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论学习感受

2024-09-02

刑法学总论学习感受(共5篇)

刑法学总论学习感受 篇1

刑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需要我们记住大量的名词解释,像各种主刑、附加刑和非刑法性措施,我觉得在记忆之外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从我们之前的课堂练习中激烈的讨论就能看出来,我们对于一些难点还是理解的不够。像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分辨,特别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我认为在分辨两者时一定要注意行为人是否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识。还有量刑中法定情节的应当和可以,应当表示必须,可以就是法官使用他的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了。数罪并罚的三种计算方式也许最开始还不是太理解,这就需要多做多看多分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什么情况下属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我认为看各种版本的教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而要真正做到运用这些知识,多看案例多分析案例将所学的知识一个一个套入案例中,不太理解的知识会随着眼界的开阔而渐渐明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的案例。

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在未依法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约定由王召成出面购买氰化钠。2006年10月至2007年年底,王召成先后3次向倪荣华购买氰化钠。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王召成先后3次向李光明购买氰化钠。王召成、金国淼均将上述氰化钠储存在其二人各自承包车间的带锁仓库内,用于电镀生产。其中,王召成用总量的三分之一,金国淼用总量的三分之二。2008年5月和2009年7月,被告人孙永法先后向王召成分别购买氰化钠1桶和1袋。2008年7、8月间,被告人钟伟东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5袋。2009年9月,被告人周智明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3袋。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购得氰化钠后,均储存于各自车间的带锁仓库或水槽内,用于电镀生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五人在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明知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仍非法买卖、储存,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罪,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犯罪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且各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所以属于共同犯罪。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非法买卖”毒害性物质,是指违反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规定,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擅自购买或者出售毒害性物质的行为,就是说只要做出买卖其中一个行为就构成犯罪,并不需要兼有买进和卖出的行为。

王召成等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购买氰化钠用于电镀生产,主观恶性小,未发生事故,未发现严重环境污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这五个被告人均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可适用缓刑。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各种名词、概念、法条,更是法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血,还要有一颗负责任、肯钻研的心。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谨记我们是一个法律人,不要因外部环境而失去赤子之心,牢记法律精神吧,它在任何黑暗的时候都会是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

刑法总论案例 篇2

1、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

案情:被告人蔡某对邱某久有成见。一日下午,被告人蔡某因轻信刚离婚的前妻殷某的胡言乱语而对邱某极为恼怒,下午上班时,即将家中一把菜刀携到办公室,向林某表示了对邱某的不满情绪,激动地说要杀死邱某。林某再三劝阻无效,蔡某即持刀站在邱某的宿舍楼附近,将刀接连数次砍到树上发泄。下午下班,林某发现邱某朝宿舍走去,而蔡某仍在那里,便将邱某拦阻在办公楼内。蔡某见后,亦携菜刀走过来,途中恰遇杨某等人,被其劝走。次日上午,蔡某又携装有旧劈柴刀和铁锤的皮包坐在单位操场边,适逢邱某乘车外出,途经蔡某身边,蔡某即挟包站起,但没其他举动,邱某安然离去。中午,蔡某又坐在操场上大喊大叫,被林某等人劝回。几日后,蔡某主动将旧劈柴刀和铁锤交给单位保卫科人员。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预备)对蔡某提起公诉。

争议问题:蔡某的行为属于犯意表示还是犯罪预备?

参考结论:法院认定蔡某的行为不属于故意杀人(预备)的犯罪行为。

2、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1)

案情:被告人蒲某想到快过年了,没钱花,遂产生抢点钱的想法,便从家中出来,在某居民区附近转悠,伺机作案。此时,一住户妇女方某因与丈夫发生口角,下楼准备去朋友家散散心。方某出门没多久发现蒲某跟在身后,觉得可疑,便转身回家上楼,蒲某也尾随上楼。方某走到自家门口,掏出钥匙打开房门进屋准备关门时,蒲某误以为方某家无其他人,强行挤入房内,并随手锁上房门。方某被吓得惊叫一声,方某丈夫王某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蒲某站在门口,便问:“你是干什么的?”蒲某答:“找水喝。”王某质问:“找水喝怎么找到我们家来了?”王某见蒲某答不上来,上前打了蒲某,并在邻居协助下,将蒲某扭送到派出所。

争议问题: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如构成,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参考结论:蒲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未遂)。

3、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2)

