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与教育

2024-11-06

普法宣传与教育(共12篇)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1

一、统计电视宣传与教育简介

统计开始利用电视手段进行统计宣传和教育培训, 有着中国改革开放、统计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随着统计宣传的深入开展, 统计电视宣传工作成为统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统计教育培训工作, 电视统计教育为统计人才培训插上了翅膀。可以说, 利用电视形式开展统计宣传和教育培训, 在表达统计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统计宣传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统计要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人马、自己的装备。基于这样的需求、认识和理念, 统计教育培训中心在20世纪80年代末, 就开始发轫统计电视事业。几十年队伍不断壮大, 设备不断更新, 技术不断提高, 在统计宣传、统计教育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归纳近30年来利用电视形式宣传统计和开展统计教育培训的成果, 按电视产品的内容与形式分类, 有反映统计业务工作、统计管理工作、统计文化活动和统计人物的电视片;有统计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题片、教学片;有专事反映大型普查类的宣传片、培训片;有反映国际统计活动的宣传片、实况片;还有大量的统计新闻发布资料片等。这种分类并非绝对界限分明, 很多电视产品在实际运作、摄制和使用中, 其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的交叉与融合。

二、电视宣传的主体是统计专题片

国家统计局教育培训中心在统计宣传方面采取的主要电视表达形式是统计电视专题片, 因为专题片宣传性、主题性很明确。如果说很多电视媒体播出的专题片是用来宣传国家和政府意识的, 那么统计电视专题片的主体就是宣传统计意识、统计作为、统计服务和传播统计知识。这类电视片的主要用途就是反映和宣传国家统计系统如何为党政服务, 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为社会为百姓服务。

近年来, 统计宣传类的专题电视片主要有:

1.4集电视专题片《国家数据》。

这部电视片摄制工作完成于1997年, 是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面、详尽地向社会和公众介绍当代中国统计的专题片。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特为该片题写片名。这部电视片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很好, 有专家评价该片:“揭示出统计数据与国家、百姓的关系, 而与数据打交道的统计人, 展示出新中国统计工作者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和感人精神。”

2.统计宣传片《与时俱进的新中国统计》。

该片于2002年为中国统计资料馆开馆特别制作。电视片浓墨重彩书写了新中国统计的历史进程, 为公众了解新中国统计起到积极作用。

3.统计科普片《漫话统计》。

该片于2009年摄制完成, 全片采用大量动画, 以增强可视性和趣味性, 对探索统计科普的电视表达很有推动作用。该片分上、下两集, 上集从中外统计的历史角度溯源, 讲述统计发展的故事;下集从生活出发, 融入概率的道理、恩格尔指数等统计知识, 讲述统计无处不在的故事。

4.统计宣传片《统计四大工程系列》。

该片为配合第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特别制作。电视片从统计数字的搜集、整理、传输和使用等多方面入手, 突出介绍了四大工程的创新和成果。

5.统计电视宣传片《当代中国统计》。

1995年4月, 该片为在北京首次举办的国际统计学会第50届会议特别制作。该片在大会播出和发行后, 得到很多国际统计同行的好评, 他们觉得通过这部电视片, 对中国统计有了初步但印象深刻的认识。

这些片子的一个共同点是受众基本是社会公众, 要向他们传达的统计知识, 正是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公民应该知道和了解的东西。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多元传播、文化相互撞击的时代, 充分发挥统计电视宣传的传播优势, 精心打造弘扬统计精神, 反映统计真实的统计电视宣传产品, 是这个时代、是统计事业赋予统计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国家数据》央视播出的预报说:“您想知道每一笔国家数据是怎样产生的吗?你想知道每一笔国家数据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吗?请走进中国统计的世界……”我们深感创作这样的电视片需要使命感, 需要激情, 需要开拓精神, 需要电视宣传所特有的表达欲望。

创作这类电视片, 要重视统计为大众服务, 重视统计知识普及;要站在大众的角度, 为他们喜闻乐见而努力, 才能收到实效。这一点创作《漫话统计》时感触很深。当时一位统计学家说:“把枯燥的东西搞得更枯燥或把简单的东西搞得更复杂不如不搞, 只有把艰深的东西通俗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有价值有用处。”创作统计科普片, 既要深入了解所要说明的统计道理, 还要从抽象中“抽”出形象, 找到生动贴切的语言和镜头, 再从二者的结合点入手,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比如片中涉及的“概率”知识, 一是制作了投掷色子和硬币看点数和正反面的动画, 二是捕捉最能说问题的镜头, 如蓝天白云, 万里长空, 一队大雁正在很正常地飞行, 突然其中一只跌落长空, 陡然直下。这个镜头对应概率的解说, 形象说明了概率的特性, 起到了声画统一的效果。总而言之, 统计科普片要善于和追求把统计的道理通俗化, 把数字的故事讲活了。

统计电视专题片的生产, 来源于客观形势, 来自于现实需要, 甚至来自各种关注或者质疑。这就使统计电视专题片首先有了“市场”。抓住这个“市场”, 为社会和公众更关注和了解统计提供一个机会, 打开一扇窗户, 对统计电视宣传来说是责无旁贷的。有一位统计领导说:“统计宣传, 就是统计要学会自己推销自己。这个推销没有任何贬义, 而是采取积极态度和措施, 努力让社会公众来接受统计、认可统计。因为统计是为公众服务的部门, 只有被公众接受, 才能更有作为, 才能更好发挥作用。”统计如何更有效地宣传统计?利用电视手段, 利用专题片的形式, 无疑是表达自己、推销自己的有力手段之一。统计电视专题片, 具有特殊的魅力和潜力, 应该努力开发这种电视艺术样式, 争取不断有新的突破和成功。

三、统计电视宣传与教育的作用

(一) 在统计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运用多种电视手段和形式, 对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范围和增强培训的生动性, 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这方面, 统计教育中心作了大量探索并成效可观。这些成果一部分是用于统计、经济、财会等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教学课程教学片;另一部分是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很强的各类教学培训电视片, 后者主要包括如下几部片子。

1.统计专题培训片《从数据到核算》。

2009年该片为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统计司联合举办的“从数据到核算”国际研讨会特别制作, 是利用电视手段服务统计业务工作的尝试。

2.统计培训系列电视片《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培训》。

该片为2011年国际比较 (ICP) 项目在我国展开而制作。该片共20讲, 对调查人员了解和掌握各项调查方法和规格品,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ICP在我国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统计培训系列电视片《一体化住户调查培训教程》。

2012年该片为配合国家统计局对现有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改革而摄制。该片采用形象直观的PPT教学模板, 从调查组织、样本抽选、现场访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讲解, 投入使用后, 培训效果显著。

4.统计电视教学片《国民经济核算2002》。

2002年该片为配合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推广和使用而摄制, 全片共12讲, 内容丰富、全面, 形式形象直观。

5.统计电视系列访谈片《统计为政启示录》。

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每年推出一部。该片针对统计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的特点和需求, 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尝试。片中选取人物都是业绩突出、个性鲜明、较有影响的省统计局长。通过他们讲述亲历亲为的统计为政故事, 展示他们富有启示意义的工作特色和心路历程。该片在国家统计局举办的多期省 (区、市) 统计局长、总队长研究班播出后, 反响很好。

6.统计教育培训经验专题片《云南纪事———云南省乡镇统计培训启示录》。

2012年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为反映和彰扬云南省统计局面向基层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培训的业绩和经验, 拍摄制作了这部电视片。电视片内容丰富, 从省局对乡镇统计培训重视的经验, 到地市县统计局配合培训开展的具体工作, 从基层统计员渴望学习、积极参加培训, 到全省统计教育培训人员不辞辛劳、默默奉献, 都有充分而细腻的表现。

7.18集统计电视教学片《调查技能培训》。

该片为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统计局联合开发的“统计信息管理项目”的核心子项目, 旨在提高中国统计系统的能力和实现统计改革与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摄制工作启动, 历时两年杀青。这部电视片是中国统计电视制作与国外同行合作的肇始, 它针对提高中国统计系统和全社会统计调查能力设计, 采用生动的电视艺术手段和全新的教学方式, 把加拿大在统计抽样调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最新成果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融汇一炉, 为中国统计调查的技能培训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8.电视专题教学片《法国企业名录库》。

这是一部中法统计合作的电视片, 中法摄制人员在细致拍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 运用纪实与动画相结合等多种表现形式, 生动、详尽地介绍了法国企业名录库的诞生、建设和维护、发展情况。《法国企业名录库》是一种另类用途的电视片。它根据国家名录库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介绍法国名录库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指导和启示中国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如何建设名录库。所以这部片子的主要内容是在法国现场实拍的。片中还设计了很多现场模拟, 融进了很多动画镜头。这样的电视片可以集宣传、指导、培训三种功能为一体, 有助于集中力量促进工作。

上述这些统计教育培训片, 以其专业性、权威性、适用性和可视性,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培训和认识统计新生事物的作用。

电视教学和培训, 较之传统的单纯老师面授形式, 具有拓展教学空间、扩大教学范围的优势。在中加合作项目即将启动之际, 国外专家提出, 可以利用讲座等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调查技能培训。但当时我国的统计现状是, 需要了解和掌握这项调查技能的统计人员非常多, 单纯面对面授课显然是“杯水车薪”, 很难解决大量人员听课的问题。那么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无疑是利用电视教学。因此, 教育中心提出中加两国统计局联合摄制大型情景案例教学电视片。这个建议得到中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并投入实施。为此加拿大仅在电视摄像设备方面给予我们的支援就很可观。电视教学培训, 对解决我国统计人员多、分布广的问题很奏效、很给力。

“创新是灵魂”, 搞统计教学培训片同样离不开创新这个“灵魂”。要使统计内容生动、多彩起来, 需要充分运用电视手段, 把被视为枯燥、乏味的统计工作、统计知识、统计业务“活化”起来, 即增强生动性和趣味性。这就需要这类电视片创作, 打破以往那种只要一提教学片, 就是老师三尺讲台, 一本教案打开, 一讲就是一节课的模式。比如《统计为政启示录》就是一种电视教学培训的尝试和探索。片子通过省级统计领导的现身说法, 给同级受训者以真实的感受、有益的启示。摄制《统计为政启示录》的创新之要, 就是把人———统计的领导人, 表现充分、表现立体、表现真实。为此摄制人员近距离接触每个统计领导者, 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 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情感活动, “以人为本”讲述他们的故事, 把他们的实话实说、他们的思想火花, 用镜头表现出来。

综上可以看出, 电视手段在统计教育培训中天地广阔, 大有可为。

(二) 在大型普查宣传中的作用

运用电视手段全面、深入调研统计开展工作的实践和成果, 非常有成效。教育中心摄制电视片的历史就是从拍摄普查电视专题片开始的。随着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一部讲述普查的电视记录片———《为了明天更美好》诞生, 它以新的观念和表达方式, 为普查宣传、统计宣传开辟了一片天地。

1.电视记录片《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该片1991年完成并在央视播出, 首开统计电视专题片之先河, 通过镜头记录和讴歌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时任国务委员李铁映看后非常高兴地对国家统计局领导说:这部电视片很好!

