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刑法学(精选12篇)
环境刑法学 篇1
一、环境刑法法益的概述
法益是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 由客观上、法所保护的可能受到威胁或者侵害的人的生活利益。环境刑法法益是指环境刑法保护的人们与其对应的环境所享有的生态利益、精神利益、生命健康利益和财产利益。近年来, 我国许多学者对环境刑法的应然法益进行了积极探索, 建设将生态发展纳入环境刑法的保护范围。
二、环境刑法法益的内容
环境刑法法益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环境利益的相关内容, 二者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刑法的确认及保护以后才可能将社会的环境利益上升使之成为环境刑法法益。一般情况下, 我们把环境刑法法益分为非环境生态法益和环境生态法益。
环境生态法益是环境刑法规范保护的生态方面的价值利益去衡量与维护其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功能、体系去发展的秩序, 旨在保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其生态平衡。我国现行刑法条文侧重于环境刑法法益的人身生命健康法益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经济性价值利益, 突显了我国环境刑法对环境生态法益保护的严重欠缺,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严重脱节。现有的环境刑法无法合理地保护我国生态多样性, 无法维持资源的再生能力。应对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资源再生能力、生物多样性、降低资源量的行为, 给予论定罪以扩大环境刑法的保护效力, 从而避免环境刑法法益与结构的严重缺陷的情况继续存在, 阻碍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环境生态法益主要是依据不同的主体而划分的, 包括有法人组织环境权益、国家所有及管理权益、自然人环境权益几大类。
自然人环境权益是指自然人享有良好生活的环境与适宜健康的权益。他人破坏环境行为对公民造成的侵害都应该因其侵害其他公民环境权益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 自然人环境权益可以更多地体现为公平, 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中明确提出了要保护自然人的环境权益, 当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会得到法律救济和保护。
法人组织与公民一样, 都享有在适宜的环境中合理享用环境资源的权利。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三百三十九条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当法人组织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与救济, 目前, 在我国的环境刑法当中对法人更多是以资源污染及破坏环境的行为者来体现的。而在《刑法》中对于法人组织更多体现出来的而是惩戒。因此, 可以从其环境利益的保护的基础上使之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自我约束, 以避免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
国家所有及管理权益是指国家所享有的对资源的处理与监督权益、资源管理权益同样受环境刑法规范。任何人危害国家的任何行为及管理权益都可能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侵害, 必然应受到环境刑法的规范与控制。而对于国家的权益的保护更多地体现在《物权法》中, 在我国刑法中缺乏环境生态法益规范。和国家所有及管理权益相比, 自然人和法人组织的保护不管范围上看还是从程度看都体现得相对较低, 其对国家的定位很模糊, 更多的认为政府是管理组织者, 从而没有其相关权益的规范, 因此, 应当在国际环境刑法的大环境下对国家进行定位, 在参与国际性的保护当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时, 可以通过刑事手段来加以保护和规范。
三、环境刑法法益的保护
1、将环境刑法法益的犯罪独立成章。
虽然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把环境犯罪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单独提出来, 表明政府意识到环境犯罪不是一般的经济犯罪, 环境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 环境犯罪在本质上具有独特类型, 其客观方面表现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行为侵害了国家及社会组织甚至个人享有的良好质量的环境, 享有资源所带来的利益。因此, 把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在刑法典第六章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六节, 即破坏环境资源罪之中, 但也未能正确反映环境犯罪的客体。故我国刑法应把危害环境法益的犯罪独立成章。把环境法益定为环境犯罪的客体, 以生态影响为标准对环境犯罪的制裁, 而不仅仅只考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2、显化环境法益, 将环境法益的刑法保护独立化。
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利益很难以经济价值加以衡量, 但并不是无法衡量, 生态经济学中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就是一种生态利益科学的衡量方式。例如:在危害环境的犯罪中, 可将受危害环境恢复的费用作为生态利益的加以衡量, 把其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犯罪日益复杂多样, 环境刑法随之出现诸多空白, 比如现行刑法没有对草原、湿地、海洋等方面环境要素的保护。因此, 要将环境法益的保护独立化, 显化环境法益。
3、增设法人危险犯, 加强对法人环境犯罪的防控。
原刑法基于当时对于犯罪及社会条件的认识, 没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为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形势, 新刑法首次将单位规定为环境犯罪主体, 并且在第346条, 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单位的处罚, 作了更具体的规定, 规定要对单位环境犯罪实行“双罚制”。在环境犯罪中增设危险犯, 也涉及到单位 (法人) 危险犯, 对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双罚制”也体现出法条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 在今后刑法修订时, 要在环境犯罪中大量适用罚金刑, 大幅度地提高罚金的数额, 扼制危害环境罪的再犯。另外, 对单位环境犯罪所规定的刑种过于单一, 不能真正的控制和预防环境犯罪。一方面, 应对单位犯罪增加几种刑罚, 如:剥夺其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解散其组织等措施;另一方面, 可在刑法中运用非刑罚措施来治理环境犯罪, 如责令限期治理、补救、再建、恢复等方法, 既增强这些非刑罚措施的威慑力, 又可以督促单位切实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有效地控制单位环境犯罪。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范关注的社会问题, 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一种能有效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措施, 甚至是用环境刑事立法予以调控。但鉴于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自工业文明发展之后, 在各地区经济建设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传统的犯罪理论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这对矛盾。
关键词:法益,保护,环境刑法
参考文献
[1]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181.
[2]金永明.日本环境刑法理论体系概要[J].政治与法律, 2004, 6.
环境刑法学 篇2
2、环境法的渊源:它是环境法的立法表现形式,大体包括国内法与国家法两方面的渊源。
3、环境法的规范体系:宪法规范体系、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中的环境法律规范、我国参加的国家环境公约的相关规则。
4、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其特点:环境法明确规定或体现,反映环境法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适用于环境法一切领域的基本指导方针或者基本准则。特点:环境法基本原则必须是环境法所确定的、环境法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各项环境法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基础、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部门所特有的原则。
5、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环境责任原则、环境民主原则。
6、协调发展原则: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预防为主„原则:指以防为核心,采取何种预防手段和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物质财富持续稳定增长的限度之内。环境责任原则:是指导环境问题的主体,必须按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以补偿和恢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修复被责任者破坏了的国家对环境的管理秩序。是使环境问题的责任者承担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环境责任制度的一项环境法基本原则。该原则是“开发者养护、利用者补偿”,“污染者治理、污染者付费”,“破坏者恢复、消费者最终承担”等原则的高度概括。
7、环境影响评价:狭义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实现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保行政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规定的总称。广义的也叫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又称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是指进行某项重大活动之前,事先对该项活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8、“三同时”制度: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9、违反“三同时”的法律后果: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审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登记表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未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责令限期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许可证制度概念、类型和违反处罚: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做规定的总称。在环境法上,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之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三种类型:防治环境污染许可证、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许可证、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违反处罚:警告、罚款、追击排污或资源使用费用、责令改正、中止或吊销许可证、刑事责任。
11、经济刺激制度概念和形式手段:指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市场调节结合惩罚与奖励措施的实施,使得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机关变被动为主动、使排
污单位变消极治理污染为积极预防污染的方法。形式手段: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环境税、排污费、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可交易许可证等方法。
12、我国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指国家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运行。在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中,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国家搞好环境管理的组织保障,各机构职权的划分与协调时环境管理活动规范运行的职能保证,环境行政管理活动规范运行的方式是具有环境行政管理职权的国家机构行驶职能的动态表现。
13、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弃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非法占用耕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非法采矿,毁坏珍贵树木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
