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

2024-07-26

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共13篇)

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 篇1

第三章

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法律基本概念

如表 3-1 所示:(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4)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3.渊源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2.特征 通过认识法律的特征,有助于理解法律的性质、作用,有助于认识法律的自身规律。1.定义 法律指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二、主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1. 电信法 2.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经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不正当竞争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93 年 9 月 2 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其立法宗旨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 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具务民法的一些特点外,还包含了现代经济法的内容。4. 劳动法 劳动法做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1 / 1 6. 5. 4. 式。1. 第二节 电信法规

一、电信法的渊源 电信法的渊源,指电信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信法 2. 狭义的电信法 狭义的电信法指将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1. 电信业务经营的许可制度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指电信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相对人依法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 其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 电信网间互联管理制度 电信网间互联是指所有提供电信业务的经营者的网络连接起来,使不同电信企业的用户 以相互通信、共享各种电信业务。3. 电信资费管理制度 根据电信业务的不同情况,电信资费实行企业定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3 种定价方

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数量有限的资源,须由国 家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电信服务质量监督制度 电信服务质量监督制度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有责任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和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

电信建设保障管理制度 电信建设保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国家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 设,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播网的建设应当接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 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2 / 18. 7.

电信设备进网制度 电信设备进网制度规定了对电信设备、无线电电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国家实 行进网许可制度。

电信安全保障制度 电信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信网络的安全,二是信息安全。

三、电信服务规范 附:概念链接 1. 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指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电信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管部门或省、自 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否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从事 电信业务经营活动。2. 电信开放 按照 WTO 规则,我国电信开放的特点是:业务分层次、地哉分东西、时间分先后、外 资有限制。3. 网间互联 网间互联是指为了建立电信网络之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某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 与另一电信经营者的用户进行通信或使用另一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业务,而将所有提供电 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连接起来。4. 网间结算 网间结算是指业务经营者之间存在的网间通话费的结算和互连费用的分摊问题。5. 电信资源 电信资源的指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用于实现电信功且有限的资源。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6. 监督、管理电信服务的相关机构 电信用户申诉中心:受工业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委托,处理电 信用户申诉的机构。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3 / 1

4电信用户委员会:由社会各界电信用户代表、相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等部

门代表组成的团体。社会舆论监督: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新闻媒介和相关社团组织对电信服务的监督。7. 用户满意度指数 用户满意度指数用户向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期望与实际感受的差距 所形成的态度。用户满意度指数是衡量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8. 电信设备 电信设备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或光,发送、接收或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 或他任何性质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总称。9. 电信终端设备 电信终端设备的指连接在公用电信网的末端、为用户提供发送和接收信息功能的电信设 备。如电话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等。

10. 电信设备入网许可 电信设备入网许可是指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 联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取得入网许可证。

11. 电信网络安全 电信网络安全指电信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偶然或者 恶意的破坏、更改和泄漏、系统连接、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2.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指网络中存储及流通的一切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内容的组合不被非法篡改、增删、复制、解密、泄漏和使用。保障信息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根本目的。

13. 互联网应急响应 互联网应急响应指安全技术人员在互联网遇到突发事件后及时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我国 互联网应急响应的方针为: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渊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生活消费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 / 1

4广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广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与消费者权益相 关的一系列配套规定构成。一些主要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如表 3-3 所示: 1. 狭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狭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 1993 年 10 月 31 日我国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 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 9 项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2. 经营者的义务 经营者有遵守法律、接受监督、保障安全、提供信息、标明名称和标志、出具凭证、保 证质量、承担责任、实现公平、合理交易、尊重人格、保障人身自由的义务。3.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1)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2)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3)广大消费者进行社会和舆论监督。

(1)协商和解; 5.争议解决 消费争议解决的途径有: 4.消费者组织 消费者组织指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 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2)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按仲裁协议提起仲裁; / 1

4(5)向法院起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4. 维权渠道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和消费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3.“三包” “三包”是指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承担的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和义务,即“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2.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指一方当事人将对所有相对人采用的交易预先拟定,由相对人决定承诺与 否的合同条款。6.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体阐述了损害者权益的经营者应负的法律责 任。附:概念链接 1. 消费者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人。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 不正当价格行为 6. 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一种是商品宣传的内容与商品 的客观事实不符,另一种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 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其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5. 申诉时限 工商管理部门受理申诉有一定的时效:“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 超过一年的,申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1

4不正当价格行为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

为。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渊源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渊源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认定了以下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1. 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交易行为 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仿冒的标志或采用其他虚假的标志 从事交易,引起公众的误解,诱使消费者误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2. 强制性交易行为 强制性交易行为是指公共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 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斥其他经营者的行为。3.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 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行动,或者限制经营者跨地区、跨部门的 交易,干扰、阻碍正常的交易活动。4. 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回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22 条规定: 经营者进行商业贿赂,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 以根据情节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5. 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特 点、使用方法等作引经误解的虚假表示,诱发消费者产生误购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24 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个引人误解的虚

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 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7 / 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0 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 6.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不公从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 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同时具有商业性和秘密性。业秘密:(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的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

