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思想(精选12篇)
公民教育思想 篇1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自主性和权利主张、自我价值实现已成为公民普遍的价值追求。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真正进步, 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价值之间的张力。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张力之中展开的。实践表明, 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既要吸收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 又不能照搬西方的公民教育模式, 而是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与本土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与探索。在这个维度上, 只有那些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语境生发出来的基本主题才能真正成为有意义的言说。这就很有必要对中国已有的优质公民教育资源进行本源性的重读与研究。
梁启超的《新民说》就是这样一种优质的公民教育资源。《新民说》以专题形式分别论述了个体与群体、国民与国家、公德与私德、权利与义务的各种品质的内涵和相互联系, 这些研究内容恰恰是近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作为一种公民教育理想类型“新民”, 无疑给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类型意义上的启示。因此, 通过对公民教育资源本源性的重读与研究, 可以反思“新民”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开展中的时代意义与宝贵借鉴。
一、《新民说》中公民教育的几个重要内容
1. 公德与私德——“人人相善以群”
梁启超把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 “人人独善其身”这是私德, 而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吾中国道德之发达, 不可谓不早, 虽然, 偏于私德, 而公德殆阙如。”就私德与公德的比重看, 私德占十之九, 而公德不及其一。当私德转化为公德, 传统的“君子”就转化为文明社会的“国民”。中国人不应该是朝廷的臣民、宗法制度中的“家人”, 而是一个公民;中国人不应该空谈心性, 只求私人交往的私德, 而应该注重社会群体的公德。正所谓, “知有公德, 而新道德出焉, 而新民出焉!”
2. 公民与民族国家思想——“国者何?积民而成也”
梁启超的公民理论是围绕民族国家的建构而展开的。他理想中的“新民”, 是富有现代欧美民主社会富有公共精神意蕴的“公民”。他强调:“公民之资格, 可以参与一国政事, 是国民全体对于政府所争得之自由也。”这一公民概念基本上沿袭了公民共和主义的含义, 亚里士多德曾将“公民”定义为“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1]梁启超对公民的参与式的政治自由的关注, 体现了其由人民参与的公共精神而促进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诉求。
3. 权利思想——“国家譬犹树也, 权利思想譬犹根也”
梁启超明确指出:“凡人所以为人者, 有两大要件:一曰生命, 二曰权利。二者缺一, 时乃非人。而号称人类者, 则以保生命保权利两者相倚。”“为政治家者, 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教育家者, 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一私人者无论士焉农焉工焉商焉男焉女焉, 各以自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义。”这里不但指出了权利、平等的价值所在, 还深刻地指出了教育的第一天职——养成权利思想, 生成权利意识。也就是说, 教育必须要使国民具备公民人格, 享有人权, 并能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等。教育对于个体自由和国家富强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
4. 自由精神——“人人自由, 而不以侵人之自由为界”
自由精神是作为“新民”的第一要义。梁启超认为, 自由适用于全人类, “自由者, 天下之公理, 人生之要具, 无往而不适用者也。”他在“论自由”一节中详尽地阐述了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认识。尤其可贵的是, 梁启超已经提出, 自由要以服从为条件。当然这里的“服从”不是服从强权、私人命令、少数人专制, 而是服从公理、公定之法律、多数人之议决。西方其他学者还提到过“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等概念, 都不同程度地在梁启超的文章里有所体现。那种积极的真自由, 实质上是一种“自主”精神, 或是一种参与 (政治) 的进取精神。
5. 自治观念——“不待劝勉, 不待逼迫, 而能自置于规矩绳墨之间”
在梁启超看来, “自治含有二义:一者不受治于他人之义, 二者真能治自己之义”。它是指在法律的范围内, 以不侵人自由为前提的;它同时又指人人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而不被他人侵犯。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抑彼西人之所以得此 (“此”指达到自治的状态) 者何也?曰有制裁, 有秩序, 有法律, 以为自治之精神也。”这里所论述的法, 已经是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和法律。反映在对个人的要求上就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反映在对国家的治理上就是制定宪法, 确立地方自治, 正中央之权限。
总之, 梁启超把西方的自由、权利、自治等一些启蒙思想, 做了一种中国式的解读, 在德性的语境下建构其理想的“新民”形象。
二、作为公民教育理想类型的“新民”特点分析
梁启超《新民说》中的新民形象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时代特点, 这些素质正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 由此可以说, “新民”作为一种公民教育的理想类型, 对当代的公民教育提供了参照的模式与借鉴。
1. 何谓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 (ideal types) , 又译“理想型”“理念型”, 是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想类型不是对实际社会存在的概括, 只是理论家为了分析现象、理解现实而构想的理论模式。[2]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 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 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它作为现实的某种变异形式, 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饱含着给现实本身指导与启迪的意蕴。
2.“新民”:公民教育理想类型的独特内涵
作为一种公民教育理想类型的“新民”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征, 新民形象不仅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时也具备中国儒家人格修身的特质, 在争取权利的同时不忘“新民”是一个伴有责任的自由个体, 在权利与义务之间, 在自由与归属感的取舍之间均有自身独特的看法与主张。
(1) 中西并重——西方的个性解放与中国“人格修养”融会贯通。
梁启超提出的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尽性主义, 与西方的个性解放理论如出一辙。梁启超仍然追求理想人格, 且沿用《大学》中的“新民”概念作为其理想人格, 一方面足见其思想中传统儒家理想人格观念的延续, 另一方面他主要是取新民革新之意, 用它来解读和定义近代自由、权利等概念。在个性解放过程中同时倡导“人格”的修养, 是非常有意义的。梁启超结合中西文化对个性解放的这番思考, 无疑带有创新色彩。
(2) 独立人格与共在人格——个人范畴的重新构建。
培养、强调独立人格贯穿于《新民说》的始终。但梁启超始终不忘对国家与群体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这种高度的责任意识蕴含着一种共在的人格。鲁洁教授在《转型期中国道德面临的选择》中指出, 当代对“个人”范畴的重新建构, 其实质在于寻找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完整人格、人性, 赋予独立人格以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 当代的独立人格不再是单子式个体型的, 而是共生 (共在) 型的。这种独立人格的基本心性结构当是由与他人的深切统一感以及与自然的深切统一感组合而成, 这种统一感包括了“共同”和“共容”两重意义。[3]
(3) 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在自由与归属感之间的平衡。
梁启超力图在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正反映了梁启超思想中的困惑与矛盾。从当时中国的历史情境出发, 这种矛盾恰恰映现出某种合理性, 它所彰显的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对国家自由的强调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是自由主义精神的信仰者, 诚如黄克武先生所说, 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人们应牺牲私益而追求公益, 但这并不等于不注重个人, 因为这种观念是民族主义中共通的观念, 即使英美等民主国家在国家危机之时也要求自我为国家牺牲。因此, 梁氏关于个人与群体不可分离的主张不必然具有集体主义的意味。[4]此看法不无道理。
三、在继承中超越:关于梁启超公民教育理想类型的思考
1. 新民说:“东亚民族主义公民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 与英美的自由主义公民理念相对照, 梁启超的“新民”可以说是一种东亚的民族主义公民理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公民理论, 是晚清最富影响力的启蒙理论。这种旨在改革国民思想的启蒙者的公民理论, 其理论逻辑难免其精英与民众的内在紧张。一方面, 梁的新民说开宗明义即强调“新民”不是由一部分新人革新另一部分人, 而是全体国民自我觉醒的“自新”。“新民云者, 非新者一人, 而新之者又一人也, 则在吾民之各自新而已。”另一方面, 梁的新民说作为一种改造国民精神的启蒙理论, 又难免其精英主义倾向。在《新民说》的最后一节“论政治能力”中, 梁氏培养国民政治能力的途径, 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国民大众为客体的精英式启蒙。
2.《新民说》公民观与五四公民观之关系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前驱, 构成从传统到反传统、旧文化到新文化转变的重要一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口号是“科学”与“民主”, 梁启超对民主理念的宣传, 启发了整整一代中国热血青年。五四“新青年”所做的工作是对他的“新民说”的继承和超越。
3. 作为公民教育理想类型的“新民”与转型期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与路向
当今中国, 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关权利、平等、公德的言说都是当代公民教育所讨论的重要主题, 回顾历史, 我们似乎又可以听到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言说的回响。其作为一种公民教育理想的“新民”资源需要在中国自身语境中进行新的思考与解读, 梁启超已经为我们理性地反思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在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新时代,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民”的当代意义和新的努力方向。
(1) 培养独立人格、尊重个体价值。
有学者指出, 人格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独立人格是公民意识培养的发端。培养公民意识不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而且还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十七大报告指出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 塑造健康的公共精神、提高参与意识。
公共精神是一种公共关怀, 体现了对民主、平等价值的追求超出个人的界限, 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公民能力和参与是民主含义的核心。”[5]参与是公民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个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公民社会、公民政治和公共管理的效能。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了提高公民参与政治能力的强烈意识和具体做法, 实质上就是晚清一种具有行动力的公民教育。
(3) 保持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间的动态平衡。
《新民说》本身就是在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张力之间产生的。一方面, 梁启超积极吸取了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 诸如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启蒙精神, 并将其纳入到对“新民”素质构建的期待中;另一方面, 梁启超始终不忘“新民”民族认同的呼吁, 这在他的《论国家思想》中有着大量的论述。概言之, 梁启超的新民说力图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对民族主义的过分崇拜, 会导致一种狭隘的闭关自守的民族主义。而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 过分虚无地崇拜普世性价值, 对国家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又产生了挑战。因此, 在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中, 如何处理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概言之, 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恪守一个基本原则:“对生命的尊重, 对爱的呼唤, 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6]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召唤那在所有文明中都深藏厚积的爱的资源, 爱的声音, 用以对抗那淤积在所有文明中的用文明的名义掩护的、鼓吹的对他人的憎恨和排斥。……所有赞同对生命的尊重、爱、宽容、理智的, 不论是以何种语言、在何地、以何种形式、属于哪个族群, 都应该被视作文明, 反之则是野蛮”。[7]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11.
