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作用

2024-09-19

就业导向作用(精选10篇)

就业导向作用 篇1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们也要反思就业制度改革带来的诸多问题。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实施给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大的空间,但自主权的扩大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待业现象严重,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需求的错位,等等,这就要求就业制度的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

一、对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理性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与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这种就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扩大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围。对于毕业生来说,为了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不得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在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为了选择到适合的人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从而更好地吸引人才。对于高校来说,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声誉,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制度的改革同时激活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这种就业制度推动了高等教育各环节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必然引起高校内部各项运行机制的改革,如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后勤管理,以及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社会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就业越来越成为影响高校的办学思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业制度的改革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2]。

二、就业制度改革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优胜劣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毕业生个体素质符合社会需要时,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择业就比较容易。相反,当学生个体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时,就业相对比较困难。大学生就业对高等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就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大大调动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积极性,通过供需关系和双向选择过程,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由用人单位直接向学生体现。近年来,校园兴起的辅修热、外语热、计算机热,以及学生注重基础文明养成和主动要求承担为集体服务的社会工作,以达到锻炼自身组织活动能力,增强合作精神的目的等,就是就业制度改革带来的积极效应。在一些高校教学改革中,学生踊跃参加教改讨论,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导向的作用。对于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就业的竞争,大学生从自身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要出发,对教学改革给予了更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成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2. 就业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大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设置、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都将把学生的就业情况迅速反馈给学校,促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需要。学生就业不但是学生关心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欢迎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才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就业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是检验教学改革的信号灯,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

三、利用就业的导向作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宽广的择业机会,但双向选择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概括起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组织、独立的工作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等。为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中必须着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 拓宽专业口径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多种专业、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结果,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我们应该拓宽口径培养学生,不应过早地把兴趣和精神集中到某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而应该注意拓宽知识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要强调两点一是自觉;二是重视人文知识。自觉就是学生能真正认识到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因而能自觉要求自己对各种知识有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并正确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

2. 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是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铺垫的。学校单纯地传授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强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基础,经过转化才能成为能力。在当代,任何新的科技成果的取得都需要许多人的通力合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概括以上所述,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3.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教育来说,大学毕业绝不是学习的结束,大学阶段是基础教育,学生在毕业时,尚不具备独立担当工作的能力,还应接受几年的实践教育,然后进入继续教育阶段,一直要学到老。教育是终身教育,所以学习必定是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树立和加强创新意识。

4.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谈不上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功利思想严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其今后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问题,学校可组织有经验的德育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或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做形势报告等,力求将政治理论教育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信念。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特点,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作,机遇与压力同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就业机制,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只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联动默契的配合机制,就一定能够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这对于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专业人才培养进展顺利。毕业生的就业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 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就业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文伯, 马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30年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8) .

[2]李志刚.浅析高校毕业生管理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1) .

[3]闵晓阳.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 2001, (3) .

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促发展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安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亳州市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就必须将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带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但目前农村职业中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前景不容乐观,发展令人担忧,在农村职业中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中,我认为最突出的是:生源短缺,招生面临困境。职教与就业严重脱节,原因如下:

一、职业教育社会认识度不高

没几个职业学校校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职业学校,都想着进入普高,考大学,上研究生。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普高热”以及“精英”教育的观念有增无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没有转变过来。

二、专职教师缺乏

一些热门专业教师奇缺。就我校来说,师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初、高中文化课教师转任;二是文化课教师送培而改行;三是职高生对口考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校执教;四是自聘教师。现有教师资队伍的结构十分不合理,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师资现状如长期不改变,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符合农村实际的专业设置较少,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着眼点,总体上还是在城市,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匮乏。在专业设置上,有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尤其缺少适合农村的实用技能教育。具体表现: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求,造成“学了没用”。二是当地农业经济落后,穷地方办教育,为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的现象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三是课程设置还以对口高考为主,没有摆脱传统模式。

四、实训设施不足

实训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没有必备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就无法进行相应的实习(实训),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构建。由于原材料、耗材成本高,一些实训中不得不用木头、毛竹等来代替钢、铜等工件,上课只得“黑板上开机器”,严重影响了实训效果。

五、学校管理不到位

在学生管理上,有的职业学校并没有做到“招得来,留得住、送的走”,在后勤管理上有疏漏,就业跟踪指导没跟上,有的中职学校把学生送走了,没有及时询问在他乡的工作情况,学生在他乡像断奶的孩子,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回来,直接影响下一届的招生。

综上所述,招生难、就业难、办学难,已成为困扰农业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农村职业学校如何摆脱举步维艰的局面呢?

1.研究市场经济

根据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在专业的拓宽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品牌,要长线与短线相结合,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短期培训活动,做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长短结合,充分利用职教资源。例如我校原是一校两区,校园面积186亩,其中邓寨学区100多亩,可作为实训基地,进行食用菌培训,蔬菜栽培技术(从育苗到收获的全套技术)等培训,良猪繁殖基地,蛋鸡、肉鸡的养殖技术等,可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使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达到农民就业、增收的目的,那培养的学生就会“适销对路”。

2.研究就业市场

毕业生就业是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命工程,毕业生“出口”受阻,生源“进口”就不畅。怎样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赢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向的趋势,根据人才需求的情况设置专业,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反馈就业信息。

3.加大宣传力度

要有“以人为本”和“能力本位”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把招生与中职资助、阳光工程等政策结合在一起,提高老百姓的认识,引导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致富典型,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使广大青年和农民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人人关注”、“服务人人”的目的。

4.发挥职能作用

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服务,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在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宏观环境。

5.推行课程改革

组织有经验、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根据市场变化、学生认知情况编写符合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用之有效。改革课堂教学,变单一教学模式为多元化教学模式,改学生普遍的“厌学”为普遍的“乐学”,教师普遍的“厌教”变成普遍“乐教”;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就业成功率。

6.调整师资力量

对于奇缺的专业课教师,首先,争取国家招聘,其次,对在职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再次,可从社会上自聘。

7.进行“联合办学”

把学校和企业链接到一起,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创设了一个基础平台,使校企双方在这一平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在“联合办学”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则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界培养适用的人才。

总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联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大中城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为突破口,让老百姓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实惠。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施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摆脱困境。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一期.

