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

2024-07-15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精选4篇)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 篇1

当前, 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广泛调整,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 给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当代中国大学生思维活跃、见闻广博、崇尚独立、追求个性, 但存在着实际参与社会行为较少、体制内参与严重不足、政治认知不够, “啃老族”“网瘾族”“月光族”“宅男宅女”等现实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倡导将学习从教室延伸到社区, 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区服务, 是一种将学术学习与社区服务有机整合的课程模式, 对我国大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战略主题之开端即特别强调, 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深刻审视服务学习课程的目标, 借鉴服务学习课程的思路, 关注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大学不仅要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 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开发对大学生学业有帮助且有吸引力的服务学习课程, 加强学术课程和社区服务的融合和渗透, 在相关的学术课程中挖掘与社区生活问题相关的结合点, 引导大学生走入社区, 在履行公民责任的过程中, 体会到学术知识的社会意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 由此激发大学生服务他者、社会和国家的激情和动机, 强化社会责任感, 培养积极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强化负责任公民的培育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宽广, 课程目标表述各不相同, 但也不乏共识。其一, 目标表述的范围一般都包括学生学业提高、个性发展、职业准备、公民培养等方面。其二, 目标表述的内容都认同“在增进学生学术知识、技能的同时, 培养公民所需要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 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最大的特色在于:让学生在进行学术学习的同时, 也强化其公民的角色意识, 以公民的身份去反思社会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使之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这是美国社群主义思潮的反映。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社群主义 (communitarianism) 思潮蓬勃发展。社群主义是一种新集体主义, 认为自由主义解构了社区, 导致了人们片面追求个人权利, 而渐渐忽视了对他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此种社会大背景下, 人们期待高校能培养出更多负责任的公民。

什么是“负责任的公民”?美国教育界认为: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宪政民主的价值与原则并积极投身于政治生活以维护这些价值与原则;负责任的公民能认识到自己有义务采取行动确保社会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负责任的公民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中来促进个人和公共利益。由此, 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公民知识和技能, 包括对政治体系有所了解, 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强调要形成较高的参与公民生活的技能, 诸如收集与处理信息、协商、讨论、交谈、说服、决策、解决冲突等。

为了实现“培育负责任的公民”的课程理想,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目标特别关注学生实践与反思的深度与实效。第一, 与传统的学术课程相比, 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更侧重主动实践。美国学者相信:“如果他们相信他们的行动能带来改变, 年轻人更愿意社会参与。服务学习和亲身参与是增强年轻人成为主动社会成员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 学者埃瑞克·谢菲尔德 (Eric.C.Sheffield) 指出:“服务学习中的服务应是为‘真正的’问题而服务。如果不是基于一个现实的问题, 它将只是惺惺作态和拉拢。没有问题就没有服务的需要。如果问题没有出现或被服务者感受到, 虚伪或错误的理解将主导或支配社会关系。”第二, 与传统的社区服务活动相比, 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更强调深入反思。美国高等教育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特别指出:服务性学习“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 强化学术课程, 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美国学者伯恩斯 (Leonard T.Burns) 曾专门撰文《记住:是服务学习, 而不仅仅是社区服务》 (Make Sure it’s Service Learning not Just Community Service) , 指出服务学习不同于学校组织的单纯的社区服务, 是否具有课程整合和反思的要素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课程、服务和反思三者应紧密结合。其中, 反思对学生公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也表明, 对服务学习过程的深入反思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责任、社会行为、社区参与、个人发展和强化学习动机。同时, 他们的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反思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和成功的学习者。因此, 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反思质量要求较高, 从情感态度到知识经验, 再到技能技巧均涵盖其中。例如,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要求大学生的反思涉及以下六方面:对服务学习教学法的理解;对社区的理解;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对普通教学法的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实践经验对自己影响的一般评价。同时, 要求学生要做三种不同层面的反思:技术层面、情境层面和批判层面。

二、核心理念:共同关系、团结一致和多元性

如何将学术课程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 避免两张皮是服务学习课程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埃瑞克·谢菲尔德提出应该从哲学的高度来检视服务学习课程, 把握住服务学习课程的核心理念, 使其得以正确理解和实践, 并适用于教育系统的任何阶段和每个学科。同时, 他指出:服务学习的概念已经被过度定义, 变成了一个箩筐。只要学生与社区接触都被看作是服务学习。针对这种情况, 他强调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学习课程要将学术课程与社区服务有机整合, 并力求达成以下三个核心理念。

