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课程感受

2024-11-02

刑法课程感受(共11篇)

刑法课程感受 篇1

刑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需要我们记住大量的名词解释,像各种主刑、附加刑和非刑法性措施,我觉得在记忆之外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从我们之前的课堂练习中激烈的讨论就能看出来,我们对于一些难点还是理解的不够。像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分辨,特别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我认为在分辨两者时一定要注意行为人是否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识。还有量刑中法定情节的应当和可以,应当表示必须,可以就是法官使用他的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了。数罪并罚的三种计算方式也许最开始还不是太理解,这就需要多做多看多分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什么情况下属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我认为看各种版本的教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而要真正做到运用这些知识,多看案例多分析案例将所学的知识一个一个套入案例中,不太理解的知识会随着眼界的开阔而渐渐明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的案例。

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在未依法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约定由王召成出面购买氰化钠。2006年10月至2007年年底,王召成先后3次向倪荣华购买氰化钠。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王召成先后3次向李光明购买氰化钠。王召成、金国淼均将上述氰化钠储存在其二人各自承包车间的带锁仓库内,用于电镀生产。其中,王召成用总量的三分之一,金国淼用总量的三分之二。2008年5月和2009年7月,被告人孙永法先后向王召成分别购买氰化钠1桶和1袋。2008年7、8月间,被告人钟伟东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5袋。2009年9月,被告人周智明向王召成购买氰化钠3袋。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购得氰化钠后,均储存于各自车间的带锁仓库或水槽内,用于电镀生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被告人王召成、金国淼、孙永法、钟伟东、周智明五人在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明知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仍非法买卖、储存,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罪,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犯罪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且各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所以属于共同犯罪。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非法买卖”毒害性物质,是指违反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规定,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擅自购买或者出售毒害性物质的行为,就是说只要做出买卖其中一个行为就构成犯罪,并不需要兼有买进和卖出的行为。

王召成等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购买氰化钠用于电镀生产,主观恶性小,未发生事故,未发现严重环境污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这五个被告人均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可适用缓刑。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各种名词、概念、法条,更是法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血,还要有一颗负责任、肯钻研的心。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谨记我们是一个法律人,不要因外部环境而失去赤子之心,牢记法律精神吧,它在任何黑暗的时候都会是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

刑法课程感受 篇2

一、辩论式的案例讨论

讨论案例是刑法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刑法学教育主要是以案例讨论的方式进行的。笔者曾在《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多次运用案例讨论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 “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罪客观方面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 所谓“恶意透支”, “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可见,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 必须以“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为要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要件的重要意义, 也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课前选择了一则真实案例作为案例讨论题。该案例的大致内容是:1998年被告人陈某在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 仍持其太平洋卡等先后在江苏省无锡市等地, 采用小额取现、刷卡消费等手段, 恶意透支190笔, 共计透支数额181008.82元。某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陈某犯信用卡诈骗罪, 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陈某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未提出辩解;其辩护人主要提出被告人陈某用太平洋卡等透支后, 发卡行并未向其催收, 其行为不属恶意透支, 此事实不构成信用卡诈骗。某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恶意透支信用卡, 数额巨大, 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于2002年12月18日判决被告人陈某犯信用卡诈骗罪, 判处有期徒刑8年零6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讨论问题:被告人陈某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 在课堂上持不同观点者激烈交锋, 气氛十分活跃。通过学生之间的激烈辩论和笔者的分析总结, 学生认识到:在本案中, 被告人的透支行为是符合恶意透支的主体条件、超限条件、数额条件的。但是, 发卡银行没有向被告人催收透支款, 被告人的行为并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通过案例讨论, 学生不仅对相关刑法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怀疑意识,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为了使案例讨论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第一, 选择的案例要难度适中。案例太容易, 讨论没有深度;太复杂, 对初学者来说无从着手, 因此应循序渐进;第二, 讨论的形式应以对抗式为主。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行讨论, 然后进行对抗式辩论, 在辩论中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第三, 事先应做充分准备。最好在课前就布置讨论案例和问题, 让学生课前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充分酝酿和讨论。