[2]安徽“建设职教大省”.

http://www.ahqnb.com/images/zhijiao/zhichengjiaoyu.html.

就业导向作用 篇3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 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使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相对薄弱的局面大有改观。2002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 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职教育呈回复性增长态势, 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 逐渐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道路。

二、中等职业学校入学生源情况分析

相对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从粤西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来看, 生源结构复杂。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学生规模及出于其他一些因素考虑, 可谓“来者不拒”, 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入学“成绩”或“分数”可言。这样的学生群体, 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标不明确, 行为习惯较差等。这些, 都是摆在每一个中职教育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事实, 也必须面对由这些所带来的一系列教育与管理问题。

英语学习方面, 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更为突出:语法知识凌乱、语言结构了解甚少;词汇量缺乏, 正确拼写率低, 正确使用率更低;语言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没什么兴趣可言, 羞于开口说、讲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严重缺乏等等。就这些现象, 笔者走访了一些中学在读学生、英语教师及学生管理者。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获悉:近几年来, 初中阶段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 学生入学率提高, 但由于来自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冲击、师资配备不均、师资力量不足、管理理念与方法欠佳等方面的原因, 相当部分学生“懒学”“厌学”现象严重, 教师队伍里面有部分教师存在“轻教”态度。大部分初中教育阶段, 除了仍然“隐性”存在的所谓“快班”中的“特殊生”有特别的“照顾”外, 大部分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都没有得到好好培养。尤其是一些县、镇级中学,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基地, 情况堪忧。

三、交际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教学特点

当代语言学代表人物Chomsky认为, 语言有语言活动或语言表现 (linguistic performance) 一面, 也有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或语言知识 (linguistic knowledge) 的一面。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用这种理论指导教学, 主要是在实施语言教学过程中, 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和知识教学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 而不是互相排斥。根据Chomsky的理论基础也可以看出, 他对交际法的界定是:能力是说话者潜在的语言知识, 他认为语言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实际表现。社会语言学家Hymes也从句子的可能性 (possible) 、可行性 (feasible) 、合适性 (appropriate) 和是否存在 (not occur) 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要达到交际的目的, 在实施语言应用过程中, 交际者需要考虑到:在什么情况, 什么场合, 什么时间, 以什么方式和什么人说什么。另一位语言学家Halliday也提出了交际法的功能语言论, 他从行为 (behavioral) 、语义 (semantic) 以及语法 (grammatical) 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语言的实用能力。

外语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各种“情景交流”的场所。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和手段, 情景化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 可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创建有实效的交际平台, 增加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 提高语言交际应用。另外, 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角色表演等, 培养了学生语言学习兴趣。这些都是交际法实施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最根本和本质的体现。

四、交际法在中职秘书英语教学中的就业导向作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 许多外国著名企业纷纷进驻中国, 与此同时, 国内一些有雄厚实力的公司也“走出去”。在这种形势下, 对“秘书”这一职位的外语能力及“秘书”角色所具备的相关能力要求也就随之凸显出来, 而且对秘书职业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向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在此过程中, 对秘书英语的教学也需顺应并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 根据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秘书”这一职业对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在中职秘书英语教学中, 采用交际教学法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一:采用交际法, 让学生为“用”而“学”, 而不再是为了“学”而“学”。从前面对中职学生的情况分析来看, 这一群体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标不明确, 行为习惯较差等。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语法知识凌乱、语言结构了解甚少;词汇量缺乏, 正确拼写率低, 正确使用率更低;语言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没什么兴趣可言, 羞于开口说、讲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严重缺乏。交际法的使用, 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要改变中学阶段英语教师为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而使用的“老师讲, 学生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习惯于坐着听老师讲解语法、篇章结构, 并习惯于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课堂缺乏“生气”, 不重视语言学习的“应用性”, 学生为了“学”而“学”, 或为“考试”而学, 没能达到交际目标, 没能体现语言交际的功能。而交际教学法则侧重通过交际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 而且教材的编写是以秘书的工作话题为中心, 强调语言交际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知识性。学生会感觉到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 会很快理解并接受这种比较新颖的、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因为相对中学为考试而学习的目标不同的是, 现在为就业而学, 为未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学,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交际教学法能凸显出的优势, 像一盏指明灯, 照亮学生通向未来的职业道路, 成为学生走向成功就业的“领路人”。

导向作用二:采用交际法,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成为“准员工”, 为适应未来角色转变做好铺垫。交际教学法的课堂活动以交际为主, 教师从“满堂灌或填鸭式”课堂模式的制造者, 转变为活动教学中的控制者 (controller) 、评估者 (assessor) 、组织者 (organizer) 、提示者 (prompter) 、参与者 (participant) 和资源 (resource)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 由“主体”变“主导”。传统课堂上从头至尾的讲授转变为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交际活动, 控制课堂教学进度, 对内向胆怯羞于开口说的学生予以积极鼓励、提示, 使其积极加入到课堂活动中, 成为活动的主体。尤其是以有关秘书工作话题为中心的教材, 给学生提供了秘书在不同工作情景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及实际应用知识。比如:Receiving Visitor、Secretarial English for Telephone Use、Planning a Meeting等等。在活动教学中, 学生通过扮演接待员、接线员和安排、筹备会议, 了解秘书在这些实际工作场合的“真实”身份与从事的“实际”活动及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 并了解会议安排的基本流程及相关准备工作。这就是交际法独有的语言教学特点。学生在活动教学中, 通过角色表演, 使外语教学、学习与未来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触,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成为“准员工”, 为适应未来角色转变做好铺垫。

