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调研报告

2024-05-19

民居调研报告(精选8篇)

民居调研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民居建筑,室内环境及室外环境,空间设计。

2、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古民居的建筑设计、装饰元素等,以及它的景观规划,通过学习借鉴积累并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当中。

3、如何吸取民间传统的艺术特色,构建自己的艺术特质。

4、收集、积累设计资料,为以后的设计工作做准备。

二、实习内容

随着中式文化的复苏,中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所以能够亲身体验山西民居的特色能够帮助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有更多的灵感来源,也能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让自己的设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作为一个未来的设计师,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艺术造型和装饰艺术,如何去运用去开发对我们以后的设计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借着此次的山西之旅去实地感受山西民居的魅力。

山西传统民居,以其类型丰富、独具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固有的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山西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也颇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所以作为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到山西考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山西的民居中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平遥古城中的民居建筑,还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因此平遥古城成了我的首选之地。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年的历史。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中轴明显,布局左右对称,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在我看到古城的那一刹那,我不仅感慨万分,那是一种饱经岁月洗礼的古老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不仅为古城保存的这么完整感到惊讶更深深的被它的内容吸引。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汉民族的城市街道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时光穿梭让我来到了明清盛世。在这里没有任何的现代建筑,全部都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的房屋,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一切都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古代城市面貌。我在惊讶感慨之余不仅庆幸它没有受到战火的毁坏也没有受到现代气息的侵扰,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没有杂七杂八的广告牌霓虹灯,有的只是古朴的建筑,弯弯曲曲的街道。

这次调研主要是民居,所以当然要看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平遥民居的形式以四合院为主,平遥的传统四合院民居和汉民族其它地区的民居一样,在建筑布局形式和规划等级上都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影响。这些四合院多为清代所建,也有部分为明代遗存,平遥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虽然同属于北方的四合院类型,可是两者在四合院型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其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四合院房屋的建造上,其中下层砖窑洞、上层木屋合成二层楼建筑较多。平遥四合院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四合院家族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平遥民居院落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外观高耸封闭,布局与构造丰富多样,细部华丽精美,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细腻而不琐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平遥古民居中的正房是窑洞式民居建筑,称为锢窑,属于地上拱窑。平遥古城处于黄土高原,当地土层深厚,土质呈竖直节理不易倒塌,地下水位低,雨水少,地表层易保持较干燥的状态,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建造锢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锢窑既保持了一般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同时通风、采光良好,院内排水,克服了土窑洞的缺陷。平遥锢窑的一般做法是,墙体内外各砌一皮砖中间添碎砖石,并用黄土夯实,由于边跨侧墙需抵抗侧推力,其墙体可厚达二三尺。型式正房外檐常加设木结构披檐,披檐下成为过渡空间,同时保证屋内采光。正房锢窑常为三孔或五孔,以五孔居多。锢窑顶部平台可供晾晒或休息之用,平台墁砖至排水口,屋顶上的雨水可通过窑洞两侧楼梯内的暗道经排水空至院内,正房锢窑有时建木构的二层,这在别处很少见到。由于当地盛产烟煤,民居室内都筑有火炕。平遥民居锢窑的拱券制作精良,曲线优美,技术成熟,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往往在住宅的其它部分多有所见,如常见的拱券大门(图-

1、图-2所示)。

图-1

图-2 在平遥古民居中,都有一些制造精美的建筑附饰物。有建在屋顶上的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彩塑;有在门前建有照壁;有在门洞左右建有土地神龛、门神神龛;还有的在大门旁筑有石狮子和拴马桩、上下马石、柱础、泰山石敢当等,这些附饰物选料考究、雕刻精细,均有吉祥图案,每件附饰物无不具有含义丰富的寓意。院落中还有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玉雕等,装饰元素非常精美。(图-3到图-8所示)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平遥四合院宅基多为长方形,一般外墙高大,且对外不开窗,外观封闭,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但内部俊秀,反映了正统的礼制思想。内院平面长宽多为2:1,而且由外院到内院,院落的宽度不断变窄,比例更显狭长。形成这种院落比例关系主要是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晋中地区属于黄土高原,风沙较大,为了避免正房被风沙直接吹拂,两厢房向院内靠近,部分遮挡正房;另外可以节约土地。由于山西植物生长期短,院内一般用方砖铺满地面而较少种植花木,这样一方面使贼人不易攀入院内,增强了安全性;另一方面不易遮挡狭窄的院落内有限的光线。平遥四合院横向联合或纵向扩展形成了多样的组合形式,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串联型就是院落沿轴线纵向联合,以垂花门或过厅串联起几进院落,这一类型的四合院层层递进造成一“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效果。通过轴线上院落形状、尺度以及建筑形体的变化表达建筑空间的内外主次,区分出建筑的等级,形成由外及内、由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层次过度。平遥四合院落中串联型四合院最为常见。并联型是通过四合院的横向联合,形成多轴线的建筑群体。并联型四合院各院落往往不是并列放置在一起的,而是根据院落尺度、比例以及四合院周围的建筑物形体差异形成某种对比,暗示院落间的主从关系。混合型四合院多出现于大型宅院,群体组合中既有院落的串联,又有院落的并联,空间层次较为丰富,一般为富贾家宅所有。

正房是四合院里最重要的部分,院落与厢房层层递进关系的主要作用是对正房烘托和陪衬,因此正房在院落的最为宏伟,等级也最高。传统风俗讲究的“连升三级(脊)”,即由外院向内院各屋脊逐渐升高,借以表示家族昌荣,后继有人。这种风俗是当地人向往仕途、望子登科心态的集中显示。在正房屋顶有时加建风水楼或风水影壁,以求得神灵保护,反映了平遥民居处处体现“风水”的民俗特色,易学理念在平遥民间建筑中远不是添加物,而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内院坡顶的厢房与锢窑正房的高度相差无几,使正房威势不足,风水楼与风水壁增加了正房的高度,弥补了内院空间在视觉上的缺憾。

图-9

图-10

平遥四合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图-

9、图-10所示),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品味无穷。平遥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三雕”,也就是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精美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吉祥花果、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以此寄托种种吉祥的祈盼和祝愿,同时有些雕刻内容对晚辈还有一种警示与教化的作用。这些雕刻遵循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原则,其造型儒雅大方、庄重严谨、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其中大量采用了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将各种吉祥的寓意暗含于雕刻中,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雕刻主要还是北方风格,比较敦厚、比较粗犷,但是有些地方,也显得有南方的纤细,秀丽的地方也有,这也跟主人的修养情趣有关的。古城内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给人厚重结实的感觉。其中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微妙维肖,栩栩如生,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晋派气息。其建筑实用性强,艺术品位高,以北方民居特别是晋中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又兼有江南庭院建筑的风韵,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平遥民居的特色。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民居实地调研让我受益匪浅,我切身的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它的建筑形式、装饰元素、组合方式等独有的特色深深的吸引了我,院落模式的环境给人安全感强烈的私密性,细节处理的非常讲究,给人美的视觉感受。这次实习让我加深了对我国古民居建筑文化的认识,为我的建筑理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古民居建筑的形式纵然有些许不适应现代建筑的步伐,我们在以后的设计当中应该吸收其精华,对其进行改造创新,应用到当代的建筑和建筑空间设计当中去。

