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2024-06-11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共12篇)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篇1

一、纤维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纤维艺术”一词首先在欧美国家提出, 80年代之后, 在各个国家广泛使用。具体是指用人类生产的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通过粘贴、缠绕、编结等多种手段创造平面或者立体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其明显的特点是兼具实用和审美, 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

除此之外, 纤维艺术在具体表现时, 有较为显著的特征。首先, 纤维艺术对空间的补充作用, 纤维艺术品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很好地与室内空间相结合, 软化建筑物带来的冰冷感, 使空间更加亲和、温暖, 适宜家庭居住。其次, 纤维艺术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 纤维艺术品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 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可以朦胧抒情, 也可以梦幻奇异, 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自身的作用, 实现艺术手法的多元化。最后, 纤维艺术材质的多样性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在室内设计中, 所用的纤维材料不同, 带给人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例如, 羊毛柔软, 带给人们温暖舒适的感受;而竹子清冽, 带给人们清爽凉快的享受, 适当运用多种材质的纤维艺术品, 在室内设计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纤维艺术既可以作为艺术家表情达意的工具, 同时也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 作为人们的鞋帽、配饰、家具等, 既美观又实用。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 空间三维形态

这部分主要是摆放在公共环境的纤维艺术品, 具体形式为较小的纤维材料陈设品与较大的软雕塑。它们模仿雕塑的立体形式, 很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只是自身的材质不同, 凸显了材质的纹理与质感, 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纤维艺术在三维形态上的创新, 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塑造了别具一格的空间环境。

(二) 墙壁装饰形态

这部分的纤维艺术品主要是以平面形态展示出来, 多悬挂在墙壁之上作为装饰, 营造出特别的气氛。墙壁装饰品采用的纤维多以棉、麻、毛、丝为主, 能够形成多种形态, 表现不同的艺术特色。虽说为平面装饰品, 但其内部有一定的凹凸形态, 形成视觉的起伏, 减少平面图形过于单一的感觉。

(三) 景观装置形态

这种表现形式在于合理利用自然环境, 将纤维艺术的空间置于自然之中, 实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艺术家常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引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实现保护自然、和谐环境的目的。建立在自然之上的纤维艺术, 融合了自然的天然与美丽, 更加具有欣赏价值, 开辟了艺术新的表现形式。

三、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纤维艺术对室内环境有着一定的优化调节作用。通过借助体、面、点、的组合穿插, 纤维艺术能够形成虚实不同、动静结合的实体空间与艺术空间。它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受与艺术欣赏, 也能使空间的布局更有层次, 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在室内设计中, 纤维艺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纤维艺术的编造手法与环境相适应

纤维艺术的编造手法多种多样, 除了传统的技艺, 艺术家们也在努力探寻新的编造手法。而纤维艺术的编造手法要与环境需求相适应。营造不同的室内环境, 需采用不同编造手法的纤维艺术品, 细腻精致的编造手法能够显示主人谨慎整洁的爱好;而错落有致的纤维艺术形态, 能够营造活泼随意的环境氛围;根据室内的环境需求, 选择不同编造手法的纤维艺术, 能够改善环境氛围、提升艺术效果。

(二) 纤维艺术的色彩与环境相匹配

色彩在纤维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用于调和色彩, 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色彩的使用注重和谐, 纤维艺术的色彩首先要与室内整体的色彩风格相符, 自身的色彩也要注重搭配, 冷暖协调、明暗对比与灰度的不同, 都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在室内设计时, 运用靠垫、壁挂这些小物件要选用明快鲜亮的颜色, 能够吸引眼球,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纤维艺术的形态与环境相融合

纤维艺术的形态主要有立体和平面两种。平面形态的纤维艺术以浮雕的样式展现, 一般采取挂在墙壁上的方式进行展示。而立体的纤维艺术是根据环境而设计出来, 作为摆设增加环境的艺术气息。纤维艺术的形态选择也要与环境相融合, 立体的纤维艺术适合放在较大的空间, 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而较小的需挂在墙壁上, 填补的空间的空白, 增强环境的亲和力。

四、结语

一直以来, 纤维艺术因其形态的美观、内在的价值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纤维艺术更是作为装饰艺术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室内设计中, 因纤维艺术与现代建筑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交融, 其在室内装饰中的使用也就更加广泛。从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应用来说, 我们应从环境的特点出发, 选择能与环境相融, 并且彰显环境特点的纤维艺术品, 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任皎.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的表现与应用探索[J].价值工程, 2014 (26) :311-312.

[2]李传刚.室内设计纤维艺术中的材质美探析[J].科技展望, 2015 (17) :154.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篇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艺术设计的专业范围,性质和意义。了解装饰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设计的手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装饰表现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平面、色形、结构等图形的类型、功能、技法表现进行合理的应用和设计绘制。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有效地进入专业设计领域的学习,它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基础和基本课程。

三、教学内容

(一)装饰概述

1、装饰基本原理 (1)装饰功能

(2)装饰特征(视觉、功利、审美)

2、装饰表现 (1)装饰要素(功能、美学、材质)

(2)造型艺术(思维、观察、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使用功能)

(3)现代艺术(观念意识、造型特征、艺术功能)

(4)构成艺术(平面、色彩构成)

(5)装饰与现代设计 (6)书法艺术 (7)民间工艺

3、装饰造型 (1)知觉经验

(2)审美虚构(联想、思维、抽象)

4、装饰形态 (1)符号

(2)图案

(3)装饰构图

(4)立体构形

(5)基本法则(对称、平衡、对比、调和、韵律与节奏)

5、装饰方法 (1)平面装饰造型(概括提炼、夸张强化、平面处理、构成、破损造型、解构造型)

(2)结构形式(对称中心、非平衡中心、张力适形、自由合力)

(3)立体装饰造型 (浮体形、圆体形、透体形、软体形)

6、装饰色彩 (1)色彩感觉 (2)色彩构图

(3)色彩归纳与借鉴

四、教学参考书

《商业插图》 朱国勤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考核试卷及要求

以任课教师的课题设计作业为主要内容,设计要突出。

六、说明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特点研究 篇3

【关键词】纤维艺术设计 特点 多元化

纤维艺术主要指以传统或者现代造物用具以及造物手法,利用各种纤维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平面艺术、立体艺术、观赏艺术或者实用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包括一些生活实用物品(如挂饰、针织物等),同时也包括单纯的只是用来审美的装饰品(如壁挂、雕塑等)。纤维艺术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现代艺术设计形式。

1 现代科技对于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1.1 纤维艺术材质的影响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确实增加了纤维织物的生产产量。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而言,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纤维织物如出一辙,并没有手工制作的那么精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纤维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3D技术等高科技逐渐被应用于纤维艺术创作中,使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从以往的二维空间上升到三维立体空间。而且纤维艺术材质包括金属丝、毛毡、绳带、麦秆、衣服、磁带、玻璃丝、枝、纱网、苇子、电线、布匹、胶片等多种,纤维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选择相应的材质。

1.2 纤维艺术素材的影响

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主要源自传统文化或者自然等,应用的素材比较古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纤维艺术创作素材不断增多、创新,不仅可以取材于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也可以取材于一些工业文明。比如,摄影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舞台灯光等现代艺术元素都可以作为纤维艺术设计的素材。而且基因工程、网络信息化、高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等快速发展也为当代纤维艺术家提供了很多新的技术加工方法、纤维材料。

2 色彩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多元化

2.1 材质多元化衍生出更多的色彩

不同的材质都会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属性,随着纤维艺术设计材质越来越多,也使得纤维艺术色彩越来越多。在工业革命后,陆续涌现出了维纶、腈纶、尼龙、丙纶以及涤纶等多种和传统棉麻材质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的材质,纤维艺术家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合理搭配色彩,因而纤维艺术设计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纤维艺术家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多元化。