导向作用三:采用交际法, 让学生通过参与多样的课堂活动, 培养会说、懂倾听、自信、大方的良好品质与形象。秘书工作这里主要指涉外秘书工作, 是一项“技术”工作, 它的基本要求是, 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业务交际的能力并懂得处理日常办公室事务及接待工作。同时, 更是一项“形象”工作, 一个自信、大方的秘书形象将对公司的整体信誉、谈判结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的中职学生在接人待物、语言表达、礼仪形象等方面都亟待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一站起来发言就紧张说不出话;有些本来英语基础还可以, 但由于紧张, 英语句子表达不完整, 错漏百出;有的学生一站在同学面前发言, 就有一些“不雅”的、不由自主的举动, 如抓头发、边讲话边用手遮住脸、不敢用眼睛正视老师同学、站姿不自然等, 严重缺乏自信。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方式, 对学生不足点进行“改造式”培养。交际教学法以“交流”为主, “活动”为线,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 有助于培养学生“敢说”“会说”“懂倾听”的良好品质。目前, 教材内容贴近秘书职业工作场景, 并以交际型语言活动模式为基础, 如:Dealing with the Boss、Handling Complaints、Business Negotiation International Etiquette。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 明白:说话要考虑对象和场合, 与别人交谈时, 要充分考虑环境和情景因素, 选择适当的语言内容、恰当的表达方法及语气等进行交谈。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而不顾及别人感受和谈话效果。同时, 要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另外, 要懂得倾听。作为秘书, 懂别人讲话显得十分重要。要抓住对方意图和诉求, 只有听懂了别人的话, 才可能有效地作出反应。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尤其重要。交际法教学, 给学生提供一个在不断活动中锻炼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多样的课堂活动, 培养敢说会说、懂倾听、自信、大方的良好品质与形象, 为未来“好就业”“就好业”打下基础。

根据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现状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作为中职教育者, 如何依照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 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同时, 它驱使着我们不断总结、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而不是赶时髦。而交际法, 它注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场景中, 逐渐提高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能体现出它特有的优势, 在秘书英语教学中起着明显的就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洲.秘书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就业导向作用 篇4

关键词:就业导向理念 高职人才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05-01

隨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需要高效不断努力与探索。高职院校势必要将服务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方式的宗旨,以就业导向探究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向市场,在增强人才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人才技能,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

1 探究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途径的实际意义

知识永远都处在不断更新与不饱和的状态。每个高职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在经过五年之后就会有大概一半过时陈旧,在经过10年之后就大概都过时。因此,职场上有句名言,即如果你今天不努力的工作,你明天就要努力的去找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相悖。大多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五项能力是专业技艺与知识、敬业精神、较强学习意愿与较高可塑性、协调沟通能力、基本问题解决能力等,对于这些能力,现在高职学生最为缺乏的为敬业精神,然后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目前,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遵循的为一主两翼模式,所谓一主是指专业技能与知识对面手,而两翼则指外语能力与计算机能力。高职院校三年制与本科大学不同,同时,也异于中专操作型,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成从事一线工作高技能的应用型的人才。对此,高职院校要对在线学生具备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个人兴趣,尽可能拓宽自身知识面,以确保将来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大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还要学会技能和生存。

2 基于就业导向理念提高高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培养人才核心

为了将就业作为导向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先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培养核心,构建市场所需岗位的技能包,提升高职人才竞争力。学校要密切关注市场相关行业,将企业作为依托,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具备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确保设置的专业适销对路,构成专业课程是主要要素。对此,新专业课程开发和设置都要接受市场挑选和检验,而课程开发则要将职业能力当作核心,把岗位工作的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当作主线,优化链接课程、合理排序、有机整合和定向选择,同时,课程整合需突破学科的界限,并以缩减课时、自尊认知、合理组合、优化系统、强化能力作为原则开展。课程内容不考虑完整性和系统性,要突出课程岗位适应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更新授课内容,展开多样化办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出企业作用,从而形成将企业作为依托校企合作集团化的办学新途径,让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就业。

2.2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现有条件与资源,将学生的创业社团作为载体来展开第二课堂,学生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之下,进行独立的相关创业的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成本核算、经营管理、生产能力的目的。此外,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积极主动按量按质完成实训、实验课程,掌握用人企业所需普遍性劳动技能,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强化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寒暑假校外的实习,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3 有效运用企业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

有效运用企业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首先要求企业参加培养,高职学院可以在学生第三学期,由企业相关人员以讲座形式对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和生产情况。学生在开学初明确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爱好来接受单位面试,在双向选择基础上来确定符合企业今后从事岗位学生,从而组建班级。企业根据其性质制定好培养的计划,在周末时间段,由企业指派专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其次,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展开就业活动,并成立小组,对工作安排好详细计划,老师起指导作用。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联系程度,促进学生的就业。再次,增强学生在顶岗实习间指导力度,企业作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点基地,它也是校外实训重要地点,是就业实习相结合做好的场所。因此,保持与大中型单位的密切联系,构建校外的实习训练基地,能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

2.4 转变择业理念,健全就业信息

转变自身择业的观念,即先就业,然后择业,最后再创业,这样可以为更多人提高就业岗位。高职学生要勇敢挑战综合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工作,以方便今后积累较多创业、择业经验。要勇于到基层去锻炼自己,在不断的工作中来丰富自身实践的经验,等到对行业、企业有了深层次了解之后,对技术有了更熟练运用之后,就可以找机会选择符合自己理想的职位。健全就业信息,学习可以强化就业管理与指导,注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的服务工作,并发动各个方面财力和人力,拓宽就业信息的渠道,采取进去来方法开展多样化就业渠道,以达到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分析基于就业导向理念的提高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校应紧跟社会的需求,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构建有利条件,推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并加大学校和企业合作力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尹晓霞,杨欣.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科技教育,2010(1):161,165.

