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多选题

2024-10-01

刑法总论多选题(精选3篇)

刑法总论多选题 篇1

第1——6章

ABC32.广义的刑法包括()。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BCD33.下列属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的有()。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有罪类推 C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D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ABC34.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

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 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

ABC35.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由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应当考察的因素有()。A 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B 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

C 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D 行为人的行为与介入情况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ABCD36.以下哪些情况可以适用我国刑法()。A 我国公民甲将我国公民在泰国杀死

B 泰国人乙贩卖毒品到缅甸,途径我国云南时被捕 C 韩国人丙在韩国对我国公民实施抢劫

D 美国留学生丁在北京将法国留学生打成重伤 ACD37.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 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C 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D 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BD38.甲系某医院内科医生。在为病人乙治疗的过程中,与病人家属发生争执。后乙发病,甲不闻不问,病人家属百般恳求。甲称:“平时你们不是什么都懂吗?现在来找我干嘛?”结果乙因并发症死亡。对于甲的行为()。A 应当批评教育

B 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 甲的行为系由于病人家属吵闹引起,乙的死亡应由家属和甲共同承担责任 D 甲对乙的死亡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BC39.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不包括()。A 各级人民法院 B 各给人民检察院 C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BCD40.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AC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A 适用我国刑法 B 不适用我国刑法

C 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D 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予追究 ABCD4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是()。A 行刑上一律平等 B 定罪上一律平等 C 同罪同罚

D 任何人都不享有刑法上的特权 BCD43.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A 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

B 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C 丙趁黑夜盗得他人50元钱

D 丁狞猎时,误击了从树丛中跑出的一个人 AC44.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显著特点有()。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 鲜明的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ABC45.刑法规定的内容包括()。A 犯罪 B 刑事责任 C 刑罚

D 保安处分

ABCD46.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A 对累犯从重处罚

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 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 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BCD47.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A 累犯 B 自首 C 缓刑 D 减刑

ABC48.从解释的效力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限制解释

ABC49.我国刑法采取的保护管辖原则适用的条件有()。A 所犯之罪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

B 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C 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D 所犯之罪尚未在外国进行审判

ABC50.下列哪些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A 暴力取证罪 B 保险诈骗罪 C 贪污罪

D 故意杀人罪

AB5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A 犯罪结果地 B 犯罪行为地 C 罪犯住所地 D 罪犯被捕地

AC52.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A 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 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 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 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ABD53.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和文理解释 B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施行中发生歧义所作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

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从轻处罚,符合刑法的()。

A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B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罪刑法定原则

第7——11章

ABCD39.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

A 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 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 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 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AC40.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使用暴力,导致丙身体的某一部位受重伤。但是,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都应对重伤结果负责 C 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ABD41.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教唆赵某入户抢劫,但赵某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 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C 丙以为钱某要杀害他人为其提供了杀人凶器,但钱某仅欲伤害他人而使用了丙提供的凶器。丙对钱某造成的伤害结果不承担责任

D 丁知道孙某想偷车,便将盗车钥匙给孙某,后又在孙某盗车前要回钥匙,但孙某用其它方法盗窃了轿车。丁对孙某的盗车结果不承担责任 ABCD42.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

A 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

B 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 C 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 D 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

ABD43.甲把假枪当成真枪杀乙。杀乙时又把丙的尸体当成了乙。他正欲开枪时,被丁阻止。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A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B 对象不能犯未遂 C 实行终了的未遂 D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ABD44.甲、乙二人所乘坐的“克林顿”号客轮在海上遇难,二人落水一同游向一块木板。甲抓住木板后,发现木板只能承重一人,于是将已经抓住木板的乙推开,致使乙溺水身亡。甲的行为不属于()。A 紧急避险,不应当处罚

B 避险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避险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避险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从轻或减轻者处罚 ABCD45.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AC46.某甲与妇女某乙有一段通奸行为,当他们听到他人议论乙丈夫将向有关方面告发时,某甲自认为他犯了罪而向司法机关“自首”。某甲属于()。A 法律上认识错误 B 事实上认识的错误 C 行为性质的错误 D 对象的错误

ABC4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 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 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 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AD48.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ABCD49.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A 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B 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

D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 ACD50.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 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 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CD51.甲仇恨乙,某日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水杯,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A 意外事件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故意犯罪

ABCD5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过失犯罪()。

A 甲没有驾驶执照,却在马路上驾驶汽车,行至一急拐弯处时,因为缺乏驾车技能,而没有避免事故的发生

B 乙持有驾驶执照,但在极度疲劳时驾驶汽车,行至一急拐弯处时,因为无力控制汽车而发生交通事故

C 丙持有驾驶执照,驾驶面包车行至某商店时因购物,未使发动机熄火,让12岁小孩坐在副驾驶位上。后者驾车前行,导致他人重伤

D 猎人丁在深山老林打猎,误把上山采药的老农当作野猪,开枪致其死亡

ABC53.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12——18章

ABD4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A 有过失犯罪 B 有一般立功表现 C 有故意犯罪

D 无任何好的或者坏的表现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AB44.下列属于牵连犯的有()。A 以伪造公文的方法窃取公私财物 B 非法侵入住宅杀人 C 盗窃枪支后杀人

D 盗窃军车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ABD45.对于累犯,()。A 应当从重处罚 B 不得适用缓刑 C 不得减刑 D 不得假释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AD46.大赦,特赦通常由下列机关以命令的形式宣布()。A 国家元首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D 最高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ACD47.下列哪种情形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A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故意伤害案件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 B 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 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其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 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逃离居住地藏匿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BCD48.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于()。A 期限不同 B 性质不同 C 适用对象不同 D 适用机关不同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CD49.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有()。A 刑罚执行完毕 B 缓刑考验期满 C 假释考验期满 D 赦免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ACD50.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7年,在执行5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 B 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

C 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D 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ABC51.刑罚权包括()。A 制刑权 B 求刑权 C 量刑权 D 免刑权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52.刑事责任消灭的法定原因有()。A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B 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 C 尚未追诉刑事责任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D 其他特殊原因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53.赵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3年半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对赵某依法不得适用()。A 假释 B 缓刑 C 减刑

D 临外执行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ABC54.我国刑法中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有()。A 从一重处断 B 从一重从重处断 C 数罪并罚 D 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55.减刑的适用对象是()。A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C56.撤销假释的条件有()。A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B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有漏判之罪 C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D 没有立功表现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BC57.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从()开始计算。A 犯罪预备之日 B 犯罪之日

C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自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D 犯罪结果之日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ABCD58.对(),不适用死刑。

