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精选7篇)
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 篇1
1 前言
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 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新世纪最具有前途、最具有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不断地寻求人、建筑 (环境) 、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运用天然材料, 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原生态”思想是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并且总结出可传承的建设经验。我们创造新的人居环境, 必须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
2 生态民居构筑的生态性
民居分为现代民居和传统民居, 那些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建筑性和生活性都做到了较好传承的民居就是原生态民居。其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 还在于它们承载着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 承载着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印记。
中国民居在选址上按风水的基本原则和格局, 追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民居, 冬季可避寒风, 夏季可通临南向季风, 并有良好的日照和防洪涝水淹的优势, 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态循环的小气候, 并较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防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传统民居关于环境的选择, 住房型态的分析等都反映了实际生活的利弊, 是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生活经验总结。另外, 建筑群落空间布局依山就势, 充分地结合地形地貌。一般来说, 北方民居多屋顶厚、墙厚, 庭院宽大、开敞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南方民居多为天井高深、庭院狭小、室内空间较大, 因为南方需要躲避烈日和有利于通风。比如, 在土楼建筑形式里面, 它的平面形式为圆形, 采光通风相对均匀, 节省建筑材料, 风阻较小, 受力均匀, 所以在建筑形式上是合理的, 能做到以人为本, 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技术精髓, 不论从结构、构造、还是从与自然结合的角度上看, 它们都极好的应用了生态建筑技术。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模式及其深层含意, 对现代人类追求美好居所和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北窑洞
2.1 西北窑洞
西北高原的窑洞建筑具有省工省料、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和冬暖夏凉等优点。尽管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等多种生态特性, 是典型的与环境“共生”的乡土建筑窑洞的温度。人们挖窑洞时, 都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 这种厚而坚硬的“墙壁”不易传热。所以, 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 也不会直接向大气中散热, 只有窑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 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 而且温差变化不大。另外, 联接成组窑洞的下沉式庭院在窑洞住宅组群的生态环境中能起到“藏风聚气”、“沟通天地”的作用。窑洞分为平顶式、靠崖式、天井式三种, 每一种都各有特点, 适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窑洞建筑蕴含着很多绿色节能的思想, 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 生土材料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 有利于再生与良性循环, 符合生态建筑原则。联合国科学考察团对我国窑洞建筑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窑洞十分适合人类居住。它温、湿度适宜, 外界气候及大气中的放射物质对人的影响较小, 不仅可以减少气喘病、风湿病、皮肤病等, 还可大大降低北方寒冷天气采暖的能源消耗。”
2.2 江西民居
江西民居中的开合式天井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功能, 它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 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 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其动态设计的理念对现代庭园设计也是有益的。有的民居用活动开闭的格棚调节日照。阳光暴晒时封闭天井遮荫, 并且藏气通风, 其建筑功能是出色的, 有效地改善了居室环境。
2.3 湘西吊脚楼
从气候上分析, 湘西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在全球的气候分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冷热、干湿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相对干燥。土家族聚居, 向来“散处溪谷, 所居必择高峻”、居于依山傍水的地方。吊脚楼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变化,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掘, 不须破坏地貌, 还可以隔绝潮湿, 促进通风, 保证居室私密性。吊脚楼充分利用在古代取之不尽的木料, 以之加工成材。这些直接取自大自然的建材在其全寿命过程中 (包括原料-材料-建筑-拆除) ,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吊脚楼的形态在现代建筑中也普遍使用, 虽然竹木材料已变成了钢筋混凝土, 但其气候设计原理并未改变。
2.4 新疆民居
在干热气候区的新疆等地方, 太阳辐射强烈, 空气干燥且风沙较大, 白天与夜晚温差大。当地的传统民居往往采用一种内向封闭式的防热方式来减弱太阳辐射热, 还可抵御风沙的侵袭。新疆民居典型的布局方式是房间围绕一个内院进行布置, 所有的门窗都朝向内院采光和通风, 外墙非常厚实且很少开窗, 给人一种简洁之感。另外, 为了遮阳, 当地居民尽可能的将生活空间设置在建筑产生的阴影里 (如以葡萄架来限定的阴影空间) 。
2.5 闽南民居
在群体布置方面, 闽南传统民居采用有组织的密集建造的群体优化效应。福建传统村落的街巷通常较窄, 高高的院墙夹着曲折的街巷, 曲径通幽。建筑密集地建造在一起, 厚重的土墙不仅可以隔热, 还有巨大的蓄热作用。另外, 天井的热压通风作用只有在密集建造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因为建筑必须长时间处于阴影中, 建筑周围的空气温度才可能低于天井上空的空气温度, 温差实现了天井的热压通风。民居用材主要取材于当地的天然材料 (如土木砂石、草竹芦苇等) , 有些材料还可以循环利用。
3 中国民居气候设计经验
(1) 民居结合地形, 就地取材, 强调选址和环境, 重视大气候的影响和小气候的调节, 民间建筑十分注意适应当地气候特点, 由地理环境和风俗决定其特色, 尊重自然, 并有相对恒定的模式。
(2) 在炎热、多雨潮湿地区采用大开口、易通风的开放形式, 特别是庭院和天井是民居中的采光通风口。天井高深对风产生的吸力增强, 通风量加大, 也遮挡强烈日照。
(3) 在寒冷地区的布局紧凑封闭, 采用高墙厚重型结构, 只开少数小窗, 在多雪地带采用大坡度屋顶。
(4) 广东地处亚热带, 气候炎热, 湿度大, 雨量充沛, 多台风。民居通常是前塘后山, 傍水而居, 坐北朝南, 梳式布局, 注重绿化。小天井、敞厅、趟栊、推拉天窗、檐廊、冷巷和风火山墙等都是采光、通风、隔潮、避热、防雨和防风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 注重将岭南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形式相结合, 对外来经验兼收并蓄, 为我所用。