[2] 段秋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方略浅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11.

[3] 张先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浅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35-37.

突出就业导向 深化课程改革 篇5

一、深入学习, 提高认识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培养目标为宗旨, 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岗位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因此, 烹饪专业办学思路就应该定位在发展祖国烹饪文化、振兴龙江餐饮经济上, 为加快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经济特色文化做出贡献。所以, 专业课教师要从目前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文化课程度过深, 专业理论知识陈旧、抽象, 专业技能训练课时设置少、项目内容贫乏, 不利于学生兴趣、技能培养和就业) 问题分析入手, 深入学习《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以《多元智能理论》现代人才观拓展教育理念, 善于发现学生智能优势, 开发其潜能, 竭力培养出烹饪大师、面点烘焙师等技术型、工艺型人才。

二、明确烹饪专业课改目标、任务

课程设置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组织实施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应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适当降低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难度, 增加专业技能训练课时, 注重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共同提升,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打造品牌专业, 提高办学质量。课改还必须促进新知识、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充实课堂, 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 及时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 开发适应课程理念的教学计划, 确定课程设置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 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实行能力本位教学。

(二) 各类课程比例

目前, 我校已将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为1:2:4, 强化烹饪专业实用型学科特色, 增加了实习实训课程比例。

(三) 课程考核与评价

任课教师应按照《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 中式烹调技术课程考核项目有理论笔试、实践操作、课堂讨论、课程参与态度、上课出勤、操作卫生、工作着装等。

(四) 专业课程改革

专业必修课删减老化课程, 突出能力培养, 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新开设西点烘焙、西餐、现代餐饮经营管理等实用性课程, 使最贴近岗位的实用知识和技术本领充实课堂。

三、烹饪专业课改实施过程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同时进行。

高一年级:依据学生专业喜好, 开设专业基础和实践课, 强化兴趣培养, 加大基础技能训练力度。例如, 为适应行业流行“七分刀工三分炒”趋势, 提高刀工技术水平, 增加刀工课时, 减少勺工课时。

高二年级:按学生专业主修意愿、方向分流, 成立热菜、面点班。引领学生夯实专业理论、技能基础, 追求“术业有专攻”。增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操作安全、食品卫生、绿色饮食、营养无毒意识;加强创新观念教育, 鼓励新创意, 开发新菜品;增强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高三年级:把学生分配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统一顶岗实习两个月后, 将学生再次划分为回校复习升学和直接就业两种类型。

四、措施得力, 保障课改成功

学校选派理论研究功底深的骨干教师, 参加全国川菜培训班学习;选派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班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实习管理教师到实训基地顶岗实践, 熟悉课程内容操作流程, 提高实作示范水平。“以老带新”结对子, 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鼓励教师校本研究, 大力开发校本教材。教师们编写出版了《图解西点技艺丛书》、《图解新派食品雕刻技艺》、《中式面点技艺》、《黑龙江省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标准》、《裱花蛋糕》、《西饼百变》等10余本校本教材。

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带领学生拓展知识面, 掌握技能。学分制和选修课管理制度细化落实了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目标,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 招聘行业精英, 充实壮大专业教师队伍, 为烹饪专业课改储备人才;积极聘请行业知名人士、烹饪大师, 进行岗位演示讲座, 点评作品, 拔高技能, 传授创业经验, 激励学生成才。

五、活动显真功, 大赛露峥嵘

自实施课程设置改革试验以来, 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包揽了2004至2005年省级热菜、冷拼、雕刻、面点等比赛项目的一等奖。4名师生在行业大师的点拨下, 荣获2007年全国首届“石浦杯”中职学校技能大赛3个一等奖, 树立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新形象, 为家乡争了光!

学生制作的冷拼、雕刻、面点等作品的展台, 进行的抻面技能现场表演展示, 成为历届消夏美食节活动的观览热点, 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誉, 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广泛报道, 吸引了大批招聘单位当场聘用我校学生。

我们还以“产、学、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开发课程资源, 成立了面点营销中心, 销售学生在专业实作课堂上制作的面包、点心。现在, 已有一些学校和营销店固定订购和销售我校的面点产品。

就业导向作用 篇6

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迫切性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评价高等职业教育成效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毕业生的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及变化生动及时地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被社会接纳的程度, 就业率就是硬道理。反之, 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不被社会所接纳, 连基本的谋生之道都没有。因此, 在“办学围绕市场转, 课程围绕岗位转, 内容围绕学生转”的市场循环中, 我们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 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适应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 使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素质和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适切性。