A 已经自然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 已经人工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 已经自然分娩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女青年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CD59.我国刑法中一罪的类型有()。A 实质的一罪 B 想象的一罪 C 法定的一罪 D 处断的一罪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ABCD60.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关系是()。A 严厉程度不同 B 适用对象不同 C 适用机关不同 D 适用根据不同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C61.我国刑法理论中实质一罪包括()。A 想象竞合犯 B 结果加重犯 C 继续犯 D 连续犯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BCD62.下列各项,不能认定为自首的有()。

A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作虚假供述,但在一审宣判前能如实供述的 B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以后又逃跑的

C 共同犯罪的主犯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D 向担任人民警察的好友诉说自己的犯罪事实,共商逃避打击的对策的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D63.下列各项中,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A 累犯

B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BD 多选题

ABC64.罗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寻机脱逃。对罗某的抢劫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追诉期限为10年 B 追诉期限为15年 C 追诉期限为20年

D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65.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包括()。A 定罪判刑 B 定罪免刑 C 转移处理 D 消灭处理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BCD66.赖以实现一般预防的刑罚功能有()。A 个别震慑功能 B 法制教育功能 C 安抚补偿功能 D 一般威慑功能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C67.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是()。A 集合犯 B 牵连犯 C 连续犯

D 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BCD68.下列各项属于立功表现的有()。A 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的 B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的

C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D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刑法学(总论)教案 篇2

梅 胜

第一章 刑 法 概 说

本章重点:刑法的概念、性质(尤其是法律性质)、任务、体系和解释。

本章的难点: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的外延;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刑法解释的主体不同导致的解释效力的不同。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法的基本属性、创制及完善过程;全面掌握刑法的体系和各种解释方法。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详言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那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另外,还有把刑法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效力的刑法,如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仅适用于特定人、时、地、事的刑法,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层性质:一是刑法的阶级性;二是刑法的法律性。

1、刑法的阶级性。它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即是哪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我国刑法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保卫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利益,惩罚犯罪,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

2、刑法的法律性质。它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呈现刑法所特有的性质。表现为:第一,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最广泛;第二,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后盾法;第三,刑法的强制性最严厉。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

一、刑法的创制

刑法的创制,就是刑法的制定过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经历了漫长的创制过程。表现为:

1、早在建国初,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单行刑事法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为刑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1950年——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起草了两个草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3、1954年10月——1956年11月,法律室共起草了13稿。4、1957年6月28日,已写出22稿,经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审查,准备提交全国人大代表讨论后,以草案的方式公布,但因“反右”斗争的进行而搁浅。5、1961年10月——1963年10月9日,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33稿,且经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审查,准备公布,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又一次被搁置了。6、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10月开始,对33稿进行修改、补充,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7月6日公布,1980年1月1日生效。

二、刑法的完善

1、刑法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计划经济背景下颁布的刑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宜粗不宜细”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刑法急需修改。我国陆续颁布24个单行刑法,为全面修改刑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完全具备修改的条件。

2、刑法修改的阶段。第一,酝酿准备阶段(1982—1988.2)。最高立法机关认识到刑法确需修改,并着手收集和整理材料;第二,初步修改阶段(1988.3—1989.6)。列入立法议程,并尝试性的拟定了修改稿。第三,重点修改阶段(1991年),主要讨论反革命罪的修改问题。第四,全面修改阶段(1993——1996.12),刑法的体系、罪名作了大面积的修改,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讨论,拟定出草案供立法机关通过。第五,立法审议通过(1996.12——1997、3),第八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施行。

2、刑法修改的原则。A、坚持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原则。制定一部将方方面面的犯罪容纳在一起的法典。B、坚持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正当防卫、对公民人身权的保护等,均体现了这一原则。C、立足本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如反革命罪的修改、国际刑法规定的国际犯罪转化为国内刑罚的相关罪名。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根据

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宪法第28条有专门规定。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条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具体说来有四项任务: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排除干扰、创造良好的治安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或者说,刑法内容的排列和组合。

我国刑法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章、节、条、款、项、段等层次。全文用统一的序号。

1、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A、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B、犯罪——犯罪的一般原理(成立要件)。C、刑罚——刑罚的一般原理(刑种、体系)。D、刑罚的具体运用——量刑、行刑制度。E、其他规定——刑法术语、名词的立法解释。

2、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共分为十章: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中又分为八节小类罪; D、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E、侵犯财产罪;

F、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中又分为九节小类罪; G、妨害国防利益罪; H、贪污贿赂罪; J、渎职罪;

K、军人违法职责罪。

3、条文的结构。条文采用统一编号,便于引用准确。条文的结构不尽统一,有的只有一款,有的有两、三款。所谓“款”,条文另起一段行文的,就叫款。有的条文分若干项。所谓“项”,是用序号编排的,如剥夺政治权利:

(一)、(二)------。有的条文包含多个意思,用句号或分号隔开,隔开的部分称为“段”,前段、中段、后段。如“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它就有三段内容。

关于“但书”的规定。但书——是指刑法条文中,用“但”、“但是”转折词引导的句子,就是但书。有几种情况:(1),但书是对条文前半部分的补充,如第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2)但书是前半部分的例外,如第65条关于累犯的规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3)但书是对前面的限制,如对防卫过当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于处罚。

二、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解释的意义是以便准确无误地理解刑法规定和刑法精神。

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种的解释。

(一)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解释。有三种情况:A、附在刑法典中,如第五章。B、对立法的说明。如加重处罚,立法机关的代表所作的说明。C、刑法实施中,司法机关发生分歧,立法机关出面解释。如对第93条第2款的解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包含不包含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成员。

2、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在我国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的解释。凡涉及审判过程中应用法律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凡涉及到检察业务适用法律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两家可以联合解释。值得引起思考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不应当享有解释权,同学们可以研究。

以上两种解释都是有效解释,但两者解释的效力不同。发生冲突时,后者无效。

3、学理解释。有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科研部门、学者、专家及司法工作者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可轻视之,它可以推动刑事立法和司法,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为司法提供参考。

(三)以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1、文理解释。对条文的字、词、句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上加以解释。既不广于字面含义,又不窄于字面含义,不偏不依的解释。

2、论理解释。根据立法精神、联系实际,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又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刑法虽未明确规定,但按情理应包含在刑法规定的内容之中。如、偷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那末偷税三、四次-----,当然应构成了。

扩张解释——超出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工具,除了刑法列举的汽车、火车、轮船、电车、飞机之外,还应扩张解释,包括大型的拖拉机、索道车。

限制解释——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如伤害罪,就应当作限制解释,不能说殴打致人鼻孔出血,就构成伤害罪。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基本原则的概念、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根据。

本章难点: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原则及其发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本章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三大原则的含义、价值、立法、司法体现;了解其他原则的基本内容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是有争议的,有的主张是刑法所特有的原则;有的主张只是贯穿于刑事立法中的原则;有的主张刑罚的原则也是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精神的准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坚持基本原则,能使刑事立法更加规范、明确、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又便于司法人员严格司法,做到司法公正、公平,保障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不至于殃及无辜。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后给予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明文规定在刑法条文中。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最早的渊源是1215年的英约翰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后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

