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

2024-10-24

以问题为导向(共12篇)

以问题为导向 篇1

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当中,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友好尊重而表现出的一种行为举止。它代表着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秩序,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团体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的展示。礼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由于现在社会风俗习气的影响,人们很少注意礼仪规范,尤其是年轻人,更认为那些是“繁文缛节”,从而导致礼仪规范的缺失。但是严格来说,礼仪规范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是个人形象的一个良好的展示方法,也是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集体当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后面对就业问题时,对其需要注意的礼仪规范进行分析,在礼仪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就业问题。

一、中职学生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

当前的中职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很少会在意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影响。在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个人的仪容仪表。比较得体的穿着打扮常常会为自己赢得他人的良好印象。有些女生可能会热衷于化妆,浓妆艳抹,而且带过多的比较奇特的首饰品,从而使得面试官反感,觉得其对面试不够重视,从而失去工作机会;男生有可能不太讲究自己的个人卫生,留着很长的头发、比较奇怪的发型等,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从而给面试官一种不好的印象,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不会录用;在个人的服饰问题上,一个人的衣着是否得体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和对生活的态度。服饰应该和自己的身份相符合,表现出自己的明朗的风格。同时,在面试的过程当中,还要根据自己应聘的职业来选择自己的服饰。不能在面试时候穿得过于随便,或者很邋遢,就会导致自己应聘不成功。二是不守时。遵守约定的时间是一个最起码的社交礼仪,会让人觉得你是很重视本次应聘的,迟到现象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不够重视本次应聘。但在实际的面试过程当中,有些学生还是会迟到,缺乏时间观念。有具体数据统计过,在求职过程当中,有过迟到经历的人占二分之一,而这二分之一的人被录用的几率还达不到按时求职的人的一半。因此求职过程当中的时间观念是很重要的。三是行为不够规范。对面试比较紧张,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举止,使自己的行为不够合乎礼仪规范。四是缺乏礼貌。不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不懂得进门之前先敲门,进门之后随手关门、打招呼等。

二、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

多年以来,我国的学校,包括中职院校等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保证升学率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制约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和实践相联系,对学生的礼仪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及时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我认为,在礼仪教学当中应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礼仪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尊重学生,转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需求来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礼仪教学要将礼仪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精神需要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放在第一位。礼仪规范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当中必不可少的要求,职业礼仪素养更是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胜任工作的要求,属于个人专业素质的一个考察标准。因此中职院校的礼仪课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适应专业所需要的礼仪规范。比如文秘专业,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秘书所需礼仪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秘书这个行业当中一些约定俗成的一些礼仪;烹饪专业,则需要涉及到厨房、烹饪等礼仪,将这些礼仪规范和具体专业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组织礼仪规范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很多的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工作以后,对很多的礼仪规范都不清楚,常会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使得人际交往不够理想。因为学生不懂得相关的礼仪知识,从而在和领导、同事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中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需要有适用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应对步入社会后面临的有关问题。教师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礼仪的互动。因为礼仪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再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供选择使用:

一是训练教学法。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礼仪规范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比如在教学各种不同姿势的规范时,老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示范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训练感受,进行练习,从而在比较轻松的氛围当中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二是案例教学法。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联系生活当中的具体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列举尼克松访华的事例,在和周总理握手时谁应该先伸手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之后再给出正确答案,在这样一种师生互动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对礼仪规范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三是讨论分析法。礼仪是一种比较活泛的东西,并没有标准固定的答案,不同的场合因人而异。四是情景模拟法。因为礼仪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实践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适合实践的场合并不是随处都有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五是多开展礼仪实践类的活动。礼仪课程的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学生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就会有好的训练结果。因此将这种训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礼仪规范,还会给校园营造一种学习礼仪规范的氛围,实为一举两得。此外,还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在礼仪规范的教学当中,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运用,或者结合起来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人无礼,无以立。”古人对于礼节的重视是我们当代人难以企及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象征。通过给学生开设礼仪教学这门课程,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宣传礼仪的重要性,还会让学生对礼仪有一个深切的认识,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增加学习兴趣。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加学生在面试环节的分数,从而更好地赢得工作机会。礼仪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灵活运用礼仪知识,才能将礼仪知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以问题为导向 篇2

公司传达了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唐登杰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精神,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留平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精神,传达了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公司支出,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2016年工作,部署了2017年目标任务,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再创领先,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公司强调,要把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同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把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推进领先发展战略上来,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担当行为,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品德教研 篇3

——题记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两门课程,是变革力度最大的课程之一。全新的课程,必然会产生更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因此,近年来,在做好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我省品德教研活动的重点就是抓住实际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着力研究和解决。我们的教研工作思路是持续推出系列研究主题,通过省、市、县(区)、校各级教研团队集体协作、上下联动,研究问题解决策略,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比如,活动性教学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之初,这一教学方式很快为广大教师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不少误区。为提高活动性教学的实效性,2005年11月,我们举办了省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教学研讨会,重点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活动性教学的问题,基本总结和确立了活动性教学的指导策略。又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那么如何把握课程的综合性,上好综合课,是另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于2006年5月举行了省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通过典型课例的教学对此问题展开研讨。2007年6月,我们举行了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及有效利用的问题。随着课程实施的推进,2008年,我们又将研究重点聚集到老师们感觉难度较大的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通过教学展评活动集中探讨其教学方式和方法。

这一系列的“问题—主题式”研讨活动,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广大教师反映,每一次的“问题—主题式”教学研讨活动都及时把握了课程推进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困惑,对教学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持续有效地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现在,这种“问题—主题式”教研模式已经在我省各级品德教研活动中广泛应用和开展。

一、从问题到主题

每一次“问题—主题式”教研活动,我们都经历了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教研主题,设计和开展过程研究,继而提炼问题解决策略,并提出后续研究课题的历程。其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成为了我们追求有效教研的方法策略。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但在初期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这两门综合课程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仍有许多模糊认识和困惑,以至产生了教学上的困难。

镜头一: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有位老师发表了这样的意见:“今天,我听了《风儿吹呀吹》《我发现……》《现在的我能做什么》这三节课,感觉第一、二节课像是常识课和科学课,第三节课才是品德课……”

问题分析:不明确品德与生活(社会)是综合课程,有些学习主题包含着科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仍然从传统思想品德课的视角来看新课程。

镜头二:常常听到这样的争论:有的老师说,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如果没有了品德教育,那不就成了单纯的生活、社会、科学课?有的老师说,生活、科学、历史、地理教育就应该是注重相关知识教学和技能方法指导,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品德教育?

问题分析:品德教育与其他学习领域的教育不能有机融合。

镜头三:经常听到老师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真难上,特别是有关科学、地理、历史题材的内容,不知道是重在掌握知识,还是进行品德、价值观教育;而且关于知识学习也不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对。

问题分析:困惑——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是突出品德教育,还是注重知识教学?