2.2 编制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进了色彩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纤维艺术品色彩而言,材质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属性,但是材质的属性并非固定不变的。如果在编织的过程中,采用斜纹组织、平纹组织等不同组织结构的编织肌理,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效果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触觉和视觉感受。因此,纤维艺术编织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色彩多元化的发展。其次,当代纤维艺术家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光元素。比如,纤维艺术品材质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反光的,纤维艺术家就会从艺术品、发光源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材质,这样可以制造色彩的多样化。

3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发展

3.1 审美形态理念的多元化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纤维艺术家会在自己的艺术品中灵活运用电脑喷绘技术、机器印染技术、电脑复制技术等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增强纤维艺术品的科技性。当然,也有很多纤维艺术家不支持采用高科技技术,坚持传统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会应用传统的色彩、材质以及编织工艺。也有的纤维艺术家具有强烈的生态观念,会将一些自然元素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中。正是由于纤维艺术家审美观念的不同,决定了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3.2 情感多元化

当代很多纤维艺术家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融入自己的感悟以及内心情感,增强纤维艺术品的情感色彩,这种设计更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比如,韩国有一位著名的纤维艺术家——刘贞惠非常热衷于爱情,她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也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巧妙地融入到了设计作品中。刘贞惠的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她对“爱”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垂直状体现了女性的身份特征,间接展现了她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鲍伟,赵燕青.基于当代建筑环境的现代纤维艺术创意与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5):72-73.

纤维艺术在校园公共空间中的设计 篇4

校园是培养各种人才的地方, 他所属的环境应该充满生命力和活力。我们所生活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是充满了人性化的, 能够使我们身心愉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是体现人情感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设计出更具有魅力的校园公共空间, 设计理念应站在人性的角度, 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探索如何创造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 是相对室内而开放的公共空间, 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然而教学馆、图书馆又是位于室内的公共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室内的公共空间, 更可以影响他们的感观和情感需求, 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

1. 大学生获取知识获取知识并非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创新的校园环境, 能够不断的自主研究、自由探讨, 来补充和延伸课堂知识。这就是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 也正因为这样他们需要一种情感来丰富他们的校园公共空间来满足他们的审美、情感、文化、以及精神需要。

2. 校园公共空间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紧张的学习和压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更受生活中一系列几何化的有棱有角的物体、家具、建筑影响, 以及现代建筑中许多水泥、金属的材料与空间, 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陌生, 为了改变现代建筑中冰冷的建筑物以及平淡的室内公共空间效果, 我们会把相对温暖和感性的纤维艺术品作为首选。

二、纤维艺术在公共室内空间中材质的选择

“纤维艺术是以天然动植物的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纤维为原料, 用编织、环结、缠绕、连缀等多种制作手段来创造平面或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有人称之为‘编织艺术’‘纺织艺术’, 也有人称之为‘织物艺术’‘织锦绘画’等等。”室内的纤维装饰品透过触觉感官而给予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公共空间可以利用一幅或几幅相连或分隔的纤维壁挂通过纤维艺术来弥补和衬托已有的存在空间之中的缺陷。改变人们对室内固有想法的改变, 改变学校内紧张、严肃的生活环境。现代纤维艺术以其特有的材质纹理与个性的表现形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美的特征由纤维艺术的材料、肌理、形态、色彩、表现形式等要素在空间形成的, 达到一定的艺术形态美感。运用纤维艺术特有的材料, 利用材质本身的美与环境相融合, 产生完美的效果。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材料的不同选择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使建筑空间充满人情味。

纤维艺术是是编与织, 绣与塑的张力表现。纤维艺术的材料的选择有他们不同的语言, 我们可以运用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表现出他们不同的设计美感, 我们通过视觉与触觉的感受不同材质赋予艺术的情感, 就像柔软的织物构成的空间则洋溢着温馨柔和的气氛。在公共空间中的纤维艺术作品, 艺术家们运用材质特征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是表达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艺术媒介。林乐成的纤维艺术作品大气磅礴, 在经纬之间、肌理之中, 展现了大“纤”万象。他认为, 纤维的光泽、色彩、肌理、弹性、力度、性能等充满着无限的未被认知的艺术语境, 每一种纤维都有着各自的生命和气象, 需要不断深层地认识与把握。

三、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应用

纤维艺术能够形成整体的空间美感, 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壁挂作品, 它们都能通过本身的形态、色彩及肌理能够与周围空间快速结合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纤维艺术作为装饰在室内公共空间当中, 起到了调节空间色彩, 降低了空间的视觉高度, 调整和改善了公共室内空间感受, 形成了亲切欢快的生动气氛。在室内及室外公共空间中度过生活中大部分时光的人们需要与工作压力相反的节奏, 纤维艺术更多姿的形态为我们创造了另一个温暖的世界。室内空间环境中可以通过纤维艺术人们固有的生活思维塑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由于我们生活中充满的钢筋水泥冷硬的建筑物, 人们更加向往重归自然温暖的生活环境。然而纤维艺术相对冷硬的建筑是温暖的存在, 所以艺术家更加倾向把纤维艺术逐渐放在大众生活空间。纤维艺术品能够增添空间艺术美感的效果, 能够缓和建筑和室内空间的冰冷的视觉感, 起到温暖空间的作用, 同时也增添了建筑与室内空间的色彩, 给人以舒适和谐、实用完美的感受。

人们在室内及室外公共空间中度过生活中大部分时光, 需要纤维艺术它以更多姿的形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 缓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审美视觉疲劳。从公共空间中的纤维艺术存在的各个方面来看, 在公共空间中特别浮雕式和圆雕式软雕塑以及具有装饰艺术特征的纤维艺术作品的应用, 使纤维艺术在造型领域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室内公共空间中, 纤维艺术具有空间导向功能, 也可以弥补建筑中的某些功能缺陷, 更新环境。现代公共空间中的纤维艺术突破了平面类的局限性, 更加注重它们的雕塑特征。“纤维艺术”发挥了独特的艺术特征, 将独特的魅力与室内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成为了室内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 经济迅速发展, 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所以现在人们生活更加注重艺术氛围和人文环境, 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 这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的空间, 也体现在我们人与人接触的公共生活空间, 纤维艺术更像是空间中人们与之交流的媒介, 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有生命朴实感和简单自然气息的情感世界。它就像一个个灵动音符注入到公共空间中给人们带去舒适与温馨, 达到精神上美的享受。

纤维艺术作品无论是在材质、色彩、图案、还是形态上的变化, 都会给人们带来优雅的感受。无论纤维艺术以何种状态呈现在人们眼中, 所传达的都是对生活的关注, 以优美的姿态传递这人们的情感, 它在室内公共空间中传达的意义, 还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纤维艺术是独具魅力的独立艺术作品, 它又以多种形式注入到室内公共空间中, 能够达到与室内环境完美的结合。纤维艺术作品无论是正在中国还是在国外, 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表现技巧多样, 形式丰富多样, 我们应探索出把纤维艺术转化成更为广阔的大众生存空间。

摘要:近本论文针对纤维艺术在校园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主要探讨纤维艺术与室内装饰设计的结合问题。现代纤维艺术在公共室内空间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已经成为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从室内公共空间角度, 将纤维艺术与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相结合, 以便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校园室内公共空间装饰环境。

关键词:纤维艺术,室内设计,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纤维艺术[M].长春:吉林出版社, 1996.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篇5

钢纤维混凝土开裂后,受拉侧仍能提供较大的拉力,因此比普通混凝土更适合用于大土压、大变形的`围岩条件.在我国规范中,用钢纤维混凝土的轴拉强度作为开裂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Il].但钢纤维混凝土的轴拉强度并不能反映铜纤堆混凝土构件在受弩过程中,中性轴上升、开裂区扩大,开裂区继续承受弯矩的特征,因此设计上偏于保守.本文介绍了日本规范中对钢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以断裂力学为基础,既考虑裂缝的存在,又考虑钢纤堆传递拉应力的受力特点.本文还将该方法与施工现场实验数据相结合,确定出武隆隧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衬砌的理论厚度.计算结果表明,只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隧道的初期支护能够满足强度要求,从而节省了设置钢拱架或钢筋网等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

