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共12篇)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1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 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 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从心理层面上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自主学习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相关问题, 通过问题作为导向, 以知识和能力为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不是“师讲生听”, 也不是学生预习自学的过程,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尝试着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探究学习;呈现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看到, 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相互交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 引导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从而形成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与策略, 为问题的最终结论提供决策依据。这种学习模式强调“问题”和“自主”,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由老师教授为中心的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 而是由教师介绍有关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 教给学生基本设计知识与方法, 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和兴趣, 自行设计研究课题, 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自主完成课题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创新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表明, 以问题为导向的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是一种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模式的程序
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一般程序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评估及结论[2]。提出问题是铺垫, 自学讨论是重点, 归纳总结是升华。通过设计过程对问题的探究, 引导学生在解决方案中经历的思考过程及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与沉淀。以二年级办公空间设计课题为例, 阐述此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到了二年级, 需要对室内功能、流线、环境、材质、工艺等众多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并且由于设计思维方式、环境因素的限制和设计的复杂性等, 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设计, 不能很好地把以前学习内容和知识运用到设计中。艺术设计教学表现为连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艺术设计课程中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建立以问题为设计导向,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问题为设计内容的线索, 自主学习为学习能力的体现。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
设计任务书仅提供原始平面图、立面图、设计目标与成果要求, 其他自定。这与学生之前课程设计中所有功能要求都给定、依据限定条件进行的设计不同,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对现有室内环境进行自主研究, 提出个性化的具体设计指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发现新问题, 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 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一种问题情境设计。这种方式使学生很快从“被动”转换成“主动”的学习情境, 积极主动地把精力用到学习中, 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系列目标问题思考:当前办公空间类型有哪些?人们希望能在什么空间里工作?什么样的办公空间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未来的办公空间需要提供哪些新的功能空间?等等诸多问题, 在此阶段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和自主学习探究欲望, 自主扩充课题研究内容与外延。
教师不给学生直接而具体的设计内容, 只提供有关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和确定问题, 围绕问题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 从而解决问题, 获得新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3]。
第二阶段:分析问题
设计的准备阶段以3~5人小组为单位, 课题小组成员根据问题, 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分析阶段:办公类型的确立;功能的划分;空间置入体的空间形态;空间置入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何通过合理的流线提高办公效率;造型与材质等问题。
第三阶段: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各自确定的问题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资料及数据的收集;图书馆文献资料查询;互联网信息整理;办公空间现场调研;调研沟通及交流信息等多渠道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各种资料的汇集, 往往会出现相互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需要学生自主判断。随着对问题的不断探讨和分析, 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动力逐步加大。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 学生采用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口头汇报论证, 如与文献及资料相关的问题采用个人汇报, 而调研及相关信息则以小组形式汇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是一个分工协作和知识互补的合作过程,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口头表述、论证,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得以锻炼和加强, 另外相关资料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第五阶段:评估及结论
阶段成果要求学生制作ppt进行汇报。汇报要求简明扼要地阐明基本观点及相关论据, 以及探索的基本思路、途径、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等。对各组汇报存在的问题或内容不清楚的地方, 教师和其他同学可进行提问, 由该小组同学负责解答。对该组报告不足之处, 其他组同学可给予补充, 加以改善。学生汇报后, 教师适时总结, 指出成功与共性不足之处, 正确引导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学生从中学会关注现实社会的真实问题, 这既是一个专业实践学习过程, 更是一个社会知识积累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问题, 积极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 用不同角度的问题促使学生“自我设疑”, 通过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进行思考。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线索, 使学生产生困惑并要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问题为契机, 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 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 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三、结语
本文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及内容。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一般程序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评估及结论。以问题为导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强调教和学两方面的相互作用, 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重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理解能力, 掌握基本知识技能,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英杰, 杨淑梅.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模式中的地位和角色转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 6.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Randy I.Anderson, Anthony L.Loviscek and James R.Webb.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Real Estate Education.Journal Of Real Estat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2000.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2
——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三个配套文件解读
为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见,细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工作机制,近日,中央政法委印发了《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三个文件”)。
文件出台的背景
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法治导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改起,从健全制度机制抓起,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制约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和障碍,突出的有三大难题:一是入口不顺,二是法律程序“空转”,三是出口不畅。
2013年初,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把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确定为政法系统的重点改革项目,明确了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分四批部署各省(区、市)政法机关开展改革试点。今年初,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全面实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法治导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改起,从健全制度机制抓起,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以来,政法机关接待群众来访数量同比上升了7.1%,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显提高,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上访数量明显减少。这些情况表明,诉访分离、依法治访的改革精神,逐步成为各方共识。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总体呈现“弃访转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符合受案条件的信访问题在法律程序内得到受理,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效果逐步显现。这也反映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路子是可行的,社会各界和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对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举措是认可的。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和障碍。突出的有三大难题:一是入口不顺。主要是信访申诉的渠道窄、渠道少,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诉与访的界限不清、标准不明,工作中难以准确地分类处理;受理立案的门槛高,一些符合条件的诉求进入不了法律程序;各单位间存在“踢皮球”的问题,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依法及时受理。二是法律程序“空转”。有些案件虽然进入了法律程序,但办案单位态度不端正,办案不认真,有错不纠,有瑕疵不补正,法律问题没有得到依法公正解决。三是出口不畅。主要是已经走完法律程序的信访案件退不出处理程序,有些案件当事人仍然反复缠访闹访,严重影响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工作成效,影响信访群众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信任,如不尽快予以破除、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就难以顺利深入推进。中央政法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三个文件”,推动政法机关建立健全导入、纠错、退出机制,进一步破解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难题,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深入开展,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文件的主要内容
解决入口不畅的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在法律程序内得到及时处理;解决有错不纠的问题,提出了执法错误、瑕疵的认定标准,以及依法纠正错误、补正瑕疵的办法;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防止终而不结、无限申诉,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主要着眼于解决入口不畅的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在法律程序内得到及时处理,防止一些案件游离在法治轨道外,形成越级访、违法访。文件重点明确了诉与访的标准,对什么是诉类事项、什么是访类事项做了严格区分,以及导入相应法律程序的各种具体情形;为防止界限不清、相互推诿、案件积压,要求政法机关建立内外部衔接配合机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导入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主要着眼于防止法律程序“空转”,解决有错不纠的问题。特别是对实体没有问题,但办案程序、司法文书等方面存有瑕疵的案件,提出了原则性解决办法,要求政法机关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在法律程序内解决,不能对带有小毛病、小问题的案件推出不管。文件原则提出了执法错误、瑕疵的认定标准,以及依法纠正错误、补正瑕疵的办法;从健全内部纠错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制约、严格责任查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从矛盾化解、舆情引导、源头治理三个方面,就增强工作效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主要着眼于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防止终而不结、无限申诉,切实维护司法权威。文件重点明确了依法终结的范围和法律依据,细化了终结标准和程序,确保终结案件质量;对问题已经依法公正解决仍然缠访缠诉的个案,明确了综合化解的具体要求,以确保终结事项依法有序退出法律处理程序。
