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7

首先, 鲁迅的作品几十年来一直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但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随着人们认识而不断的变化的。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的第一套全国统一的高中语文教材《高级中学语文课本》, 它为了适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需要, 注重课本的思想政治性, 教学中尤其强调“阶级斗争工具论”, 教师对作品的阐释也呈公式化、标准化的倾向。例如, 《药》中夏瑜坟上的那一圈红白的花, 当时被解读为“革命者永远杀不尽, 也表示后死者会接受先烈的教训, 为革命另辟一条光明胜利的路”。1956年秋季《孔乙己》第一次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 但教参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中却把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归结为他的“迂腐”、“好吃懒做”、“逃避现实”的性格。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 鲁迅的作品又被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例如《祝福》中把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柳妈之类人物划到地主阶级的阵营里去, 并且认定作品的主旨是对鲁四老爷等“地主阶级憎恶”, 这显然与鲁迅先生创作初衷是相悖的。后来, 教材中注意吸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80年代后的语文教材作了调整, 强调了“礼教吃人”的主题。进入90年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我国也开展起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主体性教学、探究教学、活动教学和反思性教学成为时代的教学思想”。进入21世纪, 注重全面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材强调语文学科应着眼于“人”的培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阿Q正传》由节选改为全文, 并附加了《〈阿Q正传〉成因》一文。意在帮助广大师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鲁迅的著作。课文提示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 也注意到了鲁迅本人的意见。如《药》, 现在的主旨是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由此可见, 鲁迅的作品从1950年在高中教材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虽然在以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被当作政治工具。但是现在的教材正努力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他的作品, 让学生真正地读懂他的作品, 走近他的作品。这一点上, 应该是变化的, 人们对鲁迅的认识也是随着对他作品的正确解读而不断深化的。

其次, 关于有人反映鲁迅作品难读难懂, 不喜欢鲁迅的作品的问题。北京大学王富仁教授曾经针对有人质疑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数量太多, 对于中学生来说太难的问题。他表示:长期以来, 大家之所以认为鲁迅作品难懂, 最重要的原因是把鲁迅作品当作某种观念的工具, 将学生接受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 “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 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 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 “在现代文学中, 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 而是太少了, 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 要从直感出发, 而不是观念出发”。这也可能与时代的差异、思想的差异有关, 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有无主动阅读其作品有关。高中生了解鲁迅一般都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了解的, 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应该更多地关注鲁迅研究的最新进展, 更加有意识地挖掘鲁迅作品的丰富意蕴, 鼓励学生直接去读作品以及鲁迅的生平传记, 以帮助学生走近鲁迅, 以求真正地感受鲁迅及其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个人对知识的占有量的大小已退居次要地位, 而现有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应该提倡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解读,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封建制度”, “腐朽的封建思想”等大而化之的主题, 教师对教材教参机械照搬, 强行灌输。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挖掘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例如《阿Q正传》虽然写的是阿Q和他一生的命运, 但是它内在的深刻含义, 可以随着学生人生观察和体验的不断增加, 随着学生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而不断深化, 从而还原鲁迅, 还原文学。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8

一、与老版本的相互对照

(一)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思想的领悟能力

在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课后的练习减少了关于字词句方面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于课文整体的领悟和感知程度。在旧版的教材中,通常在课后练习中设立关于字词句积累的训练和文章章节节选的背诵等题目,在新版教材中取消了这一部分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学生对通读文章后对整体的归纳和总结能力。相比于原有的题目涉及内容过于分散,新课改设立的题目更具针对性,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认知程度,这更便于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性。更多的是针对于文章主体鼓励学生做出更深层次的延伸和思考,在培养了学生听、写、读能力的同时,着重提升了学生本身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能力。

(二)加强了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及灵活运用

在现有的人教版教材中,减少了对于字词句繁琐的、机械化的练习,增加了一些对文字的灵活运用,练习本身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进而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在构设一些题目的解题思路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路的引导、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通过减少课后题中默诵的比例,着重强调了学生自身对于语言的积累,使之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

(三)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多元化的理解

不同于过去的死读书、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式,现有的人教版课本中对于课后练习的设立更多地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意识,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体现了人的特殊性和学生自身思维的独立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提升到更为高的层次上来说,就是解放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也更有利于今后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拓深。

