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2024-08-17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精选12篇)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1

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一边是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的用工荒。在供需双方信息不能有效匹配的情况下,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才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相匹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或一门课程的任务,必须立足全局,全面优化教学。本文就我院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1、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与地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衡水市“水市湖城”的建设,必然对各专业的技术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确定专业方向,将“产业因素”、“职业因素”、“企业因素”融入到专业建设中,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使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龙头专业;扶持相对较弱但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促进其向特色专业发展。同时,扩大专业群链,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2、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内容,实施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本地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课程,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知识点与岗位需求的一致性。同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将行业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加强教材建设,将专业理论教材、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合为一体,使教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达到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完善实践教学,构建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1、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本地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对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研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所以,我们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在形式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这样有利于实践教学的组织、督导、检查和考核;二是在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等方面,实践教学要保持与理论教学的紧密联系,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构建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职业能力训练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确立主干课程,形成教学计划;加强课程建设,精心选编和自编教;按照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规划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实践,跟踪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断完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此外,以课堂实验实训教学、技能大赛、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多个教学环节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保障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保障职业能力训练的顺利开展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驱力。我院招聘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与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单位合作,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到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学习深造,加快建设具有合格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与实践训练的频率和效率成正比。因此,充足而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保证。要建立起适合专项能力模块训练和能力序列训练的主题化仿真性专业实验实训室,借助仿真性模拟环境,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岗位全程业务流程培训,加快和缩短熟悉业务,掌握技能的过程。

3、加强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要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推向社会这个大舞台,可以建立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活动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和实际要求。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毕业生进行经常性的联系沟通。要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人才需求目标一致的立交桥。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构建高职院校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同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使其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07 (2) :54-57.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管平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每年毕业生2500名左右。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将其纳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学院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体系。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需求,明确专业技术特色,将行业、产业标准融入专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在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对全省高校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我院的综合排名列同类高校第一名。下面我仅就就业渠道拓展和创新就业服务工作两个方面作简要汇报。一、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着力拓展就业渠道学院多措并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着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学院为届毕业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已达1.2万个,供需比为1:4.8。主要做法如下: 1.依托校友,加强宣传。学院依托体系完善的校友会平台,加强学院的宣传,并组织校友企业进校园招聘毕业生。近年来,每年由校友企业提供的岗位需求数约有300~500个。 2.校企合作,就业前置。学院与厦门航空、上海大众等知名企业合作,试点在大二学生中开展预招聘或提前去企业进行就业实习的新模式,前置就业工作。近年来,每年均有200多名学生成功参与就业实习,学生和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3.建立产学合作工作站,搭建就业平台。学院在全省各地建立产学合作工作站,依托合作站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双选平台。有的工作站还组织当地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 4.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学院与部分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如学院的“西子奥的斯班”、“用友班”等已连续举办了多年。在届毕业生中共组织了订单班6个,合计有287名毕业生参加了订单班,其中102名学生成功签约。 5.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学院培养了一批创业新苗,这些同学除了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就业外,还带动了其他同学就业。2012届毕业生中由创业带动就业的毕业生有120余人。二、科学规划、加强研究,创新就业延伸服务学院抓好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创新性的`提出“延伸服务”的理念,深化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内涵。 1.提升就业指导课标准。学院将就业指导课设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同时,积极举办校友讲座、企业家讲座、专家讲座,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2.加大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学院构建由学院领导、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学生团学组织组成的全员就业指导网络。加强就业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都会根据就业队伍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详细的培训计划,同时,不断优化和调整就业指导队伍的知识、年龄、性别、类别等结构,使之更加贴近工作的实际需要。 3.创新就业延伸服务。,学院针对部分毕业生在第一年初次就业适应期存在跳槽频繁、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更高层次的提升等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毕业生延伸服务”的理念,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后”自身定位、职业发展等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毕业生延伸服务工作体系:班主任工作期限为“3+1”年,在学生毕业后一年中,依托“两保障(队伍、制度)、三平台(校友会、产学工作站、网络)、五项措施(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心理辅导、技术问题、继续教育)”开展延伸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和岗位成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第三方数据咨询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自开展延伸服务工作以来,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指数逐年上升: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85%,2011届为91%。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3

摘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目标,思考中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思路在以下几方面: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测量评价体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有:更新观念、强化务实的职业学校德育,规范实训教学环节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把好实践教学考核关,培养“零距离”职场从业人。此项重要工作需要校企合作、职业化标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职业素养

职业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特定的岗位、特定的管理下,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具备规范的职业行为。

职业素养的内涵

1.必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在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工作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教育培养的职校生的良好素养主要体现在科学的理性精神、全新的责任意识、现代的公正观念、固本的诚信原则、成熟的自律能力、和谐的人格特征等方面。

2.必须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职校生从业后胜任工作、达到工作目标、取得绩效的必备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职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职业技能的精劣直接影响职业工作的绩效。因此,职校生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