落实文件精神的要求
理顺入口,确保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得到依法及时受理,防止法律程序空转,切实依法解决问题,畅通出口,使无理缠访案件依法退出。多措并举,维护良好信访秩序:坚持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两手抓;严格落实办理时限;大力推广视频约访;依法处理违法上访行为。
一要理顺入口,确保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得到依法及时受理。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首先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把在法治轨道外的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引导到法治轨道内来,让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依法得到及时受理。
——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信访渠道单
一、狭窄的问题。中央和省级政法机关要依托各单位官方网站,开通网上信访,引导当事人直接上网反映问题;依托内部专用网络,把视频接访系统建起来,实行远程接访,减少群众“访累”;地市以上政法机关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办信工作,实现数字化录入转办,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引导案件当事人多来信,少来访。各级政法机关要探索建立网上受理流转、网下复查办理、网上答复化解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努力改变以人访为主的传统信访模式,逐步形成“就近的来人访、远处的上网视频访、不方便的来信访”的接待受理格局。
——降低受理门槛,切实解决合理诉求进不了法律程序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诉与访的甄别标准和区分界限,细化各类信访事项的受理范围和条件。对每一起信访事项,都要准确把握性质和类别,依法及时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及时导入审判机关诉讼程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程序、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程序办理。受理标准上,只要可能存在执法过错或瑕疵的,都应当依法予以审查。导入法律程序后,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问题得到依法解决。
——加强衔接配合,切实解决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党委政法委要协调建立政法机关与党政信访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引导涉法涉诉信访群众依法向相关政法机关反映问题,依托党政信访部门协商明确普通信访与涉法涉诉信访交织的信访事项、涉众型信访事项的责任部门,积极开展分工合作。政法各单位之间要加强衔接配合,建立通报联系机制,解决好当事人多头上访的问题。对交叉管辖的信访事项,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谁先接待,谁审查受理。各单位内部要建立信访部门与案件承办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加快案件流转,确保符合条件的信访案件得到及时受理。
二要防止法律程序空转,切实依法解决问题。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导入司法程序处理,就要保证群众合法有据的诉求,在司法程序和时限内得到公平公正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依法按程序就能公正解决问题。
——以过硬的措施,确保执法错误依法得到公正解决。大力推行信访办理回避制度,需要依法复查、再审的信访事项,实行原办案人员回避;可能存在执法错误或瑕疵,经多次复查仍未解决的信访事项,要实行异地审查;上级发回重新处理,仍未能解决的,可实行提级审查。深入开展案件评查活动,通过各部门自评、上级政法单位直接评查、异地交叉互评等方式,查清案件是否存在过错瑕疵、当事人信访诉求是否合理。对评查中发现的执法错误和瑕疵,及时启动法律程序,依法予以纠正、补正,还当事人以公道。要严格落实倒查问责制,对存在执法错误、瑕疵,久拖不决的,不仅要倒查原办案单位、办案干警的责任,也要倒查信访办理部门和干警的责任。
——以规范的救济手段,妥善弥补瑕疵。对每一个执法瑕疵,都要向当事人耐心说明瑕疵问题不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理由和依据,通过释法析理,努力消除当事人误解。对文书制作疏漏、事实表述不准、法条引用失误等方面的瑕疵,要通过裁定、决定等方式依法予以补正。对办案程序不严格、证据收集不规范,以及对待当事人冷硬横推、简单粗暴等态度作风问题,无法恢复原状的,应当向当事人作出合理解释,争取谅解。对常见多发的、当事人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程序性瑕疵、文书瑕疵,要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建立长效防范机制。
——以办理过程的公开,提高依法纠错的效果。既要依法公开执法办案的依据、流程、结果和裁判文书,也要依法公开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方便群众监督。对重大敏感信访事项、存在重大执法过错的案件,及时发布事实真相和案件处理情况。对问题已经依法公正解决,仍缠访缠诉的,要把政法机关的处理情况和当事人的诉求公之于众,让群众评判说理,赢得群众支持。
三要畅通出口,使无理缠访案件依法退出。对当事人反映问题已经依法按程序处理完毕,合理诉求已经依法按政策公正处理,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对该信访事项依法终结,不再 启动复查程序。
——确保终结质量。对信访事项的终结,必须经过复查、申报、审查、备案、告知5个环节,符合终结标准,并经中央政法机关或省级政法机关审批。仍继续缠访的,各级政法机关不再作为信访事项进行统计、交办、通报,重点是做好对当事人的解释疏导工作。
——落实善后工作。各级信访联席会议、党委政法委、综治办要建立协调机制。对已经终结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请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基层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做好对信访人的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工作,促使信访人息诉息访,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使信访终结事项依法有序退出法律处理程序。
——用好救助手段。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按规定及时给予救助,帮助当事人摆脱生活困境。对纳入不到司法救助范围又确有实际困难,或是救助以后困难仍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的,引导当事人按规定申请社会救助。
四要多措并举,维护良好信访秩序。各级政法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为有序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两手抓。不论是哪一类信访事项、什么性质的上访行为,都要按照依法解决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并重的原则进行处理。既不能纵容极少数闹访滋事人员挑战法律底线,也不能只注重处理违法行为而不解决当事人合理合法的诉求,防止矛盾激化。
——严格落实办理时限。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要公开承诺办理期限,限时办结,是否受理、是否立案以及办理结果,及时答复当事人,说明理由和依据,努力使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本级得到妥善解决,最大限度减少重复访、越级访。
——大力推广视频约访。中央和省级政法机关在办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过程中,需要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当面做解释说明工作,或者当事人需要反映情况的,原则上应通过视频约访、远程接访,必要时上下几级政法机关联合接访,让当事人感受到,通过视频约访,反映问题快捷、解决问题高效,逐步扭转赴省进京上访高发的局面。
以绩效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 篇3
【关键词】绩效技术;自主学习;系统设计;自主学习系统;学习绩效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教育和心理学派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开发出一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型。绩效技术是一种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方法,是一种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的策略。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绩效,本文从学习系统出发,结合自主学习特点,探讨基于绩效技术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
一、绩效技术
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又称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之后的教学系统设计。
我国目前研究绩效技术的学者有张祖忻和梁林梅,张祖忻从“方法”和“领域”两个视角来认识绩效技术。首先绩效技术是一种认识和解决人的绩效问题的系统方法,其次,绩效技术是分析组织和个人的绩效问题,对改进绩效的方案(绩效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研究,其目的是取得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成效。
从上述定义可以对绩效技术有以下基本的认识:
第一、绩效技术的典型特点,它研究的核心是“人”,不是机器;它是一种强调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它以目标为导向。
第二、绩效技术遵循ADDIE工作过程,即绩效分析(前段分析)、问题分析、干预措施的设计与选择、干预措施的实施与变革、绩效评价。
我国学者张祖忻认为绩效技术是创设一个绩效系统,来达到组织或个人的工作成效的目的。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个系统就是学习绩效系统,包括学习者、学习系统的前端分析、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可靠的学习资源、科学有效的学习管理、学习绩效评价。
二、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本质
什么是自主学习?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
在国外,以费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在我国,董奇称自主学习也是自我监控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2、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关于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总体分析,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学习者特征、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环境支持几个方面。由于自主学习有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它是学习者在“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基础上,借住帮手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要考虑学习系统各要素。
三、基于绩效技术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
通过上述对绩效技术和自主学习的了解与分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采用绩效技术工作方法,可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调控,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绩效,如图。
基于绩效技术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
1 、前段分析
前端分析也称绩效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原因分析和学习者分析,需求分析包括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方面,指通过分析现状和期望目标的差距,找出学习者的所需和社会所需的人才资源等;原因分析就是识别存在绩效差距的原因;学习者分析是包括学习者的年龄、知识技能水平、学习风格等。
2 、制定目标
制定明确具体学习目标的作用:第一,有利于选题学习资源,第二,指导管理学习过程,第三,为学习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标准。
3、 学习实施
学习实施就是通过合适的学习策略获得科学准确的学习资源,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助手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过程。学习策略的选择要考虑学习内容、媒体功能、绩效原因等方面的因素,学习资源可以是传统资源、电子资源,也可来自新闻广播、报告会议等。
4 、绩效评价
学习绩效评价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标准,对学习者为提高个人能力所制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投入进行的综合评价,自主学习绩效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
5、 变革与管理
绩效评价并不是整个学习系统的结束,设计自主学习学习绩效系统,目标是提高绩效,目的是进一步的改进。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和评价结果的变革和管理,是很关键的,学习者要对评价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做的不足,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分析取得高绩效的成功经验和低绩效的原因,关键是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管理,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给下一步高绩效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
四、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仅靠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自主学习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有自己的学习风格,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自主学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和绩效技术的工作理念,提供的基于绩效技术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模式是从整体思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通用模式,在学习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情况修改,力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个人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祖忻, 绩效技术概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7——10、17、130
2.梁林梅, 教育技術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p. 13.
3.庞维国, 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p. 78—83.
4.杨虹, 自主学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8(5): p. 58—62.
5.秦丽敏, 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分析及模式构想.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0(2): p. 41—45.
6.程世禄, 龚.,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5): p. 81—84.