镜头四: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中,教师有时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课后,老师表示:“我原来主要是教语文的,这些有关科学、历史、地理、社会的内容,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问题分析:综合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面需要拓展,目前的师资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综合课程的教学要求。

……

其实,上述种种问题最后都聚焦到了两个主题上:(1)怎样理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特性?(2)综合课程该怎么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由此我们确定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教研活动主题。希望通过教研活动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明确综合课程的概念,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澄清模糊概念。二是探讨怎样解决综合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思考:发现和抓住课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由此上升为教研活动主题,是有效教研的一个重要基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我们能够敏锐地把握课程发展动向,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切实起到教学引领和服务教师需求的作用。

二、注重过程研究

许多教研活动现场往往就是交流分享的平台,尤其是省级大型教研活动,在短短2-3天的时间里,全省各地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聚在一起进行研讨,其实更多的是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交流分享。要提高这一交流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功夫主要花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

一般来说,在确定一个重要的教研主题后,我们就会提前几个月将确定教研主题的原因,问题研究的意义和重点,教研活动的相关准备要求等通知各市教研员,再由他们根据要求相应地组织县(区)开展研究工作。也就是说,采用“主题引领,上下联动”的工作方式。

同时,我们建立了一个省级课题组团队,其成员主要由优秀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承担专题研究任务,起到问题攻坚的作用。

这样就形成了两条过程研究的行进线路。

如在确定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主题后,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各地开展了相应的专题调研、问题研讨和教学研究活动,并将相关研究材料报送省教研室。例如:《调查: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教学的困惑》(慈溪市)、《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凸现品德课程的特性》(湖州市)、《关于品德综合课程教学的思考》(丽水市)、《小学品德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金华市)、《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的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选择》(宁海县)等。

(2)省级课题组成员从多个研究角度选择了5节课例来进行探讨:一年级《有人生病时》(研究点:体现生活常识、科学保健教育的融合),二年级《夏天的小虫》(研究点:体现科学、生活、热爱生命等教育要求的融合),四年级《从四大发明说起》(研究点:体现历史文化与民族自豪感教育的融合),五年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研究点:体现国情、历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五年级《我的祖国多辽阔》(研究点:体现地理知识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期间,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的教学试教和研讨,不断改进。

(3)根据前期调研和研究活动,总结提炼有关综合课程的教学指导策略。

思考:教研活动是否精彩,更多地取决于前期的准备。这一准备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届时,大家再把研究所得、困惑之处等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主题引领,上下联动”的工作方式有助于汇聚各地教师的研究力量,体现过程研究;“课题攻关,示范导向”的方式则有利于突破难点,引领方向。

三、创设参与平台

问题研究型的教研活动需要参与者的积极互动、思维激荡、智慧生成,因此组织者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其积极参与的平台,让每一个与会老师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参与者成为问题研究者。以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为例,在创设参与平台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首先,前期的研究和准备过程即是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

(2)活动中设立现场教学的课后互动环节。上课教师介绍自己对本次研究主题的理解、课例设计理念、现场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围绕主题对课例进行评析和提问。同时邀请专家结合课例对研究主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评述。

(3)举行小型专题论坛。各市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荐2名代表参加专题论坛。由于是小型论坛,又有前期准备和现场课例作为研究资源,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对提出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得非常深刻。

思考:激发参与互动,一方面要注意事先布置研究任务、中心问题,这样可以使得大家有备而来,避免泛泛而谈。同时,注意提供比较典型的研讨资源,如典型课例、典型问题等,这样可以保证内容集中,讨论比较深刻。在研讨形式上,小组式的、人数比较少的小型研讨会效果较好,可以保证深入交流。

四、扩展研究效应

由于经费、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参加教研活动的人数总是有限的。如何扩大教研活动的后续效应是我们在策划和组织教研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以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研讨会为例,当时我们主要是通过专业报刊和教研网络两个平台来宣传和推广。

首先,这一研究主题在当时正是同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德育》杂志的记者对此很感兴趣并应邀参加了活动,随后选登了活动中的教学课例、研究材料等。浙江《教育信息报》的记者也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并开辟专版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将本次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如教学课例、论坛记录、会议综述等放在浙江教研网上,使更多的老师通过网络了解活动内容,共享研究成果。事实上,许多老师通过浙江教研网的学科教研博客对此次研究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讨,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为各地老师下载引用。

这些分享平台及时推广了我们的研究成效,也更大范围地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思考:对于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研有成效的一次教研活动来说,如果仅仅作用于与会教师,不足以发挥和体现其效用。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多种平台进行分享。网络平台是一个没有时空界限的交流空间,应该得到充分利用。

五、推进后续研究

一次教研活动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也仅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品德教研应该使每一个问题研究的结束成为下一个问题研究的开始。

在“把握课程综合特性,有效开展品德教学”的研究中,我们提出了“用整合的观念开展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观点,总结了基本的教学策略:(1)把握课程核心,实现各领域教育要求和价值的有机融合;(2)全面制定和达成教学目标;(3)依据教材综合建构的特点,整合处理相关内容;(4)结合学习主题,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开展整体性的学习评价;(6)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但在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因此我们又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如“历史题材品德课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地理题材品德课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知识学习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等,引领教师和各级教研团队结合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思考:教学研究工作其实就是在对一个又一个新的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不断行进,并在这个过程中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厅教研室)

以问题为导向 篇4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空间的巨变在所难免。城市面貌在二维受控、三维失控的状态下, 千城一面、刻意模仿复制等等诟病层出不穷。城市风貌是每一个城市的形象, 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是每一届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工程。本文研究如何解决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的现实问题, 如何用规划的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城市风貌规划的意义与现实问题

(一) 城市风貌和城市风貌规划解读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 “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软件系统的概括, 即城市格调、城市风采等方面的统称;“貌”则是对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把握, 即城市的面貌、形态、容貌。城市风貌包括由山、水、植物、气候等所组成的自然环境风貌, 和城市历史发展沉淀下来以及现代城市建设而成的人文景观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风貌规划就是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对各种风貌要素的景观设计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 以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视觉优美的风貌特色景观, 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二) 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最佳竞争优势所在, 城市风貌规划能够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 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及人文精神等融入到风貌要素的设计中去, 进而凭借空间序列和风貌景观的有效组织, 形成别具特色的节点空间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等, 从而强化了城市的差异性, 彰显城市个性特色。

城市风貌规划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塑造良好的空间秩序为根本目的的。它通过自然山水的整合, 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眺望系统、建筑要素等的塑造, 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同时, 也为实现现代城市“宜居、安居、康居、逸居”的基本要求, 打造现代宜居城市, 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 城市风貌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异同点

国内城市规划发展至今, 无论是上层次的总体规划, 还是下层次的详细规划, 都普遍缺乏对城市风貌的关注。城市风貌规划的提出, 是对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见图1) 。

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操作性, 城市设计缺乏整体层面的统筹考虑, 风貌规划在其中。一方面在不同层次规划间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作用, 另一方面, 通过控制图则的编制, 为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规范和控制要求, 有利于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管 (见图2) 。

(四) 我国城市风貌规划的现实问题

1. 规划理念层面落后

开展风貌规划, 是要将城市建设成景观秀美、空间和谐、环境优越的人居佳地, 理应以全体市民的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是就目前而言, 城市风貌规划大多仍由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主导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少顾及到市民的真实想法, 难以得到公众认可, 所谓的公众参与仅仅停留在规划成果的展示层面。

2. 难以体现城市个性特色

过于关注外在的物质空间风貌, 对隐含在其后的非物质风貌要素缺乏足够的重视;过于强调外在的建筑风貌和街道景观等, 对于融入其中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却近乎漠视。正因为如此, 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发展, 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 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

3. 操作性规划成果的现实指导性不强

以二维图纸和文本为主的成果, 存在建设指导性弱、管理依据性差等不足, 难以切实指导建设实践。抽象表述的图示内容和文字, 无法落到实处, 笼统而空泛, 无法给城市风貌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又使规划管理人员的裁量标准难以取得一致, 给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察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综合模式的城市风貌规划