(5) 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如北方的敦实厚重, 南方的轻盈灵秀, 西北的粗犷朴实, 东南的华丽多姿。同一地区的民居又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形成各自特点。
(6) 挖掘传统民居的规划设计思想, 继承传统民居中的精华, 如四合院的院落围合、空间组织;徽派民居的土地规划、建筑风格;江南民居的水体利用、造园艺术;闽南民居的集体群居、社区文化, 等等。
4 民居生态性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4.1 建筑必须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相协调
建筑本身是人类所处地域环境的一种元素, 必须与环境共生共荣。建筑不应该从环境中孤立出来, 应着眼于整体环境, 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与环境相协调, 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益最大, 对自然环境损害最小的建筑才是有机的、可持续的建筑。
4.2 建筑必须立足于本土
传统民居是经过长时间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成的, 它们具有传统的融于自然质朴的建筑风格, 当代建筑应该以传统民居为基础。赖特曾提到:“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他把老子的建筑空间理论作为校训刻在赖特学院的墙上, 还推出力作“流水别墅”等来实践有机建筑理论和环境共生观。我们应该反思, 外国人尚且懂得用中国前人的建筑理念, 我们自己却把它摒弃掉了。
4.3 中国传统民居的借鉴与创新
中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在建筑的风格、形式上, 还是结构用料上, 对于今天的建筑来说, 是非常值得借鉴的。随着建筑的发展, 中国的生态建筑也随之从乡土建筑往高技派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生态型的办公建筑。现代生态建筑重视利用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手法, 不仅作为生态设计的一部分, 也为建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富于生态意义和时代特征的方向。生态高技术建筑灵活多变、永恒运动的特性, 使它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引人异质要素, 不断完善与充实自身, 达到与生态自然相和谐。
面对已经无法自行修复的自然生态世界, 面对当代建筑领域存在的意义丧失与普遍的价值观瓦解的现象, 生态高技术建筑正在积聚创造能量。它主要是要求建筑师在设计时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创造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和谐的光环境和声环境, 同时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总之, 建筑师应该运用生态学原理, 通过构建自然通风系统, 追求贴近自然, 建造出舒适宜人的建筑物。
5 结语
安藤忠雄说过:“建筑扎根在与固有风土和文化相关的土地上, 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容器。”建筑本身是各地区、各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起来的, 建筑之所以具有民族形式, 是其本身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在设计思想上要树立“遵循自然, 回归自然”的理念, 尤其要考虑建筑与气候、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 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及经验, 以达到节约能源, 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 并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及经验的同时尽量保持中国特色和传统, 从而实现现代生态建筑的理念, 减少能源的消耗, 适应各地气候, 创造适宜我们居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浩.传统民居气候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 2010 (11) :14~17.
[2]沈福煦, 刘杰冲.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56~59
[3]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6~138
[4]何海霞, 张三明.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华中建筑.2008 (12) :22~26
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探索 篇2
一、传统哲学思想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对于传统民居的营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哲学理念中一些思想自然而然会在传统民居上有所反映。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天人合一”这一包含着生态理念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与阳是万物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阴、阳结合创造了生命;五行则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属性;阴阳五行法是世界这个系统赖以运行的法则,而每一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个体都具有与整体相似的特征。这些传统哲学思想融合了朴素的生态观念,与现代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在传统民居的营造过程中,这些哲学理念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不断总结聚落选址、民居营造等方面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风水理论。
二、气候分区对民居的影响
现代建筑观念普遍认为建筑是人们为了躲避恶劣天气、躲风避雨的产物,气候对于建筑的营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到建筑营造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直接的是选址。选址是建筑营造的第一步,传统民居的选址多讲究风水,要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季风性气候所造成的,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以尽可能阻挡冬季寒风,减小屋内热能的消耗,夏季将室外水体附近凉爽的风引入室内,降低室内的温度,这其实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利用风压来实现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也是现代积极倡导的一种绿色生态理念。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巨大,总体来说北方较干燥寒冷,南方较温暖潮湿,因此南北建筑在功能侧重上有所差异。北方民居侧重于防寒,外围护结构一般比南方更加厚重,平面布局更加紧凑,建筑平面也更加规整,开敞的楼梯和外廊较少见,单体建筑之间一般在南北朝向上间隔较大,这是为了防止冬季日照被遮挡。外墙围护结构一般三面为实墙,南面为木墙或开窗。一般北方民居都配有火炕或火墙一类的取暖设施,这也是南北民居的一个明显差异。北方民居院落一般有着比较明确的布局制式,如北京四合院便是典型范例。北方天气干燥,雨水较少,不少民居采用单檐屋面来收集雨水,这与现代的雨水回收中水再利用的理念不谋而合。南方气候更加温暖潮湿,民居也更加注重通风。多数民居为了避免夏季的炎热都会采用通风屋顶,在西墙种植爬山虎等绿植减少西晒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形态更为多变,以获得更好的自然通风与艺术效果。南方夏季炎热,遮阳体现更明显,如骑楼、外廊等,建筑与建筑间的布置也更为紧凑,使建筑尽可能地处于阴影区,避开太阳直射。我国传统民居多采用院落的形式,北方院落为了争取冬日的日照,南北方向上较长,布局开阔;南方院落为了避免夏日的太阳直射,建筑与建筑之间间距短小,南北方向较短,布局紧凑,同时也注重利用布局与庭院来组织自然通风,如著名的江南园林,在保证自然通风的同时也保证了庭院的艺术性。
三、人文经济对民居的影响