二、撰写学术小论文

尽管刑法学是一门较为成熟的科学, 但仍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对于初学刑法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 要他们马上做很深的理论研究是不现实的, 因此可先对他们进行方法论指导, 为其今后进行研究打基础。譬如可配合刑法学教学进度, 就一些刑法学难点、热点问题让他们写一些学术观点综述和小论文, 促使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目、文章,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锻炼其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2]

笔者在《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就运用了撰写小论文的教学形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我国《刑法修正案 (七) 》第三条不仅将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逃税罪的罪状作了较大修改, 而且还规定, 构成逃税罪的,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 补缴应纳税款, 缴纳滞纳金, 已受行政处罚的,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该修正案出台后, 刑法理论界对于这一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的规定有不同的看法。为了让学生正确看待该修正案对逃税罪的修正, 笔者布置了一次题为《试评析〈刑法修正案 (七) 〉对逃税罪的修改》的小论文写作, 要求字数在3 000字以上, 严格按照学术论文格式完成, 用方格文稿纸誊写, 1个月内完成。学生通过广泛查阅资料, 运用所学刑法知识认真研究问题, 圆满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有些学生还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看法。学生普遍反映,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 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该规定的理解, 而且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 为以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三、到法院旁听刑事审判

到司法实践部门旁听公开审判的刑事案件,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是一次真正的直观教学, 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笔者在讲授我国刑法中的“挪用资金罪”时, 特地组织2009级法学专业5个班级共170多位学生到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旁听该院一起“挪用资金罪”的法庭审判。审判整整持续了一个上午。由于控辩双方对于犯罪嫌疑人刘某是否属于某单位职工分歧太大 (这关系到对刘某行为的定性) 而没有当庭宣判, 但是这种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对分歧问题的激烈交锋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有益。回到学校后, 学生还对法庭上控辩双方的争议问题继续进行讨论。笔者也不失时机地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2 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并要求围绕该审判实践分析“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从学生交来的体会来看, 他们对于“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的认识是正确的、深刻的, 尤其是结合法庭案例对于该罪主体特征的分析则更为透彻。学生反映, 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需要注意的是, 到法院旁听审判一般应选择较为复杂疑难的案件。另外, 由于旁听公开审判往往要耗时半天至一天, 低年级学生课程紧, 若旁听导致调课频繁, 可能会冲击其他课程的正常进行。因此, 这种旁听不宜过频, 每学期1~2次为宜。条件允许时, 也可以邀请法院到学校进行巡回审判。

四、举行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加深对某些疑难或热点问题的理解。通常应选择一些不宜在课堂展开或教学大纲中未列入而实践中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讲座内容。譬如, “许霆盗窃案”是讲述盗窃罪时难以回避的问题。2006年4月21日, 被告人许霆窜至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平云路的广州市商业银行ATM提款机, 利用银行系统升级出错之机, 多次从该提款机取款。至4月22日许霆共提取现金人民币175 000元。之后, 携款潜逃。许霆归案后, 一审法院以“盗窃金融机构罪”判处其无期徒刑, 二审法院则判决其犯盗窃罪, 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法学界对于该案的定性有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属于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等严重分歧, 一审、二审在量刑上的巨大反差也引起了诸多的争议。在《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 由于盗窃罪本身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 在课堂上难以详细解读这样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案例。所以, 笔者选择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如笔者完成对盗窃罪基本问题的讲述后, 及时请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马长生做了一场题为“从定性之错到量刑之难———许霆案件判决核准生效后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在报告结束时, 马教授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样, 不仅使得学生对于盗窃罪的定性和量刑等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和努力创新的学术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前提和关键。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疑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 除了本文介绍的方式外, 采用模拟法庭、参观和观摩、到实习基地实习、安排学生为社会提供刑事法律帮助等方式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战弋, 孙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协调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8) .