该原则的意义在于:是对罪刑擅断的否定,注重保护人权,实现刑事法治。

其派生原则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有人主张当代的罪刑法定,应增设刑罚法规的正当性(惩罚范围的合理性和惩罚力度的适当性)、明确性、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等。

二、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79年刑法只能说基本上坚持了罪刑法定原则,原因是存在类推。97年刑法比较好的体现了该原则:A、总则关于犯罪、刑罚的规定、量刑原则、刑罚制度。B、取消了类推;C、溯及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D、分则上规定了具体罪的罪状、法定刑、量刑情节。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

1、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认定案件的性质,该给予刑罚处罚的也应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于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司法解释不能违背立法精神,不能“法官造法”,不能以司法解释代替刑法条文。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财产状况、贡献大小、资格、业绩等,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二、该原则的体现

1、定罪上的平等;

2、量刑上的平等 ;

3、行刑上的平等。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含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所以又称之为罪刑均衡、罪刑相称原则。

这一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原则,它是对罪刑擅断、重刑主义的否定。贝卡尼亚提出了罪刑阶梯论。

随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发展,学界和有关国家刑法提出了或者规定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它是指对具体个案的犯罪人,在量刑时既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又要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刑罚的轻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累犯、自首、再犯、立功等),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罪责刑原则的立法体现

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以适应各种不同犯罪的处罚。

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如对预备犯、未遂犯、主犯、从犯等。

3、设置拉轻重不同的法定刑,规定了不同的情节。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体现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观念。

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观念,追求量刑公正。

3、纠正不同法院之间量刑不平等的现象,追求执法的平衡和统一。

第五节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除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原则之外的,体现在刑法中的原则,称之为其他原则。主要包括罪及个人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一、罪责自负原则

罪责自负原则,是谁犯了罪,谁承担刑事责任,不得株连那些与犯罪分子有亲属关系而没有参与犯罪的人。即一人犯罪一人当。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在:A、明确了犯罪概念和构成条件;B、明确了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容易把共同犯罪人与非参加人区分开来;C、没受财产刑的规定;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也体现了不株连无辜。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在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中,必须收集各种证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防止错判。B、对共同犯罪的处罚严格于构成条件,缺少主观要件或缺少客观要件的,不构成共同犯罪。C、对单位犯罪严格依照刑法规定。D、对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要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身份。

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指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构成条件。犯罪的危害性在罪过心理的支配下的危害行为。坚持这一原则,防止主观归罪或客观归罪。

该原则的立法体现:A、故意、过失的刑法规定;B、意外事件的规定;C、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规定;D、严重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E、对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规定;F、分则对每一种罪主客观要件的规定。

该原则的司法适用:A、反对主观归罪;B、反对客观归罪。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本章重点:刑法效力的范围、种类;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溯及力的规定。

本章难点: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及其利弊;我国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的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轻”的含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及意义,溯及力的规定;了解空间效力的各种原则。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亦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对那些人、那些地域和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它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它是指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关于这个问题,各国采取的原则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

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评价:以上各种原则都有其正确性,也有其局限性。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领土延伸(航天、航海器具、我驻外使领馆)。

2、“法律的特别规定”: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B、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规定;C、特别刑法的规定;D、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定。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没有实行“双重犯罪”原则,存在着不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之罪的,适用本法。

对我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追究的,如果已经受到外国刑罚处罚,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这种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说,违背了“一事不二罚原则”,也是消极承认外国法院判决的效力。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两个条件:A、犯罪较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犯罪地国的法律也规定为犯罪的,——体现了“双重犯罪原则”。

对犯罪的外国人,如果在外国已经受到刑罚处罚,我国可以免于处罚或减轻处罚。

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犯罪,我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具备两个条件: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限于国际犯罪。

举例:A国人,在B国领域内,劫持了C国的飞机,迫降于D国机场上,最后,A国人逃到E国。

分析:如果E国加入了反对劫持航空器的国际公约,E国就有普遍管辖权。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开始适用。有两种方式:A、公布之日就是生效之日;B、公布后,间隔一段时间生效。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它是指刑法何时停止适用。有两种方式:A、明示终止效力;B、默示终止效力。

三、刑法的溯及力 它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否则就无溯及力。

各国对此规定了不同的原则:

1、从旧原则。——新法无溯及力。

2、从新原则。——新法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有溯及力。但旧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

4、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无溯及力。但新法处罚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对第3、第4两个原则进行比较。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在第12条的内容上:

第一,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新法认为是犯罪的,依旧法不为罪。——体现了从旧原则。第二,旧法认为是犯罪,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依新法不为罪。——体现了从轻原则。

第三,新、旧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过追诉时效的,原则上依旧法追究;——体现了“从旧”,但是新法处罚较轻的,依新法。——体现了从轻原则。

如何比较新、旧法何者为轻?主要从法定刑的轻重上比较,还要从量刑标准、量刑制度、行刑制度等比较。要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讨论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12月7日公布的《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规定》:A、自发布或规定之日起实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B、当时未处理的,按新的解释处理;C、已经处理的行为,适用新解释对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解释;D、已经处理的,未有错误的,不再变动。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本章重点:犯罪概念的三种类型;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明确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

本章难点: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不仅是犯罪论的基础,而且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犯罪概念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构成回答“犯罪怎样才能成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基本承担方式,犯罪论因而成为刑事责任论和刑罚论的逻辑前提,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在整个刑法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全面掌握犯罪构成的特征及一般要件。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犯罪概念,是犯罪基本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现代各国学者和立法对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仅从法律形式上对犯罪下定义,而不涉及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的犯罪概念类型。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是指仅揭示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而不涉及其法律特征的犯罪概念类型。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即犯罪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是指从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和法律形式特征两个角度对犯罪进行界定。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概念。根据该条规定,概括地说,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之所以必须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犯罪构成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任何一种犯罪,都可以用很多事实特征来说明,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三)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换言之,行为成立犯罪所需的构成要件,必须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或包含。只有经过法律选择的案件事实特征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二、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400余种犯罪,这些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各不相同,但是概括起来说,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这是因为,要追究任何犯罪的刑事责任,司法机关都要回答“该犯罪侵犯了什么?”、“是怎样侵犯的?”、“是谁侵犯的?”、“是由于什么侵犯的?”这四个问题,在各种具体犯罪中带有共性的这些问题,经理论的提升,就成为犯罪构成的上述四个一般要件。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特殊主体,即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自然人或性质有所限定的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有些犯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因而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的犯罪构成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的。为了深入研究犯罪构成,需要将多种多样的犯罪构成加以分类。一般来说,以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可以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作以下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所谓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种故意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和共同犯罪的形式,变通而成的犯罪构成。

