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律责任原则探讨

2024-07-03

网络法律责任原则探讨(精选5篇)

网络法律责任原则探讨 篇1

摘要:隐性采访是为了完成某一种公开采访无法完成的特殊采访方式, 由于其特殊性, 采访中常涉及法律问题和道德伦理问题, 成为社会各界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和伦理原则入手探讨了隐性采访应遵循的守法事项和道德伦理原则, 提出作为新闻记者在必须采用隐性采访时, 应牢固把握法律和职业道德底线。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界限,道德伦理,原则

一、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

采访是记者的权利, 但不是权力, 任何记者都没有审判他人的权力, 由于隐性采访极易涉及法律问题, 一旦采访不得当就会造成法律纠纷, 甚至触犯刑法。因此,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得到法律的许可和法律的认同, 这是每一位记者开展隐性采访应坚持的底线。

我国90年代中期, 当舆论监督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背景下, 《焦点访谈》这类栏目的出现, 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揭露在经济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不合法的新闻事实, 而在这些曝光类的新闻事件报道中, 新闻记者经常采用的是隐性采访的报道方式, 通过隐性采访, 挖掘到了大量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同时也是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不断进步的表现, 标志着我国电视暗访形态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自此, 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台暗访风行, 大批记者乔装暗访, 真实地披露了一些执法部门违法乱纪、犯罪分子制假贩假等社会丑恶现象, 其中许多节目堪称经典之作, 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在中央台对隐性采访的工作不断推进的时候, 各个地方台的媒体也在不断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制作“引人注目”的新闻报道, 但是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操作上的不当, 或是对隐性采访涉及的相关法律常识不够了解等, 由此造成了隐性采访侵权等案例的发生, 这给新闻媒体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同时也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 我们不得不对此引起重视。隐性采访中涉及的法律界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国家安全问题。新闻媒体是泄露国家机密的重要通道, 各国情报界均是从新闻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中获取情报机密。获取国家机密的主要方式有秘密文件被改变并公开发表、拟定的新闻稿未经审核即被泄露、业务部门审核不严等。新闻史上, 尽管记者通过隐性采访方式获取国家机密并造成泄露的案件十分罕见, 但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后果, 可见严格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特别是新闻记者更要坚守国家机密安全, 避免隐性采访不当造成国家安全机密的泄露。

(2) 法人的商业安全问题。市场经济下, 商业机密价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客体。当前, 新闻记者对企业或个人的隐性采访题材大多为其贪污受贿、官商勾结、非法经营渠道等不法行为, 这种采访是合法的, 符合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 而且基本不存在隐性采访过程中泄露商业机密的法律纠纷, 但并不代表这种隐性采访就不与企业的商业机密出现任何冲突, 一些新闻机构或记者在对企业进行隐性采访时, 如果对某一事物的判断错误, 就有可能会将本属于企业合法的机密错当成非法行为予以曝光。

(3) 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记者隐性采访过程中隐藏或伪装了自身真实身份, 使得被采访对象放松了警惕性, 极易获取他人的隐私, 这种客观事实即使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擅自披露也通常会对公民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侵害, 侵扰了他人人身自由和私生活空间。

(4) 未成年人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其中第四章第三十条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第五章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公开出版物、影视节目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姓名、照片、住所以及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资料。因此, 严令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

(1) 违反最基本的诚信原则。在隐性采访中, 记者将其身份伪装起来, 根据采访需要扮演不同角色深入所要采访领域, 与受访者建立起一种隐瞒的人际关系, 这从道德上对于被采访者是一种伤害。

(2) 引发非正常诱导行为。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可获取独家新闻, 必然会提高新闻机构刊物发行量和个人的知名度, 为更多的制造“卖点”, 一定程度上势必促使记者产生非正常诱导被采访者等行为。