作 者:刘庆 李胜华 Liu-Qing Li Sheng-hua 作者单位:刘庆,Liu-Qing(厦门市政工程设计院重庆分院,重庆,400015)

李胜华,Li Sheng-hua(重庆市设计院,重庆,400015)

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运用 篇6

摘要:纤维艺术属于材料的艺术,以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运用为中心,论述了纤维艺术与综合材料各自的发展,以及在作品中的运用。通过对纤维艺术中使用综合材料的原因与优势的论述,表达综合材料的使用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对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表现技法与艺术效果进行更多的探索。

关键词:纤维艺术;综合材料;发展;运用

“纤维艺术是指以各种纤维为材料,以传统和现代的各种造物工具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或实用或观赏、或平面或立体的艺术。”[1]纤维艺术起源于壁毯艺术,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许多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与现代艺术观念相融合,整体艺术形式古老而又年轻。在七、八十年前,纤维艺术就逐渐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纤维艺术表现出的形式也各有不同,并且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文化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现代的纤维艺术不仅仅继承了传统的编制工艺,并且也在材料、材质、艺术形式和空间上超越了传统纤维艺术,增加了纤维艺术范围的深度和宽度,展现出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格,同时还给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运用大量综合材料的纤维艺术作品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的使用在纤维艺术中越来越重要,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不断发展,就是受到了各种艺术思潮、工艺运动这些艺术运动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

纤维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的社会体制,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使纤维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渐渐的我国打开了国门,开始迎接世界的多元文化,20世纪80年代开设了万曼壁挂研究所,加上受到世界各国艺术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年轻艺术家们也开始了纤维艺术的设计之路,并且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从此我国的纤维艺术也开始了新的发展。2000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举办标志着我国的纤维艺术开始蓬勃发展,从2000年到2012年,展览的作品中运用的综合材料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传统纤维材料与综合材料的所占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95%与5%发展成21%与79%。充分体现了综合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发展与重要性。

在纤维艺术中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平面作品还是装置作品,材料都是他们的基本元素。艺术家也并不仅仅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简单而随意的堆砌,而是发现材料中的某一特性,使用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可以给人以新的视觉感受。

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突破传统的绘画形式。早期的艺术作品大多注重造型、色彩与空间上的塑造,这也是那个时期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而新型的综合材料的出现和使用渐渐的突破了这一传统的绘画观念,作品形式由平面向立体转变,脱离了传统的纤维材料可以丰富画面的整体效果。

“艺术创作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2]在纤维艺术中使用综合材料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对材料质量和特性的不熟悉,在创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偶然性的效果,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偶然的肌理,或偶然的色彩,这些偶然也会激发创作者产生新的灵感,也会使观者对作品产生更多的联想,更给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纤维艺术中使用综合材料能开拓作者的思维,使其有更大的创新。

“材料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方面的,包括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材料的基本特征;二是材料美学方面的,主要是材料材质美感方面。”[3]在纤维艺术中,利用综合材料表面自身的肌理,或者后期对这些材料表面进行艺术的再加工,从而使其出现新的肌理,可以使设计的形式美感更加突出。

综合材料的运用既能表达个体的思想感情,又有文化性质和普遍的社会意义。拓展了审美的范围,也丰富了纤维艺术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与创作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材料,来体现相应时期的文化背景。“每件艺术品都是那个时代的孩子,也是我们感觉的母亲,每个文化时期,都有自己的艺术,它无法被重复。”[4]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不仅是一种审美语言与表现形式,也体现着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

现代纤维艺术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在种类和具体表现手法上都日益完善和丰富,在表现方式与风格上更加自由与灵活,各种材料在艺术家们的手中综合运用,进行适当的组合,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语言形式。材料的综合运用使纤维艺术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向现代纤维艺术迅速发展,增加其了创作的偶然性,赋予纤维艺术作品更多样的形式美,强化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力,并且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艺术家们用更多的材料去激发创作灵感与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推动纤维艺术综合材料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2]王珠珍,陈耀明.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15-60

纤维艺术中的中国风格 篇7

近年来中国风格已经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现代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 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青睐, 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中延伸出来的中国风格再次让世界为之惊叹。

中国风格已不再是古老的象征, 它与现代生活紧密的融合起来, 是一种沉稳内敛的设计态度。它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更是一种强大的、深入人心的、悠久的文化积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用中国元素构建的中国风格都将会成为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和性格。这种风格都具有其独特的色调组合、形式语言。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寻找我们传统文化中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使设计融入自己的特色中去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二、纤维艺术中国风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中国纤维艺术尤其使丝织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七千余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相继出土了红陶纺轮。至夏商周时期, 我国的麻、丝、毛等纺织原料的生产已有较大规模, 并直接推动早期以织绣工艺为主的纤维艺术的发展。秦汉至隋唐在纺织品、刺绣艺术、纤维挂屏等方面都出现了具有很高工艺和艺术水平的作品。直到明清时代, 中国的纤维织绣工艺依然是长盛不衰, 品种繁多, 技艺精湛, 并进一步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广泛结合。

纤维艺术的传统在历史进程中积淀, 启迪和发展现代思维, 让传统之精华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升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自身的艺术语言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交流中国纤维艺术经过数年的沉默与积淀进入了空前的多元创新与探索的时代。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近代纤维艺术在中国重现起步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中国纤维艺术出现南北两派。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派, 既有中国风格气派又呈现国际化趋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心的北派则以壁挂形态为主, “注重装饰, 从传统纹样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 具有强烈民族气派的艺术风格。

国际纤维艺术运动的核心位移东方。21世纪初, 中国成为国际纤维艺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中国纤维艺术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 新兴手法开始广泛应用。悠久的文化不断为中国的纤维艺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沉寂的中国纤维艺术事业开始了复苏和崛起。新世纪伊始, 中国纤维艺术运动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纤维艺术领域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 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融碰撞, 促进各国艺术家的相互了解团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中国纤维艺术界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三、纤维艺术中国风格与中国文化

设计需要文化, 一直是设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好的运用文化元素, 尤其是很好的运用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可以很好的提升整个设计的水平, 让整个设计有了可以依托的载体。由于文化的延续性, 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事实上如果没有以自己本土风格作背景, 就很难从根本上来论设计这件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为中国风格的纤维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对其直接或间接产生巨大影响。

当今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和理解。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在理解的基础上, 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 使其富有时代特色, 将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

四、纤维艺术中国风格的形式美感

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 主要是装饰色彩。由于纤维艺术的特征, 决定了装饰色彩在画画上所起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中表现方式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也得到广泛的验证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 讲究概括与变形, 使形象更有概括性, 利用了欣赏者相应的联想作用我们的一些纤维艺术, 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 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 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 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 必须承认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提高。

五、中国艺术风格与国际纤维艺术的交融

我国近代的纤维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外纤维艺术的影响, 在原有基础上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所提高, 也借鉴了许多西方国家的纤维艺术手法, 吸收了不少国外同行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风格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 也为我们中国风格的纤维艺术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

现代纤维艺术将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以文化为导向的设计。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 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 让传统之精华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升华。中国文化以及国际纤维艺术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中国纤维艺术设计具有推动作用。探索中国风格的内涵, 找出中国文化以及国际纤维艺术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 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这才是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精髓所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 将中国风格与纤维艺术设计更好地融合起来, 纤维艺术设计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才可能得到发展, 特别是在设计中更多挖掘出中国文化中的精髓, 同时又能够顺应世界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 使之与国际纤维艺术相交融, 从而设计出中国风格的作品。

摘要:本文初步研究了“纤维艺术在我国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 初步分析了我国当代的纤维艺术设计现状以及在设计中发展中国风格的可行性。对中国风格进行深入的讨论, 分析了中国风格形成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发展, 着重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纤维艺术设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从而形成独特的形式美感。