(一) 共同关系 (Mutuality)

共同关系意味着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服务者和他者之间要建立内在联系, 密切互动, 由此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体验自身对他者、社区及社会的价值。“如果服务者与他者之间未建立共同关系, 服务学习的构想和实践都不可能成功, 因为只有在共同关系中, 学生才有了实践课堂学习内容的机会、批判性反思的意义, 才能形成对他者和社区的合理理解。”例如, 一位学生在服务学习过程中努力减轻无家可归者的问题, 学生能自觉形成同情感和关心, 这比任何书本学习效果都好, 而且无家可归者也通过学生的服务获得了利益。学者霍华德·瑞迪斯特 (Howard Radest) 也指出:“服务学习能切实地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建立互惠关系。它确实是学生成长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方式, 因为邂逅的陌生人可能与我互换位置。我可以是服务者, 也可以是被服务者。”

(二) 团结一致 (Solidarity)

有学者认为, 团结一致是一种和陌生人“在一起”的能力。它意味着要为一个可能遇到的邂逅者准备提供服务。学生要形成团结一致的能力, 不仅是简单的情感准备, 而且包括认知、想象力的准备。为未来邂逅者做准备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陌生人的理解, 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同理心。“在一起”的感受, 结合服务经历, 能给予大学生与未来陌生人互动的活力。服务者 (我) 与被服务者都是陌生人, 只有通过团结一致的态度才能建立共同关系, 达成互惠或“在一起”的感受。

(三) 多元性 (diversity)

由于美国人的生活、信仰和历史存在差异性, 美国社会非常注重学生对多元性的理解。美国人信仰“责任来自于选择而不是责任角色的继承”。选择的过程即意味着承担多元的责任, 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利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在服务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接触多样的人群, 与被服务者对话和互动, 了解对方的多元性需要。为未来邂逅者服务的准备和习惯, 将会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差异性或多元性的重要。在服务学习中学生经历多元性的体验和感受, 将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了解民主社会的社区中多样和无数的他者, 而不是历史或道德课本上的教条, 是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内容, 这是学生感受多元性, 形成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公民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养成

美国对服务学习课程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和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其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又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许多实践证实, 有效的服务学习课程能增强学生参与社区的意识、改善学业成绩、完善品格、优化人际。美国学者雷耶斯﹒克萨达 (Reyes L.Quezada) 和理查德﹒克里斯托弗森 (Richard W.Christopherson) 通过对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大学生的反思报告进行专项研究, 发现服务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公民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 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与成长;合作技能;反思与元认知。

(一) 认知与成长 (Cognition andGrowth)

“认知与成长”是课程学习、阅读和与儿童在一起的体验活动的实践结果。研究者搜集的反思文本集中地描述了大学生对所学课程、成长途径和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收获。谈及对所学课程的认知时, 许多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改变了对于服务学习课程的态度, 以前视服务学习课程为“强迫要求”, 现在则“想真正参与其中”, 因为他们感到服务学习课程是一种培养领导力、沟通能力、自信和信任的有效教学手段。许多参与者还倾向于视参与服务学习课程为自己成长的重要途径, 认为是帮助他者和履行自己公民责任的有益过程。他们表述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愿望, 表达了与儿童一起工作是服务社区最佳途径的观点。大多数参与者承认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主要收获是领导能力的提升, 并重点描述了利用团队去创造和建设共同体的过程。他们坦承在服务学习课程中与儿童一起工作所获得的理解, 对其未来作为领导者和教师等社会角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二) 合作技能 (Collaborative Skills)