中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构建思路

1.培养目标的定位

职业学校专业是根据市场需要设置的。我们在拟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以行业企业为背景,以职业化标准为依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泛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职业化管理内涵,把握企业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使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职校特色。唯有如此,才能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一些初中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在迟疑中选择了职业学校,他们最缺乏的是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他们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能对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并对之形成极大兴趣,坚持“从专业中来,也要从专业中走”。只有这样,专业学习才具有目的性,专业技能才能尽快提高,学生才能在课余主动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2.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坚持面向市场开设专业,面向企业设置课程,向学生实施教法,走出一条“考证、就业、升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知识坐标系,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检验学校能否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依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同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和劳动力市场接轨,才能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突出职业化标准。

首先,要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在进行广泛的专业调研,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人员的职业岗位和应履行的职责。其次,要聘请企业专家分析岗位职责的必备职业能力。第三,要以职业化标准来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和职业行为规范。

3.更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测量评价体系

人才的培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企业,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岗位上锻炼;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特别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要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测量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特征,教学特点,达到技能要求。采用实训操作考核、技能等级评定、设计方案评价、职业资格鉴定、职业行为规范认定等多形式的教学测量方法,与企业挂钩,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企业录用,实现产学结合一条龙。

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途径

学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岗位、特定的管理下,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具备规范的职业行为。

1.更新观念、强化务实的职业学校德育

(1)方式。

本着“校企结合”的宗旨,面向企业需求对学生实施规范行为、学会负责的素质教育,以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现场管理要求,这是校园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

借鉴企业“5S”管理的精神实质,在校园中推行“5S”管理,即整理、清扫、节约、安全、修养。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学会负责,在做中学习,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检验,在做中养成。在日常工作的实践中来逐渐形成学生对企业规范的内化,形成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加强专业教育。

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实习、指导就业全过程中,都要重视并反复强化专业教育。学生自己选择了专业,不等于对自己今后所学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选择了专业,不等于就热爱专业,需要从多方面不断地给予引导、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有必要有义务耐心地对中职生开展持久而全面的专业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拥有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与心态。

其二,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敬业精神的教育。中职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自身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频换工作,却常抱怨不如意,或者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很难得到领导赏识与重用,少部分学生甚至学生在就业后又自行离去。

(3)注意要点。

①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企业管理理念,力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加强教学现场环境管理的有序性和育人性。

②在班集体活动中落实员工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劳动纪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较高的文明素养。

③建立教学现场管理规范及评价体系,形成相互沟通,比、学、赶、帮积极进取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形式。

④锻炼学生(干部)对学生群体实施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管理的能力。

⑤为班主任推荐毕业生提供资料和依据。

所以,职业教育中不仅是诸多专业和技能的教育,其敬业精神的教育尤为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上,并贯穿始终。因为良好的敬业精神是诸多职业素养中的支柱。

2.规范实训教学环节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

实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相应的实验、实训环境中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将知识逐步转化成为一定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活动。衡量实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改进质量,不断满足学生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要。

(1)应通过详尽的社会调研,结合企业对不同岗位群的要求及企业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的要求,制订出专业实训的规范要求。

(2)建立尽可能近似(或模拟)企业产品生产的实训条件。

(3)教师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范。只有通过在实训教学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因此,在实践技能训练教学中,每个实践环节要让学生人人动手,保质保量的按有关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学生们通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能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的职业习惯和团队精神。

3.把好实践教学考核关,培养“零距离”职场从业人

学校唯有把好各项实践性教学的考核质量关,高标准、严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深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南京市玄武中专校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制订了计算机、模特、高尔夫、音乐舞蹈各专业的考核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推荐,切实认真把好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考核关。

职业素养教育中三大基本保证

1.校企合作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职毕业生的时候,最为看重的是中职学生的即时顶岗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如果局限于学校单枪匹马,很难实现培养目标。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中职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一定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与企业同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锻炼,不断增强职业能力。

2.职业化标准制定

职业化标准是专业人员以职业化的行为方式开展业务工作创造高绩效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与行为要求的总和。它反映了企业战略对员工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企业经营理念与组织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掌握了职业化标准并实践合格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岗位,能够马上胜任工作。

3.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4

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

1.“人荒”严重, 无人可用。在与用人单位的接触中, 发现很多单位实际是处在“人荒”之中。员工身兼数职, 疲劳工作, 但是用人单位却很少用应届毕业生, 他们常参加各种招聘会, 但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能马上顶岗的新员工。

2.新员工培训费用高昂。由于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差, 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就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 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既是一笔将被计入生产成本的支出, 又是一笔风险投资, 很多用人单位, 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敢或不愿做这种风险投入。

从学生方面看:

1. 与实践对接慢, 找工作困难。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 绝大多数的毕业生, 不符合用人单位、甚至不符合整个行业的“型号和规格”。我们的实践教学往往是根据书本安排的实践, 而不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 所以与实际脱节严重;