关键词:中国风格,纤维艺术设计,中国文化,国际纤维艺术

参考文献

[1]、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 2页, 西安: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2]、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 27页, 西安: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3]、施慧《空间?媒材?融合?创新——写在万曼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 载《新美术》1999.3。

[4]、杭间:《继续——从洛桑到北京途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编,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0。

[5]、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2004

[6]、李砚祖:《造物之美》

浅析现代家居装饰中的纤维艺术 篇8

20世纪以来,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很多方面撕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人们所向往的最率性、天真的“自然情结”也愈加孤独。正如著名艺术理论家张道一教授所说:“对于生活与日用, 科技和工业化的程度越高, 手工的东西便越显珍贵, 不仅是人们怀念失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 主要是在手工制品上能够直接体味到人的智慧和力量。”

一、纤维艺术概述

纤维艺术泛指一切用纤维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 包括各种编织、印染、绗缝、软雕塑等, 是集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特殊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家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又发现, 纤维艺术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 从本质上突破了传统的纤维艺术在形式上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束缚, 这样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在观念、形式上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试验, 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平面性、浮雕式的壁挂, 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 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 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相融合, 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 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征。

自20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建筑设计科学的深入发展, 以及人文思想的进步, 人们意识到对于环境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空气、阳光等生理需要, 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心理的认同感、归属感, 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出丰富多样氛围。纤维艺术作为现代家居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充满自然气息的软性材料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 成为连贯室内空间与人的情感纽带。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纤维艺术重塑了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环境。面对冷漠和坚硬的混凝土外壳, 人们更加向往重归自然的深层感情交融, 希望沿着心灵的轨迹去思考体味返璞归真的人文关怀。在这种心境下,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 都更加关注具有自然而独特表现优势的纤维艺术, 从而使纤维艺术转向更为广阔的大众生存空间。在家居装饰的世界里, 纤维艺术以最温暖、最具亲和力的纤维制作材料和自然, 淳朴的手工韵味唤醒了人性中的“自然情结”, 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在纷繁芜杂的环境里,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所。这是其它的家居装饰品所无法比拟的。

二、天然的纤维材料决定了纤维艺术在家居装饰中的优越性

在现代家居装饰的概念中“环保”无疑是人们最先考虑的问题。如今的装饰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工业化产品, 虽然种类繁多、色彩鲜艳, 但其低劣的、身份不明的化学原材料成为消费者的一块心病, 重复的造型或是图案也成为家居装饰市场上的硬伤。而纤维艺术在家居装饰上所选用的丰富的纤维材料, 多以各种天然环保的棉、麻、棕、藤等植物纤维或丝、毛等动物纤维为主;纤维艺术作品强调材料的自然淳朴;制作工艺又多以手工为主要手段, 强调作品的艺术创意和唯一性, 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三、纤维艺术所营造的质感与肌理对家居空间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

纤维艺术的独特魅力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创造肌理、表现质感。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肌理和质感是由物体特有的色彩、光泽、纹理、透明度等众多属性所构成的, 是需要视觉与触觉共同作用的审美因素。不同的纤维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产生丰富多变的肌理与质感, 从而给予观赏者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家居空间中的纤维装饰品透过触觉感官唤醒人们不同的心理共鸣:或自然淳朴、或温馨可人、或宁静悠远、或冷峻孤独等。现代纤维艺术通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突破, 更是将纤维这种特有的艺术材质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探索、理解和运用, 将纤维艺术在营造空间氛围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家居空间的所有者更是可以通过纤维艺术所展现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释放自我, 提升家居空间的艺术品位。

四、纤维艺术美化装点家居空间的装饰方式可分为个体装饰和组合装饰两种

1. 所谓个体装饰就是用独立的、完整的如编织挂毯、纤维软雕塑等能够体现空间所有者的艺术品位或是生活态度的纤维艺术作品来对原有的家居空间进行点缀,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

这种装饰方式的优点在于你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家居装饰风格, 自由地选择需要装饰的空间, 以及与原有的装饰风格不同的纤维艺术作品, 为自己的空间制造一个亮点。之所以会有这样效果, 是因为纤维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完整的艺术体系, 其作品也相应地具有自身的艺术独立性。

在纤维艺术中, 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时尚的装置作品, 都是将材料作为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利用不同的工艺来表达纤维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将多种材料进行拼装、堆砌的过程, 而是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 比如材料的造型、色彩或是迷人的肌理质感等, 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利用, 发挥材料与特定造型相适应的质地特征和表现力;因材施艺, 通过改变其外部特征, 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增强其自身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全新的、美的享受。

2. 纤维艺术在具有自身的艺术独立性的同时, 又具有与其它的装饰材料或风格组合使用的融合性。

在现代家居空间的装饰领域里, 色彩无疑是最鲜明的、具有重要的视觉及心理作用的装饰元素。家居装饰中的色彩对居住空间的舒适度, 家庭氛围, 空间的使用效率, 以及在空间所有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色彩是我们最先感知的装饰元素, 而最具有感染力的也是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居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从和谐悦目的色彩中产生美的遐想, 化境为情, 大大超越了空间的物理局限。毫不吝啬地说, 色彩是家居空间装饰的灵魂所在。在家居空间中那些地板, 墙面, 以及各种家具等大面积的色彩实际上是构成家居空间组成的最重要部分, 也是构成主色调的最基本的因素。在家居空间中最易于变化的是小面积色彩, 如窗帘、床上用品、壁挂、靠垫等纤维工艺品, 纤维艺术正是根据这一点, 利用各种纤维装饰工艺和突出的强烈色彩为家居空间量身制作个性鲜明、创意十足、手工精良的纤维艺术装饰品, 让你的居住空间“家”味浓郁、温馨动人。

纤维艺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 更有温馨、亲和、舒适等综合享受, 加之其从肌理到色彩、从平面到立体、从题材到文化内涵都有非常广阔的表现空间。纤维艺术已经不断走进现代人的家庭生活中, 通过与其他室内装饰材料和装饰风格的有机组合、相互照应用它独有的的色彩、造型、质感, 点缀并强化了家居空间的艺术效果;突出和渲染室内的主调中心和空间层次, 增添了空间的艺术美感, 给人以简约时尚、实用和谐的感受。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 以及人们的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 纤维艺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而现代纤维艺术正以更天然、更绿色的纤维材料和更新颖、更独特的造型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家居空间装饰的领域里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雷.纤维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2]林乐成.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4]杨俊申.秦明纤维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5]林乐成, 刘芳.“从洛桑到北京”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上海展年) 装饰, 2005, 1.

浅谈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 篇9

纤维艺术究其根源来说是最古老的艺术, 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从远古时期人们就利用树皮树叶作为最早的蔽体之物, 后来又发展到用兽皮为身体保暖, 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服装, 无论是动物的毛皮还是植物的叶子和树皮都是纤维的最原始的存在形式。在19世纪20年代, 纤维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被提出和开始向独立的深层次的艺术领域发展。而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纤维又有了新的形式, 纤维艺术也有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已经从实用走进了纯艺术领域, 多元化立体化的纤维艺术日臻成熟。纤维不断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尤其是服装、家纺领域, 更是纤维艺术大展身手的领域。在服装和家纺领域纤维艺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给这两个领域增添了无限的诗意。

1 纤维艺术的内涵

1.1 纤维的定义内涵

纤维的定义:纤维的英文单词是Fibre, 具体的定义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人们习惯性把长度与直径的比例超1000以上的物质称其为纤维。纤维从其来源上可分为4种, 动物纤维如毛、桑蚕丝等;植物纤维如棉、麻、竹炭等;矿物质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每一种纤维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 比如棉的温和与温暖, 但却没有化学纤维的弹性与可塑性;丝的润泽与舒适, 但却缺少化学纤维的弹性与耐用性;化学纤维的可塑性和耐用性极好, 却无法达到植物纤维的吸水性和舒适性。