案情:被告人邵某、刘某在福建打工期间,因欲回家无钱而共谋抢劫钱财。一日中午,二人经过策划,决定在某车站假意雇乘载客的摩托车,然后在途中偏僻的地方对摩托车车主实施抢劫。当晚7时许,邵某携带一把弹簧刀,与刘某一起在某车站雇乘吕某的摩托车,声称要去某村水泥厂。当吕某载两被告人从公路拐向该村小路时,因见前面荒凉偏僻,便不肯继续往前走,并停下来向被告人索要车费。二被告不给,并要吕某继续开车,双方为此发生争吵。此时,围观群众见二被告形迹可疑,又发现邵某身上带刀,即将二被告扭送当地派出所。争议问题:二被告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 参考结论:法院认定二被告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犯罪预备。

4、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3)

案情:被告人黄某因换工作服与本厂工人刘某发生口角,并互相厮打,被在场工人拉开后,黄某便产生杀害刘某之念。随即回家,将准备炸鱼用的三枚手榴弹带在身上。黄某跑到厂里碰到本厂保卫干部李某、孙某,黄扬言要刘某下跪赔礼道歉就算拉倒,否则就将他炸死。说完,黄某跑向车间寻找刘某,未见到刘某便在车间门口等刘某,并将两枚手榴弹盖打开,将引爆环分别套在两只手的手指上。工厂保卫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对黄某进行劝说疏导后,黄某交出手榴弹,被捕归案。争议问题:黄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的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参考结论:黄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的犯罪预备。

5、犯罪未得逞的认定

案情:被告人王某为了在女友面前摆阔气,与同厂工人周某预谋盗窃本厂财务科保险柜里的现款。王某先从本厂偷了一把手枪式电钻,以及钻头和电线,后又准备了改锥、剪刀、胶鞋、手套等作案工具,并偷配了财务科的门钥匙。一日晚7时许,乘厂内无人,王某用偷配的钥匙打开财务科的门,又用改锥撬开了财务科办公桌的两个抽屉。因没找到保险柜的钥匙,便用电钻在保险柜的把手附近打了四个孔,企图打开柜子,但未能如愿。于是,他将保险柜(内有人民币39000余元)搬离现场,藏在楼内地下室旁的小储藏室里,然后去约周某帮忙,意欲砸开保险柜,盗取现款。周因盗窃受过处分,没敢同去。次日,工作人员发现财务科被盗,当即报案。警察在小储藏室发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现款原封未动。直至一年半后,同案人周某供出真情,始得破案。

争议问题:王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盗窃未遂? 参考结论:王某的行为是盗窃未遂。

6、犯罪的未完成

案情:①王某于夜间持刀拦路抢劫,拦住下夜班的工人刘某并抢去了刘某的手表,刘某随后趁机夺走王某的刀子并逼迫王某交回了手表。②王某、张某夜里赌博输钱后回家路上起意抢劫。从后面追上一妇女扭住其双手并揪住其头发,同时施以语言威胁,迅速抢走手表和提包。二人离去时,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被害人是熟人,二人大惊,遂装说“开玩笑”将手表和提包还回被害人。

争议问题:以上案例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的犯罪既遂还是犯罪未遂? 参考结论:以上案例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犯罪既遂。

7、共同犯罪与连累犯(1)

案情:被告人高某、付某、王某、李某、刘某等人,在某火车站工业站车间,以上车掀货等手段,单独或合伙交叉作案,盗窃铁路运输物资。被告人陈某经常收购上述被告人盗窃来的物资,且已经意识到这些物资是道歉所得的赃物。一日,付某、李某盗窃铜板,仍出货场墙外,第二天取时发现丢失。当天付某、李某找到陈某,要其当晚在货场墙外等着拉盗窃的铜板,陈某同意。当晚三人实施盗窃犯罪,并由陈某拉走赃物转卖。

争议问题: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参考结论:法院认定陈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8、共同犯罪与连累犯(2)

案情:被告人韩某、李某与金某在游玩返回时,见山坡有一群羊(27只,属某兵团所有,价值5120元)无人看管,韩某提出将羊赶走,李某、金某表示同意,三人即把羊赶到某地隐藏起来,并由李某回家取路费后再将羊赶往外地销赃。李某取了路费返回途中,顺便叫上被告人熊某,告知其刚才从山坡上赶出了一群羊。李某、熊某与韩某、金某会合,次日一起将羊运往外地销赃。

争议问题:熊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参考结论:法院认定熊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9、共同犯罪与连累犯(3)

案情:被告人程某、周某相约一起去北京打工。在列车上,周某觉得很闷,又不想睡觉,在列车上到处走动。凌晨2时左右,周某提着一个手提箱慌慌张张跑回来,对程某说:“快,快把车窗打开,把箱子扔出去,后面有人。”程某见状,即迅速起身把车窗打开,把箱子仍出窗外,之后把自己的棉大衣罩在周某头上,让其趴在茶几上装睡。当失主张某等人追到,问程某是否见到一个拿手提箱的人时,程某向前指了指,引张某等人向别的方向继续追去。这时列车刚好到站,两被告人迅速下车逃走,并找到仍出窗外的手提箱。争议问题:周某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参考问题:法院认定周某不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10、主犯与从犯(1)