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就业岗位探析

(一) 服务区域影视制作行业发展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等意见。结合意见,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影视专业的需要和制定得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对服务区域“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讨。2010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2010海南 (香港) 文化体育娱乐产业发展交流会在香港召开, 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在会上透露, 海南将重点发展九大文体产业之一是广播影视产业, 要打造全国一流的影视后期制作基地。随后2010年10月到2011年4月在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海南一地就涌现出180余家新兴数字影视制作公司, 大量招募专业影视人才。2011年9月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 以三亚、海口、万宁、保亭、琼海等电视台、三亚创意产业园为重点, 对海南省各地电视台等相关媒体产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一次系统调研。调查数据显示, 海南省自省台至市县电视台全部存在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空缺, 特别是影视包装方向, 导致不少电视台只能依靠外包制作, 如海口电视台缺少栏目包装人才8名 (主要从事栏目、频道的包装) 、后期人才5名 (主要从事图片、视频素材的处理、节目剪辑、合成) 、摄像师2名;万宁电视台急需后期制作人才3名、包装人才2名、摄像师1名, 保亭电视台急需后期制作人才2名, 包装人才4名, 其他市县台也都如此。对于婚庆公司, 诸如绿源婚庆、俏佳人婚庆等更是求贤若渴, 从婚庆的策划、拍摄、制作包装都急需专业人才。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 市场对数字影视制作行业急需从业人员约数百万人。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应当大有可为。我们需要不断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进行严谨的调查与分析,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二) 专业就业岗位探析。

高职教育是为学生谋生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础是职业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是高职教育不被学术性的高等教育所同化的本质特征。影视产品的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前期策划、拍摄录制、后期制作及包装发行四个阶段, 从策划到播出需要电视策划、摄像、编导、后期编辑、包装、灯光师、音响师、制片等多个工种的密切配合。这些就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细化后的岗位。从我们的调查表明, 不同层次的电视制作机构对人员的能力要求是有差异的。结合调查情况与专业特色, 我们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如表1所示: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 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高职教育即谋生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因此, 在专业设置中, 对于就业岗位分析要有效结合社会需求, 大幅度提升专业的吸引力, 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Liu Laiquan, Lei Yanrui, Fu Yingbin, Zhang Weiguo.Some Ide-as on Pre-vocation Practice of Vocation Colleges[C].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ciety Management.HongKong: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2011

[2].颜秉忠.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 2010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篇7

关键词:就业,学风建设,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注重学历更重视能力, 注重专业素质更重视综合素养, 注重理论知识更重视实践技能, 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能否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优秀毕业生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学风建设问题。建设优良学风不仅是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支撑, 也是实现顺利就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1 学风建设和就业工作相辅相成

高校优良学风建设与就业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学风建设和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两项重要工作。高校毕业生想要获得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需要在优良的学习氛围中逐渐积淀, 建设优良学风可极大促进高校毕业生精准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化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使得社会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观地反映出高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良好的就业素质是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基本保障, 而这两者是在高校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如果将优良学风建设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结合, 作为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切入点, 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竞争实力, 就会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从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力。同时,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 更可以快速高质地开发高校大学生的潜质, 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因此优良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 各用人单位逐渐看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而不再是将学历和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唯一决定条件, 无形中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呈几何倍增加, 所以建设优良学风的意义及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毕竟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实践能力、就业整体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之间的角逐。良好的学风可以形成严谨的学习氛围, 促使高校大学生产生紧迫感, 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断坚定良好的学习信念, 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优良学风建设不仅在改善校园环境, 健全规章制度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

为了探究我院优良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院组织了学风建设问卷调研, 问卷涉及班风、教师、个人态度、习惯等35个问题。统计结果显示, 学风建设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9.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数据增加为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33.9%的学生对开设的课程不是特别满意, 17.2%的学生反映老师授课质量不高, 12.5%的学生有经常复习的习惯, 67.2%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少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抗压能力较差。针对上述学院学风状况及学生特点, 2013年以来学院开始加强学风建设, 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1 加强思想教育, 落实优良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整体综合思想素质的反映。思想工作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智育齐头并进的教育目标, 立足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 从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出发, 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坚定信念。第二, 将专业思想教育落实到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所需, 认知专业所向, 看清专业趋势, 热爱所学专业。以扎实的专业思想教育为基础, 促进高校学生快速认知所学专业发展前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定期举办与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优势的报告会, 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实验室、参与科研试验, 与知名学者、教授和企业高管面对面交流, 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特点及前景, 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观念。第三, 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举办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等活动, 促使学生融入集体当中;定期组织并开展优秀学长见面交流会, 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自豪感。

2.2 树立全员育人、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高校规章制度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 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因此高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强化并落实学习、课程、考勤、生活等有关方面的管理, 紧抓考风考纪尤为重要, 将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优良学风建设的催化剂。思想与实践并进, 优良学风建设的普及、宣传等教育活动应快速深入地扎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 促使高校学生在思想上了解学风建设, 走进学风建设、投入学风建设, 坚信优良的学风会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而形成学生自觉参与、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高校各类活动的快速有效开展离不开学生管理部门的支持, 责任心强、分工明确的学工队伍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 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中流砥柱。高尚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高校中的大治、大爱, 大德, 更是可以通过言传身教, 促使学生感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真谛,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认可度。

2.3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高校应多方向多举措落实校园文化底蕴的建设:开展读书活动, 培养高校学生的自然哲学素养;知名教授、当红学者的报告和讲座, 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 使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相结合。另外, 发挥新兴网络媒体的引导作用, 掌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底蕴的展示, 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推行学业导师制, 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学业导师关注学生成长, 规划学业生涯, 培养科研兴趣, 申报科创项目, 指导毕业论文, 引导继续深造。新生入学后以专业为基础, 打破班级和宿舍的界限随机分组, 教师随机分配到每一个学生组。学业导师以学院专业教师为主, 每名导师指导3~8名新生, 指导时间为大学四年 (部分专业为五年) 。学业导师与学生可通过座谈交流、开放实验室以及让新生观摩研究生讨论等形式, 借助QQ、微信、易班、微博等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导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研活动, 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注重实习实践育人。坚持学术创新和实践生产创新相结合。高校应鼓励、支持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 同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为学生谋福利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实践锻炼, 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产实践深入融合, 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经验, 提高就业竞争力。近几年来, 我院高年级学生均可利用假期进入大型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熟悉行业领先的生产技能, 从生产实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 从而激发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3 小结

优良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大助力。将专业思想教育、高校规章制度、学术实践经历、优良学风建设四者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形成稳定高效的教育机制, 促使高校学生接受专业知识,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学习目标。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帮助高校真正形成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培养出综合素质高, 就业竞争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齐斌.四轮高校学风建设对学生就业工作的作用.青年与社会, 2014 (9) .