民居调研报告 篇2

一、传统民居特色与保护

河北省地处华北中部, 渤海之滨, 自古被称为“燕赵大地”, 是中华传统文化起源地之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河北民居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结合地域特点, 形成了自身特色。其外形质朴大方, 乡土历史气息浓郁, 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民居在建设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手法和技巧以及材料选择、外型装饰等方面至今仍然具有传承、借鉴的价值。

(一) 聚落选址与形态

在我国古代, 基于传统山水文化, 理想的村落以及建筑选址应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基址要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 地势平坦且具有一定坡度。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保证水源, 同时免受洪涝之灾。河北民居在聚落选址方面深受我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影响, 但因地区差异, 气候、地形条件的不同等, 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太行山在河北省西部绵延400公里, 群山峻岭, 地势陡峭。太行深处, 远离尘世的村落, 结合地形地貌, 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建筑。例如位于邢台县西部太行深山区的英谈村, 此村由太行山崎峰雾子垴、和尚垴等紧紧围绕, 村北的西岩和北岩两座山峰是为英谈村阻挡冬日寒流的天然屏障, 村前有河流蜿蜒而过。整个村落隐匿于山水之中, 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村内民居依山就势, 高低错落, 多为二层或三层小石楼。房前屋后绿意盎然, 颇具韵味, 体现了太行山山区典型的聚落形态与建筑风格 (见图1) 。同样的类型还有石家庄井阱县大梁江村与邯郸涉县王金庄村等。

2. 背山面水, 讲究风水

风水理论其实是古人在选择生存环境时, 避开或尽量克服不利的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此次调研的村落中, 阳原县开阳堡即是其中典型一例。开阳堡始于战国时的安阳邑, 具有悠久的历史。就其所处地形来看, 中间高而平, 东西低洼, 南有一土丘, 面临流水的沙河, 很象一只灵龟, 当地有“灵龟探水”式风水格局的说法。整个古堡, 布局方正, 堡墙屹立, 坚实如初。堡内格局与传统南北中轴线式布局不同, 而是采用南北、东西各两条大街, 形成“井”字型结构, 把整个堡分为九部分, 亦称“九宫街” (见图2) 。

3. 古堡城墙, 重视防御

此类村落多位于盆地、平原和用地较为平整的浅山丘陵区, 由于受地形限制较小, 它们一般边界明确、轮廓方正或具有其他简洁的形状, 轴线明显, 街坊整齐。蔚县的北方城村、上苏庄村、南留庄镇以及阳原县的开阳堡等都属于此类 (见图3、图4) 。以北方城村为例, 明清时是蔚县县城通往西北的交通、经济枢纽, 地处交通要道。其城池格局保存完整, 平面呈方形, 边长约200米, 四周黄土夯筑城墙。南北轴线是堡内的主街, 沿主街东西有街巷六条, 呈“王”字形格局。村内主要寺庙建筑均位于南北这一条纵轴线上, 正北城墙上建有真武玄帝宫一所。

4. 小桥流水, 前宅后河

此类村落形态的典型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 依河成街, 依河筑屋, 多见于江南。但在这次调研中, 笔者发现邢台县皇寺村和英谈村, 在村落布局中对“水”的利用与组织也是匠心独具。皇寺村位于太行山东沿, 以玉泉池闻名, 古桥河道保存良好, 形成独特的前宅后河的村落格局, 虽非江南实似江南。而英谈村, 有条从北向南贯穿整个村落的山溪, 据说十年前溪中尚有水, 近年来干涸后, 只剩河沟中生长茂盛的植物。此山溪与主街大致平行, 溪上共有十八座桥, 桥身多为红石砌筑, 连接着山溪两边的院落;更奇妙的是, 有的院落就建在山溪上, 院落本身承担了桥的功能, 当地人称这种建筑模式为“桥院” (见图5) 。这种以山溪组织院落布局, “小桥人家”的景象在我国北方山区甚为罕见。

(二) 院落布局与结构

以院落形式来组织空间是河北民居的基本特征, 其做法大多是有明确的轴线, 并在正中布置主要房间, 两旁安排其他房间, 有一进院或者多进院。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河北民居在院落组织形式、建筑体量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特色, 冀南民居有典型的“两甩袖”式院落格局, 冀北民居院落较为开敞, 山区民居充分利用地形依山而建, 但这些都是在以满足功能为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1. 冀南民居

冀南泛指河北省南部, 这里历史上就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冀南民居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审美等因素影响, 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 特别是位于冀南的武安地区形成了典型“两甩袖”的民居院落格局。此次调研的阳邑镇、伯延镇等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群。

伯延镇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西南部, 历史悠久, 古时为连接晋、冀、豫三省重要通道。此地民居充分体现了冀南民居“两甩袖”的特征 (见图6) 。院落平面布局多为合院式, 有单进院与多进院, 其中尤以多进院设计巧妙、气势宏伟。规模较大的宅院依次由几套院落构成, 有明确的轴线, 正房居中, 两侧是厢房, 四周以院墙与外界隔绝。从功能上讲, 位于中轴线上的正房, 由长者居住, 两侧厢房由晚辈居住或作为仓储用房,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家庭观念和东方的伦理道德。与晋中民居的高墙大院相比, 冀南民居的院落普遍偏小, 建筑面宽较窄, 进深较大, 封闭性更强 (见图7) 。

2. 冀北民居

河北北部地区气候干燥, 地貌贫瘠, 冀北民居与冀南民居的院落格局虽都为合院式, 却有明显的区别。冀北民居院落规模较小, 多为单进院, 占地面积100—300平方米, 虽然不敌冀南富商的豪门大院, 但建筑风格质朴, 别有风韵。冀北民居建筑普遍面宽较阔, 进深较小, 且较低矮, 以一层为主, 建筑高度大多不超过5米 (见图8、图9) 。如蔚县的北方城村、上苏庄村、南留庄镇等, 民居是古堡内的主要建筑, 均为四合院布局, 多为明清所建。每所民居大小不一, 各具特色, 主次分明, 既有精巧的艺术雕饰, 又有质朴的农耕设施, 充分体现了古代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实用价值。其中也不乏规模较大的院落, 例如南留庄镇的“门家九连环”, 该院落沿正街共有六个出入口, 沿北街另有三个出入口, 占地约8亩左右, 共18进院落, 220多间房, 多个院落相互贯通, 大院套小院, 正院携偏院, 院中院, 屋前廊, 步移景异, 为古堡之标志性建筑。

3. 山区民居

山区民居典型特点是依山而建, 充分利用地形, 形成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前文提到的邯郸涉县王金庄村、邢台县英谈村和井阱县大梁江村均处于太行深山区, 村内房屋依山就势, 高低错落, 院院相通, 易出易进,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古太行建筑风格——石头民居 (见图10) 。以英谈村为例, 村内分布着大小院落近百座, 建筑约五百栋。就单进院落而言, 最大的占地约376平方米, 最小的仅为97平方米。院落格局多为四合院, 平面尺寸约为15m×15m, 中部有一个狭小的天井, 面积约20—30平方米。与冀北民居相比, 这里的院落空间明显尺度偏小, 空间较为狭促。建筑一般为1或2层, 少数3层, 进深4—6米, 空间格局灵活多变, 极富山区特色。在山势较为陡峭的地带, 相邻两幢建筑的高差可达一层, 而当地民居正是巧妙利用了地形特点, 产生了层次丰富的建筑格局和村落景观 (见图11) 。

