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

2024-09-24

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共5篇)

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 篇1

网络推手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

网络推手一词最早出现于2005年10月13日《成都晚报》一篇名为《“乖妹儿”引来“天仙MM”》的文章中, 此后对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学术定义。目前, 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网络推手是通过策划网络事件、制造网络话题、炒热网络红人, 引导网民舆论、引起网络轰动并获取利益的网络幕后操盘手, 其对象包括企业、品牌、事件、个人。他们利用网络, 散布某些信息或策划某些事件, 吸引公众的眼球, 从而使公众知晓和关注该信息或事件。随着特定对象走红, 网络推手们从这个过程中获取暴利。

2.特征

(1) 具有组织性。在网络推手行业早期, 网络推手大多是“单打独斗”, 从事业余的推手工作。随着行业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进入, 这时需要专门的公关公司对“单打独斗”的推手们进行管理, 于是有人开始成立专门的品牌策划公司, 将这些网络推手集中到自己门下, 使其成为职业推手。于是网络推手从早期的无规模、无组织, 发展成有明确分工、有组织纪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

(2) 熟悉网络环境。网络推手熟知网络操作规则, 善于分析网民的心态, 能够制造出网民感兴趣并富有争议的话题, 引起大量网民跟帖回复, 间接帮助其无偿推广。他们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 活跃在各论坛和贴吧, 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在网上发布的内容能够迅速吸引人的眼球。

(3) 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网络推手之所以发展迅速, 主要是因为成为网络推手的门槛低、成本低, 但回报却非常可观。大多数网络推手以获取高额回报为目的, 在追名逐利的同时, 不惜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澳门大学吴玫教授在《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一书中描述了网络推手的特征:这是一种全新的资本对网络公共空间活动及其效果的介入影响模式, 具有资本性、隐蔽性、有组织性、快速扩散性等特点, 通过与主流网站传统媒体交叉呼应, 可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有轰动效应的“热点”“民生”“民意”。

网络推手的危害

1.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网络推手为了追求利益, 往往未经当事人许可, 将其隐私公开发布到社交网络上, 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 给当事人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若网络推手为了达到诋毁他人人格的目的, 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诽谤信息, 会触及刑法对诽谤罪的相关规定, 从侵权发展为犯罪。

2.成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利用网络推手进行不正当竞争有利可图, 于是聘请网络推手在网络上发帖对本企业进行虚假宣传, 诋毁其他企业。典型案例是, 2010年蒙牛集团高管联系网络公关公司负责人, 雇佣“网络水军”, 损害伊利集团的商业信誉, 最终涉案人员受到了法律制裁。网络推手的商业运作会打破市场的平衡, 导致其他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通过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网络推手在网络空间的潜伏期越长, 其社会影响力也越大。他们不仅可通过运作改变舆论导向, 甚至还能通过舆论给司法部门施加压力, 影响司法公正。他们利用自己善于控制舆论的优势, 利用网民的同情心, 给网民们设置一个情感导向。特别是在一些被曝光的案件中, 司法人员因外界的舆论而遭受极大的压力, 甚至发生权力部门屈从于网络舆论的现象。

网络推手的立法现状和缺陷

1.立法现状

我国在网络犯罪领域立法的发展较为缓慢, 对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1) 有关互联网安全和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以下简称《刑法》) 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 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246条:侮辱罪、诽谤罪;第293条:寻衅滋事罪;第364条: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

(3) 有关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2.立法缺陷

(1) 缺少专门立法。我国关于网络公关公司的法律法规, 主要散见于《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 尚未有一部规制网络犯罪行为的高位阶的专门立法。一个网络推手的犯罪行为, 可能会涉及多种法律适用问题, 也可能造成法律关系认定混乱, 最终导致适用法律模棱两可, 不利于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监管和规制。

(2) 缺乏对网民人身权利的保护。我国对网络犯罪的现有立法, 更注重保障网络安全, 如黑客、病毒、计算机硬件设备等, 是从公法的角度, 保障网络秩序。随着网络推手兴起, 网民的部分人身权利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如隐私权、名誉权等, 与之相对应的是私法层面上的保护。我国目前的网络立法对网民人身权利进行保护的条款相对较少, 这种立法偏失已无法保障网民人身权利的实现。