(一) 传统的城市风貌规划

国内的城市风貌规划通常采取从上至下的模式, 从整体目标、整体结构的控制到局部、细节和分系统的控制, 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的全面性、延续性、特色主导性和适应性。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首先也是从传统的规划模式入手, 在风貌的整体性上从山水格局, 廊道和轴线上进行控制;在风貌的延续性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各个方面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风貌的特色主导性上彰显不同城市的特色形象;在风貌的适应性上从细节、重要节点等与人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的控制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控制 (见图3) 。

落到细部的分系统控制通常分为引导性控制 (风貌分区、标志物、节点空间、天际轮廓线、滨水岸线等) 和限制性控制 (建筑高度、视线通廊等) , 从不同层面对城市风貌进行控制。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

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古老的城市普遍面临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融合问题, 而新兴的城市则大都具有天际线不佳、城市色彩杂乱等问题。

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 才能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

1. 以问题为导向的规划思路

从现状认知入手, 提炼广安城市风貌的各种要素, 并且在搜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 才能进一步指导规划目标、规划策略的完善, 以提出相应能解决问题的规划策略为目的, 做到体现城市的个性特色和风貌规划的现实指导性 (见图4) 。

2. 现状认知

广安具有“群山环抱、曲水相连、显山露水”的山水格局, 外围山体拥城入怀, 城区与周边的翠屏山和神龙山等山峦簇拥而立, 渠江和西溪河蜿蜒交汇穿越广安城区, 城中各处皆可领略山水融合的优美自然山水形态。其城市风貌、风格已初具格局, 但城市风貌的个性特色尚未能得以充分彰显。

3. 问题剖析

文化渗透力较弱:小平故里独居一隅, 尚不能形成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城市文化氛围, 极大促进和培养市民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虽具有山体绿障, 城市中也不乏绿色萦绕, 但是广安城市绿化手法相对贫乏, 缺乏展现城市绿色形象和人文关怀的小尺度、覆盖面广泛的绿地系统。

“两水”不显:渠江和西溪河, 其本身的景观特质和对城市景观乃至城市精神内涵的贡献潜力尚待挖掘。

城市活力的积极体现不充分:缺乏小尺度的人文景观节点, 缺乏互动性和主动选择性。

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未经雕琢的现代建筑形式和空间, 从色彩基调的控制力缺乏到依街为市被全面封闭的众多街巷空间等方面, 都亟待有更高标准的风貌整治。

4. 规划目标

针对文化、绿化、水体、城市活力、城市空间五大现实问题, 提出“五彩广安”, 即分别对应解决城市问题的五个规划目标 (见图5) :

针对文化渗透力较弱, 提出城市文化策略, 即红色广安;

针对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 提出城市生态策略, 即绿色广安;

针对“两水”不显, 提出滨水空间策略, 即蓝色广安;

针对城市活力的积极体现不充分, 提出城市活力策略, 即金色广安;

针对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 提出城市空间策略, 即银色广安。

5. 以廊道入手的规划策略

结合“五彩广安”的总体目标, 提出具体的风貌建设总策略——“魅力长廊”。

城市风貌中无论是区域范围的色彩、整体风格, 还是某一个节点或者城市的标志物, 都可以归结到路径——廊道上 (见图6) 。廊道的围合组成了一个区域, 廊道的交点是主要的公共空间, 廊道本身是承载各种活动、对外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

利用城市廊道这一公众日常生活空间和行为场所之间联系的纽带, 将廊道作为整个规划的载体, 将不同的风貌整治策略实施到廊道上, 既现实又有可操作性, 以小见大, 以线串点, 以线带面, 从而推动和较为全面地展开广安城市风貌建设。

在整个规划区的范围里选取重要道路和西溪河、渠江两条主要的水廊作为“魅力廊道” (见图7) 。这些廊道的选择与传统的风貌规划相结合, 廊道贯穿整个规划分区的10个区, 同时兼具考虑与风貌整体色彩、滨江天际线的关系。实体廊道是主要的城市干道;虚体廊道是与周围山体联系的山体绿契、水系廊道和景观视线通廊。

以选取的廊道作为风貌规划的实际操作载体, 以不同现状问题所提取的规划目标为指导, 将文化、绿化等各种解决策略运用到廊道中。

(三) 小结

传统模式下的城市风貌规划从上至下, 从整体结构入手, 具有统筹全局的作用, 能够从整体上控制住城市风貌的大致方向, 控制大范围、大分区下的色彩、标志系统等等。但是整体规划流于表面, 大而空, 难以避免现实问题, 无法体现城市个性和具有现实指导性, 脱离了城市实际和大众基础。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现状认知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城市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出城市的个性特征, 是传统模式风貌规划的最好补充。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采取传统和新模式两者并行的策略, 互相佐证、补充, 以廊道系统作为切入点, 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具体操作执行到街道上。从街道的文化景观、绿化设置、活力打造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共同完善风貌规划, 弥补传统风貌规划的不足, 使得风貌规划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三、具体解决策略

在“五彩广安, 魅力长廊”的规划策略指导下, 将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解决策略一一对应, 从“廊道”的五个方面 (文化景观、滨水廊道、生态绿化、活力和公共空间) 提出针对红色广安、蓝色广安、绿色广安、金色广安、银色广安的具体解决策略, 落到实处解决广安城市存在的风貌问题, 达到“五彩广安”的整体目标。

(一) 文化解决策略

“红色广安”提出文化景观风貌规划, 将选取的主要廊道系统规划形成“一环四射”的文化景观风貌结构。

一环指的是贯穿中心城区的文化环;四射指的是以文化环为骨架向外延伸的城市文化景观廊道 (见图8) 。以广安主要城市街道为骨架, 渗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要素形成“一环”, 结合廊道的局部特色整体协调打造, 形成完整的城市文化风貌环。四射 (开放文化大道、发展文化大道、科技文化大道、传统文化大道、革命文化大道) 分别以四种主题元素为主, 利用不同的景观小品、标牌、雕塑等营造不同的文化景观氛围。

(二) 滨水解决策略

水体是整个城市风貌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形成的自然环境及景观特色是城市的个性名片。渠江和西溪河作为广安主要的水系廊道, 一江一河, 一动一静, 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 解决策略也不尽相同。

1. 渠江——体现城市形象, 展示城市特色的廊道

渠江两岸, 一新一旧两个区域, 老区以协调为主, 新区严格控制建设, 结合山体等绿化廊道建立完整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天际线, 以两岸的多种复合功能为依托, 展示现代化发展下的城市新形象 (见图9) 。

2. 西溪河——“缤纷花廊”

西溪河和渠江相比, 生活性更强, 更加贴近市民的日常活动。规划将西溪河按堤坝划分为4个区域 (见图10) :商贸休闲区、亲水休闲区、文化休闲区、城市山水景观区。沿廊道提出缤纷花廊策略, 结合四个区的不同功能主题, 以具有浓郁文化情怀和浪漫情怀的有花树种为主, 搭配其他四季均可观赏的有花乔木, 强调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赏, 将西溪河打造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节庆参与性的城市重要廊道。

(三) 生态解决策略

廊道的绿化景观规划以线状的街道两侧行道树为主, 辅助以点状的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以5分钟步行范围、城市公园范围和郊区公园范围三种等级覆盖整个广安, 做到绿地贴近市民普通生活, 增添生活情趣和活力 (见图11) 。