(3) 非正常策划新闻。有时新闻机构为达到一定目的, 采取介入与干涉方针提升所采访事件新闻价值, 人为策划轰动效应, 这也是一种触犯伦理道德的行为。

三、隐性采访中应注意事项和遵循原则

(1) 隐性采访应注意的事项。1)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 必须保证所要采访的现象、对象和问题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2) 在隐藏身份深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调查时要适度, 不能为达到采访内容向着有利于自身利益方向发展而做出不法行为。3) 隐性采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除非必要进行隐性采访的任务, 否则一般不提倡采取隐性采访, 而且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 明确采访任务性质和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2) 隐性采访应遵循的伦理原则。1) 严格守法。公民的一切活动都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隐性采访也不能例外。因此, 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要严格守法, 不能不择手段的获取不法新闻, 做出非道德行为。2) 公共利益为上。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都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 这也是媒体机构和新闻记者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如果采访内容涉及大多数人公共利益, 而且非隐性采访不能获取, 则可从之, 相反采访内容无关公共利益且影响甚小, 是没有必要采用隐性采访的。

(3) 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新闻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而新闻记者就是历史的记录者, 隐性采访中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隐性采访多是披露社会上的违法违纪行为, 采访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挠和困难, 要想进一步深入事件源头难度更大。因此, 记者采访的真实性尤为重要, 新闻稍有失真就会削弱报道力度, 误导公众, 进而伤害事件中涉及的人物, 同时新闻机构的公信度也会遭到质疑, 所以更应该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不能扭曲事实。

四、结语

隐性采访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要, 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大, 同时也是受众最需求的。从市场争夺和媒体长远发展来看, 隐性采访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处理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 研究的学者有一大批, 为隐性采访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参考了很多前人的研究成果, 但是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研究的角度和起步点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我也是站在最近的时间里观察、探讨和研究。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发掘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时间在推移, 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问题将会一直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网络法律责任原则探讨 篇2

摘 要 本文将从房产政策下引发的一起案例着手,阐述情势变更原则的司法解释、概念区别等,用对比方式,最终得出该房产政策下引发的案例,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及对情势变更原则应当谨慎适用。

关键词 房产政策 情势变更原则 不可抗力 商业风险

一、案例介绍

2010年4月16日,吴某和陈某签订一份《商品房转让定金协议书》。协议约定:陈某将杭州某小区的一套商品房以92万元价格转卖给吴某,定金10万元,其余房款应在4月30日前一次性付清。若吴某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若陈某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简称房产政策)出台,其中规定: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此后,吴某以“自己非杭州本地居民,无法办理按揭”为由,要求陈某退还定金,并诉讼至法院。庭审中,争议焦点集中在:上述政策变化属于情势变更抑或商业风险?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司法解释及概念区别

(一)司法解释

2009年5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條明确情势变更原则是: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二)概念区别

1.不可抗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情势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存在以下区别:

(1)结果不同。不可抗力的结果是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而情势变更原则的结果是履行合同将对合同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责任承担不同。因不可抗力未能履行合同,无需承担相应责任,而因情势变更原则未能履行合同,责任承担以风险共担为原则。

2.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给商业主体带来获利或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情势变更原则与商业风险存在以下区别:

(1)合同成立的基础环境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在情势变更原则中,该基础环境已经发生了异常变动,而商业风险中该基础环境尚未达到异常变动。

(2)是否可以预见。情势变更原则具有不可预见性,当事人对情势变更原则的发生没有过错,在当事人尽到最大注意义务的情形下仍不可避免。而商业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当事人能够或者应当预见到将来可能发生商业风险,当事人主观认识存在过错。

(3)责任承担不同。情势变更原则中风险分担,而商业风险中则以风险自负为原则。

三、分析与观点

(1)上述案例中的合同,买卖双方自愿订立,且亦是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生效后,房产政策发布,买方未能取得银行贷款,才使得合同履行发生障碍。

(2)在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出卖人以转移房屋所有权及交付房屋为重要合同义务,而买受人以支付房款为重要合同义务。至于房款能否依约交纳,买受人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对自身的购房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而在买受人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来支付购房款的情形下,在借款合同签订前,买受人与金融机构之间尚处于合同磋商阶段,纵观我国的金融借贷,即使房产政策未出台,其本身亦存在商业风险;在买受人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时,双方形成借款法律关系,其属于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之外的法律关系。除非双方在签订的合同中进一步明确“在未能取得银行借款的情况下,合同解除,双方互不承担责任。”否则,笔者认为若仅通过 “余款通过商业按揭”的约定来让出卖人承担不利后果,对出卖人显失公平,以出卖人的不公平来换取买受人的公平,不符合情势变更原则的立法本意及适用条件。