2.系列电视片《农普试点宣传片 (英文) 》、《威县农普试点宣传片 (英文) 》、《中国农业概况 (英文) 》、《农普普查员试点培训片》、《农普基石》、《农普群英录》。

这一系列电视片全面记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最关键环节的工作, 其重大意义在于把电视片与统计普查业务工作更加紧密衔接和融合, 充分发挥了通过电视手段指导和促进工作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系列电视片, 是中国统计电视工作者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 不仅在我国农业普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且获国际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

3.18集系列电视片《新的崛起》。

在普查类电视片中, 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社会涉猎面最广的一部电视片。该片开拍于1994年8月, 历时8个月之久, 首次展示了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的成果。特别是该片全方位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问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自为该片题写片名, 中央电视台不仅安排该片在黄金时段播出, 还编辑出版了该部电视片的创作专辑《新的崛起———电视创作经验谈》。

4.电视专题片《为了中国工业的腾飞》。

这部电视片真实记录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整个试点工作, 并从中国工业起步与发展的角度结合普查试点, 总结出一整套详尽而生动的工业普查电视指南, 为促进此次全国工业普查起发挥了很大作用。

5.电视宣传片《情系普查摸清家底》。

2006年, 该片为强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拍摄制作。该片贴近农村生活, 采用FLASH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手法, 可视性强。该片在央视和部分省级卫视都有播出。

6.电视宣传片《八闽春色》。

这是利用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 集中反映福建省工业发展与腾飞的一部电视片。为摄制这部电视片, 摄制组几乎走遍了福建的大小工业企业。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有专家评说:该片将数字、实例很好融合在一起, 看起来既宏观也微观, 既抽象也具体。

7.电视专题片《经济普查进行时》。

2004年, 为了向众多来华参加统计专题会议的国际统计界人士介绍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情况, 特别制作了这部电视片。该片采用中、英文, 详尽、生动介绍了当时正在进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得到国际统计界人士的好评。

8.电视宣传片《小手拉大手, 普查人人有》。

该片为更生动地宣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特别制作。这部电视片针对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首次全部采用动画形式制作, 光盘发放全国中小学, 很好配合了全国中小学校统一开展的“人口普查一堂课”的宣传活动。

每一次普查都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都需要千千万万人去共同努力。面对大型普查, 电视宣传和培训类电视片的作用非常及时而明显。特别是在社会和公众对各项普查的意义、作用不是很明了的背景下, 电视宣传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方面的实践和成效充分见证了这一点。在新环境下, 如何在新的大型普查工作中改进和改善以往的电视表达方式, 是一个新的挑战。统计电视工作者和普查业务人员应在这方面大胆创新, 不断拿出符合普查需要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电视作品。

(三) 在统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统计各项工作的开展, 电视手段的应用面不断拓展, 特别是在统计文化建设上很有收获, 这类电视片主要有以下几部。

1.统计人物电视片《数海人生》。

该片摄制于2000年, 是全国统计系统第一部统计人物电视片, 片中主人公张彦生为大兴安岭行署统计局局长。他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 服从祖国需要, 从北京奔赴边疆、扎根边疆, 贡献卓著, 是全国统计系统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第一人。该片从重大事件入手, 从细微之处深化, 形象描绘了一个60年代大学生从北京到边疆扎根落户而后又献身统计的感人事迹, 展现了一位统计人壮丽的数海人生。

2.统计人物电视片《人在征途》 (共6集) 。

2002年, 为纪念和庆祝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50周年摄制该片。该片摄制组深入湖南、广东、福建, 深入采访拍摄统计先进人物, 充分展示了他们鲜活的个性和对事业、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塑造了一组统计人的群像, 对激励更多统计人很有榜样意义。

3.统计人物电视片《统计大师刁锦寰》。

该片于2006年摄制。刁锦寰是国际著名统计学家,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经济计量学与统计学教授, 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国际公认的贝叶斯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干预分析、环境统计学方面的学术权威。这部电视片从刁锦寰的学术成就切入, 把人物的生活经历与治学方法和精神结合起来, 描绘出一个一生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奋斗不止且成就显赫的统计大师级人物。

4.统计文艺电视片《风采统计人》。

该片于2005年制作。当年10月21日, 首届全国统计文化建设汇报演出《风采统计人》在北京举办。统计人演统计, 节目展示了统计人的风采, 该片即这一统计文化建设盛况的纪实。央视节选该片播出, 演出光盘发行全国统计系统。

5.电视歌曲MV《爱在数海》。

该歌曲于2003年制作, 为统计系统第一首行业歌曲MV。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届形象歌曲音乐电视展播中, 荣获最佳行业歌曲奖。

6.统计文艺电视片《雪域高原携手奋进》。

该片是2007年为全国统计系统对口援藏工作启动和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揭牌成立特别制作。该片全景记录和展示了新中国西藏统计史上的两大标志性事件的盛况。片中有整个事件的介绍和描述, 有西藏美丽的风光风情, 有西藏统计人精彩文艺演出。统计文化和西藏特色的交相辉映, 使这部电视片既有史料性又有欣赏性。

这类反映统计文化的电视片, 在电视形式和统计内容的结合上找到了很好的契合处。长期以来, 统计的社会形象、公众形象、模范行为和精神世界比较单一, 主要宣传就是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无名英雄, 但时代变化使统计人的变化和成长多元起来, 这就需要统计宣传随之转型和深化。在弘扬默默奉献、无名英雄的同时, 还要倡导追求奉献价值、奉献效应和“无名英雄”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一位统计人说得好:统计人的形象自塑应宽容、多元, 应既有“老黄牛”的“俯首甘为”, 也有“百灵鸟”的“引颈高歌”, 统计人的形象才能更丰满、更有魅力, 统计家园才能更和谐、更快乐。

今天广播电视技术已进入全高清、数字化时代, 网络教学、网络视频直播等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统计电视工作要跟上现代电视发展的脚步, 为统计改革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2

大家好!今天是国家第19个的安全教育日。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夏天来到,天气炎热,一些学生喜欢到河边、鱼塘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游泳,很容易出现溺水事故。为积极响应以我”安全,健康,我快乐”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我在此特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学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远离危险地,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几点建议:

1、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同学们平时、节假日不准私自到河边等危险地带玩耍。

3、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出玩,更不得到河边等地方游泳。

4、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出玩和游泳。

5、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和游泳。

6、不到不熟悉的水域、地域玩耍和游泳。

以上的几点要求和建议,希望同学们要时刻牢记,并坚决执行。发现有其他同学不按照要求做的,要立即劝告并坚决制止;如果是在学校,要立即向老师报告,在家里也要及时告诉家长。

三、掌握溺水时自救的四个方法:

1、出现溺水时,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应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尽量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消耗过度,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没有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四、现场抢救溺水同学的四个要点: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同学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这一过程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在第一时间内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同学去医院,同学们,希望大家记住我今天讲的“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预防溺水的七点建议”、“掌握溺水时自救的四个方法”、“现场抢救溺水同学的四个要点”,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万一不幸发生溺水事故,要积极自救和抢救,避免产生悲剧性的惨痛后果。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上下楼梯不要推挤,靠边行走;不准往楼下扔东西,造成对他人伤害;不准在寝室点蚊香或乱接电线,以免引起火灾;不要到网吧玩游戏等等。

总之,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安全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关系到学校,关系到家庭,同时也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让我们学会生存,热爱生命,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沐浴一方平安,健康成长,愉快生活;让生命的一泓清水永流不息。最后,祝愿我们的校园永远平安!祝愿每个同学健康快乐成长。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长梁乡火龙小学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3

关键词: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引言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生命线,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各行各业都将安全生产视为第一要求,加以大力宣传。电力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行业,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电力企业施工对安全性要求很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带来人身伤亡,或则给电网运行带来威胁。做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有助于提升我国电网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电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进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的必要性

宣传与教育是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力争将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国民经济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纵横交错的电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密切相关。

1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电力企业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都与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有关。随着我国电力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普遍提升了安全教育与管理。然而,在迎峰度夏等电力繁忙时期,由于自身安全意识疏忽导致的事故仍然频频发生。所以,必要的宣传与教育有利于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2普及电力安全生产知识