其中五分钟袖珍公园是生态解决策略的重点, 在沿廊道两侧设置这种街头绿地既保证了绿化质量, 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小尺度公共空间。袖珍公园的大致尺度在2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左右, 服务半径为800米左右, 大约为正常人平均步行速度5分钟, 规划范围内共增加21处。

(四) 活力打造策略

针对城市活力缺乏的问题, 提出打造城市慢行休闲廊道系统, 把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 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 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休闲、增加市民参与度和城市活力的廊道空间。

在规划区范围内选取渠江、西溪河两大主要的景观元素打造沿江河的主要慢行休闲廊道, 形成休闲廊道景观带;从景观带出发, 结合用地功能和景观需求, 形成多条须状的休闲廊道, 共同营造“两带多轴”的慢行休闲廊道 (见图12) 。

慢行休闲廊道通过采用彩色混凝土划分非机动车道, 通过改换具有景观性的高大行道乔木, 改造景观型栏杆、岗亭等设施, 使其具有可识别性。

(五) 空间打造策略

城市空间表现力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夜景效果和空间形态四个方面。从廊道出发, 以线性街道分隔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区域。对于主要景观廊道的空间形态进行住宅公建化处理, 同时通过架空、外挑等多种空间围合方式将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 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态, 使其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建筑现代特征的载体 (见图13) 。

夜景照明点、线、面分层次打造, 重要的街道、水系廊道和节点采取特殊的照明方式和亮度 (见图14) , 各个功能分区下的夜景照明与其中主要廊道的照明方式相吻合。

四、结语

城市风貌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标, 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实际规划。它不仅解决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 也着力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它除了要反映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 也要有着可供操作、实施的具体方法。

广安城市风貌规划按照传统模式的城市风貌规划原则在空间结构、轴线等方面进行了规划控制, 同时为了避免传统模式下风貌规划的现实性问题, 注重了在规划内容上以问题为导向出发。在对现状问题的剖析基础上,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选取廊道作为操作的载体, 将各种城市风貌要素归结到廊道的整治处理上, 继而提出“五彩广安, 魅力长廊”的规划目标和以廊道入手的规划策略。针对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五种以廊道为出发点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可操作的规划策略, 以相应的目标为导向加以引导和控制, 共同引领城市风貌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武定.城市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3]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张继刚.城市风貌的评价与管治[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6]吕泱.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7]洪再生.滨水城市风貌塑造中的非物质要素传承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以问题为导向 篇5

桂平市下湾镇中心小学 黄深泉

【内容摘要】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从了解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入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共同探究→揭示问题本质→总结引申反思”四个环节;提出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关 键 词】以问题为导向;课堂教学四环节;实施建议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学的民主、和谐氛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知识和能力为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过程。上课一开始,直接向学生呈现问题或任务,要求每个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策略支持,教学过程中不断循环该探究过程,直至学生独立或者合作成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人物。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学生预习自学的过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尝试着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探究学习。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文化特征

现代课堂教学提倡教师要将单纯的教学过程变为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即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强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历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教师、同伴、教学文本等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生成和情感变化,体验、感悟学习中的奥妙和兴 趣,以及因为成功或者失败给心灵所带来的那一份兴奋、喜悦、痛苦和失望。

为了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满足和符合现代教学特征,需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联,超越传统的先预习、师生一问一答、满堂问、大叫大喊、独白式的课堂文化。

学生要遵守“五要五不要”课堂教学制度,即要独立自主,要探究钻研,要写关键词,要花草图,要问问题;不要先看书,不要先讨论,不要喊叫,不要急于举手,不要等待老师。

教师要遵守“六要六不要”课堂教学制度,即不要过早地出现结论,要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不要低估学生学习潜能,而是要高估学生能力;要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不要照本宣科或者刻板地执行教案;不要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复制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多元、自由、民主、开放的教学文化特征:课堂教学中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赋予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其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释放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

二、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其核心就 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有根据地引入对学生来说的“新问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寻求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完成研究事物、探索知识、发现真理的过程。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课程改革试图通过课程体系,教材,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的变更,实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应是多样的,但数学的本质又决定了数学教学过程要体现以问题为中心,数学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生活实际和现实世界;二是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发展与建构。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为依托,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专家点评、课后反思等环节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共同探究→揭示问题本质→总结引申反思”。

1.创设问题情景。

第一个层次,教师精心设计难度适当而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困惑及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以形成积极的探究动机。如教师提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数学化,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结论型问题(定理、性质、证明题等)改为探索性问题;运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问题情景,获得新知识的生长点;运用某些思维方式(如特殊化、一般化、类比、联想、逆向思考等)形成发现问题情景等等。第二个层次,由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这是较高的目标。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中,从呈现情景到激活情景,再到组织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教与学的活动是交互的。当教师将情景呈现给学生后,教的活动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来进行,必 须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时刻变化着。就教师而言,呈现问题情景后,要努力激活情景,让学生迅速发现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情景,组织协调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学生讨论、交流、反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潮,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能激励其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内化,而在练习巩固阶段要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生对问题探究过程的内化。

2.师生共同探究。

首先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地、自主地经历这一探索过程,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探究时间。然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索,在讨论中释疑解难,在交流中提问置疑,在困惑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尝错中期待问题解决。教师作为一位引导者参与学生之中进行探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困惑和认知差异并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3.揭示问题本质。

这一环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把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展示给学生,将问题解决的思路包括失败的思路暴露给学生,意在让学生从教师分析中懂得怎样去思考,怎样进行类比、联想、归纳、抽象、概括,等等。使情景中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的适时提示与点拔使学生的问题式思维更加积极有效,同时也使教师处于一种积极的问题式思维状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必要时也可对最复杂的概念加以解释,但大多是预先创设的问题情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独 立认知活动。学生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独立地作出结论和概括,对概念的定义、法则、公式、规律作出概述(在教师帮助下),或独立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于新的情景中。这样的经常性的学习活动最终会引起思维活动结构的变化。

4.总结引申反思。

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归纳、总结、引申和反思。如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有哪些收获和启示,能否将相关或相似问题进行推广,又如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方法进行评价,等等。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的问题引入。设计有内在联系或有梯度的对学生有新鲜和刺激感的系列问题,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

三、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直接影响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方式与程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而且要把问题问到“关节眼”上。所提问题既要能反映“干什么”,从而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整个课堂有的放矢。又要能反映“为什么这样提”,问题设计要充分暴露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框架结构,问题提出必须科学、正确、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反复性,我们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为基点,逐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中文字、符号、图形、数、式、表格等多种表达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机会,将技术作为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理论着眼于学生学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不是教师无所作为,相反,教师工作将更复杂,难度将更高。如何根据中学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我们进行模式研究的关键。

由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反映的是一个基本的教学序列,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会受到教学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在一节课中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体现。此外,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的环节上,现行教材体系、教学时间、大班化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素质、教学定势等都影响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的实施,随着新教材的试行、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小班化教学的实施,都将逐步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的实施创造条件。因此,我们更应着眼于教师教育观念、教师教学素质及教学定势的改变。

在学生课堂学习环节上,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学习者内部的原因。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的好坏、问题的综合性程度的高低、学生思维的定势、现有经验的局限性以及对问题情景认识的清晰程度、解决问题时所需的时间等都会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的实施造成影响。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更应着眼于解剖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提供更科学、有 效的问题情景,并激活问题情景,使问题的呈现更清晰,同时发展学生知识,传授各种推理方法,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运用现有的经验逐步深化对问题的综合性的认识。

以问题为导向 篇6

[关键词]问题链 思维导向 优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55

“问题链”是指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或者关联性的问题,并让学生以此为导向,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优化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下面笔者主要就数学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问题链,循循善诱,直达目的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不要包办代替,可以设计“启发式”问题链,循循善诱,引领学生以问促思、以思促学,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案例1]《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断

问题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的课件)

问题2:现在哪位同学来说说每份是多少?

