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2024-07-07

《永遇乐》(精选5篇)

《永遇乐》 篇1

师:同学们,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

生:﹙齐声﹚但我已飞过。

师:好, 看来同学们对这句话很熟悉。其实, 历史的天空总要留下一些痕迹, 供后人凭吊。你能举例吗?

生1:圆明园, 让我们永记耻辱。

生2:昭君墓, 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的不幸和伟大。

生3:杜甫草堂, 让我们看到一代诗圣忧国忧民的情怀。

生4:武候词, 让我们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 咱们今天说历史人物的事迹都是用散文形式, 把刚才大家说的话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排比句。

﹙学生笑﹚

师:咏史怀古诗, 知道吗?

生:知道。

师:其实, 它跟你们刚才说过的这些句子很相似, 只不过是讲究韵律、平仄、水平更高罢了。

﹙学生笑﹚

师:好, 你们都知道哪些咏史怀古类的诗?

生1:杜牧的《赤壁》。

生2:杜牧的《过华清宫》。

生3:杜甫的《咏怀古迹》。

生4:杜甫的《蜀相》。

生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怀古诗还真不少。你们能说说怀古诗常用的方法吗?

生1:一般是借写历史人物的事迹, 抒发个人的感慨, 如《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生2:也有用历史遗迹抨击时政, 抒发对王朝更潜的感慨, 如《过华清宫》。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其实怀古诗常采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师:今天,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鉴赏一首怀古诗, 就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师:同学们对辛弃疾了解多少?

生1:他是南宋爱国词人。

生2:他是历城人, 也就是山东济南人。

生3:辛弃疾字幼安, 号稼轩, 他的词大多收在《稼轩长短句》里。

生4: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 金军南下, 山河飘零, 朝廷苟安。

生5:辛弃疾一生都主张恢复中原, 但却壮志难酬。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6:大概是朝廷里投降派太多了。

师:还有一个因素, 辛弃疾率一万余抗金起义军南归, 作为抗金起义的将领, 朝廷对他肯定有所提防吧。

﹙学生点头﹚

师:辛弃疾一生主张收复中原, 却壮志难酬, 于是就把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激昂的词。你们学过他这样的词吗?能背一下吗?

生1:学过他的《破阵子》。

﹙学生背诵, 却不熟﹚

生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好, 背得很熟, 豪放之气表达得也很到位!这首词梦里写到的战斗生活非常激烈豪迈, 然而现实是怎样的?生:可怜白发生!

师: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越大, 越能表现人物感情。

师:同学们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吗?

生: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开禧元年, 当时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师:对, 当时韩侂胄当权。他想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并不是像辛弃疾一样致力于收复, 所以并不积极备战, 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 不能草率从事, 否则会重蹈覆辙, 使北伐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辛弃疾登临北固亭, 览景抒怀, 写成了这首千古名篇。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 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

﹙学生朗读全词, 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朗读, 声音清脆柔婉﹚

师:你们觉得她读的怎么样?

生1:好, 字正腔圆。

生2:我觉得她读得太婉约了。

师:那,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生2: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 因为这是一首豪放词。

﹙该生朗读全词, 读得慷慨激昂, 赢得一片掌声﹚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这篇作品的风格。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词。

﹙学生齐声朗读全词﹚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 这首词用的典故比较多。

﹙学生点头﹚

师:典故运用得非常成功, 达到了词人以古喻今的目的, 这也是这首词在写作上的一个特色。你能说说都用了哪些典故吗?

生1: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 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

师:辛弃疾对孙权怎样评价?

生2:从“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可见他对孙权的评价很高。

师: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 抗衡曹魏、拓宇开疆, 与曹刘形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孙权确实是一个英雄。你们认为“无觅”一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英雄难觅, 有点遗憾。

生2:我觉得作者是在慨叹当时南宋统治集团无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

师:说得好, 这就是以古讽今的手法。

师:还写了什么典故?

生1:南宋武帝刘裕在京口起兵, 最后建立政权。

师:词中怎样写他北伐时的英雄气概的?

生2: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师:很神气, 很有气魄!

师:你怎样理解“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生1:这是刘裕起兵前的生活环境, 这说明出身也很低微。

生2:出身低微并不妨碍他成就英雄业绩。

生3:“英雄不论出身”, 诸葛亮、刘备都是这样的英雄。

生4:还有朱元璋。

生5:毛泽东。

﹙学生纷纷举出自己认为的英雄人物﹚

师:同学们理解得都很深刻, 举例也很好。咱们都是普通人, 只要努力学习和工作, 将来也可以成为英雄的, 对吗?

