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选题策划

2024-07-18

新闻选题策划(通用11篇)

新闻选题策划 篇1

新闻选题应该是对社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 应该建立在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有创意的操作, 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 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 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选题策划要具有创造性。

1. 选题策划者将中央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充分地理解消化。

只有将党和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吃透, 选题策划者才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 做到选题定位的准确、新颖、深刻, 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2.从实际中调查研究, 掌握大量的具体事实。选题策划者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面, 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但能够顺向思维, 同时敢于逆向思维, 反其道而行之, 具有创新、独出心裁的思维, 发现事物的个性, 往往能够取得与众不同的意外效果。

3.贴近性和服务性。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最终是由老百姓看, 因此, 我们的策划者策划主题时要从观众关心和熟悉的角度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使枯燥的东西生动化, 立体化, 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达到服务百姓的效果, 同时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我觉得选题的策划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选题策划是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 前提是对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事实的策划。所以选题的策划必须是一个新闻事实。

2. 贴近性。

策划的选题必须贴近民众, 满足民众的需要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策划的选题就应该多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等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身边的事情,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 但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息息相关的大事, 老百姓关注力度会更大。

3. 超前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 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热点问题, 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记者应该将触觉伸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注意社会的发展动态, 留意每个细节, 从中捕获一些对我们有利的信息, 挖掘新闻线索。

4. 时新性原则。

新闻的本质是新, 新闻的选题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策划和运作活动, 当然要追求新, 要有较强的新闻性。对于事件性报道, 还要有较强的时效性。

5. 深度原则。

新闻策划者要以开放性思维去观察和思考, 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让表面后的重要信息漏掉, 将百姓关心的报道层层做深, 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全面、深刻的印象。对于热点新闻、重要新闻还必须通过连续报道或者系列报道揭示事件的本质, 满足人们期待感。

6. 围绕热点。

新闻选题要紧跟社会发展, 围绕重大事件, 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 满足社会受众的求知需求, 不能与社会脱节, 提高收视率。

7. 节俭原则。

选题的策划还应该考虑到成本问题, 我们要找到费用低廉和优秀作品的最佳结合点, 尽量做到花最少的钱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那么新闻选题的来源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来源于以下几个渠道:

1.上情下达的政治性主题性报道的选题。这类选题一般都是上级领导通过“红头”文件下发的一种政治性任务,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纯粹是为了宣传, 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例如, 我们在围绕一个时期的热点做一些选题, 如:围绕三个代表、环保节约、科技创新、先进性教育、全民创业等主题挖掘线索,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2.日常工作中积累发现。许多有经验的记者, 能够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底蕴, 这些积累的知识就是我们发现新闻线索, 策划新闻选题的财富。一个优秀的记者,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 我们记者应该留意身边的细节, 用我们的“新闻眼”发现线索, 看到桃树开花就不但要立刻想到可能春天来了、叶子凋落秋天可能到了等等, 同时, 我们记者还要有逆向思维, 想桃树开花是否是大棚里的桃树呢?叶子凋落是否是树生病了呢?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等等, 一定要开动脑筋, 挖掘新闻。

3.从采访的材料中搜集。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 一些被采访单位都会散发给采访记者一些会议资料, 我们记者可以从其中发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 寻找新闻选题, 挖掘内容。

4.借鉴别的媒体经验。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我们就可以取长补短。观看其他媒体的节目, 我们应该想想, 这个在自己这个地区是否也可以做个类似的选题?又该怎么做?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5.讨论交流经验心得。记者是个需要集体团结协作的活, 我们的新闻中心 (部) 可以每天开个简短的会议, 大家坐在一起互相交流思想, 一些新闻线索可能就在无意中一句话中给大家启发中萌生。同时大家也可以在一起讨论有什么好的选题可以做, 如何做, 大家都可以讨论, 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

6.市民拨打热线电话提供。现在各地许多媒体都会设置热线电话, 并安排专人负责接电话。这个热线电话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桥梁, 也是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主要途径。受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媒体要夺取市场制高点, 就必须了解目标读者的新特点、新需求、新期待。通过这个电话, 我们可以知道受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传递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这些都为我们策划选题提供了方向。所以, 这个热线电话是个宝贵的资源, 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 不应该浪费。

好的选题确定后, 各个单位就可以编制成某一个阶段时期的计划, 并由领导根据每位记者的特点, 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要求责任人对采访的选题充分理解, 编排好采访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选题计划, 使好的选题变成优秀的节目, 让观众享受文化大餐。■

选题策划六要素 篇2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这是选题策划的开始,主要包括网上调研和实体店调研,各调研途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综合利用,以互相取长补短。

1.网上调研

网上调研,主要是在开卷报告、当当网、本社图书网,以及其他同类专业出版社网络上进行调研。

开卷报告,是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收集全国大中型城市主要图书市场零售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产生的,可谓图书市场涵盖范围广,信息采集量庞大,对我们了解图书市场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开卷报告分科很细,比如科技图书中的中医类,就分为中医基础、中医临床、方药、针灸推拿、中医古籍、中医文化等几大类排行榜,另有中医综合排行榜。这样,编辑就可以根据自己负责的策划板块查看相应的开卷数据,了解业内出版社的出版动态、同类书出版状况,捕捉相应的市场热点。

当当网是网店销售,可以查阅它的排行榜,当当网对每本书所提供的信息更为详细,比如能看到一本书的内容简介、目录,有的甚至还能直接读到部分章节。最为关键的是能看到一本书的“顾客评价”条数,以及顾客对书本的真实评价内容,这对如何在现有市场同类书的基础上寻找新的亮点或弥补现有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上面分析的是比较通用的、传统的调研途径,但由于信息数据是通过采样获得的,或者因为其他一些因素,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偏差。而另外一种途径:通过我社社内局域网,查看各责任编辑每月图书批销报表,则能获得最为真实的销售信息,这些数据直观地体现了社内各板块的图书销售情况,对于那些销售好的图书,我们可以学习。

对于国内一些同类医学出版社的图书,也可在其网站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比较,取长补短,不断优化。

2.市场分析

市场调研后,就要进行市场分析。热点往往是我们所推崇的,因为热点的书说明有市场,但策划热点的选题要寻找出现有热点图书的不足,做出差异,做出亮点。而对于那些市场没有或很少涉及的选题方向,也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有可能这个方向没有被前人开发过,或者前人做得不好。但这样的选题风险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充分论证,可以通过博客圈子、论坛、实体店调研等多途径与潜在读者充分沟通,以做出合理的判断。

3.实体店调研

实体店调研,是建立在网上调研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去实体店之前已经完成了市场分析,基本确立选题方向了。有了网上调研的基础,到实体店也就不会盲目、眼花缭乱了。

与网上调研相比,实体店调研则更为直观,因为可以直接看到一本书的真实面貌。主要是看畅销的同类书是如何做的,包括封面设计、版本、版式、用纸、印刷、印张、定价、写作风格等,在学习的同时重点发现其不足,以做出差异,做出亮点,做得更完美些。当然,没有选题意向,我们也可以多走走书店,毕竟开卷有益!