(四)注重培养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从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新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和搜集相关信息、获取新知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学生往往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一方,学习语文大多通过背诵课文,这就造成了课后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联系性,其过于单一化也使得学生在提升自身语言能力上不能够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

现有的人教版教材中更多地设立了口语表达方面和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一些习题,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进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相关人物特性做出一定的讨论和评析。这体现了现今教材中更加看重对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结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们更加地踊跃发言,表述自己的意见,进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使课程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除此之外,教材中还加入了一些综合实践的要求,这都体现了教育本身和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结合,强调了学生本身对于个体生活的需求。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主要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参与,这在现有教材中的一些课后习题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二、课后习题相应模块的设计特点

(一)指导性

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品读和知识的讲解两个方面,前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欣赏和评析,通过对文章细节语句的运用来猜测作者当时的内心心理活动,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现力的认知和日后的灵活运用。在习题中设立一些引申的题目,使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已有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深化和补充。而在练习中设立知识讲解方面的习题,同样有利用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将语法向自身的能力进行转化,这与过去注重单一知识的培养和传授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二)自主性

新课改的教材中设立的课后练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题目的构建时必须与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化和学习需求相互结合,并根据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相关学习方式的探究。

(三)开放性

这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空间、意识空间、学科间和认知方法的开放几个方面。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对于课后习题的设计更为注重课本外知识与课堂知识的相互结合,同时保证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通过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使课程本身的内容与社会实际、其他课程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自身参与实践、搜集资料、分析判断、动手动脑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9

一、人教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即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版块组成单元, 更关注语文与外部世界和学生主体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更宽广的视野中认识语文学科, 基本以生活内容或人文主题为依据编排单元教材, 体现了编者的改革意识, 着眼于语文与广阔生活, 学生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展示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致力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自行建构,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特征, 即“知识是在人们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而是需要在具体问题中, 针对具体情境, 自己进行再创造”[1]。

人教这版阅读教材基本按人文主题 (或话题) 编排单元, 体现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 主张心理学应该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关注他们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2]。从一年级上册至二年级上册, 三册教材以识字教学为主, 从二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 合计九册阅读教材中, 每册均安排八组主题, 每一主题下囊括3至5篇课文。

二、苏教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基本围绕单元主题, 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和练习等加以优化整合, 以获取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以“单元合成, 整体训练”为框架构建学习新体系, 采取“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形式编排。单元主题的选择也体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内容涵盖面较广。

同样是主题单元, 苏教版阅读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非结构性主题单元的特征, 即单元内部课文之间的逻辑层次性不甚紧密。第一单元的课文之间并不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且主题也不像人教版那样在单元导语中明确点出, 可见苏教版并不执著于追求结构性主题单元, 在一定层面上给予教师和学生开发文本的适度空间, 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三、两版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比较

人教版阅读教材的每篇选文都紧密结合单元主题, 主题丰富多样, 注意选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主题“从外在线索来说, 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就内在线索而言,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3]。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主题的内容在各单元的导语中加以提示。笔者统计了二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 共九册教材的单元主题, 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同样的统计方法,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主题涵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两者相比, 苏教版比人教版增设了季节风光、历史故事、文体单元等主题, 减少了传统文化、想象世界、语言艺术热爱生命、阅读书籍、写作手法等主题。可见两版阅读教材在主题追寻上的异彩纷呈和各具特色。

按主题的特征分, 有结构性主题单元和非结构性主题单元。“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区别在于教材所确定的主题单元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层次”[4]。

人教版阅读教材是比较典型的以人文主题编制教材单元的范例, 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 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 尤其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能较集中地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尤其关注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教材各内容要素实际构成了模块结构, 安排学习内容时, 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交叉、融合, 有利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语文, 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人教版阅读教材中, 单元人文主题涵盖内容之广泛, 反映思想之鲜明, 都体现出编者的独具匠心。