[2]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46.
[3]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
[4]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33.
[5][6]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287.
[7]张伦.我们能否共同生存[J].读书, 2001, (12) .
公民教育思想 篇2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培育公民的实践。思想政治课应该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切实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让学生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讲授知识,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教育,这就是说,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领悟或提高。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分数。分数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已,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
英国学者克里斯·沃特金斯在对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的100多个课堂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得出结论说,当教师和学校更加关注帮助学生学习,而非促使他们获得某个考试分数时,学生不仅考试分数会提高,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也都会改善,且更有可能成为具有学习策略的独立思考者。具有“成绩取向”而没有“学习取向”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无助感,较少使用策略性思维,更多关注分数的反馈。而且,他们更可能执著于无效的策略。沃特金斯说:“当教师被要求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他们讲得更多,评判更多,控制更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情况成为很经常、很正常的现象。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而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决定了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将教材语言变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教学语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让政治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如果教师被分数蒙蔽了眼睛,备课的过程常常就简单化为整理教材知识体系中的考点,面对每个知识点,不是去运用最丰富的资源挖掘知识本身的活力,而是分析考试命题的角度,命题的方式;心忧考分的教师越来越多地向学生单方面讲授,给学生做大量针对考试的练习,而不是通过开放性问题跟学生对话,引发更加深入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该把目光从堆积如山的作业堆里钻出来,把视线从学生考试分数的成绩单上跳出去,站在足够的高度,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习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找到公民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课程标准》在各个模块都不约而同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提出了具体的公民意识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可见,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立足课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理解金钱的来源应该合法,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又如“公司的经营”的教学,特别是诚信经营,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补充公司诚信经营的成功典范。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地体会到,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责任意识。再如“税收及其种类”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再如:《政治生活》中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国家和国际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学生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学生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并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感悟中强化公民意识
西方教育学者加涅·布里格斯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有效达成公民意识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资源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首先,精心研究课标教材,创设仿真情境。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选材,比如生动的图片、漫画,恰当的视频资料,甚至包括各种小故事、小文章,选出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材料,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仿真情境,刺激学生从情境中挖掘和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公民意识。
例如:“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可由学生出演市长角色,发表施政纲领,谈谈如何造福于民;同时,由学生出演公民角色,谈谈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职权。“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可以设计小演讲“假如我是候选人”、“我这一票投给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又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国家》,这首歌是由成龙、刘媛媛等倾情演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歌曲。引导学生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国与家、国与世界的关系,这首歌词情感的表达充分直白,作者反复阐释了“国”与“家”的概念和关系,国是家的支撑力量,家是国的组成元素。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属于我们的,更是世界的,她正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世界瞩目感慨。让我们对“家”、“国”产生一种渴望,渴望怎样去付出,如何更深刻地去爱国爱家爱世界。
再如:教师设计“如果你是服装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将采用哪些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你了解多少?你将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出哪些贡献?”“我国的文化市场应该如何规范?”“人性是自私的吗?”等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直面问题,智慧解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现实与教科书上的差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政治教师和教科书都是“假”“大”“空”的感觉,对此教师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直面社会生活中学生关注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作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并通过辩证分析、比较、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存在贿选、拉选票等违法违纪行为;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人们经常会感到一人独裁,村务不公开,财务不公开,特别是当前农村的城镇建设中,违法买卖土地,百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现实问题。有些学生根据身边存在的问题就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情绪。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的政治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较,学会运用比较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看事情的主流,学会历史分析,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的方向,既要看到现在新出现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的大环境综合分析。平时点滴积累科学的分析方法,会逐渐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树立信心,并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中去。
最后,对学生进行包容性评价,隐性培育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并且简单地以分数来呈现,进而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给学生贴标签。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拥有博爱之心的老师应当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去对待、去研究、去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利用差异。老师有针对性地用心评价,不仅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学会尊重和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生成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给学生撰写具有激励性的评语,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学习存在各种困难,因此,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其学习态度,能及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量。即使他们的作业是“复制”或“剪贴”而来,我们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其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赏识的眼光去评阅他们的作业,从中寻找思想的闪光点。批改时要适度使用人文性评语去激励他们,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来拥有再弥补、再发展的空间,体验自己劳动的乐趣与成功。
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平时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作业却完成得很棒:不仅答题规范完整,而且书写公正,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每次批改她的作业时,教师都毫不犹豫地找出“亮点”,用笔标示出来,再进行综合评价,如:“批改你的作业是沐浴春风般的享受,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答案组织完美,望继续努力!”“批阅你的作业让我好似在欣赏一道靓丽的风景,老师的疲惫和对于你们的焦虑在这一刻消散。加油!”“要是同学们都能像你这样把作业完成到不让老师费心的程度就好了,你真是老师的贴心朋友——带给我一顿视觉盛宴!”等。在连续几次作业批改后她终于忍不住找到教师,很羞愧地说:“老师,我以后真的要自己做作业,你的那些话让我受之有愧。其实我每次的作业都是抄的,根本不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决定以后认真学习,认真听课。老师你能帮我吗?”