建筑同时具备物质性与精神性。一个地区建筑的形态不仅仅受到物质技术的制约,还受到该地区人们人文生活的制约,民居作为一个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缩影更是如此。民居在不同的人文环境中呈现的是不同的形态,各个历史时期与地区的民居总是体现着当时人们的人文状态。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他们的民居哪怕是处于相似的自然环境中也是具有各异的形态,例如客家土楼和岭南民居。最早的客家人是从中原黄河流域迁徙到永定和南靖地区,一方面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民居仍保留着合院的一些特色,另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因此形成了土楼这一特殊的民居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民居在建造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经济对于民居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因此催发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精准选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会使用茅草作为瓦的替代品,在防水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而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人们用瓦作为屋面的防水材料,而室内的通风、保温则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砖是我国常见的建筑材料,江南园林的兴盛更是发掘了砖的多种用途,除了砌墙以外,砖还被用来作为铺地材料,用在室外既可以迅速排水,又利于植被生长;用在室内则可以拼接出不同的花纹,在保证室内整洁的同时也美化了室内环境。而一些零碎的砖、瓦则可以砌成园林里的花漏窗。
四、建筑材料对民居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建筑均以木结构为主,这是古人充分考虑到取材和施工速度等因素后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各地民居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建筑材料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寒冷地区如东北、西藏,为了抵御寒冷,多用砖石和泥土围成厚重的围护结构;而湿热的南方地区如云贵一带则多以轻巧的木板、竹子组成围护结构,利于通风散热。这样的就地取材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又避免了远距离运输的能源消耗。但就地取材仍会给民居的营造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即材料的单一雷同性。因此在传统民居营造的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将不同的材料组合叠加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和共同作用。实际营造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组合利用材料的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古人在营造民居时除了就地取材利用新材料以外,对于废旧材料的运用也是相当多的,比起经济的上的获利,这更体现了古人在道德伦理上对于传统生态观的认识。例如,将破损的砖敲碎,作为三合土埋入地基,或者当做外墙的填充材料;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的蛎壳墙就是用废海蛎壳砌墙。
五、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的借鉴意义
目前,生态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态绿色建筑的实践中,许多建筑大师都将目光转向传统建筑,从中汲取养分,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例如建筑大师伦佐·皮阿诺设计的吉巴欧艺术中心。在我国出现的一些生态建筑实践中,受西方各种思潮影响明显,具有本土风格的实践还较少。对我国传统民居研究是为了现代化应用,传统民居的一些设计手法对于现代生态绿色建筑的设计还是值得参考的。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绿色建筑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将建筑的营造与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考虑。二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充分考虑营造微气候。三是就地取材,减少建造过程的能耗。
我国独特的文化体系注定了我们在创作生态绿色建筑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风俗文化。现代生态建筑大多是一些主动性技术的堆砌,将传统民居的被动性技术结合起来将会为现代生态建筑增添一些人情味。
参考文献
[1]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张晓丽.晋北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 篇3
关键词:江南民居,可持续,适宜性
“室内生态可持续”概念的提出, 成为人们对室内环境与自然之间关系重新思考的重要标志, 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才是人之所以存在于生态圈的意义, 除了以高科技的方式解决这个矛盾外, 同样的, 传统技术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而江南民居以其生态可持续的建筑理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江南, 狭义的范围就是“江南三角洲地区”。从今天的行政区划看, 它涉及的范围主要是江苏浙江两省。而本文所涉及的江南民居也仅指狭义的江南民居。
江南人口十分稠密、用地紧张。这种情况下促使古代匠师在“天——地——人”思维方式指导下, 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朴素直观的生态可持续原理。因地制宜地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塑造出宜人舒适、回味无穷的居住环境。当我们今天欣赏江南民居的时候, 就不难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所在, 体会到隐含在其中的生态可持续原理, 而这一切对于今天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说, 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
笔者以为生态可持续理念在传统江南民居的内部环境设计中, 主要体现在内外空间的适宜性、室内空间相对开放性、空间陈设的灵活性、文化的继承性四大方面。
1 内外空间的适宜性
具体来说, 适宜性表现在建筑及其内部环境设计上, 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因素与方法, 因地制宜.以最简便、最廉价的方法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盲目追求各种“风格”的今天, 适宜性无疑是建筑内部空间达到生态可持续的必然要求。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 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 因此江南民居大多坐北朝南、靠山面水。总体来说, 江南全年气候湿润多雨, 雨量充沛。如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546mm。为了适应这种生态环境, 而室内空间常常比较高敞, 以便夏季散热除湿。天花板下亦常不做吊顶, 让屋顶构造完全暴露出来, 以利通风, 避免屋架的腐朽 (图1) 。地面亦常采用磨砖装修, 既可保温吸湿;且经过精细加工后, 又极富装饰美。
江南地区夏季炎热, 冬图1传统江南民居的天花结构季亦较寒冷, 如杭州地区的历史最高温度曾达42.9℃, 历史最低温度曾达-17.4℃。为适应这种情况, 就常常通过巧妙地设置一个或若干个天井而利于自然通风采光。这些天井的进深和面积常常并不太大, 周围还常有围廊挑檐, 这样既节约了用地又避免了夏季直射阳光。冬季则由于檐部的起挑而又能保证室内有充足的光线, 较大的天井内有时还种植1~2株大树, 以挡夏季烈日 (图2) 。这些处理方式往往十分成功。所谓的“穿堂风”、“围墙风”等就是例证。此外, 江南民居在门窗处理上亦作了一些考虑。门窗面积—般都比较大, 常常充满整个开间, 夏季可以完全打开甚至取下, 使得凉风最大限度地进入室内, 有效地解决夏天的通风问题。在冬天无风的日子里, 亦可将其完全打开, 以便使阳光洒满房间 (图3) 。
总之, 传统江南民居的室内环境设计常充分考虑到天时、地气的因素, 运用适宜原则, 从客观因素的要求出发进行设计, 并力争使其与人的需要取得最大限度的相宜, 是可持续理念的生动体现。