“合作技能”表示大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合作关系, 大学生对儿童的预期影响能否达成, 能否接受儿童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谈到了与同伴的合作和与儿童的合作。他们认为, 在工作和游戏中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经历和学习重点。合作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不仅需要大学生在身体上, 而且在心理上都能主动地寻求合作。当他们学会与同伴一起工作并相互理解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明显提升。一名大学生写道:“我发现我不只是班级的老师, 也是一名学生。因为在与他们互动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学到了在团队中如何与别人交流。我知道如何成为一名较好的倾听者。我学会了如何更耐心地与小孩子们相处。最重要的是, 我学会了如何信任他们, 正如他们信任我一样。”大学生们也普遍提及与儿童交往, 学到了耐心、坚持、宽容、灵活和如何玩得开心。大学生们还在报告中反思建立合作关系是服务学习课程成功的关键。他们讲述了许多如何与儿童互动, 如何和大学生同伴合作, 如何成为团体建设中成功或失败的指导者的案例。正是在相互合作的关系中, 大学生们才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和学习与特别个体交往的策略。

(三) 反思与元认知 (Reflection andMeta-Cognition)

参加服务学习的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了服务学习的社会价值, 锻炼了在新的环境下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服务学习课程, 大学生们都清晰地发现了团队合作、社区服务及与儿童在一起工作时所学的技能的价值。他们仔细地描述了这些所学的技能将如何影响他们未来职业或个人生活。“我从服务学习课程以及与儿童相处的时间中学到的是, 如何与团队中其他的成员更有效的沟通。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 为了未来公司的成功与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友好相处是必须的。”大学生们也不断学习在新的情境下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由此认为儿童和他们自己都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诚如一名大学生所言:“我从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的目标是教这些儿童一些关于生活有用的知识。我们希望教他们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想帮助他们形成自豪感, 那样无论遇到什么阻碍, 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最后, 我希望他们快乐。我也在此课程中学到了真诚。”在对服务学习经历的反思中, 大学生们都认识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并感受到成就感。“这门课程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我们已经教授给儿童那些他们受益终生的知识和能力, 如团队合作、自尊、身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游戏, 学生们知道了如何与他者相处。这些策略可以被用于每天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不得不每天与教室里的同学互动, 这些能力将帮助他们彼此相处。”

四、课程实施途径:与社区内中小学形成合作伙伴

为大学生提供可供选择且激动人心的服务学习课程对许多高校而言, 是一种挑战。美国高校在实施服务学习课程时, 主动寻求来自社区的多种合作伙伴, 如社区内各种机构、团体、公益组织和社区居民。然而, 服务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 常常面临着“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落差, 成为制约服务学习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障碍。正如克拉克﹒克尔 (Clark Kerr) 所说:“我们必须减少学术社区与周围社会的鸿沟, 因为如果这一鸿沟不断扩大, 学术社区就不能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居民也享受不到大学知识分子提供的服务。”基于此, 美国高校在实践中常常偏好选择社区内中小学, 将中小学作为稳定的合作伙伴来开展服务学习课程。

首先, 两者都是教育机构。美国高校很好地实现了“教育、研究和服务”三重职能, 美国中小学的组织文化更重视知识的探究与普及。虽然高校与中小学在组织文化上有差异, 但相对于社区内其他社会组织机构而言, 两者在组织文化上还是有较多的相似性, 具有沟通和合作的基础。同时, 美国高校和中小学都在不同层次地开展服务学习课程, 对服务学习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程序容易达成共识, 往往比教育内行牵手教育外行更容易取得实效。为此, 美国高校都非常支持当地公立教育系统与社区中小学联手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最终实现多赢。据G.鲁滨逊 (Gail Robinson) 的研究, 美国越来越多的服务习者将面对K-12学校的年轻学生, 就各种主题指导和教育他们。高校大学生充当指导教师的角色, 这种服务学习课程对那些期望将来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来说特别有价值。这些来自当地高校的指导者有助于儿童和中学生认识他们升入该学院的潜力。这样, 服务学习课程也充当了学院的间接招生工具。

其二, 两者都是社会公共机构。美国公共教育机构均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教育使命和义务。有研究表明, 美国高校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发展个性、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等等话语, 来表达自己的办学理念。美国耶鲁大学校长更提出大学是“机构性公民”, 要履行好大学机构性公民的义务。大学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邻里关系的改善等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也可以通过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间接地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国中小学也很注重公民的培养, 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完整儿童的重要内容。正如唐·戴维斯 (Don Davis) 所言:“儿童的生活并不是分离的, 而要建立起一系列互动关系和支持创造经历……狭隘地关注标准化考试会失去培养完整儿童的丰富性和对儿童未来成功的帮助”。