2.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多学生在初次工作时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 造成盲目自信, 或盲目自卑, 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二对自己的擅长与缺陷不能正确认识, 进入角色缓慢。

目前各高校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都有各自的实践教学环节, 但是我们实践训练的内容往往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并常常使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对学校所学到的理论产生怀疑, 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要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行之有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训练平台, 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毕业前, 就掌握本专业上岗的实际技能和处理一般事件的基本能力, 最终努力摸索一套完整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择的实践教学模式。

1.与用人单位结合, 找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点, 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 尤其要了解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改变目前以“课本和课堂教学为纲”的实践教学训练方式, 与本行业内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结合, 鼓励一线教师走进用人单位, 通过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深入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 必要时一线教师甚至可以采用短期顶岗的方式亲自体验, 以此为依据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2. 建立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能力需求点和具体能力要求, 制作可以对学生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请用人单位和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岗位能力进行等级划分, 并确定每个能力指标的实践教学学时。

如针对用人单位对办公室不同岗位员工打字速度的要求, 可参考以下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测评: (表内考核数字仅供参考)

3. 以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首先对学生的训练前水平进行考核记录, 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第二在实践环节集中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分别进行训练。此步骤最好选择有用人单位培训经验的教师进行, 可使训练内容更贴近用人单位需求, 可考虑聘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做兼职教师。第三对学生的训练后水平进行考核记录。第四两者对比, 即可看出训练效果, 并且可以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最后把学生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训练测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学生可从综合测评结果中清楚了解到自己具体擅长哪个职位 (比如哪些考核结果在一级的岗位应该为其就业首选) 。在经过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能力点的训练后, 测试都达到三级以上者实践教学环节方为合格。

4. 通过学生顶岗实习, 由用人单位最终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在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 首先让学生按照最终训练测评结果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其次密切关注学生上岗速度和独立顶岗能力;最后由学生实习的单位针对学生的顶岗能力, 从用人单位角度给学生赋分, 并把用人单位赋分和训练考核结果进行对比, 找出偏差和不足, 在以后的实践教学环节继续改进。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1.实践教学目标化和可考核化。本模式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划分工作中对能力点的要求, 建立科学的岗位能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依此体系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 可在实践环节中实现目标化教学。由用人单位和权威行业专家确定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能客观反映学生训练水平和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训练考核点主要以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为依据, 既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和招聘成本, 又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风险。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5

职业院校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使人才的类型符合社会相关职业的实际需求。不过在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普遍都缺乏相应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思想,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实际市场的需要并不协调,学生自身也不能及时地形成正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职业规划。这种职业发展目标的缺乏,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培养理念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1.2 教学模式比较落后,课程标准不统一

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学方法陈旧。[1]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职业的会计工作者,以往的职业院校会计教育在理念与方式方法上都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通常都会出现偏重理论知识的情况,相关的实际技能的训练活动非常少,从而学生掌握的会计实践技能缺乏不断的提高与进步。另外,统一的课程标准可以为相关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依据与指导,让实训教学能产生充足的教学成效。但是,现阶段我国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往往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质量水平不相同,与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都不符合,使得不同的职业院校中的会计实训教学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别。

1.3 职业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与实践脱节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6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校 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课程体

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定义

应用型人才是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熟练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需要围绕生产实际进行设计,能力素质突出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1]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公共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原理知识。通过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开设专业外语、专业基本原理课程、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和方法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来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彰显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第三,技术操作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调研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的实践育人环节。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缺陷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训练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基础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较多,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差异化并不明显,不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和规格,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行业特色课程及专业新开课程比重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对先进专业知识的及时需求,弱化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實践课占总课时量的比重较小,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严重缩水。第四,专业课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的结构性失衡与大学生就业矛盾。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产品的不断更新能力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研发”能力。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建构,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转化能力。高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的创新能力训练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思维训练课程、能力训练课程、原典课程、项目牵引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和多元智能课程。

(一)思维训练课程

这类课程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德·纳伊曼认为“今天所教的8%~9%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作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上面。”[2]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辩证思维,提炼论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和调查报告结构;如何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要因解析、研讨对策、效果确认和效果巩固;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同时,小规模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团队合作任务或模拟场景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创新思维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及时反馈,逐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能力锻炼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有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反省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项目论文等活动,以及项目工作法(通过一个具体任务或活动进行训练)均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

(三)原典选读课程

原典课程即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高校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类课程,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历史,弄清知识的来源;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充实、调整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要。

(四)项目牵引课程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承担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理论、技能应用三者捆在一起进行培养,以实际的科研项目和实践任务带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动手创造和应用实践,不断激发灵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透彻的理解和消化这些来自科研项目的教学内容,以此取得工作经验,真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理论,在做中促发展,在做中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实用,学以致用”。

