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子宫腺肌病

2024-07-26

大子宫腺肌病(共8篇)

大子宫腺肌病 篇1

子宫腺肌病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 其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后造成弥漫性、局限性病变, 多发于40 岁以上的经产妇女中。且有临床研究表明[1], 人工流产、剖宫产等是引发该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9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4 例为此次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7 例。对照组年龄26~47 岁, 平均年龄 (38.24±3.05) 岁, 其中剖宫产史者23 例, 异位妊娠史者3例;观察组年龄25~48 岁, 平均年龄 (38.14±3.11) 岁, 其中剖宫产史者24 例, 异位妊娠史者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于腹部行切口, 并于病灶边缘行梭形切口, 确保病灶可完全切除, 同时可将包绕病灶的肌层进行折叠缝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 月经来潮第1~3 天, 于腹前壁给予亮丙瑞林注射剂 (3.75 mg) 皮下注射, 间隔28 d后重复给药, 连续进行3 次治疗。

1. 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痛经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率。

1. 4 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后, 患者痛经情况消失, 阴道彩超检查显示恢复良好, 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为有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 总例数 ×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 对照组为80.85%,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 2 两组患者痛经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对比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痛经疼痛评分为 (5.47±1.24) 分, 对照组为 (5.51±1.31) 分,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痛经疼痛评分为 (1.21±0.37) 分, 对照组患者为 (2.64±0.41) 分,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复发5 例, 复发率为10.64% ;对照组治疗后复发11 例, 复发率为23.4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主要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存留于子宫肌层, 引发周围肌层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或肥大的临床症状[3]。相关报道表明[4], 子宫肌瘤的发生还与妊娠及分娩次数、高雌激素血症及宫腔手术操作史具有较大联系。例如在人工流产或剖宫产手术中, 可能会对子宫浅基层及子宫内膜造成损害, 造成子宫基底层内膜侵入子宫肌层, 引发子宫腺肌病。鉴于此, 临床在进行妇科手术操作的过程中, 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及操作规范性, 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由于受到子宫腺肌瘤并无包膜、周围组织分界模糊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该种手术治疗方法并不能彻底清除病灶, 增加了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促性腺激素可有效释放激素激动剂, 有临床研究表明[5], 在经由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后, 选用该种辅助治疗药物, 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雌雄激素状况, 同时改善免疫活性, 促使病灶发生萎缩, 由此达到消除、抑制手术残留的微小病灶的目的, 在预防术后复发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在本次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痛经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临床推广价值高。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 (46/47) ,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 (38/4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疼痛评分及复发率分别为 (1.21±0.37) 分、10.64%, 均低于对照组的 (2.64±0.41) 分、23.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在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促性腺激素

参考文献

[1]夏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26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3 (2) :262-264.

[2]李金芯.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 (1) :561-562.

[3]李鼎恒, 徐铵烨, 寿坚, 等.腹腔镜下腺肌瘤病灶切除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疼痛53例观察.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0, 5 (3) :331-334.

[4]李金芯, 洛若愚, 廖仕翀, 等.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 (3) :207-211.

[5]阿米娜, 杨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5 (28) :46-50.

大子宫腺肌病 篇2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彩超影像;在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53-01