以兴趣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学习 篇4
1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高中英语课是目前大部分高中学生非常厌恶的一门课程。而在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早在初中、小学阶段就已成为英语学习上的“困难生”了:部分学生是由于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而另外大部分则属于学生想重视,却无法提起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勤学苦练数年,却仍无法突破和征服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已失去了继续学习信心。这种种因素是高中英语教学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多数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整体水平也难让人满意,平时的学习又不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造成高中生英语学习状况一直不理想。这样的现状是我国家英语学习的基本国情,所以必须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改善英语学习的现状。
兴趣是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能产生的积极的带有选择性、倾向性的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人们若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 积极从事这项活动, 并注意探索其奥秘。人们都会优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产生注意,并积极探索。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
2 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措施和手段
2.1 培养高中学生养成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决心和动力
养成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大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广大用处。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着兴奋感、好奇感和向往,针对这一特征,英语教师在上高一英语导言课之前应准备充分,搜集充足的资料和实例,以说明英语在实践中的广大用处和学习英语的重大社会意义,如商务、科技、文化生活等等。并在课上进行示范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重大社会意义和广大的用途,使其对英语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主观学习欲望,为以后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工作,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后期教学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师还可以用身边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不断的搜集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商务、旅游、文化、科技、电子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中用到的英语素材,其一可以作为随堂口语练习,其二可以通过这些事例让其了解到社会发展中,外语这门学科在实践上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其兴趣的培养,时刻从学生自身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外部环境的感知上进行引导,维持并且增强其学好英语的决心、信心和动力,从而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2.2 挖掘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在我国英语教学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语言应用和实践的环境,在那些边远及贫困地区更为甚,英语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英语课堂上。同时,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信心,进而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潜心教学,课后细心总结,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用的教学素材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运用当下社会“热点”设立练习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交流。将传统的机械式学习改为交际式学习,增加学习效果,营造实践氛围。
加强开口交流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口语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可以借鉴在国内教学非常成功的疯狂英语和新东方英语等教育机构的成功经验。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就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同时,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英语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越娴熟与教学方式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独有特色的教育方式,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让教与学相得益彰,提高英语教学工作的效果。
2.3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英语知识
对高中学生来说,难的不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是如何保持其已有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一直保持着浓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一点点的展开更进一步的学习行为。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压力。高中教师应该把课堂内外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英语学习素材,时刻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例如举办英语单词记忆竞赛、编写英语手抄报、阅读英语辅导报刊并对其内容进行复述、进行英语情景剧的表演、写英语小日记、阅读外国名著等活动。在实践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阅读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以达到维持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2)对学生灌输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让其在自主学习中正确有效的学习,这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工作中,高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的内在规律,把握英语的内在关联。教他们如何提高对语言的认识与学习能力,掌握科学记忆法,养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提高他们学习质量,以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发展。
3)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还要鼓励他们去主动积极地深入探析和研究英语,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教会他们主动学、主动请教的习惯。大胆地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积极地引导他们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英语学习,应以兴趣为主导。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大小。失去了兴趣的语言学习就像是失去了帆的船只,是不能够顺利通航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做到,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增加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饶有兴趣地去学,使英语教学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最好效果。
摘要:“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 (瑞士)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唤起学生们的探索精神与求知欲望。该文主要围绕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维持其学习兴趣展开。分析了现代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应对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兴趣,英语学习,高中生,老师
参考文献
[1]李世平.兴趣是英语学习者最好的老师[J].科技信息, 2008 (35) .
[2]孙志永, 赵康.英语学习中英语持续兴趣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 2006, 27 (7) .
[3]戎水珍.兴趣——英语学习的助推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1) .
[4]刘莉萍.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5) .
[5]吴兵东.学习兴趣与大学英语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22) .
[6]付春林.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J].科技风, 2010 (4) .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5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问题的不断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所以,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一、直面是非混淆的社会乱象,确立“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是非观。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不稳定因素累积叠加,社会步入加速转型振荡期,维稳形势日益严峻!社会上广泛奉行的“谁权大谁说了算,谁钱多谁做主”,在这样的是非混淆之下,以“权”稳控,压得住一时,压不到永久。以“钱”维稳,花钱买安宁,越买越不安宁,反而助长了“争权夺利”的歪风。
今天,法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意志,法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确立“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是非观,势在必行!也只有“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是非观”,才能让全社会自觉认同:依法执政就是最理想的执政方式!依法行政就是最佳的社会治理方式!依法办事就是最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法办事的环境就是最理想的投资发展环境等现代思想,全面确立起法治的权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发挥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突出作用,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直面司法脱离群众的社会现实,加快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法治体系建设
法治建设存在的许多问题,最关键的一条是司法(执法)体制,高高在上,远离群众。既使是不断地推进“三官(警官、法官、检察官)一律(律师)进社区”,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司法(执法)体制以干部和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事实,司法(执法)体制依然是脱离群众,并未成为人民群众方便运用的有力工具。
浓厚的权利色彩、神秘的权威说辞,带给人们的除了恐惧,就是怀疑。相融才会相信!只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构建新型社会法治体系,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使法治融入生产生活,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构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社会法治体系,必然要求“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必须有党领导下的法治组织”“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必须有群众自治的法治组织”。一切法治组织的骨干力量由群众推选(罢免),定期培训,团结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靠群众,运用法治,保护群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保障人人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体系由人民群众推选建立,人民就不会恐惧和怀疑。法治体系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被人民群众监督和运用,才能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社会法治体系包括:1人民团体内部设立法治委员会(法治办或政策法规办)。2行业协会内部设立法治委员会(法治办或政策法规办)。3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法治委员会(法治办或政策法规办)。4乡镇(办)组建法治委员会(社会治理办)。5社区居民(村民)中组建法治委员会(法治办)。6组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7组建各类群众联防治保组织等。它是县以上国家社会治理机关的有效延伸;是各类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协商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直接渠道;是构建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方法;是发挥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作用,依法推进人民团体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三、直面“信访不信法”的客观现象,运用制度组合推进信访有效导入法治途径化解
“信访不信法”的主要思想顾虑是:(1)法律门类繁杂,条陈众多,法言法语难以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2)运用司法制度化解矛盾成本很高,普通公民经济上难以承受。(3)司法诉讼程序慢长,容易被权力和金钱影响,“夜长梦多”。(4)国家司法,群众个人难以掌控,强制判决可能不公,或者难以执行(赢了官司输了钱)等。(5)信访主要是找政府、找领导,简单易行好掌控,无经济负担,领导批办解决问题快……
所以“信访不信法”现象的背后,代表的不一定是群众不懂法,反而更多的是群众对现行法治的深切研究,进而选择最有利的诉求表达和维权方式。信访矛盾成因复杂,靠单一制度难于有效化解。复杂的问题必须用多种制度组合起来,多方施策,有效化解。
坚持教育引导与依法打击相结合,制止违法信访行为,保障正常信访秩序。信访是人民群众迫不得已的选择,是人民群众权益受到损害和遭遇不公待遇的情况下,寻求维权和补救的重要途径。通过信访,人民群众的申诉,反映到信访部门,信访部门受理后,反馈给相应职能部门,督促其依法处理,使群众受损害的利益和不公待遇得到恢复。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尤其是在法治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通过信访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普通老百姓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
但也有个别群众,行为极端,意图通过围堵党政机关或纠缠领导,达到个人急于求成的不法目的,扰乱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在现场教育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必须对其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依法追究责任,有效维护合法信访秩序,切实防止信访失控。所以教育引导与依法打击,是制止违法信访行为,保障正常信访秩序的最有效制度组合,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实行“法律援助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困难救助制度+财政保障制度”等制度组合,推进信访有效导入法治途径化解。法律援助制度即“政府出钱,请律师帮当事人运用司法制度化解矛盾”,让普通公民立即免费拥有了专业法律代理人,有效化解了“公民难以运用法律、难以承受司法经济负担的顾虑”。法律援助制度与人民调解制度结合,对有确定可实现诉求的人身伤害与经济索赔案件,通过人民调解,定纷止争,可以避免“司法诉讼程序慢长、强制判决可能不公”的风险,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化解纠纷,让当事人自己对事态可控,自愿平等达成协议,实现事情解决,心顺气顺,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两项制度能否有效运用,关键取决于法律援助制度中涉及的,律师调解纠纷出勤补助和办案补贴能否落实。依据财政部门文件规定:法律援助律师调解纠纷,应发给出勤补贴,办案应发给办案补贴。律师作为社会自谋职业者,主要依靠办案收入生活。办案收入没有保障,势必挫伤其工作积极性。所以必须有财政经费作保障。
四、直面法律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加快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事业。
法律服务事业是法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公益事业,是干部群众依法办事,解决问题,可便捷选择的专业代理人。然而越是到基层,法律服务人才越短缺,越是欠发达地方,法律服务事业越难以发展,严重滞后于干部群众的现实需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法律服务事业发展,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要。