(3) 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充分。网络推手的侵权行为, 责任主体往往有三方:一是网络策划师, 即组织和策划网络营销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我国立法缺乏对网络策划师的责任追究机制。例如, 在“金泉少侠转发流浪汉当街强奸疑似精神病女孩照片”一案中, 网络策划师“金泉少侠”明显对该女子的权益造成了侵犯, 但并未受到与其社会危害相一致的处罚。二是“网络水军”。虽然“网络水军”未直接组织和参与侵权行为, 但是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通过起哄、造势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从某种角度说, “网络水军”比网络策划师的危害性更大, 而法律却往往忽视了“网络水军”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多以赔礼道歉收场。虽然有的网民可能是无心之举, 但是加强对“网络水军”的归责, 有利于网民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三是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在网络侵权中充当的是“犯罪空间”角色。《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 有义务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那么其对损失的扩大部分与侵权者承担连带责任。但是, 什么情况下才算接到通知、什么时间和范围内处理危害结果才算及时、什么是损害的扩大部分?这些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使得《侵权责任法》的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网络推手法律规制的建议

1.在立法层面上, 制定互联网基本法

网络犯罪已越来越普遍, 并呈现从网络走向现实的趋势。我国的立法部门应结合这一趋势, 加强立法。同时, 尽快解决网络推手立法层次低、威慑力不足的问题, 否则很难全面规制网络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应制定一部类似于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这样的法律, 不仅从公法层面上维护网络秩序, 还要从私法的角度规定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应在有关的基本法中补充对网络推手的规定, 并制定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网络法律体系应是以网络法为核心、以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完整法律体系。

2.在执法层面上, 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 网络执法主要是公安部门。由于网络案件的技术性和特殊性, 公安部门往往把握不好处罚的尺度, 处罚过轻不具有警示作用, 处罚过重则违背罪责罚相适应的原则。针对这种情况, 可成立专门的网络推手案件治理小组, 对网上各种信息的发布和转载进行审核, 实时监控网络信息传播动态。同时, 加大对网络推手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达到规范、教育的目的。

3.在司法层面上, 不受舆论干扰

司法部门在打击网络推手违法犯罪过程中, 应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既不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也不重复管理而浪费资源。

司法人员应做到“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在审理案件时不受外界舆论的干扰, 作出公平的判决。司法人员还应通过培训, 提高解决疑难网络推手案件的能力。

4.在守法层面上, 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

网民如果不了解网络推手, 就容易受到其影响, 间接成为网络侵权的帮凶。针对这种情况, 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警示, 让网民充分认识到网络推手潜在的危害, 并采取定期举办宣讲会等方式, 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

有些网民在自身权利被侵害后,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推手的气焰。对此, 有关部门应鼓励网民依法与网络推手的侵权行为作斗争, 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摘要:我国对网络推手的立法缺陷、执法不严, 造成其钻法律的漏洞, 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何对网络推手进行法律规制, 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层面上着手。

关键词:网络推手,立法缺陷,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涂怡俊.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1.

[2]张樊.网络推手亟需法律规范[J].互联网天地, 2009 (4) :16.

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 篇2

[摘要]网络游戏自问世以来,作为受众之多的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对之进行法律规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唱响网上主旋律贯彻于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全过程,既是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目标,也是推进我国网络游戏管理法制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梳理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分析不同时期不同规范性文件中针对网络游戏的规制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效果等,总结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对已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归纳,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法律规制 历史演进

我国最早出现的网络游戏应该是1998年的联众棋牌游戏。但业内人士认为,2000年华彩公司推出的《万王之王》才真正标志着完整意义的网络游戏开始进入我国市场运营。从这一时间节点上说,网络游戏在我国的发展仅15年有余。而我国对网络游戏进行法律规制的起步明显较晚,甚至可以说相对滞后,在经历了空白期、快速发展期和初步形成期三个阶段之后,以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为基础,在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运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引导青少年人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将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规范性文件中针对网络游戏的规制方法、手段、内容以及效果等,总结我国政府对网络游戏规制的基本经验,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完善以及网络游戏规制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一、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

何为法律规制,理论界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对网络游戏的法律规制可以理解为规制主体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命令等手段,对网络游戏相关企业的活动进行干预、控制、监督和管理,并以法律为依据对其进行处罚。在我国,法律规制的主体包括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监督机关和立法机关,也有国务院作为承担直接监督职能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如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它们作为具体执行政策和法律的行政部门,通过部门规章对网络游戏进行行政法律规制。以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为参照,对比于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发展,可将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空白期

从1998年我国国内开始出现网络游戏到2000年网络游戏进入市场运营,再到2002年网络游戏在国内进入发展时期,我国始终没有出台一份关于网络游戏或者网络文化方面的任何法律规制文件,这段时间属于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空白期。