(三) 建筑材料与艺术形式

1. 建筑材料

河北省传统民居大多就地取材, 建筑材料很有地方特色。山区民居多以石头砌筑, 有红石 (英谈村) 和青石 (大梁江、王金庄、于家村) 两种。石材加工成长宽高尺寸约60cm×50cm×20cm的石料, 对墙体起承重和维护作用。由于石材坚固耐用, 房屋可以屹立数百年而不倒, 这是此类民居至今仍保存较好主要原因。屋顶或楼板为木承重结构, 主木梁两端直接固定于石墙中, 主梁上搭次梁, 次梁上搭木椽。屋顶的维护结构为薄石板, 其尺寸大小不一, 长度在1米左右, 厚度只有几厘米, 这种石板耐久性相对较差, 需要定期更换。石头民居古朴凝重, 坚固美观, 石料大小均匀, 无论是石砖还是石板, 加工都较为精良, 反映了高超的石材加工工艺 (见图12、图13) 。

冀南民居多为砖木结构, 而冀北地区气候干燥, 降雨量较少, 当地居民以黄土和秸秆为原料, 砌筑了别具特色的泥坯房。此类房屋多为木结构, 以黄土、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维护墙体, 但因耐久性较差, 大都经不起常年的风吹雨蚀, 破败在所难免 (见图14) 。

2. 艺术形式

河北民居通过对当地建筑材料的独到运用, 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冀南民居在装饰上注意突出重点, 以大面积的灰砖为基底, 重点装饰檐口、屋脊、门头、柱础等部位, 以雕刻、彩绘为主, 形式丰富, 工艺讲究。利用当地砖制材料制作的砖雕, 精雕细刻, 其内容多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和风俗传统等题材 (见图15) 。

冀北民居朴实凝重, 虽较少装饰, 但仍具有自身特色。注重对民居建筑的重要部件, 比如屋脊、门窗、挑檐、照壁等进行重点设计, 并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的特点, 形式多样, 决不重复;原石原木原色, 给人朴素自然的感觉, 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农耕智慧与几千年来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 (见图16) 。

(四) 保护面临的困境

1. 民居年久失修, 破损严重

很大一部分传统民居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岁月, 建筑构件破损极为明显, 加上农村经济欠发达, 户主无力修缮缮, 存在很多危房。而且许多院落人去楼空, 使古村落丧失了原有的活力, 更加衰败 (见图17) 。

2. 基础设施跟不上, 居住环境恶劣

调研中, 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街道空间被随意侵占, 墙上乱贴乱涂;基础设施很难与古村落百年来形成的结构配套, 各种线路杂乱挂接;简易的土路遇雨时则泥泞难行;许多街道节点堆放着垃圾, 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古村落的形象。

3. 风貌破坏严重

虽然河北省大部分传统民居尚保持着原有风貌, 但建筑的衰败与盲目建设, 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许多新建民居的立面饰以白色瓷砖, 混杂在古村落中极不协调, 使得街巷历史景观不连续;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院落, 因历史原因建国以来一直由许多户分住, 各户任意改造, 封门堵窗或另开院门, 破坏了院落原有的完整;此外, 由于当地政府保护措施不当, 引导不够等, 很多传统民居外立面粉刷有色涂料, 使得古村古堡完全失去了原有古朴风貌 (见图18) 。

二、现代民居建设与发展

历史村落中现代民居的建设与发展, 也是此次调研的重要内容。1978年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崛起, 为村镇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广大农民自己动手, 自筹资金, 掀起了建造住宅的热潮。现代民居建设代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因为缺乏正确引导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 建设模式

1. 新村模式

这种模式在冀北很普遍, 村民从堡内迁出, 集中兴建新村。新村内现代民居鳞次栉比, 整齐排列, 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 居住条件较好 (见图19、图20)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旧堡整体保存较好, 基本能保持其原汁原味, 而居民在新村内生活条件也能得到较好改善。缺点在于堡内空心现象严重, 活力丧失, 不利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延续与保护。同时, 居住用地两头占地, 导致土地的严重浪费。

2. 旧村扩建模式

这种模式在山区很普遍, 主要是指在旧村内部加建房屋、沿道路或地形起伏向外部扩建。比如井阱县大梁江村, 新村旧村隔路相望。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新旧整合, 赋予古村落新的活力, 并延续当地的肌理。但对新建民居的建设要求较高, 如果在尺度、材料以及建筑构造的选择上没有处理好, 就会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 (见图21) 。

3. 旧房翻建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生活水平较高的村民自发地对自己房屋进行的修缮更新。但因为缺乏引导, 村民保护意识薄弱, 盲目攀比与跟风, 造成对传统民居的破坏, 导致古村落的和谐度、艺术价值降低。新旧截然对立, 这种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见图22、图23) 。

(二) 建造状况

在调研的村镇中, 居住用地所占比例多在70%以上。现代民居的建设基本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后, 仍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1. 院落布局

现代民居仍以合院式住宅为主, 平原地区多为一进院, 山区结合地形形成多进院落。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现代化生活用具的引进, 住宅的功能也日趋多样化。大部分住宅除了居住功能外, 还成为农业生产收成后的加工处理和储藏场所, 也是农民从事副业生产的地方。

2. 建筑形式

蔚县北方城村的新村建在旧堡外面, 一排排合院式住宅整齐划一, 在屋顶形式、檐口的处理以及高度的控制上都与旧堡里的传统民居保持一致。而在井阱县大梁江村却有着另外一幅画面, 传统民居平坡相间, 屋顶韵律极其丰富, 而一路之隔的新村却是一味呆板的平屋顶, 与旧村在建筑形式上没有对话。

现代民居的外墙装饰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大面积饰以瓷砖, 多出现在较富裕地区的民居建设中;一种是粉刷涂料, 多以白色、黄色等清新明快色调为主;还有一种是维持建筑材料的原色, 体现了现代民居对于当地材料的运用与民居建筑古朴风格的延续。

3. 材料造价

民居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但地区差异较大, 从冀北到冀南, 住宅每平方米造价从300—900元不等, 基本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情况。现代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已广泛进入到村镇住宅建设中, 刷涂料、贴瓷砖、安铝合金门窗等在调研的村镇中已经非常普遍。但也有些民居延续地方传统特色, 并加以改良, 形成新的民居建筑形式。例如阳原县开阳堡的新村中出现了连续的拱券式的住宅, 村民采用当地泥土, 外部以泥坯砌筑, 内部粉刷一新, 辅以现代的生活设施, 建筑结构合理, 造价低廉, 既能满足人们提高日常生活水平的需要, 又遮荫蔽凉符合当地气候, 实为乡土建筑的典范, 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见图24) 。

(三) 现代民居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农民建房的盲目性导致短期建房的现象严重。建了拆, 拆了建, 有的还两头占地, 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而且宅基地面积过大, 调研结果表明, 建筑用地的面积仅占宅基地的25%—40%, 院内人畜混杂, 用具、农物摆放杂乱, 空间使用率不高。

2. 住宅防灾和抗灾能力薄弱

(1) “人畜混杂”。此次调研的大部分村庄中, “人畜混杂”现象相当普遍, 造成卫生条件恶劣, 甚至成为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的祸根, 同时也是左邻右舍之间产生矛盾的诱因。

(2) 消防安全问题。此次调研的村庄中, 绝大部分没有消防设施, 如消防栓等, 村庄在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上的投资几乎为零,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 防洪排涝问题。通过调查, 特别注意到在村庄居民点内, 普遍存在因暴雨造成的涝和渍, 因房屋选址不当而引发滑坡或塌陷的危险性。