从现实发展状况看,法律服务事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公益性法律服务,比如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向公民免费提供。二是半公益性法律服务,比如148基层法律服务,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向公民提供相应的准专业法律服务。三是专业法律服务,比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由专业法律服务机构、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有偿服务,依照物价部门规定的限价收费标准收费,自负盈亏。三类法律服务业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不同群众的差别需要。
与时俱进加快法律服务事业发展,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至关重要。一是分类指导。公益性法律服务事业,要在人员、装备、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上下功夫,比如推行“以案定补”、专项预算、提高保障水平等办法,调动工作积极性。专业性法律服务主要是给予政策上扶持,环境上保障。比如政府购买服务、推行148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联乡镇包社区,为部门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等,拉动其稳步发展。二是综合施策。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和人民调解三项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实行部门力量整合和组织社会力量承办等方式,化解人员、经费不足的难题。争取地方政府落实好中、省、市出台的政策规定,逐步增加经费预算。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谁负责化解“矛盾疙瘩”。三项工作涉及到谁,就由谁的人员、经费来承担工作职责。还要发动企业单位、社会组织承办公益事业,争当依法治理先进(比如组织发动房地产建筑企业(物业公司)建设法治小区„),通过部门力量整合和组织社会力量投入,推进事业新发展。三是预防执业风险。法律服务事业是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特殊事业,天天和矛盾纠纷打交道,“身处是非漩涡之中,位及风头浪尖之上”。不法分子伤害群众利益,破坏公平正义,法律服务事业帮群众依法维权,维护公平正义,对有道德素养之人而言,会伏法服理,但若遇到无道小人,必会仇视,一定会伺机报复。这是法律服务事业必须面对的工作风险!所以一定要严守法纪,出污泥而不染,严防不法分子的引诱拉拢、挖坑下套和挑拨离间。四是开展法律服务惠民行动,扩大社会正面影响。组织开展诸如法治大戏下基层、12.4宪法法律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为残疾人免费办理司法鉴定、为困难群众免费代理诉讼等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服务事业的知晓率,通过办实事的惠民之举,稳步扩大社会影响。四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构建由“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所(站)”和“村(社区、企业、小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点(联络员)”共同组成的“社会公共法律服务网”。把分散的法律咨询、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148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汇集起来,形成聚集优势,合力解决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问题,帮助干部群众便捷地进入依法办事的轨道。
五、直面人民对司法体制的疑虑,推进阳光司法(执法)。现行执法司法体制,以干部专家为主体,高墙大院,事事保密,法言法语,程序复杂,不够透明,让人民群众倍感神秘,疑虑重重。因此,必须打开司法(执法)高墙,让人民群众看的见、看得清,才能消除种种顾虑,增进人民对法治的信任。
一是规范司法(执法)行为。(1)推进司法(执法)处罚裁量规范化改革,明确处罚裁量步骤,细分处罚裁量幅度,明确处罚裁量情节的量化标准。(2)完善案例指导制度。(3)加强对案件办理过程的质量管理。(4)在各级司法(执法)机关,普遍建立案件管理信息化平台,实行网上办案、监督和考核,提升案件办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推进司法(执法)公开。(1)制定颁布司法(执法)公开规定,明确不得公开的事项和必须公开事项。(2)各级司法(执法)机关主要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及工作纪律等必须在自己的网页上,及时向社会公开。(3)除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事项外,所有司法(执法)案件的申请、受理、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个方面,通过法定渠道(当事人身份验证渠道)公开。(4)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例会制度,及时发布司法(执法)信息。(5)加强司法(执法)业务文书的说理和论证,邀请民众、专家参与,公开听证、论证。(6)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微信),设立统一的举报电话。(7)加强司法民主,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8)建立部门负责人接待日制度。多途径确保司法(执法)公开。
三是加强司法(执法)监督。(1)建全司法(执法)案件办理全程图片、视频、电子文本记录备查制度与记录缺失问责制度。(2)建立争议案件法律工作者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和联合监督评议制度。(3)建立上级司法(执法)机关监督下级司法(执法)机关目标激励机制(不能问责,只能激励,问责会导致以上护下,错上加错)。(4)建立社会关注案件,律师与媒体联合调查评议制度。(5)建立案件办理满意度调查评价制度。对满意度差的部门(办案人员)分情况组织处理。通过便捷的社会监督让法治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完善错案追究机制。对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案件中的差错,实行专案调查,分类处理:对贪赃枉法、故意差错的司法(执法)人员,坚决清除出司法队伍,决不能姑息。对清廉司法,非故意差错的,对案件纠错,国家赔偿,行政追偿,使司法(执法)人员减少错案发生。对公证司法(执法),当事人胡搅蛮缠的,依法惩处,鼓励(表彰)、重用勇于公正执法、勇于担当的司法(执法)人员。
六、直面配套机制欠缺,构建法治社会运行支撑体系。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行,需要社会治理方方面面的有力支撑。现行司法(执法)体制,独木难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缺乏应有的协作配套机制支撑,致使判决难以执行,调解协议不能落实,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因此完善协作配套机制就成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治社会有效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加快完善以下协作配套机制:
(一)建立法治诚信(失信)档案,制定守(违)法社会奖罚政策。制定履行《司法判决书》和《人民调解协议书》的纪律问责(社会制裁)与激励规定。对拒不执行生效《司法判决书》和《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级干部、社会公民,标记违法失信频次、通报问责、社会制裁(如限制其参与项目的权利等)。对迅速执行生效《司法判决书》和《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级干部、社会公民,标记守法诚信频次,通报嘉奖,社会优待(如享有优先权利等)。保障《司法判决书》和《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治权威。
(二)建立社会法治工作者履职社会保险和出勤补贴政策。对群众推选、组织认可、公正履行职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社会法治工作者,按实际出勤,发给出勤补贴,并为其办理特殊保险,保障其不因社会治理工作影响基本生活,在人身家庭遇到不法威胁时获得必要的救助保障。
(三)完善司法(执法)机关经费保障政策。(1)取消司法(执法)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司法(执法)机关罚没收入全部上缴国库。(2)各级司法(执法)机关的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3)实行收支脱钩、罚缴分离,遏制因利益驱动而乱收滥罚现象。(4)落实司法(执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指导标准,改善办公、办案条件,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为提升司法能力提供扎实的物质保障。
(四)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政策措施。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社会团体、律师公正、仲裁机构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加强程序对接、效力确认、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司法(执法)机关尊重其自身规律,并在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方面依法予以支持。
(五)构建司法(执法)机关与社会公众沟通渠道。司法(执法)机关内部普遍设立“社会群众参与办公室”,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沟通联系,收集、办理与司法(执法)工作相关的建议、意见。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群众代表,担任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等,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设立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网络民意表达和民意调查机制,扩大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举办开放日活动等方式走近公众,增强群众对司法(执法)工作的了解。
(六)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政策。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无法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特别是因遭受严重暴力犯罪侵害,导致严重伤残,甚至死亡的刑事被害人及其共同生活的亲属,由财政建立专项预算给予适当资助。明确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将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与落实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相衔接,完善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体系。
(七)完善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但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对自主创业或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落实减免税费政策、信贷扶持政策和项目支持。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法规,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司法机关共同协作,办好“新航之家---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扶基地”,集中解决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其加快转变为有为社会公民,有效预防重新犯罪。
(八)多方合力,培育法治示范典型。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快制定“平安社区(村)”“平安村镇”“法治示范县区”、“法治示范村镇(社区)”和“法治工作先进单位”“诚信法治企业”“诚信守法公民”等奖励政策;制定县以上部门包抓帮扶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办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培育鲜明的法治示范典型。以榜样的示范引领,推动社会法治建设进程。
(九)健全以人民调解为主体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具有自我做主、程序便捷、互谅互让,成本低效率高等特色。要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巩固发展乡镇(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定纷止争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制定鼓励发展法治文化的政策。思想文化的力量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法治与道德文化一起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汲取华夏法治文明精华,借鉴各地法治有益经验,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法治短信、法治课件、法治标语、法治节目、法治专栏、法治大戏等法治文化作品,通过政府购买、媒体公益宣传、文化企业商演等多种方式,营造法治社会建设浓厚氛围。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人民对法治的忧虑就是法治社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人民对法治的期许就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主体,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将激发起干部群众的广泛热情,掀起全面法治社会建设的新高潮!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导向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43-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的重要性比其它学科更加重要。因为语文课程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内容之前,无论对知识内容是否了解,其都是有一定基础的,这为学生在进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及判断能力都尚未健全,这使得他们不仅在作业过程中很难做到专心、细致以及严谨,还对作业失去了基本的重视,这对于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的重视语文作业这一重要学习环节,教师必须要对作业进行科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为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文作业环境。
一、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想象型作业
在任何教学活动当中,创新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培养还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想象型作业,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给与他带来的快乐。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想象型作业就是“看图作文”。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尚未健全,所以具象思维才是他们理解、判断事物的根据。通过图画的展现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来自于图画当中的意思,再配上合理的文字,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就能够得以激发,并付诸于作业当中,看图作文就是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所最常用的方法。
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写出一篇作文。
通过对图片的仔细观察,学生能够发现这是一个发生在小学生与环卫工人之间的事,通过他们的想象,他们可以写出很多不同内容的作文。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让他们学习到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二、促进能力培养,设计实践型作业
虽然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始终都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很大程度是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决定的,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多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作业积极性。在完成《一粒种子》的教学活动后,为了让学生增加对种子发芽、成长的认识,感受栽种与观察生命奇迹的快乐,笔者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花种,并将它们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回家将花种在花盆里,为花儿记录下“成长日记”。通过实践与观察,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够培养他们对植物的热爱,学会珍惜生命,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人生价值观。
三、培养团队意识,设计合作型作业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来自与家长的爱与关心往往将他们塑造成了家庭的中心,这使得学生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都非常强,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与生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道路上,团队都是最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为此,笔者常常会选择一些具有难度的作业,来让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
例:世博会刚刚过去不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下堂课上对世博园当中的某一个场馆进行介绍给全班同学,比比看谁介绍的最准确、最全面、最详尽!