其三, 社区内中小学蕴含丰富的合作契机。美国人崇尚实用的观念和务实的精神, 在高校与中小学的教育理念中得到充分体现。美国中小学生实行就近入学, 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学校所在的社区, 许多社区问题在中小学中都有所反映, 因此高校依托中小学开展服务学习, 能在较理想的环境中实践服务学习的课程目标。同时, 高校学科专业背景的多元性, 也使高校与中小学联手开展服务学习课程成为可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印证, 如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为周边公立和私立小学开展预防中毒教育;美国卡内基米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现代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社区内母语为非英语的儿童提供语言教育;美国贡萨格大学 (Gonzaga University) 艺术学院的学生对无家可归的社区孤儿提供艺术、心理发展的帮助;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瀑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iver Falls) 地理专业的学生带领儿童在操场绘制地图;美国霍夫顿学院 (Houghton College) 为当地社区中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师资等等。

五、对我国高校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启示

美国全国和社区服务委员会前主席伊尔里奇 (Thomas Ehrlich) 教授认为:“虽然服务性学习离高等教育的学术中心舞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它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这个方向靠近。”服务学习课程也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美国服务学习课程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开展服务学习课程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 要把握住服务学习课程的核心理念。

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类似于美国的“服务学习课程”, 但存在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脱节的问题, 常常会为服务而服务, 走马观花, 缺少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真正有效的服务学习应关注现实问题, 要求教师和学生要离开教室走进现实的社区, 带着问题, 以公民的身份投身于多元、鲜活、充满未知的现实生活, 与社区的人和事进行深层次的互动, 达到“在一起”的社会情感体验, 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行动。

(二) 要主动寻求社区中小学的支持。

我国许多高校也曾仿效美国开展服务学习课程, 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社区的接纳、理解和支持不够。大学生们常常满怀热情而来, 却无所适从, 或受到冷遇, 或产生挫折感, 最终对服务学习课程失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服务学习课程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彰显。与美国相比较, 我国的社区管理建设还很薄弱,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偏低。鉴于美国高校纷纷选择中小学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经验, 我们也应主动与社区内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 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找到与中小学生相关的对接内容, 从而实现双赢, 甚至是多赢。

(三) 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 引导大学生形成反思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反思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内省和思考, 从而升华主体的道德情感, 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反思是促进服务学习课程功能实现的重要手段。通常我国许多大学生也参与社会实践, 也有总结报告, 但多数学生只是应付, 并未深层次地反思其中的收获与问题, 导致学生社会情感难以升华。服务学习课程的实施只有重视并突出反思环节, 服务学习课程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 篇2

摘要:在我国上网人群中,中小学生占了一定比例,并且以几何级数量增长。由于这个群体自律、自控、自护能力相当有限,上网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及家庭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上网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塑造学生良好网络道德行为和学生安全意识的关键时期。该论文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网络活动现状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以及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网络弊端、培养中学生良好上网行为习惯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对策

0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规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安排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1]为了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2000年就决定在中小学实施 “校校通”工程。“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2]

1 中学生的网络活动现状

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可是上网之后做什么?这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我对新疆石河子中学生上网的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如下。(表一)

新疆石河子市中学生上网的动机调查显示:为玩游戏而上网的比重最高,达到24.71%;学习动机的最少,为12.35%;找朋友、聊天动机的同学有20.00%;看新闻的占12.94%;休闲娱乐动机的有16.47%。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动机中浏览过色情信息仅有2%,观看过暴力内容的有1%。

由此可以知道,浏览非法内容的学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的网络活动是健康的。

2 中学生喜欢网络聊天和游戏的原因:

据我分析,学生喜欢上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很重,渴望更多地与外界交流,渴望领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②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着自身特定时期的烦恼与快乐,在需要交流、分享与指导,却很难在身边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渴望上网觅知音。③网络聊天和游戏本身具有简单、有趣等特点,对初上网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参与到其中。根据对石河子市中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休闲娱乐和交友在所有网民中都占有相当比重。要求我们自制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完全杜绝此类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对待呢?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研究。