问题3:这里的1 / 2指的是谁的1 / 2?

问题4:你能在这个西瓜中找出另外的1 / 2吗?

问题5: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是怎样得到这个1 / 2的?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的问题链设计,使学生深刻认识了几分之一。以问题链为思维导向,以问促思,以思促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精细式”问题链,题无巨细,逢问必解

由于问题链本身的连接性,教师要注重问题链中数学问题的精细设计,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些精细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进而达到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案例2]《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问题1:到目前为止,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问题2:在你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问题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梯形的面积,想一想你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吗?

生:我们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问题4:你们的想法是好的,那么,如何转化呢?请大家想一想这个过程如何操作?

问题5:假如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已知条件是否具备?

问题6:假如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在计算面积的时候,已知条件是否具备?

问题7:大家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并且想一想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公式来计算梯形的面积。

……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从学过的基本平面图形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设计“精细式”问题链,题无巨细,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提升。

三、“阶梯式”问题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案例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下面请大家用学过的竖式自己试着解决以下问题:

309÷3 420÷3

问题1:这些算式中商是几位数?

问题2:商的十位是几?不写行吗?为什么?

问题3:对比这两个计算题,并说说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4:是不是被除数的中间末尾有0,商的中间末尾一定有0?

问题5:从刚才的计算中,从两个算式的不同代表中,你能总结出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时的哪些计算法则或者规律?

(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最后进行问题反馈。)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为了使学生明确商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的特点,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阶梯式”问题链,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什么时候需要补0及什么时候0可以省去,找到了数学计算的有效途径,变被动为主动,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问题链的特点,教师可以精心选择问题链的设计方式,让学生在问题链的思维导向作用下自主解决问题,真正实现问题引领,激活学生思维,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以问题为导向 篇7

一、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

1.主要问题

(1) 党建工作弱化

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弱化的现象, 使得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许多国有企业和企业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 将目光放在经济建设上, 过分注重企业在“做强做大”、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考核指标, 不愿在党建工作上下大力气, 对党建工作有时间抓一下, 没时间就放一放;有的在生产过程中, 不愿担负相应的党建职责, 对于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遇事能拖则拖, 缺乏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 使得许多的工作岗位形同虚设;有的在评价和使用干部过程中, 往往注重考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忽视干部的政治表现和思想品质, 形成错误的用人导向, 党建工作、党的组织功能出现弱化现象。

(2) 党性观念淡化

党员的党性观念是党员在社会实践中, 立身处世, 对待事业、对待工作、对待组织、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一方面部分党组织履职不到位, 放松对党员教育和管理, 致使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一方面,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 部分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在岗位调整中受损, 但企业党组织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疏导, 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 使得这些党员干部失去了参与党组织生活的意愿, 党性观念淡化。

(3) 党的组织生活虚化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是促进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素质, 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措施, 是维护党员队伍纯洁性, 促进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当前, 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组织生活内容单一, 缺乏创新, 质量不高, 效果不佳;有的党员出差频繁, 流动性大, 不容易集中, 使得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没有按规定要求及时开展;有的虽然组织了, 但更多的是谈行政业务工作, 组织生活内容和时间得不到保证, 或仅仅走过场;有的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基本的组织生活热情, 对党务工作也了解不多, 自我要求不高,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不好, 一些必要的组织生活程序被简化、走形式;有的甚至热衷把组织生活娱乐化、庸俗化。

2.后果或危害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是相对于其他企业所独有的政治优势, 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在我国,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 而其庞大的党员队伍也决定了国企党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党建工作出现问题, 使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有效管理、稳定发展, 还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严重的甚至可能动摇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地位, 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 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做好党建工作, 是非常必要的。

二、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措施

1.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有从严从实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担当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首要要提高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责任。在国有企业中, 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在把方向、带队伍、干成事上找准位置, 发挥作用。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 增强党性观念, 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 自觉把党的建设放到我们的国家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认真汲取原苏共党组织衰落、退化、失去战斗力的深刻教训, 自觉纠正本企业和企业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 党建工作弱化、边缘化现象;纠正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忽视甚至忘记自己党员身份和抓党建的工作职责;纠正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抓党建是虚的, 是专职党务部门和专职党务工作者的事, 与自己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要从大局出发,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和组织保证,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 切实把党建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2.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贯彻从严从实管党治党要求

现在党建工作制度规定很明确, 关键在贯彻落实。国有企业从严从实管党治党, 要细化党建工作责任制, 制定责任清单, 明确一把手、分管领导、各基层党组织的责任, 完善工作推进和责任考核细则, 做到权责明确, 各负其责, 严抓严管, 增强制度刚性。克服一些党组织, 特别是这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对党建工作不上心, 以业务工作忙为借口, 忽视党建工作或党内生活满足于做表面文章, 形式化、随意化、娱乐化倾向;克服一些党组织偏离主题, 削弱党建工作政治功能和思想教育作用。把党建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业绩考核、效能考核的重要内容, 通过考核、跟踪、督查, 推动党建各项任务的落实。

3.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完善服务中心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把党建工作融入各单位中心工作全过程, 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 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 真正把党建定位在政治保证上、思想支撑上、凝聚力量上。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和考核。做好这项工作, 关键是要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与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基本职责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 自觉克服一些党建工作存在的对中心工作把握不准、找不到结合点, 想服务服务不到位, 想帮忙帮不到关键点上的问题。要创新服务载体, 完善服务平台, 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建设的有效对接, 激活党建工作的活力;要建立长效机制, 将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 坚持下去;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4.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创新党建工作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进一步在观念、机制、作用、方法上不断创新, 把企业党的建设当做实现企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来落实, 把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有机结合, 完善党委领导、党委工作部门指导、企业各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党建工作格局, 讲好党建工作故事, 做好宣传引导, 增强活动动力, 让广大职工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开展党建工作, 坚持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 突出学习、活动效果,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应该充分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 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务工作者应该立足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对党建工作进行强化, 推动国有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嗣民.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5, (23) :323.

以问题为导向 篇8

关键词:民生问题,群众工作实践,基层人社部门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 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党的性质和党群关系的基本原理,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 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群众工作虽普遍存在, 涉及面广泛, 但都有明确的宗旨,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问题。本文将从解决民生问题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阐述入手, 对笔者所在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以下简称“基层人社部门”) 的群众工作实践进行一番粗浅的研究。

一、群众工作实践中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群众工作实践, 简言之, 就是在群众工作理论指导下为群众服务的过程。群众工作理论的诸多表述都直接或间接地显示, 群众工作实践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旨和主导, 或者说, 解决民生问题是群众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 基本的品行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从解决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入手;群众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事实上, 我党的群众工作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解决民生问题是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革命时期开始, 中国共产党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真从事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工作。如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大会上曾指出“一切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 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并列举了中央苏区相反的两个例子, 要求全体党的干部和苏区政府都必须时刻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 从土地、劳动问题, 到柴米油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 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面临不少新挑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党的宗旨意识不强, 不依靠、不相信群众, 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 个人主义严重, 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 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 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 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 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 等等。在此背景下, 群众工作实践更应强调为民服务宗旨, 强调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