从1998-2002年,国家进行规制的客体重点放在了网络安全和网络游戏运营载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1998年底颁布了《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网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2000年年末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1年4月多部门又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2002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些法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或非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其规制的目标在于保障网络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从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角度保障网络的规范运行和使用,但对网络游戏这一新事物并没有任何特别关注。

可见,在网络游戏发展的起步阶段,国家将法律规制的重点确定为互联网给国家安全所带来的冲击及负面影响,目的是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及信息等安全。至于网络游戏将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并没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更无预见。所以,在国家高层次的立法上没有任何关于网络游戏的法律规制文件出台,在政府部门的行政法律规制的探索上也只限于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管。这说明政府在应对新事物的出现和预测其未来影响方面都存在科学认知的缺失,立法规划上的缺陷,反应迟钝迟缓,缺乏长远的全局性眼光。

(二)快速发展期

从2003年7月1日起《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到2009年《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是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快速发展期。

这期间,大量的政策法规开始出台。主要包括,文化部单独或联合多部门下发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化部、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净化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宣部和文化部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部部署集中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工作》、《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规范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申报工作的公告》、《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企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企业”申报指南》、《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查处“黑帮”主体非法网络游戏的通知》、《文化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从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对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目标、原则,规制的主体、客体,规制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从宏观上确定了用法律手段对网络游戏进行规制的原则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即凡是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有为社会带来益处的意识,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能为社会做贡献,宣传“正能量”。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将那些由互联网生产、通过互联网传播和流通的一切文化产品都确定为互联网文化产品,包括游戏产品,当然也就包括了网络游戏这一新生事物。至此,网络游戏被纳入了文化部监管的文化产品的范围。该《暂行规定》作为层级较高的部门规章,成为了日后对网络游戏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意见》、《办法》、《通知》等对网络游戏规制的客体也进行明确,既有网吧,也有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企业,规制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对未成年人保护,对网络游戏的净化,促进其发展,对进口网游的审查以及虚拟货币管理和非法网络游戏内容查处等。可见,我国政府专门针对网络游戏的规制已经正式纳入法律规制的日程。但从规制的主体看,主要是政府各部门,不过各部门权责还不甚清楚。最高层级的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尚未成为主要的法律规制主体,部门规章成为主要的规制工具。可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这两个层级的立法缺失。从执法监督的角度看,存在执法监督主体单一,执法不力的缺陷。从规制内容看,虽然涉及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网络游戏的具体内容,进口网络游戏的监管,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管理以及对非法网络游戏的查处等方面内容,但这些都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同时,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存在运动式执法,比如,一段时间大力查处非法网吧,包括网吧的设立和其中是否有未成年人;一段时间大力查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行为;又过一段时间针对非法网络游戏进行检查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执法行为。严格地说,对网络游戏的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三)全面推进期

从2010年至今5年多时间,是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全面推进阶段。

这一阶段的网络游戏法律规制文件包括2010年文化部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文化部颁布施行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13年文化部等15个部委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等。

在上述法律规制文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化部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全面管理和规范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立法层级属于部门规章。它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确立了明晰的目标定位,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弘扬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规范,遵循有利于保护公众健康及适度游戏的原则,依法维护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明确了我国政府引导网络游戏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应该体现的价值基础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规范”;规定以“法律、法规、国家规定”作为游戏内容应坚守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相关主体责任以规范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确认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是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网络游戏的监督管理”;以保护未成年人为主旨,明确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和运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为旨归,明示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和运营企业的法律责任。这一系列的社会责任具有了法定的强制性。《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方向和原则,并且用立法的方式予以确定。这要比《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确立的原则(即第五条 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有益于提高公众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更有针对性,突出了保护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优先,保证了国家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也明确了要优先保证社会效益,这就为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性的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确立的远期目标则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部门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瘾综合防治的联动格局,有效遏制我国未成年人网瘾趋势。”

上述规范性文件虽然只是部门规章,但其对网络游戏规制的目标、相关主体的责任以及规制体系的构建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规划,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取得的初步成果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也随之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网络游戏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不断参与下,网络游戏法律规制历经15年,取得了部分成果,主要体现在:

1.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初步形成

当前,与网络游戏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主要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等。这些法规、规章构成了当前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它们对网络游戏规制的主体、客体和目标等做了明确规定。