(五)“第二课堂”课程

“第二课堂”课程以学生社团或者个人自主实践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专业技术应用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形式。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系列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主体参与式”创业课程体系的探索。[3]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支持跨院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并不断拓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竞赛、竞技、投资项目。

(六)多元智能课程

多元智能课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兴趣爱好倾向、个性发展和技能特长的展示。一方面,以课程设计个别化为基础的多元智能课程。主要是通过创设多元智能实验班的形式,致力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因材施教。高校通过对入校学生进行考试、考核,在征求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智能的优势进行分班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支持学生在一定的专业课程范畴内,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趣的不断变化,以课程选择的方式适度调整个人的学习培养方案,[4]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另一方面,以艺术教育为补充的多元智能课程。高校通过开始舞蹈、音乐、戏剧、电影、视觉艺术等艺术类课程,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给思想以启迪,给心灵以净化,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的同时,全面、清晰地理解世界和领悟人生。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尤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7):43.

[2]王冬辉.素质教育和教法与学法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97(5):12.

[3]汪振友,李友善.高等农业院校“主体参与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4):61.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 篇7

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根本点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先生说过: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 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三也。”的确, 就业与发展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而且, 在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 其家庭收入多数处于中低收入水平, 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后能否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 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 就业导向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愿望。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 指导思想及目标:

落实科学观, 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 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 措施及建议

众所周知, 职业院校的改革刻不容缓, 但改革的重心应着眼于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就业与发展为本位, 努力提高办学条件, 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形象。下面提出5点建议: (1) 科学定位, 突出就业导向, 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 改进理论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 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并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要特别重视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 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力争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零距离。 (2)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就业率的高低是专业好坏的晴雨表。学校设置专业时, 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同时, 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 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 要坚决撤消或调整。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 学校应及时为学生调整专业方向, 补充相关课程,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就业。学校要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 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 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3)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建立多证制教育制度。订单式培养要求学校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积极与企业单位联系签订委托培养合同。这样, 学生选择专业时就少了些盲目性和随意性, 职业教育院校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十分清晰, 更有利于学生成才、企业选才。职业学校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4)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职业院校要坚持质、量并举的原则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以优惠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从高校、系统内和应届毕业生 (以博硕士为主) 中择优引进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采取“上、下、出、联”的方式, 不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 是为了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办学模式和路子, 培养出独具特色的“能工巧匠”, 促进职业教育本身长足发展, 应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就业,为导,职教,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晓军、刘晓保:《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国青年职教论坛.2004年[1]李晓军、刘晓保:《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国青年职教论坛.2004年

[2]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九五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2]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九五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8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 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技术方面的教育, 完全忽略了对知识素养的培养, 长时间下来, 学生的专业技术是很强, 但是知识素养非常薄弱, 当今社会既是知识的时代又是技能发展的时代, 两者缺一不可, 需要的是均衡发展的人才, 但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根本适应不了社会时代的发展, 所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要加强知识素养的培养。

1.目前为止, 一些高职院校还本着传统的教育方法, 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 这种高职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 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专业技能操作, 经过长期的训练, 虽然培养出了很多技术精湛的学生, 但是这些学生在知识素养方面严重缺乏。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 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 虽然可以上岗工作, 但是长时间下来就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了, 企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的人才, 但是这些毕业生只有一些专业技能, 工作起来比较死板, 更不用说创新, 因此, 他们只能做一些基层工作, 这很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2.不光是学校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 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学生本身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就读于高职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专业技能, 只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操作学习好, 将来就业时就能站的一席之地, 根本不重视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 一些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都身怀专高超的专业技能, 但是在知识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方面都是很缺乏的, 根本不能正确的审视问题, 在工作中不懂得创新, 不善于与人沟通, 这样长时间下来, 自己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式

1.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根本适应不了当代的发展。现在, 企业员工最缺乏的不是专业技能, 而是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仅仅这些还不够, 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强大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企业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企业的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在教育教学上, 一定要将理论和操作结合起来,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 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这一点不容忽视, 学生一定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 怎样和别人交流, 一定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同时还要有进步的思想, 创新的精神, 不断地完善自我, 只有这样, 才能被社会所认可。

2.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光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 同时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其根本的途径就是把职业活动重视起来。在进行教育与教学和活动时, 高职院校往往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指这些, 应该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 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都是十分高的, 要的不仅是高技能的人才, 同时还要有竞争意识和高度的凝聚力, 因此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培养。

3.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将产业、行业以及企业结合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因此学校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形式新颖、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教育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平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专业技能, 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自身有一个发展的目标, 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另外, 还可以让学生对企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来不断培养自己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结语: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很多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 对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很大的问题, 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学生缺少专业知识素养, 虽然学生本身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 但是缺少创新, 根本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因此, 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还应该将专业知识素养也重视起来,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 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上文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对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在当今时代, 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 大学生就业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值得我们思考。现在的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不是很高, 传统的高职教育根本适应不了现在的发展, 导致毕业生也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造成了就业难问题, 因此, 高职学校对学生就行专业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希望对高职学校进行学生的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1]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 .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9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强度上不够,也缺乏针对性: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差,就业率不高。我们分析这些问题,不难看出其解决的关键是要突出就业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从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创新进行探讨。

