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加工

2024-10-26

精深加工(精选8篇)

精深加工 篇1

一、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及主要产品

稻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和粮食品种, 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 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我国粮食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7.7%和37.2%。稻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 加工100kg稻谷, 其中约有60~65kg主产品 (大米) , 其余为35~40kg副产品 (稻壳、碎米、米糠和米胚) , 在这些副产品中, 其中15~20kg具有食用价值, 经过生物科技工艺精深加工后, 可以得到10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据世界发达国家稻米深加全利用经验表明, 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可由1∶1.2提高到1∶4, 增值近4倍。稻米精深加工制品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稻谷 (米) 及其加工制品国际年贸易额达500亿美元。稻米精深加工使用的原材料是食用大米加工产生的节碎米、米糠、稻壳等, 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淀粉糖类、蛋白粉类和米糠油类产品。这些产品市场处于成长期, 市场价格高, 前景好。

长期以来, 我国稻米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 有效利用率只达60%~65%, 副产品深加工利用极少,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随着稻米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 食用大米加工产生的节碎米、米糠、稻壳等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淀粉糖类、蛋白粉类和米糠油类等产品。这些产品市场处于成长期, 市场价格高, 前景好。

目前, 国内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稻米精深加工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和主要生产产品结构示意图如下:

二、行业技术工艺水平及特点

稻谷除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 稻米精深加工可使稻谷自身价值增值5~10倍。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稻谷产后精深加工研究。

国内对此也十分重视, “稻米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 攻克了稻米精深加工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并已应用到国内著名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下面主要说明行业内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情况。

1大米淀粉糖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

大米淀粉糖类产品主要包括麦芽糖浆、麦芽糊精、葡萄糖粉等, 下面着重说明大米淀粉糖类产品生产技术工艺。

(1) 麦芽糖浆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糖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2) 麦芽糊精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糊精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3) 葡萄糖生产工艺流程

葡萄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2大米蛋白粉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

大米蛋白粉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主要是采用酶法提取蛋白粉。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3米糠油类健康食品生产技术及工艺

米糠油的生产技术主要分为压榨法和化学法。

压榨法米糠油生产技术及工艺如下:4其他生产技术及工艺

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内的相关技术还有很多, 例如多孔淀粉生产技术、二十八醇生产技术、低过敏性米蛋白、抗性淀粉的生产技术和大米胚芽饮料生产技术等等。

三、行业市场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1大米淀粉糖类产品所处行业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1) 淀粉糖简介

淀粉糖是甜味剂体系中的一种甜味物质, 甜味剂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的构成关系如下:

在天然甜味剂中, 淀粉糖是以含淀粉的粮食 (玉米、大米、小麦等) 、薯类等为原料在酸或酶的作用下经水解、精制或再经深加工而获得的糖制品。以淀粉为原料选用不同的酶来水解或控制不同的水解程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淀粉糖制品。淀粉糖主要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啤酒糖等。

(2) 淀粉糖与食糖 (蔗糖) 的替代和竞争关系

食糖是食用糖的简称, 包括的品种较多, 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3种, 食糖的基本原料为甘蔗和甜菜。

由于原材料的供应、国家政策支持、销售价格、营养和口感等多方面, 淀粉糖相对于食糖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因此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十五”之前我国的食糖生产和消费政策, 一直提倡以蔗糖为主, 淀粉糖为辅。“十五”时期, 蔗糖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 蔗糖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国家政策逐渐开始对发展淀粉糖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近年来, 淀粉糖年产量逐年增长, 对蔗糖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从销售价格上看, 淀粉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我国蔗糖近几年的销售价格为3 900~5 100元/t, 2009年蔗糖售价仍然在3 500~4 500元/t波动, 由于成本因素, 蔗糖的价格一般高于淀粉糖800~1 000元/t, 淀粉糖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销售价格的悬殊差距对于淀粉糖的需求量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因素。

从营养和口感角度上看, 淀粉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淀粉糖产品具有成形性能好、甜味口感适宜、热值低、营养丰富、保湿性强、食用不过敏等特点, 自从问世就受到广泛欢迎, 如国际著名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产品以前都是用蔗糖作甜味剂, 现已全部改为淀粉糖。尤其是在生产月饼、糕点、软糖时, 由于保湿性好, 淀粉糖的替代作用很强。

当然, 从市场认知度来讲, 食糖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 工艺技术、产品品牌等更为成熟, 相对而言, 淀粉糖在近十几年才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随着淀粉糖产业的不断发展, 预计淀粉糖将逐渐成为食糖 (蔗糖) 强劲有力的替代者。

(3) 大米淀粉糖简介

大米淀粉糖属于淀粉糖中的一种, 其主要原料为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形成的碎米。

稻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含量高达90%。大米淀粉在所有淀粉中, 颗粒度最小, 且颗粒度均一。糊化的大米淀粉吸水快, 非常柔滑, 具有脂肪的口感, 且容易涂抹开。蜡质大米淀粉具有极好的冷冻、解冻稳定性, 可防止冷冻过程中的脱水收缩。稻米淀粉中的蛋白具有低过敏性。大米淀粉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 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 采用生物技术可直接生产各种类型的淀粉糖, 主要包括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淀粉糖制品。大米淀粉糖的主要产品种类的特点和主要特性如下:

(1) 麦芽糖浆

麦芽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 经酶或酸酶结合法水解制成的一种淀粉糖浆, 麦芽糖浆中葡萄糖含量较低 (一般在10%以下) , 而麦芽糖含量较高 (一般在40%~90%) , 按制法和麦芽糖含量不同可分别分为饴糖、高麦芽糖浆、超高麦芽糖浆等。麦芽糖浆的主要特性见下表:

(2) 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又称酶法糊精或水溶性糊精, 是一种新型的低甜度、低热量、高营养食品原料, 其葡萄糖值 (DE值) 低于20。麦芽糊精的水解过程使淀粉分子由大变小, 实际上是麦芽糖、果糖、糊精等的混合体。麦芽糊精的主要特性为:

(3) 葡萄糖粉

葡萄糖又称为血糖, 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水溶液旋光向右, 故亦称“右旋糖”。可被人身直接吸收, 是人体营养物质和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在消化道中, 葡萄糖比任何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 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人体摄取的低聚糖 (如蔗糖) 和多糖 (如淀粉糖) 也都必须先转化为葡萄糖之后, 才能被人体组织吸收和利用。葡萄糖在人体内能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每克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时, 释放出17.1kJ热量, 人和动物所需要能量的50%来自葡萄糖。

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 所得葡萄糖产品的纯度也不同, 一般可分为结晶葡萄糖和全糖两类。结晶葡萄糖按制造工艺的不同分为一水结晶葡萄糖和无水结晶葡萄糖, 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及医药制造。全糖纯度高、甜味纯正, 广泛用于酿酒、味精、氨基酸等行业。

(4) 大米淀粉糖与玉米淀粉糖的竞争和替代关系

淀粉糖的主要原料可分为玉米和大米, 其中玉米占了很大份额, 目前国内利用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产生的碎米深加工成淀粉糖的比例相对较小。

从营养和产品特性的角度讲, 大米淀粉糖相对于玉米淀粉糖优势明显。大米淀粉糖热值低, 易于消化, 其营养的消化、吸收、摄取可以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尤其适合糖尿病人的食用。大米淀粉糖不仅在食品饮料行业, 而且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从生产原料的供应方面, 大米淀粉糖的原材料供应相对更加充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 正常年景年产稻谷约2亿t, 约占世界稻米产量的1/3, 占我国粮食产量的2/5。此外, 玉米用途相对较多, 主要包括饲料用、食用和工业用三类, 其中饲料用玉米占据绝大部分, 玉米在化工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导致了作为淀粉糖生产原料的玉米供应量相对紧缺。大米淀粉糖原料来源于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碎米, 并不挤占稻谷作为粮食加工原料的份额, 因此, 供应更为充足。

(5) 淀粉糖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 淀粉糖的产量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淀粉糖分会的研究数据和汉鼎咨询行业调研结果, 2008年我国淀粉糖年产量为550.0万t, 预计到2012年产量将增长到1 085.5万t。2006-2012年中国淀粉糖年产量 (万t) 及发展趋势情况如下:

(6) 大米淀粉糖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根据发酵工业协会的研究数据, 2006-2008年, 大米作为原材料加工生产的淀粉糖产量占中国淀粉糖产量的13%左右。随着稻米精深加工行业不断发展, 预计该比例将有所增长。根据中国淀粉糖产量的发展趋势预测, 2012年中国大米淀粉糖年产量将为154.0万t。

2006-2012年中国大米淀粉糖年产量 (万t) 及发展趋势情况如下:

2大米蛋白粉类产品所处行业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1) 蛋白粉简介

蛋白粉可分为饲料级蛋白粉和食用级蛋白粉, 饲料级蛋白粉主要用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食用级蛋白粉可直接食用, 用于人体营养补充, 有效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 还可作为护肤化妆品的生产原料等。

蛋白粉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保证机体健康最重要的营养素, 也是维持和修复机体以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一般脑力劳动者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为每kg体重0.8~1.0g, 从事高强度的运动员及健美爱好者的需要量则为两到三倍。

蛋白粉根据原材料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粉和植物性蛋白粉。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和豆类产品。相对于动物性蛋白质来说, 植物性蛋白质具有不含胆固醇等特质, 营养、健康优势更加明显。植物性蛋白质更适合肝脏疾病患者, 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更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米蛋白粉是植物性蛋白粉的一种, 目前植物性蛋白粉的种类主要包括大豆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等。

蛋白粉的构成关系如下:

(2) 大米蛋白粉与大豆蛋白粉的替代和竞争关系

目前主要的植物性蛋白粉主要包括大豆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由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很高, 约在30%~40%之间, 大豆蛋白粉的产出率较高, 占据了植物性蛋白粉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不过大豆蛋白质也具有一定的缺陷, 例如大豆中的嘌呤可以造成体内尿酸增高, 促成或加重痛风, 另外大豆蛋白质中蛋氨酸 (一种必需氨基酸) 含量相对较少。

大米蛋白粉来源于稻谷的精深加工, 一粒稻谷中仅仅约有14%的蛋白质含量, 因此大米蛋白质产出率相对较低。但大米蛋白粉具有良好的产品特性, 营养价值极高, 其赖氨酸含量在谷物蛋白中最高, 氨基酸构成比例合理, 符合FAO/WHO (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 推荐的营养模式。食品级大米蛋白粉是蛋白质质量分数80%以上并具有很好水溶性的产品, 具有高营养、易消化、低过敏的特点, 而且溶解性好、风味温和, 非常适合儿童、老人和病人。另外, 大米蛋白粉是各类蛋白质中能值最低的, 作为成人的蛋白质补充剂, 不用担心摄入过多能量,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与化妆品等领域。

从原材料的供应角度讲, 大米的原材料供应充足, 2003-2008年稻谷年产量均保持在1.6亿t以上, 而大豆的年产量每年仅保持在1 500万t左右。

从销售价格来看, 安利纽崔莱的大豆蛋白粉采取全国统一零售价, 不同规格价格略有差别, 统一折合之后大约在每t 55万~65万元。而食品级大米蛋白粉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有效市场, 饲料用蛋白粉每t的价格仅在5 000元左右, 如进行精深加工成食品级蛋白粉后, 由于是对稻米精深加工形成的米渣等副产品充分利用后的产出的产品, 生产成本相对较小, 价格将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 蛋白粉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目前植物性蛋白粉主要以大豆蛋白粉为主, 全球大豆蛋白的产量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1980年产量15万t, 1990年产量70万t, 2000年产量100万t, 2005年预计产量130万t, 2008年年产量达到约152.0万t, 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82.8万t。2006-2012年全球大豆蛋白年产量 (万t) 及增长率 (%) 情况如下:

我国在大豆蛋白市场开发应用上起步较晚, 但近年发展速度很快。据有关专家介绍, 1990时我国只有3家大豆分离蛋白企业, 产量只有3万t;1997年时发展到10多家, 设计生产能力3.6万t;2003年增加到33家, 生产能力达到了15万t;2004年突飞猛进, 企业达到41家, 生产能力达到了20.9万t;2006年生产能力达到了28.6万t, 根据汉鼎咨询行业调研数据, 2008、2009年我国大豆蛋白生产能力达到了40.4万t和49.5万t。预计2010-2012年大豆蛋白生产能力将稳步增长, 预计2012年生产能力将达到70万t甚至更多。