作为老师,听到这番话后真的很欣慰!教育要的不正是如此效果吗: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内心深处认可、欣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把作业当作是与教师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及时而适度的激励和赏识中得到舒展,相信他们就能感受到许多学习的乐趣。乐趣引发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动力铸就成功,成就增强自信心,信心带来更大的成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拓展教育渠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公民素养。
如:“依法纳税”的教学,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可由学生先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公布调查的结果,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经济活
动的参与能力。
又如:“民主管理”的教学,可先采取让学生课前进行社区(在农村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形式及民主管理发展的现状,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底气发言。比如,教学中可创设如下的情境:“居委会一周(一月)大事记”、“我(家人)参与民主管理的体会”、“小区民主管理现状调查”、“你对社区民主管理的现状满意吗?”等。在情境探索中教师作为导航者负有掌舵指引方向的责任,对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现状及其可能出现的与课本内容的脱节现象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再如:一位教师结合“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指导全班学生合力创作了一首现代诗《90后,中国的脊梁》,生动地反映了21世纪高中生心中的志向和理想,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还可以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培养公民的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开展社区服务、举行募捐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参考文献
公民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核心素养 素养教育
一国公民的核心素养状况是本国民主化进程和民族文明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公民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在各国的教育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被纳入国家大政方针。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公民核心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实现进程的快慢。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始终都有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无疑彰显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学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思品老师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养指的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公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现如今,中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有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国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需要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的教育机构与教育进程。为此我国的教育学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
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素养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良风气盛行、群体性冲突增多等现象。要使公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比较可取的途径之一。公民核心素养提高了,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时期的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养是否够高。应时代之需,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养进行诸多研究,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
其次,新课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社会在进步,从前的教育模式、内容渐渐地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课改就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创新后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公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课改十分重视的专题。不论是思想教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希望找到本学科与公民素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思想教育为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如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很多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们推动着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二)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被培育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响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同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视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公民核心素养教育,要学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教育者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根据特点分类并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采用得较多的是正面的灌输教育,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多组织一些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强化。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环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比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社会环境所涉及的面更广、更复杂,社会环境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想要营造适合公民核心素养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专业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成果也会更显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切实体会公民核心素养的本质,实现知行合一。
我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学思品老师更应当致力于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2]肖莉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公民素养教育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公民教育思想 篇4
21世纪的人们所面对并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是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公民社会”。[1]美国学者让尼·利普舒兹(Ronnie D.Lipschutz)明确指出“全球公民社会”是聚集于那些由当地行为者自觉进行的跨越边界空间的知识和行动网络建构,尽管他们(当地行为者)并不在那里(指跨越边界的空间)。[2]美国学者麦格鲁(Mc Grew)称“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和一致性的大社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四海一家的时代。[3]“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意味着国家间、地区间、不同种族的社会个体间空间距离的缩小,沟通障碍及发展过程中异质性的弱化,同质性的加强。“全球公民社会”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个体正在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庭人”、“单位人”、“社会人”变成具有“全球公民”身份的“国际人”。“世界的中国人”、“世界的欧洲人”等“世界公民”正在形成。
全球化带给人们机遇、效益的同时,也将由此而产生的全球性问题实现“全球共享”。全球化引起的包括生态环境、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科技性失业、资源不足以及贫困、疾病等问题已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实践证明,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单一性地依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们从客观上要求人类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通过合作与对话协商,在价值理念和生存意识等层面达成有效的一致,从而通过全球性治理逐渐消除上述问题。
随着全球化场域的形成与影响的不断深入,人们自然开始对原有的公民教育从目标到实施内容进行反思,包括:全球化对于生活其中的各国公民有怎样的新要求、“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建构怎样的公民文化氛围以及公民教育如何做出改进以应对“全球公民社会”的挑战等。在反思原有公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现有公民教育理论的时代缺陷。世界新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建构新文化形态与内涵的“新公民教育”。“新公民教育”内涵与目标的建构需要超越各国原有公民教育的知识灌输模式,并要跳出国家、民族、种族本位的意识形态樊篱。“新公民教育”应以培养“全球公民”的全球意识及相应的行为能力为己任。
二、“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生成与研究的当代状态
正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全球公民”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可以说,是全球化浪潮和“全球公民社会”场域的生成共同滋生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思想。当代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拉尔夫·达仁道夫(Ralf Dahrendorf),在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了建立“世界公民社会”的主张。这一思想的生成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公民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公民教育研究的反思,很多学者也以此作为“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发端和研究起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此基础上,最早阐述了关于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进而改进现有公民教育的看法:教育系统应从不断丰富知识和行使适合于当代要求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去回答信息社会的多种挑战。我们必须敢于从全世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传统模式决裂,并坚定不移地进行探索。作为关心人类生存和幸福的世界公民,我们应当利用注重创新和对话的教学方法这一最现代化的武器,制定一个世界教育计划……[4]随后,美国学者麦利菲尔德(Merryfield)明确提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习者参与文化多元、全球关联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的世界事物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要成为有效能的公民,学习者一定要有了解世界事务的复杂性,具有跨文化互动的技能。[5]“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实施与进一步发展得到大学的倡导与支持。近几年,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国际著名大学的校长们都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世界公民”意识作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美国许多大学都将“世界公民”教育列为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围绕“世界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的需要设置了一系列训练和评价标准。2006年,在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举行的国际教育联盟2006年双年会上,与会的300多位国际教育专家达成了共识,应把“世界公民”的教育写入学生课本。到此,“全球公民”教育思想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并已开始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中得到彰显。
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公民教育概念或是教育理念,国内外学者已分别从不同的研究立场出发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在关于“全球公民”教育本质和特征的认识层面,人们已达成了一些共识:
其一,人们普遍赋予“全球公民”教育以跨国性和共生性。所谓“跨国性”是指,人们对于“全球公民”教育内涵的理解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国际意识,有别于狭隘的、民族性质浓厚的已有公民教育。美国学者提出“世界公民”教育内容的两个基本维度为:培养公民的全人类意识和批判推理能力。前者是指“世界公民”教育要使公民树立全人类的整体意识,不仅仅把自己看成是某个地域或国家的人,而是全世界的“国民”。教会公民认知世界和关心在文化、肤色、语言等方面与自己存在差异的种族和公民。后者是指,“全球公民”教育要教会公民自我批判和理性推理,从而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打破传统、惯例、信仰等对于公民的思想束缚以及对于公民“全球性思维”形成的不利影响。[6]现任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主席S·拉姆勒(Schramm Lerner)指出:“为培养21世纪的‘世界公民’,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和处理事务,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7]我国有学者将“全球公民”教育理解为:培养公民具有面向世界的眼界、观念和相应的行为能力,使公民不仅能够履行作为世界一员的义务,还要在国家和全球的双重范畴下寻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旨在培养公民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及相应行为能力的教育即是“全球公民”教育。这些关于“全球公民”教育内涵的理解,都突出了该种教育服务世界和服务全人类的特点。同时,人们对于该种教育的认识过程中也渗透着倾向于通过国际教育协作,共同建构多样性与同一性相结合的“全球公民”教育的理想。同时,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都强调“全球公民”教育的呈现是一个国际协作、共生共创、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二,“全球公民”教育思想是对已有公民教育理论的补充和改造。人们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认识只是在各国已有公民教育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这是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这一全球现象催生了“全球公民”教育。因而,“全球公民”教育具有鲜明的“全球治理”特征。这样其与以往公民教育的区别也只是披上了一层国际化的“外衣”。1986年美国就有学者主张以全球教育(世界公民)观念来改造现有的社会科课程模式,将人类价值、世界联系、全球问题等引入课程中。进入90年代,社会各界对全球化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得到体现。1994年出版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正式将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该课程标准写道:全球观念的培育“应当包括全球联系和全世界相互依存方面的学习。全球相互依存的现实,要求加强对其日益增强的重要性的认识,世界性的社会事务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全球联系。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争夺全球优先权而造成的紧张局势,在诸多领域中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案,这些领域包括健康保障、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人类普遍的人权等。分析世界文化中一些典型关系,如经济上的相互竞争与互相依存、旧时代的种族敌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联盟等,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审查有关国家和全球性的政策选择”。[8]
其三,“全球公民”教育是多元文化存在与社会民主发展的合理性提升的产物。即“全球公民”教育的呈现并非教育体系自身矛盾运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制于强大的教育外部力量。国内外很多学者在探讨“全球公民”教育这一新话语和教育理念的时候都指出,“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生成的强大动力系统是全球社会。全球民主与多元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生成的前提条件。世界教育研究领域创新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升是“全球公民”教育思想发展的“催化剂”。
从对“全球公民”教育思想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全球公民”教育自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强烈的工具价值理性成份。因而,人们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工具理性目标的达成。“全球公民”教育是服务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教育工具,并已经成为服务于各国共同治理国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球公民”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已成为很多学者探究该教育理念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我国学者万明钢认为“全球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培养青年人的国际视野,鼓励他们关心本地、祖国以至全球的贫穷及发展问题;愿意承担在全球社会的责任,致力于消除贫穷,缔造一个正义、和平和能够持续发展的世界。还有学者从全球化视野出发,致力于共同治理国际问题,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个人在公民社会中有效享有权利,承担责任所必需的知识、态度、技能,同时关注伦理道德与法制精神的养成,即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社会要求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推进公民的政治社会化。[9]全球化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要想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在全球化的社会大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全球性的视野、知识和意识,取得“世界公民”的资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需要具有“世界公民”资格的人来完成。因而,培养出具有“世界公民”资格的人是各国顺应全球化发展,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国外学者雷米诺兹(Ramirez)和罗伯逊(Rubinson)称教育是一个制造成员的系统。教育被作为社会化的主要手段,创造公民、民族性和国家的统一性。[10]
三、“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理论自身逻辑演进与发展的应然趋势
(一)“全球公民”教育由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性教育
“全球公民”教育的最初提出是针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致力于全球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教育必须赋予正在活动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全球性的视野及行为能力。因此,全球公民教育主要是针对有社会参与能力的成人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全球性发展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原有的“全球公民”教育理论所能发挥的功能已开始弱化。理论自身的不成熟性和缺陷在新问题的不断生成与演化面前显得越发脆弱。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性发展问题的产生与治理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而是包括了儿童和青年在内的所有人。“全球公民”教育的内容也不能仅仅囿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接受“全球公民”教育。同时,“全球公民”的意识、观念、人格、行为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养成更需要一个连续、持久的教育过程。因而,“全球公民”教育必须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一种终身性“生存教育”。“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也不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正规的学历教育系统还是非正规的短期培训机构都有义务和责任向学习者提供“全球公民”教育的相关知识。
“全球公民”教育终身化、去边界化、全民化的趋势已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过程中有所彰显。接受“全球公民”教育应成为当前及未来社会公民的一本“生存护照”。“全球公民”教育应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融合,贯穿现代公民的一生。
(二)“全球公民”教育由注重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转向关注公民价值理性的提升
从国内外关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很显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世界公民”。国际社会把赋予社会个体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和资格以及塑造完美公民行为作为全球治理的有效手段。这些使“全球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带有严重的工具价值理性色彩。同时,在强大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引导下,“全球公民”教育的内容也片面突出知识的灌输,(如传授一些关于预防艾滋病、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学习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语言以及关于全球性的法律、规则、多元文化等知识)而缺乏对于公民幸福感、新文化精神和科学生存理念的价值引导。随着人们对于全球性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公民”教育理论自身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认识以及期望也开始发生转变。关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为培养具有适应全球环境生存技能的人,关注生命,培养社会个体的宽容、理解、正义、责任和参与奉献等公共精神正在成为“全球公民”教育应有的内在品质。培育公民的全球共同体意识,提升现代公民的公共精神和价值理性,从而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的幸福公民应成为“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三)“全球公民”教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
“生存型”全球公民教育与“发展型”全球公民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公民教育的适应功能,即公民教育是以全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发展以及需要为轴心的。公民教育注重对于全球化的适应和改造。在人的培养方面,也比较关注个体对于全球化的适应,从而获得生存。由此看出,“生存型”“全球公民”教育具有被动适应性和机械灌输性,缺少对于全球性发展问题的预测和积极干预,主动适应意识缺乏。“发展型”“全球公民”教育在注重培养公民对于全球性发展环境适应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公民对于全球发展环境的主动干预能力的培养。在公民的培养内容方面更加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教会公民学会选择。未来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公民最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便是具有较强的选择能力与分辨能力。只有学会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才能是正向的,否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不利影响。第二,超越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公民教育实施模式。“发展型”的“全球公民”教育更强调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公民进行渗透教育,从而使公民逐渐生成良好的公民素养。第三,注重培养“发展型”的全球公民。对公民进行创新意识、挑战意识的培养,使公民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在不断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此外,“全球公民”教育政治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也在日益凸显。“全球公民”教育最初生成的本质内涵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育合格公民,从而维持世界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随着“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关注“全球公民”教育在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方面的功能,强调“世界公民”教育的人文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2~15.
[2]RonnieD.Lipschutz.Reconstructing World Politics:The E-mergence of Global Civil Society.Millemium,1992,(7):6~11.
[3]Chris Armstrong.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the Question ofGlobal Citizenship.Voluntas,2006,(17):349~357.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4~220.
[5]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9~100.
[6]Martha Nussbaum.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an Era ofGlobal Connec tion.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2,(21):289~303.
[7]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EB/OL].http://www.sdsyqq.blog.sohu.com/104257293.html.35k-),2008-11-13/2008-12-05.
[8]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Mary-land,Fourth Printing,2000.29.
