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2024-09-12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精选8篇)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篇1

【主要内容】

1.刑事技术的概念、任务与作用;

2.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对象及发展趋势; 3.刑事技术的体系与方法;

4.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同一认定原理、种类鉴别原理;

5.刑事技术鉴定的任务、种类、主体、程序、结论和鉴定书的制作。

第一节

刑事技术概述

一、刑事技术的概念

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技术,是公、检、法及安全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查明事件性质,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预防犯罪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技术和物证技术等,是与刑事技术相关的用语。他们与刑事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法庭科学的原文是“Forensic Science”,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用语,意思是法庭中或诉讼中运用的科学。法庭科学通常包括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司法会计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和刑事技术的若干部分,但不包括警方在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和预防犯罪中所运用的技术。

司法鉴定技术是指在诉讼活动中,由司法部门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或专家,对诉讼中有关专门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认定或判断,主要是鉴定,通常不包括现场勘查技术和预防犯罪技术。

物证技术是包括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和检验鉴定技术的总称。由于物证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而且在诉讼活动所涉及的证据中,物证所占的比例极大,加之物证又是科学技术得以直接发挥作用的客观对象物,所以“物证技术”用语的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它不包括警犬技术、情报信息技术、犯罪预防技术等刑事技术的内容,确切地说物证技术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在同犯罪活动作斗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于具体事件之中,以搞清楚事实真相,发现、揭露、证实和预防犯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刑事技术的水平将不断提高,在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与对象

(一)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 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技术的理论和刑事技术的方法两大方面。

1.刑事技术的理论。主要是研究刑事技术的基本原理、刑事技术的基本方法、刑事技术鉴定的基础理论和刑事技术的管理。

2.刑事技术的方法。主要是研究对各种物证的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的技术手段,也称为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和检验鉴定技术。

(二)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

刑事技术研究的对象是物证及事件或案件中人、事、物内在的关系。而能否搞清楚事件或案件中人、事、物内在的关系与物证的准确识别与否密切相关,因此,刑事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都是物证,任何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物证,常见的物证主要有以下几类:

1.按学科分类

(1)生物学物证。如血液、精液、唾液、毛发、骨骼、动物、植物的机体组织等。(2)物理学物证。如指纹、足迹、枪弹痕迹、工具痕迹、笔迹等。

(3)化学物证。如塑料、橡胶、油脂、涂料、文字色料、化学毒物、毒品等。(4)其他特殊物证。如声纹、犯罪心理测试资料、照片等。2.按检验对象的性质分类

(1)人体物证。来自人体,以人的尸体、活体及其分离物为载体,提供有关人的死亡原因、时间,致伤、致死凶器,伤害程度,死者身源和作案人信息等。如尸块、毛发、皮屑、血迹、骨骼、牙齿、指甲及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等。

(2)痕迹物证。来自物体相互作用后留下的反映形象-痕迹,以痕迹承受物为载体,提供作案人、作案工具、作案手段和作案活动过程等信息。如指纹、足迹、枪弹痕迹、工具痕迹、牙齿痕迹、车轮痕迹、畜蹄痕迹等。

(3)物品物证。来自具体的物体,以涉案的使用物、侵害物、分离物、遗留物等为载体,提供有关物质的成分、品种、含量、产地、来源或与犯罪人、被害人、涉案人的关系等信息。如纺织纤维、涂料碎片、金属屑、油墨、油脂等。

(4)文件物证。来自各种文件,以书写、印刷、打印等方式制成的文件为载体,提供有关作案人、作案工具、文件材料来源和文件真伪等信息。如传单、标语、信件、票证、单据、印章印文等。

三、刑事技术的体系

刑事技术研究的对象种类多,应用的技术和方法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刑事技术已经形成了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主要的分支学科有:

(一)痕迹检验技术

痕迹检验技术是运用痕迹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发现、提取和检验案件中的各种痕迹,确定痕迹与案件、痕迹与人或物的关系的技术。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包括:手印检验、足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和特殊痕迹检验等,特殊痕迹则包括牙齿痕迹、车轮痕迹、畜蹄痕迹和分离痕迹等。

(二)文件检验技术

文件检验技术是运用文件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检验与案件有关的各种文件物证,确定文件与案件、文件与人或物的关系的技术。文件检验技术主要包括:笔迹检验、言语识别、印刷文件检验、污损文件检验、文件材料检验和人相检验等。

(三)刑事影像技术

刑事影像技术是运用摄影、摄像及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记录、处理、检验与案件有关客体的影像信息的技术。刑事影像技术主要包括:刑事照相、刑事摄录像、图像处理和视听资料检验等。

(四)刑事化验技术

刑事化验技术又称理化检验技术,是运用化学、物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现、提取和检验与案件有关的各种物品或物质,通过对物证组成成分、含量、形态结构和性质的分析,实现种类识别、同类认定和同一认定目的的技术。刑事化验技术通常分为微量物证检验和毒物与毒品检验两大类。

(五)法医检验技术

法医检验技术是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尸体、活体及相关的物品材料进行检验,以确定相关人的死亡原因、时间,致伤、致死凶器,伤害程度,生理功能、劳动能力,是否患有及患何种精神病等信息的技术。法医检验技术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检验、法医临床学检验、法医精神病学检验等。

(六)生物物证检验技术

生物物证检验技术是运用生物学、遗传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血液、精液、唾液、毛发、皮屑、骨骼、牙齿、指甲等人体物质及其他生物体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生物物质的种属、血型、DNA指纹、个体特征等信息的技术。生物物证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人体物证检验、动物物证检验、植物物证检验、微生物物证检验、DNA检验等。

(七)警犬技术

警犬技术是使用警犬对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气味所进行的同一认定。警犬具有气味鉴别的特殊功能,对气味有极强的分辨能力,而人体气味各不相同,具有特定性。警犬可通过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散发的气味,鉴别与嫌疑人的气味是否相同而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反映。经过特殊训练的警犬,对一些毒品和炸药的特定气味,都会有明显的扒、叫反应。警犬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警犬追踪、警犬搜索、警犬鉴别等。

(八)其他

此外,刑事技术的学科体系中还有犯罪现场勘查技术、刑事心理测试技术、犯罪预防技术、技侦技术、犯罪信息管理技术、刑事技术的科学研究以及刑事技术理论等众多内容。

目前,公安院校公安类非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开设刑事技术课程讲授的内容,大多只包含前四部分,其他内容或独立设课或暂未开设。

四、刑事技术的任务与作用

刑事技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查明事件的性质,为侦查破案服务。同时也要为依法治国和国家安全服务。所以,刑事技术最主要的作用也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查明事实真相。

(一)刑事技术的任务

就服务于侦查破案而言,刑事技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现场勘查澄清案情、判明案件的性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物证的检验鉴定,分析作案人的人身条件,提供线索、缩小范围、指出侦查方向,认定犯罪嫌疑人。

1.澄清案情、判明案件的性质。通过现场勘查,记录、固定现场原貌,发现、提取物证,经综合分析后,判明案件的性质。

(1)实施现场照相、现场录像、现场绘图和现场勘查笔录等,客观真实地记录、固定犯罪现场的原始面貌。

(2)认真细致地搜寻、发现和提取与犯罪相关的痕迹、物证,并通过照相、绘图和笔录,全面客观地记录各种痕迹、物证的发生、存在的位置、数量和质量等信息,以供分析研究和利用。

(3)通过现场勘查,在对作案手法、过程、结果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访问、调查获得的资料及发案时间、地点的特定条件,综合分析判明作案动机、目的。根据作案手段特点以及所造成的后果,结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分析作案人数、确定案件的性质,为立案侦查提供依据。

2.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根据现场的特定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迅速侦破案件赢得时间。

(1)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使用警犬追踪,或提取警犬鉴别用的嗅源;根据遗留在现场出入路线上的足迹,采取步法追踪;对爆炸现场的炸药残留物及嫌疑毒物毒品进行快速检验等。

(2)对病危受害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对尚有语言能力的受害人、当事人,要及时采取做好陈述笔录或录音的措施等。

(3)对现场或罪犯出入现场路线上有监控录像装置的,要及时对录像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排查犯罪线索和犯罪嫌疑人,从而为制订侦查方案和侦查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3.为犯罪嫌疑人分析“画像”。根据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分析作案人的人身条件、文化、技能、职业和生活环境等特征,为排查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作案的手法、过程和使用的凶器、工具等,分析作案者的职业。(2)根据现场遗留的手印、足迹等特征,分析作案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及其生理特征、职业等。

(3)根据文件笔迹、书面语及言语特征,分析作案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籍贯、职业等。

(4)根据现场遗留的血痕、精斑、毛发、唾液、尿液、粪便和烟蒂等,分析作案者的血型、体征及病理、生理等特征。

4.确定侦查工作的方向与范围。为有效地缩小侦查工作范围、推进侦查工作的进程,提供技术保障。

(1)通过作案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如DNA检材、手印、足迹、笔迹、工具及枪弹痕迹、来源地或生产厂家相同的毒物毒品等物证)的检验鉴定,为连发性、流窜性、团伙性的犯罪案件进行串并案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2)对恫吓、敲诈、绑票、抢劫等案件,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电话时进行截获录音,可以进行犯罪嫌疑人籍贯、性别、年龄、职业的分析,通过声纹鉴定,认定犯罪嫌疑人。

(3)通过物证的检验鉴定,查证物证来源,可以确定其种类、品牌、生产厂家以及“三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文件的品种规格等,以供调查来源、出处、分布行业、地域等,通过“以物找人”,确定侦查工作的方向与范围。

(4)根据受害人和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口述,进行模拟画像,为查证、追捕犯罪嫌疑人提供参考依据。

5.认定犯罪嫌疑人。通过对涉案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种属鉴别及同一认定,形成由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共同组成的证据链,确认犯罪嫌疑人。

6.对非刑事领域内涉及诉讼案件的物证提供鉴定。刑事技术除主要服务于侦查破案外,还要为非刑事领域内涉及诉讼案件的物证提供鉴定服务,以保障“依法治国”和国家的安全。如合同纠纷、债权纠纷、财产分割与继承、血缘关系等民事案件中,涉案的指纹、笔迹、印章印文以及确定血缘关系等物证的鉴定。此外,还有空难者尸体的确认、伪造货币票证的鉴定、疑为吸毒者的鉴定等等。

(二)刑事技术的作用

如上所述,刑事技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查明事件的性质。所以,刑事技术最主要的作用也就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查明事实真相。

1.为揭露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缩小范围、指出侦查方向,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1)判断案件的原始现场

(2)分析作案人的人身条件、文化、技能、职业和生活环境等特征(3)推断或认定作案工具(4)判明死亡时间和原因(5)查证物证的来源 „„

2.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例如:(1)证实案件的性质(2)证实其他证据的真伪(3)证实嫌疑车辆是否为肇事车(4)确认犯罪嫌疑人 „„

3.为查明事实真相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刑事技术工作,为相关单位对事件、事故的处置,为相关人身份及相关事物特征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例如:

(1)火灾、空难、爆炸等事件的原因(2)货币票证的真伪(3)疑似吸毒者是否吸毒(4)模糊、掩盖、潜在文字的内容

(5)相关人是否存在血缘关系及不明尸体身份的确认 „„

第二节

刑事技术原理

一、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

两个物质客体在外力作用下相互接触发生碰撞、挤压、磨擦,从而引起两个物质客体接触面的部分物质成分脱离并相互交换,这就形成了物质的交换。在外力的作用下,一个物质客体的物质痕迹或成分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上,而并未发生两个物质客体间物质痕迹或成分的相互交换,这就形成了物质的转移。

物质虽然经过交换和转移,但其成分和结构等特征一般不发生变化,仍能客观地反映其原所在客体的本质。罪犯实施犯罪,一定要在现场活动,罪犯与现场的物体互相接触,必然会发生物质交换和转移,这就产生了物证。而且现场和案情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物征。物质交换和转移的形式有多种,交换和转移的可能是物质成分或物品或痕迹或气体,也可能多种形式同时出现。

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关系,这对刑事技术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罪犯有多么狡猾,一定会留下或带走一些记录其行为和证明其犯罪的物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就能发现、提取罪犯的蛛丝马迹,再通过检验鉴定,就能够揭露和证实犯罪。

物质交换(转移)原理是由法国埃德蒙·洛卡德博士在20世纪初提出的,所以又称洛卡德交换(转移)原理(Locard Exchange Principle)。

二、同一认定原理

同一认定理论是犯罪侦查方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刑事技术的基本理论。

(一)同一认定的理论

根据刑事技术鉴定获取的一般及个别特征信息的总和,来确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出现过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或者说来确定受审查的嫌疑人或物同与犯罪有关联、正在寻找的那个人或物是否为同一人或物,或者来源于同一人或物,这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称为同一认定。

刑事案件的侦破最终都要搞清楚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是谁,此人用什么工具、在什么场所作案等事实真相,这实际上就涉及了作案人、作案工具、犯罪现场的同一认定。刑事技术对案件中的各种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其目的就是对与案件相关的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从而为侦查和诉讼提供证据。

(二)同一认定的根据

同一是指客体自身的同一,即他/它只能是他/它自己,而不是别的他/它。同一认定的理论基础包括被认定客体特征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

1.客体的特定性。是指同一认定对象的具体人或物,除了具有共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能相互区别的特征。客体特征的数量越多、特定性的价值越高、特征组合出现重复的可能性越小,认定的可能性越大。

2.客体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同一认定客体的特征,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保持基本不变,维持其自身同一的属性。客体的稳定性越大,认定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刑事技术工作要坚持“及时”的原则。

3.客体特征的反映性。是指某客体的特征能够在其他客体上得到反映的属性。客体的特定性是通过物证(客体特征的反映体)所反映出来的,客体特征被反映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同一认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刑事技术工作要尽量保持客体的原始形貌。

(三)同一认定的分类

通常是按被鉴定客体的属性进行划分,分为如下三类:

1.人身的同一认定。根据人身的特征来判断人身是否同一,即认定是否为某人。如根据血液、精液、毛发、皮屑、骨骼、牙齿等人体组成部分,认定遗留者;根据手印、足迹等痕迹,认定留痕者;根据笔迹、录音和录像,认定书写人、说话人和留影人等。

2.物的同一认定。根据物体的特征来判断其是否同一,即认定是否为某物。如根据工具痕迹、枪弹痕迹、车辆痕迹等认定作案工具;根据物品的特征认定赃物等。

3.场所的同一认定。根据场所的综合特征来判断其是否同一,即认定是否为某场所。如根据场所的痕迹、物品等判断是否为作案现场;根据作案人身上的遗留物、抛弃尸体的包装物及附着物、赃物及其附着物等查找和认定现场。

此外,按被鉴定客体的特征进行划分,分为客体的形态特征同一认定、客体物质的成分结构特征同一认定和客体的运动习惯特征同一认定三类;按被鉴定客体的完整性划分,分为完整体的同一认定和分离体的同一认定两类。

(四)同一认定的方法

对需要做出是否同一判断的两个客体反映体,先进行分别检验,再进行比较检验,然后进行综合评判,最后做出是否同一的结论。

1.分别检验。分别检验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客体各有哪些特征,为比较检验奠定基础。分别检验一般是先检验物证检材,后检验受审查客体的特征反映体或受审查的客体本身;先检验客体的一般特征,后检验客体的细节特征。

2.比较检验。在分别检验的基础上,把两个客体所反映的特征加以比较,确定二者的异同。对重要的符合点或差异点,要全面比较、认真复核,确认其是否真正相符或相异。

3.综合评断。是对比较检验中发现的特征符合点和特征差异点进行分析、综合,确定是否得出同一结论。

(1)差异点的评断。差异点有两类:本质差异点是来源于两个不同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的差异,是做出否定同一认定结论的依据;非本质差异点是同一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差异点,比如同一具尸体的碎块抛弃在不同环境的场所而导致的腐败不一致,可根据现场和物证的具体情况及客体物证变化的一般规律,排除此类差异的干扰。

首先要分析差异点的性质和形成的原因,以判断它们是两个客体之间的本质差异,还是同一客体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非本质差异。

(2)符合点的评断。是要确定已经发现的符合点,其总和是否能构成同一认定客体的特定性,是否能在其他客体上重复出现,是否可以作为肯定同一认定的依据。

客体的特性是通过特征表现的,特征的价值与其在同类客体中的出现率成反比,出现率低的,同一认定价值就高。从特征的成因看,凡与客体的种类、规格相关的特征,是在必然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特征,出现率高,但价值低,只具有一般的鉴别意义。凡是个别的、细节的、随机性强的特征,是在偶然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出现率低,但其价值却较高,具有特殊的鉴别意义。

在对客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客体是否同一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凡差异点基本属于非本质差异,符合点价值高,其总和特征在其他客体上再出现的几率很低,可以做出同一认定。若差异点难以解释成非本质差异,符合点属于一般性相同,差异居主要方面的,可以做出否定同一的结论。同一认定通常用于痕迹、笔迹、法医物证和人像照片的检验鉴定。

三、种类鉴别原理 种类鉴别又称种属鉴别,是由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鉴定人,对物证和留下物证的人或物的种类归属进行鉴别和判断的过程。

(一)种类鉴别根据及分类

种类鉴别的依据是客体的种类特征,这是由生物的起源及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制造条件等确定的。同类人、事、物的共同属性是种类鉴别的归类依据,而其差异性是种类鉴别的分类依据。如根据人所遗留下物证的形态结构、物质成分和运动习惯等一系列种类特征,可推断其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如性别、种族、年龄、身高、职业等;根据物的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种类特征,可确定它的品名、规格、型号、新旧程度,以及与已知名称、来源的样品是否种类相同;还可以进行某些事实的种属鉴别,如货币和笔迹的真伪鉴别,死亡、损伤和书写时间的鉴别,原始现场的鉴别、作案手段的鉴别等。

(二)种类鉴别方法

1.确定物证或其所反映的客体的种类特征。通过对物证的观察、检验和分析,确定物证或其所反映的客体在同类客体中具有的(与其它客体相区别的)共同性,即种类特征。种类特征存在于具体的客体或事件中,但又不同于该客体或事件中个体的、特殊的特征。确定种类特征,要根据客体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应当尽量采用多种适用的检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检测客体的种类特征,使种类鉴别的依据更充分、结论更准确。

2.比较鉴定。将物证或其所反映的客体的种类特征,与侦查所收集并提供的已知种类、来源的样品或鉴定部门所掌握的各类已知客体的有关资料、样品进行比对,以确定它和哪类客体的种类特征相同。

3.综合判断。依据种类特征、对物证及其反映客体的种类归属、比较鉴定的结果再作深入分析、综合。要充分利用客体的各种种类特征,正确评价特征的真实性,要区别各个种类特征所代表的种类层次,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 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区别。首先,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区别在于两者界定问题的范围不同。同一认定界定的是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个客体,而种类鉴别界定的是一种客体究竟是何种物质或何种类型,或者两种物质的属性、来源是否相同。