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增多,导致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均为常见子宫疾病,主要发病于育龄女性[1]。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是,腹部出现包块、贫血、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症状、白带异常增多、难以怀孕、腹部疼痛等,对女性患者来说,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遭受着很大伤害[2]。对子宫疾病,以往主要采取二维超声诊断,通过其边界是否清晰对病情进行判断,但是子宫腺肌病患者出现瘤体较大时,边界也较为清晰,极易产生误诊。而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彩超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提高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能力。本组研究对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彩超诊断,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1~42岁,平均年龄(37.3±4.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6±0.7)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痛经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等症状。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32~42岁,平均年龄(37.3±4.3)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诊断,设置频率为3~8MHz,诊断时,保持膀胱充盈,取仰卧位,中下腹部进行多个切面二维超声扫描,在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及肌壁回声、有无包块、包块性质、子宫内膜线有无移位及有无包膜等。随后指导患者保持膀胱适度充盈,血流最丰富区域使用彩超观察,记录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 ±s)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二维声像图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声像图显示为子宫体积增大、基层增厚、形态饱满、有散在分布小暗区,内膜线位移;子宫肌瘤患者经超声声像图显示为子宫大小不一,不规则性增大,可在子宫任何部位发生,可处于黏膜下、肌壁间及浆膜下,而宫体为最常见部位。瘤體与周围组织呈明显分界,有常见低回声,有漩涡样改变,甚至可见子宫内膜偏移或弯曲。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为(0.53±0.11);子宫腺肌病为(0.73±0.19),对照组患者为(0.31±0.08);彩超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标(RI)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子宫腺肌病经彩超检查后为周边血流信号少,子宫肌瘤为周围环绕血流。

3 讨论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均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形成的圆形肿块,其周围组织会被肌纤维所压缩,形成假包膜。经二维声像图检测,主要显示为子宫增大,或者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彩超则能清除显示瘤体中的血流信号,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子宫腺肌病为有功能子宫内膜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均向基层侵蚀,会随着子宫平滑肌而增生[3]。子宫移位后处于局限肌壁内,逐渐被增生平滑肌环绕,形成团状。子宫腺肌病所形成的肿块外形与平滑肌瘤相似,但是其无子宫肌瘤的假包膜,是临床上鉴别两种肿瘤的主要征象。

有学者研究发现[4],二维超声难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及腺肌病,彩超可通过两者血液流变学差异作判断,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鉴别准确率。本组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数较子宫腺肌病患者低(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病灶周边血流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通过病变周围的彩色环状、半环状血流信号,作为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进行鉴别的主要特征。子宫肌瘤则显示为环状或半环状的血流环绕,其频谱则显示子宫动脉血流指数较低;而腺肌病的病灶周边则血流供应较差,其血流频谱显示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数较高,本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但是在临床诊断中,不能单一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鉴别,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些患者经妇科手术后,也会导致宫颈管拉长,宫底位置处于中腹部,极易受肠道气体影响,致使超声检测结果不准确。

综合上述,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使用彩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通过患者不同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数进行鉴别,同时,两者的血流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子宫肌瘤周围血流环绕丰富,而子宫腺肌病则周围血流较少,可作为临床首选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兰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4:89-89.

[2]李天华, 张亚琴, 张英华.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 162-163.

[3]郭艳丽.彩超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283.

[4]华媛媛,周敏,胡建国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 39(3):212-

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篇3

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过去曾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多认为与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等有关,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通过对密山市八五五农场职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76例进行分析,以对子宫腺肌病病因、诊治作进一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76例,其年龄为28~53岁,原发不孕2例,其余发病前均有生育史。

1.2 统计学处理

本文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假设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密山市八五五农场职工医院妇科共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76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28岁。76例中,孕1次20例,孕2次49例,孕3次以上者7例。有剖宫产史24例,人流史40例,诊刮史12例;放环12例,结扎6例,附件手术4例。

2.2 临床表现

约70%的患者有痛经,痛经程度不一,但常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本组患者76例,其中术前痛经者55例,月经量增多者40例,持续下腹部疼痛者12例,不孕者8例,子宫后壁触及肿块者10例。

2.3 诊断

凡中年妇女出现进行性加剧的痛经伴经量增多,盆腔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且质地较硬,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时,应首先考虑子宫腺肌病。若月经期再次妇检,发现子宫较经前增大且出现压痛,或压痛较以前更明显,则诊断可基本成立。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肌壁增厚(多见于后壁),且回声不均,无边界。由于一些患者可无痛经或症状轻微,临床上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但子宫腺肌病的血清CA125水平往往升高,而子宫肌瘤者多为正常,检测血清CA125对二者的鉴别可有一定帮助。宫腔双氧水声学造影可协助诊断。由于处于肌层中的病灶,常有小的腔隙通向宫腔,当向宫腔注入双氧水后,B超检查可见宫腔的强回声光带向宫壁中弥散,呈树枝状或斑点状强回声。据报道[1],用此种方法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100%。