14、环境污染防治法:指调整防治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15、环境污染法防治体系:正处于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中,除全国人大,国家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外,国务院也制定和实施了大量综合性或单行环境污染防治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主管部门也分别制定了许多地方性环境污染的法规、规章或地方性环境标准,这样初步新城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16、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7、大气污染:大气环境因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导致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18、噪声污染:工业生产、建设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9、固体废物污染: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0、《水污染防治法》的监督管理制度:流域或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设定特别保护区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和核定制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生活饮用水源地特殊保护制度、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水污染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21、《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特别保护区制度、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度、划定“二控区”制度、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大气污染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22、《土地管理法》基本制度:①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毒②耕地保护制度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④征用土地制度⑤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23、《水法》水资源保护原则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原则①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原则②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③节约用水的原则管理制度制度①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②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③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④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⑤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
24、《矿产资源法》①矿产资源国家多有权管理制度②矿产权管理制度③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④矿产权流转制度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制度⑥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和开采的审批制度
25、《森林法》①建立林业基金制度②建立封山育林制度③建立群众护林制度④建立森林防火制度⑤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⑦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⑧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出口管理制度⑨建立自然保护区⑩禁止毁林和退耕还林
26、《土地管理法》中保护耕地的制度:①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②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③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④节约使用耕地,控制闲置、荒芜耕地⑤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提高耕地质量
27、《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制度:①建立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②严格征地审批制度③实行征地补偿制度④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用地
28、自然保护区法:国家为调整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9、风景名胜区保护法:①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体制②分级管理制度③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制度④建设项目审批制度⑤景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
30、水土保持的制度:①水土保持规划管理制度②水土流失预防制度③水土流失治理制度④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制度 ⑤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
31、土地沙化预防:①沙化检测报告制度②防沙固沙植被保护制度③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制度④沙化土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2、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主权管辖范围的外环境责任原则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④国际合作原则⑤预防原则
33、国际环境法的渊源:①国家环境条约②国际环境习惯③一般法律原则④辅助性渊源⑤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
34、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做的限量规定。
试论环境刑法之完善 篇3
[关键词]环境刑法;立法;完善
环境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环境法中的附属刑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订的相关立法、司法解释等是打击、遏制环境犯罪行为的主要武器。目前我国现行的环境刑法体系中尚存在着对立法重视程度不足、罪名较少、涵盖犯罪不够全面、罪状规定不合理、法定刑设置不科学等缺陷,以致对环境犯罪行为惩治明显欠缺力度,刑法对环境犯罪的规制及对环境利益的保障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如下方面予以改革与完善。
一、总体修订完善建议
(一)增补相应罪名,将环境犯罪单列一章
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利益,而非仅为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一般环境犯罪的客体是环境权益,其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不从属于社会管理秩序,因此,把环境犯罪列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不恰当的。鉴于环境资源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环境犯罪客体的独立性以及我国刑法体系的设置特点,应确立环境犯罪在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增设侵害环境罪专章,建议将环境犯罪的立法地位由节上升到章,规定为“破坏环境资源罪”,并扩充条文,将环境污染犯罪进一步细化为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罪名,将草原、湿地、滩涂、自然保护区等环境元素以刑法修正案或单行刑法的形式纳入立法视野,从而使刑法对环境与资源能够给予更为全面的保护。
(二)将部分环境犯罪规定为危险犯
将危险犯纳入环境犯罪在国外已不乏立法例,如日本《公害罪法》第2条规定:“凡伴随工厂或事业单位的企事业活动而排放有损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给公众的生活或身体带来危险者,应处3年以下徒刑或300万元以下罚金。”应借鉴国外立法例,将部分危害环境并使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处于危险状态的犯罪行为规定为危险犯,使其在危险状态就被有效遏制,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防止极端后果的发生。同时,应针对同种性质的危害环境行为的危险犯和结果犯设置轻重衔接的法定刑,以对应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从而科学体现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要求。
(三)调高部分罪名的法定刑
古罗马有“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Poenae potius molliendae sunt quam as-perandae)[1]的法律格言,意大利著名的刑事法学家贝卡里亚也主张“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2]。笔者不是重刑主义者,非常赞同上述观点,但在此意欲强调的是,刑罚的适用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标尺,这就是罪行相适应。正如孟德斯鸠指出的那样:“刑罚应有程度之分,按罪大小,定惩罚轻重[3]。”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刑法中对环境犯罪的刑罚规制手段单调,处罚力度偏轻,刑罚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不相适应,难以体现刑罚的威慑作用,进而影响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鉴于此,对部分严重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应适当提高法定刑,以使罪刑更为均衡。
(四)增加资格刑种类及适用主体
资格刑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规定的,剥夺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的刑罚。资格刑是从名誉刑嬗变而来,外国刑法学家谈到资格刑的缘起,无不追溯到罗马法[4],其所具有的剥夺或限制再犯能力的独特功能至今为学者们所称道。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资格刑主要表现为附加刑中的剥夺政治权利,且只适用于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纵观国外立法,法国《刑法典》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专门规定了适用于法人的刑罚,日本刑法中虽然没有关于资格刑的规定,但在其保安处分的内容中有针对团体所采取的规制处分。笔者认为,资格刑在发挥刑罚的特别预防机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刑罚的适用,能够有效预防利用职务身份或者职业活动实施环境犯罪的自然人和单位再犯罪。引进资格刑作为目前自由刑与罚金刑的有益补充,弥补目前我国《刑法》在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不失为明智之举,因此有必要在总则中增加资格刑类型、确定单位亦为资格刑的适用主体,并在分则中根据环境犯罪的特点具体配置。至于资格刑的种类,可以借鉴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停业、整顿、扣缴、吊销执照等行政制裁措施及从业资格的限制,剥夺或者暂时剥夺有涉嫌犯罪自然人与单位的经营资格与能力。
(五)扩大罚金刑的适用
罚金(Geldstrafe)即判令犯人交纳一定金钱之刑罚[5]。罚金刑作为财产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仅次于生命刑和自由刑的一种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贪图财利或与财产有关的犯罪。《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传统刑法所规定的刑罚多以人身刑为刑罚手段,部分环境犯罪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犯罪的动因也大多与追逐经济利益有关,因而对环境增设罚金和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不仅对犯罪人、单位有一定的威慑力,增加其犯罪成本,而且对弥补由于犯罪造成的损失也是一种保障,避免出现行为人污染、破坏环境资源,政府与社会为治理买单的情况。因此在我国环境犯罪行为的控制对策当中应当广泛适用罚金这一刑罚手段,并适当提高对判处罚金的数量。由于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罚金刑为不确定刑,导致司法实践中罚金刑适用的混乱,建议修改刑法或由最高人民法院现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统一标准
(六)在环境污染犯罪中确定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污染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原因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的往往难以判断。确定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刑法进行相应修改,在相关条款中直接规定,如第395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二是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在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引入该原则。目前对刑法的修改主要通过修正案的方式,就程序而言,刑法修正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程序较为复杂沿革,耗时较长,且2009年刚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短期内难以形成新的修正案。就内容而言,证据责任倒置原则不但涉及到了刑法中认定与追究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了刑事诉讼法中举证责任负担等程序性问题,而按照我国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立的立法体例,要在刑法条款中予以直接规定并不妥当。因而笔者认为,在总结下级人民法院在认定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的诸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颁布相关的司法解释更为适宜①。
二、具体罪名的修改建议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环境犯罪中以重大污染环境罪的危害后果最为广泛与严重,部分犯罪一旦产生后果,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难以衡量的非经济价值损失,而且往往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损失,危害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近年来我国重大污染环境事故频烦发生,如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吉林松花江特大水污染案、湖南省浏阳市镉污染案件、湖南省武冈铅污染案件等,此前该类案件均以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处理,由于刑法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确定为过失犯、结果犯并配置了较低的法定刑,由此导致刑罚与犯罪的危害极不相称。
目前法学界一致认为完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势在必行,但将之规定为危险犯还是行为犯观点不一。笔者认为,就重大污染事故罪的行为特征与后果而言,其与分则第一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极为相似,犯罪行为一经实施后,就足以使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财产安全或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陷入危险境地,因而将其确定为危险犯更为适当。笔者建议将《刑法》第338条修改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足以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譺?訛。