二、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现状

作为主要的民生部门之一, 基层人社部门的群众工作实践无疑是围绕民生事务和民生问题开展的。民生事务是百姓所做的或要做的与生活相关的事情。基层人社部门涉及的民生事务, 包括职业介绍、档案流转、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就业相关事务, 零星报销和清算、就医关系转移、各类减负等医疗保险相关事务,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养老待遇申请, 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等, 是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和程序、通过服务大厅的窗口办理的, 相对固定。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层人社部门涉及的民生问题不固定, 一般而言,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民生问题;比民生事务复杂, 且没有既定的操作规程可依, 因而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大多需“一事一议”, 研究特定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据笔者观察, 基层人社部门的群众工作实践侧重于民生事务的受理, 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略显薄弱, 或者说民生问题导向性还不够突出。事实上, 民生事务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 占据了基层人社部门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民生问题只在少数几项年度重点工作上有所体现。可以说, 发现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多种, 但有直接与间接、主动与被动的区别。通过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或部署的重点工作获知群众之所关注是间接的、被动的, 通过人大代表的书面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窥知问题所在也是间接的、被动的;而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体察民情、感知问题是直接的、主动的, 通过向群众发放问卷收集民意、了解民生也是直接的、主动的。因此, 进一步确切地说, 目前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不足之处在于直接的、主动的作为还不够, 或者说在发现、解决民生问题上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基层人社部门群众工作实践的完善对策

基层人社部门在群众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处理好民生事务, 也要关注民生问题;既要把从间接渠道获悉的民生问题解决好, 也要积极、主动地去找民生问题。

1. 确定民生问题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群众工作实践的前提条件是要知道群众关心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 通过研究群众的变化可基本把握民生问题。

可以说,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 从传统的中华民族到现代中华民族, 伴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 人民群众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中国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也不断发生新变化。农村人口从两大方面进入城市。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 过去的30年时间里, 平均每年有1800万名左右的农民转为城镇户籍, 也就是说5亿多名农民改变身份, 变为城镇居民, 即俗称的“农转非”。二是大量农民进城就业, 但没有改变身份。到2012年春天, 农民离乡就业者达到2.8亿人。另一方面, 城市群众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大、社会矛盾最为繁复的社会群体。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 原居民、新市民、农民工、漂泊的大学毕业生等各个不同的阶层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 同时出现了灵活就业人员、非从业人员、失业人员等新型群体。

基于上述群众的变化情况, 结合日常工作, 笔者认为基层人社部门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无非包括以下三大类:一是与发生变化的农村群众有关的问题, 包括“农转非”人员如何顺利实现非农就业, 农民工是否纳入社会保障, 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是否有障碍等;二是与发生变化的城市群众有关的问题, 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是否缺失, 非从业人员是否都纳入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失业人员能否顺利再就业等;三是与发生变化的城市群众和农村群众都有关的问题, 如青年失业问题。当然, 要确定某个阶段的重点、难点、热点民生问题, 还有赖于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

2. 解决好民生问题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群众工作实践, 顾名思义, 其核心是把问题解决好。要圆满地解决问题, 就必须注意过程控制, 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别做到求实、求效和求反馈。

(1) 事前求实。事前求实, 就是要求在解决民生问题之前本着务实的态度, 走访群众, 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民生问题要求实, 研究对策也要求实。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不能满足于从统计资料、企业负责人或社区干部座谈会等途径获取二手信息, 更要到村入户, 走进企业, 随机走访, 与群众面对面, 以准确把握“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状况、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的情况、灵活就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的参保情况、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情况等等。江泽民同志曾提议“县以上各级领导同志, 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 每年至少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基层人社部门要确定重点民生问题并加以解决, 抽出一定时间对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2) 事中求效。事中求效, 就是要求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本着效率观念, 能快做则不拖, 力求高效地把事办妥, 把问题解决。办事效率取决于办事者的态度、素质、能力等主观因素和问题的复杂性、政策瓶颈、部门间沟通渠道是否顺畅等客观因素。基层人社部门的干部职工要急群众之所急, 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要自我加压, 通过立项确定时限;平时要加强学习, 提升业务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存在政策瓶颈的问题,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作为, 而不能简单地以政策无依据为借口一推了事;对于涉及其他部门的复杂问题, 比如“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 要主动与农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争取支持, 形成合力来应对, 不能怕麻烦而踢皮球。

(3) 事后求反馈。事后求反馈, 就是要求重视群众的切身感受, 在解决民生问题之后注意听取相关群众的反馈意见。重视群众切身感受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要把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工作的“晴雨表”, 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问题是否解决好的第一标准。若不顾群众的感受, 只是一厢情愿地行事, 是不可能把准脉搏、对症下药的, 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要及时获知群众的真实感受, 就必须建立事后评估制度或意见反馈机制。对于立项解决的民生问题, 可购买中介机构的专业评估服务,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相关群众的满意度;对于非项目化工作, 可通过随机回访大体了解群众是否满意。

参考文献

[1]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3) :24.

[2]胡锦涛.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J].党的文献, 2011 (3) :5.3.

[3]张希贤.群众工作:认知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2 (8) :1.5.2.24.

[4]本书编写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1 (5) :43.

[5]祝灵君, 齐大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3) :18.70.

以问题为导向 篇9

一、铜陵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观念亟待提高。

一方面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 存在着“干部干, 群众看”的现象, 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 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 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少数乡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 强调客观的多, 大胆创新的少, 工作较被动, 同时, 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不够, 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 村庄规划亟待完善。

主要缺乏全面可行的规划引领和科学准确的定位。一方面规划没有走在前面, 比较仓促, 规划人员难以充分了解当地情况, 考虑问题欠周全, 而参与审定的人员或是不够专业或是为了应付走过场, 造成规划脱离实际, 起点不高或不够全面。另一方面, 反映上级领导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观念不同, 要求不一样, 在检查工作中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造成的结果是规划与施工脱节, 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七改八调的现象, 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进度。

(三) 建设资金亟待落实。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除了省、市政府给予部分引导资金外, 主要靠镇、村投入, 而铜陵市所辖县、镇经济实力有限, 村一级资金更是严重不足, 多数乡村没有或很少有集体经济来源,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目前, 建设资金多为农村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和私人集资及项目的先期财政拨付。这种先借钱建设, 后拿到财政补助后偿还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四) 用地指标紧张亟待解决。

一方面, 农村承包地确权难度较大, 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法律规定缺乏政策措施配套, 现行宅基地无偿使用的政策与集体供不出宅基地之间的供需矛盾、老宅基地无偿收归集体的规定与农户实际有偿取得新宅基地之间的退补矛盾等仍然难以得到解决;另一方面, 乡村集体资金匮乏, 缺少有效的宅基地置换、流转调控手段。在农村目前村庄整治中存在的拆迁难问题, 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及时供给拆迁户宅基地。

二、加快铜陵美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注重因地制宜, 在规划上促完善。

首先要科学定位美好乡村发展方向。美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要在以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 继续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造, 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聚集, 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 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时, 美好乡村建设还必须注重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实施已有的规划。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准则, 坚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规划建设中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建设规划设计不到位, 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 不得建设, 杜绝“只见新房, 不见新村”现象。同时, 要把美好乡村发展规划与当地乡村建设规划、休闲旅游规划等体系融合, 将美好乡村、企业、景点等优势资源串点成线、连网成片、扩大规模, 发挥集聚效应, 形成发展品牌。三是要加快重点推进。按照分类实施方法, 突出规划中心村村庄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重点实施村庄建设, 加快农村供给排水设施及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并确保按期完成, 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二) 注重拓宽渠道, 在多元化上争投入。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 资金需求量大, 必须多元化地争取投入。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对首批中心村整治以奖代补配套政策,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的活力。要以市里开展的“百家组织大联建、百名干部下基层、百个项目促发展、百件实事惠民生”的“四百工程”为抓手, 进一步动员各联建单位积极参与联系村的建设工作, 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资和智力支持。三是积极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 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 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 集中投入, 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 建立多方筹资, 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引导企业与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 实现互惠互利, 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 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 支持家乡建设。

