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2024-10-25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通用8篇)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篇1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21世纪建筑材料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农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建筑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冲击下,为形式而形式思想潮流下,给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1,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楚,其基本特点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以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尽管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总体而言,住宅的这种格调变化没有太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住宅的独特体系,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的思想内涵。2,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分类和布局

中国地域辽阔,粗略统计民居形式不下四十余种,大约的化分为七大类,即:庭院式民居、窑洞式民居、干阑式民居、毡房和账房、藏族民居、维吾尔族民居及其他特殊类型民居。庭院式民居这用应用最为普遍,是汉族、满族、回族、白族、纳西族,甚至包括部分蒙古族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的庭院式民居既是以单间组成的条状单幢住房为基本单位(一般三间为一幢),周回布置,组成院落,成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生活空间动态。由于气候、传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庭院式民居具体分为三种,即合院式、厅井式、组群式。

3,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承发展。

二、本土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研究

1、强地域性的可继承

例如下沉式四合院就是强地域性的体现。在平坦的塬面上,人们无冲沟可借利用,而木材资源又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创造了最具特点的潜掩于地下的窑洞村落。这种以下沉式四合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如洛阳邙山区的冢头村、三门峡市宜村乡、灵宝市的西章村等。民间的能工技匠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为下沉式窑洞村落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入口布置方式,从平面布置上分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下沉式窑洞村落具有独特的景观: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而形成的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下沉式院落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院落内不仅设有照壁,而且种植果木花卉,加之还用砖石等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

2、强生态性的可继承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西递、宏村的村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和对大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西递、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是强地域的体现。

3、强景观性的可继承

四川古建筑无论是处在丘陵、山地,还是处在平原、河谷,对环境都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达到了相互谐和与共融。建筑以环境为依托,以环境为背景,根据自然条件将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环境观,体现了“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反映了浓厚的环境意识。无论城市、乡镇,或是寺观、住宅,其选址都十分注重环境。布局自由、灵活多变。川内大部地区气候多雨、炎热,因此建筑空间处理开敞、流通,庭院、天井密如蜂房;又多设敞口厅、花罩隔断,内外空间交融,空间层次丰富。庭院常种树木花草,形成有院必有园的格局,具有“苔痕上阶绿,阶前柳色青”的诗情画意。川西“一”字型、“L”型民居则用竹林、树木为界面,在房前围合室外空间,形成院坝。这种以室外空间为中心的布置原则,其实是一种景观意识的反映。

4、强伦理性的可继承

理解住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也是最基本、最大量的类型、中国民居反映了封建法制、伦理道德的内容,又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而糟粕与精华并存,需继承掌握不同地区民居的特色。一般民居,除了显现它的有用和美观之外,还有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就我们汉族的情形来说吧,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也有争芳(或正厅),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如图六)。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用人房以及仓库等。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在后房,……大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随意紊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和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这种住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安排,少数民族也有相似的情形。谁住正房(或正堂),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礼与乐(首先是诉诸情感的与审美)的统一,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公元前五千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先秦(公元前二二一)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矢量图

起,“宫室”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在中国民居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齐名并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明清时期,深居内陆的晋商、徽商勤俭自强、诚信经营而富甲海内。在家乡修建的深宅大院,成为中国民居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归纳为六种形式。此外,中国还存在不少比较特殊的住宅形式。到了近现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楼房里。且用于居住的楼房样式不断变化更新,楼层也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民居形式

木构架庭院式

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四水归堂式

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归堂”为当地俗称,意为各屋面内侧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这种住宅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一颗印式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最高为六层,包含庭院,可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窑洞式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干阑式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

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北京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东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

一家人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再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合院小者,房屋13间,大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到白天,院中花草树木,十分美丽,夜里花香,空气清新,晚间家人坐在院中乘凉、休息、聊天、饮茶,全家合乐。家里人在院子里,无论做什么,外人看不见的,这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

北京合院设计与施工比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简单,不要钢筋与水泥,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无论多大震级也不害怕,说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

其它地区的合院也与北京合院是基本相同的,不过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材料相差不多,式样亦大同小异,这些合院是中国人民的重要建筑遗产。

北京合院与各地合院之不同有下列各点: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

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方向。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北京周围才是这样做法,其它地方并非如此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当地人住窑洞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窑洞里的生活也别有情趣。在今天新闻节目的最后,就让我们来认识窑洞这种比较古老的建筑和那些还住在窑洞里的人们。

在中国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万花山乡有个花园屯村去看看吧。这里的上百户农民绝大部分都居住在窑洞中。53岁的张志俊先生是花园屯村的普通农民,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并且给张志俊添了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张先生说,他们家世代在窑洞里生活:

“窑洞好嘛,暖嘛!土窑洞从(我)爷爷时候就住,住了几代人了!(直到 现在我的)孙子也是在这个地方(窑洞)生的。(我)舍不了这个大土窑洞,冬暖夏凉,挺好。”

远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因为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

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和长期以来当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窑洞艺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国人来参观、住宿。现在,张老汉一家也腾出了几间窑洞,办起了窑洞旅游,用窑洞和当地特色的饭菜招待游客。张老汉说:

“生意挺好的!外地来的人坐在咱石窑洞的炕上,说,挺好、这美得很!(有的人家)没有窑洞,(旅游生意)好像就没有这么火。招待(他们)就是用咱这儿的土特产,像土鸡呀、土鸡蛋呀、油糕馍呀这一类。(我们还)表演咱们陕北秧歌。(一些)外国人喜欢剪纸,我家大儿媳也表演过剪纸!”

如今,张志俊所在的延安市有许多人家都认识到了世代居住的窑洞的价值,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改善自己的生活。延安市也开发了一些以窑洞为主题的景点,向外界展示窑洞的魅力。位于杨家岭的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延安石窑宾馆现在已经成为延安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它依山而建,共有高低8排近300孔窑洞。窑洞墙上挂着农民手工绘制的图画;镂空的格子窗上,贴着剪纸,窗台上摆放着鲜花。每排窑洞门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充满了浓郁的农家气息。为适应旅客不同需要,一些窑洞里放着床,另一些窑洞则是传统的土炕。窑洞内配有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

在石窑宾馆,记者见到了来延安旅游的上海游客徐长钧先生,他说:

“到底窑洞是什么样的?有的大城市过来的人没有看过!这是有民族特色的!虽然(我所住的窑洞设施)变化了,但很多传统的东西还是有保存的!这个建筑的特色就是传统的东西!感觉不错!”

不过,在很多外地人来体验窑洞生活的同时,当地的一些农民已经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搬出了窑洞,盖起了宽敞、通风的平房或两层楼房。在延安采访时,记者时常看到新式的农村民居,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新民居背后山坡上一孔孔古朴的窑洞

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壮族居住的比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民族的干栏也有,但是受到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多。

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

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

其主要特点是:

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

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

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

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

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

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

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罄墙高耸,宛如城堡。

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

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

7、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什么是云南“一颗印”?