案情:唐某、秦乙路过杨某家,见室内有兰草,入室踩点后,回到住地。唐某对吴某、秦甲、秦乙说杨家的兰草值钱,便共谋去偷。一日,唐某将正在睡觉的吴某、秦甲、秦乙叫醒共同实施作案。由吴某翻墙进入杨家,秦甲在外接应,得手后秦乙将赃物隐藏于附近的饲料厂内。争议问题:唐某在本案中是主犯还是从犯? 参考结论:唐某在本案中是主犯。

11、主犯与从犯(2)

案情:廉某向其女友赵某提出,绑架当地某材料厂厂长刘某之子刘甲做人质,勒索钱财,赵某同意。次日,廉某、赵某一起找到王某,预谋绑架一事,王某表示同意。行动时,王某未按约定时间去找廉某。于是廉某又找到李甲共谋绑架刘甲,李某同意。由李甲去学校骗出刘甲后,廉某与李甲一起绑住刘甲,并驾驶摩托车把刘甲挟持到某村,由李甲看守。廉某把事先写好的恐吓信交给刘乙、张某,由赵某引路,将恐吓信贴在刘某家的门上。争议问题:赵某在本案中是主犯还是从犯? 参考结论:赵某在本案中是从犯。

12、共同犯罪中的身份问题

案情:严甲担任中国农业银行某市支行某营业所出纳员兼金库保管员后,了解到本所金库守卫员晚上10点钟上岗,中间有近5个小时无人守卫,认为有机可趁。严甲邀约其胞兄严乙密谋盗窃本所金库,严乙表示同意。几天后,严乙又邀约金某共同盗窃金库。到约定日,严甲按约定打开寝室内的电灯,暗示可以行动后,到本所三楼参加打麻将,并有意让当晚值班守库的彭某“挑土”。由严乙放风接应,由金某潜入所内盗窃。

争议问题:严乙和金某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贪污罪? 参考结论:严乙和金某构成贪污罪。

1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1)

案情:陈某与杨某有矛盾,准备伺机报复。陈某找到袁某,让其帮助弄残杨某,至少弄瞎一只眼睛,许以报酬1000元,还提供杨某的住址、家庭成员以及杨某的生活规律等。袁某答应后并未亲自动手实施,又委托同村的曾某、黎某承担此事。曾某提出要价800元时,袁某认为自己从中获利太少,则向陈某提出加价到1500元,并声称找到专门做这种生意的人,弄死人都很容易。陈某害怕事情闹大,表示暂缓进行。当晚曾某蒙面窜到陈某家,声称“青龙帮”帮徒,要陈某把钱准备好,办事后即来取钱。陈某心中恐惧,答应以1000元了结此事,交个朋友,并不做弄残杨某的事。曾某利用陈某胆小的弱点,又两次来到陈某家索要900元,并准备再索要部分钱后即向杨某下手。陈某害怕事情闹大,也担心经济上受损失,遂报警。

争议问题:陈某、袁某教唆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犯罪预备还是犯罪中止?

参考结论:陈某、袁某教唆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陈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中止,袁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未遂。

14、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2)

案情:夏某受陈某所托准备搞些汽车轮胎,多次窥视本厂库房,伺机行窃。并邀同厂李某一起干,李某同意。两人合谋,由李某去找熟人配一把万能钥匙。配好钥匙交个夏某后,两人约好时间作案。约定当天,李某下班后左思右想,临时打消了犯罪意念,未按约定时间去行窃。当晚,夏某见李某迟迟不来,遂一人用李某所配制的万能钥匙打开房门后,盗出4只轮胎。

争议问题:李某在与夏某共同盗窃行为中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参考结论:李某在与夏某共同盗窃行为中是犯罪既遂。

15、正当防卫(1)

案情:牛某在某市市场卖布头,与李某发生争执,被人劝开后,为避免事态扩大,收拾部分布头急忙离开市场。几小时后,牛某返回市场收拾余下的布头时,被等候多时的李某发现。李某追上去击打牛某面部,将牛某近视眼镜打碎落地,眼镜碎片划破牛某的眼皮,但牛某未还手。接着李某用右手臂夹住牛某的颈部继续殴打牛某。牛某身体瘦小,挣脱不开,为逃脱挨打,情急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李某乱捅。将李某右手臂捅伤,但李某仍未停止对牛的殴打,牛某又将李某的左腹部捅伤,李某才将牛某放开,牛某也没再捅李某。随后牛某将刀交给赶来的市场管理人员,次日自首。后李某经法医鉴定为重伤。争议问题:牛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参考结论:牛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16、正当防卫(2)