可以清晰地发现, 自然景物、爱的旋律、社会生活、哲理故事、科学世界等主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 体现出编者对儿童生活的关注, 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横向看, 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选题以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等话题为主,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中年段在持续关注自然景物、爱的旋律、社会生活等话题的前提下, 增加了科学世界、想象世界、哲理故事等话题, 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阅读”的明确要求, 在拓展丰富主题的同时, 关注文本自身, 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高年段的话题除了增设经典名著、保护环境等主题, 在思想深度上也进一步提升, 更是直接将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作为某一单元的主题, 囊括进教材中, 体现出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追寻。

这种由浅入深、丰富多彩的基本主题安排, 体现出教材力求呈现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 体现出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语文观念的产物。

苏教版阅读教材中所确定的主题单元内部逻辑层次没有那样严密, 结构性没有前者清晰。在苏教版教材中, 存在以人文主题或话题安排单元的编排方式,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紧密围绕“自然景物”的主题, 安排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这四篇课文, 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再如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展现了一幅雄壮恢弘的革命历史画卷:《七律长征》气势磅礴, 表达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从一个侧面反映革命前辈的战斗情谊;《大江保卫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誓死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感人画面。

苏教版阅读教材中也存在很多以其他方式编排单元的例子。按照文体类型编排的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 《东方之珠》、《小露珠》、《石榴》同属于写景散文。这种以文学体裁编排选文内容的教材, 在国外教材中较为常见, 将相关选文加以组合, 按每种文体的艺术特征、基本题材内容确定单元, 兼顾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这样编排能够保证学科的系统性, 但最大缺陷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

苏教版中按照生活内容编排的单元, 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走, 我们去植树》既与开学初春光明媚的季节特点相符合, 又倡导学生走进自然, 拥抱绿色;《第一朵杏花》讲述了竺可桢爷爷观察花期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燕子》用清新俏皮的语言描摹出小燕子生动可爱的形象。贴近生活实际, 通过教材呈现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

人教版的结构性主题单元突出了逻辑序列的精密性和层次性, 而苏教版的非结构性主题单元则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主阅读和开发文本的空间。从组元形式上看, 人教版偏向“纯粹主题单元”, 苏教版更侧重于“混合主题单元”。即人教版的大多数单元以主题统领, 用导语点明。苏教版的混合主题单元在编排上既考虑人文主题, 又考虑其他因素的单元形式, 力求实现学科知识、学生经验、社会生活三方面的统一。帮助学生融合与文本之间视界的差距, 获得情感体验, 提升人文精神。

摘要:阅读教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教版和苏教版是认可度较高的两个版本。本文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 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翔实的举例证明、相关的文献资料、科学的实践探讨, 阐释阅读教材的课文主题的异同。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主题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46.

[2]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18.

[3]徐向阳.人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上的比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1 (11) :151.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10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导读语,设计,更正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目是按照题目、作者、导读语、正文、课后题、生字生词等内容和顺序来安排的。其中“导读语”安排在作者后面,正文前面,是教材编写者加上去的,不是原著本来就有的。那么,为什么要加上“导读语”,“导读语”又在语文学习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笔者认为课文正文前面加上“导读语”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思考方向,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有了导读语的帮助,就是没有老师教,学生也能把课文看懂。这样说来,“导读语”的设计是为了“变教本为学本”,为学生能更好地自学服务的。

但教材一些课文前面的“导读语”设计并不是很理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就这些“问题导读语”的不妥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导读语里提出的问题和课后题设计的问题雷同

例如《世说新语两则》一课的导读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这里选的就是其中著名的两则。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

评议:编者在导读语中设置了一个问题“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目的是引发读者思考。但该课课后题也设计了同样的问题:“《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导读语设计的问题和课后题选的问题雷同,同一个问题不能提问两次,所以导读语中的问题应该删去或更换成别的问题。

二、导读语为课后思考题提供了答案

例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的导读语“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看,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面对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我想到了什么?”