撰写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的撰写,其实也是选题思路的系统整理过程。通过选题报告的撰写,可以使选题思路更加明晰,更加系统,更加条理化。一份完整的选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评估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意味着潜在的读者定位,要明确这本书是给什么样的读者群看,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比如我社出版的很多面向中医临床的书,社会价值就体现在开启临床医生治病的思路,对医生诊疗疾病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2.预算经济效益

对于科技类图书尤其是实用性质的图书而言,其社会价值往往决定了它的市场需求空间,那么也就会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出版社,选题策划的书能否预期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往往是决定选题策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经济效益核算,主要包括成本预算和预期盈利目标。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如作者稿费、编校审读费、排版费、封面设计费、用纸、印刷费、发行费、管理费等等,我社有相应的成本测算软件,输入相应数据就可以很快地算出,并且确定首次印数后,也会直接显示盈亏平衡点、定价建议以及盈利目标。

3.起个好书名

与人交流时,我们都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书名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眼睛,因为读者在拿起书之前甚至在刚拿起的一刹那,首先看的就是书名。所以书名必须真实地传递内容的核心思想,要言简意赅,打动读者,有时书名甚至能决定这本书能否在同类书中脱颖而出。

4.明确写作主旨

写作主旨,也就是一本书的核心思想,其实这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尤其是在书名起好后就已慢慢明晰了,现在只是把它系统地、详细地理顺,以便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个内容主旨去写。

5.拟定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的界定,宜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尤其是拟联系非常权威的专家作者时,尤其要说明这一点。比如请权威专家写一本中医普及的书,其读者对象是初学中医者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语言风格就要通俗易懂,深入简出,而不能用太学术化的语言。必要的时候,编辑写出写作提纲,明确写作体例、字数,甚至以撰写范本的形式向作者说明写作模式。写作体例、字数和写作模式是编辑一定要坚持的,因为这是编辑站在市场的角度策划出来的,而写作提纲宜与作者商讨,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因为内容的科学性是由作者来把握的。

联系作者

有了上述明晰的思路后,就可以筛选作者并联系约稿了。可以从我们现有资源中筛选作者,也可以另外开辟,总的原则是一定要寻找合适的作者。比如,如果是面向中医临床的书,那么作者一定是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并具有一定的写作经验,可以通过调研开卷报告、当当网及实体店,从相关著作的主编或主要编著者中粗选几个,然后直接在网上调研其简介,通过简介了解他们的资历、成就、著作等,从中确定最适合这个选题的作者,然后取得联系。

写作跟进

确定作者后,向作者详细介绍选题的情况。选题介绍得越详细越好,因为越详细说明编辑工作做得越深入,作者也就越认可这个选题,从而越能调动起他们的写作热情,这也往往是约稿成功的关键因素。约稿成功后要求作者按照写作要求撰写样稿。

1.审改样稿

样稿,也就是书稿的某一章或某一节,作者按照写作要求写好后发给编辑审阅。如果样稿符合写作要求,就让作者按照样稿的写作风格和模式续写全稿,如果与写作要求有出入,编辑就应给予指正。作者撰写样稿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切不可等作者把全稿写完后才发给编辑审阅,这样的书稿往往与写作要求会有较大的出入,后期处理也就很麻烦了。

样稿写作完毕,就可以上报选题了。出版社一般会对选题进行三级论证,一旦选题通过,书稿的写作也就可以全程展开了。这一点,也应事先向作者说明。

2.保持沟通

样稿审读完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心地让读者续写全稿。在写作期间,要间歇地与作者保持联系,了解写作进展。因为对于科技图书来说,作者往往是大学老师或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写书,经常督促,保持联系,有利于提高写作质量。主动与作者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合理化的建议,也表明编辑对这本书是重视的。

审读全稿

审读全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初审,一定要全书通读,以确保无政治问题,内容质量、写作风格等完全达到撰写要求。对不符合撰写要求的内容大胆地提出删改建议,并提请作者删改。

后期管理

书稿发稿后,会相继到文字编辑、校对等手中,这并不意味着策划编辑工作的完成。一定要与他们保持联系,尤其是文字编辑,因为一本书的编校质量,文字编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编校过程中,有些规定是客观性的,比如术语、参考文献的编辑规范问题,有相应的国标或行业标准可循;有些规定则是主观性的,比如,向文字编辑说明本书的策划目标、特色亮点和语言风格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提出删改意见,这样也能避免书稿一旦出现问题,双方互相推卸责任。另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名策划编辑,具备一定的编校素养是必要的,这也是与文字编辑交流的基础,并可避免向文字编辑提出不当的编校建议。

关于封面的设计,在提交美编设计前,编辑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把必需的材料一次性地准备齐全,一同发给美编。不要在美编设计的过程中突然增减文字或设计元素,打乱美编的整体设计思路。而且,一定向美编提出合理化的设计理念,越细腻越好,这样美编设计起来也就越容易,从而也避免了因不了解编辑的意图而出现多次返工现象。

新闻采写中的选题和选题策划分析 篇3

新闻选题主要包括标题与主题的选择, 主题的选择即中心思想与新闻观点的选择。在新闻报道中, 所有内容应围绕主题展开, 这样才能让新闻有吸引力[1]。而标题的选择则是合适新闻标题的确定, 新闻标题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既能够突出文章主题, 又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 一则新闻传播效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好的标题。

新闻策划内容包括对已经发生新闻的采写方向、新闻线索收集及后续报道的深入。良好新闻策划能够使新闻事件更完整地呈现出来, 使短新闻传播效益提升、长篇新闻有深度、事件描写更详细。

2 新闻采写选题技巧分析

2.1 题材应贴近我国基本国情

新闻采写选题应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及政治主旋律, 以我国各项方针政策及基本国情为出发点, 真正发挥新闻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因此, 在新闻选题时, 要求新闻采写人员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与制度, 注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闻事件中体现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 如“高物价上涨对高校食堂以及学生的影响”选题, 新闻采写人员就应结合国务院相关政策, 将政府提出的给予高校学生伙食补贴这一政策体现出来。