(三) 注重产业支撑, 在受益上惠群众。

一是要注重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美好乡村经济。产业支撑是美好乡村发展的生命线。依据铜陵农业发展现状的资源条件, 要重点规划构建凤丹、白姜、蔬菜、水稻、水产畜禽养殖五大优势产业, 形成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配套, 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加工产业聚集区。同时, 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一批与品牌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项目。尤其在规范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 要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 实现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 互为促进。二是要把落脚点放在多让群众受益上, 放大美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发展点是群众受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的利益问题, 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 着实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创造机会, 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

(四) 注重发挥村乡主体作用, 调动农民积极性。

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乡, 村乡两级组织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乡镇政府要用好国家涉农惠民政策, 抓住省市县涉农民生工程建设的契机, 通过培育示范村、精品村带动和推扩美好乡村建设。在美好乡村建设中, 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行政村要尊重群众意志,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推广西联乡黎桥村组建村民议事委员会, 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 自主确定本村村容村貌整治涉及事项的评估、决策、资金筹措、建设和监管等做法, 调动农民和农户自主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性的做法。

(五) 注重政府引导、在推进上抓合力。

政府引导是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注重政府引导, 避免政府包办。一是要继续大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制定完善具体的扶持政策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好乡村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建设项目。四是要整合要素资源, 形成一盘棋关心、支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尽快建立美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 做到建管并举。六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摘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美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铜陵美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总体看, 铜陵美好乡村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 一些理念还不够成熟, 部分实践还在摸索之中,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才能找到最有力、最得力的抓手。

关键词:铜陵,美好乡村,路径

参考文献

[1]周娟牛孝峰孙彩侠杨哲林, 积极稳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20)

以问题为导向 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风险导向

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中,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因此, 在当前的环境下, 研究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构建方法和措施, 将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经营总体目标, 对增强企业战略发展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操作性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文认为, 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需关注以下问题。

一、要明确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

按照COSO风险管理框架 (ERM) 可以将内部控制的目标概括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遵守目标四类。而目前我国企业所确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重点则是:一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二是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要求较低, 仅仅侧重于会计处理秩序和业务处理秩序方面的规范要求, 缺乏为战略和经营目标而服务的要求。而对于一个将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账目正确、防范舞弊和法律遵守方面的企业而言, 不可能期望其真正建立起与企业战略和风险管理相融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对于建立与风险管理相融合的内部控制的企业而言, 必须从目标层次上增加战略目标, 并且在战略制定时决策层就要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和可容忍风险水平设定适当的战略。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程序和活动时, 应当服从风险管理的要求, 提高企业的期望收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编制详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手册, 使员工掌握企业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与责任、业务流程;建立以诚信为核心和强调道德约束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需要有极强的风险意识, 并努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所有的成员, 定期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和交流, 增强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 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三、要把风险管理融入到公司业务流程中去

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有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不断地把风险管理整合到公司的业务流程中去。企业在应对不利风险和收益波动时不只是采取保护性的或有倾向性的方法, 而是通过支持和影响定价、资源配置以及其他业务决策来优化绩效, 把风险管理逐渐融入到公司日常流程中。

首先, 要设定合理的目标, 在制定目标时, 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 并根据对实现企业目标的潜在影响来确认风险, 可选择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应对策略, 企业管理者应比较不同方案的潜在影响, 在企业风险容忍度范围内的假设下考虑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其次, 要从企业整体来把握风险的存在, 了解风险状况之间的相互联系, 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便采用恰当的管理措施。再次, 采用恰当的风险评估方法, 不断提高与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 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最后, 不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仅管理层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应对风险, 同时也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 使得企业每位员工都能为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要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的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严格监督内部控制。企业需不断地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表现进行评估, 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能不断修改或调整有关的控制环节和措施, 促使内部控制合理有效运行。这种监督既包括内部监督也包括外部监督。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包括政府监督 (如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的监督) 和社会监督 (如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舆论力量的监督) 等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但是外部监督不是企业能够左右的机制。我们着重分析企业内部监督和评审机制。内部监督和评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由管理层所进行的日常监督, 这应该形成管理层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另一层次是由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全面的内部审计, 可以由专业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并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尤为关键的是, 要使所有的控制人员都具有监督和评审的意识。无论哪一层级负责相应分析控制的人员发现了内部控制的缺陷都应该及时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 并应该能够得到管理层的及时反馈和承诺。监督和评审绝不仅仅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如果能够建立全员的控制和监督意识将更加有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预期目标。

五、建立与内部控制相适应的信息保障

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沟通必须是通畅的, 有关的信息必须以及时、有效的方式进行识别, 归集并传递给相关人员, 使其有效地履行职责。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能够获得充分、可靠和及时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内部财务、经营和遵守方面的数据以及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数据。此外, 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公司高层或者仅仅几个部门的事情, 必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被公司员工充分理解, 确保相关的信息能够传达到应到之处。对于那些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或者ERP系统的企业, 可以考虑将内部控制制度和这些系统联系起来, 以方便企业内部信息的流动。

总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使企业具有了更强的生存力, 但同时也将企业置身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被动的、制度化的管理已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所以,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将日益紧密。企业将内部控制纳入风险管理当中, 不仅可以借助风险管理体系来满足其内部控制的需要, 而且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 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Z

参考文献

[1].朱荣恩, 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委员会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介[J].审计研究, 2003, (6) .

[2].吴秀波.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3) .

[3].韩洪灵, 郭燕敏, 陈汉文.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 2009, (8) .

以问题为导向 篇11

【关键词】问题导学 “大问题”导学 偏向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去证实或否定这种假设,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只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才能促使认知发展;通过活动实践探索,新知识才能产生,才能稳固地形成。为顺应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围绕问题教学,形成了“问题导学”“以问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实用、高效的问题导学,有专家提出以“大问题”为导学。而如何以“大问题”导学,在此本人浅析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先说“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可以看成“问题”“导”“学”这三者的有机结合。“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能够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最终获取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导”即教师通过引导、指导、辅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学习目标。“学”则是学生在参与的活动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取知识、得到经验。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 “学”是教师“导”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是连接教师“导”和学生“学”的纽带。这三者的紧密结合促成了“问题导学”, “问”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问题导学”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团队合作。“问题导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现时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数学课中的“大问题”

“大问题”:在数学上将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称做“大问题”。 在一些“问题导学”的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实施者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他们设计的问题和课堂上的提问缺乏整体的框架与布局,着眼点更多局限在知识的分解上,存在着问题繁、杂、小、碎的现象。因此,在“问题导学”的策略之上,我们将所有的问题去杂除冗,找出直指教学目标,涵盖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分清主次,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做一个合理的布局。这样,我们的课堂脉络才更清晰,更明确,学生获取的知识更系统,更全面。“问题导学”与“大问题”导学的区别与联系在于“大问题”导学是建构于“问题导学”基础之上,其必是“问题导学”,而且是有着合理布局、完整框架的“问题导学”;但不是所有的“问题导学”都属于“大问题”导学。局限在知识的分解上,存在着繁、杂、小、碎的“问题导学”不能叫做“大问题”导学。