使 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7. 压价排挤竞争对手行为 压价排挤竞争对手行为是指经营者一定的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采用低于成本的价 格销售商品的手段,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的行为。8. 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 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是指经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交易相对人的意 愿,在交易中搭配销售其他商品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被侵害的经营者权益受到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9.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有奖销售是经营者的一种促销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对有奖 销售一并禁止,而是作了严格的规定,对可能产生不正当竞争后果的有奖销售行为予以禁 止。该法第 13 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

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10. 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 信誉和商品声誉,削弱结手竞争能力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被侵权人员中以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请求救济。11. 串通勾结投标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5 条规定: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 “ 者压价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8 / 1

4通常,可以把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法规统称为“合同法”。包括 1999 年 12 月 1 日 1. 广义的合同法 合同法是调整社会商品交换关系的最主要的法律手段,为保证社会经济秩序与交易的 安 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发布有关的法律,用以 调整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规范社会交易行为。第五节 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 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设

六、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以合同立法的形式所确定 的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因设

六、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而发生的各种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最 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90 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

问题的解释

(一)》等。2. 狭义的合同法 狭义的合同法是指 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 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部法律由总则、分则与附则构成,共 23 章 428 条,于 1999 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体现了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合法、法律保护 5 大原则。月 1 日起施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法之中的指导思想,是合同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准 则。

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 9 / 1

4约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定,并定义了 15 种有名合同。

(1)首部,用来确认当事人的自然状况,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名称、姓名、住所、国 2.合同书的结构 任何一项合同书在内容上大体由 3 部分组成。1.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在相互之间形成合同关系所从事的一系列行为的过程,当事人 行 为的最终结果是在相互之间成立了一项合同。

籍、性质以及交易的位置等。(2)主体,也就是合同的正文部分,应当详细地确认当事人交易的具体条件、方式、状态、责任等,其核心是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范围的确定。(3)尾部,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签字、盖章,以及签字时间、地点等。

条规定:“ 束力,是因为法律赋予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依法成立的合同,3.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合同之所以具有法律 约 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合同”。第 44 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6. 合同的变更、转让与解除 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生效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双方当事人依据约定或法定的原因 对原有合同条款作出的修改、增删。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是当事人依法将合同中的权利或者义务让给 第 10 / 145. 合同的保全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 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债权的法律制度。4. 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依法签订后,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使债权人 的债权得以实现的行为。合同履行遵循全面履行、诚实信用、情事变更的原则。

三人的行为。

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期间,因具备解除的条件,依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愿表 达 使得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7.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简称合同终止,是指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由 于法宝或约定的事由而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清偿、解除、抵消、提存、免除、混同,以及法律规定或者当 事 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8.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法义务时,依法或者依约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主要有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两种类 型。(2)违约责任的形式

违约行为发生时,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承担具体的违约责任形式。我国 合 同法规定了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定金 4 种违约责任形式。

10.有名合同 合同法规定的 15 项有名合同分别是: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 合 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 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9. 合同争议的解决 合同争议发生时的解决途径一般有仲裁、诉讼、以及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者第三人主持 的调解解决。11 / 1

4(1)劳动就业制度; 2.劳动用工制度 我国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包括: 1. 广义的劳动法 第六节 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同样的,劳动法的渊源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个人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 成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2)劳动合同制度;

(3)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制度。

(1)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4.劳动保护制度 劳动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 定的有关法律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职业培训制度 职业培训是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未正式参加工作的青年和在职的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知 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国家根据职业分类规定不同职业的技能标准,经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 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做为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

(2)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3)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12 / 1

4(4)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 1995 年 11 月 23 日 5.劳动争议的处理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第七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商业秘密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带有一定的垄 断性,往往可以使企业在一定时间、一定领域内获得丰厚的回报。正是因为如此,商业 秘密对其他企业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保护商业秘密,就是保护企业利益。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 1. 商业秘密的定义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0 条规定,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 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根据这一 法律规定,商业秘密首先必须是企业的技术或经营信息,通常包括企业承 的技术图纸、技术资料、研发信息、报价单、客户名录等。

限。公 布了《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在通信行业内,各种统计数据、客户资料、业务资料均属于商业秘密,有关组织机 构、人员编制、通信设备、营业收入、客户资料等信息也被列入商业秘密的范畴。工作 中积累的客户关系和因工作需要而搜集的技术资料都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不能视为个人 所有。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分清公司对外宣传资料和公司内部技术或业务资料之间的界

二、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1. 法律途径 目前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侵权行为法对商业秘密的保 13 / 1

4护,主要是《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二是合同法、劳动法对商业 秘密的保护,主要是《技术合同法》和《劳动法》。(1)侵权行为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2)合同法、劳动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合同法》主要针对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在流转过程中给予保护。无论是权利人 或与权利人为交易对象的相对人,都必须严格履行规定的保密义务,否则承担违约责任。2. 行政手段(1)完善企业保密制度(2)与职工签订保密合同