其次,两者所依据特征的数量、侧重点和要求不同。种类鉴别侧重比较、评价客体的共性特征,个性特征在鉴定中只起辅助作用;同一认定则是在确定和使用共性特征相符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强调个性特征的总和能否反映物证的特定性。

2.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联系。首先,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的联系表现在种类鉴别能为发现同一认定客体指明方向。当一个客体留下自己的特征反映体时,根据这个特征反映体确定客体的类型,可以为发现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其次,种类鉴别常常是同一认定的初始阶段,鉴定有种类划分的客体时,必须先鉴定种类是否相同,种类相同是同一认定的必要条件。

第三,种类鉴别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

第三节

刑事技术方法

刑事技术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刑事技术研究的对象种类多,应用的技术和方法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

一、形貌观察比对法

是用肉眼或借助仪器,观察和比对客体的外观形态、结构和细微形貌特征以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的方法。

(一)肉眼观察法

是指在自然状态或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肉眼的直接观察来把握客体的形态、大小、颜色、位置等特征的检验方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比对是刑事技术检验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从客体的宏观上、整体上和彼此联系上进行研究时,用肉眼直接观察比对是不可替代的手段。

(二)显微镜观察法

是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物证的微观形态特征的检验方法。观察不同的物证客体,要使用不同的显微镜。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显微镜有以下几种:

1.立体显微镜。其光学系统由上面两个目镜、中间对应的两个物镜和下面一个组合透镜组成。从目镜中看到的是两个重合的放大图像,因为有一定的视角,可见到三维方向的物体形态和结构,具有立体感。放大倍数可达数百倍,主要用于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和刑事化验。

2.生物显微镜。是利用透射光照明,主要用于观察透明、半透明物质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目镜、物镜和聚光镜是影响显微镜成像效果的几个主要部件。放大倍数可达千倍,主要用于法医检验和刑事化验。

3.偏振光显微镜。是利用偏振光原理来检测各向异性(或双折射性)客体的显微镜。装在光源和被检物间的起偏振器能把光线变成线性偏振光,偏振光通过各向异性的物证时被分解,通过安装在目镜和物镜间的检偏振器,不同双折射性客体形成的偏振光产生不同的干涉条纹,据此可识别客体的种类。主要用于刑事化验。

4.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反射光观察不透明金属与合金金相组织结构的显微镜。常用于工具痕迹上和工具上的金属附着物、枪弹、犯罪嫌疑人破坏障碍物或侵害金属客体留下的微量金属残渣等物证检材的检验。

5.荧光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有荧光的物证客体的显微镜,荧光是因用荧光染色剂染色或紫外光源激发而产生的。常用于微量的油脂、血迹、精斑、炸药等物证检材检验。

6.比较显微镜。是在同一个视场内观察比对两个客体的显微镜。可以把两个客体的图像分别呈现在目镜同一视场的左右两侧、也可以经调节把两个图像拼合或重叠进行比对。主要用于痕迹检验和文件检验。

7.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由电子波代替光波作用于样品来观察客体的一类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SEM),是由电子束在样品上逐点扫描激发出二次电子并经处理后,形成分辨率高、景深大、立体感强的图像,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由于扫描电镜既可以对客体进行微观形态观察比对,又可以与X射线能谱仪联用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可以无损检验,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图像比对法

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图像间的比对,以进一步发现客体的特征及异同的检验方法。图像间比对的方式有并列比对、拼接比对、构图比对、重叠比对和综合比对等多种。比对检验时,根据具体对象的特点,优先选用能快速、准确地比对出物证和样品间属性和特征异同的方式。比对时应从整体出发,全面比对;但只有同方向、同部位、同倍数间才能进行比对;既可以人工比对,也可以借助于仪器、设备比对。

二、物理检验法

是利用物理学的方法,包括光学、力学、声学和电磁学等原理及其仪器设备,观察和测量物证客体,在不改变物证性质的前提下,对其物理性质、特征进行检验的方法。

(一)物理量检测法

物理量是度量物质属性和描述其状态所用的量值,包括客体的长度、宽度或直径、高度、重量、比重、硬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等。通过测量物证客体的不同物理量,对识别物证的属性,判定物证的种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光学检验法

是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被检客体,客体与其载体对光的吸收或反射的程度不同,从而减弱或消除载体背景的干扰,检验物证客体的方法。荧光检验则是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光致发光的特性进行鉴别。如搜索发现、显现、拍摄潜在的手印、鞋印、血迹、精斑、文件上涂改或模糊的字迹、射击残留物和鉴别仿造文件、票证等。

(三)吸附与转印检验法

是利用不同物质间分子间力的差别,通过吸附或转印的方式,来发现、提取和鉴别物证客体的方法。如粉末附着在手印上是吸附现象,粉末手印被胶纸粘取是转印现象。用粘取或压取方法,可以将痕迹或字迹物质转移下来,达到提取的目的;用静电吸附器显现痕迹或字迹,并将其提取、固定。

三、化学检验法

是利用被检物证客体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得到容易观察、有明显特征的产物的反应结果,再根据结果推断被检物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一)显色反应

是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检物证检材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产物的颜色与反应物有明显的改变,从而判断物证检材物质中有何种化学成分或该物证检材的量有多少的方法。

(二)沉淀反应

是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检物证检材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沉淀,从而判断物证检材中有何种化学成分或该物证检材的量有多少的方法。

(三)结晶反应

是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检物证检材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生成特殊形状的结晶,经化学或(和)物理方法处理后显微观察,通过晶体的形状判断物证检材成分的方法。

(四)气体反应

是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检物证检材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得到容易观察、有明显特征的气体产物,通过气体产物的气味、颜色等特征,判断物证检材成分的方法。

(五)燃烧反应

是利用被检物证检材在火焰上燃烧,通过燃烧产生的气味、烟雾及火焰的颜色、燃烧残留物的性质状态等特征,判断物证检材成分的方法。

(六)染色反应

是在一定条件下,将被检物证检材与不同的染色剂作用,根据检材着色状况,判断物证检材种类的方法。

四、仪器分析法

是使用现代分析仪器检测物证客体的组成成分、含量、结构及性质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重现性好、结果准确、检材用量少或不损坏检材等优点,主要用于刑事化验,尤其是微量检材的分析。

(一)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TLC)。是将检材、对照样和空白样提取液分别点在涂有固定相并经过活化的薄层板的一端,然后置于装有流动相的层析缸内,流动相因毛细作用携带检材混合物沿固定相上升,依次分离出各组分的斑点。经显色后,根据斑点的数目、比移值、颜色及荧光,可进行定性;根据斑点面积,可进行定量。

薄层色谱法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适宜,既可用于提取、净化,又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用于炸药、油脂、文字色料及毒物和毒品的检验。

2.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仪通常由样品室、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等部件组成。检测时将样品提取液或气体注入样品室,流动相(常用N2、H2及He)载着已气化的样品混合物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检出的各组分的浓度或数量信息经记录仪绘制成色谱图。根据色谱图的峰数、保留时间、峰高比进行定性,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如矿物油、炸药、毒物、毒品等。对塑料、橡胶、纤维等不易挥发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通常用裂解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用高压泵输送液体流动相,样品混合物在装有高效固定相的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行检测。由于流动相是液体,只要样品能制成溶液即可进行分析,可以分析难挥发、热稳定性差的样品,所以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二)光谱分析法

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通过测量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除用于样品中分子或无机元素原子的分析外,还用于潜在指纹和图像的发现,污损、涂改和变造笔迹与文件的检验等。光谱法一般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两大类。

1.原子光谱法。是研究原子吸收或发射光能产生的光谱线与原子种类及含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

(1)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发射光谱仪主要由光源系统、色散系统和记录测量系统组成。样品物质在光源系统的能量作用下,其所含元素的原子变为激发态,它们回到基态时会释放一定波长的光,这些反映原子结构特征的光在色散系统分光后,经记录测量系统形成光谱图或直接进行光谱分析,根据光谱线的波长可进行元素种类的分析,根据光谱线的强度可进行元素含量的分析。该方法用于样品中无机金属元素的检测,一次进样就可以将样品中多种元素的特征光谱都记录下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和检测系统所组成。检测时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它辐射出特征谱线的光,通过一定厚度待测样品的原子蒸气(样品溶液在原子化器中离解而成)时,部分光被蒸气中基态的待测原子吸收而减弱,经检测系统测得其减弱的程度,再计算出被测元素的含量。该方法主要用于样品中无机金属元素的准确定量检测。

2.分子光谱法。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内部的运动有核外价电子的运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对应的分子能级分别是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样品,可以改变分子内部不同的运动状态,引起分子不同能级的跃迁,产生不同的分子光谱。分子光谱法就是以测量分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来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检测时,光源发出波长连续变化的近紫外及可见光照射样品溶液,样品溶液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检测器检测不同波长透过光的强度并换算成吸光度,记录仪记录吸光度(纵坐标)随波长(横坐标)变化的曲线,得到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光谱,推断分子的骨架,判断发色团之间的共轭关系,估计共轭体系长短和取代基的种类、位置、数目等,进行物质种类的鉴定。根据光谱吸收峰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常用于毒物、毒品、油脂、文字色料、染料等样品的分析。

(2)红外吸收光谱法(IR)。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时,光源发出波长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检测并记录不同波长透过光的强度,得到以透光率为纵坐标、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的样品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特征性极强,除光学异构体外,其吸收峰的数目、峰位、强度、峰形等特征因结构不同而异,每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法广泛地应用于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样品都可检测,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根据吸收峰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3)激光拉曼光谱法(LRS)。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检测时,因入射单色光光子与样品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改变了光子的频率,改变的频率称为拉曼位移。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因而有不同的拉曼位移。激光拉曼光谱法是利用激光来照射样品时发生散射现象而产生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根据拉曼位移表征的物质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特征进行定性,根据拉曼散射强度进行定量的分析方法。

拉曼光谱法具有准确性高,信息量大,谱图容易辨认,差异性区分明显,样品不需制备且可进行微量、微区、原位和非破坏性检验等特点。常用于涂料、文字色料、染料、爆炸及射击殘留物、塑料、橡胶、纤维和泥土等物证的分析。

(4)分子荧光光谱法(MFA)。具有刚性平面和共轭双键结构的分子,吸收了特征频率的紫外光后,由原来的基态跃迁至电子激发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激发态分子经与周围分子撞击或内部转换而消耗了部分能量,迅速下降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停留约10-9秒后,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此时所发射的光即是荧光。

以荧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就是荧光光谱,又称荧光发射光谱,还可以检测样品的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寿命等特征。荧光物质的结构不同,所发射荧光的波长不同,据此可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荧光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常用于矿物油、文字色料、染料、毒物、毒品的分析。

(三)X射线荧光光谱法

用X射线照射样品,使样品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电离而出现空位,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内层电子空位进行填补,并同时放射出次级X射线,此即X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电子能级的能量差,就是说X射线荧光的波长对不同元素是特征的。因此,根据X射线荧光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则依据谱线的强度。

X射线荧光分析仪因色散方式不同,分成X射线荧光光谱仪(波长色散)和X射线荧光能谱仪(能量色散)两类。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辨率高,对轻、重元素及含量高或低的元素均能检测;X射线荧光能谱仪的X射线探测的几何效率可提高2~3个数量级,灵敏度高,可以对能量范围很宽的X射线同时进行能量分辨(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X射线荧光分析法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操作简便、便于进行无损分析;应用范围广,分析范围包括原子序数Z≥3的所有元素。

(四)有机质谱分析法

有机化合物样品分子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质荷比(m/e)的带正电荷离子,经高压电场加速后,在磁场中偏转,按质荷比的大小分开,之后到达收集器,产生信号,其强度与离子数目成正比。以信号强度为纵坐标,质荷比(m/e)为横坐标,所得谱图即为质谱图。

在质谱图中,每个质谱峰表示一种质荷比的离子,质谱峰的强度正比于该离子的数量,根据质谱图可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推测分子式、结构式。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定性能力强。该方法分析范围广,对气体、液体、固体样品都可以进行分析,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高。采用色-质联用检测技术,可进行爆炸及射击殘留物、火灾现场纵火剂殘留物、涂料、文字色料、染料和高聚物等物证的分析。

(五)声谱分析法

每个人的声带特征和声道特征不同,使不同人有不同的声音特征。通过记录反映声带和声道特点的共振峰的频率和频率带域幅度,得到声谱图或声纹图。记录共振峰的频率和频率带域幅度的仪器称声谱仪,用声谱仪可以把声音特征转化为数值并进行自动比较,从而可以进行个体识别。常用于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录制语音的分析辨别。

(六)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就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一般是线性升温或降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分析技术。绝大多数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质量、体积、机械性能、声学、电学、光学、磁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通过测量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这些性质的变化,可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热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较多的三种方法是:热重法(TG)、差热分析法(DT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G)。热分析方法可进行样品种类的鉴别、共聚和共混物组成的检测,常用于煤、塑料、橡胶、纤维、油脂和木材等物证的分析。

(七)中子活化分析法

是通过检测样品因辐照感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辐射,进行元素分析的放射性化学分析方法。检验时,以中子或质子照射样品,引起核反应,使之活化并辐射特征的β、γ射线,检测记录得到β或γ射线发射光谱,根据其放出射线性质和能量的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法的灵敏度极高,准确度和精密度也很高;可测定元素范围广,并具有多成分同时测定的功能,在同一试样中,可同时测定30多种元素。常用于玻璃、涂料、毛发、射击殘留物、泥土和纸张填料等物证的分析。

(八)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ISE)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离子电极,是一类利用膜电位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时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同时插入待测样品溶液,构成化学原电池,连接上精密毫伏计测量其电动势。因工作电池的电动势在一定条件下与待测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测量其电动势就可计算出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不损坏被测组分,设备及样品前处理简单,不受试液颜色、浊度等的影响,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对卤素离子、硝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和氰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分析。

(九)分析仪器的联用分析技术

是通过接口装置,将两种或多种分析仪器串联起来组成联用仪器,样品在联用仪器中进行分析,发挥各种分析仪器的优势或得到多种分析数据,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色谱法的分离能力强,定性鉴别能力则不如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但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样品的纯度要求很高,若样品是混合物或含有杂质,则只能进行比对分析。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将分离效果好的色谱仪作为联用仪器的进样口,而将鉴定能力强的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作为联用仪器的检测器,从而使成分复杂样品中微量乃至痕量物质的分离鉴别变得非常容易。

常用的仪器联用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红外光谱(GC-IR)联用技术、质谱-质谱(MS-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GC-IR-MS)联用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等。

五、其它方法

在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中,除上面讲述的四类检验方法外,还有医学、生物学、数理统计学等检验方法。

法医检验鉴定的检验客体常涉及人体和其他生物检材,如:尸体,活体,人体和动物的组织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对这些客体的检验和鉴定,必须采用医学、生物学的方法,主要有:临床医学检验、尸体解剖检验、细胞学检验、免疫学分析、电泳分析、DNA分析和动物实验法。

数理统计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科学。数理统计的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抽样法、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多元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刑事技术工作,可以使鉴定工作逐步走向定量、客观、规范、科学的轨道。

第四节

刑事技术鉴定

刑事技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案件侦查和其它诉讼活动中物证问题的一门科学,与法学有着内在的联系。它因刑事诉讼的需要而产生,为诉讼服务,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活动。作为诉讼过程中获取证据的一个重要环节,刑事技术工作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一、刑事技术鉴定的任务、作用和内容

刑事技术鉴定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就物证与案件的事实关系所作的鉴别和判断。

刑事技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由有专门知识的刑事技术人员,运用刑事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发现和提取到的与犯罪有关的各种物证及其所反映的客体进行种类鉴别、同一认定以及某些特征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刑事技术鉴定的作用是通过鉴定,为查明案件事实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的调查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理提供证据,为审查、核实其它证据提供依据。

刑事技术鉴定的内容在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第八节鉴定中作了明确的论述。其中第235条规定:“刑事技术鉴定的范围,必须是与查明案情有关的物品、文件、电子数据、痕迹、人身、尸体等。” 第238条还规定:“鉴定人应该按照鉴定规则,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结论,由两名以上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刑事技术鉴定的主体

刑事技术鉴定的主体是法定鉴定机构中的专业鉴定人员。《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这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33条是一致的。目前,刑事案件中的各种痕迹物证的鉴定工作,主要由公安机关刑事鉴定机构中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承担。

(一)鉴定人的资格

刑事技术鉴定人必须是具有刑事技术的专门知识或技能、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结果无利害关系或刑事诉讼法规定应该回避的自然人。受公安机关聘请,非法定鉴定机构中有专门知识的专家,也可以作特邀鉴定人。刑事案件中的各种痕迹物证,必须送交具有鉴定资格的人进行检验。为了作好鉴定工作,还应满足鉴定人在其权力范围内的与鉴定相关的合理要求。

(二)鉴定人的权力

凡取得鉴定资格的鉴定人,根据鉴定的需要,在其确定的专业范围内享有鉴定权。有权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有权要求查看现场并进行现场实验;有权要求提供与鉴定有关的其它补充材料。因受专业范围或现有技术手段限制以及物证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应说明情况不予鉴定。发现委托单位提供虚假案情或虚假物证材料的,有权拒绝鉴定,已经出具鉴定文书的,有权申请撤销。

(三)鉴定人的义务

鉴定人接受委托后,应根据检材情况和检验要求,科学制定检验方案,按操作程序进行检验,严格质量控制,检验过程应作详细的记录。遵守物证鉴定制度。依法出庭,接受法庭询问。有法律规定回避情形,应当依法回避。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要严格保守机密,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有关鉴定情况。

三、刑事技术鉴定的种类

根据对物证客体所进行的鉴定是否为第一次以及非第一次的原因,可以将鉴定分为如下几类:

(一)初次鉴定

即对物证客体所进行的第一次鉴定,也称首次鉴定或简称鉴定。

(二)补充鉴定

由于样本增加或检验要求增加等原因,对经初次鉴定的物证客体所进行的鉴定。委托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委托检验单位补充鉴定,被告人或被害人也可以申请补充鉴定,补充鉴定通常由原鉴定人进行鉴定。

(三)重新鉴定

对经初次鉴定的物证客体就委托单位的原鉴定要求,由原鉴定人以外的鉴定人所进行的再次鉴定,就是重新鉴定。若委托单位或上级技术部门对初次鉴定的结论有异议,可以进行重新鉴定,被告人或被害人也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四)复核鉴定

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有矛盾或鉴定人意见有分歧或不能做出明确的鉴定意见时,可以由上级技术部门对鉴定的结论进行复核。