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每幢窨子屋都是坐北朝南,门内有门,大门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中门来贵人才开。跨过高高门槛,里面是天井,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使青石板上长满了青苔。廊阶铺的也是青石板,大的有4米长,1米多宽。院子都为两层穿斗式木结构小楼。堂屋门前很多挂有木匾,有的勉强看出是“艺苑先声”,有的已辨不出颜色。

进得屋来,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瓷粉混合筑就的“三合泥”,这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凉爽而不潮湿。再看厅堂、居室的门雕、格扇、栏杆都十分精巧,图案家家不同样,但都有福禄寿禧、封侯拜相的吉祥寓意。就是一个五层的台阶,高椅人也要建得一级比一级宽,一步比一步高,意谓步步高升。

在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有一种对阴阳相融和谐的追求,保护两股力量的对称均势。这种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存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也真切的体现在高椅的建筑格局中,高椅中的两 方池塘最为传神准确的表达出这一特点。

建筑特点

在旧时,昆明的城乡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百姓都喜爱建盖经济、实惠的“一颗印”式民居。“一颗印”民居建筑的特点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就称为“一颗印”。“一颗印”民居为一楼一底楼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三间四耳”。

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流行起来的“特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式。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在一颗印中,正房三间的底层中央一间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

“一颗印”民居的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设倒座或门廊,一般进深为八尺,有楼,无侧门或后门,有的在大门入口处设木屏风一道,由四扇活动的格扇组合而成,平时关闭,人从两侧绕行。每适喜庆节日便打开屏风,迎客入门,使倒座、天井、堂屋融为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一颗印”民居主房屋顶稍高,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内院,在外墙外作一个小转折成短坡向墙外。院内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厢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厢房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无斜沟,减少了梅雨的麻烦。外墙封闭,仅在二楼开有一两个小窗,前围墙较高,常达厢房上层檐口。农村的“一颗印”民居,为了适应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方便农民在堂屋和游春上干杂活;堂屋一般不安装格子门,这样堂屋便和游春浑然一体了。而城里的“一颗印”民居,堂屋一般都安装有格子门。

“一颗印”无论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也能简朴,千百年来是滇池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随着城市的改扩建,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已经越来越少……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篇2

1 闽文化源流与特征

闽文化一方面受到汉民族文化底蕴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 又有一些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呈现出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

1.1 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由多元构成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 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 秦汉之前, 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原汉人的逐渐南迁, 闽越人的主人地位慢慢被替代, 但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留下来。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 其住屋形式应为干栏式, 土坯土墙住宅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的。

中原文化的传入方式是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 第二次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 第四次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 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入闽的移民, 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 也将中原文化带回闽地。如崇安人游酢、将乐人杨时受业于理学开创者程颢、程颐, 留下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他们返闽后大力传播理学, 后被朱熹改造发扬为“闽学”。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层。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 在建筑构造形式上, 既有北方地区抬梁式木构架形式, 又有南方地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这里得到延续。在建筑平面布局上, 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 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演变, 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佛教传入福建约在吴晋之际。道教传入福建也较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方士活动踪迹。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道, 佛道文化在福建已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就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海路传入泉州, 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 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 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等。基督教在明代传入闽北, 并向闽东、闽南发展, 基督教建的教堂、学校、医院、慈善机关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间宗教颇有影响, 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大帝——吴夲等神袛, 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 扩大了福建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 也促使闽人特别是闽南人出海谋生, 向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发展。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南, 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1.2 地域性

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性。例如, 福建境内流行闽剧、高甲戏、莆仙戏、芗剧等民间戏曲, 但用福州方言演唱的闽剧在闽南等地无法流传, 莆仙戏在莆田、仙游以外地区没有市场, 同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高甲戏和芗剧则分别流行于泉州和漳州。

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山岭耸峙, 丘陵起伏, 河谷、盆地穿插其间。河流流程较短, 水流湍急, 而且大多独流入海。在两条河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 所以住同一流域的人民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二是方言。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 带来了中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 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融合, 形成了福建三大方言群、十六种地方话和二十八种地方音。同时, 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 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 各地域之间交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文化交流的隔阂, 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从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来看, 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例如, 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 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 外墙为承重墙并联建其它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 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再看土楼这种建筑形式, 根据所处区域还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之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 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通廊式布局, 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1.3 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 它都通过海外交通和各种文化交流, 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 同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东南亚等各国和台湾等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交融, 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水相隔的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许多学者往往将闽台同划为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 中原移民南徙入闽, 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 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 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在台湾汉族人口中, 福建人约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1%, 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 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 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 建立“血缘聚落”和“同乡聚落”,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例如, 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祇。除了闽文化对台湾文化产生了恒久的影响外, 台湾文化也对闽地的风俗文化有所影响。通过台湾人到闽地任职、闽籍台湾人返回大陆探亲、台湾商人到闽地经济贸易等形式, 台湾本土文化艺术、风俗民情、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输入了闽地。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 台湾的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 而且建筑材料 (木材、石材、砖瓦等) 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 工匠也是从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 亲自施工或授徒。例如, 来自惠安溪底村的泉州派大木匠师王益顺在台停留12年, 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台北的孔庙、龙山寺及新竹城隍庙、南鲲鯓代天府等都出自这支叫作“溪底师傅”的木匠帮之手。又如, 原籍漳州南靖、出身台湾本土的漳州派大木匠师陈应彬, 北港朝天宫、木栅指南宫、台北保安宫、桃园景福宫等都是其杰作。由于各地语言、环境、风俗等的不同, 传统建筑形式也有所差异, 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 (泉州派、漳州派) 、客家派, 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地的建筑特色。

2 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的形成除了语言是一个关键因素之外, 还与人文条件、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人文条件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内容,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因素。前者是决定传统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 后者是决定传统民居地域差别的主要因素。

2.1 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最早的移民来自三国时期, 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时代。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少, 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 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 渔业、盐业、养殖业和海上贸易都蓬勃发展起来。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红砖文化, 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 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其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 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 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 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福建土楼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 成为夯土建筑的一种典型。民居建筑的外部材料以红砖、白石为多, 内部材料以木构架为主。沿海的石构建筑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出砖入石” (利用碎砖与石头有规则混砌) 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闻名全国, 精美异常。民居建筑中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2 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唐末五代宋初, 北方汉人入迁莆仙地区进入高峰期, 莆仙平原的开发逐渐从莆田中部向沿海及山区推进。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教育兴盛, 莆仙地区人才辈出, 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科举文化在莆仙之发达世所罕见, 历代世家名宦辈出, 人才济济,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 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民居处于闽南民居与闽东民居的交叉点, 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 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 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县城人口密集地方, 不乏深宅大院, 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 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山区广大乡村民居建筑, 虽然进深不深, 但是面宽很大。莆仙尤其是仙游一带民居的结构体系, 多以木构架为承重, 生土墙为围护。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 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 做工复杂, 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得建筑外观极其花哨, 给人“珠翠满头”之感。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 (在勒角或窗台以上的红砖墙上交错地砌上小块花岗石) 和“红壁瓦钉” (专门烧制的红壁瓦钉在土墙或木构架上) 的处理手法, 既装饰了墙面, 又保护了墙体, 有其独到之处。

2.3 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闽东区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 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相对比福建其它地区更为悠久。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 闽江下游已经成了以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福州成为统领全闽的大都会已近1500年, 马尾港是福建北半部出海口。地处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闽江口一带人受到民族文化熏陶较深, 见识政治风云的机会也较多, 因而数百年间涌现了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省会城市, 又有闽江下游富饶肥沃的土地资源, 加之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 使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 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民居类型较多, 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 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其中风火山墙的曲线多变最为突出, 山墙的轮廊或圆或方, 错落有致, 显得活泼、流畅、自然。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福州“三坊七巷”布局有方, 设计合理。在民居内部装修上, 以制作精良、雕刻生动、构图活泼, 变化丰富而极富审美价值。福安民居屋顶的木悬鱼也很有特点。在墙体材料上, 福州民居的外围护墙采用“城市瓦砾土”墙 (瓦砾土、粘土、灰按比例掺水搅拌后, 用夯土墙板分层夯筑而成) , 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墙体 (用粘土、石灰、细砂等搅拌成干硬性砂浆, 拍打在由白灰渣、黄土、瓦砾拌和成的三合土墙体上) , 可谓匠心独具。