(3)加强保密宣传教育

3. 经济方式 除了法律手段,一些企业也往往同时采用分配、劳动契约长期化、产权安排等经 济手段来保护公司商业秘密。14 / 14

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 篇2

2016年12月8~9日, 四川省农机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在西昌举办。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潘海平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作重要讲话, 厅农机安监处处长徐勇主持开班仪式。全省21个市 (州) 农机监理所所长, 183个县 (区) 农机监理站站长, 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潘海平在讲话中指出, 2016年全省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及农机监理机构紧紧围绕保障农机化安全发展这个中心, 服务于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这一大局,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 牢固树立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大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抓监管、强服务, 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了4个转变。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他强调, 当前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按照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四川省农业厅的安排部署, 迅速开展全省农机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大检查, 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培训班上, 全省21个市 (州) 农机监理所所长进行了交流发言, 四川省农机监理总站站长周晓琴结合当前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实际, 详细解读了农机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四川省安监局徐大力调研员运用大量案例, 对岗位职责与事故调查以及责任追究进行了详细讲解。参训人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信息量大, 针对性、指导性强, 收获很大。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篇3

一、网络侵权法律适用的理论

法律选择的方法主要有:根据法律的性质、法律关系的性质、最密切联系原则、案件所涉及的利益分析、案件应取得的结果、有利于判决在外国得到承认和执行并求得判决一致的目的、当事人的自主意思等七种角度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方法来选择跨国案件的准据法。由于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牵涉到很多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法,运用合理的法律选择方法选择网络侵权案件的准据法显得尤为重要。有关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各国乃至国际公约都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法律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法院的做法是:首先确立我国对案件的管辖权,然后适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即法院地法)。

我国是如何确立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9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告住所地、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都可以构成我国法院享有管辖权的连结点。与此同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之诉讼,可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涉外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

《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涉外民事诉讼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原则。这就表明如果国际社会对网络纠纷订立任何国际条约而我国政府又予以承认参加的话,涉外诉讼应当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对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外国法院提起诉讼,而另一方当事人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我国法院可以受理。判决后,外国法院或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对本案作出的判决、裁定的,不予准许;但双方共同参加或者签订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外国法院不当管辖和审判某起以我国领域内的中国网站为被告的案件,我国法院对该判决可以不予承认和执行。

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建议

一国的法律是其国际地位、价值观念及国际社会现状的综合反映。随着世界经济的交融与发展,因此,我国知识产权法也逐步汇入了世界法制发展的洪流。我国知识产权冲突法立法应该在坚持我国主权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吸纳外国法律中的合理成份为我所用。由于知识产权与传统私权在内容及调整方法上存在较大区别,所以我国知识产权冲突法的基本原则与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相比较而言,又有一些具体的表现。我国知识产权冲突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合理的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 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是主权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特殊表现。我国在进行知识产权冲突法立法的过程中,总体上应坚持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因为这关系到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主权问题。但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逐步交融,严格固守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我国法律应允许知识产权在一定情况下突破其地域性限制,在有多个侵权行为地的案件中,可以采取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等更为灵活的方法来选择案件的准据法。

2.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除了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由于知识产权事关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和保护程度相差甚远,知识产权立法的国家合作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究竟由哪一法律体系支配,至今国际社会仍在探索之中,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文件或国际惯例,甚至也没有达成基本的理论共识。虽然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冲突法制度,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很大的歧义,很难说在同一跨国案件上能够达到消除法律冲突的效果。这说明在已有的国际立法合作的基础上,国际社会仍十分需要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协调。这些合作的范围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在一定范围内的突破,相互承认与执行对方法院的裁定与判决,统一实体法的制订等。

3.公正合理地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知识产权对发展各国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在制定知识产权冲突法规范时,应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基本目标之一,但也不应过分强调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抑制智力成果的流通。如在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应运用灵活的法律选择方法选择最合理的法律作为准据法。在应适用的法律难以查明的情况下,法院就应当以此原则为指导来处理案件,而不能放弃不管。

三、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适用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也应规定知识产权侵权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是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和传统国际私法“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在侵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侵权行为地针对权利人来说是被请求保护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99条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适用请求保护地法。”我国立法可以借鉴这一规定。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一个侵权行为往往产生几个侵权行为地。在这些案件中,仅仅规定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或请求保护地法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法律选择方法来确定准据法,如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

对于知识产权合同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没有对知识产权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规定,在实践中,把知识产权合同当作一般的民事合同看待。理论界也普遍认为,知识产权的转让“因其系通过合同来实现的,除了它要受到有关国家强行性法律的制约外,一般应用合同准据法的选择规则,按意思自治原则或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也把知识产权合同当作一般的合同看待。该示范法第97条规定:“有关知识产权的合同,适用本法关于合同的规定。”也就是说,允许当事人选择法律,如果没有选择,则适用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法。示范法还分别确定了技术转让合同、商标使用权转让合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该示范法第101条第1款第6项、第10项、第11项分别规定,“技术转让合同,适用受让人营业所所在地法”。“商标使用权转让合同,适用转让人营业所所在地法”。“著作权转让合同,适用著作权所有人住所地或者惯常居所地法”。

笔者认为,不应把知识产权合同当作一般的民事合同看待。知识合同是由知识产权本体关系与合同关系构成的,其中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是主导关系,体现着知识产权合同的最基本特征。按照萨维尼首创的“法律关系本座(seat)理论”,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关系中,应把引起知识产权本体关系的事实与契约关系的事实分离,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在《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拟定的冲突规则中,通过当事人意思自治来选择法律适用的方法也限于合同关系。因此,知识产权本体关系仍然应当适用保护国法。但保护国有很多个,知识产权转让往往只牵涉到一个国家,因此,知识产权本体关系的准据法定位于标的所在地的法律为宜,这样也能避免与不具有知识产权保护资格的当事人进行交易;与知识产权无关的纯合同关系仍运用传统国际私法中的连结点来选择法律,如关于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契约成立、效力及债的履行等问题。