案情:张甲、陈甲与某建设兵团保卫科副科长张某等人产生矛盾,遂开始对其进行行凶报复,在报复过程中,二人还不断伤害无辜人员。在张甲、陈甲去陈某家报复的路上遇见执行公务回来的张某,二人即向张某扑来,张某斥问他们想干什么,陈甲回答“我们算账。”并挥刀向张某砍来。张某随即举枪对着陈某并进行劝说,陈某仍举刀想张某逼近,张某将枪口对着陈某朝后退并继续劝说。陈甲说:“今天放你一马,以后再找你算账!”二人又向陈某家跑去,继续找陈某报复,张见状紧随其后,防止出事。当二人进入陈某家时,张某对空鸣一枪,以示警告。二人毫不理会闯进陈某家寻找陈某。张某喝令二人出去,陈甲转身喊叫:“我劈死你。”举刀向张某砍来,张某举枪对着陈某边后退边躲闪。张某刚退出门外,被从后面赶来的张甲抓住其衣领。张甲即不断要陈甲砍张某,陈甲举刀就要看,在场的陈某的母亲曾某见状急忙抱住陈甲持刀的胳膊。此时,张某左手抓住张甲的手腕,右手握枪,张甲左手抓住张某的衣领,右手打张某的手。陈甲挣脱曾某的手,举刀向张某砍来。张某喝令张甲松手,张甲置之不理。当陈甲要砍到张某时,张某朝张甲腰部击一枪,得以挣脱,躲过陈甲的砍刀。但张甲不顾枪伤仍向张某扑来,张某又朝张甲胸部击一枪。陈甲见张甲被击倒,便疯狂挥刀砍向张某。张某边躲避边朝陈甲的左肩击了一枪;陈甲中枪后仍继续追砍张某,张某跳起躲闪到陈甲的左后侧,朝陈甲又击两枪,转过身对倒在地上但还在“蠕动”的张甲的头部击一枪。事后,经法医鉴定:张甲、陈甲均系张某向他们分别发射第二枪的子弹贯通心脏引起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争议问题:张某对张甲头部击的一枪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 参考结论:法院判定张某无罪。

17、假想防卫

案情:陈某在某地经营眼镜生意。一日,陈某携带1.1万余元和旅行袋,前往当地车站乘车。途中遇见在执勤的便衣民警谢某和阮某,谢某与阮某见陈某行色匆匆,觉得可疑,便上前拉住陈某的旅行袋要求检查,陈某不允。在纠缠中,阮某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将工作证在陈某眼前晃了一下,但陈某仍拒绝接受检查。谢某与阮某更觉可疑,便强行将陈某拉入附近“老人之家”内进行检查。因陈某依然拒绝检查并不断挣扎,便对其进行殴打,后又用手铐将其双手扣上。随后,谢某与阮某在陈某身上及旅行袋内搜出证件、眼镜和小刀等物,并把小刀打开放在台面,要继续检查陈某的下身。陈某提出要到公安局或派出所才让搜查,谢某与阮某不予理睬,强行要解开陈某的裤带检查。陈某误认为二人是歹徒,要抢他藏在小腹部的1.1万余元,便乘谢某、阮某不备,抓起放在台面上的小刀,想二人乱刺。谢某左下腹被刺中一刀,阮某在抢夺小刀时手部受伤,后二人将陈某制服。经法医鉴定:谢某属重伤、阮某属轻微伤。

争议问题:法院认定陈某的行为是过失致人重伤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参考结论:以意外事件定性更妥当。

18、紧急避险

(一)案情:一日李某(女)骑自行车下乡工作,途遇张某(男)抢车。李某见四周旷无人烟,又天近黄昏,反抗会遭横祸,于是主动表示,只要不伤害她,可以把车推走,张某同意。李某因车上气筒是借别人的,又向张某提出拿回气筒,张某也同意。在张某弯腰检查车子是否好用时,李某用刚拿回的气筒乘张某不备,将其击倒后,赶忙骑车去报案。当来到最近的村子时,天以一片漆黑,只要一户人家露出一线灯光,李某投光而去。这户人家有母女二人,对李某的遭遇表示同情,因派出所离此还较远,加上天黑,怕路上不安全,便邀李某留宿当晚,明天再去报案,李某同意,与其女儿同睡一处。该住处正好是抢车人张某的家,张某醒来回,悻悻而归,见到院内的自行车,急忙向母亲问明来历。张某听后,十分慌张,为逃避揭发,再问清楚母亲李某睡在外侧后,摘下窗上铡草用的铡刀,悄悄走进房间。此时的李某,本受了惊吓,久久不能入睡,加上院小房近,夜深人静,把母子的对话都听得一清二楚。在极度恐慌中,急中生智,悄悄移动张某的妹妹,将她推到床外侧,自己则谁到她的位置上。张某进来后,在黑暗中摸准床外侧的人头,照脖颈猛砍一刀,将其妹砍死。李某后来乘张某母子抬尸外出之机,骑车回县公安局报案。争议问题: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避险过当?