2.4 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区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 在闽北讲学数十年, 他热心教育, 门徒众多, 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 学者如云, 是闽北最为繁华之时。后因明清开发沿海, 重心南移, 闽北相对落伍。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 建筑形式丰富多彩, 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 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 书院文化发达。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中, 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 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民居平面多为“天井式”布局, 内木构承重和外砖、生土墙体结合。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 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闽北盛产木材, 尤其是杉木, 所以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吊脚楼和大出檐瓦屋面。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 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 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 也体现了闽北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

2.5 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 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闽中区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该地区的特点:青山长绿, 植被多样, 极少干旱, 宜于农耕。但是由于谷地狭窄, 水陆交通不够畅通, 与外地交往历来较为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养成了人们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思想, 也使闽中区逐步形成了独处山区、自成一体、热爱家乡、淡泊名利的文化现象。体现在民居的风格上, 形成了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 南面为闽南地区, 东面为闽东地区, 北面为闽北地区, 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 东西南北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外地移民众多, 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闽中民居建筑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闽中地处林区, 满山遍野生长的各类木材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资源。传统民居采用木构架承重, 院落式民居主要墙体材料为砖、石, 建造土堡围屋的主要材料为生土。

2.6 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原汀州府 (今龙岩市) 的属地。客家人和闽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 入闽之前已经历了数次大动乱。为了生存和发展, 客家先民进行长途迁徙,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跋涉, 定居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便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 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 聚族而居、敬祖睦宗显得十分突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 客家人炼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 并以此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自豪的是土楼。福建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和五凤楼三大类。它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院落重重、天井多多的合院式建筑, 称为“九厅十八井”。这类民居建筑组合体主要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 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3 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 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 也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 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 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显示了福建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 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生活场所。福建民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 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 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 至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3.2 由于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进程加快, 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 传统建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越少, 渐趋消亡, 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3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 永远处于延续、创新的过程中。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 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痕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 单层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 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 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正确审视和评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是不现实的, 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在保护好我们引以自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 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3.4 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开展传统民居资源调查, 编制福建传统民居文化遗产名录, 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对经专家论证特别有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 对传统营建技艺和建筑装饰手段加以适当利用和开发。二是设立专项资金, 资助理论研究和保护改造工作。组织传承人和专家学者通过记录、录音、拍摄、录像等形式收集整理优秀传统民居资料, 保存下来流传后世, 并为学术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素材。开展历史文化名镇 (乡) 、名村、名街评选活动, 激发各级组织和各地群众保护建筑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 选择一些典型村落进行传统民居改造。利用民办公助的方法进行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论是保护还是开发, 都要尊重建筑的原有风貌, 并做好村落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四是以旅游业为载体扩大传统民居的影响和吸引力, 实现建筑文化的传承。开展传统民居游览、休闲和文化活动应有计划、有控制, 避免开发性的破坏。五、整合资源, 积极做好鼓浪屿、闽中土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世界文化遗产入选条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严格要求和标准, 申报世遗过程也是强化传统民居的保护过程。

摘要: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 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闽文化,多元性,地域性,融合性

参考文献

[1]雍正华.关于传统民居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 2010 (6) :09.

传统文化对泰山民居的影响 篇3

选址追求“天人合一”

泰山人择地建房都很讲究在自然环境中的落位,选择有利的风土、水文、气候、视野、方位、环境等。

旧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选址要诀:“左边流水为青龙,右边走道为白虎,前边池塘为朱雀,后边丘陵为玄武。”如果具备这些条件,便是最佳宅基地。反映了人们追求人与空间的和谐,也就是人、房屋、环境三者的和谐。泰山的民居也多追求这一观念,具体特点一是面南而居,并且房间平坦空旷,追求四平八稳的价值观念。就自然气候而言,春夏的南风会不断更新并带来上乘之气;反之,房子不宜面朝北,因秋冬的西北风会带来寒冷和风沙尘土。泰山一带的民居绝大多数都是面南而居的,四合院的大门朝南开。因面南而居的房屋风水好,所以住四合院者均为长者住北屋。二是居于高处,靠近泰山溪水。这种选址,既方便生活,也遵循“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风水学原理,能从宇宙之气中获益。三是禁忌房屋选择死巷尽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会受到来自大道上过多的煞气侵扰,同样,如果一所房子面对T型或Y型道口,也不是好的建造朝向。

格局追求方正对称

有民谚:“东南大门,西南圈,东屋做饭不用看”,或“西南大门,东南圈,西屋做饭不用看”是泰山一带农家院布局的规律。院门一般设在院子的东南角或西南角,较富裕的人家修有门楼,院门是人进出的通道也是雨水流泄的出口。当地人讲,人与水必须走一条道,雨水绕院墙流到沟中,称为 “栏门水”。这是人们图吉利的说法,其中蕴含着考虑泄水功能的道理。北屋为主屋(俗称堂屋),其它为配房,人口多的户则在主屋两端加盖挂屋,挂屋一般比主屋低,以示主从长幼,视觉上高低错落,有节奏的变化。家庭成员住房分配,深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倡导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尊女卑。东南的饭屋是起炊的地方,西南角的房屋都有屋盖,圈养猪羊等,反之亦然。大门内有“影壁墙”,北屋门前左方设“香台”。院落四四方方,中轴线始终是贯穿整座建筑的灵魂线。布局对称、均衡,轮廓平缓、端庄,格调严谨、敦厚,这种对称式布局与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儒学关系,儒家提倡“中庸”,讲究“平和中正”、“不偏不倚”。方正代表着一种秩序,世界是方正的,分东南西北;为人也要方正严谨,四平八稳。房间的形状或结构,也讲究方正合局、左右对称、形状匀称的房间有利于气的流动,而不规则形状的房间则对气有抵制的作用,另外,房屋或院落为一头大一头小,则有棺材之象,不吉利,所以泰安的居民基本上看不到不规则的房屋或院落。

植树追求趋吉避害

院落周围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这样能够减少来自外边的喧哗嘈杂,给人一种舒适的清静之感,但树木也不宜太多,否则就会阻隔室内、院内必需的阳光,妨碍了气的流动。植的树种也有讲究,多植石榴树,不仅开花结果,而且象征人财两旺,多子多福。泰安民众特别喜爱栽“家槐树”(国槐),在庭院内或大门前,载上大槐树,象征着吉祥、富裕和昌盛,俗语有:“家有一棵槐,金银财宝往家来”的说法;传说,栽家槐还有望槐思乡之情。据说,明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把一批移民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中原一带,泰山周围的移民,常想起老家大槐树之情,为了表示对故乡的留恋,人们往往在自己家院内或大门外栽一棵家槐,表示如同住在洪洞县大槐树一样。泰山民居周围或院内禁忌植桑树、柳树和杨树,俗语称“前不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载呱嗒手(杨树)”,因为,桑与丧同音;柳树多为墓地栽种,杨树风吹响声太大,影响安静。院内也不能栽松树、柏树,虽说松柏四季常青,因为坟墓周围惯栽松柏,怕不吉利。