本组患者76例,术前诊断45例,诊断符合率59.2%,术前B超检查诊断50例,诊断符合率65.8%。

2.4 治疗

7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子宫全切除术5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4例,保留卵巢功能58例,76例患者手术后1年症状完全缓解60例,明显缓解8例,复发2例。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可分弥漫型与局限型两种类型,弥漫型的子宫呈均匀增大,质较硬。通常子宫增大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过大者常合并子宫肌瘤。局限型者,子宫内膜在肌层内呈灶性浸润生长,形成结节,但无包膜,故不能将结节从肌壁中剥出。结节内也可见含陈旧出血的小腔隙。有的结节向宫腔突出,颇似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血量多和子宫增大。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且以全子宫切除为主。而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子宫,减少复发,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组病例中有26例患者,因年龄轻,坚决要求保留宫颈的,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中,除1例仍有周期性的下腹隐痛,但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其余无再发。也说明子宫腺肌病的内膜异位以宫体为主。发病年龄:本组患者均为28岁以上已婚妇女,最小28岁,最大53岁,患者多为35~45岁,据报道[2],在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中,6%~40%有子宫腺肌瘤。

综上所述,诊断本病需要完整地收集病史,全面地体格检查,并且对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才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蒋国庆,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新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2,3(2):125-127.

子宫腺肌病118例诊疗分析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118例, 年龄25~56岁, 平均 (44±2.3) 岁。其中<30岁14例 (11.86%) , 30~39岁16例 (13.56%) , 40~49岁72例 (61.02%) , ≥50岁16例 (13.56%) 。有孕产史 (包括正常分娩、剖宫产或流产) 103例 (87.29%) , 有宫腔操作史74例 (62.71%) 。临床表现:进行性痛经加重78例 (66.10%) , 月经紊乱或月经过多84例 (71.19%) , 不孕12例 (10.17%) , 无症状15例 (12.71%)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97例 (82.20%) 。

误诊、漏诊情况: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做出初步的诊断。118例患者中, 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病85例 (72.03%) ;误诊为子宫肌瘤21例 (17.80%) , 术中经病理检查确诊;漏诊12例 (10.17%) , 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 (7.63%) , 其他3例 (2.54%) 。

治疗与诊断:本组弥漫性AM且子宫大小<孕7周、宫腔深度<9 cm 28例宫内放置曼月乐。行手术治疗90例, 其中行子宫全切术35例;子宫次全切术24例;保留子宫手术31例, 包括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17例, 腺肌瘤病灶切除14例。所有手术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AM。

随访情况:本组治疗后1、3、6、12个月分别随访1次, 通过观察记录各时期痛经程度、月经量多少、点滴出血、子宫大小、脱环情况, 评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

临床疗效:痛经缓解率:治疗1年时宫内放置曼月乐71.42% (20/28) , 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88.24% (15/17) 、单纯腺肌瘤病灶切除64.29% (9/14) 。本组月经紊乱或月经过多者均改善。不孕12例中, 治疗后妊娠并分娩2例 (16.67%) 。

血清CA125水平:以CA125>35IU/m L为阳性标准,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共85例, CA125水平阳性者共72例, 均数 (123.33±70.52) IU/m L, 阳性率84.71%。治疗后CA125值均逐渐下降。