3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3.1 网络的积极影响 ①使中学生开阔视野。网上有许多益智的资讯,中学生通过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②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个人主页正成为时尚。③无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中学生的心理压力。④可以在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使自已走向成熟。⑤上网还能使中学生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课堂内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3.2 网络的消极影响 ①浏览健康网站,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过动症、行为失调症等。②上网时间太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如视力下降。③无节制地上网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加重了父母的负担。

4 网络对中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4.1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即成人感产生,并且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导致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4.2 互联网本身原因 网站常伴有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中学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4.3 家长和学校原因 家长和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4.4 社会原因 网吧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5 中学生上网弊端的教育对策:

针对中学生上网弊端的原因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着手:

5.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使学生自身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5.2 家庭教育——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作为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平时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情况,并对孩子的上网时间有所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休息15分钟。如果孩子一旦成瘾,应立即请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5.3 学校教育——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为达到良好的教育,更好的引导学生具体方法如下:①利用班会时间开设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给予正确的疏导,防止产生“禁果效应”。②老师要注意创建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与学生多沟通,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和知心人,鼓励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朋友。③满足学生合理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如让学生承担适当的责任,如当个小组长,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还可以适当组织班级活动和竞赛,促进学生间的交往,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④开放心理咨询室。帮助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要引导中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

5.4 社会教育 各级政府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净化网络环境,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全社会需要加强网络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中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一批能吸引中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要坚持正面引导、专家指导,防患于未然。培养健康的上网道德意识、辨别网络信息意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注重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效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事半功倍,注意对学生思想系统的控制,使上网真正成为中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育部教基司函[2000]34号.

[3]戒“网瘾”从找原因入手.

[4]初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5]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教育探索.

[6]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责任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同志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青年大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 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 形成自己的见解, 既要专攻博览, 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 学会担当社会责任。”[1]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05方案”实施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称“基础”, 下同) 等课程组成, 本文结合“基础”课程探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旨与逻辑

“基础”课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贯穿‘基础课’的主线。”[2]课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称《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版, 下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领贯穿于始终, 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摄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和社会主义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如果说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知识的认知教育, 那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更着重于能力培养、责任意识的培育, 这里的责任既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的责任, 也包括对家庭责任和对国家社会责任。因此《基础》教材的编排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而是更多注重基于严密的逻辑体系之上, 对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和国家关系的理性思考。绪论部分是本书的总纲, 着重强调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即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时初步勾勒了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第一章紧承绪论, 向学生展示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第二章阐释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 应该对国家的发展担当的责任, 凸现了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教育;第三章从宏观上说明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欲担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应该以何种人生态度进入社会, 即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第四、五、六章分别从道德、法律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法律素养;第七章是第四、五和第六章这三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以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为载体, 阐述了公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结语部分是课程的落脚点, 与绪论部分相呼应, 浑然一体, 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思考, 从心智上走向成熟。

2“责任公民”培育:“基础”课的题中应有之意

如前文所述, 纵观“基础”课程教材的逻辑体系, “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其核心关键词, 而这是现代“责任公民”必须具备的要素, 理当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必备:因为从逻辑上说,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应该是“责任公民”。因此, 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责任公民”是“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

“责任公民”一词衍生于“公民”。有学者认为, “责任公民就是拥有这种责任心与责任能力的公民”[3]。众所周知, “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邦,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传统差异, 不同的学术流派对“公民”内涵的解释各有侧重。我国宪法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辞海》将“公民”界定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而《现代汉语辞典》关于公民的解释是:“具有或者取得某国国籍,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4]这是对自然人是否具备我国“公民资格”抑或“公民身份”的认证。从对“公民”的概念分析看出, “公民”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素, 即“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现代汉语辞典》将“义务”界定为“公民或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4], 如继续追溯“责任”的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 “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 因此“责任”和“公民”本是孪生姊妹。但现实生活中, 由于人们受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权利优先于任何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泛滥、消费主义盛行等消极影响。因此, “具备公民身份, 并不意味着其就成为真正的公民, 每个社会成员只有行使了公民责任和义务, 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5], 即本文所指的“责任公民”。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的活动史。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你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6]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需要数以万计的“责任公民”的积极参与, 大学生承接着社会的当下与未来, 因此, 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将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公民责任意识, 但也有调查研究表明, 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责任放大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势, 表现为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现象。[7]“当前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感缺乏, 表现为:一是知行脱节, 践行能力弱。二是崇尚自我, 社会责任感缺乏。三是心理脆弱, 自我责任感淡薄。”[8]这既不符合“责任公民”的要求, 更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以“基础”课为依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培育社会主义“责任公民”