(二)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所谓普通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种犯罪行为的通常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派生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以普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就同种犯罪行为的较重或较轻危害程度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这一犯罪构成与普通的犯罪构成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所谓叙述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详细的或简单的叙述的犯罪构成。所谓空白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没有明示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而是有待援引其他法律来说明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

(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所谓简单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均单一化的犯罪构成。所谓复杂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并非都单一化的犯罪构成。

第五章 犯罪客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一般要件之一,集中体现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任何一种行为,如果不侵害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客体,就不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越重要,它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可见,犯罪客体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首要条件。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犯罪客体的分类,特别是直接客体的分类,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个方面。

(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涉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范围极其丰富、广泛。并非所有社会关系都能作为犯罪客体来对待。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之所以保护这些社会关系,乃是因为这些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社会关系,这不意味着社会关系就是犯罪客体。除了那部分并非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不能成为犯罪客体外,即使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如果它没有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也还不能称作犯罪客体。这就是说,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这说明,犯罪客体与犯罪是密不可分的。

二、犯罪客体的立法形式

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

(一)直接明确规定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二)通过规定犯罪客体的物质形态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通过指明犯罪所违反的非刑事法律、法规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四)通过指明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而表明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五)通过描述犯罪的行为特征而揭示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三、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一)有助于认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

(二)有助于划分犯罪的类别,建立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三)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四)有助于准确评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正确量刑。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犯罪客体的一般分类

对犯罪客体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犯罪客体的结构和层次,正确看待犯罪客体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作用。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层次的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这三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一般客体,反映着犯罪的一般本质和共同属性。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的同类客体与犯罪的一般客体,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具体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深刻展现了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状,因而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界限的关键。

二、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

鉴于犯罪的直接客体的重要意义,刑法理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分类研究。现将其通常分类法介述如下:

(一)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根据具体犯罪行为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二)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主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具体社会关系。次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的、刑法予以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也称辅助客体。次要客体虽不决定犯罪的法律性质,但也对犯罪的具体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在同类犯罪中区分此罪与彼罪,次要客体有时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必要客体与选择客体。必要客体,是指某种具体犯罪构成所必需的直接客体。选择客体,也称随意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不必要,但为具体犯罪行为所偶然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一般情况下,选择客体往往是从严进行刑事处罚的原因和根据。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许多具体的犯罪行为,都直接作用于一定的人或物,从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害,阻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的感知,是他们进而认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媒介。犯罪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二)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三)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犯罪只能由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其二,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是决定犯罪构成整体性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不同的犯罪对象构成不同性质的犯罪。其三,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的数量是划分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界限。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在于:首先,犯罪对象中具体的人是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即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犯罪对象中具体的物,则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即社会关系的承受者。其次,在有犯罪对象的许多犯罪中,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的侵犯,是通过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如果离开了对犯罪对象的直接作用,也就谈不上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是,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不可将两者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

(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一般不决定犯罪的性质;

(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并非如此;

(三)任何犯罪都必然使犯罪客体受到一定的侵害,但却不一定损害犯罪对象;

(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危害结果的含义,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不同规定方式;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理解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难点:犯罪是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它包括两类基本要件,即主观的要件和客观的要件。在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中,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属于主观的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属于客观的要件。研究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司法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概念,掌握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外在性;

(二)必需性;

(三)法定性。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犯罪方法等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客观外在特征。根据它们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必要要件与选择要件两类:必要要件是指所有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选择要件是指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危害行为是所有犯罪构成都不可缺少的要件,没有危害行为也就没有犯罪,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是必要件还是选择要件的问题,却有争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侵害事实,它包括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物质性结果和非物质性结果。

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而不是必要要件。但是根据刑法的规定,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因此,它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与方法也是如此。

三、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在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处于基础地位,它既是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的纽带,也是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依据。因此,研究犯罪客观方面,对定罪量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尺度。

(二)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三)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

(四)犯罪客观方面是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危害行为是我国刑法中犯罪客观方面的首要因素,在犯罪构成中居于基础地位。

(一)行为的含义

我国刑法是在三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行为”一词的:一是指最广义的行为,即泛指人的一切行为,而不限于犯罪行为。二是指广义的行为。这时,行为即指犯罪行为。三是指狭义的行为,即危害行为,这时“行为”专指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上述三类行为虽然都称为“行为”,但意义不同,不能混淆。

(二)危害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它不同于犯罪行为,更不同于合法行为。危害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危害行为是人的活动。其次,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作或静止。再次,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结果。复次,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最后,危害行为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根据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一是欠缺主体性的自然现象。二是欠缺有体性的思想活动。三是欠缺有意性的行为。四是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五是欠缺法定性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刑法上规定的危害行为,其客观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但是我国刑法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害行为作了基本的类别划分,从而揭示了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一)作为与不作为

将形形色色的危害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是我国刑法理论对危害行为最重要的分类,以至有的学者称作为与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需要指出,作为与不作为这种划分,是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

1、作为

所谓作为,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按照行为人是否借助于外力来划分,作为可分为两种:一是自身的作为,即行为人只依靠自身的一系列积极的动作与举止所进行的作为。二是借力的作为,即行为人借助工具、利用动物和自然力,甚至利用别人的行为帮助自己所实施的作为。

2、不作为

6所谓不作为,是指消极地不实施刑法要求实施的行为,是人的消极行为。也就是说,从行为状态上看,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身体静止,它表现为行为人应为而不为,即消极地不实施一定行为;从主体上看,不作为是负有特定行为义务的人的行为。

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一般认为,特定义务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二是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三是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这是不作为成立的条件。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但没有履行,就引起刑事法律后果,构成不作为犯罪。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根本标志。

为正确理解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问题,还应明确以下几点:其一,不能把作为与不作为的划分同故意与过失的划分相混淆。其二,应当正确认识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危害程度。其三,要正确认识研究犯罪的作为与不作为形式的重要意义。

(二)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除作为与不作为这种最重要的划分外,刑法理论还根据刑法总则与分则对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不同规定,将危害行为分为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1、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它是继犯罪的预备行为之后的行为,始于犯罪着手之时,止于犯罪的结束。实行行为在犯罪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刑法中危害行为的主体部分,是大多数具体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要件。

2、非实行行为

非实行行为是指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起补充作用的行为。非实行行为包括犯罪的预备行为、犯罪的组织策划行为、指挥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非实行行为作为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同实行行为一起构成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的总体,对认定犯罪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含义

如前所述,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上理解危害结果的。因此,所谓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其含义是:

(一)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

(四)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二、危害结果对定罪量刑的作用

我国刑法关于危害结果的规定,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反映了在不同犯罪中危害结果的不同意义。