讨论

虽然子宫腺肌病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但是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没有统一的定论, 给临床诊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解剖结构上来说, 子宫内膜和肌层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之间没有黏膜下层, 缺少黏膜下层的保护作用, 使黏膜反向生长, 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子宫内膜不会发生反向生长, 但是在一些病理因素的影响下, 如多次刮宫史、炎症等, 这些因素会大大降低子宫肌层的防御力, 从而容易引起子宫内膜向肌层生长[3]。在本研究中, 118例患者87.29%有孕产史, 62.71%有宫腔操作史。本组≥40岁患者88例 (74.58%) ,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患者, 她们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排卵逐渐减少, 此时, 患者体内的雌激素相对较高, 在这种激素水平下, 就容易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向肌层发展则导致腺肌病。所以, 在一些情况下引起子宫内膜损伤以及发生炎性反应, 是导致子宫腺肌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子宫腺肌病的常见症状, 伴有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孕[4]。在这些患者中, 发生痛经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由于在经前或经期, 异位内膜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出血和水肿, 对周围平滑肌产生刺激, 引起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从而导致疼痛的发生。随着患者的经血逐渐增多, 其疼痛程度可逐渐加重。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 患者常有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腺肌病导致子宫肥厚又容易有盆腔粘连等情况, 不利于排卵及胚胎着床, 故重度子宫腺肌病常引发女性不孕, 即使怀孕, 也会在孕期出现自然流产的风险。本组资料中, 66.10%患者有进行性痛经加重, 71.19%患者有月经紊乱或月经过多, 而不孕10.17%, 无症状15例 (12.71%) 。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 她们在病程中可仅表现出月经改变, 而没有明显的痛经表现,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 而增加误诊率。本资料中33.90%无痛经, Bird等认为痛经的程度与内膜浸润肌层的深度有关, 异位内膜浸润浅肌层的患者中, 仅4.3%的患者有痛经, 而浸润超过中肌层的患者, 83%有痛经[5]。

在临床诊治子宫腺肌病中, 病理诊断结果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甚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一些患者还往往合并有其他的妇科疾病, 给临床确诊增加了难度, 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本资料中误诊为子宫肌瘤21例 (17.80%) , 漏诊12例 (10.17%) , 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 其他3例。在术前应该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应建议患者行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 这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率,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超声检查的操作简便, 对患者不会造成创伤, 并且价格低廉, 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手段, 也是首选方法[6]。而MRI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病的非创伤性方法中, 是公认最可靠的[7], 并且能够准确定位子宫腺肌病的类型及病变范围, 但是由于该检查手段的价格较贵, 往往在必要时才进行检查, 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CA125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 在发生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中, 其异位的子宫内膜能够分泌较多的CA125, 在化验结果中就表现出CA125升高,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血清CA125阳性率达80%, 但盆腔炎、结核、肿瘤等均可使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 因此无特异性, 仅可作为评估疗效的依据。在本研究资料中, 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病85例, CA125水平阳性72例, 阳性率84.71%, 治疗后CA125值均逐渐下降。

子宫切除是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治疗子宫肌腺病的方法, 但是手术切除子宫导致内生殖器及生育功能丧失等, 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相关资料显示, 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中, 采用曼月乐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对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曼月乐能够反复使用[8,9]。将曼月乐放置入患者的宫腔后, 其能够缓慢恒定释放左炔诺孕酮 (20μg/24 h) , 持续时间可达到5年, 从而可以对病灶进行长久且持续的控制, 在长时间内起到稳定的治疗效果, 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为宫内放置曼月乐以后, 局部高浓度的左炔诺孕酮既可以通过对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产生直接作用而使子宫内膜萎缩, 也可以通过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 使内膜对循环中的雌激素反应下降, 间接抑制内膜增殖, 减少或避免内膜出血的刺激, 从而抑制痛经[10], 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又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I2 (PG-I2) 和血栓素A2的产生减少, 进而使痛经得以缓解。邓珊等报道, 子宫内膜局部左炔诺孕酮浓度是血液循环的1 000倍。所以, 病灶局部高浓度左炔诺孕酮可以使子宫内膜在很大程度上变薄, 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 能够发现表面上皮和腺体上皮萎缩, 动脉管壁增厚, 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使患者的月经量显著较少。

本组随访1年, 宫内放置曼月乐痛经缓解率71.42%, 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88.24%, 而单纯腺肌瘤病灶切除未放置曼月乐痛经缓解率64.29%。

综上所述,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超声、MRI、血清CA125等综合判断, 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宫内放置曼月乐是子宫腺肌病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77-378.

