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2024-10-06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精选8篇)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篇1

(一)2005年3月,某村村民王某承包本村集体所有的一片池塘养鱼。同年5月,同村的李某兴办了一个水银温度计厂,位于鱼塘边的山坡上,温度计厂的生产废渣即露天堆放。同年7月尚未造成大量死鱼事件,但对鱼的质量会有影响。经与李某协商,李某同意向王某一次性支付2000元赔偿金,两人签订了协议。8月,该地连降暴雨。8月15日王某发现鱼塘中的鱼大面积死亡泛塘,损失惨重,经环保部门监测发现鱼塘中汞含量严重超标是造成死鱼的主要原因,于是向李某提出增加赔偿金的要求,李不同意。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请求处理要求李某增加赔偿的的纠纷。后由于王某不满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又以环保局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李某,请求法院撤消该行政调解决定。李某也认为环保局的处理决定不正确向该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1)环保局能否受理王某的请求,如果受理,应当怎样进行处理?

(2)法院应当怎样处理该行政诉讼案?王某应以谁为被告提起什么诉讼?

(3)王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请说明理由。

(4)若在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请说明理由。

一、1、可以受理,受理后进行调解解决,并可以对污染人进行行政处罚

2、不应受理该行政案件,王某应向李某提出民事赔偿诉讼

3、有李某承担,构成环境侵权责任

4、王某证明自己损失事实和数额,李某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二)2004年7月,甲化工厂与乙化工厂签订供货合同,规定甲向乙提供工业用三氯化磷10吨。8月初,乙因故暂时停产,于是乙提出变更合同的履行期限,同时电告甲暂停发5。9月初,甲未征得乙同意即用汽车将货运至乙。乙先拒绝接收,后经双方协商,乙同意暂为保存,并介绍由丙运输公司负责卸车。此后,在卸车过程中由于甲未向运输公司交待卸车必要规则,同时又由于丙运输公司装卸工操作不慎,造成装有三氯化磷的容器阀门断裂,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外泄,使周围6•2万余平方米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事发后,乙所在地市环保局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甲处以⒈5万元的罚款,对丙公司处以5000元罚款。而甲对该处罚决定不服,认为:其一,事故主要是丙运输公司操作不慎造成的,应由其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其二,货已运抵乙市,货物所有权已转移给乙,再出事应由乙负全部责任;其三,甲厂属于甲市管辖,即使处罚也应由甲市环保局作出,乙市环保局无权对甲厂进行处罚。于是甲市化工厂向乙市环保局所在地的乙市某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乙市环保局的处罚决定。

问:(1)法院受理此案后,应当通知哪几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

(2)乙市环保局是否能够对甲作出行政处罚?为什么?

(3)甲的诉讼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二、1、应通知乙丙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2、可以进行处罚,乙地属于侵权行为地,3、部分成立,应有丙和甲按照各自过错承担行政责任,但乙环保局有权管辖

一、法律的概念: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性的依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三个最基本的),可以再说说稳定性(滞后性)、局限性等。

二、调整对象:法的调整对象从微观上说是人的行为,从宏观上说是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的工具,好比字典是工具书(法典)。

三、法律体系:十大部门法(宪、刑、民、诉、行、经、劳、环、国、军)

四、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区法规、国际条约)

五、法系:大陆、英美,为什么?民族性

六、法的效力:约束力。对象效力(属人、属地、保护、综合)、空间效力(全境、部分、域外效力)、时间效力(法不溯及既往)

七、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权利义务责任,责任分成三种)

八、法的价值:利益、秩序、正义、自由、效率

九、法与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政策等的关系。

补充案例:

案例:华药集团各企业存在严重环境污染,排污超标,沿河居民受害。省环保局对其做出罚款处罚,并要求限期治理。问题:1.本案涉及什么行政处罚?2.处罚是否正确?

回答:1.涉及财产罚(罚款)、行为罚(限期治理)

2.罚款处罚正确,限期治理处罚错误。限期治理是指对严重污染项目、行业和区域,有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及规定的要求,是我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制度。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环保法第29条规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二是位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超标排污设施(环保法第18条规定,中央、省级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限期治理)。程序:中央和省级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级政府决定,其他的由市县政府决定。本案错在省环保局无权决定企业的限期治理,工具我国水污染防治法24条规定,应该由省环保局向省政府提出意见,由省政府决定。

案例:河南伊川个体户曹某在城南开设加油站,与隔壁的中州制药厂的水井间隔为7.5米,渗漏的汽油污染了地表及地下水层,并流向该药厂的水井。某天药厂职工查看水井发现污染即向环保部门被告,经检测,井水含汽油成分,且加油站是唯一污染源。环保局对曹某处以2万元罚款,县政府责令加油站停业并搬迁。问题:1.本案涉及那些行政处罚?2.本案包含的两项环保法基本制度。

解答:1.涉及财产罚(罚款),行为罚(责令停业)

2.涉及的两项制度是: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2年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规划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要进行事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环评是项目开工的前置程序,必须通过,否则不得开工或责令停建,限期补办。(著名案例:圆明园湖底工程)。加油站应该进行环评。

二、三同时制度。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防污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加油站应该有污染防治设施。

案例: 广东肇庆化工厂经环保局监测噪声超标,环保局向其发出限期缴纳超标排污费的通知要求缴纳超标排污费24000元,但化工厂一直拒交,环保局多次催缴未果,遂做出处罚决定书,缴纳排污费24000元,滞纳金500元,罚款3000元。

问题:1.本案涉及的处罚2.排污费、滞纳金、罚款三种之间的关系。

解答:1.超标排污费不是处罚,罚款是财产罚2.排污费是一种环境行政管理手段,普片适用于排污企业,不能代替罚款;滞纳金是督促不履行金钱缴纳义务的当事人尽快履行义务的轻质措施;罚款是行政处罚。

案例:陕西某县政府先后批准多家企业在不具备环保设施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其排放的污染物严重超标,使环境严重受害。经国务院、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调查,发现县政府部分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违法行政导致损失。在给企业以处罚的同时,给予副县长行政警告、环保局长撤职处分。

问题:1.区分案例中的两类环境行政法律责任。2.比较这两种责任之间的异同。

解答:1.给企业的是行政处罚,给领导的是行政处分。2.二者都是行政法律责任,但实施主体、处罚对象、处罚形式、处罚依据、救济途径都不同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篇2

一、环境法学的学科特征

环境法学既有各个法学学科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因此,法学教学所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总体上能够运用到环境法的教学活动中,但具体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不同,同样运用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

环境法学的学科特征,是指环境法学作为一门独立法学学科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概括而言,其学科特征主要包括:

(一)综合性

综合性既是环境法学的法律特征,也是其学科特征。法律特征的综合性,表现在环境法体系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上。在我国,环境法学学科既包括污染防治法,也包括自然资源法,还包括生态法。前者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后者如《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生态法则包括《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由此可见,环境法学是所有法学领域中包罗法律最多、内容最丰富、法律体系最复杂的一个学科。而且上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非但不一致,甚至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对立与冲突,尽管其都归属于环境法的旗下。从更高的层面看,这些法律的运行及结果涉及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然而,就具体各个不同的法律而言,其调整对象和范围、调整方法和手段、法律运行和实施的效果显然不尽一致。

(二)技术性与共同性

技术性是环境法学较之其他法学学科独有的特征,这源于环境法学的自然科学特性。环境法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规则基础之上的法规。环境法学是环境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社会科学。这源于环境法学的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即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关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定社会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使环境法从立法、执法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对科学技术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熟知为前提,使环境法律规范构建在对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在对科学技术原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环境法的法益具有宏观性、抽象性和共同性,它甚至超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政治团体等各类利益集团的本位利益,所追求和保护的是人类共同利益。因此,上述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无形中使环境法律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不同国家、地区在利益对立中寻求调和,在共益中走向冲突,在环境保护的共同实践中雷声大、雨点小,使环境保护之路走得步履维艰、蹒跚前行,使环境法实施的绩效评估掺杂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也让我们在教学中客观评价环境法的各项制度变得困难而又复杂。

(三)理论的局限性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法学学科,不具有民法、刑法等传统学科的成熟理论,加之环境法学形成的仓促性、功利性、被动性,使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至今薄弱。纵观国内外环境法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工业经济导致了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法,环境法的成长、完善催生了环境法学学科。然而,环境问题并没有伴随着环境法的产生而得到彻底解决,反而和环境法相伴相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进一步蔓延、恶化,环境法也日臻成熟完善。这或多或少会动摇人们通过法律手段应对环境危机的信心,面对现实与理性的差距,人们或多或少会怀疑:通过法律手段应对环境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环境法如何实施才是有效的?产生这些困惑和疑问,皆因环境法学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

如何借助于传统法学理论讲明环境法学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对环境法学教学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当然,环境法学所借助的理论非常宽泛,不仅仅局限法学领域,还包括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环境法学在借助这些理论时,既要恰当运用又要不丢失自我,既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给养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是环境法学自身理论突破、完善的路径和原则。

二、环境法学的属性与教学目的

由于环境法学兼具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双重属性,使得环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是应用价值的指导和支撑,引领应用价值的实现,确保应用的路径和方向;应用价值是理论价值的目的和践行,实证理论价值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理论创新和突破提供必要的探索和检验。