通过合作型作业的完成,不仅学生之间的友谊加深刻,还能够在让他们得到良好的锻炼,在合作当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实现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发现不仅团队的力量要比自己的力量大,而且团队的效率也要比自己的效率高得多,由此提高他们对团队重要性的认识。
四、促进个性发展,设计自创型作业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长相,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变得非常重要,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掌握,在把握难度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创作。笔者在每一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都会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次自创型作业。
综上所述,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给予教师良好的教学反馈,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都未成熟,这使得学生在作业时很难做到自觉与自控,这一样来作业就无法完成课堂教学赋予其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通过精心的设计来让学生喜欢上作业环节,进而让学生在作业环节能够学有所获,为自己的语文知识能力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耘.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65-67+73.
[2] 黄耘.关注学生学习导向的语文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01:62-63.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7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对于作业设计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一方面,很多教师仅仅从自身需求出发进行作业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显现出了较强的随意性,教师没有通过系统的思考便草草布置下了作业,缺少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导向性。同时,很多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对于教辅出版机构也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教辅结构写什么,教师就布置什么。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更倾向于作业设计试题化。将试题作为作业设计的唯一形式,小学生天性好奇,如果每日沉浸于题海,其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习热情难以得到激发。
二、如何制定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掌握作业设计的要点
掌握作业设计的要点,教师首先需要了解作业对学生的意义所在。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开展探索学习的重要途径,一份好的作业设计对于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语文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深刻意义。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开展者,一方面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学习提升为导向,制定出一份有水平的作业设计。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来看,小学语文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求教师更加专业,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取舍,让作业设计更为丰富。
(二)把握作业设计的侧重点
作业设计不可能覆盖完善,需要有所侧重,教师在进行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作业设计实践之时,也需要深入了解到这份作业设计的意义,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提升点。具体来说,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作业设计首先需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语感的培养将关系到学生语文思维的养成、语文素质的提升,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说,由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需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形成作业设计时就需要适当加大朗读、阅读、背诵等作业的比重,让学生在不断感知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感。
(三)立足于小学生自身特点
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但是集中精力开展学习的时间较为有限。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小学生也面临着较重的课业压力,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系列的因素盲目布置作业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一份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身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小学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以具象的形式将作业进行展现,如画画,写日记等。
(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小学生对于教师大多有强烈的依赖与崇拜心理,教师的评价往往能够对其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合理的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实效性发挥的有力补充,其对于学生语文作业兴趣的提升,作业完成的实效性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要形成合理作业评价则需要从以下三个原则出发:(1)开展多元化评价。由于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生活经历不同,其作业完成情况也将不尽相同。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而应以鼓励、尊重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展开差异性评价。(2)丰富的评价方法。一成不变的作业评价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可以综合运用直接或间接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他与别人的不同。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都并非易事,一方面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教学侧重点、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抓住作业中的核心关键点,使其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清楚作业设计的关键作用,不断优化自身作业设计方法,让作业设计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黄耘.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8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近几年来,由于参加中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年龄较小、入学意志不够明确、生活习惯差,大部分的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被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目标不甚了解,再加上学生对所学专业比较陌生,甚至是完全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等因素,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应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的。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就业,学生的学习和锻炼都是在职业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融入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让学生体会职业技能对就业的重要性,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先育人后育才”是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也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错误的定位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思想上“重应试,轻就业”,致使中职学校输送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发展要求,始终遵循中职教学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对路、试销”的专业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市场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中职学校应做到服务地方,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在教学时应根据就业市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依据市场上各类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专业调查研究,以确定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中职的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二)加强专业指导
对中职学生而言,二年级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学生在二年级将接触专业课,而且面临着实习就业的准备。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他们的专业基础都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教授专业课知识前,做好学生的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课单一枯燥的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通,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加强就业指导
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最终目标是掌握知识、专业技能,最终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转变,做到毕业即能就业。但在学生中流传着“毕业就是失业”的消极言论,很大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没有信心,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强化就业教育,将就业、创业的指导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定期的社会实践、科学调研、专业讲座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坚定学习专业技能的信念。
三、工学结合
(一)围绕社会发展组织学习
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应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等情况,优化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因为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同样引发了很多专业知识的发展,例如,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不断丰富着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教学,那么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拟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自己的约束力,独立获取基本知识。
(三)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会同时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分析思考,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给了全体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到以优带差。
总之,我们还需不断地探索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为依据,努力克服学生在学习上的误区,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中职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伟.就业导向与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9(2).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9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空间的巨变在所难免。城市面貌在二维受控、三维失控的状态下, 千城一面、刻意模仿复制等等诟病层出不穷。城市风貌是每一个城市的形象, 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是每一届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工程。本文研究如何解决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的现实问题, 如何用规划的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城市风貌规划的意义与现实问题
(一) 城市风貌和城市风貌规划解读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 “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软件系统的概括, 即城市格调、城市风采等方面的统称;“貌”则是对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把握, 即城市的面貌、形态、容貌。城市风貌包括由山、水、植物、气候等所组成的自然环境风貌, 和城市历史发展沉淀下来以及现代城市建设而成的人文景观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风貌规划就是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对各种风貌要素的景观设计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 以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视觉优美的风貌特色景观, 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二) 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最佳竞争优势所在, 城市风貌规划能够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 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及人文精神等融入到风貌要素的设计中去, 进而凭借空间序列和风貌景观的有效组织, 形成别具特色的节点空间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等, 从而强化了城市的差异性, 彰显城市个性特色。
城市风貌规划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塑造良好的空间秩序为根本目的的。它通过自然山水的整合, 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眺望系统、建筑要素等的塑造, 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同时, 也为实现现代城市“宜居、安居、康居、逸居”的基本要求, 打造现代宜居城市, 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 城市风貌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异同点