四、结语

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归根结底,这个由国际交往实践提出的问题最终将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予以适当的解决。但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政治、经济乃至价值观念的国际整合过程。建立知识产权统一实体法是各国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知识产权的特征决定了统一实体法和冲突法将在知识产权领域内长期共存,冲突法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 篇4

冬季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及城阳区、集团公司的相关要求,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按照“统筹组织,分层次、分项目、分工种、大规模、大力度”安全培训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出成效。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特制定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1、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生产”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以提高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为目标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为目的。

2、培训目的:

通过各类安全培训,进一步促使全体人员切实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人本思想,为公司和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安全教育培训对象

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现场所有工作人员

三、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2、3、4、5、6、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监管及行政执法。

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治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安全典型事故分析。

四、安全教育培训时间

青啤.海都园项目部 2011-10-26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通过与他人交流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将手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同时也要加入到网络学习中去,在这个大平台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向他人分享自己做的好的方面,自己进步的同时,也帮助别人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活到老,学到老”。不论是在学生的时代,还是现在身为教师的我们,都要坚持不断学习好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道德素养。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存在很多不足。此次网络学习,我通过在论坛里以回帖的形式,浏览别人发表的一些好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的一些感受;不仅如此,通过在网上下载别人上传的一些优秀的教案或者教学视频,让我有机会学习到别人的在教学这方面的一些好的习惯以及方法,受益匪浅。

学习之余,我们还要做的就是学会分享。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交流环境,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避免其他人后期也出现同样的问;同时也可以想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经验,以及好的教学课件试题等。本次网络学习过程中,我就向大家提出了自己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个人观点,并上传了一些比较好的资料供他人下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与他人交流的方法,互联网将我们的交际圈扩大到中国乃至全世界,让我们有机会跟所有的教育专家一起讨论交流经验方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学校或是县市。

内部价格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制度 篇6

1、遇到上级物价部门下达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包括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招标价格调整、卫生材料价格调整等,必须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财务科组织全院范围的物价学习,切实保证每一位职工对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2、对上级物价部门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反馈的意见,财务科要及时组织全院科主任、护士长学习班,传达上级的意见及本院相应的整改措施。

3、科主任、护士长对本科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书写和合理收费负责。要经常性地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物价、收费制度。对财务科反馈的病历中存在的收费问题,要及时通报本科人员学习、整改。

4、财务科负责收银员、结算员的日常学习培训工作。

5、收款处由财务科直接负责,每周五下午组织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当月绩效工资挂钩。财务科要做好学习和考核记录。

6、结算员的学习培训由物价员直接负责。每月要坚持利用半天时间集中结算员进行物价政策和收费业务学习交流。参加人员必须做好学习交流笔记。

7、规定的学习、培训时间,不予缺席。个别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的,须经主办人同意。

8、财务科定期组织物价员的培训及考试,并辅以外派学习、与兄弟单位物价人员交流工作经验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物价员的业务水平,使其深入掌握各项物价政策,了解最新物价动态,并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

网络安全员培训-法律法规知识 篇7

曹荣桂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卫生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出台的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也加入了健全完善卫生法律制度体系内容。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涉及卫生的仅仅只有10部法律、几十部法规、上百部规章,但是我们卫生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广泛的:预防、疾控、医疗、保健、中医、妇幼、药品、食品、急救、突发事件等等,每一个部门内都还有许多分支内容,包括这次汶川地震,都在考验我们卫生队伍和卫生法律,这也反映出来卫生法律远远不足,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建设。立法的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医院管理者,院长、书记、科主任没有充足的法律知识,在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将自己处在被动状态,不会运用法律保护、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不能防止违反法律的行为发生,这就会影响到医院经营、运转,会影响医院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加大法制化建设的力度,医疗行业作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公益事业,更应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完善自我。中国医院协会作为全国医院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号召,及时组织有关的政策法规知识培训班,对医疗卫生改革新政策、新法规进行宣讲普及,明确改革方向,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为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院及医师的执业环境有越来越恶化趋势,如何正确处理好医疗纠纷,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重要工作。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光荣而艰巨的重任,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承受着全社会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压力,容忍着看病难、看病贵的指责。但是,经历了SARS、水灾、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考验的白衣天使们,表现出了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实践证明了他们是一支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的群体,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冲击、他们总是勤劳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顽强的发展着。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医务人员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我们医院医务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境界,从出色地完成了震区医疗救援及防疫任务的实践,再次证明了医疗卫生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优秀群体。

网络安全筑法律新屏障 篇8

购物信息莫名泄露

河北省石家庄的刘女士在“双11”期间遇到了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和所有喜爱网上购物的人一样,刘女士在11月11日于国美在线购买手机,付款当天晚上就有自称是国美售后服务的人员联系她。