(二)环境监管失职罪
环境监管失职罪虽列入渎职犯罪一章,但其与环境犯罪紧密相关,目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尤其是环境污染事故频发、部分环境保护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并非仅源于犯罪行为人的肆意妄为。作为法定环境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所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环保不作为、慢作为及乱作为等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嚣张气焰。因此,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强化行政执法权力,真正发挥刑法对环保主管部门的震慑力,是有效预防和遏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现行《刑法》第408条虽然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罪,但法定刑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刑罚明显过轻,远不能满足打击此类环境犯罪的需要和其恶劣社会影响,应适当提高法定刑。
在渎职犯罪一章中,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存在这一般条款与特殊条款的关系,其犯罪性质与危害性一致,可以参照该条的刑罚规定,对环境监管失职罪在现有刑幅的情况下,增加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档,并对存在徇私舞弊情节的确定加重处罚条款。此外,鉴于环境监管失职与环境犯罪行为密不可分,同为造成环境利益遭受侵害的原因行为,对因污染、破坏等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承担连带赔偿与补偿责任,因而有必要在提高自由刑的同时增设罚金刑。笔者建议,将《刑法》第408条修改为: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处或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释]
①在我国环境污染民事侵权领域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亦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司法解释的方式得以确立。如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项规定,“对环境污染案件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譺?訛我国刑法中对于类似的业务过失类犯罪调高法定刑已有先例,如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参考文献]
[1][4]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M].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林山田.刑罚学.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环境刑法法益探析 篇4
一、环境刑法法益之争及其评析
法益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和价值, 它是西方刑法学者在探究犯罪本质的过程中提出的。环境刑法法益是指环境刑法规范所保护的而为环境犯罪所侵害的人们共同享有的利益。但对环境刑法法益的具体含义在学界却没有统一的认识,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 环境保护制度说
该学说认为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来看, 该类犯罪的客体或者法益应当是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制度。该学说表明了刑法介入环境保护是为了配合环境法惩罚侵害环境行为, 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笔者认为, 该学说将制度作为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并不恰当, 国家设置制度还有更深层的保护法益存在。
(二) 公共安全说
该学说认为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该学说体现了强势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 看到了环境犯罪与人身、财产法益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笔者认为, 该学说将环境犯罪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也是不妥当的。
(三) 双重关系说
该学说认为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和为环境犯罪所间接侵害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虽然此种理论遭到了批判, 但是笔者认为此学说看到了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两个方面, 一是环境法益, 或说环境生态法益;二是传统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四) 环境利益说或环境法益说
该学说认为现代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应当确立为“环境利益”, 即认为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以环境为主体的“环境法益”。笔者也赞同环境法益是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或法益, 但环境法益应当是以人为主体, 并不是以环境为主体。
(五) 环境权说
该学说认为环境刑法法益就是环境权。环境权的内涵一般是指法律赋予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的环境, 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但直至目前, 环境权仅为一个学理上的概念, 并且学界对此认识不一,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观点认为, 环境刑法法益是传统法益。环境刑法保护的传统法益即环境刑法所保护的人身、财产权益。至于这种传统法益的种类, 又有不同的表述, 如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我国环境刑法保护的客体是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 环境刑法法益包括传统法益。虽然传统法益是对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法律保护, 但环境刑法的保护法益不应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此种观点将环境犯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混同, 因为环境犯罪更多地是通过环境对人们所享有的利益的一种侵害, 而不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另外, 将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作为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也是不恰当的, 国家设置制度还有深层的保护法益存在, 例如, 人的人身及财产权益等, 这才是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至少国家的行政管理权而非管理制度是环境刑法的保护法益。
第二类观点认为, 环境刑法法益是环境权或环境法益。环境权的含义还没有统一明确。环境法益则是指环境刑法所保护的环境利益。
笔者认为, 环境权虽然被学界普遍认可, 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并且学界对此认识不一, 故将环境权直接作为环境刑法法益有欠妥当。而环境法益, 应当是环境刑法法益的内容。但学者对环境法益没有统一的认识, 甚至有学者认为环境法益包括了传统法益的内容。环境法益的内涵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
第三类观点认为, 环境刑法的保护法益是多重的, 既包括传统法益, 也包括环境法益。
笔者认为, 此类观点看到了环境刑法法益的两个方面, 并且此类观点中的环境法益没有包括传统法益, 而是与传统法益共同构成环境刑法法益的新型法益。
二、对环境刑法法益内涵产生争议的原因
(一) 价值取向存在分歧
环境刑法法益的价值取向是指研究环境刑法法益所依据的价值观的选择。对环境刑法法益的概念所作的不同界定, 反映了不同的环境刑法法益的价值取向。根据各学者对环境刑法法益所作的不同定义, 可以看出以下三种价值取向:第一, 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这主要体现在坚持环境刑法法益是传统法益的观点中;第二, 坚持“生态中心主义”, 例如, 有学者认为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以环境为主体的“环境法益”。第三, 在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兼顾“生态中心主义”, 传统法益与环境法益的结合是对其比较好的阐述, 并且这种价值取向已经越来越受关注。但是总的来说, 对环境刑法法益的价值取向仍然存在分歧, 这可谓是环境刑法理论发展的一道屏障。
(二) 对环境刑法法益特别是环境法益认识不一致
近年来, 环境利益或环境法益慢慢地成为了讨论环境刑法法益时的重点话题, 但是各学者对环境利益或环境法益的认识仍有较大差异。学者对环境法益的认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甚至在内容上是坚持以人为主体还是以环境为主体都存在分歧。
三、环境刑法法益之抉择
(一) 认识环境刑法法益的价值取向选择
要正确认识事物, 就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类中心主义”在我国坚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的大环境下, 已经受到了挑战。而“生态中心主义”仅仅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的另一个极端, 并且“生态中心主义”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笔者认为, 应在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兼顾“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因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要求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提倡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利益保护与自然利益保护相结合, 其应有之义就是要坚持兼顾对传统法益与环境法益的保护。此种发展观体现了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兼顾“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据此, 界定环境刑法法益应以此种价值取向为指导。
(二) 环境刑法法益及环境法益的重构
1.确定环境法益的内涵
环境法益的保护及确立是人们对利益的关注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结果。环境法益不包括传统法益的内容, 环境法益也并不等于生态法益, 还应包括其它方面的法益。正如学者杜万平的观点, “环境法益是环境法律所保护的人们对于环境所享有的利益, 是指对人们具有一定意义的公共环境利益, 属于超个人法益, 其实质是环境生态利益。环境法益的内容包括环境生态法益与其他环境法益 (如环境美学、教育、历史和科研等方面的价值所体现的利益) 。”
2.环境刑法法益包括传统法益与环境法益
对于环境刑法法益的大部分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偏差。笔者认为, 无论从环境犯罪的危害类型来看还是从实践来看, 环境刑法法益都应当由传统法益和环境法益两部分组成。
第一, 从环境犯罪的危害类型来看, 环境刑法法益包括传统法益和环境法益两部分。环境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 其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生态危害性的双重属性。社会危害性会对人身、财产权利、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危害, 导致传统法益的损害;同时生态危害性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环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 从而导致环境法益的损害。基于环境刑法是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规范, 环境犯罪危害类型也就决定了环境刑法应当保护的法益范围。据此, 环境刑法法益由传统法益和环境法益组成。
第二, 从实践来看, 传统法益和环境法益是环境刑法法益的内容。从国际上来看, 在 20 世纪, 各国环境刑法法益保护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法益到生态法益”的立法变迁过程, 正如学者蒋兰香观点:“囿于对环境犯罪本质的不同理解, 各国立法制定环境犯罪时, 其目的有的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健康、财产权益和资源权益, 有的则是为了保护生态权益”。在我国实践中, 环境刑法虽然是以保护传统法益为主, 但是从《刑法修正案 (八) 》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环境污染罪”, 删去“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的环境刑法已经慢慢接受了环境刑法保护环境法益的思想, 传统法益和环境法益都成为了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范畴。据此, 将环境刑法法益划分为传统法益与环境法益是比较合理的。
四、结语
环境刑法法益是学理性比较强的课题, 对这个问题也必然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 应该说各种学术观点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正是基于这种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环境刑法法益的内涵才能逐步丰富,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课题中来。
参考文献
[1]张梓太, 陶蕾.环境刑法的法益初论——环境刑法究竟保护什么[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1 (2) :126.
[2]高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与适用[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7:711.
[3]王力生.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 1991 (3) .
[4]付立忠.环境刑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5]蒋桂祥.环境刑法法益研究[D].河海大学, 2007.
[6]张艳.从环境刑法法益的角度谈环境刑法的完善[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6) :54-56.
[7]李卫红.环境犯罪论[J].烟台大学学报, 1996 (2) .