[2]解静蓉, 李华.浅谈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关系的思考与实践.科技视界, 2015 (23) .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 篇8

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进入临床实习初期的2007级护理、助产两个专业的学生。实习医院是我市的6所综合性医院。

2 内容和方法

2.1 内容

(1) 校内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2) 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与现在岗位工作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差距。 (3) 校内实训仪器设备器材与现在岗位工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材的差异。

2.2 方法

(1) 第一阶段:自拟问卷, 问卷采用问答题题型, 发放给2007级护理、助产专业的全体实习学生。共发放问卷278份, 其中护理专业229份、助产专业49份。回收调查问卷202份, 总回收率72.7%, 其中护理专业166份 (72.4%) , 助产专业36份 (73.5%) 。回收问卷分布涵盖两个实习专业和6个实习医院, 具备分布的随机性。 (2) 第二阶段: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 并对频数相对集中且能反映关注程度的问题, 由护理教研室安排从事临床各科教学的教师到实习学生所在的大医院各科室进行调研核实, 确保资料的可信度。

3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学校教学与工作岗位要求存在矛盾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 学生反馈一些在临床很常用或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 如气管切口护理, 胰岛素的分类 (长中短效) 和用法, 新生儿配方奶的方法和小儿液体配置的计算, 病人术前术后的访视以及院内感染的知识、职业防护、锐器伤紧急处理等, 这些在学校理论教学中是相对比较欠缺的。还有一些数据资料与临床存在差异:如心脏复苏按压比例, 教材上是1:15, 临床是2:30;气囊导尿时尿管的插入长度, 教材上是5~7 cm, 临床是7~10 cm, 还包括固定尿管时气囊注水量的不同、吸痰时插管的深度、血小板正常值等, 诸如此类的差异使学生感到矛盾。

3.1.2 实训教学内容及设备条件与临床不相适应

在学校所学的操作中如铺床法、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等比临床上实际操作要复杂和繁琐得多;有些仪器操作方法在临床已经少见或基本不用:如脚踏式吸痰器, 氧气筒吸氧法, 各种橡胶导管如尿管、吸痰管、胃管、玻璃输液瓶等;部分操作只限于理论教学或示教, 而学生没有实际操作:如心电图描绘、测血糖仪、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小儿回流洗胃、小儿呼吸囊使用和新生儿保暖箱、蓝光箱的使用, 手术器械的摆放, 人工呼吸器、微量泵、电子血压计的使用等, 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后必须有个再学习适应的过程。

3.1.3 其他方面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 学生比较重视且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技术操作, 反而在以下几方面: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及对各项操作涉及的外围工作流程和工作关系灵活应对训练等均表现较为薄弱或无所适从。

3.2 原因分析

3.2.1 学校的教学情况与教材的选择密切相关

目前, 护理教材的编写与修改滞后于临床实际[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新技术、新器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使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与临床出现脱节现象。像心肺复苏标准的不断更改, 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 氧气吸入、电动吸痰逐渐被中心控制、管道化所取代等, 这些必然使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间存在差距。此外, 中职教材版本繁多, 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且数据资料没有统一, 出现矛盾在所难免。

3.2.2 实训教学与教学设备密切相关

教学设备是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原有教学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部分设备因数量少且比较贵重而没有让学生实践, 如心电监护、呼吸器, 部分设备因陈旧或欠缺也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实施。

3.2.3 实训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及理论考试内容之间存在矛盾

学校的教学一方面要紧贴工作岗位需求, 另一方面又要顾及理论考试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如铺床法、床上擦浴等操作, 课本上的教法已不适应于临床[1]。又如吸氧、吸痰、导尿、静脉抽血、灌肠等操作, 教学中既要把临床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教给学生, 又不能丢弃传统的操作方法, 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单位不同因而设备条件不同。同时我们在授课时还要兼顾所授知识紧贴课本, 这是因为课程的理论考试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仍以教材内容为标准, 由此出现教学的矛盾及学生对临床工作的不相适应。

3.2.4 师资队伍不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

高原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 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学校的现任教师中, 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不能及时了解临床工作的新动态;有些教师原本并非从事本专业的教务工作, 难以把本专业的内涵建设深入渗透到教学中, 这与中职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

3.2.5 实训教学目标有所局限, 技能考核标准片面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 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传统的实训课教学采取“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分组练习”的“三段式”模式, 由于课时的限制, 教师无法将人际沟通内容融入操作教学中, 实训教学目标只能定位于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 这就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 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总体上还是突出技术的规范与否及熟练度。例如现行的《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功能制护理模式, 85%的分值为技术操作, 15%的分值为操作前的准备和操作后的用物整理, 只注重学生护理技能掌握得是否熟练和规范, 而忽视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观察、健康教育等内容, 忽视了患者的需要和感受, 难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

4 应对措施

4.1 加强教材建设

学校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目前中职教学配套教材版本繁多及相对滞后的情况, 在教材选用方面采取不同学科由各科教师集中探讨, 反复对比论证后再选择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从实用出发, 本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鼓励教师自编讲义和参编中职教材。