﹙学生笑、点头﹚

师:如果再来读词的上片, 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

生1:应该读出对孙权和刘裕的赞美。

生2:应该读出对他们英雄业绩的向往。

生3:应该读出“英雄无觅”的遗憾。

师:好, 那么咱们就齐声朗诵全词, 读出你认为该读出的感情。

﹙学生齐读全词, 感情很充沛, 也很丰富。﹚

师:读得很好, 我们在下片中继续找典故。

生1: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 全军败还。

生2:作者借此事咏叹近事, 即宋孝宗隆兴元年, 张浚北伐, 在符离兵败的事。

师:运用这一典故有什么用意?

生1:刘义隆兵败的原因是“草率出师北伐”,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可以说是辛弃疾的一种担忧。

生2:可能也是对南宋当权者的一种警告。

师:是的, 虽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的任上, 制作军服, 派遣间谍, 搜集情报, 招募壮丁并进行训练, 积极为伐金作准备, 可是韩侂胄一伙当权者却政治腐败, 奢靡淫乐, 这怎不叫人担忧呢?

师:还有更沉痛的事吗?

生1:金主完颜亮南犯遭宋军痛击, 宋却主动与金议和, 错失恢复良机。

生2:拓跋焘建立的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师:同学们, 能想得出辛弃疾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感受吗?

生1:辛弃疾一生主张恢复, 而南宋统治者却懦弱苟安, 错失痛击良机, 他肯定非常遗憾, 也非常愤慨。

生2:他收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 肯定非常痛苦。

生3:他看到中原百姓已忘记了异族入侵的耻辱, 肯定非常痛心。

师:是啊, 作为一个爱国词人, 辛弃疾很痛苦, 也很无奈。

(学生脸上现出愤愤不平之气)

师:辛弃疾认为北伐的关键在于用人, 他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于是他就发出了感慨———

生: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师:同学们看最后这一个典故。

﹙指名一位同学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廉颇三遗矢”的故事﹚

师:你们谈谈作者用这一典故的目的。

生1:作者以廉颇自况, 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 仍不忘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生2:廉颇之所以不被重用, 主要是因为“郭开”等小人暗中使坏。

师: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这和辛弃疾是不是很相似?

﹙生点头﹚

生2:我觉得这一典故还抒发了辛弃疾壮志空怀, 不被重用的愤慨。

师:辛弃疾曾经写过这样的两句诗“只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地书”, 可以说是写尽他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师:同学们, 我们来朗读词的下片, 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学生齐读一下, 感情渐趋深沉﹚

师:辛弃疾之所以悲愤是因为他爱国。那么, 怎样才算一个爱国诗人?

生1: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生2:时时把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中。

师:陆游是吗?

生:是。“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里都在为国杀敌!

师:岳飞是吗?

生:是。“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腔复国之情!

师:只可惜, 陆游和岳飞跟辛弃疾一样空有一腔报国之志, 却无法实现, 而他们都生活在南宋时期, 这应该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一个极大的讽刺吧。

﹙出示陆游和岳飞的两首词﹚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何处?心身在天山, 身老沧州。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词﹚

师:这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与辛弃疾的《永遇乐》抒发感情的方式有何不同?请同学下课后试作分析。

《永遇乐》 篇2

怀古诗词多因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或睹物思人,神与物游而作。有的只是抒发一种没有实指的感受,表达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思,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咏明妃,吊贾谊,悲宋玉,是因怀才不遇,自伤怀抱,有的实有所指,借古喻今,如李商隐的《隋宫》、《马嵬》等,借过去的史迹讽刺当前现实。辛弃疾这首词则兼两者而有之。试想;这位英雄,白发苍苍的词人,空怀伐金壮志,长期废置不用,而今以垂暮之年,重返前线,形势却不容乐观,抚今思昔,怎能不感慨万端?长江形胜,历来是南北划疆的天堑。他登临青山,俯眺逝水,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个人的身世遭际,如滔滔江流一齐涌上心头……首句“千古江山”,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落笔,使现实和历史得以沟通,造成变与不变相对照的深刻意境。“英雄无觅”有三层意思:一是南宋小朝廷多苟安误国之辈,即以韩侂胄而论,亦非英雄,故日“无觅”,二是这次准备北伐,是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8年)符离之败与金国订立“隆兴和议”后的第一次,也是辛弃疾南渡以来四十余年间日夜萦怀的心愿。但是伐金需要人才,他于兴奋中感到忧虑,真正的英雄又在哪里呢?三是辛弃疾一向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四十多年过去,雨打风吹,英雄老去,不胜感慨欷歔。“风流”,有两种说法:一指英雄人物的流风余韵,一指舞榭歌台的繁华景象。“山外青山搂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一朝,文恬武嬉,骄奢淫逸,完全忘记了民族恨、家国仇,这正是作者积愤所在。把“舞榭歌台”作为实写,与风流事迹流逝对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弦外之音,就是夫子自道,一个“总”字,耐人寻味。以上是怀孙权。