1 建立与企业无缝链接的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无疑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不二法门,如何培养?首先,在人才培养上要“适销对路”,在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企业需求下安排进行,为企业提供“定单培养”服务。其次,为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适销对路”水平,确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全程就业指导、要充分利用企业实训场所、兼职教师、企业信息,有利推进岗位高强度训练,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实践教学,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综合能力。

2 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在校企双方的配合下开展,它是有效开展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教学的首要前提,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对岗位操作技能的需求,才能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而要充分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争取企业参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是最好的途径与方式。

3 研究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制定过程,最好是学校联合企业相关专家,与教研室老师讨论进行,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分解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转化分析———确定课程模块———编写课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分解工作过程,要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并对工作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确定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4 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体系改革

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突出实践教学内容。

4.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训学生职业岗位有关的技能、技巧,通常立足校内实验室进行。实际上,在此阶段要完成两类职业基础技能的培训,一类是简单的专项技能培训,另一类是复杂的专项技能培训。以《市场营销原理与实操》为例,如基本理论的培训属于简单的专项技能,一般在课程表内随堂分散进行;随后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调研、广告策划等中高级基本技能培训,可放在企业进行,均为讲练结合型教学。该阶段结束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获得体验性认知,通过体验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4.2 加强职业综合技能培训

如《广告策划与管理》实践部分属于综合性技能,我们在上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安排学生参观调研增城市小楼镇度假酒店的调研,企业负责人员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如何做广告吸引目标人群;(2)投资的1.5亿在两年内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收回?(3)如何保证酒店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写出广告策划书,完成调研报告,根据目标市场设计新颖的广告,学期末企业验收学生的成果,对被采纳的方案,企业适当给予学生补助,这种项目导向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综合技能的培训,是产学结合型教学。

5 全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努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在学生毕业时,能拿到两个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制度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双证书”制度成为提高就业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可以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均符合上述要求。

6 总结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突出教育质量,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010-2012年)。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是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这一基础上,能够形成目标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高职教学改革,重点突出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将工作过程职业化,职业过程教学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走特色办学、创新发展之路。

摘要: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本着这一立足点,本文拟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实施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等方面探讨对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真正实现工作过程职业化,职业过程教学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实践能力,就业导向

参考文献

[1]洪惠明.实践职业活动导向教学,建构现代技工教育创新模式[M].中国校长领导力.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2]龙伟,李平.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山西省:经济师,2009年.

[3]赵玉.面向职业教育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理论知识培养的研究[M].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4年.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篇10

一、职业素养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趋于细化, 职业的种类还在不断地增加。这就使得未来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职业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表现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四方面内容。正如“素质冰山”理论所述, 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 它代表个人形象、资质、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 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代表的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 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1】

(二) 大学生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能够胜任未来职业活动具备的综合素养, 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职业意识, 即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岗位相关的思想和认识。包括职业价值、职业道德和职业使命感。二是职业能力, 即从业者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对工作的驾驭能力, 并由此产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包括客观因素和经过学习、训练等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等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决定, 并与任职岗位融合后产生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现状

大学生毕业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 即将步入社会成为劳动者的群体, 应在拥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同时, 具备较高的非专业素养, 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大学生片面重视专业素养的学习, 轻视非专业素养的养成。笔者在对某重点大学2012届3985名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毕业生自我评价最欠缺的能力的是社会活动能力 (占38.84%) , 还有比较多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竞争能力欠缺 (占27.57%) , 其余的人认为最欠缺是创新精神 (19.7%) 、与人合作能力 (2.35%) 、团队精神 (0.84%) 。可见多数大学生难以结合职业需求和自身的特点规划大学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在大学期间不能有意识地全面发展自己的职业素养。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此外, 在210家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中, 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所占比例分别为34.46%、26.35%、22.3%。从中可以看出单位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用人单位招聘时一些毕业生专业测试不合格, 专业素养不足;一些毕业生虽然通过专业测试, 专业素养初具, 但由于不懂礼仪、不讲诚信、不善沟通等非专业素养的欠缺而失去就业机会。上述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不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 从而导致个体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大学生就业难中的错位现象, 充分反映了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 现状归纳如下:

(一) 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面对就业形势变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高校和大学毕业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感。

1. 大学生就业主观能动性不强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然而, 各项措施及政策的实施成效与预期相差甚远, 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自身主观因素。一方面是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的主动性不强。从毕业生参加校园各类就业洽谈会专场招聘会的情况不难发现, 通过参加招聘会来了解就业形势及体会就业难度的人数远远小于毕业生的总人数, 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毕业生存有观望等待的态度, 在择业过程中容易盲目就业而且从众心理严重。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却无不付诸行动。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但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 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只是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 以至于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奋斗的目标不明确, 对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不加锻炼弥补, 等到毕业时缺失就业目标或就业竞争力, 影响顺利就业。