(一)环境法学的理论性

环境法学的理论性,是指环境法具有的理论法学的特性。理论法学在整个法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指导地位,其教学和研究服务于所有法学学科,是各个学科共同的原理、原则、方法与规律的提取和抽象,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直接指导、引领其他各个学科的发展与完善。环境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学二级学科,当然也受到传统理论法学的引领和指导。如此一来难免让人产生困惑:一个本身受理论法学指导的二级学科,怎么又会具有理论法学的属性?难道环境法学的理论性意味着其也要为其他法学学科提供引领和指导?回答是肯定的。这些疑问的存在,恰恰表明了人们对环境法学属性的认识存在误区,即认为其是纯粹的应用学科,忽视了其理论法学的属性。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势必影响环境法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认识环境法学的理论法学属性,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目标、大国策、大背景的视角考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行为碎步前行,润物无声地缓慢浸润,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一种进步,而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则是人类对自然的反哺,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包括法律强制和自觉自愿)规制自己的行为,克制物质欲望,以减少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使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修复,以此走向生态文明之路。

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法律制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不是一部法律、一个制度,而是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从多方面引导、调控规制人们的具体行为。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对既有法律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检视,变革、升华其理念和手段,使其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的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法制变革的进程中,担纲理论指导和探索重任的非环境法学莫属。因此,环境法学不仅具有理论法学的属性,而且其理论属性的研究与探索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环境法学的应用性

环境法学的应用性,是指环境法学本身具有应用法学的特征和属性。环境法学的体系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使环境法的应用领域宽泛,价值目标具体,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管控与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环境法学的应用性既是其学科属性,也是其重要的法律价值。如前所述,环境法学具有综合性特征,这一特征在应用领域也有显著表征。首先,就环境法的主体而言,既包括作为行使环境管理与监督职权的行政机关和部门,也包括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占用环境容量的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还包括以自然环境为必不可缺的生存条件的广大民众。其次,政府一方面监督管制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行政许可等手段认同其上述行为。导致这种两难境地的原因非常简单:政府既是环境保护的责任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担当者。再次,企业等生产经营者在取得许可之后,应当说排污行为就有了合法缘由,至少是一种适法行为,但即便如此,其排放的污染物一旦导致了特定私人人身和财产损害,依然构成民事侵权,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见,民众一方面有追求自己在优美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生产经营者带来的环境污染。

由上可知,环境法律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即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处于无可奈何的两难境地,这种两难的本质乃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对立。环境法的努力方向在于调和这些矛盾,减少其冲突性,防范其尖锐化,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消除这些矛盾。

(三)环境法学的教学目的

环境法学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目的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培养具有一定复合型特征的法律人才,甚至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超越法学的范围和局限。

完整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具有“顶天立地”的专业技能。首先,立足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对待该门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意义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具有前瞻性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此为“顶天”;其次,能够运用具体的法律规则和理念解决现实中具体的案例和问题,熟悉司法原理,具备司法能力,此为“立地”。系统地掌握环境法学的相关知识,既能适应司法审判、环境管理等法律实务和应用的需要,也具备从事宏观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以生态化、低碳化的理念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和管理工作。当然,达到这样的目标单靠对环境法的熟知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掌握其他法学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但对环境法学学科学习和熟知是必要条件,其在法学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不可替代性。

三、环境法学的教学特性

环境法学的学科属性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其他法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互相关联、彼此借用,又区别明显、经纬分明。

(一)相关学科知识运用的多元性

环境法学教学中,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储备要求更高。这些背景知识涵盖自然科学也涵盖社会科学,既涉及法学也涉及法学以外的其他相关学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第一,环境科学、化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环境法是应对环境危机的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知环境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发展演化的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既是环境立法必须遵从的自然法则,也是规制环境司法的重要尺度。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支撑着环境法学的存续,引领其成长发展的方向,环境法学和环境科学相辅相成。第二,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理应采取经济的手段和思路解决,这决定了环境法教学对经济学知识的依赖和运用。第三,其他法学学科的相关知识。环境法的学习构建在熟知其他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必须注重对其他法学学科知识的领悟和掌握,并灵活运用到环境法教学中。许多高校法学本科教学计划将环境法学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是科学合理的,体现了环境法学教学对其他法学学科的倚重。

(二)案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无论是理论法学还是应用法学,案例分析都是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的学校甚至单独开设案例与实务课程,并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诊所式教学等,足见其应用之广、效果之好。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样也可应用于环境法学的课堂教学。但是,该方法运用于环境法教学时有其必然的局限性。

其一,环境法领域的案例不像其他法学案例那般生动有趣,许多案例甚至枯燥无味。比如,噪声污染案例、排污许可案例等,不仅趣味寡淡,而且抽象难懂,在活跃课堂氛围方面作用有限,功效甚微。

其二,由于环境诉讼所适用的程序法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所适用的案例是民法或者行政法案例。就其本质而言,这些案例很大程度上确实属于民法或行政法案例,同时由于其作用领域、追求的法益与环境污染有关而属于环境法案例的范畴。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把握该类案例的特质,认识到其和民法、行政法案例的关系,同时又不将它们混为一谈,既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难点,也是环境法教学的重点。

其三,环境公益诉讼案例的复杂性。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法独有的诉讼领域。虽然该制度在我国立法的时间不长,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和环境司法中的功效立竿见影。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适用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但环境公益诉讼又与普通民事诉讼有质的不同:它追求和保护的是公共环境利益,非私益之诉。现实中,环境侵权行为侵害了公共环境利益的,一般也侵害私人利益,对此法律规定由利害关系人另行起诉,这使得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能出现一案两诉的情形:不同的原告、不同的诉求,却以共同的事实和理由,针对共同的被告提起诉讼,且适用共同的程序法、共同的诉讼规则。此外,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弱势地位的现实及其诉求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和满足,有关司法解释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作出了对原告有利的规定,其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凡此种种,都使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变得复杂,存在诉讼规则相同而又存异,诉讼请求公益而又私利,诉讼程序借用而又独立等现象,既增加了教学难度,也增加了学习难度。

(三)与其他法学学科的融合性

由于其特定的地位和属性,环境法学借助其他法学学科的理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然而,如前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局性的大目标,其实现绝不可能仅仅依赖环境法,其任务之重也使环境法难以担纲。所有的法律都该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并据此变革自身既有的制度设计和框架安排。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环境法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说这一变革属于法律生态化,则其结果必然是生态化的法律。当法律生态化的进程完成之后,生态化的法律普遍体现环境法的价值,担纲环境法的使命,环境法似乎形同消亡。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漫长而又复杂,这个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仍非环境法莫属;另一方面,即使既有法律都实现了生态化,其仍然有在生态化领域和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必要,仍需环境法的引领。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环境法和日渐生态化的其他法律既融合又分立的关系,同样是教学的困惑和难点。

四、结语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环境法担纲人类的未来,决定人类的明天。然而,由于其关注的是人类利益,不像其他法律那样关注人的利益,因而普遍不被人们看好和重视。环境法成长过程对其他法律的依赖和借助,又使其有丢失自我和其他法律融为一体的倾向。这源于环境法自身的特征,也源于人性中本能地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对公共利益的搭便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环境法学教学变得复杂困难。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积极探索符合环境法学教学需要的特征和规律,以实现其教学目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和长远需要。

摘要:环境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由于其兼具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双重属性,环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环境法学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

成人法学教育的环境分析 篇3

【关键词】成人法学教育;教育环境;教育模式

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法学教育所处的环境不同,决定了法学教育制度设置也应有所差异,因此分析法学教育的环境有利于法学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中国的法学教育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恢复与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法学发展主要是量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至于深层次的法律制度拷问和法理思想的传承很少受到关注,又加上长期受苏联专制法学的影响,我国形成了只有法律没有法学的境况。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国际化和民主化席卷了整个世界,主宰了政治和法学的话语权。我们再用20世纪的观点和思想发展我们的法学,就显得迂腐和冥顽了。世界在变,现有法学教育环境也随之变化,我们法学教育制度的设置也应当应和与革新。

一、民主的实质推进和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如果说以制定律条为主的形式上的法治和民主,是从1997年十五大之后官方正式确定的。那么实质上民主和法治应该是近年来的事。

法学语境下,拷量民主、法治的基本标准,不能看是否具有了一定数量的立法和各种冠有立法名目的规章制度,更不是看执政党的口号和官话,而是看民众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国家的事务是否有广泛的民众参与(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官员和行政是否受到法定的约束和规范,国内是否具有浓厚的民主气质和法治文化。依此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我们没有法治和民主,但可以乐观地看到至从十七大以后我们正逐步地走向民主和法治,这种进步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上的真正地推进。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代表了执政党在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开明政治、民享民治、充分参与和行使国家权利建设上的决心和真诚。这不是简单的口号和唱高调。从一系列法治事件的反映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执政党是真诚地希望建设好法治、构建和谐的民主社会。

从民间来看,对民主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而这以前是不被允许的,只能按照政党统治的一套逻辑和语言行事。点击代表我国法学前沿和主导官方态度的中国社会社科院“社科苑”网站,可以看到很多公开大胆讨论民主模式、民主改革的文章和言论。这犹如英国、德国等西欧民主国家的民主管窥:热闹的公开讨论和公开的意见表达。这是民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的政治、法治环境发生了变革,法学教育也要改革:这种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根本式的革新。涉及到教育理念的革新、法学教育定位的变革、教育模式的变革等。

孙宪忠教授指出:目前很多大学的法学教科书,其中的法学理论,尤其是关于公共权力的分工制衡、中国的民权、法律的本质、中外法律的比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还在不断演绎着过去那种法学中的政治套话或假话,而不顾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巨变以及党、国家和人民在思想观念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不顾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我国法学理念的进步,也不顾及人民群众内心的声音。我国已经进入了民法社会和民权社会,人民对于权利和平等的渴望,对建设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向往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可以说民间民主法治的文化环境已经初具雏形。过去那种把法律作为可以随意拿捏工具的观念,在社会上已经难以立足了。当法学以真正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文化进入我们这个社会的时候,法学需要以自己真正的面目展现于社会,而法学教育就担负着传承法理,讲述法律真相的任务。