电力企业日常生产,包括大型电力工程的投资建设一般投资大、工期长、程序繁琐,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同时,电力生产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电力行业的设备更新换代也很快,许多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投入使用,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更新,只有牢固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3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等措施的实行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新老体制的交替也给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情况,多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积极排查和智力事故隐患、完善安全宣传教育环节各项工作,对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的特点分析

电力企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精神安全文化、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物态安全文化,在精神安全文化中,宣传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1长期性与艰巨性

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做到职工的心态和状态的转变,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电力系统内的事故防不胜防,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将隐患消灭于未然。

2普及性与实用性

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应该是全员的、普及的,由于在电力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可能,所以,应该加强教育,所有的员工,不分岗位,不分身份,都接受必要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这是电力企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

此外,电力安全教育还应该经过生产实践的检验,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安全规程考试、开展安全规程检查等仅为安全教育的一个方面,还应该结合实践,检验安全生产教育后,员工安全技能掌握的效果。

3专业性与多样性

电力安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安全教育意识的普及、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安全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电力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应紧抓新员工入职、季节变换、生产任务下达,重大安全措施实施、新工艺与新设备引进时,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教育。

此外,电力安全教育还应紧跟时代,结合电力企业员工的基础教育和其它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报刊、广播、宣传栏、会议等,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三、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引发严重的后果,一个小的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危及电网的安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应该常抓、狠抓、坚持不懈。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电力安全思想宣传与教育

思想宣传与教育是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础。基于电力安全生产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思想宣传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劳动纪律的宣传, 反三违(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工作思想,及时纠正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消极的思想和观念,普及安全生产的基础概念、员工安全生产职责的主要内容、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以提高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和警惕性。

2电力安全技术宣传与教育

基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加强电力安全技术的宣传与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技术常识,包括主要工种及其在作业中的专业安全要求、各个不同作业场所的危险区域和其应该注意的事项、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等。如:高空作业的自我防护、在电气设备上或电气场所工作的防护、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接地线的投入、拆除、悬挂等。电力安全技术知识是所有电力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掌握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作业可靠性,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电力安全事故总结的宣传与教育

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是发生在电力企业员工身边最形象的教育材料,也是惨痛的教训。分析电力安全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警惕性、提升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规避电力安全事故的能力,做好反事故措施。电力行业的事故总结有利于广大电力人摸索与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并引以为鉴,将其纳入员工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自觉的遵守安全纪律和规章制度。

4电力安全管理知识宣传与教育

电力安全管理知识主要是针对各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而言的,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的发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措施,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为我国电网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不仅是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也是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推动员工自我保护的需求。据统计,电力行业中80%左右的人身伤亡事故都是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是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应该积极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降低事故隐患,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诸龙云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J]农村电工,2010,5

[2]王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科技向导,2011,15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4

1. 把握个人梦想与国家富强梦之间的联系

青年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思想最活跃, 最富朝气, 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群体。他们个个怀揣梦想, 期待着在大学这个熔炉里练就一身好本领, 有朝一日奔赴社会, 能有用武之地。他们每一个个体梦想的实现又与我们伟大祖国之“强国梦”息息相关, 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以前我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 即谓只要国家富强了, 之于国民, 能够为其提供安全、尊严与主权;之于青年大学生, 能够为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优越的教育环境、敏锐的信息互通平台、更多的就业机遇等, 就可以让国民感到极大的富足感, 让青年大学生们感到自我价值已经得以实现。其实这种逻辑观念往往会促成单个个体依赖心理的泛滥和创新意识的淡薄, 以及将个人梦想与整个民族之梦混为一谈, 满足于现状, 停滞不前。因此, 现如今再面对伟大的“中国梦”时,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转变宣传教育的途径, 在大河已满的情况下更注重小河有水, 而且水质要更优。作为青年大学生, 必须准确定位自己, 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并为之不懈努力。当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绽放智慧与活力, 思想上要求进步, 学习上勤于钻研, 社会实践中脚踏实地, 成为真正的追梦一族, 那么他们所积聚起来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2. 把握个人梦想与和谐家乡梦的联系

2004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成为我们伟大的党孜孜以求的伟大社会理想。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西部地区, 能够打造一个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美好局面就是最大的和谐, 简而言之就是早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两大历史使命。新疆高校青年大学生每一个人的双肩上都担负着为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谐美好而奋斗的神圣使命。因此, 在谈及“个人梦想”时, 就必须将其与和谐家乡梦紧密相连, 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新疆安全稳定了,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经济发展速度增长了, 我们的受教育环境才能更优越, 才能拉近新疆高校与内地高校之间的差距, 才能有条件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对口援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等等在国家和兄弟省区的关心支持下, 新疆人已积蓄了成就梦想的实力。

与此同时, 我们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疆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新疆本地, 各高校又都有超过60%的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伟大“中国梦”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就是既要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又要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面对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能有清晰的判断力, 要有学成之后扎根家乡, 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因此, 在“中国梦”的宣传过程当中必须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力度, 尤其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个人梦想的实现与和谐家乡梦的密切联系。

3. 把握个人梦想与幸福家庭梦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他们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亲人全部的希望, 他们个体的发展牵动着千万家庭。因此, 可以说他们的梦想实现, 那么他们家人的梦想也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他们的梦想破裂, 整个家庭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碎。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现实下,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 让他们能够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然而现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没有能够清晰规划自己的未来, 制定自己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没有能够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让自己真正独立起来;更没有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的远见。取而代之的是懒散、被动、毫无目标的学习;娇气、脆弱、遇事毫无主见的生活;消极对待校园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机会以及自身工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大学生活状态必然导致“毕业即为失业”, 必然导致幸福家庭梦想的遥不可及。因此, 学校必须不断强化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不断丰富大学课外生活, 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提升的机会;不断寻找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的渠道等, 以此创造相对优越的育人环境, 并通过感性教育获得大学生主观认识上的改变, 自觉地为其理想目标而奋斗, 达到学生个人梦想与幸福家庭梦想的完美融合。

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

1. 使命与责任托举“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从饱受列强侵犯到实现民族独立的曲折历史, 也承载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的步履艰辛。祖国要发展, 科技需先行。新时期的大学生肩负着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 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首先就是对学生的首责———学习的宣传教育。学生就要以学为主, 而学的深度与广度又因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更为重要。大学不同于中学的灌输式教育, 很多知识都需要自己潜心去摸索、深究。如果将学习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是更长远, 能够上升到“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读书”, 那么学习的动力是充足的, 学习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钻研于本专业的同时能够推陈出新, 多搞发明创造。进入大学后的思维模式与中学应有本质上的区别, 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与联想应该更为紧密, 通过个人的用心思考和刻苦钻研定能取得创新成果, 例如在每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很多优秀选手的出现就证明了学生的创新潜力是不可小视的。再次是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 有勇气扎根边疆, 投身基层, 让自身所学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劳动生产第一线, 辐射到更多贫困、落后的地方, 运用智慧, 造福百姓, 这应是90后大学生个人梦想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榜样的力量助推“中国梦”

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 正是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 通过树榜样、立典型的方式对其进行启示与激励尤为重要。王丽荣在《试论毛泽东的榜样教育》中提出所谓榜样教育, 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通过宣传榜样, 使作为榜样的行为、方法、思想、品质、成就能影响他人, 感化他人, 并希望其积极、主动追逐或主动摒弃某种错误思想、行为, 使榜样的效力尽可能发挥到极致 (积极作用极大, 消极作用极小) 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扩展和深化榜样的教化功能。

高校如果能够通过这些榜样的形象很好地调动学生向榜样看齐的积极性, 并将向榜样学习的力量外化为自己的具体行为, 敦促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有所提升, 从而为自我梦想的实现积累软实力, 那么就能真正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当然, 在榜样教育的过程当中, 还必须得要掌握正确的教育途径。一是选树榜样的科学性, 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尽可能地缩短学生与榜样之间的距离感,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榜样的可亲、可近、可学。二是榜样宣传教育的形式要多样且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前, 高校在榜样的宣传形式上大多采取的是通过宣讲团的巡回演讲、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各学院开展榜样学习的交流、座谈会等。这些纯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形式过于死板, 也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因此要不断研究创新方法与途径。

3. 实干的精神成就“中国梦”

“中国梦”其实是由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 另一方面就是立足于实干、苦干的现实精神。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提出的“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被习近平同志再次引用与强调, 使其成为推进中国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 可见新一代国家领导对实现伟大“中国梦”足够的信心。然而, 实现“中国梦”, 只是一味地乐观畅想与“追梦”是不够的, 实干精神的塑造也并非朝夕可就, 需要敢于面对问题与挑战, 从小事做起, 从今天做起。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求他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完成所有的知识积累, 把自己远大的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 认真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蓝图和当下的学习计划,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把握学习的重点和关键点, 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善于广泛接受各领域的前沿知识构架, 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挑战困难的坚强勇气, 练就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呼声高起, 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本文将以高校大学生为宣传教育对象, 立足高校教育, 全面剖析在此群体中如何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青年都能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

安全教育与安全防范宣传口号 篇5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把握安全,拥有明天。

安全防范,人人有责。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保食品安全,筑健康长城。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为安全投资是最大的福利。

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安全就是生命,健康就是幸福。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宁可千日无险,不可一日大意。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强化安全意识,创建平安校园。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6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人口资源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尽管人口出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由于基数大,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我们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2、控制好人口总量增长,今后20年左右,由于受人口增长惯性作用的影响,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据预测,按总和生育率1.8计算,2034年人口达到14.86亿后可能实现零增长,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这就说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加强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

温家宝总理早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就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而要达到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就必须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实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创新,至少要确立以下几种新的理念。