词的过片,从刘裕写到他的儿子刘义隆,可谓顺理成章,正反对比,借古鉴今,表达了作者撰写本词的主旨。“烽火扬州路”,指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掠江淮、陷扬州一段史实,作者就在这一年率众起义,在连天烽火中投身抗金斗争。他至老也忘不了“烽火扬州路”的英勇战斗,豪情胜慨,十分鼓舞人心。就是这股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以垂暮之年重上前线。数十年来,他是多么希望仍象过去那样驰骋在抗金战斗的疆场啊!这首词感情起伏的幅度很大。下阕前三句借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婉讽韩侂胄不能草率从事,感情比较萧飒。这三句则是重新唤起青年时代的雄心,积极豪迈,意气风发。至下文“可堪回首”,又是陡地一转,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迸发出更为深沉的叹息。如果承上文顺接,何必用“可堪回首”表示转折呢?这样读来,方能细致地体味作者此时此地登楼远眺的复杂心情。如上所述,“回首”,紧承“四十三年”,但时间上却有一大段的空隙,四十三年间的往事被一笔带过了。就在辛弃疾与耿京决定“奉表南归”那一年,南宋军队在采石击溃金兵,南宋小朝廷却错过大好时机,反与金议和,长期忍辱偷安,不思恢复,冷却壮士心,短了英雄气。而敌占区的有些人竟然忘了敌我,社日还在异族统治者的祠庙击鼓祭神。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他于击败刘宋王玄漠的军队后,南侵到长江北岸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改为佛狸祠。陈亮在一首和辛弃疾的词中说:“长安父老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使人泯灭了民族意识,年轻一代已认不清谁是仇敌了。辛、陈这些词句,语气都十分沉痛。

《永遇乐》 篇3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有这么一段总括性的鉴赏:

辛弃疾词的创作方法, 有一点和他以前的词人有明显的不同, 就是多用典故。如这首词就用了这许多历史故事。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岳飞的孙子岳珂著《桯史》, 就说“用事多”是这首词的毛病, 这是不确当的批评。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免过度贪用典故的, 但这首词却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 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 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 眼前风光, 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 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故事, 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联, 就艺术手法论, 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史事, 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宋词里是不多见的, 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作为《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 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在解读这首词时不仅应该看清典故和中心思想的关系, 而且还应该将问题看得透彻些, 这种透彻来自于对各个典故之间关系的细心把握, 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对这首词有更为完整的理解, 并且将作者的伟大情怀镌刻心中。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这两句写孙权, 仲谋是他的字, “无觅”令人深觉遗憾。“舞榭歌台”是一副平安享乐的景象, 这种景象的存在以“风流”为依凭, 在这里“风流”象征的是孙权的才华与业绩。如今, 这些业绩已经被“风吹雨打”去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风雨如晦”这些说法常用来比喻局势的动荡, 因此“风吹雨打”也影射了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安。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这两句写刘裕, 寄奴是其小字。“想当年”, 与前面的“无觅”相呼应:只能想想当年之事, 如今自也无处觅得这般人物。现状之萧条, 正如“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而这简陋的环境正是寄奴当年栖居之处, 由此可见刘裕是出身贫寒之人。