[2]Taqashira Y, Shimada M, Kiqawa J, et al.Ovarian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arising from endometriosis in a young woman[J].Gynecol Oncol, 2003, 91:643-647.

[3]Kitawaki J.Adenomyosis:the pathophysiology of an oestrogen-dependent disease[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06, 20 (4) :493-502.

[4]周应芳, 白文佩.子宫腺肌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2) :142-143.

[5]Bird CC, Mc Elin TW, Manalo-Estrella P.The elusive adenomyosis of the uterus-revisited[J].Am J Obstet Gynecol, 1972, 112 (5) :583-593.

[6]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的诊治现状[J].广东医学, 2008, 29 (5) :704-705.

[7]Kunz G, Herbertz M, Beil D, et al.Adenomyosis as a disorder of the early and late human reproductive period[J].Reprod Biomed Online, 2007, 15 (6) :681-685.

[8]Gemzell-Danielsson K, Inki P, Boubli L, et al.Bleeding pattern and safety of consecutive use of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LNG-IUS)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study[J].Hum Reprod, 2010, 25 (2) :354-359.

[9]Petta CA, Ferriani RA, Abrao MS, et al.A 3 -year follow-up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and pelvic pain users of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9, 143 (2) :128-129.

子宫腺肌病60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 年龄30~56岁, 平均年龄41岁, 痛经史6个月~7年, 平均4年, 每次月经周期痛经时间1~7 d, 平均4 d。均有不同程度子宫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 质硬。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65例, 进行性痛经36例。

1.2 辅助检查

子宫腺肌病患者血CA125可升高, 子宫腺肌病患者常伴有经量增多, 血常规检查有时可提示贫血。B超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 轮廓尚清晰。子宫内膜线可无改变, 或稍弯曲。子宫切面回声不均, 有时可见有大小不等的回声增强区。MRI图像表现为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强回声外, 环绕一强带信号, >5 mm厚度的不均匀的回声带为子宫腺肌病的典型影像, 月经前后对比检查, 图像发生变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1.3 方法

1.3.1 一般治疗

贫血者予铁剂治疗, 可予速立菲0.2 g, 2次/d口服, 痛经可予消炎痛栓剂半粒或1粒塞肛。

1.3.2 药物治疗

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对本病无效。采用GnRHa和丹那唑治疗, 可使子宫缩小和症状缓解, 但停药后常有复发, 因而适用于近绝经期患者或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和有子宫切除禁忌证者。

1.3.3 手术治疗

痛经剧烈而无生育要求患者, 应行全子宫切除术。若子宫大于孕3月, 亦应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腺肌病病灶无界限, 无包膜, 故不宜做挖出术。视患者年龄决定是否保留卵巢。长期严重痛经, 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卵巢有无病变。年轻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若子宫腺肌瘤较小, 可行病灶切除及子宫成形术, 但有时难以将病灶完全切除, 术后易复发。

2 结果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8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0%。60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50例, 10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术后复发2例。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层中的病灶有些与宫腔内膜直接相连, 故有人认为多次妊娠与分娩造成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为主要的发病原因[2]。另外, 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黏膜下层, 且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有人据此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约30%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约70%的患者有痛经, 常呈进行性加重, 可能系月经期病灶出血, 刺激子宫平滑肌产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病变愈广泛, 痛经也愈严重。由于子宫增大, 供血增多, 肌层内病变影响子宫肌的收缩止血功能, 而引起经量增多;部分患者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也可出现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 质硬而有压痛, 经期压痛尤为显著。主要体征为子宫增大, 可以弥漫性增大, 也可有局限性突出, 但很少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和年龄而定。保守治疗适于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或患者已近绝经期者;若患者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 视患者年龄和卵巢情况决定卵巢是否保留。不宜用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诊断明确者保守治疗则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妇科检查和B超随访了解子宫大小, 观察痛经症状有无改善、经量有无减少。停药后仍需密切随访以监测病情有无复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观察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诊断未明确者可剖腹手术明确诊断。对诊断明确患者, 若患者痛经明显, 药物治疗3~6个月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宜选择手术治疗。对诊断未明确者, 3~6个月定期随访, 如短期内子宫增大明显, 可考虑手术治疗。