构件追求内涵寓意

院墙:院墙是围护院子的墙,是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院墙的构造材料来说,有用木条扎的篱笆寨子,有的用土坯砌成,有的用砖石垒砌,也有用草泥或黄土垛筑,也有的腰线以下用乱石彻,上面则用黄土砌筑等。有的人家在临街的墙上镶砌带孔石块,以备拴驴拴马,名为拴马石。泰安有句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指的就是用“板筑”的方法建造泥墙,两片板相对,按所需的宽窄,两头用木“扒”从上面插牢,中间用铁“穿”固定,最后再把铁穿梃抽出来,城墙再厚也留下穿孔,于是再厚的墙也会透风了。中国传统民居多采用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构筑房屋。这是因为天然材料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天然材料所持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能激发起人们的心理感应,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和与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同时,就地取材,能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宛自天成的效果。泰山民居院墙也不例外,考察泰山一带的民居院墙不难发现,泰山人因地制宜、因山就势、因地取材,结合地域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在院墙建设方面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这里的山顶巨石嶙峋,山石多为花岗岩和变质岩,有黑色闪烁着亮点的,有黑白相间花纹的,有灰色、白色,还有带微红色的,色彩及其丰富。石头被山水冲击滚落到这里的沟沟壑壑,棱角因风化和互相撞击已变成不规则的圆形,这些石头成了被当地人利用的极好的建材和园林小品材料,泰山人善于利用这些河沟里不规则的圆石头,未经加工就用它来垒院墙。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不仅造价低且具有一种装饰意味,所以这一带的民居多以石料为主,垒墙的工匠通称为石匠,石匠们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用大小不等的圆滑鹅卵石垒墙的工艺,垒成的墙体不仅稳固而且美观,久而久之形成 “泰山一大宝,卵石垒墙墙不倒”的俗语。

大门:大门又称院门和街门,是人和物进出的地方,也是住宅规模的反映,又是主人地位、财势和审美观的体现,为民居中最为讲究的部分。泰山民居中,大门分为屋宇式和墙垣式两种。大门由门框和门楣组成,门楣上设两个或四个门簪,门楣上是门头板,门头板上作画或写吉祥语,大门下设门坎,门坎两端设石制门枕。大门一般漆为黑色,取森严避邪之意。两扇大门上各有一个门环,上饰各种花纹,左侧门环连着门内“门划”,可转动开关;大门上还有门扣和门鼻,以备锁门之用;门内除设“门划”之外,另设门栓,关门后加横杠,称为“腰杠”,以竖木抵门,称为“顶门杠”,大门这么多的部件和机关,既有装饰作用,也有防卫掩蔽功能。有的大门则相当简单,多用荆条、树枝之类编织成篱笆门,即“柴门”。开门之处光有门垛,没有门楼,单扇式篱笆门便安装在门垛内侧的木柱上。这类民居的大门只是象征性的,可谓“挡君子不挡小人”。大门作为院落的标志,许多习俗和家中大事都在此得以反映,如家中娶媳妇都要在大门上贴红双“喜”字;家中有人去世,则在门心上贴交叉的白纸条等。泰山民居的大门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封建礼制、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等传统文化内涵,如门口宜静论,讲求门宜明亮,清静宽平,不可有丝毫杂意。门口不可冲人家屋脊房角、不得直冲飞檐屋角、不得直冲屋脊兽头、不得直冲破屋子、不得直冲大路、不得直冲砖石粪土堆、不得直冲墙头朽树、不得直冲碾磄、不得直冲石头堆、不得直冲三角塘、不得直冲岔路口等。两门相对,若一大一小,便形成虎口吞人,造成不好的结局,这些讲究多为封建迷信成分,但也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民居建筑中的反映。

影壁:普通的民居院落中,通常在大门里面或外面建一道阻挡人们视线作用的矮墙,分别称为内影壁和外影壁。一般每个院落都有内影壁,内影壁按其设置可分为独立影壁和靠山影壁两种。绝大多数影壁附设在南厢房或东厢房的山墙上,民间俗称为“坐墙影壁”或“倚墙影壁”。就影壁的建造用材来看,多为用砖、瓦、石搭配建造的,绝大多数用石材作底座,坚固耐用,少量以砖垒砌底座,壁顶、壁身则用砖瓦建造。泰山民居中,有的整个影壁用一块石头雕成,中间是 “福”字,周围是吉祥图案,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有的影壁用四块石头拼接而成;有的整个用碎石头垒成,中间是石头雕刻的大大的 “福”字。从影壁的建造结构来看,其整体结构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即影壁顶部,中间即影壁的壁身,下部即影壁的基座。其中心多数是镶嵌一个砖雕的较大的“福”字;也有的设计成具有传统文化内容或传统故事的吉祥图案来装饰;有的设计成较为简单的净素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壁的体量也随着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色彩日益斑斓;所用材料也逐步丰富多样,更加讲究;其作用也从民居中“可有可无”的简陋构筑物变为民居建筑中的重要装饰物,形成了有门必有影壁的建筑布局。从影壁建筑意义分析,它的功能不仅是大门内外的短墙,用来阻隔内外之间的视线,同时还是传统价值观在民居建筑中的反映:在我国传承已久的古代风水学中,忌讳直来直去,所以在大门前或院内设影壁,对应采取所谓“迎气”、“纳气”、“聚气”、“藏气”等方法,适当接受调理住宅外环境的影响,结合住宅内的布局处理,使住宅具有能够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完备质量;使气流绕着影壁而行,气则不散,符合“曲则有情”的原理。也有人认为影壁是针对冲煞而设置的,《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故在古建筑特别是在民居设计中皆置影壁,进门后不是长驱直入,而是先见影壁,拐个弯进院,这是人心理上的需要,追求一种回壁和肃静的氛围。它与大门呼应,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石敢当:为确保住宅不出问题,泰安一带的办法是在冲街的屋墙嵌“泰山石敢当”石刻。在泰山民居集中处,经常可以看到各种碑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立于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制作成门神贴在门上让他看家护院等。这种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汉代的《淮南子·万毕术》载:“丸石于宅四隅,则鬼能无殃也”。敦煌文献中保留有唐开元年间的资料:“凡人居宅不利,有疾病、逃亡、耗财,以石九十斤,镇鬼门下,大吉利”;“大家居宅以来,数亡、遗失、钱不来、市买不利,以石八十斤,镇宅地,大吉”;“居宅以来,数遭口舌,年年不饱,以石六十斤,镇大门下,大吉利”。宋代庆历年间出土的唐大历五年的石铭曰:“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镇宅厌殃,成为一种广泛的民俗现象,不仅泰安一带建房以石敢当镇宅(多用刻有“泰山石敢当”、“石敢当”、“泰山石镇宅”等字样的小石碣砌于房屋墙壁),而且辐射到全国、东北亚、东亚、东南亚诸国和其它海外人居住区。泰山石敢当作为百姓心中无声的保镖,将永远带给人们平安、和谐、幸福和吉祥,“泰山石敢当习俗”也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 篇4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也是特殊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传承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作为华夏的子孙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弘扬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医理论。

传统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

科学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中医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在中不断改进传承,但在近代受到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很多人不理解中医文化和理论,对此误解比较深。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有义务为中医正名,挖掘精髓传承中医理论和文化。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黄帝内经》是中医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补充。《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忘了根本的东西。

小结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篇5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的专业?()

A 文科B 理科C 工科D艺术课

3.你认为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么?()

A 全部了解B 大部分了解C 少部分了解D 完全不了解

4.你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满意么?()

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D 无所谓

5.你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传日”是哪一天么?()

A 知道B 不知道

6.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您更喜欢过哪一个?()

A.中国传统节日B.西方节日C.两者差不多D.都没兴趣

7.《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四大典籍,您是否听过?()

A都听过B听过其中一两部C都没听过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出的是?()

A孔子B 孟子C 墨子D老子

9.您对书法、国画或是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是?()

A.精通B大致掌握一些C学过点皮毛D一点不懂

10.如果学校开设有关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您的态度如何?()

A 很重要B 有一些作用C 可有可无D 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1 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你认为?()