3. 基础设施丞待改善

(1) 供水、饮水:此次调研的村镇, 80%以上的村民没有喝上自来水, 即便铺设了管道, 但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缺乏消毒设施。同时, 在广大的冀北地区, 还有村镇处于严重缺水、甚至无水的恶劣状况中。

(2) 厕所:此次调研中发现, 几乎所有调研的村庄, 仍使用旱厕, 而且设施简陋。

(3) 取暖:被调查的村镇中, 农民仍以烧煤、烧秸秆为主要取暖方式, 无集体供热设施。部分农户自行安装了简易太阳能设施。

(4) 生活垃圾:调查中发现, 许多村庄没有集中的生活垃圾堆放点, 村集体不负责填埋垃圾, 由各户随意倾倒, 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河北民居的深入调研,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力的保护措施和正确的建设引导。首先, 在经济层面要给予积极地扶持, 对院落投资保护和抢修,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使用原有材料和形式;对民居院落进行上下水、电、气管线的安装, 改善居住条件, 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所需。其次, 规划层面要从发展的角度对民居建设的近远期进行合理的控制与安排, 切忌大规模改造与开发, 可划定保护区, 使新区与老区在风格、功能上各有侧重, 相辅相成。总之, 河北民居是具有重要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政府的充分重视与全社会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与居住标准研究》课题组, 中日合作JICA项目《村镇集合住宅研究》课题组.中国村镇小康住宅研究综合调查.村镇建设, 1998 (9) :16-23.

民居调研报告 篇3

本文对建筑的形制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新屋垸得到更为合理的发展和保护,在当今的时代下依然能够保留其历史风貌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发挥重要的遗产价值。

关键词:新屋垸;围龙屋;保护开发

一、新屋垸整体概况

新屋垸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与安徽省西北部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带,鄂东北地区多为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且地势起伏较小,因此鄂东北地区建筑往往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由于地处山麓、气候较为湿润,夏季伏旱或暴雨频发,而冬季则气温较低,故建筑的保温尤为重要。因此,传统民居外墙墙角下部多为青石砌筑,用于防止雨雪风霜和地下潮气的侵蚀;上部则采用加厚的砖墙以增强其保温性。

鄂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主立面多为五开间或者三开间,成轴线对称,中间为厅堂而左右两侧为厢房卧室。主入口往往采用“凹进式”手法向内收进1-2cm,新屋垸的立面主入口刻意偏转一个角度,使其能够正对上远处的山坳,这在风水上称之为“望山”。

早在唐元宗年间,罗氏家族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原因,由江西向湖北、河南、安徽等地迁徙,直至罗氏三兄弟罗均美、罗均起和罗均荣在今九资河镇官基坪村落户。明嘉靖三年,罗均美迁至河南商城,罗均起迁至安徽西庄马家湾,而三兄弟中的罗均荣则在此定居。直至罗氏第十二代传人罗之珂与其子罗必勋、其孙罗有琦依靠种植茯苓、天麻等发家致富并修建宅院。罗有琦召集鄂、豫、皖三省工匠于1598年动工,历时五年修建完成,宅园建成后气势恢宏,与当时当地的旧屋相比,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得名“新屋”,又因宅子后院种植一颗紫薇树,故后人又称新屋垸为紫薇山庄,在后人看来,这棵紫薇树象征着罗氏祖先的庇佑,意为紫微高照、福禄延绵。现屋主罗则章已是罗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传人。

二、建筑设计风格

新屋垸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样式中的围龙屋。

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式以及云南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住宅形式。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和粤东地区,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广义上的围龙屋样式有同心圆形、半圆形方形及椭圆形,它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山区的地域特色,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一带。这种建筑形制最先源于中原地区,客家先民在古代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先进耕作技术,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围龙屋是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突出表现在“围”上,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围龙屋的主体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横、三堂二横的扩展。它在堂屋的后面建筑半月形的围屋,与两边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有两堂二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一围龙与双围龙、六横三围龙……,有的多至五围龙。围龙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屋宇层层叠叠,从屋后最高处向前看,是一片开阔的前景。从高处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多用作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的用途;后面是围龙屋的建筑主体即半月形房舍建筑,在两个半月的接合部位一般由一块长方形平地隔开,叫做禾坪或者地堂,用于居民的活动和晾晒谷物场所。池塘与围屋两个半圆相合,包围方形正屋,形成圆形的整体,造型极似太极图,与此同时建筑往往依山傍水,风水极佳。

三、新屋垸建筑概况

新屋垸整体为三堂两横式建筑,西侧为三排横屋,东侧为两排横屋,这也是围龙屋堂横屋布局最常见的样式。罗氏家族所建的新屋垸属于围龙屋建筑样式发展阶段的“无围龙”时期,也是围龙屋发展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样式与此同时,新屋垸的建筑风格还受到江西天井式建筑样式的影响。以天井作为核心空间进行封闭式院落组织,新屋垸共有32口天井,天井活水的流向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因此,有专家推断新屋垸附近应该存在地下暗河。

整个新屋垸极其注重龙、水、格三个要素的有机配合。龙即来龙,一般指山的来势。新屋垸后山势连绵起伏,自西向东蜿蜒三十余里,在此处分为两支,古人左称“青龙”,右称“白虎”,共同守护垸子。正垸左边屹立着几棵千年古枫树,形似龙的胡须,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垸对面的山一起一伏,形同笔架,古称文峰山,而且像水一样围着全垸,故有“三山配合,八方圍绕,百般呵护”之说;水即印水,一般指江河湖塘。新屋垸垸前有一条小溪,它像腰带一样呈“U”状紧紧绕过垸前,俗称“腰带水”,也称“玉带水”,古人常把“山环如城、水萦如带”认作建筑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正因为这里达到了上述要求,故有风水名师把这里称为鄂东的“三间半屋基”的其中一间;而格指建筑物本身的科学布局。

新屋垸民居建筑总面积0.5平方公里,东西长48米,南北宽168米,一共有99间房间,取“久”字谐音,象征着福贵长久,寓意不断进取。建筑的整体造型呈元宝形、取聚财纳福之意,垸前方为半月形池塘,名“应星塘”,后半部分是建筑主体。新屋垸坐东北朝向西南,负阴抱阳,避风纳气,日照充足,视野开阔。它四周的建筑环境、内部建筑有分有合,最后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个封闭回合的格局,着重突出了“围”字。

新屋垸为三进式院落,第一进为垸门与三道大门,中间为禾坪,现居住在内的住户在此晾晒粮食谷物以及茯苓天麻等当地特产;第二进为左中右三间堂屋以及戏楼、私塾、卧室、厨房等房间布局,这也是整个新屋垸的主体生活单元。在封建社会里,大家族十分注重伦理纲常,这也在其所居住的建筑中有所体现,封建三纲五常认为长子如父,因此新屋垸正门所对应的中间房舍供罗氏长子居住,左边供二儿子居住,右边供三儿子居住,三个单元既能够单独成户又可相互连接,使整个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三个单元的居住主体中,都设有戏楼供其娱乐消遣,而中间的正堂常做会客之用。新屋垸正厅的堂屋装饰精美,上有一匾额,书“宿炳华堂”,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现已遗失。堂屋后是整个罗氏家族供奉先祖的地方,即祠堂。堂屋与祠堂用一扇屏风相隔,在会客时往往将屏风闭合,形成完整的空间格局。