(3)买受人支付房款是货币之债,房产政策只是让买受人在付款方式和付款成本上发生变化,其并不必然导致给付不能,买受人完全可以通过一次性付款的方式实现其合同目的。除非买受人能举证证明因该等支付已经穷尽一切现有可能的方法,经济上绝对的履行不能,譬如支付后将导致破产等。从保证公平正义出发,方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4)因房价居高不下,宏观政策调控房价的呼声已经很高,在此等房地产市场环境下,笔者认为作为买受人对此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

(5)上述案例,法官经过审理后认为:原、被告订立的商品房转让定金协议书,属立约定金合同性质,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该定金协议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给付定金的一方吴某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原告拒绝与被告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支付购房款,属于不履行约定的债务行为,为此,原告无权要求被告返还定金。对于原告提出受房贷政策影响无法办理贷款这一理由,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已在定金合同中约定原告在规定时间内按期支付余下按揭,且原告也明知在一定期限内尚不能取得房屋产权证,国务院关于房贷调控政策的出台,并不必然导致原、被告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因此,原告主张的事实,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规定的条件不符,原告据此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定金,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高校无线网络设计原则探讨 篇3

在建设我校无线校园网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体会,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们建设高校无线网络设计原则的一些思考和研究。

1 标准的成熟性

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整体网络系统之所以可以稳定工作,与该校一直秉承标准化的建网思路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所有网络设备遵循了标准协议,才能满足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协调工作。

高校无线网络的规划,同样必须遵循标准的统一性,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必须与国际主流标准协议相一致,并能够保证与多个主流厂商的互操作性。

2 解决方案技术的成熟性

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多年,期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技术,但是对于高校的网络现状和规模而言,必须采用国内众多高校已经在使用的成熟解决方案技术,才能将网络使用和维护风险降到最低。

3 完善的安全措施

为数众多的高等学府,培养了大规模的莘莘学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掌握了高级网络技术的黑客的可能性,这的确是国内很多高校网络管理人员所不得不面对的困境,这意味着网管人员必须在选择组网规划时,就要仔细地考虑任何有可能造成网络安全危机的隐患。因此,对于绵阳师范学院而言,无线网络的安全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用户接入认证的控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本身已经部署了基于PPPo E的用户认证系统,建成后的无线网络必须完全融合进已有的认证系统中,同时,还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的认证安全功能,针对不同的用户开设不同的认证权限,既可以满足校内学生、教职工的认证权限和计费的区别,还可以对校外来访用户提供单独的认证权限,做到“入网即认证、认证后分配权限、按权限计费”等多种多样的用户策略功能。

3.2 基于用户的访问策略

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上网行为,包括HTTP、FTP、语音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应加以配置不同的行为控制权限,既满足针对不同用户的网络互访的安全性,又可以针对特殊需求(如安全级别较高的领导等)赋予单独的隔离访问,不会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

3.3 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安全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因此,针对建成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同时满足合法的无线用户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无线接入点与上行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4 对射频环境的监控

无线网络依靠空中的无线频谱载频工作,正常、合理的无线信道,可以支撑无线设备稳定的工作,满足数据的正常发送。但是,非法用户与非法无线设备的存在,将会对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非法用户可能利用射频扫描工具探查合法无线设备的工作参数、用户数据,继而入侵网络;非法的无线设备则可能侵占合法的无线信道,从而导致对合法设备的信道利用产生干扰。

因此,对于高校规划中的无线网络,必须具备无线射频监控能力,能针对非法用户的扫频行为和尝试连接进行定位,继而第一时间告警并将其剔除;对于非法无线设备也需要进行快速发现与告警。

4 网络的可扩展性

无线网络作为一项新兴网络技术,其普及速度越来越快,相应也带来了其解决方案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于部署于全校的无线网络网络,投入巨大,性价比是用户必须要考虑的方面,这其中,网络系统面向未来的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针对本次的无线网络设计原则中,要求无线网络能够实现对所有的无线接入点功能的配置和管理、无线入侵监控、无线终端追踪定位、无线电波传输分析的工作模式。同时整个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规模上的扩展,扩展后所有功能和管理的模式保持不便。即便是未来的802.11n无线技术的成熟之后,也只要增加相应的接入点产品即可,无需改变整个无线网络架构。