1.2 纤维艺术的内涵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祥地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发展于美国和欧洲, 自此纤维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被广泛重视起来。1938年艺术家让·芒萨早在宣称与传统的精密复制绘画式的纤维艺术决裂, 充分发挥了纤维艺术在设计语言上的个性, 并倡导不断地开发纤维艺术的新材料、新技法和新语言。这标志着人们已开始不再将逼真作为纤维艺术的首要评判标准, 而是将纤维艺术向现代化设计观念转入, 强调创新。我国在1984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壁挂艺术展;2000年又成功举办了“从洛桑到北京———2000年国际纤维艺术展”;2001年12月在西安举行的“西部·西部”艺术大展。纤维艺术展更是具有影响, 它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的华夏文化气概和当代造型观念。

2 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

2.1 纤维艺术在服装面料中的表现形式

服装面料是服装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而面料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纤维的表现形式。纤维艺术在面料中的表现形式虽然是平面艺术, 但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纺织到针织, 从工业化机器生产到手工编织, 都是纤维艺术在服装面料中的表现形式。服装面料是通过纤维组成的, 在面料中纤维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柔性的也可以是粗犷的, 丝的润泽、棉的温和、麻的粗犷和化纤的可塑, 以及机织面料的均匀与精致、手工编织的灵动与个性都是纤维艺术在服装面料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面料作为服装的载体, 也是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最大载体, 具体的表现就是承载起作为服装的最基本架构, 成就服装的基本元素, 在服装面料中纤维艺术充分发挥了固有的作用, 呈现的是纤维艺术本初的面貌。如图1所示, 是褶皱在服装面料中的运用, 通过各种处理, 面料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特点来, 这是下一步纤维艺术在工艺中的表现形式。

2.2 纤维艺术在服装工艺中的表现形式

纤维艺术在服装工艺中更是大展身手, 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首先是对面料的处理上, 通过对基本的面料的处理, 褶皱、塑形、做旧、镂空、刺绣、贴布和胶粘等不同的工艺, 处理后的面料呈现了另一种形式出现, 这是纤维艺术在服装工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工艺, 原本同样的服装面料, 会呈现出不同的服装风格和不同的视觉效果, 甚至不同的舒适感。通过做旧处理, 服装会产生沧桑感, 表现出自然与洒脱的主题;通过褶皱, 给服装以浪漫的情怀, 表现女装多姿多彩的风情;通过镂空处理, 使服装具有了诗情画意, 在透过镂空的空间, 展示人体的艺术魅力;通过刺绣处理, 表现的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所在, 刺绣的精致带给人的永远都是清新雅致的人生态度。不同的工艺处理, 所体现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是纤维艺术在服装工艺中的具体表现。如图2, 是纤维艺术的立体工艺在服装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通过立体处理, 服装更鲜活起来。

2.3 纤维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表现形式

服装装饰品作为服装的补充和烘托是服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腰间的蝴蝶结、肩头的丝巾、领口的飘带、手里的包包都是服饰的具体表现形式。纤维艺术在服饰中的具体表现也一样的多种多样, 手工编织的腰带、立体的花朵、童装的动物造型、蕾丝花边和下襟或领口袖口的流苏等, 都是服装装饰中纤维艺术的具体体现。服装的装饰材料以纤维材料为主, 也有辅助的金属材料和其它材料, 纤维艺术作为最柔软、最富有人情味的艺术, 在服装装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服装的审美和设计主题, 起到了烘托和深化的作用。

3 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创新形式

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创新形式有以下3种, 首先是材料的创新表现形式。材料的创新是随着新材料的被发现和应用而发展的, 材料的创新是服装发展的新趋势, 从以往的天然纤维到现代的化学纤维、合成纤维, 新材料不断被开发和利用, 促进了服装的发展, 拓宽了服装面料和装饰材料的领域。各种矿物质纤维、合成纤维的运用, 使服装更加丰富多彩;其次是工艺的创新表现形式。服装工艺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原始的手工缝制到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 从缝线的连缀到胶粘, 工业化定型等, 都是服装工艺的新发展, 也是纤维艺术在服装工艺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未来的服装发展中, 纤维艺术会有更新的工艺表现形式出现, 来丰富服装艺术, 也丰富我们的生活;第三是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创新表现手法。以往的服装纤维艺术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造型来实现的, 而创新的表现手法不仅可以通过各种造型来体现, 也可以直接通过面料来体现, 面料本身在织造的过程中, 进行艺术处理, 本身就彰显其纤维艺术的独特魅力, 或者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具体体现。

4 纤维艺术在我国服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纤维艺术在我国服装中的应用中功不可没, 为烘托服装设计的主题和深化服装的审美思想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应用和不够成熟, 有很多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应用还很拙劣, 没有起到烘托设计主题的作用;其次是盲目地追随时尚, 而忽略了个性的表达;第三是纤维材料的运用还不够科学。纤维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畴, 有些纤维材料不适合运用到服装中来, 而因其造价低廉而被运用到服装中的现象还是不少见的;第四, 纤维艺术的工艺还不够精湛, 有很多服装在纤维艺术的制作工艺中显然是粗制滥造。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国服装的纤维艺术将逐步走向成熟, 材料运用将更加合理, 制作工艺将更加精良, 艺术表现手法将更加多姿多彩, 对服装设计的主题将更加深化。

5 结语

现代服装以求新、求奇、求独特、求个性为主题, 在面料上求其舒适和定型效果好, 在款式上力求个性化和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 在工艺上要求其精致而别致。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完全脱离了功能性的束缚, 走向了个性化和艺术化的道路。纤维艺术作为最柔软最有人情味的艺术, 在服装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是服装艺术的最基本构成和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新材料不断推出的今天, 纤维艺术也在新材料的基础上日新月异, 其在服装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烘托服装的设计主题和审美功效。纤维艺术作为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 在服装中的应用将给服装业带来新的契机和新的发展空间, 运用纤维艺术做服装的装饰, 必将使我国的服装更加精美, 更加时尚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对服装的艺术追求, 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加高品位的生活。

摘要:纤维艺术起源很早, 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 但是作为独立的艺术被提出来是近年的事, 纤维艺术在服装中的表现也是丰富多彩的。现从纤维艺术的内涵入手, 探索了纤维艺术在服装面料、工艺和饰品3方面的表现形式, 研究了纤维艺术在我国服装中的创新表现, 以及在服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了纤维艺术在我国服装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纤维艺术,面料,针织,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雷.纤维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4.

[2]林乐成.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3]蔡从烈, 秦栗, 薛建新.纤维艺术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0.

[4]张鑫炎.中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差异及语言特点的形成[J].中西文化研究, 2010, 19.

[5]凡修文.历史因素对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 2010, 14.

[6]周诗婷.从语义角度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J].汉语言学, 2010, 32.