新屋垸的墙身为三段式,即:毛石台基、青砖墙身、青瓦屋顶。新屋垸的台基用石头砌筑,且建成高台基样式,除了能够更好的承重之外还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免受潮气侵蚀,以保护墙基;而墙身采用青砖砌筑,冬暖夏凉,砌筑方法主要有全顺式与丁顺式;建筑整体的屋顶主要采用常见于北方的双屋硬山式,有利于防火防雨;以及马头墙,具有徽派和赣派特征。除此之外,新屋垸的装饰十分精美,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得当,许多业已损毁,今天能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四、新屋垸保护与利用

新屋垸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和本土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其经典的建筑风格与精美的内部装饰都折射出一个家族发展传承的历史,也是鄂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典范。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发扬传承的物质载体,新屋垸的整体建筑设计融鄂、豫、皖、赣地区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其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古建筑损毁情况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式建筑拔地而起,新屋垸与周围环境日益难以融合,打破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格局。新屋垸作为当地乃至整个鄂东地区具有代表特色的古建筑,急需找到适应其存在发展的道路。

因此,对于这座明清时期的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来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于新屋垸古建筑的关注和保护力度,在建筑的修复工作上尽量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材料的真实性,以达到整体风格的和谐。

传统民居:新屋垸周边的传统民居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与新屋垸同样存在破坏严重的问题。由于新屋垸与周边建筑在规划时即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历经时代变迁整合成整体村落的格局和样式,因此,在保护时,对其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修复,更要注重对于原有风貌、布局的保留,使其风格得以延续和统一

与此同时,近年来,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而新屋垸也应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不仅要保护,更要利用,为当地发展带来经济以及文化效益。

对于周边的传统建筑,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而新的建筑尤其是旅游区建筑,应注重与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相互适应,系统的以其价值特色和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保护开发措施,而不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域特色建筑而忽视了本土优秀风貌。新屋垸所处的旅游区新建的景区建筑大多在外观上直接模仿徽式建筑设计样式,与周边环境显得不相融合。人们常谈到全球化环境下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同理,中国现代设计亦应具备地域特色,抽丝剥茧来看,所有的“特色”都具体的物化为“设计元素”,而一旦“元素”脱离了它所依附的“系统”或者和其他“元素”组成的结构,则显得突兀而毫无意义。正如当地新建筑的徽式风格,白墙黛瓦显然与当地本土建筑格格不入,这种对于徽式建筑“元素”的全盤照抄脱离了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系统,在设计的理念上也有所出入,因此显得尤为突兀。

新屋垸整体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和设计理念在当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当地应整合其资源特色并加以发挥,将旅游区开发融入地域特色,通过提取传统元素,改变新建筑的材料、装饰细节(包括屋檐、山墙、门窗等),从而发挥优势,建成更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以便更好地带动该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建设厅.湖北传统民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巫濛.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卫光.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图像学意义——以粤东客家围龙屋为例[J].华中建筑,2008,(08)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 篇4

——慈城调研

慈城镇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体验日记:

清早,我们调研小组来到慈城。千年古城慈城,处处弥漫着古朴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宁波市唯一的省级古建筑群保护区,是江南最具唐代街区风貌的千年古镇。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为越王勾践筑,城址在慈城西南王家坝,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县城。

慈城古县城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表现在钟灵毓秀的独特风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脉丘陵构成“九龙戏珠、四灵围合”的朴素形态,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归堂”的水系格局,城区穹隆起顶,街衢坤龟成形,生态环境秀丽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杰地灵”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

(一)总体布局:

慈城地理形式和山水格局颇为符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城址选择原则。慈城地形历来为阴阳家所激赏,其地势“凭高原,面广野,九岭腾骤,二江吞吐,东据鹏鹤之浦,北枕黄牛之山”。从阚山山顶极目四眺,城北群山连绵,山势高平如屏风横立,东山如龙旋延至南,西山如虎,雄居城西,南则平野十里,慈、姚两江襟绕其前,极目南望,古县治——城山渡清晰可见,河姆渡前隐青山,四明山遥列西南,双顶山、赭山几立平野,狮子山与清道山遥相唿应;城北为慈湖,是唐代开元间房琯所开,与东钱湖、月湖合称为明州三湖,风景清幽。沿湖四周,旧时多有亭轩阁楼,县志载亭有名者十余个,今存师古亭。湖中一堤,堤分湖东西两半,彩虹桥在堤上,与师古亭交相辉映,是为慈城依据传统风水说与天人合一之思维模式的体现。

古城规划特色,即路网格局,水系与路网共同形成双棋盘格局。以孔庙、冯俞宅、甲第世家、师古亭等古建筑为标志,古城内留存学宫书院、祠堂牌坊、官

宅和各式民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在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该县拥有约60万平方米传统建筑。

(二)单体建筑

庙宇:我们小组首先来到孔庙。孔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两侧的左右轴线上也对称地建有祠、阁,体现出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

站在庙门前,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高深莫测的气息。

迈进明伦堂的大门,仿佛听见那朗朗的书声响彻了慈城上空;那芸芸的学子筑就了慈城辉煌。而当我看到孔老夫子的雕像时,更是被他深邃的眼神中掩藏的思索所震撼。儒家的思想真是我们这个民族智慧的典范,自它诞生起,这光芒就辐射了绵长悠久的中华文明。

除孔庙外我们参观了城隍庙,城隍庙位于慈城县衙西侧,建自唐代立县之初,宋咸淳四年(1268年)重建,历朝累有修葺。清同治九年(1870年),邑人冯本怀募捐修建,后毁。现重建的城隍庙建筑属清代规制,庙院宏大,布局完整。

慈城城隍庙座北朝南,是中国道教庙宇殿堂的典型建筑形式,殿宇戏台层层叠进,厢房配殿纵深相连,贯穿一体,既有寺庙殿堂配置特色,又具官署建筑风格,其神学意趣和“前朝后寝”的功能十分明显。慈城城隍庙是目前国内恢复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县衙:宁波慈城古县衙,有着古朴的味道,长长的大道,对着县衙的大门。前院人声鼎沸,后院小径幽深。堂门亭轩错落有致,土地祠、清清堂、县丞署等都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县衙行政管理体系的完整风貌。慈城县衙按风水理论及官定县衙建筑规制,坐北朝南,设中轴线,立大堂为正厅,再围绕大堂错落有序地展开,构成气势雄伟的建筑群。整个县衙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廊道相接,浑然一体。

慈城县衙的建筑格局,在一般衙署建筑规划的基础上,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是东西科房的配置,一般衙署通常是平均各三房,而慈城清代县衙是东为“户”一房(加之钱科、粮科),西为“吏、礼、兵、刑、工”五房;二是仪门与大堂之间甬道上,一般衙署通常设坊(“戒石坊”),而慈城清代县衙设亭(“公生明亭”、“箴石亭”);三是大堂之后的宅门与二堂之间,一般衙署通常规划为院落,但慈城清代县衙为川堂。

道观:我们调研小组最后来到了慈城东门外塔山之上的清道观。

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

作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建设的重要工程,清道观于2004年至2007年重建,所用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木材、石材、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并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在对原清道观的建筑格局及风格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山门、仪门、雷祖殿、东岳殿、东岳退居殿、戏台、玉皇殿、三清殿、关圣殿、十王殿等建筑。建筑质量及艺术皆达到了目前采用传统工艺及材料进行古建恢复重建的最高水准。参观重建后的清道观,让我们对古建恢复重建的技术叹为观止!