目前,我们的参政水平处于中等,还需要提高参政意识和参政水平,这就需要学习法律与政治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民主、平等和秩序的理解,提高理论和认识水平,而这个任务一定程度上需要落实和贯彻在成人法学教育中。也就是说成人法学教育也必须承担传承法学美德的重任。

二、立法的国际化和开放性

英国戴维·赫尔德等学者在《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全球化是一个(或者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根据它们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和权力实施的网络。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全球化来解读时,是指“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对法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立法的影响或者压力,主要表现为中国的立法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学习、借鉴、吸收甚至移植国外立法和国际立法的成功经验,在经济、商贸、民事立法方面更加注意同国际立法接轨,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与此同时,中国立法体制的民主化、立法行为的程序化、立法技术的规范化等立法环节,也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而需要更多地向国际规范靠拢。

在国家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立法观念也应当革新,立法要求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民主化。开放性要求立法机关的立法和其他活动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应当是公开的,以便于民众的参与和监督。立法的公开化应当体现在立法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当前我们的法学教育状况不能适应立法国际化和开放性的要求。在立法的过程中,公民发表的意见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也应当看到过多的情绪宣泄、谩骂和指责,甚至只考虑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利益,不是基于对法律制度的理性思考,更没有放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考虑我国的立法处境和所处的态势。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内立法中,首先一定要求应当满足国际知识产权协定的一系列要求,然后在这个框架内才能针对自己国内的实际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如果不理解和不熟悉这种规则,关起门来固执地认为美国在上世纪中叶也不保护国内的知识产权,我们现在也应当采用盗版加仿制的策略,以节省发展经济的成本。殊不知现在的国际化趋势下,规则不允许这样。

为此,当前法律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对现有的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适应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总体发展的宏观需求,确立全球化发展需要的法律教育新模式,培养一大批既能处理国际化问题,又能对法理有较深理解的人才,才能应当国际化和开放性趋势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法律教育很大一部分趋向于法律职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所谓实用性人才无非是懂得法条,能够适应,帮助当事人处理案件的事务性人才。其实这种趋向不能过头,法律人才更多的内涵应当是对制度能够独立判断和思考的理性人,不能只是工匠型人才。国家法治和民主的推进更多需要的是批评性和批判性法律人才,不能培养的都是可以任意拿捏的小绵羊。以此反思我们目前的法律教育,尤其是成人法学教育大一统实行的都是法条灌输和案例分析型教育方式,淡化甚至放弃了法理和批评性的教育。有些学者甚而为政治是瞻,费劲所思地为政党歌功颂德,没有丝毫的自然法理性,如果把这种理论灌输给学生,只能培养新时代的奴才。立法的国际化和开放性也要求民众能够以法治理性人的身份,对立法提出合理化诉求和建议,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平等性,普法性的浅层次教育没有办法满足这一需求,作为高等教育补充的成人教育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的成人法学教育急需改革,需要新气象和新模式。

三、经济环境变化引起法律人才需求的市场变化

早期的计划经济已经被扔到历史的垃圾堆,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市场调解深入到生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市场的国家化更加深了市场需求对产品供给的影响作用,法律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引入改变了人才培养的模式。

所谓法学教育的市场化是指法学教育必须贴近人才市场的客观需要,并且法学教育机构本身要有市场观念和市场运作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和生产对路的产品。市场化的法学教育要求各个法学院走出校门,洞察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运作模式,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前景。法学教育的市场化要求法学教育机构和法学教育者具备营销意识,向法律需求市场投放合格的法学教育产品,甚至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法学教育走向了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因为就业分配制,只能称为半个市场。培养的法律人才基本上面向司法部门和政府部门,并没有完全走向市场,自由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都是按照教育部的版本进行,法理上基本上采用苏联式的逻辑,并没有真正接受自然法的基本价值和体系,换句话说,那时候的法学教育大部分是政策教育和统治模式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

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对我国立法的影响,我们的法学走向真正的法学,沿用国际上公认的自然法理对我国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工作进行改造,民主、平等、人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宪政和限权的思想成为公民政治意识的主流,那种蒙蔽人民肆意行政的官僚化作风也有所收敛。法学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就业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可以说国际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正在主宰着法学教育的市场。这种变革塑造着法学教育的革新,无视和冷漠地对待这种变化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法学教育受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大大增加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并将有力地促进高等法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必将对法学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高等法学教育将会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学校内部管理以及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整个法学教育发展中,要按照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要求,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普通高等法学教育与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并举并重的原则,根据办学条件,既可办本、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又可办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同时争取电大、函授、自考助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加快培养法律人才的步伐的要求,深刻地考察和领悟市场对现有法学教育的需求,革新现有的法学教育体系。

四、结论

我国法学教育开办30多年,在普通高校、职业性政法院校等各种办学主体努力下,培养的法律人才济济,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对法律职业的需求。但是法学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革,这种变化为传统的法学教育,尤其是对没有太大社会竞争力的成人法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刻领悟成人法学教育的环境变化,变革成人法学教育的思想,并在对高等成人法学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革新旧的不适应新环境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宪忠.法学家如何能讲真话?[N].法制日报,2011-7-2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篇4

2、什么是法的本质?

总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1)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意志的形成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归根到底受制于客观规律。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所以说,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

(2)法是统治阶级(国家)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阶级意志性和国家意志性),体现了整个阶级共同意志或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或人民个别集团或个别人的意志,更不是个别人的特征。

(二)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要彻底认识法的本质,认识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还必须深入到那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社会生产方式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培植了人们的法律需要,同时又决定着法的本质。

3、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首先,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作为社会规范,法既区别于思想意识和政治实体,又区别于非规范性的决定、命令,如法院判决。

其次,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五)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六)法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4、什么是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主要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在中国,法的渊源的规范性表示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认可或变动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各种法的形式。

(二)法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法的渊源指法的具体的外部的表现形式即法的内容。一指法的阶级本质,一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些特征?

(一)综合性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二)技术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

(三)社会性

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

(四)共同性

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法的直接目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任务,也是环境保护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这三项立法目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5、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

然的关系。

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社会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和立法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的起草程序有哪些?

(一)提出法案

提案者:人大主席团,常委会,专门委员,全国人大一半代表团或30人以上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法院,检察院。

(1)本身职权或业务范围内

(2)能够提案机关提出

(3)符合法定人数

(4)应采取一定形式

(二)审议法案

1、由有权机关主体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案程序通常履行由他们领导机构到有关会议再到大会审议。

(三)表决和通过法案

在中国,全国人大深意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审议法案,过半数通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其它方式。

(四)公布法(法的颁布)

在中国,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权,各国公布法的方式,基本在立法主体的刊物上或在指定的其他刊物上公布法。

多数法于通过当日公布,有的于间隔几天公布,有的公布之日施行,许多法是在公布间隔一定时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公布。

8、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2)“相生相克”律: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3)“能流物复”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

(4)“负载定额”律: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

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5)“协调稳定”律: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1)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

(2)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目的(1)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或措施,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之中,即采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措施并将其制度化。

(2)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定的制度或措施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效果进行分析。

2、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世纪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3、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效性的评估与分析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现行法律进行经济学的评估和分析。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进行经济学评估的主要范围包括:评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经济成本,以及对法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经济的分析。除此之外,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还经常运用于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1)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限制发展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防止不当规划和建设。从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责不同,一方作为审查者,着重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方作为建设者则希望顺利通过。而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审批标准缺乏具体规定,实践中有时发生矛盾和扯皮现象。这里有一个审批标准掌握适度的问题,限制过严,会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限制放宽,会失去评价的意义,放过不该建设的项目而造成后患。

(2)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必须明确评价单位的法律责任。

(3)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多学科配合和采用各种新技术,因而对评价的可靠性问题,综合性预测的标准与方法问题,某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如生态影响的确切表达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4)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结合的问题

过去我国的经济建设以计划为主,各种大中型项目都要按照几件管理程序进行,这就发生了基建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何结合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必要的、详细的基础资料,如拟建项目的确切规模、设备、工艺流程、“三废”排放资料往往要在总体设计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后才能提供,因此影响到评价工作的正常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5)其他行政机关先批、环保部门后审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尚未真正实现“依法行政”;而是《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规定,即建设项目如果未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被其他行政机关批准建设的,可以事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公众参与有规定、无程序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而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政府所有信息和审批事项都必须公开,所以即使有公众参与条款,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信息公开制度和如何参与的程序性规定,因此实践中公众依旧无法参与环境决策。

7、简述征收排污费制度。在我国,排污费是如何征收的?

(一)征收排污费制度又称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包括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

我国目前有两种意义的排污收费制度:

(1)超标准排污收费。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先规定了在我国实行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制度。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2)排污收费,即《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的,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即使不超过标准,也要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征收的排污费必须用于防治污染,不得挪作他用。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意味着购买了排污权,也不排除其治理污染、赔偿损失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单位如果拒绝或者拖延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或排污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排污收费制度是依据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污染者要承担对社会污染损害的责任。在我国,征收方法如下:

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保部门,应当根据排放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当排污费数额确定后,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商业银行应该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收到的排污费分别解缴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9、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最有影响力的制度,也是任何自然资源法律所不可缺少的制度。我国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它主要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占有权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收益权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处分权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在自然资源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种权能,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篇5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地震具有巨大的能量,但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限制,不仅不能用来改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反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能称之为自然资源。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是()

A.相对性 B.整体性

C.可使用性 D.有限性

2.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均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行使

3.环境影响评价属于环境质量评价中的()

A.预断性评价 B.回顾评价

C.现状评价 D.法律性的评价

4.《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

A.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 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5.某村庄的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李某,后来在土地下面发现有稀缺矿藏,享有该矿藏所有权的是()

A.村集体 B.李某

C.国家 D.三者都有份

6.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B.限制进口固体废物

C.可以进口固体废物

D.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

7.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

C.所有的野生动物 D.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8.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的情形为()

A.较大环境事件 B.重大环境事件

C.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D.一般环境事件

9.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对象应当缴纳排污费()

A.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交纳污水处理费的B.排污者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设施、场所并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C.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D.排污者原有设施、场所经改造符合环保标准的,自建成或改造完成之日

10.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的区域是()

A.核心区 B.缓冲区

C.规划区 D.试验区

11.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它部门法渗透的特点是在环境法的()

A.发展阶段 B.产生阶段

C.萌芽阶段 D.完备阶段

12.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体现的生态规律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能流物复”律 D.“负载定额”律

13.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C.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D.环境保护部

14.通常情况下,要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应当实行()

A.浓度标准 B.总量控制标准

C.排放限额标准 D.时限排放标准

15.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下列不能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是()..