(一)以对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二)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三)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四)以发生某种特定的严重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界限。

(五)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程度,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概念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又称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按照现代刑法的个人责任原则,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当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要使某人对这一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这一结果是他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正确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首先,因果关系都具有客观性。其次,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再次,因果关系具有顺序性。复次,因果关系具有条件性。最后,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形式是复杂的,刑法因果关系亦然。犯罪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可分为以下三种:(1)单独的因果关系。(2)竞合的因果关系。(3)介入的因果关系。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范围的特定性。其次,内容的法定性。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不能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如何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刑法理论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至今尚无定论。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学说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英美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近因说、预见说、刑罚功能说等。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必然因果关系说”。二是“两个因果关系说”。三是“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统一说”。四是“实质性联系说”。五是“高概率因果关系说”。秉持传统观点的学者坚持“必然因果关系说”,否定偶然因果关系的存在;但是目前,“两个因果关系说”较为通行,一般认为,这种观点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刑法依据。

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行为义务为前提。除此以外,它的因果关系应与作为犯罪一样认定。否认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实质上也就是否认了不作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第五节 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一、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客观要件。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仅有极少数犯罪把它们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

一般来说,犯罪时间是指犯罪从预备开始到结果发生所持续的时间,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对于没有预备阶段的犯罪而言,犯罪时间始于实行行为的着手,终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具有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的犯罪来说,犯罪时间仅指犯罪的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所实施的时间,因为这种犯罪一经实施,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即行产生。

犯罪地点是指犯罪发生的场所与位置,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地点分为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前者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后者是犯罪结果的发生地点。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既可能是分离的,也可能是合一的。

犯罪方法,又称犯罪手段,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法,它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方法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范畴,但它并不等于危害行为,而只是危害行为的一部分。刑法理论根据不同标准,将犯罪方法分为徒手的犯罪方法与借力的犯罪方法;暴力性方法与非暴力性方法;智能性方法与非智能性方法;等等。

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在法律把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明文规定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时,即构成要件的时间、地点、方法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指出,虽然对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并非犯罪构成要件,但是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本身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因而对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犯罪主体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体的概念;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刑事责任年龄等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分类与意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等。本章的重点在于明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理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难点: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即任何犯罪的成立都需要犯罪主体的存在。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是犯罪主体,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又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凡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基本实现形式是承受刑罚,因而犯罪主体也是刑罚的对象。因此,研究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都离不开对犯罪主体的研究。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能力诸影响因素,明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本章的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则不具有普遍意义。有鉴于此,本章第四节专门对单位犯罪加以阐述,其余各节均限于研究自然人犯罪主体问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简称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有两个: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二)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二、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研究犯罪主体,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体在定罪方面的意义

首先,犯罪主体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其次,犯罪主体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

(二)犯罪主体在量刑方面的意义

犯罪主体除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意义之外,还影响到量刑。这是因为,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的同样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影响到刑事责任的大小程度。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犯罪、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犯罪的处罚问题等,都规定了有别于一般人的刑罚。因此,研究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中有关犯罪主体的问题,对刑罚的正确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人实施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意志能力,即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的认识和抉择行为的能力。因此,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犯罪能力与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统一。通常而言,一定年龄的人,只要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当然,即使达到一定年龄的人,也可能因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不具备、丧失或者减弱刑事责任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的人,其刑事责任相应地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的核心和关键要件,对于犯罪主体的成立与否以及行为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轻重,具有至为重要的意义。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明确二者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把握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前提。

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性质、意义、后果的辨别认识能力。行为人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刑法所禁止和制裁,他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刑法意义上的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也就是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力度、方法、时间、地点等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俱备。

刑事责任能力中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决定和影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发育程度。二是精神发育程度。

根据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各国刑事立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三分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三种情况。四分法是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承认在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的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面依据我国刑法采取的四分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问题予以阐述。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不能因其责任能力因素减免刑事责任。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完全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都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亦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又称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又聋又哑的人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3)盲人也可能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四、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不同年龄段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处罚原则。因此,研究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对于从理论上认识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的关系,把握犯罪主体要件的本质,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

2.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划分

古今中外刑事立法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我国刑法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青少年刑事政策为指导,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以及现实犯罪结构等方面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立法例,以刑法第17条专门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全面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刑法学界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绝对无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相对有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部分危害行为依法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又称完全负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全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认定犯罪方面的问题。基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既有容易被影响、被引诱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我国刑法从刑罚根本目的出发并结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采取了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1)从宽处罚的原则。(2)排除死刑的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还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问题。二是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年龄界限问题。三是跨责任年龄阶段犯罪的认定问题。

(二)精神障碍

一般来说,一个人达到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就具有了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果这个人有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其刑事责任能力则可能受到影响。近代各国刑事立法关于精神病者的概念,规定极不一致。我国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这为司法实践解决实施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其他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是确认精神障碍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认定精神障碍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准:(1)生物学标准。(2)心理学标准。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责任能力完备而应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包括以下两类:(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大多数并不因精神障碍使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而是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因而原则上对其危害行为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少数情况下,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也可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甚至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从而导致其刑事责任的减免。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亦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的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三)生理功能丧失

一般来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精神正常人,就开始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也可能因重要的生理功能丧失而受到影响。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简称聋哑人;盲人,是丧失视觉能力的人,即双目失明的人。

(四)生理醉酒

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确认醉酒状态者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醉酒,医学上通常称为“酒精中毒”、“乙醇中毒”,是指由于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病学根据酒精造成人的精神障碍程度的不同,把醉酒划分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两大类。急性酒精中毒中又可以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要负刑事责任的醉酒状态,通常被认为仅指生理性醉酒。而病理性醉酒则不同,它是一种由于少量饮酒即可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

对醉酒人犯罪案件处罚时,应当注意到行为人在醉酒前有无犯罪预谋,行为人对醉酒有无罪过心理,醉酒犯罪与行为人一贯品行的关系等予以轻重不同的处罚,以使刑罚与犯罪的醉酒人的责任能力程度及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第三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这些特殊身份不是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而只是某些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备的要件。

通过分析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可以看出,犯罪主体按照法定的要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要求具备自然人和刑事责任能力这两个一般要件即可的犯罪主体;另一类是要求在具备上述两个一般要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特殊身份的犯罪主体。因此,以是否要求特殊身份要件为标准,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在刑法理论上,通常还将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为人具有这种身份,则刑罚的科处就比不具有这种身份的人要加重或减轻。

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

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它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刑法理论往往从不同角度,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一)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从特殊身份的形成上考虑,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之分。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事实而形成的身份。法定身份,是指人因法律事实而形成的身份。

(二)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定罪身份,是指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此种身份是某些具体犯罪构成中犯罪主体要件的必备要素。缺此身份,犯罪主体要件就不具备,因而也就不构成该种犯罪。量刑身份,是指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只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此种身份虽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存在与否,但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