评议:该导读语交代了“我”的心情变化轨迹,即“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而该课课后题第二题设计的是“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说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显然导读语中“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就是该问题的答案,这种“在导读语中答,在课后题中问”的设计应该改变。

三、导读语说出了文章的情感主旨,用编者的感受代替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例如《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一课的导读语:“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这两首散文诗,就是对母亲深情的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评议:该导读语为读者提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两篇文章的文体都是散文诗,另一个是两篇文章的主旨都是对母爱的歌颂。但细读课文,发现两篇文章不光是写母爱。如其中一篇《金色花》:小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让妈妈找不到自己,妈妈嗔怪寻找孩子等一系列细节更多体现的是母子之间的亲昵和孩子对母亲的俏皮与依恋。同时文章的情感主旨是多元的,不同学生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像导读语中“文章是写母爱的”这种先入为主的用“编者的感受”代替“读者的个性体验”的定论式设计显然是违背课改要求的。

导读语概括交代了文章的内容、思路、线索,代替学生完成了重点学习任务,例如《丑小鸭》一课导读语:“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再如《最后一课》一课导读语:“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阿尔萨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评议:两则导读语都从整体上交代了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思路是怎样的。但辨析思路,概括内容要点是记叙文阅读的主要任务,也是测量是否掌握文章内容的硬性指标,如果在文章前面把这些内容都交代出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肯定大为不利的。

基于上面一些浅见,笔者希望人教版教材在修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新课文导读语设计,最好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导读语和上课教师导入语的关系

教材中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学课文。讲读课文教师上课时都会设计一些导入语。如果讲读课文的导读语和教师导入语一样只是起到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可以不做安排,更有利于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思考。

2. 导读语和课后题的关系

导读语在前,课后题在后,分别是课文学习内容的两端,但不是呼应关系。导读语里提的问题,课后题不应再提,同时导读语不应该是课后题的答案。

3. 导读语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导读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导”。“导”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学”。如果出现了因“导”碍学,因“导”害学的情况就不如不“导”。要想让“导”助“学”,编者就应该明晰不同课文的“学习重点”,让“导”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11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语文 教学本质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社会,加上互联网的推动,人们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并逐步学会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世界各国为了本民族的更好发展,都将多元文化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国是一个五十六个名族共存的大国,在多元文化的时代影响下,也将多元文化当成国家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最基本学科,新课改后的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材的选择必须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新时代文化知识、体现尊重多元文化、汲取其它优秀文化、传递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1.一、简述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一个样式繁多、层次复杂的文化体,加上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人们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也趋向多元角度。多元文化概念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多元文化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正因如此,才有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分,同时由于宗教、政治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多元的构成越来越庞大。 概括的说,多元文化 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国家同多个国家的共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国家内的不同文化的关联。 不仅如此,人类长期以来的文化积累与 生活方式的形成也是多元文化的组成[1]。

1.二、试论语文教材同多元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语文教材是一种传播多元文化的语言与书面的集合,它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高中新课改强调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语文教材在表达鲜明的文化观点的同时应具备多元的、开放的文化构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多元文化日益复杂化,基于让我国学生的文化素质走向更高的境界,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的文化教育需求,我国语文教材在传播本国文化的同时,融入部分外国优秀文化[2]。

另一方面,语文教材 是一个文化传播器,教材的内容深深影响着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语文教材是对文化的选择,正是由于多元文化存在,语文教材才会如此丰富,无所不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同时,语文教材又是先进文化未来走向的表现,因此,教材作为教书育人的工具不能随意,要有所取舍[3]。

三、探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

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关系着教育的发展,同时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发展。怎样通过语文教材内容编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多元文化并通过接受它来提高自身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与世界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适应性要强,视野足够宽广。下文是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多元化阐述。

(一)内容关于时代文化的部分较少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包括有中国现代文化。比如余华写作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也有反应时代精神的教育题材,比如《飞向太空的航程》、《杨振宇写作的《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由于类似的时代文化所占比例较少,大多教育者会将其作为一般科普文进行阅读教学,着重表面分析,忽视教材的时代文化内涵。语文教材应当在满足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文化选择与处理思维提高的内容。现代文化是文化进步的产物,对社会将来发展以及学生将来文化观念的形成都有很深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可多列入一些独具时代文化特色的文化内容,丰富学生对时代精神知识的了解。

(二)内容关于少数名族文化的部分较少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的课题较少,并且大多为汉族文化,其它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文化比如回族、满族等有关的教材较少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并存的国家,其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较少,这样会使得少数民族学生逐渐远离自身民族知识,甚至在长期的文化影响下,其本民族文化被汉族文化所同化。