2 室内空间相对开放性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只是在工业化之后, 我们的室内环境才趋向于封闭。正是因为封闭才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邻里问题、室内小气候问题等。如何打破封闭使室内再次走向开放, 成为衡量室内环境是否生态可持续的标准之一。摆脱人工气候的控制, 创造融会于自然环境的建筑室内空间, 将自然生态循环的过程整合于建筑之中, 成为生态可持续室内的首要任务。
就传统江南民居而言, 十分注意人与自然、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这在天井的处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天井不同于普通的室外空间, 而是建筑内部空间中的外部空间, 匠师们在设计处理上, 赋予它很多内部空间的特征, 使之成为一间没有屋盖的起居室。天井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亦亲切宜人, 各种陈设性格自然, 加强了天井的室内特征。通过“廊”的处理, 更增添了天井与室内居室空间的渐变特征, 强化了内外空间的相溶共生。继而在这样的“露天起居室”内引起自然界的天然情趣, 配以几株果树、芭蕉或素竹, 设置葡萄或藤蔓, 点缀若干花木盆栽与山石, 就更进一步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即使如此, 民居的主人们似还常有意犹未尽之感, 还通过各种花窗、漏窗向外界借取景观。十分巧妙地使人与自然溶为一体, 共生共息, 这种室内室外的模糊相容性也更好地调节了室内小气候, 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相对地开放共溶。
3 空间陈设的灵活性
空间更加充分的得到利用, 功能灵活多变, 材料多次的循环利用是当代生态可持续室内空间的基本要求。
传统江南民居一般都采用梁架式的传统方式, 其受力原理类似于今天的框架结构, 由梁和柱子承受荷载, 外墙则主要用于围台空间, 遮风避雨。内部则通常在柱间插上板壁进行分隔。这样, 一旦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调整时, 就不大会受结构的影响和限制, 能在不重新改建的情况下适应功能上动态变化的需求。
除了在空间划分上具有灵活性的可能外, 古人在室内陈设方面亦很讲究灵活变化。提出了“幽斋陈设, 妙在日异月新” (李渔《一家言居屋器玩部》) 的观点, 因此在传统江南民居内很少能见到西方建筑中经常使用的壁炉、壁饰等, 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这类装饰不易经常更换和再利用的缘故。取而代之的, 则是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国画以及盆景、古玩和工艺品, 它们往往小巧玲珑, 便于更换。而盆栽植物还能反映出时节的变化, 使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换。
4 文化的继承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室内可持续设计不仅包括技术上的可持续, 还包括文化的可持续性, 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特性, 它不应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逝, 它应该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代人的脑海里。
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粉墙、黛瓦、绿柳的素朴印象不仅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更是我们内心深处永远也抹不去的情怀。漏窗、马头墙这些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建筑构建, 而是我们江南人必须传承下去的一种情结, 民居文化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 而这才是江南民居的真正精髓。
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 篇4
向生态化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借鉴地方传统建筑的生态适应性,以及修缮传统民居建筑,是文化遗产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发扬地域建筑的需要。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是我国南北气候与文化的过渡地带,国务院于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留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如淮安府署、镇淮楼、名人故居等。本文以淮安传统民居为例,对其室内设计及装修的生态历史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涉及的民居主要有霍培元皂厂、裴英森故居、秦焕故居、秦举人宅、王少清故居、杨士骧故居、朱占科故居、许氏中医院、王遂良故居等。
1 单体形式的生态适应性设计
淮安地处冬冷夏热区,属于南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两热同步,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平均气温为14 ℃左右。为适应此气候在建筑单体设计上采用相应的技术策略如下:
朝向体型设计:淮安地区最好朝向为南偏东15°左右,朝西朝北相对不佳。调研的民居中基本都是南向,案例如:1)合院式民居把主屋布置在南向,东西向做配屋,如厨房卫生间或储藏室等。东西厢房若住人,也不朝外开窗,集中向院内开启。如秦举人宅。2)独栋板式民居若为多排几进式,如裴英森故居,主体建筑朝向为南偏东向,东面和西面均为围墙围合并设出入口。3)复杂大户人家院落:如王遂良故居,平面布局多半为几进多轴线式,把最好的朝向留给重要住户,这可从现存房屋形制上看出——只有一阁楼的朝向为西北向,其余建筑基本都为南向。
采光设计:1)庭院采光:淮安属于中高纬度苏北地区,根据日照高度角的变化,其庭院比苏南地区天井更为方整,而比北方合院又显狭小,也满足了采光和夏季雨天的蓄水与拔风、遮阳的要求(见图1)。2)开窗单扇窗长宽比多为3∶2,长度为1 000 mm~1 500 mm,宽度为800 mm~1 000 mm,长条窗多用于外实墙,保证采光均匀,也减少热量散失。 内院开窗则以平开窗与支摘窗两种为主,窗下缘距地900 mm左右,上缘与门齐高,若还有空隙则以垫板封头。朝向内院的平开窗常以四扇为一组,但两端的边扇多为固定窗,甚至被住户用木板封死,以利保温(见图2)。
通风设计:空气流动的路线及速度是影响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多进院落中,如许氏中医院,每一进的门窗均中轴纵向对齐,使穿堂风穿堂而过,组织良好的空气循环,加上良好绿化,即便室外有35 ℃高温,室内也不过30 ℃。此外,在许氏中医院,秦焕故居,秦举人宅等多个民居中,均在并行的院落与院落外墙间设计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狭长通道(见图3),此做法可起到拔风的作用,形成空气涡流,带来凉风,带走热气。同时,淮安地区的民居出檐深度多为700 mm~900 mm,远小于江南地区的出檐,以利采光。
围护结构设计:1)屋顶:淮安地区民居屋顶均为两坡,一般从檐口至屋脊为一个提栈高度,多是六五举至七举,倾角为35°~38°的范围,以利排水排积雪(见图4)。同时也符合《营造法原》中“堂六厅七殿庭八”的制度等级规定。有的民居甚至为七架梁且前后有轩廊,可算是厅堂作法。2)墙体:淮安地区外墙体多为青砖石墙,厚度一般为370 mm,甚至400 mm以上,偶有600 mm,厚墙体多出现在体量较大档次较高的民居中,如王遂良故居与秦焕故居。370 mm的厚度是北方地区常用的墙厚尺寸,有良好的冬季防寒效果。王遂良故居在主入口处墙体厚达600 mm,笔者猜测为原墙体坏朽后,又砌新的墙体在外,以利防御与保温。淮安民居朝向内庭院的墙体则基本都采用木板墙,装以隔扇门窗,以使室内与庭院成为统一的住户交流与热量交换区域。3)楼地面:楼板基本均用木制;一层庭院多铺以青石砖或透水碎砖;一层室内客厅铺以方砖,卧室则铺木地板并设有透气通风口。更为简单的做法则为全用水泥砂浆地面。有地砖的地面铺装均在拼缝处不抹灰留缝透地气,利用土壤的热惰性大,使其冬暖夏凉,让整个庭院气流循环形成天然空调。4)室内空间组织:有在屋架较高的民居中做夹层,用作储物间与辅助用房,如许氏中医院与秦焕故居(见图5)。在增大使用面积的同时也有双层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
绿化配置:淮安民居多在庭院内植草种花或栽植攀爬植物及小型灌木。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如王遂良故居,还在院内种植乔木等大型植物,形成立体综合的植物配置,在调节微气候的同时,也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氛围。
2 单体形式的生态适应性设计的几个方面
单体生态适应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楼地面及屋顶:淮安民居的屋顶构造中多使用掺以猪血料与糯米等天然原料的粘合剂,远比现在的胶类与漆类环保,且价格低廉取材广泛。泥背笘瓦中常用废弃秸秆做材料,即废物利用又无污染。时间长了,屋顶自生茅草,形成天然的覆土植物屋面(见图6)。屋顶顶棚内用席子做内衬,保温又可看。