[7]林仁宝.中西方语言差异性特点对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J].世界文化发展, 2010, 16.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篇10

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 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 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随着女权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与传播, 这些充满女性主义的纤维艺术家不懈地反省女性身体的历史处境, 以自身身体为警醒和挑衅性媒介, 开启“身体寓言”的历史文本, 大量涉及子宫、卵巢及乳房等诸多魅惑器官的灿烂表露, 她们将这些女性代表符号带到纤维艺术中来, 同时大量有关女性主义艺术的纤维作品形式也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的风貌, 从平面到女人体的浮雕性壁挂, 在到立体装饰性的软雕塑。受环境的影响, 这些带有女性主义的纤维艺术家们作出互动性的陈设性的纤维艺术作品, 以美国的朱迪·芝加哥为代表。女性自身散发的柔性, 肢体和内心活动同时也许纤维艺术的编制特征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有别于纺织女工的枯燥, 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团体创作。

二、影响纤维艺术创作的女性主义因素

1. 身体

身体作为女性主义艺术的话语方式, 是女性自我关注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女性艺术家对于身体的认识与男性艺术家是不同的, 比如说, 在艺术史中, 女人体一直是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然而男性艺术家通常把女人体作为一种欣赏对象, 一种欲望的载体。女性的身体对于女性自身而言, 是具有时空感和内容的“内在书卷”。正如辛迪.舍曼在1975年创作的同名作品一样, 那是一种带有强烈震撼力的表述方式。例如林天苗《开放的直觉》作品中, 以三个裸露的女人体为主体, 头部的线绳以及腿部垂感白色丝绳相呼应, 表现出对女性生活和琐事杂物的反思。有人问她:“为何用到暴露在外的女人体作为主体, 表达什么?”林天苗说道:“作为妻子, 作为孩子母亲的身份, 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 “女性”并不代表“她”做出来的东西会低于一等。”这段话, 很好地表达了女性的心声。她的作品中更多强调生命中的个人经验, 什么是自然而然的, 什么是女性更执著的, 她的平和、自然并且难能可贵。有必要把她的理念放在纤维艺术中, 让人们感知、介入。

同样, 把女性渊型器官用花卉来引喻的艺术家也有很多。典型的如蔡锦的《美人蕉》系列, 这是一种对内心经验和生存状态的较为含蓄的表达。上述纤维艺术家林天苗的女红综合织体, 施慧的《巢》等, 同样也是对“身体”的关注, 三个半球, 3000个苍蝇拍, 不计其数的线与纸浆等。这是她的第一件纸浆作品, 完成于1992年, 《巢》隐喻着女性体内的知识和母权的力量。从这点说, 这些纤维艺术家再度把作品内容返回到对身体的关注, 这正是身体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政治含义, 不再把身体作为本质主义的一种特定含义符号, 而是赋予其更丰富的内容, 亦是纤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 材料

纤维艺术的无限开放性, 使纤维材料呈现广阔的空间, 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线绳、银线、稻草、亚麻、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手工纸、书的碎片、毛线、麻、丝网、锡纸、不锈钢、塑料、布带、丝、棉、混合材料、单丝纤维、多元酯纱、装饰纱、女人头发、蚕丝、人造丝、银丝、聚酯丝、高丽纸、蓝色牛仔、特制线、尼龙、棉布、丝绸蜡染、金属丝、报纸、纱线蜡扎染、金属软管、矽树脂、光纤、丙烯酸树脂、卤素灯、相片等。

女性主义元素的加入, 作品主题的私密性, 表达方式的隐晦性, 决定了它在材料的选择上, 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比如说女艺术家查德薇克在1991年创作的《盘起我的发髻》中, 运用金色的头发和猪肠这两种材料, 这两种材料互相缠结的结果, 构成一个平放的环形物体, 光滑亮度很高的头发与薄膜状的透明而又布满血丝的肠子的组合让人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 这种搭配具有内心的不可言说性, 让人莫名的难受。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用带有斑点和条纹的布料与高跟鞋材料做成的大型装置作品中, 总是出现的意象符号是铺天盖地的斑点或是类似于男性生殖器可是又无明显特征的柱状物。一捆捆的组合, 在琐碎绚烂的同时不失简洁, 同时又具有哲学的思想和含蓄的表意。这两个艺术家所用的材料都很感性, 具有女性特质且不太合乎逻辑。

《结》像蜂窝般排列起来, 被编织、缠绕、堆积、链接而成的形态。施慧说, 自己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叩问自然与生命的关系, “纸浆洁白纯净, 寓丰富的变化于单纯之中。纸的材料, 纸浆中含有竹、麻纤维, 又使之蕴藏着坚韧的性格”。一开始时, 施慧觉得, 反复地编织只是一种单纯、简易的劳作与生成形态之间的轻松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一种对作品整体状态上的朦胧的期待。“很多东西在开始做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明确的, 它是在做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呈现出来的, 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繁复, 我觉得可能是这个过程本身包含了一种生长和繁衍的意味”。纸虽单薄, 但涵盖丰富的变化, 有种女性坚韧不屈的性格。

在1971年, 夏皮洛与朱迪·芝加哥在加州艺术学院共同创建“女人之屋”, 带领21名女学生, 把一座废弃的房子改建成完全属于女性的空间。作品以传统的手工完成, 画面内容包含:女性身体、生理、婚姻、家庭、社会角色、生活状态等内容。作品材料都是以颜色绚丽的布料拼凑而成, 这些创作中, 作者否定了曾经接受过的鄙视装饰的现代美术教育, 运用针线、扣子、棉布、丝绸、毛线、刺绣、缝纫、金属亮片、滚镶花边、拼片、编织片等, 发展出以传统手工和图案装饰为基础的女性技术。上述作品中涉及编织、缝纫和日常手工等技术, 有明显的女性技型特征, 材料同时也以柔软布料为主, 女性运用材料表达的意向往往是童真的或是暴力的, 或是原始的直接欲望传达等。这也许是现实中被压抑的力量的发泄。材料是根据意象表达选择的, 这些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成了当时纤维艺术的主要材料, 同时也是女性主义艺术特有的表达工具和媒介。

3. 身份

从身份的角度探讨纤维艺术家为出发点, 在于她们把女性主义艺术元素运用结合在纤维艺术中。身份包括了社会身份、政治身份及作为人的性别角色, 无论从哪个身份角度上说女性都属于边缘和被动的群体。它与男性权力感和主流状态的矛盾, 激发了女权主义在开始阶段的反叛因素, 甚至发展到激进主义女权主义时期的对男性极端的敌对态度。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发展, 女性主义艺术开始被关注, 于是女权主义的极端态度有所转变, 她们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女性艺术家对社会生活, 女性自身身份角色的关心成为了女性主义艺术的另一个话语方式。

比如:美国艺术家莉亚·库克《迷魂娃娃》, 在她的作品中, 并非只运用新的技术, 而是把新技术和传统的材料改变恰到好处地嫁接在一起。库克都是以自己的肖像为基础, 结合织物、触觉和记忆的概念, 用数码织物创造出模糊计算机技术、编制、绘画和影像之间的界限、里程碑式的作品。她作品为大人像女性作品, 也暴露其身份, 《迷魂娃娃》视觉眼神流露出创造其作品的复杂心情, 希望表达敏感而脆弱的人生, 而这些是以往的艺术所漠视或回避的。有些时候她们在用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之外, 图案与装饰这种以前被艺术界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 由于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与女性的身份角色具有联系也被纤维艺术家们大量使用。这也算是女性主义艺术在身份角度发掘出的技术层面话语。在国内, 对于身份的探究力量似乎还很薄弱, 东方人特有的感性思维赋予中国女性更为悠闲宁静的状态。在中国女纤维艺术家的作品中,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隐晦、含蓄的表达习惯, 缺乏一种力量感。比如说, 纤维作品《破晓》, 用传统经纬编织, 对身体的肯定和私密经验的视觉表现, 对于自身经验的过度重视和迷恋;综合材料《翼》上万条透明鱼线的穿插组合, 朦胧的空间感, 多维角度的羽翼形象, 表现女性艺术家渴望自由飞翔不受束缚的情感。

三、结语

本文从身体、材料、身份三个方面决定了纤维艺术家运用女性主义因素, 并以这作为主要内容完成创作。当女性问题介入到纤维艺术领域, 它就变得更感性。也许这不单单是一件或者一系列作品的完成, 而是一种极端、自残、刺目, 但又是柔和的、缺乏力量感的、琐屑的杂糅在一起。她们是女性群体, 拥有女性话语, 完成着团队女性作品。

她们更多关注的是从生活与内心交融中找到火花, 找到感人之处。伴随着纤维艺术创作素材的寻找过程, 艺术家有意识地对女性历史、女性艺术作品材料以及自己的身份进行挖掘和整理。相似的创作题材———阴性特征的彰显;相似创作模式———身体主义的宣扬;相似的创作意义———象征主义隐喻, 由此正视并认同自己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史蒂文.赛德曼.后现代转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2]施慧.当代纤维艺术教研档案:第5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9.