环境法学教学大纲2009 篇5
课程编号:
学分:2 课程名称:环境法学
学时:32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law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 法学
先修课程:宪法、民法、行政法
一、课程简介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国的实施,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基本国策。环境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着重学习环境法学的概念与体系;环境法学的基本理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环境法的实施;环境污染防治基本制度;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自然资源保护法;特别区域环境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国际环境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环境法的概念与体系
第一节 环境法的产生
0.5 第二节 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主要西方国家的环境法体系
0.5 第四节 中国的环境法体系
0.5 第五节 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0.5
第二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0.5 第二节
生态效益补偿理论
0.5 第三节
环境权理论
0.5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
0.5 第五节
环境经济学理论
0.5 第六节
自然的权利理论
0.5
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1
第一节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章
环境法的实施
第一节
环境法的实施概述第二节
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行政责任第三节
环境侵权与环境民事责任第四节
环境犯罪与环境刑事责任
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基本制度
第一节
排污许可制度
第二节
排污申报制度
第三节
排污收费制度
第四节
环境监测制度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
第六节
现场检查制度
第七节
应急措施制度
第八节
防止污染转嫁制度
第六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法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节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七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一节
森林法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第三节
草原法
第四节
渔业法
第五节
土地管理法
第六节
水法和水土保持法
第七节
矿产资源法
第八节
海域使用管理法
第八章
特别区域环境法 0.5 0.5 0.5 0.5 0.25 0.25 0.25 0.25 3 0.5 0.5 0.5 0.5 0.5 0.5 3 0.5 0.5 0.5 0.5 0.25 0.25 0.25 0.25 3 2
第一节
特别区域环境法概述
0.5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法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法
0.5 第四节
森林公园法
0.5 第五节
自然遗迹地和人文遗迹地的法律保护
0.5
第九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
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与特征
0.5 第二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般性规定
第三节
海洋生态保护
第四节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制度与措施
第十章
国际环境法基础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与体系
第四节
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关系
第五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
国际环境责任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第七节
国际环境法与国际贸易
四、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
环境法的概念与体系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2.深入理解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授课内容] 1.环境法的产生
2.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3.主要西方国家的环境法体系 4.中国的环境法体系 5.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重点: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难点: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2.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权理论
0.5 1 1 3 0.5 0.5 0.5 0.25 0.75 0.25 0.25 3
[授课内容]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生态效益补偿理论 3.环境权理论 4.循环经济理论 5.环境经济学理论 6.自然的权利理论
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理论。难点:我国的环境立法的效力层次。
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2.深入理解环境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授课内容] 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2.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及具体内容 重点:环境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难点:环境标准制度;环境税费制度
第四章
环境法的实施
授课时间
4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环境法的实施的含义;环境法的遵守、执行、适用2.掌握环境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 [授课内容] 1.环境法的实施概述
2.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行政责任 3.环境侵权与环境民事责任 4.环境犯罪与环境刑事责任
重点:环境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 难点:环境侵权与环境民事责任
第五章
环境污染防治基本制度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基本制度
2.深入理解排污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应急措施制度[授课内容] 1.排污许可制度 2.排污申报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监测制度
5.限期治理制度 6.现场检查制度 7.应急措施制度 8.防止污染转嫁制度
重点:排污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难点:应急措施制度
第六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2.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的基本内容 [授课内容] 1.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2.大气污染防治法 3.水污染防治法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重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难点:水污染防治法的各项制度
第七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掌握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的各项制度[授课内容] 1. 森林法
2.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3.草原法 4.渔业法 5.土地管理法
6.水法和水土保持法 7.矿产资源法 8.海域使用管理法
重点: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 难点:土地管理法的各项制度
第八章
特别区域环境法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特别区域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2.掌握自然保护区法、风景名胜区法的各项制度
[授课内容] 1.特别区域环境法概述 2.自然保护区法 3.风景名胜区法 4.森林公园法
5.自然遗迹地和人文遗迹地的法律保护 重点:自然保护区法、风景名胜区法 难点:自然保护区法的各项制度
第九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特征 2.了解海洋污染防治的各项制度
3.深入理解和掌握海洋生态保护的各项制度 [授课内容] 1.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与特征 2.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般性规定 3.海洋生态保护
4.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制度与措施
重点: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与特征;海洋生态保护 难点:海洋生态保护的各项制度
第十章
国际环境法基础 授课时间
3学时 [单元目标与要求] 1.了解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地位、作用和发展。2.掌握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
3.了解国际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4.了解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之间的关系
5.了解我国参加的主要的环境条约和其他国际环境法文件。[授课内容] 1.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发展、渊源与体系 2.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关系 3.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4.国际环境责任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5.国际环境法与国际贸易
重点: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 难点: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关系
五、课程其它说明
1.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有具体案例分析,制作相应多媒体课件。
2.考试形式为闭卷。
3.考试总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30%
期末考试
7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周训芳、李爱年主编:《环境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参考资料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陈泉生著:《环境法学基本理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曹明德著:《生态法新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周训芳著:《环境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大纲制订人:周训芳
教学大纲审定人:雷
鑫
环境刑法学 篇6
关键词: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环境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所产生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但现行环境犯罪刑法立法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犯罪处罚力度还不够,环境治理难度依然较大。作为控制环境犯罪的“后盾法”,刑法必须要树立其在环境犯罪领域的权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法律优势于作用。所以,加强对新时期环境犯罪刑法立法的问题研究,并探讨有效的改进措施,对遏制环境犯罪,保护生态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理念的偏差性
在环境犯罪立法方面,我国刑法明显存在“重惩罚轻预防”的理念误区,这就导致了刑事司法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力度不足。一方面,在立法观念上,未能充分意识到其本身具有的生态效益。虽然我国环境刑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但这种保护还停留在副属性保护的层面,这种保护缺乏对生态效益的深刻认知,是附属于人类利益保护之下的,在规定环境犯罪的时候,基本是将造成人类生命将抗、经济财产损失等行为纳入环境犯罪范畴考虑,但却排除了纯粹的环境破坏行为,这无疑削弱了环境犯罪刑法立法的严密性,极大地降低了刑法的环境保护力度。
(二)立法模式的问题
一方面,环境犯罪立法无法客观反映出受侵犯对象。现行环境刑法的制定,基本以保护社会管理秩序为核心,几乎没有涉及到生态利益,这势必会降低环境刑法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权威和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犯罪在刑法中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在环境犯罪刑法的立法过程中,主要是将环境犯罪纳入治安管理范畴,并没有进行专门条例说明。由此不难发现,环境犯罪刑法立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能充分意识到其独特性,立法模式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思想上的忽视必然会造成行为上的削弱。
(三)罪名体系的不健全
一方面,罪名设置不集中。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环境犯罪的罪名未能进行统一划分,罪名设置十分分散。例如,在《刑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九章中都涉及了环境犯罪的罪名,但这些罪名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如此一来,就造成了环境犯罪罪名之间层次模糊、逻辑性差等问题,严重降低了环境犯罪罪名体系的严密性。另一方面,环境犯罪罪名的针对性不强。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通常一个罪名可以包含多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针对性。由于许多类型的环境犯罪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像海洋污染和内水污染并非同一概念,两者之间的污染范围、扩散程度、危害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对这些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并进行罪名独立设置。
二、新时期环境犯罪刑法立法的改进措施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在环境犯罪刑法立法理念的确定过程中,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作为根本依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犯罪立法理念,以确保犯罪环境刑法立法方向的正确性。在环境犯罪刑法立法中,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生态效益置于首位,真正实现生态保护的战略目的。环境刑法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环境,但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被破坏生态环境的补偿,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建设力度,实现惩罚与治理的结合,提高环境犯罪刑法立法的严密性和针对性。