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是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在生存环境上提出条件限制,消灭“黑网吧”的存在以及规范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建立和经营。同时,这些合法的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要保证消费者的上网环境,引导消费者开展文明、健康的上网活动,形成整个社会良好的网上行为风气。《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则是强调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其中将互联网文化定义为:“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都是本规章的规制对象。故网络游戏也在其中,因此对网络游戏的法律规制内容也要符合《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以此引导我国网络游戏健康、有序发展。而在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针对网络游戏进行规制的当属《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其规制的客体从网游的研发、生产到上网运营,再到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交易等一系列和网游相关的各个环节。其规制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和社会效益,规制网游的内容要弘扬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规制网游的运营单位要坚持保护公众健康及适度游戏的原则,依法维护网游用户的合法权益。

2013年文化部等15个部委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样,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出发,增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责任,并就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禁止传播毒害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内容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还把规制的主体扩大为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各方力量,其规制的手段是建立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力量联动的治理体系。这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强调的“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保护公众健康及适度游戏的原则”相辅相成,并细化成工作方案的形式促进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由此,我国网络游戏法律规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网络游戏的规制目标逐渐明确并最终确立

规制目标是规制体系要达到的目标。由于互联网是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量大等特点,使得互联网文化管理尤为紧迫。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易被青少年群体接受,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为了使互联网依法有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强调“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这些都为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建设指明方向,确保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成为了网络管理的政策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最终通过《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网络游戏规制的目标和原则,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弘扬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规范,遵循有利于保护公众健康及适度游戏的原则,依法维护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得到进一步规范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2年,是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但家庭电脑还未普及,即网络还未进入家庭的阶段,网吧成为人们主要的上网场所。尤其是随着QQ聊天软件和《传奇》《万王之王》等网络游戏的出现,网吧逐渐成为吸引青少年人的娱乐营业场所。为此,网吧就成为国家重点规制的对象。2001年4月3日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共25条,其中四部门的职能分别是: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做总负责并协调监督同级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许可审批和服务质量监督;公安部门负责场所安全审核和违法行为查处;文化部负责场所中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电脑游戏的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核发营业执照和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本《办法》对未成年人上网时间的限制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8时至21时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进入,同时,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必须有监护人陪同,即其他时间和条件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应该说该《办法》规制目标、对象明确,而且对营业场所涉及的各项行为都有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执法。但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却暴露了我国网吧监管的漏洞,当日凌晨2:40分,在北京学院路20号无证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内,由于恶意纵火而导致25人死亡,12人受伤。说明黑网吧的存在,并有近40名的青少年人沉迷网络深夜上网,存在未成年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上网,以及未成年保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该事件同时也暴露出黑网吧消防设施不健全的安全隐患,以此事件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网吧的经营行为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国务院于2002年11月15日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此条例比办法的规定分工更明确,职责划分更清晰。对于营业场所的设立审批由原省级的电信管理机构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督管理;将公安机关负责场所安全明确为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等几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负责场所的等级注册和执照管理以及无照经营的查处;电信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职责内的监督管理,并要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参与场所的经营管理。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上网营业场所的审批监督机关由省级电信管理部门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更方便审批监督部门对网吧的监督管理。而且条例中对审批程序,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营业时间、地点、审批登记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对治安和消防安全也有规定等。为了能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监管中来,提高全社会 蓝极速网吧事件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EhbbQAMfr5xB_F7sdrL91GzIyF6Qql3v-EL2uRCSt-A7NOxPsXKhMElcXJ5h_Pud 的参与度,条例第6条明确提出鼓励全体公民参与监督,并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2011年1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修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依法有序运行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4、确立网络游戏健康发展与管理并行的方针

网络游戏自问世以来,其受众之多、影响之大为世人瞩目,它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生长点之一。自2001年以来,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创造了巨大的产值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如当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统计和预测的一样,“2003年网络游戏收入最高的是韩国,以3.971亿美元稳居首位。排在韩国后面分别是台湾和中国内地。„„未来3年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内地网络游戏市场将首先超过台湾然后再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网络游戏市场。”事实证明,正是基于国家确立的网络游戏健康发展与管理并行的方针,我国政府部门在预见到网络游戏发展潜力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构建产业支持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等软件产业政策。培养网络游戏策划、研发和营销管理人员,鼓励游戏企业独立办学或与高校联合办学。培育网络游戏产业孵化器,鼓励、引导、扶持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各类企业自己做网络游戏产品,并鼓励开发网络游戏周边产业,以此扩大和增加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这一系列鼓励措施的实施,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国务院及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于2005年7月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在支持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强调要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秩序,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对网络游戏的内容监管,尤其是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加大对“私服”、“外挂”等违法产品的打击力度,规范网吧市场秩序等。2010年文化部下发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问题,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沉谜问题以及游戏产品缺乏原创和精品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加大网络游戏管理力度、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行为,提高我国网络游戏原创水平,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的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方针。