A 应继承并发扬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 已经过时D 不知道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中国古俗小年节。小年节是?()

A 土地神B 财神C 灶神D谷神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你认为?()

A 需要每个人的努力B 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C 需要文艺工作者的努力D 与我无关

14韩国申请端午节为文化遗产,你对此的看法?()

A无所谓B引起危机意识,我们要好好保护传统文化C 反对

15.您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呢?()

A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加大宣传

B.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C.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七夕等等

D.其他的方法

16.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B.想要去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

C.不是很喜欢,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该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篇6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文化 的研究与探析

学院、专 业 美术学院、艺术设计 研 究 方 向 环境艺术设计 学 生 姓 名 董 琛

学 号 06064202013 指导教师姓名 甘 兴 义

指导教师职称 讲 师

2010年04月22日

目 录

摘要 ···································································································· 2 引言 ···································································································· 3

一、徽州传统民居文化述略 ······························································· 3

二、徽州民居天井的文化观念 ··························································· 4

(一)风水观对天井的影响 ······························································· 4

(二)民俗观在天井中的体现 ··························································· 5

三、天井在民居空间格局中的组织形式 ············································ 6

(一)依天井位置为“凹”形 ························································ 6

(二)依天井位置为“口”形 ························································ 7

(三)依天井位置为“H”形 ·························································· 7

(四)依天井位置为“目”形 ························································ 7

四、天井的地面铺装与天井构造的意象 ············································ 8

(一)天井的地面铺装 ······································································ 8

(二)天井构造的意象 ······································································ 8

五、民居天井的景观陈设··································································· 9

(一)陈设元素的风水取向 ······························································· 9

(二)陈设装饰的美学意义 ····························································· 10

六、结语····························································································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 13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文化的研究与探析

董琛

(美术学院2006级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老师:甘兴义)

[摘要]天井作为徽州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在徽派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美学参考价值。本文就从徽州民居中的精髓——天井入手,通过对天井的功能,空间格局,地面铺装,景观陈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风水观、民俗观等方面由表及里的阐述,挖掘徽州民居建筑中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引导我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和激发对独具特色建筑风格的深思,徽州的建筑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

[关键词]徽州民居;天井文化;风水;空间格局

[Abstract] Patio, 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izhou architecture.It has a profound reference value.This paper starts on patio,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Huizhou residence.Through elaborating on patio’s function, spatial pattern, floor covering, landscape display, and the main factors such as geomantic view, folk view and so on, it digs the great and profound Huizhou culture contained in the architectures of Huizhou culture.And it leads us to understand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and motivates our deep thought of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All in all, Huizhou architectures are of profound connotation.[Key words] Huizhou residence;Patio culture;geomantic view;spatial pattern

引 言

徽州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改善环境的建筑创造,是中国建筑史上一副美丽画卷。而徽州民居内的天井不单单是一种纯粹象征性的空间,更是一个能适应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休闲娱乐场所。它是住宅内唯一能使人感觉外面自然变化的地方,天井下的景观摆设、雕刻图纹不仅代表主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是主人情怀的一种寄托。因此,天井在住宅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给住宅增添潜在的文学性和美学性。

一、徽州传统民居文化述略

“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辞海》中对天井的解释是“四围或三面房屋和围墙中的空地,依定义看天井至少由三面房屋围合以上方可。天井上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汇四水归堂(塘)①,天井下地面设池塘、留有沟防、做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

徽州民居天井是干栏木楼和北方四合院结合的产物。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天气。当地民居几乎是楼房,很少有北方的单层合院。清朝的徽州民居基本上接受了北方合院活动主要在一层的特征,楼房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由明代的1:2变为2:1, 但同时也保留了巢居的特征,将中堂与天井相连,有利于更好地通风。天井的大小比例和北方合院也大不相同,瘦高狭小,起到冬暖夏凉的功能,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天井住宅的建筑结构也结合了北方抬梁式和南方穿斗式两种木构架②。徽州民居天井文化在明代就已经非常成熟,最典型的是“四水归堂” 的合院建筑。

天井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基础,四面或左右后三面的楼房围合而成。大小院落内的天井是家人和访客喜爱的空间,天井因其功能不同,所以有大、小、长、方、高、低、加盖、不加盖等多种类型,其大小随房屋的檐高而变化,比例十分 ①四水归堂:院落四边的屋顶都是斜坡屋顶,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流入天井中的堂屋前面,称四水归堂。

②抬梁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做法为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之为“抬梁式”;穿斗式构架: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指柱子和梁通过卯榫方式构成的一种咬接方式。

[1]得当。主要的的功能有通风、换气、采光、排水、防火、绿化、休息、娱乐、乘凉、家务劳动、人员交际、用途极广,天井在徽州民居住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徽州民居天井的文化观念

(一)风水观对天井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风水堪舆观念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在建造、空间布局以及装饰等各方面都离不开风水学的运用,风水对徽州天井住宅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

中国是一个深受“气论”文化影响的国家,无论是中医、气功,还是建筑风水都是如此。“气”是中国风水的核心,无论是“形法”还是“理法”都是围绕寻找聚气、旺气宝地而展开的选址活动。大小天井均可视为功能各异之大小“气场”,门与走廊则为气流通道,相互促成一气,天井则为中心气场,使住宅充满生机与活力,风水学说在天井中有以下几点体现:

首先,天井的外形——通天接地,建筑文化意义是“通天设计”的意思。上通天有通风、换气、采光作用,下接地有排水、排污作用,使居住环境中不断新陈代谢、循环流转。其中蕴含深刻设计哲理,这就是天井气场强化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功能。

其次,天井空间——虚实构成,天井上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气口循环,风水学认为门乃气口,控制着气流的引导和循环。天井空间由空间“实”与空间内的“虚”构成。空间有相对固定的几何特征则为“实”,风光水汽变化不定则为“虚”。天井下的门窗的设计意念也强调其通气“虚”的一面,使整个天井住宅内通道路线形成气流网络。

再次,天井的大小——暗含“藏风聚气”,天井的大小与楼房的高低、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住宅形态空间比例对建筑内藏风聚气十分重要,过于空旷失去亲和力,藏风聚气性能好与院落适当紧凑有关,空间不可太小,但必须要通气才能吐故纳新。因此天井的大小十分讲究,都是按照严格的要求来建造的。

风水理论也在天井的水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天井改造水系环境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四面屋顶都是斜坡设计,利于斜屋顶雨天泻水,雨水通过天井向下流入,则形成了风水学中的格局“四水归堂”之意。

(二)民俗在天井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在对院落整体的布局观念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防范心理,这种防范心里,由来已久。《礼记·坊记》开宗明义地写道:“君子之道,辟则坊与, 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 民犹遗之。故君子礼以坊德, 刑以坊淫, 命以坊欲。”③民间也流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正是这种防范心里的体现。徽州男人多数在外经商,为防盗贼,保一家老小的平安,徽州老房子多为墙高窗小,室内通风采光主要靠天井,利用围墙、房屋将院落围成一个向内封闭的空间,以保证居住的安全。