墙体:多为青砖石墙,370 mm墙分为内层120 mm与外层240 mm砌筑,外层需整齐结实,在两层之间加有复合材料,有厚400 mm以上的墙体,则在两层之间加碎砖石泥土填充,以此加强墙体热惰性能以利保温、隔音,且节约建材。墙面粉刷材料也常用糯米浆做天然粘合剂。
门窗,隔断等细部:淮安民居多为明清及少量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木窗多已朽毁,后用新窗替代,因新窗窗框比原窗框窄小,所以在外墙面两侧填实,内墙面则不填,直接抹灰成斜角,形成内大外小的坡度。此做法节约材料,也增大了采光面积。有的平开窗在内侧做窗龛,形成双层窗,冬季时关上窗龛成为保温过渡层,阻挡室外寒冷空气。室内隔墙多为木制,舒适简易便捷。隔断既有分隔,阻挡视线之用,亦不影响整体交流气氛和空气与光线的流通。
3 建筑材料中的生态设计思想运用
对于主体结构材料的选用,木材做构架的拉结力好,但应把石墙与木框架的拉结固定加强,否则只能是“墙倒屋不塌”。笔者在王遂良故居调研中发现有些老宅已有墙体变形歪扭,但并未坍塌,想必里面已加钢筋加固。但是此类民居现状真是令人堪忧,修缮迫在眉睫。
油漆类的使用多用朱褐色油漆与清漆(即桐油)。有色漆是在桐油中加入血料等天然色素,生态环保无污染且不损木。
瓦石件、木材等用材均在当地取材建设,节约运费,减少耗能,因地制宜。淮安地区有的大户人家的木构架用材甚至用檀木做主材,檀木因其分泌油脂,散发檀香,有天然防虫防腐作用,也是生态设计的表现。
4 文化生态
在淮安民居调研中,笔者发现大量生动形象富于文化寓意的雕饰与装饰,它大多在抱鼓石,门楣,窗楣,挂落,雀替,栏杆,构件甚至对联,门匾中体现出来。如王少清故居中瓦脊的卷草纹与牡丹纹,雀替的龙纹;裴英森故居中的门楣窗楣与石雕的牡丹纹,如意卷草纹;门下当心石雕的“龙狮”嬉戏,以及门两侧上方的勾挂件作成毛桃形,称为“一鼎二戴,如意毛桃”;秦举人居的门窗分隔纹为双喜纹,方胜纹和蝙蝠纹,滴水大样有福禄寿喜的意义,而在名人故居或书香门第,还会有鲤鱼跳龙门,拜师苦读,气节高雅等纹饰,也有招财进宝类的雕刻,可见这些都是人们在力求塑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是心理生态的表现。
此外,民居在色彩选用上,用朱褐色漆,白墙黛瓦,在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等级制度的同时,此类色彩也会给人安静祥和的心理体会,应该说也是生态设计的表现。
5 淮安传统民居室内修缮生态设计的启发
淮安传统民居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满足了住户相对舒适的生活需求。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传统保护民居的修缮,除了要维护原来的构架体系并对室内外装饰加以修缮外,还可在不破坏原建筑体系及外观的情况下,加设新能源设施。淮安地区夏季多雨水,还可加强蓄水及中水利用系统。对于植物配置可以更加丰富,并发展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在美化建筑本体的同时,也可以改善庭院及室内微环境。
淮安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一个视角,对发展我国广大地区的适应性生态建筑作为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探求传统保护建筑的生态修缮办法作铺垫。
摘要:通过借鉴淮安地方传统建筑生态保护策略,分析淮安民居的单体形态设计,装饰装修技术,建筑材料选择及文化生态表达,以期达到发展和延续我国广大地区地域建筑特征的目的,同时也为修缮保护地域建筑做好铺垫。
关键词:传统民居,室内设计,生态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郑云瀚.云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J].华中建筑,2006(11):108-111.
[2]李新建.苏北传统建筑工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吴建.装饰构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 篇5
一、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思想
在形成之初, 建筑就是人类活动的内在机制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结果。这些建筑通过直接的、单纯的与自然的接触, 有着朴素的生态概念。人们通常运用当地的材料、技术, 并考虑当地的气候、风向等来进行建筑的创造。建筑的创造处于人类征服自然、适于自身的需要, 同时也受制于自然, 其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生态精神”。因而中国古建筑是从自然环境和文化形态中自然成长发展起来的,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贯穿了整个建设建造过程, 它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 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 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体现在传统建筑的选址、建造中, 表现为整个生态环境呈现出一派安定祥瑞之气。
二、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传统民居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形态及做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度的加快, 传统民居开始面临一定的困境, 由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资源材料的消耗, 导致传统民居的面貌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然而传统民居仍然有其非常宝贵的建造、文化价值, 我们应对其基于时代发展的高度进行生态性认识。笔者以湖北黄冈罗田县新屋塆村为例, 通过实地考察、风环境实时测量证明其包含的生态智慧, 分析并提炼总结出规律性的、具有实际价值的生态设计策略。
1. 选址布局的生态性
在古代农耕社会的背景下, 村落选址是传统民居建设的重要工作, 人类生存离开不了自然资源和生产生活, 依山而立、择水而居, 符合生产便捷性成了村落选址的必然要求。
新屋塆村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 形成于明末清初,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 单姓罗, 全村依山傍水而建, 风景秀丽, 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该屋南北长16米, 东西宽48米, 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左右对称, 主次分明。其选址格局极其讲究, 建筑布局充满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哲理, 重视传统风水理念, 特别注重“龙、水、格”三个要素的相互配合与和谐统一。“龙”指的是山, “水”指的是河, “格”指的是建筑布局。新屋塆主体是坐东北向西南, 负阴抱阳, 避风纳气, 日照充足, 视野开阔, 屋前留出了农作空间, 塆前有风水塘——应星塘, 形状形似弓箭, 对外开弓, 有抵御外来灾祸和将内部灾祸带出之意, 侧面或前面有道路通过。四周的建筑环境、内部建筑有分有合, 最后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2. 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
新屋塆建筑空间层次丰富, 由大院、戏楼, 三大单元和32口天井组成。三大单元一共99间房, 谐音“长久”之意, 其中每个单元, 进门之后都有戏楼, 接着是厅堂, 分上、下殿, 供看戏、会客和供奉祖先之用, 中间就是厨房、书房、闺房、神房、客厅、水井, 后边是花园、马房等, 保存较完好。天井则主要用来采光和排水, 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长方形约一米深的坑, 坑里铺上鹅卵石。
与江西天井式民居相似, 新屋塆以天井作为核心空间进行封闭式院落组织, 都是以天井院为单元增加纵向横向组合;建筑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 形成一条或数条横向的庭井相间的轴线, 天井不仅在平面形制上处于轴线中心, 在气候调节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地区夏季炎热, 冬季湿冷, 天井中的空气通过天井上口与大气连通, 由于天井周边的垂直界面对空气水平面运动的限制, 天井内空气的层积效应导致气温出现竖向梯度, 冬季天井内的气温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而夏季刚好相反, 这样, 天井就成为了调节整个建筑微气候的缓冲器了, 同时庭院窄小且高耸, 易于形成烟囱效应以促进通风, 天井围墙皆为白灰刷饰, 反射漫射光, 可增加院内采光。