4.2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李艳菊等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中指出, 在调查的25项技术操作中, 有23项涉及一次性医用物品, 可见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的普遍性[3]。学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根据现有条件及教学需要进行详细规划, 对在临床已经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 像静脉真空采血、输液泵、微量泵、电子血压计、静脉留置针、胰岛素泵等及时增购, 投入较大资金更新和添购已经陈旧及欠缺的教学设备以及临床已普及使用的各种一次性医用物品应用于实训教学中, 尽量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4.3 优化实训内容

中职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根据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 教学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 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 占34.25%;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有48项, 占65.25%[4]。李艳菊等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调查显示: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晨晚间护理、肌内注射及口服给药操作频率较高[3]。我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之一就是优化实训内容。实训项目根据调研反映出的问题并参照当地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认真研究每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及题型等,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敢于删除陈旧内容, 及时增加新内容、新技术。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即成为“双师型”教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学校在师资建设机制上制订了《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针对专业课程骨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制订长远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定期参与临床实践, 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及学术动态, 并及时融入到教学中;还制订了《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对新教师认真落实“传、帮、带”工作;还积极引进和聘请“双师型”兼职教师任教, 尽量保持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统一。

4.5 改革教学模式, 优化技能考核标准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我校针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 改革教学模式,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操作训练中同样通过角色扮演加强模拟练习, 在针对不同“患者”的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 让学生体验护士和患者的不同感受, 加深其对患者的理解,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学校加大力度修订《实训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作为校本教材, 大体上增加了实训物品的准备及整理、学生的实训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方法等内容的评分权重, 培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情感和技能, 充分体现职业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5]。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办学模式。我们愿意在教育教学中继续实践, 不断探索, 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季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报, 2006 (2) :78-79.

[2]王桂荣, 马英.护理技术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 (4) :235-236.

[3]李艳菊, 胡国瑾, 杜闻媛, 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J].南方护理学报, 2001, 8 (3) :15-16.

[4]杨新月.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5) :299-301.

就业导向作用 篇9

摘要:近年来,全社会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环境、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上述因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而临的难题,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需要通过国家政策。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的创新等方而,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目前高职教育主要还是以就业为导向,高校办学质量和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还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就业率不能体现山就业“质”的高低,只能够反映就业“量”的大小,无法科学和全而地反映就业质量。因此,社会开始质疑一些高校公布的高就业率。张瑶祥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不能够以就业率为指标衡量,高校应更加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分析了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2015届伞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历史新高的74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为了让本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所有高职学校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就业率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既要从宏观和微观方而探析,义要从内因和外因方而探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而。

1.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1)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同时还具有错误的就业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顺利就业以及合理就业,如有的高职院校学生为了而子才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和技能出发。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受“先就业后择业”的错误观念引导,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主要靠薪酬、福利和文化氛围,而不是从该单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工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而使其就业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个人能力与素质可以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来体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对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动手能力也较弱,理论知识也不扎实,无法胜任很多自己喜炊的工作,从而影响就业质量。

2.政府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主要被国家政策所调控,很多就业政策都会影响到就业质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招统分”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虽激发了就业的活力,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择业机会,这也从积极的方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能甭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在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还需要利用业余时问来学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这也会给毕业生自身造成压力,导致就业质量的降低。并且我国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部分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的重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4.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人才高消费”现象会经常山现。在求职时,经常会被要求签订一些不符合《劳动法》的合同,这导致了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5.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社会环境也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那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地域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发展相对较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较高。反之,在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环境就相对较差,劳动生产率也就相对较低,这就无法获得相对合理的薪酬,毕业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他们的就业质量也就不会很高。

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当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自我认知不是很清晰时,就很难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对就业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来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1.政府要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较好的政策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比如“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和“大学生小额贷款”等,这些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政府还应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选调生和支教等方式,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基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2.高校要从培养模式层面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展“3+1”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准绳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育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做中学”的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对接,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

(2)高校要联合学生家长,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或“建议”,这种做法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与定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获得了一份家长或亲友们认为很不错的工作,但却不是这些高职院校大学生们所喜欢的和所擅长的,一旦这些大学生屈从于父母获得了一份工作,则他们在工作时很不舒心,对岗位的认同度就很低,从而影响就业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和家庭建立家校联合机制,经常和家长沟通,向他们普及职业规划知识,让父母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3.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希望能够获得较为稳定而且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实际上却很难。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第一次参加工作,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可能还遇到不公正待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调整好心态,逐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自身来提高就业质量。

(2)打好专业功底,完善知识储备。高职院校大学生要精通本专业的大部分知识,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自己所学专业的“专才”,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3)提高就业技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素性、技能性、职业规划和应聘求职等四方而就业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比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等等,多渠道地锻炼自己各方而的能力水平,以真正增强自身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4.用人单位要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协同效力

用人单位要开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绿色通道”,及时加强与高校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对接,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网络人才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增强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和接收力度,从而大大提高就业质量。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这些毕业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真正地融入企业中,做到愉快的工作,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5.家庭要发挥在提升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余热效应和兜底作用

父母要帮助儿女端正就业态度,让他们能够合理看待就业、择业和创业_三者的关系,同时做子女的就业“导师”。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在法律的范畴内发挥家庭的“光和热”以提升子女就业质量。如私营企业主可以给自己子女提供到自己企业实习锻炼、工作的平台,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也有利于促进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不侵犯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就业质量。