参考结论:李某的行为应认定为避险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对其免予处罚。

19、紧急避险

(二)案情:某甲系一私营中巴司机。一日在营运途中被交警以超载为由处200元罚款,在其与交警争执中,车上乘客纷纷转乘他车离开,仅余乘客乙、丙两人。甲任务自己遭受损失,心中十分不满,当车行至某小学操场附近时,甲突然喊一声“撞死一个少一个”,驾车朝操场上玩耍的小学生撞去,乙、丙见状急朝车外大喊,让学生们躲开。受雇给学校操场沙坑运沙子的丁某听见喊声,以为中巴车失灵,为避免中巴车撞上小学生,遂驾运沙车拦截中巴车,两车相撞,致乘客乙、丙重伤。

争议问题:

1、丁驾车撞击甲及其中巴车的行为如何认定?

2、丁致使乘客乙、丙受重伤的撞车行为如何认定?

3、丁致乘客乙、丙受重伤的行为是否构成避险过当? 参考结论:

1、丁驾车撞击甲及其中巴车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2、丁致使乘客乙、丙受重伤的撞车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3、丁致乘客乙、丙受重伤的行为不构成避险过当。

20、自首

大学刑法总论 上编 要点总结 篇3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1979年7月6日正式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第一步刑法典正式诞生。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部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共15章,将1979年《刑法》的192个条文,增加到452个条文(填空)

《刑法》第一编总则分设五章,即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第二编分则设十章,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民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妨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务罪。章、节、条、款、项 第四节

刑法的解释

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按解释的方法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理论解释。

立法解释:国家最高的权利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有法律效力)

学理解释;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组织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法理上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第二章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

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又超越法律的特权。”(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责想适应原则)第三章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原则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

4、普遍原则。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时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时触犯刑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有的惩罚性。

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护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使用特定的方法。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即具备某种职务或者身份的人。少数犯罪,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金额能成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醉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有些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或动机。第五章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念: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

1、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 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2、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的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

3、犯罪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第三节

犯罪对象概念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特征:

1、犯罪客观方面为刑法规定而具有法定性

2、犯罪客观方面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

3、犯罪客观方面是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犯的客观事实特征。

4、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

犯罪客观方面要件,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事件、地点、方法(手段)、对象。

第二节

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为、不作为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三节

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并非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它只是某些犯罪即结果犯得构成要件。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第七章

第一节

犯罪主体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的刑罚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两要素:一是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二是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第五节

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就干、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多数双罚、少数单罚)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二节 犯罪故意

刑法第十四条 直接故意

必然发生+希望发生

可能发生+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是指行为额五年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第三节 犯罪过失 类型:过于自信

疏忽大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装态。不可抗力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认识错误

第九章

正当行为 种类:(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自救行为(4)正当业务行为(5)履行职务的行为(6)基于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7)法令行为 第二节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纸质其不法侵害且并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防卫意图

1、正当防卫意图内容

① 防卫认识。② 防卫目的。

2、不正当防卫意图

① 防卫挑唆 ② 互相非法侵害 ③ 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二、防卫起因

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

3、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性

三、防卫对象

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四、防卫时间

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阶段。

防卫不适时,事先防卫,事后防卫

事后防卫:一是侵害者自动中止不法侵害行为

二是不法侵害者已经被制服

三是已经丧失侵害能力

四是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五、防卫限度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第三节

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条件:

一、避险意图

正当的避险意图

包括

避险认识

避险目的二、避险起因

1、自然的力量

2、动物的侵袭

3、非法的侵害行为

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

三、避险时间

危险已经出现而又尚未结束的这一时间条件下进行

四、避险对象

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五、避险限度

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权益

六、避险限制

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七、避险禁止

不适用于在职务业务上负有特殊责任的人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所谓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预备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1、结果犯

2、行为犯

3、危险犯

4、举动犯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施行为。

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

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2、其他未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犯罪未遂形态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犯罪构成要件未完备而非是未产生结果)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未遂形态类型:

1、实行终了与未实行终了

2、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犯罪中止特征:

一、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特征:

1、时空性

2、自动性

3、彻底性

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积极的作为形式来预防和组织既遂结果的发生)

三、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性 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

1、预备中止、实行未终了的中止与实行终了的中止

、2积极中止与消极中止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要件:

(一)、行为人为二人以上

(二)、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方式:

1、共同作为

2、共同不作为

3、作为与不作为结合

按共同犯罪的分工可以分为:

1、实行行为

2、组织行为

3、教唆行为

4、帮助行为

共同实施的犯罪时结果犯并翻升危害结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三)、共同犯罪故意

1、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如下因素: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

合共同实施犯罪;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行为性质,并且人死后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第三,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

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犯罪行

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

3、在共同的犯罪故意要件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成立公共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

存在意思联络(或称意思疏通)。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2、同时反,不是共同犯罪。

3、二人以上实施犯罪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

6、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的,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从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任意形成为标准进行划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 必要共同犯罪有以下几种:

一、对向性共同犯罪,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对向行为的构成的犯罪。特点,第一,触犯的罪名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第二,各自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如一个送一个收。第三,双方的对向行为互相依存而成立。第四,一方构成犯罪,另一方可能不构成犯罪

二、聚合性共同犯罪。

三、集团性共同犯罪

从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为事前通牒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牒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进行划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

从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结合的紧密程度为标准进行划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别的共同犯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一、)主犯、从犯、胁从犯 主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一、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就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一、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在公共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对于被胁迫参见犯罪的(二、)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构成教唆犯得条件:

1、从客观方面说,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教唆犯教唆的必须是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教唆的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则成为间接正犯。如果行为人误认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为有刑事责任能力人,也构成教唆犯。教唆加传授数罪并罚

2从主观方面说,必须有教唆他人的犯罪的故意。因素,1必须是有刑事责任能力人

2、认识到他人还没有犯罪故意,如果认识到已经犯罪故意,从而为其提供犯罪计划,构成从犯,传授犯罪技术,算传授犯但不构成教唆犯。

3、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起被教唆人产生实行某种犯罪故意并实施该种犯罪。教唆犯得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

2、法定的一罪,包括结合犯和惯犯。

3、处断的一罪,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数罪的类型:

1、实质数罪与想象数罪。

2、异种犯罪与同种犯罪

3、并罚犯罪与非并罚犯罪

4、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与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一、实质的一罪

1、继续犯,也称持续犯。Ⅲ

继续犯的要件

Ⅰ必须是一个犯罪行为

Ⅱ必须是持续地作用于同一对象

Ⅲ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行为状态同时继续 Ⅳ必须是从着手实行倒行为终了继续一定时间 继续犯与有关罪数的刑态

1、继续犯与状态犯

2、继续犯与即成犯

3、继续犯与连续犯

2、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通说认为,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要件: ⑴ 行为人指实施了一个行为 ⑵ 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从一重处断原则

3、结果加重犯,也成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哟啊见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要件 ⑴ 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⑵ 产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⑶ 刑法规定了比基本犯罪较重非刑法。

结果加重犯的处断原则,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二、法定的一罪

1、结合犯,是指数个各自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而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的犯罪形态。结合犯的要件 ⑴ 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为刑法规定为数个独立的犯罪 ⑵ 结合犯是将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罪。⑶ 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新罪,是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犯的处断原则,新罪一罪论处

2、集合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的,虽然实施了数个同种犯罪行为,刑法规定还是作为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集合犯的要件 ⑴ 集合犯是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 ⑵ 集合犯通常实施了数个同种的犯罪行为 ⑶ 集合犯必须是刑法将可能实施的数个同种犯罪行为规定为一罪 集合犯的种类: ⑴ 常业犯 ⑵ 营业罪

集合犯 一罪论处

三、处断的一罪

1、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的要件: ⑴ 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 ⑵ 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⑶ 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⑷ 数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 连续犯的处断原则

交通工程总论学习心得(精选) 篇4

这学期我们学了《交通工程总论》这门新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本专业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和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在短短的八次课中,李老师着重给我们讲了交通特性分析、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等内容。很多概念(像交通特性、交通量、交通流、道路通行能力等)我们以前偶有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些较为专业的词汇的了解也从感性阶段上升到了理性阶段。在老师讲的这些内容中,我对新型交通,交通调查和交通管理尤其有兴趣。

(一)新型交通

在一次课上,老师跟我们介绍了BRT(快速公交系统)这一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多名同学发言参与了介绍自己见过的BRT形式。但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并没有见过这一系统。于是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查资料并作为作业写一篇BRT的简介。我觉得这种讲课方式很好的激发了我们的学习主动性,自己动手查询得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听老师做一番简单的介绍效果要更好。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BRT是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的简称,是一种来源于巴西库里蒂巴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我还得知,长沙近期也将会兴建这一新型公交系统,我对此十分期待。