笔者对新屋塆天井通风情况进行了测试, 采用热敏式风速仪, 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对新屋塆外环境及各天井的风速进行测量, 风速仪放置情况如图6, 风速测试情况如图7。从图表中得知, 天井院在轴线上依次排列分布, 整个建筑群的通风情况也随之变化, 外环境风速最大, 各天井院由外至内风速依次递减。在冬季, 整个建筑内部环境可有效避免风速过大, 同时不影响建筑内部空间采光。而在夏季, 天井则起到了良好的通风作用。
3. 建筑构造与生态美学相得益彰
传统建筑的建造本身就是来源于自然, 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传统建筑的材料大多根据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选取采用, 就地取材, 也减少了材料装运等附加能源的消耗。用土作为主要材料在传统民居中比较常见, 以当地粘土为原料做成的粘土砖, 外墙外部刷白浆, 墙体仅作为围护结构, 非承重结构, 外墙多以粘土砖砌成空斗砖墙, 一般为一砖厚, 外墙内侧有木板隔墙, 且与外墙之间有30mm的空气间层。罗田新屋塆墙身为三段式:毛石台基, 青砖墙身, 青瓦屋顶。青砖墙身从维护保温方面来说具有大热阻小热容的热工性能, 有利于建筑保温隔热, 创造舒适性环境, 而且传统青砖由于是手工烧制, 受泥土中不同金属成分的影响, 各砖块颜色不尽相同, 因而形成不同层级的青灰色体系, 色彩丰富而自然, 而且青砖表面凹凸不平, 给人坚实可靠的原生感觉。为防止梁柱跟脚变潮腐烂, 还会做石墩, 石材可长期保持其强度不变形, 即使建筑拆除, 若原来的石材尺寸适宜, 直接应用于建筑重建, 不再浪费自然材料。
新屋塆屋顶形式为双坡硬山顶和马头墙。坡屋顶铺青砖之前先用椽子铺设好屋架, 然后从上而下, 将瓦挂在椽子上, 或者直接铺一寸多厚的木板, 板上铺瓦 (图9) 。这种屋面构造热阻较大, 有利于建筑屋顶隔热保温。除了天井外, 在山墙部分开敞或在屋面上设置天窗也达到了采光通风的效果, 且山墙形式多种多样, 墙角还有精致的叠瓦起翘。装饰也较为精美, 有石雕、砖雕和彩画 (图10) 。砖雕主要集中在窗部, 彩画集中在檐下、梁坊。
三、现代建筑的传承借鉴
传统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雏形, 现代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吸取传统建筑的优秀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设计的。虽然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但生态环境是个永恒的话题。在生态节能问题上, 我们依然要基于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借鉴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
1. 生态节能的自然性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系统地一部分,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生态问题应置于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生态建筑, 就是将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对建筑内外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及利用。从建筑设计上看,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 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运用高科技知识, 促进生态建筑化, 人工环境自然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带来了地价金贵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或规划设计过程中, 虽然选址不一定能满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格局要求, 但我们可以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并且在整个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包括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等各环节都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考虑, 合理促进建筑与环境间能源循环, 避免过度重视建筑主体, 忽略人文环境建设。
2. 地域化的设计方式
纵观中国传统民居, 在大环境背景下均讲究依山为障、择水而居, 呈现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谦让”的低姿态。而我国民居形式丰富多彩, 这是对地域气候的不同回应。东北地因气候寒冷, 西北风猛烈, 因而居住环境力求保温, 典型的有黄土高原的窑洞, 由于其黄土土质疏松, 质地均一, 便于开挖, 冬暖夏凉, 且根据地形不同及所处的位置和形式又分靠崖式、地坑式和地坯拱式。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多北风, 因而大多为四合院, 对外隔绝, 且四合院的房屋造型以砖基、土墙、屋顶坡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大。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丘陵地区该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太阳辐射强, 房屋造型和布局多考虑通风透气、防潮和防日晒。房屋以砖瓦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 墙壁薄、墙基高、朝南的窗户大、屋顶坡度很大。住宅外形轻巧玲珑, 与北方的厚实笨重形成鲜明的对照。
生态建筑的出发点就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 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注重当地气候的研究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 气候因素始终是建筑建造的关键。生态建筑的地域性, 是对本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深层次挖掘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民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 也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我们急速的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中, 合理地根据地域气候、地形、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建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多样化的设计思路能带来更加富有特色的作品, 从而形成精巧、雅致的建筑环境风貌, 避免“千城一面”的窘况。另外, 地域性的设计方法也是体现生态性的重要标志, 因时、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变化设计, 不同的材料与结构选型都将依据原始的自然材料、简单结构更加优化, 传统民居作为建筑的“有形文化”, 其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智慧。
四、结语
试述福建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 篇6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精神,空间,材料,可持续发展
自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特别是近代以来, 生产力迅猛发展, 人们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中取得巨大的进步, 这些也促进了文明的迅猛发展。然而, 人类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森林草原的破坏、沙漠化……这一切让人们不得不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可持续建筑的产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 闽东南属南亚热带。境内峰岭耸峙, 丘陵连绵, 河谷、盆地穿插其间。中原及北方先民的分批南迁入闽, 与当地的民族大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 由此产生丰富的建筑类型。福建地理特点, 从南到北建筑不论从形式、颜色、风格都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所以我们姑且不论各地民居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特色, 而来谈谈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