总体说来,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镇,拥有珍贵的古建

民居调研报告 篇5

1、农村基本情况简述

**县位于**省北部,北临长江,南靠九岭山脉,东对鄱阳湖平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县内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面河湖众多,是有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灾区气候为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丰富,多集中在夏季。区内沉积石灰岩发育良好,历史上有火山,岩浆活动,第四纪以来

有红壤层堆积。

**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7′至116°15′,北纬29°21′至29°51′。全境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57千米,总面积87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81.5%,有耕地16063公顷。**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棉花、油料、水产品等生产具有一定优势。2006年县财政收入2.0088亿元,增长28.7%,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748元,增长15.3%。

**县现属**市市辖县,全县辖7个镇、5个乡、3个农林鱼场、1个经济开发区,10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15个,全县有79720户左右,总人口34.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农业人口为28.49万,县城沙河街人口4.8万人,人口密度为397人/平方千米,在**市是县(市)中列第一位。汉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回、苗、壮、朝鲜、蒙古、侗、瑶、满、白、土家等十个,人口为368人。

2、农村民房简况

**县农村目前存在的民房建构类型有:土(石)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其中土木结构占7%左右,砖木结构占25%左右,砖混结构占45%左右,多层砖混结构占8%左右,框架结构占15%左右,详情请见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现状调查表。

3、农村地震灾害简述和现有农居抗震能力评估。

**县位于西太平洋边缘活动带之长江中游断陷带与**—靖安断陷带的交汇处,沿新生代大陆三叉裂谷,上地幔强烈隆起,与之相应的大别山、九岭、障公山三个断块山区,上地幔呈凹陷状,重力负异常特别高,**县恰位于隆起与凹陷的梯度带上,地壳活动性大。

1990年以来最为典型的地震是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发生在**县、瑞昌市交界处的**县新塘乡四华村(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的5.7级地震,这次地震震源浅,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震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区),尤其是新塘、新合、城门、港口四个乡镇农村灾情更为严重。全县因灾死亡5人,伤247人,受灾人口29.3万人,占总人口的83.7%,倒房1077户6122间,经建筑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评估一类危房14829户,核定一类危房11922户;学校受损131所,需重建卫生院7所7栋;需重建“三院”12所38栋,此外,还有供水、供电、通讯、桥梁、公路、水利、广电网络等公用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

**县农村建房90年以前以砖木结构为主,没有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抗震能力低;90年以后以砖混结构为主,也无抗震设计,抗震能力也不高;05年地震灾后重建以后以框架结构为主,农村建房一律采取抗震设计施工技术,基本具备抗御6度地震的能力。总的来说**县农村的抗震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不具备抗震能力的民房居多。一旦发生6级左右地震,民房的破坏性依然很大。

二、实施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截止到目前规划建设了46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11922户民房、82所学校、7所农村乡镇卫生院和12所乡镇敬老院的建设。同时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实施了40个新农村整治建设试点自然村建设。

2、据调研表明我县农村居民普片反映农村住房和规划应该经济实用,要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实际要求,符合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3、现阶段我县农民建房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灾后重建中受灾农民有国家财政补助和地方相应的补助。

4、我县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农民甚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高;二是农民反映建设施工队伍不足,施工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三是规划、设计有些滞后,地质调查不具体,对选址的作用不大;四是农村建材市场监管覆盖面小,建材质量无保障。

三、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

一是创新领导方式,领导干部包村包点,形成强大活力;二是深入农村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农民积极性;三是灾后重建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四是培训农村工匠,设计施工技术和方案,科学规划集体建设,充分节约土地资源。

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进政策措施和尚需国家、省级层面制定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建议。

**县经过11.26地震以后,农民的抗震设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调研,其中也

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对推进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把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成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伟大工程。搞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变震后灾后的被动救灾为震前灾前的主动防御,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2、农村抗震安居工程

要切实做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经济实用,抗震安全;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不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出台优惠政策,包括资金、土地利用、农村建材等等优惠政策。

3、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要达到“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要求,建议从上到下成立实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的专门领导机构。

4、切实做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技术服务管理。

一是要贯彻“夯实基础、上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安居房质量要求,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经得起地震的考验;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防震抗震技术培训,编制安居建设技术标准,提供适合不同地区、满足不同需要的农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逐步建立长期发挥作用的农村居民建设信息技术网和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网。

五、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各乡镇具体负责实施。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目前阶段主要是灾后重建,按照“属地负责,县里协调,技术指导;灾民自建,队伍自选,费用自理;弱势群体,适当补助”的原则,灾后重建中的安居建设基本完成。

六、**县人民政府和下属部门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中的作用及职责分工。

《江南民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水墨画的作画技巧大胆构画江南民居并进行合理布局。2.领略江南民居层叠、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江南民居的特点。

难点: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民居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观看视频。

1、观看视频,感受江南民居之美。

(1)师:老师拍了很多房子的照片,你们想看吗?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照片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白墙、黑瓦、高高低低、屋顶)(2)引导学生观察房子间的遮挡现象。

师:学生们看一看,你能数出这里有几幢房子吗? 提问:为什么会数不清楚呢?

小结:许多的房子层层叠叠,互相遮挡,有的我们只能看见一部分,所以数不清。总结:这些黑白相间、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江南民居,美丽极了。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也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江南民居的形象?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水墨画、探究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三、简单认识水墨画。播放水墨画简介。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讲究笔墨神韵。

四、学习水墨画技法。

1、水墨画的用笔方法分为中锋、侧锋、逆锋。中锋 中锋执笔——笔杆垂直,笔尖正对墨线中间;

中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浑圆挺拨、两边平滑。侧锋 侧锋执笔——笔杆倾斜,笔尖靠在墨线一边;

侧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灵活多变、一平一毛。逆锋 逆锋执笔——笔杆倾斜,笔尖向外,笔杆在内存;

逆锋用笔效果——所画线条凝滞苍劲、两边毛糙。

2、教师讲解范画中的用笔情况。

五、学生作业。

1、教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当回小小设计师,把这些江南民居都规划在景区的这块空地内,摆一摆,让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2、用水墨画的形式大胆的勾画你眼中的江南民居。

六、展示评价,领略江南民居之美。

民居调研报告 篇7

阿拉善地区位于亚洲大陆深处,属温带荒漠干旱区,表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常年太阳辐射充足,昼夜温差明显且风沙较多。由于远离海洋,境内空气湿度小,干旱少雨,蒸发量常常是降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阿拉善地区自西汉始就有大量河西、河套、宁夏等地大规模的移民,在清初正式设旗之后,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居住在一起,尤其是与满、汉、回、藏等民族的交流程度逐渐提高,外来迁移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原来当地蒙古族的人口,极大地加速了阿拉善地区的人口聚集程度和丰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1]。诸多移民文化落户阿拉善,使原本的草原文化吸收了满清宫廷文化、中原内地文化而成为独特的阿拉善文化,也使当地的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从传统的蒙古毡包逐步发展成为固定式的砖土木房屋,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2]。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之所以能演变为固定式房屋是与周边地区民居形式对其的影响分不开的。

首先,阿拉善地区在清初设旗以后,清廷为了巩固政权、稳定边疆,从而与阿拉善地区的王公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3]。为了皇室女到边远地方后能尽快习惯,清廷专门派京城匠师在阿拉善地区按京城宅院样式修建府邸,这样的持续联姻大大增加了历代王爷及其近支与清廷的交流,不仅使这些贵族接纳了许多汉式思想,而且使他们的宅院建筑出现了很多京师合院民居的工艺手法[4]。

其次,阿拉善地区西部与甘肃省相邻,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隔贺兰山而望,地区之间商贸往来自古就较为频繁,从早期的行商到后来的坐商,很多外地商人逐渐定居于此并修建宅院[5]。长期定居的商贾建造的住宅大都是从原籍地的民居形式中转化而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阿拉善地区的固定式民居建筑风格。

下面通过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分析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与周边民居形式的异同之处。

表1~4:根据文章内容整理绘制。图1: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9.