[9]孙峰.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6~131.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篇5
通过这次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思想道德标准得到高低决定了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正确的思想意识能给我们提供正确的行动导向和坚定的信念,促使我们能够顺利、高效、有序的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相反,偏离了正确导向的思想意识会使人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消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甚至使人走向堕落。
良好的思想品德会让人更加的成熟、务实、稳定的发展,一个人树立了奋斗目的,如果有好的思想品德作为行动指南,那么他就会按着预定的目的一个一个的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从而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更加顺利和更长远的发展。有人说“做人和做事是两回事”这种观念的潜台词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并不影响他的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其实这是一种及其糟糕和错误的认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要做一名思想道德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在做人上很失败,很难想象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我们在工作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好的品德,品德高尚的员工对单位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员工除了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管理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外,还能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并带动其他员工,从而更好的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
公民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公民意识 榜样 情境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59
为符合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需要,也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这也成为目前学界的一个共识。简单而言,公民意识包括权利与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不过,从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普遍反映来看,当前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缺乏相关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仍旧遵循传统,重视教师灌输而轻视学生实践,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公民意识不够强等。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形成公民意识
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的同时形成一定程度的公民意识。所谓的“榜样激励法”,是指教师通过示范典型,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良品质并主动学习、模仿他人行为的方法。使用“榜样激励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化为形象的人物或者事件,从而直观、正面地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历史人物作为榜样,也可以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在了解榜样的行为之际,学习榜样的精神。
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列宁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故事:“某次列宁去理发,店里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不少人都在排队等候。看到列宁进来后,大家急忙让座请列宁先理。列宁微笑着拒绝了,并对大家说:‘谢谢大家的好意,但是这样做事不合适的,我们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顺序理发。说完,列宁自觉地坐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这个名人故事一方面告诉了学生要遵纪守法,相当于回顾了七年级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从侧面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上人人平等,如果大家都能够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社会就会和谐。使用“榜样激励法”时要注意,应选取真实可信的人物或时间,切忌为增加效果而夸大榜样的行为。
二、创设情境,感同身受提高公民意识
情境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思想品德学科也不例外。它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恰当的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科体验与感悟。由于公民意识并不是绝对抽象的概念,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感同身受地思考事件并作出判断。
如学习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时,教师可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并让学生选择判断:“你去参加一家大型外企的面试,面试官看到你时说了一句‘我们原来一起在牛津学习过的,但是你并没有在牛津学习过,显然面试官认错人了。那么你该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如果认可面试官的话,可以给自己加分,或许对面试有利……”在学生思考后,对选择指出面试官认错人了的学生和选择将错就错套近乎的学生,教师给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对前者:“听到你诚实的回答后,面试官表示满意,原来这是面试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你进入了下一轮面试。”而对后者:“面试官表示遗憾,你没有经过考验。”产生了情感认同后的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诚实这一做人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拥有诚信品质的人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才可以为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学生的公民意识也就此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践,在行动中落实公民意识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将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将公民意识落到实处,正是实践对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参与,可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为他人服务的精神。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课本中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走出课堂,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作为公民应有的意识。
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等地方为老人提供服务,感受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就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否参加过社区的民主选举”等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公民意识。实践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上交实践感想或进行心得交流,进一步巩固公民意识。实践活动在有利于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水平和素质,和学生共同成长。
青少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培养公民意识最关键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以扩充挖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人才。
公民教育思想 篇7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美国教育主要源自英国教育, 因此受早期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较深。从美国建国初期就出现公民教育思想的萌芽, 当时美国人对培养自治的广泛公民教育的构想以三种基本要素为核心:旨在传授读写能力和部分共有核心知识, 培养德行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国民教育;自由的新闻出版, 能让有重大公共问题的各种观点得以发展并借此帮助启蒙民意;各类民间自愿社团, 从市民组织到政党以至到政府机构本身。随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公民教育思想也日益完善和成熟, 并且随之出现了许多公民教育理论, 比如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美国的公民教育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 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因为不同的传统习惯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 因此美国并没有统一的公民教育内容。但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还是会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呈现出一定的主旋律。美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教育;二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三是国民精神的教育。
1. 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人在内心就形成了强烈的美国意识。虽然美国没有在学校中设立爱国主义课程, 但是一直将爱国主义渗透在其他的学科教学之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树立美利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 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无论是美国的政治制度还是社会制度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合理的。所以作为一个美国人, 首先应该热爱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其次应该热爱美国的生活方式。
2. 历史教育
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 但美国人却极其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 并且为了使学生们都能更好地接受历史教育, 还对不同级别学校的历史教学内容实现了层次化。美国学校历史教育特别重视其成就史和苦难史教育, 让学生理解今日的繁荣来之不易, 是奋斗、流血的结果, 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2]。夸美纽斯认识到人身上唯一能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 因此, 他主张在人很小的时候就应该训练他们的德行, 并且从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到大学, 道德教育贯穿始终, 体现在人的学习生活之中。
3. 法制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包括对公民的法制教育, 以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美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义务, 第一条就是遵守法律。因此, 在美国的有关公民学的教材中, 大力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不遵守法律的危害性, 不断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4. 宗教教育
美国的宗教是维系社会, 人心的重要精神形式, 而美国的教堂则是实现这种精神形式和人们互相交往的重要场所。[3]在美国, 公民教育与宗教教育是相互交融的, 宗教教育在美国公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美国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并且, 美国的宗教深深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 许多美国人的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均源于宗教。因此, 宗教必然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一个人在公民社会的家庭、学校、社区和团体中不断学习和体验的结果。”[4]公民的品格教育关乎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未来。美国人十分重视品格教育, 美国的品格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品格教育来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惯, 同时传递价值理念, 弘扬美国精神, 最终培育出拥护美国, 忠于美国的合格公民。
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对美国公民教育内容的考察中, 再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 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 (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 的利益, 又反过来知道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有本质的不同, 导致中国和美国的价值观及价值观取向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美国公民教育虽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但也存在很多的弊端, 比如极端的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 这与美国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指导思想, 中国价值观的中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原则是集体主义, 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化的特有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是互相联系, 彼此影响的。因此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我们要更加重视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辩证的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合理成分, 又必先警惕西方的“西化”、“分化”图谋, 始终坚持正确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2. 重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 注重社会实践,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美国的公民教育来说, 方法单一且侧重于显性的教学方式。美国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 挖掘一切资源丰富公民教育, 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融合渗透, 丰富载体, 营造环境, 改革方法。既要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渗透到各科教学, 又应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 例如社团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等。在美国, 公民教育常常与实践直接联系, 并崇尚实践对品格塑造的积极作用, 学习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 社会问题调研, 社会服务, 社会沙龙及课外文体, 艺术, 科技等活动。因此,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要充分利用周围一切有利因素, 结合家庭, 学校, 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建设,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在西方国家, 从事学生工作的, 基本上都是经过专业培训, 取得学士, 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专家。在美国, 为了培养从事学生工作的专门人才, 每个州都有一所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的学校, 并且许多州还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 对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规定了不同的培训时间, 逐步实现
教育者的专家化和学者化, 保证教育者的素质。目前在美国, 学校教育行政专业已发展到更高层次, 以培养硕士, 博士研究生为主。[5]因此, 我们应借鉴学习美国的经验, 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建设, 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和完善党、政、工、团和相关人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机制, 以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和效果, 不断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0年版.