2.2 题材应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

新闻报道中, 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新闻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3]。因此, 新闻采写人员在选题上应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 通过深入基层群众, 挖掘基层中可用于报道的新闻素材与事件, 记者通过深入了解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 才能报道出吸引民众的新闻, 在拉近新闻与民众距离的同时, 实现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选题上应彰显人文特性, 引导正确的舆论, 传递正能量。例如, 针对我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扶老人难”现象, 就可以进行相关的选题报道, 选题上侧重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 如扶老人得到回报等。通过贴近群众生活及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 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3 新闻采写选题策划技巧分析

3.1 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各种素质能力

新闻采写看似仅仅是对已经发生事件的报道, 通过对事件进行组织并传播给受众, 但是要完成这一工作却对新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新闻吸引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新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性, 从同一事件中挖掘与他人不同的观念或者新闻报道方向。例如, 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 一则“地震男背妻”的新闻瞬间火遍网络, 在所有记者都在关心地震的伤亡与现场情况时, 该记者从亲情方向入手, 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外, 新闻工作者在选题策划时, 还应兼顾新闻的全面性与深度性, 把握受众关注点, 反映民众的心声与想法,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策划的完整性与报道全面性[4]。

3.2 坚持走群众路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物质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逐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一需求下, 各个阶层对身边事的关心度不断提升, 新闻媒体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应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在选题的策划上应从民众关心的日常事出发, 使新闻表达的内容使民众喜欢看的, 寄托民众的思想情感, 反映群众的诉求, 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 使新闻达到推动老百姓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的作用。

3.3 借助现代新媒体提升新闻深度

在以往的选题策划中, 新闻采写者对民意的调查往往是在小范围进行的, 这使新闻报道常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新闻传播效应及新闻舆论导向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 在选题策划中,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工具, 收集更广泛的民众意见, 以期对新闻内容进行合理的策划与报道。例如,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对民众搜索与点击量较高的内容进行分析, 找出民众的关注点,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事件报道, 使新闻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4 结语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 做好新闻选题与选题策划工作对提高新闻采写质量以及新闻传播效应有积极意义。因此,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选题与策划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走群众路线及充分结合现代新媒体工具, 使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提升, 进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

摘要:新闻采写既是新闻传播最关键的步骤, 也是新闻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进行新闻采写前, 好的选题与策划是新闻采写成功的一半。因此,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新闻选题与选题策划环节。本文结合具体事例, 对新闻采写过程的选题与策划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闻采写,选题,策划

参考文献

[1]李道荣.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J].当代传播, 2010 (1) .

[2]王凤俊.浅谈新闻采写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 2013 (11) .

[3]周阳.加强选题策划, 打造内刊品牌[J].青年记者, 2016 (5) .

新闻学毕业选题总汇 篇4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4、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5、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7、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1.2008年国内经典广告评析 2.2008年国际经典广告评析

3.毕业实习中参与的实战课题选论(副标题自拟)4.论原创性广告 5.论广告画面审美 6.论卡通广告语言的魅力 7.新古典风格服饰广告浅析

8.巴洛克风格在房地产广告中悄然兴起 9.洛可可风格与当代女性用品广告 10.后现代风格广告与青年消费群体

1.论广告色彩与受众心理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广告发展研究 3.浅谈植入式广告网络游戏中应用 4.快速消费品广告模式探讨 5.DM(直邮)广告发展趋势与展望 6.浅谈符号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

7.浅谈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及环境的影响 8.户外店面广告设计研究

9.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设计中的影响与作用 10.论科技发展对广告业的影响

11.试论卡通广告在儿童消费品营销中的作用和影响 12.卖场终端广告表现力初探

13.试论情感表现在广告诉求中的作用 14.汽车广告的诉求形式研究

15.个性化广告的特点和要求(试论广告的个性化)

1.博客营销 营销博 2.网络游戏广告探析

3.手机媒体的营销传播模式初探 4.web2.0时代的网络口碑传播

5.中国电影营销模式探讨——以某电影为 6.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 7.论电视专业频道的精准定位 8.体育用品广告模式探讨 9.论病毒传播模式的应用 10.论置入式广告

11.企业利用名人代言策略分析 12.校园SNS网站赢利模式探讨 13.小议SNS网站发展

14.视频网站与电视媒体定位分析

1.浅议体验营销 2.浅议直复营销

3.女性主义视角中的女性报纸研究 4.浅议价格战

5.论广告的监督管理制度 6.成语.俗语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7.系列广告的传播优势分析 8.谈地产广告的整合推广 9.论广告人的素质修养

10.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以“蒙牛”为例 11.商品房营销传播手段研究

12.普通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问题思考

1.网络广告效果分析 2.网络期刊的内容分析 3.网络广告目标受众心理分析 4.网络广告分类研究 5.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历史研究 6.网络营销活动中的广告策略研究 7.新浪的广告战略分析 8.网络营销服务研究

9.湖北省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广告公司发展思路分析

1.以一个案例浅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楼市营销 2.试论CIS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作用 3.手机作为广告媒介的应用分析 4.儿童广告的效果分析 5.烟酒广告的传播通路研究 6.出租车电子显示屏广告的效果探讨 7.候车亭广告效果研究 8.经济困难时期的汽车营销策略 9.以一个案例试论手机营销的新方向 10.网络广告效果的案例分析 11.非法广告的治理之我见 12.浅论纸质媒体的发展方向 13.简论事件营销的效果 14.以三鹿事件为鉴看名人广告

15.危机公关策略研究-----蒙牛的案例分析 1.议程设置论在选秀活动中的运用

2.“舆论领袖”在网络时代的的嬗变 3.泛娱乐时代下名人广告的传播学解读 4.广告传播与拜物的关系

5.集合行为中的谣言传播的心里分析——以汶川地震中的谣言为例 6.浅析“山寨文化热”

7.中美汽车广告创意的比较研究 8.奢侈品广告策略探析

9.奥运商机和体育营销初探 10.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竞合 11.论汽车广告与媒体投放

12.浅析淘宝网的营销渠道

13.都市类报纸的品牌传播研究——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14.中国传媒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之研究 15.传媒企业上市解析

16.对百度“竞价排名”的分析

1.对美国经典广告的解读 2.论中西方户外广告的差异 3.论中国广告发展进程

4.论广告对构建国家形象的作用 5.论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6.我国当前广告道德失衡与错位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7.论民族文化在广告设计中的传承 8.公益广告与品牌形象

1.品牌是如何用符号打造现代商业“神话”的

2.中国文化符号在品牌广告中的应用分析 3.诗歌在品牌形象广告中的作用 4.广告表现中的创意误区 5.名人广告初探

6.移动户外电视广告初探 7.电视促销广告的利与弊

8.“内容为王”——“USP”在现代广告中的地位和作用 9.房地产品牌提升策略 10.食品品牌提升策略(有感于现代食品安全危机!)