(五)会同鉴定

虽然经过复核鉴定,但有关各方对鉴定的结论仍有异议,可由上级主管部门邀请知名专家对原物证客体共同进行的鉴定。若会同鉴定取得一致的鉴定结论,出具由所有专家签名盖章的鉴定书;若仅个别专家有不同意见,可以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出具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的专家不签名,在鉴定书要写明其不同意见;若意见分歧明显,则只能起交换意见的作用。

四、刑事技术鉴定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技术鉴定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委托鉴定 委托单位在委托鉴定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交送检的物证客体和比对样本。送检的物证客体原则上应提交原件、原物,并且是全部检材;对需要比较检验的,须事先收集嫌疑客体或比对样本。

2.掌握并介绍相关案情。为了查明事实真相,送检人应熟悉案情,了解现场勘查、物证获取和保存、比对样本的收集等情况,并主动向鉴定人介绍。

3.提出具体、合理的检验要求。提出具体的检验要求以查明案情,这是送检的目的。但是要同时考虑物证客体本身的条件和物证鉴定技术水平的现状,提出既能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鉴定工作又能完成的合理的检验要求。

4.提交鉴定委托函。送检单位要提交写明鉴定目的和要求的鉴定委托函。

(二)受理鉴定

受理鉴定是指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接受鉴定委托的行为过程。《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第二章受理鉴定规定,刑事技术部门,只承担办案单位有关犯罪案件的鉴定任务。受理鉴定的手续是:

1.查验委托公函。

2.听取送检人介绍案件情况和鉴定要求。3.查验检材有无鉴定条件,核对其名称、数量。4.查验样本的来源、收集方法及是否具备对比条件。

5.根据查验情况,确定是否接受委托或修改鉴定要求或补送材料。6.接受委托的,由送检人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

(三)实施鉴定

受理鉴定后,由鉴定人实施鉴定。鉴定人应根据检验客体的情况和鉴定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做出结论。

1.拟定方案。根据送检客体的条件和鉴定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顺序,如不消耗或少消耗检材的方法优先、不影响后续检验的项目优先,以获取最佳的鉴定效果。但是从宏观上,无论是种属鉴别还是同一认定,刑事技术鉴定一般都是按照:分别检验,提取特征;全面比较(检验),明确异同;综合评断,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的。

2.准备器材。按拟定的方案,准备好将使用的仪器、器材和试剂,包括仪器的调试、器材的校准和试剂的配制、标定或验证等。

3.具体实施。在实施检验鉴定时,要严格遵守鉴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分析和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及时纠正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确保鉴定工作的科学准确。凡检验鉴定要消耗或损坏物证时,必须先征得送检单位的同意,并拍照记录客体原貌。

五、刑事技术鉴定结论的审查和评断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鉴定结论是法定证据,刑事技术的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刑事诉讼法同时规定,经过查证属实的鉴定结论,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在鉴定结束后制作鉴定文书之前,应当对鉴定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细致的审查和评断。

(一)鉴定结论的审查

1.审查鉴定主体。审查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是否属于应当回避的对象等。2.审查鉴定客体。审查鉴定的物证检材和比对样本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具备鉴定条件等。

3.审查鉴定过程。审查鉴定方法是否科学,操作是否规范;环境、设备及其软件和试剂是否达到相应规范的要求等。

4.审查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的关系。审查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材料证明的事实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必须对鉴定结论和其它证据证材料一并进行重新审查以确定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二)鉴定结论及其证据意义的评断

鉴定结论有同一认定结论、种属认定结论和倾向性结论等,它们的证据作用也各不相同。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鉴定结论称直接证据,需与其它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称间接证据。

1.同一认定结论。同一认定结论的证据作用与被认定同一客体的对象有关。如果客体是人,鉴定结论有可能构成直接证据,也有可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但许多情况下人身的同一认定,只表明被认定同一的人与犯罪现场上的某个物或在时间上、空间上与犯罪事实有某种联系。如果客体是物,鉴定结论只能是间接证据,只能为侦查提供线索,若想证明某人实施了犯罪,还必须与其它证据一起构成证据链方可。应当指出,即使否定同一,也不排斥二者的同种或同属。

2.种属认定结论。对比较两种物质种类是否相同的鉴定结论,无论得出的鉴定结论相同或不相同,都不能直接证明或排除犯罪嫌疑人是否是作案者。如果检材是罕见物,且鉴定结论相同,则具有较大的证据意义。

对客体上是否有某种微量物质存在的鉴定结论有两种,其证据意义也不同。存在的鉴定结论,能证明客体与案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仅凭此证明某人就是作案者。不存在的鉴定结论,情况比较复杂,既可能客体原本就不存在此物,表明该客体与案件没有关联;又可能是客体在鉴定前经过处理,原本存在的此物被清除掉;还可能是检材提取不当,含此物的部位没提取到。这种鉴定结论证据意义不大。

种属认定结论一般属于间接证据,它可以确定被鉴定客体的种属范围,为判定案件性质或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依据。

3.倾向性结论。当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检材条件太差,不能充分反映其本质特征),无法做出明确肯定或否定结论时,为表明一种倾向或指出某种可能性时,只能依据客体的特征做出倾向性结论。这种倾向性结论,对于查明案情、澄清事实真相,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种结论的不确定性使它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除非与其它证据彼此印证,相互一致。

六、刑事技术鉴定文书的制作

刑事技术的鉴定文书,是鉴定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鉴定的基础上,经全面审查和综合评断后,以书面形式表达的鉴定结论,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和诉讼文件。

(一)鉴定文书的种类

由于鉴定客体对象的种类不同、实施鉴定的难易程度不同,导致鉴定的结果不同,鉴定文书的形式有三种:能够做出同一认定结论的,出具鉴定书;如果做出的是种类鉴别,定性、定量或特征等结论的,出具检验报告;如无明确结论,但经过分析判断,能够提供倾向性意见的,出具检验意见书。

(二)鉴定文书的内容

按《刑事诉讼法》和《刑事技术鉴定规则》的规定,鉴定文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鉴定文书的名称和发文字号。

2.正文。通常有绪言、检验、论证、结论和署名几部分。

(1)绪言。委托鉴定单位、送检日期、送检人、简要案情,检材和比对样本的名称、数量、来源、采取、包装情况,检验要求等。

(2)检验。检材和比对样本的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的情况,如外观形态、重量、厚度、荧光、气味、成分、含量等特征的检验,要简述方法、条件、过程及结果。

(3)论证。对检验发现的特征、得出的数据等结果进行综合评断,论述结论的科学依据。

(4)结论。对送检单位提出的检验要求逐一给出结论。

(5)署名。鉴定人、复核人及授权签字人签名,注明技术职称、鉴定日期并在鉴定日期处加盖“刑事技术鉴定(或检验)”专用章。多页鉴定书还需加盖骑缝章。

3.附件。包括照片、图谱、图表或复印件等。

鉴定文书应内容完整、文字简练、描述确切,结论应科学、客观、准确,附件应清晰完整,能反映物证检材的真实情况。

第五节

刑事技术的发展

一、刑事技术发展的概况

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刑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先进性,中国是很多项刑事技术的起源地。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应用指纹的国家,唐朝的贾公彦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提出用指纹识别人体的学者,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指纹学家。宋朝的法医学家宋慈,1247年撰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内容丰富,其影响非常深远,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宋慈因而被后世誉为古代第一名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对其它一些刑事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如笔迹和弹弓射出弹丸的检验,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和《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中就有记载。

中国古代对指纹学、法医学等刑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对现代刑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到了近代,缓慢发展的科学技术直接影响了刑事技术的发展,到了清朝末期,中国的刑事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和公安部对刑事技术工作高度重视,各地公安机关接管了旧中国警察机构的刑事技术的档案、设备,留用了一些技术人员,采取边实战、边改造、边建设的方针,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刑事技术工作。在人才建设方面,各地公安机关抽调了一些文化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刑事技术部门,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举办各种培训班,请国内和苏联的刑事技术专家讲课,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的刑事技术干部。此外,还大力加强机构、装备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使新中国的刑事技术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间,在“彻底砸烂公检法”的反动口号煽动下,刑事技术工作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十年**,尤其是1979年颁布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刑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安部于1978年修订了《刑事技术工作细则》、1980年又颁布了《刑事技术鉴定规则》,使我国的刑事技术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公安部警察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设置了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化验、刑事照相、法医学等刑事技术本科专业。此后,许多公安、政法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刑事技术专业,在为我国培养大批刑事技术专业人才的同时,大力开展刑事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检验鉴定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刑事技术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发展。在机构建设方面,在公安部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各省、市、区(县)分别组建技术中心和一、二、三级刑事技术点。公安部对各级技术中心和技术点的职责、业务项目、装备、技术人员编制和技术用房、经费保障等都做了统一规定。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技术标准化、情报信息系统、警犬工作、技术干部管理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使我国的刑事技术工作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刑事技术发展的趋势

刑事技术是同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产物。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解决办案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满足同各种犯罪活动作斗争的新需求,是刑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趋势。

(一)物证的发现、显现、提取、记录技术将会有所突破

物证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尽可能全面、有效地获取物证是物证鉴定的前提。多波段光源、非可见光数字摄影、反应灵敏的显现试剂、警犬技术、各种现代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将会使痕迹、文件、微量、生物和电子等物证的发现、显现、提取及记录技术有所突破,从而使犯罪现场勘查技术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分析对象的范围和种类多样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刑事技术也不断进步,各种物证客体在现场的提取率和检出率也不断提高,刑事技术分析对象的范围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科技进步使可鉴定的生物物证、微量物证、电子物证等物证检材的种类增多。

(三)分析内容的定量化、动态化

分析内容的定量化是指对物证客体的分析,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向既定性又定量,不仅要进行静态分析,还要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向发展。因为许多定性的结论,是以定量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的。对于涂料和书写色料检材,既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又要分析各种成分的含量,不但要检验其现有的组成,还要研究考察其随时间、环境变化的情况。

(四)分析手段的现代化、无损化

分析手段的现代化是指对物证客体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处理和检验鉴定,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除刑事化验和DNA检验外,在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和刑事影像技术中也广泛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分析手段的无损化是指在不损坏检材和样本的情况下,完成鉴定工作。无损分析的方法对微量和文件等物证的检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分析方法的标准化、信息化

分析方法的标准化是指对各种物证客体进行检验鉴定技术方法的标准化,除标准化的方法之外,还应实现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及操作程序等的标准化。如同CNAS认证中的人、机、法、物、环等要素,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表单组成的质量体系文件,都是可控制的,确保鉴定工作的高质量。分析方法的信息化是指首先建立各种物证信息的数据库,如指纹数据库、枪弹痕迹数据库、DNA指纹数据库、各种毒物、毒品数据库等,然后建立各种物证鉴定信息处理系统,再建立物证鉴定的专用网络,使各地鉴定部门资源共享,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六)分析操作的自动化

分析操作的自动化是指将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分析仪器中,自动控制仪器的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自动控制结果的计算、分析和存储等。分析操作的自动化,可以节约分析时间,提高分析精度。

【阅读书目】

1.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王彦吉、王世全:《刑事技术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吴维蓉:《刑事物证技术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思考与练习】

1.刑事技术的概念、研究的内容与对象是什么? 2.刑事技术的任务与作用有哪些? 3.什么是洛卡德交换(转移)原理? 4.什么是同一认定?怎样进行同一认定?

5.什么是种类鉴别?种类鉴别与同一认定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6.刑事技术检验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7.刑事技术鉴定的任务和范围是什么?

8.对刑事技术鉴定人的资格有哪些要求?其权力和义务有哪些? 9.刑事技术鉴定的程序是什么?

10.如何审查和评断刑事技术鉴定的结论? 11.如何制作刑事技术鉴定文书? 12.刑事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刑事科学技术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王彦吉、王世全:《刑事技术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李苑、王萍《物证技术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王守业:《刑事技术教程》,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5.吴维蓉:《刑事物证技术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篇2

1 改善教学条件, 更新实验材料

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 改善教学条件。扩建外科学总论实验室, 建筑面积由过去的500m2扩大至815.16m2。其中模拟手术室建筑面积由过去的每间90m2扩大至120m2, 外科基本操作训练室由过去的每间30m2扩大至50m2, 避免了过去手术间面积太小导致做动物手术时由于挤迫教师示教讲解时互相干扰的现象。

在实验教学材料使用方面, 过去我们上离体组织缝合 (皮肤缝合、肠吻合术) 实验课时分别用肥猪肉和猪大肠作练习材料, 用肥猪肉缝合有容易撕裂的缺点;猪大肠气味难闻, 部分同学对此有抵触情绪, 以致上肠吻合实验课时经常发生学生早退和缺课现象。改革后我们采用进口仿生生物型教学材料:如仿真皮肤切口垫、人造双层肠, 仿真皮肤切口垫具有和人体皮肤一样的弹性、缝合时不易撕裂, 可反复进行切开、缝合、打结。利用人造双层肠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肠的各种缝合。

使用仿生生物型教学材料可节省教学经费, 例如一块仿真皮肤切口垫价格为人民币26.93元, 可重复使用20次左右, 由于仿真皮肤切口垫对手术器械、缝合板等无污染, 每次实验完毕不需用水清洗器械, 避免了器械生锈、损坏等耗损, 降低了实验附带消耗品消耗费, 每次只需3元, 成本费加上消耗费使用20次共86.93元, 而过去使用每块同样大小的肥猪肉价格约为1.6元人民币, 为一次性使用, 由于肥猪肉对手术器械、缝合板有污染, 导致附带消耗费 (需用大量的毛巾和洗涤剂等) 也高, 每次约需10元, 按使用20次计算成本加消耗费为232元, 由此可见, 使用仿生生物型教学材料大大地节省了教学经费。而且由于仿生生物型教学材料轻便、卫生、不会变质、携带方便, 方便学生实验开放时和课后反复练习, 深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 加强教辅人员的实验教学准备和配合工作

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是以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为主的教学, 实验工作的准备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关键, 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由教辅人员完成,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实验动物的准备、麻醉和抢救用品的准备、其它有关手术基础操作所需物品的准备等。除了上述准备外,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配合教师进行实验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 教辅人员主要是进行实验课前物品的准备和个别实验中适当的配合, 大多不参加整个实验教学过程, 但近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 单个教师辅导1个班很难顾及全面, 以致在动物实验时常发生由于学生操作失误 (如麻醉过量、误伤大血管) 造成动物死亡的现象。改革后教辅人员除了要准备实验物品外, 还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例如和教师一起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了解每位教师对实验器材的详细需求, 上实验课时教辅人员除及时补充实验消耗品外, 还要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示教, 特别是教师带学生去抓狗、麻醉、更衣这段时间, 教辅人员要指导学生进行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泡手、备皮、添加麻醉药等一系列术前准备, 以保证动物手术能尽早开始, 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手术操作。

3 使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 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主要靠学生自己反复操作练习。以往,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从二维结构的平面图形资料中准确理解重要的手术解剖结构, 教师也难以指导学生以抽象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手术技术操作的正确概念。但录像等视听教材可提供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要领, 使学生从理论到步骤方法都能清楚地了解, 便于从中学习和仿效。通过教学录像可将各细微之处讲解清楚, 学生操作容易成功。我们在外总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不同, 安排相应的视听教材配合, 其配合时机则视实验的需要安排于实验前或实验中, 从而在时间上大大压缩了教师的示范过程, 相对延长了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 较好解决了实验课时间不足的矛盾, 提高了教学效率, 收到显著效果。

4 定期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答疑辅导

仅通过一次实验课, 不一定能使所有学生都对实验内容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和巩固, 我们在课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 安排教师专门辅导, 学生可将在实验课中未掌握的某些操作重新练习, 直到熟练为止。尽管开放实验室, 需要抽出教师的部分备课时间, 消耗部分实验材料, 但从实际效果看, 开放实验室使学生把手术基本功练好了, 为后面的动物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在动物实验时由于操作熟练, 又好又快地完成动物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实行动物实验手术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扩招后来上实验课的学生增多了, 过去每班学生为21~22人, 现在增加至34~35人, 由于经费有限, 虽然学生人数增加了, 但是实验动物没有增加, 还是每班3条狗。因此, 虽然动物手术实验课的总学时没有变, 还是9学时, 但由于每台手术的学生人数增加了, 所以学生轮到操作的机会减少了。为此, 我们把过去的教师先示教, 学生模仿手术的教学方法, 改为学生先观看动物手术录像, 教师手把手指教, 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即在实验前一周先集中学生观看动物手术实验视听教材, 内容为:实验狗的准备 (抓狗、麻醉、备皮) , 狗的静脉切开术、清创术、盲肠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吻合术、脾切除术等, 使学生详细了解各种手术的操作方法、过程, 并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外科总论实验指导》动物手术实验部分的内容。同时, 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把前面所学的外科手术基础操作反复练习至熟练, 这样, 在上动物实验课时, 教师就可采取手把手指教、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术前看过电视片, 对手术过程印象深刻, 又认真预习过实验指导, 加上老师的指点, 我们明显看出学生操作时概念清楚, 操作熟练、准确、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为了让每位学生对每种手术都有机会操作, 我们每次在一条狗身上做6种手术 (过去只做3种) 。这样, 每个学生轮流做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师等, 现在, 每个学生平均能做2次主刀。

通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 逐渐摸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较好地解决学生人数多而教学经费教学人员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实验动物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 实验动物和实验消耗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我们认为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也实属必要。

参考文献

[1]张秀萍, 程华, 李果明.仿生生物材料在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 24 (1) :101.