(三)当代外族文化不足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大多是关于十九世纪以前的欧美发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文化,关于非洲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几乎没有,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后,会误以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恶劣的奢侈帝国,穷人只能受苦,富人才能享福的国家,使得学生对当代的外族文化了解片面与不足,影响学生对世界文化的正确认识。换个角度来讲,在不少外国人看来,他们并不明白中国清朝之前男人长辫子与女人裹脚的文化历史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择应当在理解并尊重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多融入一些当代外族文化知识。

虽然在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外族文化选择比较开放,教材内容不再只是对现实主义的批判文章,而是有其它风格的流派材料得到学生的喜爱,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比如本华兹华斯的作品《孤独的收割人》然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世界文学发展的内容较少,比如关于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选择上的内容极少,这对学生跨文化认知影响很大,导致学生文化水平与世界文化相脱轨。

1.三、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择能够反映许多优秀的多元文化,其亦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比如教材内容选择上,忽视城乡差别、不同阶层人群生活相关文化。语文教材是一个国家文化教育之本,与国家的未来文化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和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确定等都有密切联系,为了让我国的文化能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丛林中生存,语文教材的选择就应该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在集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的同时, 还需要接受世界各地的多种优秀文化的参与 。只有融合多元文化的语文教材,才能让学生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世界文化,并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于国. 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从第六套全国通用中学语文教材(试用本)的编写谈起 [J].课程·教材·教法,2011(05):37-42.

[2]何文胜. 语文教科书编选体系的构建——兼论《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一文 [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46-50+60.

人教版语文教材 篇12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当时正是他离开长安, 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 来到宣城的时候。怀才不遇, 幽愤在胸。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就强烈地表露了他的孤独寂寞之情。

诗中有一句“孤云独去闲”, 这个“独”字很有意思, 可以说是全诗的“魂”。看!寂寥的长空只有一片白云, 所以称“孤”, 其实也是“独”的意思;而就是这仅有的一片白云, 也不肯片刻停留, 而是很快就独自远远地飘走了。这样就只剩下了诗人一人。一个“闲”字在这里并非“清闲”, 而是“闲”得无聊, “闲”得孤独!再联系到前面的“众鸟高飞尽”: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直至无影无踪;还有后面的“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与自己为伴, 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一“尽”一“只”, 充分表现了作者众朋友远离的情景。于是, 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 只能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这是封建社会许多有理想、有才能的人在政治上遭受压抑后的精神状态。

一个“独”字充满了哀怨之情!

奇山妙水秀丽多姿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语言流畅, 意境优美, 令人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

1. 引用———概述全貌。

文中一开始便引用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赞语, 给人以总体印象, 最后又以诗一般的语言“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给人以形象的总体感受。

2.对比———体现特色。

文中运用了对比修饰手法, 写漓江的水, 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比美;桂林的山, 与峰峦雄伟的泰山、枫叶似火的香山比胜。这就突出了桂林山水的奇异、独特之处, 令人向往。

3.排比———突出特点。

《桂林山水》运用了排比手法,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以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两组排比句, 生动、精练而传神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突出特点。

4.比喻———巧绘形象。

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 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具体动人。如写漓江水的绿“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写桂林山的奇“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写桂林山的秀“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等, 真是历历如绘, 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美如画。作者正是在这如画的描绘中渗透了他热爱祖国山水的强烈感情。

“富有”的含义

《中彩那天》的最后一句是:“是呀,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里的“富有”是什么意思呢?

想想看, 在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 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 开回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但是, 父亲却因为“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神情严肃”得“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温柔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因为父亲买彩票时, 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 并作了记号“K”, 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因此, 父亲觉得, 这奖品不应属于自己, 于是就在没人知情的情况下, 毅然地拨打了电话, 通知了真正的获奖者。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父亲虽然失去了中奖的车子, 但是得到了人情和道义, 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是一笔金钱买不来的精神财富, 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这就是“富有”的含义:“富”就富在诚信, “富”就富在不贪不应得之财。这也照应了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 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富翁”与“尊严”