1.植入式广告在中国 或 论植入式广告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2.从消费者角度看××ХХ的品牌价值 3.整合营销传播环境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4.女性用品广告的审美

5.从ХХХХ广告奖获奖作品谈广告创意 6.传统文化与酒广告(其它类产品广告也可)7.中国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8.从中国的服饰文化谈服装广告的创作 9.中国传统审美与现代广告

编辑选题策划六原则 篇5

编辑选题策划是编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选题策划中抓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原则无疑是最基本最全面最权威的原则。但是“双效”原则显得抽象,在具体工作中不易操作。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两大原则具体化,使得在选题策划的具体工作中形成易于操作的六条原则。

1服务性原则。为读者服务是编辑工作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它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丰富的经济内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一切从读者出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选题策划,是每一个编辑在选题策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当然,服务性原则还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内涵,只有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策划出来的选题才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缺乏责任意识,从自己的偏好出发,而不是从广大读者的利益出发的选题策划,既没有社会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市场存在的可能;更有甚者,为了一己之利,不顾社会影响,策划一些低俗、色情的选题,这样既腐蚀了读者,坑害了受众,也危害了民族和国家。

2市场性原则。随着出版事业的市场经济化,编辑选题策划在编辑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现出来。出版物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传播、发行,出版物在市场上的发行量和读者对出版物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出版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着出版物适应市场化的程度。选题策划工作成功与否,最终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因此,编辑选题策划人员必须尊重市场、了解市场、研究市场,从市场的需求和规律出发进行选题策划。在市场调研中特别要重视读者的需求,要了解不同年龄的、不同爱好的、不同需要的读者的要求。什么样的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喜欢什么样的形式?喜欢什么样的开本?喜欢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哪一类的读者喜欢哪一类的作者?不同的读者对出版物价格的接受能力、消费的心理等。只有这样才能策划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具有生机活力的高质量的选题。

3时效性原则。选题策划要有时效性,即当时有效,过期无用。时政书刊、教辅书刊尤为强调这一点。出版物是知识信息的载体,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效用依赖于时间并有一定的期限,其价值的大小与提供信息的时间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信息一经形成,所提供的速度越快,时间越早,其实现的价值就越大。特别是在出版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策划选题稍慢一步,出版时间稍迟一时,就有可能贻误时机。战场上讲究战机,商场上讲究商机,出版界讲究时机。时效性要求编辑进行选题策划时,必须具有较强的时效观念和时机意识。完成策划任务的时间恰到好处,即在读者最热切关注、最渴望之时及时出版。

4实用性原则。出版物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实用上,这是其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出版物必须提供实用的、可操作的信息内容。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同时又是商品,具有两重性,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出版物的实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编辑人员所策划的出版物,要准确清楚地回答读者想知道的问题,点破困扰读者的难点,教会读者在生产和生活上需要的技巧,给读者传递新信息,对读者的思想、行为、修养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选题策划应当竭尽全力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求知欲望,让读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开卷有益的乐趣,增智鼓劲。而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

5专业性原则。专业知识是做好选题策划的基础。一般来说,编辑总是对符合自己专业的信息能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判断,而对自己知之甚少的领域中的信息评判就力不从心。因此,从编辑自己熟悉的专业出发,广泛收集自己专业领域中的信息策划出来的选题,成功率才会更高。那种跨越自己的专业,去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寻找选题策划的情况也有,但这种策划出来的选题成功率较低。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探析 篇6

1 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意义

新闻节目选题策划上报到主管部门, 并由主管部门实施执行权额审批权, 这能够使上级主管部门与电视媒体有更进一步的有效沟通, 从而对电视新闻节目采编制作的组织化程度进行强化, 并将所采编的新闻更好的与选题计划相契合。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不但能够降低电视新闻记者赶活动与跑会议的辛劳程度, 也能够对会议领导活动的电视政闻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规避。由此可见, 选题策划能够对权利部门的盲目指挥情况进行有效的抑制。此外, 地方台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将策划重心放在与当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选题上, 从而实现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在对观众与节目的互动吸引的同时, 又能够对百姓的归属感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2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特点

2.1 选题策划的探索性分析

电视台新闻节目采编制作要依循领导、群众共同喜爱以及广告商投资取向制作规律, 将这三项主要元素 (领导、广告商和群众) 与电视新闻从业工作者策划不断的结合, 从而报道出领导活动与会议的新意与特色。针对于一些新闻由头较少的部门副职领导参加活动和会议, 相关新闻选题策划人员要采取成就性的报道方法, 尽可能的找寻出新闻中存在的特色与亮点。

2.2 选题策划的创新性分析

新闻选题策划的环节主要包括:奖励、采编、考核、评选、薪酬和问责机制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不断的创新, 从而起到促进该机制发挥其价值的效果。同时, 要将这些机制的主要对象工作热忱进行积极调动, 并将其向创新闻品牌、新闻精品的过程不断引导, 使选题策划更具有创新性特点。

2.3 选题策划的时效性和效益性分析

由于网络媒体、报纸媒体和手机媒体相对于电视新闻媒体更具时效性, 这就导致了电视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缺乏新意, 不能够及时的报道出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新闻时效性发展的力度。此外, 电视新闻节目也有一定的宣传优势, 即图、声、文、像并茂。该选题策划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用同期声或现场直击的表现方式, 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更为周密, 增加其新闻效益性。

2.4 选题策划的优化性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采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等方面, 使选题策划的内容不落入俗套, 并将新闻的灵魂塑造出来, 使没档期新闻都能够因创造性的新闻事件和情节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并发展更多的新受众群体。而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套遵循客观的实际主义原则, 从大局出发, 杜绝主观、形式和官僚主义的新闻策划方案。

3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注意事项

根据对地方电台的一些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成功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选题策划的质量, 下面是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注意事项分析。