大力宣传计划生育, 减少妊娠、流产和刮宫次数, 以减少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因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高雌激素有关, 故临床上积极治疗与激素有关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有继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加者, 应及时就诊, 以免耽误诊断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8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0%。60例患者50例行子宫切除术, 10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 术后复发2例。结论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 子宫腺肌病治疗以手术为主。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1.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8例, 年龄33~49岁, 中位年龄36岁, 其中<40岁48例占37.5%, ≥40岁80例占62.5%。其中有生育史96例占75.0%, 有妇科手术史108例占84.4%。临床表现:痛经88例, 经量增多16例, 经期延长24例。

1.2 方法

1.2.1 检查:

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核磁共振和血常规检查。 (1) 核磁共振:本组24例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发现其子宫腺核磁共振信号较其周围的肌肉组织信号低, 但不能确定与周围肌肉组织的边界, 结果还显示, 患者的子宫结合带宽于正常情况下的结合带。 (2) 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必须要经过的检查, 其可帮助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情。超声检查主要是腹部和经阴道黑白超声和经过腹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超声检查结果当中, 子宫的切面有不同强度的回声16例, 子宫后壁变厚32例, 子宫增大80例。 (3) 血常规:所有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 结果发现白细胞增多72例, 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15例。

1.2.2 治疗方法:

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 (1) 药物治疗:本组患者38例占29.7%, 所用药物主要有米非司酮、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和孕三烯酮。米非司酮, 从月经前1d开始, 直到月经结束后3d止, 口服, 每次2片, 每天3次;孕三烯酮的服用方法是每周3次, 每次3片, 连服3个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的服用方法是经期每天1支, 但连续服用时间≤2个月。 (2) 手术治疗:本组患者90例, 手术方式是子宫切除术和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是子宫肌瘤37例, 其余为卵巢囊肿, 呈巧克力状。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 其余患者部分切除子宫、病灶或者囊肿。术后对患者进行确诊、跟踪检查并记录手术效果。

2结果

患者治疗1年后随访发现, 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不再出现痛经或者经期延长的现象27例, 3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如恶心、腹痛等, 停药之后病情再次复发14例, 说明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该病。手术治疗患者基本得到恢复, 其中根治85例, 3例患者出现轻微反应, 如偶尔头痛、发热等, 手术后复发2例。

3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组织存在于子宫肌层内的病症, 其在已产或者已婚妇女中较常见, 其病因主要是妊娠和分娩时患者的子宫壁受到创伤或者出现子宫内膜炎, 有刮宫或者剖宫产史的妇女更容易出现该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过多、经期延迟和痛经。临床上该病的诊断方法很多, 超声波检查是其中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如果配合使用核磁共振效果更佳, 因为其可以确定子宫腺肌病的位置和病变范围[1], 上述使用核磁共振且手术治疗的患者全部治愈。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可一时缓解病情而无法根治, 其复发率也较高, 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其可使患者免于该病的折磨, 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如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检查及生命体征的各项检查, 确保手术安全[2]。本资料中所有手术治疗患者无1例出现手术危险, 且在术后3个月基本康复。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最好的选择[3], 但是对于诊断不明的患者要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最好让患者入院观察一段时间再进行诊治。同时手术治疗还有一些缺点, 多数患者手术后无法再次受孕, 且不可以从事高强度的工作[4], 因此, 要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世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3.

[2]刘丽娟, 康玉惠.子宫腺肌病19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 2010, 32 (14) , 1914-1915.

[3]彭建铁.子宫腺肌病诊治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31 (13) , 1881-1882.