5、保护未成年人优先成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的重要内容 2 2 IDC预测2005年亚洲网游产值将突破10亿美元_互联网_科技时代_新浪网 http://tech.sina.com.cn/i/w/2004-05-27/0752367700.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立法的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网络和网络游戏发展的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首先体现在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关于营业时间和未成年人进入时间的变化上。由于前文提到的蓝极速网吧的影响,未成年人禁止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文化部和团中央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意见》中也有条款表明:要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行为。文化行政部门对累计2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要责令其停业整顿;对累计3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要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一经发现,立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上这些都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加强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城市社区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做到实处。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教育,广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觉远离网吧,配合文化部等部门开展创建“安全放心网吧”活动。除此以外,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推广文明上网,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问题,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有关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出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该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随后,很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都签署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使用责任书》,向社会承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为更有效地在未成年人中实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新闻出版总署还组织有关方面制订了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并将这些进行推广以引导和保护未成年人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进一步落实了在网络游戏管理中落实未成年保护优先的原则。除了在第九条中明确提出网络游戏不得含有的内容外,在《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并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在第十六条第二款中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在第十六条第三款中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在网络游戏中设置未经网络游戏用户同意的强制对战;

(二)网络游戏的推广和宣传不得含有本办法第九条禁止内容;

(三)不得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网络游戏用户采取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方式获取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第二十一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上述条款的设定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网络游戏规制过程中把保护未成年人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6、初步确立了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

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平台借贷;法律规制;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络平台借贷的形式才在我国流行起来,流行的速度越来越快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短时间内网络平台借贷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常用的经融交易手段之一,虽然网络平台借贷是一种全新的借贷模式,并且在外国发展的情况非常良好,但随着在国内的应用,还是对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的制定带来很多的争议,因此本文针对网络平台借贷出现的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科学化、全面化的法律规制的条例,使我国的网络平台借贷能够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一、网络平台借贷概念

网络平台借贷主要使用的手段是通过互联网作为载体,网络平台借贷在我国能够在短期之内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我国的运营手段、自身的网络平台借贷模式对网络平台借贷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新出金融市场交易手段之一,并且快速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在当下时代的金融市场很轻松的扩大了金融借贷范围,并且在民间的借贷范围增长快速。网络平台借贷模式中主要借贷的形式是小额金融借贷服务,对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的作用,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不足的情况,对于借贷的需要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网络平台借贷在国内外的称呼是不同的,在国外欧美等国家网络平台借贷发展较早,同时由于欧美等国家的经济发展体制较为发达,网络平台借贷模式利用互联网为载体,发展的金融规模非常广泛,网络平台借贷在这些国家发展也是相当的成熟。网络平台借贷发展的这么好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发达,更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对网络平台借贷制定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科学化、全面化的法律规制的条例,使我国的网络平台借贷能够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二、网络平台借贷对法律规制需要

一部分观点对网络平台借贷是认为金融创新与网络经济合并作用下产生的小额金融的尝试点,网络平台借贷只是个人通过互联网方式媒介的借贷方法,在法律规制中应制定关于私法自理的理念,并不需要按照金融法进行处理。事实上,如果网络平台借贷只是采用民事法律进行规制而不涉及金融法律,那么2011年的中国银行监会就不会对网络平台借贷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

另外一部分观点则是与依民事合同规范的观点是相对的,网络平台借贷如果涉嫌非法集资,这就是应该属于刑事法律制裁的范围了,这样的判定是根据于网络平台借贷控制着贷款人提供的借贷资金的情况。网络平台借贷中的这项资金无论是缴存在网络平台中的自己源,还是有第三方对这项资金进行托管。根据我国的刑法指出非法集资活动应该具有四项特征,分别是: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非法性。如果网络平台借贷中的某项资金运用符合了非法资金中的四项特征,那么就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并不需要金融法律进行处理。在网络平台借贷中出现的非法活动资金情况采用刑事法律来解决,这其中还是存在着很难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平台借贷是金融中新出现的借贷模式,主要是对金融难以服务到的中小企业出现的资金短缺进行补足,这是指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在中国基本实际国情下结合国外的金融创新的实践的网络平台借贷模式,对其采用刑事法律管理对经济发展是不对的。其次在网络平台借贷中有很多利益存在的考量,金融监督部门要严格的行使监督职能在网络平台借贷中,地方政府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借贷模式能够对资方政府企业经济发展进行资金的有效援助,促进金融发展与增进地方财政的收入。在对社会发展与金融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之前,对网络平台借贷采用刑事法律手段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采用法律对网络平台借贷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刀切是对新生事物兴起的否定,但对其随意发展不采取法律规制是不行的,网络平台借贷在很多的利益引导下,在金融创新的形势下,发展迅速,但由于网络平台借贷带来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对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进行详细的研究,促进我国的网络平台借贷行业的发展。