国内城市规划发展至今, 无论是上层次的总体规划, 还是下层次的详细规划, 都普遍缺乏对城市风貌的关注。城市风貌规划的提出, 是对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见图1) 。
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操作性, 城市设计缺乏整体层面的统筹考虑, 风貌规划在其中。一方面在不同层次规划间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作用, 另一方面, 通过控制图则的编制, 为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规范和控制要求, 有利于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管 (见图2) 。
(四) 我国城市风貌规划的现实问题
1. 规划理念层面落后
开展风貌规划, 是要将城市建设成景观秀美、空间和谐、环境优越的人居佳地, 理应以全体市民的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是就目前而言, 城市风貌规划大多仍由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主导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少顾及到市民的真实想法, 难以得到公众认可, 所谓的公众参与仅仅停留在规划成果的展示层面。
2. 难以体现城市个性特色
过于关注外在的物质空间风貌, 对隐含在其后的非物质风貌要素缺乏足够的重视;过于强调外在的建筑风貌和街道景观等, 对于融入其中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却近乎漠视。正因为如此, 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发展, 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 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
3. 操作性规划成果的现实指导性不强
以二维图纸和文本为主的成果, 存在建设指导性弱、管理依据性差等不足, 难以切实指导建设实践。抽象表述的图示内容和文字, 无法落到实处, 笼统而空泛, 无法给城市风貌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又使规划管理人员的裁量标准难以取得一致, 给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察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综合模式的城市风貌规划
(一) 传统的城市风貌规划
国内的城市风貌规划通常采取从上至下的模式, 从整体目标、整体结构的控制到局部、细节和分系统的控制, 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的全面性、延续性、特色主导性和适应性。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首先也是从传统的规划模式入手, 在风貌的整体性上从山水格局, 廊道和轴线上进行控制;在风貌的延续性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各个方面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风貌的特色主导性上彰显不同城市的特色形象;在风貌的适应性上从细节、重要节点等与人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的控制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控制 (见图3) 。
落到细部的分系统控制通常分为引导性控制 (风貌分区、标志物、节点空间、天际轮廓线、滨水岸线等) 和限制性控制 (建筑高度、视线通廊等) , 从不同层面对城市风貌进行控制。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
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古老的城市普遍面临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融合问题, 而新兴的城市则大都具有天际线不佳、城市色彩杂乱等问题。
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 才能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
1. 以问题为导向的规划思路
从现状认知入手, 提炼广安城市风貌的各种要素, 并且在搜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 才能进一步指导规划目标、规划策略的完善, 以提出相应能解决问题的规划策略为目的, 做到体现城市的个性特色和风貌规划的现实指导性 (见图4) 。
2. 现状认知
广安具有“群山环抱、曲水相连、显山露水”的山水格局, 外围山体拥城入怀, 城区与周边的翠屏山和神龙山等山峦簇拥而立, 渠江和西溪河蜿蜒交汇穿越广安城区, 城中各处皆可领略山水融合的优美自然山水形态。其城市风貌、风格已初具格局, 但城市风貌的个性特色尚未能得以充分彰显。
3. 问题剖析
文化渗透力较弱:小平故里独居一隅, 尚不能形成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城市文化氛围, 极大促进和培养市民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虽具有山体绿障, 城市中也不乏绿色萦绕, 但是广安城市绿化手法相对贫乏, 缺乏展现城市绿色形象和人文关怀的小尺度、覆盖面广泛的绿地系统。
“两水”不显:渠江和西溪河, 其本身的景观特质和对城市景观乃至城市精神内涵的贡献潜力尚待挖掘。
城市活力的积极体现不充分:缺乏小尺度的人文景观节点, 缺乏互动性和主动选择性。
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未经雕琢的现代建筑形式和空间, 从色彩基调的控制力缺乏到依街为市被全面封闭的众多街巷空间等方面, 都亟待有更高标准的风貌整治。
4. 规划目标
针对文化、绿化、水体、城市活力、城市空间五大现实问题, 提出“五彩广安”, 即分别对应解决城市问题的五个规划目标 (见图5) :
针对文化渗透力较弱, 提出城市文化策略, 即红色广安;
针对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 提出城市生态策略, 即绿色广安;
针对“两水”不显, 提出滨水空间策略, 即蓝色广安;
针对城市活力的积极体现不充分, 提出城市活力策略, 即金色广安;
针对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 提出城市空间策略, 即银色广安。
5. 以廊道入手的规划策略
结合“五彩广安”的总体目标, 提出具体的风貌建设总策略——“魅力长廊”。
城市风貌中无论是区域范围的色彩、整体风格, 还是某一个节点或者城市的标志物, 都可以归结到路径——廊道上 (见图6) 。廊道的围合组成了一个区域, 廊道的交点是主要的公共空间, 廊道本身是承载各种活动、对外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
利用城市廊道这一公众日常生活空间和行为场所之间联系的纽带, 将廊道作为整个规划的载体, 将不同的风貌整治策略实施到廊道上, 既现实又有可操作性, 以小见大, 以线串点, 以线带面, 从而推动和较为全面地展开广安城市风貌建设。
在整个规划区的范围里选取重要道路和西溪河、渠江两条主要的水廊作为“魅力廊道” (见图7) 。这些廊道的选择与传统的风貌规划相结合, 廊道贯穿整个规划分区的10个区, 同时兼具考虑与风貌整体色彩、滨江天际线的关系。实体廊道是主要的城市干道;虚体廊道是与周围山体联系的山体绿契、水系廊道和景观视线通廊。
以选取的廊道作为风貌规划的实际操作载体, 以不同现状问题所提取的规划目标为指导, 将文化、绿化等各种解决策略运用到廊道中。
(三) 小结
传统模式下的城市风貌规划从上至下, 从整体结构入手, 具有统筹全局的作用, 能够从整体上控制住城市风貌的大致方向, 控制大范围、大分区下的色彩、标志系统等等。但是整体规划流于表面, 大而空, 难以避免现实问题, 无法体现城市个性和具有现实指导性, 脱离了城市实际和大众基础。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现状认知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城市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出城市的个性特征, 是传统模式风貌规划的最好补充。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采取传统和新模式两者并行的策略, 互相佐证、补充, 以廊道系统作为切入点, 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具体操作执行到街道上。从街道的文化景观、绿化设置、活力打造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共同完善风貌规划, 弥补传统风貌规划的不足, 使得风貌规划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三、具体解决策略
在“五彩广安, 魅力长廊”的规划策略指导下, 将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解决策略一一对应, 从“廊道”的五个方面 (文化景观、滨水廊道、生态绿化、活力和公共空间) 提出针对红色广安、蓝色广安、绿色广安、金色广安、银色广安的具体解决策略, 落到实处解决广安城市存在的风貌问题, 达到“五彩广安”的整体目标。
(一) 文化解决策略
“红色广安”提出文化景观风貌规划, 将选取的主要廊道系统规划形成“一环四射”的文化景观风貌结构。
一环指的是贯穿中心城区的文化环;四射指的是以文化环为骨架向外延伸的城市文化景观廊道 (见图8) 。以广安主要城市街道为骨架, 渗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要素形成“一环”, 结合廊道的局部特色整体协调打造, 形成完整的城市文化风貌环。四射 (开放文化大道、发展文化大道、科技文化大道、传统文化大道、革命文化大道) 分别以四种主题元素为主, 利用不同的景观小品、标牌、雕塑等营造不同的文化景观氛围。
(二) 滨水解决策略
水体是整个城市风貌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形成的自然环境及景观特色是城市的个性名片。渠江和西溪河作为广安主要的水系廊道, 一江一河, 一动一静, 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 解决策略也不尽相同。
1. 渠江——体现城市形象, 展示城市特色的廊道
渠江两岸, 一新一旧两个区域, 老区以协调为主, 新区严格控制建设, 结合山体等绿化廊道建立完整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天际线, 以两岸的多种复合功能为依托, 展示现代化发展下的城市新形象 (见图9) 。
2. 西溪河——“缤纷花廊”
西溪河和渠江相比, 生活性更强, 更加贴近市民的日常活动。规划将西溪河按堤坝划分为4个区域 (见图10) :商贸休闲区、亲水休闲区、文化休闲区、城市山水景观区。沿廊道提出缤纷花廊策略, 结合四个区的不同功能主题, 以具有浓郁文化情怀和浪漫情怀的有花树种为主, 搭配其他四季均可观赏的有花乔木, 强调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赏, 将西溪河打造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节庆参与性的城市重要廊道。
(三) 生态解决策略
廊道的绿化景观规划以线状的街道两侧行道树为主, 辅助以点状的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以5分钟步行范围、城市公园范围和郊区公园范围三种等级覆盖整个广安, 做到绿地贴近市民普通生活, 增添生活情趣和活力 (见图11) 。
其中五分钟袖珍公园是生态解决策略的重点, 在沿廊道两侧设置这种街头绿地既保证了绿化质量, 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小尺度公共空间。袖珍公园的大致尺度在2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左右, 服务半径为800米左右, 大约为正常人平均步行速度5分钟, 规划范围内共增加21处。
(四) 活力打造策略
针对城市活力缺乏的问题, 提出打造城市慢行休闲廊道系统, 把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 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 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休闲、增加市民参与度和城市活力的廊道空间。
在规划区范围内选取渠江、西溪河两大主要的景观元素打造沿江河的主要慢行休闲廊道, 形成休闲廊道景观带;从景观带出发, 结合用地功能和景观需求, 形成多条须状的休闲廊道, 共同营造“两带多轴”的慢行休闲廊道 (见图12) 。
慢行休闲廊道通过采用彩色混凝土划分非机动车道, 通过改换具有景观性的高大行道乔木, 改造景观型栏杆、岗亭等设施, 使其具有可识别性。
(五) 空间打造策略
城市空间表现力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夜景效果和空间形态四个方面。从廊道出发, 以线性街道分隔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区域。对于主要景观廊道的空间形态进行住宅公建化处理, 同时通过架空、外挑等多种空间围合方式将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 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态, 使其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建筑现代特征的载体 (见图13) 。
夜景照明点、线、面分层次打造, 重要的街道、水系廊道和节点采取特殊的照明方式和亮度 (见图14) , 各个功能分区下的夜景照明与其中主要廊道的照明方式相吻合。
四、结语
城市风貌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标, 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实际规划。它不仅解决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 也着力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它除了要反映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 也要有着可供操作、实施的具体方法。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按照传统模式的城市风貌规划原则在空间结构、轴线等方面进行了规划控制, 同时为了避免传统模式下风貌规划的现实性问题, 注重了在规划内容上以问题为导向出发。在对现状问题的剖析基础上,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选取廊道作为操作的载体, 将各种城市风貌要素归结到廊道的整治处理上, 继而提出“五彩广安, 魅力长廊”的规划目标和以廊道入手的规划策略。针对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五种以廊道为出发点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可操作的规划策略, 以相应的目标为导向加以引导和控制, 共同引领城市风貌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武定.城市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3]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张继刚.城市风貌的评价与管治[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6]吕泱.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7]洪再生.滨水城市风貌塑造中的非物质要素传承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10
然而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情况并不乐观:课前备课, 教师将所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或习题, 再根据若干个知识点或习题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 这样的问题大多繁、杂、小、碎, 如同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所说的“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问题”;课堂教学中, 虽然现在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 但是“师问生答、一问齐答”这种借着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 有的教师能够“一问到底” (即“满堂问”) , 有的教师干脆“自问自答” (即“走过场”) 。在一次我校的教研活动中, 我们关注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堂一共提了108个问题。平均每分钟提2.7个问题, 试问这样的问题含金量能高吗?这样的“问题”教学本身就很成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 我们形成了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设想, 即:一节课中, 设计一到几个“核心问题”来贯穿、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或独立、或合作地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表达、讨论, 进而形成并掌握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