天井有“财不外流”的民俗寓意。三间屋的“天井”一般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一般设在厅中,这种设计使居住空间有充足光线,也有利于更好地空气流通。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天时,雨水通过天井落下,称为“流银”;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天井的设计就是遵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徽州民居天井与宗法礼教制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阳宅十书》中说:“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既顺应风水中的阴阳和谐,又规范了宗法礼教制度的行事准则。由此可见,古村落受到宗法礼教制度影响。道德观念在徽州形成严明的礼制。首先讲尊卑等级秩序,宗法礼教成为徽州民居布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大礼“天地君亲师⑤”设正堂(高堂),长辈住上屋,晚辈住两侧厢房,女人们住内院,佣人置偏处,各得其所,不得超越本分。其次重礼仪规范:主厅堂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进行会客、交友(礼仪活动)等重要场所而设,也是体现房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对礼仪功能不同也有多种多样的布局和配置。如书厅、轿厅、女厅等不同功能也就对应不一样形式。礼仪规范还要求“正”:首先是形式上要求正;其次是格调上要求正的风范,连正堂的地面铺装一般都采用方方正正的铺法。

徽州天井与中庸思想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庸最大的特点就是谦恭,与西方的强调自我表现恰好相反。正是这种谦恭,所以“围合”的建筑是中国人首先考虑 ③引《坊記》第三十子言之。

④引《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63页。⑤天地君亲师: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

④的,这也是徽州人的一种习惯,总喜欢用房子把自己围起来。因此天井式住宅在徽州也就成为了一种格局。

三、天井在民居空间格局中的组织形式

徽州民居的基本构成是以天井为中心而组合的平面布局,是以天井院落为单位的内向方形的空间格局。天井布局随面阔方向呈长方形,伸到两卧室的窗中线,长宽比约5:1,天井式民居平面结构的基本单元是“进”(所谓一进就是以天井为中心,环绕着它布置上堂、下堂、上下房和厢房等生活居室。),以“进”作为基本单元,通过纵横向组合可以连接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整体。天井式民居的平面类型以一进作为一栋独立的住宅最为普遍,并且多采用一明两暗三开间的格局。由于一进式住宅远远不能满足封建大家庭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纵横向组合,复杂连接的多种平面格局。在平面布局上,天井式民居的基本形式多为方形,也有结合地形而作不规则形状的。依天井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如(图1)。

倒“凹”型 “口” 型 “H” 型 “目” 型

图1:依天井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依天井位置为倒“凹”型

这种形式即三间式,为一进的两层住宅,在正屋前面的两侧建廊屋,中央为天井,正屋的面阔一般为三间,楼梯设在两侧廊屋中的任何一侧内。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次间为住房,楼上明间作供祀祖先神位的祖堂,左右次间作卧室。有 6 厢房的称“一明两暗”;没有厢房的三间朝天井露明的,称“明三间”。明三间一般是在对单元组合的群屋中做大厅,又称“大厅式”。在三间式的基础上也有五间的,但为数较少。三间式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呈方型,加上四周高墙围护,形似一颗玉玺,因此又称为“一颗印”。

(二)依天井位置为“口” 型

这种形式即四合院。俗称“上下厅”,也称“上下对堂”。三间两进,为楼房,前进楼下明间为门厅,两旁是厢房,楼上明间为正间,两旁是卧室,后进楼下明间是客厅,楼上明间一般都作供祀祖先牌位的处所。此宅门与客厅中隔一天井、前后相对,四合式组合。四合式楼房又有大四合与小四合两种。

大四合式上厅与下厅相向,中间天井。上厅里三间式,地坪较高;下厅也是三间式,地坪却较低,进深也比上厅稍微浅些。天井两侧是用厢房连接的,大四合式的上下厅均有楼层。

小四合式上厅三间与大四合式相同,为正厅。下厅则为平方,没有楼层,而且进深较浅,房型也小。中间明堂一般构不成厅,只起到通道的作用,俗称“穿堂”。四合式房屋一般在下厅要加一屏门,使从大门经过的人不能直接窥视厅堂。

(三)依天井位置为“H” 型

这种形式俗称“三间两进堂”。即前后沿各一靠壁天井,中间为两个三间式相背组合。前面天井一侧是沿着正面的高墙,后面的天井一侧是沿着屋后的高墙。中间两厅合用一个屋脊,亦称“一脊翻两堂”,内设楼梯于连廊内。例如安徽省黟县西递的瑞玉庭。进门即为天井,两旁有廊屋,中间为正屋,都是两层。正屋前后各有一狭长的天井,增添了封闭墙院的通风采光效果。前厅为接待宾客礼仪的地方,后厅堂是家庭内活动场所。一明一隐,说明徽州民宅很讲究内外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别的礼仪。

(四)依天井位置为“目” 型

这种房型组合形式为两进两天井。两进串联,两进之间没有砖石墙体分割,一般只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也有为“日” 型的,为三间三进式,第一进与第二进,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天井一个。以三间式为单位,按中轴线向纵向排列 三进,中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两侧以廊相连接。这种组合可以多单元延伸。如四个三间式单元,也为“目”型,可以组合成四进堂,五进堂等多进堂,多的达到九进堂。每进一堂便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这也与徽州地处山区有关,纵向排列的房屋多以层层递升为主。

四、天井的地面铺装与天井构造的意象

(一)天井的地面铺装

徽州民居的天井铺装在选材上十分讲究,天井与檐下灰空间的交接是从地面的铺装变化开始的。不同的功能空间对应着不同的地面铺装材料。天井是整个民宅的室外场所,也是户内自然景观的中心,其地面要求平整、渗水快,因而采用大量的石板拼铺,并设有石质的地漏口。徽州的诸多物产中,石材对古民居建造有特殊的意义。在徽州石材常替代砖块,成为高档次建筑的象征。徽州有三个著名的采石洞——“天字号”、“地字号”、“人字号”,出产优质的黑色石材,名“黟县青”。此种材料的优点:色泽沉着、质感细腻、见因而富有弹性。丰富的材料资源在天井的地面铺装中得到了大量使用。

地面铺装在铺法上也十分精美,设计讲究韵律之美,并以简洁、明朗、大方的格调,增添天井院的魅力。天井铺装有一定的格式,因此边界显示十分明显。大厅及厢房外的檐下空间,既有别于完全的室外,又属于开场流动的空间,因此大多与天井铺地保持同一标高或略高出天井地平。其常见材料是掺加了野藤汁的三合土,类似今天的水泥砂浆抹面的工艺,抹灰找平后,再划分出方格,以模仿方砖铺装 的地面。一般的铺砌方式是垂直于行进方向拼合,铺砌的石材基本是比较规整的长方体,铺砌的组数量也很有讲究,数量上多为奇数。一般天井的铺装方式如(图2)。

(二)天井构造意象

阴阳哲学作为中国哲学之母,浸透于诸多事物的创造之中。天井建筑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天井空间构造在组合上也遵循风水学。天井构造意象之一外实内虚,天井民居在形态是有由四周高墙与楼房围合而成,外实内虚是一对风水学中的阴阳关系。

天井构造意象之二一主一次,天井组合依据“门堂之制”,天井住宅在轴线上依主次排列为前门厅、后正堂,配以两厢。而门厅与厅堂这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风水学中的阴阳关系。

天井构造意象之三左主右次,在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认为“左为上”的观念,天井住宅的室内主次排列在等级上有严格要求,东西厢房随着大门方向按左主右次的形式配置,两厢的居住顺序为“长居左,幼居右”。亦成为第三对风水学中的阴阳关系。

天井构造意象之四纵主横次,天井住宅以纵轴线为主线的排列方式、以横轴线交织,控制天井长宽主次关系也控制了天井的基本外形。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

围绕徽州天井四对构造意象竞如“四象”空间的阴阳法则。《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天井民居按空间层次性质可以分为:室内空间是太阴空间,檐廊空间是少阴空间,天井空间是少阳空间,室外空间是多阳空间。在整体上即可认为天井空间是一个序列布局完整的“八卦⑥”空间,有生生不息轮转运动规律。