三、对网络平台借贷中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对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一定要先明确设立与运营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地位,对于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范的设立与登记,银行监会在2011年就发布过在银行金融资金借贷较为紧张下,网络平台借贷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从发布的内容来看,网络平台借贷行业已经被银行监会作为信贷服务中介,在法律规制中对网络平台借贷制定为信贷服务中介只是需要时间。

要加深网络平台借贷自律性是非常重的,良好的自律性可以避免企业中出现很多的很多问题,同时监督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监督部门的严格监督,网络平台借贷行业的工作人员就会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要对放贷人的法律定位要明确,同时也要对民间放贷人法律定位要明确。这样无论是在民间借贷人还是网络平台借贷的借贷人的权益会受到保障。对我国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网络平台借贷的概念以及出现的时机,采用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方式分析出了网络平台借贷中法律规制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并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对于网络平台借贷日后健康持续的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网络平台借贷概念、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对网络平台借贷中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述。促进我国的网络平台借贷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海放,彭岳,肖建国,刘东,左坚卫.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家,2013,(05).

[2]黄良夏.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12).

[3]张奇瑞.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09).

[4]严明英.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06).

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 篇4

摘 要:網络谣言实质上就是个体或群体的一种非理性表达,他们基于一定的目的,介入现实社会,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或威胁,使群体产生集体性的认识错误、不安情绪甚至恐慌心理。网络谣言已经构成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和社会稳定的威胁。控制网络谣言首先需要弄清其生成的机理,同时在现存的法律规范中去寻找到解决的路径,最终捍卫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从而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谣言;生成机制;言论自由;法律规制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关于网络谣言的概念,目前对其普遍的定义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有学者对网络谣言的定义是:“在网络上生成或发布并传播的未经证实的特定消息。”传播载体的变化,使谣言传播的速度、传播面、受众也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快速的宽领域的传播性质使其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影戏影响恶劣和危害性增加。网络谣言实质上就是个体或群体的一种非理性表达。他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利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环境作为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采取诽谤他人名誉、人身攻击、煽动群体情绪等的方式介入现实社会,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或威胁,使群体产生集体性的认识错误、不安情绪甚至恐慌心理。

一、网络谣言的成因分析

网络谣言形成应该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谣言通常是有一些具有清晰自我意识的传播者故意制造的。这些人有可能相信也有可能不相信其制造的谣言。”造谣者本身是认识到自己制造的言论是虚假的,抑或是不确定所知晓的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为了欲达到的各种不合理的目的而加工制造。美国学者卡斯·R·桑斯坦在其著作《谣言》一书中就把造谣者界分为四类:谋求一己之利者、哗众取宠者、追求政治利益者、恶意中伤者。从近年来的网络谣言现象来看,造谣者有基于个人或机构利益需要发布虚假有害信息者;有仇视国家和社会而制造恐怖信息者;有为了发泄个人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不满情绪而发布夸大事实和攻击性的信息者。谣言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以讹传讹,最终使谣言波及面无限扩大,导致大多数人在心理上的错误认识。信谣者是谣言生成的终端,也是使谣言得以发挥破坏性作用或受伤害的个人或群体。正如桑斯坦教授所描述的,这是一种信息流瀑现象:一旦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假虚假的。

“谣言不是‘空穴来风,谣言具有指向性或指称性,需附着一定事件、现实或问题。”网络谣言基于特殊性的事件而起的,尤其是某个地域内或全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但相关行政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未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释疑解惑,在此种情况之下就容易产生舆论爆炸,各种揣测和推断频繁出现于网络空间,增加了公众对事件的猜疑、好奇、焦虑甚至不满情绪。如果在公众最需要知晓真实情况的时期不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以疏导民意缓和民怨,那么谣言将更加难以控制。桑斯坦的群体极化理论认为:当想法类似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时,他们通常会达到一个比讨论前的倾向更为极端的立场。特别是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系统、论坛、博客、微博等,又助推了极端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谣言的法律性质