那么, 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从哪儿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讨论、研究与实践, 笔者形成了如下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借鉴语文教学中对“主问题”的界定, 笔者认为所谓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考虑, 设计的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判断式的、学生思考活动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一般来说, 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 用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的探究阶段, 用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场面;在教学的深化阶段, 用一两个精粹的“核心问题”来激发思考、引发讨论、练习运用、深化理解。
下面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根据三位同学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 你选谁去参加投篮比赛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 (情境) 所吸引, 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有的仅仅比较谁投中的次数多, 有的比较谁没有投中的次数少, 还有的能考虑到投篮次数不一样, 就去比三个同学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也就是投中的“比率”, 这就是“百分数”的“前概念”。
在教学的探究阶段, 可以设计两个“核心问题”——“ (1) 究竟怎样比, 才是科学的呢? (2)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百分数,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两个问题分别点出了百分数的作用、意义两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的深化阶段, 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核心问题”——“所有的百分数都能写成分数吗?”这个问题的抛出, 是为了引出“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在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学生思考、比较、讨论的新高潮。
二、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有人说, “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课眼, 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那么, 设计“核心问题”这个课眼、这条主线的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
(一)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施, 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而不应被教师大量的、细碎的问题所牵引, 做被动的思考。“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应当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中要求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 依据数学内容的本质
无论怎样的改革, 作为数学, 其教学的价值不会偏离“体现数学本质”这一目标。数学本质是数学学科的根, 也是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那么, 数学的本质包括哪些?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副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加霞认为, 数学的本质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分类、转化、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函数、方程、集合、符号化、类比、不完全归纳等) ;三是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等) ;四是对数学美的鉴赏 (求真、求简、求美) ;五是对数学精神的追求 (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 。因此, 教师在“核心问题”的设计时就要敏锐地把握不同领域中相关数学内容的特点, 尽可能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同时, 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 从而走进数学, 亲近并乐于学习数学。
(三) 基于儿童学习的规律
毋庸置疑, 小学数学教育的本体应当是儿童。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同, 他们的思维发展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 所学的数学应该是一种“生活数学”“经验数学”“现实数学”。因此, 教师应当经常做这样的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些什么?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这个内容的需要?怎样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个内容?”一旦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 教学的思路就顺了, 课堂就有了整体的架构, 问题也就有了整体性的布局。
三、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从哪儿来
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 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 要研读教材, 吃透教材, 从整体出发, 先确定总的教学思路, 再研究具体的教学细节。有的教师总体教学思路尚未确立, 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个细节上, 抓小放大、得不偿失。其次, 设计“核心问题”时还要读懂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情, 找准切入点设计“核心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言以蔽之, “核心问题”就在“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的区间里。但是, 面对一个个具体的课例, 找准“核心问题”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笔者从几个角度举例略述。
(一) 来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核心内容, 它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时, 这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 关键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来展开。
如在概念教学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指向概念的本质内涵, 涉及概念本质的问题一般就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 其重点是认识“分数的意义”, 即: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称为“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据此, 教学核心问题可确定为:“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分一分?又是怎样分得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单位“1”、突出“平均分”, 直指分数的本质。
而在计算教学中, 教学重难点多指向于算理和算法, 因此核心问题就可以据此提出。如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 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统一计数单位, 才能直接相加减”。据此, 不妨将核心问题确定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在策略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大多是对策略的感悟和理解, 难点是策略的初步应用。因此, 核心问题可确定为:“××策略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 来自思维提升的关键处
数学教学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数学思维提升的关键处, 设计一些精巧的核心问题。
例如, 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时, 设计了“怎样用1颗珠来表示10个一万 (10个一百万、10个一千万) ?”的核心问题贯穿于拨数的全过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程如下:
师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
生读:一个一万, 两个一万……九个一万, 十个一万。
师:万位满十, 应该怎样?
生:进位。
师:看来现在咱们需要一个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 猜猜是什么?
生:十万。
师:现在你能用1颗珠来表示出“十个一万”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
师:通过刚才的拨珠, 我们发现几个一万是十万?
生:10个一万是十万。
(下面教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同上。)
(三) 来自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里, 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在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设计核心问题,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乐于投入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中去。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教学观摩会上, 浙江的黄升昊老师执教“年、月、日”一课时, 正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情中选取素材, 精心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核心问题是:“爷爷每天吃一片Vc, 一盒有30片, 这一盒够吃一个月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 不得不思考:“够吃一个月,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一个月到底有几天?”当学生根据自身经验, 得出多种不同的结果时, 黄老师顺势引导:“小组合作, 探究一个月一共有多少天”。这样, 有效地将一个生活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 让学生从认识上建立对数学应用的正确理解。这样的设计, 不仅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一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二月特殊在哪里?”等知识的过程中, 黄老师又精心设计了第二个“核心问题”:“每盒30片, 一箱有12盒, 爷爷够吃一年吗?”这一次, 黄老师巧妙地将数学信息隐藏在现实问题中, 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解决方式, 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1) 31×7+30×4+28=365 (天) ; (2) 30×12+7-1=366 (天) ……虽然这些算式各不相同, 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大月、小月、2月的理解与掌握, 凸显了一个生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年、月、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会设计数学推理题。但在黄老师的课堂上, 我们惊喜地发现, 他巧妙地利用了本课知识, 设计了第三个“核心问题”:“学校小李老师要去支教, 连续工作两个月, 可能要去多少天?”学生兴趣盎然, 有猜62天、61天的, 也有猜60天、59天的, 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四) 来自学习方法的聚焦点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核心问题的设计有时不能仅仅根据一节课的内容, 还要兼顾与之相关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是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梯形面积计算、圆面积计算的基础。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方法, 那么他们在探究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就能实现方法的正迁移。对于这样一类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偏重于学习方法的引导。因此,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就可以设计为:“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转化?转化后又是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的?”这组问题的提出, 有利于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有利于挖掘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来自学生认知的困惑处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像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 而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要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因此,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产生矛盾时, 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核心问题, 积极生成加德纳所盼望的那种“引人入胜”的场面。
如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教师会指出: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而对此, 学生是有疑问的: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既然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 那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部分末尾的0却不能去掉呢?显然, 学生对于近似数所表示的精确度不甚理解。因此,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0能否去掉?”上海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的龚彦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小胖和妈妈去买西瓜, 计算器显示价钱为20.972元。让学生分别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得21元、21.0元、20.97元。
2.对于保留21元和21.0元, 你有什么想法?此时, 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0应该去掉, 妈妈付的钱是21元;还有一种认为, 虽然付的是21元, 但是如果去掉了0, 就不是保留一位小数了。学生认知的困惑、矛盾自然显露: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0到底能不能去掉?
3.探讨:保留整数和保留一位小数到底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 区别在哪?教师举例, 出示自己和姚明的照片, 分别给出身高1.62米和2.26米, 要求保留整数都约是2米。学生顿时出现了认知失衡:身高相差这么多的两个人怎么会是同一个级别的呢?教师随即让学生自主探究。
4.在学生探究之后, 教师给出两个问题并相机出示数轴: (1) 身高是多少米的人, 身高保留整数后都约是2米?你能在数轴上画出来吗? (2)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人的身高约是2.0米, 这个人的实际身高可能是多少米?现在, 你能就“近似数2.0末尾的0能否去掉”谈谈你的想法吗?