“对方指出我的订单付款人和收货人不是同一人,准确说出了我的姓名和手机号甚至收货地址,说订单付款的链接失效了,需要申请退款,然后按照他给的链接重新付款”,刘女士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她表示,手机订单付款人是本人,但因为工作时间问题,收货人的信息填的丈夫。一般来说,这很正常,很多人网络购物的时候,付款人和收货人信息都不同,这也正是它方便所在。

看到刘女士保持警惕,对方又指出这个单子因为技术问题失效了,还是需要退款后重新交易。刘女士对《经济》记者表示,因为担心支付账号被盗取,根本没有相信对方的话,也没有打开链接。“幸亏我有心理准备,因为之前有同事因为类似的套路被骗了几千元钱,结果财物两失,完全由自己承担损失。”

刘女士的谨慎防止了个人财产损失的发生。不过,消费者因网购信息被泄露进而遭遇财产损失后的责任承担,似乎一直是个不清不楚的问题。

“网购涉及很多环节,不管是国美在线这样的商家自营官网,还是淘宝、京东这样的网购平台,每一个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实际上都受到不同层面的多重保护”,资深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以淘宝为例,早在多年前,淘宝交易平台就对数据库、交易信息在加密技术上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因此马继华认为,网购过程中个人信息被泄露时,往往平台数据库被攻破或者黑客拦截交易信息的可能性并不大,而第三方如何窃取信息,只有通过公安机关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而网络信息泄露追责难,不仅难在责任落实上,也难在追查上。“退一步说,查出来是谁、通过什么方式窃取信息的,网络运营商本身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呢,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毕竟,第三方能够成功拿到信息,是不是就证明了网购平台或者网络运营者在信息保护上没能尽到充足的义务。而在有些情况下,也不排除平台内部员工参与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可能。

对此,网络安全法在第四章中针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进行了集中规定。按照该法,网络运营者,即网络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合法使用个人信息,不经被收集者同意不能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且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收集到的信息安全。若在上述问题上存在过错,网络运营者应依法承担责任。

运营者需未雨绸缪

对于每一个消费者而言,明确网络运营者的义务与责任绝对是个好消息,但对于企业来说,会不会无形中加重经营负担呢?

“为了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而建立技术系统、配备相关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投入客观上确实造成了一定成本压力,但这种压力不应该看成负担,而是看作未雨绸缪才更合理”,盈科律师事务所股权合伙人叶庚清律师这样对《经济》记者强调。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仅在30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到如今规模,用户的贡献不可不说。叶庚清指出,对于互联网企业价值的评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用户数量,而其核心财富也重点体现在用户信息上。任何组织、单位、个人都不会漠视自身财富安全,包括信息安全,因此网络运营者应该就个人信息保护付出心血,“包括我自己接触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并不会对这件事产生心理抵触”,叶庚清这样说。

他还对记者透露,网络安全法是高票通过的,说明它本身已得到广泛的社会拥护。这部法律不仅把个人信息保护提到了全新高度,契合了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同时又可以促使公众提高对自身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过他也认为,网络安全法作为框架性法律,具有纲领性质,个人信息不会单纯因一部法律就获得足够重视,“一定需要配套的制度与措施”。

这一点,从新法本身也能看到。网络安全法多处提到“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可见立法机构也深知网络安全不是一部基本法就可以保障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与机构,有必要结合自身情况设置更加细化的网络安全机制与制度,形成完整的社会型网络安全综合体系。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网络安全法的公布时间为2016年11月7日,但生效时间在2017年6月1日。尽管很多法律的实施都需要给社会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但此次新法生效时间的确较长,不仅为网络运营者提供了内部整改的机会,也为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配备相关人员、制定相应制度预留了时间。

网络安全举足轻重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安全法在第五章中多次提到“网络安全事件”。尽管其在第七章第七十六条中对“网络安全”的概念给出了法律界定,同时明确了网络安全法所指称的网络并非仅包括互联网,也包括电信网络、单位内部网络等各种数据、信息存储系统,却并没有就“网络安全事件”进一步给出定义。

《经济》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并不存在一个单独、专门的“网络安全事件”概念。而一般情况下,基于网络系统稳定、网络信息安全及保密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或者可能导致网络系统不稳定、网络信息数据不安全的破坏事件,都可以看作网络安全事件。

以上述理解为基础,今年发生的山东准大学生因电信诈骗致死、清华大学教授被骗卖房款、央视3·15晚会曝光的WIFI安全漏洞以及OpenSSL“水牢漏洞”都属于这个范围,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或造成了较严重后果。

可以说,新法出台,对社会而言是一种规则,对国家而言是一种保障。

“国家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网络信息和数据,尤其是私人信息做出制度保护,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网络空间已经继海、陆、空、天后成为了国家的第五疆域,新法的颁布也体现了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杨超这样对《经济》记者分析。

就在今年10月下旬,美国发生了一起规模极大的互联网瘫痪事故,多个城市的主要网站被攻击,包括推特、亚马逊、Paypal等在内的大量知名网站数小时内无法正常访问。媒体证实,美国东海岸多个城市,波士顿、纽约、洛杉矶等的互联网全面宕机。