3.1 对新闻事件的典型性要进一步强化

针对非事件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即对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 对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与成果进行报道。该选题策划可以从原因分析为出发点, 使受众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典型性。而有些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是没有确定的时间的, 那选题策划可对其在特定的背景与时间范围内进行其“新”性的阐述, 可以应用大盘点的选题模式, 将已经结束的新闻大事件重新被整合为新型新闻素材, 而上述新闻的这些性质都是对新闻的典型性所进行的阐述。

3.2 可播的电视新闻要遵循动态和时效原则

地方电视台对新闻事件的常规报道依据的是具有社会和新闻价值以及受众收视关注度的一体化标准。针对于事件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通常是采取单一的过去事件发生报道方式, 并没有适当的引入该新闻所发生的背景, 使报道流于形式化。为了改善上述问题, 地方电视台对新闻的选题策划可以动态的对其新闻产生背景进行分析, 使受众能够对新闻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此外, 新闻的本质意义是对“新”字的阐述, 因此,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基于新闻事实, 并遵循“新”的特点, 使新闻性的时效性增加。

3.3 保持新闻事件的魅力, 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和贴近性

针对于策划主题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要坚持正面宣传与弘扬, 策划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理解和消化宣传精神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 基于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使上述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而该种选题策划方案能够使原本枯燥的新闻选题变为更加立体化和生动态, 从而彰显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服务性和贴近性。

3.4 提高电视新闻的契合性

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与预期的收视目标进行匹配。随着电视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化, 新闻选题的策划对新闻节目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预期的收入效果, 节目的选题策划要与受众的期待相契合。一项成功的新闻节目选题策划方案是能够实现雅俗共赏的目的的, 从而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本着以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现, 新闻栏目要具有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话题来源, 不能仅仅依靠对节目的包装来提升受众的关注度。由此可见, 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核心目的是将电视节目的核心理念进行有效的传达。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工作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内容, 准备工作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前瞻性谋划和调研, 后续工作包括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评估和反馈。而地方台新闻节目是作为对官方新闻进行发布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 该新闻报道要及时和准确的将政府与党的声音共同传递给地方人民, 让当地的百姓对周边的人事物进行更好的了解。因此, 地方台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就要依据上述原则, 将策划重心放在与当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选题上, 从而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在对观众与节目的互动进行有效吸引的同时, 又能够对百姓的归属感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刘昱彤.浅论电视节目策划[J].大众文艺, 2011, 13.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的必要性 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选题策划,标准,必要性

1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的标准

在采访中, 电视新闻记者如果选择寻常或雷同事件, 便失去了新闻传播的价值。新闻价值的体现主要取决于选题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 判断一个选题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主要来看是否具备以下两个要素。

1.1 选题新颖性

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新鲜性。受众只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取最真实、最新鲜的新闻, 才能体现新闻播报的价值。新颖性作为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 只有新鲜的事实, 才能保证新闻内容能够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在最短的时间内, 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才会激发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选题主要包括:事实发生的时间距离新闻播报时间最短, 新闻内容越新颖, 新闻价值也就越大。一般情况下, 选题的新颖性主要表现在采访对象、采访内容以及采访方式方面。

1.2 显著性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是一项细致、繁杂的工作。因此, 在选题策划中, 一定要选择新颖的话题, 或从独特的视角解析事件, 用事实说话, 不扭曲事实, 这样观众才会感到新鲜、真实。一般情况下, 观众最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要以事实为前提, 既不能用客观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新闻, 也不能掺杂个人的主观想法, 只有根据实情进行选题策划才能更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的必要性

2.1 最大限度地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

在进行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说, 电视台新闻采访选题策划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现阶段新闻的诉求, 因此传播的内容也是观众感兴趣的。此外, 新闻事件总是稍纵即逝, 这意味着对新闻工作者的速度与准确度的要求极高, 而新闻采访选题策划不仅能够较为快地挖掘出事实详情, 还能将相关信息紧密联系起来, 不断提升新闻的价值。

2.2 不断强化舆论导向, 进而突出策划主题

电视台新闻媒体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还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 在社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者在选题时, 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地进行策划报道。这样才能使电视台新闻业中传播的内容及精神符合社会的要求, 并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突出新闻采访主题。

2.3 增强媒体的竞争力

随着媒体事业的发展, 媒体的传播路径、传播内容及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不同媒体间的竞争力逐渐加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要想使媒体取得发展先机, 新闻采访前的选题策划十分重要。通过积极有效的选题策划, 提前准备好采访内容, 选择恰当的采访形式, 与对象进行良好沟通, 可使采访过程更顺利, 获得全面、深入的新闻信息。良好的新闻采访的选题策划会使新闻报道呈现的内容, 如文字、图片等独具一格, 更吸引读者的眼球, 进而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 增强自身的实力。

2.4 创造更大的新闻价值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网络数据的不断更新, 在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下, 新闻采访要想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因此, 独特的新闻切入点及新闻视角就显得十分重要。做好选题策划, 可以保证获得更多、更有利的内容, 只有具备独特的新闻采访视角, 才能挖掘更多深层内容, 提升新闻价值。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 电视台作为电视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大本营, 电视新闻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采访的选题与策划工作的支持。当下, 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主要构成内容, 在人们获取社会真实信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 新闻采访选题与策划直接决定能否创作出更好的新闻作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更多同行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钱学权.一部创新与求实的有机融合之作:简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J].学术交流, 2000 (1) .

[2]马乾.谈谈新闻采访的几个基本要求[J].中国有线电视, 2000 (5) .

[3]彭红丹.论新闻采访中的暗访[J].湖南社会科学, 2000 (3) .

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分析 篇8

一、解析出版新闻化现象

1.出版新闻化产生的背景因素

时效性为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 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内容, 应尽可能的缩短新闻选题策划时间, 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这亦是业界一直追求的目标。而随着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 这为新闻编辑带来了新的活力, 出版新闻化则成为可能;大众文化消费时代使得受众阅读心态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社会受众期望新闻具备一定的文化积累, 亦可塑造人类精神功能, 亦期望新闻可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更能探测社会环境与教育及娱乐的阅读功能。其强调新闻充分满足社会读者的深层求知功能, 从而更好的满足读者对新闻的各种要求, 让读者通过阅读新闻把握社会动态, 更全面地分析社会竞争环境;随着市场竞争机制落实的持续深化, 电视新闻行业则开始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 国外新闻集团涌入我国市场, 这时的同行竞争十分激烈。而面对各种压力, 新闻人开始具备十分强烈的市场意识, 出版新闻化亦是此类意识的实际体现, 随之电视新闻则开始注重市场实际需求, 若发现其间机遇, 则极易以相关手段去争抢先机, 最终使得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水平偏低。