刑法课程感受 篇3

[摘要]实训教学是包含实战、实践和课堂仿真训练在内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人类实践理性反映的刑法学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实训教学方法,开设实训课程。文章主要阐述了实训课程在刑法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刑法 实训教学 内容

[作者简介]刘璇(1957- ),女,江西瑞金人,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马婷婷(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广东广州51023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02-02

刑法学是以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刑法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运用刑法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与司法实践间架设一座桥梁,综合实训课程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将实训课程引入刑法教学中,对于提高刑法教学质量及效果,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训课程在刑法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学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的桎梏,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独立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其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职业能力终身探求的兴趣。因此,刑法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训操作,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法律人才。实训课程体系在刑法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

1.能提高学生学习刑法的积极性。马克思说过,人不是一个孤立的生物躯壳和肉体,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哲学定义说明,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由活生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各异的个体组成,社会是人生的舞台,而人则是社会的主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离开了社会,也谈不上真正的人。通过开展法律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思维逻辑和社会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很快地适应法律职业工作。法律实训教学符合人才培育的要求和开放教育的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教学特点,可以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学生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需的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死记硬背是一种落后的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上讲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教学生如何做笔记,有的教师甚至把学生听不听课、记不记笔记作为衡量自己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在刑法课程中开展实训活动,把抽象的专业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应用或操作,这既可以培养学生一些基本技能,又可以活跃刑法课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刑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能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刑法实训课程的开展可以较好地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感到法律并不是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等特点。例如,通过开展课堂案例讨论、到人民法院旁听公开审判,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是一次直观的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进行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尝试当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体验,可以使其巩固刑法基础理论,熟悉和掌握司法程序,培养和提高实践的能力。通过毕业实习,学生们把所有课堂知识与实际办案结合起来,完成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和深化。

3.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司法工作。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法律职业能力(尤其是法律操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法律实训课程的开展是实现法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实训课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式教学法。为此,它比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按照法律实训课程开展的实训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与岗位的密切联系,努力造就出大批可用之才、实用人才。综合实训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

二、刑法教学中实训课程的内容

1.刑法案例教学。刑法案例教学,是指在刑法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所讲理论,选择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将所描述的法律事件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分析追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老师讲评案例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有裨益。

2.旁听公开审判。旁听公开审判,是让学生到审判法庭现场旁听、观看法庭审判的全过程(或让学生观看审判全过程的录像)的实训教学方法。通过审判观摩,让学生学习法官庭审的办案技能及驾驭庭审的法律综合能力,以及检察官、律师在法庭展现的法律技能。审判观摩包括法庭现场的审判观摩和录像的审判观摩。这一实训方式可以和仿真模拟法庭的实训方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法律综合技能。旁听的案件应注意选择,一般应是较为复杂疑难的案件。

3.举办法律咨询。这是“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方式之一。通过在公开场合“摆案立桌”,接收不同主体的法律咨询,学生不仅了解到刑事常发案件有哪些,而且在接触真实的当事人过程中也了解到刑事案件的诱因以及当事人的心理过程,相似罪名的区别也更加清晰。在法律咨询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法律,提高运用法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小课堂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职业意识观念也逐渐增强。在笔者带领本校学生开展法律咨询的活动中,学生们一改课堂讲授之后将课本束之高阁的态度,结合咨询的具体案件,针对案情积极地查法条,查资料,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教学效果。

4.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既是“说法”,又是“演法”,既避免了教师单纯思维理论教学带来的枯燥和乏味,又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模拟法庭的演练,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审判程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组织能力。模拟法庭是指选用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充当各个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模仿已观摩过的各种真实法庭审判的情景,按诉讼法(或其他程序法)的规定,进行模拟审判的实训活动。它最能体现法律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较容易在校内全面开展的实训活动,因此,这种实训活动应经常开展。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在学校的学习期间里至少要扮演一次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经过模拟法庭的实训,学生的综合法律职业能力将逐渐形成。