2. 就业价值观念扭曲

大学毕业生在价值主体上更重视个人价值。当前大学毕业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其职业生活的个人价值, 很少考虑和顾及其职业的社会价值。基于这种思想基础的择业过程, 部分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往往看重职业的名声、社会地位、收入的高低, 有时甚至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往热门、高薪、清闲的“好单位”挤, 而忽略其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性【2】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 使得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容易忽视自己本有的远大理想, 而把未来职业能否发挥自己真正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能否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等根本性问题放在了次要地位。

3. 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历取得而轻视实际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水平, 重视书面考试分数的高低而轻视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导致其在就业、择业时, 显得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好, 小事又不想做, 理论上可以夸夸其谈, 实际动手便不知所措。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高等院校输送的大学毕业生实际工作经验不足, 操作能力较差, 招聘其进来后, 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对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因而不能很快达到为我所用的根本目的。

4. 缺乏开拓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 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速度的更新加快, 社会将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加青睐。但是现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典型的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按照工厂模式实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 学校、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严格按统一计划运行, 学校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育人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照抄照搬, 因循守旧, 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培养。【3】在学习中往往不注重知识的专与搏的协调, 不注重实践与实验能力的培养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知识面过窄, 实际经验的积累较少, 眼界不够开阔, 缺乏开拓创新的基础。

(二) 就业市场存在的情况

1.传统社会观念造成“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并存

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 人们虽然享受着现代理念中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但是又因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而保留着一些传统观念, 由此导致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 主要表现为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从“专才”向“通才”的转变、从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转变等诸多方面。随着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 一些企业片面要求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 脱离实际岗位需求, 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 非“博士”、“硕士”不招。大学生和企业双方供需错位造成在就业市场上大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而同时许多企业找不到满意的人才。

2.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认识存在错位

高校认为一直在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而社会舆论却反映高校改革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培养质量在下降。高校改革效果不理想, 毕业生职业素养缺失。用人单位普遍反映, 大学生仍持有清高的姿态, 眼高手低, 不善交际, 不熟悉职场, 对行业和岗位知之甚少, 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相脱节。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理论知识学习多于应用技能的学习, 学习的研究性多于实用性,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比较薄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行业及岗位要求是能够马上顶岗工作, 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要求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有效地运行业务。

3.大学毕业生的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求职应聘的唯一评判标准

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和看法越来越趋于实际,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日益看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强调大学生应该具有专业技能, 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接受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训练, 具有实际专业技术及其运用的能力。同时, 对大学毕业生具有的就业技能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4】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可见, 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随着总量矛盾和路径性矛盾的不断缓解, 以及人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毕业生就业数量困难虽然普遍存在, 但毕竟是短期问题。未来中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趋势必将在就业指导上进一步加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反复强调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其最为核心的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门槛指标, 然而“适应社会需要”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避免人才浪费, 实现就业市场“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一) 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 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平稳过渡

1.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公司和企业往往把员工的道德素质看成是企业谋求发展的第一资源。从近年来人才市场各种就业反馈信息来看, 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人才时, 往往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因此, 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在大学学习期间, 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以增强就业竞争力。【5】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大学毕业生成才的基础、事业发展的起点。大学毕业生应尽可能地把自己选择的工作作为长期追求的事业, 与单位的发展同甘苦、共患难, 而不能仅仅把工作看成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对业务要精, 对事业和单位要诚, 艰苦奋斗, 踏实肯干, 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之体现, 才可能真正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2. 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大学生应利用在校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良好的资源, 努力学习, 打好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实际学习中, 不仅要认真学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还要努力拓宽视野, 主动学习其它有益的基础知识。对理工科学生来说, 在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外, 还要学一些人文科学知识, 如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现代管理学等。对文科类学生, 不仅要学好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还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成绩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具体量化内容的反映。优异的学业成绩给用人单位以直观的感受, 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第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3. 重视基本能力培养

能力是人才知识质量的内在表现, 它不仅要以静态的知识为基础, 更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各种理解、运用知识求解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只有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才能将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运用于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去, 并在实践中充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大学生要在就业过程中保持优势, 应该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基本能力的培养。

4.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客观地评价自我, 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 弄清楚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是做出正确职业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在目前自主择业的形势下, 要增强自己心理承受力, 首先要敢于面对现实, 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对实际遇到的困难要有勇气接受。其次要正确认识择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根据情况变化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和心态, 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二) 发挥学校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的主体地位, 为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加强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临时的事务性工作, 它要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 要研究人才供求关系, 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和正确定位, 因此要有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队伍来完成, 要有一批高素质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的专业人员, 必须能经常开展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应保持学校就业人员相对稳定, 在学院配备就业专职人员。由于就业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采用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就业工作的连续开展和用人单位资源维护。