2.出版新闻化表现形式

强调重大新闻事件的不断追逐, 其间重大新闻事件通常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件;紧扣热点新闻人物, 此类表现形式比如崔永元的《不过如此》, 陈鲁豫的《心相印》, 这些均是追踪热点新闻人物的结果;组织专栏佳作, 且积极互动, 名报、名刊中各种著名栏目文章结合, 从而生成相应的图书, 以便于读者阅读, 且容易收藏, 读者可随时温习各类名篇佳作。这时则提高了报刊阅读价值, 同时亦提高了品牌效应, 且有效拓展了选题策划的新闻视野, 同时扩大了图书出版市场;瞄准合理的影视作品, 以便更好地拓展出版市场。

二、新闻视角及其选题的策划分析

1.选题策划价值增加

着眼于选题策划的新闻视角, 而这则更为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强调的是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新闻事实主要是可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综合, 其间更具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等。而就新闻角度而言, 选题策划价值为事实新闻价值提高而产生的。视角可影响选题策划, 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选题策划。若选题策划思路狭隘, 且视野过小, 这时就很难开发出极具特色有生命力的选题。发现新闻事实的具体新闻价值与因此而产生的出版价值, 其与选题策划起点及视角息息相关。

2.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能力与选题策划者自身的新闻视角息息相关, 选题策划应十分新颖, 选题亦应非常适当, 媒体资源有效整合, 可反映出选题策划的实际能力。具体而言, 透过普通新闻现象挖掘时, 其间隐藏着极具价值的出版选题, 这时则应要求选题策划者具备相应的出版理论水平, 从而充分丰富出版实践经验, 且确保新闻极具敏感性;掌握新闻时机, 深层挖掘各类新闻话题, 而这时该如何选择新闻时机, 并及时抓住社会大众的眼球, 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 这亦是选题策划中最关键的内容。如果错过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时机, 选题策划成功率便会严重降低。再是应有效把握新闻时机, 其亦是选题策划时可借用的力量。通常新闻事件可于相关关注周期之内提高人气指数, 此指数高低与事件发生时间的距离是反比例状态。可以说应与事件产生及报道同时发行图书, 以便更好的借势强人气。挖掘新闻选题强调的是选题策划中的合理造势, 其主要是可以借助媒体互动实现小中见大, 从而将事件合理放大, 从而塑造成功典范, 而其背后应加深潜在资源挖掘, 使其具备造势的具体条件。

3.相同新闻中不同出版价值

出版新闻化充分体现着出版界的共识, 其强调的是抢夺市场先机。市场竞争机制的持续深化, 出版社中的突发事件强调出版责任, 但其更代表着一定的商机, 短时间内会产生诸多选题重复的出版物。而这时便给出版社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且此类选题策划中产生了思维趋同的问题, 从而极易导致出版物滞销。这时则应强调选题策划时, 可于相同新闻事实中发现不同的出版价值。其间选题编写角度与分析应极具深度, 且应独辟蹊径, 从而确保策划极具文化传承价值, 并具备相应的经济效益, 以便为选题策划留有一定的空间。

4.媒体信息资源整合

应有效整合媒体信息资源, 从而使得多媒体互动出版。媒体间的相互渗透与协作均是现代出版的重要发展趋势, 如报纸、期刊、图书、电子音像、互联网等类信息资源, 这时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整合互动亦是选题策划最关键的选择。应不断加强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 确保其大范围传播, 这亦是现代新闻视角下选题策划应注重的实际目标。新闻可更好地体现出相关时期的实际社会动态, 其与社会需求及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等息息相关, 应积极整合新闻资源, 这里强调的是于大量信息中寻找逻辑关系, 从而构成新型出版文化信息资源。相关人员应全面分析各大媒体中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选择出适当的信息, 之后再严格分析和比较其间信息, 以便从中挖掘出适当的出版选题。

5.互联网选题策划新思路

应将互联网思维作为先导, 着眼于体验角度思考其间适当的内容, 确保策划意识中渗透读者的全面体验, 且应尊重读者的阅读主权, 编辑不可以自我主导性思维策划选题, 应加强读者群体力量。用户思维代替客户思维, 从而获得读者认同, 再以传播思维指导营销, 可让圈子中的成员以传播阅读体验实现营销功能。要强调以出版内容为核心, 确保内容、品牌价值、社群化生存, 这亦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内容。合理融合出版, 将信息平台与创意、共享工作模式有效结合, 应以编辑为核心整合不同媒体终端, 确保相同内容资源可于数字技术及出版介质中交换, 之后再有效整合出版资源的优势, 并注重网络文化热点。

6.多种宣传形式的结合

现代出版新闻化时代下的选题策划应将多种宣传形式有效结合, 应使得多种宣传时间互相配合, 从而将最新战报呈现给受众, 传达重要信息, 可设计专门的网站, 且对相关新闻事件做全方位扫描, 强调优势互补;内容上应互相补缺, 其新闻事件与栏目合作应合理互补, 网络媒体与报刊等应对某件事情共同策划, 之后再配以报道, 使新闻与媒体影响更为深远;媒体间应互相联动, 多方媒体应积极寻求配合, 成为合作伙伴, 争取双方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的局面。

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单一媒体出版根本适应不了读者各方面的心理需求, 使得选题出版效益偏低。这时选题策划者进行选题策划时, 应着眼于多媒体互动出版展开。尽管我国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水平不断提高, 但其间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这也说明探讨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分析, 对选题策划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解析了出版新文化现象, 并探讨了新闻视角及其选题的策划, 为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推动了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新闻视角与选题策划活动息息相关, 其直接影响着选题策划实践效果。选题策划时的角度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体现着选题策划水平的高低, 且选题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加上新闻行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出版新闻化现象十分突出, 这时则应着眼于捕捉、感知、整合出版选题信息, 来加强策划者选题策划能力, 从而给出极具特色的选题策划。本文探讨了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分析, 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 为出版新闻化时代下选题策划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出版新闻化,选题策划,新闻视角

参考文献

[1]连亚辉, 郑雪岩.浅谈选题策划是好新闻的关键[J].才智, 2010 (30)

[2]陈淑婷.论新闻策划选题的个性化[J].新闻爱好者, 2011 (05)

[3]刘寒娥.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全媒体攻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1 (03)