[2]廉萍.浅谈提高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质量 (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3) :80-81.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篇3

关键词: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01-02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考虑精品课程精在何处?我们对精品课程的认识是:精品课程是一个载体,是符合它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的一个示范性的载体,即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我院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启动了“《外科学总论》省级精品课程计划”并获得成功。通过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近年的改革与实践,我们探索出新时期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好思路和好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1师资队伍建设

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高级别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中坚力量是一批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反之,精品课程建设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培养,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培养、提高”的方针,注重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效应,在人才培养方面执行自身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举措: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中青年教师,将培训情况记人教师业务档案。二是通过引进、聘请高学历、高职称、边缘学科专业的人才,以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科结构。三是每年派2人~3人赴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流或进修学习,给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良环境,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奉行“厚、宽、精、新、异”的五字原则。“厚”指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宽广深厚;“宽”指专业口径和知识面要宽;“精”指精简课时、精练内容;“新”指讲授内容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异”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改革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外科学总论理论课授课中秉着精选内容、删除陈旧、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兼顾前沿的原则,将外科学总论课程按大类进行讲授,保持外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性,加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定期邀请院内、外本专业或边缘学科的专家教授面向本科生开设外科学学术讲座,第一时间将外科学方面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动态告诉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放飞创新思维。

(3)充分利用强的学科建设优势,将任课教师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炼,按知识创新点进行整合,按教育规律将其系统化,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纳人自编教材.充实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外科学不再困难、如虎添翼。

(4)实验教学内容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实验转变,调整实验学时比例,改革使得我院实践教学的学时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新增加了实习前培训及毕业前提高两个教学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外科学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强化的过程,深受基地医院及用人单位好评。

3 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为克服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的缺点,我们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大力拓展学生的自学及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课教学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灵活采用讲授、演示、启发、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就疑难问题提问,真正实现互动教学、教学相长的目的;实验课教学以传统的“手把手”教学模式为主,推行融教学和娱乐为一体的技能竞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部分教学内容尝试运用PBL教学方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带教老师先拟定下次课主要学习问题后,要求学生分组为课堂讨论作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各小组推出一名学生为代表上台发言。阐述各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逐年增加外科学总论双语教学的比例。不仅要求学会重要的英文专业名词,还要引导学生记忆基本专业名词,分析理解英文视频解说,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专业英语识、听、说水平的提高。

(4)改革考试方法,从应答性考试向综合能力考试转变,建立和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事实证明,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学习外科学总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体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

4教学条件建设

优质的教学条件是精品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好比教师的得力助手,使教师教学更得心应手,学生学习更轻松自如。我院教学条件建设涉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4.1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需要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我院理论课教学一直坚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由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实践课程采用了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研室专家主编的《外科学总论实习指导》,该教材经本校及其他医学院校连续6届学生使用,反响很好。另外,我们把《黄家驷外科学》、《克氏外科学》和《坎贝尔骨科)等学术著作作为主要课外参考书,注意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同类型优秀教材的成果,还编写并出版了有特色的外科学系列教材、教学参考书10余部,制作了手术学系列视听教材10余部,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

4.2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

“重技能”是我们的教学特色之一,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实施我们的教学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外科学总论实验室和基地医院外科各专科病房为实践性教学环境。外总实验室是泸州医学院重点实验室之一,它按照,临床外科手术室来进行布局、配置及管理。每间实验室均具备手术现场直播功能、多媒体教学功能及开展外科手术实验项目功能,为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其外科各临床专科病员量大、病种齐全,每个专科科室都建有可观摩手术现场的多媒体学习室,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临床外科手术技能的机会。

4.3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现代化网络教学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教学手段。网络教学需要相应网站支撑,我院外科学总论精品课程网站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应运而生。网站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信息员大、图文并茂、动静相宜、更新及时,内容涵盖理论和实验,包括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材、教学录像、手术图谱、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试题库等版块,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堂内容,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教学的目的。

5教学管理建设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是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有序发展和凸显特色所必备的标尺。我院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1)建立协调工作的科、系、院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通过领导教学视频监控,现场专家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评学等评估机制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便及时整改;实行年度考核、职称申报时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

(2)规范课堂教学,严格执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和集體备课制度;加强实验、见习、实习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方式和能力评价标准。

(3)建立符合教育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教授尽可能多上本科生讲台并积极申报承担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其他教师主动投身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创建精品课程。

刑事科学技术题 篇4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刑事科学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5.笔迹。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运笔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笔)、(收笔)、(行笔)和(连笔)特征上。2.摹仿笔迹按摹仿手法分三种:()、()、()。3.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包括()、()、()和()。

4.足迹按造型客体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不能进行人身同一认定。

5.弹壳在发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有()、()、()、()、()。6.近距离摄影中,理论上增大影像的方法有()和()。7.感光度低的胶片,宽容度()。

8.左手伪装笔迹有机械性特点,表现为(左高右低)。9.常见的制式枪弹是由弹头、弹壳、()和()构成的。

10.枪管的内表面叫枪膛,它可分为线膛、()和()三个区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照相机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

2.目前能进行红外线反射摄影的波段是750nm~1350nm。3.弓型纹由内部、外围和根基三个系统所构成。4.人行走时,碾脚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痕迹是蹬痕。5.穿鞋足迹不能对留痕鞋进行同一认定。

6.用石膏制模法提取足迹前,必须将足迹中的石块,树枝,树叶等杂物清除。7.人行走时步角越大,其躯干越后仰,重心后移。

8.一般性伪装笔迹的基本类型有:(1)伪装书写水平;(2)改变字的正常形态;(3)破坏字的结构;(4)改变运笔方式。

9.错别字特征中的别字,包括:(1)同音别字;(2)形近别字;(3)义近别字。别字也是出现率较低的特征,习惯性的别字特征上符合也是认定结论的依据之一。

10.物质受激发光的强度,与激发光的波长、温度、浓度、强度及湿度等的影响有关。

四、不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面属于射击弹头上痕迹特征的是()。

A.“小旗”痕迹 B.阳膛线磨损特征

C.进膛磕碰痕迹 D.主要棱线与次要棱线 2.在笔迹鉴定中,下面属于搭配特征的是()。

A.笔画之间的交接部位

B.相邻笔画之间的搭配距离 C.偏旁之间配置的高低远近D.笔画之间的长短比例关系

3.某现场提取的手印全长为180mm,下面不接近犯罪嫌疑人身高的是()。A.170cm B.176cm

C.182cm D.188cm 4.白色塑料表面遗留的汗液手印,采用()显现法效果不好。A.铝粉 B.青铜粉

C.黑色磁性粉 D.“502”粘合剂 5.显现血手印,采用()显现法效果不好。A.8-羟基喹啉 B.硝酸银

C.四甲基联苯胺

D.DFO 6.对近角箕下面定义不正确的是()。

A.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3条以下的箕形线。B.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4条以下的箕形线。C.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5条以下的箕形线。D.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6条以下的箕形线。

7.现场照相中,相向拍照法适用的对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场方位照相

B.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

C.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D.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现场细目照相 8.翻拍捺印的手印,选择()效果不好。9.A.盲色片 B.分色片

C.全色片 D.彩色片

9.下面与“光圈

8、快门速度1/60秒”曝光量不相同的曝光组合是()。A.光圈

16、快门速度1/250秒 B.光圈

4、快门速度1/250秒 C.光圈

11、快门速度1/250秒 D.光圈5.6、快门速度1/250秒 10.下面感光度与中国GB27º不相同的是()。

A.ASA100 B.ASA200

C.ASA400 D.ASA80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同一认定根据所依据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哪几类?每一类举一个例子。2.简述现场方位照相拍照要点。3.简述铝粉适用的对象。

4.寻找与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有哪些? 5.什么是局部安排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如何通过足迹推断作案人的年龄?

六、论述题(10分)

什么是凹陷状痕迹?其种类包括哪些?拍照时如何控制光照角度和方向?

七、应用题(20分)

(一)要求

1.请用所学的物证技术学中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案例,从中找出有关物证,并说明如何发现、固定、提取及注意事项。(10分)

2.结合本案例谈谈物证技术学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10分)

(二)案情

2004年11月15日7时40分,外地来郑的无业人员、在网吧泡了一个通宵的常宁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和女友在金水区庙李镇大铺村租住的住处,刚打开门,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柜子、抽屉大开,衣服、书籍、杯碗等物扔得遍地都是,女友王菁(20岁,郑州市人,生前为某高等专科学校大二学生,通过上网聊天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常宁,两人今年3月开始租房同居)赤身裸体躺在床上,面色灰白,用手一摸,全身冰凉,已经身亡。

法医尸检确定,死者系被人掐勒颈部窒息而死,并被奸尸,死亡时间为凌晨2时。死者的诺基亚8210手机及充电器和一个红色“中华”牌打火机被抢去。

16日23时,专案组调集民警200多人,对大铺村方圆两公里内进行地毯式排查。村里的大铺浴池内一服务生告诉民警:14日晚,一操焦作温县口音的男青年在浴池住了一夜,15日早上又来了一个操温县口音的男青年,两人神色慌张地低声说了些什么,便一同匆匆离去,后来的男青年脸部有多处划伤痕迹。

专案组根据这一重要线索,当即展开调查。此时,又一个重要线索浮出水面:11月20日,一名女大学生来到专案组,自称是受害人王菁的好友。当天上午她突然接到一个手机电话,号码正是王菁生前所用的号码,电话里的男子向她询问了关于王菁案件的情况。

经侦查,专案组发现手机是从温县黄庄乡的杨垒村、尚留村、西虢村一带打来。民警当即赴温县开展侦查,据西虢村群众反映,该村的李志方、张波曾于11月13日去了郑州,15日又匆匆返回村里,一直深居简出,行踪可疑。警方旋即将李志方、张波抓获。并从李志方身上搜出了案发现场丢失的红色“中华”牌打火机,李当即对自己入室抢劫、杀人奸尸的罪行供认不讳。

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是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5.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起笔、运行、连笔、收笔 2.临摹笔迹、套摹笔迹、记忆模仿 3.痕起缘、痕止缘、痕壁、痕底

4.赤脚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穿鞋足迹

5.击针头痕迹、弹底窝痕迹、膛内壁痕迹、指示杆痕迹、烟垢特征 6.增大像距法 缩短镜头焦距法 7.小

8.横画容易出现左高右低,字行向右下倾斜 9.发射药 底火 10.坡膛 弹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2.× 3.× 4.× 5.× 6.× 7.√ 8.√ 9.√ 10.×

四、不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B C D 2.A B C 3.A C D 4.A B D 5.A B D 6.A B C 7.A B D 8.B C D 9.A C D 10.A B D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利用客体的形象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指纹);利用客体的物质成分或结构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血迹);利用客体的运动习惯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笔迹);利用断离体断裂边缘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钳断的金属丝)。

2.拍照点选择在较高较远处;如果现场环境中遗留痕迹物证,现场方位应将其包括进入;选择长久性标志,对不明显的标志可以拍照特写照片;狭长地段可采用相向拍照法拍照;雨、雪天要避免形成线型影像;夜晚出现场,第二天白天补拍。

3.主要适用于显现油漆木、玻璃、电镀制品、搪瓷、釉陶瓷、塑料制品、胶木等光滑客体上的汗潜手印。

4.现场出入口;现场中心部位;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物;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其他设备和物品。5.局部安排特征是指全篇笔迹中某些部分的安排位置和书写格式方面的特点。主要指字间组合特征、分段开头位置特征、程式语安排特征、页码的位置特征。

6.人的足迹,不同年龄段其特征各有不同。少年时,脚小步短、运步不规律,足迹前压痕重,后跟压轻,多蹬挖痕,后跟有虚边,常伴有擦痕。青年时,脚大步长,足迹前掌压痕重,重压点在足趾内侧,后跟压轻,蹬挖痕加大,常伴有甩土痕迹。壮年时,运步较规律,足迹前掌和后跟压痕基本一致,步角开始加大,蹬挖痕不明显,开始出现擦挑痕。中年时,运步稳重,步长变短,步宽加宽,足迹后跟压重,前掌重压面后移,擦挑痕增多。老年时,运步缓慢无力,起落脚低,步长变短,步宽变宽,步角变大,后跟压痕比前掌重,足迹边缘不完整,擦挑痕突出。

六、论述题(10分)

凹陷状痕迹是印压作用形成,以凹凸坑丘的形状反映工具上的特征,痕迹与工具凸凹象相反。凹陷状痕迹包括撬压痕迹和打击痕迹。

拍照时应进行侧光照明。光照角度由凹陷状痕迹的深浅决定,光照方向由痕迹的花纹流向决定,一般应垂直于痕迹的花纹流向。

七、应用题(20分)

刑法总论总结笔记 篇5

(一)2009年05月01日 星期五 00:38 A.M.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架

行为(人)——— ————→责任

触犯刑法的行为(人)———→刑事责任

原则与范围——→犯罪(人)———————→刑罚—————→罪刑具体规范

↙↓ ↖

↙ ↘

犯罪构成* 犯罪形态 正当行为

静态

动态

追诉时效

(阻却犯罪成立)(刑种)(刑罚适用)(阻却刑罚适用)

↙↓ ↖

↙ ↘

未完成 共同 罪数

量刑 行刑

形态 形态 形态

成*

客体

主体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 ↘

↙ ↓ ↖

自然人

单位

故意 过失 意外事件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

绪论

学科发展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刑法学之父” 概念及研究对象

研究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法 1.根本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具体方法

分析方法:分析法律(阶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方法:占有丰富资料基础上的比较 历史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综合方法

四.学科体系 1.刑法总论

犯罪论:概述,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概念,犯罪构成…… 刑罚论

2.刑法各论

以中国刑法为蓝本 刑法总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概念和性质 一.概念

1. 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部门法 2. 广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刑法典

(2)广义:除狭义的刑法典外,还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①单行刑法指的是最高立法机关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修改,补充刑法典的刑法规范②附属刑法指的是在其他刑事法律当中涉及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条款

3. 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典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正补充后,未破坏刑法典统一性,并且直接纳入刑法典 二.性质

1. 阶级性质:刑法属于历史范畴,其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 法律性质:特点有二—— 调整的社会关系更为广泛:①其他法律部门的保护法和后盾②调整方法不同(刑罚)严厉性更强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一.创制

1. 高铭暄《新中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

2. 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颁布,遵循“宜粗不宜细”的指导思想 二.全面发展 1997年 第三节刑法的制定根据 刑法典第一条

一.法律根据:宪法——具体要求

1. 刑法必须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来制定,修改和补充 2. 刑法的规定及其解释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失去效力 3. 刑法的规定必须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和法律化

4. 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进行

二.实践根据:既不能凭主观臆断,也不能照搬前人或外国现成的东西 第四节刑法的任务(机能,作用)

刑法典第二条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1. 保护国家根本政治制度(首要任务)2. 保护国家经济制度

3. 保护公民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 4.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二.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1. 保障机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保障犯罪的人不受法外刑 2. 保护机能:对犯罪人给予刑罚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害 第五节刑法体系 一.则:总则,分则和附则(编)

二.章,节,条,款,项,段(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后段)三.但书:

补充前段;前段的例外;对前段的限制 四.附则:刑法典第四百五十二条

试行日期;界定该刑法典与之前单行刑法的关系 第六节刑法解释

一.概念和意义

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阐释;刑法规定具有抽象性;法律稳定性 二.分类和类型

1.按效力划分为立法,司法和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 ① 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② 在法律的起草说明或者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③ 刑法施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

(3)学理解释: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作出,但无法律效力 2.从解释方法的角度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1)文理解释

(2)论理解释:当然解释(正意解释和反意解释);历史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 概念:刑法基本原则问题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刑法基本原则是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2. 特征:

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 3. 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二.意义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一.渊源

1.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 行为的定罪和处罚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界

二.分类

1. 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严格的不容任意选择或变通的原则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和扩大解释,以明文规定为唯一依据(最相类似)(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以成文刑法典及其规定的刑法规范为唯一渊源(3)绝对禁止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罚溯及问题的唯一原则(4)绝对禁止法外施刑和不定期刑 2. 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1)允许有条件的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

(2)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间接的渊源

(3)不再坚持从旧原则,而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体现“有利被告)(4)在刑种方面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 一. 体现和基本要求

1.要求:

(1)法定化:罪的法定和刑的法定(2)实定化: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文字清晰,意思明确 3. 体现:(1)立法体现: ① 刑法第三条规定

② 1997年刑法典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③ 取消1979年刑法典中的类推制度

④ 确立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⑤ 分则中罪名规定,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定刑(2)司法体现:正确定罪和量刑;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第三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 一.基本含义:刑法适用上的平等 二.基本要求:

1. 从犯罪人角度来讲:任何人犯罪都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都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

2. 从被害人角度来讲:任何人的权益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受到保护;同等权益得到同样的保护;不得因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的差异而在适用刑法和定罪量刑上有所区别

3.在司法适用中贯彻该原则的要求:司法公正(定罪,量刑,行刑公正);反对特权 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基本含义

1. 犯多大的罪,便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轻重相当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2. 考虑犯罪行为本身及其影响因素

行为的客观危害——报应;犯罪人的主观目的和人身危险性——以人为本 二.基本要求

1. 立法要求:刑法立法依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来设置区别对待的刑罚制度以及具体犯罪的量刑幅度

严密科学的刑罚体系;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2. 司法适用

(1)定罪与量刑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准确定性与合理量刑(2)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强调执法中的平衡与统一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概述

(一)概念: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二)原则:

1. 属地原则(领土原则):单纯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2. 属人原则:单纯以国籍为标准,要求凡是本国人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3. 保护原则(自卫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要求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4. 普遍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凡侵害由国际公约、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一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 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

(1)领陆(2)领水: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3)领空

2.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是派生的领土,是相互让渡主权的体现

3. 刑法第十一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及其外交人员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也就是说各国驻外领使馆也是本国领土的延伸。

4.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隔地犯: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彼此脱离)(1)在我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但犯罪结果发生在国外(2)在国外实施犯罪行为,但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3)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

(二)“法律有特别规定”

1. 刑法第十一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和豁免条例》是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法律基础

2. 特别行政区不适用该刑法

3.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刑法第九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1)并非全部排斥刑法典的适用,而是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制(2)免于适用刑法的部分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由自治区或省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并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3)变通或补充的规定不能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冲突(抵触)4. 特别法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刑法第七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刑法第十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刑法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两个例外——

1. 这种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须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应受刑罚处罚 二. 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只有在其他管辖权无法适用时才适用普遍管辖权,只有当犯有国际罪行的罪犯在我国境内时才可能适用普遍管辖权

限制有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概念: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以及溯及力问题 二.生效时间

1. 法典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生效 三.失效时间

1. 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 自然失效:新法代替旧法;由于原来的特殊立法条件已然消失,旧法自行废止 四.溯及力 1. 概念: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2. 原则:

(1)从旧原则(2)从新原则

(3)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应按旧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我国刑法有关溯及力的原则

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识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1997年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1997年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如果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1997年刑法典(3)当时的法律和1997年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按照1997年刑法典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1997年刑法典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的,则适用1997年刑法典

(4)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对行为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刑法第十二条第二款)

三.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效问题的规定》)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念

一.类型

1.形式概念仅从法律特征上给予定义,而未涉及犯罪的本质特征(1)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触犯刑律)(2)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符合犯罪构成条件的行为

(4)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角度,引起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 2.实质概念仅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而不涉及其法律特征

孤立的个人与统治阶级作斗争的行为——马克思

3.混合型概念(实质与形式相统一)从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两个角度对犯罪进行界定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1. 概念: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 基本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指的是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某种损害。影响社会危害性的因素有——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行为人行为的危害结果、手段、时间等;行为人的自身因素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具体体现,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3)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免于刑事处罚不是不应,而是不需要(4)三个基本特征紧密地有利地结合,从总体上区分犯罪的标准是犯罪概念 3. 刑法第十三条但书 第二节犯罪构成

一.概念

1. 西方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要件有三,即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2. 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3.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揭示犯罪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题,进一步明确回答犯罪是怎么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4. 概念: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这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5. 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事实特征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区别:犯罪构成要件是事实特征;但事实特征不一定是犯罪构成要件

(3)法定性:为刑法所规定(4)决定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程度(大小)