通过这次课,我们学会了主动查阅所需资料,这对我们工科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指的是交通量、车速、交通运行特征、起迄点、交叉口、交通事故、交通环境等调查的统称。

交通调查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的一种必需的实践。我们全班同学曾前往省政府旁展开了一次交通调查。我们主要调查了芙蓉南路和湘府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因为该路口交通流量较大,我们采取了团队分工合作的方法。每个组员负责观察从某一特定车道转入另一车道的车辆的具体数目,另安排一组员观测红绿灯周期。一个多小时的调查使我们体验到,得出第一手资料有时是要付出大量的实践和劳动的。而通过自己亲手调查得出的成果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省政府及天心区政府的南移及相关机构的搬离对带动长沙市南部的发展及促进长株潭整体化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车水马龙,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新气象。同时,从统计数据及观测表明,芙蓉南路对于新省政府片区的交通疏导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南北直行的车辆数较多,东西直行的车辆很少,红灯停放时间过长,绿灯通行时间过于

紧凑,建议可以稍微调整时间间隔,以提高此区域的交通,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总的来说,此区域道路通行能力较佳,基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阻碍现象。八车道的道路对大流量的交通也提供了重大的保障,车辆能够基本保持平稳流畅通行,对于长沙的民生建设都有着很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顺畅的交通也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调查过程和后期数据处理中,我们因为团队分工合作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交通管理和控制

结合所学和自己的一些调查及经历,我觉得长沙的公交管理和控制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很好的兼顾乘客安全、方便、舒适的交通需求心理。导致长沙的公交服务水平不高。

作为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一名学生,我对长沙的公交服务现状有几点体会:一,公交资源分布不均。我们校区的同学外出十分不便,过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站的只有702一路车,似乎无论什么时候出去都很拥挤。而有的站点的公交车奇多,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车上只有几个乘客。二,公交车的电子报站系统建设还很不全面,有时侯只是司机师傅用长沙话扯着嗓子喊一声某某站有下没,这对外地来长沙读书或者务工的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三,公交车上缺乏必要的服务和安全设施,而长沙公交车上的安全应急设施残缺不全,很多车上的紧急逃生锤都不见了。至于服务设施,我觉得公交车上至少应该向乘客提供方便袋,以方便晕车的乘客,这一举措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体现着一种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我觉得导致长沙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和公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控制不当要对此负很大部分的责任。

城市公共交通是系统工程。之所以强调公共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重视、统筹和规划,才能有效全面地解决好,其不仅只是解决体制问题,或线网规划等问题。目前长沙市市内交通运营归口市公用管理局;市外交通运营归口市交通局;酝酿中的轻轨地铁运营又归口市建委;路面管理归口于各分支交警队,全面统筹、规划及协调难度非常大。

长沙市目前将不可竞争的有限的公交资源,用多元竞争的方式对动态公交进行分散经营;再简单地将静态公交和动态公交进行分割经营,带来诸多难以解决、协调的问题。如高昂的公交站场建设费与极其有限、又在水涨船高的公交站场租赁管理费之间形成的差距和矛盾,根本无法以成立经营静态公交公司的方式所能弥合。

公交属于公用事业。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竞争必定将损害消费者利益。公共交通的供给通过行政审批来实行,会出现公交市场利益的不对称;如果仅由市场来组织生产,又会出现供给不均衡。公交民营化运作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需考虑将市场化作用过于夸大。因为公交私营化细分程度越大,规模越不经济,重复建设越多,资源配置越缺乏效率,公交市场利益越不对称,公交服务质量越差,公交车违章和事故率越高。乘客的服务体验也越差。

根据我在课中所学,我对改善长沙公共交通管理与控制,全面迅速提升长沙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提升乘客的服务体验有以下几条建言: 建议

1、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对公交地位的确立。因此政府想方设法,提高长沙市公交驾驶员薪酬及社会地位刻不容缓,这一说法可能过于简单,但却极其重要。如果驾驶员的薪酬得以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热情也会进一步提高,甩客、对乘客冷淡的现象就会减少。建议

2、长沙公交民营化是可行的,融资渠道可以多元,产权也可以多元,但是经营管理权不宜多元,经营管理公司不宜多元。目前长沙经营公交的公司分割出近十家经营匪夷所思,龙鱼混杂,良莠不齐,政府难于进行引导;难于进行监管。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性。公交线路或公交车辆显然不能互相抢客、互相竞争。既然不存在竞争,就没有必要将经营权分割经营,因此公交经营权的集中更便于政府监管和实现规模经济。而且,公交经营权集中,公交资源分布就会更加均匀,乘客对等车和拥挤的抱怨就会减少。建议