第一、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具有主观故意性。造谣者出于仇恨心理而报复他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制造不利于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一些对社会有仇视情绪的人为了宣泄不满情绪而散播不实且有害的言论,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捕风捉影,扩大事件的影响或断章取义。虽然造谣者的身份和目的不尽相同,但他们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的心理。网络谣言是一种非理性表达,但并非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其导致的破坏性、危害性,有时候是难以想见的。如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期间,QQ群发表并夸大核辐射的危害,造谣者明知信息不真实就仅凭主观臆测散布该谣言,最终结果引发全国“抢盐风波”。

第二,具有现实威胁性和法益侵害性,网络谣言的传播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管理秩序,侵犯个人或商业组织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引发公众群体事件,破坏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使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增加。如2008年的“蛆橘事件”就是因为一则语焉不详的短消息:“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在该信息被网络转载后消费者对柑橘的购买量减少。2011年的响水县“爆炸谣言”则是因为两人编造和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传言某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谣言的传播链条越来越长,使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心理,纷纷离家外出,人群的拥挤引发多起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这则谣言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性极大,造谣者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导致社会管理失序,由此导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遭受损害。

第三、制造和恶意传播网络谣言具有违法性,孟德斯鸠就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言论自由是受我国宪法所保护的一项政治权利,同时言论就有了边界。很显然由上述的两点(主观故意性和法益侵害性)就可以说明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具有违法性,主要表现为民事违法性、行政违法性、刑事违法性。需要根据其侵害的不同法益,涉及的不同对象和领域,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对行为进行定性。

三、网络谣言规制的法律依据

谣言不可以彻底根除,但可以有效控制,网络不是法律的盲区。虽然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立法仍不够完善和细化,但通过近年来对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处理,可以在现有的法律法规里找到相关依据。

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针对如何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为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利用互联网违法犯罪行为做了指导性原则性的规定。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制定是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对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加以规范。此外由公安部于1997年颁布经国务院批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也有对网络言论和其他行为有明令禁止的规定。

2013年9月10日起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在入罪标准、量刑情节上做了详细规定。

以上的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规范网络言论、净化网络环境做了基本的规定,具体追究法律责则要根据民法、行政法、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制造、散布网络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公民或法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得以请求损害赔偿。如果在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拘留、罚款。如果编造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按刑法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四、对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失去控制的权利行使,好似脱缰的野马,践踏的不仅是他人的合法权益,还将是国家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对网络谣言的规制,其根本在社会、核心在政府、关键在法治。网络言论是言论自由的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言論的优势保障真正自由的权利,杜绝谣言的泛滥,保护个人正当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对网络谣言的规制十分必要。

首先,为了维护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观点和思想,可以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和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甚至还可以监督司法的公正廉洁性。因此言论自由不仅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对社会管理有所助益,它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网络谣言却不应在宪法和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因为它已经超出了言论自由的界限。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使言论自由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保证。规制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畅通和洁净网络表达渠道,使自由、真实、理性的言论得以发表,让信息的接受者能听到来自各方真实的声音,从而使公众自觉地抵制谣言的蛊惑而不去盲目跟风。对网络谣言的规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最大多数人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使网络表达机制能理性规范地运行。

其次,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规制之间的平衡。之所以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制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谣言,是因为这一行为已经介入到现实中并对法益构成了威胁和损害。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论述的:“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自由与责任实不可分。”公开发表的言论和思想不同,言论是要通过文字和言语将内心的想法表达于外,因此这可能会触及他人的权益或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网络谣言进行法律规制实质上就是平衡言论自由和法律所保护的法益之间的关系。从法律规制角度而言,法律应该对造谣和传谣行为施以惩戒,维护法律的权威和自由的权利;同时,法律对网络言论的干预应该是保守和被动的,尽量减少对公民自由言论的控制。唯有当言论自由权的滥用超过法律的界限而与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发生冲突时,需要限制言论自由,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法益。“限制的滥用与自由的滥用一样有害,甚至更有害。”因此,为了使自由的言论能充分表达,就应该把握好保护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之间的动态平衡。

最终,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互联网业已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因为其便捷虚拟的特点,人们更愿意在论坛、博客、微信等互动平台评论时事和发表观点。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网络谣言可以看出,之所以产生了如此的破坏性力,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权威的信息被谣言掩盖了,由于“群体极化”效应,导致集体的不理性。创造一个良性的言论表达环境,有思想的交锋和碰撞,允许合理的怀疑和批评,对集中群体智慧、凝聚国家力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要控制网络谣言,使网络言论沿正确方向发展并不是只需要法律的规制,也必须要有社会的自律和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约翰·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取消或限制自由,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网络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网络管理法治化是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互联网技术正改变着世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审视言论自由在网络空间的存在状态。自由社会需要给予人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也应该让我们提高对言论自由潜在危险的警惕。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去剖析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及其规制,以实现言论自由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包容、开放、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汪涓,方付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G].情报杂志,2011(10).