浅谈新闻采写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性 篇9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 从宏观上来说, 首先是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 在这一大的框架下, 新闻选题更能贴近国家的实际情况, 更能把党的最新政策和施政纲领传播给普通大众, 使民众对大政方针政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些主流报纸为例, 它们能够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的政策, 做到时事及时更新, 使离政治很远的普通大众能够更加近距离地了解时政要闻;其次是能够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给每一个百姓, 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理念的同时, 起到了警示、教育的目的, 成为党和国家思想教育的先锋队,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从微观上来说, 首先,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一些特别的、新奇的、具有个性的事情, 需要新闻工作者用眼、用心认真观察, 要贴近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要走群众路线, 做新闻工作也要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在选题时, 要深入生活, 去发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新闻才更能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使得新闻的社会性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使百姓更愿意看新闻报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比如, 关于老人晨练的新闻报道, 既展示了老年人群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传播了正能量, 又从细节入手, 贴近百姓生活。其次, 好的选题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同时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反映, 新闻工作团体要不断为新闻事业输入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新闻策划是“记者根据平时的仔细观察, 发现一些可以特别采写的报道, 或是揭秘性的内容, 或是就某个话题进行专题报道的谋划过程”, 就是利用掌握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 策划出一套有效的材料发掘方法, 进而更有效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可以说, 新闻报道策划的成败直接影响报道的成败, 在新闻采写中占有重要位置。

首先, 一个成功的新闻策划能够充分发挥报道者的聪明才智和主观性,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报道者依据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参与, 形成自己的一套报道思路, 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映, 这对于提高报道质量大有好处。同时, 通过发挥个人的主观性, 能够充分发掘新闻背后的价值, 甚者在不引人注意的新闻事件中发掘极有价值的珍宝。“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

其次, 能够最大限度地坚持群众路线, 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导致大众的需求和兴趣越来越广, 这就使得简单的报道不能使受众获得满足, 对事件内部的发展和事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层面的需求增加, 它要求新闻策划者必须以群众为基础, 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甚至是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进行策划, 充分满足受众的要求。新闻报道者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 也增加了新闻的社会效应。一条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 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只有好的新闻策划, 才能够从符合社会价值理念的角度进行报道, 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感染更多的人, 使其更好地服务大众。

再次, 新闻策划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 各个新闻媒体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 将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同时也会不断地学习其他媒体的先进经验, 在学习中进步, 还会形成“你无我有, 你有我新, 你新我快, 你快我深”的积极局面。应看到, 在竞争中也带来了媒体之间的互相合作, 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新闻资源, 形成合力, 更好地报道新闻, 同时也达到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境界。

选题和策划是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选题是新闻采写的良好开端, 而策划则决定了日后的报道质量, 对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闻工作者, 要充分认识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意义, 为新闻报道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操慧等编著《新闻采写教程》,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2]张俐著《新闻采写实务》,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3]李树阁《浅谈新闻选题策划》,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9年第4期。

学术著作的选题策划 篇10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包含确定选题、内容规划、开发作者、读者定位、市场分析等几个要素。选题策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有不同要求,近年来,在新形势下,学术著作的选题策划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策划并实现高层次、高水平、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本文将以生物学著作为例,浅谈几点感受。

捕捉信息是关键

每一学科都包含了众多分支学科,涉及的领域林林总总。以生物学为例,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按研究领域又可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等。如何在众多领域中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就需要时时关注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研究热点。

首先,应在大方向上了解国家政策。较为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科技部官网的“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专栏,其中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确定了我国15年内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如在生物学领域包括了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生物安全保障;在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了靶标发现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其次,可关注几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南及资助名单,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发布的申报指南,有各学科重点资助领域的详细说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国家级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如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等,由其申报指南和项目清单,也可获得指导性信息。

再者,还要尽可能多地关注科技类媒体。网络、电视、科技类报纸是获取科技新闻的主要渠道,学科专业网站也尤为重要,以生物学为例,生物通(http://www.ebiotrade.com/)、生物帮(http://www.bio1000.com/)涵盖了该领域海内外热点动态,尤其生物帮网站还开发了微信平台,使生物学从业者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关于电视节目,可关注的有CCTV科教频道,以及每年1月CCTV新闻频道播出的前一年的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科技报》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报刊;此外,国际相关领域的图书销售排行也是值得关注的,根据图书的畅销与否,来判定研究热点。

最后,参加学术会议也是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有效渠道;还可在拜访专家、和作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相关专业信息。

努力开发作者资源

确定选题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作者。对于学术著作,各个大专院校的教授、各种级别研究单位的研究员,都可以是潜在作者,但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需要作者有从事多年研究的经历,还应该在该领域已经获得绝大部分同行的认可,并热心于研究成果的出版推广。

选择作者时,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看研究者的“名头”,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等,都是科技图书编辑长期追踪的对象,但这些资源毕竟有限,而且大多不仅要工作在科研一线,还经常身兼数职,无暇顾及写书。笔者以为,除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外,还可对这些“大人物”团队中较高层次的研究者给予更多关注,如973计划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级奖项中排名第二、三的获奖者,院士实验室中研究员级别的专家等,相对于有“名头”的权威科学家,这些人不仅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经历,有权威科学家的指导,而且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科研工作中,包括写作。另外,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也值得重点关注,相对来说,这些地区对科技发展投入较高,也更容易出成果,即便是省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科技奖项获得者,也是值得关注的优秀资源。

多渠道与作者沟通和服务

确定目标作者后,与作者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尤为重要。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就是发邮件、打电话,这种方法虽然便捷,但仅限于在后期维护中使用,初次和作者建立联系时效果有限,难以获得对方的信任。因此,在开发新的作者资源时,应尽可能多见面,面谈有交流更彻底、更容易取得对方信任等优势,对于本地作者,应尽可能当面拜访;对于外地作者,也可利用参会或出差等机会主动拜访。此外,还可利用已有作者资源的人际关系网开发新作者,每个研究领域学者之间常有合作,尤其是比较权威的学者,人际网络会更广,对于已建立良好关系的作者,可通过他们介绍更多的潜在作者资源,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更便捷、有效。

与潜在作者初步建立联系后,应长久地保持联系,即使对于短期内没有写作意向的专家,也可通过多渠道建立友好的关系。如应第一时间向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潜在作者提供科研服务等。