(二)完善环境犯罪立法模式
不同于普通犯罪,环境犯罪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因此要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合理确定环境犯罪立法模式,确保其合理性。一方面,环境犯罪的客体是独立的,环境犯罪行为不能全部将其纳入人身权、公共管理等范畴。另一方面,要对环境犯罪进行专门的条例说明,提高环境犯罪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环境犯罪罪名的分散性,不仅无法起到良好防治与惩治作用,而且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构想的全面落实。所以,为了真正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该问题,完善环境犯罪立法模式,对环境犯罪加以重新设置,加大环境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环境犯罪刑法的权威性促使人们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三)完善环境犯罪罪名体系
一方面,对环境犯罪罪名进行统一划分。为了加强环境犯罪罪名的层次性、逻辑性,要对分散的环境犯罪罪名加以重新调整。例如,将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物种等犯罪行为纳入环境犯罪范畴中,因为本质上讲,这些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环境犯罪制定的范围进行重新调整。例如,对污染环境罪的调整,由于现行环境犯罪刑法在污染对象、污染源涵盖范围方面的规定不全面,所以要将具有传染性、反射性等废弃物的范围扩展到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在内的所有污染源。因为人为废弃物排放或不合理处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所以必须要将这些行为合理纳入环境犯罪范畴。
三、结语
环境污染行为的刑法控制 篇7
二、现阶段我国刑法对环境污染行为控制的不足之处
(一) 环境刑事责任模糊
因果关系在犯罪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类, 其因果关系既具一般因果关系的特性, 又异于一般刑事案件中的因果关系。对于环境犯罪这一类犯罪, 其因果关系的证明难题集中表现在环境污染犯罪中。
其复杂性具体表现在:第一, 犯罪行为作用于受害人的间接性。与直接加害于受害人的传统犯罪不同, 环境污染犯罪并非直接针对被害人的人身、财产等, 而是作用于环境这一中介, 通过污染环境对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第二, 危害结果出现的迟缓性。相对于普通犯罪而言, 环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一般具有不及时性, 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出现。因此, 及时取证基本不可能。第三, 造成环境破坏的污染源难以查清。环境污染源来自工业、农业、交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人类对于这些物质能否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至今尚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 从发展的眼光分析刑法, 如果能够突破传统犯罪认定犯罪的主观标准, 在环境刑法中有条件地实行严格责任原则或者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将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 保护环境。
(二) 环境犯罪的客观形态构成单一
受到传统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 我国刑事立法历来奉行结果无价值的本位主义, 刑法素来重视打击已经造成危害结果的危害行为。我国绝大多数环境污染犯罪规定的是结果犯, 要求造成重大损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但由于危害环境行为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有其特殊性, 即一旦产生后果, 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非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损失;而且危害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 甚至产生某种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很难恢复或不能恢复。因此,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危机此起彼伏, 生态状况持续恶化, 那种以出现严重实害后果为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做法显得消极、被动, 无法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而又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13]
(三) 法定刑惩罚力度不够
我国刑法中, 对于环境犯罪的处罚力度轻重不均衡, 且总体偏轻。虽然少数犯罪, 最高可判处死刑, 但是, 刑法中也存在最高刑才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生态资源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旦造成各种程度的毁坏, 恢复原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多能做到的就是弥补而已。在环境犯罪巨大的社会危害性面前, 现有刑法规定的处罚总体偏轻, 尤其是对单位判处的罚金刑与其丰厚的经营利润相比不成比例, 因而对有效地遏制环境犯罪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 十分有必要加大环境刑罚的处罚力度。
三、加强刑法手段控制污染行为的法律思考
(一) 在环境刑事立法中确立严格责任原则
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 犯意并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在此原则要求下, 只要被告人实施了某项法律所规定的禁止行为, 就可以认定犯罪, 不用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环境犯罪严格责任的意义在于从法律上对那些从事的活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提出比一般人更高、更严格的责任要求, 赋予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环境的结果严加防范的特定的义务。严格责任的确立是将环境违法犯罪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与非犯罪化的世界立法趋势相左。[11]
(二) 在犯罪既遂规定上, 增设危险犯与故意犯
环境犯罪的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的行为, 从而造成了一种危险状态, 对环境或人身及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即可构成的犯罪状态。危险犯的规定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立法先例。德国刑法典第325条第1款规定了空气污染罪的危险犯:“违背行政法义务, 在设备、尤其是工场或机器的运转过程中, 造成空气的改变, 足以危害设备范围之外的人、动物、植物健康或其他贵重物品的, 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环境犯罪危险犯作为加大环境刑事立法的一种方式, 笔者赞成在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规定危险犯, 以充分发挥刑法的预防作用。除此之外, 笔者还建议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应增加故意犯罪从重处罚, 以求更加严密的刑事法网。[3]
(三) 加大法定刑处罚力度
刑法中对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犯罪的规定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生态效益。然而此类犯罪行为对于生态效益的危害远远超越了对经济效益的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结果具有极端性、不可逆性, 但反观现行的环境刑法, 对于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处罚却与其犯罪结果严重失衡。例如, 环境刑法中自由刑的处罚力度较小, 大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 这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罪行相适应的原则。
因此, 笔者建议将现有环境刑法体系中的法定刑规定升格, 以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犯罪行为。[3]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过程中, 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代价。但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及日益猖獗的环境犯罪同环境刑法相对滞后之间已经严重不协调, 因此, 如何加强刑罚手段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就显得十分紧迫及必要。本文通过对刑法手段对于环境污染保护的价值分析, 提出了刑法制约污染行为的必要性以及相应建议。笔者认为, 我国的环境污染犯罪的刑法系统还很不完善, 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的犯罪行为经常发生。近些年来, 没有其他领域能够像环境保护领域这样受到如此关注。刑法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方面发挥了“最后屏障”的作用, 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从环境责任、法定刑等几方面进行思考, 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
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探讨 篇8
关键词:环境法,方法论,生态整体主义,个体主义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如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可避责。各国在致力于投入金钱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 也在不约而同的寻求通过立法途径对环境污染及治理的问题予以明确归责。先开采先发展, 后治理后保护的方法已不再适用。要想保障环境立法得以有效实施, 起到事先预防的作用, 就必不可免要对环境法予以规定及完善。方法论是研究法学的重要的根本性方法, 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人们在解决各项问题时要首先解决的。环境法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学科, 其应在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构件上进行一定的积极创新, 其方法论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
法学方法论本质是在对法学方法研究所形成的法学方法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对各学科予以解释构建。法学方法论研究即使对法学理论予以判定,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说明理论是否正确, 而是要确定一定方法的价值, 从而对该方法及该方法论的作出整体的评价和修正。①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法学的制度构建便离不开正确方法论的指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循环发展而制定的, 用以全面协调个体的人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中个体的人与生态的整体环境构成一对矛盾而存在, 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对立关系中, 人是始终处于矛盾的主体地位的, 做着主动破坏的角色。环境则处于被动的地位, 被人类污染开发利用着。环境问题便由此而来, 即作为主动主体的人、社会及其他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 而自然环境却无还手之力, 社会整体的道德良知以及国家有效的立法指引是解决此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都是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两大方法论
( 一) 个体利益如公民、企业组织等在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过程中, 总要面对着难免会着重于现有利益、局部利益, 而做出有损社会乃至生态环境的行为。
( 二) 生态整体主义指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集体利益之和, 其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社会的长远性利益和根本性利益密不可分。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完整、和谐和持续而设定的。生态整体的利益不应当与个人的既得利益相冲突, 人类不应做出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事。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 世界开始有人类存在的时候开始, 人类就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走到如今现开采再保护的道路, 没有意识到人类的长久存在所要依靠的便是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
二、环境法学的研究离不开方法论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分化与协同
众多研究成果表明, 整体主义研究方法论与个体主义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环境法学研究中还是在其他法学的理论构建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者互为依靠, 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②
( 一) 从个体主义入手, 个体的定义是构建每个社会活动状态的个人。环境法学中的个体主义其本质上是对每个个体存在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过程的具体化研究, 其研究根本在于由个人入手来深入理解社会整体, 由小及大, 由个人的思维联系上升到整体的思维理论。
( 二) 从整体主义入手, 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人不能单独作为个体存在, 需要依存于整体的大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个体利益的总和, 而整体中所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要受整体规则的约束与制约, 整体决定着个体的特征, 而个体的特征从基本上也要符合整体。
在对环境法学的研究过程中, 方法论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当前, 环境法学权利研究中, 过于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运用, 不能过于强调国家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综上所述, 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相互紧密结合是应在环境法学研究中所必要的。③
现如今雾霾加剧, 空气质量爆表, 这样的环境问题被诟病成一线大城市得的通病, 而现在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看见一篇报道说道: “沈阳没有当首都的命, 确得了首都的病。出门人人戴防毒面具, 回来气管天天难受, 活的云里雾绕。”这难免令人笑话。我们的全球气候变暖, 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近几年一直以来的心头痛。可是如果只有个人个体的义务得到了落实, 这样的单一性, 没有使各个社会之间的个体相互联系合作, 环境保护也不可能取得本质的进展,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只有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去思量问题, 通过个体社会之间集体一致协调行动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显著成果结果。例如以社会上得每个个体积极减排汽车尾气为例, 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部分贡献的叠加, 一个人的减排扩及到社会的减排; 例如生产厂家生产小排量汽车或是发明电动汽车, 或是政府各界公益组织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亦或是根据制定立法使环境税收的征收政策更加完善等, 这样做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减排。只有整体中的每个个体通力协作, 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每人在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下再多分担一些, 才会构成整体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友根.经济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J].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解决路径 篇9