A.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B.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C.商业住宅用地

D.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16.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特殊型污染及()

A.石油型污染 B.工业型污染

C.农药型污染 D.生活型污染

17.《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工程建设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审核批准后,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

A.森林植被恢复费 B.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C.林业基金 D.封山育林费

18.根据《渔业法》的规定,责令改正、责令限期经营开发利用、责令补办养殖证等行政处罚形式属于()

A.能力罚 B.财产罚

C.申诫罚 D.行为罚

19.为了保护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一部公约,该公约是()

A.《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C.《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口、出口和转移文化财产权的公约》

D.《海牙公约》

20.“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在国际环境法的历史中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A.国家管辖范围以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跨界污染引起的环境责任与赔偿

C.可持续发展

D.国际环境法的执行

21.根据《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对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制度是实行生产前和进口前的()

A.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B.申报登记

C.分类管理 D.报备管理

2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比例为()

A.65%以上 B.70%以上

C.75%以上 D.80%以上

23.根据2002年修订的《水法》的规定,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实行()

A.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B.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C.统一管理体制

D.分级分部门管理体制

24.根据《刑法》第338条的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最高刑期为()

A.10年 B.20年

C.无期徒刑 D.7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具有全球性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某些机制平衡的三大大气污染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酸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E.臭氧层的破坏

26.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是()

A.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B.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C.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D.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E.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27.下列属于《水法》规定的“水资源”范围的是()

A.空气中的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动植物体内的水

E.海水

28.有毒有害物质和行为的国际法律管制主要包括()

A.放射性物质的国际法律管制 B.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国际贸易管制

C.持久有机污染物管制 D.化学物质管制

E.废弃物质管制

29.从性质上区分,下列自然资源许可证的类型包括()

A.资源勘查许可证 B.资源开发许可证

C.资源利用许可证 D.资源进出口许可证

E.资源运输许可证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保部门向公众公开信息的具体阶段是()

A.环评后阶段 B.环评开始阶段

C.环评进行阶段 D.环评审批阶段

E.预评价阶段

31.根据《草原法》的规定,我国草原立法的目的是()

A.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 B.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C.发展农业生产 D.发展现代畜牧业

E.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行政处罚措施是()

A.责令限期改正 B.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罚款

E.责令关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34.简述“三同时”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35.简述我国水土保持的主要管理制度。

36.简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38.论述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甲厂新建投入生产,同时投入运营的还有该厂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甲厂运营三个月后,认为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运营增加了企业成本,遂私自决定不再运营该设施。当地有一农民乙在甲厂投产后,就从甲厂的排污渠中抽水养鱼,以利用污水中的养分。但自从甲厂停止运行污染处理设施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大大增加,乙鱼塘中的鱼因为养分过多开始大量死亡。乙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厂赔偿损失。

问:(1)甲厂停止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2)甲厂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什么?

40.某水泥厂未经许可将用于生产的放射性物质钴60封存于山洞,且该厂疏于管理,并未作出具体警示以告知其危害性等,致使该物质被附近一村民甲误以为贵重物品偷走并藏于该村一旧屋中。钴源造成放射性污染,致使该村民甲及附近的十户村民受到放射性损害,乃至生病住院治疗。

问:(1)对于该村无辜受害的村民,其损失由谁赔偿?为什么?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篇6

--与蔡守秋教授商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上传时间:2007-6-2

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上发表《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一文(下简称“蔡文”),并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10期转载,因此笔者有幸于11月初拜读。三读全文,发现文中有许多重大失实和谬误之处,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澄清事实,并就若干问题求教于蔡守秋教授。

一、关于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

作为对话的前提,有必要作出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以便读者事先充分了解“蔡文”的相关情况,避免笔者的叙述先入为主,进而更利于理解本文的观点。

(一)“蔡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蔡文”篇幅较大(约3万字),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整个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大背景作一个铺垫,大致介绍了杨立新教授于2005年3月22日到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华环境法论坛”发表的“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讲演(此次讲演的讲稿下简称“杨讲稿”),并对“杨讲稿”的部分观点表示了肯定性的意见后,话锋转到了第二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德国民法典》90a条的不同理解”上。该部分是对“杨讲稿”中提出观点的质疑与批评,分为“

(一)对轻视和贬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观点的质疑”、“

(二)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特殊物’的质疑”和“

(三)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三个子标题。第三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分为“

(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

(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两个部分。在文末,“蔡文”将其在对“主流法理学中‘主、客二分法’的弊端”批评时得出的结论,上升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

(二)关于注释 1.蔡文的注释问题

“蔡文”文献注释分脚注和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6、7、8、9、14为参考书,但在文中并未标出页码,而这些未标出页码的注释,恰恰是“蔡文”曲解“杨讲稿”的关键。根据通行的学术规范,对引用文献的总结性引用,应标记涉及文献的页码;直接引用的,应标明引号中文献所在页码。笔者不辞辛劳,将“蔡文”注释涉及参考文献对应页码补充如下,以便读者查证:

参考文献6: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2-14、66、127、131页[1]。

参考文献7: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页。参考文献8:[美]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9~16页,第91~92页。另外,根据笔者的查证,认为还应该加上以下参考文献为宜: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4页。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于宁:《当代法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关于法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综述》,载张文显主编《新视野新思维新概念: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版[2]。

参考文献9:[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参考文献14:王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页。

2.注释位置问题

“蔡文”的注释位置的安排,也颇费心机。“蔡文”两次提到的“德国国内法学界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该宪法条款确认了动物的宪法权利”[3],这实际上纯粹的是蔡守秋老师一厢情愿的想法(详见后文),此处仅从注释角度予以说明。根据笔者对比查证,“蔡文”注释给出的互联网地址[4]实际上是“动物科学团体联合会”(Federation of Animal Science Societies)网站转载的CNN网站2002年5月17日的报导[5]。“蔡文”在注释中给出的原文是“The state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protecting the natural foundations of life and animals in the interest of future.”[6]这是修订后的《德国宪法》第20a条“为了后代的利益,国家负有保护生命和动物的自然基础的责任。”对应的原文,而注释所在的位置两次均刻意安排在“使德国成为承认动物的宪法权利的第一个欧盟国家”之后,让读者稍不留神便容易误认为是被引用文献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误导式的注释范式。

3.本文的注释

当然,学术规范问题并非本文主要关注的话题,在此略去不表。本文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商榷有据,采取以下注释方式:第一,对于直接引用“蔡文”话语,使用引号标记,标明在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所在页码,为节约篇幅,注释标记为“蔡文,n页”。第二,因“杨讲稿”书面仅刊载于“资讯动态”,考虑读者难以获得,在逐字对比后,提供蔡守秋教授认同的网络地址,以供读者检索,文章不作页码注释。第三,引用的网络资源,标记网址和最后访问时间。第四,网络检索数据如无特别说明,以google和百度为限,数据库检索以“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和索引数据库为限。

二、“蔡文”对“杨讲稿”的歪曲与误解

(一)关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与“杨讲稿”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此理论是在物权法不断发展,物权客体范围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杨立新教授近年来提出的对物进行类型化研究的一种新思路。考虑到部分特殊物具有的生命伦理价值和部分特殊物的特殊存在、支配和保护,我们考虑在物制度内部建立一般物与特殊物的理论框架,以便确定对不同类型的物进行不同的法律规制,因此提出建立法律物格制度:把物分为不同的法律物格,明确对不同物格的物确定不同的支配规则,明确民事主体对它们的不同支配力,对它们进行不同的保护。我们设想,把物分为三个法律物格。第一格是生命物格,是具有生命的物的法律物格,是民法物格中的最高格,例如 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就具有最高的物格地位。生命物格的物承载的是生命伦理价值,任何人行使支配权时,都要受到严格的规则限制。第二格是特殊物格,像虚拟财产、货币、有价证券、空间等,都是特殊的物,由特别的规则进行规范。第三个格是一般物格,即对原有体物体系进行的扩充和重新梳理。提出物格制度的基本目的,就是区分不同的物的类型,确定不同物格的物在民法中的不同地位,明确人的不同支配力,以及进行支配的具体规则。

提出这个设想的理论基础是,在市民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物质形态,一个是人,一个是物。法律人格是罗马法的创造,当时确立的人格制度是分等级的,分为自权人、他权人,并有人格减等制度。可见,法律人格制度在初期的时候,是分为等级的,根据人的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不同的权利。只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彻底推翻了人格不平等的制度,建立了全面平等的人格制度和人权观念,实现了人人平等的现实。在当代,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民法的物的变化必须予以重视。社会的进步引起了人格的平等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却将市民社会的最简单的物的形式,引发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单一的物的结构被打破,应当构建新型的物的制度。因此,就应当对物进行类型化。借鉴法律人格制度的基本思考,民法也应当建立法律物格制度,以适应当代物的变化,对物进行类型化的研究,确定不同的法律规则。物格制度的提出,是借鉴历史上对法律人格制度建立的基本经验,反其道而行之,法律人格制度是由复杂、多样、有等级转向简单、单一和无等级,而法律物格制度则是从简单、单

一、无等级转向复杂、多样、有等级,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创造法律物格的基本制度及其基本结构。

作为一名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老师能够注意到民法学者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是非常宝贵的。但认为杨立新教授是在“环境法论坛”上提出的这一思想,并以“杨讲稿”作为唯一评论对象,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事实上,“杨讲稿”中就明确提到了物格思想最早的来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10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501会议室召开了“精神损害赔偿专题研讨会”[7]。“在这次讨论会上,有的同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既然规定了损害特定纪念物品的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如果伤害或者致死家养的宠物狗,是不是也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由此,我就想到是否能以物格的思想来涵盖物的类型化呢?如果设立物格制度,从而把物分出各种不同的等级,把物加以类型化,是不是就会解决对动物的保护问题呢?”