1 风水理论的运用
风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上的理论, 即以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理论为核心。
首先从宅地的选取来看, 所谓的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 在风水学上对建筑选址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很生态的要求。在选建宅址时要寻找适宜的山脉作为基础, 除了这个主山脉也要求考虑住宅周边的形势, 要求四周的小山能够起到遮挡冬季的恶风, 然后选择理想的水文环境, 面水迎来南向季风, 从而增加小环境气候的作用, 最后才是确定住宅的具体位置。
2 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2.1 传统民居的空间生态性
1) 土楼。
土楼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 群落根据传统生活方式, 适应大家族聚居, 具有突出的防卫性能, 是采用夯土墙承重的巨型土木结构多层居住建筑。其群体组合模式丰富, 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利用本地材料和方法, 依山沿溪而建, 在建筑的方位选择、布局、稳定性、采光通风等方面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见图1) 。
2) 土堡 (以安贞堡为例) 。
土堡位于山谷之中, 坐西朝东, 北靠大山, 负阴抱阳。左有龙山为辅, 右有虎山为弼, 越过一溪流东面又有金山作屏, 三山环卫, 呈太师椅状。安贞堡正处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 夏天凉风习习, 而冬天凛冽的北风又被高耸的案山所挡, 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见图2) 。
3) 官式大厝。
它是泉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之一, 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多进合院式民居, 在主体建筑两侧围以纵向的辅助房间。露天空间形式多样, 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为适应地方气候特点, 庭院较为狭小, 主庭院一般为横向展开的矩形, 使室内减少日晒, 保持阴凉;护厝天井为纵长方形, 两边是高耸的山墙和廊道, 中部常被开敞或半开敞的过水厅和隔墙所分隔, 空间既保持连通, 又富有层次。同时, 这种南北狭长的空间在四周建筑的围合下, 大部分时间处于阴影之中, 大大减少了夏日的辐射热并加速了空气对流, 使居室既通风又凉爽 (见图3) 。
4) 手巾寮与官式大厝相比, 不但具有以上相似的空间形态特征, 而且由于其面宽更小、平面更紧凑且狭长, 因而在适应热湿气候方面有着更独特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开敞的空间。通风在湿热地区是主要的除湿手段。为此, 手巾寮当中多处设置开敞的空间, 减少墙体的存在, 等于减少了挡风面, 尽量使风畅行无碍地进入室内。利用透空无碍的特性促使空气流通, 也便于夜间向室外散发热量。b.阴影为主的灰空间。泉州太阳辐射强烈, 阴影区是百姓们的偏好。手巾寮出檐深远, 用以形成具有大面积阴影的灰空间, 满足遮阳要求。c.尺度不同的露天空间。手巾寮当中往往有2个以上的天井, 露天空间出现的比率高, 建筑内部的露天空间较北方的庭院尺度大大缩减, 两者关系由庭院中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的天井, 附属于建筑, 温馨感、私密感增强, 成为居室的延伸, 夏季的利用性增加, 能在炎热的季节同人们大量的户外活动相适应。d.阴的空间模式。手巾寮中的粘连型布局也使得外墙受屋盖或邻墙的阴蔽而无辐射升温, 使其内部的生活空间温度稳定。e.限定空间的“通风格扇墙”。手巾寮的户内门多是漏空的格扇门, 兼作窗用。限定室内外空间的同时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2.2 传统民居的材料生态性
泥土、木材本身就是良好的生态材料, 在民居的广泛使用, 例如客家土楼。土楼本身是一种生态型的建筑, 就地取材, 原材料是泥土和杉木, 厚重的土墙利用生土本身透气的功能, 有效地调节了土楼内部房间的温湿度, 适应了山区恶劣潮湿的气候。底层厨房的烟熏, 使2层谷仓干燥且不生虫, 卧室设在3层, 4层凉爽通风, 成功营造了楼内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福建传统民居除了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如泥土、砖、石材及木材以外, 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地方材料, 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这些都是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创造性的利用, 有的甚至变废为宝, 正是当今所倡导的可持续精神。这类建筑材料给建筑外观带来了特殊的形式美感, 也形成了相应的地方特色。
1) 牡蛎与牡蛎壳。在闽南也称为海蛎、蚝。闽南人在很早就认识到牡蛎及牡蛎壳在建筑中的使用价值, 因此闽南养殖牡蛎也有了悠久的历史。牡蛎壳作为墙体材料一般采用混合砌法, 即内为砖外为蛎壳。在外表面起围护与装饰作用, 具有未经雕琢的自然美。砌筑时将蛎壳凸面朝上, 并稍微向外倾斜以便排水。2) 珊瑚石。福建沿海出产石化的珊瑚礁 (也叫龟壳礁) , 用之砌筑山墙、围墙, 别具海韵。此外, 珊瑚石还可以堆砌园林的假山。3) 蛎壳灰。用蛎壳、蚌壳等烧成的白灰, 古称“蜃灰”。用贝壳烧成的石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蜃灰与石灰相比更加洁白, 在明清时就广为人用。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占全壳成分的94%~99%, 将牡蛎壳置于旷地上堆积, 让雨水冲刷或人工浇淋以降低其含盐量, 然后置入灰窖中, 以炭薪一层、蛎壳一层, 层层堆积, 高温燃烧, 出窑后遇冷, 经过筛后获得粉末, 就是蛎壳灰。蛎壳灰的颗粒比石灰细小, 常常用来做细作部分, 如粉刷, 填缝等。4) 灰浆。以石灰、黏土等按一定比例加水调和, 即为灰浆, 是古建施工常用的粘贴材料。粘贴材料用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的混合材料, 是很好的创意。5) 土埆、土墼、土模墙。以土、砂、铡碎的稻草、稻壳或糠 (磨碎的稻壳) , 有时也加入少量石灰以增加硬度, 拌好后再以人或牛在上面踩匀, 放入长一尺二寸、宽一尺、高四寸左右的木模中用力拍实, 晒干或阴干后形成“土砖”, 即北方的“土坯砖”, 古代的“土墼”, 闽南称“土埆”“土揭壁”。夯筑而成的土墙称“土模墙”“捣墙起”。
3 结语
建筑与周围环境若要组成生态系统的平衡, 就必须克制自身对外界的索取与浪费。人工材料往往意味着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建筑垃圾多为不可降解的, 无法主动回归自然, 在堆放和处理上造成相当大的环境压力。而传统生态材料可以变废为宝, 生态材料的生产只需要低技术和极少的能源消耗。全球化的现代材料会使建筑失去应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导致建筑面貌的千篇一律。闽南传统建筑对生物材料、生态材料及本土材料性能的发挥与表现值得现代建筑师研究与反思。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建筑实物存在, 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 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不仅是在形式上的借用, 而且也是在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 尽量运用采集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 包括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 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和形成的建筑技术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海英, 白玉星.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戴志坚.福建古堡民居略识——以永安“安贞堡”为例[J].华中建筑, 1999, 17 (4) :116-118.
[3]薛佳薇.泉州手巾寮适应地域气候的方法与理念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 2003:5.
[4]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5]郭晶, 柯茂松.从生态的角度谈传统民居的建造[J].福建建设科技, 2008 (1) :25-27.