[2][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C].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7.

[3][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C].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5.

[4]王国华,汪涓,方付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G].情报杂志,2011(10).

[5][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C].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56.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83

[7]宋宗宇,李廷浩.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D].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

[8][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D].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83.

[9] 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D].北大法律评论,2000(3).

[10]宋宗宇,李廷浩.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D].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1).

[11][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C].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23.

作者简介:

网络推手的法律规制 篇5

摘 要: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新兴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民间小额借贷相结合的产物。P2P网络借贷平台2007年开始进入我国,自2013年以来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截至去年底,我国已经超越英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市场。但是在我国,平台因为定性不明、法律监管缺失、自身管理不善等问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秩序及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及监管措施显得迫在眉睫。而在这方面美国已出台了相对完善的监管措施及配套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现有问题的分析,结合对美国P2P监管制度的研究,提取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制措施,以期对我国P2P监管制度加以完善。

关键词:P2P;借鉴;法律规制

一、美国P2P监管制度研究

1.监管机构

目前,美国针对P2P平台的监管主体涉及联邦与州的多个监管部门,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司法部、各种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及上述机构在各州所对应的部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P2P行业的监管主体,SEC和州的证券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证券法》的强制信息披露要求和反欺诈条款来保护投资者,所有P2P公司都要求在SEC注册成为证券经纪商,此外还需在选定的州证券监其依据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对全国和各州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商、投资公司等拥有依法行使管理和监督的权力。除此以外,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可以监督并制止贷款合同中的不公平和欺骗行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P2P平台的关联银行承保并监督借贷款项。

2.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SEC在把中介机构发行的票据拟制为证券法中的证券的前提下,运用了大量的证券类法律、贷款相关的法律以及消费者保护相关的法律对P2P行业进行了规制。P2P平台开展金融服务,必须遵守《真实借贷法案》、《信贷机会平等法案》、《公平信用报告法》等金融法律。其次,网贷平台的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办理,需遵守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包括《资金电子转账法案》《电子签名法案》、《个人隐私及数据安全法》等等。除此之外,平台须遵守各州的相关法律。因此在美国,P2P平台受到横向以及纵向的法律规定的限制,在规制平台的同时,也降低了平台的借贷风险。

3.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把P2P纳入监管后,依据《证券法》规定,P2P平台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登记。P2P平台必须履行非常严格和完整的注册程序,它的注册文件和补充材料包含着相当广泛的信息,例如平台的运作模式、经营状况、潜在的风险因素、管理团队的构成和薪酬体系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从项目来看,P2P平台需要将每天的贷款列表提交给SEC,即平台必须持续不断地发行说明书补充说明出售的收益权凭证和贷款的具体细节以及风险揭示,投资者可以在SEC的数据系统和网站查到这些数据。这个要求有些时候显得过分,但是,全面的信息披露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美国P2P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1.推进法律法规制订,明确P2P平台法律性质

在对P2P平台的监管上,SEC最先通过将中介机构发行的票据定性为《证券法》规定的证券,然后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进而运用大量的现行法进行规制。对P2P法律定性不明,其监管也会陷入混乱的境地。对此,给予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明确的法律地位迫在眉睫。我国现行的专门针对P2P行业出台的规定主要是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于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官方的公开表态。现行的民法刑法等法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法律红线,为纠纷解决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P2P这一行业涉及到的主体十分广泛,更涵盖了金融法律等行业领域,因此要完善相关立法,才能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对这一行业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

2.建立必要的行业准入门槛

绝大多数P2P机构注册为公司,因而应当首先符合《公司法》的设立标准。然而《公司法》经过最新修改之后,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同时也取消了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五百万元的规定。如果以新《公司法》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规定,资本进入门槛太低会造成一大批劣质服务水平低下的 PP2 网贷公司相继成立,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行业准入门槛。

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了美国P2P借贷风险与成本,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个人信用管理机构,原则上应市场化运作。同时要推行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全国联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信用数据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在促进P2P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P2P借贷是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势必会在诸多方面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突破。正是由于P2P和传统的金融模式存在极大差别,就免不了“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国家不能指望平台自身能够自我完善,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出台配套法律规定以进行监管,同时要有正确的政策加以指引,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行业风险,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于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 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2005]第 3 号.

[3]李愛君.《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 年第 5 期,第 27-28 页.

[4]李雪静.《国外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 年第 7 期,第 101-104页.

上一篇:政治经济原因下一篇:管理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