一、环境法与刑事竞合的现状与根源
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 国家需要多层次地用法律保护社会生活, 使法律出现了分化。虽然刑法与环境法都属于部门法学, 但刑法是规定第二次规范的法律, 即对民法规范、行政法规范所保护的法益进行强有力的第二次保护, 是对不服从第一次规范的行为科处刑罚的第二次规范。[1]于是, 刑法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出现了交叉与重叠。
我国《刑法》用专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包含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15个罪名。为了廓清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的调整界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再次颁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2013年解释”) 。然而, 尽管公安部和最高司法机关努力试图在环境法与刑法之间划出一条明确清晰的界限, 但两者之间的交叉重叠现象始终没有消除。例如, 2013年解释第1条规定, 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38条规定的“严重污染环境”。《水污染防治法》第75条也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 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很明显, 私设暗管的行为到底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违法, 通过法律条文无法区分。再如, 违法排放有毒物质是区分环境行政违法与环境刑事违法的一个标准。2013年解释第10条在列举了几种典型的“有毒物质”后, 又在后面增加了“其他具有毒性, 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这个概括性的标准仍然没有为“有毒物质”划定清晰的界限, 以致行为的性质有时说不清道不明。类似的情形还有2013年解释第一条第14项“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第3条第11项“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等。事实上, 环境法与刑法之间的界限只能是相对的, 中间必然有段模糊区。
学者们认为, 刑法与行政法竞合的原因有三: (1) 立法技术的缘故。我国刑法对犯罪既定性又定量, 而在量上往往通过“情节”、“后果”等方式加以规定, 在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 这种定量模式变得越来越困难, 导致刑法与环境法之间的界限模糊; (2) 成文法的局限性。由于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法律不可能规定一切细节, 只能订立一些通则。不仅如此,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 注定其具有一定的不明确性。且立法者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 不可能将犯罪成立的各种要件毫无遗漏地预想并在法条中加以规定。为避免挂一漏万, 立法者在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中, 往往只好选择一定的模糊性语言; (3) 法律本身有模糊性的需要。一方面, 过分明确的刑法规范不利于发挥刑法行为规范的指引作用。因为法律越明确具体, 意味着法律规范越纷繁复杂。这样一来, 人们会因为不能全面掌握其内容而无法预测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后果, 进而产生无所适从之感。另一方面, 过于强调法的明确性也容易导致法律僵化, 使得法律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减弱。[2]刑法与环境法的竞合导致一个行为同时符合环境法与刑法规定的情况, 即导致外延上的交叉, 又导致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清, 给司法造成了困难。
二、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处理原则之争
由于学界对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问题关注较少, 当两者发生竞合时, 是应当优先适用刑法还是优先适用环境法, 尚没有专门的论述。鉴于环境法属于行政法, 因此透过行政法与刑法之间的竞合问题, 可以折射出环境法与刑法之间的竞合问题。关于如何处理行政法与刑法之间的竞合问题, 理论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
(一) 处理行政法与刑法竞合的三种不同主张
1. 刑法优于行政法原则
一些学者认为, 当同一违法行为既满足行政法规范又符合刑事法律规范, 且两者的界限不清时, 原则上应优先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解决行为人的责任问题。学者们提出刑事优于行政法的根据有三:其一, 中国有“刑事先理”的传统法律文化。“刑事优于行政”不仅是学界近乎一致的共同认识和司法实务部门的通行做法, 而且得到了各地各行业系统规范性文件日益明确的肯认。[3]其二, 刑法的位阶通常比行政法的位阶高。刑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国家基本法律, 而行政法大多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所以前者的法律效力优于后者, 在适用时自然应当适用位阶较高的法律。[4]三, 刑事违法比行政违法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侵犯了更重要的社会利益, 理论上应优先消除刑事不法的影响, 恢复被破坏的刑事法律关系。[5]并且刑事诉讼程序比行政处罚程序更为严格, 它的证据要求也比行政诉讼程序的要高, 因此应优先适用刑法。
2. 行政法优于刑法的原则
一些学者主张, 刑法是保障法, 刑法的介入要遵循最后手段原则, 要符合刑法的谦抑精神, 因此当刑法与行政法竞合时, 应优先适用行政法。具体而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司法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 刑法谦抑原则的提出, 恢复性司法理念的逐渐扩展, 促使立法者与司法者也认识到, 对于一般社会规范可以调整的社会关系, 应尽量少动用刑法。《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 补缴应纳税款, 缴纳滞纳金, 已受行政处罚的,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里所说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就是指经过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另外, 根据立法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立法权限上虽有差异, 但是刑法与行政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 并合适用原则
一些学者认为, 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一个行为既要承担行政责任, 又要承担刑事责任, 不论是“以罚代刑”还是“以刑代罚”的处理都是不妥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 刑事处罚没有解决的部分可以交由行政法来处罚, 弥补了刑事处罚的不足, 使犯罪行为得到了全面的惩治。这是因为行政犯罪具有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双重属性, 由此决定了其既要承担行政责任, 又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是行政犯罪区别于刑事犯罪和一般行政违法行为的特殊之处。因此, 在实现行政犯罪的法律责任时, 既要实现刑事责任, 又要实现行政责任, 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不论是“以罚代刑”还是“以刑代罚”, 都违反了行政犯罪的双重责任原则。[6]因此, 当刑法与行政法竞合时, 应比照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竞合的处理原则, 同时追究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二) 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之间的差异
要解决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竞合的处理原则, 必须先明确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之间的差异。
法条竞合系指同一犯罪行为, 因法规之错综关系, 同时有数法条可以适用, 乃依一般法理择一适用之。法条竞合分为特别关系、吸收关系、补充关系、择一关系等四种情形。特别关系是指数个竞合之处罚条文处于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关系, 即处于特别法排斥普通法之关系。其主要是基本犯罪类型与加重、减轻犯罪类型之间被承认。如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罪等特殊领域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之间的关系;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特殊诈骗罪之间的关系。吸收关系是指竞合之处罚条文处于全部法排斥部分法之关系, 即二个以上竞合之罚条, 于构成要件之评价上, 处于一方吸收他方之关系。如使用伪造货币行为, 当然包含诈骗行为在内, 即该罪当然包括诈骗罪在内, 因此使用伪造的货币罪当然吸收诈骗罪。补充关系是指数个竞合之处罚条文处于基本法与补充法之关系, 即基本法排斥补充法之关系。择一关系是指数个竞合之处罚条文处于排他关系, 即性质上无关并立之规定, 在适用其中之一处罚条文后, 则排除其他条文之适用, 并非如补充关系具有主从关系。[7]
责任竞合是指同一违法行为由于法律的不同规定而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诉因, 导致当事人得依不同的法律, 可能同时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的情况。[8]责任竞合既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 又可能发生在不同法律部门之间。例如, 甲去商场买电热毯, 但商场交付给他的是一个有瑕疵的电热毯, 导致甲因漏电触伤, 甲既可以向商场主张侵权责任, 又可以主张违约责任, 两个责任都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 都属于私法领域的责任, 为避免重复评价, 这两种责任不能同时追究, 只能追究其一, 这就是发生在同一领域内的责任竞合。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竞合就是不同法域内的责任竞合。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的竞合, 以行为的双重违法性为前提, 即同一事实行为既违反行政法规范, 又违反刑法规范, 产生行政违法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双重违法性, 两者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符合责任竞合的基本内涵。[9]在责任竞合的场合, 是适用一个法规, 承担一种责任, 还是适用数个法规, 承担数种责任, 依竞合的类型不同而有异。同种法域内的责任竞合, 只承担一种责任, 如民法领域内的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受害人只能选择举张一种赔偿责任;不同法域之间的责任竞合, 往往要同时承担两种责任。如刑法与民法分属不同法域, 一个属于公法域, 一个属于私法域。当一个行为既构成犯罪, 又侵害了被害人的权益时, 行为人就要承担两种责任, 根据私法补偿受害人的损失, 根据公法接受刑事处罚。[8]
比较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 不难发现两者既有相似, 又有差异。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有如下相同点: (1) 无论在法条竞合还是在责任竞合的场合, 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不法行为, 而不是实施了数个不法行为; (2) 一个不法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规的规定。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有如下差异: (1) 法条竞合是一个法律部门或同一法律内部相异法规之间的竞合;责任竞合既可以是同一法律部门内部各法条之间的竞合, 也可以是不同法律部门之间法律规范的竞合; (2) 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是特殊法优于普通法、重法优于轻法, 处理结果只能适用一个法条;而责任竞合由于可能侵害了不同的法益, 产生不同的诉因, 因而可能要承担两种责任。
三、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处理原则之我见
(一) 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类型
要解决环境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竞合的处理原则, 必须先澄清其竞合类型。如果是法条竞合, 则只能按照普通法优于特别法, 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 承担一种责任;如果是责任竞合, 则还可进一步明确是同一法域内的责任竞合还是不同法域间的责任竞合, 才能确定其处理原则。在笔者看来, 环境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是同一法域内的责任竞合。首先, 环境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之间的竞合不是法条竞合。法条竞合通常是指一个部门法内部的两个法规之间的交叉重叠, 不同部门法的法规之间的交叉重叠不可能是法条竞合, 如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都是刑事法内的两个罪名, 这两个法规的竞合就是法条竞合。环境行政法和刑法, 一个是行政法, 另一个是刑事法, 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不属于法条竞合。其次, 环境行政法与刑法之间的竞合属于同一法域内的责任竞合。一国的法律可以划分出调整“私人关系”的私法域和调整“公共关系”的公法域。如《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都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或公民与法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的法律, 都属于私法域, 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道路交通管理法》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法律, 都属于公法域。刑法与环境法虽然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但都是规范国家管理社会的法律, 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不是平等关系, 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因而都属于公法域。
(二) 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处理原则
既然环境法与刑法之间的竞合是同一法域内的责任竞合, 就只能按这种竞合来处理。
1. 原则上只承担一种责任
既然环境行政法与刑法是同一法域内的责任竞合, 原则上只适用一种法律, 承担一种责任。如果行为有罪就适用刑法, 无罪就适用环境法, 两者原则上不能同时适用;否则, 就进行了重复评价, 对被告人是不公平的, 也有违法律的本质。因为同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面临2次国家公权力的追问与处罚, 可能违反“一行为不二罚”的原则。[10]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都是具有国家公权力的管理或干预性质的责任, 行政责任针对的是行政违法行为, 而刑事责任针对的是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相比, 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因此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适用上存在一定的层级关系, 而且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此外, 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 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 涉嫌构成犯罪, 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必须依法向公安机关进行移送。不应该将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作为刑事案件处理的案件只作一般行政违法案件给予行政处罚而结案。[11]因此, 对一个环境违法行为, 要么承担刑事责任, 要么承担行政责任, 原则上不能让行为人同时承担两种责任。