(4) 大米蛋白粉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大米精深加工企业生产的蛋白粉主要为饲料级蛋白粉, 食品级蛋白粉较少。根据汉鼎咨询行业调研结果, 我国2006、2007、2008年大米蛋白粉的产量分别为12.3万t、17.2万t、17.3万t, 预计到2012年国内大米蛋白粉的年产量将达到33.8万t。2006-2012年中国大米蛋白粉产量 (万t) 及增长率 (%) 情况如下:

根据汉鼎咨询的行业调研数据, 2006、2007和2008年大米食品级蛋白粉的产量分别为4 400t、4 850t和5 400t。随着国内大米蛋白粉的加工技术工艺的不断提高, 大米食品级蛋白粉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预计大米食品蛋白粉的年产量将不断提升, 到2012年大米食品级蛋白粉的年产量将达到9 414t。

2006-2012年中国大米食品级蛋白粉的年产量 (t) 及增长率 (%) 情况如下:

3米糠油类产品所处行业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1) 米糠油简介

稻米加工的副产品中8%左右为米糠, 由稻谷加工过程中得到的米糠是最宝贵的副产品,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把米糠称之为一种未充分利用的原料 (an under-utilized raw material) , 其集中了稻米中64%的营养素。

米糠油除了米糠中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外, 其脂肪酸组成较为均衡。米糠油是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甘油三酸酯, 还含有丰富的VE、复合脂质、磷脂、三烯生育酚、角鲨烯、植物甾醇 (5%) 、谷维素 (0.5%) 等几十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米糠油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食用油脂之一, 市场前景广阔。

(2) 米糠油与其他食用油产品的替代和竞争关系

从营养含量来讲, 由于米糠油的酸值较高, 油酸与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1.1, 脂肪酸组成也较为均衡。

米糠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 为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评价食用油营养水平的重要依据。其生理功能包括: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 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胆固醇酯化, 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和凝血恶烷的前躯物质;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 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米糠油作为一种保健食用油, 其营养价值超过花生油、大豆油等其他食用油。精炼米糠油可以直接食用, 口味醇香, 也可以作为添加剂制成调和油, 平衡人体营养需求。

从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来讲, 虽然在油脂市场规模中, 目前米糠油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均相对较少, 但是对于稻米精深加工行业来讲, 米糠一般是行业中大米精深加工的副产物, 对于副产物米糠的充分利用, 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率。

(3) 米糠油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研究数据, 2006-2008年全球精纯米糠油年产量分别为50.0万t、54.5万t和59.9万t, 需求量分别为95.0万t、99.8万t和105.2万t。预计到2012年产量、需求量将分别增长到96.4万t和138.0万t。

从中国精纯米糠油年产量和需求量情况来看, 2006-2012年中国精纯米糠油产能缺口较大, 维持在20万t左右。

根据汉鼎咨询行业调研结果, 2006-2008年我国精纯米糠油年产量分别为0.4万t、0.7万t和1.3万t, 需求量分别为19.0万t、20.0万t和21.0万t。预计到2012年产量、需求量将分别增长到6.3万t和27.6万t。

2006-2012年全球精纯米糠油年产量、需求量 (万t) 及年增长率 (%) 情况如下:

2006-2012年中国精纯米糠油年产量、需求量 (万t) 及年增长率 (%) 情况如下:

米糠油最早在美国、日本生产并形成产业链, 我国的米糠油提取很早就有开展, 但由于米糠油提取的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 而且原材料的供应受地域限制, 而且其营养保健价值的市场认知度较低, 在国内并未迅速形成市场, 只在小范围内生产消费。目前国内稻米糠油的产量仍相对较小, 国内加工米糠油的企业约有70多家, 毛糠油日产50t以上的不超过10家, 精纯米糠油日产10t以上的企业很少。

目前, 美国市场上米糠油的零售价已达到每磅1.2美元 (约合18 500元/t) , 远远超过豆油、花生油等传统植物油的售价, 且销势十分看好。在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 米糠油也很受消费者青睐, 其售价远远超过其他植物油。在我国米糠油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精纯米糠油2008年的平均售价达到13 600元/t, 相比其他油类产品高出不少, 市场潜力很大。

(来源:中华粮网)

精深加工 篇2

在省农业厅、宜昌市委、夷陵区委、区政府、萧氏集团的精心组织下,全省现代茶叶精深加工现场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我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省农业传统茶叶向现代茶叶新跨越的一个标志性的活动。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对于促进我省茶产业提档升级和持续发展是一次大发展。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供同志们参考。

十年来我省茶业发展是越来越快,小茶叶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越来越成为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高效产业,越来越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我们消费者最青睐的饮品,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招牌产品,与十年前相比,我省的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国的位置前进了三位,在这里我们要忠心感谢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茶主管(农业部门)、茶博士(科学家)、茶老板(茶叶企业以及茶农),衷心感谢大家。

未来的农业将是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农业,将是更加激烈竞争的农业,将是更高层次的农业,如何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品,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让我们茶圣陆羽的家乡成为全国的茶王,这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任务,这个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在这里我讲三个方面作为参考,不对的可以批评。

一是一定要以现代农业的理念谋划现代茶叶。什么是现

代农业?我以为就是四个基本要素,现代设计、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和现代农民,另外还有四个钢性任务,就是农产品安全供给,农民实现小康,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这些都离不开两个字,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规模化布局,这就是湖北多变来重点推行的农业板块经济。我们设想,如果农产品不实现规模性组织,怎么能组织现代装备,怎么能做到现代管理,怎么能走出去闯市场,怎么能做成大的知名品牌。如果我们没有茶叶板块,萧氏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提升产品档次,怎么做到安全生产,如果没有规模也就没有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怎么能激活现代茶农,怎么能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优势农产品?大力的推进农业板块经济是省政府确定的既定方针,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农业发展战略性的措施。只有坚定不移的干下去,必见大效。宜昌农业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省的样板、楷模?是因为宜昌农业具有特色,他们形成大柑橘、大茶叶板块,形成若干个大产品。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宜昌历届领导,都具有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政治品质。农业是一个长效产品,不可能一个领导他有新思维他就去实行,必须是决策确定以后坚持去干,才能干出成效。