5 功能丰富的集中管理

高校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点规模非常庞大,且均分布于各个楼栋的天花板、墙壁和楼顶等位置,平时很难直接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因此,必须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对全网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因此,在网络管理方面,规划中的无线网络必须具有全网设备工作状态参数的集中监控、射频智能调控、射频环境的实时监控、网络链路状况的报警、无线用户及设备的定位、丰富的报表输出等实用功能。

6 可冗余的高可靠性

高校无线网络投入使用后,由于目前高校均已经拥有了较多的支持无线上网的计算机,可以预料到该无线网络很快就会成为该校的重要网络接入方式,因此,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必须经受住大规模长时间使用的考验,对于网络的冗余性设计也应在考虑之列。规划所使用的设备,必须支持较好的冗余和故障热备能力,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7 灵活的部署方式

高校无线网络部署,为了更好的实现任何地方的灵活部署,应当全部选用支持标准802.3af协议的Po E(以太网供电)技术,可以满足所有的无线接入点无需专门拉电源线,而是采用已经部署的以太网双绞线就可以满足长达100米的供电,从而保证无线接入点的灵活部署。

8 完善合理的部署方式

针对高校无线部署,考虑到现有的装修结构已经非常完善,如果直接将AP部署在吊顶上,势必会影响到校园建筑的美观,同时也会增加无线AP的不安全性。因此,在本次的无线部署中,将考虑增加吸顶天线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保持学校现有的装修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增强AP部署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增加AP的信号强度。

摘要:高校无线网络设计需要遵循标准,并且依靠成熟的可靠的方案设计,从而保证完善的安全措施方案设计:用户接入认证的控制、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对射频环境的监控等。同时可以提高网络可扩展性,还要考虑无线网络的集中管理,并且带有一定的可冗余的高可靠性,以提高网络灵活的、合理的部署方式。

网络仲裁相关法律探讨 篇4

根据调查机构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年交易额第一次突破千亿大关, 同比增长128.5%。传统仲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网络争议解决应该简捷、廉价, 在线仲裁是电子商务争议的更为合理和简便易行解决方法。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充分利用其网上解决域名争议的经验, 针对电子商务纠纷及其他经济贸易争议, 适时制定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 (以下称《规则》) , 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规则》与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密切衔接, 充分保证了网上仲裁与我国法律体系的兼容性;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的现状、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以及网络用户对网络技术和网络工具的掌握程度, 采取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方式, 以网上通讯方式为主, 以常规通讯方式为辅, 现实与虚拟兼顾;在体例上, 《规则》在“普通程序”之外根据案件争议金额大小分别规定了“简易程序”和“快速程序”, 以真正适应在网上快速解决经济纠纷的需要。

学界关于网络仲裁的理论探讨由来已久, 争议点主要集中在网络仲裁协议和电子证据上。

二、电子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一) 电子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

电子签名的日益普及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开始立法, 根据功能等同原则承认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名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各国在其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中纷纷认可了电子签名的效力, 我国于2004年通过《电子签名法》。

我国的仲裁法规定, 争议当事人必须事先达成有效的书面仲裁协议, 方可将争端提交仲裁机构解决。在网络时代, 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要求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规则》第二条规定, 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信息记载形式。电子签名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二) 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

1. 适当放宽电子仲裁协议当事人行为能力的要求。

未成年人参与的网上交易成为普遍现象, 如果有关合同或仲裁协议均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一律认定为无效, 那么必然会使从事电子商务的风险大大增加, 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言,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民事活动, 其订立的电子仲裁协议应认定为无效。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应分情况看待:若限制行为能力人与网络商家所签订的载有仲裁条款的电子商务合同属于纯获利益的合同, 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则该合同有效, 其中的仲裁条款也有效;其次, 适用民法中关于追认权, 撤销权的理论。

2. 关于格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网络交易中充斥着大量的格式合同, 这些格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呢?确定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 特别关注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有效仲裁条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 仲裁条款的充分提示, 否则应视为双方未达成仲裁合意。第二, 仲裁地选择的限制, 禁止约定远离消费者的地方为仲裁地。约定无效的, 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协商不成的, 由仲裁员选择合理的地点作为仲裁地。第三, 费用分担的限制。《规则》规定的最低仲裁费用为4000元人民币, 小额标的案件的诉讼解费用大大低于这个数额。本文认为, 如果经营者在电子格式合同中约定由收费较高的仲裁机构仲裁仲裁, 给消费者造成不合理负担的, 消费者可以主张仲裁条款无效;如果主张仲裁条款有效, 则仲裁费用应由经营者承担。