二.具体要件

1.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 客观方面: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核心要素是行为,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3. 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年龄和责任)或单位 4. 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即罪过,又分为故意和过失——这是按照司法机关办案顺序排列的

5. 主体→主观→客观→客体,这是按照犯罪行为客观发生的顺序排列的 第五章犯罪客体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二. 意义:犯罪客体是确定犯罪性质的重要标准,对区分此罪非彼罪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分类(种类)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划分 一.一般客体

1. 一般客体指的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整体 2. 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和阶级本质 二.同类客体

同类客体指的是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刑法分则

三.直接客体

1.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 再分类

(1)简单(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2)主要客体、次要客体、随机客体 ① 主要客体:决定具体犯罪行为的归属(财产权)

② 次要客体: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人身权)——这两个客体影响定罪 ③ 随机客体:随机因素(生命权、健康权)——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 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 二.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物质载体 2. 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不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必备要件,而犯罪对象未必(3)犯罪客体必受侵害,而犯罪对象未必(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不是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犯罪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1)主观方面:有意识、有意志的思维活动(2)客观方面:将主观犯罪心理活动外化,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犯罪行为

2.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1)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的基本要件,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

(2)客观的事实特征,与犯罪客体区分(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客观方面是具体的 ① 心备要件:危害行为

② 选择要件:特定犯罪所具备的要件,如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此外危害结果是绝大多数犯罪的必备要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要件 二.意义

1. 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

2. 有助于正确量刑,如抢劫罪与抢夺罪,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3. 区分此罪与彼罪 第二节 危害行为

对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我是根本不存在的——马克思 无行为即无犯罪 一.概念

1.行为(刑法中的行为)

(1)最广义的行为:泛指一切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2)广义的行为:等同于犯罪行为

(3)狭义的行为:限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

2.危害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之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1)客观上是人的身体的动静(有体性特征)(2)主观上受行为人意志的支配(有意性特征)① 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② 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举动

③ 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一方面强制无法排除;一方面行为违背行为人主观意愿

④ 反射动作

(3)从法律上讲,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有害性特征、社会性特征)3.言论是否致罪:其关键是看是否符合危害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表现形式 1. 作为: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不当为而为之”,不以亲自实施为前提

2. 不作为: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当为而不为”,以特定义务为前提,即作为义务,其来源有——法律明确赋予的义务;职务、业务行为所产生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条件:

(1)以特定义务为前提(2)有实际能力

(3)未履行义务并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分类:

(1)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只能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实际上也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的犯罪,遗弃罪、拒传军令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2)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也可以以作为方式来实施而实际上以不作为方式来实施 司法认定

(1)把作为、不作为民犯罪的故意、过失相区分,前者是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后者是罪过,即主观方面的形式

(2)正确认识作为、不作为犯罪的危害程度,通常作为的危害比不作为严重 第三节危害结果 一.含义

1.广义:危害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损失)(1)直接和间接

(2)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2.狭义:仅指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1)物质性:危害行为造成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2)非物质性:侵害名誉、人格、尊严的抽象的不可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 传授犯罪方法罪,即举动犯;侮辱罪——既遂 二.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一般规定

1. 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

2. 以是否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过失犯,玩忽职守罪 3.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而尚未发生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危险性)

4. 以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量刑(适用不同刑罚)轻重的标准 第四节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哲学上: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通说: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特性

1. 客观性:客观存在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相对性

3. 时间序列性:只能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4. 条件性:任何刑事案件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 复杂性: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二.必然因果关系(相对于必然因果关系)

1. 某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另外的因素介入而合乎规律的产生了这种危害结果 2. 影响:

(1)量刑:刑法第236条(2)定罪:刑法第244条 三.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前者是追求后者的客观基础;还应考虑结果,主观因素(态度、心理活动)四.不行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五.我国刑法中对因果关系的规定

1. 在所有的过失犯罪以及某些故意犯罪中如果是以危害结果作为必备要件,因果关系也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因素

2. 在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必要要件的犯罪中,因果关系是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如故意杀人罪

3. 在以情节严重或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是否符合情节严重或恶劣的标准

4. 在以情节特别严重或恶劣为加重刑罚的犯罪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是否达到加重刑罚程度的标准

5. 在行为人只要实施危害行为就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危害结果产生就构成犯罪,也不需认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一.对定罪的意义

1. 刑法第340和第341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非法狩猎罪 2. 刑法第257条规定的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 二.量刑

1. 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时期与正常时期相比 2. 公共场合与偏僻地方相比

3. 以残酷方法杀害与采用一刀杀死、一枪打死的方法相比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 自然犯罪的主体的共同要件 1.基本层次:一般主体(1)必须是自然人(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特殊层次:身份要求,如贪污,特殊主体 三. 意义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

一.概念: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二.内容

1. 辨认能力: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 2. 控制能力:行为人所具备的决定自己是否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的能力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辨认能力是基础和前提,控制能力是关键,刑事责任能力是二者的统一 三.程度

1. 年龄(生理状况)(生日届满的的第二天)2. 精神状况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8周岁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①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 又聋又哑的人 ③ 盲人

④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第三节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 概念: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 划分:

(1)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未满14周岁,依法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自然意义的犯罪和法律明确规定的犯罪;奸淫幼女;绑架

3. 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1)从宽处理原则

(2)不适用死刑原则(跨年龄段的犯罪)二.精神障碍

1.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影响刑事责任能力

2.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在某些案件中可减轻或减弱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标准①医学标准:精神病人,要求——精神障碍者;实施特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在精神病机理作用下实施行为②心理学标准: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①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②大多数非精神性精神障碍人,包括人格障碍、性变态等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3款 三.生理功能

1. 既聋又哑的人和盲人

2. 以负刑事责任为前提,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宽处理)四.生理醉酒

1. 病理性醉酒: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作为精神病犯罪看待 2. 生理性醉酒(1)兴奋期(2)共济失调期(3)昏睡期

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概念

1. 身份:人的出身、地位和资格

2. 特殊身份: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有无和大小)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3. 以主体是否要求特定身份为要件,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4. 身份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身份犯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前者如叛逃罪,指以特殊身份的有无影响定罪的犯罪,后者如非法拘禁和诬告陷害罪,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5. 开始实施犯罪时所具备的而不是犯罪实施后的特殊身份,争议有事前受贿 6. 仅指向实行犯,与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无关 二.分类

1.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1)自然身份:人因自然因素赋予而形成的身份,基于性别、血缘、婚姻(2)法定身份:人基于法律赋予而形成和身份

① 具有特定职务的人:公务人员,即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一系列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与公务员相区别。国家各级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委派到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 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邮政等特种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在军队服役并有军级)和军队在编职工(无军级)

③ 具有特定法律地位的人:如伪证罪主体有真人,鉴证人员,记录人员,翻译人员 ④ 被依法逮捕或关押的人 2.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1)定罪身份: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是犯罪主体的必备要素(2)量刑身份: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 三.意义 1.定罪:

(1)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3)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 2.量刑:

(1)一般地,特殊主体犯罪较一般主体的刑罚重(2)总则规定(3)分则规定

三种刑罚:法定刑;宣告刑;处断刑 第五节单位犯罪 一.争议 1.否定:

(1)不具备犯罪主观方面的意识和意志(2)违反罪责自负原则

(3)我国大部分刑种不适用于单位 2.肯定:

(1)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2)具备犯罪主观方面的要素,贯彻人的意志,这些人对自己的意志有意识(3)惩罚单位犯罪也是罪责自负的行为(4)对于单位罚金适用 二.立法沿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附属刑法)

2.《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单行刑法)3.97年刑法典 三.概念与特征

1. 概念: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 特征:(1)主体:单位 ① 公司,企业

② 国家机关,履行的是人民的意图,不可能产生犯罪意图

③ 私营企业,合伙企业:同罪异罚;虚开增值税发票规定为自然人犯罪,但大部分由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罪也是自然人犯罪;刑法中的限制性规定是具有私人资格的的私营企业,合伙企业(2)单位意图:如果单位内部人员未经单位授权擅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除非事后得到单位认可,否则只能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3)刑法分则性条文的明确规定 四.认定

1. 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 2.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况: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单位盗窃,诈骗)五.处罚原则 1. 双罚制

(1)单位犯罪刑罚同自然人犯罪(2)单位犯罪刑罚较自然人犯罪轻 2. 单罚制(1)转嫁制(2)代罚制

我国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而单罚制中又以代罚制为主;单位犯罪的刑罚只有 一种罚金

第八章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主要是对危害结果的态度 2.交通肇事罪:行为故意,结果过失,认为是过失犯罪 3.相关名词:

(1)罪过:故意和过失,必备要件(2)目的:选择性要件(3)动机:只影响量刑

(4)认识错误:对事实本身的认识和对行为性质的认识(5)意外事件: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4.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5.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定罪方面)

(1)认定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二者:刑法反对并避免客观犯归罪(梦奸罪)和主观归罪(2)二者有机联系

6.罪过的不同形式: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和只能由过失构成的犯罪;既可由故意构成也可由过失构成的犯罪在97年刑法典中几乎没有涉及(滥用职权罪:个罪)二.意义

1. 定罪:此罪和彼罪;罪与非罪;界限 2. 量刑:轻重

第二节犯罪故意 一.概念与构成因素

1.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 犯罪的故意:行为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3. 认识方面的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4. 意志方面的因素: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一)认识因素

1. 犯罪故意的首要条件 2. 内容:

(1)对行为本身的认识(行为的性质和内容)

(2)对行为结果的认识(法条的明确规定):结果是对直接客体的危害,这种认识也包括对直接客体的认识

(3)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法定对象;法定手段;特定的时间地点

3. 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4. “会发生”(1)必然发生(2)可能发生

(二)意志因素

1. 希望:积极追求并排除障碍 2. 放任:听之任之

(三)二者的关系 1. 缺一不可

2. 认识因素是构成犯罪故意的基础和前提 3. 意志因素是认识因素的发展

二.类型(基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一)直接故意

1.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间接故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 追求一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 追求一种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3. 在突发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而放任危害结果的产生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相同点:

(1)在认识因素上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2)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 2.区别:

(1)认识程度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包括必然性认识和可能性认识两种情形;间接故意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则只有可能性一种

(2)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则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对二者成立的意义不同:特定危害结果不影响直接故意的定罪;只有发生了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

(四)研究意义

1. 绝大多数故意犯罪都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2. 对量刑的意义:直接故意量刑重于间接故意 3. 有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 第三节犯罪过失 一.概念

1.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2. 犯罪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 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不同:前者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后者明知可能或必然发生危害结果

(2)意志因素不同:前者对危害结果持的是一种排斥和反对态度,而后者是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二.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应当预见:预见的义务和预见的能力(可能),只有有预见的可能法律才能赋予义务,法律不能要求行为人为其不能为的行为(2)区别于意外事件

① 客观说:以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能力(标准)来衡量

② 主观说:以行为人自己的认识能力为标准,在正常情况下判断

③ 折衷说:在主观说基础上采纳客观标准,即实际认识能力加客观具体条件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过于自信(轻信)(3)过于自信和间接故意:

相同点: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均有认识(可能性认识);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均持非希望态度

不同点: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同,前者仅仅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后者则是明知危害结果的现实可能发生,认识程度相对较高;对危害结果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前者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本意的,后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本意;承担的刑事责任轻重不同

轻信要有实际根据和实际可能性,侥幸心理归为间接故意 三.意外事件

1.概念: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广义上的意外事件包括狭义上的意外事件(不能预见:预见的可能性)和不可抗力(不能抗拒)

3.对危害结果没有预见加上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具体条件不可能预见 4.折衷说:既考虑实际认识能力,也考虑案件具体条件 5.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区别

相同点:未预见危害结果;本质区别(原则区别):是否应当预见 第四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概念

1.目的背后是动机;动机是目的的背后的目的

2.犯罪目的是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3.犯罪动机是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4.犯罪目的是选择性要件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1.联系:

(1)二者都是推动行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活动,反映其主观恶性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

(2)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基础和前提,前者源于后者,后者促成前者(3)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关系,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 2.区别:

(1)作用不同:犯罪动机促成犯罪目的,是抽象的;犯罪目的指向具体客体和对象(2)犯罪目的相同,动机不同;犯罪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三.意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中)犯罪目的

定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量刑 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而非犯罪构成要件,主观要件的隐蔽性)1. 情节恶劣或严重的,动机才仅仅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2.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由重而轻

3. 疏忽大意的过失中存在忘却犯(忘记履行刑法规定的义务,客观上表现为不作为),潜意识的一种,一种趋势压倒另一种趋势(对丈夫的关心压倒对公共安全的关心,对丈夫的关心就是动机)——过失犯的动机

4. 德日刑法学中的期待可能性:不能期待马车夫为了这种不确定的危害而放弃工作,日本将其由过失犯罪领域扩展到故意犯罪(实际上仍然是主观判断)5. 英美刑法学中的水手案,判处谋杀罪,但刑罚很轻,仅为五年苦役 第五节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一.概念: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 二.解决问题:

这种错误是否阻却故意;影响既遂还是未遂;影响是否构成犯罪 三.分类

(一)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1. 误以为不是犯罪的情形 2. 误以为构成犯罪的情形

3. 对罪名的性质和量刑的错误认识

(二)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1. 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2. 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1)具体对象不存在而误以为存在(2)具体对象存在而误以为不存在(3)具体目标错误 3. 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4. 对行为工具(方法、手段)的认识错误(3、4通称行为错误)

(1)行为人因为愚昧而使用的手段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但行为人误认为可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迷信犯)

(2)行为人本欲使用会产生危害结果的手段,但由于认识错误却使用了不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手段

(3)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本来会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误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

打击错误(行为误差):甲欲枪击乙,而却打死了丙,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杀人

5.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行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关系)这种实际进程(发展)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1)因果内容的错误:实际结果小于预料结果(未遂);实际结果大于预料结果(过失)(2)因果联系的错误:(3)因果进程的错误

第九章正当行为(排除违法性行为)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形式上具有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实质上(实际上)不具有任何刑事违法性或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构成犯罪的情况 2.注意:

(1)形式上具备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2)本身不具有任何刑事违法性或社会危害性(表述为有益于社会不恰当,如自损行为难以说是否有益于社会,军人战时自伤除外)二.意义(现实意义)

1.区分罪与非罪,更好地把握犯罪的本质和界定罪与非罪 2.有利于鼓励贫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有利于社会进步,鼓励和保障贫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职务)三.种类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履行职务:直接依法实施职务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主要是在军队,延伸到国际法,例外情况如战争法的规定

4.正当业务行为:医疗行为;竞技行为

5.经权利人承诺和自愿的损害行为:明确承诺;推定的承诺;自损行为 6.科学研究和自然探险行为(自救行为)第二节正当防卫 一.概述

1.概念: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私力救济的方式;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没有明显超出必要限度 2.特征:

(1)目的正当性(前提和基础)与行为防卫性(体现目的正当性)的统一(2)主观上的防卫意图与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3)社会政治评价与法律评价的统一:从社会政治角度主观无罪过并且客观无危害;从法律角度不具有任何犯罪构成特征,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 3.意义:提供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鼓励人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成立条件(要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

(1)犯罪和其他(一般)违法行为(2)现实存在,不是防卫者的假设、假想

(3)人实施,针对动物的打击不是正当防卫,但动物在人的指使下对人的袭击可以构成正当防卫

2.时间条件:正在进行(过失犯罪不属于紧急情况)防卫不适时: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1)什么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不法侵害已经着手;行为人进入现场;行为人逼近现场或被害人(临近说)

折衷说(通说):以着手为标准,重大危险犯罪可以适用进入说和临近说(自由裁量)(2)犯罪行为何时结束

行为实施完毕(完毕说)(通常情况下适用这一学说);排除危害说;侵害人离开现场;结果形成说

不法侵害的特征:危害社会;违法;紧迫性(刻不容缓;重大危害或现实危险)

过失犯罪不属于紧急情况,它以实际危害结果的产生为条件,丧失正当防卫的时间;对不作为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不仅打击,而且使其积极履行义务 司法实践中已经结束的情况:(2)侵害者自动终止不法侵害

(3)侵害者已经被制服或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4)不法侵害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并且不可能即时挽回损失(如盗窃)(5)不示侵害人离开侵害现场

3.对象条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紧急针对第三人)

(1)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主观不明知可以进行正当防卫;若知道原则上不能进行,但通常在没有其他选择(可以避免的方法或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有节制地进行防卫

(2)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可以进行正当防卫(3)对于有多名不法侵害者存在的情况如何进行防卫:起助势作用时可以防卫(4)对于动物的侵袭行为能否进行反击:动物在人的指使下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可以构成正当防卫,动物实际上是人的工具,损害不法侵害者自己的权益;利用他人的动物(故意驱使)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构成紧急避险;动物基于非人因素实施袭击行为,对动物的反击构成紧急避险;对无主物的反击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 4.主观条件(防卫意图)

(1)行为人认识到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而奋起保护合法权益,反击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

(2)防卫认识(基础和前提):对防卫有关事实的主观反映 ① 对侵害合法权益的不法侵害的认识(认识到其存在而非性质)② 对侵害时间(防卫时间)的认识

③ 对防卫对象(不法侵害者)的认识(包括对侵害人的能力的认识)④ 对防卫的具体强度不要求防卫人有认识

(3)防卫目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防卫目的的情况——

① 防卫挑拨:故意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不法侵害人的行为

② 互相斗殴:行为人双方都有向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的意图和行为的行为,例外,如果一方明确放弃斗殴行为而另一方仍继续实施危害行为则属于正当防卫 ③ 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进行(实施)的防卫行为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允许对不法侵害者构成损害的上限要求

(1)立法沿革:79年刑法典规定(不超过必要限度);97年刑法典(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三种理论观点 ① 基本相适应说:防卫行为的程度由侵害行为决定;防卫行为的性质强度与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基本相当

② 客观需要说:强调防卫需要,只要防卫行为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即可

③ 折衷说:基本相适应与客观需要统一说:基本相适应说过于强调防卫行为的客观结果;对客观需要的把握要从基本相适应说着手

(3)新刑法规定与理论中通说的关系:新刑法是理论中通说的体现 ① 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是制止犯罪所必需,是客观需要说的主张

② 没有造成明显重大伤害,是基本相适应说的主张,所谓重大不是绝对数量,而相对的,与防卫行为的结果相比较而言,是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损害减去不法侵害的结果(4)实践中如何认定必要限度

① 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的强度基本相当,不存在超过必要限度

② 防卫强度虽然超过侵害强度,但这种强度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则不是超过必要限度

③ 只有防卫程度非常明显地大于侵害强度,并且这种强度显然也不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即二者之间过分悬殊,差距过大,则是超过必要限度(5)注意

①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案件放在具体环境中判断,对行为人以宽松的要求,不能苟求 ② 防止唯后果论 三.非法防卫行为