《尊严》是一篇阅读课文, 写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与众不同”: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 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故事告诉我们, 人可以没有财富, 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文中杰克逊大叔的一句话发人深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年轻人不像一群逃难人那样, 看到“这么好的食物”, 就“狼吞虎咽”地吃, 顾不上说一句感谢的话, 而是先问杰克逊大叔“有什么活需要我做”, 而且坚持先做完活“再吃这些东西”!这是一种不以乞讨谋生存、要用劳动换食物的志气, 这是一种不以贫穷为低贱、要以努力促改变的人格“尊严”。因此, 杰克逊大叔暗暗“赞赏”他, 让他为自己“捶捶背”, 满足了年轻人的“尊严”需求。

杰克逊大叔慧眼识珠, 对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毫不在乎, 并把他留在庄园里干活。正是依靠这种在穷困潦倒情况下仍坚守自己“尊严”的精神, 年轻的哈默终获成功, 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想当初, 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难者一样, 见了水就喝, 接过饭就吃, 他能结识杰克逊吗?如果他不坚定地坚持先做完活“再吃这些东西”, 他能使自己走向成功吗?

因此, “富翁”与“尊严”关系密切:维护自己“尊严”的人, 就可能成为“富翁”;而失去自己“尊严”的人, 就可能与“富翁”无缘, 或者与“富翁”擦肩而过。你说是吗?

神奇的数字说明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 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中有许多数字, 具有神奇的作用。

“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说明了黄河的频繁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而“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 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 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说明了黄河“河床逐年升高”的原因, 因而也就“使黄河成了悬河”, 容易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每年, 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 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是说明了黄河水土的严重流失造成了“农作物大量减产”。

由此可见, 泥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要把黄河治理好, 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 防止水土流失。这样, “黄河变好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如果没有这些数字的说明, 我们怎么能形象地理解这一道理呢?

《夜莺的歌声》中的修辞

在《夜莺的歌声》一课中,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叙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 一个孩子运用计谋, 协助游击队战士歼灭敌人的事迹, 突出表现了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格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1. 拟人。

文章开头描写了一场战争后的破败情景, 特别是“空旷的花园里,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一拟人, 形象地突出敌人的侵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 连树木都“垂头丧气” (当成人来写) 起来。这里, 也饱含着人们的无比愤慨。

2.双关。

当敌人问孩子“你这里有没有人”时, 小孩在回答中有一句“大家都喊:‘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明里讲, 是真的野兽, 战争一开始, 枪炮轰鸣, 野兽都跑出了树林, 跑进了村子;而实际上, 是把敌人比作“野兽”, 人们见他们来了, “就都跑了”。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双关”, 一方面表现小孩子的机智聪慧, 另一方面突出了小孩子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之情。

3.排比。

小孩子给敌人“领路”时, “有时候学夜莺唱, 有时候学杜鹃叫, 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 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你看, 他天真活泼, 好像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其实, 他是在迷惑敌人。况且, 他的“学夜莺唱”“学杜鹃叫”正是在给游击队的同志们报信呢!这里的“排比”用得多好。

4.借代。

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 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叙述:“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这里的几个“夜莺”实际上都是指那个机智勇敢的小孩子:他学夜莺叫给游击队报信, 他就像小夜莺那样机灵活泼, 惹人喜爱。

5.反复。

课文的题目是《夜莺的歌声》, 课文中多次反复出现“夜莺的歌声”, 开始是“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中间是“越来越响了”, 最后是“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不仅与题目是很好的“照应”, 而且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小“夜莺”用“夜莺的歌声”给亲人报信,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夜莺”的语言

在《夜莺的歌声》一文中, 作者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爱国少年的形象, 使我们赞叹不已, 而最值得品味的还是那小“夜莺”的语言, 令人赞不绝口。

1.埋下伏笔。

在课文中, “军官点了点头, 转眼间, 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表示了敌人的阴险狡诈, 企图从孩子的口中探听游击队的消息。而小“夜莺”的回答干脆利落:“我自己学的, 我还会学杜鹃叫呢。”这就不仅避开了敌人的盘问, 而且乘机巧妙地引出了“杜鹃叫”, 为下文用鸟叫声报信而不引起敌人怀疑埋下伏笔。