三、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是指以计算机储存的电子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纪录, 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关于电子证据的证据类型, 学界争议颇多, 本文认为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能较好的解决与现行证据制度的冲突。数据电文本质上是一种“数字证据”:在信息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读写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资料。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数字处理系统以“0”、“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数字证据一旦形成, 就会在计算机系统中留下相应的痕迹和记载并能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之中, 这种记录既能被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输出、显示, 也能被其他数字技术还原。在没有受到侵入、删除和篡改的前提下, 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已发生的事实。数字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和可信度, 应当成为电子商务当事人防范法律风险重点采集、保存和使用的证据。

《规则》第二条规定, 电子证据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数据电文。同时, 第二十九条规定,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可以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电子证据。为证明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应当考虑生成、储存或者传递电子证据方法的可靠性, 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等相关因素。电子证据采用了可靠的电子签名的, 与经手写签名或者盖章的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和证明力。

摘要:我国电子商务网络争端越来越多, 网络仲裁是解决电子商务争端的更合理、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刚刚施行的背景下, 文章就网络仲裁协议和电子证据的问题进行一些法律上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仲裁,仲裁协议,电子证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电子商务法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2]沈益平.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J].现代法学, 2000. (8) .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讨 篇5

1 网络隐私权的界定

网络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 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进行娱乐活动,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工作、搞学术研究。网络技术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 催生了电子商务等新的技术的发展。总之, 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网络世界里, 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地信息, 同时也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网上, 他人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追踪、记录, 并通过收集到的信息挖掘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这样就会将我们的个人隐私暴露。但是, 现在的网络技术还无法真正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好个人隐私问题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难题。

网络隐私权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一个名词, 是隐私权的外延。所谓网络隐私权就是指自然人在网络上进行合法活动而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复制、传播、利用的一种人格权。同时, 网络隐私权也明确规定了网络用户不能在网上随意公开他人隐私信息。

2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现阶段, 我国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均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 即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有关于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内容, 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例如, 在我国《宪法》的第38、39、40条中有关于公民个人权利不受侵害以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规定, 这虽然涉及到了公民隐私权保护, 但是没有明确地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规定。除此之外, 在《刑法》、《侵权责任法》中也有类似的内容。但总体而言,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还是存在下述几点问题。

第一, 互联网行业缺乏自律性。我国很多大型的互联网网站都明确提出了自己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的声明。但仔细研究这些所谓的隐私权保护声明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 就是这些声明中的内容比较笼统, 没有具体地实施措施, 如果用户不仔细研读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的;其次, 这些声明中很少涉及到个人数据使用以及保护的条款, 即没有抓住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重点。最后, 这些声明都是由网站自己制定的, 没有用户参与, 用户如果想要使用网站中的数据只能选择接受他们的声明, 这样对用户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

第二, 我国缺乏系统性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现阶段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还比较落后。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条款大多是出现在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法规中, 一方面这些行政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 另一方面这些不同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中存在一定的冲突, 难以在实践中使用。

3 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鉴于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工作比较落后, 一定要完善现有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一方面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 要将国外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实施方法。

第一, 要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立法工作应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完善我国民法体系中对网络隐私权的专门规定。我国只有关于隐私权的界定, 没有明确的关于网络隐私权的规定。现在经过多年的研究, 学术界在网络隐私权概念的界定上已经达成共识, 只需要在以后法律中予以明确的规定即可。其次, 要完善《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中有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内容, 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需要不断完善。最后, 要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这样, 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的立法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进而减少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的发生。

第二, 要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性。首先, 各个网站应明示用户隐私权保护的声明, 必要细化其中的内容, 让用户能理解声明的具体含义;其次, 要成立行业自律组织, 监督各个网站的隐私权保护的实施效果。最后, 还应成立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达标认证机构。

4 总结

总之,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侵害用户隐私权的行为。这这种情况下, 必须要加强对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工作的重视, 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就是网络隐私问题。近年来, 发生了多起网络侵权行为, 极大地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开始寻求法律方面的保护, 想借法律来保护网络隐私权。因此, 进行有关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我国对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 对此展开研究, 希望对以后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方金华, 陈炼星.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以国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

上一篇:信息图形的可视化设计下一篇:声乐教学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