三、小结

就业导向作用 篇10

一、关于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界定

谈到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就业”的概念。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劳动政策“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 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谋求职业, 还是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都应视为就业”。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的背景下, 大学生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将进入到普通的社会层面上来。广义地来说, 高职学生毕业后若从事某种合法的社会劳动, 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收入, 都可被视为实现了就业, 这也可视为高职学生就业的常规含义。

再来分析高职毕业生的“成功性就业”的界定。成功性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理念。所谓的“成功性就业”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是简而言之地把下岗、分流、失业等称为“失败的”, 而是指向对“成功性”的一种追求。“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是指高职学生毕业离校后与所从事岗位达到的人职基本匹配状态的一种就业, 其核心标志是“人职匹配”。这就关联到“人职匹配”的界定问题。

从理论上讲, 人职匹配状态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人职最佳匹配——个人选择与其性格相一致的职业环境;二是人职次佳 (基本) 匹配——如果个人选择与其个性类型相近的职业环境, 个人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经过努力和调整也能适应职业环境;三是人职匹配不当——如果个人选择了与其个性相对立的职业, 则既不可能感到乐趣, 也很难适应工作。

在高职教育中, 我们所追求的一个培养目标就是达到“人职最佳匹配”。在这里我们要考虑到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即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的人才来适应今后岗位的需求, 从而实现人职匹配, 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能够“用得上”。这是指高职毕业生能够符合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的要求, 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工作;二是能够“升得起”。这是指高职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思想素质、职业素质等, 潜力较大, 能够被委以重任, 即在就业岗位上不仅仅能做一些机械性的、固定的、程序化的技能性工作, 也具备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能力, 能够从事技术的实施和技术的转化工作, 同时还懂得管理、了解WTO规则, 满足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要求;三是能够“留得住”。这是说高职毕业生对所就职位有较充分的了解, 择业时有备而来, 非盲目性就业, 职业稳定性较强;四是能够“下得去”。这是指高职毕业生通过职业规划, 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较明确, 对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有一定认识, 择业期望较现实, 能接受基层就业、一线作业的事实, 并愿意付诸行动。

总之, 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就业观, 将人的发展与职业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从而使人的能力在职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在职业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也使得职业因为有了喜欢它、有能力做好它的人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实现了人与职业的双赢。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之下,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取得了一次性就业的良好效果, 但是相对于“成功性就业”其缺陷是明显的,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的盛行导致教育行为的急功近利, 特别明显的表现是“重技能, 轻人文素养”。在这种模式之下, 学校成了一个就业培训场所, 主要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适应性训练, 学生则成了一个盛装企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器具, 他们对自己学习内容没有选择权,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一切按用人单位的既定要求去做, 个人兴趣受到压抑, 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缺乏创新、职业转换能力。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分割, 正是高职院校继续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重技能, 轻人文素养”实际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失衡, 其制约了高职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 学生在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生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才能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就业之后才能“升得起”。

因此, 适应“成功性就业”的要求, 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已经成为重要趋势。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策略

“重技能, 轻人文素养”的缺憾实际在于对“人文素养”的忽略。我们知道, 高职学生首先是一个人, 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所以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要素、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人才要求在上升, 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职毕业生在获得就业机会后还能因为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获得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样两点要求: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技能;二是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 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实现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中的能力匹配的目标。

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关键是提高人文素质, 并将素质作为一种内化的品质, 这就需要我们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如下几点调整:

(一) 将素质教育贯穿模式的始终

素质教育应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始终。尽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不同, 但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共同的。具体到每一门课程, 其教学大纲中都应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所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二) 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知识是基础,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基础上经过反复培养、训练而形成的。素质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经过长期锻炼内化而养成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时, 教师都应明确在传授知识或技能的同时, 要培养训练学生的哪些能力, 提高学生的哪些素质。

(三) 重视高职学生特有素质的研究工作

要注意培养高职学生所特有的素质, 主要指发挥核心能力所依托的职业素质, 包括职业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职业素质主要通过技术专业课和各种技术实践课 (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训练养成。

(四) 加强研究培养大学生所共有的基本素质

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除各门课程都应有相应的素质目标、要求外, 另外还可设计并开设科技类、人文类、素质道德类等多门选修课。对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进行总体考虑, 使之有机结合, 全部纳入素质教育活动, 努力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避免功利主义倾向, 树立正确的出发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 其他的合作项目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 不能偏面追求经济利益, 而要将满足教学实施需要和就业导向需要放在首位, 将注意力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通过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达到提高毕业生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目的。要主动为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以赢得企业的信任。

(二) 避免盲目主义倾向, 坚持有的放矢

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给任课教师、实践教学条件、运作机制和合作对象的选择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 而且只有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才能胜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同时, 各地区、各校、各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基础也是千差万别, 因此,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 要避免把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本身当成目的, 甚至把某种模式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照搬照抄, 一哄而上;而是要在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进行可行性的系统研究和论证的前提下, 选择适合的模式和条件相对成熟的专业、班级、教师、合作企业、项目开展以点带面的综合改革工作。

(三) 避免实用主义倾向, 坚持技能与素养并重

当前许多学校的专业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多种层面相互沟通、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更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 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高职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但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 应用型人才要能适应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能够掌握不断学习、继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职院校已不能滞留在只传授现存知识、固有经验上, 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发展的能力, 使其具备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必须的生存基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有很大的区别, 更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转化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的培养。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 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实用性, 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师资队伍业务要求的双师性, 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灵活性,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性, 办学途径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紧密性, 生源的多样性等。这些特点都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办学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我们探讨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

[3]陈忠林“.面对面”校企合作“大订单”培养的职教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7(11).

[4]颜莉芝.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5]刘明星.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培养途径探析[J].科协论坛,2007(1).

上一篇: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下一篇: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