此后,杨立新教授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集中研究,在《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发表《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一文(下称“杨文”,区别于“杨讲稿”)。2004年9月10日,“民商法前沿论坛”邀请杨立新教授作题为“是否可以建立法律物格制度”的讲座。“杨文”的发表和该次讲座记录的公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8]。2005年底,司法部批准了杨立新教授申请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截止到2006年底,课题组成员已经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对网络虚拟财产[9]、尸体[10]、动物[11]、死胎[12]、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13]、人体医疗废弃物[14]、胎盘[15]等纳入研究的特殊物进行了个别研究,并将相关理论写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物权法》教材[16]。作为一名当代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很难有理由说没有看到《法 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蔡文”不对这一系列“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相关论文和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学术探讨,反而单独以对“杨讲稿”为批判对象,值得商榷。

(二)无中生有的引用

1.“资讯动态”是合适的学术引用对象吗?(1)谁在引用“资讯动态”?

检索“中国期刊网”所有专业、所有论文从1979年到2006年所有论文的引文部分可以发现,只有“蔡文”引用了“资讯动态”[17]。查询“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数据库”和“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社科版)”,建库以来也没有相关引文。又以“清华大学”、“环境法”、“资讯动态”为关键词检索了互联网,仅检索到蔡守秋教授的《法律关系新论》一文的注释中引用了“资讯动态”[18],此文实际上是蔡守秋教授《调整论》[19]一书的第二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蔡守秋教授成为在学术研究中引用“资讯动态”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人呢?

(2)“资讯动态”是什么?

“资讯动态”,是由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交流性质内部资料,不定期出刊,内容包括中心动态、国内外动态、“清华环境法论坛”讲座记录等。可见,“资讯动态”本来就是内部交流性质的信息类材料,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出发,本身就不适合作为学术资料引用,从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受到学界认同的。而“蔡文”引用“杨讲稿”所在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20],实际是指出刊日期为2005年7月1日的总第12期,这同样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注释方式。

2.“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是什么?

“杨讲稿”可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网站上下载[21]。该记录后被原样刊载[22]于“资讯动态”总第12期第8-16页。通过蔡守秋教授2005年9月22日重庆大学法学院的专题学术报告文稿[23]注释5可以确认:“杨立新:《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2005年4月18日刊登。”与“杨立新民法网,2005年4月18日刊登。”[24]的讲稿内容一致。为了进一步确保准确性,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检索,发现了“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一文前后在内部整理过程中一共实际存在过的三个版本,除了前述“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和杨立新教授个人网站上刊载的讲稿,还有一份2006年3月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网站改版后重新公布的版本[25]。

3.无中生有的独家表述——“资讯动态”上没有写什么?(1)关于“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

经过笔者逐字查看,上述三个版本均无“蔡文”所说“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的字样[26],那么也就是说,蔡守秋老师所持“《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也根本不可能有的内容,那么“动物是人”是谁说的呢?互联网检索的结果是,只有蔡守秋老师自己认为他人使用过这样的表述[27]。显然,作为一个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作出“动物是人”的表述。

因此,“蔡文”第二部分“

(三)对将《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标题以下万余字的内容[28],完全是蔡守秋教授无中生有,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批判。对此部分内容笔者将不作任何回应,学界自有公断。(2)关于 “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与“立法上的败笔”

“蔡文”提到:“将“动物不是物”这一严肃的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理念解释为当代民法典中的‘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29]、“杨教授„„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权宜之计、是立法上的败笔”[30]。经查,“杨讲稿”无此措辞,笔者以“动物不是物”分别组合“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检索互联网和中国期刊网,除了“蔡文”之外,其他文献无此表述。连“这仅仅是个别人的解释或观点”[31]都谈不上,纯属无中生有。

(三)谁在“轻视和贬低”?

1.我国学界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讨论情况

1990年8月20日《德国民法典》修订,将第一编总则编中的第二章“物”更名为“物,动物”;在第90a条中明确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对动物准用有关物的规定”。“蔡文”认为“立即引起了法学界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学界与民法学界对动物法律地位及其有关法学理论问题的争论。”[32]以笔者的涉猎范围,第一篇提到这一法律修改的是高利红博士的《动物不是物,是什么?》[33]一文,这还得感谢郑红、贾红梅翻译的《德国民法典》由法律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34],否则针对这一修改的讨论可能还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延迟不止10年。关于《奥地利民法典》1988年3月10日第285a条新增规定,则要感谢张新宝教授翻译的《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于2001年12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35],相信这也是高利红博士论文没有提到这一修改的直接原因。

有意思的是,蔡守秋教授发表在《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上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一文,有如下表述:“大家知道,法律是人制定的,不同法律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甚至人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有的法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人与人的关系’(即法律将物拟人化,如有的法律规定动物不是物、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则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仍然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36]。笔者冒昧求教,不知道蔡守秋教授举的例子是不是《德国民法典》?但如果是的话,何来“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

2.“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

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情况[37],我国学界提到“动物不是物”的论文不足50篇,在这其中还有部分论文只是顺带提到了该条文[38]。逐个查看这些文献的观点,主流学说仍然对“动物法律主体资格”持否定态度[39]。在这样的一个讨论基础上,“蔡文”何以就认为“这种争论对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就“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突破了现代民法的‘人、物二分法’和‘主、客二分法’”[40]呢?这样的结论是否显得有些武断呢?

3.德国学界的反应

在德国民法学界,对所谓“《德国民法典》中的本意”[41]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该条提出了积极评价,但权威学者如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 Medicus)和科拉(Kolher)均认为德国动物保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将动物当作权利主体来看待的看法是荒谬的[42]。而事实上,由于在民法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对动物的特别规定,因此德国法学界近年来的主流观点认为,动物保护思想主要应当纳入价值评判问题,如依照《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评判一项合同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或者体现于关于损 害赔偿的第251条第二款第2句的特别规定等[43]。可见,“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德国最终被作为民法内部的一条公序良俗判断标准,并体现于对动物特殊保护时的非财产性考量上,这正是德国学者对该条文经过16年司法实践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和应有地位的务实总结。

4.没有“与时俱进”便是“贬低”?

对于此事,国内部分环境伦理学者与环境法学者,给予高度的积极评价,“蔡文”更认为是“与时俱进”[44]。而民法学界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作为学术评价,均无可非议。但“冷静”的学者没有跟着“兴奋”的学者欢呼激动,作出不同的学术评价,就是所谓的“轻视、贬低” [45]吗?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只是表示有不同观点,只要能够真正做到有根有据,论证严密,就无所谓“轻视、贬低”,只有观点的赞同和反对之分。

5.“白马非马”,所以“动物不是物”? ——再看诡辩论!

蔡守秋教授认为主流法理学用诡辩术来否认、化解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见后文)[46],那么到底谁在诡辩呢?“蔡文”认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物具有物质性、实在物„„‘连人也可以看做物(如人物)’,人物还分大人物、小人物”[47]。这种调侃真是让我等耳目一新。可见,“蔡文”理解“动物不是物”体现出一种语言上的路径依赖,认为动物就是“动的”物,这实际上是混淆了语言逻辑与形式逻辑,试问,是否可以因此推导出植物就是“植的”物,生物就是“生的”物呢?

这样理解“动物不是物”的观点,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名家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诡辩论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有三点诡辩,与“蔡文”逻辑相应的是第一点:“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句话在逻辑学上指的是 “马”、“白”、“白马”这三者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白”是颜色,“马”是形状,两者本身就已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怎么能综合成“马”这一种动物呢?

没有想到,公孙龙的诡辩竟然形式上契合于主流的拼音语言。据学者考证,“动物不是物”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法律规定中,而在语言学不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是因为在立法规定“动物不是物”的国家,其立法语言中的物和动物并无种属关系[48]。所以,上述三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起码在语言上容易让人接受,没有字面上的矛盾。根据笔者的进一步考证,在除现代汉语之外的其他世界主流语言中,“动物不是物”的表述都不存在字面矛盾:在除众所周知的英语为“Animals are not things”外,德语中动物为Tier,复数为Tiere;物为Sache,复数为Sachen,BGB90a条“动物不是物”表述为“Tiere sind keine sachen”。在瑞士法中,德语同前述,相应的法语为:“Les animaux ne sont pas des choses”,其中animaux为动物的复数,choses为物的复数。荷兰语为“Het dier is geen zaak”。意大利语为:“l,animale non è l,oggeto”。日语中,动物为とぶつ,物为もの,动物不是物表述为とぶつがものじゃなぃ;俄语中,动物为животное,物为вещь,动物不是物表述为“животное

не

является

вещью”。拉丁文动物为Animal,物为res、动物不是物为Animal non est res。如果蔡守秋教授能够参照这些语言来理解这一比较法上的新动向,在讨论 “动物不是物”时,就不会感觉存在逻辑矛盾了。说到这里,笔者倒是明白过来,其实也不必绕道外文做语言上的“体外循环”,按照古汉语 的表述习惯,“动物不是物”应该表述为“兽非货也”,如果这样表述,中文也不存在问题。可见,望文生义的理解“动物不是物”,明为推导,实为诡辩。

(四)“没有说”或者“没有说全”也是错?