[2]付兵儿.《美国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启示》.《天津教科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3]张益群编译.《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基础教育参考》, 2007年第1期.
[4]高峰.《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比较教育研究》, 2005年第5期第59页.
公民教育思想 篇8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
“公民”从法律意义上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下赋予其国民的一种身份, 而真正的成为“公民”, 需要具备正确的公民意识, 同时具有相应的公民行动, 最终成为理想的公民。新加坡特别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 它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
1.国家意识的教育。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 又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 新加坡政府十分看中对公民认同国家的教育, 因而新加坡政府也特别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 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 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 一个新加坡, 并在这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
2.东方价值观的教育。所谓“东方价值观”, 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面对多种族的新家坡, 李光耀倡导的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中国的儒家价值观。而是进行了结合当地国情和特色的改造。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这个国家公民自信的源泉。用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公民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自信和爱国精神。他为新加坡确定的治国理念是“八德”, 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来自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新加坡又颁布了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几乎每个民众都能背出这五个共同价值观, 它们吸收了各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合理价值。总而言之, 新加坡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现代化的阐释和运用, 并不是直接的拿来主义, 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国情, 并得到广大人民认同的价值观, 也就是现在形成的独特的东方价值观。
3.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新加坡独立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的血泪史, 也是生动的历史文化教材。公民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 才能有知“根”的感觉。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进行历史和国情的教育, 通过历史和国情的教育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新加坡还出版了《大战前后新马史料汇编》, 这本书旨在用于国民忧患意识教育, 通过真实的国人的历史和经历, 培育其民众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途径
1.学校教育。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 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 还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2011年,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曾表示, 要推广“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课程, 在公民教育方面, 要做到:“第一, 我们的学生应成为忠心耿耿的公民, 对新加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 为国家利益、防卫与安全献身;第二, 他们应关怀别人, 愿意尽己所能改善别人的生活;第三, 在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尽力促进社会凝聚力与种族和谐;最后, 对社区、国家及全球课题, 应有能力作出反应, 并作出正确的决定。”由此可以看出, 新加坡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品德情感, 决心、责任、爱心, 这些是无法测试的, 但是这些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唯一检测的标准是如何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新加坡的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这个途径, “家庭为根政”是政府对家庭功能的总体描述。新加坡竭力维护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大家庭制度。在大家庭制度中, 兄弟姐妹互相扶持与支持, 共同承担家族的事务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 三代同堂的家庭正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 但是政府在采取措施鼓励大家庭的存在。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孩子, 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长辈教育和家庭规矩的熏陶, 保持大家庭的传统, 可以有效的发挥家庭的教化、宗教、经济和政治的功能。因而, 家庭教育这个途径是新加坡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3.社区教育。新加坡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计划,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 增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 由小到大, 由社区到国家, 一点一点的形成认同。社区服务计划主要采用一些敬老, 助残, 募捐, 睦邻友好等活动实现。社区服务作为升学的参考项,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方式的社区活动。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李光耀还倡导了一场“文化再生”运动。他在年国庆献辞中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 因为我早年先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世代, 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的价值体系”。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因素, 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中的新元素, 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借鉴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笔者认为, 新加坡公民教育给我国有四个方面的启示。
1.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 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了文化观的综合创新论, 方克立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 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机的结合, 汲取儒家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力量, 比如在传统教育的内容上,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求“爱人”和“忠恕”;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主导思想是重义轻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讲求生态伦理问题等。
2.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 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道德建设的稳定性、可调控力和强制力都很弱, 需要法律的支撑。新加坡的文化人认为“儒家理念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是给儒家理念加上制度因素, 就能够把问题解决”也就是说, 新加坡是用东方的理念, 加上西方的手段, 实现了国家价值观的落实。在实际中, 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其公民教育集宣传说教与防范惩罚于一身, 使得新加坡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政府为了推行孝, 政府规定人们在购买房屋的时候, 选择与父母同住会有一定的奖励, 用国家政策推动孝的实行。李光耀认为, 不惜任何代价, 不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热爱国家。在一个家庭中, 晚辈可以从长辈那里获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良文化传统。
3.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新加坡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践行价值观。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 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 如参观禁毒展等。新加坡非常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 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 形成道德素质。我国也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要重视劳动实践的作用。劳动实践可以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劳动的乐趣, 潜移默化的使人们形成热爱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德, 最重要的是, 通过劳动可以培育人们丰厚的情感, 那种对土地、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亲近感。
总之,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启示,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 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 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摘要:新加坡经济上的腾飞和整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成功的公民教育, 本文分析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 途径, 特色, 结合中国的国情, 分析其中的有益因素, 探讨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吕元礼.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7) .
[5]柳建营, 姜越.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传承, 2010, (4) .
[6]杜文玲.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方法比较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2010, (4) .
[7]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公民教育思想 篇9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当前, 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性与多变性。正如有的学者描述的那样, 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呈现出模糊、交互与多变的状态, “所谓模糊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形成时间短, 人们对其本质、功能、规范的认识及心理适应, 尚处在探索之中;所谓交互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 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所谓多变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延伸, 不断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主体性随之增强——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利益诉求也要增大;自主选择性随之增多——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需求口味也要增多。同时, 社会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大, 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也在侵袭着人们, 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以服务于人在社会转型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关键阶段,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如习总书记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验,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库,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形防御阵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须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
2.1 教育功能的异化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ner (动词) 和alienation (名词) , 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在继承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 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出了新的突破。在马克思那里它主要指劳动异化, 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2]。那么在阶级社会, 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必然也存在异化现象。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 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 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 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 被教育所操纵, 教育把人异化了”[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失语。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 本质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 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功能。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德育等方面,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灌输的手段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者只是负责说教, 然后用考试的形式来绑架受教育者。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的失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 使得其成为受教育者异己的力量, 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见。如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轻视与偏见。
2.2 教育魅力的不足
身边经常有学生戏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适合上课睡觉的课程, 这侧面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找到原因。
首先, 有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与其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指“教育者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 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4]。然而现实中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多为资深党政干部与高级教授。这些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 他们被行政事务与科研课题所牵绊, 很难将时间和精力专职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其次,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由于自身素质、经验、实力等的局限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同时由于高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不足, 也影响了这些未来具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成长, 这特别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38份有效问卷中, “有近半数的人, 认为辅导员人数的配备没有按规定配备, 在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措施的采取等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再次, 这些年来, 我国高校呈现出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专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魅力不足问题。
2.3 教育公平的缺失
谈教育公平的问题, 则涉及一个教育补偿的问题。这就是说弱势群体都有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 实现整个教育事业公平、健康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问题在于教育对象中弱势群体的覆盖不足, 特别是对高校的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高校虽然对贫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 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贫困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弱等不良现象。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另外, 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强调的是管理的秩序如何, 而缺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有针对性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的方法。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学生困难, 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这些实际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利于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很难得到贫困学生的认同, 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2.4 教育评价的缺乏
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 是人把握客体, 对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的, 评价对目的活动起到保障和反馈的作用。建立起可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使得活动的预期和目标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不可少。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如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专辟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 其中初步性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工作仍亟待加强, 特别是缺乏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实践。总体来看, 操作性的、总结性的经验居多, 而系统性的、创新性的研究较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基本未建立起来。同时成熟的测评题目也亟待探索。这跟社会转型的要求、学科理论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这些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该如何着手解决?该研究者认为应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 将眼光投向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领域。