五、民居天井的景观陈设

(一)陈设元素的风水取向

我国古代风水学主张庭院内应广种植物、花草,认为它具有“藏水、避风、陪萌地脉、化解煞气、增旺增吉”四大功能。

徽州民居井下,一般置有石桌石凳,掘有水井鱼池,栽植果木花卉,安置漏窗等,从厅堂到天井下,徽州民居的陈设、装饰,自然反映风水取向。如西递村的清知府胡文照的宅子,因势结构,因地制宜,点以花潭水池,隔以漏窗女墙,饰以石雕砖缕,配以石凳石桌,甚至门前置放整石雕刻的梅瓶等,把整个院落点缀得十分对称、和谐。从建筑风水学角度要求平面布局模式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前低后高,中轴对称。前有池堰,天井下的陈设与绿化意识都 ⑥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受到到风水的影响,陈设元素追求自然和谐,实现了“天人合一”理想的居住环境。

(二)陈设装饰的美学意义

天井是徽州民居的一大特色,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核心场所,更是展示主人身份品味的重要场所。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雕刻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整体的建筑物之中,又能像国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徽州建筑增添了一定得价值,在整个民居装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徽州商人的“贾而好儒”在其装饰题材上也有所反映,多数住宅除运用大量象征财富的铜钱纹窗格外,会在天井出挑的牛腿、木槅门的中断,雕刻孝义典故,表达传统观念中最高尚的情操——“孝”也有冰裂文纹或镶嵌彩绘石板的手法,表达住宅人的人格追求。

天井下雕刻装饰位置也很有讲究,安装在建筑中时也有技巧,讲究观赏的视角,花边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显得层次丰富,在统一的雕刻中求变化。徽州民居木雕的采光主要是依靠天井,其惟一的光源就是头顶像井口一样的天光,这种从上方流泻下来的散光是欣赏木雕的固定光源,像现代设计中采用的射灯起到同样的效果。民间艺术家为了使雕刻的部分更加突出,雕刻时一般都是上深下浅,在散光投影下,显得雕刻的内容显得生龙活虎,光影协奏,富有美感。

徽州三雕,虽然只是附属在建筑物上的部件,但其结构上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处理雕刻地方很有分寸,雕刻图案形象、色彩与整个建筑物自然得体。三雕是徽州民居中的装饰精华,无论是手法、构思、作品题材、文化底蕴,都可以体现出明清时期我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境界。

徽州三雕不仅是起着一个点缀美的装饰作用,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雕刻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这也最能反映人们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也说明美学性在住宅中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结 语 在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人类不仅尽量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功能性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更注重居住心里、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天井民居正是这两种居住需求融为一体的理想居住,天井建筑代表了一定时代的文化、经济和思想的面貌状况。徽州民居天井建筑,内容十分丰富,建筑构造上也有特殊手法,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为了生活需要,而发挥了巨大的智慧和创造性。它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气候、材料资源等,都是决定徽州建筑形式的基本因素。

在天井住宅的开发问题上,由于其本身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天井可以营造自然生态环境,使住宅和环境有着良好的互动,也可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现在建筑借鉴其建筑形式的开发价值是比较高,也符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我们在现代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古老与外来的精华。今后对于新的住宅建筑,不能统一使用一种固定的标准设计。应结合当地的固有经验,继承民族,传统的历史文脉,乡土的做法是很必要的。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建造出天人合一的居住场所,最终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眭谦.四面围合[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6.[2]余易.风水与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16.[4] 段进.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0-

23、85-176.[5] 汪森强.徽州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7.[6] 朱淼.朱永和.中国建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34-139.[7] 李慕南.中国文化史丛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38-40.[8] 杨鸿勋.中国古代居住图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23-325.致谢: 光阴似箭,随着论文的最终完稿,我的大学生涯也即将接近尾声。在此,我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甘兴义老师,甘老师不辞辛劳,不管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论文结构的整理方面都给我很多的指导,多次给我提出宝贵的指导性建议。甘老师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都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我要真诚的说声:“谢谢您,甘老师!”

对传统民居的认识 篇7

1传统民居对现代城市住宅的借鉴

传统民居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环境,因地制宜,创造了形式多样又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同时它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传统民居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当代很多建筑学家从传统民居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创作灵感,他们以环境和人文精神作为结合点,运用当代技术手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设计了很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1.1环境观

我国的传统民居在选址上主要以中国风水学作为指导,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关系[2]。“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它对传统民居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把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既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也包括顺应自然,有节制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处于一个有机平衡整体系统中,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这也是传统民居能够长时间平稳发展的重要原因。传统民居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遵循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营建思想,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调节局部小气候。在现代城市住宅选址中,传统民居这种科学选址值得我们去好好借鉴和探索,既要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又要综合各种因素去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以创造有利于我们生存发展的居住环境。当今很多城市规划中,都十分注重山水的保护,打造山水园林城,既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又创造了优美人类生态环境城市。在城市很多住宅小区设计中,人类也越来越重视人工生态环境的设计,利用原来小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合理加以利用和改造,来营造小区局部的生态小气候和人文景观,而这种自然环境观就是得益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思想。

1.2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顺应当地自然环境,使自然条件尽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实现民居建筑功能,满足人的物质功能需求。如我国华中地区,夏季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们感到周非常闷热,那么在这个条件下,民居为了满足建筑功能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避暑。为了遮阳,建筑物之间缩小了间距,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较大阴影。同时,民居之间间距减小,可以形成狭小的窄巷,既可以疏通气流的通道,又可以形成一定的巷道风,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为人们带来凉爽的感觉。这种设计思想在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中也有运用,如有些小区面积足够大,规划的楼房设计层数不高,在满足通风采光的前提下和符合建筑规划等级规范标准,我们可以通过缩小楼房之间的间距,既减少了土地利用,也缓解了当地气侯条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平面布局规整,基本以院落为中心,主从明确。虽然当代城市住宅小区很少有这样的形式格局,但其很多思想也为代城市住宅所借鉴。如南方大部分地区,住宅小区坐北朝南,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冬天寒冷的偏北风,还为了住宅的采光。我国位于北半球,冬天以寒冷的偏北风为主,夏天以凉爽的偏南风为主。住宅坐北朝南,这样冬季可以抵挡偏北风,夏季迎来纳凉的南风。同时,坐北朝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的光照,控制进入室内光线的明暗。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夏季太阳较陡,室内日照时间短,深度小,住宅南向有利于阳光曝晒,冬季太阳较低,气温较低,住宅南向北置可以最大限度让阳光进入室内,这样既可以科学采光,又有利于调节室内气温。传统民居这种依据地理气候条件来确定建筑朝向,因地制宜,常常被当代城市住宅所用,同时要住宅设计中,由于南向采光通风较好,设计师常常把卧室和起居室设计在南向,其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除此之外,传统民居讲究风水学中的“藏风聚气”,围绕这个原则常常对建筑平面布局产生影响。住宅房间必须要有适当的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的环境来,来达到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需求。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气乘风则散”,风害常常被人们认为是选择传统民居的忌讳,这里的风主要指的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风而已,例如很多地方视穿堂风为妖风,其本质是因为它容易让他免役力降低而生病,有时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但也并不是认为不要风,而是认为风要“藏”,让气流缓慢的在住宅中流动。换句话来说,传统民居围绕这个“藏风聚气”来规划平面布局,在设计上十分注意避免穿堂风的形成,如大门、中门、后门不能在一条线上,大门、卧室门、门窗也是如此。这样的思想对城市住宅的设计也是很有帮助,如城市住宅设计中,大门、阳堂、厨房门尽量不在一条线上,卧室门和大门不能相对,大门不能与卫生间门相对,卫生间门尽量不与厨房门相对,其本质是为了避免穿堂风和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卫生间被古人认为是污秽之地,当代住宅设计大门不与卫生间门相对,是因为卫生间细菌较多,大门与卫生间门相对,容易形成较强气流,细菌在室内到处滋生,对人的身体有害,卫生间门与厨房门不能相对原因也是基本如此。