2. 曲解。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显然, 敌军官并未死心, 想继续盘问出游击队的消息。小“夜莺”回答说:“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 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是一种曲解。曲解是一种有意识进行歪曲理解的修辞手法。显然, 小“夜莺”知道敌军官是问他还有没有其他人 (游击队) , 但夜莺偏偏故意歪曲说成麻雀、乌鸦之类。在敌军官眼中, 小“夜莺”真是一个只知贪玩的傻小子。

3.闪避。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敌军官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 想让孩子在无意中透露出游击队的消息。小“夜莺”说:“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 还有洋蘑菇。”这里, 表现了他的警惕性特别高, 面对敌人的突然发问, 故意闪烁其词, 答非所问, 运用了“闪避”的修辞手法, 把游击队说成是蘑菇,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令敌人哭笑不得。

一幅农村田园画

范成大是宋代的进士, 做过一些地方官, 并做了两个月副宰相。他曾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 抗争不屈, 几乎被杀。后来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而不能实现, 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 因此创作了许多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 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四时田园杂兴》就是他退居家乡后随兴写的一组大型田家诗。一共写了60首, 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 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 白天下田去除草, 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 水稻田里的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 晚上就搓麻线, 再织成布。这句诗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即男女, 全诗用了老农的口气, “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 各司其事, 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指的是那些孩子们, 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 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喜爱劳动, 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 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意趣横生。

把水写活了

《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真切的感受, 把趵突泉的水写得活灵活现, 情趣横生, 使人读后感慨万千。

1.清格凌凌的水。

文章开始以“清浅”突出泉水的清澈透亮, 以“鲜洁”说明水质的清净新鲜, 简明地描写了趵突泉的水是清格凌凌的;而紧随其后的“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 上下都是绿的”和后面的“游鱼水藻, 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进一步摹写了趵突泉“池里的水清极了”。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 便觉得自然的伟大, 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2. 喷涌不息的水。

趵突泉是“一溪活水”。作者用比喻手法来写三个大泉眼, 既表现了泉的特点, 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它的水“冒出水面半米来高”, 多么壮观, 多有气势!而比喻句“像煮沸了似的, 不断地翻滚”突出了水的旺盛声势, 后面的“没昼没夜地冒, 冒, 冒”一句, 连用三个“冒”字, 造成了一种急促跳跃的节奏, 给人以“翻滚”的实感。第二个比喻句“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进一步说明了水的喷涌不息, 体现了大自然的蓬勃活力。永远那么纯洁, 那么活泼, 那么鲜明, 冒, 冒, 冒, 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 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3. 千姿百态的水。

文中写池边的“小泉眼”, 一个“数不清”足见其数量之多, 而用几个“有的”排比句式突出了它冒出的水泡姿态各异, 精彩纷呈。最后, 用“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夸张说明了水泡“五光十色”的璀璨夺目, 实在令人珍爱。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 既表现了小泉的特点, 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 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 有的像一串明珠, 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

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大泉的壮美, 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从课文中的“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这个省略号, 我们可以想象出很多小泉作者还没有写出来, 激发联想的兴趣, 真是“读有尽而意无穷”啊!

《小珊迪》中的感情变化

《小珊迪》一文写的是孤儿小珊迪, 为了换零钱遭遇车祸, 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 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以作者对小珊迪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1.讨厌。

课文开头, 小珊迪一个劲地想要“我”买他的火柴, 打断了“我”与同事的谈话, 因此, “我”感到讨厌;当同事说不需要时, 他又以火柴价格便宜来请求;当“我”也说不要时, 他又以降低价格的方式再次乞求;我们以没有零钱第三次拒绝他, 他再一次苦苦哀求说他“饿极了”……这样的由请求到乞求再到苦苦哀求, 一句话比一句话重, 使“我”觉得讨厌。但是, 由此也可以想象到小珊迪饱受饥寒、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于是无形中又产生了一些同情。

2.同情。

看着小珊迪“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 再联系他的穿着, 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穷困、不得不在严寒中卖火柴, 靠劳动谋生的孩子, 不是那种靠欺诈骗取钱财的人;特别是晚上, 小珊迪让他的弟弟送来找“我”的零钱, 并告诉“我”小珊迪在换钱回来的途中遭遇车祸伤势很重。“我”对这对孤儿的同情进一步加深, 并由此对那个社会的冷酷和不平等产生了憎恶。