一、宣传教育的核心理念

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具有重大的战略思想,提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工作指南。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脱离发展这个主题,否则,会离开它的“第一要务”,没有任何概念的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宣传和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这个新概念的建立,可以在宣传教育工作实践创新的内容,形式等,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强大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姻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人口的生育文化建设,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依法宣传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传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内容之一。在过去,在计划生育系统,提到依法行政,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规处,只有政策和法规部涉及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似乎和教育部门的关系不大。事实上,这是宣传教育的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獎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宣传教育,教育宣传在法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我国史无前例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宣传和教育,不再停留在计划生育工作经验水平,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须进行的。

三、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

按需宣传教育,是指按照群众需要的宣传教育。在过去,我们的宣传教育,习惯于群众盲目灌输的工人,一个“我”,“我想宣传教育”,因此,不管群众的需要,以“我觉得”,的一些困难群众的宣传教育的内容。这种脱离群众下实际的宣传教育,和“以人为本”的要求,科学的发展是不兼容的,自然,受到群众的冷遇,达不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现在,我们要在宣传教育理念创新必须建立宣传教育思想。总的来说,这个新的概念,改变的是“我想宣传教育的“教育”。不要认为这仅仅是“我”与“要”字的顺序颠倒,是玩文字游戏,但事实上,这种变化,使两种宣传教育有本质的区别:“我想宣传教育”,是“以我为主”,或者说是“以我为本”;而“要我宣传教育”,是“以群众为主”,或“以群众为本”。我们必须建立所需的教育理念,把“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估宣传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宣传教育工作者成绩的最终标准。

通过宣传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形式等方面,必须切合群众的实际,满足群众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但他们需要得到计划生育,避孕知识,还想获得丰富的信息,技术等。此外,像计划经济时期将群众集中在一起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也不那么切实可行了。因此,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创新,必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的理念

在过去,在计划生育系统,在人们的心目中,服务相当于技术服务,因此,参考咨询服务,在第一个地方的技术服务,甚至作为一个服务的唯一内容。因此,愿意投资于技术服务,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殖避孕和生殖健康档案,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基本项目的免费服务的计划生育的实施。应该说,提供优质服务的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技术的人是绝对必要的,但服务相当于技术服务,和宣传教育中的排斥的服务,这是一个需要更新的概念。我们必须树立教育服务新理念。

宣传和教育管理是计划生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生育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一个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服务原则。宣传和教育,作为一种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行政管理服务的本质。在生育年龄,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还需要享受家庭政策,法律法规的计划,知识服务,需要有计划的宣传。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宣传宣传教育确立服务观念。宣传和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这一新的概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供教育服务,以达到宣传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五、宣传教育虚实结合的理念

实际情况的宣传和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必须是务实的,做的实际相结合,最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起的“关爱女孩行动”,面向全国,抓住从关心的具体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从成立开始那个女孩与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将宣传的生育观念和做宣传和教育群众的实际情况是模型的组合。

此外,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应纳入该系统,党的宣传工作的安排,这也需要新理念的建立。总而言之,要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宣传教育工作实践,也才能达到宣传教育“内容精”、“方法活”、“过程优”、“范围广”、“品位高”、“效果好”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计生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加大宣传力度,为我国计生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农村基层普法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7

伴随着我国普法网络化教育的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了更加快速完善的构建新农村服务环境, 保证农村普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扩大农民对于普法基础知识的认识, 保证我国农村普法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普及中, 普法教育观念不深入, 教育发展水平滞后, 普法教育经费不足或不到位, 普法教育方法单一, 普法教育的职业人员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基层的普法教育工作。如何快速的开展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 保证合理有效的完成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完成我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加深农村普法教育理念的认识, 增强农村实效性的普法特色教育, 加深农村普法教育的能动性, 有效地完成我国的农村普法教育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村普法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 农村普法教育网络水平的开展

随着我国农村普法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普法机构和普法队伍的组建, 促使我国的农村普法教育以一定的教育发展计划、发展步骤、发展检查方法。对于农村的法治教育宣传主要是依据社会的参与人员。随着农村普法教育水平的不断扩大, 扩大了农村法治宣传普法力度, 保证农村普法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水平, 显示出农村普法教育水平工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带动我国的农村建立具有农村普法影响力的法治资源社会环境, 充分利用优秀的法律人才资源的优势, 加深对于法律宣传志愿者的特色培养, 组建较为合理的法治普法宣讲队伍, 联合网络普法队伍, 保证每一个农村都具有一定合法的普法宣传志愿队伍, 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农村普法宣传工作的发展水平。

(二) 农村普法方式的逐步改善

伴随着我国农村普法的发展, 合理有效的农村普法方式保证了普法的时间效率。通过采用板报、资料、宣传标语、网上法律咨询、下乡上门宣传等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 从实际的普法发展方式出发, 提高农民对于普法内容的认识, 加深农民对于普法思路的探索兴趣, 使农民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加深对于农村普法的工作, 注重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开展。组织开展法制电影下乡活动, 将直观的视频法律电影为宣传加深对于农民的法律知识的接收能力, 联合创造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法制文化效果, 从而加深农村法律的宣传工作。

(三) 普法内容突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必须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快发展目标, 通过加深对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整, 加深对于法律服务工作和普法人员对于现实中的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认识和分析, 熟悉农村现有的实际普法发展优势, 引导农村群众加深对于依法权益的教育。依靠司法部门、法律事务所建立一个农村新型的产业发展体系, 以特色农民、特色农村为企业建立起绿色的、优质的农村法律服务, 保证农村农民可以更好的完成法律普及的活动开展。

(四) 构建和谐的农村普法环境

通过对农村每家每户进行深入的普法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加深普法工作对于农村环境的宣传意识, 逐渐化解农村环境中的各类法律教育问题, 化解各类矛盾, 开展社会系统问题的调节工作, 保证人民内部依法调节工作的有效性, 解决群众的实际法律事务处理问题, 完成法律问题的协调调整,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加深群众对于法律制度的教育水平的加深, 有效的保证基层法律学习和宣传的稳定性作用。

(五) 农村教育普法的效益发展

增加了现代化农村普法教育理念的逐步提升, 农民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土地、经济、房产和现金交易的相关问题, 合理的通过法律律师的处理, 加深法律公正业务的处理速度。农村的农民对于打官司难, 无法直接进行有效的诉讼程序。通过控制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 保证农民对于法律问题的有效认识和良好宣传, 机身对于自身权益的法律维护。逐渐的农民群众这些弱势群体逐步开始可以依靠法律的方法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 加深自身的利益维护作用。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效开展, 民主的决策和选举, 民主的管理、民主的监督, 公开的财政制度等方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民主法治政治建设上的。群众参与、群众监督, 保证了政府普法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对年轻义务服兵役活动的开展, 加深自觉性完成征兵任务。通过宣传公民献血法律义务, 开展无偿献血的活动宣传, 提高整体社会的活动效益。

三、农村普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陈旧观念难以深化

由于长期的社会主义思想管理下, 对于人员的管理缺乏法律意识, 基层的工作任务较多、较重,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办法办事会降低行政的效率, 防止农村工作的开展, 影响工作的进行。对法律宣传工作的不重视直径影响了整个管理, 降低了工作效率。当发生村民纠纷问题的时候, 不及时报案或法律方法解决, 而是将矛盾寄托在有地位的人身上, 人为法律应用过程的成本过高, 周期过长, 最后也很难进行法律履行,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深刻层次之间的矛盾逐步扩展, 特别是农村的税费改革后, 土地改革的矛盾逐步凸显, 重点的土地纠纷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对政府和基层干部的不满, 直接影响了法律效果的积极性问题。另外, 鉴于普法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情况, 使群众对于法律的威信产生怀疑, 造成普法学习的认识不足, 没有强烈的法律知识学习目标, 造成农村普法教育水平难以深入, 不能加深均衡的法律水平发展。

(二) 基层民主法治教育工作滞后影响教育工作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法律观念淡薄, 权利至上, 大于法律的现象直接影响普法问题的开展, 造成农村基层人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认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对于政治和基层组织没有意义, 导致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理念低下, 难以完成农村应有的管理过程, 造成政务水平低下, 加上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较薄弱, 无法维护自己应有的民主主义权益。通过加强农村事物的各项管理, 加强决策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保证民主化管理、民主化选举, 民主化监督建设可以落到实处。近年来的农村社会主义管理趋势不容乐观, 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对于执法不公、贪污受贿现象造成的不公平难以处理, 国家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从而提高农村法律制度教育工作的深入化开发, 完成有效的民主法治教育建设。

(三) 法律职能的软弱造成发展迟缓

因普法工作的开展不能调动基层管理干部的积极性, 造成依旧没有及时的调整和充实, 发展法治社会, 乡村的普法机构职能不强, 没有合理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的范围, 没有合理的刚性管理机制, 对不进行普法学习的基层单位和个人没有一个较好的约束力量, 有些地方虽然已经纳入了综合的考核制度, 但实际的考核比例过低, 不能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普法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部分村级的普法网络工作形同虚设。由于这样问题的职能软弱, 造成农村的普法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 造成工作无人管, 普法队伍混乱、普法难度举步维艰。

(四) 素质低造成无法创新普法教育

由于农村的普法基层干部一般都是村组的党员干部, 文化素质低、没有经过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 有的虽然经过了培训, 但是培训的时间较短, 这些造成基层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法律管理水平, 不能很好的进行有效的系统化法律管理。法律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整个法律条例的宣传和桂发, 造成普法难度。既不能进行系统的法律宣讲, 又不能有效的完成群众的法律服务操作。有的村组织党员中的干部进行系统的统一培训,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育中很难对农民学生进行有效地实际法律宣讲, 而是知识对照法律条例进行叙述, 没有系统的内容分析, 这造成实际上的教学效果不明想, 农民不能因为法律宣讲而深刻的认识法律制度的条例, 无法与实际现实相接轨, 完成应有的法律维权。改变农村普法教育的陈旧方式, 开展具有实际案例分析, 切合农村实际发展规划相关方案的法律知识宣传和应用, 建立较为活泼的法律宣传形式, 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和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过程汇总需要的客观要求, 保证农民对于普法形式的认识。