2. 当环境法与刑法界限清晰时遵循“刑法优先”的原则
刑法规定的15个环境犯罪都是行政犯罪, 要以违反环境保护法为前提。更言之, 环境刑事违法的行为一定也是环境行政违法行为。对这种竞合, 应当遵循刑法优先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7条第2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由此可知, 当一个环境违法行为已经明确达到犯罪的重度, 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就应遵循“刑法优先”的原则, 将案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3. 当环境法与刑法的界限不清时遵循“环境法优先”的原则
由于最高司法机关和公安部的努力,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环境违法行为的性质不难判定。但如前所述, 由于环境法与刑法的调整界限存在模糊地带, 行为的性质难以判定, 以致应适用刑事处罚还是适用行政处罚举棋不定。对这种情形, 我们认为应遵循“环境法优先”的原则, 即优先考虑根据环境法适用行政处罚。其理由有三点。其一, 这是有利于被告原则的自然演绎。在有罪与无罪之间或罪重与罪轻之间存在疑问时, 从保护人权的角度着眼, 法律采纳了有利于被告原则。由于立法的原因导致环境行政法与刑法的界限不清, 致使一个环境违法行为到底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违法出现疑问时, 自然应当按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 优先考虑适用行政处罚。其二, 刑法是环境法的保障法, 并且它们之间互相协调, 共同构筑防范犯罪的法律堤坝, 实现防范犯罪之目的, 刑法只是抗制犯罪的最后手段。[12]也就是说, 只有当环境法无法有效控制违法行为之时, 才能动用刑法, 优先适用环境法符合刑法是保障法的性质。其三, 刑法具有多方面的“副作用”, 如可牵连无辜、可能给犯罪人冠以“罪犯”的标准。报应式地、刚性地适用刑法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一味地用刑法惩治犯罪人, 不但没有起到教育被告的作用, 反而会让被告人一辈子背着“犯人”的标签, 对他的一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当环境法与刑法两者的界限不清时, 应优先考虑适用环境行政处罚措施。
4. 补充适用环境法的原则
一般而言,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有共通之处,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同为公法上建立并维护法律秩序所采取之制裁手段。所以, 同一行为既经较重的刑罚手段制裁, 自无重复使用较轻的行政处罚予以制裁之必要。[13]换言之, 只要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性质相似, 刑事责任就可以吸收行政责任, 如罚金和罚款同时存在时, 刑罚可以吸收行政处罚, 因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后一般不再追究行政责任。 (1) 但行政处罚的手段较刑罚更为丰富, 两者在处罚目的上并不完全重叠, 主要体现在资格罚 (行为罚) 上。因此, 基于特定行政目的之实现, 在个案中存在需要行政处罚做必要之补充的可能。[14]例如依照《环境保护法》第60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 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责令停业、关闭。如果企业的排污行为既构成刑法规定的污染环境罪, 又符合《环境保护法》第60条的规定, 则既要处以罚金, 又需要责令停业、关闭。很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在承担刑事责任后, 仍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因为“罚金”和“责令停业、关闭”是两种性质和内容完全不同的处罚措施, 如果因对企业给予了刑事上的罚金处罚, 就不再令其停业、关闭, 显然不利于保护环境, 也不利于警示其他的排污企业。由此可知, 环境法与刑事竞合时, 只承担一种责任只是一般性的原则。在原则之外往往不例外, 当环境行政处罚不能被刑事处罚完全包容或吸收时, 需用补充适用行政处罚。
摘要:环境法与刑法发生竞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此, 理论上存在刑法优于行政法、行政法优于刑法、并合适用等三种主张。事实上,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澄清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的区别。当同一法域的不同法律之间发生竞合时, 只能追究一种责任, 当不同法域的法律发生竞合时, 要同时追究两种责任。由于环境法与刑法同属于公法域, 所以刑法与环境法之间的竞合是责任竞合而不是法条竞合。不仅如此, 刑法属于保障法, 要遵循谦抑精神。因此, 当两者界限不清时, 原则上应遵循环境法优先的原则。
环境刑法学 篇10
何谓“价值目标”, 我认为价值目标首先应该是一种想要达到的状态, 其次要求这个目标体现出一种价值理念, 在这种价值理念的支持下实现想要达到的目标, 而环境刑法的价值理念应该是侧重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权的有效保障的结合, 因此, 我认为我国的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应该是真正的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真正的在处理环境犯罪问题时候实现人权的有效保障, 其表现主要是通过制定新的环境刑事法律法规来平衡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环境刑事法律关系。
环境刑事法律关系是人类在开发, 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过程中产生的, 而最早这种关系已经被“刑法”这个法律部门所调整,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这种环境刑事法律关系逐渐地被法学家们从“刑法”这个大的法律部门中分离出来, 单独去调整环境刑事法律关系, 为了更好的调整环境刑事法律关系, 我们就需要对环境刑事法律关系进行完善, 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权”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各国都在谈论人权的发展问题。具体到我国的环境刑事法律政策, 我认为我们在制定环境刑事法律, 法规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我们对人权问题的态度,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 这个想法真正地实现了, 那就是“刑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法律原则, 就是“人权的有效保障”, 已经作为刑法指导性的原则, 使我国的法律政策逐渐的与世界接轨, 只有这样不断地发展, 才能更好地完善我国的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 实现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
二、协调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
总结上述环境刑法的价值理念, 针对环境刑法确定的价值目标, 我认为在处理环境刑事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处理好两个方面的环境刑事法律关系, 一个方面就是, 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方面就是, 处理好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与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协调处理好上述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之间的关系, 才能真正地认清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 实现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 不仅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 同时, 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哲学领域哲学家不断的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面对日益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人们逐渐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 如何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就变得极端的迫切。
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与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人权问题的不断深入发展, 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的思想正在逐渐地被世人接受, 已然成为我国刑事法律的指导思想, 指导着我国的司法实践, 相对于环境刑法学, 我认为也是不能够例外, 在环境刑法学领域也应该借鉴, 吸收, 学习, 这种“保障人权”的理念, 违法犯罪的人与其他遵纪守法的人一样也应该受到法律上的公正的待遇, 换句话说, “刑事法律不仅是自由人的大宪章, 同时也是违法犯罪人的大宪章”由此可见, 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两个极端, 要么突出维护社会的秩序, 突显环境刑法的“保护”功能, 要么突出维护人的自由, 突显环境刑法的“保障”功能。
三、深化我国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
某种价值体系的完善, 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 环境刑法学的价值体系的完善, 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要注意深化我国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 使之拥有一个深厚的理论基础来支撑, 通过这样不断的深化理论研究, 环境刑法才能真正地从部门法中分离出来, 自己独立自成体系, 对于环境犯罪的有效预防与处理才能起到实践性的可操作性的作用。当然, 环境刑法是环境法这个大的部门法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环境法的原则, 核心价值, 针对环境刑法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比如说, 环境权理论, 世代间利益衡平理论, 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以及其他一些环境权利理论等在中国乃至世界环境法学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世代间利益衡平理论, 此种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国家传来的一种新的理论观点, 实际上其理论基础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们认为此种理论观点与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样的, 是一个理论问题的两种不同角度。
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法学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理论, 因为其与环境的关系密切,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其他任何一种理论相比, 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考虑到了自然环境本身是有规律可寻的, 自然环境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 考虑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过程中要尊重规律, 不可逆规律办事, 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才能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 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 深化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 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因为, 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 我们的理论基础才会更加完善, 才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7--31
环境刑法学 篇11
一、班班通教学环境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我国逐步在城乡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设备,在基础教育网络建设中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为学校提供了“班班通”教学环境,将教育教学资源通到了每个班级,同时为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技术服务。
“班班通”技术及设备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在教室里安装数字资源的展示设备,即简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第二类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核心设备,并配以各种信息展示与交互设备的多媒体教室类型;第三类是网络教室和移动网络教室,这是面向未来的班班通教室配置。第二类是当前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而有关利用“班班通”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方法也林林总总,散见各种报纸杂志。
二、怎样利用“班班通”促进英语语法学习
当前利用“班班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利用“班班通”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忽视教学应用模式的转变;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要着力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对班班通教学手段的整体评价,班班通学习手段与传统学习手段的比较,最后总结出“班班通”学习手段和传统手段对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充分利用班班通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三、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掌握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习效果越高。学习效果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能够记诵基本的语法知识,是否能够运用基本知识解题,是否具有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解题。
第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上课情况、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主动参与讨论、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是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等。方法主要有:检查学生出勤率、课堂听讲状况、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随堂测试的成绩、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等。
第三,结果与方式方面的评价。运用期末考试和平时测试两种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对其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如下(见下表):