《基础》中指出:“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加强修养, 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2]这正是“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责任公民”强调个体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社会发展带动个体发展, 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公民提出了具体要求, 因此“责任公民”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融会贯通, 高度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从三个“递减”的层面展示了国家的建设目标、社会的制度保证及个人的行为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 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9]这部分内容与《基础》教材第二章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密切相关, 主要阐述了国家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应当肩负的责任, 即从国家建设层面对责任公民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 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9]这是从社会制度层面, 为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因为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9]这是从国家建设目标的对角度公民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个人组成家庭, 家庭构成社会和国家, 国家、社会由每一个个人组成的, 因此, 国家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与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紧密相连。《基础》教材自第三章至第七章内容, 就是从人生观、基本道德原则、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公共秩序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展开, 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作了充分阐释。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这祥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 即历史事变, 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看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0]从前文对《基础》教材逻辑框架可以看出, “基础”课程的重点就在于培育大学生对于社会、国家责任的责任意识,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责任公民”并最终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 “责任公民”的社会活动为国家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同时国家保障“责任公民”的个人发展, 形成良性互动。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的现代责任公民。因此,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 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始终, 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公民”意识, 这也是该课程的一条重要的脉络和主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8/c_126477806.htm, 2015-1-24.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0, 208.

[3]牛国卫.公民教育的责任向度及其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 2008 (12) :3-5.

[4]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2:435, 1490.

[5]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329.

[7]陈群, 马贵侠.“责任危机”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体系探究[J].江淮论坛, 2014 (3) :150

[8]谢志远.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实效性构想[J].教育评论, 2005 (4) :37-39.

[9]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22/c40531-21565926.html, 2015-1-24.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 篇4

网络是英文internet network的中文翻译。从技术层面讲, 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 组成数据链路,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

所谓公民意识, 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自觉认同, 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社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反映。

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就是中学生对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的认识、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及公民行为评价的总和。

二、网络材料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网络材料下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为中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学生的思想活动多元性、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显得过于单一, 有时还会引起某些负面效果, 而公民意识教育在保护和进一步激发中学生政治热情的同时, 对中学生的政治行为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 增强其政治鉴别力及敏锐性。这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而且能够取得实效, 引导中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实现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三、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

在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这一问题中同样存在着两重性, 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 也有消极不利的影响。其一, 健康向上的网络材料有利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其二, 健康向上的网络材料有利于中学生的心理沟通, 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其三, 健康向上的网络材料, 有利于中学生培养自尊、自信, 发展个性。

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除了以上积极的影响外, 还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主要的表现是: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风上聊天引发网恋, 使中学生深陷情感陷阱; 网络的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等。

四、网络材料下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时期是培养他们公民意识的最佳时期, 也是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等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 我们要探索网络材料下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和重视网络材料下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使他们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 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 另一方面, 在有关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如在历史、语文等课堂教学中把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结合进去。

五、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材料来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为中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材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辨别力、自控力还不强, 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 我们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 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 争取使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 形式新颖而优美, 更新速度快, 宣传做得好, 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因此, 良好的网络材料和文化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 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 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 我们要优化网络材料, 通过加强对中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材料来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 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好公民。

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可塑性较强, 所以高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当前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总体情况良好, 学生有较强的国家意识, 权利和义务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依然有学生的公民意识尤其是义务意识亟需提高, 甚至有极少数的学生丝毫没有国家归属感。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堪忧。现在, 我们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对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时期是每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无疑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

摘要: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材料对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在良好的网络材料中, 中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优化网络材料对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及如何优化网络材料, 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从五个方面提出一些见解。第一部分:网络、公民意识的概念及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网络材料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第四部分: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材料来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上一篇:乳品质量管理下一篇: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