杨超指出,类似上述大规模的互联网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在不同地区、国家发生,没有严重后果自然算作万幸,可不少事故实际上伴随人为因素,如果一个国家不具备足够充分的网络保护体系,民众和社会就随时面临着巨大风险。

抛开大型安全事件,网络信息泄露问题早就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2015年开始,我国互联网信息泄露问题就逐渐演变成高发态势,据《2015年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仅2011年至2014年年底已公开并证实的被泄露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就多达11.27亿条。其中,2015年最为严重的信息泄露事件当属同年4月份曝光的全国超过30个省份的社保系统高危漏洞,导致千万人的社保信息“走光”,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

在2016年11月中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也指出,在整个社会都构架于互联网之上的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杨超则告诉《经济》记者,网络安全早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它需要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努力。

妇女法律知识培训 篇9

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妇女的作用,和平社区妇女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更好关注辖区妇女,切实开展好文化教育行动,提高妇女的法律素质,社区妇联专干带领辖区10余名妇女代表参加了街道妇联举办的妇女儿童法律知识培训班。各社区妇代会班子成员和妇女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谷律师为大家讲解有关涉及妇女儿童的相关法律知识,对妇女的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权、人身权等内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谷律师通过提问式的方法和参会妇女进行了交流,面对面解答了有关问题,还每人发放了一份法律宣传资料,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法律知识培训主持词 篇10

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近日,我局被吉林市政府评为吉林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日前,我局又被确定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示范点。获此殊荣的全市仅有四家,包括两个县区政府和一个省直行政单位,这是市政府法制办对我局法制工作高度信任和肯定。

今天,市法制办陈刚副主任、政府办公厅郎一轮处长、法制办张杰处长亲临现场为我们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业务培训,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文件是决策的载体,把好文件关,对行政机关来说就是把住了依法行政的源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我国依法行政工作的大事,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做到真学、真懂、真用,融会贯通。今天的培训有以下三项内容:

一、由法制办陈刚主任作动员讲话;

二、由法制办张杰处长作备案审查业务辅导,题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把握的环节和问题;

三、由政府办公厅郎一轮处长对规范性文件的发文程序作辅导讲话

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法规体系建设 篇11

针对上述种种网络安全隐患,我们在工作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并提出如下几点应对策略。

1 完善和及时更新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使网络体系本身的特点和缺点日益透明,这样就让攻击网络和利用网络从事违法行为的人有机可趁。因此,要加大科研力度,逐步完善和更新网络体系的安全功能,这是应对网络犯罪的根本措施。

2 变网络扩展的无限和无序性为有限和有序性

在网络系统建设的初期,由于网络高速、高效等特点,网络连接和扩展是无约束、无序地扩展。又由于内部信息系统的规模较小,遭受攻击所造成的损失也较小,因此没有对接入用户进行审批和法规约束,导致无约束用户进行网络欺诈和网络犯罪。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对用户进行分级审核、法律约束和实时监控。

3 大力研发和更新防备网络犯罪的安全产品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各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同时,我国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最终办法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产业。

4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情和不断变化的网络犯罪,动态地对相应法规进行补充和更新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和更新网络法规:

4.1 网络的管理与经营立法

我国目前的网络管理与经营还很不成熟,特别是互联网的管理方式非常松散,已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现在充斥于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破坏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及有伤风化的信息,在社会上负面影响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关于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法规的缺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机制,明确网络的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2 网络的安全法强化

网络中存储和流通着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是极其宝贵和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些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网络的重要信息若被非法篡改或窃用,将对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立法强制性地贯彻实施网络安全技术与安全措施,强化网络的安全。

4.3 网站的规范管理法

现在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网站作为网络世界的实体存在,其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网站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站重名现象十分严重、网站之间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主体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网民和普通消费者对网站无法认知,甚至不能查找,使人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虚无感。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不能对网站的所有者进行信用判断,发生纠纷时也无法追究责任。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站的规范化管理,并重点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4.4 网民权益的保护法

网络消费者权利的基础是获取网络消费信息的权利,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网络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是相同的。网络上的消费按照其实现方式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网络作为完成购买、消费的一种途径,这与电话购物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另一部分是整个的消费过程全部在网络上完成。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地解决。

4.5 知识产权保护法

知识产权法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保护主要是从对权利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制裁两方面体现的。对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可以由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保护。对于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各类作品和信息,以及在网络中出版的作品,也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尽管我国的著作权法未提及数据库,但至少可将其作为原创作品来对待。由于在网络中很容易对各种作品和其它信息进行复制、篡改、演绎等,更容易跨越国境传输,因而在实践中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界限、权利主体认识、证据效力、归责原则都不同于普通民诉法的要求,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和实施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4.6 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个人数据被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并由网络传输和调阅,对公民隐私等个人数据权构成很大威胁。许多国家陆续颁布了数据保护法,规定数据用户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明确数据来源和使用目的,并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与正当使用。数据主体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依法享有知悉权、修改权以及因数据用户的数据不准确或不当使用给其造成损失时要求赔偿的权利。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尽快立法。