二是要以品牌农业理念打造茶产品。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竞争十分残酷,必须要抢到市场最高点,这个最高点就是我们必须要打造品牌。这里我讲两个观点,第一个是茶产

业必须要打品牌,采花毛尖得益最大,采花毛尖自从被农业厅命名为湖北第一名茶以来,名气大了、“光泽”大了,市场开了,效益好了,老板也牛起来了,这就是品牌效应。湖北有几千个茶厂,就有几千个牌子,这种状况对于发展是不利的。茶厂之间相互杀价,相互挤兑,最后只能相互消亡,在市场这片汪洋大海中,几千条小船怎么能和航空母舰去对抗?我认为,小厂老板今天是小富即安,明天必定被残酷的市场吃掉、挤垮。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曾经在大悟做了一个调查,大悟是一个小县,他有几百个老板,每个老板赚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那整个行业的利润都不高,县里要求整合都不同意,现在全省都是这样。

打品牌容易守品牌难。省里在宜昌树了两个龙头,首先是采花毛尖(湖北第一名牌)和萧氏茗茶(全国重点农头企业)。但是采花毛尖竞争意识不强,在这种背景下,省农业厅下居心把萧氏培养成农头企业,在一个市同时树两个同行业的农头,这是需要战略的,在竞争中去发展,在竞争中拼搏。萧氏这几年不负众望,在开拓市场、广告营销、包装设计、生产线改造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特别是今天的我们看到得萧氏茶业高新科技工业园,可以这么说如今的萧氏是一个集高科技研发,国内外市场开拓,茶叶食品深加工等系列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企业。看了之后,我看大家的心情能用两个字概括,震撼。萧氏这么快的发展又必然迫使采花毛尖也

加大发展,现在采花毛尖也加紧发展,今天萧氏大手笔大气魄对采花毛尖又是一个很大的促动。如果他不是苕的话,他就要奋起直追。采花如果还是过去的节奏,必死无疑。

如果采花毛尖创新的和萧氏比着干,这两家都有可能上到湖北乃至全国的排名。当前,大品牌如今面临了三难。一是品牌整合难,搞品牌必定要整合,靠一个小企业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是不行的,随意打造品牌必须要经过整合。现在湖北几千个茶厂都想做老板,不整合不行,整合了不打品牌也不行,打了品牌不作为也不行,所以我们的农业主管部门应有所作为。二是打进起点高的品牌,品牌茶的科技含量要比别人高,加工产品要比别人好,企业信誉度要比别人诚,营销网络要比别人全,人才素质要比别人高,特别是老板要比别个老板高明、思路开阔。肖勇是个很了不起的企业家,他最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创新,在于坚持高起点,高标杆。他用两年的时间做成了这样一个大项目。三是形成品牌的合力难。湖北盛产绿茶,绿茶是湖北的大品牌。曾有专家说,绿茶是最好的饮料。绿茶是我们最大的品牌,千方百计推进这个品牌,千万不能绿茶品牌还没做好就去转做红茶、白茶,其他的茶类,政府千万不能有这个导向。这里不是说不能发展其他的茶类,但是切忌喧宾夺主。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必须要集中精力,必须要走到终点,必须要一界接着一界干,不要自己乱了自己的阵脚。你说我们的红茶做得过福建山东

吗?人家都是几百年的品牌,本来的优势被自己人为的淡化成了不优势。茶产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湖北以前的茶叶品牌很多,好多品牌都没有了,为什么?就是东一锺子西一棒子。

第三是我们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品牌的关键。茶产业要以农民增收为终极目标,其实农业只有两个任务,一是保证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保证国家基础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尽快实现小康。因此,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双赢”。所谓“双赢”,首先是农民增收,然后才是。两者中以农民增收为先,就比如说国家的很多农业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都是冲着农民而来的,因为加工企业消化了农民的农产品。

今天农业厅在这里组织大型会议,筹备了大的活动,因为企业是为农业服务的,要为农民增收服务。今天,我们省农业厅祝厅长为什么要支持茶叶企业?他是农业领导,你们加工企业是工业。这是因为茶叶企业可以带动农业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如果企业只是关注自己无止尽的发展,不顾农民利益,那么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就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了。解决“双赢问题”,使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很多,比如,和农业企业合作建立合作社、龙头企业就是合作社等。其实质就是建立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的经济组织共同体。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全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果我们的这些老板不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头,或者和合作经济组织结合不紧的话,那我们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希望我们各位茶老板务必将这个大趋势和各种茶叶经济合作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长久发展、农民才可以真正增加收入,湖北茶产业才可能兴旺。

精深加工 篇3

1 情况分析

近年来, 我省林区本着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通过木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使木材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正在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

1.1 木材精深加工生产企业少、规模小、产品单调、结构不合理。

从现有的木材精深加工, 产品的产量看, 大批的原木没有在我省进行精深加工。除光明家具等少数企业外, 大多数企业规模还不大, 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要形式, 产品主要以中、低档家具、人造板、卫生筷子、地板块等一些传统产品为主导。

2.2 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不稳定、企业质量诚信度低。

据调查, 在我省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企业不超过10%, 即使—些企业有也是形同虚设, 对生产无指导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有自检能力的企业极少, 产品出厂仅凭眼看、手摸的形式检验。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的占同类企业的不足1/3。采用合同、协议组织生产的企业占生产企业总数的一半不到。由此可以看出, 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的比例很低, 特别是小木制品生产企业执行标准不到位的情况更为严重, 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无产品标准。

2.3 木材精深加工检验检测手段落后、产品开发能力低。

我省是国内主要木材生产和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在木制品、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检验检测手段上投人很大精力, 但由于资金、人员、场所等方面限制, 截止目前,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002年国家有毒有害物质10项标准实施后, 购进了甲醛释放量检验设备, 相继开展了人造板、家具的外观质量及甲醛释放量的检验工作, 但由于资金不足, 检验设备不配套、人员少等原因, 对家具的物理力学性能、重金属含量等重要指标不能全项检验。同时, 各企业的专业研究人员数量甚少, 只有几家大型企业有产品开发能力, 而且没有形成合力。