5.实习基地实习。在法律实际部门实习主要由实际部门的办案人员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实习实训时间较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如果实际部门的办案人员能悉心指导,学生又刻苦肯学,那么,经过这一实训阶段,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应大有长进。因此,在这一阶段实习实训里,学校应派刑法教师到各个学生的实习单位去巡视,去了解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并适当指导学生的实习,帮助学生解答一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实训课程在刑法教学中的探索

针对目前刑法教学实训课程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认为可以在公安院校的刑法教学中开展以下实训课程改革:

1.组织实训课程的教材编写。任何一门课程均有其教学目标,在开设刑法实训课程之前应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成绩评定标准,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材。不管是“灌输式”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都需要在一定的载体上展开,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况且,教材建设也是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标志。为规范刑法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必须制定一个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而制定的具体实施文件,它确定了法学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等。为了配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我们还要编写配套的刑法案例,每章都配有分析案例和案例练习,目的是促进学生把握课程内容,启发学生思维,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法律职业工作。

2.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模式涉及的学科面广,实践性强,对指导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要真正办好一个刑事案件,不仅要掌握刑法、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掌握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刑事侦查、辩论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具备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但现实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往往只精通某个或某两个学科,并且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如果这些教师没有参加过司法实践,实训教学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实训能力的提高无疑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司法实践能力。一方面让这些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模拟法庭的训练,其他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们从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另一方面让教师到司法部门进行一定期限的实习,熟悉政法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学习具体的办案方法,学到各个环节的办案技巧,逐步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3.建立实训课程的考核机制。在对刑事法实训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应重在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而该能力的考查不可能通过命题考试的方式统一进行,因此,只能着重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考查,并以此为依据来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查主要是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专题辩论的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参加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学生必须写出书面实习、调查报告等。

从总体上看,从上述几方面去考查应该是科学的,因为进行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刑事方面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是,这只是从粗线条进行考查,还未能进行细化,更还未能做到各环节的具体量化。因此,按照实训教学目的要求,应科学地计算和分配上述几个方面的分值比例,并科学地分配每一个环节所占的具体分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考核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克服随意性。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法学教学还必须创设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专题网站,利用网络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网络的教育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更好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学生也可以更自主地成为法律知识的发现者,并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刑法学教学改革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改变照本宣科的消极灌输模式。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便利性,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录像等进行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片、重大案件庭审实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用互联网提供网上课件、教学录像、资料交流、观点争论等。

通过运用实训课教学的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司法实践操作技能,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使得我们的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培养学以致用且践行法的精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德才.完善刑事法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以模拟法庭教学为例[J].法制与经济,2007(8).

[2]樊德玲.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

课程感受与建议 篇4

课程感受与建议

通过一个学期《环境考古与自然地理》课程的学习,我从对风水的理解由不懂到了解,由偏见到理性认识。从这门课上我了解到了五行、八卦、九宫、十二属相的风水数,了解到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法则。老师以盘龙城的宫殿型布局和张西湾的大型聚落布局为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一座城市选址的地理条件或风水特征以及古文化遗址地理标志与指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讲到的建筑与风水的关系,现代住宅与风水,家居风水学和办公室风水学对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通过查阅更多的书籍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也许其他的课程在以后的生活中,真正学以致用的非常少,但是我觉得这门课,是一生都可能会遇到的。因此,学习这个课,我认为我做了个很好的选择。谢谢老师!我没有白学。

建议:希望老师能和学生有个互动的环节,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解,而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我们也许没那么主动,但是老师可以带领我们去主动,把我们对风水的误区纠正过来。

美术新课程培训感受 篇5

美术新课程培训感受

美术新课程培训感受

2020年7月11号普通高中课改美术教师远程培训在一中拉开了序幕,在2020年秋学段开始之前,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说明了这次课改培训的重要性。