2.职业规划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 同时, 它是就业的方向标

学生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认识、规划, 在校期间才能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有专业的课程给予指导, 根据自身的兴趣, 性格与市场需求, 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6】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让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要引导毕业生从大一年级开始, 根据就业目标的要求, 不同时期作相应的准备, 确保毕业时从容面对。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环节的始终, 使学生逐渐树立较为现实的就业观和职业理想, 确立较为客观的就业期望值, 既有利于今后就业又有利于专业学习。

3.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把创新和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迫切需求, 使得创新和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因此, 高校应该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把创新和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7】将创业教育纳入职业指导教学环节, 摸索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 把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者结合起来。加大学生创新、科研和实践活动投入力度, 促进专业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和单位用人的有效衔接, 着力促进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

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市场份额及市场结构的研究分析, 调整工作方向, 把握工作重点, 寻求有效对策, 努力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巩固扩大传统用人单位市场范围与份额, 向大型骨干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确保毕业生签约质量逐渐提高。重点开拓新兴的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先入为主, 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加强与主要用人单位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联系, 及时掌握相关就业信息和政策, 反馈毕业生使用情况, 为教育教学和招生专业调整提供第一手资料。

总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 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往往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就业比较容易。由此可见,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只有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 体现自身价值,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鲍海君, 冯科.隐性职业素养:失地农民培训的关键领域[J].成人教育, 2010 (4) :33-34.

[2]任茜.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素质培养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4:24.

[3]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24) :179-180.

[4]李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需求调研[J].新东方, 2009 (12) :46-49.

[5]李科利.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1) :170-172.

[6]陈巧玲, 徐敏, 许志山.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4) :142-144.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11

关键词:技工教育 就业导向 职业素养

近几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一线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就业难。这种双方尴尬的窘境主要源于学校没有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養职业人才。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技工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服务。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基层第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当前,技工院校已逐渐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在职业技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技工院校初中生源比例大幅度增加,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明显,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不思进取、散漫任性等;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劳动纪律,只讲工资待遇,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稍不如意就频频“跳槽”。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技术周期缩短,部分毕业生也因技术的更新缺乏再发展能力而手足无措,出现难以胜任工作或下岗等现象,晋升与发展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完善

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根据“素质冰山”理论,显性的职业素养只占职业素养的八分之一,包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隐性的职业素养占职业素养的八分之七,包含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但这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而当前技工院校人才的培养体系由于对“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解严重存在误区,从对学生理论灌输式教育的极端走向只重技能,忽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机械手”的极端。在这种扭曲观点指导下,对于学生的隐性素养则相对忽视,也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合理

按技工教育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学校把大部分的教育资源用于学生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技能竞赛中,学生屡创佳绩,技能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很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也迅速地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但由于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难以对学生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考核,不能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与各项奖惩挂钩,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既毫无约束也没有明确的导向。

二、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企业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印象一言概之就是严重缺乏竞争力。用人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中央教科所对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指出: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仅只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与职业精神即较高的职业素养。《一生成就看智商》的作者吴甘霖通过自身总结分析得出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的能力与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在职场获得成功,最关键的不在于他的显性职业素养,而在于他所具有的隐性职业素养。由此可见,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提出是与眼下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诸多就业方面问题及社会要求相呼应的,加强就业导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十分必要、刻不容缓。

三、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观,形成师生共识

技工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工人。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是社会必需的,也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要求技工院校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必须着眼于职业素养的整座“冰山”,在培养显性职业素养的同时强化培养隐性职业素养。为此,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全校共识、思路明确、措施到位;把职业素养教育放在学校工作头等位置,作为提升学校内涵的大事来抓。通过教育与教学的交融,成为学校办学的文化理念。

(二)强化教师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关键靠教师。随着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师队伍已明显不能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一方面,实施在职培训。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大选派教师到科研院所、企业进修的力度;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开展项目研究等促进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做师表、能动手、会教学、懂教育、善管理” 的一体化教师;另一方面,引进或聘用各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一支以教师、工程师为骨干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构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突出一体化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必须构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法制素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二是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要在课堂与车间、学生与职工“零距离”对接上下功夫,把企业文化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把相应行业素养需要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将理论、技能、素质“三统一”,让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感悟职业道德、培养实践能力、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三是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教育就开始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发展方向与要求,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进行职业道德 、职业意识 、职业态度培养。四是发挥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养关键性作用。通过系列化的教育,使学生由职业认同、职业养成到形成自觉的职业操守、职业习惯等,为今后进入职场,快速适应职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严格制度化管理

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但在自我约束和守纪方面问题较多,这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甚大。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要敢于进行严格管理。学校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的同时加大执行力度,大力推进定置管理、“7S”管理等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引导、管理学生促进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养成。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技工院校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突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专业思想教育、企业文化讲座、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融入群体、接轨企业、适应社会。