1 布局理念(表1)

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在院落布局中与北京地区合院民居非常相似,它们都以院落来组织空间,通过房屋的围合来形成一种内向型空间。在建筑布局时,阿拉善地区的民居院落也采用中轴对称、规整有序的手法,使整个建筑空间中的主次、正偏、内外、向背之分尤为突出,这些空间上的区分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礼教尊卑观念,整个院落通过正院偏院、正房厢房、内院外院、前院后院的设置,也使建筑组群展示出了一套完整的伦理秩序。院落内各建筑房门开向内院,也使整个院落更具有凝聚性[6]。

在这种相似的布局做法中,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在布局中风水理念较轻,不像京式合院处处要按风水、八卦找位,比如京式合院的宅门要置于东南角(图1),而阿拉善地区的宅门通常开在院墙正中,而且选择朝南或朝东,这可能与蒙古族长期在草原游牧而形成的开朗豁达的性情有关。如阿拉善额济纳旗塔旺嘉布旧居平面图(图2)[7]。

3 建筑形式

3.1 宅门形式(表2)

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宅门大多采用平顶门和起脊门,平顶门(图5)早期常用简易的土和木材搭建而成,但在后期民居中逐渐改为用砖垒叠。起脊门(图6)一般较为正式,用砖和土木混合较多,大门上的装饰也较平顶门讲究。

宁夏地区的平顶门(图7)多分布在降雨量较少的地区,宅门常用两侧土墙当墙墩,在墙墩上直接搁置檩条,水平放椽并铺上木板,檐口压砖。起脊门(图8)多分布在降雨量稍多的地区,但大多不用木架起坡,而是将两侧山墙直接做成人字形,在其上搁檩架椽即可。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民居建筑虽形态简朴,但宅门(图9)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装饰,这在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中也能找到颇为相似的宅门(图10)[8]。正房两侧是高度低于正房的耳房,院落东西两侧则对称布置厢房,通常供晚辈居住。

宁夏合院民居院内建筑也分为正房、厢房等,但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建筑必须满足日常宗教生活的功能,院内一般由起居、储藏、饲养、庭院、礼拜、沐浴6个基本功能单位组成,体现了较强的经济性、生产性和宗教性[9]。正房是院内的主要建筑,也叫堂屋,通常做厨房、会客之用,也有的在其后开辟一间作为净房(图12)[9]。

表1~4:根据文章内容整理绘制。图2、4~6、10、11、13、15、17、19、21、23、24、26、28、31、32、35~37、41~47:作者绘制或拍摄;图3、7~9、12、14、16、18、20、22、25、27、29、30、33、34、38、39: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图40:刘伟.宁夏回族建筑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在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中,木构架体系较多用于早期传统民居建筑上,而硬山搁檩式体系多见于现代农村民居建筑中。

3.5 檐廊做法(表3)

宁夏回族民居在厢房檐廊(图22)[10],而阿拉善地区和宁夏地区多是用在厢房檐廊的吊柱装饰上。

各式木雕(图32、33)也是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和宁夏回族民居的一个装饰重点,通常在檐口、椽檩、门窗、墙身、家具等处集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刻。宁夏民居中因回族穆斯林崇尚自然,在檐口等醒目位置常常雕刻的各种图案,一般都为植物、山水等自然景观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例如牡丹、葡萄等,偶有出现鸟兽动物之处也不过是作为点缀而已,图案大都典雅朴素、别具一格。

民居院落内的植物景观也是重要装饰要素之一,例如京式合院及甘肃民居院落(图34)[11]。

阿拉善地区的民居院内(图35)也常种植各种花木,为使院落内四季都有花盛开,花木的种植与选择一般都十分讲究,精心设计:春季里的迎春花给人点点春的气息,继而海棠、牡丹雍容绽放,寓意富贵吉祥;夏季里的月季、石榴、石竹等一起绽放,花色各异,生机一片;秋季里的菊花独展风姿;冬季里傲雪的红梅为院落装点色彩的同时更使人心生敬仰。

表1~4:根据文章内容整理绘制。图2、4~6、10、11、13、15、17、19、21、23、24、26、28、31、32、35~37、41~47:作者绘制或拍摄;图3、7~9、12、14、16、18、20、22、25、27、29、30、33、34、38、39: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图40:刘伟.宁夏回族建筑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73.

5 生土材料(表4)

北方民居大都采用黄土作为天然的建筑材料,或直接夯筑成型,或简单加工日后待用,其中多数地区大多采用将黄土简易处理成土坯以待使用的方法,用这样制成的土坯建房,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就地取材,保护环境。

因阿拉善当地土壤内含有较多细小砂石,制坯过程中很难将其筛净,从而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中所用的土坯(图36)经常有砂石的存在,正是这样的偶然使当地的土坯比其它地方的土坯更耐压,而且防潮防水能力大大增加。这种自制土坯的截面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可用于砌墙、垒炕、盘灶等,是一种较实惠的建筑材料。

甘肃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黄土资源极其丰富,大多地区土质粘绵,含砂量少,遇水和泥,极易压模成型,而且土层厚实,容易挖掘,是天然的建筑材料,当地生土建筑中的“胡墼”墙(图37)和夯土墙就是用这种黄土直接压模成型的[12]。用这种黄土材料建房,没有污染,所建房舍冬暖夏凉,也有用这种粘土粗细搭配烧制各种砖瓦脊饰的,所烧制的构件也都色泽均匀,耐腐耐压。

宁夏地区也大量采用土坯建房,宁夏土坯(图38)制法分干、湿两种:干制坯时,把黄土掺入适量的水,放入模具中,用脚踩踏成鱼背形,后用石杵子夯实,脱模风干使用;湿制坯是用黄土和碎麦草混合,用水搅拌成泥,沤两三天后装模压实,脱模风干使用。另外还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垡垃”(图39)的土坯,其制坯方法更为简捷,即在麦收后,将麦茬地浇水浸泡,水分稍干时,碾压平整,用一种平板锹直接裁挖出一块块的土坯,晾干待用[9]。

6 文化信仰(表4)

宁夏地区的民众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民居中有一种特有的空间形式——净房,主要是为满足穆斯林家庭作礼拜时沐浴使用;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因而宁夏回族在其建筑的装饰及物品安排中,严格恪守有关宗教禁忌,在建筑中一般看不到有人或动物的图画和雕塑,而是用挥洒自如的阿拉伯书法艺术(图40)和富有伊斯兰特征的“克尔拜”挂毯及中国传统山水画(无动物)来美化装饰建筑[13]。