在一般的学术对话性文章中,大多是指出对方观点的不足或者对文章提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证,“蔡文”不但“无中生有”,还对“杨讲稿”没有提到或者没有说全的观点提出高标准,耐人寻味。

1.没有说“环境法”

“蔡文”指出,杨立新教授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时,并没有说“因为„„它违反了环境资源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49],因此值得检讨。言下之意,凡则“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者,不但要反对,还必须用环境法的观点进行反对,还必须“论及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理和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50],否则还是不完全符合“蔡文”的标准。笔者认为,从民法角度出发,认为“因为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它违反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民法社会的基本秩序”,所以“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瑕疵。人格权是近代民法学的基本范畴,驳倒一个民法学命题依据“传统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民法秩序”非常的符合正常人思维和学理规范。况且,“杨讲稿”在切入正题之前,已经作出了说明“我对环境法研究不够,所以在开讲之前,我稍微说明一点,我这次讲座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谈法律物格的思想。”那么对于民法学对环境法学在动物保护上提出的协同意见,“蔡文”为何仍然提出如此的高标准,笔者深表不解。

2.没有说“动物权利”

“蔡文”问到:“不知什么原因,杨教授从不谈‘动物权利’,而只谈‘动物人格权’。笔者揣摸,他不可能是反对‘动物人格权’而赞成‘动物权利’,他只能是认为‘动物权利’就是指‘动物人格权’,或者他所谓的‘动物人格权’就是指‘动物权利’。”[51]通过对“蔡文”全文表述和相关文献的仔细分析,可能蔡守秋教授真的是没有看过“杨文”,也的确倒是没有刻意回避民法法律物格法律制度的相关论文,否则“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就不会被“揣摸”误认为是否定“动物权利”。“杨文”开篇便指出“对于动物权利的种种主张,归根还在于动物是否具有法律人格的问题”。这是一种民法学的理论判断,我们这里说的“权利”,就是以法律人格为前提享有的民事权利,我们否定的是动物的法律人格。至于“蔡文”及其相关文献所用的关于“动物权利”的表述,是否为同一所指,值得推敲。

我们认为,从“蔡文”和“杨文”的对比理解可以得知,“蔡文”引用文献译文中的“权利”[52]与民法学中的使用“权利”具有不同的含义。众所周知,权利有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之分,我们所说的是法定权利,指的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因此,法定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特定概念,是基于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而产生的权利。“‘道德权利’一词可以用来表达所有这样的权利:它们是先于或独立于任何法规或规章而存在的权利。‘道德权利’可初步区分为习惯的权利、理想的权利、凭良心的权利及履行的权利这四种具有特定意义的。[53]而“蔡文”所谓的“动物权利”,是“道德权利”,更多的是从道德角度所作的论述,仅具有道德的意义。如作为“蔡书”重要参考文献的环境伦理学者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一书,开宗明义便指出:“对‘权利’一词的使用带来了大量的混乱。现在,我们只需知道,有些人是在哲学或法律的特定意 义上使用这个词的,有的人则用它意指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所具有的人类应予尊重的内在价值。”[54]显然基于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的不同,我们不能将环境伦理学主张的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画等号。细究起来,有些法律学者根据环境伦理学赋予动物权利的主张即认为动物法律人格的存在,其实是从根本上未对法律的“权利”概念予以准确把握[55]。

3.没有把相关学科说全

“蔡文”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不仅仅受到环境伦理学的影响,也受到当代其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它是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体现”,进而认为“是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与以笛卡尔的‘主客二分化’为特征的现代科学(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长期斗争或论战的产物。”而“杨讲稿”仅仅局限于环境伦理学的影响[56]。对此,笔者有三点浅见:

第一,请看“杨讲稿”第二部分的标题“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分析‘动物人格权论’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本来就是仅仅从环境伦理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因为“杨讲稿”反对的“动物人格权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为求谨慎,杨立新教授还提出“我主要是从事民法研究的,所以许多见解未必符合环境法界的看法,我只是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因此,自然达不到“蔡文”所要求的从整个“当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进行的“长期斗争或论战”的高度。

第二,所谓“后现代主义”,是哲学领域对现代化的一场哲学反思,“后现代科学”一词是1964年由弗洛伊德·W·马特森提出的[57],一直面临“伪科学还是科学革命”的争议。自然科学方面,笔者曾有幸参加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相关项目[58],也大约了解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和环境学,与这场争论几乎无关。恕晚生直言,所谓“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概念,实在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列举,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学科交叉意味。

第三,如果“蔡文”要强求“杨讲稿”作学理上的全面列举,才能满足这种论证的全面性要求,那么根据“蔡文”的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包括“上帝”[59],笔者建议增加列举“宗教学”;为了特别照顾到文章的结论“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60]还要增加“哲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列举。为了保证不“挂一漏万”,建议“蔡文”修订概括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受到包括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环境伦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宗教学’、‘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可能更为全面、妥当。

三、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民法学

笔者偶然发现,“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与子标题“

(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

(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并未形成逻辑论证。那么,长达万余字的非逻辑表述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对民法学直接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

只要稍作学术观察便知道,《调整论》出版后饱受争议,蔡守秋教授作出的理论回应,集中体现在对主流法理学的“主、客二分法”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解读和八大弊病上[61],实际上是对“蔡书”第八章“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62]相关内容整理、细化和延伸。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理论框架在“蔡文”中是首次在期刊论文上直接套用到了民法学,只不过主流法理学的八大弊病只有五种列举体现在民法上[63]。正是这种直接的套用,才导致了上文提到的“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与子标题之间不形成逻辑论证的谬误。为简化叙述,论证方便,笔者将“主、客二分法”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自负为民法学的“七宗罪”,可谓“罪孽深重”;五大弊病自诊为“五种病”,可谓“病入膏肓”。两相对比,可见“蔡文”文中民法学之“无可救药”,亟待“调整论”之“灵丹妙药”,期待“药到病除”。

主流法理学到底是否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因而确有如“蔡文”所说的“七宗罪”,笔者不敢妄加评判,但至少确信自己了解民法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蔡文”所说的如下情况可能有待进一步考证,笔者将民法学的通说脚注式的补充于民法学“七宗罪”和“五种病”之后,供学界参考点评:

(二)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七宗罪” 1.对“七宗罪”的民法学注释

第一、二宗罪“(1)将民法社会的结构截然划分为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这两大部分,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民法人与民法物、民事主体与民事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2)将民法人截然划分为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意志)和人的身(身体)这两个方面,不重视人心和人身之问的相互联系、转化和统一,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如人的语言、行为等)”。可参照“蔡文”后文:“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应该是指不承认“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64],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众所周知,“法律行为”理论是民法学的核心理论,民法是权利法,权利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民法就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哪里存在所谓的“‘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65]?当然,中国民法学的确不研究“上帝”[66],整个大陆法系乃至英美法系的民法学也不研究上帝,是否信仰上帝是宗教信仰问题,不是法学问题。中国民法学研究“高等动物”,比如我们的物格制度,而事实上,罗马法上有许多关于“高等动物”的规定。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与物之间的相互转化”[67]是不可能的。

第三宗罪“(3)将所有关系截然划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不承认或千方百计地化解介于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之间的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民法学不承认所谓“物与物的关系”,因为“主物、从物”或者类似的所谓“关系”与民法学上的法律关系不是一回事。至于“千方百计地化解”,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法律关系,也自然没有必要了。

第四宗罪“(4)认为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即“主体人”,民法中的物与民事客体是合二为一的即客体物,人永远是主体,人不能是客体;物是客体,物永远是客体,物不能成为主体。”民法学通说认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蔡文”后文的了解[68]可以得知,“蔡文”所谓“人”,只是自然人,因此与“蔡文”有不同见解。而现代民法的民事权利客体,主流教科书都写得很清楚,包括物(物权客体)、行为(债权客体)、人格利益(人格权)、身份利益(身份权)、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等[69]。第五宗罪“(5)认为人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这是“蔡文”直接套用的主流法理学的第五宗罪,同时是在套用“哲学基本派别”的框架。民法学界近年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重物轻人”的“物文主义”,强调“人文主义”。“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70]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维,民法学界无人持这种观点。

第六宗罪“(6)认为人有内在价值和意志自由,有法律主体资格或法律主体地位、享有法律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物没有内在价值和意志自由,物没有法律主体资格、法律主体地位,没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人支配物。”不仅仅是民法学认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本观点也认为,物的确没有意志自由。我们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就是要对物进行类型化,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建立人对不同法律物格的物支配力不同、支配规则不同的新体系。

第七宗罪“(7)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只能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体现和运作,民事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的关系。”民法学的基本观点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无需更多注释。

2.结论:“七宗罪”是简单化、绝对化的贴标签

“蔡文”引用“杨讲稿”的“从民法的基本方法论或者说民法的哲学立场观察,民法社会的基本构成结构,是人与物,这是市民社会的两种基本的物质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物质形式的存在。”谈的是“物质表现形式”,这的确是民法哲学的基本看法。从上述笔者对“民法学七宗罪”所作的注释可以得出结论,“蔡文”所谓“‘主体等同于人、客体等同于物’是传统民法学理论的底线”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而民法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关于合伙的第三主体地位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这样的认识也有些过于绝对化了。