在传统民居中,很多都讲究“正房宽敞出贵人,堂屋有量不生灾”,这里的堂屋就是我们今天住宅所说的主要卧室,正房就是指起居室,这说明了古人对住宅房屋面积也十分重视。经现代人们考证,这其实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这是对建房经验的总结,“室大多阴,室小多阳,阴盛则阳病生,阳盛则阴病生”,因此古人在建筑设计比较注意空间的总体组织和平面布局[3]。这种思想对当代城市住宅设计所用,现代很多城市住宅中,起居室设计较大,卧室相对较小就是从中得到借鉴。

在空间组织形式上,很多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紧密相连,创造出小区域的生态小环境,其手法主要通过院落与房间的组合、室内外的穿插与通透,这些对当代城市住宅的启发很大。现代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小区容积率高,在这种高密度情况下,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规划绿化,来营造小气候在小区经常采用。同时,结合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小区引入绿地、高层住宅设计,创造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既让当代城市住宅小区富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又带来了新时代的生活气息。

1.3人文环境精神

传统民居十分注重人文精神,处处体现着乡民大众的民俗民情,这主要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学所影响,注重血缘观念,家庭之情,邻里之情,增强宗族观念[3]。家是一个充情温情的地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家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处于很重要的一个地位。另外,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把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放在很重要的一环。传统民居的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尊卑有序,道德伦理,同时院子和檐下回廊又为各房人员提供了感情交流的场所,因此成为加强亲缘感情的符号。北京四合院之所以得到世界所认可,其最大魅力就是通过院落有机组合,来为人们提供交往空间,成为邻里关系良好的发源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另外一个方面,院子将自然景物中的花草树木和山石引入进来,使住宅与院相交相辉映,提高了居住空间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建造富有人情味的当代住宅居住区越来越受到中国人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有益人的生理需求层次,而是有着更高的人文精神需求,如从人文环境上,要求邻里之间相互关爱,邻里和谐。利用有着文化积淀的传统民居处理这些关系的经验来建造当代城市住宅小区,常常为我们来借鉴。如城市住宅小区为大家庭的复式楼设计、小区配套设施景观和公共休闲区的规划,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当代住宅传统中式装饰装修,这也来自于传统民居的人文思想,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的体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

2传统民居与现代城市住宅的发展对策

传统民居受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城市住宅比较起来,风格纯朴的传统居逐步不受人们所青睐。但传统民居是我国劳动人民是在与自然生活过程当中的生活总结,它既有生态建筑的思想成份,又富有人情味。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的发展矛盾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想让二者有机的结合,实现双向发展,就必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对策。

(1)传统民居在平面布局、技术结构、空间组织形式上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为适应现代的结构和功能,必须以现代的技艺手法加以改造重组,同时对建筑细部作抽象和简化处理,部分地方可以经过变形与重组,使之具有现代建筑的特征,这样既能体现时代特点,又能透出民居风格特色。

(2)当代社会,自然资源有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必然。而传统民居以土木材料为主,其用量之大是目前自然环境不能所接受,但我们可以用现代材料与工艺来模拟传统民居中所采用的地方材料,既让传统民居得到了新的生命力和延续,又赋予了城市住宅地方建筑符号。

(3)传统民居丰富的空间环境处理手法、体形的塑造可以为当代住宅小区设计所借鉴,但这种借鉴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筑的理念之上,其主要目的营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生态小环境和地方特色,不让环境承受超负荷载和不可逆转的污染。

(4)城市住宅可以借鉴传统民居中的装饰装修来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等等,运用地方特色材料来反映地域特色。城市住宅可以提取出传统民居的元素,运用现代的技术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想建造一个既具有生态环境、充满人情味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宅小区。传统民居虽然建造技术低下,建筑材料利用率低,但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创造了宜居的民居环境,同时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这对当今城市住宅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住宅虽然基本满足了人的物质功能需求,但在生态环境和人文居住精神上的建设却非常缺乏,而传统民居却有着这些丰富的处理经验。因此,从中国传统民居提炼出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型、符号及其历史文化元素,以环境作为传统民居与城市住宅的结合点,用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科技发展对其加以现代化,这就为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也为当代住宅小区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二者的结合,既可以将中国传统民居在现代的居住环境中得以继承和发扬,找到其新的存在空间,使其富有生命力,又可以将城市住宅赋予具有历史沉淀的文化内涵,造就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建筑。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中国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要想继承和发展传统民居文化,提炼出其历史文化元素为现代城市住宅所用,这必将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要求我们建筑师和公众的大力参与,我们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发展商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才能真正让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富有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樊丁,于四维.四川传统民居艺术在当代居住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5(3):241-242.

[2]谢浩.建筑风水科学内核十题[J].福建建筑,2009(1):4-6,9.

对传统体育课教学的认识与反思 篇8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认识;反思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体育教学也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坚实基础。

我作为一名从小接受学校正规教学长大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体育教学,对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亲身感受,更对过去的体育教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反思。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许多弊端,造成这些弊端的因素有场地器材以及其他硬件条件限制等客观因素,也有体育老师素质普遍不高、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等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不可否认,场地、器材以及时间这三个因素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基本的条件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然而,受我国国情的影响,各个地域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差距很大。另外,就是在不同的学龄阶段的体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如高中的体育教学资源明显高于初中,而初中又明显好于小学。由于年龄越小的学生相对学习接受能力也比较低,所以,看似小学和初中所需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不高,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小学与初中正是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的黄金时期,对体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应该更大。学生需要素质更高的专业体育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兴趣培养和引导,学生也需接触各类体育运动,从而发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也是体育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和方式都是由学校和体育老师制定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明显地会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普遍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每到临近考试时体育课往往会让位于语数外等课。体育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较多的都是走形式化,体育老师也大多是一套教案用到底,像完成任务一样,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其实,我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体育考试,而不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其实就使体育课本身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师资因素

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限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社会上对于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普遍都有着一定的偏见和歧视。从而造成了以前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体育专业或从事体育工作,导致高学历高素质体育人才匮乏。虽然这种现象目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目前培养体育教学人才的速度远远低于社会的需求程度。许多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需要带十几个班级,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必然会导致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简化和单一、重复,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体育课上课质量。

有时我时常会想体育课的本质、体育老师的真正使命是什么?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掌握技能并不是第一位的,让学生加深对体育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快乐的成长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觉得体育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更多地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地进行体育运动。我认为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在课堂上体育老师这节课上得多精彩,学生参与度多高。真正评价一堂体育课的好坏,应该是看学生有没有通过体育课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有没有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才是体育课程设立的真谛。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体育课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与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现代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应与语数外等课目处于平等地位。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过去体育课的目的也应由通过考试改为使学生能够快乐的运动,减轻学习的压力,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运动的好习惯。要完成以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成绩第一的教育考核模式。其次,学校应该更进一步支持和重视体育教学。重视不应只是句口号,应具体地体现在体育课时的增加、体育硬件设备的更新以及体育专业老师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体育教师本身来说,应该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不光是体育专业素质,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急救医疗学等常识与技能。所以,现代的体育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体制的改革,更是对于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杨洁.对目前我国快乐体育教学的初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2]任秀红.新时期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大家,2010(18).

上一篇:钢构雨棚施工方案下一篇: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