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都怀有仰慕之意, 因为他们都是英雄, 都能开辟江山, 都身为君王, 所以都有鲜明的用意, 即与当朝皇帝对比, 讽刺时弊。然而这两个典故的用意又略有差别。孙权以文为能事, 有文才的人如何得了天下呢?那自然是能得人心。而当时, 作者为了国家的安危, 坚决反对宋宁宗和宰相韩侂冑北伐, 结果落得个被贬离镇江、不得干预的结果, 这怎不令人心寒!句中暗含生不逢时, 不得重用, 难遇明君的情绪。刘裕以武为能, 所以就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作为渲染, 而在孙权身上却不施这般笔墨。与两个典故相关的字数虽然大致相当, 但是对于第二个典故就显得交代较为具体, 连带作战的场面都有简单然而形象的描绘, 所以, 分明是略写前者, 详写后者。由于辛弃疾是从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 也是贫寒起身, 终成大将的, 易与刘裕产生共鸣, 作者赞颂的重心稍稍偏向刘裕也是合乎逻辑的。

概述一下上阕, 作者借写孙权讽刺当朝不能知人善任, 造成忠良流失、作者遗恨;而写刘裕不仅用于讽刺时事, 还有作者的一点影子, 暗含英雄相惜之意。由此看来, 两个典故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 而是递进的关系。合在一起, 用以表示对英雄的仰慕, 对当朝的不满。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这句话用了典故套典故的手法。“封狼居胥”写的是霍去病战胜匈奴, 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这个行动成了战胜外族的象征。南朝“元嘉”年间宋文帝也想重演这一幕, 显耀史册, 但因准备不足, 落得“仓皇北顾”的下场。作者借此对北伐军众表示告诫。这种对失败的预测, 与上阕中帝王之建功立业形成鲜明对比, 只不过上阕写实, 此句貌似写实, 实则以写虚 (警告) 为主要意图;因为宋文帝的下场并非作者赞颂之事, 其惨痛教训才有价值。此句又与接下来的一句紧密相联,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是作者为政府效力、戎马一生的缩影。辛弃疾22岁时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 并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勇闯驻敌五万之众的金营, 生擒叛徒张安国, 由此得到大宋的重用。一个为朝廷打了四十三年仗, 已经66岁的老人, 对战争应该有独特的感受和敏锐的感悟力, 他对战争的预见也可以拿这“四十三年”的战斗生活作为凭借。作者一直不忘收复中原的心情在这句话中体现得最为鲜明。爱国心促成作者的警觉心, 警觉心促成作者即使退出军伍, 仍时刻以战况为忧的诚心。因而下阕两句关系紧密, 并非仅仅是历史与现实的并列关系。

“四十三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期, 而这么多年居然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在这样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会发生些什么呢?是生灵涂炭, 进而至于生灵麻木。一个太长时间处在战火中的民族可能会丧失战斗的意识, 忘记了自己是亡国奴, 从而变得逆来顺受。“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说的就是这样的现状。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的庙, 在瓜步山上。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 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 挥师攻入宋境, 至瓜步山, 在山上建立行宫, 即后来之佛狸祠。后来佛狸祠成了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 而此时正被金兵占领着。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 很是热闹, 却忘了这个地方的象征意义, 也忘了自己暂时处在金兵的统治领域。这些百姓越是锣鼓喧天, 就越显示出他们对战争的麻木和对民族意识的淡漠, 这怎不令作者心痛如绞。由此看来, 下阕的二、三两句应该暗含着因果关系, 即提醒当朝统治者要回顾几年来的家国境况。

由上而来,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包含的情感便不止“老当益壮, 不忘为国效力”, 还有壮志难酬。而这种壮志难酬的原因也通过上面对句间关系的把握显得更具体了:朝廷的无能、君王的昏庸、频繁的战事、民众在黑暗的统治与水深火热的社会生活下形成的麻木无知……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的昏昧形成了重重压力, 压得辛弃疾喘不过气来。“凭谁问”其实就是“无人可问”!