4.7 电子数据交换立法

电子数据交换(EDI)应用开创了“无纸贸易”的新时代,给国际贸易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它也使传统的适用于“纸本贸易”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受到冲击。这些现行法律规定对电子数据交易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法律障碍,比如以电子数据交易方式订立合同时涉及到要约的撤回、撤消、错误或欺诈所致损失的现任承担,承诺生效的时间及地点、合同的书面形式,电子数据交易在证据法中的地位等法律问题都是过去未曾有过的。虽然我国《合同法》已将电子数据交换列为合同的书面形式之一,但对确立无纸贸易合同的法律形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高科技作为依托的新型社会关系正是网络法律规范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我国现有的票据法等仅确立了纸面凭据的有效性,对依赖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方面的纠纷案件尚未有法律依据。为进一步与国际贸易接轨,我国亟需加强电子数据交易方面的立法工作。

4.8 计算机犯罪法的更新和补充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比较普遍的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类型有: (1) “黑客”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2) 网上制作、复制、传播和查阅有害信息; (3)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 (4) 非法盗用、使用计算机资源; (5) 利用互联网进行恐吓、敲诈等其他犯罪。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犯罪,其特点是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有些犯罪行为按传统刑法难以定罪量刑。因此,许多国家已修改刑法或制定计算机犯罪单行法规,以便更有力地打击计算机犯罪。我国的刑法虽然列入了计算机犯罪的一些内容,但是没有对网络犯罪的各种犯罪名予以界定,不利于法律的实施到位。

当然,立法要以我国现有《宪法》、《刑法》、《民法》为基准。这些法律在互联网上同样适用。有关互联网的运行准则应和其他媒体一样,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许多无法用现行法律进行规范的社会问题。为了规范与网络的相关行为,有关部门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这些远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网络社会引发的诸多法律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完善立法加以解决。

摘要:网络本身的技术问题和网络安全法规的不健全, 使网络欺诈和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网络安全由此飞速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可它又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问题, 得有相应的法规来维护, 网络法规的制定也需遵从网络技术特点和各国国情。通过对网络特点和网络犯罪的简要分析, 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并着重探究了我国网络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法规,策略

参考文献

[1]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2]段云所.信息安全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石志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011法律知识培训计划 篇12

2011年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知识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执业人员法律意识,保护患者和我院及我院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2011培训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达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二、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今年计划对我院医疗执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至少2次以上。

(一)2011年5月: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二)2011年10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博白县东平中心卫生院

幼儿园老师法律知识培训讲座 篇13

第一部分:《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幼儿园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法条解读】

一、幼儿园承担责任的范围

(一)责任范围

在幼儿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及其他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中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责任期间

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期间,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时间以及午饭休息期间等,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均负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

(三)责任区域

未成年人的父母等监护人送其到幼儿园后,幼儿园在特定区域内(学校管辖范围内)和特定时间内(入校门起至出校门止),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

二、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

导致在园学生人身损害发生的原因很多,比如:

1、因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管理、维护不当引起的人身损害;

2、因幼儿园提供的食品、药品、饮用水、教学用具或者其他物品不合格引起的人身损害;

3、因幼儿园的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

4、学生间相互嬉戏、玩耍造成的人身损害;

5、幼儿园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出现的人身损害;

5、因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或者竞赛活动引起的人身损害等。

三、第三人侵权下的幼儿园的补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的是,在有第三人侵权致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人身损害的,除第三人承担赔偿损害责任外,有过错的幼儿园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不是连带责任,也不是按份责任。补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幼儿园存在过错,若不存在任何过错,则幼儿园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当然,该幼儿园向未成年学生承担了赔偿责任后,即在幼儿园与侵权的第三人之间形成不当得利关系,幼儿园可以向第三人行使追偿权,因为该第三人才是最终责任人。

第二部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事故处理的法律规定

第十五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第十六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学校要求或者认为必要,可以指导、协助学校进行事故的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十八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诉讼。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第二十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双方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结束调解;在调解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调解过程中一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

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 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二条 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一

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飞飞住院两个月后恢复健康。飞飞住院期间共花去医疗费5680元,飞飞的父母误工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必要的营养费等4450元。飞飞的父母与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就医疗费和赔偿问题多次进行协商,要求幼儿园和萌萌的父母赔偿上述费用共计10130元。

针对上面这个案例各位老师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呢?(互动时间)律师分析:首先,虽然我国教育类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幼儿园管理条例》等都明确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幼儿园对学生负有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约束指导进行管理、保障其健康成长的职责,但是依据《民法通则》未成年人的父母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义务,且这样的监护责任是不会随着未成年人进入幼儿园而发生转移的。上述案例中,萌萌的行为直

接导致了飞飞受伤,萌萌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飞飞造成的人身伤害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上述案例中,教师在下楼梯之前提醒学生“不要拥挤、打闹”,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正确行使了对学生的管理和保护责任。但是,幼儿园没有注意到学生排队下楼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在学生排队下楼时队尾增加一名教师看管来消除这一安全隐患,说明幼儿园未完全尽到妥善管理学生的义务,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中存在过失,间接导致了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幼儿园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案例二

一天下午,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接走孩子,东东和明明执意要在幼儿园多玩一会,于是在两位家长的照看下东东和明明继续停留在幼儿园内玩耍。在玩耍过程中,东东将明明推倒,造成其额头被摔破,缝了四针。事故发生后,明明的家长要求幼儿园和东东的家长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幼儿园认为自已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损害赔偿。而东东的家长则认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将人推倒致伤的,是幼儿园管理不力造成的,应该由幼儿园负全责。