3. 感动。

饥饿贫穷的小珊迪在重伤之际仍不忘还顾客的零钱, 这是多么诚实的孩子!他坦荡的人格让“我”感动;他在生死关头还牵挂着弟弟小利比:“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又是多么善良的表现!由此, “我”被小珊迪再次深深地感动, 慨然答应照顾小利比。从“我”的感动中, 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诚实、守信、关心他人。

课文的结尾饱含深情地赞美:“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 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充分流露。是的, 小珊迪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打动更多读者的心。

《黄继光》一文中的“!”

在《黄继光》一课中, 多处用了感叹号“!”。细细体味, 其趣无穷。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这是“冰雹一样的”子弹对准黄继光射击, 他“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的情况下, 同志们看到的动人情景。三个“!”, 一是惊喜的呼唤;二是由衷的感叹;三是激情的赞美!惊的是他的非凡举动, 叹的是他的坚强意志, 赞的是他的崇高精神。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这是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 满怀深仇大恨, 用手雷炸毁敌人半边火力点的壮烈情景。这里的“!”显示了黄继光的声威, 也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比巨大的声威。

“指导员正在着急,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这里的“!”预示着一个多么惊天动地的雄姿:“他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展示了一颗多么壮怀激烈的赤心!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这是在黄继光英勇献身之后, 指战员发出的愤怒呼喊———犹如火山爆发一样的复仇心声。这里的两个“!”是对指战员急欲杀敌报仇的正面描写, 也是对黄继光精神给予人们激励、鼓舞之大的进一步凸现。

《可爱的草塘》的写作特色

《可爱的草塘》一文围绕着草塘的“可爱”, 生动地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其写作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形象,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描写展示“可爱”。

课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手法, 充分展示草塘的可爱。如用“浪花翠绿翠绿的, 绿得发光, 绿得鲜亮, 欢笑着, 翻滚着, 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 近处的呈鲜绿色, 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 再远的呈墨绿色, 一层又一层, 最后连成一片, 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写了草塘“浪花”的与众不同、活灵活现。用“不大的水泡子……挤挤挨挨的都是鱼。”“筷子长的鲇鱼, 手掌宽的鲫鱼, 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等描写, 表现了草塘的物产丰富。

2.对比突出“可爱”。

作者开始对北大荒不了解, “感到一切都不习惯”“觉得没意思”“待腻了”。但是当他初次见到草塘时, 就被草塘的大而美所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他对草塘美景的“喜爱”之情。当作者看到小河的奇特情景时, 更是赞叹不已。一个“啊”字, 说明他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 完全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这是一个对比。还有最后一段, 作者想“洗一洗脸”, 但草塘的美深深打动了他, 因此生怕因洗脸打破这美好的景象, 于是就“犹豫了”。这矛盾的心情又是一个对比, 再一次突出了他对北大荒深深的爱恋。

3. 排比强调“可爱”。

在课文中, 作者还运用了排比句, 强调草塘迷人美景的可爱。如“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显得更白了。”这里的“绿草”“蓝天”“白云”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 情形各不相同, 但都是那么美丽迷人, 那么可爱。

4. 对话围绕“可爱”。

这篇文章的对话用得多, 用得好, 用得妙。比如“不过你得紧跟着我走, 俺这儿狼可多啦!”是小丽吓唬“我”的话,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她的“假话”一是抓住了北大荒过去“大而荒, 广而野”的特点, 二是以此反衬今天草塘的可爱。这种欲褒先贬的手法使人变惊为喜、变厌为爱。又如“我故意逗她:‘别光说美的, 若是冬天呢……’”这句话意在探听冷落、萧条的冬天里的北大荒, 但是却引出了“冬天更好玩”的动人情节, 深化了赞美之意。而后面“我”的继续深究:“哦, 你这么一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啦?”这一反问, 更是将北大荒之美和对它的惊叹之情, 推向高潮。

上一篇:专业实践性教学下一篇:防火材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