(五) 农村普法活动经费落实效果不足

由于财政经济困难, 一些农村基层的普法宣传经费没有按规定标准发放, 造成经费减少。普法费用的减少直接影响整个普法教育的有效开展, 对于普法教育认为可有可无, 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普法经费的保障。在一些经济水平较好的乡镇中, 由于存在不同的占用和挪用普法资金的现象的问题, 造成基层管理公务人员为了对每年的普法进行活动开展, 就随便的应付检查的宣读一下法律知识条例。另外, 鉴于农村农民居住较为分散, 没有良好的交通, 农村的事务随着季节变化较大, 农民在农忙时候都是早出晚归, 很少有时间完成应有的普法学习, 而在农闲时, 为了增加一些经济收入, 一般都去城里进行打工, 从而提高收入。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农村的普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无法进行有效的落实工作。

四、农村普法工作的策略研究

农村的普法工作是为农村经济和发展服务的, 是保证农村深入普法教育工作, 提高农民的依法权利和自觉性的管理, 对农村普法进行有效的更新和管理, 建立有效的创新实践, 加深对于农村普法改革开发工作的处理, 是农村的教育逐步发展, 使其有表面化知识到实际效果发展进行有效的转变, 推进农村的健康普法效果, 保证深入的普法工作。

(一) 创新农村的普法、增强普法效果

树立良好的理念, 加强普法的管理职能, 加深以人为本, 服务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法律素质, 加深农村农民的法律维权宣传和教育工作,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加强开展对于农村、农民的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 将法治宣传教育归入政府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中, 以一个重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工作进行开展, 加深对于政治经济教育管理与法治文化的发展, 引导农民以理性的合理化利益发展, 自觉维护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加深对于法律制度宣传和教育工作的规范, 全面的完成农村的普法工作, 使农村的普法工作可以有法可依, 循序渐进的有效完成相关农村普法工作。通过对普法教育工作的全面规范和管理, 协同和组织相关工作职能, 保证明确的管理、汇报, 加深政治考核和监督, 建立综合性文明考核管理体制, 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能, 从而解决职能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解决农村地位低、经费少、设备差等实际的问题, 充分发挥农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 保证党政建设的有效快速发展。

(二) 创新农村普法管理体制, 增加普法的实效

在总结普法的基础工作经验上, 对农村的新型经济快发展, 农民法律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 加深基础依法管理制度, 研究探索新型的农村普法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农村普法的实效。建立合理的载体, 深化法律主题宣讲工作, 设计良好的普法主题活动, 在全农村进行法制资料管理和宣传, 加深法律信息的搜集和更新, 建立法律专业学习学校, 法律事务咨询服务室, 建立法律借阅室, 组织宣传法律教育队伍, 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形成较为稳定和细致的法律普法方法。深化民主法治制度的建立, 创建切合实际的农村普法有效载体, 确保农村农民可以得到应有的法律权益保护。

(三) 创新农村普法工作, 增强普法活动的能动效果

以新的农村基层法律政治普法建设为要求, 加深和改善建立一个完善的法治管理队伍, 有效的建立考核和管理机制, 使农民可以对农村的普法工作态度有所改变, 由原来消极的普法工作状态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型发展过程。完善普法管理机制, 促进工作的组织开展, 把握法律宣传教育的有效提高, 将农村的普法制度管理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管理设计中, 分阶段确立合理的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法, 保证农村普法治理过程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 实现农村农民物质文化、政治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协同发展。确保依法制度的有效开展, 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加强普法工作制度素质管理人员的评估, 加深普法经费的管理, 加大普法教育的经费投入, 保证普法经费各个政府对于拨款的有效支出, 在农村的普法管理工作中有效的解决, 保证普法治理过程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加深对于农村基层普法教育问题的有效认识, 了解农村的普法工作现状与对策, 认识农村普法经济环境条件的不足。研究农村普法工作的相关问题, 造成基层民主法治教育工作滞后的原因, 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无法创新完成普法工作的根本问题, 加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创新发展, 增强普法效果, 提高农民对于普法的认识的转变, 从而提高普法工作的能动性, 开展农村农民普法教育的有效实施。

摘要: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加深农村基层的普法教育工作是保证加强农村基层教育工作, 加深开展我国整体的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认识我国农村普法工作的整体规划需求, 加强农村干部群体的普法意识的不断加深和提高, 保证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不断加深农村基层普法教育的普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更加多的深化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建设和发展, 为我国的农村法治水平的发展进度起到推进作用, 加深我国农村普法的重视, 在有效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我国的农村基层的普法教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普法教育,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储洁印, 李思川.农村常见法律纠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2]刘笑宇主任律师.共创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法讲座[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3]廉德禄, 欧阳苏芳.农村法律知识学习问答[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8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是人口计生工作40年来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之一, 也是泰兴计生工作人员工作的见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也必须转变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 在方式、载体、内容、范围等方面实现转型。泰兴物业公司计划生育工作在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矿区实际的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新路子, 连续两年荣获新矿集团公司地面单位总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为新矿集团公司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在宣传教育的方法上实现转型

计划生育工作本质上来讲是一场观念性革命, 而封建陋俗的还魂则是对这场观念革命的挑战和嘲讽。因此, 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开展常规性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一) 深化宣教模式, 促进计生工作开展

“寓教于乐”一直是检测各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杆, 更是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方法与效果追求的标准。寓教于服务中, 寓教于随访中, 寓教于常态工作中, 寓教于集中互动中, 是实现宣传教育方法转型升级的保障。改变过去对部分人群重复宣教、多头宣教、不计宣教效果和方式的做法, 转为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宣教内容与宣教方法;改变过去单向的说教式、灌输式宣教转为多项的互动式、参与性的宣教;改变过去突击性、一般性、应付性宣教转为经常性、针对性、需求性宣教。树立人口计生工作者人人均为宣教主体、个个都是宣教责任人的意识。用科学的宣教方法来弥补宣教经费的不足, 提高宣教的经济效益。

(二) 拓展宣教渠道, 使计生工作深入人心

泰兴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在宣传教育方法上动了许多脑筋。为达到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把安全套作为宣传品送进党政干部大会会场;把人口计生成就、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以及人口发展形势制成画板在“职代会、党代会”会上展览, 在公司宣传栏上陈列;把计划生育知识编排成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把晚婚晚育小知识编成谜语、对联和小故事, 扩大教育的范围和覆盖面, 达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目的, 把新型生育文化融入到和谐社区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小康社区建设当中。

(三) “四结合”实施计生宣教工作转型

一是计生宣传与矿区文化相结合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把人口文化宣传融入到煤矿文化与民族文化宣传当中, 利用“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国庆节”等节日庆祝的有利时机, 通过组织育龄群众参加庆祝活动、开展走访慰问、金秋助学活动发放《致社区育龄群众的一封公开信》、《致广大育龄群众的一封公开信》、《流动人口须知》、《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小册、增强宣传效果。二是计生宣传与文艺活动相结合举办社区新型生育文化“消夏晚会”, “春节游园”等, 广泛征集新型生育文化题材的文艺节目, 举办“计生有奖猜谜”、“计生墙报展览”、“计生知识画展”、“计生咨询台”, 宣传人口文化知识。三是结合计生节日“5.29”、“7.11”.“9.25”“9.28”、“10.28”等举办“计生演讲比赛”、“计生知识竞赛”、“计生文艺汇演”、“计生五评一争”等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四是计生宣传与公司各级各类人才考核、晋升、评先树优相结合, 对宣传教育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 在评先评优中予以优先考虑, 并把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绩考核。

二、在宣传教育的载体上实现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也为宣传教育的载体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用互联网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已是人口和计生部门宣传教育载体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要求。但在基层, 互联网的应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最大的问题是计生经费不足, 许多基层计生宣传人员在工作中无法使用互联网, 或是工作人员不能把复杂的工作通过网络实现简单化, 或是不能把具体的任务借助网络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 实现宣传教育载体的转型升级, 既是群众对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更是人口计生部门为适应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必须做出的努力。

针对这种情况, 泰兴人口计生办公室顺应形势发展与群众的需求, 在宣传教育载体的转型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对传统的宣传教育媒介进行再开发再利用, 大力发展现代新兴媒介。

(一) 开发利用传统宣传教育媒介

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原则, 开发可反复更新的展板, 联合公司宣传科、团委、工会女工部利用节假日共同组织宣教活动。一是积极融入公司办公网开设计生网站, 制作各种群众爱听、爱看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小信息、小图片供群众观赏;二是聘请妇幼保健专家参与优生优育优教咨询活动;三是聘请男性专科医生专家为男性育龄人群开设生殖健康与保健咨询与服务等。

(二) 积极组办“下基层”服务活动

泰兴物业计生办积极组织下基层的群众服务活动, 活动中请群众共同参与节目演出, 计生办自主编制计生刊物《人口文化》, 节假日还增编节日特刊。在拓展应用现代媒介方面, 充分利用现代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在集团公司计生办、新闻单位寻找突破口,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 在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计生责任人对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应知应会能力上下功夫;二是利用《矿工报》开设的计生宣传教育与学习平台, 加大用稿数量。

三、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实现转型改变工作局面

人口计生工作内容已由计划生育为主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内容也必须从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的宣传教育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教方向转型;从生育政策的宣教向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知识和奖励优惠政策的宣教方向转型;从规范群众生育行为的宣教向移风易俗、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宣教方向转型;从强调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的宣教方向转型;从单独介绍避孕方法的宣教向知情选择、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科普知识的宣教方向转型。