(六)完善评价体系,发挥导向作用

职业训练就业导向 篇12

一、能力、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一) 能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是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辞海》中, 对能力的解释是指能够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工作实际而言, 能力是指根据所掌握的知识, 再加上经验累积所粹炼出来的可以用于做出判断、选择和实践的力量。

(二) 职业能力

关于职业能力,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的定义是指在某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能够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GGA) 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能够有效履行某一特定工作角色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才能和行为的总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则认为, 职业能力是一种才能, 具备这种才能的人能出色地、有效率地和恰当地完成高标准工作。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委员会则把职业能力定义为, 在职业范围内能够达到雇主所期望标准的工作能力, 从工作的结果看, 这种标准是指任何一个在特殊职业中扮演角色的个人被期望达到的程度。

(三) 会计职业能力

AICPA将会计职业能力的核心归纳为“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和结果的会计师技能、技术和知识的独特组合”。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委员会 (IAESB) 颁布的国际教育准则1~6号中, 明确了从知识技能、技术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和组织技能五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笔者则认为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且赖以生存发展的从业能力。美国会计学会 (AAA) 会计教育委员会曾明确指出, 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学生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他们终身学习。这也强调了应注重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一) 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岗位

调查发现, 高职会计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岗位是出纳、会计、会计助理人员等岗位, 表1是对我院近五年约1200名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结果。

(二) 就业岗位的要求

通过对近两年来浙江省各单位招聘财务人员的要求进行调查, 对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总结见表2。

从总体上看, 各个招聘单位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协调能力, 诚信和责任心等职业道德, 良好的学习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又不断出现新的要求, 体现在对会计专业资格证书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单位的招聘条件都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则会要求至少具有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师职称;其次是要有开阔的专业视野。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业务的复杂多变使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开阔的专业视野来应对;此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财务工作中, 细致、认真是对财务人员性格特征的重要要求。

三、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

(一) 专业能力

一是文化素养知识。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二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三是相关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 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等知识。

(二) 管理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司管理决策和管理实践, 所以会计人员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知识都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三)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 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多,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做出合理的、公允的判断。会计人员应具有对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 应善于利用财务机会, 规避财务风险, 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 交流能力

会计人员除了要能处理好日常财务工作外, 还会常常和外界发生联系, 如向银行申请贷款、税务登记及申报纳税、工商年检等, 财务工作人员要经常和银行、税务部门打交道, 有时还必须为单位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参考意见,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能力, 能够很好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五) 学习能力知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知识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日益增长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矛盾;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与会计人员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之间同样存在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 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六) 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一点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十分关注的。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措施

(一) 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而高职会计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 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 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根据各学校的办学特色, 确定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突出专业特色, 创建专业品牌, 提高会计专业的适用性。不能将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会计操作技能上,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而是要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处理复杂多变的经济事项和适应未来多变的就业环境。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 要强调在高职会计教学的不同阶段, 会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 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技能、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等程度和方法则是不同的, 因而, 教学目标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 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同, 由此训练出来学生拥有的能力和技巧才各有侧重。因为财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 在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同时, 在不同培养阶段都要贯彻职业道德教育。从总体上说高职会计教育应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能力, 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 发展潜力大、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会计人才。

(二) 整合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 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去认识和掌握会计知识。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科严重分离, 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法跳出会计的框架, 学生无法全面理解会计;在课程设置中, 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课时比较少、学生也不大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此, 应当打破现有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 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整合, 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 既突出会计学科本身的完整性, 又不过分强调会计学科与经济、管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 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从社会、经济、生活大背景中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构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知识课+专业知识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 淡化专业学科的界限, 改变目前专业课程过多, 专业课占大比例的现状, 通过各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三) 改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随着知识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 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 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达到128课时, 但任课老师仍觉得这门课的课时太少, 要讲的内容太多, 老师整个学期“满课堂灌输知识”, 手把手教学生会计账务处理, 可课时还是不够用, 学生掌握的不理想。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 由于会计账务处理知识太多太细并且不断更新, 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而学生却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如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等, 传授学生如何学习会计, 如何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 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 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

日前高职会计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生为考而学, 老师则为考而教。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是学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的主要依据, 体现的基本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 “重记忆、轻理解”。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 既无法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职业能力, 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将会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从而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一方面, 实行考核方式多样化:如将平时测试、学习情况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改变考试题型与题目、突出考查专业知识运用等。另一方面, 要改革会计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见图1) , 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新的考核体系以会计应用能力为主、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辅的教学体系, 突出应用性、系统性、岗位性, 全过程灌输职业道德教育, 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惠忠、刘勇:《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 《会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 《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3]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 《会计研究》2008年第11期。

[4]杨晓华:《基于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09年第9期。

上一篇:从做中学下一篇:安全风险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