大子宫腺肌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4例患者均行子宫切除, 且标本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患者以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痛经等就诊, 部分患者无症状及检查特点。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腺肌病 (腺肌病组) 、子宫肌瘤 (肌瘤组) 患者的年龄、宫腔手术史 (剖宫产、人工流产、清宫术等) 、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图像、CA125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年龄、CA125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见表1。两组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图像及宫腔手术情况详见表2。

由表1可见, 两组年龄水平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25及血红蛋白水平腺肌病组均高于肌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2可见, 临床表现中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发生率两组水平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痛经、妇科检查两项指标、B超图像中的两项特点及有宫腔手术史所占百分率腺肌病组均高于肌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 (%) ]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腺体或间质对子宫肌壁的良性侵入, 子宫增大是由于侵入的子宫内膜刺激肌层间质反应性增生[2]。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 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球形、实性、质硬的肿块, 肌瘤周围有被压缩的子宫肌纤维, 其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成为“假包膜”[3]。二者治疗方法不同, 必须进行鉴别。

本组资料显示, 子宫腺肌病具有下列特点: (1) 有宫腔手术史者所占比例高于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子宫创伤[4]。近年来有宫腔手术史的患者明显增多, 从而导致了子宫腺肌病发生率上升。因此, 减少子宫创伤是预防子宫腺肌病发生的关键, 在实施各类妇产科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手术时间、步骤。 (2) 继发性痛经发生率高于子宫肌瘤组。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 多为继发性, 伴进行性加剧。发生原因与月经前或经期中内膜充血、水肿及出血, 位于致密层中的经血刺激周围平滑肌, 使之产生痉挛性收缩有关。其痛经程度与内膜浸润肌层深度有关, 即浸润愈深, 痛经愈甚[5]。但继发性贫血较少, 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组。 (3) 妇科检查时子宫大小可出现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或经期前后子宫增大, 以后逐渐缩小, 有压痛, 来潮时压痛尤著。 (4) CA125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组。近年来发现, 胸膜、腹膜、输卵管黏膜、子宫内膜等组织均与CA125有相同抗原性, 特别是肌间异位的子宫内膜能够释放CA125[6], 提示CA125水平测定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5) B超检查可见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型及肌层内小囊样低回声反射, 是腺肌病特征性图像, 动态观察腺肌病患者在经期子宫增大更为明显。

总之, 子宫腺肌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检查特点, 通过完整地收集病史, 全面体格检查, 并且对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 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丽民, 高雅波.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 (ll) :1281-1283.

[2]王君.子宫腺肌病的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13) :129-130.

[3]周小平.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8) :1373-1374.

[4]周慧梅.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2) :96-97.

[5]汤文娟.子宫腺肌病615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1, 37 (17) :1339-1340.

大子宫腺肌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经临床诊断及妇科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并要求保守介入治疗的患者20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5.9岁,2例未婚,18例已婚,2例未生育。20例均有较剧烈的痛经及月经量增多,痛经史1~8年,15例月经量增多合并贫血。

1.2 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3~7d内入院,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CA125、心电图、胸片、B超、雌孕激素、宫颈刮片检查。术前腹股沟区备皮、停留尿管。术前6h禁食禁水。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成功后,在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引导下,取右侧股动脉穿刺。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股动脉置管,使用5F Cobra导管在导丝辅助下超选择插入一侧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照影观察子宫动脉走行、形态和子宫腺肌病病灶的血供及染色情况,证实导管已进入子宫动脉,灌注平阳霉素8mg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待子宫螺旋动脉完全闭塞后,主干用明胶海绵颗粒予以栓塞。同法处理对侧。直至双侧子宫动脉主干中断后完成栓塞。

术后患者平卧,穿刺侧下肢制动6h,6h后拔除尿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4d,如无特殊不适,予出院休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血常规,彩超观察子宫体积,观察月经改变及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以患者术前经期所用卫生巾数为基数(%),详细记录术后每一经期所用同种卫生巾的数,并与术前比较,得术后月经量占原月经量的百分比。疼痛程度的评定取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将疼痛分为四级:(1)无痛;(2)轻度疼痛;(3)中度程度;(4)重度疼痛。子宫体积为椭圆球形体积公式(ABCπ/6)cm³,其中A、B、C分别为子宫的三维径线值。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观察3个月,子宫体积减小和痛经缓解、月经量减少情况,见表1。