[6]杨宝, 宁倩.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华中建筑, 2007, 25 (10) :162-165.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文化 篇7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色彩
1.民俗文化
广义地讲, 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这里仅将民俗限定在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范围内。其中与民居的设计、建造、型制、装修等有直接关系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受阴阳、吉凶鬼神等影响而成
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远古民俗, 产生于人类的幼稚时期, 萌芽于原始社会的蒙昧思维。这一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等民间信仰。
卜居相宅, 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 逐渐形成的民间的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 其中反映出营造实践、经验知识和巫术迷信的结合, “山南水北”, 是人们从山川大地的阴阳向背中最初发现了温暖阳光的意义, 在漫长的岁月里, 逐渐从对环境的韵律随时随地地感悟中加深了对宇宙的认识, 形成了诸如“九宫”、“太极”等对时空的综合观念, 从而构成了中国建筑环境总体框架的基本模式。这也可以说是古代科学、艺术与迷信的综合产物。在民间建造的过程中, 也时时体现着这种“巫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土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 还要祭公鸡以“以除阴鬼神之气”, 因公鸡叫天明, 而鬼是只能在夜里活动的。居民内还常设有“桃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2) 、体现民间象征意义的图案、色彩、构件和空间关系等
民居重视吉祥, 表达人们心理的祈求, 强调对心理的寄托, 为了祈福免灾、趋吉避凶, 民居往往以“谐音”、“类比”、“模式”等艺术方法体现出浓厚的民俗意识, 含蓄的表达出人们美好的心愿和向往。宋代以后, 尤其是明清世俗文化发展以后, 谐音文字游戏成为民间艺术中体现受民俗心理制约的最常见手法。民居装饰的木雕、砖雕、石雕, 以及室内装饰、年画、窗花、家具等都随处可见。这类图案和器物最常见的有:鸡和鱼的图案, 边缘有葫芦笙的画纹, 意为“吉庆有余”。喜鹊站在梅花树上, 意为“喜上眉梢”。三只豹子簇拥着一只喜鹊, 意为“三报喜”。
文字、图案、符号等在民居文化艺术中的体现也很常见。如“紫气东来”、“人杰地灵”、“五福捧寿”、“三星拱照”、“千祥云集”等, 多出自约定俗成, 反映人们的心态慰藉。“卐”曾在布德贡吉的时代 (汉代) 作为苯教教徽在藏区流行, 藏区称“臃中”, 吉祥福寿之意, 故又称为“喜旋’。在今天的藏式民居上, 它与日、月、火纹样连用, 作为女儿墙的装饰图案。“卐”在炎黄时代传入中原, 汉人称之为“万”, 其长久、长寿的喜庆涵义仍颇得民间喜爱, 亦有将其作为墙面装饰的。含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民居的空间组织上也有体现。一般院落式民居的前院并不直对大门, 而是谦虚地隐在影壁之后。影壁上也要刻以“福”、“寿”等吉祥图案。在南方院落式民居中, 常可见四面屋顶均坡向天井, “四水归堂”, 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是商业发展以后的提法。其他尚有佛手象征多子多孙, 牡丹象征富贵, “九”是圆满完善之数字, 红色表吉庆, 黑色喻不幸等等。所有这些用类比、谐音的文字、图案、符号刻画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建筑中, 正是表达了人类寄予的美好向往。
(3) 、习惯性市井民俗
道教认为人于世上, 应该“甘其食, 美其眼, 安其居, 乐其俗”, 不同的人对“甘、美、安、乐”的认知方式不同, 但欣然此道的心理却是一致的。民俗的实质就是自然地人性, 民居中渗透的诸多风俗习惯就反映了自然人性的真诚流露。
在苏南一带有“哥东弟西”的习俗, 即大户分家时兄长分东侧房, 弟弟分西侧房, 既成民俗, 不会发生争执, 东西两侧的间数一般是对称的。东北寒冷, 民居冬季靠火炕取暖, 平民家庭的厨房与过堂、厅堂合一, 同外界直接联系, 冬季气温较低;居室内有火炕, 兼有起居室和客厅的功能, 一般面积较大。因此不难发现, 习惯性的市井民俗, 已经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 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 渐而成了一种民俗文化。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文人文化
中国民居逐渐生成为自然之物, 是没有建造师的建筑。最早承负了部分建筑师工作的人是建筑工匠, 设计与施工基本是同时进行的。历史进入唐宋以后, 传统建筑工艺发展趋于成熟, 实践上也就走入了相对固有的模式中, 建筑设计一项在工匠的工作内容里所占比例日趋衰微。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研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大多重视精神生活, 反对物欲羁绊, 追求朴实淡泊的生活方式, 对民室设计与建造常常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此文人文化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相对较多地渗入民居的建造中来, 他们的艺术观、审美观, 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 则深刻地影响了民居的建造方式与美学特征。
因为文人直接参与的民居建造较多融入了其自身个性与独特的审美观, 与文人追求恬淡和谐的心境融为一体, 决定了文人建筑宁静、典雅的艺术审美特征, 成了文人“举杯邀月”、“烂醉花间”的理想场所, 与民众民居安乐吉祥、朴实直露的性格相对照, 偶或难辞“病美人”之咎, 但它们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应该说, 民居中最直接反映文人文化影响的, 当属垂挂于厅堂、雕刻于大门的楹联、题额。这种由桃符演进而成的汉文化特质常以寥寥数语体现主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向往、对人生的深刻体味以及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而民居楹联除部分通用的吉祥祝愿用语外, 常常是格言“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反映了主人乐善好施、重视教育的意识;“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自嘲中有傲世之骨;“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体现了主人栖居乡野, 却不放弃精神贵族化的自我意识。门楣上题的是“桃李园”, 可能是教书授业的私塾先生的别院;包吸烟室命名“吞晕轩”, 把麻将室命名“排山阁”, 题了“读画敲诗”、“老学庵”, 要佩服主人学而不倦的精神。这些楹联、题额形成的文化氛围, 散发出浓郁的文化传统气息, 使民居的内涵大大超越了自身价值。
三、结语
我国悠久的文化造就了中国传统民居极强的生态精神。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不是封闭的, 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 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改变以往作为投资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建设和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角色, 最大限度地削减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当前我国政府存在的“服务缺位”等问题, 最终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
(二) 建立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 必须改变以GDP经济增长为取向的政绩考核标准, 应该将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更多地关注公共服务水平与公共服务覆盖面。因此, 必须对政府的服务实行绩效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 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欣赏习惯, 我国现代民居建筑进程加快, 使许多民居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城市化与历史文化, 正经行着前所未有的碰撞, 他们既对立又统一。我们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 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现代民居设计中, 创造出突破形的束缚, 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的新时代民居。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文化的涵义可广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色彩仅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 选论对中国传统民居广泛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
参考文献
[1]辞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年
【生态民居的设计理念】推荐阅读: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07-02
关于民居的优秀作文:各色民居07-15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08-22
中国的民居民俗10-18
客家民居的美学价值10-13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10-25
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07-15
传统民居中的匾额装饰06-05
8各具特色的民居解析07-02
泉州古民居的美学风格及其成因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