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我

学术著作不同于大众读物,不仅要求作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为学术著作的编辑,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目前我国从事学术著作出版的编辑,大部分都有研究生的学习经历,但毕业后不再参与具体的科研工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深入了解学科背景和进展,才能在组稿工作中顺畅地与作者沟通。此外,从保障图书学术质量的角度讲,编辑也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学术素养。为此,学术著作的编辑应尽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学者型编辑,采取多种途径尽可能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首先,应多参加学术会议。以生物学为例,各相关学会每隔1-2年都会召开学术年会,如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等机构举办的“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中国动物学会举办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以及中国微生物学会的学术年会等,参会不仅可汲取知识,还是结识新作者的良好机会。其次,可积极参加大学、研究所举办的培训班,如北京大学自1998年开始,每年8月举办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暑期班不仅面向社会公开授课,报告人也均为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全球知名大学教授,是了解领域内前沿知识和热点的非常好的渠道。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创造机会参与作者的科研工作,或者参加自己所毕业的实验室周期性召开的研讨会。

提升自我,不仅表现在专业领域,还包括行业领域,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术著作的编辑,还应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在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后,每年应坚持参加继续教育;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多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向业绩好的同事取经。

图书的选题策划包含的要素较多,以上仅就前期工作论述了几点个人感受,关于后期的读者定位、市场调研,以及发行规划等,由于学术著作的受众范围小、印数低,大部分由作者包销或图书馆采购等特点,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新闻选题策划 篇11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操作体会是,做移动端适配的数据新闻,更需要从小角度去窥探大事件,当小视角遇到新包装,能碰撞出很多巧妙的新闻产品。今年9月份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报道,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系列专题正是可视化新闻策划中小角度解读大新闻的典型案例。

一、找好带动新闻专题逻辑的小角度,让新闻干货一目了然

在可预见的大型新闻报道中,当相关事件还未发生但即将到来时,报道初期多为回顾过往相关题材的内容,达到事件预热效果。如何让这个阶段的新闻回顾不至于沦为简单的盘点甚至信息堆砌,需要思考已有素材的干货是什么、这个节点用户可能会关注什么。阅兵报道更是如此,在仪式开始前两周,各家已经展开专题报道比拼,而这时候各个新闻机构手上并没有多少关于今年情况的干货。

8月21日下午,阅兵领导小组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阅兵的总体安排。 会中透露的方队数量和分布、受阅军备的类别和总数等信息,成为我们窥探此次阅兵的入口。考虑到掌握的信息相对单薄, 在这个节点相关内容也不适合去解读,我们准备还是增加历年回顾的部分,通过阅兵的变化,结合今年已知数据给用户提供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前瞻”。

我们把历年阅兵已有的数据按维度区分好,放在一个巨大的excel,发现庞杂的信息里一个串起来主线的主干新闻尤为重要。阅兵年份、检阅首长、阅兵人数、受阅军备、 游行人数等数据中,最有阅兵看点且能传达发展变迁感受的,是军备的变化。

所以网易新媒体实验室以这个小角度作为观察这些数据的主视角,将标题定为 《中国阅兵66年:军备不断升级》,提出新闻干货,让用户在看每一年份时有意识去找军备变化的数据。整个专题运用大量的数据,展现了包括阅兵方阵、受阅军备和人数、游行人数在内的多维度数据,进行可视化。通过数据,简洁扼要地展示了历年阅兵概况。表达出从1949年到2015年共和国历年阅兵的变迁,见证中国军备的逐年升级的主题。

图1:装备变化是主视角,同时还包括历年其他维度的阅兵数据

图2:阅兵车是串起专题的小角度,同时还有历史录音等丰富内容

二、通过小角度去解构大背景, 避免相近的选题呈现同质化

历年的回顾题材做了,新的内容干货还没获得,但专题报道各家媒体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时候怎么做?放眼多家竞品机构,能够操作的新闻素材还是历年回顾、或者带有一定分析解读的回顾和前瞻。因为大家能获取的新闻素材接近, 同行报道的内容也大同小异,选一个新颖的角度,成了我们做另一个选题的主要思考点。同时,我们发现各类偏沉重视角的 “分析解读”中,若非专门关注这块的从业者或军事爱好者,大部分用户难以看懂,更谈不上对内容提起兴趣。

除了每年阅兵见证军备的升级,还有没有什么看点?时代变了,检阅的首长变了, 天安门没变,长安街没变,不同年代的阅兵首长检阅路线相近。这是一个能唤起不同年龄层用户记忆和引发思考的新闻点,而能够串起来这些变与不变的,是检阅车。

于是我们把主题定为 《 那些年, 开过天安门的阅兵车》,阅兵车是首长检阅军队的用车,但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这个选题不是简单的盘点,我们选择了这么一个小视角,窥视这个阅兵期间重要元素透露的信息,力图还原一个历史变迁的大轨迹。针对每次阅兵,以车为载体,侧重介绍了时代背景、受阅人数和游行人数等数据。同时这个Html5新闻产品中的图片色彩变化,以及搭配的历史实况录音,带给用户穿越即视感。

三、跳出常规的新闻解读思路, 提供角度引导用户自己思考

几个前期预热的可视化策划下来,离阅兵当天9月3日也越来越近了。阅兵前能看回顾,阅兵后能看什么?我们的选题判断是,阅兵时大量用户会选择看直播,视频是最震撼也是最直观的阅兵看点,而阅兵结束后,大家关注热度会迅速下降,重新看可能还是关注视频本身。能做到从精彩的视频里抢占用户视角的,一定是非常快速的解读,即这个阅兵该怎么看,背后有什么信息。

这时候常规的新闻解读是通过权威专家去分析,或者引用权威机构的话语。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有必要进行可视化包装的题材,也不是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关注的切口。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解读带有强烈的个人想象色彩,所有的分析不一定是对的。有没有一种方式,是我们这个呈现是中立客观的,但是用户又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从一个平实的新闻中见仁见智,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的?我们想到了词频分析。

图3:讲话的词频是中立的可验证的数据,也能引发用户自己思考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做的选题是通过阅兵讲话的词频变迁,去发现当年阅兵想传达哪些信号。我们认为,当年阅兵有什么时代背景,是否透露某些政治信号,或许可以从当年阅兵讲话中找到一些答案。我们提取并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大阅兵领导人讲话用词。通过发言措辞的变迁,窥视中国政治的发展。从制作上,不同年代词频采用了不同可视化表现,配以具有当年氛围的讲话短音频,让内容直观之余有思考空间。

另一个考虑是专题的时效性,我们提前做好了历年阅兵讲话的词频分析,预留一个框架,等到今年领导人讲话结束后, 迅速提取词频,丰富完这块内容后马上就可以推荐传播。果然,在习近平阅兵讲话结束1小时内,我们就推出了《阅兵讲话词频分析:习近平提18次和平》的可视化专题,在社交媒体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上一篇:教育学专业下一篇:企业绩效预测指标体系