1.形式上具备正当防卫的某种或某些要件但不能够成为正当防卫的情况

2.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挑拨;互相斗殴;为了保护非法利益的防卫行为;抗拒依法逮捕、合法搜查;大义灭亲行为 3.防卫过当

(1)概念:在施行正当防卫的过程当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定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2)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从量变到质变(3)特征:

① 客体:没有单独的统一的客体(客体散在性)

② 客观:明显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客观行为过当性)

③ 主观:间接故意(追求非犯罪目的而放任犯罪结果出现)和过失(主观罪过性)(4)量刑(刑法典第二十条第二款: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考虑因素:

① 防卫目的: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相比保护本人合法权利更值得肯定,量刑更轻 ② 过当程度 ③ 罪过形式

④ 权益的性质:是否保护重大权益 ⑤ 社会心理的影响(孙明亮案件)四.特殊防卫

1.概念: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成立条件:

(1)客观(起因)条件:客观上存在严重危及人身关系的暴力犯罪 ① 行凶;严格限定——可能造成防卫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② 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在理论通说中是罪名而不是行为

③ 对于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界定:一是范围,即刑法典明确规定或暗含的可能由暴力手段构成的犯罪。二是程度,罪名本身已经提示这种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具体案件中采取暴力手段的行为;法定刑(三年以下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2)时间条件:正在进行

(3)对象条件:只能针对实施严重暴力犯罪者本人 3.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

① 同属于正当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② 都是针对不法侵害(实际现实的存在)③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④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⑤ 正当的防卫意图(2)区别:

① 防卫起因的特殊性:前者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后者是犯罪行为和一般的违法行为

② 保护权益的特定性:前者是人身安全;后者是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③ 防卫限度的特殊性:前者是无限度的;后者是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不造成重大损害 4.实践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1)特殊防卫不受条件限制,是无限防卫(“无限防卫”的称谓不合适)

(2)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死亡的一定只构成特殊防卫(也可能构成一般的正当防卫)第三节紧急避险 外国称为“紧急避难”

刑法草案第二十二稿和第三十三稿到七九年刑法典再到九七年刑法典 一.概念和性质

1.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名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2.性质:

(1)客观上不得已的措施,公理“两利相权取其轻”,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对合法权益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主观上没有意志自由,无罪过,不应受到处罚 3.意义

(1)从概念和性质出发,鼓励公民在必要或紧急的情况下,通过损害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对合法权益的损害

(2)鼓励和支持公民树立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观念,从而使人们在与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险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境界

紧急避险是正当行为而非权利行为;正当防卫是权利行为,也是正当行为 二.构成条件

1.主观条件:正当的避险意图,无主观罪过;避险认识与避险目的的统一

(1)避险意图(含义):避险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希望通过避险的手段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2)避险认识: ① 对危险的实在性的认识 ② 对危险的紧迫性的认识 ③ 对避险行为的有效性的认识 ④ 对避险行为的相当性的认识(3)避险目的:

① 一般限于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德扩展而包括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等其他合法权益

② 新刑法典突出对国家利益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2.起因条件:有正在发生的危险(即危险的实在性)

(1)危险的含义:某种合法权益可能遭到损害的紧迫的事实状态

(2)来源:自然力量导致的危险,地震等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人的侵害行为,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刑事行为能力人;人的生理或病理原因,如抢救伤员而拦截车辆,饥渴难耐的旅行者破门取食

(3)实在性:非行为人主观臆想;假想避险定罪为过失犯罪或定性为意外事件而不构成犯罪

3.时间条件:正在发生的危险,危险已经产生尚未结束

(1)危险已出现:某种事实发生使合法权益处于迫在眉睫的危害

(2)危险尚未结束:危险发生后即将造成或正在造成危害,此时如果不进行紧急避险,合法权益将受到或继续遭受危害

(3)可以根据危险的不同来源来具体判断

4.对象条件:第三者(自然人或单位、国家)的合法权益 5.限制条件: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行为人别无他法)(1)危险的紧迫性:突如其来、迫在眉睫(2)实施的必要性(3)方法的唯一性

6.限度条件;行为手段不应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1)轻于说和必需说(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所必需的)相结合(2)对必要限度的理解需要把握如下方面:

① 在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不允许为保护财产权利而对第三者的人身造成伤害

② 在财产权利中应用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不允许为保护较小的财产权利而损害较大的财产权利

③ 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利性质和内容来确定,并非公共利益就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④ 在人身权利当中,生命权是最高的权利,不允许为保护一个人的健康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牺牲他人的生命?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不能期待当事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7.例外限制:刑法典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为避免本人危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三.避险过当

1.概念: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2.构成条件:避险性与过当性的统一

(1)客观:行为人实施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合法权益不应有损害的行为。所谓合法权益不应有的损害有两种情况——损害的合法权益大于或者等于保护的合法权益;没有将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主观:行为人对避险过当行为有罪过,通常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 3.刑事责任(定罪量刑)

(1)非独立罪名: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保护权益的性质;保护目的;过当程度等(3)过失致人死亡罪等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相同

(1)目的的正当性

(2)刑法典明确规定的排除犯罪性的正当行为

(3)紧急状况下,通过国家保护合法权益(公力救济)不可能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私力救济

(4)刑罚:过当都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2.不同:

(1)危险来源: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者的侵害行为导致的危险;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更为宽泛

(2)损害对象:前者是不法侵害者本人的利益;后者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行为实施的条件:前者没有严格要求,不管行为人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制止不法侵害;后者必须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4)必要限度的标准:前者是基本相适应说和客观需要说的统一,对不法侵害者的损害可能大于不法侵害者对行为人造成的损害;后者有严格的要求(5)行为主体的范围:后者有限制

(6)对行为对象的要求:前者是一项权利,不法侵害者有忍受的义务;后者是正当行为,第三者没有忍受的义务

(7)可能导致的民事后果:前者是民事合法行为,不承担任何民事后果;后者从《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第四节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履行职务的行为

(一)一般的履行职务的行为 1.公务人员正当的执行其职务的行为 2.条件:(1)公务人员身份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资格

(2)具有执行职务的合法根据(法律明确规定或上级下达的命令)(3)必须在职权范围内执行职务

(4)具有执行职务的合法手续(程序限定)

(二)执行命令的行为

1.布署执行直属上属发布命令的行为 2.条件:

(1)执行命令主体与发布命令主体之间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2)执行命令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命令的事项来执行;超出命令范围构成越权行为(3)执行命令应该具备法定程序、完备的手续

(4)行为必须出于执行命令的明确的意思,而不能出于非法目的 二.正当的业务行为

1.行为人根据本身所从事某种正当业务的需要而实施的行为 2.条件:

(1)行为人所从事的业务必须是正当的:从业者本身具有从事该业务的实际能力;所从事的业务为有关主管机关许可或社会公共认可(2)行为主观上必须有正当的从业意图

(3)所从事的行为必须符合正当的业务要求(即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三.经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行为

1.等到有权处分权益的人的同意而损害共权益的行为 2.条件:

(1)被害人对损害的权益具有处分权(2)权益人的承诺或自愿是真实的意思表示(3)权益人必须在行为前或行为时表示同意(4)这种同意必须是有益于社会的意图

(5)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 3.不能排除犯罪性的几种情况:(1)经被害人同意而帮助其自杀的行为(2)经权利人同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经权利人同意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4)奸淫幼女的行为——强奸罪(5)双方自愿决斗的行为 4.排除犯罪性的行为(1)经权利人同意拿走其财物的行为(2)经权利人同意公开其隐私的行为(3)必要限度的自救行为

(4)自杀或自伤行为(战时自伤罪)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完成过程及其阶段中,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状态 二.类型

1.根据犯罪停止时是否完成犯罪,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

2.完成形态就是指犯罪未遂,即故意犯罪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在中途停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使行为人完成犯罪的形态 3.未完成形态分为犯罪中止、未遂和预备 三.特征:静止和停顿 四.过程和阶段

1.过程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全部阶段的总和

2.阶段是指发展阶段,即故意犯罪在发展过程中基于主客观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五.犯罪停止形态的范围 1.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

2.间接故意犯罪只有犯罪成立与不成立的问题,不存在犯罪的预备、中止、未遂和既遂等状态

(1)主观:对结果采取放任态度,没有追求、希望的心态(2)客观

3.直接故意:犯罪停止形态针对直接故意犯罪,但并非全部(1)罪种: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犯罪停止形态

① 一经着手实施犯罪就完成犯罪,即举动犯,无完成阶段,包括煽动行为的犯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

② 情节犯:没有犯罪停止形态

③ 结果加重犯:例如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④ 情节加重犯(2)具体个案

六.研究意义:区分此罪和彼罪;量刑;深入研究故意犯罪 同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1)犯意联络

(2)共同认识:认识到自己和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的犯罪的性质(即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3)共同意志:共同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分为共同希望,共同放任,希望加放任 3.客观要件——共同行为(不仅实施统一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要求共同犯罪人共同配合、共同补充、共同协调形成一个客观的整体

(1)表现形式: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不作为结合

(2)行为形态:共同的实行行为;共同预备行为;实行加预备(分工)

(3)行为类型:实行行为;教唆行为(使对方产生犯罪决意的行为);帮助行为(为对方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组织行为(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后三个行为围绕实行行为来服务,结合实行行为体现其犯罪性 三.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

1.共同过失犯罪:二人以上基于共同过失行为实施的犯罪;倒如,过失教唆,过失实行 2.单方故意与单方过失共同共同某种危害结果 3.故意加无罪过

4.两人以上同时或先后实施某种犯罪,但没有犯意联络:同时犯是指二人以上同时以各自行为侵害同一对象,但彼此之间没有意思联络 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没有重合内容的不同犯罪 6.实行过限;超过共同故意的范围的犯罪 7.事前未通谋的窝藏、包庇、销赃、窝赃行为

8.数人同行,其中有人实施犯罪,有人没有实施犯罪,并且没有实施犯罪的人事前未通谋,也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则不构成共同犯罪(助势作用)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和共同犯罪人结合形式的总称 形成形式:如何形成 结构形式:分工 结合形式;是否有组织

一.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形成形式: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规定任意形成所作的分类)

1.任意的共同犯罪: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能够一人单独实施的犯罪,而由二人共同实施的犯罪情况

2.必要的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必须由数人实施的犯罪

(1)聚众性的共同犯罪(聚众的共同犯罪):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众人(三人以上,骨干分子积极参加)实施的犯罪;聚众犯罪既包括共同犯罪(刑法第290条),也包括单独犯罪(刑法第291条,只处罚首要分子)

(2)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集团的共同犯罪):在三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犯罪(简称集团犯罪,三人以上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两种情形,即一般性的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3.援引法条: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和分则条款;必要的共同犯罪是不需要援引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只要直接适用分则条款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未通谋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形成的时间所作的分类)1.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已经进行某种程度的合谋策划(即已形成共同故意)的犯罪

2.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尚未形成共同犯罪的主观联络,而是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也就是事中通谋,事后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3.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还有第349条的有关规定

三.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结构形式: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1.简单的共同犯罪:没有分工而是共同实行具体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实行犯

2.复杂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着分工的共同犯罪,有人实施(实行犯);有人实施组织行为(组织犯);有人实施帮助行为(帮助犯);有人教唆(教唆犯)

四.一般的共同犯罪和有组织的共同犯罪(特殊的共同犯罪)(结合形式: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性)

1.一般的共同犯罪:二人以上为实施特定犯罪而事前或临时纠合在一起、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欠缺组织性,临时、偶然纠集在一起;可以是简单的共同犯罪,也可以是复杂的共同犯罪

2.复杂的共同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有组织一定有分工;有分工不一定有组织性)(1)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① 主体多数性:最少三人并且全部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② 目的特定性:为实施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 ③ 稳定性:较长时期内从事犯罪活动

④ 组织性:重要(主要)成员固定(基本固定),可区分出首要分子、骨干分子;通常有一定的名称、组织纪律

⑤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较一般共同犯罪更为严重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作用分类法:主犯,从犯,胁从犯,分工分类法: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 我国刑法典: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分类:

①首要分子: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前提是犯罪集团的存在;组建犯罪集团,网罗犯罪成员,制定犯罪具体方案,召开犯罪会议,布置犯罪任务,组织、指挥具体犯罪活动

②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在集团犯罪中虽然不起组织指挥作用,但是积极参与犯罪集团的犯罪活动,在集团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人 *聚众犯罪以外的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3.认定

(1)犯罪前的表现:是否主动要求其他犯罪人,是否出谋划策(2)犯罪过程中的表现:积极参加还是被动消极参加

(3)犯罪行为对犯罪结果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主要作用还是是次要作用(4)犯罪后的表现:是否直接控制赃款赃物,是否采取过逃避侦察的方法 4.定罪量刑

(1)自身罪行负责说;全部罪行负责说;预谋罪行负责说

(2)经济案件中对数额的认定:分赃负责说;总额负责说;参与负责说等

(3)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参与的全部罪行处罚。(这里是集团而非集团成员;不负责集团成员的实行过限)”(4)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种类:

(1)次要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并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从精神上或物质上对实行犯提供某种帮助支持

3.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些条款规定从犯以特定的法定刑,如第120条和103条 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2.条件(认定):

(1)在客观上实施犯罪行为

(2)在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的情况下,虽然不愿意但仍然实施了犯罪行为

(3)受他人胁迫参加犯罪,所谓胁迫是以剥夺生命、侵害健康,揭发隐私,毁损财物相威胁(4)紧急避险和胁从相区别:现实的正在进行的;选择余地,迫不得已

(5)则开始受胁迫,后来思想发生变化由被动消极转而积极主动则不再认定为胁从犯,是主犯或从犯 3.刑事责任

(1)刑法第28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考虑因素:被胁迫的程度;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1.概念: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的人;最大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唆使他人产生决意从事犯罪活动 2.条件:

(1)客观: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授意、劝说、命令、挑拨、刺激、收买、引诱;语言,举动;教唆对象是本来没有犯意或犯意不坚决的人

(2)主观: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认识到对方本来没有犯意或者犯意不坚决,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 3.刑事责任: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针对被教唆犯罪的人已经实施了被教唆犯的罪;开始实施预备行为,已经着手实施实行行为而未遂,已经着手实施实行行为并且既遂;教唆犯通常是主犯,但在个别共同犯罪案件中,可能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教唆他人帮助别人犯罪,在另一教唆犯的威逼下教唆他人犯罪等

(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八种罪以外的罪,是直接实行犯)

(3)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非应当):这是教唆未遂,而不是未遂教唆(被教唆人已着手实施被教唆犯的罪,但由于意志以处的原因而未遂)

第十五章刑罚的种类 第一节概述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刑罚方法的总和 2.特点

(1)构成要素:具体的刑罚方法即刑种(2)具体要素由立法者选择而确定

(3)各种刑罚方法的排列是有次序的,并非杂乱无章的(由轻而重)(4)刑罚体系由刑法明确(明文)规定,这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5)刑罚体系的确立根据在于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体现实现刑罚的目的 二.刑种分类

1.主刑和附加刑(各种刑罚方法能够独立适用与否)

(1)单独刑、基本刑: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一罪只能一主刑;五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和死刑

(2)从刑:既可独立适用,也可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三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特殊附加刑:驱逐出境)

2.生命刑(死刑)、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刑罚性质属性)

(1)生命刑: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2)自由刑:剥夺或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3)财产刑:罚金和没收财产;(4)资格刑:剥夺权利或资格,如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 补充:不定期刑——

绝对不定期刑:法院只定罪而不作刑罚宣告,由执行机关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决定 相对不定期刑:规定幅度,由执行机关作出具体决定 第二节主刑 一.管制

1.概念: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特有)2.特点:

(1)犯罪尚未构成其他刑罚,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对社会造成危害,罪行比较轻微(2)不予关押即不剥夺人身自由(开放刑)

(3)限制人身自由(刑法第39条)(对被管制人同工同酬)

(4)具有一定的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超过3年;管制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2日);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5)执行机关:公安机关;由于管制的开放性需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二.拘役

1.概念: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2.特点

(1)适用对象:罪行轻微但必须短期剥夺其自由并就近强制其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人(2)性质: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体现惩罚性

(3)刑期:1月以上6月以下(衔接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和行政挽留(1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1日)

(4)执行:刑法第143条;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执行场所就近——

公安机关对人民法院判处拘投的犯罪分子,有条件建立拘役所的放在拘役所内执行;无条件建立拘役所的放在就近的监狱或劳改队执行,如果没有就近的监狱或劳改队可放在看守所当中执行;放在监狱、劳改队、看守所内执行时,应分管分押,避免交叉感染 判处拘役的犯罪人可探亲(并可累计);可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三.有期徒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其中强制进行劳动改造是与外国监禁刑的区别)

2.特点:最低六个月,最高十五年;数罪并罚不超过二十年;执行场所可以是监狱、劳改队,也可以是少年犯管教所,对于刑期很短的犯罪人也可以是看守所 四.无期徒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2.最严厉的自由刑,不能孤立地适用(根据刑法第57条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刑法中规定的方式

(1)无期徒刑与其他刑种规定在一个法条中(无期徒刑是最高刑)(2)无期徒刑与死刑规定在一个条文中作为选择性的刑罚方法

(3)无期徒刑与死刑和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规定在一个条文中作为选择性的刑罚方法 五.死刑

1.概念: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极刑)

2.存废之争:社会契约角度;宗教教义角度;刑罚本质(报应还是教育);人道;预防效果;责任理论;价值比较;伦理规范;宪法规范;刑罚公正;人权;感情;司法误判;维护社会秩序;替代措施;刑罚的经济;民意符合;工具理论(是否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用);历史进化;国际趋势

——废除方式:完全废除;对普通的刑事犯罪废除死刑;事实上废除死刑 3.我国死刑政策

(1)理论上,保留死刑,但限制其使用(2)以保留死刑为前提,严格限制死刑适用(3)“少杀,慎杀,可杀可不杀的不杀” 4.97刑法典对死刑适用的限制(1)规定严格的死刑适用条件

① 第48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刑极其严重是指性质、结果、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

② 第49条:对象限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应包括因刑事犯罪被羁押的整个期间;“怀孕的妇女”即包括正在怀胎的妇女,也包括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的妇女

(2)规定严格的死刑核准程序: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限制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第48条后段和第50条)① 罪行极其严重,即“罪该万死”

②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犯罪后自首立功或者有其他法定从轻情节的;共同犯罪当中不是罪行最严重的;因被害人过错而导致被告人犯罪或被告人有其他表明其容易改造情节的;有其他令人怜悯情节的;有其他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况,如证据不足 ③ 死缓后果:三种情况,第52条规定

④ 刑法分则中对死刑适用的严格限制,如盗窃罪(金融机构,珍贵文物)5.死刑执行方式:枪决和注射 第三节附加刑 一.罚金

1.概念: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强制其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罚款是行政处罚;赔偿损失是民事处罚)2.种类