2.4 木材精深口工企业管理者业务素质低, 抗风险能力差。

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者的资本积累不是靠木材精深加工获得, 只是靠现有的优惠政策而转搞木材精深加工生产, 而又存在“现得利”思想, 缺乏长远发展和设想。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解决眼前利益, 对长远发展虽有一些好的设想, 但存在“—边挣钱, 一边发展”的思想。

2.5—些主管部门报喜不报忧, 有些地方为达到政府目

标管理、招商引资任务, 虚夸产量、产值搞假繁荣, 影响政府决策。

3 发展方向及建议

3.1 加强技术机构整合, 形成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 建议成立以我省主要林区为主的木材精深加工科研与检测中心, 该技术机构的建立将推动我省林区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 从深层次解决现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制滥造的局面。按照我省关于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战略, 结合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特点, 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为母体, 进行的技术改造, 在利用好现有设备的同时, 加快增添新的检验手段步伐,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以满足我省木制品、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科研与检验工作的需求。改造的内容主要是由单—技术指标检验向多项综合指标检验迈进, 由外观质量检验向内在的质量检验迈进。一是有毒有害物质方面, 增添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化学检测设备, 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问题;二是力学强度方面, 增添表面漆膜、力学性能等物理方面的检测设备, 解决产品的耐用性、使用功能等方面的检验;三是内在质量方面, 增添胶粘剂、涂饰材料等综合性能方面的检验设备, 解决产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改造后达到的目标: (1) 能承担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和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力学强度、外观质量等的全项检验; (2) 能承担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和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委托检验和仲裁检验; (3) 能承担全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快整合, 实现科研与检测—体化。

3.2 加强推出“品牌”产品, 形成龙头带动观。

光明家具为我省的家具行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骨于, 对我省家具行业的带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个“光明家具”并不能带动人造板、小木制品等各种产品的发展, 要深入开展“质量+名牌”战略,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激励和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 促进人造板、小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龙头”和“名牌”的培育, 形成以大带小, 共同发展的大局观。

3.3 加强企业联合意识, 形成集团优势观。

积极引导企业产权制度的战略创新, 依靠自我发展、自我积累, 在初步完成资本积累后, 进行股份制改造, 实现企业股份化, 集团形式、集约化经营将有利于形成“拳头”产品, 产品走上多元化, 有利于低成本扩张中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3.4 加强产品链条衔接, 形成精深加工观。

精深加工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在我们东北的四月,恰值初春。虽然春寒料峭,但却是春光明媚,春意浓浓,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们普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我们大家携手并肩,一同走进了2006年的春天,因而精神焕发,其乐也融融。在这种氛围之

中,**县与**集团有限公司举行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签约仪式,毫无疑问,这个带着春天气息的合作,必定圆满成功,并且将会充满着巨大的活力。

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这次签约活动十分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同志通过电话等方式对我们这次活动表示祝贺,并对**与**集团的合作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市人大主任**;

市政协主席**;

市委副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市政府副市长**;

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等领导同志在百忙中亲临签约仪式。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

市农委主任**;

市商务局局长**;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市工商局局长于会斌;

市中小企业管理局局长**;

市招商办主任**;

市发改委副主任**;

市电业局副局长**;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等市直部门的领导也光临了今天的签约仪式。

与我们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

**集团董事局主席**;

**集团副总经理**;

**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集团行政部总经理**;

**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集团销售部总经理**;

**集团财务部总经理**;

**集团审计总经理**;等嵩天集团的老总和朋友也远道而来,莅临签约仪式。

光临签约仪式的还有:

***部队农副业基地主任**;

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所长***;

**铁分局**站站长**;等驻**客属单位的领导。

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所有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还有: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县处级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县直、中省直部门一把手,城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乡镇党政一把手,主管农业的领导,农牧中心主任。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技术监督局、公安局、卫生防疫站等单位的部分干部;将为马铃薯基地建设提供支持服务的农技推广中心的全体干部、重点村党支部书记、马铃薯种植协会会员代表和马铃薯种植示范户的代表。

今天的签约仪式共有五项议程。一是中共**县委书记**同志致辞;二是项目签约;三是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先生致辞;四是县里代表发言;五是请市领导讲话。

现在,我宣布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入驻园区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请中共**县委书记**同志致辞;

……

下面,开始项目签约。

**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控股、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版上市的公司。是以马铃薯为原料,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中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综合加工企业之一。与我们合作的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亿元,今年8月中旬将建成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的两条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和与之配套的附属工程。2007年还要建成变性淀粉生产线、马铃薯蛋白生产线和生物饲料生产线,并全部实现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仅增值税就能实现3000万元,吸纳就业上千人,拉动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

下面,有请县委副书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同志,**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先生到签约台签字。

……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祝愿签约双方合作愉快,预祝这个项目能够尽快在**发展壮大。

……

下面,有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先生致辞;

……

下面,有请县政府副县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发言;

……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委副书记***同志讲话。

……

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是对我们的鞭策、鼓舞和激励,我们一定要用富有成效的工作来回报领导的热诚关怀。**集团董事局主席**先生的致辞和县政府副县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的发言,使我们更加坚信这个项目必将在**结出累累硕果。我们相信以这个项目为牵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更好的大项目早日落户工业园区。

精深加工 篇5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东邻贵定县、平塘县,南接罗甸县,西靠长顺县,北连龙里县和贵阳市。地处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贵安新区核心轴线上和贵阳一小时经济圈范围,是省会贵阳的卫星城,纳入黔中经济群规划,与贵阳市同城化发展,是贵州发展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全县总面积2 470km2,人口46万人,自然生态良好,风光秀丽, 涟江河纵贯全境,旅游资源丰富。县城距离省会仅48km,交通便利,有320国道、210省道和正开工建设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附近,极具创业兴业的区位优势。

2茶产业发展概况

惠水县茶叶加工初步升级,逐步向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县现有茶叶企业33家,已建清洁化厂房10座,获得QS认证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3个。年加工茶叶能力2 000t以上。