三、研究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

由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不仅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而且影响着行为产生的客观危害程度,现代各国刑法都以不同形式设立有关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法律规范。刑法设立犯罪主体特殊身份规定的旨意,在于从犯罪主体角度调整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以更加公正、有效地打击犯罪,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单位犯罪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对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一般性规定。根据这一规定,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指公司以外的,以从事生产、流通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赢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机关,是指执行党和国家的领导、管理职能和保卫国家安全职能的机构,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在我国,党的组织也视为机关。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有人提出,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单位犯罪必须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是单位整体犯罪意志的体现形式。所谓“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指经过根据法律和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机构研究决定,如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负责人员决定”是经过根据法律或章程规定有权代表单位的个人决定,如企业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如果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单位授权擅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除非事后得到单位认可,否则只能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

(三)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刑法分则性条文,包括刑法分则及其颁行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又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单行刑法及有关附属刑法规范。从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单位犯罪主要存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和贪污贿赂罪等章中。这些单位犯罪多数是故意犯罪,但也有少数属于过失犯罪。1997年刑法典颁行后通过的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增设了骗购外汇罪,同时规定该罪可由单位主体构成。

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现代各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上存在三种立法例:一是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代表人、主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均处以刑罚;二是转嫁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单位而对直接责任人员不予处罚;三是代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转嫁制和代罚制可统称为单罚制。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单行刑法或附属刑法规范)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例外。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章重点:本章主要阐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意义;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类型;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的类型;意外事件的概念,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刑法中认识错误及其类型、意义。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难点:犯罪行为是罪过心理的客观反映,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反对脱离罪过心理的客观归罪。在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因此,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类型,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联系和区别,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本章的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犯罪的主观方面所关涉的问题,主要是犯罪的故意与犯罪的过失(统称为罪过)、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与犯罪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诸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行为人的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因此被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因此也称之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至于意外事件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由于它们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纳入犯罪的主观方面来阐述。

为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根据我国刑法第14、15条的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这两种基本罪过形式之一。如果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尽管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构成犯罪。犯罪的故意与过失,不仅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也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犯罪的故意表明了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敌视或蔑视态度,而犯罪过失则表明行为人对刑法规范及其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持有漠视或忽视态度。人应当对自己自觉的有意识、有意志的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对立的统一

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两大一般要件,就其各自内容来看是相互对立的。因为,犯罪主观方面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内在的心理活动;犯罪客观方面是用以说明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是被什么样的行为所侵犯以及受到何种程度侵犯的,它所揭示的是行为人外在的行为表现。但是,从犯罪构成的整体性来看,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确认某人构成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客观上必须具备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同时在主观上也必须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缺少前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客观基础,导致“主观归罪”;缺少后者,就失去了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主观基础,导致“客观归罪”。

(三)罪过在具体犯罪构成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从罪过形式的角度看,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类型。但从其与某种犯罪的结合方式来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二是只能由过失构成的犯罪;三是既可由故意构成,亦可由过失构成的犯罪。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犯罪主观方面,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主观方面对定罪的意义

查明行为人行为时是否具备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特定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此外,对某些具体犯罪构成,法律还要求其主观方面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查明这些特定犯罪目的是否具备,也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二)犯罪主观方面对量刑的意义

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不同,所反映出的主观恶性程度也就不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出于故意的危害行为,是一种自觉地反社会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大;出于过失的危害行为,不具有自觉地反社会的意识,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小。因此,法律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通过查明主观方面,正确地解决定罪问题,就保障了正确适用各个轻重不同的法定刑。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关于犯罪故意的学说,刑法理论上起初有“希望主义”与“认识主义”之争:前者认为,只有当行为人意欲实现构成要件的内容时或希望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故意;后者认为,只要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有认识或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时,就成立故意。这两种学说被认为均是从一方面去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而且缩小或扩大了故意的范围。因而后来又出现了立足于希望主义的“容认说”与立足于认识主义的“盖然性说”:前者认为,行为人只有在有实现构成要件的意思时,才成立故意,而这里的故意,并不以意欲、目的、希望为必要,只要行为人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成立故意。后者主张,对于故意只能依据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来确定。即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盖然性(可能性很大),还实施该行为,就足以表明行为人是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不很大)时,就表明行为人没有容认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显然,盖然性说是想通过认识因素解决意志因素问题。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容认说。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需要注意,故意犯罪与犯罪故意虽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它们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所差别。故意犯罪指的是一类犯罪的统称,而犯罪故意则指的是一种罪过形式。犯罪故意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之一,包含以下两项内容: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认识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意志因素。只有这两个因素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构成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虽然一个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结果,但其在行为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结果,就不构成犯罪故意。关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需要弄清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的内容

认识的内容即“明知”的内容。这一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众说纷纭。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的“明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三是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关于“明知”的内容,争议较大的是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问题。

2.认识的程度

认识的程度,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中,“明知会发生”的含义。所谓明知会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无论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均符合犯罪故意的认识特征。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所谓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来协调决定自己行为性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使自己对行为的认识按自己的意愿转化为客观现实,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活动。所谓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不是设法改变自己行为的性质或方向以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是以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继续运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决定行为性质的各种条件,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过程。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因素,缺一不可。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一般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一)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有二: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间接故意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构成因素也有两个:其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综上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是犯罪的故意,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明确的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以及特定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等方面。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来看,故意犯罪中的绝大多数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应当指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

与间接故意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也是刑法总则规定犯罪故意时所采取的方法。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刑法理论还常常根据其他各种标准对犯罪故意另行分类,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犯罪故意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择要加以介述。其一,根据认识内容及确定程度,将犯罪故意分为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其二,根据形成时间的长短,将犯罪故意分为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此外,有些学者根据行为人在行为时的意思,将犯罪故意分为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过失方面采取的是避免结果说,这与其在犯罪故意问题上所采取的容认说是相协调的。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的这一规定,所谓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

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概念,它与犯罪的故意一样,也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体,只不过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根据犯罪过失的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犯罪的过失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具备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在行为时却没有认识到,或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但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却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认为危害结果可以避免。