(1)选择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的法定刑是由罚金刑和其他刑种并列构成的,而法官只能从中选择一种适用、不能同时适用的刑罚

(2)单独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刑法只规定有罚金一种刑罚方法,如单位犯罪

(3)并科罚金制: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由罚金与其他刑种并列构成,法官可以合并适用的制度,如大量的经济犯罪;包括得并科罚金制和必并科罚金制(4)复合罚金制:在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具体情节当中,选择罚金制、单科罚金制、并科罚金制并存的情况

(5)国外立法的两种罚金制:附科罚金制(具体犯罪没有罚金刑,法官可以根据刑法总则关于罚金的规定科以罚金;易科罚金制(针对短期自由刑)

3.数额(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1)无限额罚金制

(2)普通罚金制(限额罚金制)

(3)倍比罚金制:以违法所得或犯罪涉及的数额为基数,从而以一定的倍数或比例来确定罚金数额

4.执行(刑法第53条规定五种执行方法)

(1)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判决所确定的罚金数额(2)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判决所确定的罚金数额

(3)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没有缴纳罚金或者没有完全缴纳,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4)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5)减免缴纳

二.剥夺政治权利(资格刑的一种)

1.概念;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内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 2.适用

(1)附加适用: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司法解释扩大到包括故意伤害和盗窃);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刑法第56、57条)

(2)独立适用:以刑法典明确规定为依据 3.内容:刑法第54条 4.期限

(1)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终身剥夺

(2)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减为有期;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3)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投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4)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与管制期限相同 5.执行

(1)独立适用: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2)管制:与管制同时起算(3)有期徒刑、拘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执行完毕后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主刑服刑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4)无期徒刑和死刑:从主刑执行之日开始执行 三.没收财产

1.概念: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 2.适用:主要存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贪污受贿罪(追缴是违法所得;没收是合法财产)3.执行:第59条和90条

四.驱逐出境:强制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刑罚方法(行政处罚中的驱逐出境针对有行政违法行为的中国人)第四节非刑罚处罚方法

第36和37条:由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处罚方法 一.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或责令赔偿损失

1. 判处赔偿经济损失:需要适用刑罚并且适用其他刑罚的同时 2. 责令赔偿损失: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二.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1. 训诫:人民法院对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当庭予以谴责和教育的一种方法

2. 责令具结悔过:人民法院责令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以书面形式保证改过并不再重犯的一种方法

3. 赔礼道歉:人民法院责令情节轻微的犯罪分子向被害人承认错误并表示歉意的一种方法

三.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向犯罪人所在单位出具司法建议书,建议给予其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第十六章刑罚裁量

第一节刑罚裁量的原则和情节

一.概念:简称量刑,国家审判机关在查明犯罪事实和认定犯罪性质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判处多重的刑罚并且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审判活动 二.特征

1. 主体:人民法院

2. 基础:反映定罪量刑的关系;以查明犯罪事实和认定犯罪性质为基础

3. 内容:裁量刑罚;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判处多重的刑罚并且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4. 性质:刑事审判活动

三.原则:量刑过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刑法第61条)

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广义的犯罪事实:犯罪构成要件及其以外与犯罪有关的事实)(1)查明犯罪事实:狭义的犯罪事实,只限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2)确定犯罪性质(3)考虑犯罪情节

(4)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 2.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1)必须按照刑事法律关于各种刑罚方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规定来裁量刑罚(2)必须依照刑法关于量刑制度的规定来裁量刑罚

(3)必须依照刑法总则和分则关于量刑情节的规定来裁量刑罚(4)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来裁量刑罚 四.情节

1.概念: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2.分类

(1)法定情节:刑法明确加以规定;分为应当型(硬性)刑罚裁量的情节和可以型(弹性)刑罚裁量情节;也可以分为总则性和分则性

(2)酌定情节:刑法没有明确加以规定,而是由人民法院法官根据具体刑事政策、立法精神,总结以往经验得出的斟酌考虑的情节

(3)从宽情节(从轻、减轻和免除)和从重情节(从重处罚)3.运用

(1)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含义(第62条)从重,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刑种或较长刑期 从轻,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轻刑种或较短刑期 ① 在法定刑幅度内,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量刑幅度 ② 从重不能突破最高刑期;从轻不能突破最低刑期 ③ “中间线”论不能成立

④ “严打”期间强调依法从得从快打击(2)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第63条)

第一款是法定减轻情节;第二款是酌定减轻情节,并对其加以严格限制 ① 法定最低刑,是具体行为对应的量刑幅度的最低刑 ② 刑期和刑种的减轻 ③ 不能判处法定最低刑

④ 不能减到免除处罚,而是最低刑以下降低一格(实践)

(3)免除处罚情节的运用:对犯罪分子做有罪宣告但免除刑罚处罚 ① 前提:行为已构成犯罪

② 核心:犯罪行为轻微,危害不大 ③ 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总则性免除处罚情节,如犯罪中止;分则性免除处罚情节,如第351条第3款(4)数个量刑情节并列存在时如何适用

① 数个量刑情节都是从宽情节,不能突破最高刑期;数个量刑情节都是从严情节,不能突破最低刑期

② 注意具体情节的效力:法定情节高于酌定情节;应当型情节高于可以型情节

③ 如果存在数个功能相反的情节:根据具体行为的具体情况在相应的量刑幅度选择相应刑罚,趋严修正拟定一个刑罚,再考虑从宽情节,趋宽修正,得到最终宣告的刑罚 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制度

累犯制度、自首制度、立功制度、数罪并罚制度、缓刑制度 第一节累犯

一.概念: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或事实;犯罪人)二.一般累犯

1.概念:(第65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2.构成一般累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主观条件

(2)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法院明确做出的确定的宣告刑)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刑种条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主刑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时间条件 三.特殊累犯

1.概念:(第66条)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构成累犯的情形;(第356条)毒品累犯——因犯特定之罪受过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特定之罪的,构成累犯的情形 2.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特定的犯罪——罪名条件(2)时间无限制条件(3)刑种无限制条件 四.刑事责任(“应当从重处罚”)1.对累犯必须一律从重处罚

2.比照偶犯和初犯或其他不具有累犯情节的人从重处罚

3.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具体把握,不能一律顶格处罚 4.不适用缓刑 第二节自首和立功 一.自首

(一)一般自首

1. 概念: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2. 条件

(1)自动投案——前提条件:犯罪未被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还没有为司法机关查处、没有为人民群众扭送时,犯罪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① 对象:宽泛

② 时间:犯罪事实被发现前和犯罪事实被发现后

犯罪事实和嫌疑人均未发觉;发觉犯罪事实而未发觉嫌疑人;二者都被发觉,但有关机关未采取强制措施、未进行传讯;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③ 方式:亲首(亲自自首);电话;代首;送首(针对未成年人);陪首;首服(行为人向被害人自首)

④ 动机:真诚悔过;法律威严;亲友劝说——动机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⑤ 内容:自愿将自己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控制之下,接受国家审查裁判(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本条件 ① 主要的犯罪事实 ② 自己的犯罪事实

③ 如实供述:所交待的犯罪事实与客观事实基本一致 ④ 主动供述

(二)特别自首

1.概念: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准自首、余罪自首——余首、特殊自首)2.条件(1)对象特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自己的其他罪行

(3)犯罪人所供述的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其他罪行

(三)认定

1.自首与坦白的关系(自首是广义坦白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坦白是狭义的坦白,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自己如实交待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1)自首是自动归案;坦白是被动归案

(2)自首交待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情节;坦白交待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情节(3)自首是法定从宽情节;坦白是酌定从宽情节(4)自首的人身危险性更轻,从而更为从宽

2.共犯自首:仅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不足以构成自首,还要主动如实地交待自己掌握的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其他同案犯的犯罪事实

3.数罪自首:只供述自己的某些罪行则只在如实供述的罪行范围内成立自首

(四)刑事责任

刑法第67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型情节(倾向性选择)二.立功

(一)一般立功

1. 概念: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第68条)2. 成立条件

(1)主体:犯罪分子

(2)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刑罚执行完毕;作为量刑情节的立功应在具体判决、裁决作出前;在这之后只能用于减刑

(3)前提:真实(符合客观事实)有效(有实质意义)(4)实质条件(五标准具备其一即成立立功): ① 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

② 提供重要线索,使司法机关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 ③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④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⑤ 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的

(二)特别立功(第78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三)刑事责任(刑法第68条)1. 有一般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节数罪并罚 一.概念和特征

1.概念:对一个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原则;人民法院对一个行为人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按照法定并罚原则以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当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特征

(1)数罪(2)法定期限内(3)分别定罪量刑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法定并罚原则以及刑期计算方法执行刑罚(只产生一个判决)二.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基本规则)

1.吸收原则:行为人所犯数罪中以最重的宣告刑来吸收其他较轻的宣告刑,只以最重的宣告刑作为最终执行的刑罚

2.并科(罚)原则(累加原则、合并原则):将行为人所犯数罪的各个宣告刑绝对相加 3.限制加重原则(限制并科原则):以一个人所犯数罪当中应当判处或已经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从而作为执行刑罚的原则

4.折衷原则:不只采取前三种原则中的某一个,而是综合加以应用并且有所侧重 ——刑法第69条:

(1)宣告刑中有一个以上的死刑的,仅以死刑作为应当执行的刑罚,吸收其他宣告刑(2)所犯数罪中最高刑是无期徒刑的,同上

(3)宣告刑都是有期自由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的最高刑期以上;徒刑20年,拘役1年,管制3年——双重限制原则;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不能将同种有期自由刑升格为更高的自由刑

(4)附加刑仍然执行(并科原则)三.数罪并罚的具体(操作)规则 1.一般规则(69条)

(1)不同种有期自由刑:吸收;折算;分别执行说(并科)

(2)同种数罪:以一罚说为基础,同时兼采并罚观点;以一罪(从重或加重)处断,一罪不足时并罚

(3)数罪并罚的执行期限: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的最高刑期以上;原则上包括本数,实践中不应该判处最高和最低刑期,因为判处违背了限制加重原则,应该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刑期(4)同种附加刑(不同性质的附加刑并科):不同情况具体操作;以没收财产吸收罚金;法条没有明确规定,法官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漏罪处罚规则(70条)

(1)相关漏罪发生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即服刑期间)(期限);相关数罪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实施的没有经过判决的罪

(2)对于新发现的漏罪,无论其罪数如何,不管其与所执行的罪性质是否相同,都单独作出判决

(3)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进行并罚

(4)计算刑期时应当将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的刑期内(先并后减)——

(1)漏罪与原判数罪如何并罚(存在争论):漏罪与原判的宣告刑还是执行的刑罚进行并罚(2)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并且发现漏罪的如何并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处理 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处罚规则(71条)(1)期限: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前(2)对新罪单独作出判决

(3)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一般规则进行并罚(先减后并)——“先减后并”相对于“先并后减”

(1)可能导致实际执行的刑期提高,如前罪刑期7年,已经执行4年,后罪又判处8年,则实际刑期大于12年小于15年

(2)在服刑期实际执行的刑罚可能突破最高期限

(3)犯新罪的时间早晚程度与实际执行的刑期的最低期限成反比(即越晚越高)——

(1)数个新罪如何并罚(两种情况):宣告刑;合并判罚

(2)新罪与漏罪如何并罚:举例,盗窃罪6年,已执行2年,新罪8年,漏罪15年,则 15 第四节缓刑

一.概念: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并且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执行,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刑罚暂缓宣告、执行和起诉;我国采取的是暂缓执行)

1. 缓刑事有实际执行刑罚的可能,而免于刑事处罚不存在执行的问题 2. 缓刑有不执行刑罚的可能,而监外执行是一种执行方式 3. 我国刑法规定了一般缓刑制度和战时缓刑制度(第449条)4. 区别一般缓刑制度和战时缓刑制度

(1)对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2)时间:无限制;限于战时(第451条)

(3)条件;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没有现实危险(4)方法:设定考验期;没有设置考验期

(5)法律后果: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则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定罪免刑);不以犯罪论处(免罪)二.适用条件

(一)一般缓刑制度

1. 对象条件(前提条件):针对确定刑(发生法律效力的刑罚)

2. 关键条件: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判处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犯罪情节:已然;悔罪表现:未然)3. 禁止条件:不是累犯

(二)战时缓刑制度 1. 时间限定:战时

2. 对象: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根据立法精神也包括拘役 3. 没有现实的危险 三.考验期限

1. 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时间;缓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考验期限以原判刑期为基础,不能少于原判刑期,实际操作不长于原判刑期的一倍 3. 先前羁押的期间,不能折算成考验期限 四.缓刑考验期内的考察

1. 犯罪分子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第75条)2. 考察机关(第76条):公安机关

3. 考察的具体内容(第77条):新罪、漏罪、严重违规 五.法律后果

1.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有漏罪的,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2. 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严重违规情况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先行羁押能折抵刑期)3. 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撤销缓刑的情况的,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

(1)1997年9月30日之前犯罪并宣告缓刑的,又在1997年10月1日之后的缓刑期限内有三种行为(即新罪、漏罪和严重违规)的,按新刑法典处理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能减速刑,但在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适当减刑并缩短考验期

(3)缓刑效力不及于附加刑(第72条第2款)六.法理问题

1. 数罪并罚能否适用缓刑

(1)肯定说:数罪并罚和缓刑是不同的制度(通说)(2)否定说:数罪并罚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3)折中说:总和刑期高于三年不能适用 2. 缓刑犯又犯新罪能否构成累犯

(1)考验期内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按照第77条规定

(2)考验期后又犯新罪通说认为不能构成累犯(因为实际没有执行刑罚)3. 考验期内发现漏罪如何处理(第77条)(1)先前无羁押的:并(2)先前有羁押的:先并后减 4. 考验期犯新罪如何处理(同上)第十八章刑罚执行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1. 概念:(行刑)法定司法机关依法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内容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2. 特征

(1)主体:国家法定司法机关(依法得到国家授权)(检察机关是监督机关)① 人民法院:死刑立即执行、罚金、剥夺财产的刑罚执行机关 ② 公安机关: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行刑机关

③ 劳动改造机关(监狱):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执行机关(2)依据: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定或判决(3)内容:将刑事裁判中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4)对象:只能够是被判处刑罚的受刑人(5)性质: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原则(监狱法第3条)

1. 教育性原则: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合法公民,重新做人 2. 人道性原则

3. 个别化原则:根据犯罪人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待遇

4. 社会化原则:使之回归社会,刑罚执行完毕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 5. 经济性原则(减刑和假释是刑罚执行的具体制度)第二节减刑 一.概念: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由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对受刑人通过变更其原判刑罚减轻其刑罚处罚的执行制度 1. 广义:减轻或免除

2. 狭义:(第78条)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刑种减轻和刑期减轻)二.特征

1. 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第79条: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

2. 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有法定事由(法律事实)(第78条明确界定)3. 期间:在刑罚执行期间(服刑期间)4. 必须以法定范围和幅度为限(第78条)三.对于缓刑能否

减刑 第三节假释

一.概念:(第81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二.成立条件

1. 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 刑期:在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第81条),特殊情况除外“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所谓“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外交、国防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3. 实质: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从未然角度考虑人身危险性),不致再危害日本

4. 限制条件:(第81条第2款)

三.考验期(第83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四.考察

行为规范(第84条);具体内容(第86条)五.法律后果

1. 没有撤销假释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2. 有新罪或漏罪的,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3. 违规尚未构成犯罪的,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六.法理问题 1. 能否构成累犯

(1)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存在争议(2)考验期满犯新罪的,可以构成累犯

2. 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如何处理: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考验期不计入刑期,先并后减)3. 考验期内发现新罪的如何处理:先减后并

4. 曾经撤销过假释的人能否再次假释:通说认识可以,但条件更严格 第十九章刑罚消灭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由于某一法定原因或事实原因致使国家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权的某项内容归于消灭(刑事责任的终结)二. 特征

1. 前提:以行为人之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

2. 实质:国家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权的某项内容归于消灭 3. 基于法定理由或事实理由—— 具体事由:

(1)法律规定,如第87条追诉时效

(2)犯罪分子本人情况,如服刑或审判期间死亡(3)判决所设定的情况出现(4)亲告犯获得被害人宽恕

(5)国家及其行刑机关根据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悔罪表现或出于政治、外交等因素的考虑而作出的对其免除刑事责任或终止执行刑罚的决定 第二节时效 一.概述

1.概念:经过一定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法律制度 2.种类:

(1)追诉时效: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2)行刑时效: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刑罚执行时效)二.意义

1. 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2. 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力量打击现行犯罪 3.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追诉时效的期限

1.追诉时效的长短与某种具体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小相适应

2.刑法第87条规定;其中的法定最高刑是指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有关条款(量刑幅度)的最高刑;由司法机关预先估算

3.一个条文中只有一个量刑幅度;一个条文中有几个量刑幅度,则根据具体犯罪行为所对应的有关条款(量刑幅度),即罪刑相适应原则;所犯刑罚规定在几个条文中,则按照罪行适应的条或款确定

四.追诉时效的起算(第89条的三种情况)1.犯罪之日:犯罪成立之日而非犯罪之时

(1)既遂犯:行为犯的行为完成之时;结果犯的结果出现之时;状态犯的危险状态出现之时

(2)预备犯、中止犯和未遂犯的犯罪预备、中止和未遂之日

2.连续犯最后一次犯罪完成之日;继续犯的不法行为及其不法状态停止之日

3.追诉时效中断制度:在追诉期限以内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导致前罪所经过的追诉时效起算归于无效的制度

4.追诉时效延长制度(第88条):由在追诉期限以内产生法定事由而使追诉时效处于保持状态的制度 五.适用问题

1.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如何把握其追诉时效

2.对建国前后去台湾或台湾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员的犯罪行为的追诉问题(1)关于不再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去台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2)关于不再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当地人民政权建立以前的去台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3)除犯罪行为连续或继续到当地人民政权成立,最高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过二十年仍可追诉的

3.对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依法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由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处理(第36、66条)返还财产、赔偿经济损失、没收财产 第三节赦免 一.概述

资产评估总论 篇6

1.简述资产评估的特点?