此次的培训,我们这些老师被编为济源美术一班,成员有十个,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研讨。

高中课程改革是个新的开始,美术课程改革更是新的开始,教材由原来的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并且除了开设这一个模块外,还有四个模块,总共五个模块包括了九个系列,可谓是“多样性”,学生在选择上也具有了多样性。

通过几天的观看,我是大开眼界,课例中的实验区在高中美术新课改的实践中,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在开课方面,基本上五个模块,九个系列,都开设了各自的工作室。有的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还有了自己的特色。

这里我们先借鉴和学习一下深圳中学的构想设置,深圳中学早在2016年就开始把艺术课作为课程改革的试验点,进行分项教学,创建专业的教师工作室,这样教师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更好的积累资源,积累经验,对教师的成长也非常有利,非常快。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课,然后进行分项上课,选择自己的模块课程上课,而这些模块课程可以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高,特别积极,当然学习的成效也特别明显。

他们的特色是“小”,一些小的油画,小的黑白画等,很有创意,学生通过老师教的一些技能,自己动手创作一些小作品,这些作品中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想,虽然不是很专业,但是作业的效果是明显的。

高中美术新课改,让美术课有了彻底的改变,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学校条件达不到,是很难开设成功的。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在部分学校的条件还是达不到要求的,不可能为每一个模块开设一个工作室,只能在教室进行,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下一节可能是别的科目的课。所以有些内容是完不成的。

我认为可以分开上,也就是课堂上完成一部分,课余完成另一部分。在高中开设美术教学模块,可以是1+1的形式,或者是1+2的形式。前面的1指的是美术鉴赏模块,这一个模块各个学校都能开设的,关键是后面的1或2。如果选择1+1的形式,可以选择书法,除鉴赏之处,其他模块都要占用一定的场地和一些工具,而书法课相比之下,只需要毛笔、墨、纸张,对学生来说还是很经济的。

如果是1+2的形式,除了书法外还可以选择设计工艺,具体开课时以自己的条件,以平面设计为主,比如二方连续、单独纹样、小海报、平面构成等等。总之,根据学校条件,积极开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块。

国际金融课程感受总结 篇6

国际金融课程感受

经过十四周的学习,国际金融课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课程学习时间较短,但还是收获了不少的东西。

回想当时我国际金融为公选课是有两个重要原因的。虽然我读工科,可是我们的生活处处跟经济有关。有一段时间,我在外面一家电信公司实习,了解到公司产品的营销策略以及产品的最低报价,后来跟一家超市合作销售,但由于资金的问题,实施过程遇到很多的麻烦。从这段经历了解到银行金融交易行业的重要性,从此对经济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了。我家住在开发区,周边很多家庭由于政府征地而一夜暴富,都有好几百万征地补偿金。由此,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也有这样一笔钱,对于我们这些农民家庭,将土地换成金钱,没有耕地,父母就相当失业了,假如不好好利用的话,也很难保证以后的生活,我是否终究能处理妥当?虽然他们手上有好几百万可由于没有金融知识,只好把钱存到银行,再通过利率带来一点点收益。可我认为中国大陆物价不断猛涨,现在手里的一百万能买到的东西,可以后就未必能买到了。这就是中国人民币相对外汇来讲是升值,可是对境内来讲可以说贬值了。所以,我选择了这门国际金融公选课。

之前我看过一些关于金融管理、经济学的书籍,里面有很多专有名词,读起来有点闷,所以我以为这门课程也是沉闷的。可是我们被老师的旁征博引的讲课方式吸引了,还有就是摆脱PPT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直接在黑板板书,课堂互动,这样使得课堂生动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之前对金融没怎样认识,现在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说说这段时间我们学习的内容以及个人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1.人民币的定义和汇率;2.外汇及外汇市场;3.远程外汇交易;4.套利和套汇;5.期货及其期货功能;6.期权。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利用相关的知识解析到中国某些经济现象。现在有很多外资公司撤资中国大陆转移到东南亚等地方,由于在中国成本的不断升高,很多外企不得不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地方。其中,廉价劳动力可能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假如美国公司在中国设厂生产,需要在中国购买原材料,本来100美元可以买到的东西,由于人民币升值了,相对来说,美元贬值了,那么美国公司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美金,这样就会导致成本的升高。或者这间公司可以跟银行签一份远期外汇合约,尽量减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可外资公司考虑成本严重升高的问题,从而撤资中国大陆。