泰兴物业公司人口计生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 结合本地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情况, 在宣传教育内容选择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重点宣传党和政府的新政、群众权益和群众可享受的优质服务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利益惠民政策的不断增加, 宣传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所以, 在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内容唯有实现转型, 宣传教育才能受到群众欢迎, 宣传教育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三难工作局面。

四、在宣传教育的范围上实现转型扩大宣传教育工作阵地

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对象已由育龄妇女为主向全人群转变, 宣传教育的范围同样必须实现这个转变。40年来的人口计生工作经验表明, 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在农村。而居住在矿区的广大职工家属大多来自农村。同时,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矿区城市社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社区人群的结构日趋复杂。农村迁徙人口、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同一社区已是普遍现象。许多利益导向政策、优质服务政策在制定与实施中侧重于农村, 甚至许多政策只是农村人群受益, 宣传教育也侧重于受惠人群, 即使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如“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均是选择农村社区而不选择城乡结合部的矿区城市社区。因此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城乡并重, 加强对矿区不同阶层的居民包括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 改变不分层面、不分对象、不同需求、不计效果的做法, 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此, 泰兴物业公司人口和计生部门对宣传教育的受众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 把矿区的各类人群进行合理划片分类, 对不同受众提供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为了加强对党政干部的宣传教育, 邀请了集团公司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为公司各级党政干部授课, 并把人口理论列入对基层考核的内容, , 还借助基层党员干部现代教育平台, 党建网上教育平台、机关党建网干部网上教育平台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国策意识与人口理论教育。为了满足矿区居民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需要, 根据矿区居民文化和农村居民的特点, 合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宣传载体, 大力开发网络宣传教育, 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新闻单位及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把宣传教育融入到服务中、随访中、咨询中。同时, 以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为契机, 把人口计生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 把流动人口爱听的、未知的、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宣传教育内容以服务形式提供给他们。

为了达到宣传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的自身的能力素质的提升, 是实现宣教转型的先中之先。泰兴物业公司人口计生部门近几年狠抓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 与集团公司计生办联合举办人口计生专职人员学习班, 网员学习班、基层计生责任人培训班, 公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计生学习班, 同时, 公司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基层车间 (工区) 、社区服务部、楼长 (片长) 、家庭住户、育龄群众六级级网络的基础上开设计生干部、工作人员、楼片长教育平台, 对专职计生工作人员规定了学分要求及考核标准, 每年还对公司领导、基层计生责任人、班组长、楼片长等计生服务人员进行宣传技巧、咨询技巧、随访技巧等为重点内容的业务培训。

在社区、工区、车间设立了《人口导报》、《中国人口报》学习园地、三优小册、婚育新风进万家小知识、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和宣传橱窗、《公示栏》、计划生育知识长廊等满足各类各类人群的计生知识。

对被被管理人员实行分类、分层管理。未婚青年分成A、B两类进行宣传教育与培训, 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进行一般宣传教育;对已达法定结婚年龄而未达晚婚年龄和已领取结婚证而未到晚育年龄的进行重点宣传教育与培训, 培训率达到了100%, 效果很好。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不但使宣传教育的对象覆盖到全人群, 也为重点人群提供了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不但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宣传教育, 也为宣传教育的提供者搭建了学习教育平台, 为宣传教育的范围实现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9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企业的效益和形象,而且关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晋煤集团铁运公司负责企业专用线的货物运输工作。自1997年正式运营以来,经过多年来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入,职工人数由从前的600余人增至1300余人。职工年龄结构以70后为技术主力,80后为技术补充,90后为培养重点。随着新老职工的交融,职工思想表现分层明显,各类问题在处理方式上更需注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为了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工作,确保企业铁路运输安全运行,铁运公司从职工不安全思想隐患的表现形式和诱因分析入手,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构建五大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拓宽八种安全教育渠道,采用十种安全帮教手段,解决十类人员安全思想问题等方面内容,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诱发职工安全思想隐患的因素及表现形式

1.1 工作方面

一是违反劳动纪律、出现违章事件和造成事故之后,因为受到批评、处罚和反面关注,而产生委屈、懊悔和羞愧情绪;二是由于奖金分配政策不清楚、不理解,或者不满意,而产生埋怨、牢骚和懈怠情绪;三是对上级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不理解不认同,而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四是同事之间心存芥蒂,或发生口角矛盾,而产生偏激和逃避情绪;五是对公司管理措施、规程制度和方针政策理解偏颇,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六是因为劳保福利和后勤服务不及时、不周到、不充分而产生牢骚情绪;七是在评先荐优、提职晋级、晋升职称期间,没有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产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情绪。

1.2 家庭方面

一是家中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而产生悲喜情绪或遇到实际困难,急需关爱帮助,不能安心工作;二是爱人工作落实不了,子女上学就业困难、家中有重症病人等,心情低落、愁绪万千;三是夫妻、父子、婆媳等家庭矛盾,以及邻里不和,心烦意乱,无心工作;四是购房等大宗消费,欠有巨额债务,压力巨大。

1.3 个人方面

一是本人患病,又不愿别人知悉,整日闷闷不乐、愁容不展;二是个人有赌博、酗酒、吸毒等恶习,难以戒除且欲罢不能;三是本人拥有第二职业,不以工作为主,时时分心;四是对家庭生活、经济状况或个人发展空间不满意,而缺乏热情,得过且过,虚混日子。

1.4 环境方面

一是在节假日前后,因为节前不安心、节后不收心,难以调整兴奋点,导致思想松懈,消极怠工;二是有重大社会活动、企业活动或重大政治、新闻事件,导致关注点转移,心绪不宁,精力分散;三是周边亲朋、同事,取得经济收益、政治地位和社会声誉,自己在比较之下心态失衡,价值缺失,由此产生偏激情绪。

2 构建职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2.1 构建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体系

一是充分利用《铁运青年》、局域网、宣传栏、LED显示屏等载体,加强以“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为核心的“1+6”安全理念传播,经常性地开展安全事故案例评论、安全典型事迹宣传、安全绩效监督、“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强化安全理念渗透。二是将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到科段长、区队长、班组长等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当中,在全公司全面开展党员安全包保活动,落实党员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关键设备的包保责任,形成了党支部书记亲自抓、党员干部带头抓、工班长亲自落实的工作机制。

2.2 构建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在重要工作场所、要害工作岗位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理念标牌,达到了“进门有理念,抬头见安全”的效果。将安全文化建设与规范班前礼仪、推进准军事化管理,推行“五想五不干”工作法、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手指口述工作法,促进标准化作业结合起来,推动安全行为进班组、入岗位、到人头。

2.3 构建安全技能培训体系

制定、优化、落实年度培训计划,以培训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100%为目标,逐一开展专业工种培训。加强工班长素质建设,将安全管理水平作为工区长任用的重要标准之一,认真开展工班长学习培训、素质提升、绩效评价工作,夯实了基层安全管理基础。

2.4 构建干部作风督察体系

进一步修订完善《领导干部下现场管理办法》,对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带班、现场巡查、查隐患、纠“三违”、解决实际问题等作出明确规定,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有考核、有奖惩兑现。将安全宣传教育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干部的民主评议和综合考评范畴,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要求落实,切实发挥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带头和监督保障作用。

2.5 构建安全帮教工作体系

划定一般安全不放心人、重点安全不放心人和事故责任人三类帮教群体,安检科每月统计各单位“三违”人员名单,对达到标准要求的,启动公司层面的安全帮教流程,使帮教对象接受一次安全技能、专业知识、思想认识的再教育。对虽然违章但尚未达到公司层面帮教标准的人员,采取站段领导、工区长和职工家属三级内部帮教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的“安全帮扶、业务帮扶和思想帮扶”,做到薄弱环节心里有底,关键人员心中有数,动态掌握没有遗漏,提前预防及时有效。

3 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载体和方式

3.1 拓宽八种渠道,丰富安全教育载体

3.1.1 媒体宣传

充分发挥报纸、橱窗、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新型载体的宣传阵地作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立体化、全方位、不间断地宣传公司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规章制度及事故案例等,对职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1.2 班前教育

按照“六步走”模式,规范班前会内容。第一步,点名确定当班职工到岗情况,观察职工精神状态;第二步,对上一班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三步,传达公司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开展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等内容的“每日一题”学习;第四步,安排当日生产任务、计划和定额标准,具体到人头;第五步,相互交流、讨论,提示工友安全防范重点;第六步,集体进行安全宣誓,从“第一道工序”上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1.3 班组课堂

以岗位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在生产站段班组推广以“每日一清”、“每日一题”、“每周一议”、“每月一讲”、“每月一考”、“每月一奖”为内容的“六个一”工作法。积极开展“实作训练”、“技术比武”、“以师带徒”活动,精心组织各种类型的辅导讲座、学习交流会、知识测试、研讨会、拓展训练,使基层班组职工形成“学习一实践一创新一总结一超越”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提高安全业务技能。

3.1.4 安全宣讲

精心挑选一批对工作有热情、对安全有责任,安全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做宣传工作的业务科室人员,组成安全宣讲队伍,深入各生产单位,利用段务会、站务会、班前班后会向职工宣讲安全形势,讲解现场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及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强化安全指导作用。

3.1.5 选树标杆

加大对同行业或兄弟单位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及做法的宣传力度,在基层工区(班组)深入开展“对标、立标、达标、调标、创标”活动,动态跟踪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进行阶段性、典型性、综合性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不断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3.1.6 现身说教

要求各单位典型三违人员,要在班前会上现身说教,谈三违对个人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单位造成的危害、损失和影响,算安全账、岗位账、经济账、亲情账、家庭痛苦账,个人深刻吸取教训的同时,警示其他工友认识到三违的危害,不敢三违、不愿三违、主动地反三违。