“班班通”教学环境为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变革提供了契机。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会全面提升高中英语语法的学习效果,且优于传统方式的语法学习。
医事法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 篇12
1. 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塑
互联网普及以前, 我国大学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 学生居于被教育的地位。老师和学生是一种等级关系, 老师位于上位, 学生居于下位, 学生被老师管了起来。在教学上, 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教学, 老师在课堂活动中唱独角戏, 学生像个旁观者不能或很少参与进来。
信息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切。医事法学课程把信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 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与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一次成功的网络教学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对学生的发动宣传, 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问题的概括和提炼、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等环节缺一不可, 都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课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 分析课程设计时预期目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内容是否安排得当、网络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网络教学流程的顺利程度、网络教育功能发挥情况, 并对学生通过网络传来的信息及时反馈;在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要总结现有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 有目的地修改课程设计过程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部分或者有碍于网络教学开展的因素。与此同时, 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加强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引起教师权威的削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可以被取代。学生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下进行的。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以案例创设学生的学习情境, 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探索, 以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以网络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指导、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模式非但没有降低, 反而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2. 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开展网络教学, 学生摆脱了对授课老师的单一依赖, 开阔了学术视野。学生通过在网上搜索资料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 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 网络资料的丰富性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满足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的状态, 另一方面打破了固定课堂时间的限制, 超越了教室上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 为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样式蕴涵着平等、共享、协作等理念, 有利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合作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一种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资料收集与流程设计以及网络多媒体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有利于丰富资源的样式;它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方式, 搭建起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它运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重构语境加深理解, 发展信息加工能力。这既满足了学习个性化的要求, 也满足了学习协作化的要求, 有利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 建立起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网络教学的优势固然明显, 但也不可盲目推进网络教学改革。因为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受教学配套硬件设施的局限, 还未能实现所有学生一人一机, 要做到所有班级都开展网络教学, 尚待时日。在这些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推进网络教学改革, 只会偃苗助长, 适得其反, 功亏一篑。另外, 网络的虚拟性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要加强引导。
二、医事法学的网络教学改革实践
进行网络环境下医事法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是为了把信息技术同课程整合相结合,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通过网络教学, 实现理论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接受着来自网络的种种观点、看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医事法学教育的环境、内容、渠道和对象都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科学编排, 合理规划, 精心设计, 不断提高医事法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转变教学理念, 增强教改意识
教学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在实施网络教学时,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改革的效果,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变单一的教与学的观念, 跳出课堂教学的视野, 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资源, 延揽网络教学的空间;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网络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同时, 积极探索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这些对教师来讲都是考验和挑战。
2.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角色、素养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能培养出适应网络教学任务的创新型师资力量。为此, 教师要积极进行自身角色的转换, 变革、调整、优化和创新教学思路, 改变传统“教者”的单一身份, 从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除了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厚度和广度外, 还必须具备如下七种教学能力:对学生原有经验结构的敏感力教学设计或学习环境的设计能力;发展学生多元认知和自我调整策略的能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与高水平的反思能力;开放性思维与善于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摆脱对教材和教参的依赖心理, 转而到网上去寻找资料。网上的资料纷繁复杂, 种类繁多, 为此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甄别和筛选能力, 而这又离不开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参悟水准。教师除了要洞悉课本知识外, 还要学会在网上“冲浪”, 广征博引, 集思广益, 拓展教学思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网络背景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充实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3. 开发网络资源, 实行网络教学
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成为许多人共同关注的问题。网络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但这些教学资源的分布是零散的, 需要通过网络引擎功能来搜集基于同一主题下的学习资源。对此, 必须明确, 网络资源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多多益善。网络资源不在于“多”, 而在于要“精”, 要“管用”。同时, 网络资源的建设行为不能变成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在资源建设之前, 要调查了解医学生的相关知识背景, 准确把握医学生的基本素质, 以网络课程理念为指导, 站在学生的地位, 从学生的兴趣、需求、日程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以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理解、认知、运用、体验等为目标, 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提高作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完善教学资源库。另外, 还可以请学生帮助丰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共享资源的扩展, 使得教育信息资源不再只集中在教师手中, 教师也不可能穷尽对一切前沿知识的触摸和理解。学生凭借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 完全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备课过程中, 为教师提供讲课素材。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也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能够做到把理论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 知道学生最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导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破疑解惑。
在搜集到各种教学资源后, 还要对资源库按素材、课件、视频、教案、讲稿、试题、学生成果展示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类工作, 要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我们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了一个医事法学教学网站, 开辟了“案例精讲”、“资料下载”、“热点解答”, “讨论园地”、“理论探讨”、“自我测试”、“成果展示”等栏目, 尽量满足学生网络求知的需要。在“案例精讲”栏目, 选择一些代表性强的案例, 精心剖析, 并以此达到理论传授、时间提高的目的;在“资料下载”栏目, 提供了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视频等教学材料, 可以让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在“热点解答”栏目, 对同学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网络回答, 如“怎样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等等。在“讨论园地”栏目,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 把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过程全部展示出来, 达到经验交流、相互启发、提高认识、共同进步的目的;在“理论探讨”栏目, 介绍一些学术论文, 帮助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水平;在“自我测试”栏目, 通过编选的试题集和答案自我检测学习的效果;在“成果展示”栏目, 把一些优秀的学习成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等展示出来, 既起到相互示范、借鉴学习的作用, 也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
4. 小组协作学习, 进行网上考评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各种不同的观点在这里聚集、碰撞、交融。其跨越时空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学习状态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向同学们提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 让他们分组收集材料、调查研究, 最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分析报告或制作一份课件进行成果演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 每个小组基本上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充分说明, 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由于分工明确, 搭配合理, 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非常具有可行性, 很值得借鉴。通过网络教学, 让学生学会网上浏览, 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 培养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网络辩论,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考核这个部分, 我们设置了结构化的评价依据, 即“参与讨论、网上搜集资料、协作与交流、作品创作、演讲表现、课件的视觉要求”等, 根据在这不同部分的表现进行打分, 起步阶段1分, 发展阶段2分, 完成阶段3分, 典范阶段4分。同时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把师生之间的单向评价与同学之间的双向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起客观化的、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课程完成以后, 通过形成性练习、总结性测验等再进行总结性评价, 看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否趋于一致。评价不应该是学习过程的终结, 而应该是新的更高阶段的学习的开始;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 不只具有否定的意位, 而且具有肯定、建构的意位。既重视学习的量的积累, 也重视学习的质的飞跃。
总之, 我们要以网络技术作为改进医事法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促进医事法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并且以此为契机, 推进医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走向信息化。
摘要:医事法学实施网络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 增强教改意识;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开发网络资源, 实行网络教学;小组协作学习, 进行网上考评。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塑, 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