《永遇乐》 篇4

一、把握一“点”,以点带面

人尽皆知,“诗言志、词言情”,诗词利用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体现作者丰富的情感, 课堂上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然后以点带面,由浅到深有序地学习,才能够使教学行云流水。笔者认为,若想激活讲解诗词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抓住其中关键的字词,然后通过教师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其大意,再通过体会字词的含义,使学生的思想与诗人的思想交融,感悟诗人的情感。以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辛弃疾主张北伐抗金,然而对当政者轻敌冒进的做法很担忧,他上书希望做好准备,可是却没有引起重视,感叹报国无门。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找准全文的感情基调,然后用一个词概括作者情感。通过引导, 学生很快会从诗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找到“无觅”。处理过程如下。生:朗读课文。师:第一位同学点评一下刚才的朗读。生:我觉得读得声音有点小,感情不是十分饱满,可能是大家中午有点困。师:你刚才讲到感情,你觉得感情基调是什么?生:应该是作者有一种非常高昂的感情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师: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种情感的话,你觉得是哪个字?生: 属于那种比较的郁闷。师:比较郁闷,“郁闷”是两个字,刚才同学讲到的“怀才不遇”大家同意不同意?生齐答:同意。师:有没有其他的词?就怀才不遇吗?生:壮志未酬。师:你怎么知道是壮志未酬的?生:因为辛弃疾当时写这首词的时候还在和敌人交战,他想像词中所写的典故中的人物一样建立丰功伟绩,但还没有实现。师:你在哪儿看到他在交战呢?师:写作背景我们要了解,那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有没有同学要讲?不知道写作背景不要紧,不影响读这首词,大家已经看出了词的感情基调是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你知道我怀疑大家从哪儿看到的吗?我怀疑大家是看课下注解看到的。

生:我觉得这首词的背景也可以从最后一句看出来。师:词的最后一句看出来?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说廉颇将军已经老了,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是66岁,年龄也是属于比较老的,他一直主张收复中原,而当时朝廷里边有一部分人和他的主张是相反的,所以他就会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师:好, 这首词的第一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了,他要抒发的情感是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笔者引导学生把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感融入到诵读诗句中,这样才能动情入境。

二、精研一“句”,贯穿整篇

教材中几乎所有篇目的古诗词都有重点句子,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握好,以此展开教学,就能有效地激活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笔者由豪放派代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要求学生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如“觅”“英雄”“风流”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此处用典是为了讽刺宋室昏聩无能。

生:因为这首词的基调是抒发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感,从第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他的意思是像孙仲谋这样的英雄找不到了,通过写孙仲谋这样的英雄,感叹现在没有像孙仲谋这样的人,所以作者由此可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师:又到壮志未酬上去了。你刚才把这个分析了一下,我慢了一点,我们先说孙权这个人,先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生:君王、皇帝。师:他的业绩是什么?生:孙权的业绩是建立了吴国。师:你认为辛弃疾歌颂他是为了赞颂他建立了吴国吗?关键点在哪里?生:他曾经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师: 这下我们就明白了一件事情,孙权为什么被称为英雄,是因为他击退了来自北方的敌人,没问题吧。好,现在的问题是,他为什么又提到了刘裕呢?生:南朝皇帝。他们都是有主宰军事权力的人。师:他们都是帝王,都是掌握兵力的人。提到刘裕的第二点原因是什么?生:我认为刘裕当年大举北伐,而今天的南宋朝廷却对金的侵略苟且求和,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抱负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师:作者提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刚才说孙权是打败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是不是,那刘裕呢?刘裕怎么样?不仅是抵抗北方的侵略者,而且是北伐,并且是成功了。如果说孙权是英雄,那刘裕呢? 生:大英雄。师:有同学说是大英雄。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歌颂这两个人呢?他想干什么?怀古是为了什么?怀古的目的是什么?生:我想他是借古讽今。生:作者是把自己比作廉颇,作者是想说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想为朝廷效力,希望南宋朝廷把像他一样还想抗金的人都团结起来,团结人民的力量, 准备好之后再去北伐。师:你分析得比较好。首先廉颇是一代名将,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家知道不知道,廉颇一生身经百战,你们知道廉颇活到多少岁吗?85岁,在他七十几岁的时候一顿还要吃多少饭?斗米,可是人家诬陷他什么啊,老是上厕所, 最后赵王就没有用廉颇。第二,像“我”这样的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老当益壮,可以作为军队的核心。师:而且辛弃疾觉得自己有什么,有号召力。像他一样的人物,有号召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谁才是这样的将?生:辛弃疾。

笔者在教学中抓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贯穿整篇,课堂处处洋溢着“怀古”的氛围。

《永遇乐》 篇5

这首词虽然用典甚多,但并未影响到人们对它思想情感的理解,因为典故中所涉及到的几个英雄人物,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都与辛弃疾的境况极为相似。按理说,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甚为清楚,没有异议,可不知为什么,教材对该词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注释,只讲出了此典一半的内容。结果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把辛弃疾此词的思想情感给改变了。