3.1.7 群安教育

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开展的青监岗、群监网、女工协管等安全监管载体的作用,收集分析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带有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征集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金点子、好建议,让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接受安全教育,形成群防群治群安的局面。

3.1.8 载体推动

积极在职工群众中组织开展“安全经验交流会”、“安全主题演讲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书画作品展”等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3.2 运用“十种方法”,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3.2.1 运用“心理疏导法”,帮教“思想麻痹型”人员

针对日常工作中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凭“经验”办事的思想麻痹人员,采取定期开展思想访谈、经常性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使其明了安全利弊、三违后果,从而牢树安全意识。

3.2.2 运用“互保联保法”,帮教“粗心大意型”人员

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现场把关职能,控制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抓好工作现场的操作监护。采取“一个班组内部互帮联保”方式,帮助粗心大意的职工。

3.2.3 运用“监督帮扶法”,帮教“一般违章型”人员

对一般违章型人员,在开展正常程序帮教的同时,采取党员结对帮扶监督的方式,做到党员“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手上有动作,人人身上有考核”,增强帮教效果。

3.2.4 运用“重点培训法”,帮教“技能欠缺型”人员

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措施,对业务技能差、岗位操作规程不熟悉的职工以及初上岗的新工人,实行有步骤、有重点的操作技术培训,让职工熟业务、懂规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2.5 运用“强制灌输法”,帮教“得过且过型”人员

对那些不爱参加安全技术学习,培训时开小差,考试时作弊,工作中得过且过的职工,采取脱产培训等方式,强化其安全思想教育与业务技术学习。

3.2.6 运用“家访谈心法”,帮教“带过上岗型”人员

对一些职工因违章违纪受到处罚后抵触埋怨情绪突出,逆反心理较重,不愿再承担重任的情形,及时深入到被帮教者家中谈心、交心,并与其家庭成员一道,共同做好被帮教者的思想开导工作,使其放下思想包袱,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

3.2.7 运用“关心体贴法”,帮教“心事重重型”人员

对一些因家庭经济、夫妻关系、子女等问题而造成工作分心的职工,通过定期开展谈心家访活动,并力所能及地为其排忧解难,当好思想疏导员和生活服务员。

3.2.8 运用“察言观色法”,帮教“情绪多变型”人员

积极开展班前健康确认,留心观察每个职工的言谈举止变化,发现职工有思想问题及时予以疏通开导,把住安全作业关口,减少“三违”行为的发生。

3.2.9 运用“结对帮教法”,帮教“精神恍惚型”人员

对个别性格孤僻、反应迟缓的职工,选派一名思想素质好、技术较全面、会做思想工作的人与之结对子,采取“一帮一跟踪监控”方式,进行传、帮、带,做到勤提醒、常招呼、多帮助,控制他们的反常举动和冒险行为。

3.2.1 0 运用“定期分析法”,帮教“状态波动型”人员

坚持每月定期进行职工安全思想动态分析,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制定有效措施,切实纠正对待安全工作忽冷忽热、状态不稳定的职工行为,使之时刻紧绷安全弦。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中既要做到切合实际、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又要注意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形成机制,同时还要注意打破“内循环”,增强实效性,扩大影响力。如此才能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摘要:面对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和表现出的新特点、新规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职工思想工作,从而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这是值得企业探讨的课题。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10

一、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

安全文化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安全文化的艺术性,要在矿区完善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可以采用标语和横幅的方式来刺激员工的视觉神经,在矿井的主要巷道、家属区和办公区要制作明确的安全标语。在标语的制作中,一定要结合员工感兴趣的元素,以便刺激员工的视觉神经,使员工可以加强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另外,企业可以举办案例图片、板报和宣传画比赛,在比赛中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继而可以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安全意识。其次,要加强安全文化的声音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的音效来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例如可以在员工吃饭时间开展广播讲座、安全歌曲和安全相关文艺节目等。通过广播的宣传,不但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最后,企业要深化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采用安全知识手册的形式来提升员工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并且可以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考核。

由此可见,在对员工的安全文化教育中,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宣传形式,可以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只有宣传形式能够调动员工的热情,才可以提升安全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丰富安全文化活动

在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基础上,要加强感情的交流。只有加强安全文化知识的柔性教育,才可以更好的达到教育效果。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安全文化知识的通俗性

在企业宣传安全教育文化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发展形式来制定宣传计划,不要盲目的进行宣传,否则难以达到宣传的效果。例如针对目前的市场形势,企业首先要为员工树立强大的发展信心,要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任。继而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在制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通俗易懂和员工容易接受的内容。只有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达到通俗易懂和寓教于乐,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宣传效果。

2、增强安全文化知识的全面性

企业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需要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要注重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要对工作环节和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继而可以使员工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

3、增强安全文化知识的多样性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势,以便发挥宣传教育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增强安全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宣传教育,不但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安全文化教育的效果,还可以提升安全文化教育的趣味性。进而员工可以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应对事故的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

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中,需要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建设。首先,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要落实责任制到个人,只有管理人员落实自身的责任,才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并且可以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发现工作中隐藏的风险,继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对于员工而言,将责任落实到自身,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继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积极的询问相关人员。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施工工作的约束力度,要实现施工环节的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要严加控制,并且要严格遵守工作的规章制度,对于不确定的因素,要及时制止施工,以免为企业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风险。最后,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中,要采取适当的奖惩制度,以便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工作效率较高并且安全意识较强的班组进行奖励,对于安全意识较低,并且完成任务效率低的班组,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适当的奖惩,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注意自身的行为,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效益。因此,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只有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

四、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在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中,要加强安全施工环境的建设,才可以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安全施工。针对这种现象,企业要加强对环境的整治。首先,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加大对噪音和煤尘的防治,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预防煤尘的宣传教育,只有加强技术的改造,并且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才可以减少施工环境对员工的危害。其次,企业要建立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环境,争取将煤矿的施工环境打造成清洁和高效的环境。员工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文化培训

企业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主体是员工,只有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才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安全文化教育效果。针对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方面,可以采用早会、晚会、竞赛和演讲会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继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培训安全技能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技术的培训,可以采用名师演讲、技术竞赛和技术创造等活动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只有员工的技能得以提升,才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进而可以达到安全文化教育的目的。

六、结语

煤矿企业的员工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同时由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限制,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无限被弱化。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措施,以期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进而可以在煤矿行业的低谷中,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可以渡过难关。

摘要:煤矿企业的工作带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加强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收益。本文主要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煤矿企业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曹万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宣传的方法与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13):157-158.

[2]郭静平.煤矿安全宣传工作之我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5(12):238-239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11

关键词:反腐倡廉;廉政建设;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 D4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87-2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建设党风廉政制度和反腐倡廉制度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基础和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1 反腐倡廉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字面上看,反腐倡廉教育就是反对腐败,倡导廉洁廉政的教育。同样作为一种改造人们思想意识的教育活动,反腐倡廉教育的概念可概括为:一定社会或阶级运用一定的行政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廉洁、廉政思想和信念,并用以指导自身的现实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宣传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非常时期,经济在转型、体制在转轨、结构在调整,社会在变革,腐败一直是当前我国政府企业需要全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当前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能够看出,大部分的腐败问题都是因为权力集中造成的腐败,还有就是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机制有漏洞。因此对于腐败应该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来进行预防和惩治,将反腐倡廉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度有效地发挥出来,要充分的利用制度来实现反腐。

3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狠抓作风建设,思想教育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质变就是因为量变的逐渐积累而导致的。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就是从小事开始逐渐走向了腐化堕落的境地,收钱送钱、跑官要官、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谋利、参与赌博、利用婚丧嫁娶之机收钱敛财等歪风屡屡侵害党员干部队伍的健康肌体,如这几股歪风继续蔓延,党的执政地位就会遭到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会受到摧残。腐败止于正气,习近平总书记以作风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国法的教育、反腐倡廉的教育,以使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习总书记提出:“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反腐倡廉关键在“常”、“长”二字,要经常抓,长期抓,坚决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切实的成效取信于民。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上带下,持续努力的纠四风,收获了令人民满意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使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3.2 严明纪律,权力进笼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纪律严明纪律,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当前我国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蚁穴,腐败问题高发的地方仍很多,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摆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明党纪,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让制度发挥其最大功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从政行为,完善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制度,使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法规制度一旦确立,就要使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得以实施,而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

3.3 依制选干,从严治吏

在我们这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是党的建设事业的领导者,而其中的一把手更不是简单的自然人,而是党和政府人格化的代表,一把手的个人能力和修养关系到整个干部班子的发挥,因此,一把手的选拔和任用也被提到突出位置,在选人用人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选人用人,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施,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公开选拔,民主测评,有才德者上,杜绝干部成为唯票干部,崇尚满票干部,继而阿谀讨好,做尽老好人,花钱买选票,拉关系。用人方面党委要擦亮眼睛,多双眼睛掌握情况,发现埋头苦干、德才兼备的人,避免失真,提拔任用一心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有些党员干部可能一开始是好的,但是后来却利欲熏心,贪图钱财,贪图权力,变得腐化堕落,那么除了在选人用人上的德才兼备外,还要建立一套对官员的考核、配套罢免制度,使官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力求选好人,用好人,及时更新党的血液。从严治党,必须提高警惕,用好惩治这一着,查处违纪领导干部,使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得以切实解决。

3.4 中央巡视,加强监督

从严治党的过程中,监督机制可以说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央鞭长莫及,往往很多事情监督不到,尤其是地市县的领导以及他们的关系网,为了克服这一困境,中央建立了巡视制度。自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成立,到王岐山领导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到一省巡视四月左右,以点穴式、巡查式、回访式等巡视方式,及时发现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发挥震慑力,坚决落实责任,敢于碰硬,当好钦差大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通过加强巡视工作,严明党的纪律,使纪律不流于形式,防止纪律变成一个很松很软的东西,真正强化刚性约束。”在巡视时,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巡检力度,发现腐败贪污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5 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开展教育工作

大胆探索新路径,创新实践载体。运用信息技术,发送手机廉政短信;针对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风险因素,制作岗位廉政风险提醒卡,将卡片放置在工作岗位的明显位置;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设网上廉政警示教育课堂等手段。

开展经常性教育。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在他的“记忆曲线”实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形成深刻印象,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记忆周期里经常对其进行教育。因此,我们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也要像督促学生学习那样,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宣传栏、报纸等传统载体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微信、微博等信息化载体,充分利用专题教育活动,党政例会等一系列时机和场所,也利用智能手机等信息化高度普及等工具,广泛深入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开展针对性教育。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存在不同的工作阅历、社会经验、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也要因人、因事、因地制宜。避免“曲高和寡”,“对牛弹琴”现象的发生。

开展先进性教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利用党校反腐倡廉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模范作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开展学先进、做先进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廉洁从政氛围。

4 结论

通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以及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创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环境,使正气上扬,邪气收敛。真正体现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旺青,刘瑛,张云鹏.浅谈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21:186-187.