子宫平均体积治疗前为286.52cm³,治疗后缩小为110.30cm³,术后和术前相比平均体积缩小61.49%,差异有显著性(P<0.05)。20例患者中痛经均明显缓解。20例患者的月经量经治疗后,除1例患者月经无改变外,其余患者月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2例患者月经极少,无闭经患者,月经减少的有效率为95%。合并贫血的15例患者,术前平均血红蛋白85g/L,术后复查平均血红蛋白105g/L。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5例出现腰骶部疼痛,予消炎镇痛剂及吗啡对症治疗,持续2~5d疼痛缓解;8例患者有发热症状,体温波动在37.6~38.2℃间,给予预防感染、解热止痛药,持续2~3d消失;12例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予注意卫生,5~7d左右自行消失;2例出现下肢酸胀,经局部热敷、按摩,3d后缓解。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肌层良性侵入,多发生在30~50岁经产妇,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本病由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其病因及病理机制涉及基底内膜腺体内陷、免疫因素、黏蛋白和生长因子等多方面因素[1,2]。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包括全子宫切除和病灶挖除术。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不佳,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大。病灶挖除术因难以将病灶完全切除,尤其是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导致几乎所有患者术后均可能需承受二次手术,应用较少,仅适用于年轻需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虽能根治此病,但随后而来的无法生育、围绝经期症状的提前、盆底功能障碍等也是医师和患者难以面对的问题。Ravina等于1995年首先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用于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开始[3],子宫动脉栓塞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3.1 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原理

通过超选择插管对双侧子宫动脉的栓塞,使侵入子宫肌层的异位内膜病灶缺血缺氧,进而坏死、溶解、吸收,使肌层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病灶释放的前列腺素物质减少,从而使痛经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术后子宫体积与宫腔面积的缩小,以及病灶的坏死使局部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数量降低,有效的减少了月经量。子宫动脉栓塞后,虽然正常的子宫内膜功能层也会出现轻度坏死,但在血管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后可重新生长并恢复正常功能。而异位的内膜由于缺少基底层的支持,坏死不可逆转,所以当栓塞的血管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后,已坏死的病灶不能重新生长。

3.2 适应证

有典型临床症状,经超声、MRI诊断明确的患者[4];希望保留子宫,不愿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大,无法继续药物治疗的患者。

3.3 禁忌证

一些学者对比做了阐述:妊娠患者,有盆腔放疗史者,同时患有急性脉管炎者,伴卵巢、子宫及附件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者有盆腔炎症或其他盆腔感染者,造影剂过敏者等[5,6,7,8,9,10,11]。

3.4 术后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子宫动脉栓塞后主要表现为栓塞综合征:下腹疼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少量流血,恶心、呕吐。下腹疼痛主要是子宫动脉栓塞后造成的缺血,往往与栓塞程度呈正比,术后对症使用止痛药,特别疼痛的可使用吗啡。发热症状与栓塞后坏死吸收有关,对症使用解热镇痛药。阴道少量出血可能与栓塞后子宫壁的渗出有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尿频、尿急、尿痛与栓塞后子宫充血刺激膀胱有关。除外,异位栓塞亦是应高度重视和难处理的并发症,所以在子宫动脉照影时应仔细分析子宫动脉及其小分支,有异常分支千万要避开,推注栓塞剂时要缓慢,并密切透视观察,术中询问患者感受。另外有文献报道术后有可能出现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泌尿系损伤等[12],但我们在随访中未发现出现上述并发症。同时也有学者不主张给未生育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实行,因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需在X线监视下进行,辐射时间较长,而卵巢对射线敏感,对生育可能有影响[3]。但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栓塞过程中所接受的X线剂量仍属安全范围。

本文对20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实践证明,该方法临床效果肯定,术后复查患者痛经缓解、月经量减少及子宫体积缩小,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又能保留子宫的新的治疗途径。但该方法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育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上一篇: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下一篇:水工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