3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借鉴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水平。1999年国家启动2049计划, 目标是于2049年, 使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达到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水平。时至今日, 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同时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有了许多成果, 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可借鉴的经验。
3.1 转变为能力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明确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 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这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素质模型强调科学知识与方法被人的内化, 注重的是人运用科学知识知识方法的实践能力, 其有助于我们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失语的弊端。该研究者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以能力为导向,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的功能。即培养受教育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思想部分本身就包含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新模式就有可行性。
3.2 精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分工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非正规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桥梁, 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 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目前, 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如成立学生科技社团, 设立学生科技活动节, 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类科技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 甚至开设创新实验班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非正规学习。缩短两课的课时, 将多出来的时间举办如教授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会等非正规学习活动, 并且由高水平的教育者负责这些活动, 而青年教育者则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内容的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同时使得师资力量物尽其用, 各取所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点朴素的想法。
3.3 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公民二字是为了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广泛性的同时兼顾重点,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明确指出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未成年人注重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民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城镇劳动人口注重职业培训、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注重科学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纲要还特别指出要使得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而且特别要兼顾农民工的科学素质问题, 这体现了公平教育的思想, 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表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 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特别是对相对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 如贫困生、残疾生、同性恋等, 切实的关注他们的实际状况, 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4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测评的制度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体系已比较成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开始了国民科学教育与科学素质的评估研究, 并将其作为人的综合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公民科学素质测评已成为科学素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从1992年开始进行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 并于2001年建立了公民科学素质变化观测系统。此后, 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也做了大规模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了八次全国范围的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公民对科学的理解、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与方法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经过多年的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实践, 我国已形成可操作的测评指标体系与积累了较成熟的测试题库。现已致力于跨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测评研究。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针对高校不同的受教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制度, 就需要国家的立法的支持与政策的倾斜。同时, 要以高校为主力军, 地方机构为辅助, 加大力度对高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群体教育效果评价理论进行集中攻关, 以早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监控网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27 (4) :1-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1.
[3]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 :115.
[4]张耀灿, 卢爱新.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9) :30-32.
公民教育思想 篇10
“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里, 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总和, 范围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全部与公民社会生活相关的教育内容和各种教育手段。狭义公民教育是指为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它是指一门课程, 通常开设在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中。”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 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 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第二, 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第三, 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 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教育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和政治知识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 树立法律的无上尊严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社会公德教育包括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一) 加强公民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社会交往的扩大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社会变得越来越平等, 但是由于传统的“顺民”思想很难改变, 人们欠缺独立自主精神和自治能力,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公民教育, 对转型中的社会是相当危险的, 可能会造成经济政治制度转型的迟滞。多伦多夫说过:“公民比任何社会人物都更有活力。”因此, 要改变这一社会现实, 迫切需要加强公民教育, 培育公民意识, 增强公民积极参与和投入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能力, 塑造现代公民社会。
(二) 加强公民教育是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 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在这个阶段进行公民教育, 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等, 有利于学生树立平等、团结、协作的公民意识,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行为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
(三) 加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旧版思想政治课本分为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 基本上讲解的是有关经济、政治、哲学理论, 联系实际比较少,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难免会照本宣科,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参与感、使命感。教与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 难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权力与义务的观念, 难以有效地实施公民教育工作。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行以后, 把课本标题的常识改成了生活, 如政治生活、哲学生活、经济生活, 而且加入了文化生活, 趋向直观性和趣味性, 这样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通俗化、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将公民教育纳入培养目标, 公民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则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并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 并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中明确提出“关注社会发展,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公民意识”。可见, 加强公民教育, 培养公民意识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
三、在思想政治课中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思想政治课中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注重思想政治课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着力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课堂中公民教育的任务依然艰巨, 对于公民教育的渗透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 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材中公民教育的理解存在不足。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于公民教育的理论比较分散, 缺乏系统性, 教师不能很好地对其归纳与整合, 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讲授公民教育, 只是单纯地理论灌输, 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而不重视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缺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其次, 公民教育的模式比较单一。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形式比较单一, 缺少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这样公民教育的说服力相对较弱。而且没有设置独立的学科, 在其他各科教学中实施难度相对较大, 这样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最后, 公民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待提高。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比较传统, 例如: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这样也仅仅是理论上的理解, 无法转化为行动, 所以有待开发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手段。
(二) 思想政治课中公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思想政治课中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 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的实施都存着很大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学校方面。我国深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重智育轻德育, 重结果轻过程, 更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作用下, 学校对公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非常之少, 不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学校对政治教师关于公民教育的培训几乎没有, 更不会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 因而教师为了升学率同样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其次, 家庭方面。由于传统“顺民”思想根深蒂固, 成长时代的条件有限, 家庭整体缺乏公民意识, 家庭教育比较狭窄, 涉及不到公民教育这一层面, 反而最大化地追求成绩, 造成家长对子女的公民意识培养不予重视。
再次, 社会方面。如今网络信息发达, 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了解日益增多, 很多传统观念被打破, 在价值判断上出现矛盾和冲突, 如“小悦悦事件”这样的社会道德的滑坡现象对正在成长的高中学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 社会教育对学生潜意识的影响十分重要, 要做到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任务艰巨。
最后, 课程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 在课程设计思路里,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作为选修课程, 公民教育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被忽视。课程目标较新课改之前更加明确, 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仍然欠缺, 在其他学科领域没有渗透, 公民教育还未正式系统化。
四、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公民教育的途径
公民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新选择, 现如今, 我国并没有开设比较完善的公民教育的课程, 那么思想政治课成为实施公民教育的载体。新课改以来, 公民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 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公民教育内容, 进一步整合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
(一) 充分挖掘教材中公民教育的内容
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 重构更为有效、针对性更强的中学公民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和知识点, 政治教材中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生活》中, 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主体地位、权利、民主法制观念、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而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三个模块, 也包含着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例如《文化生活》中“文化塑造人生”这一课讲到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在讲授过程中渗透公民教育的理念。
(二) 提高教师本身的公民意识
教师是公民教育的主导者, 首先学校要真正重视对教师进行有关公民教育知识如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 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成为模范公民。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对教材的公民教育知识点在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能够做到把教育点结合实践, 鲜活地展现给学生, 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育方式, 把民主、法治、体验和互动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开展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课堂活动。
(三) 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公民教育, 要注重开发不同的教学形式和策略, 代替传统的一言堂灌输教育模式。在公民教育方法的选择上, 民主、活动、开放、参与的特点是不可缺少的, 也是公民教育本身所要求的。课堂是开放的, 走进课堂的教育资源是多样的, 方法更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可以在思想政治课中通过分组讨论、模拟游戏、设计教学、个案研究、利用资料等方法, 这些都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个体和社会责任感, 使每个个体享受平等的机会, 进而促进个体的进步, 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实践体会中, 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 课外开展公民教育活动
在丰富思想政治课堂中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的同时, 还要注重开展实践性很强的公民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让每一位学生都承担相应的任务, 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的保护环境、维护公共设施等行动, 提高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能力, 从中感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蓝维, 高峰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1.