[2] 武文艳.新形势下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实效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06:20-21.

普法宣传与教育 篇12

毒品和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当今全球毒品泛滥和艾滋病蔓延的严峻形势给学校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在中国, 艾滋病已出现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感染率急剧上升。有关研究表明,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25岁以下的青年所占比例最大, 国内吸毒者中, 30岁以下的占90%以上。大学生正处于性成熟阶段, 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易于接受新事物, 但分析和鉴别能力较差。部分大学生盲目好奇、爱好虚荣, 喜欢追求刺激和享乐, 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 成为毒品和艾滋病的受害者。他们是接受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目标人群。

大理是云南毒品犯罪最严重和艾滋病高度流行的地区之一, 是云南乃至全国禁毒防艾主战场的最前沿阵地。在目前尚无有效艾滋病疫苗的背景下, 开展防治毒品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提高目标人群相关知识是扼制毒品和艾滋病流行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 学校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对大理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大理学院和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于2014年5月~6月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 其中本科生200人, 专科生100人。由于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新近升级为专科的一所学校, 在校生中有专科和中专两个层次, 本次调查所抽取的样本以大专一年级学生为主。采取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和访谈方式对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状况进行初步探究。

(二) 调查内容及过程。

问卷设计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 在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其他地市高校艾滋病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 分别从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对禁毒防艾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态度以及接受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途径几个方面来了解目前大理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现状及效果。问卷制定后选择部分学生会成员作为调查员以协助完成调查。在两所高校内分别选取5名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 在所有参加培训的调查员内部进行预调查, 并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由其在两个高校图书馆、学生宿舍、自习室等场所随机选择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 或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后及时由调查员审核并收回。本次调查在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8份, 其中有效问卷295份, 回收率为99.3%, 有效率为99%。

(三) 统计方法。

采用Epi Date 3.1进行数据录入, 并进行双录入核查纠错, 统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概率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有效问卷所涉及的调查对象中包括:男生128人, 占43.4%;女生167人, 占56.6%。年龄主要为18~24岁, 平均年龄20.8岁。以农村生源居多, 占76.6%, 城镇生源占23.4%。年级分别为大学一年级133人, 占45%;大学二年级42人, 占14.2%;大学三年级89人, 占30.2%;大学四年级28人, 占9.5%。其中有彝族、白族、哈尼族、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99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33.5%。

(二) 调查对象对禁毒防艾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感染艾滋病的外部特征、毒品类型知晓率较高, 正确回答率达85.1%和93.2%, 对艾滋病的全称、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使用安全套能否有效预防艾滋病以及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等问题知晓率一般, 正确回答率为53.9%~68.5%。对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是否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防治条例》是哪年颁布的、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哪年起施行等问题知晓率较低, 错误回答率达62.7%~84.4%。有64.1%的学生会介意艾滋病人在公共泳池里游泳。

(三) 调查对象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态度。

根据调查显示, 70.8%的学生认为毒品和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尽管洁身自好, 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然而也有30.2%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身边存在着毒品和艾滋病的威胁, 8.8%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很迷茫。90.5%的学生对普及禁毒防艾知识持赞成态度, 69.5%的学生认识到禁毒防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72.9%的学生会直接或间接地关注身边的特殊人群, 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比较重视;如果认识的人中有吸毒的人, 64.1%的学生敢于坚决抵制, 设法阻止该人吸毒。然而, 在回答“如果您身边有艾滋病人, 你会怎么样?”时, 有39%的学生选择与艾滋病人保持距离, 有36.3%的学生会对他们报以深切同情, 只有21.7%的学生会为他们提供关怀和帮助。在回答“如果有机会, 是否愿意成为一名义务的禁毒防艾志愿者?”时, 认为“非常愿意, 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报名参加”的学生只占22.4%。49.5%的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禁毒防艾课程效果评价一般, 认为教学形式单一, 缺少参与式活动, 13.9%的学生认为禁毒防艾课程效果不好, 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形势,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11.5%的学生 (主要是专科生) 从未上过此课程, 只有25.8%的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禁毒防艾课程满意。超过60%的学生认为大理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一般, 禁毒效果一般。

(四) 调查对象接受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通常通过电视、网络、书报、课堂学习、海报、宣传栏等渠道获得禁毒防艾的知识或消息。大学生获得禁毒防艾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几个主要途径依次为:网络 (84%, 248人) 、海报、宣传栏、宣传展板 (59.7%, 176人) 、书报 (54.6%, 161人) 、电视 (49.8%, 147人) 。他们最希望获得的信息是有关艾滋病的常识 (64.7%, 191人) 、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策略 (63.1%, 186人)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56.6%, 167人) 、防范毒品的技巧 (65.4%, 193人) 、毒品知识 (55.6%, 164人) 。在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形式上, 大学生认为开展“了解生命、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观教育是最重要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形式。可以制作更多的影视节目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还可以在公共场所更多地张贴禁毒防艾的警示标语, 邀请知名人士进行公益宣传等。

(五) 调查对象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看法。

在调查及访谈中, 大学生普遍认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应重视知识的普及。但单凭几学时的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课堂学习外, 大学生应加强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有些学生认为应当结合当前形势, 突破传统教学, 丰富学校禁毒防艾课程的教学形式, 可开设一些普及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及如何正确面对两性关系教育的选修课, 多增加参与式活动, 希望能更全面、多形式地学习相关知识。有的认为要加强校园内的禁毒防艾宣传力度, 成立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社团、招募志愿者, 定期开展禁毒防艾的宣传活动, 比如:开设公开讲座、张贴宣传标语、观看禁毒防艾影视片、参观戒毒所等等。还有学生认为最主要的是自己提高认识, 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洁身自好, 自我约束, 关爱他人, 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养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

四、对加强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思考

从当前大理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现状来看, 虽然学校在禁毒防艾教育中做了一些工作, 但仅限于课堂教学中, 内容形式单一, 缺乏持久性且不够深入, 导致以往开展的工作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 大学生依然对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重视程度不够, 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关注程度不高, 以致近1/3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我们身边存在着毒品和艾滋病的威胁, 更不用说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参与到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中来。特别是因传统思想或教学资源等因素限制, 本应在禁毒防艾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父母、教师职能的缺失, 使大多数学生仅能从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上获取相关知识, 大众媒体在具备传播面广、信息量大等优点的同时, 也存在诸如:讲授知识片面、针对性差等缺点, 造成大学生对禁毒防艾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误解, 如: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甚至使大学生产生歧视、排斥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行为。禁毒防艾关键在于预防, 预防的关键在教育。要使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取得实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学校应围绕中心工作, 制定教学计划, 做好课时安排, 保证时间, 保证质量。

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与三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卫生与保健等教育内容相结合, 使禁毒防艾教育常态化。同时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 培养一批立足于学校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教师队伍, 造就名师, 形成高质量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 要随时了解、分析学生们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扫清他们的思想障碍, 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学工作完成以后, 还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教学方法, 以利于进一步有效地开展禁毒防艾教育工作。

(二) 全面了解大学生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态度和需求, 了解到他们最希望获得的信息以及乐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

学校需要考虑以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进一步丰富教育工作内容, 将禁毒防艾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与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 使禁毒防艾教育生活化, 全面地、系统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禁毒防艾教育仅仅用说教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知、求乐、求美的要求, 而必须同开展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 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 主动接受生动的教育。

(三) 禁毒防艾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更肩负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兴衰的重任。学校应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 承担起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重任。比如:教育类和师范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 对他们进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不仅使师范类学生学到相关艾滋病的知识, 提高他们自己的预防艾滋病意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参与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并真正认识到禁毒防艾教育应该要渗透到学科教育中。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充分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 今后在各自的学校做好对学生的禁毒防艾教育的工作。还有对医学类专业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护技能的培训。医务人员在接诊和治疗中面临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以及有医源性传播的可能性。为了使广大医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 减少他们在工作中的艾滋病感染风险, 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和防护技能的教育。在学校开展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基础上, 探索一条以学校为基地, 教师学生为种子, 将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活动向农村社区、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村民逐步推开的路子, 为在云南禁毒防艾意识淡薄的贫困和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摸索出一些工作方法和经验。【参考文献】

摘要:大理是云南毒品犯罪最严重和艾滋病高度流行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大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情况, 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在大理地区两所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进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晶.大学校园艾滋病防治信息传播方式研究[C].北京: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培训部, 2009

[2] .路亮, 王黎.南昌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评价[J].职业与健康, 2013

上一篇:遗产管理下一篇:公民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