还有就是汇率中国的进出口比例问题。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肯定好卖,从而刺激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50美元。高价商品肯定不好销,必将打击该商品的出口。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制约商品对中国的进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进口。

正是由于汇率的波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如此大范围的波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相对稳定的货币汇率政策。中国大陆的进出口额高速稳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刑法课程感受 篇7

【课程目标】

1. 能画出简要的汉中地图, 明确汉中在陕西的位置和南郑在汉中的位置以及我校在南郑的位置;标注汉中主要县区及旅游景点所在位置。

2. 能选择一个主题, 收集相关资料, 探究其人文历史及其发展, 形成一定的历史意识。

3. 能选择一个人物, 了解其生平、事迹, 并以某种方式展示成果。

4.能就家乡风土人情的某一方面写一段解说词, 并向别人介绍。

5.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体现出个人的贡献和价值。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可爱的家乡———汉中

课程类型:乡俗、人文、自然类

授课对象:七至九年级学生

教学时数:16课时

【课程内容】

本课内容分四大块进行, 分别为:“汉中历史”单元、“汉中地理”单元、“汉中人物”单元、“汉中风情”单元。

【实施办法】

每单元实施前老师统一要求, 明确要达到的目的, 不可敷衍了事。课后学生分组按要求搜集整合资料, 形成小组成果。课堂分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每堂课内容不可太多, 小组展示要做好充分准备。单周搜集资料, 双周汇报展示, 课堂以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进行。选定主持人合理安排活动方案, 主持人拟写开场白、串词。评委由师生代表担任, 公开评分。活动结束后学生谈感想收获, 剩几分钟语文老师进行小结评议, 以激励表扬为主。此课程活动结束后可以延伸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不断丰富自身知识, 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实施步骤】

1.课程简介与分组 (1课时)

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纲要, 着重说明所要达成的目标、相关的内容与实施办法以及本课程的评价 (参见评分表) , 并与学生探讨有无修改的必要。特别要说明的是, 本课程让学生自由组合为4~6个小组, 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名, 说明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都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汉中地理”单元 (3~4课时)

(1) 让学生以画地图的形式, 明确汉中在陕西的地理位置, 并标示周边主要县区等;同样以画地图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我校在南郑的位置, 标示主要街道及建筑物等。

(2) 让学生画简单的“汉中旅游景点示意图”并为旅游景点设计广告语加以展示与说明。

(3) 让学生设计旅游路线图, 就某一特色景点写一段有文采的导游词并模拟讲解。

3.“汉中历史”单元 (3~4课时)

此处的“历史”并非汉中地区的全部历史, 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主题 (比如拜将坛遗址、汉中地名由来、某一风俗等) , 收集资料、参观博物馆、访谈相关人物, 深入探寻其历史, 然后再进行展示。展示形式可以是做小报、PPT、演讲等。

4.“汉中人物”单元 (3~4课时)

此处的“人物”并不限定为汉中地区的历史著名人物, 而是任何能让学生感动、引以为豪的汉中人, 他可以是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 也可以是颇有建树的现代商人;他可以是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 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人物, 收集相关资料, 如生平、事迹、让你感动的原因等, 有条件的话可进行访谈。最后进行展示, 展示形式可以是做小报、PPT、演讲、表演等。

5.“汉中风情”单元 (3~4课时)