三、“大问题”的设计

大问题既是直指教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问题,那么“大问题”就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如《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其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教学的难点。而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之基础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课眼”所在。我们可以围绕这个“课眼”以学生熟悉的篮球比赛作为情境创设,设计出具有探讨空间、想象空间的“大问题”:谁是神投手?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反思、辨析,在寻找“神投手”的过程中,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去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他们会发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表示的不是一个数的量,而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大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学生去解决另外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应该为“大问题”服务,即在“大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下。派生出来的问题不能太随意、太琐碎,要有价值,不可存在那些“对不对”“是不是”式的“满堂问”。

四、用“大问题”来导学

大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不能急于得到预设的结果而剥夺学生的思考。面对“大问题”,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探讨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我们必须学会等待。我们要以“大问题”为起点,组织学生去探讨研究、交流思辨。比如,当学生面对三个不好直接比较的分数,有的学生会想到通分,有的会化成小数再比,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孰优孰劣,应该让学生自己在交流思辨中去发现,去体会,而不应由老师去强加指导。

其次在围绕“大问题”进行研究、学习时,我们应侧重于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生个人的单独思考、冷静分析是必须的,但当学生进行了必要的个人思考研究之后,应留给学生在小组内充足的交流、探讨的空间。这样有的学生会在小组内获得其他成员的帮助,有的学生也能在别的成员身上借鉴到好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也能获得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得到加强。

再次是学习过程应以展示交流为主轴。小组内各成员的展示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展示交流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呈现,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的张扬,广大学生的方法得到借鉴。

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围绕“大问题”,引导学生整合自己的知识,运用自己的经验,借鉴别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去获取知识,学会技能。“大问题”犹如黑夜里的一座灯塔,是课堂里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上点亮“大问题”这座灯塔,引导学生向着“大问题”一步步靠近。

【参考文献】

[1]寇德婷.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和再认识.

以问题为导向 篇12

该教学模式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设问、解问、提问, 和以学生为主导的答问、质问环节。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第一环节,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学习兴趣进入该单元的学习;第二环节, 科学、合理解决问题, 让学生愉快地掌握本单元知识点;第三环节, 恰当提问,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答问, 鼓励学生大胆质问。以上各个环节相辅相成, 互相交叉渗透融合, 以问题为导向完成一个单元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设问和提问是该教学模式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 它直接影响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和质量。下面主要就设问和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设问技巧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问时,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设问, 设问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只有弄清楚了设问的目的, 才能明确何处设问、何时设问、怎样设问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将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新知识的引入、新知识的分析和新知识的应用巩固这样三个阶段, 那么第一处设问应在新知识的引入点。本处设问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问, 具体来讲就是, 以为什么学习本单元内容而设, 以本单元实际问题应用的需求而设, 或以本单元理论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设问。例如:在引入数列极限概念时, 从计算分形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设问:一个等边三角形, 每次将其边长三等分形成小三角形, 一直进行下去, 请问该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是有限数还是无限数再比如:在引入不定积分的换元法时, 可以用一个被积函数是简单复合函数 (x+1) 的100次方, 设问该函数的原函数是多少?这样的设问既说明了新知识引入的必要性, 又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效果非常好。第二处设问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于高等数学新知识的讲解, 一般分为三个方面, 可能是对新概念的理解, 也可能是新的定理、命题的证明或者是新的理论的应用。此处设问主要围绕概念、定理结论中的附加条件的必要性, 以及结论随附加条件的变异性进行设问, 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定理、命题的理解, 以及概念、定理中所设条件的必要性, 从而掌握概念、定理的应用范围。比如:在引入了求极限的罗必塔法则后, 设问:当自变量的趋向不同时, 结论如何?在分析罗尔中值定理时, 可以设问:该定理中闭区间连续的条件去掉, 或开区间可导的条件去掉, 或端点函数值相等的条件去掉, 结论如何?由此让学生知道定理中条件的必要性, 也为引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埋下伏笔。第三处设问应在新知识的应用巩固阶段。这一阶段, 一般是通过例题分析的形式来完成的, 在分析例题的过程中, 从解决该例题用什么定理、什么定义、满足什么条件设问,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 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少有提问环节, 形成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 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都非常不利。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那么, 如何进行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首先, 将提问的目的分为三个方面:第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第二, 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三,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维持课堂纪律。针对第一个目的, 建议在新知识引入时提问。比如:在引进方向导数概念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提问:在上山和下山时, 选择什么路径?在引入定积分概念时, 可以先给出一个曲边图形, 提问如何求其面积?针对第二个目的, 建议在讲完定理、公式之后, 针对定理、公式中的条件与结论关系及定理公式的应用进行提问。针对第三个目的, 考虑到当前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 为有效制止这种现象,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可以随时、随处提问, 此时的提问可以很简单、很随意, 可以与课堂知识有关, 也可以无关。例如:让学生读一下课本上讲过的定义、定理, 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好的微信、微博内容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但这样的提问每节课最多一次, 不宜过多。

3. 质问环节的实施方法

质问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对教学内容提出疑问, 教师进行答疑。该环节的实施方法主要以课下为宜, 质问、答问都可以借助当前快速便捷的电脑、手机网络来完成, 如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 任课教师与同学相互交流;也可以通过交作业、批改作业答疑解惑;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络平台寻求答案;还可以组成数学兴趣小组, 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疑问。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以微积分中“定积分的概念”的教学为例, 具体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平面图形, 如三角形、矩形、梯形、多边形、圆形、椭圆, 或任意曲线围成的图形, 开始设问: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科学、合理分析、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 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本环节详细分析了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 将该求解过程形象地称为积分思想的四步曲“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 将数学中“化整为零”“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融入以上问题的求解过程。接下来, 引入一个类似的问题, 比如: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或求非均匀分布的直线形构件的质量等, 引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事例的求解过程, 自己建立数学模型。最后, 和学生一起分析以上两个事例的求解过程,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所包含的数学本质归纳出定积分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利用定积分的定义, 举一个例子:求出由抛物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在该例子讲完之后, 进入提问环节。

第三环节:提问。第一个问题:由曲边图形的面积, 如何求一般平面图形的面积?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代替学生回答, 也可以让学生课后思考或分组讨论之后回答。第二个问题:提问学生读一下定积分的概念。第三个问题:定积分概念中, 为什么假设函数在区间内有界?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给出定积分可积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第四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 还有那些量可以归结为定积分概念中的和式极限来解决?该问题不让学生立即回答, 而是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 课后查阅资料之后给出答案。

第四环节:质疑。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本节课结束时, 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个问题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归类后, 统一回答或在作业本上给出答案。

以上教学过程,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了问题情境, 进行设问, 以问题开始引入本节内容, 通过科学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进一步理解掌握定积分概念, 最后通过提问、质问, 让学生掌握、巩固本节知识要点, 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凤.高等数学教学观状调查分析[J].大学教学, 2009, (25) .

[2]何仲永.数学课堂的设问技巧[J].中等职业教育, 2004, (24) .

[3]姜光义, 朴明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问初探[J].现代阅读, 2012, (1) .

[4]谭金锋, 康建生.探索性问题设计方法八种[J].工科数学, 2002, (18) .

上一篇:双赢战略下一篇:井巷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