[3][美]琳达.诺克美.李建群译.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中的全球化精神 篇11

当“纤维艺术”的活动很早就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开展的时候,我们那时对“纤维艺术”的认识还仅仅只停留在对地毯的了解上,而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林乐成先生将国际纤维艺术活动的“舞台”搭到了我们自己家时(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00年在北京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所掌握的纤维艺术的表达语言并不比其他民族少,我们缺少的只是表达自己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因为缺少交流而没有找到新的被国际所认同的创作理念。

2008年11月2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了帷幕。

从洛桑到北京,已经举办了五届,在这期间无论是老的纤维艺术家还是纤维艺术之新秀,他们都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当作一个诗意的空间、精神之家园,每一位纤维艺术家在每届展览上所呈现的作品应该说都是将自己艺术生涯中极具份量的作品拿到了双年展上。而随着每一届展览的举办,作为传统手工文化精髓之一的纤维艺术也正在逐步地走向国际化、多元化、大众化,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特有的形式语言,艺术风格以及更好的评价体系。“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也就成为了洞察纤维艺术领域发展动念的最佳平台。因此,展览会上高水平作品的集中展示不仅有利于促进纤维艺术创作的良性循环,更通过展览为各国艺术家开辟了拓展视野与放眼未来的舞台。与此同时,对推动我国的纤维艺术创作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世纪50年代后期,让·吕尔萨(Jean Lurcat 1892—1966,法国画家,图案师。常被誉为法国20世纪图案艺术和挂毯编织复兴方面最起作用的人物。1917年制成其第一批挂毯)与他的朋友彼雷·鲍里谈起想把瑞士的洛桑市变成壁挂艺术的麦加(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朝圣地),鲍里在1962年曾任艺术装饰博物馆馆长。1961年,他们与一批艺术家在法国奥比松建立了实验中心,将40年代处于衰落的法国壁挂艺术在传统壁挂的故乡“奥比松”复兴。随后他们在瑞士的洛桑创建了“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挂艺术中心”。友谊能移山,他俩竭力向洛桑市政府提出自己的想法,每隔一年举办一届壁挂艺术展览会。一年后,吕尔萨的梦想终于成真,1962年,第一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传统与现代壁挂展)在洛桑拉开了帷幕,洛桑壁挂艺术双年展开始成为一个展示壁挂艺术家才能的大舞台。“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这一纤维艺术的盛会一办就是十五届,历时三十余年。因此,吕尔萨和鲍里既是壁挂艺术机构的缔造者,又是编织技艺改革的历史见证人。由于该展览会向全世界开放,因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纷至沓来。开始时,大约有450名艺术家申请加入此展,后来几年人数竞超过1000人。除极个别情况外,入选作品一般被限制在50件左右,并一直保持稳定。1955年让·吕尔萨来中国访问,并向中国人民赠送了他的代表作品。

在2002年北京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上,日本著名纤维艺术家福本繁树先生作了题为“挂毯艺术”还是“挂毯”,准确的名称是什么?的专题报告(“Tapestry Art” or“Tapestry”warts in a name?——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in textile culture)。在报告中,福本繁树先生从“法国Beauvais国际当代壁挂双年展”(Internationai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Tapestry,Beauvais,France)、“波兰Lodz国际壁挂三年展”(International triennial of Tapestry,Lodz,Poland)、“瑞士Lausanne国际壁挂双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Tapestry,Lausanne,Switzerland),一直到“中国北京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International Tapestry Art Biennial,北京,中国China),他把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把纤维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三个形成部分:第一阶段是:“壁挂”(Tapestry),第二阶段是:“现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第三阶段是;“纤维结构”(Fiber Structure)。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对纤维艺术的认识逐渐在发生变化,每一次在不同国家举办的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都会产生一批与往届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从1980开始,“纺织品艺术”“textile art”的语言表达就比洛桑的“纤维艺术”“fiber art”的语言表达运用得更多,在日本的展期中,“纤维艺术”“fiber art”概念的语言应用远远超过了1970年的样式,而现代的中国纤维造型,也几乎是以往在日本所从来没有用过的。

今天,在中国的纤维艺术(fiber arts)领域,正在出现一种对特殊构造方法可能性的重新解释的现象,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凡是使某种材料的单根纤维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多纤维结构的整体效果,以使纤维的所有创作行为都揽括在这样一个;维立体纤维形态的名下。从传统方面来讲,编织、针织和编篮这样的技术仅用于制作实用性的物品。它大部分是通过立体协调体现的。地毯和挂毯传统上都是平织的,用来暖和、装饰地板和墙壁。近年来,国内艺术家的纤维作品创作已远远超越了单一的平面形式的纤维制作传统,纤维艺术家把这些技术从墙面转用到三维空间之中,因此编织作品同样可以突出于墙面,或者和墙面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一个立体三维的大型或较小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装饰物品,他们由此转化成非常规的适合特殊环境装置的艺术。另外,针织编织法,这种技法过去仅限于衣物和一般的饰品,如今其富有创造力的形象变成了纤维艺术发展的主流,成为了有创造欲的艺术家们的无限空间。

从福本繁树先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纤维艺术的概念在逐渐发展和扩大,它已经不再是最早的“染”和“织”的简单形式了。一些作品在继续保持了原有的“染”和“织”的基本语言的同时,更注重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而另一些作品却在纤维的组织结构上找到了更新的表达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同材料、不同先进技术的应用,都使人们在每一届的国际纤维双年展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作品形式。

本届双年展汇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件作品,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艺术形式、材料应用、展示方式等方面的最新探索成果,每一件作品除了反映艺术家们求新拓变的创意精神,在体现全球文化情境中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是参观的人们共同的感受。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 篇12

徽派民居位于古徽州 (皖南赣东北一带) 境内, 这里山川秀丽、物产富饶。徽派建筑以儒学观念为依托, 加之优越的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 奇迹般地创造出了明清时期卓有特色的建筑群, 成为封建社会晚期建筑史上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

风水文化是徽派民居建筑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徽派民居建筑形态有着巨大的影响。徽州风水理论认为, 村落的选址布局及其形成的地形轮廓所包含的寓意和内涵, 关系着宗族的荣辱兴衰, 因此宗族建筑必须按风水原则统一规划, 讲究群体布局和水口营造。徽派民居皆与山水有机地结合, 形成了“窗外青山槛外水, 山山水水皆入宅”的美好景象。徽派民居建筑在色泽、体量、架构、形式、空间上, 都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格调,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西递村为例, 她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黟县, 四面环山, 有两条小河从村中穿过, 西递村的民居很自然地坐落在小河两岸。这样, 静的住宅, 动的小河, 使西递村更加美丽动人。

明清时期, 独树一帜的新安画派兴起, 文人山水画遍布民间, 人们的审美素质普遍提高, 进而影响了建筑艺术, 古典美学幽深、空灵、淡远的意境, 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徽派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 墙面墁石灰, 墙顶覆盖鱼鳞瓦, 门窗多为原木色;色调以白色为主, 深灰色为辅, 给人朴素宁静的感觉;内部设置和谐、典雅大方, 装饰玲珑精巧。