2.1规模化建设初步凸显

到2016年5月,惠水县茶园总面积已实现1.04万hm2的目标,比去年同期净增长3 386.67hm2,比2010年净增长9 666.67hm2。其中, 投产茶园面积2 033.33hm2。茶叶主要品种有:福鼎、贵定鸟王、金观音、金牡丹、黄金芽、安吉白茶、名山白毫131等,无性系茶树良种率达100%。已建成1 333.33hm2以上茶叶乡镇2个,666.67hm2茶叶乡镇4个,万亩茶叶村2个,涉茶农户2.7万户,涉及茶农10余万人。

2.2标准化建园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以标准化为引领的生态茶产业发展战略,强力执行标准化建园,对新建茶园均按有机茶基地建设标准实施。作为全省后发赶超的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省有机茶园面积最大的目标。

2.3茶叶销售网络逐步形成

我县茶叶销售省内主要以贵阳、都匀为主,省外主要是北京、 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深圳等地。目前已发展省内各种销售点200余个,省外销售点40余个。同时积极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借助我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大数据营销基地及好花红电子商务村建设机遇,鼓励和发展县城内茶企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工作。

2.4茶文化、茶旅游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分布实施”的原则,围绕“一带一园”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309省道 “6 666.67hm2茶桂长廊产业带”和“九龙寺景区特色茶产业示范园”,初步形成一条茶旅结合的产业带。2015年,我县濛江街道茶旅产业园初步建成,就已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好花红电子商务村茶文化一条街的建设,有力助推了全县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

2.5茶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为加强对我县茶叶生产加工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我县形成了以县茶办、县农工局质监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卫生监督等多部门组成的“茶叶质量监管组”,采取多种形式,不定期深入茶企进行指导和监督。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建设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标准进行茶园管护,严格禁止使用叶面肥催芽素。

3惠水县投资兴建茶叶精深加工厂的优势分析

1)近几年来惠水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在惠水投资兴建一个大型茶叶精深加工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惠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肥条件下,按高标准建设的生态茶园,可为引进的茶企提供安全、可靠的茶青原料保障,这也是在惠水投资兴建茶叶精深加工厂的最大优势所在。

2)有丰富的夏秋茶青原材料供应,目前在黔南州,茶叶精深加工厂尚处于空白,同全省、全国形式一样,普遍存在茶叶资源利用率不高,夏秋茶利用率极低,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在惠水投资兴建茶叶精深加工厂,可完全填补这一空白,全州各县市均可作为夏秋茶原料供应基地。据2015年数据统计,全州茶园面积已达9.69万hm2,其中,投产茶园3.92万hm2,以正常年景每亩可提供夏秋茶青1 000kg计算,全年可提供优质茶青50万t以上。按照黔南州 “十三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底前全州将完成茶叶基地建设13.33万hm2,我县完成茶叶基地建设1.33万hm2。从2016年起,全州投产茶园面积将以每年新增2万hm2以上的速度递增。至2020年, 全州投产茶园可实现13.33万hm2的目标,我县也将实现投产茶园1.33万hm2的目标,可确保为项目入驻企业提供充足的夏秋茶原料供应。

3)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可为企业建厂选址提供多样性选择。

4)为加快我县茶产业发展步伐,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为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杰.惠水县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新农民月刊,2012,(7):79.

精深加工 篇6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 林业企业本着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通过木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使木材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正在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

1.1 木材精深加工生产企业少、规模小、产品单调、结构不合理

从现有的木材精深加工, 产品的产量看, 大批的原木没有进行精深加工。除少数企业外, 大多数企业规模还不大, 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要形式, 产品主要以中、低档家具、人造板、卫生筷子、地板块等一些传统产品为主导。

1.2 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不稳定、企业质量诚信度低

据调查, 在我省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企业不超过10%, 即使一些企业有也是形同虚设, 对生产无指导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有自检能力的企业极少, 产品出厂仅凭眼看、手摸的形式检验。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的占同类企业的不足1/3。采用合同、协议组织生产的企业占生产企业总数的一半不到。由此可以看出, 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的比例很低, 特别是小木制品生产企业执行标准不到位的情况更为严重, 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无产品标准。

1.3 木材精深加工检验检测手段落后、产品开发能力低

我省是国内主要木材生产和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在木制品、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检验检测手段上投人很大精力, 但由于资金、人员、场所等方面限制, 截止目前,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002年国家有毒有害物质10项标准实施后, 购进了甲醛释放量检验设备, 相继开展了人造板、家具的外观质量及甲醛释放量的检验工作, 但由于资金不足, 检验设备不配套、人员少等原因, 对家具的物理力学性能、重金属含量等重要指标不能全项检验。同时, 各企业的专业研究人员数量甚少, 只有几家大型企业有产品开发能力, 而且没有形成合力。

1.4 木材精深口工企业管理者业务素质低, 抗风险能力差

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者的资本积累不是靠木材精深加工获得, 只是靠现有的优惠政策而转搞木材精深加工生产, 而又存在“现得利”思想, 缺乏长远发展和设想。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解决眼前利益, 对长远发展虽有一些好的设想, 但存在“一边挣钱, 一边发展”的思想。

1.5 一些主管部门报喜不报忧

有些地方为达到政府目标管理、招商引资任务, 虚夸产量、产值搞假繁荣, 影响政府决策。

2 发展方向及建议

2.1 加强技术机构整合, 形成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 建议成立以我省主要林区为主的木材精深加工科研与检测中心, 该技术机构的建立将推动我省林区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 从深层次解决现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制滥造的局面。按照我省关于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战略, 结合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特点, 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为母体, 进行的技术改造, 在利用好现有设备的同时, 加快增添新的检验手段步伐,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以满足我省木制品、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科研与检验工作的需求。改造的内容主要是由单一技术指标检验向多项综合指标检验迈进, 由外观质量检验向内在的质量检验迈进。一是有毒有害物质方面, 增添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化学检测设备, 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问题;二是力学强度方面, 增添表面漆膜、力学性能等物理方面的检测设备, 解决产品的耐用性、使用功能等方面的检验;三是内在质量方面, 增添胶粘剂、涂饰材料等综合性能方面的检验设备, 解决产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改造后达到的目标: (1) 能承担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和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力学强度、外观质量等的全项检验; (2) 能承担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和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委托检验和仲裁检验; (3) 能承担全省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快整合, 实现科研与检测一体化。