此单元的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 即假设有一个远方的朋友来到汉中, 学生需要将汉中最好、最可爱的一面展现给朋友看。学生可以选择风俗、特产、小吃、节日、景点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展示形式可以为情景模拟 (即由一位学生扮演朋友, 另一位同学进行展示) 、拟写宣传语, 导游词等。

【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体现过程性和及时性,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综合判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每单元结束后都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来自于学生每次展示的成果, 分小组与个人进行评分, 既重视小组合作成果, 也关注个人在小组中所作的贡献。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确定, 分内容充实、表达流畅、手段多样、合作精神四方面, 每一部分内容占100分, 总分500分, 老师与学生都要参与评分。最终成绩由每次评分累积而成。

摘要:为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爱好、特长,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设计课程, 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汉中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校本化, 在探求整合汉中资源文化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技巧, 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新课程新理念的新感受 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 经济时代 组织 基本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已滞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也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有效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感受。

一、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任何改革必需先进行观念革新,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有行为的转变。没有观念的变革,即使是行为转变,也只能是机械的模仿。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介方式多样化。评价“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时,通过课件演示教材P64主题图,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数出10个人、10只鸽子,通过比一比,填一填等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经历抽象10的过程,感受10的组成,培养l0的数感,形成和建立数l0的概念,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三、课程内容——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結合自己的实际,

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练习题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一些开放题型,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引入了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卡通人,“智慧老爷爷”、“笑笑”、“淘气”,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心理课程的领悟及感受 篇9

心理课程的领悟及感受

今天听了心理健康的课程,老师给我们着重讲解了自恋心理,通过这个课程的讲解,我才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点自恋,适度的自恋是对自己有激发作用的,过度的自恋就是自负,损人不利己。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自恋,那就是修行的道的高人,这种人也只有在想象中存在,现实中很难见到了。老师还举例详细讲解了心理是否健康的自我甄别以及如何来调整自己不良的心理状态。通过学习,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心理健康对我们大众的重要性,以后不论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将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和人。只有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理和一颗不被污染的健康心理,才能更好的活着,才有机会去进步提高。我将努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达人!为自己,也为我的家!

After listening to the curriculum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teacher gave us focused on the narcissism, through this course, I realized, everyone has a little narcissistic, moderate narcissism is the activation of their own, excessive narcissism is conceited, double-edged sword.There is only one person not narcissism, that is the practice of an expert, such people also exist only in the imagination, in reality, it is difficult to see.The teacher also examples explain in detail the psychological self identify whether health and how to adjust the bad state of mind.Through the study, I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to the public, later in life, work, we will face the problem and the people of every hue.Only by maintaining a healthy psychology and a no pollution to mental health, life can be better, I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I will try to make a healthy living and working master!For myself, for my family!

梦想课程感受《新理念、新思考》 篇10

新理念 新思考

2013年12月13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盐湖区教育局组织的“梦想课程”教师培训活动。这次活动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和盐湖区教育局共同组织的,本次培训和以往的培训活动都不同,虽然足足三天,但却一晃而过,主要原因是它的形式新颖,内容多样,注重体验,每个环节都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老师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这三天的培训活动中,我听到最多的三句话就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对于这三句话我感触颇深:

1、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申宣成老师在演讲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关于中日甲午战争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日本考卷上是这样问的:19世纪末我们与中国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如果我们还会与中国发生战争,你认为是在什么时候,你认为我们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而我们中国考卷上是这样问的: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签署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从这个例子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注重了应用知识,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却注重了记忆知识。要想改变还得从我们老师做起,所以课堂提问就变成了一门新学问,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

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再提,学生再答,就这样不

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常此以往,孩子们就逐渐缺失了主动发现、探究问题的意识。而在“梦想课程”中,他们的主要强调的是让孩子们互相合作,自主探究,在有趣的游戏中,他们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要扮演好组织者这个角色就好了。整节课老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起劲有效,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老子》中有句经典“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很浅显: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看重的是眼前考得高分的这条“大鱼”,而往往忽略了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长此以往,一批批“高分低能”儿就这样产生了。