徽派民居大多设有天井。天井作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 是建筑的中心, 也是宅舍的有机生长点。天井在设计功能上的意义是既通畅又封闭, 既解决通风采光问题, 又适应古代徽州险恶的山区环境, 而其在文化上的意义更为丰富。在徽州的地域文化观念中, 天井与“财禄”息息相关, 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 名曰“四水归明堂”。天井是一种内向型建筑方式, 以天井为基本单元, 聚合成一个家族, 反映了徽州人聚族而居、不染他姓的宗族观念。天井是古代徽州人敬畏上天、顺应自然、祈求与自然和谐并存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徽派建筑的外形全部都是粉墙青瓦, 远远望去, 绿树丛中一片灰白, 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 给人以静谧、古朴的感觉。依势而下, 层层屋顶如跳动的音阶, 虽静尤动。随着岁月的流逝, 常年的日晒风吹雨淋, 这里的白墙早已不再明朗纯净, 变得明度不同、冷暖相交、斑斑驳驳, 从而产生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底蕴。而在晨曦时、晚霞间、细雨中、薄雾里, 都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时而恢弘, 时而宁静, 时而壮美, 时而神秘。民居四周用高墙围合, 顶部以马头墙的形式作阶梯的形状高出屋面, 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变静态为动态。凌空的屋檐产生了一种悠闲清远的韵致, 有飘飘欲飞的艺术效果。

房屋的外墙, 除入口之外, 只开小窗, 小窗通常以水磨砖或黑色青石雕砌成各式各样的漏窗, 点缀于白墙上, 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主入口的大门上多为黑色石雕, 门罩上有石雕、砖雕, 从而使灰白粉墙有一定的层次感。街巷和庭院地面铺设多采用青石板, 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拼成美丽的图案。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 构成了徽派建筑的群体美, 宛如沉浸在黑白旋律里的交响曲。

徽派建筑从屋外到屋内, 从地面到屋顶, 集砖雕、石雕、木雕彩绘为一体, 其精致程度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工匠们充分运用每一个建筑的墙体和构件, 形成了自身的设计语言, 制作了徽派民居精美的建筑细部——“三雕” (砖雕、石雕、木雕) 。像宅院的格扇、栅栏、屏风等处, 均有许多精巧美丽的木雕, 而且内容多样。砖雕多用在民居门楼上, 石雕则多用于墙上的漏窗等处。

罗马时代, 西塞罗给美的定义是:“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的安排, 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 就叫做美。”[1]徽派民居高耸的马头墙、深黑的鱼鳞瓦、灰白的墙体, 高低错落, 相互呼应, 让人赏心悦目。启蒙运动时期, “文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所表现的最高的美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单纯到像‘没有味道的清水’, 静穆到没有表情”[2]。徽派民居在外形上给人以粉墙黛瓦的单一感觉, 可是层层叠叠的屋顶,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飘飘欲飞的屋檐, 如跳动的音符, 虽静犹动, 达到了美的理想境界。

毫无疑问, 生态背景下徽派民居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身的形式语义, 而这种形式语义的表述风格恰恰集中反映出徽派民居在其艺术表现形式上基于“天人合一”观念所显示出来的最富于抽象结构的情感逻辑特征。

二、纤维艺术设计的形式“镜像”对徽派民居形式语义情感逻辑的视觉演绎

遵循情感逻辑的艺术语言反映的是人的主观情感世界, 而不是一个纯客观的物理世界。艺术语言往往将无形的心理感受和不可触摸的情绪体验化为有形的物镜和物感, 将客观物象变形成渗入主体情感的情感意象, 来传达主体的情与意。艺术设计中的情感逻辑犹如音乐旋律中音的相互追逐、跳动的逻辑, 这种逻辑在本质上将客观事物融进抽象的音的美学世界之中。徽派民居形式语义的情感逻辑借助建筑艺术中抽象的视觉符号, 并追随情感的审美需要而演绎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设计的形式, 这种形式并非对客观事物的被动复述, 而是一种合乎特定艺术情感逻辑的审美凝聚。从这个意义上说, 徽派民居建筑设计的艺术形式是源于设计家的“心”, 而后对物质世界进行精神改造的情感逻辑的美学反映。事实上徽派民居建筑设计所形成的形式语义在视觉上已成为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落实于白墙黑瓦之中的“镜像”之源。借助这种物质现象的审美之“源”并随之进入纤维艺术领域巧妙演绎的表现形式无疑属于徽派民居受制于纤维艺术设计形式“镜像”的语义之果。

将徽派建筑的图式结构从建筑本体中提取出来, 以纤维语言重新演绎, 进而形成另一新型的精神文化对象, 或者说形成一种源于徽派民居建筑形式的视觉“镜像”, 这种“镜像”无论采用何种纤维材料进行视觉上的演绎, 都不可避免地进入其独特形式的审美定格。因为对于纤维艺术设计而言, 来自于徽派民居形式语义的视觉“镜像”在纤维艺术的创造意义中必然会转化到另一种相似但终究不等同于本体物质的视觉形态上。具体说来, 已经变成属于纤维艺术设计语境的新型时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徽派民居已经脱开其本体物质形式的语义特征, 最终被纤维艺术设计的形式氛围所笼罩。例如“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入展作品《记忆》就是如此。作品采用的材料是棉、毛这类纯正的纤维物质, 然而, 当创作的思路悠然回旋在徽派民居的语义形式之中, 并借助纤维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冲破徽派民居的“真实”时空, 进而被其所演绎的线索带到另一种柔软的平面载体中时, 作品主题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那种徽派民居原先在建筑形式中的语义特征被纤维材料转化到富于艺术性的永恒记忆之中, 表现的主题瞬间变成另一个属于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镜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具体的形象尽管还存在, 但其中符号般的组织结构变得越发抽象了, 这样, 一方面更适合纤维语言特征的形象塑造;另一方面它把原先徽派民居最真实的时空关系作了新的物质肌理的演绎, 更重要的是, 使作品不仅以纤维为载体再现了徽派建筑形式结构的抽象之美, 而且使富于历史特征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小小的漏窗、飘飘欲飞的屋檐和水面折射到白墙上的蓝色光影转瞬变成了美学的符号。

徽派民居形式语义情感逻辑就是将客观世界里高耸的牌坊、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小青瓦和白粉墙、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小小的漏窗、飘飘欲飞的屋檐、精美的雕饰……变成渗入设计家情感的视觉“镜像”, 是经过主观处理和精神改造后的新形象, 新的形象可能是具象的, 也可能是抽象的。不过纤维材料和相关技法的特点, 使纤维语言更适合于演绎抽象的图式结构。材料上除了可以选用棉、毛、丝这类传统的纤维材料外, 还可以用金属丝、皮革、纸浆等新型纤维材料。不过传统的纤维材料是人类文明最早的载体, 能使人联想到过去, 产生回忆的柔情, 更适合表现徽派民居这样一个淡雅清秀、脱离世俗的人间天堂的世界。徽派民居的色调以灰白为主, 辅以黑、深灰、深蓝, 以熟褐、赭石点缀, 色彩静谧而和谐, 宛如一幅水墨画。纤维材料的色彩构成也主要以黑、白、灰、蓝、褐色等比较沉着的单色为主。创作手法上可以绣 (如俄罗斯绣、绒绣等) 、可以编织 (通过改变织物结构、织物组织, 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和风格) , 还可以用拼布和粘贴图像等方法, 总之手法多种多样。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背景下徽派民居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身的形式语义, 而这种形式语义的表述风格恰恰集中反映出徽派民居在其艺术表现形式上基于“天人合一”观念所显示出来的最富于抽象结构的情感逻辑特征。

遵循情感逻辑的艺术语言, 从徽派民居这一特定地域建筑文化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图式结构中感知到特定的审美形式, 以纤维语言重新演绎, 进而形成了一种源于徽派民居建筑形式的视觉“镜像”。这种“镜像”的表现形式又受到纤维材料和表现技法的制约, 但无论采用何种纤维材料进行视觉上的演绎, 都不可避免地进入其独特形式的审美定格。徽派民居独特的视觉形式能够为当代其他设计带来形式语义上的新启迪, 尤其为当代纤维艺术设计带来的“镜像”表现形式, 无疑从设计观念上突破了建筑本体的时空格局, 为当代其他设计类型在形式符号系统中重新拥有新的审美指向建立起了坐标性的参照物, 更让我们看到了徽派民居在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形式“镜像”中表现出来的充满形式语义的情感逻辑效应。

注释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论文下一篇:布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