2.2 加强推出“品牌”产品,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光明家具为我省的家具行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骨于, 对我省家具行业的带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一个“光明家具”并不能带动人造板、小木制品等各种产品的发展, 要深入开展“质量+名牌”战略,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激励和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 促进人造板、小木制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龙头”和“名牌”的培育, 形成以大带小, 共同发展的大局观。

2.3 加强企业联合意识, 形成集团优势观

积极引导企业产权制度的战略创新, 依靠自我发展、自我积累, 在初步完成资本积累后, 进行股份制改造, 实现企业股份化, 集团形式、集约化经营将有利于形成“拳头”产品, 产品走上多元化, 有利于低成本扩张中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2.4 加强产品链条衔接, 形成精深加工观

精深加工 篇7

1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及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

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发展海洋经济, 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 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 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 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以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为例, 与陆地相比, 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 尤其是深海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 其技术难度更高、操作要求也更为严格, 可以说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洋油气的成功勘探与开采, 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能源自给供应, 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陆地油气矿产日趋枯竭的状况下, 随着深海勘探与开采技术的日趋成熟, 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能源供应。

1.2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导致了新兴海洋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谓海洋新兴产业, 是以海洋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和由此带动且服务于其开发利用需要为背景的、产业演化形成期进入成长期的海洋产业[1]。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产生的基础, 尤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积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海洋新兴产业相对传统海洋产业而言, 是科学技术进步积累和技术集成开拓了海洋资源利用的内容所形成的参与。根据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实践和海洋高新技术储备的领域和强度, 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在海洋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海洋化工及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保、海洋石油、海洋能利用以及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均出现较大的进步, 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在这一过程中, 尽管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但在海洋科技创新对其改造、提升中, 仍保持自身较大的发展。而海洋新兴产业依托于丰富的资源和海洋科技不断的创新, 其发展迅猛, 具有更大的真正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3海洋科技创新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现代的海洋产业是融多行业、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包括复杂的结构和众多的分支, 它的再生产过程同样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过程。有些海洋产业可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 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有些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可以联动陆地经济。海洋产业的纵向发展既为上游产业提供市场, 拉动其发展, 又为下游产业提供产品, 推动其发展, 并促进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如发展海洋造船、航运业, 可以带动港口建设、以港兴市, 带动沿海的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这就是说, 海洋产业具有增长快、效益高、涵盖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一个海洋产业就可以带动几个产业的发展, 一个大的工程就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 由海洋科技创新催生的海洋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技内涵, 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是科技、经济、社会三重价值的载体。这种可以迅速放大的价值优势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带动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

1.4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开发与保护并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处于中心地位, 经济效益毫无疑问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中,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衰退问题也是必须关注的焦点, 海洋环境问题, 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由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问题, 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这两种海洋环境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海洋科技创新。如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演进领域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5海洋科创新对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战略利益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旺大计。海洋国土完整与拓展, 以及国家安全, 都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产与发展空间的维护与扩展。这是涉及维护国家现有生存空间的完整, 以及未来生产空间的拓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在这其中, 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巨大。例如, 在海洋调查、极地考察与国际海洋法研究方面的海洋科技创新, 可以为国家解决与邻国领海、岛屿归属权争端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为国家开发利用公海大洋、南北极资源提供关键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支持。

2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也不断推动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向前发展。作为新兴海洋产业,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如下。

2.1海水增养殖技术

优质种苗培育技术, 选择适宜养殖的优势品种。种苗培育必须大力引进适合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国内外优良品种, 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多倍体技术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的繁育, 培育优质高效、抗病害的养殖品种, 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主要养殖品种原种保存、提纯复壮和良种选育研究。建立原种种质库和原种自然繁殖保护区;养殖方式多样化研究, 完善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的技术和设备研究。间养、混养、轮养等对养殖空间进行生态科学利用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生态技术研究, 包括海水养殖容量的研究和养殖区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发研究等;海水养殖病害防治, 要加快引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加强预防研究, 从养殖容量、水质控制、药物饲料、苗种繁育等环节入手, 控制鱼、虾、贝、藻病原体的发展, 建立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体系;海水养殖病害快速诊断技术和高效无公害无残留防治技术;加强养殖病害防治药物研究, 以研制无公害高效新药物为主。

适合放流苗种选择研究, 在稳定并逐步扩大中国对虾、金乌贼、海蜇等现有品种的放流规模, 积极探索日本对虾、魁蚶、梭鱼、梭子蟹等放流品种开发试验;苗种放流、底播海区选择研究;苗种移植技术的研究;投放人工鱼礁, 建设人工渔场技术研究。

2.2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技术

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技术开发研究;建立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 开发研制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设施、设备, 配套完善技工生产线, 提高水产品加工利用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手段, 建立水产品产业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开发研究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特点的产品;对加工机械、包装材料以及调味品等相关配套的研究开发;高档鱼、虾、贝、蟹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保鲜保活技术研究;冷冻调理食品开发技术、鱼糜以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等海珍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技术, 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酶技术、海洋生物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发技术、海洋农用生物制剂开发技术;海洋抗肿瘤化合物研究, 海洋活性物质研究, 鲨鱼软骨素、胶囊制剂研究, 海洋多糖、寡糖的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海洋生物酶应用于医疗方面的研究等。

2.3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加大海水增养殖良种推广工作力度;海洋药物开发产业化;海洋寡糖生物农药推广及产业化;海洋微生物农药研制推广及产业化;新型海洋寡糖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利用海参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的多种海参制品, 进行扩大产业链条, 完善推广、流通、贸易等服务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行;拓展新型海带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 完善流通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营;应用和开发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和渔民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 创造名牌产品。重点推广应用超低温制冷技术、烘烤和软包装技术等, 通过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海产品的质量。

3科技创新有效影响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

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发展海洋经济, 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 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 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 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可以说,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 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食品自给供应, 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与营养水平, 为国家的食品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海洋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的状况下, 随着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 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食品供应。