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身处地的想想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是满堂灌的、严肃的,还是活泼的、风趣幽默的?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只要我们善于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学生就会感受到窗外空气的清新与美好,当然我们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信任比帮助更重要

在培训时,记得严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以帮助只能是一次,而给孩子以信任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是的,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现状,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就是“尊重学情、以学定教”,只有当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才有可能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教学不仅仅是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个情感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阳光一些,开心一些,多一些微笑,多一些信任,让我们的孩子真切感受到“老师就和我在一起”,“老师信任我”。“你的眉头开了,我笑了;你的眼睛红了,我的天空灰了;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当我们和孩子有这样的默契时,孩子们还会惹我们生气吗?还会不愿意学习吗?

刑法课程感受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感受

一、正确把握教材的深广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在教材的深广度上采用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知识模式,符合学生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高一离子反应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教学设计思路为:首先,知识回顾: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想想这些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视频演示:导电性实验回忆、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其次,设疑、启发思考:从电解质的概念中可以知道电解质的哪些特点。思考、讨论。再次,设疑: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 思考、做笔记。再次,思考:NaOH、NaCl、NH4NO3的电离方程式怎么写? 它们各有什么相同之处? 练习并总结。再次,设疑: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怎么写? 它们各有什么相同之处? 思考、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概念。思考、归纳。

上述教学设计看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学习电解质的概念,一环扣一环,内容体系严谨,逻辑性强。但事实上,电解质是高一学生学习的内容,而强弱电解质是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知识,教师安排在这里学习只能是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使更多学生知识模糊。

教师如果换一种教法,按照模块要求,在高一让学生只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到高二再通过强酸和弱酸对比实验总结强弱电解质的知识,由浅入深,便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让学生乐于参加化学的学习和探究,也就不会使学生出现高一课时紧张,完不成教学计划的情况了。

二、突出实验探究功能,体现化学学科精髓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从现实生活看,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从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化学科学看,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产生、形成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从化学教学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化学离不开实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探究,它体现化学学科精髓。如在人教版必修2教材《化学能与电能》中,对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先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我先动画展示“病例档案”:一位富有女士鑲了两颗紧邻的假牙(分别是不锈钢假牙和黄金假牙),从此女士头疼、失眠、心情烦躁。然后,我让学生探寻病因,设计实验方案:模拟口腔中的环境,把稀硫酸想象成唾液,用锌和铜分别代表两颗假牙。学生分组实验:(1)分别把锌和铜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两者不接触,观察实验现象。(2)用导线连接锌和铜,观察有何现象。(3)再把电流计连在锌和铜之间,插入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4)锌和铜直接接触,观察有何现象。最后,让学生结合所学氧化还原知识和相关的物理知识为病人查出病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提升了动手能力,有了真实的感性认识。

三、合理使用新教材中的小栏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色彩缤纷,精彩纷呈。新课程设置了许多小栏目,在“节”层次下设置了“思考和交流”“科学探究”“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实践活动”“学与问”“资料卡片”等,这些栏目一方面体现了内容的现代化:重视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另一方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具开放性、灵活性:不仅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如能合理利用教材栏目,将有效促进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三维目标的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精选习题,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选择习题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总结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运算能力和操作技能再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想象等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解题思路,开发智力。所以,教师在习题的选择上要遵循注重基础、精选习题、培养能力、渗透思想方法等原则。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选择高考试题,因为高考试题综合能力强,有很多“陷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目前高考不再涉及到的题型,教师不要再让学生练习。高考强化的目标是夯实基础,教师选题时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落实,注重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慎选旧课程习题,因为考试的方向及样式不同。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框图推断题高考不再涉及,所以这一类的题目教师不要再让学生练习。习题的数量要适当,不要搞题海战术。教师要选择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习题。

上一篇:朋友生日真挚的短信祝词下一篇: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李舒,郊庙歌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