3、努力降低公共交通企业与日俱增的油成本、配件成本、停车成本及各种税费等经营负担。同时完善公交报站系统,在车上增加和补充逃生锤方便袋等必要的安全和服务设施。

刑法学总论学习感受 篇5

一、实习单位介绍

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4月30日,我被分配到XX市XX区人民法院民二庭进行实习。民二庭主要审理商事案件,即原、被告一方或双方为商主体或原、被告双方之间为商事纠纷的案件。莱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有三位审判员,一位助理审判员,两位书记员,我们的直接指导老师就是助理审判员XXX老师和书记员XXX老师。

二、实习主要内容

1、整理卷宗。

案件结案后,将案件的相关材料,如立案审批表、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开庭传票、民事调解书、判决书等,依照案卷目录的顺序排列好,打好页码,扫描入档,然后装订成册,贴封盖章。看起来很简单而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一项相当繁琐又细致的工作。开始的时候,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材料出现,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排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对各种案件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项工作才渐渐得心应手起来。到实习后期,我已经能够既迅速又准确的整理卷宗了。在整理卷宗过程中,对民事案件和执行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程序,各种该归档的文书的分类有了详细的了解。看案卷,就像在与一位最后的裁判者对话,能得知提供了以上证据的原被告将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判决结果。细心倾听,善于发掘,勤于思考,才能在这个看似乏味的工作中体会到其中的意义,认识到法律工作的真谛。

2、旁听庭审。

在法院实习的优势莫过于可以接触到无数真实的案例。在民二庭实习期间,只要没有其他活儿干时,指导老师就让我们利用法院内部的“科技法庭”系统旁听庭审。不仅旁听本庭的保险合同纠纷、居间合同纠纷、定作合同纠纷等商事类案件,还旁听了其他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各类庭审。通过旁听案件,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这是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

3、制作相关法律文书及法院内部材料。法官们让我们帮忙制作一些简单的材料,如开庭传票及传票存根、法律文书的送达回证以及法院内部的收案、交卷登记表等。这些工作都需要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全方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应注意培养这些基本素质。

4、其他事务。

如替书记员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或接听电话以及接待来访客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我们实习生所在的办公室是民二庭的调解室,所以见了很多案件调解的场面。民事案件理想状态应是让双方当事人共赢而又不失法律的尊严,这一点就要求法官不仅应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还应具备强大的社交能力和耐心与热情。我们所见的法官,无一不具备这些品质,并且都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尽全力替当事人着想。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学院老师不辞辛苦联系各个实习单位,将我们一个个安排好,实习期间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单位视察我们的工作,老师们的重视使我们十分感动。然后要感谢法院,提供给我们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各位指导老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将法院的各项工作手把手教给我们,及时纠正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出建议,给予帮助。两个月的实习我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方面。通过整理卷宗、旁听庭审等工作,对民事诉讼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前民诉法这门课的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学习生硬的法条,虽然老师尽力讲的明白一些,但是毕竟完全陌生的知识,所以当时学起来很吃力。经过实习之后,回过头再看民事诉讼法的法条,发现跟实习时的工作内容可以一一对应起来,以前不明白的问题全部迎刃而解。而且,实习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知识运用于工作,在工作中巩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学习的更加扎实,也为日后的司法考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在择业就业方面。通过两个月的实习,了解了法院的职权范围与具体工作流程,对法官这个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所见的各位法官无一不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尽职尽责的工作,一切为当事人着想,秉公执法,使我敬佩不已,为以后的就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3、在待人接物方面。由于实习期间很大一项工作就是接待当事人和帮指导老师接电话,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比如,接待当事人时要注意将机密资料收好,避免资料丢失;接电话时先道“您好”,问清找谁与来电原因,做好记录。这些细节上的东西看似细微却万万不能忽视,一不注意可能会造成大的失误。另外,在法院实习期间,无论是不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我都尽量有礼貌的对待,做到以礼待人。

4、对未来的启发。单一的知识并不足以支撑一份复杂的工作,必须“全才”。比如法官进行调解时,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劝说技巧;做报表、写文书需要熟练掌握Excel、Word等办公软件;为了提高办公效率,要练就一定的打字速度。可见,如今的法官并不是只懂法条,只会判案就可,而是全能型人才。所以,今后我要注意全面发展,积极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多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此次实习,我发现了我存在工作不细心,不够认真,责任心不够强等缺点,在工作中也一步步尽力改正着,今后一定继续加紧改正。

四、对实习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感谢学校提供给我们实习的机会

上一篇:心中的蔷薇的美文下一篇:情侣感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