① 现实性.现实性是指以评估基准期为时间参照,按这一时点的资产实际状况对资产进

行的评定估算.② 市场性.资产评估是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的活动.③ 预测性.资产评估的预测性是指用资产的未来时空的潜能说明现实.显示的评估价值

必须反映资产的未来潜能,未来没有潜能和收益的资产,现实评估价值是不存在的.④ 公正性.公正性是指资产评估行为对于评估当事人具有独立性,他服务于资产业务的需要,而不是服务于相互矛盾的资产业务当事人的任何一方的需要.⑤ 咨询性.咨询性是指资产评估结论是为资产业务提供的专业化估价意见,这个意见本

留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7

我院从2003年开始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 每年均有10~30名留学生来院学习, 涉及到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在教学中, 如何让留学生尽快适应由医学基础课至临床专业课的转化, 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外科学总论这门“桥梁”课程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此环节承上启下,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们的下一步学习与发展,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不但要注重外科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基本理论联系临床实际, 用医学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 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以及临床医患沟通技巧, 这些都值得带教老师思考。在我院的留学生外科学总论临床教学实践中, 体会如下:

1 深刻理解教学大纲, 制订合理的教学模式, 克服语言沟通障碍

目前, 针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教材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统一教材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主编的医学高等院校教材, 鉴于医学知识发展及更新较快, 等到学生拿到手的教材时, 很多知识已经过时, 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要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深刻理解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尤其对于更新的知识或者已经陈旧的内容, 要在教学中重点强调, 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 扩展其视野, 引起医学生强烈的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 真正起到其从医学基础课到临床专业课的过渡及桥梁作用。实习中所应用的模具 (如打结器、练习切开、缝合的模拟人等) 也需要带教老师及时进行补充。在教学中尤其在课前备课的环节要深刻理解、领会外科学总论的教学大纲, “纲举目张”。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按照中国学生的标准制订的, 而留学生教学有其特殊性, 需要灵活机动, 采取与中国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模式。首先, 教材及参考书不要求统一,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用, 但要围绕外科学总论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其次, 留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其文化背景及语言沟通障碍, 虽然大部分留学生一般至少在中国生活学习2年, 有的甚至已经在本国取得第一学历后再来中国学习医学专业,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汉语沟通障碍较少, 但是在外科学总论学习中对医学术语和一些不易理解的、较生疏的偏僻的医学专业词汇, 留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不容易, 师生交流起来也较困难[2], 其学习起来相当困难, 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对此, 我院大胆进行教学上的尝试和改革, 采取分组教学模式, 每3~4人编为一组, 每组里都有能较好表达汉语的学生1~2人, 在学习中, 他们能与留学生们产生较好的互动、交流, 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第三, 教学中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可以提高留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3]。我院外科教研室建成了一支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队伍, 能和留学生自由交流。由于青年教师才离开大学校园不久, 有的还在进行硕士、博士学位的攻读, 与留学生年龄接近, 易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容易被留学生接受, 并且可以通过与留学生多交流, 成为留学生的良师益友, 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第一手反馈材料, 进而更能真实地了解到留学生对授课的反应, 调整并优化授课内容[4]。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英文发音准确, 能够娴熟地、自主地运用表达英语医学术语和专业知识。我院外科教研室每年进行2次中英双语教学的培训, 培养教师的英文发音及授课技巧, 把双语教学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比如讲授辨认手术器械时, 把一些器械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同时讲授, 留学生们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接受起来自然, 记忆起来扎实, 留学生们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2 针对培养目标, 统一规范授课方法,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向国际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专业医学技术人才, 针对这项目标, 我们制订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要统一规范授课方法, 如此才能达到设定的预期的培养目标。外科学总论实习是外科医生动手能力的塑形期, 关系到外科医生专业潜能的形成, 教学中要注重标准化操作和规范的操作程序演练[5]。我院外科总论带教老师一般为2名, 针对培养目标, 2名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手法不但规范, 而且达到绝对的统一, 带教老师操作动作的标准和规范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对学生的实习效果影响较大。这就要求2名带教老师课前集中备课, 统一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 统一授课方式、规范操作手法。带教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一样听理论课授课, 在基础理论上与授课教师达到统一, 同时遵照教学大纲, 上网查阅资料等, 更新教学理念, 紧跟目前教学前沿, 创新教学模式, 强化无菌观念和爱伤意识, 备课和授课的时间的比例应为4~5∶1, 以便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在备课中发挥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老带新, 每轮带教实习需要2名教师, 其中要保证1名教师为上一年度外科学总论带教老师, 这样能够加深对大纲内容的理解, 带教时操作手法上容易达到统一、规范, 也达到了教学的传承, 将实践技能目标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 强化临床技能的训练。这种集体备课, 形成统一的授课教案, 可以为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6]。备课中参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外科学总论实验教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外科学总论实验教材、各部属高校外科学总论实验教材及新进展, 结合临床和我院实际情况, 编写出一套适合留学生应用的外科学总论实用教材, 并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每年学生总数及分组人数的不同而逐年改进。带教老师在授课或者操作示范中, 应一丝不苟地严格按外科学总论实用教材、备课中所确定的授课方法和操作规范进行, 不断提高自己的带教水平和教学素养。我院每年均有1名普通外科医师 (高年级主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 参加外科学总论教学, 并要求带教老师临床脱产, 专司教学、教研及教改工作, 听取留学生们的意见, 改良教学方法, 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分以下三个步骤:

2.1 观看基本操作录像, 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观看多媒体[7]或者外科总论基本操作的录像可以直观而生动地熟悉操作要点, 观看辨认外科常用手术器械, 其性能、作用, 以及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手术器械, 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手术器械, 如血管钳、组织钱、持针器等应如何区分, 组织剪和线剪、平镊和齿镊在操作中不能随意混用, 手术器械的操作要规范, 如镊子、持针器和止血钳等器械的正确拿法, 增加了留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有些留学生包括国内学生往往用中指代替环指来使用止血钳、组织钳或者持针器, 这种不规范的操作一定要及时纠正, 不能放任不管或者视而不见, 动作不规范不但容易影响手术操作的视野、进度, 而且会带来误操作、误损伤甚至整个手术的失败。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们明确, 不正确的器械操作将会影响整个手术结果。有些器械名称或者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用中英文双语进行解释, 使留学生基本掌握各种操作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2.2 活体动物实际操作, 掌握基本要领

利用兔、狗等活体动物进行腹壁的切开与缝合, 以及阑尾切除术、肠吻合术、脾切除术等,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带教老师对各种操作技术细心指导、示教;应该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感受手术的氛围, 对手术区域的备皮、刷手、消毒、铺巾, 术中的切开、缝合、止血等操作程序要达到规范化, 在2名带教老师做动物实验的示教过程中, 可以让1~2名同学担当第二助手或者第三助手, 帮助术中暴露、擦血、剪线等, 让每个参与手术的学生各司其职, 分工明确, 术者与助手之间的配合要默契, 这是外科手术者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同时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参与手术同学的操作有无不规范或者不当之处, 及时给予指正。在教学中同时练习术中如何换位、手术器械如何传递, 这些均应严格遵循外科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规则。

2.3 强化巩固技能培养, 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分组进行实习, 带教老师巡回指导, 在练习中出现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解决,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各种操作技术。在教学中, 应自始至终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 只有培养了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各项无菌技术和手术技巧, 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8]。

严格按照外科科室和手术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在换药和手术等外科治疗中应用无菌技术, 从细节抓起, 刷手法、手术区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在教学中应该高标准、严要求, 否则学生容易忽略, 在以后的工作中犯错。在术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爱伤观念, 术者之间配合默契对于缩短麻醉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让其掌握什么是正确的手术助手操作规范, 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 可以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胜任手术助手工作, 可以使其从中领悟到手术的整体观念。学生能够从每个手术位置上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技能,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9]。另外, 带教老师研制了模拟打结器, 让学生练习深部打结及张力结。运用模拟人进行皮肤切开、缝合、结扎、剪线、拆线等基本操作技能, 并及时纠正动作缺陷, 锻炼其手、眼、脑协调进行的能力[10]。运用模拟器材举办每年一届的打结比赛及外科操作技能大赛, 这些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人翁责任感, 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实验报告准确及时, 考核方法推陈出新

每次实验课结束后, 均布置课后作业及思考题, 即实习报告, 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内容或者疑难问题。实习报告不但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中文水平, 也有利于对课堂实习内容的巩固、记忆。让学生“课堂有学习、课下有思考、思考后记忆”, 带着问题去查阅、检索相关资料, 并且“温故而知新”, 加深对课堂上重点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记忆会更加扎实、深刻, 有些留学生用汉语交流问题不大, 但是书写起来较困难, 实习报告就用英文来写, 或者有的学生用中英文双语来写, 有的学生用繁体字来书写, 这些情况,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也可以按照中文来计算成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 应当及时给予纠正。根据课堂内容, 带教老师布置一些操作的课后作业。例如讲到打结一课时, 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回去练习各种打结200个, 在交回来的作业中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出现了第一个结打结不紧, 并出现了滑结和假结, 给予现场纠正, 学生受益匪浅。在讲授缝合课时, 课后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在一张棉垫或者鼠标垫、纱垫、酒瓶盖或者饮料瓶盖的胶皮上练习10种缝合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练习缝合, 教师强调课余时间自己练习的重要性, 使之通过课上和课后的练习达到熟练[11]。实验报告的内容和成绩当作外科学总论课考核的内容之一。另外, 参考实验课的出勤率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成绩的总和来决定外科学总论的结业成绩。总之, 外科学总论的考核方式多样, 不局限于外科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也不能简单局限于规定时间内能打多少个方结、张力结或者外科结, 而是应该重视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是侧重学生的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

4 针对留学生未来职业规划, 更新教学方法,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留学生未来职业规划, 要与国内学生培养模式不同。留学生职业规划与我们国内学生不同, 他们回国后除了一部分当医生以外, 有的从事医学教育, 有的从事心理咨询行业, 有的从事与医学有关的行业或者交叉行业, 这就需要培养方式的转变, 更新教学方法,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我们国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12]。之前外科学总论的教学也是一样, 为了培养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顺应世界范围内医学教育改革潮流, 外科学总论教学方法改革也迫在眉睫。改革的目的及重点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改被动性的“灌输式”学习为主动性“自学式”学习, 找出更加适合留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13]。提倡“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等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模式, 让“教”和“学”两个主体实现双向交流。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4], 是我国目前在医学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院从2006年开始第一批PBL理论课教学, 在留学生外科总论教学实践中也引入此种方法。例如, 在讲授无菌术时, 可设置问题, 进行开放式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刷手?六步洗手法如何刷?在外科手术前该如何刷手才能让手上的微生物消失?如何戴无菌手套呢?怎样正确穿脱手术衣?让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渴望进入示教阶段,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的外总实习存在着一定的走过场、“放鸭式”的不良现象, 应加强对留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留学生多动手和多独立思考, 在实践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无菌术概念和外科各项基本操作技能, 如打结、切开、止血、分离和各种缝合方法, 掌握手术器械的正确持法, 学会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和初期复苏 (心肺复苏) 术等。

5 注重医学伦理教育, 提高职业素质训练, 及时进行反馈

一个合格的外科医师所具备的良好职业素质, 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娴熟的手术技巧, 而且必须包括良好的伦理道德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教学时, 应该侧重以下四方面的教育及训练:

5.1 加强医学伦理道德教育

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的职业意识。目前欧美等国家在医学教育中都十分注重医学伦理教育。我国目前医学教育中也开展了医学伦理学课程, 但是在医学教育实践中不应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讲授, 应将医学伦理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从爱护动物到爱护关心患者。

5.2 培养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

要培养学生“敢打硬仗”的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外科医生经常面对复杂的手术操作和手术风险, 没有处变不惊、沉着冷静职业心理素质, 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教学时, 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细心, 及时纠正错误, 操作前一定了解此次课学习的内容, 应熟悉拟要进行的手术步骤和局部解剖, 手术操作后要总结成功经验, 汲取失败教训, 把操作过程在头脑中再过一遍“电影”, 认真反思, 不断积累、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术观

手术技能训练时应注意角色互换, 要求学生轮流担任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麻醉医生、护士等。角色轮换的目的是倡导团队合作精神, 反对“重台上、轻台下”“重术者、轻助手”的思想, 同时也要强调以术者为中心进行手术操作。通过轮流担任各种角色, 留学生能亲身体验各种角色的术中工作情况, 锻炼了协作和配台能力, 为今后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13]。

5.4 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了解学生, 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因此, 教学反馈的设计就是要注意时效性和高效性, 在课后给学生们及时布置一些实习报告, 让其下次课前及时上交, 批改时不但要注意其共性问题, 还要注意个性问题。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结果的反馈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因为, 其一, 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改进学习活动及策略。其二, 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进行表扬与指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要做到形成性评价, 可以激发每名学生的潜质。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 经常给予学生形成性评价, 可以使学生及时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 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应用这些理论, 指导教学动作[15]。

浅谈经济法总论 篇8

关键词:竞争;虚假宣传;社会利益

近来,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逐渐开始重视起来,首先就表现为在对食品的选择上具有严格的挑选,但是不少商家却为了获取利益,通过虚假宣传的手段取得百姓的信任,导致不正当竞争、消费者受骗、食品不符合标准等事件层出不穷。

2014年8月初,武汉市民徐先生为了帮助自己戒烟,在一家大型超市购买了数十盒某品牌猴头菇饼干,每天锻炼身体的他却越来越胖了,经检测,饼干的实际能量是外包装标注能量的四倍多,即超标三倍多。徐先生遂将该超市告上法庭要求退一赔十,法院分别组织两次开庭。法庭上,超市代理人辩称,即使包装或者标签上存在瑕疵,只要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或者误导消费者的情况,那么就不用赔偿,请求法院驳回徐先生的诉请。

这是武汉首例消费者食品能量超标维权案,本案中,超市销售某品牌猴头菇饼干的行为不仅是销售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对于饼干生产厂家来说属于市场交易中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笔者拟从经济法总论中的相关理念探究为何本案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围之内。

一、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法是一种普遍的法律现象,只要国家存在,经济建设就在日积月累的发展当中,就存在着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控或者管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从本质上来说,经济法是以公法为主,公私兼顾的第三法域的社会责任本位法,社会本位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主导,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自己的调整原则,通过规定鼓励维权行为、抑制违法行为等在对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都着眼于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的需求。当然这样的规定并不是说经济法只是一味的重视整体利益而忽略私人利益,它强调的是如何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不受侵犯的情况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发展,鼓励正当竞争,同时也保障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以使他们再次获得竞争机会,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经济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体系是由法的目的价值、形式价值和评价标准三种成分所组成的价值系统,[1]在本文中笔者取目的价值来分析,它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哪些价值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反映着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其价值包括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目的价值冲突大概也就是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方面,一方的上升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另一方产生抑制的作用,例如较高的税率可以提高公共福利的标准从而提高整体的公平程度,但却有可能抑制投资的热情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公平、效率、自由、秩序都是特别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它们成为法律的服务对象时,就是法的最重要的目的价值。

经济法的特殊价值是指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对于民商法而言,意思自治原则是其最大的特色,它为人们行使权力提供了一个相同的平台,当事人之间权力对等,义务对等,能力相当,只要彼此约定俗成便可达成一致意见。就形式正义的法而言,实现平等对待当事人就足够了,人们就能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民商法主要从微观经济层面,以维护自然人和法人的利益为主,保障个体的权益,只要所适用的程序规则是公正的,双方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破坏了社会的利益和秩序,则非所问。

经济法作为第三法域的社会责任本位法,虽然并不笼统地反对形式上的公平正义,但它更着眼于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即实质公平正义的保护,揭开形式公平正义的面纱,寻找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间的差别是它的重要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为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法律调整,要求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来确定经济法的任务,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以及为纠正社会不公而采取多样的积极措施和手段。[2]民商法重在以“个体权利本位”为核心,当个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有的时候也许会不择手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甚至损害整体利益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经济法来协调个人与整体之间的矛盾关系。

市场本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对于经常出现的垄断、不正当竞争及其他不公平交易行为,当市场已经不能很好的予以解决时,经济法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采取市场规制的方式对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及其他不公平行为的受害者提供特殊保护。经济法通过国家调节,从总体上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合理化及发展,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但是社会整体利益不等同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在维持整体利益协调稳定的同时也要保证个人利益的有序发展,在经济法的秩序下,个体虽然是自由的,享有充分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得妨碍和损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自由与秩序生来既有矛盾,自由是对专制的反抗,但无序、绝对的自由会破坏正常的秩序,故经济法追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平衡、统一。[2]

三、经济法的责任

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曾经也被众多学者争论不休,否认它的独立性的人认为经济法责任是传统法律责任的简单组合,除此之外没有新的责任形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存在问题。一个法律部门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个关键的要素要看是否具有独立的责任体制,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毋庸置疑,其责任体制自然就具有独立性,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和传统法律部门有重合之处,但不能认为经济法责任包含上述责任。比如经济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虽然在性质上不同于民事中的普通赔偿,但都归属赔偿这一制裁方式,赔偿损失是财产责任中的一种,任何部门法都可以将赔偿损失作为它们自己的责任形态,所以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必须在既有的法律体系下又制定出新的制裁方式。责任并不等同于制裁,制裁是承担后果的表现方式,不同的部门法只是对某类责任形式更为侧重,但不意味着要排除其他类型。惩罚性赔偿是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假一赔三、退一赔十,目的在于针对被告故意的欺骗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在防止侵权人将来重犯的同时也警戒他人再次实施类似的行为,以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整体实质公平利益的最终目的。

四、案例问题分析

商品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我们只有通过广告宣传来了解产品的成分、特征、功能,宣传是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更好获利的一种营销手段。但这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为了谋取利润而采取欺骗手段的现象。

本案中,超市代理人辩称即使包装或者标签上存在瑕疵,但并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或者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但事实并不如此,饼干的实际能量是外包装标注能量的四倍多,已经远远超标三倍多,消费者正是出于食品能量低不会引发肥胖等目的才会选择该产品,所以饼干外部包装的宣传不具有真实性,已经足够误导消费者,存在明显的虚假宣传行为。

市场竞争讲究的是公平公正、诚实信用,优胜劣汰是正当竞争之后的必然结果,不正当竞争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一商家,而是作为一种危害社会整体的行为对所有同行的企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案中饼干的生产厂家采取虚假宣传的手段欺骗消费者,也给其他同行的商家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打破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饼干的实际能量超标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损害。食品安全问题是百姓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近来不断出现的食品不符合标准等事件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法必须始终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宗旨,在促进个体有序进步的同时要保证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不受侵犯,对于以强欺弱、采用欺骗手段误导消费者等等一系列排挤其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严惩不贷,真正做到对实质公平正义的切实保护。本案最终判决超市承担退还消费者购买食品费用,并按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向消费者赔偿支付价款的十倍赔偿金。虚假宣传行为只是众多经济行为中的一种,单纯的民事补偿责任已经不足以遏制侵害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了,强硬的行政强制手段并不能充分体现其目的,所以说不论是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还是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都必须要归入经济法的规制范围,才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利益。

五、总结

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们扰乱了社会本应有序发展的经济环境,也侵犯了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的实际利益。经济法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社会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平衡,为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平台,让人们投身自由竞争,把一切有利因素发挥到极限,把事情做到极致,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整体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这是经济法神圣的使命和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小吃类的经典广告宣传词下一篇: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