(二)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

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主观上不仅对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不希望、不放任,而且反对、排斥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也就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行为人缺乏注意、轻率行事造成的,是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是相违背的。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的心理态度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亦称无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因素。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有预见的义务,又有预见的能力。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区别于意外事件的关键所在。所谓预见的义务,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行为人提出的要求其在行为时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预见的义务一般是由法律或者规章制度规定的;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或者规章时,一般应根据共同生活准则或生活经验来确定。所谓预见的能力,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预见的现实条件和实际可能性。一般来讲,预见的义务与预见能力是有机的统一,法律只能对有条件可能预见的人才会提出预见的义务。因此,即使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负有预见义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具有预见的条件,不存在预见的能力,即使发生了严重的损害结果,也不能要求行为人对此负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没有预见到”,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当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并不是说他平时就不了解所实施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种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无认识状态,是由于意志上的疏忽大意。疏忽大意的意志状态,就是没有集中必要注意力的意志状态。正是由于行为人没有集中必要的注意力去认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致使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亦称有认识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它也有两个方面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当然,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来说,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的预见,只能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可能发生,而不是预见到这种结果必然发生,因为只有在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条件下,才谈得上“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意志态度。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所谓轻信能够避免,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持否定态度的。(2)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根据。就是说,行为人不是毫无根据地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而是有实际的根据才相信可以避免,如行为人熟练的技巧或较强的体力,行为人对客观环境或自然规律的熟悉等。(3)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根据并不充分、可靠。也就是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以至于最终还是发生了危害结果。正因如此,这种过失才叫过于自信的过失。

此外,在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时,还应将其与间接故意区别开来。

三、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这条规定称之为广义的意外事件。广义的意外事件包括狭义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两种情况。所谓狭义的意外事件,就是指根据上述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而所谓不可抗力,就是指根据该条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广义意外事件的主要特征是: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没有罪过。3.损害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狭义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发生了这种结果,可见它们在主客观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但是,它们更有着原则的区别,这种区别关涉到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而导致了未能预见。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职业等的要求来认真分析其是否预见的原因,对于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至关重要。

第四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

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因素之一,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不仅对危害行为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有影响,而且对定罪与量刑也有一定影响。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以观念形态在人脑中存在的、危害行为的预期结果。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一般来讲,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立,决不可能出自无缘无故,而始终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引的。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犯罪的目的与犯罪的动机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第一,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了行为的主观恶性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第二,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三,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如出于贪财图利的动机所实施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即是如此。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虽有上述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第二,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第三,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第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第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

三、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犯罪目的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在刑法规定的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目的犯)中,特定犯罪目的的存在是行为构成犯罪所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目的不仅可以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可以成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2)在刑法规定的不以特定犯罪目的为要件的犯罪(即非目的犯)中,犯罪目的也是影响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在分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对于定罪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研究犯罪目的对适当量刑也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二)研究犯罪动机的意义

犯罪动机是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不仅对于量刑有突出影响,而且对于定罪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影响。(1)犯罪动机对量刑的意义。犯罪动机是反映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恶性及其人身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它也是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不同的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对量刑的轻重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同样是故意杀人罪,行为是出于为民除害的动机还是出于贪财图利,直接影响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因而对它们的量刑应有明显区别。(2)犯罪动机对定罪的意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的“但书”的内容以及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某些“情节犯”的要求,某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除了必须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外,还要视其情节是否轻微或是否显著轻微。这样,作为犯罪情节之一的犯罪动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犯罪成立与否的一个因素。

第五节 认识错误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意义或者对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根据行为人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刑法理论通常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分为两种:一是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二、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亦称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处罚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1.假想的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无罪为有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构成了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对该行为认定无罪,司法实践中不能因为行为人假想的犯罪而认定其为有罪。

2.假想的不犯罪

即行为人误认自己有罪为无罪,具体说就是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已构成了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确实不了解国家法律的某种禁令,因而也不知道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就不能追究其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3.定罪量刑的误认

即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对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名,应当被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存在不正确的理解。这种认识错误既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量刑。行为人对法律的错误认识,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按照他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依法定罪量刑。

三、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亦称事实认识错误、事实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这类认识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别对待: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会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发生认识错误,就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事实认识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客体的认识错误,亦称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犯客体的性质的不正确认识,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

(二)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侵害对象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表现为:

1.同类对象错误,又称具体目标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属于同类。

2.非同类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际侵害的对象与其所误认的对象在性质上不属于同类。在误将人为兽而杀害或者误把非不法侵害人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防卫时,对象错误阻却了故意,不能以故意犯罪论处,如有过失,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无过失,则是意外事件。在误将兽为人而杀害时,对象错误不阻却故意,应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论处。

3.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犯罪行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的,应定为犯罪未遂。

(三)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亦称行为性质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的不正确认识。

(四)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亦称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方法错误、手段错误、工具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段、工具是否会发生危害结果的不正确认识。在这类情况下,行为人具备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只是由于对犯罪工具实际效能的误解而致使犯罪行为未发生犯罪既遂时的犯罪结果,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五)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所谓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亦称因果关系错误,即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自己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不正确认识。这一认识错误主要包括: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结果。

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及其预想的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的结果。

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的。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本章重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成立条件、限度。本章难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

本章的基本要求:正当行为的概念、根据;正当行为的种类 本章课时:3课时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一、正当行为的概念

正当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似乎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况。

二、正当行为的种类

关于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只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两种。但在刑法理论上和外国的刑法中,除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之外,正当行为还有下列一些情形:

(一)依照法律的行为

依照法律的行为,是指具有明文法律依据的行为,直接依照法律作出的行为不为犯罪。

(二)执行命令的行为

执行命令的行为,是指基于上级的命令实施的行为。

(三)正当业务的行为

正当业务的行为,是指为从事合法的行业、职业、职务等活动实施的行为。

(四)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是指权利人请求、许可、默认行为人损害其合法权益,行为人根据权利人的承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

(五)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依靠自己力量及时恢复权益,以防止其权益今后难以恢复的情况。

(六)自损行为

自损行为,是指自己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防卫起因

即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如果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范围的,属于“假想防卫”。

(二)防卫时机

即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而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

(三)防卫意识

即实施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等不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侵害,尔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于对方的行为。

相互斗殴,是指双方在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的支配下相互打斗的行为。

偶然防卫,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客观条。即行为人故意对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巧遇对方正在进行可以成为正当防卫起因的不法侵害,其行为客观上制止了他人的不法侵害的情况。

(四)防卫对象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而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不能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家属。

(五)防卫限度

即实施正当防卫所采取的暴力反击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也必须具有正当防卫的根据,在此条件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

因防卫过当而犯罪时,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特别防卫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特别防卫,又称无限制防卫,无限度防卫,无过当防卫等。其中,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之外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既包括独立的暴力犯罪罪名。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实施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避险起因

即必须发生了现实危险。危险的来源主要有:(1)自然力形成的危险。(2)动物袭击造成的危险。(3)人体病症导致的危险。(4)人的侵害行为导致的危险。一般说来,合法行为不能成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

(二)避险时机

即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出现尚未结束的状态。危险已经出现,是指危险已经对特定的合法利益形成了紧迫的威胁,如果不加以排除,合法利益势必损害。危险尚未结束,是指危险继续威胁着一定的合法利益或者可能给合法利益造成更大损害的状态。如果合法利益不再受到现实威胁或者受到进一步损害,就说明危险已经结束。凡是在危险尚未出现或已经结束之后实行所谓避险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避险不适时”。

(三)避险动机

即避险人实施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四)避险必要

刑法总论多选题 篇3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刑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刑法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思考题:

l、刑法学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2、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学习刑法学有什么作用?