甘肃民居的使用功能与北京合院较为相似,正房一般由父母或长辈居住,体现了儒家文化长幼尊卑的等级制度;在正对屋门的墙壁上,通常悬挂堂幅(如图41)[14]。

由于阿拉善地区的民众大多崇尚喇嘛教,所以其传统民居在引入了京式府第及四合院中的种种传统工艺做法的同时,也结合了蒙古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在正房堂屋位置大都设置了佛龛,有的还留有经堂,因喇嘛教为多神论,所以各家供奉的具体神佛和数量各不相同,佛龛上的装饰(图42)更是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很多人家还在正房屋前和院内悬挂经幡,风吹经幡一次,寓意念经一遍,日日悬挂,日日吹动,显示佛经日日在心中念诵。有些人家还在门环上悬挂具有藏传佛教特点的彩色布条(图43),一般以白、蓝、黄等色彩为主,还有的在室内张贴宗教图画,檐下装饰法轮(图44)的,这些都体现了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中浓郁的地域宗教气氛。

综上所述,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与北京、宁夏、甘肃等地区的民居形式有很多相通之处,然而民居建筑本身就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各地区自身地域和习俗的影响,最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也不例外,它在吸收容纳了周边地区民居的许多建造理念与工艺手法,体现了极大包容性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长期以来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着融合与自我提升。

首先在院落形式上,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之所以借鉴了京式合院民居的形式,主要是因为合院民居的院落与传统的蒙古族毡包的内部功能极为相似,从而使草原游牧文化得以依托合院式的固定民居延续下来。蒙古族传统毡包内部是围绕中心炉火布置,当有客来访时主人和重要客人坐在正对门的位置,其他客人坐在主人右侧,妇女儿童坐在主人左侧,这样的内部布局反映在当地的合院民居中则是以内院为中心,有客来访时长辈与重要客人住在正房,晚辈和一般客人住在左右厢房里[15]。蒙古族长期游牧,对太阳、天空等自然景物感情尤深,所以在阿拉善地区的合院宅门设置时,一般都取蒙古族崇尚的南或东向,宅门朝向很少有向北或向西的。

其次,在阿拉善地区当地匠人中流传着一种仿人体构造的院落布局理念(图45),更使合院式的民居形式带有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即正房为整个院落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头”,两边的耳房在正房两侧,高度低于正房,为“耳”,左右厢房为人的左右“肩膀”,左右外厢房为人的左右“手”。这种广泛流传于当地的仿人体构造的布局理念体现了当地蒙古族地域民族特色中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民族个性。

在宅门形式上,还有一部分阿拉善地区民众喜欢用马鞍形门顶(图46),这也显示着浓重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自古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服饰用具上很多都有和马有关的装饰纹样,这样马鞍形的宅门更是展现着蒙古族对草原的深深眷恋,甚至有些王公贵族的大型府邸宅门结合倒座做成卷棚顶,其实也是马鞍的一种寓意,同样体现着蒙古族浓重的草原文化。

最后,在室内装饰中,由于在蒙古族传统毡包中除设门的一面,其余三面地面往往多置木地板,上面铺设地毯,所以在合院住宅引进后,室内地面除了采用京式的青砖墁地,还大量采用木板铺设[16]。房屋室内炕体周围也常有体现民族宗教风格的炕围画(图47),独具地方特色;装饰彩绘上主要题材更是以各种植物、自然风光为主,色彩则主要为体现草原风光的蓝、白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阿拉善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民居形式主要有北京合院民居、宁夏民居、甘肃北部一带民居。但通过各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阿拉善地区的主体民族为蒙古族,传承着古老的草原文化,追求自由、崇尚自然,所以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在多方面借鉴诸多民居形式特色的同时,还结合了自身本民族的地域特色,丰富着当地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阿拉善地区特有的民族地域传统民居。

摘要:阿拉善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多民族聚居区,其传统民居形式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早已从传统的蒙古毡包发展成为固定式房屋,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之所以会演变成这样的形式,与周边地区民居形式对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通过将阿拉善传统民居与周边民居形式对比分析,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阿拉善传统民居在布局理念、院落空间、建筑形式、细部作法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对周边地区民居形式进行了吸收与融合,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同时也能发现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在很多方面结合着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长期以来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的提升之处。

博山民居遗风 篇8

大户人家的住宅建筑材料多采用细钻子方石砌墙基,用大青砖垒墙;四梁八柱做房架,木椽黄板窑矶做房顶;挑檐、瓦梢、出厦、鱼鳞瓦覆顶。房脊、四梢用特制的雕龙、雕鹿、雕麟、雕虎,翎毛花卉,喜庆文字的砖瓦作装饰,窗棂构成也为多种多样的图案,用以象征吉祥、平安,极具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而一般平民百姓人家的住宅多為四合院,主房与配房区别明显,每三间为一栋,主房为中,两头挂耳为里间。这类房屋多为砖石结构,亦有土坯和砖混合结构的,也有全用石头砌墙的。房屋格式绝大多数是单层,少有的二层三层阁楼式房屋的主人,都是当地的殷实人家。

遗存于博山区源泉镇泉河头村的一座明代月合式古楼,是这类房屋的代表。古居长14米,宽6米,高16米,其月台高2米,主室三间带阁楼,系砖石结构,并建有城墙般雉堞。屋内采用料石砌基,主墙用大青砖砌体,大青砖券顶;其门口采用三块大型石材拱口;坚固厚实;窗户采用七块竖棂石板条构成;坚固耐用;其屋门采用重型枣木大门,并镶有透花铁皮,门内双重插关,设有挟杠孔四个,已示防范。观其楼房坚固厚实,但因墙壁太厚,故室内空间不太,光线受阻。

而城市中的贫民、工人阶层却无房者俱多,大多居住在搭建的低矮的窝棚里或者租赁居住。而农村穷人则采用河内经冲涮之后的滑流子混合土坯砌墙,用麦秸或谷草盖顶防御雨水,其房内用黄泥抹墙皮即可,而且大多是一家数口人或几代人都挤在一居室内,其居住条件颇差而无奈。

博山的民居建筑多和烧制陶瓷的火窑有关。随便穿行在某个巷子中,你都可以看见成片的民房是用烧窑之后的废坯加黄泥建筑而成。墙体上的匣钵一般是环形的圆面,它们被砌在墙壁里,紧紧挨在一起。在黄泥墙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几个黑色的孔,透出历史的沧桑。有的围墙全用陶罐或陶片垒砌,那些陶片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扇面的形状一个接一个不规则地连成一大片,稳稳地遮蔽住了几代人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现代住宅在城乡崛起。而富有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古朴典雅的古宅民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及经济社会的原始风貌,是一种地域文化遗产。

碾过的历史将伴随岁月沧桑的流逝而传承与消失,民间的住宅在不断地变迁,而那些代表了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古宅,对世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梦幻般的眷恋与追思。

Boshan in Shandong wa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center in Chinese history. At that time, merchants from all over China settled here for business. Therefore,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residences in Boshan possesses both the essence of different places 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period whe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flourished in Boshan. At that time,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and also a wid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Most of the houses in the city were tile-roofed houses while thatched cottages dominated the countryside. The great families lived in the city. Their houses usually have the main rooms, accessory rooms, living rooms, studies, gatehouses, and gardens. The great gate is high and wide, with multiple steps and two stone lions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gate.The house construction is beautiful, solid with folk characteristics.

上一篇:如何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的作文下一篇:语文组有效学习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