针对上面这个案例各位老师认为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责任呢?(互动时间)

律师分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该起案例来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事故是发生在幼儿园内,但是在家长接走学生之后发生的且已经到了离园时间,幼儿园以及教师已经结束了管理教育职责,看管义务已经转移到家长一方,故园方和教师在此事件中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并无过错,故无需负法律责任。由于家长看管失误,两名学生发生争执,东东的行为与明明受损害的后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东东的家长即监护人应该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例三

一天下午,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接走孩子,东东执意要在幼儿园多玩一会,于是在家长的照看下东东继续停留在幼儿园内玩耍。在玩耍过程中,东东玩耍的幼儿园滑梯突然断裂,导致东东头部受伤,缝了四针。事故发生后,东东的家长要求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但幼儿园认为,事故发生在离园之后是由于家长看管不力造成的,不应承担责任。

针对上面这个案例各位老师认为幼儿园应该承担责任吗?(互动时间)

律师分析:结合该起案例来分析,我们与上一案例做一下比较,相同的是都是到了离园时间家长接走学生之后,且在幼儿园内发生的

事故,不同的是上一案例是两位学生互相打闹引起的伤害事故,该起案例是学生使用出现故障的园内器械即滑梯而导致的伤害事故,那么该起事故是不是幼儿园也不负责任呢?答案是园方应该负责任。究其原因,我们应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天津市学校安全条例》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定期对其建筑物、构筑物、悬挂物、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排除安全隐患、停止使用、设置警示标志,采取措施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该案例中幼儿园并未尽到注意义务,没有发现滑梯故障,并未采取必要措施以致造成事故,因此幼儿园应该承担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例四

2010年4月29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其中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种恶性的伤害案件,幼儿园应该怎么应对呢?这个案例我们从责任承担和处理程序两个方面来分析。

律师分析:

首先,从责任承担方面讲,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需要明晰的是第三人的恶意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该侵权损害后果应由该第三人承担。幼儿园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在事故发生时幼儿园门卫和安保人员及园方相关负责人员已尽到安全保障等义务则园方无需承担责任;如果事故发生时幼儿园门卫失职或者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员出现失误则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在此明确一下

补充责任,是指如果受害人能够从直接侵权人处获得充分赔偿,那么园方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害人无法从直接侵权人处获得充分赔偿,幼儿园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该补充赔偿应与其过错程度、大小等相适应。

其次,从事故处理程序方面讲,这是一起恶性的刑事伤害案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发现类似情况发生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如伤害已经发生,还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幼儿园的安保人员应及时制止,并控制住犯罪嫌疑人,防止其继续实施伤害幼儿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并等待警察及医护人员的救助。有条件的幼儿园发生伤害案件后,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与此同时幼儿园的老师应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监护人。

幼儿园对于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这个案例应属于重大伤亡事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就学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可以与学生家长协商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也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案例五

一个早上,5岁的小万吃了一份糯米鸡外加一杯牛奶,就跟着妈

妈去幼儿园了。中午吃饭时候,林老师说小朋友不能浪费食物,一定要把饭菜吃完,小万是个乖孩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大口大口把饭吃完了。12:10的时候林老师就叫孩子们回去睡午觉了,唱完3首儿歌,林老师就要求小朋友要进入睡眠了,可林老师发现小万还在玩,还没睡,便呵斥了几声。小万跟老师说他睡不着,肚子还饱饱的,可林老师却强迫他一定要睡,说小朋友一定要睡午觉,不然不会长高,在老师的威严下,小万趴着枕头最终进入睡眠。下午2:30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已经睡醒了,陆续回到教室上课,林老师见到小万还没醒,以为迟睡原因,因此并未叫醒他。20分钟后,林老师过去叫小万的时候,发现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于是上前摸他额头,才发现小万嘴唇发黑,嘴巴鼻子都有黑色污物,已经停止了呼吸,随后两位老师合力把小万抬往医务室,不久又让司机开车送往医院,等去到医院抢救时,孩子已经抢救不回来了。医生诊断:孩子午餐时,吃撑了,还没消化就直接入睡,导致小孩子因食物倒流,堵塞气管致死。最终园方承担了相应的责任,林老师的结局也是丢了工作还得赔偿。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小万早上已经吃了很多,中午吃撑了,报告老师,可粗心的老师却当小孩是贪玩,没想到结果竟是这样!这样的意外真的很难预防吗?如果幼儿园和老师们做好这几项安全措施,发生这事的可能性便可大大降低。

律师建议:

对于午睡的时间律师建议在午饭后应该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消化刚刚吃下的午饭,如果午饭和午睡的时间间隔短的话,发生

上面意外的风险就会很高。而对于幼儿睡眠的个体差异必须细心了解,“对症下药”,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不同个性的孩子,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和需要作出个别的对待。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必须来回检查,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做”:“一听”是听听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看幼儿的神态,严密注视幼儿的举动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摸”就是摸摸幼儿的额头温度;“四做”就是对个别踢被子的孩子要亲自为其盖好。

上一篇:女人成功的顶级秘笈下一篇:芜湖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