3.1科技创新对海水增养殖需求结构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海水增养殖需求结构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新突破不断支撑海水增养殖健康稳定发展。如, 中草药、疫苗、免疫增强剂等养殖新药代替抗生素预防防治鱼病、虾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无公害系列养殖用药进入了产业化开发;开发研制了新的微波增氧消毒设备, 提高了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的利用效率;为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海水增养殖业强有力的推动。二是随着“科技入户工程”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施, 海水增养殖业整体科技水平得到提升, 整个行业的开发利用率得到提高。例如, 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开展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和新型渔民培训等活动, 在200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30余期, 培训3.3万余人 (次) , 统一编印健康养殖技术资料8 000余份, 有效推动渔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普及, 提升了海水增养殖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 同时随着科技成果的应用, 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三是通过科技创新, 加强了养殖病害预测与防治工作力度。通过技术突破和革新, 提升测报精准度, 为海水增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性服务。例如, 山东省2009年组织200多个测报点开展了病害监测报告工作, 测报品种涵盖了大菱鲆、对虾、刺参等26个优势养殖品种, 测报面积接近1万hm2。设立了50多个省级直报点, 对海参、凡纳滨对虾、大菱鲆、日本对虾、梭子蟹和乌鳢等六大养殖品种的病害的发生、传播情况进行了监测快报, 监测直报面积2 700 hm2[3]。

3.2科技创新对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的影响

水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加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基础上的, 因此科技创新对水产品加工需求结构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直接催生了水产品精深加工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水产品加工行业是自古伴随着渔获物而产生的, 包括最早的去除杂物、烹饪、保存, 到简单的处理、冷藏、保鲜, 直到水产品的粗制加工、包装和流通各个环节。然而水产品精深加工则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以高营养物质精细加工、保健功能性物质的提纯、医用生物制品的研发为主要内容, 以高附加值、流通广泛和延伸的产业链条为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二是提高了对水产品安全的要求, 促进了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以及无公害水产品的认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的需求,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贵斌.海洋新兴产业:演进趋势、机理与政策[J].山东社会科学, 2004 (6) :77-81.

[2]郑贵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制约因素与对策选择[J].东岳论丛, 2002 (5) :18-21.

精深:阅读的方向 篇8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要多阅读, 这是不言 而喻的。 不过 , 作为一个 中学生 , 学习上占去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 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 因而, 在阅读上要有所选择。选择什么读物为宜?一是选择和自己兴趣、爱好、专长相关的书刊, 通过阅读这些书刊, 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日后成为某个专业的人才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有所扬弃。打个比方, 一个人背着竹篓出门找食物, 可以把大米、 蔬菜、油 盐、香菇 、味精、 美酒、水 果、罐头、饼干等装进竹篓, 但如果把发霉的大米、沤烂的菜叶、腐臭的猪肉、酸掉牙齿的酒水、霉变的水果、过期的罐头乃至俯首可拾的笨石、黏糊糊的泥巴、毒害健康的鸦片也 装进竹篓 , 不仅不堪 重负 , 而且没有 什么益处。由此推及阅读, 就必须去粗取精, 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选择好书特别是经典著作来阅读, 而远离文字垃圾特别是有害身心的读物—有道是, 读一本好书 (杂志) , 如同交了一位好友;迷上毒害身心的读物, 则如同吸食毒品。

阅读要精, 但阅读面不能过于狭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 对国学应有所了解。“国学”之意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 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 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对国学经典, 我们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去研究, 但还是应该抽时间选择其中一些书籍来精读。

精读的一 个准则是 深度。一本 好书 , 如果只是 随便翻翻 , 不过是蜻 蜓点水 , 浅尝辄止 。知识就 像海洋 , 我们在茫 茫海洋中 撷取知识的 珠贝 , 不能只看 那些露出水 面的屿岩 礁石 , 还应该发现 屿岩礁石 背后那一 望无际的海 面 , 欣赏万里 碧空、浪涛 澎湃、海 鸥飞翔、 舟帆远征等 诗情画意 , 乃至潜入 大海深处 , 探究海底 那丰富多彩的奇异世界。

也许有人会说, 理科生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没必要在课外语文上花费精力, 更没精读的必要。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偏颇的。数学是理科的基础, 而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华罗庚、苏步青都是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他们在高级数论上的成就和贡献, 与他们的语文素养密 不可分。 他们博古 通今 , 擅写诗词 , 文采斐然, 这种素养, 对提高逻辑思维的思想力、表现力大有裨益, 对摘取高级数论上的高精尖难题研究的桂冠如虎添翼。时下, 有些硕士、博士, 专业学识精深, 但论文写得不怎么样。原因何在?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素养不够。

阅读要达 到一定的 深度 , 必须有欣 赏的眼光 , 还必须带着 思考去阅 读。曹禺的 名作《雷 雨》 , 很多人都知 道这是中 国现代戏 剧的代表作 , 都被《雷 雨》的剧 情和人物塑 造拍掌叫 绝。在阅读 《雷雨》 时作深度 挖掘 , 我们可以 发现剧中 的女一号蘩 漪是“不 合时宜的 雷雨”。蘩 漪为什么 是“不合时 宜的雷雨 ” ? 我们作进 一步解析 , 就可以看 出她的爱是 “最残酷 的爱” , 她的恨是“ 最不忍的 恨” , 她的爱没有 理性 , 她的爱和 恨具有恶魔性 , 带有极大 的破坏性 , 直到今天 仍有极强 的警醒意义 。如此深 度阅读《 雷雨》 , 收获就比 单纯欣赏 剧情和人物塑造大得多。

当下 , 网上阅读 、手机阅读 在年轻人 中流行 , 网络文学也 颇为活跃 。相比较 而言 , 纸质书刊 一般都经 过编辑把关 , 质量相对 比网络文学 高。而网 络文学良 莠不齐 , 在阅读时 要加以选择 。如果是 粗制滥造 的“作品” , 不管其噱 头多大 , 不管其造势 多响 , 大可不必读 ; 如果是精 品 , 也应该以宽 容之心去 接纳、去 精读、去欣赏。

上一篇:小学生写话教学论文下一篇:社会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