[2]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6.
公民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条件下急切呼唤社会主义公民。现代公民素养的形成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重大任务。研究公民教育视域下如何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生公民意识成长飞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民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公民的这一概念并不是来源于中国,而是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奴隶制民主共和国。现代的公民概念是与民主宪政国家紧密相连的。檀传宝认为“公民或者公民身份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固定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予以说明。从公民或者公民身份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角度说明,特殊性是指历史特殊性、文化特殊性;普遍性指不是私民、臣民。”[1]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必须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特殊性,但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必须是“去臣民”和去“私民”的教育。“臣民无我、私民无他”社会主义公民是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否定。我国长时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公民”是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制度直接相关联的概念,现代民主宪政国家必须需要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
因此,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以及文化建设的关键。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首要的基础目标就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有助于其教育目标的层次化,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首要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经济模块中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懂得相关经济知识,具有独立身份意识的权责主体意识和行为。在教材政治模块中要以公民正确的政治素养的培养为基础,着眼于身边的政治生活,突出学生的公民的权利教育,而不是只片面的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的各种义务。在文化生活模块中以当前学生的文化生活体验、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入手,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传承,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
首先,统领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的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以及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2]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是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部分参观当地的政府可以是讲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专题的组成部分;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依法纳税宣传不仅对社会有益更是对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一次深刻的教育。另外班级的民主生活以及集体活动都是很好的途径。
其次,公民的行为和能力的教育内容包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公民间的协商沟通妥协能力、维护自身的权利的能力以及履行公民应尽义务的能力等。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培养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最终目标。目前青少年已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当自身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利益的维护较为被动。另外知行分离比较严重,很多道德法律规范在应该执行时却表现出很大的感性化情绪化,不是很理智的执行规则规范,只有真正的公民生活实践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
四、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法
针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灌输性较强的实际,公民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双向交流、显隐结合的方法特点。
双向交流法的关键是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被动听从识记的格局。真正将学生看作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交流、合作学习的模式。对公民主体身份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形成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公民与国家是权利与义务关系,二者都在国家宪法下运行,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约,此其一。其二,宪法无差别的赋予每个公民同样的权利公民在人格与权利上是平等的而不是臣属关系。其三,公民在宪法法律之下具有独立的人格主体进行活动必然会形成社会的公共领域。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公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协商与妥协、尊重差异维护共同利益,在公民教育视域下教学必然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之间的平等互动、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是对学生独立平等人格的潜移默化过程。
显隐结合法简单说就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公民是政治社会或国家的产物,此前与此后,在原始社会公社时代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都不存在公民;第二,但不是所有政治社会或国家都一定有公民,只有依法存在政治社会主体——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平等成员的政治社会或国家内才有公民;第三,我们讲的公民是指现代公民而不是古代公民。”[3]对现代公民的教育必然要突出其主体的地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显隐结合的方法要一方面明确宣传党和国家所主张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义务。如,经济模块的必须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观点;政治模块中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点;力求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观点。另一方面必须采用隐性的活动或各种手段营造教育主题氛围通过学生自身不断选择内化的理解接受,突出学生在此过程中自身的主体地位避免简单的自上而下的灌输。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2]王东虓.公民意识教育层次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4)
公民教育思想 篇12
公民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同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的基础。作为意义上的公民,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他是个个性自由发展的人,并且在这种发展中造就他独立健全的人格。关于独立人格的涵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一是在本体意识上,能够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本位;二是思维方式上,能够坚持科学的个人理性;三是在行为模式上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1]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特征,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立人格,才能使个性自由发展。而只有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公民才能“变得对于自己更有价值,对于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2]因而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价值。其次,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最后,它具有强烈的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的愿望。人格独立和权责统一应当表现为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中介。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身份与政治权利息息相关,公民精神蕴含于公民的群体之中,它是现代的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公民必须通过特定政治制度的运行才能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及各项社会权利,同时,他也必须为保持该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履行必要的义务。因此,“公民”是现代社会成员的第一身份或者说是基准性身份,是对生活在一定国家的个人基本的身份认定,是该国的个人平等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身份资格,同时,公民精神是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履行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
二、大学生公民精神
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精神的培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精神素质,引导他们对公民精神的自我启蒙和自我教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思索和认同,从而调动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从我国大学生群体公民精神素质的实际情况来看,改变原有的教育状况,加强公民精神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其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其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意识淡薄,对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资格的意识与觉悟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尽管他们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缺乏自觉性、参与性、主动性和建设性;其二,受急功近利的学习观和就业观的影响,不少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公民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公民的思想、品格、行为意识和水平也相应较低;其三,目前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比如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同阶层、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腐败、权钱交易、逃避税款、走私贩私、行业垄断等现象,受此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处于迷茫和矛盾状态,对人生和社会抱有消极、被动的心理和态度,这又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社会生活。
导致大学生公民精神出现以上偏差的深层原因在于整个社会体系在结构上的公平、公正理念与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缺乏明确、系统、科学的公民精神教育,大学生在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体社会环境中缺乏正规的公民技能锻炼、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生活实践体验。为此,迫切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共同搭建大学生公民精神教育平台,挖掘大学生公民教育中的发展潜能,实现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人文关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公民精神建设的作用
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精神形成的关键时期,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建设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机体和功能的一部分[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包括对大学生的行为、品格、道德、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教育。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公民精神形成的理论根基
合格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理论根基。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感到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乏味,这与教育者有一定的关系。作为教育者,教育方法和途径要有新的姿态,实现教育方法的更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旨在把社会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思考问题。[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是一种感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广大大学生的心态,然后根据大学生的心态来授课,要不断寻找新的授课切入点,绕过逆反心理的阻碍,在思想不设防的地方入手,寻找思想症结的中心所在,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不回避现实问题,认同同学们的正确判断,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同时,提供说服同学们的理由,引导他们的思想进入正确轨道。最后,肯定他们的优点要诚恳,批评他们缺点要坦率,表扬要大处着眼,批评要讲究理论深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
2.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新时期内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精神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大学生骨干培养方面,重点之一是扩大规模效应。除传统学生干部以外,按照《纲要》的要求,将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要求进步、在青年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纳入培养体系,借助自身已有的平台和阵地,推动“青马工程”在多个学生领域的开展。通过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推动全体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身体力行,促进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建设,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自己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会———丰富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之外,联系实际,关心当今世界形势的走向及其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理论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课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丰富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
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关注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同时,要加以适时正确的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工作,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拓展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外延。
4. 专业知识素质的提升———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在校的四年是专业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学与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精神。首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快节奏的知识更新与较强的择业与就业压力,为了学有所用,在专业方面,从其本身看需要有顽强的学习与再学习、自学与终身学习的精神。其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以前那种上大学“混”的思想已经行不通,必须在专业上学有所成。这些原因促使大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能加强专业学习,使所学专业融会贯通。
对于教师而言,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将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其形成和发展均包含了创新过程。因此,教师授课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弘扬隐含其中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融创新教育于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身体力行,传授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和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纪霖.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78.
[2][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6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