第一章

刑法概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刑法的概念、特点、体系以及刑法解释,了解刑法的制定根据以及种类。

思考题:

l、如何理解刑法的功能?

2、刑法解释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来:

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掌握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制定和适用刑法中的体现和要求。

思考题:

l、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刑事司法的要求是什么?

2、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罪责自负、主客观相统一、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等原则是如何得到贯彻的?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掌握刑法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的概念,相关原则及我国刑法的规定。

思考题:

l、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采取的是什么原则,意义何在?

2、如何理解刑法第六条第一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的规定?

3、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为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对刑法的规定应该怎样理解?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教学目的和要来:

了解犯罪的一般概念和本质,清楚地认识和掌握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及其所揭示出的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了解犯罪构成的变化和发展。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及其意义和作用。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制约关系?

2、刑事违法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认识犯罪构成各要件之间的关系?

4、确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标准是什么?

5、犯罪构成是如何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

6、犯罪概念对犯罪构成有什么样的制约作用?

7、犯罪构成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第五章

犯罪客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犯罪客体的概念、种类以及与犯罪对象的关系,认识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题:

l、研究和确认犯罪客体的意义何在?

2、犯罪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有怎样的关系?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3、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犯罪的直接客体?

4、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是如何界定的?

5、在一个犯罪中,应如何确定犯罪对象?

6、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对犯罪的构成及刑事责任的承担有何影响?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内容,熟练掌握危害行为,理解危害结果及因果关系。了解犯罪的方法、时间和地点在某些犯罪中的意义。充分认识客观方面以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思考题;

1、犯罪客观方面在犯罪构成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2、为什么说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3、不作为为何可以构成犯罪?

4、不作为与作为的危害行为有哪些不同?

5、应当如何认识刑法上的危害结果?

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对行为人负刑事责任有哪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

犯罪主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犯罪主体的概念和范围,准确把握自然人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熟悉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特定自然人责任能力的规定。理解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含义和意义。

思考题:

l、如何理解犯罪主体的概念?

2、为什么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内容?

3、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刑法要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刑法为什么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6、特殊主体与一般主体的联系是什么?对定罪量刑有何影响?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故意和过失的概念、种类、特征及彼此间的界限,理解刑法上的意外事件,了解犯罪目的与动机,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思考题:

l、故意犯罪和犯罪故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怎样理解犯罪故意的意识因素?

3、如何理解间接故意中的“放任”?放任的主要有哪些表现?

4、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

5、怎样理解疏忽大意过失中的“应当预见”?

6、怎样理解过于自信过失中的“轻信可以避免”?

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应当如何区别?

8、为什么说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的犯罪中?

9、不同的事实认识对刑事责任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排除犯罪性行为的基本含义、范围;充分认识正当防卫的意义,准确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正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和特殊形态、防卫过当、不当防卫行为及其刑事责任;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险的基本内容。

思考题:

l、如何理解正当行为?

2、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4。如何认定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和挑拨防卫的刑事责任?

5、对防卫过当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6、应当如何理解无限防卫权及其与正当防卫的关系?

7、如何把握紧急避险的限度?

8、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哪些异同?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教学目的和要成:

明确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的含义、存在的范围;弄清和掌握完成形态的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思考题:

l、为什么说在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未完成的停止形态?

2、实现了犯罪目的或者发生了危害结果是否才能够成立犯罪既遂?

3、“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否都构成犯罪的预备形态?

4、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一特征?

5、如何理解犯罪“未得逞”的含义?

6、应该如何理解“意志以外的原因”

7、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有哪些异同?

8、怎样理解犯罪中止中的“自动性”?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教学目的和要求:

准确把握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理解犯罪集团等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了解其他共同犯罪的形式,掌握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思考题

l、如何把握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2、应当如何理解“共同的行为”和“共同故意”?

3、怎样才能成立共同犯罪中止?

4、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的含义是什么?

5、什么是首要分子?首要分子存在于哪些共同犯罪之中?

6、主犯是否都是实行犯?

7、任何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是否都存在主犯和从犯之分?

8、什么是未遂的教唆和教唆未遂?什么是教唆既遂?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一罪与数罪的判断标准、实质的一罪和裁判的一罪及具体表现形式、定罪原则,能够恰当地运用。了解法定的一罪。

思考题:

1、如何判定犯罪构成的个数?

2、为什么对想象竞合犯只能定一个罪?

3、继续犯与连续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对牵连犯通常作一罪处理的原因何在?

5、如何理解牵连犯中“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和“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刑事责任与犯罪、刑罚的关系,和刑事责任的实现。

思考题:

1、刑事责任与犯罪、刑罚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哪儿种?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刑罚的概念、功能,掌握刑罚目的及其含义。

思考题:

1、如何把握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有柯区别?

3、为什么说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而不是惩罚犯罪?

4、如何理解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关系?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我国刑罚方法的主刑和附加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和熟悉具体刑种的特点及适用规定。了解非刑罚方法的内容。

思考题:

1、我国刑罚体系和种类有何特点?

2、管制与拘役有何区别?

3、我国刑法是如何限制死刑适用的?

4、死缓二年期满后对犯罪分子如何处理?

5、你认为我国刑法应当保留还是废除死刑?

6、罚金与没收财产有何联系和区别?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量刑的概念、原则,准确把握量刑情节及其类型。

思考题

l、量刑在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中有何意义?

2、如何理解刑罚个别化原则在量刑中的意义。

3、量刑活动包括哪儿方面的内容?

4、酌定情节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如何理解从轻处罚与从重处罚。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量刑制度的含义和内容,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刑法关于一般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的规定。

思考题:

1、累犯与再犯、惯犯有何区别?

2、犯罪分子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逃跑的,能否构成自首?

3、数罪并罚为什么必须分别定罪量刑为基础?

4、对犯罪分子犯同种数罪是否要进行并罚?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行刑制度的概念、特征,理解并掌握缓刑、减刑、假释的概念和刑法规定。

思考题:

1、缓刑与“死缓”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犯罪人被宣告缓刑后再犯罪的,是否可以构成累犯?

3、减刑与减轻处罚有何区别?

4、假释与缓刑、减刑有何异同?

5、缓刑和假释期限届满后,行为人再犯罪的,法律后果有什么不同?

第十九章

刑罚的消灭 教学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时效的种类。理解追诉时效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及其计算和中断、延长。了解赦免制度概况。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追诉时效期限的含义?

上一篇:选民向人大代表提问下一篇:搞笑元旦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