(三)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 1.对民法学“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的分析

第一种病:“民法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僵化的、绝对的划分的弊病。”[71]这是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一“主流法理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僵化与绝对的划分的弊病”[72]直接套用到民法学的成果。“蔡文”认为“由于坚持僵化的‘人、物二分法’,民法学者无法科学、正确地回答如下问题:‘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什么’;‘克隆人、试管人、冷冻人是什么’;‘胚胎是什么’;‘人体(人的身体、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等)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权利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行为到底是人还是物’;等等。”并在后文列举了大量的众所周知的案例和知识[73]。笔者根据民法学的基本常识和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如下:动物不是物,动物是特殊物[74];试管人、冷冻人是人;胚胎在母体内是母体的一部分,出生后是人;人的身体不能整体的被认为是物,但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等是物[75];人的权利就是权利,在民法上体现为民事权利;人的行为就是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上行为有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76]。民法学除了对上述问题有明确的观点外,还研究了蔡守秋教授没有提到的问题,如连体人[77]、植物人[78]、变性人、胎盘[79]、人体医疗废弃物[80]、基因、个人信息等。另外,“蔡文”认为“高等动物(包括今后出现的人工人、克隆人等)[81]„„可以作为人与 物之外的第三种实体出现。”真不知道所谓的“人工人”和“克隆人”和高等动物是否是种属关系?以笔者所知,“克隆人”的民法定位是极具伦理争议性的话题,而这恰恰是全球伦理学界最为头痛的问题,民法不宜越俎代庖,“蔡文”给出如此确定之结论,并纳入高等动物之类,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第二种病:“民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合一为的弊病。”[82]此为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之四“主流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的对应与矛盾”[83]套用到民法学上的结论。“蔡文”认为,杨立新教授所担心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危言耸听[84],而真正危言耸听的可能正是蔡守秋教授自己:“民法学为了维护除了人就是物的逻辑,开始了‘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逐渐将人的身体、人的器官、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克隆人都界定为物,结果异致物的泛化(包括物的所有权的泛化)。”[85]以笔者所涉猎的范围,民法学一直坚定的认为“活人之身体,不得为法律上之物”[86],“人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与主体、客体范畴完全不搭界的概念,是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内容。“人的器官”作为人身之一部分,自然的由身体分离之时,当然为法律之物[87]。因此,没有任何民法学理论在进行所谓的“‘物化世界’的十字军远征”,“蔡文”自己的说法才是危言耸听。另外,笔者也从未见到任何民法学者“把所有自然资源(包括水流、大气等)和整个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迁徙性动物等)都视为物”,至于“蔡文”所担心的“民法就可以将世界上所有一的东西(包括大气流、日月星辰宇宙)都可以视为民法中的物,都可以建立物权”更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对此问题,民法学早在罗马法阶段便有清醒认识,在交易中不可及的东西,如太阳、月亮、星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物[88]。

第三种病“民法学者对类似法律条文在解释中采用双重标准的弊病”[89]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六“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人’的僵化观点,当遇到客体是人、主体是物的情况时,往往采用自相矛盾的不同标准和不同概念,将客体是人解释成客体是物,将主体是物解释成主体是人。”[90]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四种病“民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的弊病[91]。”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三“主流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与实质”[92]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五种病:“民法学所坚持的‘只有人才有权利’的观点的弊病。”[93]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八“某些主流法理学者为了维护其‘物不能成为主体、物不能有法律权利’的观念,当出现物特别是高级动物成为法律主体或享有法律权利的事实或案件时,往往不惜采用‘以我为人的代表’、排除异已的蛮横的、武断的态度。”[94]直接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三到五种病其实都是犯了法学常识的错误,是对“客体”与“对象”的混同,这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予以了明示“一些人也是另一些人的行为作用对象即客体”[95]。关于客体和对象的差别,刘春田教授分析得简明而深刻:“对象是具体的、感性的、客观的范畴,是第一性的,它是法律关系发生的客观基础和前提”,而“客体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客体是抽象的、理性的范畴,是利益关系即社会关系,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对象即法律事实与一定的法律规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象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两种不同的事物。”[96]因此,当“蔡文”引用蔡守秋教授引以为豪的几个例子:“禁止买卖妇女”与禁止“买卖大熊猫”、“禁止虐待妻子”与“禁止虐待牛马”、“精神病人、白痴病人、婴孩致人 损害”与“大熊猫、老虎致人损害”、“某甲打伤某乙”与“某甲打伤某狗”、“某甲监护的某精神病人致人损害”与“某甲监护的某老虎致人损害”等[97],来解释“主、客一体化”时,只不过是在这种错误的思维上越陷越深罢了。

按照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的列举,有“三种病”民法学没有具体的犯:“主流法学中关于法律调整对象的模糊与矛盾”、“主流法理学关于法律关系概念和理论的模糊与矛盾”和“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两分法,当在法律案件或法律控制的活动中遇到不属于这两种关系的其他关系或第三种关系时,特别是遇到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采用如下诡辩术来否认、化解这种关系”[98]。笔者猜测,这是整个中国主流法学界的通病,民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还不具有“通病独占”的能力,因此不予直接套用。但按照“蔡文”的逻辑,民法学实际上也是犯了这“三种病”的,只是还不够突出,不够典型,未能独占而已。

2.结论:理论框架的庸俗化套用

“上海环境热点”网站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庸俗哲学》的千字小文章,自然比不上蔡守秋教授80万字的《调整论》来得洋洋洒洒,但道理也说得明白:“‘可持续性发展’听起来有点洋腔洋味,但它可不是舶来品,它是老祖宗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发明啊。老祖宗早就用现在已渐感生疏的高度警醒高度凝练的语言警示后人,不要‘杀鸡取蛋’,不要‘竭泽而渔’。”[99]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重要的是意识、态度而不是理论的预设和前提的统一,否则理论框架会流于庸俗化的简单套用,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在对庸俗经济学家的批判中体现出的对庸俗哲学的批判。所谓庸俗哲学,就是学究气地、拼盘式地把通常的观点整理一番,就宣布发现了新的真理,不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而是抓住现象反对本质,对本质的无知就是其反对本质的理由。庸俗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包装陈货当作发展,越肤浅的观点越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笔者认为,保护动物不是“调整论”的专利,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解读也不是任何学科或者个人的“释经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法学领域对庸俗哲学的批判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期待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协作与对话

民法法律物格,是杨立新教授在研究民法物的制度时提出全新思想。这个课题在国内外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民法课题。我们认为,对当代物的范围的扩展,物的种类的新生,都必须在民法中进行新的界定和规制,否则,对于新类型的物就会丧失法律的规制。民法法律物格课题研究的基本宗旨,就在于研究当代民法所面临的物的种类不断扩展,法律对其进行规制的规则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民法所应当采取的基本对策。特别是目前正在制定民法典,其中物的制度的制定,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在民法总则中,提出法律物格的概念,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物格体系,根据具体的物所处于法律物格中的不同物格,确定人对其的不同支配力,确定不同的保护方法,制定不同的支配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根据这些不同的物的种类所制定的不同规则,妥善处理有关民事纠纷,安定社会,稳定社会秩序。从理论意义上说,这是民法理论关于物的制度的最新创造,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是填补民法关于物的研究的一个空白,是在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提出这个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丰富民法总则的内容,扩大民法的社会效益,完善物权法的具体规则,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最大难点,就是当代社会的物过于庞杂,对于许多新的物的类型,民法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动物保护的问题,在激进的环保主义者的影响下,对民法理论产生了一定从冲击,比较法上的立法例也出现了“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混杂的形势面前,民法理论必须清醒,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制定科学的、可行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法规则。我们旗帜鲜明的否定对动物赋予人格权的观点,并提出了“动物法律物格的确认及其民法保护的六大立法对策”[100],这是民法学者对环保主义和保持和谐社会生态的积极响应。在保护动物的问题上,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没有根本性的分歧,具体的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未来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更多的应该是协作与对话,而非谬误与曲解。民法学近年来也在逐渐开展与法理学、宪法学、经济法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还主动吸取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精髓。笔者也非常希望,部分环境资源法学者能够与民法学一道,避免曲解,平等对话,促进学科交流和法学发展。

笔者在参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完备体系的民法学理论中,创设新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困难。本文尽管对“蔡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回应,但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法理学和法哲学基础研究,集中探讨物的概念及其与财产的关系、物与物权客体的关系,分别研究具体特殊物所处的法律物格和相应的特别制度,最后整理成书出版,供学界参考、批评和指正。

注释: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博士生。本文在外文翻译上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明德民商法研习社李翀(德语、荷兰语)、李钧(意大利语)、刘隽(日语)、赵琪(俄语)、马海峰(拉丁文)等数位学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但本文文责自负。

[1] 笔者之所以将若干注释精确到页,是因为“蔡文”引用文献出现若干歪曲和误导之处,如“蔡文”5页所谓“放任自流的特定资源(如公海、荒山之兽)”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之用语,乃曾氏之独有。曾世雄先生原文为“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人人各凭本事取得之。”(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公海”与“公海之鱼”,真可谓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公海、荒山之兽”可以作为整个自然资源的例子,而“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顶多是野生动物的例子,切不可混同。对曾世雄先生其他几处文献的歪曲和误导,读者可根据页码自行查证对比。