经历过这样的探究, 学生对于“取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的位数越多, 得到的近似数与原数越接近”有了深切的体验。这得益于整个教学过程以核心问题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 而不是支离破碎、思维还在原地打转地做几道题。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11
关键词:问题导向;CCSA;投诉管控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40-02
1 实施背景
近年来,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供电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1.1 外部环境
①来自市场的压力。伴随新能源的发展、低压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增供促销压力越来越大;②政府监督的压力。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强、社会监督力量逐渐强大。现行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即将改变;③来自客户需求变化的压力。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新需求的涌现越来越快且期望越来越高,对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质服务越来越成为电网企业的“生命线”,提升对客户问题的及时感知、传递和响应能力,在当前形势下愈发重要。
1.2 内部环境
①电网企业自然垄断的特性决定了服务上的自然缺陷,内部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原动力不足;②国网公司实施的“三集五大”改革解决了垂直专业管理和扁平化管理,但各专业部门之间壁垒高,横向协同难,客户服务很难进行全流程穿透和推动;③内部对标的压力。随着95598全业务的集中,使得各省服务水平更直观地展现在同一平台上。
2 内涵与做法
福建电力依据服务现实,进行问题深度分析和闭环跟踪,持续触发和发动服务管理改进,以期改变各自专业为政、解决流程穿透力不足的问题,实现服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服务差错。
2.1 理论依据:CCSA工具原理与典型案例工作法
2.1.1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客户期望和感知之间的五个差距以及它们造成的结果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1.2 全流程客户满意度评价(Closed-loop Customer Satisfa-
ction Assessment,简称“CCSA”)
CCSA评价体系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将各业务范畴由外部客户向内部服务层、内部支撑层逐层分解、逐级追溯,找到各流程节点间的交互点,依据客户感知五维度(即:质量高、办理快、态度好、信息准、够安全),梳理出外、内部评价点及其评价内容,查找引起客户不满意的质量标准不合理、服务水平不合格等内部管理问题,并指导后台业务改进,实现闭环管理,如图1所示。
2.1.3 典型案例工作法
典型案例是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当大量的这类小事例收集起来以后,按照它们所描述的情形进行归纳分类,推动对实际工作要求的了解。
2.2 组织保障:组建调查大队,写实服务现状
组建调查大队,通过预定调查方式,开展周期性、专题性、常态性及其他临时性调查,写实供电服务现状,传递客户声音,将问题解决在客户感知之前。
2.3 系统支撑:建立服务快速响应信息平台
整合配电地理信息GPMS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等资源,建立服务快速响应信息平台,增强了辅助研判、停电管理等功能,实现“多种研判辅助信息一个界面调阅,多个监控界面同一窗口呈现”功能,提前发现问题和预警,并运用CCSA工具进行归因整改。
2.4 机制管控:准确定位关键问题,推动改进效果的提升
2.4.1 快速协同处理机制
投诉工单由省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初步研判,提出处理要求,市县公司快响中心实时管控,协同会商。
2.4.2 典型案例全流程穿透分析机制
①研究应用CCSA工具开展典型案例全流程穿透分析的方法;②分层级对投诉工单进行逐单穿透分析。省公司对重复投诉、国网督办工单等典型事件逐单现场穿透,发布投诉警示录。市县公司通过专业协同网对所有投诉工单、不满意工单组织单单穿透,组织整改。
2.4.3 服务专题分析
汇总全省投诉问题,对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分析,通过综合监督例会的方式,触发至公司决策层,形成由总经办督办的改进事项,促使营销与生产专业协同改进,建立了跨专业管理协同机制。
2.4.4 帮扶指导
建立月度投诉督办机制,不定期对重复投诉等下发督办件。对投诉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由营销部和客户服务中心进行辅导,并召开投诉分析会。
2.4.5 约谈督办
对情节严重、问题突出的单位,由公司人董部约谈或通过高层会议重点督办。
3 实施效果
3.1 有力地推动服务突出问题的解决
2014年全年向公司月度综合监督例会提供了13个专题报告,被采纳并督办17个事项,在12月开展的“回头看”调查中,有显著改善的12项,正在改善的5项。
3.2 投诉量有效降低
2014年福建电力每百万客户投诉量位居国网公司正向第一名,比2013年减少了81.70%,如图2所示。
3.3 第三方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2014年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达到73.66,比2013年提升0.39,比2012年提升0.85,如图3所示。
3.4 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2014年能监办转办的客户诉求件减少了41.18%,省消费者委员会主动组织实施消费者体验等活动,让消费者更多了解供电企业所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篇12
关键词:民生问题,群众工作实践,基层人社部门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 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党的性质和党群关系的基本原理,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 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群众工作虽普遍存在, 涉及面广泛, 但都有明确的宗旨,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问题。本文将从解决民生问题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阐述入手, 对笔者所在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以下简称“基层人社部门”) 的群众工作实践进行一番粗浅的研究。
一、群众工作实践中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群众工作实践, 简言之, 就是在群众工作理论指导下为群众服务的过程。群众工作理论的诸多表述都直接或间接地显示, 群众工作实践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旨和主导, 或者说, 解决民生问题是群众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 基本的品行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从解决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入手;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事实上, 我党的群众工作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解决民生问题是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革命时期开始, 中国共产党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真从事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工作。如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大会上曾指出“一切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 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并列举了中央苏区相反的两个例子, 要求全体党的干部和苏区政府都必须时刻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 从土地、劳动问题, 到柴米油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 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面临不少新挑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党的宗旨意识不强, 不依靠、不相信群众, 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 个人主义严重, 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 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 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 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 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 等等。在此背景下, 群众工作实践更应强调为民服务宗旨, 强调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
二、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现状
作为主要的民生部门之一, 基层人社部门的群众工作实践无疑是围绕民生事务和民生问题开展的。民生事务是百姓所做的或要做的与生活相关的事情。基层人社部门涉及的民生事务, 包括职业介绍、档案流转、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就业相关事务, 零星报销和清算、就医关系转移、各类减负等医疗保险相关事务,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养老待遇申请, 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等, 是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和程序、通过服务大厅的窗口办理的, 相对固定。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层人社部门涉及的民生问题不固定, 一般而言,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民生问题;比民生事务复杂, 且没有既定的操作规程可依, 因而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大多需“一事一议”, 研究特定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据笔者观察, 基层人社部门的群众工作实践侧重于民生事务的受理, 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略显薄弱, 或者说民生问题导向性还不够突出。事实上, 民生事务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 占据了基层人社部门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民生问题只在少数几项年度重点工作上有所体现。可以说, 发现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多种, 但有直接与间接、主动与被动的区别。通过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或部署的重点工作获知群众之所关注是间接的、被动的, 通过人大代表的书面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窥知问题所在也是间接的、被动的;而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体察民情、感知问题是直接的、主动的, 通过向群众发放问卷收集民意、了解民生也是直接的、主动的。因此, 进一步确切地说, 目前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不足之处在于直接的、主动的作为还不够, 或者说在发现、解决民生问题上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完善对策
基层人社部门在群众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处理好民生事务, 也要关注民生问题;既要把从间接渠道获悉的民生问题解决好, 也要积极、主动地去找民生问题。
1. 确定民生问题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群众工作实践的前提条件是要知道群众关心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 通过研究群众的变化可基本把握民生问题。
可以说,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 从传统的中华民族到现代中华民族, 伴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 人民群众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中国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也不断发生新变化。农村人口从两大方面进入城市。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 过去的30年时间里, 平均每年有1800万名左右的农民转为城镇户籍, 也就是说5亿多名农民改变身份, 变为城镇居民, 即俗称的“农转非”。二是大量农民进城就业, 但没有改变身份。到2012年春天, 农民离乡就业者达到2.8亿人。另一方面, 城市群众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大、社会矛盾最为繁复的社会群体。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 原居民、新市民、农民工、漂泊的大学毕业生等各个不同的阶层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 同时出现了灵活就业人员、非从业人员、失业人员等新型群体。
基于上述群众的变化情况, 结合日常工作, 笔者认为基层人社部门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无非包括以下三大类:一是与发生变化的农村群众有关的问题, 包括“农转非”人员如何顺利实现非农就业, 农民工是否纳入社会保障, 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是否有障碍等;二是与发生变化的城市群众有关的问题, 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是否缺失, 非从业人员是否都纳入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失业人员能否顺利再就业等;三是与发生变化的城市群众和农村群众都有关的问题, 如青年失业问题。当然, 要确定某个阶段的重点、难点、热点民生问题, 还有赖于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
2. 解决好民生问题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群众工作实践, 顾名思义, 其核心是把问题解决好。要圆满地解决问题, 就必须注意过程控制, 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别做到求实、求效和求反馈。
(1) 事前求实。事前求实, 就是要求在解决民生问题之前本着务实的态度, 走访群众, 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民生问题要求实, 研究对策也要求实。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不能满足于从统计资料、企业负责人或社区干部座谈会等途径获取二手信息, 更要到村入户, 走进企业, 随机走访, 与群众面对面, 以准确把握“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状况、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的情况、灵活就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的参保情况、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情况等等。江泽民同志曾提议“县以上各级领导同志, 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 每年至少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基层人社部门要确定重点民生问题并加以解决, 抽出一定时间对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2) 事中求效。事中求效, 就是要求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本着效率观念, 能快做则不拖, 力求高效地把事办妥, 把问题解决。办事效率取决于办事者的态度、素质、能力等主观因素和问题的复杂性、政策瓶颈、部门间沟通渠道是否顺畅等客观因素。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要急群众之所急, 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要自我加压, 通过立项确定时限;平时要加强学习, 提升业务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存在政策瓶颈的问题,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作为, 而不能简单地以政策无依据为借口一推了事;对于涉及其他部门的复杂问题, 比如“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 要主动与农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争取支持, 形成合力来应对, 不能怕麻烦而踢皮球。
(3) 事后求反馈。事后求反馈, 就是要求重视群众的切身感受, 在解决民生问题之后注意听取相关群众的反馈意见。重视群众切身感受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要把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工作的“晴雨表”, 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问题是否解决好的第一标准。若不顾群众的感受, 只是一厢情愿地行事, 是不可能把准脉搏、对症下药的, 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要及时获知群众的真实感受, 就必须建立事后评估制度或意见反馈机制。对于立项解决的民生问题, 可购买中介机构的专业评估服务,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相关群众的满意度;对于非项目化工作, 可通过随机回访大体了解群众是否满意。
参考文献
[1]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3) :24.
[2]胡锦涛.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J].党的文献, 2011 (3) :5.3.
[3]张希贤.群众工作:认知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2 (8) :1.5.2.24.
[4]本书编写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1 (5) :43.
[5]祝灵君, 齐大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3) :18.70.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推荐阅读:
以问题为导向10-24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07-13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09-21
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06-10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06-08
以任务为导向10-16
以客户为导向05-14
以过程为导向06-14
以结果为导向10-07
以行动为导向论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