先看课文注释:

教材第39页,注释1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即身体还强壮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比。《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按照课文下注释所给出的内容去理解,那就应该是:辛弃疾此时如廉颇一样,“满怀希望”地等待宋宁宗赵扩起复委任他,就如同当年的廉颇等着赵悼襄王起复委任一样。

辛弃疾此时的心境真的如课文所理解的那样———满怀希望等待被起复任用吗?我们先看一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遂奔魏之大梁……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看司马迁这段文字,可理解为:赵王先逼得廉颇远走魏国,后来因为多次被秦打败,才又想起良将廉颇而思用之,但最终却还是没有起复委用。从文中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奸臣郭开的离间,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赵悼襄王自己———他从内心深处就并不想起用廉颇的,不然别人何能离间之!廉颇并不知道赵王听信了奸臣之言而已决心不用他了这个结果,还在那里苦苦等待赵王任用。

辛弃疾读历史,自然是知道赵王不用廉颇的,他用这个典故,很显然应该是绝望地感叹自己如廉颇一样“不被用”,而不是“满怀希望等着被任用”吧!我们再看看作者写作时的各种情形:

辛弃疾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春初,此时作者已经是66岁高龄,两年后的1207年10月,作者就带着满心遗憾溘然长逝了。作者在创作此词时,当然不会掐算到两年后自己会离开人世,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有廉颇老当益壮的前例激励着己,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他比别人更清楚。此时虽被起用为“知府”,但宁宗会让他这个年近古稀的人去杀敌立功吗?辛弃疾一身文韬武略,“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的英勇善战,又不是今天才被人知晓的!所以要说辛弃疾以此高龄,还满怀皇帝任用自己的希望,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再说说皇帝吧,此时的宁宗皇帝赵扩和前一任的光宗赵敦,虽没有南宋第一任皇帝高宗赵构那种“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的担忧,但偏安一隅至此已有近八十年。不但皇帝早已习惯了这种安逸享乐的生活,就是一般的大臣与百姓,对已经过去了的几十年的“靖康之耻”,大多早已忘却殆尽了。虽然朝廷时有“收复”之议,“北伐”之举,但多是装装样子,安抚安抚那一批主战的爱国文武而已;更有一批文武大臣,把“北伐”作为打击政敌的手段。即使辛弃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早过知命之年,在官场上也是几起几落,经历了四朝皇帝,这些帝王的所作所为,辛弃疾早已看够,此时岂有不知之理!所以说辛弃疾此时对“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还抱有什么希望的话,那也是无论如何都是有些说不过的。

最后我们再看看当时的背景。光宗昭熙五年(1194年),赵扩立为太子,不久光宗“禅位”宁宗———实际上是权臣赵汝愚、赵彦逾等人串通外戚韩侂胄,在高宗吴皇后支持下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韩侂胄把持大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于是顺应当时“主战”的呼声,准备“北伐”。但他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能力不足,为了政治需要,就起复了一批坚决主张抗金北伐,收复中原的文臣武将。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便得以于作此词前一年(1204)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第二年春初,受命知镇江府,出镇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辛弃疾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赵家皇帝并不信任北方投诚过来的他,韩侂胄自然也容不下政治和军事才能远胜于自己的辛弃疾,只不过是利用他们这些主战派元老的招牌而已,辛弃疾是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

在此背景下,作者写作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最后一句,直是作者在看透了这一切的徒唤奈何的绝望长叹!

课本下的注释,特别是那句“作者以廉颇自比”,看似根据施蛰存《< 永遇乐 > 赏析》“辛稼轩以廉颇比喻自己”和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自喻廉颇”而来,其实不是一回事儿,施唐二人都把“赵王最终不用廉颇”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并非如注释那样只说前半段“廉颇希望赵王任用”。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说得更清楚,“末二句,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亦无复用己之心,固以廉颇自比,而言外叹其不如也。”另外,马群在鉴赏此词时,也说得很清楚,“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隐然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付重担,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

事实上,不久后辛弃疾的遭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作此词不久,他就第三次被罢官了。当他从镇江返回江西瓢泉,归舟停泊江西余干时,他写下一首诗体词抒发自己悲愤苍凉的心境: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

一句“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辛弃疾此时的绝望心境!

【《永遇乐》】推荐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05-20

上一篇:配电网环网供电下一篇:公民的基本权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