[2] 有趣的是,关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同一观点的总结性引用,从2003年到2006年,蔡守秋教授在四篇不同的文章中,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注释版本,且注释位置、内容均有变化:在2003年出版的《调整论》中标注了3个注释,涉及的5个文献均标注了页码(参见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825-826页);同年发表在《法商研究》上的论文同一文献的涉及的注释就变成了4个,但涉及的文献减少为4个,仍然有页码(参见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到2005年,同一文献的注释就只剩下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个,仍然保留了页码(蔡守秋:《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法学理论》,《现代法学》2005年第6期);到2006年“蔡文”发表时,只剩下一个注释,并省去了所有的页码(参见蔡守秋:《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从学术规范的角度看,这似乎也是需要解释的问题。

[3] 蔡文,8、14页。

[4] http://。

[19] 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0] 蔡文,8页。

[21] http://erelaw.tsinghua.edu.cn/envLecture/hjflt_dianziban_yanglixin.doc。

[22] 为保证网上讲稿与“资讯动态”上刊载的内容是否一致,笔者专门联系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负责“资讯动态”编辑工作的同学,确认“讲稿选登”栏目的制作流程是从网上下载近期的讲稿,除文字校对外,不作任何修改。[23] http://sub.whu.edu.cn/sqcai/talks/t55-68.doc。[24] http://。[100] 参见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篇7

一、生态文明简介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发展随着各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更高一层的文明形态。有学者从狭义的角度这样分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1]。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研究范畴要广于之前的文明形态,其涉及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复杂的关系。可见,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与价值取向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我国环境资源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

环境资源法学简称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法学界对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相当活跃。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把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进展较大,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成就也较多[2]。广大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本学科发展的实际,同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建设实践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有:生态区(包括生态省、市、县、园区和社区)建设法学理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范畴;环境资源法法典化研究;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环境资源法学的哲学分析和伦理思

考;环境资源法学与生态伦理的关系;生态法学理论和生态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法的治理机制;环境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权的性质、特点和实施;自然资源权与物权的关系;环境民主原则和公众参与;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立法等等。这是笔者就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环境价值观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能动性。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狩猎和采集时期,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为依赖和适应;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农业人类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它的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在工业化后期,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开始增多,20世纪初人们还未能普遍认识和关注这些问题。到20世纪下半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冷静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因此,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问题,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并开展国际合作。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而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人定胜天”以及“人类中心论”的思潮开始占主导地位。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造自然,为了自身的需求去掠夺资源,最终酿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不断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和报复。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耕地减少,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气污染严重等等。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良好的环境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一是人类中心论。全球性环境问题在21世纪中叶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是由于人类中心论坚持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自身需要而不计生态成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毫不负责,肆无忌惮地掠夺和破环自然环境造成的。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把人类中心论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行为一切以人的利益作为唯一尺度,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因此人类中心论被视为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尖锐批评。早在1946年,海德格尔在《论人类中心论的信》中就提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中心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存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进化论的角度对人类中心论实施了彻底的颠覆。1967年,美国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那篇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里指出:人类中心论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人类以统治者的身份去征服大自然而不是以大自然朋友的身份去善待大自然,这必然会给人类的发展埋下了罪恶的祸根。二是生态中心论。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首要的是要调整人类的发展理念,选择正确的哲学范式转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哲学的范式是人类中心论[3]。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爆发了关于保护自然的生态运动,从此生态中心论开始引起了环境价值观的范式革命。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世界观统治着;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中[4]。生态中心论的彻底抛弃把人类看作事物中心的理念,它打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一切仅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观点,它强调人类应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保护自然的价值。

(三)两种价值观的对比我国内著名学者蔡守秋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认为良好的环境和生态应该是符合人的利益的环境和生态,应从这一立场出发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尊重自然界的权利,意识到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把伦理考虑扩大到生物系统,抛弃单纯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唯一尺度和唯一衡量标准的思想[5]。由此可见,人类中心论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漠视自然,过分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而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的主体地位,过于激进,难以让人接受。总体来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以保护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文明发展模式,扬长避短地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

三、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一)可持续环境伦理观20世纪40年代有关学者提出环境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如今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其中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观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别。它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环境观,是对这两种理论的整合和选择。一方面它承认人类中心主义所推崇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也承认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6]。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强调公平、正义、平等理念,这种理念和观点已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

(二)可持续环境伦理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基本问题的观点来看,我国环境法学界环境伦理价值取向经历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正处在温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阶段,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观价值取向转变[7]。总体说来,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资格获得法律保护,而其它存在物在其之下,只具有利用价值;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非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可持续发展吸收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积极的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而完整的文化价值理念。

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存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以掠夺大自然来满足人类的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坚持生态文明的观点就是坚持生态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统一和谐的新发展观。由此可见,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为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7,(1).

[2]蔡守秋.当代中国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3]张军宝,王慕镇.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一场环境价值观上的范式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8,(16).

[4][比利时]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蔡守秋.从独语到对话——由《自然的权利》一书看环境伦理的新视角[J].河北法学,2008,(4).

[6]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法学案例教学初探 篇8

【摘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在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如何组织,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不足便是。

【关键词】法学 案例教学 组织过程 特点 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13-03

法学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式教学法,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1870年,朗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并大力推广。成了近代一百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

1 我校法学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

这几年,我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大教学工作的新需要,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探索干部培训的新路子。如在县处长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在科长班实行“依法行政案例教学”,反响良好,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我们法学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1 老师分工协作,精选典型案例

由我们教研室的法学教师集体备课,分工协作,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上网搜寻资料,每人收集几个典型案例,并提出思考题,推荐相关参考文献;然后由我牵头初步把关,集中送教务处给分管的主任和副校长逐级审查确定;每期从中挑选八个有代表性的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发给学员,布置作业,内容涉及基层选举、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土地征用引发群体性上访、企业破产、行政诉讼、城市交通管制和限制摩托车挂牌等。这些案例既有本地特色又带有普遍现象,如限制外地货车进入市区和限制摩托车挂牌的《通告》,全国就有141个城市做出类似规定。为防止地方领导对号入座,案例改头换面,当事人均使用化名。选好案例材料后,由学校组教处统一打印,开学时分发给学员。

1.2 学员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

这是案例讨论的分析准备阶段,每个学员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课前预习,熟悉案例,解答思考题。有的学员非常认真,上网学习、搜集、打印了十多份相关资料;有的走访相关单位,请教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作好案例讨论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拟写发言提纲或者演讲稿。

1.3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

通过分组讨论,学员们分工协作,互相启发,相互补充,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把复杂案例简单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班两委布置、各小组长负责召集,学员自主完成的,一般在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各组推选优秀学员作为本小组的代表,在综合各人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1.4 全班案例交流,各组代表发言

全班课堂案例讨论时,我们老师要到班级主持引导,让各小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台上有固定话筒,台下也配有移动话筒,有不同观点的可以及时提出异议。讨论激烈时,分红方与蓝方对阵,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的哥”载孕妇闯红灯的案例争议最大,交警究竟要严格“依法行政”,还是“以人为本”?大家争着发言,甚至吵得脸红耳赤。正因为学员大都是有备而来的,讨论才会那么激烈。我们老师只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自由讨论氛围,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找出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而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急于发表意见。如果课堂案例讨论课时不够用,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校方适当增加。

1.5 老师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

在全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使用课件进行案件的点评和系统的总结。老师的点评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熟练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对学员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由老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2 我校法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和初步成效

我在校内主体班和函授班上了不少法制课,还经常受聘到校外普法宣传。如果说我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的话,那就应该归功于案例教学。但以前的不是专门的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举例教学”,只是为了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讲课中尽量多穿插一些生动典型案例,做到以案析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近年的案例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是有组织有领导、精心设计研究的、认真编写和选择案例的专门教学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2.1 适合电大成人教育

案例教学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并深受学员欢迎,是因为它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成人学员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接受,必定要受已有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超出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员就认为老师讲得对,讲得好;否则他就认为老师水平有限。网络时代,单凭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尽管他上课前又作了认真准备工作),要让所有学员都很满意是不可能的。

2.2 师生地位平等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就的评判者,而且其讲授内容具有“绝对权威”。不能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挑战,把老师当场问得哑口无言是对老师的大不敬,难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案例讨论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

2.3 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案例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员中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突出强调对前人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以便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警戒或借鉴,“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进”。实践经验缺乏是年轻教师共同的弱点,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往往底气不足、方法不多,既不能让学员满意,也容易使自己失去信心。而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用一个人的努力去满足所有学员的状况,而是教师指导学员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2.4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一场师生共同探讨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懂易记、印象深刻。案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将注重“教学”的环境转变为培养“学习”的环境,实现从“素质教育”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转变,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案例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教师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对于主持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师生双方的对话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及应变能力将暴露无遗。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现在有些学员学历较高,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逐渐增多,有真才实学的领导干部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的学识学历不相应提高,将难以应对挑战。

可见,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正所谓“教育着必须先接受教育”,要当好教员首先要当一个好学员。我们当教师的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虚心地学习有关案例教学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其特点、内容和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

3.2 发言的学员毕竟是少数

采用对话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于部分学员,不只适合于所有学员,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员在辩论中出尽风头,而另外一些较内向、保守的学员则常常是一言不发。涉及地方领导决策失误的,大部分学员也是不敢啃声。此外,如果老师对案例运用不当,或者学员课前不预习,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小组或全班案例讨论,只听不说,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现代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不利于学员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应当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助,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当前提倡案例教学不能一哄而起,要从电大的实际出发,研究电大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充分考虑到开展案例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案例的编写和选择,对教员调研以及课堂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研究和实践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炳香.《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中央电大网站.

2 刘炳香.《案例教学及其在中央电大的推展》.中央电大网站.

3 桑瑜.《中央电大举办了首期案例教学研讨班》.中央电大网站.

4 郭文才.《法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探析》.东部网.

5 谈建俊(江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国际经济法网.

上一篇:各位,我要不要去考个会计证?下一篇: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